关于预防学生溺水工作的总结(精选4篇)
接到教体局《关于预防学生溺水的紧急通知》后,学校紧急召开安全工作会,传达会议精神,布置安排学生防溺水措施,现将该项安全工作总结如下:
一、及时传达会议
6月12日接到通知后,迅速召开班主任会,传达局安全工作会议精神,通报山东省莱芜市城区杨庄中学、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桃洪镇文昌村学生、黑龙江哈尔滨市呼兰区方台镇共计16名学生溺水死亡事件。触目惊心的数字、痛心的事实,使每位班主任震惊。班主任班会时又将局、学校会议精神对学生做了传达,向学生通报了有关学生溺水事件的具体情况。
二、采取措施,部署安排学生防溺水工作
为做好预防学生溺水工作,要求班主任每节课认真核实上课人数,澄清无故缺课学生名单,并落实原因和去向。请假外出的学生严格审批,短时外出的,认真核实返校时间;请假回家者,要求班主任必须和家长、监护人联系上,告诉家长离校时间。未按时返校的学生,要求班主任与家长联系,并希望家长告诉班主任学生离家时间,掌握学生在校外,不在家的时间。强调晚上学生归寝情况核查制度。
还通过校信通向学生家长通报传达防学生溺水会议精神,让家长高度重视,起到监管作用,还向学生及家长发了《告家长安全的一封信》。
三、多措并施,做好安全工作 学校一向重视安全工作,在布置安排做好学生防溺水工作的同时,学校借着次机会,要求学校各处室、班主任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安全隐患排查,学生矛盾排查,并要求各位教职工在当课、值班时,尽职尽责,做好安全工作。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0年至2013年四年期间东莞境内校外溺水死亡的在校学生。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文献资料, 了解校园安全的相关信息;查找近年来东莞市学生溺水死亡人数、事故原因和东莞市在学生溺水预防上的措施与政策。
1.2.2 访谈法
针对学生溺水的原因, 对教育部门主管领导、学校领导、学校教师和游泳救生专家进行访谈, 了解东莞市学生溺水预防和游泳救生的基本情况。
1.2.3 问卷调查法
制定学生对游泳和救生相关知识的问卷, 分别在东莞市6所中小学、3大学发放问卷560份, 回收558份。通过问卷调查, 广泛了解现阶段东莞市学生游泳普及情况和游泳救生知识的基本情况。
2 东莞校外溺水事故现状与原因分析
2.1 外溺水事故的基本现状
东莞市作为珠三角重要城市, 市内河流、湖泊众多, 每年溺水死亡事故高居不下。近年来, 东莞市学生溺水死亡人数占学生非正常死亡总人数的比例达到五成左右, 溺水已成为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头号杀手”[2]。依据文献资料, 统计2010年以来东莞学生校外溺水死亡的人数共119人 (表1) 。
2.2 东莞校外溺水事故的原因分析
东莞市教育局安全管理科统计数据显示, 东莞溺水学生最大的特点可以三个100%来表述, 即100%是新莞人子女, 100%是在校外, 100%是在家庭监管状态下发生[3]。综合分析东莞市学生溺水事故死亡案例, 主要原因如下:
2.2.1 没有成人陪同, 私自结伴在校外游泳
近几年东莞学生发生的溺水事故, 几乎都是在没有成人的陪护下发生的。现在的学生大都是在游泳池里学会的游泳, 是典型的“会游泳、但不懂水性”。许多学生以为在游泳池里学会游泳, 就能随意下水, 其实不然。自然水域有些地方看似与静水区域相差不大, 实则暗流涌动, 水下情况非常复杂, 或水草丛生, 或有暗坑, 贸然下去, 很可能遇险;而且, 有些水域水温不定, 如突遭冰水刺激, 极易发生手脚痉挛, 从而导致溺水死亡。没有成人的陪护, 学生私自校外游泳, 如遇到突发险情, 极易发生不测。
2.2.2 安全教育力度不够
安全教育力度不够体现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溺水安全教育最重要的场所是学校和家庭。从教育的角度审视, 学校教育和家庭家庭教育都将会对学生的记忆产生深刻的影响。作为学校方面, 存在校领导及教师对溺水安全意识淡薄, 没有认真落实上级有关安全工作的部署, 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敷衍了事, 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保障措施, 导致学生在校期间不能接受系统的溺水安全教育。学生家长虽然能认识到溺水预防的重要性, 但在系统教育方面是很难做到针对性和系统性, 因此, 许多学生家长往往寄希望于学校教育, 从而忽略家庭本身应该承担的责任。
2.2.3 危险水源管理欠妥
东莞的河流湖泊遍布全市, 不仅如此, 城市化的推进使得许多建筑工地的洼地在雨天积水后成为新的危险水源。许多属于危险水源河流、池塘警示标识不全;即使有警示标识, 由于大部分儿童对警示标示的认知有限, 儿童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 往往选择在家附近的河涌、运河、水库游泳戏水。亲水成了儿童溺水的诱因。在统计溺水事发地时, 我们发现许多溺水事故的事发地都是同一地点;许多禁止游泳、屡次发生溺水事故的水源处于无人管理或管理乏力。
2.2.4 学校管理薄弱、家长监护缺位、社会监管不力
学校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溺水安全预防的责任划分不到位, 学生管理环节不严谨, 均有可能让学生出现意外。而东莞溺亡学生百分之一百是在缺乏家庭监管状态下发生, 反应的事实是家长监护缺位。学生多作为为未成年人, 自我约束能力差, 需要监护人足够的监护和教育;而作为学生家长的新莞人忙于工作, 很难顾及到孩子;加上缺乏监护意识, 对孩子往往采取放任自流的教育态度, 安全教育意识更是缺乏, 致使新莞人孩子溺亡的悲剧一再发生。学生溺水除了监护人的监管, 社会的监管同样不可缺失。“福建省妇联一位儿童研究专家指出, 每一件儿童意外伤亡事故, 都源于多种社会责任的缺失”。在东莞一些地方, 即使发生过儿童溺亡的地方, 一些人为造成的水坑、水塘仍然没有被填埋和治理;一些危险的水域仍然无人看管或没有警示牌;儿童放假后, 常常出现家长、学校、地方三不管, 任由其自由玩乐;有些学校虽会警示学生注意安全, 但很少有教会学生逃生的技能。学生溺水事故频频发生的背后, 既有家长监护的缺失, 也有学校安全教育的缺位, 还有社会管理服务的薄弱。
2.2.5 游泳技术不佳和施救不当
学生急救、自救能力差, 施救不当也是导致学生溺亡的原因之一。在历年的溺水事故中, 有多例为一人先溺水, 同伴去救, 最后多人溺亡的教训。东莞溺亡学生的游泳技术如何, 我们在这里是无法统计。但公开报道文字描述中和溺亡地点的水情判断, 我们仍能感受到大部分学生是不会游泳“旱鸭子”。根据我们调查东莞各学校游泳普及结果显示:中学30.5%、高校25.8%的学生根本不会游泳;已会游泳但对自己游泳技术没有信心的学生占60.5%;85.2%的学生是在游泳池里学会的游泳。这组数据足可以反映学生野外涉水的危险程度。
3 东莞市预防学生溺水的预防策略
东莞是学生溺水事故频发的大户。近年来, 东莞市针对学生溺水事故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针对东莞市学生溺水的特点和原因, 总结近年来东莞市在学生溺水预防的成功经验, 并参考全国其他城市在学生溺水预防的有效措施, 提出以下几点预防策略:
3.1 政府牵头构建学生溺水安全防护网络
东莞而言, 预防学生溺水, 必须在政府的主导下, 发掘政、社会、学校、家庭等一切积极因素, 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防护体系 (图1) , 方能有所作为。防护体系在市政府的主导下, 通过建立防溺水联防、联控机制, 发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作用, 将学校周边和学生上下学路上的重点水域纳入了网格化管理;同时, 要加大社会面防范学生溺水宣传工作, 组织宣传、广电等部门以及村 (社区) , 落实重点时段防范学生溺水公益宣传, 引导社会面关注和重视防范学生溺水工作;要针对部分新莞人学生家长监管缺位等现象, 积极引导家长通过家庭联合轮流分时段监管等方法, 弥补监管缺位, 防止学生意外事故发生。
3.2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 加强水源地隐患排查整改
按照“属地管理、守土有责”的原则, 各镇街政府负责统筹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和村 (社区) , 落实开展辖区内防范学生溺水综合整治工作。各镇街要组织综治、教育、公安、水务、建设等部门以及村 (社区) , 针对辖区的河流、山塘水库、建筑工地水池等容易发生溺水事故的区域, 全面开展溺水事故隐患排查工作。要建立辖区水源地分布情况档案, 做到情况明、底数清;要建立水源地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台账, 明晰隐患的详细情况, 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时限以及整改责任单位、责任人, 确保隐患及时排除;要完善水源地警示标识, 可能出现学生玩水的水源地必须设立安全警示标识, 发生溺水事故的区域应以溺水事故举例等方式增强警示效果。按照属地管理、群防群控的要求, 加强对容易出现学生下水游泳区域的巡查, 对未成年人私自下水游泳和危险水域游泳的现象一定要及时制止, 切实减少学生溺水事故发生的概率。
3.3 强化学校和家庭的安全教育与管理责任
溺水安全教育最重要的场所是学校和家庭。各级各类学校切实要把溺水安全教育的预防作为学生安全教育的工作之一。各地每年各级学校 (主要是中小学、幼儿园) 要开展一次预防溺水的安全教育专题活动, 通过班 (队) 会、板报墙报、专题报告等形式, 以专业知识武装学生, 以典型事例警示学生, 切实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学校还应该在校园内设置各种警示性安全防范宣传公告, 多种渠道避免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学校要加强管理, 严明纪律, 明确要求中小学生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到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减少溺水悲剧, 一定要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让安全教育真正进入孩子心中。家长要教会孩子去认识危险、感知危险, 理性地应对和化解危险, 但并不是要孩子远离一切接触危险的机会。
3.4 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社会民众参与溺水预防的责任与义务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青少年健康成长, 需要全社会的关心。预防学生溺水只有在全社会的参与下才能达到最有效的预防目标。对于没有成年人监护的学生私自下河游泳, 每一个有责任心的社会民众有义务制止;对于学生溺水救护, 每一位有责任心的社会民众同样有义务参与。要通过播放防溺水公益广告, 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防范学生溺水事故工作, 减少和遏制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对积极参与溺水预防和溺水救助社会民众, 政府有关部门应给与奖励;对因溺水救助造成社会民众个人利益的损失, 政府应采取措施予以补偿。只有这样, 才能将广大社会民众参与溺水预防与救助引导到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 最大限度地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
3.5 加强游泳技能的培训、培养学生的溺水救助能力
推广游泳教育才是防止溺水事故发生的治本之策。东莞拥有数量众多的游泳场馆, 但由于前些年东莞曾发生学生在游泳池溺亡事故, 导致学校的游泳教学一度停止。因此, 普及游泳需要东莞市政府相关部门做好统筹, 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 把校内体育教学和社会培训相结合, 积极创造条件, 最大限度地普及游泳。
不过, 仅仅学会游泳, 对预防溺水来说, 还是远远不够的。会游泳的孩子可能无知无畏, 缺乏对危险的认识, 有时反而更容易让自己深陷险境。因此, 普及游泳一定要结合溺水救护教育。要让学生懂得游泳池的水情与自然水域的水情的本质差别, 让学生做到陌生水域自觉“怕水”;要教授学生游泳遇险后的基本处理常识和基本的自救知识。根据东莞市的市情, 建议将水域安全教育引入中小学课堂, 健立健全水域安全教育体系。
3.6 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责任落实
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性、社会性工程。各级政府要把维护学校、幼儿园安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切实承担起第一责任。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 各部门、学校应制定本单位的溺水预防制度。要全面实施学生溺水安全责任事故追究制度, 按照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有关规定, 对学生溺水安全管理责任不作为、安全措施不落实、宣传教育不到位, 发生学生溺水责任事的地区, 要严格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4 结语
学生溺水事故高居广东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的首位, 针对学生溺水无论是教育部还是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即使这样, 溺水事故依然存在“常抓常发”的状态, 由此也反映了溺水预防的艰巨性, 提醒我们绝不要有丝毫的思想松懈。学生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 关系到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切实保障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平安健康成长, 需要我们以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 在思想上一丝不苟, 责任上一环不漏, 措施上一抓到底, 把溺水预防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 确保广大青少年学生平安、健康、幸福地成长。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东莞市校外溺水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 为预防学生溺水提供参考。东莞市学生校外溺水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成人陪同, 私自结伴在校外游泳;安全教育力度不够;危险水源管理欠妥;学校管理薄弱、家长监护缺位、社会监管不力;游泳技术不佳和施救不当。根据东莞市学生溺水的特点, 预防学生溺水策略如下:政府牵头构建学生溺水安全防护网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 加强水源地隐患排查整改;强化学校和家庭的安全教育与管理责任;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社会民众参与溺水预防的责任与义务;加强游泳技能的培训、培养学生的溺水救助能力;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责任落实。
关键词:校园安全,溺水,学生,预防
参考文献
[1]宋秀玲等.农村中小学生溺水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 2008 (11) .
[2]余晓玲.东莞暑期严防学生溺水事故[N].羊城晚报, 2013-6-26.
[3]我市严防学生溺水事故发生[E].http://news.sun0769.com/dg/video/201306/t20130622_2187716.shtml
[4]汪万里、吴城华.哪有夺命水域请你举报[N].广州日报, 2013-7-1.
[5]李小伟.学生溺亡事故频发防溺水不能简单以禁代管[N].中国教育报, 2013-8-12.
[6]张安定.东莞防范学生溺水专项行动频发地区将倒查责任[N].东莞日报, 2013-6-18.
[7]吴少敏.上半年东莞中小学生溺亡人数下降42.9%[N].南方日报, 2013-6-21.
一是提高认识,预防为主。
学校多次开展防溺水教育动员大会,讲解防溺水安全常识,告诫学生远离危险水域并掌握基本自救知识;学校规定每周五最后一节课为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要求各班级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通过召开安全主题班会、悬挂预防溺水警示横幅、发一封《告学生家长书》、出一期防溺水黑板报等形式消除学生的懈怠意识,提高每个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二是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安全校长为副组长,各班主任为组员的安全领导小组,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细化分工,明确责任;划片监督,对学校周边危险水域安排专人负责,周末、节假日巡查拍照,保证节假日看管到位;定期召开防溺水事故专题会议,制定防溺水安全预案。
三是完善制度,逐步建立标本兼治的长效机制。
----石板冲乡珍爱生命 预防溺水安全教育
尊敬的家长:
您好!
夏季即将来临,天气逐渐转热。此时,孩子最容易想到水塘、溪流、江河等有水的地方去游泳。在节假日、上放学路上最易发生学生与同学私自结伴擅自下河游泳溺水身亡事件。溺水死亡已成为学生意外伤害的首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对学生的防溺水教育,是近期安全教育工作的重点。请家长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人责任意识,一定要把安全摆在首位,要对孩子进行严格的管束,配合学校对子女做好以下防溺水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预防溺水,珍惜生命。”
一、加强防溺水的安全管理
要认真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认真做好防范中小学生溺水事故工作的通知》精神,要求做到“六不准”: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准不会游泳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二、加强防溺水的安全教育
1、讲清危害性。
2、强调纪律要求。要教育子女遵守纪律,不独自或结伙外出游泳,不要到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教育子女不到江、河、湖、海、水库、池塘、溪边、水池、沟井、坑洞等地玩耍或游泳,杜绝溺水事故的发生。
3、教育防溺水安全知识。
4、要掌握一定的溺水急救方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幸福美满的家庭,是完整无缺的温馨家庭,不能被无情的江河塘水毁于一旦。溺水是非常危险的,我们要提高安全意识,安全第一,防患于未然。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让孩子牢记这句话:“生命安全高于天,父母给你的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没有理由不珍惜生命、注意安全。”只要我们在生活中注意各种游水、戏水事项,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溺水事件是可以防止的。
顺祝: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合家幸福!
石板冲乡中心学校
2013年4月11日
--------------------------回 执 单----------------------------
学生姓名班别家长电话
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珍爱生命 预防溺水
家长意见:贵校“致学生家长(防溺水安全教育)的一封信”已收悉,我们家长将配合学校做好子女的防溺水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预防溺水事故发生。
【关于预防学生溺水工作的总结】推荐阅读:
关于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总结07-09
关于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的措施10-13
预防溺水的中小学生倡议书01-14
预防溺水的工作计划04-16
关于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03-04
预防学生溺水管理制度05-26
中学生预防溺水征文10-30
预防溺水学生安全演讲稿10-06
小学生预防溺水活动方案12-13
关于共同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意见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