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学感悟

2024-08-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游学感悟(精选6篇)

游学感悟 篇1

上周学校组织了研学旅行,全班同学一起去长春参观了吉林省科技文化中心综合馆。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吉林省博物馆、吉林省科技馆都在场馆内。这次的校外集体活动不仅令大家非常愉快,也是有价值的。

文化中心坐落于长春净月经济开发区,定位是“三大中心”,即服务全省、辐射东北的科技。刚走进馆内,我就为它独具一格的设计风格所惊艳,文化中心的设计采用原汁原味的德式风格,三座白色的建筑体由方形的中央大相连,整体呈品字形排列。

上午我们主要去参观科技馆,而下午是光学馆和博物馆。跟着班级队伍来到科技馆,开始自由参观后,我们都被科技馆的趣味迷住了。展厅主题是科技与梦想,分为四个不同的部分。这里有许多参与、体验、互动性的展品,不仅让我们了解到相关的知识,还在学习中收获快乐。让我最感兴趣的是力学方面的展品,一个个有趣的实验、只在网上见到过的装置,像是“钉子床”、还有平时就被大家熟知的知识以更加生动的方式呈现在眼前。除此之外,还能看到许多现代化的设备,如4D影院,多功能厅等等,都丰富了我们的视野。

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光学专题科技馆,具有光学科技成果展示、光学知识普及教育、光学科技发展研讨及国际光学合作交流等多项功能。馆内设置奇妙之光、光的探索、光的时代、光彩世界、千年光辉、神州光华、光的未来七个主展厅,一个特别展厅和一个临时展厅。馆内通过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展览内容和参与互动的形式,向观众展现绚丽的光学现象、揭示由浅入深的光学原理及广泛的光学技术应用。许多可以动手尝试的展品,让我们对光学产生了极大兴趣。也让平时难以理解的或者冷门光学知识,简单易懂而且生动的展现出来。

吉林省博物馆作为历史和文化中心有着60多年的历史,全面展示和弘扬吉林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和民间艺术文化。馆内有超过12万件文物和藏品,从古代到现代不等。馆内数不胜数的美丽珍宝,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中国式游学:暑期游学去哪里? 篇2

游学不等于“镀金”

早在暑假前两个月,漫天的“游学”广告就无孔不入地“飞入寻常百姓家”。济南的廖女士告诉记者,儿子上初中一年级,一周之内校内外加起来共收到8张关于游学的宣传单。看到很多宣传单大标语赫然写着“要留学,先游学”,廖女士陷入纠结:不让孩子参加,怕孩子“少见了世面”;若是参加,动辄三四万的费用着实有些吃力。

记者从某旅企的官方网站中任取一游学产品,并与其同期推出的同目的地深度游产品进行对比,经过计算发现其产品的价格高出深度游产品近30%。

对此,中国对外友好合作服务中心游学项目负责总监孙琦表示:“游学是教育业与旅游业的交叉行业,所蕴含的教育成本高,主办方还要对儿童的出行安全、饮食卫生进行保障,其价格比成人出境旅游产品高出20%到30%均属于正常情况。”而如今,我国游学产品均以美国、澳洲、欧洲为目的地居多,以暑期为旺季,而在此期间各大航班机票多为全价销售,这就使得交通成本增加,而交通成本也是游学产品中的最大成本。

据孙琦介绍,当前游学项目是针对经济条件较富足的家庭开设的高端项目,人均消费在3万-5万,具体费用还要根据游学线路的不同,以及精品团、普通团来“具体分析”。然而当前中国游学市场极其不规范,法律和相关条文并无具体规定,“同样的项目,十个旅行团会有十个价位。是否合适,也只有常出国的家长心里才能有个标准。”

“游学并不等于‘镀金’,有能力的家庭让孩子出国走一遭,无非是认知上的一种拓展,并不能成为孩子进步的制胜法宝。”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系主任刘兰珍说。

“只游不学”的夏令营尴尬

在美国青春喜剧电影中,充斥着大量的夏令营文化,《摇滚夏令营》中,在学期的最后几天,同学之间谈论的最多的便是“这个假期我报的××夏令营。”事实上,美国的寒暑期活动种类极多,从常青藤大学文理学分课程、各种级别水平的学术研究,到探险、艺术、旅游等等不一而足。据粗略估计,美国有数万个暑期项目,每年有超过1000万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暑期活动,参加者从不到10岁的小学生到二三十岁的研究生。

近些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愈加重视,海外游学大军不断膨胀。然而,抹去宣传单上闪亮的宣传语,家长不免有些疑惑:边走边玩,孩子能学到什么?

记者以给孩子报名为由,在一家旅行社咨询了“美国洛杉矶寄宿家庭14天深度游学”项目,收费35000元/人,行程安排如下:第一天为旅程时间,第二天到洛杉矶的一高校办理入学手续并进行分班测试,之后三天每天上午参加英语学习课程,下午参加校园课外活动,第六天到第九天都是参观好莱坞环球影城、游览迪士尼乐园、在海滩享受加州阳光等旅游项目,第十、十一、十二天每天上午学习英语、下午参观洛杉矶名校,第十三天搭乘飞机,第十四天抵达济南。

为期14天的深度游学,除掉旅途往返三天时间,游玩的时间近一周,用于学习的时间仅仅6个半天,也就是3整天。

另外一个名为“美国海岸三周游”项目,每人收费标准为45900元,项目中除了三天的英语课程培训和两天的白宫、国会大厦参观,以及一天费城游历之外,从第八天开始到活动结尾都以购物游览为主。

孙琦告诉记者,“很多学生家长都对我国游学市场上目前存在的‘只游不学’现象表示质疑。游学,应该以学为主,除了在不同级别的大学进行学习、参观、参与活动,游览当地博物馆等也可以列入学习范畴。”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专家则表示,“游学毕竟不是正规留学,有游有玩是正常的”,家长不要奢求孩子出去十几天就能“拔高”。

乱象之下,

暑期游学怎么选?

据国内某权威教育网站预测,2014年海外游学人数预计超过30万人,并以每年30%的比例增长,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趋势。而我国目前的游学市场情况鱼龙混杂,世纪明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CEO王学辉更是风趣幽默地将其比喻为“春秋战国”时期。

记者了解到,“中学暑期学校”面向包括本校学生在内的世界各地的学生,这种模式的游学旨在让学生结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互通有无,对智力和交际能力进行较早开发,一般没有什么门槛就能参加。与此相比,“天才夏令营”作为美国著名大学专门为“天才”学生量身打造的夏令营,则需要严格的要求才能进入。在申请时需要提供申请文章、有获奖经历的简历、老师强有力的推荐信,有的学校要求提交美国“高考”SAT考试成绩等。在这样的夏令营中聚集众多“人小鬼大”的天才们,在强强对抗的环境中,将让孩子对未来有全新的思考。

“旅游参观兼体验式学习”是一种较为轻松、寓教于乐的游学方式。学员在大学或中学进行体验式参观,同时游历当地风景,住宿则在学校宿舍或者当地居民家里。很多学生将通过这样的旅游为未来“进军”海外试水。

“峰会、论坛式游学”看起来则严肃些许。美国早在20多年前就有了种种“峰会论坛”,学员们在峰会、论坛上模仿大人针对“重大事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这种峰会对学生的大局意识有很好的培养作用,在拟态的环境中,了解美国文化结构和整体形态,为将来留学打下基础。

此外,某些有大学学分的游学课程,成绩会记录在大学档案,日后若不幸出现学分不够的窘境,不失为补救良方。游学课程中英语强化课程一般是没有学分的,学术课程有学分,通常大学都会开放一百个以上的专业基础课程让学生注册。

贵州游学感悟作文 篇3

炎炎夏日,在通往贵阳的火车上,来自潍坊高新金马公学的十几个中学生一路欢声笑语。这是一支阳明心学研学队伍,我是这个队伍中的一员。

第一站去的是甲秀楼,它是贵阳第一楼,更是一座状元楼,相传因为有它,贵阳出了好几位状元。我想,可能是因为甲秀楼的特殊寓意,学校才会让我们来参观吧!

接下来去了贵阳著名景点天河潭,先是乘船参观了水溶洞,水溶洞可真美啊,大片大片的钟乳石在五彩斑斓的灯光映射下,光怪陆离,如梦似幻,美的不像是在人间。钟乳石的形状也是千姿百态,有的是从岩顶垂下来,有的是从脚底长出来,有的是沿着墙壁淌出来,有的好似沙漏,有的好像钻头,还有的好比齐天大圣的金箍棒,让人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奇妙造化。在相隔不远的旱溶洞,又是另有一番感受。旱溶洞与水溶洞比起来是别有天地,如果说水溶洞是柔和的,那么旱溶洞就是刚劲的。在旱溶洞中,我们需要不断的走楼梯,必须要时刻留意着脚下,否则便会被拌倒,但我们却多了一些不受交通工具约束的自由,多了徒步走出溶洞后的那份自豪。或许生活就是这样的,不一样的经历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我们后来又去参观了云山茶海、青岩古镇和孔学堂。之后,我们来到了亚洲第一大瀑布,黄果树瀑布!走到山上,导游老师告诉我们,下山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排队去参观黄果树瀑布后面的水帘洞,另一个是直接从山上下去。我们的队伍分成了两队,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参观水帘洞。从水帘洞内部看黄果树瀑布和从外部看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从外看,它飞流直下三千尺,雄伟壮观;可从内部看,黄果树瀑布抱住了水帘洞,好像一位母亲在保护孩子一般,多了一分温柔与慈祥。到了集合点,另一支队伍的同学们早已在等着我们了,据他们说,他们已经等待我们半个小时左右了。我想,他们虽然比我们多了半小时的休息时间,但也错失了参观水帘洞内部景观的机会,那种体验,可是半小时休息换不来的。但个人有个人的选择,只要选择了自己认为最适合的,那便是最好的。

在贵阳之旅最为重要的一站——阳明文化园,我们就要参观阳明先生的故居,观摩阳明先生的一生事迹了。

王阳明,自幼聪明异常,勤奋好学,志向远大,励志要当圣人。可是当他考试时,却连续两次名落孙山,终于在第三次中榜,在吏部实习。后来宦官刘瑾当朝,滥用职权,王阳明上书皇帝弹劾,却被刘瑾拦截奏书,罚庭杖四十棍后关进诏狱,好不容易放出来,又被贬到龙场作龙场驿。这还不算完,在前往龙场的路上,他又被锦衣卫追杀,九死一生到了贵阳龙场。可是龙场自然环境恶劣,与当地人的语言又不通,再加上水土不服,染上重病,可谓是凄惨至极。即便是如此艰难困苦,阳明先生依然在龙场开设书院,悟得大道,成为圣贤。与阳明先生的坎坷经历比起来,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所谓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

出国游学之安全游学的十大标准 篇4

出国游学之安全游学的十大标准

标准之一:选择具有正规资质的游学服务机构

家长在选择游学机构前应多了解游学机构的品牌、公信力、声誉、经验等,尤其是游学机构是否具备专业的资质,比如是否具有国家颁发的正规留学资质或者正规国际旅行社资质。

标准之二:选择具有国际背景、在海外有直接办公室和工作团队的游学服务机构

在目前的游学市场中,家长要选择具有国际背景、在海外有直接办公室和工作团队的游学服务机构协助,要保证高质量的海外学习,又要保证孩子们的出行安全。

标准之三:选择与海外院校深度学术合作,并且院校知名、国际教育资源丰厚的游学服务机构

和海外名校建立学术层面的深度合作,可以保障孩子们深入到名校校园和课堂学习,游学项目含金量更高。

标准之四:选择可以直接在海外名校课堂里进行学习的游学项目

在名校课堂里直接学习上课,可以更深入的体验原汁原味的海外精英教育,名校的学术氛围和百年文化能真正助力孩子们身心的成长。

资料来源:教育优选 http:///

最权威的国际教育服务平台

标准之五:选择在海外知名院校课堂学习时间至少保证连续一周的游学项目

学习具有规律性,如果不能保证孩子们在名校课堂上进行连续有效的学习,那么也无法达到深入了解真实美国学习生活的效果,仅仅在学校教室里上

一、两天英语课是没有价值的。

标准之六:选择“游”与“学”比例搭配科学合理的游学项目

优质的国际游学项目,学习一定要占据至少40%的比例,而游玩的设计也需要和学习内容相关联,这样才能起到在游中学、在学中游的快乐学习教育理念。

标准之七:选择内容丰富、设计合理,能够真实体验海外学习生活的游学项目

“只游不学”的肤浅和“只学不游”的枯燥都不是我们所提倡的。国际游学的真正意义是深入了解中外教育和文化的差异,更准确的规划孩子的未来。内容丰富、设计合理的游学项目可以让孩子们和外国学生一起上课;通过入住外国寄宿家庭或名校宿舍,充分适应国际文化和生活,亲身体验国外风土人情。

标准之八:选择教师配备细致丰富、师资力量雄厚的游学项目

在国际游学活动中,不论生活、学习、带队组织、整体督导都应该有专门的老师或专业辅导员负责。课堂学习的教师与学生的配置比例至少为1:15。授课老师不论是外教还是中国人,都应该具有专业的教师从业资格证书,并且是名校毕业、名校任教、经验丰富的老师,这样才值得孩子们远赴海外进行学习。

资料来源:教育优选 http:///

最权威的国际教育服务平台

标准之九:选择在海外有高度安全保障的游学服务机构

选择一家具有高度安全保障的专业教育机构,可以把游学风险降到最低。家长可以通过吃、住、行各方面来判断游学的安全度标准:比如选择通过该国安全标准检查的食品、正规餐厅或学校食堂;寄宿家庭在各州或市政府进行过备案,有接待国际学生的经验;出行选择几十年零事故的巴士公司等。

标准之十:选择可颁发游学成绩认证或游学经历证书的游学服务机构

一张有分量的结业证书,将是孩子未来出国留学最有力的敲门砖,它会在申请大学、签证、绿卡及其他手续时成为决定面试官判断的有力依据。

关中游学总结 篇5

——这是一场噩梦

系部名称:人文社科系专业:广告学年级:2010级 班级:1001班姓名:黄颖红学号:1002130133 实践单位:西安进步青年文化发展中心

实践时间:2012年7月10日至2012年7月30日

为何说这次游学是一场噩梦?

通过游学农村调研以及小强队长给我们放的几个引人深思的视频,让我们非常震撼,就像从噩梦中惊醒,全身汗如雨淋,很害怕,很恐惧,很无奈。我们大部分有社会良知的人看到社会底层人民过得心酸,都会有想要改变底层人民的生活的冲动,只可惜个人的力量是多么微小,面对社会的顽固势力,我们很绝望,感觉没有出路。现在的我们有和《恰同学少年》中当年毛泽东和萧子升游学湖南的感触类似。当时他们利用智慧救下了佃户的女儿芝妹子,可是毛泽东就在思考怎样才能救全国处在水深火热的劳苦大众们?当时中国所处的环境与现在相比更动荡,但是毛泽东没有绝望,而是寻找绝处逢生的机会。我们又应该怎么做才能改变这个社会的底层人民的生活?当我看完《富人与农民工》后,心灵的冲击就更大了。边看边流泪,不知道为什么,眼泪就是那么不自然的留下来了。当场的女生几乎都哭了,因为视频中富人的奢华生活与农民工的寒酸生活的鲜明对比,真的觉得这个社会人和人怎么差距就这么大呢?不是先富带动后富吗?农

民工的亲人生不起病,生了病,住不起院,靠体力挣的钱还不够养家糊口,他们的青春都拿来远离家乡外出打工了,为的就是能够生存下去,让孩子有玩具,可以上学,让父母老有所养······

社会上出现了信仰危机,知识分子也要为了生存不再仰望星空,而是转身于市场和官场,开始追逐权势与金钱。而我们现在还算不得知识分子,我们这一代在大学里已经在学着适应这个社会,我们也要为了生存追逐权势与金钱?游学途中的所见所闻,造成此时此刻所想所感与之前在学校的想法会有很大的差距。以前我的目标就是毕业之后要么考研要么工作,然后将国家贷款还上,然后就走一步看一步。总觉得走一步算一步,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过好自己的生活,让家人可以安安稳稳快快乐乐的生活。有一次交流讨论中,一位队友和我有同感,认为只要过好自己的生活,不给社会造成负担,如果有更多的能力和精力再向社会做一些贡献。但是如果社会穷人多了,不安定因素多了,我们还能过好生活吗?不能,所以现在出现很多问题需要更多的有志之士去思考怎么解决,并且付出实际行动探索实践。而且我们也可能和农民工差不多,想要跻身在大城市的某个角落好好生活是多么艰难!

村子里的留守儿童寒假期待父母回家过年的眼神,襁褓中的婴儿离开远去他乡打工的母亲的怀抱哭泣的声音,老年人送别子女上火车转身离去的佝偻的身影······有哪个孩子不想依偎在父母身边,孝敬父母?又有哪个父母不想和自己的孩子共度晚年?一幕幕离别的场景发生在离别的车站,似乎是火车将这些本该团聚在一起的家庭分

开了。农村有很多这样的农民工,如果孩子学习不好,这样的日子就在那个家庭一直延续。而学习好的孩子,父母会拼死拼活赚钱供其读书,等到孩子有出息了,学有所成了,却背井离乡,远离家乡的亲朋好友,儿时的伙伴,在大城市过着忙碌的生活,这,就算是出息了!?可是农村还是当年的农村,极少数有知识的人会回到家乡建设自己的农村,除了像马永红这样的“疯子”——集浪漫主义,英雄主义,理想主义于一身的人。他却是我们的榜样!

可是,农村建设,首先遇到的就是人才的奇缺。农村社会的精英都纷纷流向城市,净剩有老人和留守儿童,何以有力量来建设农村?每年各大高校会有很多大学生志愿者搞三下乡活动,也有很多自发组织一些志同道合的学生支农支教或到农村调研的活动,比如我们这支关中游学队伍,但是大部分人只能在思想上受些启发和震撼,而为农村建设能做出很多实际性的东西却几乎是很少的了。当然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在《关于新一代乡村建设人才的培养》一文中也仔细阐述了他的观点和建议。我看了之后也是深受启发的,我觉得他分析的很好。在他这篇文章的第二小节中《马永红的问题:深度参与之的困境》,如果了解马永红的事迹的人都知道他在下乡支农支教等志愿活动中遇到过大大小小的挫折和困境,我觉得最大的就是家人的不理解和不支持。而我想说的就是,这或许也是很多大学生志愿者参加活动后没有进一步行动的最大的一个障碍!

试想,我们的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们拉扯大,供我们上学,受好的教育,难道他们就是为了让我们一辈子待在农村吗?当然,父母的良

苦用心我们都知道。我们也知道,大多数父母有时候也是为了在亲朋好友面前有面子,还有就是想让孩子出人头地,过好的生活,一辈子不受苦受累,特别是那些过过苦日子的父母。中国自古是百善孝为先的国家,很多孩子也是朝着父母指定的方向前行的。这就是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是跟随社会价值取向以及大部分人的价值取向相同的。马永红是一位为自己的理想的公共事业贡献的改革者和建设者,他也面临忠孝两难全的境地。而我们有大部分人,刚了解了农村底层人民生活困难的皮毛,就感觉是被噩梦惊醒,然后手足无措,很多人不敢像马永红那样毅然不顾亲人的反对投身农村建设中去!当然我也不是希望各位在校大学生休学回家支农支教,我只是觉的我们很难打破这种局面,甚至是没有胆量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而去反叛父母的期望!而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就是很缺少这样有创新精神并付出实践的人!

在调研中给我印象较深的一个人就是在后寨村一个农户家遇到的一个在校大学生。他是在当地县城念专科,再过一年他就毕业了,但是他是一个特别勤奋特别好学的同学,他说他要专升本然后考研究生。他还说现在这个社会只有多读书有文凭才不至于像那些农民工那么辛苦,而且不想像他们那样生活,觉得很没有意思。他看过很多中外名著,人物传记,毛泽东语录等等。他还推荐我多看书,看一些好书,不管与专业是否相关,很多知识是潜移默化的,多读书才不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境地。我很赞同他的说法!多看书没错,但重要的是学以致用。他在他们村算是有文化有上进心的青年人了。他喜欢农

村生活,我问过他当年为啥不报大城市的大学,他说大城市太浮躁太喧嚣了,空气质量也不好,他会过不习惯的,他宁愿在这样的小县城奋斗,即使以后可能会考西安的研究生,但是将来一定不会在那儿工作生活。现在社会不想往大城市跑的人太少了,他却是其中一个。

现代社会很多人会抱怨社会的不公平现象以及一些国家体制的不健全等等负面问题。前段时间,我还在和同学辩论,他觉的社会上很多愤青老是把社会阴暗面拿来批判,而没看到社会发展的好的一面,他家现在一家三口人,每人抱台电脑玩儿,试想在十年前,电脑还是奢侈品呢,社会如果发展得不好怎么会有现在这么好的生活质量?我想他是没有看到社会上还有那么多生活得不好的群众。他说了一句话:如果没有能力改变这个社会,没有能力改变这个国家的体制,那为什么要把那些自顾自生活的人们唤醒?还不如就让他们在睡梦中,唤醒只能给他们带来痛苦!我非常不赞同他的观点。如果只看事物发展的好的一面,那我们只会死于安乐了,而正确地认识缺点和不足,才能让我们汲取经验教训,思考、探索、实践更好的社会改革途径,将大部分民众从追逐权势与金钱中唤醒,看看这个社会,看看这个世界,试着从自身出发开始改变!

谈到自身,我们谈很多问题时,喜欢将自己纳入大人群中或者排除在群众之外,因为往往有想法,做决定,并去实践却是最难的。我会发表观点大部分人也许应该怎么怎么做,但是自己却在一旁似乎是指挥者。我们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如果要更多的人投身到中国农村改造与建设中去,首先就得改变广大知识分子根深蒂固的思想。这次游

学活动给我的思想冲击特别大,但心里却很纠结:我能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我能为那些贫穷的人们做些什么?我发现现在的我什么都做不了,有的只是一支笔,写下我的感受而已。现在,我只能把自己做好,同时改变自己根深蒂固的思想!

英国游学札记 篇6

寄宿家庭里的女主人

剑桥(Cambridge)是一座美丽、宁静、典雅的城市,800多年的历史孕育了一代代勤俭友善而又优雅的英国人。在剑桥游学期间,我们师生40人全部寄宿在当地英国人的家里,与寄宿家庭二十多天的相处,让我们大家都感受到了英国人的热情友善。

我和小罗老师寄宿在Niky的家里。Niky是我们寄宿家庭的女主人,也是家里唯一的成员。她身材高挑,衣着时尚,飘逸的大波浪金发自然地垂挂在肩上,若不是眼角眉梢那几条若隐若现的鱼尾纹,你很难猜到她已经五十多岁了。Niky有一辆挺好的小轿车,但为了环保,也为了省钱(在英国乘坐巴士挺贵),她每天都骑半个多小时的自行车上班。头戴一顶西瓜皮似的安全帽,利索地跨上自行车,然后回首对我们朗声道一句“Bye bye, see you later”,每天早上活力四射的Niky去上班的这一形象总让我觉得自己目送的不是一个年过半百的妇人,而是一位可爱的妙龄女郎。

傍晚下班回家,Niky把自行车往后花园一搁,便立刻到厨房为我们准备晚餐。刚来的几天,我饮食不习惯,沙拉青菜、肉酱意粉,吃了我只想吐。Niky见我食欲不佳,就变着花样弄晚餐,今天是炸鱼炸薯条,明天是比萨,有时还煮米饭。她很细心地留意我的食量,看到我对某种食物吃得津津有味,第二天便会立刻去超市再买回来。一般的英国人家庭厨房都很干净,绝无油烟。可是Niky却不大计较,只要我们愿意,就可以自己下厨煎炒鸡蛋或蔬菜。有一次,我们煮菜的油烟弥漫了整个厨房,我们很过意不去,一个劲地向她道歉,她却不太在意,笑意盈盈地说“Not at all”。更出乎我们意料的是,她第二天竟然也学着炒了一碟青菜给我们吃(英国人吃青菜都是生吃的),炒得还蛮香,我们都称赞她是中国大厨。吃饭时我们邀她一块吃,她连连摆手,其实她并不爱吃炒熟的青菜,全是为了我们。从此,我们再不提炒菜了,无论她做什么晚餐,我们都尝试着吃,还尽量吃完,一来是怕浪费,二来也是尊重她的劳动,让她高兴。

Niky是个开朗的人,很爱笑,只要一说话,总是笑声朗朗,感染力很强。因为我不会说英语,我和Niky的沟通,主要通过小罗翻译,这挺不方便,因此我和Niky语言交流不多。但无论我做什么,她对我总是说“Good Good”,同时还伸出大拇指。刚来的时候,我还真以为自己有多棒哩,后来发现这只是她友善的表示而已。于是我也常用这种方式对她,无论她为我们做了什么,我都笑着,伸出大拇指,用略带夸张的声音说“Good”“Thankyou”。这样的手势和赞扬鼓励,把我和她的距离拉近了许多,在二十来天的相处中,尽管我们语言不通,但我们的关系就如这里的旭日一样温馨。

在剑桥与Niky一样热情友善的寄宿家庭还有不少,有的学生告诉我,他们在寄宿家庭得到了家庭所有成员的真诚相待,有的主人不仅关心他们的饮食起居,还主动询问他们在贝勒比斯学校(BellerbysCollege)的学习课程,告诉他们,如果学校哪些课程设计不合理,可以向学校提出建议,说这是我们同学的权益。因为彼此之间相处融洽,游学结束与寄宿家庭临别时,大家都依依不舍,有的寄宿家庭还赠送果酱等礼品。

英国的天气是孩儿脸,说变就变,刚刚还是晴空万里,一瞬间就会倾盆大雨。但我要感谢Niky和与Niky一样友好的英国朋友们,因为在剑桥的日子里,他们的热情友好使我和我的许多学生每天都有沐浴在阳光里的温暖感觉。

祝福Niky,愿你永远快乐!

英国人的绅士风度

英国人守纪、谦让有礼,这是有口皆碑的,比如过马路不闯红灯,上巴士不争先恐后,这些他们习以为常的行为还是令我们不少中国人赞叹不已。

但那天在马路上目睹的一幕,就不仅仅令我赞叹,还令我对英国人油然而生敬意了。

那天,我行走在火车站通往剑桥市中心的一条马路的行人道上。马路上行驶的车辆虽不算繁忙,但也川流不息。我一边走着,一边看四周的风景。忽然,一辆City 3大巴在距离我十几米的站边戛然停下。而与我相距二十几米处,有一个约摸50多岁,腿脚不甚灵便的矮个子妇人,正牵着一条大家犬从人行道上缓慢地向大巴走近。她走得极慢,脸上似乎还有一些犹豫之色。大巴稳稳地停靠着,司机没有催促她,车上大约有20多位乘客,所有的乘客也都静静地等待着这位妇人。大约二三分钟后,从车上走下一位60多岁高高瘦瘦的老人,他从容地走到妇人身边,搀扶她,想帮助她上车。可是妇人向车上仔细地张望了一下,又向司机询问了几句什么,然后连连摆手,并说“Sorry Sorry”。看她的表情和手势,我估计City 3不是她要坐的车。那位搀扶她的老人得知她不上车后,便从容地走回车厢,待他坐稳后,司机才缓缓启动车子开走了。整个过程,至少耗费了六七分钟,但自始至终,我没有看到一张焦急不满的脸孔,也没有听到讪笑声。

我就这样聚精会神地看着这一幕,我被眼前的情景感动了。在国内,在“时间就是金钱”和“不要与陌生人说话”成了共识的广州,这样温馨动人的情景是罕见的。为了一个普通的妇人和一条家犬,司机、老人、乘客,他们表现出来的那种所谓的英国人的绅士风度,其实就是我们中国人今天常说的文明和素质。只是这样的文明和素质早已渗透到了英国普通百姓的骨髓,并成为日常的一种行为习惯。然唯其如此,才更令我动容,并让我油然生起深深的敬意。

泛舟康河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

《再别康桥》这首优美的诗歌让许多中国人爱上了诗人徐志摩,也爱上了那遥远的康桥。记得在多梦的花季,灯光下我第一次吟诵这首诗,少不更事,不懂得夏虫的沉默,更不明白“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的洒脱,但那一夜,梦中的自己竟然也“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后来登上了七尺讲坛,语文课上,每次讲到《再别康桥》这首诗,我都有与梦中情人相见般的欣喜,那深情的诗句,那缱绻的情怀,总把我的思绪带到那金柳依依、柔波绵绵的康河。即便已过不惑之年,我还是禁不住要用想象的彩笔在自己的心底细细勾画那令人神往的康河的身影。可是,无论想象的彩笔多么绚丽,勾画出的康河的身影总是模糊的,我心有不甘。

“这条小河就是康河?就是剑河吗?” 7月17日晌午,我和我的学生们来到了剑桥,面对一条宽约50多米,河面上漂浮着一些水草和浮萍的小河,学生发出了这样的质疑。我环视河岸,只见岸边有几棵柳树,但柳树的枝干很老很粗,没有“夕阳中的新娘”的一丝韵味。岸上熙来攘往的游人,似乎在提醒我们,这是一条给当地船夫挣小费的河,它没有诗意,没有诗人的影子。我的兴奋之情陡然落到了河底。

上船吧,领队吆喝着。我和4个学生跟着一个船夫悻悻地登上了一艘小木船。其他的同学也都三五成群地分别上了其它船只。我们的船夫是一个头发卷曲的白人小伙子,身材健硕,穿着一件白恤衫。招呼我们坐好后,他很郑重地给我们打了声招呼,便将小木船划离了喧嚣的河埠头。河水渐渐清澈起来,一簇簇在河里浮动的水草清晰地映入我们眼帘。“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不知是哪个学生“诗兴大发”,矫情地吟诵起来,“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杂草”,哈哈哈……另一个顽皮的学生竟然篡改了诗句。孩子们很快就用笑声感染了彼此,刚才那份失落和惆怅瞬间荡然无存。

康河绕着剑桥镇蜿蜒流淌,河的两岸,一边是一栋栋爬满青藤的石壁校舍和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古老教堂,一边是垂柳依依、青葱翠绿的大片草坪。 船行渐远,我惊喜于岸边的柳树越发浓密,柳枝轻垂向水面,和风吹拂,沾着水滴的绿柳轻舞飞扬,像翩跹的舞女。一会儿,阳光直泻而下,柳叶儿顿时金光闪闪,披着光彩的柳条,俯首低眉,含情脉脉。呵,夕阳下的新娘又该是怎样一番情致?多情的徐志摩一定沉醉于霞光里婆娑的绿柳了。

我们的小船行驶了二十多分钟后,就远离了其它游船,流淌不息的康河上只有我们的小船在自由自在地飘荡。同学们拿着相机仔细地捕捉一个个美景,没有人说话,除了潺潺流动的水声和偶尔传来的鸽子“咕咕”的叫声,我感到安静极了,我忽然产生了一种感觉,觉得此刻康河是属于我的,而我也完完全全属于康河。

“看,那是国王学院的教堂,有好几百年历史了。”突然船夫打破了寂静,用一口纯正的颇有穿透力的英语给我们介绍。我们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一座气势恢宏的古朴建筑呈现在我们眼前,令我们惊讶不已。有八百多年历史的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就像一位历经沧桑的巨人,屹立在康河边,让人肃然起敬。当我们从船夫的嘴里得知徐志摩当年就在这个学院求学后,我们师生都兴奋不已,年轻的诗人为这座古老的学院增添光彩,我们不觉也自豪起来。有学生询问船夫是否知道徐志摩写的诗,他朗朗而笑,说这里的人都知道,有的还会背几句。他还告诉我们,去年国王学院在国王桥畔,柳树近旁的草坪上安放了徐志摩诗碑,碑文上刻着《再别康桥》一诗的开头和结尾各两句。诗人和他的诗成为了剑桥和中国联系的纽带,这又让我们感到无比骄傲。我再次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个撑长篙的小伙子,下意识地想把他与那个“向青草更青处慢溯”的浪漫多情的诗人联系起来,希望现实能与那久远的历史在此时的康河上交汇。可是这怎么可能呢?我不禁哑然失笑。

将近一个世纪了,时光荏苒,岁月无情,诗人早已消失在他迷恋的土地上,然而诗魂长存,康河的柔波和水草,康河的夕阳和金柳,康河畔古老的学院……全都烙上了诗人的爱恨情愁。我们挥一挥衣袖,能与云彩作别,却无法割舍下诗人留在这片土地上,留在这条康河里深深的爱。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

小船靠岸时,我回首康河,轻声吟诵起这不朽的诗句。康桥,给予了诗人爱、自由和美的洗礼,她必将也会给我留下一段难忘的回忆。

(作者单位:华南师大附属中学)

上一篇:害怕的成语下一篇:低效林改造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