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2024-06-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普洱茶(精选11篇)

普洱茶 篇1

现在卖茶难,卖普洱茶更难。

当然,卖茶的技术也要提升。

为了卖茶,我们穷尽天下知识,为我所用。

阴阳八卦,风水地理,国学科学,无所不包。

茶中最难是普洱,要想卖好普洱茶,不仅仅需要普洱茶知识,更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

以下,我们列举作为普洱茶从业者必须修炼的功夫。

第一 文字功夫

在回答许多茶友问题的时候,各位都有太多难言之隐。许多诚信的茶人明明把真相在茶的说明里写得很清楚,但茶友的理解总是让各位失望。

当发生某些争执的时候,茶友会认为某些茶商不诚信,某些品牌不诚信。在这种情况下,帝益普洱只能给茶友解释,维护某些品牌或者厂家。帝益普洱来看一些说法。

1、来自勐海古茶园

有茶友就以为是买的古树茶,这个理解对吗?

当然不对。

茶友收货后投诉说是台地茶,谁说了古茶园里就不能种台地茶了?当然,类似的说法,还有 源自世界上最古老的茶园,遇到这些说法,你会怎么想?这个茶是古树茶吗?人家可没说。

如果凭这些一厢情愿认为是古树茶,我认为投诉某些商家,消费者自己是有问题的。

帝益评论:语文学得好不好,关系到你买茶的成败。

2、大树茶拼配,拼配大树茶与纯大树茶拼配

这三者的不同在于,前二者都可能是非常少比例的大树茶与台地茶拼配,而非纯大树茶之间的拼配。请注意某些品牌的说明。这里要强调,帝益普洱系列中的拼配强调了纯大树茶拼配。与某些品牌拼配大树茶或者大树茶拼配完全不同。

3、麻黑茶,纯料麻黑,纯料麻黑春茶之间的区别

关于这些,价格之间会有明显区别:麻黑茶的价格在10元一饼是正常的,因为里面也许只有一片叶子;纯料麻黑在100元也是正常的,因为也许是夏天的麻黑茶而已。这些说法会不同,价格不同,请注意这中间的逻辑区别。在大多数情况下,许多茶友让解释为什么麻黑有10元一片的,也有几百元一片的,根源就在这里。在许多商家的说明里,其实早已经说明了这一切。

所以帝益希望茶友们在PK一款茶的时候,尽量读懂这些茶,不要因为品牌大,或者某名人说,就来质疑这么一个新品牌 我对较大产量的小树茶台地茶,工艺上面抓得不那么严格,但是,产地的确定性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引用任何大品牌或者权威来质疑,比不过事实更有力。

第二 国学的引入

现在无数茶商在谈国学,这个没有错,本身茶文化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但如果引入的目的是把人搞晕,我以为过了,似懂非懂地把国学引入普洱茶,并不利于普洱茶的普及。国学,经络,太极,可以跟普洱茶完全没关系,事实上,也根本没有关系。茶之体验,完全是身体自然反应。中国茶要做大,要走向世界,只能走标准化,简单明了。一个中医就足以搞晕全世界,更何况要加上更多的东西,普洱茶实在承载不了那么多沉重!

普洱茶 篇2

礼物的问题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送啥好呢?轻了, 达不到应有的效果;重了, 风险又太大, 万一打了水漂……再说, 经过一假期的求情送礼, 我们那脆弱的经济基础已受到相当严重的破坏。正在左右为难之时, 我突然问老婆道:“严世利送我的那盒普洱茶, 放在哪儿?”

老婆说:“扔了都没人要……也不知蟑螂咬了没有。问这干啥?”

说起那盒普洱茶, 还真有些年头了。那时, 严世利还在我们部门当主任, 要往市政府调, 就请我们一帮弟兄去茶楼喝茶——意思当然是让弟兄们在民意测验时多讲真话。临走, 还不忘让大家拎走一盒做纪念。我们都很仗义地说:“放心吧严哥。”你说, 我现在不去找他找谁。

老婆心细, 专门去市场为那盒普洱茶买了一套精美的包装提袋。我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索性又买了2000元的购物券也放在茶叶盒内, 出门前, 老婆替我整了好几遍领带, 表情严肃得就像是上战场前的诀别。

我是傍晚时分摁响严副秘书长家门铃的。为我开门的是他家的小保姆。她上上下下打量着我, 似乎老大不情愿放我进来。我这才发现严副秘书长家的大客厅里闹嚷嚷的。进来, 却不知把礼品袋放哪儿好, 也不知坐哪儿好。将就坐下, 我一下就像我那包可怜的礼品淹没在一地豪华的礼品中一样不见了。我像个傻子一样笑着。严副秘书长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说:“哎, 那个谁, 你是……”我赶紧站起说:“我是秋大成, 你忘了?”“噢, 秋大成, 报社的……你们现在的一把手还是A吧……”我急得什么似的, 便笑着说明了来意。他听了, 深有同感的样子, 说:“行, 回头我就给张校长打个电话。”说着便有点打哈欠的意思。我一想该说的都说了, 更何况人家还有一屋子客人等着, 便告辞了。

我像在炼狱中似的期盼着秘书长的佳音, 但是没有。好在我这人十分健忘, 还没半年, 就再也想不起我这辈子还曾干过用肉包子打狗之类的傻事了。三年之后, 你就是给我吃十盒健脑丸我也想不起今生今世还曾有过用购物券拉拢腐蚀领导干部的罪恶经历了。但你知道我因此而犯了一个多么大的错误吗?那天, 当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时, 我老半天没听出来他是谁, 闹得人家最后只好自报家门:“我是严世利, 严……”

“哦, 严秘书长……”我立马从椅子上站起来说。

严副秘书长屈尊给我打电话原来是让我给他的朋友发表一篇什么稿子。其实, 早在我还没放下电话的时候, 有个念头就像个蚊子似的在我的脑子里嗡嗡开了:他下台了。因为, 如果他还在台上, 是副秘书长, 那么接这个电话的就应该是我们的领导A。他之所以不顾身份, 屈尊于我, 只能说明他和我一样什么也不是了。后来, 他又来电话连连地催, 我的回答当然是一次比一次热情客气……

真没想到, 严副秘书长几天后会光临我家。更令我受宠若惊的是, 他还给我带来了一份十分珍贵的礼物。他笑着说:“这是老兄在云南省政府工作的一位朋友专门给我带来的, 我一直没舍得喝, 给你带来, 尝尝……”我赶紧说:“严秘书长有什么指示, 只管吩咐, 客气什么。”他笑笑说:“没什么, 真没什么……”

拯救普洱茶 篇3

2009年6月1日,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的《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可以说,云南省做成了一件大事。

但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陈宗懋却意外表示:“遗憾的是这个《办法》的内容有着致命的硬伤,它将阻碍普洱茶产业的继续发展,甚至会造成无法控制的恶果,某些茶商,学者和官员都会成为历史的罪人。”

陈宗懋院士所说的“硬伤”,是指由云南省政府主导制定的这个《办法》中,把传统概念中的“普洱茶”明确分为了“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两个种类,并以官方法规形式肯定下来。而对于“普洱生茶”概念的横空出世,国家茶叶质量检测检验中心主任骆少君于2006年就在昆明的一次专题会议上明确表示:“云南省是在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必须尽快恢复普洱茶的本来面目,把’普洱生茶’这个概念取消,否则普洱茶产业将万劫不复。”云南知名茶人邹家驹表示。

普洱茶的曾经疯狂

滇南之茶历史上均集散于普洱府,故以普洱茶为名。云南晒青茶在长途贩运贮存过程中自然发酵,形成了特殊的品质和味道,被称为“生普”,历史已有数百年。上世纪50年代,人工发酵的普洱茶在香港出现,云南省于1 974年在昆明茶厂试验生产了人工发酵普洱茶,称为“熟普”。

50元、20元、10元,5元,3元(一饼)……自2008年末以来。各种不断跳水的价格在许多人不可思议的目光中出现,价格曾经成千上万元、“比黄金还有升值潜力”的普洱茶终于“没人寻常百姓家”,在各种大店门口,小店柜台。甚至菜市场的地摊上随意抛售。

从“可以喝的古董”到无人问津的剩货,普洱茶市场已经坠入鱼龙混杂、优劣难辨的尴尬境地,地处西南边陲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这个曾经被成千上万的“普洱茶人”所追捧的圣地,也渐渐失去了昔日的神秘光环。

2009年6月,勐海的许多茶山上仍然鲜见人影,个别茶地里甚至杂草比茶树还长得高,西定乡的茶农老李说:“茶叶再这样不值钱,我们只能砍掉种别的东西了。”

“三、四年前普洱茶热的时候,晒青茶原叶价格高达每公斤五,六十元,2∞8年起普通鲜叶跌到了1元左右,干茶5元左右——连雇人采茶的成本都不够,很多茶叶都没有人去采摘。”勐海的茶商陈老板说。在2008年的一段时间里,许多勐海县居民甚至可以享受到这样的休闲待遇:周末上茶山采茶,最后留一半给主人,一半归自己带走,分文不需支付。

几年前,普洱茶以其独特的饮茶功效和悠久深厚的文化传统,曾在全国被大加颂扬,一时间,喝普洱茶变成了一种时髦。普洱茶的热销,带动了“云茶”产业的全面振兴,出现了茶农增收,茶区兴旺的繁荣景象。

“客观地说,外来的茶商,尤其是来自台湾地区的茶商对普洱茶的宣传起到了重大作用,具有数百年历史的古老普洱茶能够在几年时间内迅速扩大市场,有他们不可磨灭的功劳。”云南知名茶人邹家驹说,“但是不能忽视的问题是,他们毕竟是商人,谋利是最高追求,同时他们没有保护普洱茶的义务,所以在为普洱茶扬名的同时,部分见利忘义商人的行为也给普洱茶产业带来了灭顶之灾。”

2004年以来。普洱茶价格一路暴涨。在两,三年内给一些茶农带来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难以获得的财富,许多原来对摩托车还很奢望的茶农甚至轻松地购买了小汽车。与此同时,一大批茶厂忽然在勐海冒出来,2006年以前,勐海的茶叶精制厂只有50多家,而到2007年5月,有工商执照的茶厂已有数百家。2004年,云南出产的普洱茶平均出口价为2.76美元/公斤,2007年飙升至8.95美元/公斤,年均增幅高达47%。

但是,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到达巅峰的普洱茶一路下滑,价格回落达50%左右,普洱茶开始大量积压,企业亏损严重,一大批新上的茶叶企业纷纷倒闭,茶农收入大幅度减少,鲜叶下不了树,原料出不了手,销售市场萎缩。2008年4月,勐海地区普洱茶毛茶每吨6万多元,2009年初每吨跌到1万多元。

“2006年到2008年的这三年,是云南茶业发展历史上最令人难忘、最令人感慨,最给人启迪的三年。”历任云南省副省长、云南省人大副主任,现为云南省茶叶协会会长的黄炳生说,“在推销普洱茶的过程中。只满足于大轰大嗡式的市场炒作,不注重实实在在的市场推销,不注重扩大普洱茶消费群体,普洱茶的热销只停留在经销商之间的投机倒卖,没有形成真正的消费热。”他表示,在普洱茶宣传上,过分地夸大其药用功效、“收藏价值”、“投资价值”,使其失去了正确的“位”,“纵观这三年的市场风云,普洱茶市场出现的这种暂时低迷的情况,不是因为普洱茶本身存在什么问题,而是在普洱茶的生产和市场运作上出现了一些不够理性的情况”。

新概念诞生使市场失利

2009年6月,强烈阳光下的勐海县“八公里”茶叶加工区内显得非常冷清,许多小毛驴悠闲地走在混凝土大道上吃草。这个当地政府竭力打造的工业区,因为普洱茶产业的萧条“没有建成就衰落”了。

“现在大部分工厂都停建,停产了,因为不敢再收新茶叶了。”加工区内的一名工人说,“我们更多是在帮广东人搞来料加工,生饼每公斤5元,需要发酵的每公斤6元。”

2005年以前,港台商人成为普洱茶的第一轮炒家,他们先把老茶收购干净后,带动了新茶后来内地的经销商开始缺货,去厂家大量订货,使大量云南濒死茶厂恢复生机,成为第二阶段的热炒;随后港台炒家又通过拍卖等方法炒热市场,直接导致经销商开始大量囤积居奇,市场价格的蹿升也出现了大量获利后惜售的经销商,又带来了二级经销商。分销商和个体小炒家的大量跟风,形成了普洱茶被热炒的第三阶段,

邹家驹说:“那个时期普洱茶已经不再是普通消费品,而是期貨,是股票的概念。由于价格持续高涨,大多数普洱茶并未进入消费环节,而是在炒家和藏家手中。绝大多数人买来茶叶并没有喝,而是收藏起来,变成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

由于普洱茶实际的消费者并没有那么多,光靠这些收藏和炒作的人群自然撑不住整个市场。在这个过程当中,推出“普洱生茶”概念,短、平、快地迅速提升普洱茶产量,扩大消费者群体就成为了一种新的思路。

勐海茶厂一名负责发酵工艺的工人说:“以前我们只会把经过发酵的熟茶卖给消费者饮用,而不会卖生茶愿意买生茶的人一般都是用于收藏,发酵,而不是直接饮用,这两年市场上许多人开始直接饮用又苦又涩的生茶,也让我觉得奇怪,情况怎么突然就变了。”

2003年3月,由云南省茶叶协会等

单位制定了云南省普洱茶地方标准: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湿仓或干仓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其定义包括了人工发酵(熟普)和自然发酵(生普)的普洱茶,这个将普洱茶核心概念确定为。后发酵“的地方标准随后由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2004年4月,农业部颁布的農业行业标准也将普洱茶定义为”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俗称‘滇青’)经熟成再加工和压制成型,其中“熟成”即指人工贮存10年以上或经人工渥淮发酵,这一规定甚至比云南“3标准”更为严格。

云南省政协委员、著名茶学教授程达说,制作生茶,只需一个灶和一口锅等简单工具,投资最低几十元即可,将晒青毛茶经简单处理压制后即可制成成品出售:而生产熟茶,不仅设备,技术、生产和存放场地要求裔,且需一次性收购较多原料,生产周期通常需30到90天,因此需较多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

可是,进入2004年后,随着普洱茶陡然升温而“供不应求”,许多茶企业开始对之前标准提出异议,要求政府重新修订,核心是希望将未经发酵的生茶纳入普洱茶。

2006年,新的“普洱茶”定义由云南省监局颁行:“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按特定的加工工艺生产,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大类型。

“显然,这个新标准不但否定了‘03标准’,也与农业部‘04标准’相冲突,但是在企业利益和政府政绩的巨大诱惑下,科学问题被抛开,一切过程就顺利完成了。”程达说,“将生茶纳入普洱茶,迎合了茶企和政府降低门槛的愿望。对茶企来说,有了更大了运作空间:对政府来说,普洱茶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了。原来云南人常喝的滇青,即是晒青毛茶,现在摇身一变成为普洱茶,市场价格却不可思议地翻了十几倍到几十倍,对未来埋下了巨大隐患。”

“只有经过后发酵过程成为真正的普洱茶才有市场和更多消费者,某些人以为把云南的大叶晒青绿茶换个‘普洱生茶’的名称就可以行销全国了,这种想法和做法太过幼稚。要知道全中国各种各样优质绿茶品种数不胜数,云南明显是犯了以劣质品去与优质品竞争的战略错误,失败是必然的。”云南知名茶人邹家驹说,“不要说向全国发展,炒青绿茶,烘青绿茶和蒸青绿茶先后在云南本土上市后,晒青绿茶基本上被淘汰出了云南城市的绿茶市场,只能保留在一些乡村和小地方。”

折中处理“普洱生茶”影响

“茶叶生意好时,政府的人总是围着我们转,而现在生意垮了,政府的人也不见了。”2009年6月,勐海县城边茶市场上的一群茶商说,“前两年打麻将都是100元起价,现在只能玩一元两元了,茶叶真的赚不到钱了。”

“我们不知道2007年起为什么茶叶价格突然就下降了,我存放了几十万元的茶叶,现在基本只能卖以前10%的价格了。”一名来自风庆县的茶商说,“只能把以前的老荼留着。重新准备资金买卖新茶,也不知道老茶什么时候才能翻身了。”

事实上,普洱茶之所以在2007年下半年突然价格“崩盘”,与媒体的报道有关,也与“普洱生茶”的真实市场情况有关。2007年,央视二台曾报道,云南普洱茶(主要指普洱生茶)没有宣传的药理作用。“这样的情况使云南政府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邹家驹说,“如反驳央视说生茶不是普洱茶,标准已赫然列立,如说生茶是普洱茶,自己已经钻进了否定的实验结果和舆论。”

邹家驹表示,如果严格按照“03标准”的定义,上世纪70年代以来普洱茶的年产量不过三、四千吨左右,而到2006年,云南官方公布的普洱茶(按“06标准”)的产量达到8万吨,2007年这个数字是10万吨,“其中生茶占了大部分比例”。邹家驹认为,生茶与普洱茶的关系,就如米与饭的关系,新标准就是指米为饭。另外也有学者将其比喻为葡萄汁与葡萄酒的关系。总之前者与后者虽然有关系,但实质上不是一回事。

针对普洱茶市场一落千丈的窘境,2008年以来,黄炳生多次建议抓好普洱茶保护立法和质量标准修订工作,他认为“普洱茶”不能以“生茶”,“熟茶”来划分,这与普洱茶的后发酵特性相冲突。他同时呼吁云南茶叶界,从茶农到厂家,商家,从教学,科研到技术推广,从生产,销售到消费,要做到科学种茶,认真做茶,诚信卖茶,健康饮茶。

黄炳生表示,对普洱茶的发展方向进行正确定位,应该把云南普洱茶定位为“大众的时尚的健康饮品”是适当的。所谓“大众的”就是应该使普洱茶成为广大老百姓乐意喝,喝得起的茶饮料,所谓“时尚的”就是普洱茶符合当代人崇尚绿色,崇尚生态,崇尚自然的生活要求;所谓“健康的”就是喝普洱茶安全可靠,有益人体健康。

“近几年普洱茶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市场表现,成功的一个方面在于它的名声越来越大,并且还会有更多的人知道它,饮用它,”邹家驹说,“随便走上一架出云南的飞机,都可以看见许多游容带着普洱茶回去,这样的情况在5年前是不多见的,但是要怎么保证更多的人长期认识普洱茶,却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由于全国各地不少地方都在生产普洱茶,导致产品品质参差不一,市场秩序混乱,普洱茶质量一直良莠不齐。云南省决意为普洱茶的纯正血统而战,保卫已经成型的普洱茶产业的生存空间,掌握与此紧密关联的巨大经济利益主动权,

2009年6月1日,《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终于在获得国家质检总局的批准后实施。这次的标准对普洱茶的树种资源、产地规划、茶园管理,原料要求,加工工艺,品质特征都做了比较明确的规定,这些标准使市场的规范有据可依,对稳定和提高普洱茶质量有帮助。使消费者的权益有了进一步的保障,成为普洱茶市场和普洱茶产业调整的一个好的开始。

黄炳生说:“前两年尽管生茶熟茶都在炒,但是如果没有。普洱生茶’这个概念的确立和宣传,普洱茶产量肯定没有这么大,商家可以炒作的机会也不会这么多,总之普洱生茶概念带来的问题非常多,可以说是弊大于利。”

“相比前两年,普洱茶消费趋向成熟和理性,但目前市场总体销售还是不太理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陈宗懋认为,“《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的实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普洱茶遭遇的困境,甚至还将长期贻害,核心问题就是普洱生茶的问题。”

“但是现在木已成舟,国家的法规都出台了,我们再说也没有意思了,想要重新修改普洱茶标准,谁知道要等上多少年?”陈宗懋表示。

黄炳生说:“不太准确的‘普洱生茶’被推广,现在普洱茶的概念的确已经被混淆了。由于传统饮用云南绿茶与后期宣传的原因,也有一部分人对于‘普洱生茶’的概念是接受的,所以马上取消这样的称呼也不现实。由于普洱茶无论在发酵时间还是发酵程度上都不容易量化操作,所以给了一些人钻空子的机会。”

普洱茶散文随笔 篇4

极少喝茶的我,走进一家位置不起眼,门面不招人的茶叶店。

一进店门,迎眼的不是色泽鲜艳的茶品,却是古色古香的一张盘根茶桌,几张树桩凳,各种茶叶,围墙摆放。茶叶店?茶肆?老板一人专心致志地做着茶道,表演?品茗?店很怪,老板很怪。

入座后,老板不问生意,却像是见了久未逢面的友人,热情地邀我品茗。老板很好客,家长里短,热络攀谈,其间,动作娴熟地表演着茶道,仿佛一手画圆,一手画方的武林高手,又仿佛经年的.舞女在熟悉的舞台中央翩翩起舞。一举手,一投足,无不清新雅致。

老板请我品铁观音,听说我胃不好,又改请我品普洱,一边细细品茶,一边娓娓讲茶。我不解地问老板,这样的陈设,这样的盛情,却怎么赚钱。老板淡然一笑,说:“我爱茶,爱品茶,早已乐在其中,以茶会友,才是我想要的。”老板一席话,让我感慨在这充满欲望的城市里,还能有这么一片清净的天地,还能有这固守其中,淡然其他的桃源之人。

普洱茶,入口温顺,入胃平和,细腻有余,不显张扬。普洱茶,色泽亲和,淡淡而有奶味,看似浓郁,饮则不腻。人如其茶,茶如其人。

普洱茶与云南民族地区政治 篇5

“茶马互市”主要是指我国北部与西部从事畜牧业经济的少数民族, 用马匹等牲畜及畜产品与内地换取茶叶、布帛、铁器等生产、生活必需品的比较集中的大规模集市性贸易活动。 [1]从唐代开始, 历代统治者都采取利用“茶马交易”的方式与西北民族联系。自宋至清, 为了控制对西南少数民族的茶叶供应, 设茶马司, 实行“茶马互市”, 以达到 “以茶治边”的目的。普洱茶在“茶马互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滇海虞衡志”中记载:“普茶不知显于何时, 宋自南渡后于桂林之静江军以茶易西蕃之马。” [2]宋代, 普洱茶成为了“易西蕃之马”之物。当时宋朝与北方连年征战, 需要大量战马, 大理政权便在 “步日部”开设“茶马市场”, 用当地的茶叶换取西藏马匹, 再将马匹转与宋, 以换取其需要的其他物品。

明朝从建立自灭亡的二百多年间北疆战事不断, 为了对付蒙古侵扰, 稳定云南, 耗用大量军马。因此每年都需要用大量的普洱茶来易马备战。 明朝初年, 朝廷就制订了极严的茶法。在四川、云南与西蕃的交界处设有茶马司, 以茶与西蕃人易马。云南自明洪武十五年 (1382年) 全境归顺明朝, 云南有种茶的好条件, 布朗族、哈尼族、拉祜族、佤族、彝族等都会种茶, 西蕃产马, 西蕃人又最爱云南茶, 因此朝廷鼓励云南人种茶。用发展茶叶经济手段来羁縻、安抚辖地和边境是当时最好的办法。 [3]

清代, 政府对茶马贸易的控制有所松动。私人经营茶马贸易增加, 政府经营的茶马互市费茶多而获马少, 得不偿失, 最终在雍正十三年终止了官营茶马贸易。

统治者通过这种用普洱茶来交换马匹的“茶马互市”政策, 维护了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二、改土归流

“改土归流”是清代中央朝廷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的一场最大的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行动。 “改土归流”就是封建中央要削弱少数民族首领、 土司、土官们的各种权力, 派中央朝廷委任的各位流官 (主要是满人、汉人、蒙古族人) 来管理各少数民族地区, 实行与内地相同的政权体制, 改各地的宣慰司、宣抚司、按抚司、招讨司为府、州、 县、厅。普洱茶与“改土归流”也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改土归流”政策推行过程中, 获益最大的当属普洱茶产业。改土归流使普洱茶产业有了很大的转变。改土归流后, 成立了流官政权普洱府, 六大茶山划归了普洱府, 普洱府时期的普洱茶其政治属性、管理机构、购销形式、制作技术、茶园所有权等实现了全面转型。普洱茶从由车里宣慰司管理转为由普洱府管理, 茶叶买卖由土司垄断茶商放贷转变为持“茶引”购茶, 进贡茶则由既贡缅王又贡天朝皇帝转定为只贡天朝皇帝, 普洱茶的制作技术、加工方法也有了改进, 六大茶山的茶园也不仅为土司所有, 可买卖可出租, 而茶法的颁布则保证了普洱茶的规范管理、计量统一, 纳税准确, 运销畅通。

“改土归流”是清廷对云南进行的一场大的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改土归流加强了封建中央朝廷对边疆的控制力, 切开了封闭的地域经济状况, 促进了汉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 内地先进的生产技术大量的传入少数民族地区, 加快了边疆地区社会文明进步的步伐。

三、普洱贡茶

通过贡茶制来对民族地区进行羁縻统治, 是历代统治者们对民族地区管理的又一种方式。从现能找到的一些史料看, 由于品质优越, 普洱茶从汉晋以来一直纳贡宫廷。唐朝时期是普洱茶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随着普洱茶销往四面八方, 名声远播, 进入了皇宫朝廷。据檀萃 《滇海虞衡志》 记载“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时, 普茶名重天下, 京师尤重之”。 [4]说明普洱茶进入皇宫, 得到皇室权贵的青睐。另据 《宋史·食货志》 等史料记载, 云南紧茶在宋代已正式列入名茶和贡茶名录中, 对列入的几十余种名茶中就普洱茶。元、明两个朝代, 普洱贡茶的地位又进一步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万历云南通志》 记载:“车里司 (今勐海) 专管贡茶及各勐土司, 实行茶引制”。更说明普洱茶做贡茶, 在明代的确切记录。

至清代初年的公元1659年, 云南普洱茶被正式写入朝廷贡茶案册, 并指定为皇家冬天专用茶。 鄂尔泰推行“改土归流”的统治政策后, 设置“普洱府”, 控制普洱茶的购销权利, 同时推行“岁进上用茶芽制”, 为选最好的普洱茶进贡北京, 进一步对茶山的管理, 贡茶的采摘、制作、花色品种、 数量都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措施。阮福在其 《普洱茶记》 中已有详细的记载:“……每年备贡者, 5斤重团茶, 3斤重团茶, 1斤重团茶, 4两重团茶, 1两5钱重团茶, 又瓶装芽茶、茶蕊、匣盛茶膏, 共八色”。贡茶制一直持续到光绪三十年, 历时一百六十三年, 后因清朝末期, 内部动荡, 社会治安不好, 贡茶送到昆明附近被贼抢, 朝廷鞭长莫及, 没有追究, 贡茶制到此结束”。

四、普洱茶的管理

普洱茶, 如“柴、米、油、盐”一样, 作为一种生活必需品, 历史上多个时期其产销等由政府统一管理和控制。唐朝时期, 南诏政权于六大茶山所在地易武一带设置“利润城”, 从茶叶贸易中获取利润。宋代, 大理政权在“步日部”开设“茶马市场”。到了明朝, 朝廷还在普洱设官吏管理普洱茶的贸易。清朝, 朝廷开始设立专门的普洱茶管理机构。清雍正七年 (1729年) , 清政府在普洱设立“茶局”, 在思茅设立“总茶店”, 实行官营管理。“设立总茶店买卖交易, 客商买茶纳茶税, 令通判管理。”专办“茶引” (执照) 、茶税及督办贡茶厂。在景洪市攸乐山设置“攸乐同知”, 防守茶山, 征收茶税。雍正十三年 (1735年) 农历十月, 清政府在思茅设思茅厅, 同时在佛海 (今勐海) 、勐遮、易武、倚邦等茶山设“钱粮茶务军功司”, 专管粮食、茶叶交易。乾隆元年 (1736年) 撤销攸乐同知, 将攸乐同知移至思茅, 改思茅同知, 并在思茅设立茶管局, 在“六大茶山”分设“管茶子局”, 负责管理茶叶税收和茶叶收购。在普洱府道设茶厂、茶局, 统一管理茶叶的加工制作和贸易, 改历代民间贩卖交易为官府管理贸易。光绪二十三年 (1897) , 清政府在思茅设立海关, 统辖普洱茶出口。

民国时期, 民国政府在思茅设置“思普沿边行政总局”, 对茶叶生产、销售采取“民营、官茶合办”的经营方式。茶叶生产是“官办民营”。1938年民国政府经济部所属中国茶叶公司与云南全省经济委员会合资, 成立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 统管全省茶叶生产、开发和贸易工作。1944年, 省茶司改名云南中国茶叶贸易公司。

新中国成立后, 普洱茶改由中国茶叶公司云南省公司管理。后几经更名, 由中国土产畜产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管理至今。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自成立之日起, 一直主管云南茶叶和普洱茶的购、销、 调、存和出口业务。

1993年以来, 省政府在主要产茶的州市及县成立茶办对茶叶生产流通进行管理。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各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结合本地区的实情, 针对普洱茶产业的发展制定了一些扶持政策和管理办法, 促进了云南民族地区普洱茶产业稳步发展。当前, 国家正在建设和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构想, 将普洱茶融入到云南“一带一路”推广中, 可为世界民族的交流联系及团结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白振声.茶马互市及其在民族经济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1982 (3) :28.

[2]方国瑜.云南史料丛刊:第11卷:檀萃.滇海虞衡志[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1:220.

普洱茶收藏误区 篇6

认为收藏陈化茶可赚大钱。其实个人收藏普洱茶的难度很大。因为普洱茶的陈化受时间、光线、温度、空气、湿度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所储存的环境和温度不同,茶叶的品质便会有很大的差异。

以为发霉的普洱茶才是好的。现今,想藏茶的人大多数都不懂茶,他们一般以茶饼外包装、品牌、颜色等来判断普洱茶的质量,甚至有人认为,只有茶饼上长了厚厚一层毛、发霉的才是好的普洱茶。其实不然。专家说,选择普洱茶必须亲自试茶,再结合茶底等来进行判断。另外,原料、制作工艺、储藏的得法与否都会影响茶的品质优劣。

收藏普洱茶要得法:“陈”字是普洱茶的核心,所以藏之得法就显得特别重要。

一是选购。如果你是打算收藏,待品质提升后过几年品饮,可选购熟茶;如果你是打算长期收藏以待升值,最好选购生茶;如果要选购那些用料精良、品质稳定的厂家的茶品来收藏,那么,最好选古茶园所产的茶品。

二是储藏。收藏名茶对收藏室的要求也很高。收藏室内部温度应保持在25℃,湿度要控制在75%左右。对于一般家庭藏茶,除了通风、避免阳光直晒以外,还不能让其他有异味的东西靠近茶品,因为茶叶的吸附性很强。

摘自第一茶叶网

普洱茶有什么功效 篇7

普洱茶茶性非常的温和,常喝普洱茶不会伤及我们的肠胃,还对我们的肠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降血脂

普洱茶可以降血脂。许多医学实验证明,持续以恒的喝普洱茶能降低血脂达30%(视个体而不同)。

3.减肥

血脂降了,自然也就能带来减肥的功效了。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有人提起普洱茶减肥的功效并不明显,而又有人说功效显著。

4.健牙护齿

普洱茶中含有许多生理活性成分,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有研究表明普洱茶具有抗菌斑形成的作用,浓度1%时效果最佳。

5.消炎、杀菌、治痢

医药界研究及临床实验证明,云南普洱茶有抑菌作用,浓茶汁日服十次,可以治疗细菌性痢疾,这与云南大叶种茶内含丰富的茶多酚直接相关。

6.抗衰老

普洱茶的冲泡方法步骤 篇8

第一道茶水弃去,称之为洗茶,时间不益过长!5-10秒左右!

第二道起作饮用,第二道的茶叶浸泡时间为10-20秒!

第三道浸泡时间略为第二道长些如30-40秒,以此类推!越泡茶水浓度越淡,则浸泡时间也就可以越长。看以下示范:

1. 将普洱茶叶置入滤杯中,5克左右(铺满杯底,略高)。

2. 将才煮开的沸水注入滤杯中,盖末茶叶。

3. 片刻,拿出滤杯,弃去第一道茶水。

4. 再次注入沸水,盖末茶叶,盖上杯盖,静置20秒左右。

5. 打开杯盖倒置,取出滤杯,稍稍滴去茶汁,至于杯盖内。

6. 好了,一杯香浓醇和的普洱茶就泡好了。

初识普洱茶膏 篇9

不大的庭院,墙边兰花与翠竹为友,幽幽香气袭人。满园芬芳,使人忘记了冬的寒意。简简单单的小竹亭下,一方石桌、一套茶具、几个石凳,不远处一座两层小楼精巧别致。曹六荣领着我们穿过院子,一挑竹帘,就进入了一楼的客厅,一张红木茶桌,一套普洱茶具。摆在了这间五十平方米左右客厅的显眼位置。环顾四周,到处是各类品种的普洱茶,到处是各式各样的茶具,到处弥漫着酽酽的茶香。然而,最为夺目的是三个大书柜,里面装满了各种版本的茶文化书籍,从茶经到茶史。从制茶到储茶。从茶园到茶商,从品茶到茶艺,从古代的各种茶事论著到现在的茶杂志,几乎无不涉猎。用曹六荣的话说,他是站在茶园里想茶,端着茶汤说茶,在纸堆里闻茶。这就是曹六荣的茶斋,一个普洱茶的世界,一个山西普洱茶友们会聚的地方。

“来,先来一杯普洱,无论你有多渴,三杯过后,保管你口舌生津。”曹六荣声音洪亮。脸上挂满了真诚,数九寒天,幽香四溢的融融暖茶本就令人心生向往,我们接过他递来的茶杯,一饮而尽。茶汤红润明亮,茶味中略带陈香,这是八年陈的熟普。饮过三杯喉间回甘。

几杯过后,老黄已耐不住性子,催促曹六荣拿出看家的好普洱让大家品一品。

曹六荣颇为吃力地搬出了一个几尺长的圆柱形竹篓,里面就是难得一见的柱子茶,看着大家目瞪口呆的样子,曹六荣不无得意地说:“我这柱子茶可有25年以上的历史了,是纯手工制作的。现在的工艺都是模具制作的,手工茶就很稀罕了。”边说边用茶刀从柱子茶顶部仔细地撬下一小块茶来。

柱子茶果然是老生茶,茶汤红浓明亮,绵滑醇厚,回甘明显,极富韵味,谈笑间,仿佛已让人把数十年的时光饮入口中。泡了七泡,茶汤色泽依然通透动人。

正当我们沉浸在前所未有的愉悦中,曹六荣不紧不慢地拿出一个只有巴掌大小的木制红漆锦盒。盒盖上画的是麒麟图,已与红漆面一起斑驳起皱了,看得出年代久远。打开小铜锁,翻开木盒,里面还有一层白绵纸包装,再打开棉纸包,普洱茶膏终于现形了。

只见普洱茶膏貌不惊人。如焦似炭,黑中透红,小小的,静静的,置身于盒中,其模样类似龟苓膏,抑或鹿茸熬制的中药膏,如岁月的积淀。历史的凝结,又似乎带着某种超越时空的傲然之气、淡定之态。这就是存世不多,拍价不菲的普洱茶膏吗?我的神情顿时凝重起来。

关于普洱茶膏,有很多说法,据说目前制作工艺已经失传,只知是由高等级的普洱茶熬制而威,正宗的普洱茶团需经八十六道工序,而普洱茶膏则需一百八十六道工序。加工周期长达七十二天,作为清宫的贡品,现存世无多。清朝著名药学家赵学敏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云:“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效尤也”;接着还有这样的记录:“普洱茶膏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可愈;口破喉疾,受热疼痛。用五分茶膏噙口内,过夜即愈;受暑擦破皮者,研敷立愈。”

回眸凝思间,曹六荣已取出茶膏,用茶刀切下一撮指头大的茶膏放在我们眼前。我用手指拈出一点点茶膏粉放入口中,有一种类似中草药的苦感,何首乌?茯苓膏?不知如何形容,有一种似曾相识的味道。却想不出是何物。

神秘的背景与久远的来历。更加引发了大家一品为快的欲望。但见曹六荣气定神闲,将一个注满山泉水的玻璃茶壶,放在酒精炉上烧得滚沸。再将刚才切下的那撮茶膏放入壶内,茶膏在沸水的拥抱下,如水墨画般渐渐氤氲开来,一圈圈向外扩展。奇怪的是,还在扩展的琥珀色茶圈忽而又收缩回去。一伸一缩之间,像水母在海中之态。煞是好看。须臾,茶膏已完全溶化,其汤色枣红,再轻轻搅匀后,曹六荣为在座一一斟上茶汤。

老黄端起瓷杯。开玩笑地说:“这是皇帝般的享受啊!”

我轻嗅茶汤。最初感觉不到什么香气。茶汤入口,除了一丝淡淡的清甜外,纯净似无味,说不出什么感觉,待将茶汤咽下后,一股枣香在口腔中弥漫开来,清幽温和。

再品,口腔内生津之感顿现,茶汤依然温和柔顺似无物,也许这正是智者的境界:澄静空灵,无所执著,在淡然中携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于轻灵中自有令人仰视的高度。

缺了一个小小角的茶膏,无语静置。宛若当初。在承受过千熬百炼,经历过沧海桑田。穿越过星移物转之后。它来到我们的面前,为我们奉上的,却是如此的简约而厚重,清淡而甘甜。

“茶是一个人修身养性的载体。品茶是一个过程。是一种生活态度。如普洱茶不仅改善了我的健康状况,而且让我感悟了很多人生的道理。人的一生就像制作一块普洱饼茶,历经寒署变迁,最终成就。”曹六荣如是说。苍链接:

普洱茶中微生物研究进展 篇10

近年来, 随着对普洱茶的深入研究, 证实了普洱茶具有抗氧化、抗肿瘤、降血脂和降血糖等功效[1,2,3,4]。晒青毛茶不经过微生物的发酵难以形成普洱熟茶所特有的香气和汤色, 一般认为微生物或微生物酶的湿热作用对普洱茶品质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5,6,7]。

1 普洱茶加工方式与微生物

普洱茶鲜叶采摘经萎凋后, 进行杀青, 再揉捻, 后晒干制得晒青毛茶。再由晒青毛茶加工得到普洱茶, 其具体制作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将晒青毛茶经人工增湿渥堆快速发酵而制成普洱熟茶[8]。普洱熟茶的加工方式借鉴于安化黑茶, 但又不同于安化黑茶。其主要的不同在于普洱茶经过晒青毛茶这一步, 而安化黑茶从揉捻到后发酵不经过干燥过程, 再焙火干燥[9]。

普洱茶与红茶的发酵方式相比, 普洱茶的发酵与红茶有些相似, 都有茶多酚经氧化生成茶红素和茶褐素的过程, 不同之处在于红茶发酵仅需要3~4 h, 而普洱茶发酵所需时间较长, 渥堆时间至少需要3~4周。因为红茶发酵时间短, 所以微生物作用较少, 主要是生物酶的作用, 而普洱茶的发酵与微生物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普洱原料晒青毛茶就有大量的内生菌, 晒青毛茶又长期暴露在空气中, 在研究中发现很多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都在普洱茶鲜叶中[10]和茶园空气中[11,12]都有发现。普洱茶渥堆时, 刚开始温度由室温缓慢升高, 其潮水量常达到40%左右, 堆温一般保持在28~55℃, 非常适合微生物的生长。在发酵过程中, 肉眼可见真菌菌丝。一般认为, 普洱茶的加工过程离不开微生物的作用, 普洱茶的品质与微生物的消亡有密切关系。

2 参与普洱茶发酵过程的微生物研究方法

2.1 微生物的传统分离鉴定

研究微生物学的传统方法是将茶叶与无菌水按一定比例进行均质, 然再做梯度培养, 以此来初步了解渥堆发酵中普洱茶中微生物数量, 然后对分离得到的微生物进行纯培养, 以更好地进行菌种鉴定或保藏。鉴定方法主要为形态学鉴定或根据生理生化性状, 一般将结果与标准分类系统中微生物形态或生理生化性状进行对比[13]。该方法是研究微生物的主要方法, 已成功证实普洱茶中确实存在细菌、酵母、霉菌和放线菌[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

2.2 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

鉴于微生物传统鉴定方法的缺陷如工作量大, 不利于操作, 还受限于鉴定者的专业知识和认知能力。传统鉴定方法还常常受培养条件的限制, 很多微生物不能在培养基上被分离培养出来, 造成了鉴定种群不够完整, 使得人们无法全面了解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种群情况, 多数只是鉴定到了优势菌种或是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表现为优势的菌群。

近年来微生物快速鉴定仪更多地应用到微生物鉴定工作来, 该系统是将微生物与底物反应的生化类型与已知建立的数据库中的类型比较, 使微生物鉴定更加快速、准确。Mo等[20]利用API ID 32C和API ID 50 CHL微生物快速鉴定系统对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进行鉴定, 发现了多种酵母和细菌。但由于该系统是根据现有数据库中所提供的背景资料进行微生物鉴定, 数据库资料会影响微生物鉴定的种类及准确性。

2.3 分子生物学方法

PACE N R的研究表明, 传统分离方法鉴定的微生物只占环境微生物总数的0.1%~10.0%[29], 传统鉴定方法还常常受培养条件的限制, 很多微生物不能在培养基上被分离培养出来, 造成了鉴定种群不够完整, 使得人们无法全面了解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的种群情况, 多数只是鉴定到了优势菌种或是在特定的培养中为优势的菌群。日本学者M.Abe等[30]应用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PCR-DGGE) 技术研究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 对不同发酵阶段的普洱茶中微生物种群进行了研究, 发现普洱茶2种优势种群, 同时在用孟加拉红培养基, PDA培养基在30℃培养时也证实了这一结论, 进一步说明了将分子生物学方法用于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学研究是可行的[30]。

剂量组也对普洱茶鲜叶中的内生菌[10]进行了研究, 普洱茶渥堆发酵微生物的研究以及普洱茶区空气微生物[11,12]的研究中都分别采用了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聚合酶链式反应) 分子生物学的方法, 扩增细菌的16Sr DNA和真菌的ITS序列测定分析或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PCR-DGGE) 对参与或有可能参与普洱渥堆发酵的微生物进行了鉴定。

吕昌勇[31]利用宏基因组学高通量测序研究方法认为, 细菌是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中的主要菌群, 占总微生物的76.26%;真核生物次之, 占16.35%。目前应用高通量测序在普洱茶渥堆发酵微生物的研究中很少涉及, 赵明等[32]在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研究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 对参与普洱茶渥堆发酵微生物种群作了初步的鉴定。Wei Zhang等[33]通过实时定量PCR研究认为, 烟曲霉、微小根毛霉、热带假丝酵母菌、镰刀菌、Thermomyces lanuginosus、Aspergillus niger、blastobotrys adeninivorans、Rasamsonia emersonii、Aspergillus tubingensis、Rasamsonia cylindrospora、Rasamsonia byssochlamydoides等嗜热菌在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 普洱茶发酵微生物研究进展

3.1 普洱茶微生物种群

陈宗道等[14]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普洱茶中的微生物以来, 已经证实细菌、酵母、霉菌和放线菌都参与了普洱茶的发酵。

周红杰和赵龙飞等[6,18]先后从普洱茶和普洱茶翻堆样品都分离得到了黑曲霉、酵母菌、米曲霉、根霉、灰绿曲霉和极少的细菌。方祥等[23], M.Abe等[30]以及杨瑞娟等[34,35]从不同年代的普洱茶和渥堆发酵的普洱茶中分离得到了霉菌 (黑曲霉、微小根毛霉、牛根毛霉) 、酵母、细菌 (芽孢杆菌, Bacillus coagulans, 球菌, 无芽孢短杆菌, 乳酸菌, 植物乳杆菌, 类乳酸片球菌和大量嗜热细菌) 、放线菌。吕昌勇[31]认为, 普洱茶发酵初期的优势细菌是变形菌门 (Proteobac-teria) , 随后厚壁菌门 (Firmicutes) 上升成为优势菌, 放线菌门 (Acti-nobacteria) 与Firmicutes在发酵后期繁成为共同优势菌。原料的优势真菌归类为no-rank-Fungi (65.39%) , 发酵过程中, 曲霉属 (Aspergillus.sp) 真菌一直处于优势;发酵中期环境中的根毛霉属 (Rhizomucor.sp) 先升高后降低。

3.2 优势菌种与普洱茶品质的关系

近年来, 关于普洱茶与微生物关系研究更多地集中在优势菌种对普洱茶品质影响的研究, 多数是将分离纯化后的微生物再接种到普洱茶中, 用来研究普洱茶品质改变情况。陈秀燕等[36]将灰绿曲霉和青霉接种到普洱生饼茶和散茶中, 能明显加速普洱茶陈化的作用, 且能提高茶汤的香气。研究表明, 灰绿曲霉和青霉接能加速茶叶中纤维和果胶的降解, 使普洱茶更加甘滑、醇厚。董文明等[27]认为, 普洱茶发酵过程中, 黑曲霉产淀粉酶、纤维素酶、蛋白酶、果胶酶, 酵母菌产淀粉酶、蛋白酶、果胶酶, 细菌只产淀粉酶、蛋白酶。经过这些酶的作用后普洱生茶形成了普洱熟茶甘厚浓醇的品质特征。周才碧等[28]利用优势菌株黑曲霉纯种对普洱茶进行发酵试验, 得到的茶样香气浓纯、汤色呈黑褐色、滋味较平和, 且茶色素发生明显变化, 表明黑曲霉可以作为发酵用菌种, 适于普洱茶的渥堆发酵。康燕山等[37]对普洱茶在普洱茶发酵过程中添加外源酶和接种酵母, 其结果表明, 使用外源酶可增加普洱茶所含水溶性总糖及游离氨基酸的含量, 接种酵母可明显加速普洱茶茶多酚的转化。

4 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学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4.1 存在的不足

目前对参与普洱茶发酵微生物的研究都集中在优势菌和能培养的微生物上, 对于非培养微生物研究仍然很少涉及, 对于这些微生物在普洱茶渥堆发酵中的作用研究就更无从谈起。对于普洱茶发酵微生物对普洱茶品质的转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首先就要解决非培养的微生物鉴定工作。目前关于普洱茶中微生物发酵的研究已经日趋成熟, 宏基因组学[38]也更多地应用于普洱茶发酵微生物研究中来, 多数都是停留在第一代测序研究上。关于微生物对普洱茶品质的影响, 更多的是在于研究接种某一种或多种优势微生物或酶对发酵品质的影响, 而忽略了普洱茶发酵微生物群落对普洱茶发酵的影响。

4.2 展望

微生物第二代测序技术在环境微生物的研究方面已经非常成熟, 已经广泛应用于环境微生物的研究[39,40], 而对普洱茶发酵中的微生物的研究结果却少之又少。吕昌勇[31]和赵明等[32]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普洱茶渥堆发酵中的微生物进行了研究, 这一技术的应用为普洱茶中非培养微生物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环境微生物的研究中常比PCR-DGGE法检测灵敏度高3.8~39.4倍[41]。

普洱茶品牌市场推广方案 篇11

当下普洱茶市场正处于群雄逐鹿的局面,作为普洱茶的真正原产地——云南普洱,出现强势经营普洱茶的企业——云南**茶叶集团有限公司,本土企业致力于打造云南特色资源——普洱茶品牌,使云南不仅成为资源输出地,也是品牌输出地,并使云南特色资源真正能自足云南,普及中国,冲出国门。

一、市场及竞争概况

由于近年来,普洱茶在国外逐渐风靡,导致国内市场对普洱茶的需求也逐渐兴旺,诸多企业与商家不断进入普洱茶市场,形成群雄逐鹿的局面。虽然就目前来说,市场尚处于上升趋势,各方诸侯依靠传统的价格、渠道竞争仍有生存的空间。但从长远来看,普洱茶市场必将在三五年之内重新洗牌。可以预料,那些不具备足够的竞争实力、没有品牌意识的竞争者必将被清扫出局,能够存活下来的,将是一批具有品牌意识,并塑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强势品牌。

另一方面,国际品牌‚立顿‛、‚团宁‛已经进驻中国市场,其规范化的市场运作,强烈的品牌意识,迎合消费者心理需求的营销模式,必将不断蚕食中国的茶叶市场,也将培养消费者茶叶消费的品牌意识,中国本土企业要参与竞争,必须跟上国际品牌的步伐。否则就将落到为国际品牌提供原材料的尴尬境地。

当今茶叶市场,真可谓‚群雄逐鹿,外强肆略,烽烟四起。但问英雄何处?‛

然而,初次危难时机,一方面,消费者对茶叶带有中国传统的情 节,对本土品牌别有所钟。同时云南及思茅政府为本土普洱茶企业提供利好条件。云南省政府及思茅市政府积极关注本土茶叶市场及企业的发展,为本土茶叶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作为云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茶叶集团,必须抓住这个机会,为普洱茶生产及市场营销提出新的行业标准,一方面营造良好的普洱茶市场环境,另一方面在规范的市场环境中树立自身的领导者形象,同时真正打造出一个普洱茶的强势品牌,应对未来更激烈的品牌竞争。

因此,我们又可说,所谓乱世出英雄,**茶叶集团现在面临竞争欲成就‚英雄‛,就可谓是天时与地利所趋,能否成就英雄,当看‚人和(才)‛了。

二、消费概况及分析

从传统来看,在中国,茶叶往往列为国人一天生活之必需;逢年过节送礼必备‚烟酒茶‛,将茶视为维护关系、联络感情之物。

而随着人们生活与需求的不断变化,人们对茶叶特别是普洱茶又增加了诸多新的认识与需求。总体来看,当下消费者对茶叶的消费需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个人消费者

年龄、收入、工作性质、生活习惯、个人性格、居住城市等等因素都会影响个人消费行为。茶作为一种饮料消费,按消费心理和消费目的大致可分为时尚消费、习惯消费、功能消费、家庭消费。

时尚消费的对象主要为城市青年,他们讲究情调、追赶时髦,受 媒体广告影响最大,明星效应也不容忽视。雀巢咖啡在中国市场的成功并非因为‚味道好极了‛,因为在此之前,大多数国人并没有喝过咖啡,更无从谈起速溶咖啡与现煮咖啡的区别。雀巢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缘于大陆青年对国外生活方式的向往,把喝咖啡当成一种时尚。要抓住未来消费者势力,就必须吸引年轻的消费者,在时尚消费上下功夫。

习惯消费的主要对象为爱茶一族,这些消费者有自己喜爱的茶叶品种或品牌,消费惯性强,较难改变。由于区域不同,对茶的品种选择也会不同,如北方人爱喝茉莉花茶、华南地区的爱喝乌龙或铁观音、华东地区的爱喝绿茶、内蒙西藏的少数民族偏爱砖茶等等。这种消费者大多选择当地产的名茶,对袋泡茶有误解,认为袋茶是用边角废料加工的,因此,这种消费者大多对袋茶不屑一顾。

功能消费的主要对象为女性或中老年人,如各种减肥茶、美容茶、保健茶等等都是针对这种消费市场开发的产品。这类产品大多注重功能而忽略口味,一旦产品无法达到消费者的期望效果,就会被消费者遗弃。由于这类产品的广告宣传常常过份夸大使用效果,因此,在这种消费形式中,口碑宣传更胜过广告。

家庭消费指普通家庭的日常消费。俗话说,清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由此可见,茶是家庭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家庭消费品的购买者主要是家庭主妇,而城市女性大多有逛商场的嗜好,因此大型商场的促销活动对其吸引力较大。

2〃旅游消费者

茶在中国长期以来被视为土特产,不同的地方盛产不同的茶。如:西湖龙井、信阳毛尖、台湾乌龙、福建雪芽、洞庭春、武夷肉桂等等。到杭州旅游的人不会忘了买地道的西湖龙井,到云南旅游的人也会带上一些普洱茶。

游客的消费行为多为一次性消费,因此当地的不法商贩往往以次充好,获取暴利。在这些名茶故乡,产品信誉度较高的多为当地的国营茶场或土产公司下属企业的产品,其品牌在当地有一定知名度。由于这些企业规模较小且经营观念陈旧,无法作长远的品牌营销战略,主要靠口碑宣传和自然销售的模式,市场份额十分有限。

3〃礼品消费者

中国人传统的三大礼品是烟、酒、茶。在这三项礼品中,唯有茶是老少皆宜,且有益健康。因此,无论在传统佳节还是在各种公关活动中,高档名茶都是消费者的首选。这种消费特点是喝茶的人不买,买茶的人不喝。送礼者最忌讳的是花了钱却看不出来,得不到送礼对象的认可。因此,产品的外包装、知名度和销售场所是其主要的购买动机。

4〃团体消费者

团体消费指以团体购买为主的消费形势,这种消费的特点是消费选择权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直接使用产品的人大多没有选择的机会。团体消费又分宾馆酒店茶楼等公共消费场所的消费和办公室消费两种。宾馆酒店等的消费多由专职部门负责,其消费品种选择除品牌、价格、品质因素外,更存在人情和信任程度等因素。办公室消费一般 由企业后勤人员负责,可否及时送货上门是很重要的决定因素。

5〃专业场所消费者

专业场所指以品茶为主要目的茶艺馆、茶楼、茶馆等。这些场所最能集中体现中国茶文化,是极品茶、高档茶的主要消费区域。但由于这些场所需要高利润来维持,其选购的茶多带有一些神秘性,不希望价格公开,因此,对市场价格统一的品牌茶有一定排斥。作为中国茶消费的顶级层次,这个市场具有示范作用,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品牌战略及推广策略

通过对消费者的分析,我们可制定出相应的品牌战略。

1个人/家庭消费:品牌战略:销售——获取规模效益;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

2多品牌策略——高端走文化,中端走时尚,低端走健康

3旅游消费:品牌战略:销售——获取单品高利润;市场——营造本土名优特产形象

4游客分众营销策略——特殊的媒体、特殊的渠道、特殊的促销

5礼品消费:品牌战略:销售——获取单品高利润;市场——树立高品位与品质形象

6高端形象策略——抓住礼品消费心理,以形象获取消费者

7团体消费:品牌战略:销售——获得稳步利益增长;市场——树立商务消费形象

8增值服务策略——以附加价值吸引并留住顾客

9专业场所消费:品牌战略:销售——获取稳定收益;市场—— 赢得口碑、专业形象

10专业服务策略——以专业对专业,特别服务赢得核心顾客

下面,对各种策略分别进行阐述,使目标、策略、执行方式等更趋于清晰。

〃个人或家庭消费——多品牌策略

在现代市场,消费者对同一种产品具有不同的需求。尽管同一种产品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多种需求,但同一个品牌的产品不能尝试去满足所有的消费者,否则,消费者对品牌的印象就会造成模糊,难以树立品牌。因此面对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在‚**‛的企业品牌之下,推出多个品牌,迎合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高端的商务及政府人士,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及文化需求,应针对性地推出具有高品质的产品,并赋予浓郁的品牌文化内涵。制定高端价格,主要以各高级茶楼、礼品专柜作为推广渠道。

城市新兴白领阶层,他们对中国的茶叶文化有自己个性的理解,应针对性地推出时尚型茶品牌,传播新型的消费及生活文化方式,可根据消费者不同的时尚需求推出不同的系列。品牌的设计与推广应注意加入时尚元素,赋予中国传统千年的普洱茶以新鲜的活力,赢得年轻消费势力的芳心。由于年轻白领阶层通常为咖啡、零食、时尚饮料的消费者,因此,可在销售渠道及推广方式上多多借鉴,想也可采用捆绑方式进行促销。

应对大众家庭消费,可推出大众健康型品牌,传播‚**‛牌普洱茶的绿色保健功能。由于家庭消费品的购买者主要为家庭妇女,因此,应在销售终端的积极采取生动化陈列、现场促销、折扣搭赠、小礼品赠送等推广方式。

〃旅游消费——分众营销策略

通常旅游购买者都是外地消费者,影响其对当地土特产的购买因素主要有:以前形成的认识;当地熟人的推荐;站点及旅游景点附近的广告及卖点的影响;产品的包装是否体现当地文化。还有,一般来说,很多旅游的游客购买的土特产大多是赠送家乡的亲人、朋友,因此包装是否具有档次也是其考虑的因素。

因此,应针对游行购买者专门设计纪念装,结合外地游客对云南文化的认识与理解,设计具有云南特色文化内涵的各式纪念装,满足游客的购买需求。

在推广渠道上,应选取游客出入较多的站点、旅游景点做广告宣传,比如媒体投放、导游推荐、专卖店设臵等,并在站点、旅游景点附近的销售终端进行集中铺货。在促销方式上可选择民族特色纪念品赠送、搭赠便宜装等形式吸引游客。

同时,还应保证茶叶的品质,因为作为旅游产品,更多的受到口碑效应的影响。

〃礼品消费——高端形象策略

中国是非常注重送礼的国家,由于近年来对礼品馈赠有贬斥的现象,因此,人们在选择礼品时更多选择赠送具有健康、文化内涵的礼品。在‚烟酒茶‛中,茶叶逐渐成为了人们赠礼的首选。

由于礼品讲求档次、形象,因此消费者更多的讲究心理接受价位,而对实际的所值考虑不多。因此,如何制造高贵的形象是礼品营销的关键,抬高产品的形象重点在于制造‚托‛,做茶叶推广的角度来看,‚托‛有几个方面:品牌的形象或企业的实力:品牌的背景、广告的形象;包装:产品的包装设计、包装的规格、包装的材质等;价格:价格的高低;销售环境:售点的环境设计、售点的位臵;人员推销:人员的服装、谈吐、气质等。

因此,推广茶叶礼品装,应在包装档次及设计上下功夫,在渠道上选择专卖、专营、专柜等形式,营造优雅的销售环境,加强销售人员的挑选及专业推销技巧培训。同时在礼品的品牌名称、广告设计、媒体选择上与大众品牌区分开来。

〃团体消费——增值服务策略

应该说,团体消费的购买者更多的是在确保产品品质的基础上,对价格及便利提出要求。因此制定合理的批量销售价格及销售服务。同时由于团体消费的购买者具有特殊性——购买者是消费者的一个代表。因此,企业需要为购买者提供更多的便利以及附加的赠品以维护客户关系。

团体消费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树立品牌形象的一个渠道,团体消费一般都是大型企业或单位,其消费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等于在为‚**‛树立形象。企业可以通过搭赠富有品牌形象的饮水纸杯、茶杯、茶壶等形式,既维护了客户关系,又能宣传品牌形象。

〃专业场所消费——专业服务策略

对于专业场所来说,‚**‛的消费者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专业场 所的经营者,二是这些场所的消费者。不管是经营者还是消费者,通常他们都对茶道有所研究,他们的消费行为以及间接评价往往会影响周围的消费者,而一旦赢得了这部分消费者的支持,将通过他们的口碑效应不断获得新的消费者。

因此提供高品质的产品以及专业的服务是对专业场所进行推广的必经之道,‚**‛需要对专业场所提供促销支持,并配合进行专业茶艺服务。不光把专业场所作为销售的渠道,更要视为宣传推广的渠道。

作为形象树立及宣传渠道,在销售渠道所到的省市,专门设计‚‘**’普洱茶文化体验会所‛,为专业的茶研究者、茶品味者提供特殊品牌会所,也将为企业带来丰厚回报。

四、品牌推广阶段性目标

完成了对消费群体的分析及对应的推广策略,可制定分步骤的品牌推广目标。对于企业来说,品牌推广目的在于为长期及短期的销售服务,如何令品牌推广与销售提升有机结合是品牌推广应纳入考虑的问题。

有的企业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会为了销量牺牲品牌,而有的企业又被广告公司牵着鼻子走,到头来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商场如战场,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是大家公认的,但是,人们往往把重点放在‚知彼‛上,忽略了‚知己‛。因此,企业必须制定明确的市场目标,统一安排部署,清楚每一个阶段的目的,才不会乱了阵脚。

在此,提出‚**‛品牌推广战略目标:

〃06上半年,重点进行‚**‛品牌塑造,树立‚**‛品牌形象;

〃06下半年及2007年整,在全国实施‚**‛品牌推广及活动营销,扩大销售,初步确立‚**‛普洱茶市场的最高占有率及领导品牌形象;

〃2008年,借助奥运会在北京的举行,执行以中国为主,辐射全球的品牌传播方案,大幅提升‚**‛在中国的知名度,同时使‚**‛品牌借机传出国门,走向世界。

五、‚**‛品牌纵向延伸策略

纵向延伸策略可概括为‚三部曲‛:‚**•普洱茶•现代茶•健康茶‛

〃第一阶段:‚**•普洱茶‛

目标说明:高起点推出‚**‛品牌,使消费者将‚**‛与优质可靠的普洱茶结合在一起,形成‚**‛是中国普洱茶第一品牌的印象。

核心传播概念:茶之都,茶之秀。普洱茶,中国茶。——‚**‛,真正的普洱茶

传播策略及手段:以公关活动及软性宣传为手段,以普洱茶文化为传播内容,使消费者在潜移默化中将‚**‛等同于‚真正的普洱茶‛。

〃第二阶段:‚**•现代茶‛

目标说明:将‚**‛融入现代时尚,使传统神秘的普洱茶与消费者亲密接触,为传统的普洱茶加入现代、年轻、时尚的元素,使城市人以喝普洱茶为生活的又一时尚。使‚**‛成为现代的、时尚的普洱茶文化的代名词。在年轻的消费市场,具有跟风消费现象,如果广告创意、推广形式能够做到创新,必将掀起‚**‛的购买及消费热潮。

核心传播概念:茶之都,茶之秀。普洱茶,现代茶。——‚**‛,上演现代茶饮文化

传播策略及手段:让‚**‛走出传统的销售渠道,走入年轻消费者出入的消费场所,同时在广告和宣传活动中选取时尚的年轻人来表现。可选取大学校园、休闲场所等作为促销点,以时尚的包装设计,便利的小包装形式,多发放试用装、促销装吸引并使初次使用‚**‛普洱茶。

〃第三阶段:‚**•健康茶‛

目标说明:将‚**‛融入市民生活,向市民传达‚柴米油盐酱醋‛之外必须拥有的精神文明——中华茶文化。同时宣传普洱茶的大众保健功能,使普洱茶成为市民关注健康、追求健康的象征。同时传达‚**‛时刻与人们在一起的概念。

核心传播概念:茶之都,茶之秀。普洱茶,健康茶。——‚**‛,伴您健康每一天

传播策略及手段:设计大众家庭装,通过商超陈列及现场促销吸引家庭消费购买者。可采用‚普洱茶**健康行‛等主题进行公关活动,设计精美pop发放,使市民了解普洱茶健康功能及普洱茶文化。

六、‚**‛品牌横向推广策略

横向延伸策略也可概括为‚三部曲‛:‚**的•云南的•中国的•世界的‛

市场推广需要有步骤地进行,‚**‛在云南市场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因此,树立品牌形象当从云南开始,以云南作为 样板市场,以现代品牌运作及推广手段赢得本土的消费者,通过本土消费者的口碑效应,不断向来云南这个旅游天堂的外地游客宣传。这一阶段我们可称之为‚**的•云南的‛。

同时,选择消费比较成熟,经济水平较高及茶饮文化比较成熟的地区,比如广东、福建、上海、北京等铺设销售网络,进行样板市场的建设。实现品牌推广到哪里,营销网络就到哪里,或者营销网络就到哪里,品牌推广就到哪里。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各地消费意识、消费需求各有所不同,因此应针对当地市场对品牌推广策略作灵活的调整,以使品牌深入当地人心。大型交易会、展览会是展示与交流的良好机会,多参与这样的会议是品牌推广很好的渠道。这一阶段我们可称之为‚**的•中国的‛。

‚**‛目前在全国多个省市建设了营销网络,在云南省进行品牌建设的同时,可选取较为适合的区域进行品牌的进一步塑造及推广。

国际型的盛会,是国内品牌走出国门的大好机会,借助国际交流盛会,与国外的商家进行交流,获取信息,并争取合作机会。

全国性的分区域品牌推广计划希望于2008年初之前完成,在2008年年初,开始实施全国覆盖性推广计划,是‚**‛的品牌推广达到一个高峰期,2008年是一个中国的狂欢年,也是一个消费年、旅游年、会展年。茶叶市场将会出现一个消费新高,‚**‛通过有计划性的营销推广,必将在08年成为全国性的普洱茶甚至整个茶叶市场最强势的领导品牌。并获得更多的跨出国门的机会。这一阶段我们可称之为‚**的•世界的‛。

七、周期性及临时性推广策略

通过计划性的品牌推广活动,使品牌的成长具有连续性,同时使消费者感觉到‚**‛默默地与他们同在,使‚**‛的品牌形象、核心主张在消费者心目中潜移默化,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品牌。

一般来说周期性的推广能够不断地积累经验,使推广日趋成熟,其成效依赖于长期的执行与积累;而临时性的策划则具有偶然性、不可测性,但如果抓住临时的机会,有效地进行品牌推广,将对品牌的提升起到难以预计的效果。

1〃事件营销

事件营销就是借助临时或周期性的热点事件,借势对品牌进行关联炒作。蒙牛借助神五升空就是事件营销的一个范例。自SARS、禽流感以来,国人对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强烈,‚**‛可借助健康事件有效的宣传自身健康形象。

同时,近年来,茶叶行业及普洱茶领域均不断有热点新闻出现,不管是利好还是利坏新闻,都可以从某一角度与自身品牌形象进行捆绑,进行事件营销,特别是全民关注率非常高的事件,比如奥运会、世界杯等,如果能有效利用,必将快速有效提升品牌知名度,塑造品牌形象。

2〃节日营销

节日营销主要是礼品市场的推广,最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茶,越来越具有替代烟、酒、保健品,成为消费者送礼首选的趋势。节日是送礼的最好时机,也是礼品促销的最好时机。如何针对不同的节日,迎合送礼心理需求,策划不同的宣传主题进行促销,是做好茶叶礼品市场的关键。

同时节日也是消费者集中采购、尝试新品的最佳时机,如能结合礼品促销,进行大众宣传,也将为快速大幅提升品牌知名度,树立品牌形象。

一年之中可进行自能够节日营销的机会很多,在此,暂就两个节日营销主题进行说明。

(1)‚送茶,送健康——‘**’,茶中之君子‛

普洱茶具有保健功能,并蕴含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品茶乃君子之为,送茶也可称之为君子交往之为。其蕴含意义已经与送烟送酒区别开来。一般来说,节日送礼的消费群体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个人送礼,一类是企事业单位公关送礼。

中国传统节日期间,主推礼品装,配合专卖店、商超生动化陈列。减少庸俗的商业促销广告,增强主题宣传,制作精美主题礼品手袋,增加促销人员力量。由于礼品购买者多会同时购买几种礼品,因此可与礼品市场的高端产品进行捆绑,比如五粮液、红塔山等。目前茶叶品牌鲜少采取捆绑式促销,但节假日礼品装的捆绑式促销是近年来各商家屡试不爽的促销手段。针对个人购买者,可以礼品装搭赠家庭装形式进行促销;针对团购者,可在节假日设立公关小组,专门开发团购客户,为团购客户提供便利及折扣。

(2)‚一杯清茶谢恩师——‘**’谢师校园行‛

教师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教师均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并且大多具有饮茶习惯,他们成为了茶消费的主要群体。中国自古就有拜师茶、谢师茶的礼节。教育机关、学校及学生都有在教师节为教师送礼物的习惯与风俗。而茶叶,作为蕴含中华千年文化的物品,作为教师节馈赠教师的礼物当是最佳之选。

教师节前夕,可主推教师节礼品装,可通过时效性较好的报纸媒体,学生接触较频繁的电波媒体投放公益型广告,同时选取名校,向老师赠送‚**‛茶,策划新闻发布会,借助媒体发布相关新闻,既能提高品牌形象,又能起到‚教师节送‘**’茶‛的示范效应,提升教师节礼品装的销售。

其他相关的周期性推广,还有季节性促销——迎合消费者的季节性需求,主推不同的茶系列,会展营销——利用会展强大的眼球关注率、巨大的商业机会进行品牌形象推广,等等,若能有效运用,均使‚**‛品牌获得有机的提升。

案例思考:

1、根据案例资料,分析品牌推广策划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2、分析本案例的创新之处?

案例提示:

【普洱茶】推荐阅读:

普洱茶营销策划论文06-26

上一篇:幸福句子文艺又唯美的下一篇:六年级英语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