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牧场管理制度

2024-08-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海洋牧场管理制度(精选7篇)

海洋牧场管理制度 篇1

为保障海洋牧场平台及登乘人员安全,防止污染海洋环境,促进海洋牧场健康有序发展,依据农业部渔业船舶检验局《关于同意在山东省开展休闲渔船及海洋渔业装备检验管理试点工作的批复》{农渔检(法)〔2017〕32号)},特制定本办法。

一、海洋牧场平台

海洋牧场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是指在海洋牧场区域内设置的,用于开展海洋牧场生态环境监测、海上管护、牧渔体验、生态观光、安全救助等工作的设施,主体甲板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上。

平台分类按其停泊方式划分为固定式海上平台和浮动式海上平台;主体结构按材质分为钢制材料平台、玻璃钢材料平台、复合材料平台等;按布设区域分为近海平台和沿海平台两类,近海平台航行、作业区域距岸或庇护地不超过30海里,沿海平台航行、作业区域距岸或庇护地不超过12海里;其中,用于海洋牧场休闲体验的沿海旅游平台距岸不得超过3000米。

未经批准和依法检验建造的海洋牧场平台,沿海县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据《海域使用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依法予以拆除,恢复海域原状。

二、平台运营管理单位 平台运营管理单位应当是省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批准试点的海洋牧场示范区(项目)的建设主体。

三、平台建造及检验

(一)平台建设布局由省级渔业主管部门遵循适度发展的原则,根据海洋牧场建设规划制定。经省级渔业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工制造。

(二)近海平台主体面积不小于400平方米;沿海平台主体结构可选用不易锈蚀、阻燃的非金属材料制造,主体面积不小于200平方米。

(三)平台制造单位应当通过省级渔业船舶检验机构组织的技术条件评价。

(四)平台制造实行安全终身负责制,平台制造单位对平台安全性能终身负责。

(五)钢质平台应按照省级渔业船舶检验机构审查批准的设计图纸和技术文件建造,平台投入运营前应当经渔业船舶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并在渔业船舶登记机关申请核定平台名称和办理平台登记手续,取得有效的平台证书。

(六)平台检验、登记、平台编号管理权限按照现行渔业船舶管理分工确定。

四、平台登乘人员

(一)平台载员总人数由渔业船舶检验机构根据平台的设计标准核定。

(二)平台上驻守的工作人员不得少于4人,并经过安全培训,取得海洋渔业普通船员证书;平台应当配备专职或 兼职安全员,定期检查平台安全状况,排查事故隐患,指导平台临时登乘人员安全登乘,及时制止和纠正不安全行为。

(三)平台临时登乘人员应当遵守平台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服从平台工作人员管理,登船前应当接受安全检查;人员登、离平台要建立台账并存档;临水活动穿着救生衣、防滑鞋;不得携带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品,不得随意向海洋中抛投固体垃圾和倾倒污水;自升式、半潜式等登乘难度大、危险性高的平台,禁止饮酒者、未成年人等不适宜出海的人员登乘。

五、平台运营安全

(一)平台拖航前向渔业船舶检验机构申请拖航检验,并在启拖前和拖航就位后向海事部门申请发布航行警告、航行通告。

(二)平台拖航期间和拖航就位后,应当正确显示号灯、号型,保持正规瞭望;发生事故或者险情,平台运营单位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救援措施,并立即向水上搜救机构、渔业主管部门报告。

(三)平台仅限于白天、能见度良好的情况下搭载临时登乘人员;平台搭载临时登乘人员、撤离所有人员的风力等级要求由各地渔业主管部门根据牧场实际情况分别确定。

(四)平台护栏应当呈密网状,安装踢脚板,护栏高度不得低于1米。

(五)平台应当配备与其规模相适应的救生、消防、通讯、定位、视频监控以及防漏电、防雷击等安全设施;应当 设置两个进出通道;严禁在平台上储存危险物品。

(六)平台的结构、设备、器材应当符合国家有关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技术规范。平台应当配备垃圾回收及污染物降解处理设备,向海洋排放固体垃圾、生活污水、含油污水以及其他污染物,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以及相关标准的要求;不符合排放要求的污染物,应当妥善收集处理。

(七)县级渔业主管部门负责平台运营安全日常监管,定期登临平台实施现场检查,建立监管台帐。

六、平台安全环保保障

(一)平台运营管理单位可使用休闲海钓渔船或者客运船舶运送平台临时登乘人员。

(二)平台运营管理单位应当配备适合的海陆通讯设备,保持平台与陆地间通讯畅通,并定期进行应急消防和应急撤离演习,做好演习记录。

(三)临时登乘人员应当实名登记,并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每人保额不得低于上一山东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四)平台运营管理单位应当配备专职安全检查人员和检查设备,对临时登乘人员进行安全检查,禁止携带危险物品登乘平台;平台运营单位应当在登乘前对平台临时登乘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将安全须知张贴于平台明显位置。

(五)平台运营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平台维护保养制度,完善平台安全营运档案,委托平台制造单位对平台进行维护保养;平台制造单位维护保养完毕,应当出具平台安全 技术状况声明书,对平台安全技术状况负责。

七、平台报废

平台报废或灭失时,所有权单位应于事实发生之日起三十个自然日之内向平台发证部门申请办理注销手续,并缴回相关证照。

八、附则

(一)平台运营管理单位对安全环保承担主体责任,应当制定具体安全环保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报县(市、区)渔业主管部门备案。

(二)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为2年,至2019年8月

日止。

附件:1.平台建设规划符合性审查申报指南

2.平台设计图纸审查及平台检验申报指南

3.平台名称核定及平台登记申报指南

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

2017年

日 附件1平台建设规划符合性审查申报指南

一、申请

平台运营管理单位向县级渔业主管部门提出平台建设规划符合性审查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海洋牧场平台建设规划符合性审查申请表;

(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三)海洋牧场示范区(项目)批文;

(四)海洋牧场海域使用证明文件。

二、审查

县级渔业主管部门审核申请材料,提出初审意见,连同申请材料逐级报省级渔业主管部门。省级渔业主管部门审核平台建造申请,符合平台配布规划的,出具《海洋渔业平台建设确认函》。附件2平台设计图纸审查及平台检验申报指南

一、平台设计图纸审查

(一)申请

申请人(平台设计单位、平台制造单位、平台运营管理单位)向有管辖权限的渔业船舶检验机构提出设计图纸审查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1.海洋牧场平台设计图纸及技术文件审查申请表; 2.海洋牧场平台设计图纸及技术文件; 3.海洋牧场平台设计图纸声明书。

(二)审查

省级渔业船舶检验机构依据有关技术规则、规范、规程进行审查,符合正确性、统一性、标准性、适用性要求的,出具《海洋牧场平台设计图纸批准函》。

二、平台检验

(一)申请

1.初次检验。申请人(平台制造单位、平台运营管理单位)在平台开工制造前向有管辖权限的渔业船舶检验机构提出平台检验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1)海洋牧场平台检验申报书;(2)海洋牧场平台建设确认函;

(3)经批准的平台设计图纸及技术文件;(4)海洋牧场平台名称核准书;(5)海洋牧场平台建造合同。

2.营运检验。平台运营管理单位按照有管辖权限的渔业船舶检验机构规定的时间申报营运检验,并提交有关材料。

3.拖航检验。平台运营管理单位在平台启拖前向有管辖权限的渔业船舶检验机构申报拖航检验,并提交有关材料。

(二)检验

有管辖权限的渔业船舶检验机构依据国家渔业船舶检验局《关于明确各类渔业船舶试用现行检验规则规范的通知》{国渔检(法)〔2016〕12号}和国家渔业船舶检验机构认可的检验规则等进行初次检验、换证检验、拖航检验,检验合格的签发海洋牧场平台检验证书;换证检验以外的其他营运检验,依据平台制造单位出具的平台安全技术状况声明书,决定是否签发海洋牧场平台检验证书。附件3平台名称核定及平台登记申报指南

一、平台名称

(一)申请

平台运营管理单位向有管辖权限的渔业船舶登记机关提出平台名称核定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1.海洋牧场平台名称核定申请表;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3.海洋牧场平台建设确认函。

(二)审查

有管辖权限的渔业船舶登记机关审核平台名称核定申请材料,予以核定的,出具《海洋渔业平台名称核准书》。

平台名称包括平台注册名和平台通用名两类。平台注册名由渔业船舶登记机关授予,近海平台命名规则为“鲁X(地区简称)渔台90XXX(数字序号)”,沿海平台命名规则为“鲁X(地区简称)渔台91XXX(数字序号)”;平台通用名由平台经营单位自行命名,但不得与其它平台重名或者同音,也不得使用敏感词语以及不规范文字、生僻字、姓名称谓或外文等。

二、平台登记

(一)申请

平台运营管理单位向有管辖权限的渔业船舶登记机关 提出平台登记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1.海洋牧场平台登记申请表;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3.海洋牧场平台建造合同及交接文件; 4.海洋牧场平台建设确认函 5.海洋牧场平台检验证书; 6.海洋牧场平台名称核准书;

7.反映平台全貌和主要特征的照片1张(6寸)

(二)审查

海洋牧场管理制度 篇2

海洋牧场(ocean ranching)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海域里,为了有计划地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设置的人工渔场[1]。要形成一个海洋牧场,首先要为海洋生物提供一个适合其生长与繁殖的生境(如人工鱼礁),然后放养生物,逐渐吸引其他生物形成一个人工渔场。依靠一整套系统化的渔业设施和管理体制,如人造上升流、人工种苗孵化、自动投饵机、气泡幕、超声波控制器、环境监测站、水下监视系统、资源管理系统等,使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科技力量,将各种海洋生物聚集在一起,建立人工控制的海洋牧场。

海洋牧场既不同于海水养殖,又有别于单纯的人工放流,更不是二者的简单组合,而是强化放流生物的管理和诱集,集“放、养”的优势于一体,在开放系统中进行渔业资源主动增殖、增产,对于保护水生生物资源的多样性,进而实现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效果显著。

2 海洋牧场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传统的捕捞型渔业发展弊端在于长时间捕捞会导致自然资源的枯竭。人工养殖虽然能够满足人们对海产品的需求,但是受限于养殖的技术水平和环境,产品的品质较差。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海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可以建设海洋牧场,既能够避免自然捕捞型渔业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又能够提高海产品的品质,是以后渔业发展的方向。

2.1 国外发展概况[2]

日本是一个渔业大国,很早就开始了关于海洋牧场的研究,其相关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日本高度重视海洋牧场建设,投入大量资金和科研力量,不但进行实验研究,还进行了实际验证。1994年日本水产厅提出了修建金枪鱼海洋牧场的计划,将地址选在鹿儿岛县加计吕麻岛。该海洋牧场的作用主要是将海上捕获金枪鱼幼鱼养殖,养成亲鱼后采卵,为人工养殖提供种苗。

美国提出建造海洋牧场的计划是在1968年,经过4年的理论和实验研究,1972年兴建海洋牧场,1974年在加利福尼亚兴建培育巨藻的海洋牧场。该海洋牧场兴建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大大刺激了海洋牧场的后续发展。人工鱼礁业的发展为美国的旅钓鱼业提供了契机。20世纪80年代初期,为了增加可垂钓鱼类的数量,吸引人们垂钓,增加旅游和垂钓收入,在沿海海域投放了1 200处人工鱼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可垂钓鱼类变多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垂钓的行列,其人数增长速度非常迅速,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截至2000年,人工鱼礁量由初期的1 200处增加到2 400处,游钓人数已达到1亿左右,创造了300亿美元的综合经济效益。人工鱼礁能够吸引众多鱼类,投入人工鱼礁后鱼类的资源量增加了42倍,估计人工鱼礁使鱼年产量增加到500万t。为了合理利用海域资源,扩大人工鱼礁的投放面积,获得更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美国提出了将人工鱼礁投放到外海的计划,准备将整个大陆架打造成“海洋牧场”。

2.2 国内发展概况[3]

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曾提出开发建设海洋牧场的设想,并陆续在沿海海域试验性投放了一些人工鱼礁,取得较好的效果。20世纪90年代,一些专家认为在南海水域建设海洋牧场是十分有必要的,并对南海水域进行多项综合和专项调查,为开发建设海洋牧场提供了背景资料和技术储备。另外,中国也没有中断对人工鱼礁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试验点数目达到24个,投放人工鱼礁逾28 700个,总体积为12万m3,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良好。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海洋渔业资源的倍受重视,海洋牧场的开发逐渐受到瞩目。近年来,中国的一些沿海省份和地区如广东、浙江、福建等,先后在近海大规模投放人工鱼礁,为我国海洋牧场的开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3 辽宁省建设海洋牧场的意义

3.1 优化产业结构

作为国家战略的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开发战略对于推动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具有重大意义。但目前辽宁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三次产业优势互补不够明显,产业间缺乏基本的合作与共享。在现阶段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中,第三产业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和普遍关注,若把休闲旅游业纳入到沿海经济带产业发展战略,将进一步带动沿海经济,丰富产业内涵。

近年来,海水养殖的发展不但破坏了海滨的外部景观,而且影响海滨的水质,不利于发展海滨旅游产业。建成海洋牧场不但能够增加水产品养殖的数量,而且能够提高水产品的质量,还能够保持海滨环境的优美。同时,海洋牧场还为发展相关旅游业提供了物质基础,能够促进集海上观光、娱乐、海上垂钓、潜水采捕、特色餐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旅游产业的发展。

另外,由于多年的捕捞,当地的渔业资源已经遭到严重的破坏,为了避免资源过度开发,维持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已经出台相关政策,以逐渐减少捕捞量,同时实施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这一系列制度的实施对当地渔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部分渔民陷入无鱼可捕的状态,渔民转产、转业迫在眉睫。建设海洋牧场能够为渔民提供新的就业机会,提高渔民的经济收入,调整海洋渔业结构,建设新型、可持续发展渔业。

3.2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海洋牧场在改善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海洋牧场不同于一般的人工养殖,它的目的是通过投放人工鱼礁、种植大型海草(藻)等方式模拟和重建海洋环境,驯养和吸引海洋生物。因此,其能够改善辽宁附近海域的生态环境,并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海洋牧场不仅仅是对海洋资源和环境的利用,作为一个运行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海洋环境保护、减少海水富营养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3 增加近海渔业资源

多年以来,由于近海污染,赤潮频频发生,再加上对海洋生物资源的过度捕捞,辽宁海洋生物资源量在逐渐减少,近海主要鱼类已形不成渔汛[4],过去的锦州湾、鲅鱼圈等渔场已经无鱼可捕,数量众多的近海天然海水渔场也在逐渐消失。例如,严重的污染对锦州湾的海洋环境造成危害,使当地海域内的鱼虾贝资源几乎灭绝,现在锦州湾内7 km2的海域已变为“死亡之海”。建成海洋牧场后,人工繁殖种苗,放养到海洋中,改变原来种苗量不足的状况,增加海洋中水产种苗的数量。实际生产中,海洋牧场人工模拟水产资源适宜生产的海洋环境,采取现代化管理,提高种苗的成活率,对沿海渔业资源起到恢复作用。

3.4 改善养殖生物的质量

海水养殖是辽宁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特别是大连等地的海珍品养殖每年创造的经济效益相当可观。但是人工养殖由于生长周期短、饲料配置不合理、生长空间较小、养殖环境较差等原因导致人工养殖产品的质量和品质低下。由于一些养殖户自身养殖水平不高,在养殖过程中盲目追求短期利益,养殖过程缺乏监管等,人工养殖产品的安全性也存在很大问题。海洋牧场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模拟最适宜于海洋生物生长的环境,减少了其病害的发生,从源头控制抗生素和其他药品的使用,确保水产品的安全。良好的生长环境为海洋生物提供运动空间,能够改善养殖产品的肉质。同时,海洋牧场利用海洋中的天然饵料进行养殖,即使使用少量饲料也不添加任何化学药品,能够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在产品体内的积累。

总之,建设海洋牧场,不仅是恢复辽宁沿海渔业资源、改善海域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也能带动辽宁渔业、旅游业及其他相关产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辽宁的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4 辽宁省海洋牧场建设的总体思路

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辽宁实际,笔者认为辽宁省海洋牧场建设的思路是:以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以海岸工程技术、鱼类选种培育技术、环境改善修复技术和渔业资源管理技术为支撑[5],以人工鱼礁投放为主要途径,以恢复近海渔业资源为核心,加强管理,注重环境保护,加快海洋牧场建设。

5 辽宁省海洋牧场建设的基本原则

5.1 因地制宜原则

要根据当地海域环境的特点和优势,确定养殖的种类和数量,采取不同饲喂和管理方法。避免在海洋牧场建设采取中生搬硬套、经验主义的做法,一切从当地实际出发,建设海洋牧场。

5.2 科技兴海原则

科学技术在海洋牧场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建设海洋牧场的基础。要组织科研力量对海岸工程技术、海洋环境保护技术进行公关和研究,利用新技术提高海洋产品产量、改善品质、保护海洋环境资源。

5.3 可持续发展原则

海洋牧场建立的根本目的是在获得丰富海产品的同时改善和保护海洋环境,避免掠夺式的开发,使渔业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5.4 以人为本原则

在开发建设过程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6 辽宁省海洋牧场建设的重点任务

6.1 生境建设[5]

生态建设是海洋牧场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发展海洋牧场的前提条件。生态建设有2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控和改造环境。比如在近海海域投放人工鱼礁、改造滩涂、控制排污、种植海草、大(巨)型海藻和培养海草(藻)床等。二是改善和修复生态环境。例如,养殖过程中种植的海藻(草)能够起到净化海水与底质中的污染物的作用。

6.2 目标生物的培育和驯化[5]

选择驯养的投放的生物种类时,要从适应性和养殖的经济效益2个方面考虑。辽宁省选择鲍鱼、海参、对虾等品种进行养殖,不仅能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成活率,改善当地海域的生态环境,而且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6.3 提高检测能力

环境的变化对海洋牧场的影响非常大。由于海洋牧场是在相对开放的环境中进行养殖,环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易调控。只有掌握海洋环境的实时变化才能够采取适当的措施,提高海产品的成活率和生长量,改善其品质,确保海洋牧场的安全。

6.4 进行现代化管理

海洋牧场建设不但涉及到海洋环境的模拟和重建,还涉及到海产品的养殖和出售,是一个涉及面广的综合性工程。庞大而复杂的项目涉及的单位和人员众多,如果没有现代化高效率的管理,建设工作会停滞不前,很难开展。在海洋牧场建设过程中,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理念,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7 辽宁省海洋牧场建设的保障措施

海洋牧场建设必然涉及到社会经济活动的其他方面。因此,必须要求其他有关方面的协调配套,才能保证海洋牧场的顺利建设。

7.1 政府重视、多方参与[6]

海洋牧场的建设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做保障,充足的资金投入做后盾,其投资到见效的周期长,个人和企业或者政府单独进行开发的难度较大。而海洋牧场建成后能够为群众提供就业机会,为企业获取利润,还能够改善当地的海洋生态环境,促进当地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因此,该项工程的开展需要地方政府、企业、群众的共同参与。让渔民参与海洋牧场建设的投资,能够激发其主人翁精神,其生产和建设的积极性高涨,提高工作效率。

7.2 做好总体规划工作

海洋牧场的建设涉及到的内容广泛、部门众多、时间跨度大,在工程实施以前要进行全面的实际调查与论证,制订详细的辽宁省海洋牧场建设总体规划,提出建设的目标、方向和重点,要确保规划符合实际情况,有利于提高渔民收入,有利于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当地渔业产业结构的优化。

7.3 做好海洋牧场建设的相关法律工作

海洋牧场建设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要建立相关法律法规,使海洋牧场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海洋牧场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要加强法制管理,确保海洋牧场建设中各方的合法权益,避免出现争端,确保海洋牧场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7.4 做好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建设好海洋牧场,必须要有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一方面,可以制订相关的优惠政策,吸引优秀的科研人员从事相关工作。在国内,可以从海洋科研技术较发达的省份引进相关的技术人才,充实科研人员的队伍。还可以从国外引进亟需的海洋牧场建设相关技术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科研能力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要加强与省内科研院所和高校的联系,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培养人才。通过多种途径充实科研队伍,提高科研水平,为建设海洋牧场提供科技支撑。

7.5 做好宣传工作

提高群众和社会各界对建设海洋牧场重要性的认识,是确保海洋牧场建设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只有真正认识到海洋牧场在增加渔民收入、调整渔业产业结构、改善海洋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群众才能自觉自发地参与到海洋牧场建设工程中。宣传工作要做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人民群众接受度高,在全社会形成建设海洋牧场的良好势头。

8 结论

海洋牧场可以解决社会对海产品需求增加与自然渔业资源衰退之间的矛盾,能够为市场提供数量众多、质量和品质有保障的海产品,在促进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改善沿海生态环境[7]。对于海洋资源丰富的辽宁省而言,在沿海经济带开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宏观背景下,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必将是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而建设海洋牧场对于辽宁省近海渔业资源的恢复、海产品质量的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及地区海洋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宗国.海洋生物学辞典[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2:224.

[2]杨金龙,吴晓郁,石国峰,等.海洋牧场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渔业经济,2004(5):48-50.

[3]张国胜,陈勇,张沛东,等.中国海域建设海洋牧场的意义及可靠性[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3,18(2):141-145.

[4]辽宁海洋经济持续发展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EB/OL].[2009-6-14].http://www.gxzx.gov.cn/new_index/index_wsdy1/content.asp?id=24301&modul e=n_wsyz1_bj.

[5]陈力群,张朝晖,王宗灵.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种模式——海洋牧场[J].海岸工程,2006(12):73-75.

[6]于沛民,张秀梅.日本美国人工鱼礁建设对我国的启示[J].渔业现代化,2006(2):6-7.

我国海洋牧场开发的相关问题探讨 篇3

关键词:海洋牧场;人工鱼礁;我国;问题

我国是海洋渔业大国,海洋捕捞产量和海水养殖产量均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推动海洋水产品需求不断增长,水产品质量安全也越来越受关注,这对我国当前的海洋水产品生产系统形成了不小的挑战:由于捕捞过度和生态破坏,我国近海渔业资源严重衰退,持续压缩近海捕捞能力仍将是我国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的基本渔业政策;海水养殖的蓬勃发展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甚至消除了海洋捕捞产量“零增长”的影响,但是由于生产模式粗放,累积至今已引起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病害和品质退化等问题,养殖边际收益下降。此外,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滨海新城和工业区开发等占用了大量的传统养殖岸线和海域,适用于传统养殖模式的海域空间迅速减少。因此,加快转变海洋渔业发展模式,调整产业发展方向,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提升产业发展的生态友好水平,已成为保障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变化的海洋水产品需求的必然选择。海洋牧场因为空间布局选择余地大,环境友好,生产力高,能够同时缓解我国海洋渔业发展中面临的多项突出矛盾,被我国专家学者和沿海各地区所看中,近几年中逐渐走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或困难,梳理这些问题和困难并探讨有效对策,有利于引导我国海洋牧场开发建设的正确方向,保障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1海洋牧场的范畴边界与开发实践中的相关讨论

1.1海洋牧场的范畴与边界

日本在1971年的海洋开发审议会上首先提出了“海洋牧场”的构想。追踪日本海洋渔业发展的历史可知,日本“海洋牧场”概念的提出主要是基于其栽培渔业(增殖放流)的发展。日本是一个内陆资源贫乏的国家,对海洋渔业的高度依赖使其成为海洋渔业大国之一。随着本国沿岸渔业资源的枯竭和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动议的提出,日本转而注重发展本国沿海的栽培渔业。后来对栽培渔业在适用的空间范围、鱼种以及增殖效果等方面的期望不断提高,最终形成了海洋牧场的概念和构想。但是,日本对海洋牧场的定义多是从内容和分类角度作出,随着海洋牧场开发技术的进步,这些内容也在不断变化,导致日本的学者们对海洋牧场的定义并没有形成统一意见,“海洋牧场”的概念也没有形成稳定清晰的边界,特别是与我国传统海水养殖业态的关系并不清晰。

我国学者目前采用较多的“海洋牧场”定义是:在特定海域里,为有计划地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设置的人工渔场[1]。虽然学者们对海洋牧场定义的字面表述较为统一,但是对概念的解释则不尽相同,有的解释相对宽泛,如“主要通过放流、底播、移植等方式将经中间育成或人工驯化的生物苗种放流入海,利用天然饵料或微量投饵育成,并进行高水平的生物管理和环境控制,扩大海洋生物资源量”[2]。有的解释则相对具体而严苛,如“它先营造一个适合海洋生物生长与繁殖的生境,再由所吸引来的生物与人工放养的生物一起形成一个人工渔场。依靠一整套系统化的渔业设施和管理体制,如人造上升流、人工种苗孵化、自动投饵机、气泡幕、超声波控制器、环境监测站、水下监视系统、资源管理系统等,使得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科技力量,将各种海洋生物聚集在一起,就像赶着成群的牛羊在广阔的草原上放牧那样,建立可以人工控制的海洋牧场”[3]。

笔者认为,在我国海洋渔业生产实践中,“海洋牧场”无法也不应遵循统一标准,依空间、对象、资金投入强度等的不同,形式应有差别,技术复杂程度也应有高低之分。只要具备以下三个共性的基本特征,都可以称为“海洋牧场”:一是必须有一定程度的人工干预,特别是海洋生境的人工营建或改造,而不是完全在天然环境下生长;二是完全利用天然饵料,或仅有微量的人工投喂;三是生长环境必须开阔、开放,没有人工的物理阻隔或圈养设施。按照这一标准,初级的海洋牧场可能仅仅是:选定某一海区或滩涂,通过人工改造,营建一个适合海洋生物生长、繁殖的环境,吸引野生海洋生物聚集、定居,依靠天然饵料繁殖、生长,达到一定阶段后进行采捕。而随着人工干预程度和技术复杂程度的增加,海洋牧场的等级也升高,例如,为了弥补野生群体数量不足,适当投放人工种苗;为了弥补天然饵料不足和加速生物生长,适当人工投放饵料;为了防止生物逃逸,采取各种控制和驯化措施等。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海洋牧场系统融合了海洋生物学、海洋生态学和海洋工程技术等多学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采用了系统化的管理体制和系统配套的大型渔业设施(包括苗种孵化厂、大规模鱼礁群、先进的鱼群控制技术、无人值守的投饲和环境监测装置等)。

海洋牧场是以栽培渔业(增殖放流)为基础,在继承捕捞、增殖和养殖三者的合理做法又规避三者的一些弊端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它与三者有较大面积的交集,但是,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范畴,它与三者也有诸多明显不同:与传统的海洋捕捞相比,海洋牧场注重对生物资源的养护和补充,而不是单纯的采捕;与传统的海水养殖相比,海洋牧场更遵从生态学原理,牧场中的生物完全在开放海域中生长,可实现物质和能量多营养级利用,有效降低投入品对海域环境的影响,拓展了增养殖生物的活动空间,提高了养殖产品的品质;与单纯的人工放流相比,海洋牧场注重生境修复和资源管理,保证了增殖目标生物的成活率与回捕率。这些不同构成了海洋牧场模式区别于其它海洋渔业模式的本质特征。有日本学者将海水养殖纳入了海洋牧场的范畴,就我国目前变革现行海水养殖模式、拓展海水养殖空间的迫切需求而言,显然不适宜,只有集环境保护、资源养护、人工养殖和景观生态建设于一体的新型生产模式才是我国海洋渔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nlc202309032121

1.2海洋牧场开发实践中的相关讨论

海洋牧场模式虽然适用于鱼虾贝藻等几乎所有海洋经济生物种类,但是该模式的提出更大的价值在于解决以鱼虾为代表的游泳生物的放养问题。营底栖生活的非游泳生物由于活动空间范围小,放养相对简单。而游泳生物活动空间范围大,善逃逸,传统上一直采用构建人工圈围设施“圈养”的方式,放养的难度很大。因此,海洋牧场理念提出后,以游泳生物特别是鱼类为对象的海洋牧场便成为世界各国研究和实践的重点。

人工鱼礁投放、藻场营建等生境改造工程以及人工苗种放流对于以游泳生物为主要对象的商业化海洋牧场而言十分关键。它能够吸引相关海洋生物聚集,使生物定居或滞留于礁区的时间延长,并使生物得到增殖。商业化的海洋牧场,虽然不构筑物理的圈围设施,但也会采取一些声、光、电等科技手段,防止牧场内鱼类逃逸。

随着海洋牧场实践的开展,特别是海洋牧场的商业化开发,一些原则和方向性的问题也随之涌现并引起了各界的广泛讨论。其中,讨论最多的是两个方面:

一是增养殖对象品种的单一化和多样化问题。从商业角度,一处海洋牧场要达到商业水平,一定程度的单品种、大量增殖是必要的。但是有观点认为,只繁殖单一种会出现弊害,应从生态系统角度考虑造成有饵料生物、有天敌生物、生物之间取得平衡均势状态的渔场,从中捕捞特定种,才能保持其复元力。此外,也有人从经济效益着眼,担心大规模单一种增殖导致高产降价问题,因而提倡对象鱼种多样化、少量化[4]。实际上,抛开单一化和多样化孰优孰劣不谈,单就单品种大量增殖而言,环境容纳力无疑是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增殖数量和密度过大,势必造成天然饵料不足,需要人工投喂,而高密度单一种和人工投喂的海洋牧场无异于回到了“圈养”的老路。海洋牧场的建设必须吸取捕捞和养殖业由盛转衰的教训,不论是单一品种增养殖还是多品种增养殖,都需要根据生态容量、最适渔获量等合理规划海洋牧场规模,控制捕捞强度。

二是增殖放流的生态风险问题。大量实践和研究表明,一些增殖放流活动在修复衰退渔业资源种类、提升增殖水域渔业产出能力的同时,也会给野生资源种类的种群结构、遗传多样性、健康状况以及增殖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带来诸多生态风险。例如,当野生种群资源密度较高或接近增殖水域对该种类的最大容纳量时,大规模的增殖放流会加剧种内竞争,使野生种群显现负密度依赖效应,影响其存活、生长和繁殖投入;增殖群体与野生种群若存在生殖交流,野生种群的遗传结构及多样性特征可能受到负面影响[5]。关于这些风险的理论、规避方法和技术等仍在讨论和发展之中。

2我国海洋牧场开发现状与问题

2.1开发历史与现状

我国贝类、海珍品底播养殖开展较早,但是以增殖放流、人工鱼礁投放为主要内容的较高级形式的海洋牧场开发则起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197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局筹资在防城近海投下26 座小型鱼礁,其后又逐年在北海、合浦、钦州等地投放了人工鱼礁。1981年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和南海水产研究所先后在山东省胶南、蓬莱和广东省大亚湾、电白、南澳沿海投放了人工鱼礁,并进行了相关的试验研究工作。此后,农业部主持推广人工鱼礁建设,拨款300万元,地方自筹300万元,成立了全国人工鱼礁技术协作组,组织全国水产专家指导各地人工鱼礁试验,试验开展了3年,在全国沿海省、市建立了24 个人工鱼礁试验点,投放了28 700多个人工鱼礁,共投放礁体8.9万m3。但限于当时的国情和对人工鱼礁建设认识上的不足,人工鱼礁建设总体投入较小,效果不明显,导致我国人工鱼礁的研究和建设工作在上世纪90年代中断[6]。

2000年广东省海洋与水产厅重启人工鱼礁试验,2001年,广东省在全国率先以“人大” 决议的形式确定投资8亿元在沿海建设100座人工鱼礁,并在珠海东澳和阳江双山两个礁区进行试点投放。此后,我国沿海各省市先后跟进,使得我国停滞十几年的人工鱼礁建设工作又迎来了一个新的规模化发展时期。截止目前,人工鱼礁建设工作已在我国沿海各省市广泛开展,并不断有新的建设规划和计划产生。山东省自2005年开始实施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以来,人工鱼礁建设发展迅猛,截至2013年10月底,全省共建设规模以上的人工鱼礁区170多处,投放各类礁体1 000万多空方,建成礁区面积1.5万hm2,已经成为我国人工鱼礁建设规模最大、管理最规范、效果最突出的省份。

2.2主要问题

持续开展的海洋牧场开发建设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保护了我国近岸产卵场和索饵场,养护了近海生物资源,增加了鱼、虾、贝、藻资源量。但是,目前来看,在模式、运营和管理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项目建设缺乏总体规划和标准化管理。人工鱼礁的投放没有放在区域用海的总体框架下统筹考虑,导致经常出现与旅游、航运等部门的用海冲突;在个别地区,私投乱建现象比较突出,给今后的海洋综合利用和管理埋下了隐患。此外,鱼礁建设在礁体设计、材料、制作工艺、成礁机理、工程工艺及施工技术规范等方面缺乏科学指导,部分地区自行设计、投放的礁体,质量和区域适宜性不能保证,影响到了人工鱼礁建设的整体效果。

二是项目选址缺乏科学论证。并不是任何海域都适合海洋牧场建设,海洋牧场的选址需要综合考虑渔业结构、气候条件、生物资源、已有基础、水质、水深、底质类型、海底坡度、波浪、离岸距离、海浪海流等多种因素。缺乏科学选址论证的鱼礁投放,不仅没有效果,还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浪费。例如,有的鱼礁投放缺乏对底质的考察,造成日久鱼礁被沉积物掩埋;有的鱼礁投放对海流因素考虑不够,导致礁体发生漂移等。

三是牧场类型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开发的海洋牧场,仍以近岸浅水区的海珍品养殖或增殖占主体,以鱼类为对象和深水牧场开发数量有限;养殖型增殖型鱼礁投入多,而一些公益型人工鱼礁却乏人问津。这大大限制了海洋牧场对海洋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修复作用。

nlc202309032121

四是运营模式粗放。牧场生境的营造,基本上以石块礁和小型构件礁为主,部分以废旧淘汰木质渔船改造而成,结构稳定且能产生较好规模效应的大型鱼礁、利于贝藻等生物附着的亲生物性鱼礁、修复改善荒漠化海底的功能性鱼礁等缺乏;资源增殖中较多的采用幼体放流,但放流后对其成活率有很大影响的饵料生物发生技术、幼鱼庇护技术几乎为零;鱼类行为驯化技术在海水或海洋牧场中尚未见报道;产出规模控制是海洋牧场可持续、高效发展的重要环节,但国内海洋牧场区域内还处于空白状态。总体上,海洋牧场开发建设的科技含量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五是牧场的运营管理面临挑战。海洋牧场区域面积大、分布广,传统上,牧场的管理,特别是公益性牧场的看护管理主要依赖渔政部门,而在人力、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后续管理跟不上,或者没有管理,导致不少礁区成了酷渔滥捕的围猎场,不仅没有起到护渔效果,反而加深了对资源的破坏。承包海域的情况虽然稍好,但偷渔偷海现象也比较普遍。

3对我国海洋牧场开发的几点思考

上述问题的产生,有体制的原因,也有制度、政策、环境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3.1推动海洋牧场运营管理的社会化

目前,我国实践中常见的海洋牧场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增养殖型海洋牧场。此类牧场以渔业生产或海珍品、鱼类的种苗养殖、繁育为主要目的,增养殖品种多样,技术水平和复杂程度各异;二是生态修复和保护型海洋牧场。此类牧场以大型海藻场的营建、人工鱼礁的投放和渔业苗种的增殖放流为手段,以渔业资源、海域生态环境修复或珍稀濒危物种保护为主要目的;三是休闲观光型海洋牧场。此类牧场随着休闲渔业的兴起而出现,以休闲观光为主要功能,是海洋牧场建设的一种衍伸形式;四是综合型海洋牧场。此类牧场一般兼具多项功能,常见的是在渔业增养殖型海洋牧场开发休闲垂钓功能,或在生态修复型海洋牧场开发休闲观光功能和鱼类增养殖功能。

从牧场的运营方式来看,目前社会资本更倾向于投资海珍品底播增殖为主的资源增殖型牧场和休闲观光型牧场,生态型牧场则主要由政府投资。而在实践效果上,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的牧场要明显好于政府投资建设的牧场。这主要是由于,政府投资建设的牧场属于公共财产,存在“公共草地的悲剧”,管理难度大,成本高,而社会资本的进入使得牧场开发的成本、收益内部化,利于扩大牧场建设投资,利于牧场的看护和管理,从而提升了牧场的开发效益和资源的养护效果。因此,在今后的牧场开发中,应适当减少纯公益性牧场的比例和领域,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将更多的经营管理权授予社会资本。政府资金则主要投向产卵场保护、种质资源保护、幼鱼保护等难以社会化或不宜社会化的领域。

3.2完善海洋牧场开发建设的法律法规

虽然我国现有法律法规中有涉及人工鱼礁(海洋牧场)建设的内容,但是还没有一套针对人工鱼礁(海洋牧场)建设的系统性的法律法规,海洋牧场开发的很多方面仍没有明确规定,这成为制约我国海洋牧场开发规模和进程的重要因素。因此,应进一步完善我国海洋牧场开发建设的法律法规,规范海洋牧场开发与管理秩序。其中,需要重点明确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用海审批制度和审批程序、技术规范等;二是投资分配制度,包括海洋牧场的开发主体、投资来源、收益分配方式等,特别是要立法保护社会资本对所投资海洋牧场的经营管理权和收益权;三是海洋牧场的运营与维护制度:对社会资本投资的海洋牧场,由投资主体负责运营与维护,对政府投资的海洋牧场,应明确运营维护主体与管制措施,并通过设置禁渔区、限制作业渔船数量、捕鱼时间、使用的渔法、捕捞数量等手段加强对牧场的管理;五是惩罚措施:对违反相关管理规定的行为,要加大惩罚力度。

3.3强化对海洋牧场开发建设的政策支持与引导

通过政策支持引导牧场开发布局、选址的科学化和结构、模式的优化,推动海洋牧场布局向外海、深海发展,推动社会资本投资生态型海洋牧场,推动企业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提升海洋牧场建设的科技含量和规模化、生态化水平。一是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海洋牧场建设规划体系,统筹海洋牧场建设与航运、旅游、养殖等产业发展空间,合理安排海洋牧场建设选址和布局;二是加强对海洋牧场开发的用海支持,优先安排海洋牧场建设用海,并合理预留适宜海洋牧场建设的海湾及海岛海域;二是加大对海洋牧场建设的资金支持,适度减免海洋牧场的海域使用费,对社会资本投资海洋牧场给予财政补助或低息贷款,享受国家农业开发政策;三是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国家及地方的政策性基金和蓝色产业基金向海洋牧场建设项目倾斜,鼓励地方建立海洋牧场专项基金。

3.4加快海洋牧场开发技术创新

技术的落后是导致我国海洋牧场开发模式粗放、布局不合理的重要原因。在日本、韩国等先进国家和地区,海洋牧场已经发展成为一项融合海洋生物学、海洋生态学、海洋工程技术等多学科前沿知识的高科技系统工程,而我国海洋牧场建设技术积累相对薄弱,尚无法为海洋牧场建设实践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构建民产学研合作机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突破海洋牧场开发关键技术,已成为我国政府、学术界和产业界面临的共同课题。

参考文献:

[1]

黄宗国.海洋生物学辞典[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2:224

[2] 杨红生,赵鹏.中国特色海洋牧场亟待构建[J].中国农村科技,2013 (11):15

[3] 陈力群,张朝晖,王宗灵.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种模式——海洋牧场[J].海岸工程,2006(4):71-76

[4] 刘卓,杨纪明.日本海洋牧场研究现状及其进展[J].现代渔业信息,1995(05):14-18

[5] 姜亚洲,林楠,杨林林,程家骅.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生态风险及其防控措施[J].中国水产科学,2014(2): 413-422

[6] 于广成,张杰东,王波.人工鱼礁在我国开发建设的现状及发展战略[J].齐鲁渔业, 2006(1):38-41

Abstract:China’s marine ranching has made a rapid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On basis of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concept of marine ranching and the developing progress of china’s marine ranching,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at china’s marine ranching is confronted with a number of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including unreasonable spatial arrangement, unscientific location, single type, extensive operation mode, and difficulties in management, and discussed accordingly the countermeasures from aspects of system transform, institution improvement, policy design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Key words:marine ranching; artificial reef; China; problem

(收稿日期:2014-12-26)

XX牧场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篇4

编号:

牧业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起草人:XXX 审核人:XXX 审批人:XXX 文件实施日期:XX年X月X日

XX牧业有限公司XX部 发布

牧业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目的

为更好地贯彻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的环保管理要求,提高全员环境保护意识,杜绝污染事故的发生,降低生产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的风险,根据集团公司相关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的要求,制定本制度。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辖各牧场。3 职责 3.1 综合部

3.1.1 负责本管理办法的起草、修订和完善; 3.1.2 负责本管理办法的推进、检查和考核。3.2 各牧场

3.2.1 必须严格按照本办法的要求执行公司的各项环保管理规定; 3.2.2 负责制定本牧场的环境保护考核细则,并贯彻实施;

3.2.3 负责建立本牧场环保应急预案,并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模拟演练; 3.2.4 负责组织参与公司的各项环保活动和环保宣传工作。4 工作内容

4.1 各牧场要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有效运行,保证污水处理符合环评要求;

4.2 各牧场负责监管污水处理及返田使用情况,处理后的污水要严格按照环评要求用于牧场农田的灌溉,严禁超标直排;

4.3 各牧场要确保氧化塘至少有一个空塘,来预防突发的环保事故; 4.4 各牧场要实行雨污分离,严格控制污水产生量;

4.5 场区内的污水收集输送系统必须采取防渗措施,防止渗漏污染; 4.6 牧场的用水须实行计量管理,做到计划用水、节约用水,采取一水多用,提高水的综合利用率,严格控制污水产生量;

4.7 各牧场要严格控制奶厅用水,减少污水排放量,由设备部负责对各牧场奶厅废水的排放进行计量统计和考核;

4.8 牧场牛舍端头集粪池里的牛粪须每天清理,粪污应统一堆放于采取防渗漏、防溢流、防雨水措施的符合环保要求的堆肥场,不得乱排乱放; 4.9 各牧场要严格控制堆肥场内的牛粪数量,牛粪要及时运输至草业有机堆肥场,杜绝牧场堆肥场牛粪外溢出围堰造成污染;

4.10 各牧场负责粪污拉运过程的监管,拉运车辆要采取防泄漏措施,运输过程中如意外造成粪污洒落,须立即清理,及时消除污染;

4.11 风机等动力设备须采用隔音、吸音及减振等治理措施,降低噪声污染;

4.12 公司内原料必须按照有关管理规定进行贮存、保管,防止对场区及其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4.13 牧场要严格执行国家《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消毒防疫制度,保证恶臭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4.14 病死牛尸体要及时处置,严禁随意丢弃、出售或再利用,处置必须符合当地畜牧局和环保局的要求;

4.15 一般固体废弃物须设置固定垃圾堆放点,处置需严格按照当地环保局的要求执行,严禁随意丢弃;

4.16 医疗废物须按照公司《医疗垃圾的管理规定》进行处置,严禁擅自处置;

4.17 各牧场应建立污染物消纳记录,并存档,检测记录最少保存12个月;

4.18 各牧场要做好绿化工作,改善场区及周围环境,积极接受公司及当地环保局的检查和指导;

4.19 各牧场在生产中由于突发事件造成污染事故,要立即启动《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及时处置污染物,消除污染源,并按预案要求及时向总经办汇报,以便做好协调处置工作;

4.20 各牧场要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全员的环保意识。5 考核

5.1 对认真执行本办法,在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中有显著成绩的牧场和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

5.2 总经办负责对本办法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如发现不符合,每项考核牧场场长XX元,并限期整改,未按期整改的加培考核; 5.3 各牧场未按要求建立污染物消纳统计记录的考核牧场场长XX元; 5.4 牧场粪污出现乱排乱放,异常外运等现象而造成民事纠纷的,每次考核牧场场长XX元;

5.5 出现各级环保管理部门检查污染物排放不符合要求的,每次考核牧场场长XX元;

5.6 出现各级环保管理部门责令停产整改的牧场,每次考核牧场场长XX元;

5.7 环境保护设施未经环保管理部门同意,牧场自行闲置的,视情节轻重,给予该牧场场长XX元考核,并进行通报批评;

5.8 对不遵守国家与地方有关环保法律法规,随意排放污染物造成严重污染事故或被环保部门及媒体曝光的牧场,视情节轻重,给予牧场场长XX元罚款,并追究相应的管理责任;

海洋牧场管理制度 篇5

学习

于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

一牧场为深入了解《廉政准则实施办法》和自治区纪委、阿勒泰市纪委《关于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的通知》的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增强廉政意识,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努力打造勤政、廉政的干部队伍,阿勒泰市一牧场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廉政准则实施办法》和自治区纪委《关于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的通知》的学习,强化廉洁自律,促进反腐倡廉工作的贯彻落实。

一牧场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制定四项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监督管理:

一、严格报告制度。牧场领导干部在操办婚礼10日前(不含节假日),填写《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报告表》,经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核后,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别报告牧场纪检和组织(人事)部门。操办丧事的,应于事后报告实际情况。《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报告表》存入领导干部廉政档案。

二、实行承诺制度。牧场领导干部操办婚礼实行承诺制度。领导干部操办婚礼前,写明拟操办事宜、时间、地点、邀请人数等信息,并表明遵守相关纪律和接受监督的态度,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与《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报告表》一并分别报送牧场纪检和组织(人事)部门。

三、完善监督制度。牧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把执行婚丧喜庆事宜相关规定情况作为民主生活会和述职述廉的一项重要内容,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进行民主评议,接受群众监督。牧场各部门、各单位要把贯彻落实婚丧喜庆事宜规定的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和干部考核的内容,并把考核结果作为综合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四、追究责任制度。对违反婚丧喜庆事宜纪律的行为不制止、不查处或制止、查处不力,或直接管辖范围内此类违

纪行为屡禁不止的,要依据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相关规定,追究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党纪政纪责任,坚决维护婚丧喜庆事宜各项规定的严肃性。

一牧场认真组织牧场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和讨论关于严禁领导干部婚丧喜庆事宜的一系列规定,并深刻认识到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讲排场、比阔气、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严重财坏了党风政风,违反了党政纪律,广大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对治理领导干部婚丧喜庆事宜的严肃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进一步熟知通知要求,进一步增强遵守规定要求的自觉性。一牧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宣传工具和阵地适时宣传规定要求,努力营造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文明节俭、廉洁自律的良好风俗。

阿勒泰市国营一牧场纪律检查委员会

金谷阳光牧场简介 篇6

吉林金谷阳光牧场是由吉林省金谷膨化饲料有限公司与北京三元、加拿大爱德公司、加拿大太平洋育种中心联手承建的一座标准化、现代化、规范化的奶牛养殖园区,是吉林有机奶的生产基地。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科尔沁精品牧业发展区。

企业性质:民营;注册资本;4000万元;法人代表:于立军

本企业为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企业坐落吉林省西部科尔沁草原,现已建成了彩钢结构四列式标准化奶牛舍40000平方米,400平方米机械化挤奶大厅,已有加系荷斯坦良种核心群奶牛2500头,平均年产优质牛奶8吨,并能为周围牛奶养殖户提供冷冻精液、胚胎移植、科学养殖技术。应用统筹管理学指导奶牛生产全过程中以模式,由吉林省金谷膨化饲料有限公司提供膨化全脂大豆饲料和蒸汽压片玉米饲料。自有※※※公顷优质牧草基地和※※※公顷青贮饲料基地。奶牛排泄物沼气发电,做到低碳、环保粪便处理。

本园区的几大特点

(1)改变了奶牛饲养户分散饲养模式,在园区内建立集中托管式EDTM经济管理技术体系;

(2)改变了玉米秸秆加精料的传统方式,实行分群全混合日粮(TMR)饲养调控技术;

(3)改变了粉碎玉米、高温豆粕的精补方式,全群采用蒸汽压片玉米、全脂膨化大豆组成的精料补充料;

(4)改变了养殖户受制于奶站的从属地位,争取到鲜奶价格与结算期的话语权;

(5)改变了养殖户贷款额度小还款期长的弊病,通过奶牛合作社担保和流动资金补偿方式疏通资金流;

(6)改变了分散饲养繁育改良速度慢的问题,做到统一实施繁育计划提速良种繁育改良速度;

(7)改变了分散饲养疫病防制不利的忧患,达到集中实施防疫规程确保疫病防制措施全面到位;

(8)改变了分散投保,索赔繁琐的难题,采取公司建立资保平台游戏规避养殖风险;

(9)改变了分散饲养奶牛年平均产奶量低而不稳的万元,做到园区内万头产奶牛群年平均达到8吨的较高水平;

(10)改变了分散饲养奶牛粪便污染的难题,做到集中处理排泄物加工利用,实现低碳环保的健康养殖模式。

参会者:肖振铎,技术总监 ***

海洋牧场管理制度 篇7

目前, 寻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养殖海区利用贝参藻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技术, 已经成功实现了“鱼-贝-藻、鲍-海带”和“鲍-海带-刺参”的生态立体养殖模式。根据打造“山东半岛海洋牧场示范区”的规划, 荣成将在全市筏式养殖海域积极推广这项养殖技术, 以达到科学开发海底资源, 拓展养殖空间的目的。

根据规划, 该局计划年内建成靖海湾、王家湾、桑沟湾、俚岛湾、马栏湾等6处海洋牧场集中区, 并计划在5年内, 大力实施渔业资源修复计划项目, 通过投放人工鱼礁、移植海藻等途径, 增殖和养护渔业资源, 改善和修复海洋生态环境。从2011年起, 力争每年实施5个以上重点海洋牧场项目, 年放流魁蚶、对虾等各类水产移植苗种8亿单位。

同时, 荣成市海洋与渔业局将鼓励企业继续深化与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 加快养殖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研发, 大力提倡低碳无公害养殖, 提高荣成市海洋牧场的整体建设水平。当前, 该局正引导好当家集团、山东海之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这两家企业的“国家级加工技术研究专业分中心”, 以及全国首个“碳汇渔业实验室”———寻山集团“桑沟湾贝藻碳汇实验室”, 有效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围绕海参、海带深加工以及生态低碳养殖开展研究。

上一篇:随笔作文:夏夜感想下一篇:小学五年级作文灿烂的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