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老师一起走过的日子作文450字

2025-04-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与老师一起走过的日子作文450字(通用11篇)

与老师一起走过的日子作文450字 篇1

妈妈,多么熟悉而伟大的名字,她用那甘甜的乳汁把我们喂养大,她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人类之爱中,它最崇高,最神圣,最仁慈,最伟大。孟郊在《游子吟》中写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依依小草怎能回报得了春日阳光的恩泽呢?与妈妈一起走过的日子,有艰辛,但收获更多的是快乐是幸福。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家里的重担就落在了妈妈身上。妈妈每天起早贪黑,下地干活劳累了一天还要回家照顾未成年的我和弟弟还有年迈的奶奶。生活本已很是艰难。就在去年,不幸又降临在这个家庭。奶奶病了,病得十分厉害,亲戚朋友都劝妈妈顺其自然,妈妈却没有放弃对奶奶的治疗,她坚信奶奶会好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妈妈的悉心照顾下奶奶的病一天天好转。奶奶从医院回来,只能卧病在床,吃喝拉撒都在床上解决,妈妈的.负担更重了。

妈妈为这个家庭所做的一切,我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我开始帮妈妈分担一些家务,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洗衣,做饭,照顾奶奶。在我的帮助下,妈妈的负担轻了,不再那么疲惫,脸上也开始露出了笑容,那种笑容是幸福的,是对女儿所做一切感到的欣慰。在我和妈妈的共同努力下,弟弟健康成长,奶奶的病也一天天好转,一家人其乐融融地生活。

与老师一起走过的日子作文450字 篇2

闻着她的墨香, 我是那样痴迷于她的味道;看着自己的名字变成铅字, 我是多么的欣喜与自豪。

于是, 我想说的第一句话是:作为一个读者, 《重庆日报》是益友。

认识《重庆日报》, 是孩提时的事。那个时候, 在村里任村文书的祖父, 每次从镇上开完会, 都会带回厚厚的一叠报纸, 其中就有《重庆日报》。不知是看到它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切感还是咋的, 我总爱抽出其中几份《重庆日报》, 偷偷地拿回家, 可劲儿地浏览、阅读。

此后, 阅读《重庆日报》便成了我的习惯。参加工作后, 我的办公桌前, 总少不了《重庆日报》。而这个时候对她的阅读, 已不仅仅是孩提时那种单纯的阅读。我会去思考她所传递出的政策信号, 会用她刊登的一些经验做法指导工作, 会因她反映出的重庆的每一滴变化而骄傲。在我的工作中, 她就如同一位朋友, 一直不动声色地站在我旁边, 而一旦我有困惑和困难时, 她总会及时地指点迷津, 给予我无尽的帮助。

最重要的一点是, 从那时开始, 我已试着去学习、借鉴, 写一些豆腐块文章。

因此, 我想说的第二句话是:作为一名通讯员, 《重庆日报》是良师。

在1997年至2003年的镇乡工作中, 我按图索骥, 按照《重庆日报》新闻的思路和写法, 先后采写了很多反映本镇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消息, 并陆续被当时的《大足报》采用。这不仅让镇领导对我刮目相看、赞赏有加, 而且令我的人生也发生了转变——2003年5月, 由于我的勤奋打动了领导, 我被调到大足新闻社, 专门从事新闻采访与写作。

采写新闻从“副业”变成了“主业”, 对于原本是学机械出身、半路出家的我来说, 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考验。学习新闻写作是当务之急, 向谁学?当然是向《重庆日报》学!

这个时候的优势在于, 我已认识了常在《重庆日报》发稿的大足本地通讯员, 并渐渐接触了一些重庆日报的编辑、记者。他们看事与众不同的眼界, 对年轻人亲切而无威严、谆谆的教诲, 侃侃而谈一气呵成的笔力和文风, 或伏案执笔或在路途奔波的勤奋执著, 都深深地感动着我, 并成为我学习的楷模和新闻写作上的导师。

从2004年开始, 在这些老师们的指导和帮助下, 我开始在《重庆日报》发稿。第一次看见自己的名字在重庆日报上变成铅字时, 兴奋之余, 我想起了小时候常常干的一件“傻事”:从一大叠《重庆日报》中分别寻找、剪出“李美坤”三个字, 然后拼贴在一起!

作为一名以写作和阅读为自己喜爱的生存方式的人, 我常常接到《重庆日报》和《重庆日报农村版》的编辑主动打给我的电话。这些在电话里“神交”已久、亲切热情的编辑, 有时在电话里仔细询问我一些关于文章细节的问题, 有时建议稿子该怎样采写、怎样修改, 有时候是向我约稿。这些包括有些到现在我都还未曾谋面的编辑老师, 他们电话里给我的鼓励, 成了我前进的动力。

正是有了《重庆日报》这位良师相伴、有了《重庆日报》编辑记者的相助, 到现在, 我不仅在重庆日报发稿数量逐年递增, 而且还成为《重庆日报》的特约通讯员, 成长为本单位的业务骨干。

正是有了《重庆日报》这位良师相伴、有了《重庆日报》编辑记者的相助, 这些年, 我结交的朋友多了, 见闻广了, 生活更充实了, 并在心里告诉自己, 是她, 给我一份份肯定, 送我一次次成长, 我是她的一员, 尽管我只是来自区县的通讯员。

如是, 我想说的第三句话是:作为一位重庆人, 《重庆日报》是我们的精神之光。

习惯了每天一上班就浏览《重庆日报》电子版, 习惯了把一些好作品复制保存到电脑上, 习惯了在单位业务学习交流会上张口就是《重庆日报》, 习惯了用最虔诚的目光注视她, 习惯了用最豪放的热情参与其精彩的瞬间……

看看《重庆日报》, 蹁跹在报纸里, 透过它薄如纱的翼, 谁不会看到及时准确的新闻、全面深度的报道和细腻流畅的美文?在我看来, 一份份《重庆日报》犹似一粒粒种子, 根植于巴渝大地这块沃土, 谱出的一缕缕新曲, 让所有的读者都品尝到了其中的宛转悠扬;《重庆日报》又如一束束精神之光, 洒播于三千万巴渝儿女心房, 让我们时刻感受到了重庆一天一天的变化以及明天的美好。

“高度参与决策, 深度参与生活”, 数十年如一日, 《重庆日报》不断改革创新, 越发趋向多元化、时尚化发展, 同时以严肃、稳健、大方、真实的态度, 刻录着重庆发生的每件大事, 向市民群众传递着丰富的信息, 是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瞭望者”, 已经彰显出省级大报风范。

与老师一起走过的日子作文 篇3

让我终身难忘的老师是个男的。其实他只教过我们半个学期的体育,算不上“亲”老师,但他在我最“丑”的时候说过我的好话。

这个老师姓王,他是上大三的学生来到我们学校实习的,被学校安排到了我们班教体育。他的家庭出身很好,好像还是烈属,这样的出身在那个时代好像一颗金子在闪闪发光。一般这样的出身都会让人耻高气扬‘但人家王老师却谦虚谨慎。一点都不张狂。他的个子不高,但体质很好。我记得他曾经跳过一米七的横杆,这样在一个农村的小学里是不容易的。

一个夏天的中午——当时学校要求学生在午饭后必须赶到教室午睡。那年很流行鞋底带有两厘米小跟儿的拖鞋,走起路来很响,我让妈妈也给我买了一双。我穿着拖鞋到了教室门前,看到同学们都睡熟了,我本能将拖鞋脱下提在手里,我说怕把同学们吵醒,他看了我一眼,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事后,我听人说王老师在办公上特别把这事提出来,说我是个品质很好的学生,他通过一件小事,发现了我内心深处的善良,并且在学校的会议上为我说话。这件事。我什么时候想起来都感激不已。

有一次,在从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碰到了骑车子回家的王老师,他的自行车后胎已经很瘪,驮他自己都很吃力,但他还是让我坐在后座上,载我行了十几里路。这样的事,不是一般的人能够做出来的。

和老师一起走过的日子初中作文 篇4

由于小时候对中学的憧憬,让我对中学时期的各门课程都十分好奇,其中我最为感兴趣的还是地理。

教我们地理的是一个年轻的男老师,个子很高,一副秀气的眼镜架在鼻梁上,显得斯斯文文的,可上课时严肃跟这可大相径庭在上他的第一堂课时,他的严肃让我不太自在,这让我也对他有人一丝恐惧。

还记得那一次,关于等高线的那一道题,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了能弄明白这道题,我只能请教老师。可是对老师的那一丝恐惧让我不敢走上讲台,甚至不敢靠近老师,但是这道题的解法对于我的吸引力大大超过了那一丝恐惧终于我鼓起勇气走上讲台询问老师这道题我以为老师会怪我上课没听讲,可他不仅没有这么说,而且还细心的讲这道题,这次过后,我便觉得地理老师还是十分平易近人,而不是表情严肃的一块冰,我对他那一丝的恐惧也在慢慢消失。

相处仅仅三个月之短,从课堂中的点点滴滴让我也对这位老师心怀一丝敬畏,老师对工作严谨的态度和对教学工作的重视不得不让我佩服:

上他的课的学生都知道老师的手里时常拿着一份资料,那便是他教学的提纲,偶尔一两次,我进办公室看到老师桌子上的题纲忍不住多看了一会儿,那上面总结了地理书的全部知识,十分详细。

听我哥哥说,以前这位老师教他们的时候,黑板字写的不够好,害怕同学不认识,所以买了一本字帖,在办公室没事就练两年过去了,老师来教我们地理,他的黑板字已经写的十分工整了。

与老师一起走过的日子作文450字 篇5

暮时的江面潋滟着微光,古桥的身段在江水中若隐若现,似一位窈窕淑女对镜自照,桥上的灯笼顺着江风轻轻摇曳。桥上自是不乏来客的:有头发花白,拉着二胡奏着曲子的老人,虽然技艺称不上精湛,却也算得上悦耳动听,给这古桥添了几分朦胧的气氲;有牵着儿女的手坐在长椅上乘着江风的妇人,笑容浅浅地化进了江水里;有斜倚着桥栏悠闲自在的中年人,身上微醺的酒气散在柔柔的空气中。他们是这古桥的知音,是真正懂得这桥的人。而我,只是一位桥上过客。

老城从来不吝啬自己的美丽,在自己的儿女面前。晨雾初起,东方才刚刚泛出些鱼肚白,几缕霞光从山腰处透出来,伴着丝丝缕缕的.薄雾,为群山细细地描画轮廓,镀上一层金边。此时的古桥只是静静地伫立在江面上,仿佛等待着这老城的苏醒。这是老城。她努力地为自己的儿女绽放自己的美丽,事实上她的确做到了。

更像是一位体贴入微的母亲,一位清丽温婉的妇人。她总是那么小心翼翼地为儿女挡住冬日寒冷的北风,在夏日挥起衣袖遮去耀眼的骄阳。她伏在儿女的肩头细语:“有我在呢。”——她多么体贴、温婉啊!我多想牵着她的手,在江边寻梦。

这江南的小镇,镇里的清河,河边的妇人。她们三三两两地结伴而行,有说有笑地浣洗衣服,溅起点点闪光的水珠,轻悄悄浸润在了岸边的土里。即使是在这般带了寒意的秋日,那河水也没一点儿冻手,甚至还带了丝丝的暖意。还不得感谢这般体贴的老城!

乡间的花事已了,枯叶已落,鸿雁已去,秋收已过,这一年的忙碌便也这般过去了。老城也有了些许迷迷糊糊的睡意,连带着昔日喧闹的鸟儿和昆虫也静了几分。

巷子里,街坊邻里磕着瓜子聊着各种各样的趣事,几个孩童你追我赶,一旁的大人含着笑静静看着;街上一个挎着公文包的青年人像是在赶什么急事,快步赶路的同时还忙不迭打着电话,险些撞上对面驰来的车……可不能让老城好好地休息罢!

与老师一起走过的日子作文450字 篇6

4岁那年,父母外出打工挣钱,把我交给了奶奶。那段日子,奶奶无微不至的照顾我,关心我。她爱我胜过爱她自己,真的!.

爷爷去世得早奶奶是长年一个人住在那破旧的小屋里,很是寂寞,但自从有了我,那间小屋变得充满了生气。

记得爸爸妈妈刚走的时候,我每晚都是嚎啕大哭,接连几天,哭得嗓子都哑了,奶奶这时变成了小丑,变着法的哄我,可我就是不听。等我哭累了,便仰头大睡,半夜里仿佛听见了奶奶的声音,像喘息又似哭泣,心想大概是我哭久了,奶奶心疼我了吧!

奶奶是个典型的农民,白天总有许多农活要干,但都因为我,奶奶只能种种菜什么的,每次都会把我带来身边。每到这时,奶奶的`菜园便是我的乐园,奶奶在一旁“工作”,我便在旁边玩起了“游戏”――看小蚂蚁搬家、捉蚱蜢、捕蝴蝶。还有奶奶告诉我的一些稀奇古怪的植物游戏。深刻的记得有一种植物叫雀麦,看起来有点像细长的麦粒,不过它还长有胡须。在胡须上抹些水,那翘起的“胡须”便会旋转起来,就像在舞蹈似的。每到这时我就会手舞足蹈起来,奶奶笑了。大概是笑我的姿态吧!这时,我便会嘟起小嘴,奶奶笑得跟厉害了。

还记得那时的我,很调皮,总不爱吃饭,奶奶便会以各种她显幻的人无起来“恐吓”我,后来,我总是形影不离的跟在奶奶后面,活像条小尾巴!

有时调皮过分了,奶奶总是找出一条竹丝来“打”“我”,很轻。但她“打”过后却还是给我一些安慰,其实那时的我真的没感觉,却假装哭泣,为的是让奶奶自责,以发泄心中的不快。现在想起来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农村人喜欢热闹,每个傍晚,大家总是聚在一起唠叨家常。这时,奶奶一边和他们唠叨家常,一边又用扇子给我驱蚊虫,殊不知,奶奶的身上已被蚊虫多次进攻了。

后来,妈妈回来了,因为我要上幼儿园了,我离开了奶奶,不知为什么,鼻子酸酸的,泪水止不住的往下流,也接连哭了几天。

与老师一起走过的日子作文450字 篇7

自从我上幼儿园,我就与我的邻居风儿结成了形影不离的好伙伴。我们一起上学、放学,在乡间的小路上留下了我们一串串欢声笑语,以及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

在学习上,风儿认真地指导我;在生活中,她也默默地帮助我。记得有一次,我生病住院了,面对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我担心得哭了,风儿知道后,主动提出每天来医院帮我补课。有一天,天上下起了倾盆大雨,而且刮着强风,窗外的树木都好像要被吹倒了,路上也涨起了积水,我忧虑地望着窗外,心想:风儿应该不会来了吧。谁知道,她竟然冒着风雨来了。大雨把她一身都淋湿了,她还在不停地发抖,我看着被淋得好似落汤鸡的风儿,不忍地说:“风儿,你全身都湿了,还是赶快回家去换身衣裳吧,不然你会感冒的。”她却笑笑说:“没事儿,现在最要紧的是帮你补课。”

就这样,不论晴天雨天,刮风下雨,风儿都坚持来为我补课,一天都没落下,在她的帮助下,我的期中考试进行得很顺利,而她却因为那天的淋雨导致发高烧没能参加考试。我很愧疚,她反倒安慰我说:“没关系,你不也帮助过我吗?再说,我们是好朋友呀!”我感激地点了点头。

这件事已过去很多年,但我仍记忆犹新。这是我与她的故事长河中的珍宝之一。

但我们也有闹矛盾的时候。前段时间,我与风儿在家门口玩,邻居老爷爷门前的枣树上结满了枣子,看得我眼馋,我对她说:“树上的枣子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我们趁现在邻居不在,去摘点来吃吧!”风儿却一脸严肃,说:“这样不好吧,这位老人的儿女不管他,他只靠这些枣子卖点钱来维持生活,如果我们摘了,那他该怎么办呢?”我对风儿的话不以为然,自认为是她害怕不敢去摘,于是我说:“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是因为胆小不敢去摘呀!”我的话一出口,只见风儿的眼里噙满了泪水,她瞪了我一眼,然后跑开了。

此后的几天里,风儿没来找我,我也没去找她。但我心里感到非常后悔和愧疚,我想去跟她道歉,但又死要面子,我日渐焦急起来,因为我马上要到县城去读书了,我怕我以后再也没有机会跟她和好了。

进城的那一天,站在车站口,我看着来往的人群,想着和风儿一起经历的一切,一股不舍的情绪涌上心头,我不停地张望,期待能看到风儿的身影,虽然我觉得她肯定不会来,但我还是抱着那么一丝希望。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远远地向我跑来,啊!是风儿!她来了!只见她气喘吁吁地跑过来,交给我一个袋子,说:“给你。”看了我一眼,我还没来得及说话,她转身就走,走了几步又回过头来朝我挥挥手微微一笑,之后就跑走了。我疑惑地打开袋子,是一些枣子,还有一张字条,上面写着:霞,我相信你是一个善良的人,虽然我不知道你那天为什么会那样说,但你肯定有你的理由。即将分别了,你在以后的日子一定要开心,要好好照顾自己,好吗?我们还是好朋友,对吗?

我的心颤抖了,泪水涌了上来。

风儿,在你的身上,我学到了宽容,学到了理解,学到了善良,你就像是我生命中的及时雨,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在我要犯错误的时候点醒我,你不知道我有多么感谢我的生命中有你。

与老师一起走过的日子作文450字 篇8

三年前,母亲牵着我的手,来到一个教室,把我的手交到李老师的手上,我好奇地望着这个陌生的老师,觉得这个老师挺和蔼的,从此开始了我的三年书法之旅。

三年来,我考级获得了三级,书画大赛还获得了特别金奖和银奖。对于书法,我只有感谢,对于生活,我只有幸福。书法教给我的`,不仅仅是一手好字而已,它教给我的更是人生路上一笔可贵的财富——坚持。在生活上遇到困难时,我总是想到退缩、逃避,但是一想到书法这么困难的事都坚持下来了,还有什么事渡不过的呢?

每当写“横竖撇捺折”时,我会用心地思考怎样才能写得更成比例。当写完一个字之后,我会认真地思考哪个地方还有缺陷,要怎么样才可以写地更加完美……每当做完这些,我认为我的水平会随之增高,因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才可以进步,我想就是这样。

回想起三年来毛笔陪我走过的时光,其实也不是没有想过要放弃,刚开始学的那段时间,枯燥得迫使我想放弃,但不知是迫于家长的压力还是轻易放弃不是我的个性,也许是吧,就这样坚持下来了。对于书法,我也是无一丁点儿悔恨,因为毛笔为我添加了不少荣誉,不管是几等奖都令我自豪。因为这是我努力的结晶啊!

我也经常拿出我初学时的作品,不免哈哈大笑,“以前还认为这个字写的很好,但是现在看起来,在书法中哪一样都不符啊。”想当初这一个字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我想那是老师鼓励我的一种手段吧!于是我便下定决心:既然老师这么看重我,我一定不可以辜负老师的期望!不管多难,我都要坚决把毛笔字练到底!

与老师一起走过的日子作文450字 篇9

我在初二时结交了三个女生,我们那时真是好得不得了,除了睡觉、吃饭,我们是形影不离。即便是现在分在了不同的班级,也会一起进出校园,一起探讨学习、生活中的难题。在我看来,这才算是真真正正的朋友。

记得在考试的时候,我们时常会以对方为竞争对手,说一定要超过对方,在考试后不管成绩好坏都会互相安慰鼓励。我们几个成绩在班上算比较好的,偶尔有谁考得不好时,我们总会安慰她,帮她补习,其实就是想她能够和我们一起考个好高中,能够在将来不后悔。

在我们遇到不懂的难题时,总会一起讨论,在考试失败时会相互寻找到底是哪里失了分,还有哪些题目不会做,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总会觉得我真的是好幸福。

但相处久了总会有些小摩擦,总会有些不顺眼的地方,我有爱犯“躁”的毛病。虽然我总是告诉自己要理解,毕竟自己也有不足,但有时忍不了便是一触即发,在事后我会反省自己的过失,总会跑到她们面前说:“对不起,刚才是我冲动了。”而后又默契不语笑笑,在一起打闹。

姐妹是什么?闺蜜是什么?我想姐妹是一起逛街一起喝水一起疯狂一起欢笑,一起逃跑一起挨骂。闺蜜是在你心情不好难过,伤心都依旧守在你身边,安慰你,叫你不要伤心难过,无论如何,无论多久,有些感情有些回忆还是会抹不去、忘不掉。

与老师一起走过的日子作文450字 篇10

古有陶渊明自称“五柳先生”,而如今有我自号“一柳小姐”。这个响当当的名号来源于曾陪我同行无邪童年的那棵青柳。

“姥姥,姥姥,你快出来看!”天真烂漫的我站在姥姥家院子门口喊着。正是初春,春暖花开,而我却以为下了雪——原来,是柳絮登门拜访了。姥姥慢悠悠的走出来,手里还拿着根菠菜,敲了敲我的头,说“你之前就没见过柳絮?这玩意儿多着呢。”姥姥转身要离开,忽然抬头说,“别乱跑了,我给你下面。”“姥姥,我不吃面啦!”

有了这么新鲜的玩意,我哪还有心思呆在家里。急匆匆的摘下一大把挂在树上的“毛毛虫”。我摘了这么多,青柳会不会痛啊?我昂起头,透过薄薄的柳絮,仿佛看得到青柳在冲我微笑,仿佛听得到她在呼唤我多摘些。风儿吹动柳枝,好似那青柳将细嫩的手臂伸向我,送给我用不完的玩具。

“你们快看,我这有‘新宠物’,快来看‘毛毛虫’!”我像捧着块水晶一样,小心地跑向小伙伴。或许是因为太小心吧,一不留神,我被脚下的`石头绊倒了,摔了个底朝天。姥姥村里全是土地,我这一倒,四周便黄土飞扬。我的柳絮混在黄土里,我看不清对面的伙伴,只听得到,那一阵阵放肆的欢笑和一声声锋利的唏嘘。( )

我站起来拍拍身上的土,手在空中胡乱的挥了两下,希望以此挥开那些“混合物”。我避开小伙伴们的目光,往姥姥家跑去。

空中的柳絮还是像雪一般飘在空中,可已经不像刚刚那么轻柔多姿,现在,这就是洒满了颗粒物的埋伏圈。“呸呸呸。”我一边小跑着穿过这“危险地带”,一边吐出吸到嘴里的柳絮。

“真烦人!”我朝那棵青柳说道。此刻,在柳絮中浮现出的,不是和伙伴们一样嘲笑的嘴脸,而是那青柳仍然挂在面上的微笑。这令我心中又燃起了一团熊熊烈火。“我开心的时候你笑,我不开心的时候你还是在笑,人家还说你有灵性,我看,都是故弄玄虚!”我一步上去踹了那棵青柳一脚,宣泄了心中的委屈。转身,进了院子。

没过几天,我就离开了姥姥家。临走时,我笑着和每个人告别,却忘记了门旁的那棵青柳。

又到了假期,我又回到了姥姥家。走到大门时,我不经意间向原本生长着青柳的位置瞟了一眼,却没有看到她的身影。我停下脚步,拉住姥姥,问,“姥姥,那棵青柳去哪了?”“你说那柳树啊,在那放着也碍事,到春天柳絮还多,我就叫你姥爷把它锄了。”“噢。”

我笑了笑,冲姥姥笑了笑,又转过头,冲“那棵青柳”笑了笑。

到那时我才明白,在我沮丧时看到的青柳的微笑,是对我勉励的微笑,是接纳的微笑,是迎接的微笑。

与老师一起走过的日子作文450字 篇11

事情追溯到三年级,那时候,每个班要一位走路队时领大家唱歌的同学,我们班,老师信心满满的让我上任了。有一天,正当我们班开心的唱着歌,我当时正好倒着走,腿一不小心撞上了花坛的小角上。霎时,鲜血涌了出来,口子深得都可以隐隐约约的看到里面的骨头。我感到腿一阵钻心的痛,想哭想掉眼泪,但是,一个声音鼓励着我:穆可,加油你可以挺过去的!我相信你!别掉眼泪,那样你就跟困难认输了。我向来都是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我强忍着泪水,拖着双腿赶紧被我妈送进了医院。在医院,医生说要拿酒精消毒,我立刻就懵了。当酒精接触到皮肤的那一刻,我不禁打了个寒战。伤口上如同好几只大虫子在撕咬,我疼累了,没有任何力气去叫去哭。处理完伤口,医生们夸了我好半天我都欣然接受。

以后的日子里,这个声音,这个强迫人的想法一直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我有时候痛恨这种坚强,我也有时候感谢这种坚强。也不知道这种声音从何处来,反正从那时起,我就好像被他紧紧抱住一样跑也跑不掉。他让我与挫折和困难顽强抗衡,让我从一个脆弱的女孩变成了所谓坚强的“汉子”,他让我变得成熟,坚强。

上一篇:高效课堂呼唤教师角色的转变下一篇:私人医院策划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