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纪检监察工作安排(共8篇)
二○○七年纪检监察工作安排
为了切实搞好纪检监察工作,保障全市烟草商业系统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就今年纪检监察方面的几项主要工作安排如下:
一、开展廉政教育,明确责任分工,切实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1、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是加强反腐倡廉工作的基础。要深入
开展党员干部和职工的教育活动,认真学习《江泽民文选》,特别是江泽民关于反腐倡廉的论述,学习党中央关于反腐倡廉的重要指示及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精神,学习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使全体党员干部和职工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党性观念和法纪意识,通过广泛深入的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促进行业协调、健康、稳定的发展。
各级各部门要建立学习组织,健全学习制度。每季至少安排一次集中学习,每次设一个专题,把专题学习、群众评议和改进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各单位、各部门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廉政典型,用身边先进教育人,特别突出的先进典型市局将予以表彰或向上级推荐。
2、认真完善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加强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手段。首先要进一步明确各级领导班子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中的共性目标。就是要在认真分析研究全市烟草行业党风廉政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把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教育,发扬民主,健全法制,强化监督,创新体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惩治腐败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总目标,共同担负起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建设勤政、廉洁、高效、务实的机关和干部职工队伍的光荣使命。
其次是明确每名班子成员的分解目标。各级领导班子成员都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共性目标,针对分管工作范围和内容,制定出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具体的工作目标。
第三是明确每名班子成员的责任。在本单位、本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一把手要负总责,班子成员要在分管范围内负重要领导责任。
第四是加强考核。各级领导班子每年召开一至二次民主生活会,对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有关要求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广泛接受监督,认真查找思想、工作和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进行整改,为党员和职工当好表率,全面完成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年底由市局监察科牵头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考评。并与经济目标责任制考核相结合,凡本单位党员干部年内因违反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予以一票否决,取消单位当各方面评先评奖的资格。总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制定和落实,要充分体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力求做到目标明确,职责清晰,分工负责,责任到人。
3、预防职务犯罪是加强反腐倡廉工作的一道有效屏障。一是纪检监察部门要与人民检察机关密切配合,健全预防职务犯罪的组织机构,健全相应的工作制度,形成自我防范、自我运行的长效机制。二是预防职务犯罪与构建惩防体系相结合,制定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计划和贯彻《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实施意见,同部署同检查,使两项工作有机结合并落到实处。三是预防职务犯罪与加强内部监管相结合,加强干部和工作人员的任职考察和工作监督。如果发现在公务活动中利用职务之便以权谋私者,要依法依纪严惩。四是严格领导干部及有关工作人员的收入申报制度,防止个别人滥用职权,聚敛非法财产,导致腐败和犯罪。五是严禁党员干部和工作人员及其直系亲属经商办企业,防止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的发生。
二、加大办案力度,规范办案程序,进一步提高纪检监察工作的执纪水平。
案件检查是《党章》赋予纪检监察机构的一项经常性的神圣职责,是严肃党纪的中心环节,对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惩治腐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纪检监察机构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严历查处各种违犯党纪的行为。在办案过程中,要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办事,做到程序规范,手续完备,公正透明,以保障党的纪律的严格执行。
1、切实加强领导。纪检监察机构要在局党组和上级纪检监察机构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党和经济工作的中心,认真履行职能,开展案件检查,突出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促进企业和谐健康发展。要主动将案件检查计划、动态及结果及时向局党组及上级纪检监察机构汇报,取得支持,使其列入到各级组织和领导的工作日程,为搞好案件检查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2、重视来信来访。重视群众来信来访,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党风廉政建设和维护和谐稳定发展大局服务。要把政策和制度交给群众,鼓励和引导群众积极反映情况。要公布举报监督电话,建立领导接待群众和现场办公制度,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无论上级转办还是自办的信访件都要实行限时办结制。
1 完成26项国家标准的制修订
2007年共启动46项国家标准和3项化工行业标准的制修订, 其中2007年完成报批26项国标, 其余20项国标和3项行标接转至08年完成。在07年已启动的49项标准中, 颜料国家标准15项, 涂料国家标准31项, 涂料行业标准3项。
07年完成报批的26项国家标准中, 有关涂料标准15项, 有关颜料标准11项。产品标准4项, 试验方法标准22项, 均为推荐性国家标准。
接转至08年完成的23项标准中, 国家标准20项, 化工行业标准3项。产品标准9项, 试验方法和基础标准14项, 均为推荐性标准。
1.1 颜料国家标准项目
07年已完成报批和接转至08年完成的15项颜料国家标准中, 产品标准2项, 分别为《铬酸铅颜料和钼铬酸铅颜料》和《氧化铁颜料》;有关颜料分散性及分散效果评定方法系列标准9项;其它包括颜料耐光性等试验方法标准4项。
GB/T 3184《铬酸铅颜料和钼铬酸铅颜料》: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 3711:1990《铬酸铅颜料和钼铬酸铅颜料——规格和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中增加了“钼铬酸颜料”;由原来根据产品颜色不同分为5个品种改为分成两种类型, 标准型 (1型) 和稳定型 (2型) ;由原来采用选定的“标准样”改为采用“商定参照颜料”;增加了“可溶性铅含量”测定项目, 删除了“铬酸铅含量”测定项目;在原来主要以目测方法为主的项目上增加了仪器测定方法, 如色度法测定颜色, 光度计法测定相对着色力等。修订后的标准将更加科学合理, 与国际接轨。
GB/T 1863《氧化铁颜料》:整合修订国家标准GB/T 1863-1989《氧化铁红颜料》、化工行业标准HG/T 2249-1991《氧化铁黄颜料》和HG/T 2250-1991《氧化铁黑颜料》, 合并为氧化铁颜料标准。拟非等效采用最新版国际标准ISO 1248:2006《氧化铁颜料 规格和试验方法》, 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拓宽标准的适用范围;参照国际标准ISO 1248:2006中规定的分类方法, 不再按现行国家标准中规定来分等级 (如一等品和合格品) ;采用商定的参比样, 取消选定的国家标样;部分性能的试验方法改变, 如总铁量测定增加了电位滴定法, 总钙量测定增加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等。修订后的标准适用范围宽, 既考虑了国内产品实际状况, 又拉近了与国际标准的差距, 将更加先进与实用。
9项有关颜料和颜料分散性和分散效果评定系列标准均为新制定的国家标准, 等同采用相应国际标准, 分别介绍了5种分散方法和3种分散效果评定方法, 利用5种不同分散设备并规定了每种方法最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供使用者根据不同产品及不同使用要求选用。该系列标准与国标接轨, 为颜料和涂料生产企业了解研究不同颜料分散难易及效果评价提供了便捷途径。该系列标准将在本次年会上审查。
其它4项颜料试验方法标准中GB/T 1710《同类着色颜料耐光性比较》由上海市涂料研究所负责起草, 该标准修改采用ISO 787-15, 与原标准相比, 增加了“用双方商定的参照颜料进行比较”, 对设备和光源规定了具体技术要求, 试板制备所用基料、分散体组成及分散方法等更加灵活, 修改完善了结果评定方法等。修订后标准的操作性更强, 便于广泛应用。
1.2 涂料国家标准项目
07年已完成报批和接转至08年完成的31项涂料国家标准中, 产品标准8项, 均为各类船舶涂料标准;基础和试验方法标准23项, 包括了基础标准、通用试验方法标准以及多种类专用涂料试验方法标准。
9项船舶涂料标准是2005年对国家标准清理评价时针对该套标准标龄长、技术内容滞后、水平偏低、适用性差等现状提出修订的, 由本标委会统一归口组织, 分别由中船重工第七二五研究所、青岛海洋化工研究院和上海开林造漆厂并组织了业内有影响力有代表性的企业共同起草完成。07年完成报批4项, 分别为船壳漆、船用车间底漆、甲板漆3项产品标准和1项船舶漆耐盐水性试验方法标准。接转至08年完成的5项分别为船用油舱漆、防锈漆、压载舱漆、水线漆和货舱漆。该系列标准的完成再加上先前已经修订完成的7项船舶漆标准, 从根本上解决了船舶漆老龄化的问题, 分别规定了与目前船舶涂料实际水平及发展需求相适宜的技术指标, 重新修改完善了各项试验方法, 为我国船舶涂料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其它正在制定中的22项涂料标准有对试验温湿度、标准试板等基础标准的修订, 更多的是对包括涂料液体性能、涂膜机械物理性能、耐腐蚀性能等制定检验及评价方法, 这些标准绝大部分等同采用相应最新国际标准, 最大限度地与国际惯例保持一致。07年完成报批11项, 还有11项接转到08年完成。
1.3 涂料行业标准项目
2007年开始启动并拟于08年完成制定的3项化工行业标准分别为对《富锌底漆》的修订, 《建筑用水性氟涂料》和《负离子功能涂料》的制定。
HG/T 3668《富锌底漆》的修订:近年来, 富锌底漆在防腐工程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我国于2000年制定的HG/T 3668-2000《富锌底漆》自颁布实施以来, 为规范该产品的生产、使用发挥了较大的作用。随着国内富锌底漆技术工艺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提出的新的要求, 原标准的产品分类、标准中产品性能的项目设置、技术指标以及部分项目的检验方法都急需进行修订及完善, 尤其现行标准中锌含量指标采取一刀切的方式不能满足防腐要求不同的各个应用领域。标准修订后力争使产品分类更切合实际、技术指标更好地反映产品优良的防腐性能、检验方法更加科学准确。
《建筑用水性氟涂料》的制定:建筑用水性氟涂料具有健康环保等特点, 同时具有溶剂型氟涂料的优异性能, 所以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产品越来越趋于成熟, 国内许多氟树脂供应商和氟涂料生产企业都在致力于建筑用水性氟涂料的开发、推广应用。目前国内市场的建筑用水性氟涂料品种主要有:水性丙烯酸改性聚偏二氟乙烯 (PVDF) 涂料、水性氟烯烃/乙烯基醚共聚树脂 (FEVE) 涂料和水性含氟丙烯酸涂料等。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水性氟涂料产品标准, 溶剂型氟涂料的产品标准中氟含量测试等试验方法和指标等并不适用于水性氟涂料, 市场中已出现了许多假冒水性氟涂料的产品, 为了规范此类产品, 使该产品得到健康发展, 有必要率先制定建筑用水性氟涂料的产品标准。
《负离子功能涂料》的制定:负离子涂料是利用在涂料生产过程中添加能产生负离子的功能材料, 这些材料在涂料成膜后, 与空气和水分接触后发生物理和化学作用, 从而持续不断地释放出有益人体健康和能净化空气的负离子。此类涂料不但具有能产生负离子等功能, 而且涂膜物理性能良好, 在起到良好的装饰效果的同时还可起到改善室内环境作用。各国都在研究和生产负离子涂料, 日本、美国等国家走在世界前列, 目前许多国内外知名企业都在国内开发、生产或销售此类功能性涂料。由于目前还没有相应的产品标准, 对于该类涂料产生负离子的功能没有定性定量的依据, 一些并不具备负离子功能的涂料被冠以负离子名称, 造成市场混乱, 因此急需制定负离子涂料行业标准规范此类产品, 保护真正负离子涂料产品, 使该产品得到健康发展。
除上述49项标准项目外, 由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涂漆前表面处理分会 (TC5/SC6) 归口制定的5项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国家标准已于2007年底完成报批。
2 申报33项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并获批准
本标委会根据目前行业质量控制及检验技术的发展需要, 尤其是为满足涂料行业向低污染化方向发展的需要, 本着尽量采用国际标准的原则, 在2007年分三批陆续向国标委申报了33项国家标准的制修订计划项目。另外, 涂漆前表面处理分会 (TC5/SC6) 申报了5项国家标准制定计划项目。
2.1 年初申报的10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
1项为强制性安全标准GB18581-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的修订, 其余9项均为试验方法标准。GB18581从2001年底发布实施距今已整5年, 该标准首次对溶剂型木器涂料所涉及的有害物质尽可能全面的进行限定, 尤其是对人体毒性极大的苯、聚氨酯涂料中的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以及总漆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进行了限定, 大大促进了行业的技术进步, 提高了全行业的安全环保意识, 为引导全行业向着低污染化方向健康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切时有效落实该标准的强制性质,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2004年依据该标准对溶剂型木器涂料实施了强制性认证。该标准还于2004年获得了国标委评选的“优秀国家标准”荣誉称号。随着标准的贯彻实施, 产品的达标率逐年提高, 考虑到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等对人体的极大危害, 该标准的技术水平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因此, 应许多生产企业的要求, 计划对该标准进行修订, 拟在原标准基础上提高某些项目的限量要求, 修改完善试验方法, 提高测试准确度, 全面提高标准的整体水平。申报的其余9项试验方法标准均为采用国际标准, 有3项测定涂料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方法, 分别适用于不同VOC含量的涂料。1项为“多异氰酸酯树脂中单体二异氰酸酯的测定”方法, 是对现有国际GB/T 18446-2001的修订, 弥补了原国标采用填充柱主要测定甲苯二异氰酸酯一种单体而对多异氰酸酯树脂中未反应的二异氰酸酯单体不能定量测定的缺陷。以上对有害物质测定方法的制定和完善为今后制定相关涂料限量标准奠定基础。其余5项标准包括2项人工老化试验方法, 1项激光衍射分析粉体粒度方法及2项漆膜性能试验方法。该10项标准项目已获国标委批准并已开始启动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2.2 有关装饰装修用涂料的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
在2007年召开的全国质量工作会议中, 加强消费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成为当前标准化工作的一个重点。在国家标准委构建的消费品安全标准体系中, 面向普通消费者的装饰装修涂料被列入其中。为配合消费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 建立并完善装饰装修用涂料标准体系, 2007年8月本标委会组织申报了19项有关装饰装修用涂料的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该批标准中首次提出制定水性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强制性国家标准;6个推荐性产品国家标准涵盖了目前室内装饰装修常用涂料品种;12项试验方法标准既包含了常用检验方法的修订项目, 也包含了对涂料中各类有害物质进行定量的分析测定方法。通过该批标准的制修订, 再加上现有装饰装修涂料标准, 将为构建一套完整的装饰装修涂料标准体系奠定基础。该批标准计划项目目前已获国标委批准并已开始启动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2.3 申报了4项国家标准制定新项目
2007年8月发生美国最大玩具商美泰公司向美国消费者安全委员会提出召回由广东佛山利达玩具公司生产的96.7万件塑胶玩具事件, 致使利达公司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三千万美元, 且发生了人命事件。召回事件起因于玩具中涂料含铅量超标。该事件的事非曲直以及复杂的处理过程暂且不谈, 但其所造成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该事件本身, 再加上其它出口商品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 通过一些媒体的渲染放大, 逐步升级为国家利益问题。国家标准委领导对此非常重视, 专门听取了本标委会关于涂料产品中含铅情况、目前限定标准情况以及国内外标准水平对比情况的汇报。
近几年本标委会在制定涂料中铅等重金属以及其它有害物质限量标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为提高全行业的环保意识、推动涂料产品的技术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本标委会的不懈努力下, 目前在涂料界, 积极研制开发并推广低污染化涂料已成为共识且具备了良好氛围, 并逐渐成为自觉行动。但我们也须看到, 目前我国涂料标准中设置铅含量限值要求的产品还有限, 主要是室内用涂料以及与儿童密切接触的产品, 且以限定可溶性铅为主。为了进一步加强涂料全行业对有害物质尤其是铅危害的认识, 提高环保意识, 与国外先进国家看齐, 进一步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 还应扩大限制铅含量的涂料品种, 由主要限制室用涂料以及与儿童密切接触的涂料逐渐扩展到对主要工业用涂料尤其是与人身密切接触的涂料, 参考国外先进标准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 本着发展的战略眼光深入研讨可溶性铅和总铅的科学性。
按照国家标准委的要求, 本标委会及时申报了4项国家标准制定新项目, 其中3项为强制性, 1项为推荐性。选择的涂料品种包括两项影响面大且极具代表性的外用工业涂料, 即汽车涂料和建筑用外墙涂料。还有针对此次出口玩具涂料中铅超标问题提出的对玩具用涂料中有害物质的强制限量项目。另外考虑到在家用电器、手机、机床、自行车、摩托车等与人体密切接触的产品中均用到各类涂料, 提出一个对其中的铅以及其他有害元素进行限定的通用型推荐性标准。再加上已在“消费品安全标准体系”中申报的《室内用水性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有害物质限量标准基本涵盖了室内用涂料、玩具涂料、与人体密切接触产品用涂料、主要外用工业涂料等领域。相信通过对这些标准项目的提出、制定以及实施, 对全涂料行业乃至所有相关行业均起到极为震撼的积极作用, 再加上现有标准的进一步强化实施, 为构筑涂料中有害物质的限量标准体系奠定了基础。该四项标准目前已获国标委批准并已开始启动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2.4 有关“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国家标准
除以上申报的33项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外, 2007年本标委会涂漆前表面处理分会申报了5项有关“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国家标准, 该5项标准目前已获国标委批准并已开始启动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3 2006~2007年批准发布的标准
从2006年截止目前共批准发布了56项有关涂料和颜料国家标准和化工行业标准。其中国家标准31项, 行业标准25项;06年批准32项, 07年24项;产品标准18项, 试验方法标准38项;颜料占12项, 各类涂料占38项, 稀释剂及助剂占6项。
4 国际标准化活动
4.1 国际标准表态
2007年累计收到各类ISO文件193件共1672页, 在此期间共完成ISO标准草案的表态39件, 表态率为100%;收到ASTM表态文件290件, 全部按要求完成表态。目前ISO/TC35已发布的现行国际标准为288项, 正在制修订的国际标准 (包括新工作项目建议) 为34项。
在对上述标准草案的表态过程中, 根据对这些标准草案的理解及使用情况合理提出了我国的建议和意见 (包括编辑性意见和部分技术性意见) , 受到了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好评和认可。如:在对ISO 17132《色漆和清漆——T弯试验》DIS稿的表态时, 我们建议对试板绕模子弯曲的整个过程进行补充和完善;在对ISO 3251《色漆、清漆和塑料——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DIS稿表态的过程中, 建议修改结果表示章节的举例内容, 以与方法的重复性限r一致;在对ISO/TC35/N1309 2007年国际标准复审时, 建议修订其中的一个标准ISO 1513:1992《色漆和清漆——试样的检查和制备》, 因为其引用的取样标准已被ISO 15528合并并取代, 因此ISO 1513的文本也应作较大的修改。以上意见都被国际标准所采纳, 并体现在随后新的标准文本中。
4.2 参加国际标准化会议
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35色漆和清漆技术委员会的技术对口单位, 应ISO/TC35秘书处及韩国主办方的邀请, 本标委会派代表参加了于2007年5月29日~2007年5月31日在韩国济州召开的ISO/TC35第33届年会。
此次年会为期3天, 共有来自10多个国家约40多名代表参加, 包括:色漆和清漆技术委员会总会会议, 近海和相关结构用保护漆体系工作组会议, 钢结构用保护漆体系分技术委员会会议, 主席顾问团会议等。我国代表参加了除主席顾问团会议之外的其他会议。ISO/TC35/SC14/WG9工作组会议讨论了国际标准ISO 20340的拟修订内容。SC14分会及TC35总会会议分别介绍了各自的组织结构情况, 包括成员构成与ISO其他技术委员会或其他国际组织间的联系情况、工作组或分会组成情况等;介绍了自上届年会以来的工作进展情况及对上届会议形成的决议的实施情况等;由各工作组召集人或各分会主席分别作一年来的工作报告, 会上各国代表对正在进行中的项目中有争议的内容展开讨论, 并提出了未来拟开展的一些工作项目的设想;最后经与会代表表决形成会议决议。
4.3 参加亚洲涂料标准化联合会议
为促进亚洲各国更好地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也为了加快亚洲地区涂料及涂料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地区间的信息共享, 2007年5月29日在韩国济州召开了第3届亚洲涂料标准化联合会议 (3rdAJM) , 共有来自韩国、日本和中国的十余名代表参加。
会上主办方韩国代表首先介绍了亚洲涂料标准化联合会议的目的;接着由日本代表介绍了去年在中国常州召开的第2届亚洲标准化联合会议的决议;然后韩国代表再介绍韩国的有关降低涂料中VOCS的研究课题, 针对这一议题, 各国代表分别介绍各个国家的VOC控制情况, 包括VOC测试方法标准、限量要求及降低趋势等, 我国代表还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开展的有关降低涂料中有害污染物质的标准制定情况;最后大会对下次会议的议题、地点等提出了适当的要求, 三国代表就上述问题基本达成共识。
5 标准分会的筹建
漆基 (树脂) 是涂料产品中最主要原材料之一, 对于涂料品种的划分及产品性能的优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涂料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以及对涂料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 目前国内漆基产品无论是花色品种还是产量规模都得到了迅猛发展, 制定相应标准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目前, 涂料标委会 (TC5) 及相关分会的建制完全是按照对应的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TC35) 设立的, 与其相比, 目前只缺“涂料用漆基产品和试验方法分会 (ISO/TC35/SC10) ”。为了满足目前日益强烈的标准化管理要求, 制定和完善涂料用漆基标准体系, 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本标委会提出了组建涂料用漆基产品和试验方法分会的申请, 并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批准。
标委会秘书处及时开展分会筹建工作, 聘请了全国各地涂料用漆基领域生产、检验、科研、使用等相关方面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21名专家组成了分技术委员会, 其中设主任委员1人, 副主任委员2人, 秘书长1人。
编写了分会章程、秘书处工作细则、涂料用漆基产品领域的国家标准体系框架、分会近几年工作计划等, 落实了分会秘书处人员、办公条件等, 并及时将筹建方案报送至国家标准委批准。该方案一旦被批准, 该分会将在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领导下启动并负责涂料用漆基专业技术领域的标准化技术归口工作, 组织相关部门对重要漆基产品制定产品标准及相关试验方法标准, 从而逐步建立一套完整的涂料用漆基标准体系。
6 标准化研究项目的开展
为了全面了解中国涂料目前污染现状, 找出与先进国家的差距, 引导全行业向低污染化方向发展, 国家科技部于2006年向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国家涂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下达了社会公益研究项目《中国涂料低污染化标准体系的研究》课题。该项目通过较为系统的研究国外相关低污染化涂料标准、对国内涂料样品抽样验证实验以及对相关企业的产品调研等, 以此为基础制定符合我国涂料低污染化发展的标准战略, 引导并推动我国涂料工业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该项目的主要技术内容:通过仪器购置并充分利用现有仪器设备, 对国内外多个涂料产品进行了1000多项次的采样分析, 在大量验证试验过程中, 结合国外先进标准的测试方法, 积极探索, 反复试验, 建立了多个较为成熟、准确可靠的测试方法, 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有害物质分析测试的国家标准方法建议书和草案;在对国内有代表性企业发函调研、研究分析国内外相关标准及法规的基础上, 结合验证试验数据汇总分析结果, 提出中国涂料低污染化发展目标;同时选择覆盖面较大、极具代表性的产品提出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建议书, 并编制标准草案;在以上工作基础上, 最终形成《中国涂料低污染化标准体系指南》, 与现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相结合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中国涂料低污染化标准体系平台。
该项目预期达到的目标:通过本项目的实施, 将促使我国涂料行业向低污染化方向发展迈出坚实的一步, 为降低各类涂料中的污染物和有害物质、推动涂料工业实现低污染化发展目标奠定技术基础, 最终达到保护人身健康和大气环境、促进涂料行业技术进步和健康发展的宏伟目标。
该项目已经完成, 目前处于待验收阶段。
7 提供优质标准化服务
2007年标委会根据形势变化及实际需要继续面向全行业提供多方位标准化服务。继续组织标委会通讯成员网, 积极开展标准技术咨询和信息服务, 提供最新的国内外标准资料和技术信息, 提供标准与质量方面的咨询解释, 为企业提供强制性认证、企业标准备案等指导, 为企业临时的、急迫的具体要求及时提供针对性的服务。秘书处每季度出版的《涂料和颜料标准化与质量监测》及时准确地传达国家各级标准化主管部门关于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任务和部署, 及时报道标准制定、修订、废止、代替等信息以及标委会工作动态, 极大地方便了行业内信息传递及标准查询。此外为了使标准得以顺利实施, 秘书处还负责各类检验用标准样品的研制及发放。为了方便标准执行者的检验, 秘书处还对检验用仪器设备、底材、消耗性物品等提供服务。
本标委会与中国标准出版社合作编辑发行的《涂料与颜料标准汇编》为广大标准使用者提供了快捷方便的标准信息服务, 一直以来受到普遍欢迎且供不应求。07年标委会又与中国标准出版社合作重新对汇编进行编辑出版, 该汇编听取了许多客户反映的意见, 将所有400多个现行标准根据其使用领域、标准性质及大致数量分为7个部分并单独成册, 具体为:涂料产品标准分为3册, 涂料试验方法标准分为3册, 颜料1册。
涂料产品标准3册内容分别为:建筑涂料:包括应用于墙面、防水、地坪、防火等涂料;专用涂料:明确应用领域或目的的涂料, 包括应用于船舶、车辆、桥梁、铁路公路、电器绝缘、机床、轻工等的涂料;通用涂料:以主要成膜物或组成特点为特征的涂料, 还包括涂料用辅助材料等。涂料试验方法标准3册内容分别为通用标准, 包括基础标准、涂装技术规范、化学分析等;涂料液体性能和施工性能标准;涂膜性能标准, 包括光学性能、物理机械性能、各类耐性等。颜料标准单独1册, 包括产品和试验方法所有标准。该套标准汇编分类出版后将极大方便客户对标准信息的不同需求。
为使标准能够有效贯彻实施, 达到规范生产和市场、为贸易活动服务及促进技术进步的目的, 标委会秘书处在2007年及时组织了对重要标准的宣贯。5月组织了对修订后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8582《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的宣贯班, 学员大部分来自各级涂料检验机构, 标准起草人耐心细致的讲解, 并采用理论授课和操作相结合方法, 使这些学员提前掌握了标准内容及分析测试方法, 统一了操作手法。9月组织了对新颁国家标准GB/T 1706-2006《二氧化钛颜料》的宣贯班, 参加的学员大部分来自钛白生产企业, 也有涂料生产企业, 为提高企业检验人员的检验把关能力发挥了作用。
8 取得的荣誉
一、以保障经济平稳运行为目标,认真做好煤电油运等运行保障要素协调
目前,煤电油运和一些重要原材料供给能力显著增强,经济运行支撑条件进一步改善。但是,受运力制约、电网负荷峰谷差拉大、安全生产和气候等因素影响,局部地区、部分时段的紧张问题仍然存在。要继续搞好煤电油运供需形势的监测分析,加大对重要行业、重点地区和关键时段运行情况的动态跟踪,充分发挥经济运行协调机制的作用,加强运行调节,保障有序供应,为党的“十七大”召开提供良好环境。
切实做好煤炭产运需衔接。在完成年度煤炭产运需衔接的基础上,要重点督促煤炭供需双方强化诚信意识,严格按照合同数量和质量组织供应,提高合同兑现率。在统筹兼顾前提下,重点做好电力迎峰度夏和冬季供暖两个消费高峰季节、华东和华中等主要消费地区的煤炭供应保障。与此同时,巩固和发展煤炭订货改革成果,加快推动建立以全国煤炭交易中心为主体的现代化煤炭交易体系的各项工作。
加强电力运行调节。今年的电力运行调节应着力做好保证电力供应和优化电力供应两个方面的工作,制定并完善好电力应急预案,重点保证迎峰度夏度冬、“十七大”召开以及重要节假日期间电力的正常供应。电力供需基本平衡的地区要按照在平衡中强化节约、在节约中优化平衡的要求,科学制定电力供需平衡方案,通过实施替代发电等有效措施,努力提高可再生能源、水电、核电以及大型高效火电机组的设备利用小时,积极促进节能减排。一些电力供需仍存在季节性、时段性紧张的地区,要继续按照“有保有限”的原则,编制并实施好有序用电方案,确保居民生活、农业生产、交通运输枢纽等重点单位的用电不受影响。几个容易遭受台风影响的沿海地区,要编制并演练好大面积停电应急预案,切实提高预防和应对台风灾害的能力,最大限度减轻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
努力增加石油天然气的有效供应。根据区域、行业季节需求特点,协调好天然气、成品油供应。为做好全年油气供应工作,进一步加强总量平衡和调控,加大对重点地区、敏感品种的资源布局及调运衔接。协调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企业,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挖掘潜力,增加生产供应。严格控制成品油特别是柴油和航空煤油出口。严禁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工业项目违规建设和投用。重点协调好北京市天然气供应,确保奥运设施试运行需要。明确天然气保供序位,确保城市居民、公共事业等用气。
搞好交通运输协调。针对各种运输方式供需状况,制定和完善政策,鼓励使用水运、公路等运输方式,发挥综合运输网络的作用。加强运输协调,确保煤炭、石油、粮食、化肥等重点物资运输。对东北进关物资和运输紧张地区,尽可能利用不同的运输方式。
二、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要紧紧结合经济运行工作职能和特点,立足行业、地区实际情况,把握经济运行工作的重点领域,抓住节能降耗减排的关键环节,对推进节能降耗减排工作做出总体安排。在能源领域,要积极促进能源结构优化,强化需求侧管理工作;在原材料领域,要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力度,加快产业升级改造;在加工工业领域,积极推广应用节能节材技术,培育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推动品牌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降低物流损耗。
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资源配置方式,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建立完善既能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又能体现节能降耗与污染减排要求的经济运行调节机制,将有限资源、运力优先向循环经济、综合利用、节能降耗减排搞得好的领域和企业倾斜。支持煤矿优化用户结构,支持用户优化资源结构。加强供用电分析协调,对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和国家产业政策明确的限制类、淘汰类产品生产严格控制其用电需求。
强化能源需求侧管理。在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中,要把需求侧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抓紧制定和完善相关管理办法,建立需求侧管理的长效运行机制。今年,在冶金、有色、建材、化工等高耗能行业选择一批用电大户,推动实施变频改造、冰水蓄能、负荷管理等项目,大力推广先进节电、移峰技术,努力促进电力负荷特性的优化和电能使用效率的提高。针对天然气供应整体偏紧的趋势,加强天然气需求侧管理,推动天然气利用政策的制定。根据季节特点统筹安排资源,各地要制订天然气供应序位表,做到有序供用气。
加大淘汰落后工作力度。淘汰落后既是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推进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一项重要任务,要下更大决心,花更大气力,淘汰一批落后生产能力。继续完善市场准入条件,提高准入门槛,加强准入管理。对已经发布的行业准入条件,要抓好落实。在制修订重点行业市场准入条件中,突出节能减排方面的要求,对准入门槛偏低的,要修订提高,已有先进标准的,要加大实施力度。要按照行业准入条件,实施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各地要做好本地区企业准入管理的初审和日常监管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按规定程序对申请准入公告的企业组织复核,经公示后适时公告符合准入条件企业名单。强化准入,层层把关。
搞好节能技术和产品的应用推广。在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同时,要注重通过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生产工艺,推广应用新的节能技术和产品。电力行业,通过替代发电,优化发电生产组织,促进节能降耗减排工作。铝行业,推广不停电条件下停开槽技术、烟气净化系统的应用,提高电解铝液直接铸轧比例和铝加工材综合成品率。铜冶炼、铅锌冶炼行业,采用富氧熔炼、大型沸腾焙烧技术改造淘汰落后工作,配合双转双吸制酸等工艺,结合余热发电,减少二氧化硫排放。水泥行业,鼓励对新型干法窑系统废气余热进行回收利用,采用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科学处理和利用工业废弃物、城市污泥和生活垃圾生产水泥。机电行业,继续在中小电机行业推动用冷轧硅钢片代替高耗能的热轧硅钢片,搞好“以冷代热”的有关协调工作,加大高效、节能、低噪音电机推广应用;推广非晶材料生产配电变压器,引导和支持使用新材料制造节能型变压器。纺织行业,重点推动节能节水新技术及废水深度治理回用技术、苎麻生物脱胶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聚酯弃片及废旧纤维的回收利用。
三、搞好现代物流和品牌建设,推进增长方式转变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继续完善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一是充分发挥全国现代物流部际联席会议协调机制的作用,加强对全国现代物流工作的综合协调。二是从解决物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入手,按照《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的要求继续推进有关政策的落实。在总结前两年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开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工作。三是积极创造条件,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互相融合、联动发展。四是加强物流基础工作,继续推进省市物流统计和物流标准化工作。
稳步推进品牌建设。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快出台《关于加快我国自主知名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抓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研究和试点,支持公共品牌的创建活动。选择纺织服装、轻工家电、电子通信、机械设备、医药化工、建筑材料、交通物流、商贸餐饮、旅游观光和特色农业等十大领域,实施自主品牌建设重点工程,今年重点研究制定服装行业自主品牌建设指导意见。
四、加强监测分析,继续完善经济运行监测网络和信息发布制度
要继续把监测分析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这是做好经济运行各方面工作的基础。一方面,要加强对宏观经济运行形势的监测分析,及时掌握宏观情况,准确把握宏观经济走势。另一方面,要密切跟踪重点行业、重点地区情况,包括重点产品国内外供求形势的变化和重点地区市场供应情况。做好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跟踪分析,及时掌握结构调整进展情况,重点关注工作中遇到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坚持重要情况及时报告的制度,以便尽早进行研究和组织协调。
加强监测分析基础建设,建立和完善经济运行监测网络体系。我委经济运行调度信息网络系统恢复启用项目已经正式立项,并进入实施阶段,争取年内投入运行。总体架构是,建立以部门、协会为依托的行业经济运行信息调度系统,以省市、中心城市和县市经济运行部门为基础的地方经济运行信息调度系统,以国家统计局大中型企业联网直报系统为支撑、以企业为对象的信息快速反映系统,基本形成覆盖行业、地方和企业的经济运行监测网络体系。通过系统建设,有效利用统计、交通运输、海关等有关部门和各行业协会(联合会)的信息资源,及时收集和反馈地方经济运行情况,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时掌握经济运行中的第一手信息、第一手情况。各地要配合做好这项工作,并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和完善地方经济运行监测网络系统。
要把建立健全分析例会制度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抓好。认真做好月度、季度分析,根据各地实际,逐步形成季度部门、协会分析例会制度。继续坚持季度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制度,创新信息发布形式,丰富发布内容,调整发布频次,进一步发挥信息发布对经济运行的引导作用。
五、切实加强应急保障工作,统筹做好各项工作
应急保障工作要把重点放在预案管理和体系建设方面。结合“十一五”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的实施,推进应急物资保障监测网络和预警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应急物资资源调查与分类工作,编制重要应急物资目录,确定应急物资能力储备的品种和规模;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应急物资生产能力及配送项目建议。建立健全应急物资保障信息共享和协调机制。
统筹兼顾好经济运行各项工作。围绕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所需重点产品的正常生产,协调解决好影响企业生产的突出问题,确保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进度。组织好《糖业管理条例》、《促进酒业健康发展指导意见》制定,维护好蔗农的利益,加强糖精限产限销工作。推进纺织等行业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建设。加强和完善医药储备管理,组织编制2007年度中药材生产扶持项目计划,开展中药材扶持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协调有关部门做好《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履约工作。
现将2003-2007年纪检监察工作情况及2008年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一、2003-2007年工作回顾
2003年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上级反腐倡廉决策部署,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新的明显成效,为促进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贴紧中心,为经济建设服务有了新进展。各级牢固树立第一要务意识,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开展工作,服务层次和水平不断提高。以建设服务机关、阳光机关、廉政机关为目标,在全市开展了“加强机关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和“加强效能建设、创建责任机关”活动,对67个基层窗口服务单位进行民主评议,并抓好整改,认真解决服务态度差、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为政不廉等问题。牵头开展了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成立了优化发展环境办公室,制定下发了实施意见和《关于对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行为实施责任追究的暂行规定》,从社会各界聘请了100名特邀监督员,开展明察暗访活动,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24个。设立了2部公开举报电话,并通过“网上市民对话”和举报信箱,接受社会各界的投诉和举报,并严格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共受理处结行政效能投诉50起,为全市“项目建设年”活动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认真贯彻行政监察法及其实施条例,对执行行政许可法、土地管理法、招标投标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情况开展经常性监督检查,促进了依法行政。开展专项执法监察,对540项建设工程依法办理手续情况进行集中检查,对未办理手续的56个工程进行了处理。检查征用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情况217宗,纠正了存在的问题。开展矿业秩序、评比达标专项治理整顿,对农村落实土地承包政策和粮食直补发放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证了有关规定的落实。做好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参与了60起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对有关人员进行了处理。
(二)强化教育监管,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进一步深化。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市纪委每年年初都召开全委会,制定下发全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施意见,把重点任务目标分解落实到各镇(街、区)和牵头部门,由市委书记与各单位一把手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各基层党委也根据本单位的任务目标,与下属单位和农村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局面。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每年“七一”期间,以市委名义进行大张旗鼓地表彰;对不履行责任制的,严格进行责任追究,先后对30名领导干部进行了责任追究。
扎实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坚持一年一个主题,先后在全市开展了“艰苦奋斗、廉洁从政”、“为民、务实、清廉”、“廉洁奉公、执政为民”、“勤政廉政、科学发展”和“加强作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主题教育,提高了领导干部廉洁勤政意识。探索教育形式,丰富教育载体,2006年3月份首次举办了“廉洁勤政、拒腐防变”大型教育展览,组织全市8000多名党员干部观看了展览,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强烈反响。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扎实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营造了“崇尚廉洁”的浓厚社会氛围。
严格落实廉洁从政各项制度。认真执行“五个不许”的规定,严肃处理了违规的党员干部。坚持述职述廉和民主评廉制度,落实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和收受礼品登记制度,涉及金额1000多万元。先后组织开展了党员干部用公款为个人购买商业保险、领导干部拖欠公款、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干部职工虚报冒领工资等专项清理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
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组织3000多名农村干部参观了反腐倡廉教育展览,对全市农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进行了集体廉政谈话教育,提高了农村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在农村干部中全面推行“双述双评双公开”,形成了“村官功过村民评”的监督机制;制定和落实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制度,规范农村干部从政行为,有效解决了农村干部中存在的不公开、不公正、不作为、不廉洁等问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保证。
(三)着力解决突出问题,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工作扎实开展。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先后查处违法排污企业78家,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600多万元;规范城镇房屋拆迁管理行为,加强对征收征用土地和拆迁补偿资金分配使用的监管;规范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的程序和规定,保障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坚决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认真解决非法行医、制售假劣药品等问题,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让利于民2000多万元。落实义务教育“一费制”收费办法和公办高中择校生“三限”政策,进一步规范了教育收费行为。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查处商业贿赂案件18起。全面取消农业税和农村“两工”,免除义务教育段学生学杂费,进一步减轻了群众负担。加强对公路“三乱”、公车私用治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巩固了成果,防止了反弹。
(四)健全工作机制,信访办案工作保持良好势头。围绕开展“信访举报工作质量年”活动,把解决集体访、越级访和信访积案作为重点,通过落实领导接访制度,推行信访双向承诺制度和办事公开制度,实行结案追踪和回访制度,较好地维护了社会稳定。共受理业务范围内的群众来信来访747件,处结率达100%。
健全内部沟通、外部协调和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办案合力;落实领导包案制度,完善督导检查制度,促进了办案工作的平衡发展;坚持依纪依法办案,全面推行“乡案县审”制度,确保了案件正确率。共立查案件334起,其中自办案件266起,大要案64起,给予处分294人,通过办案挽回经济损失600多万元。
(五)加大治本力度,源头治理工作向纵深推进。大力实施“阳光政务工程”,政务公开、村务公开、校务公开和厂务公开在全市推行;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形成了上下贯通的电子网络;加强经常性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使“四务”公开工作走上了规范化轨道。认真执行《政府采购法》,坚持依法采购、规范运作,共完成政府采购3亿多元,节资率达14%。坚持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公开出让土地983.5亩,收益2.3亿元,全市建设工程招投标率达到100%。全面清理行政许可和收费项目,共清理行政许可项目327项,保留315项,取消12项;清理行政许可收费项目110项,保留45项,取消65项;清理行政许可主体50个;加强对保留项目的监管,有效地防止了审批项目中的不正之风。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深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得到较好落实。完善领导干部交流、任职回避、经济责任审计、任前公示等制度,杜绝了在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六)加强队伍建设,纪检监察干部素质全面提高。各级纪检机关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扎实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认真组织学习,深刻排查问题,切实进行整改,广大纪检干部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作风明显转变,纪律明显增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建立了纪检机关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检查考核办法,不断强化系统内部管理;加强纪检干部业务培训,加大交流轮岗力度,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深入开展了“提高五种能力,争创一流业绩”和“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广大纪检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实践,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纪检工作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切实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树立起了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
五年来,全市纪检监察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仍然比较严峻,大要案时有发生;二是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铺张浪费现象还比较严重;三是少数领导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够,有些工作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二、2007年主要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察局按照“抓典型、育亮点、创特色、求实效”的总体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纪检监察各项工作继续走在烟台市前列。
1、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牵头开展了优化发展环境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制定下发了实施意见和《关于对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行为实施责任追究的暂行规定》,成立了市优化发展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宣传典型6个,下发通报、简报11期。二是进行明察暗访。从社会各界聘请了100名特邀监督员,开展明察暗访2次,监督员反映的24个问题全部得到了解决。三是开展公开承诺活动。在电视台设立了“优化发展环境公开承诺”专题栏目,组织全市32个重点部门“一把手”公开承诺优化发展环境的具体措施,接受社会监督。四是畅通投诉渠道。设立了2部公开举报电话,并通过举报信箱和纪检监察网站,接受社会各界的投诉和举报,共处结行政效能投诉8起。五是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开展涉农收费专项清理活动,减轻农民负担50万元;查处哄抬农资价格、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37件,涉及金额52万元;查处违法排污企业35家;集中采购药品总金额5600万元;开展了建筑市场、矿业秩序、评比达标专项治理整顿,建筑工程招投标率达到了100%;全部免除义务教育段学生学杂费,进一步减轻了群众负担。
2、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得到加强。开展了“作风建设八落实”和“加强作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主题教育;对86名新任科级领导干部进行了集中廉政教育,向800多名科级领导干部家属下发了“廉洁治家”倡议书;建设廉政文化“六进”示范点6个;开展“法纪进农村”活动,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了党政纪知识教育;加大宣传调研力度,在《中国纪检监察报》发稿50篇,被上级转发调研文章、信息、网络评论等76篇,被中纪委转发信息5篇,名列烟台各县市区前茅,在烟台纪委宣教工作会议上我市作了典型发言。落实领导干部个人生活重大事项报告和收受礼品登记等制度,共有700多名领导干部报告了个人生活重大事项。
3、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深化。一是构筑“监督链”。在全市农村开展了以“村干部述职述廉、群众测评和组织考评、村务公开和测评结果公开”为主要内容的“双述双评双公开”活动,形成了“村官功过村民评”的监督机制。开展“三双”活动的经验做法被省纪委转发。二是延伸“责任链”。市委书记与14处镇(街、区)、17个市直重点牵头部门签定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将53项重点任务分解落实到了有关单位。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向农村基层延伸,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体系。共对8名党员干部实施了责任追究,“七一”期间隆重表彰了10个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86个先进党支部和122名先进个人。三是完善“考核链”。制定下发了镇(街、区)和市直部门纪检工作考核细则,细化内容、量化指标、分解任务,实行百分考核,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落实。
4、信访办案工作取得新进展。完善工作程序,健全工作制度,推进信访举报工作办事公开,维护了社会稳定。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212件次,其中业务范围内的来信来访85件,处结率达到了100%,未出现一起业务内的集体访和越级访。坚持领导包案、督导检查、“乡案县审”等制度,严格遵守“二十四字”办案方针,确保了案件数量和质量。共立查案件57起,其中自办案件32起,大要案11起,处分违纪人员49人,换回经济损失76万元。
三、明年工作打算
根据上级纪委部署,结合我市实际,2008年全市纪检监察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反腐倡廉战略方针,以优化发展环境、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反腐倡廉教育、信访、办案等工作为重点,推动全市纪检监察工作的深入开展,更好地服务全市工作大局。
(一)以服务经济建设为目的,优化发展环境。继续抓好治理教育乱收费、公路三乱、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等专项治理,严厉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围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执法监察,为经济建设提供环境保障。组织特邀监督员深入开展明察暗访活动和行风评议活动,认真受理企业和群众的效能投诉,重点抓好对违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行为,阻碍政令畅通、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以及执法犯法等行为的查处,对典型案例进行公开曝光,为经济建设提供纪律保障。
(二)以推进新农村建设为落脚点,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重点围绕支农惠农政策、农村土地政策落实情况以及农村综合改革推进情况开展监督检查;认真解决农民群众来信来访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严肃查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向农村基层延伸,层层签署责任状,形成完善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体系;大力开展“双述双评双公开”活动,加强对农村干部的监督,促进农村干部“为民、务实、清廉”,推进和谐基层建设。
(三)以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为主线,强化反腐倡廉教育。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加大党风廉政教育力度,广泛宣讲反腐败斗争面临的新形势,大力宣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深入剖析领导干部违法乱纪的典型案例,引导党员干部自觉践行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加强作风建设。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六进”工程,按照烟台纪委制定的示范点创建标准,选好典型、抓好样板,推动廉政文化活动在各个领域深入开展。不断拓展廉政文化阵地,建设一批公益广告牌、宣传栏等廉政文化设施。
(四)以保持社会稳定为目标,做好信访举报工作。突出抓好信访举报事项的受理、办理和答复各个环节,维护社会稳定。年内无越级访和集体访,按期结案率达到100%,优质结案率达到90%以上。落实信访举报办事公开和目标管理制度。继续深化信访举报办事公开,对重要信访问题,在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在不泄露国家秘密的前提下,加大对调查处理和答复环节的公开力度,努力提高结服率。坚持“重心下移、责任下移”,落实基层信访举报工作目标管理制度,督促基层单位切实抓好初信初访,集中处理信访积案,力求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推行领导接访和干部下访。积极推行领导接访和干部下访制度,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准确了解和掌握社情民意,引导群众依纪依法表达利益诉求,及时终结无理要求。加强信访举报工作基础性建设。建立健全市、镇、村三级信访举报网络,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建立信息员工作制度,强化培训,提高能力,及时捕捉倾向性、苗头性信访问题,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五)以稳定数量、提高质量为基本要求,加大办案力度。把查办案件作为惩治腐败、端正党风政风的重要手段,落实办案制度,改进办案方法,实现办案数量和质量“双提高”。把握办案重点。重点查办党员领导干部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以权谋私以及在征地拆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完善办案制度。坚持基层办案目标管理制度,对基层自办案件提出量化要求,对结案时限和结案质量进行严格考核,增强基层办案责任感。健全办案协调机制,加强与检察、审判、公安以及组织、人事、审计、工商、税务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实现办案信息资源共享,拓宽办案渠道。继续实行“乡案县审”制度,加强对基层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审理工作质量。依纪依法办案。认真贯彻中纪委《关于纪检监察机关严格依纪依法办案的意见》,严格按照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履行办案程序、使用办案措施,使所办案件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2007年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各股室的密切配合下,通过全队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依法办事,文明执法,清正廉洁,勤政高效,求实创新,积极宣传劳动法律法规和政策,努力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用人单位排忧解难,维护社会稳定。
一、劳动保障监察现状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劳动关系有了显著的变化,劳资关系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的特点,出现了程度不同的背离和谐劳动关系的现象,在监察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在建筑、轻工、服装、餐饮服务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比较普遍;二是劳动合同签订率低、期限短、内容不规范;三是最低工资保障制度还没有得到全面执行,拖欠工资现象仍时有发生;四是超时加班现象比较普遍,劳动条件差;五是社会保险覆盖面窄、统筹层次低,欠缴保险费现象严重;六是我市作为工业城市、市境内各类企业比较多,达4.5千家,用工情况多元化,多数民营、集体、个体工商户企业法人不懂法、不学法,以利益为主,导致劳动者只有义务不能享受权利;七是现阶段我市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环境比较差,劳动保障监察人员少,办案无任何经费来源,并且在一旦对用人单位违法行为进整改后,存在说情求情的,甚至有干忧执法活动正常开展的现象。1
二、主要作法
一至十月份,我队共处理信访案件23起,涉及工资、社会保险、经济补偿等方面要求370余人,结案率达到98%,受理举报、投诉案件270件,日常巡检、专项检查、主动监察332户,涉及职工人数28991人,涉及用人单位238家,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249.7万元,重点中心工作一是在今年1—2月份会同公安、工会、规划建设等部门对我市建筑、服装、制造等用工密集型企业进行一次,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共检查了23家各类企业,涉及农民工1000余人,为农民工追缴工资50余万元;二是今年6月份会同工会、工商、公安、人事、监察等部门对我市劳动力(人才)市场进行了一次清理整顿,对两家有问题的职业介绍机构进行了整顿和规范;三是在今年7—8月份合同公安、监察、国土、工商、民政、改由监察、工会、规划建设等部门对我市40个乡镇,477个自然村的五小企业进行了调查,并抽查了43家五小企业涉及农民工3865人;四是8月份根据劳动者举报为武引工程施工单位,武都水库巷联营左岸施工队200余名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210万元;五是我队依据《劳动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相关法规、法规和规定的要求,在监察工作人员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工作态度,对有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定的企业和用人单位,严格按照监察程序,视违法情节严重分别向14农用人单位下达了限期整改指令书,限期整改,对不限期整改的胜峰天燃气化工有限公司给予了5000元的行政处罚和行政处理,对福乐多
商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了5000元的行政处罚,对武都水泥有限公司进行行政处理,对金阳剑门水泥有限公司进行了800元的行政下罚和补缴30余万元的医疗保险行政处罚,(现天化厂、福乐多以将各自5000元的罚款缴入专户,金阳剑门水泥厂的行政处罚和行政处进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中)
三、今后的打算
(1)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和有关行政执法的法律法规的学习特别是劳动合同法)准确掌握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的内容方式,程序以及法律的适用,努力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2)加大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宣传特别是对2008年1月1日实施的《劳动合同法》的宣传,我们明年打算①是在部份用工密集和人口较多的乡镇进行集中宣传,利用宣传车,通过广播电视媒体和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宣传,同时利用我局劳动保障网站进行宣传;②是在以前的基础上加大对辖区内在校大中专学生进行宣传,全面提高用人单位和广大劳动者的法制意识,增强劳动者依法维权的能力。
(3)加强联合检查,专项检查力度,逐步建立健全劳动保障部门为主,建设、公安、安全、妇联、民政、工会、人事、法治等有关部门配合,联合行动,齐抓共管的综合治理机制,通过联合相关职能部门,积极组织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开展以用人单位招用工备案,签订劳动合同、工资支付,使用童工、维护女职工权益、社保基金扩面等项内容为专项
检查重点,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下一步我们将根据省厅《关于规范劳动保障监察标准》的要求,力争在完成各类举报、投诉案件和专项检查的基础上,对我市的各用人单位分行业、分类型进行日常巡查和重点检查,根据通知要求行政处罚(处理)的户数不能低于当年立案案件数的5%,今年我们大队共受理举报投诉案件达270余件,还不含当面解决和电话联系的,但处罚(处理)处理只有4件。
(4)继续做好来信来访接待和办案工作,一是在办公楼一楼设立醒目的举报投诉箱,明示举报电话;二是对于群众举报、投诉案件要依法及时处理,提交办事效率,案件结案率要达到98%以上,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对案件的处理结果,凡是有条件的,都要告诉举报人。对于集体案件及疑难案件,要请示领导参与案件的调查处理,尽力使劳动集体纠纷问题解决在基层,不将本单位应处理的案件推拖、上缴。
找文章到更多原创-http:///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严格执行中央确定的建立健全惩治预防腐败体系的总体部署,紧扣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从严治党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强教育,完善制度,强化监督,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为全办改革发展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增强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
1、以《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共湖北省委关于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具体意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实施意见》及党纪党规为重点,切实加强全办各级领导班子的学习培训,党委(党支部)中心学习组要将上述内容列为重要学习内容,确保每个季度学习一次。
2、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月活动。全办各级各部门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开展正反两面典型教育,参观警示教育基地,收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遵纪守法,洁身自好。
3、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积极营造“廉荣腐耻”的良好氛围。全办各级各部门要设立廉政文化室,把廉政文化建设抓紧抓实。社区要组织老年文艺宣传队,开展丰富多彩的广场廉政文化文艺演出。妇联、共青团要结合各自的工作任务和对象,开展家庭助廉教育活动,把廉政教育与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结合起来。工商联要积极引导辖区企业廉洁诚信,合法经营。
4、规范用权行为。全办各级领导班子要按照“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带头廉洁自律。在大额资金使用、人事安排、重点工程项目等重大事项上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做到集体讨论,集体决策。
5、进一步狠刹“五风”。全办各级领导干部务必增强自律意识,坚决抵制“五股歪风”。做到不参与收受与其行使职权有关的钱物,不用公款报销应由私人支付的购物、度假、旅游等费用,不向领导干部赠送钱物,不大操大办婚丧嫁娶等事宜或借机敛财,不用公款相互宴请,大吃大喝,不公车私驾或将公车用于婚丧嫁娶等活动,严禁搞赌博和封建迷信等非法活动。
(二)强化监督制约机制,狠抓源头治腐工作
1、狠抓机关效能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恩施州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实施细则》和《恩施市机关工作人员效能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相关规定,进一步增强机关干部开展效能建设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以岗位责任制、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绩效考评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为重点,加强督办检查,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切实发挥机关效能投诉分中心的作用,着力整顿上下班纪律松驰及衙门习气,促进机关转变职能,提高办事效率。
2、深化村务公开制度。按照“1 4 X”的模式及“三个一”(办好一个村务公开培训班,建设一条规范化的“村务公开走廊”,抓好一批村务公开示范村)的工作要求,继续抓好走廊村、示范村建设,充分发挥村民代表大会、村民主理财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的作用。以财务公开为重点,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的程序和内容,确保村务公开的真实性、及时性。
3、加强互相监督。按照《党内监督条例》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的要求,全办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利用民主生活会、工作例会等形式,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加强思想工作交流,开展相互监督。加大力度执行和完善重要情况通报、报告制度,任前谈话制度,诫勉谈话制度,纪委负责人与下级党政负责人谈话制度,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及民主测评制度,确保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要求及规定落到实处。
4、严肃财经纪律。全办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执行《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行政事业单位支出管理制度》和《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等,规范财务管理,以财务审计为重点,杜绝不合理支出,确保各项资金安全、高效运行。
(三)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夯实抓反腐倡廉的基础。
1、强化责任意识。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把反腐倡廉工作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总体规划中,统一部署、统一实施、统一考核、统一奖惩,确保全办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切实担负起抓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
2、明确工作职责。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党风廉政建设各项任务分解到相关部门。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明确各级领导班子抓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范围。
3、建立奖惩制度。严格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采取定期考核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上级检查考核与本级自查自纠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监督、检查、考核。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或奖励;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落实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实行责任追究。
(四)严明纪律,加大查案力度,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
1、严格执行的党的纪律。全办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必须认真执行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坚决反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确保政仅畅通。加强对干部的教育管理,切实做到多干实事、少干错事、坚决不干坏事。
2、依纪依法严肃查处党员干部的违纪违规案件。重点查处截留、挪用、侵占、贪污支农惠农资金和征地补偿费案件;利用职权谋取非法利益案件;参与赌博、大操大办、腐化堕落等案件。办事处纪委要结合农村实际,整合办案力量,改进办案方式,提高办案质量。
3、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认真执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免除学杂费、贫困家庭学生“两免一补”规定,认真执行各项惠农政策。坚决纠正侵犯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行为,规范征地程序,积极落实农村集体土地补偿费的专项审计和公开制度,切实纠正拖欠、克扣、挪用征地补偿费的行为。
这次评选的范围是全国普通中学、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进修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在职在岗的校长和体育教师。
“中学体育工作优秀校长”应是“教育思想领先、教学业务精通、管理能力高超、办学实绩突出, 对学校体育教育有良好的理解和思想”的管理专家。评选的基本条件为:
1.依法治校。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和办学理念, 对体育教育改革及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有开拓性的思考和独创性的决策。在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教学改革、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等方面有计划、有设想、有实施, 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学校工作能真正围绕青少年健康成长开展。
2.科学管理。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领导能力, 熟悉现代学校行政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关注学校体育, 支持学校体育建设和发展, 能准确地思考和把握学校体育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能有效地调动教师积极性, 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
3.队伍建设。具有率先垂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领导风格, 能以身作则, 诚实守信, 是学校体育教育的践行者、带领者和先进者。关心教职员工的身心健康, 能带领学校教师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创造一切条件让教师、学生快乐的运动。带出一支为学校体育献策献力、任劳任怨、持之以恒、考虑学生终身体育发展的学校管理者队伍;带出一支团结和谐、奋发向上、敬业爱岗、工作踏实的教师队伍。
4.质量保证。能根据国家方针政策与有关文件的精神和要求, 实施学校体育工作, 能够有效地督促和检查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完成的情况, 体育课教学效果好, 教学质量高;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手段;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 认真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有制度, 有措施, 效果好, 课余训练有成效;充分发挥体育场地使用效能和作用, 为开展体育工作提供保障经费。
5.教学科研。具有思考和运用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能力和实施基础教育改革的能力, 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课程和学校体育改革与创新, 保证学校体育教育的质量, 重视学校体育课堂教育和课外活动, 全面具体地进行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能等课题研究。
“优秀中学体育教师”应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业绩突出、社会公认”的优秀学校体育工作者。评选的基本条件为:
1.师德高尚。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有崇高的敬业和奉献精神。关爱学生, 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献策献力。为人师表, 开拓进取, 扎实工作, 作风严谨, 吃苦耐劳, 任劳任怨。
2.业务精湛。具有扎实的体育技能功底和体育学科基础, 有较高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有良好的专业素养, 有驾驭新课程改革和教学的本领。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体育新课程和新教材的理念, 并运用于体育教学之中。
3.业绩突出。能够有效地组织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 教育学生热爱体育、参与锻炼, 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增强学生体质健康, 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效果好, 并能够在教学中形成自己的特色。
4.教学科研。在体育教学中能善于思考, 积极创新, 大胆改革, 成绩突出, 并得到专家和同行的一致认可。能理论联系实际, 注重教学科研, 撰写有一定水平的论文。
一、2006年新农村建设取得良好开局
(一)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指导
按照中央提出的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搞好总体规划的要求,2006年,各省(区、市)都下发了贯彻落实中发〔2006〕1号文件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意见,陆续编制完成了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相关规划,并调整充实了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机构,各地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了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工作,全国上下形成了关心、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一些地方还对农村干部开展了大规模的培训,宣讲中央文件精神,引导新农村建设健康有序发展。有关部门也结合自身职能,出台了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工作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性意见,重点从抓好规划工作、加强分类指导、增加资金投入、加大投资整合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做好试点工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对地方发展改革委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加大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
按照中央提出的全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的要求,2006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预算支出达到3397亿元,比上年增加422亿元。国家发展改革委积极调整投资结构,切实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2006年全年用于农村建设的中央投资超过600亿元,所占比重较上年继续提高,其中用于粮食生产、农村饮水安全、农村公路、农村沼气、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资比上年大幅度增加。地方各级政府也普遍增加了对“三农”的资金投入,据初步统计,2006年,全国约有2/3的省份省级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三农”的资金比上年增长20%以上,个别省份增幅超过了40%。
(三)着力解决农民最急需的生活设施
紧紧围绕广大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活设施,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抓好“水、路、气、电”四件事。为确保“十一五”期间解决农村1.6亿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国家加大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力度,2006年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中央投资比上年增长2倍,当年可解决近29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安排农村沼气工程中央投资比上年增加15亿元,新增农村沼气用户约260万户;加大农村公路建设投入,支持西部地区县通乡油路改造和东中部地区乡通村油路改造。国家还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无电地区电力设施建设,完善中西部地区农村电网。
(四)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继续大力支持粮食生产。2006年以来,继续加强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加快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启动了西部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加快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对中部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4省大型排涝泵站进行更新改造。继续实施种养业良种工程和植保工程,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林牧渔各业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重要进展,全年粮食总产量预计达到4.9亿吨以上,在前两年累计增产粮食5000万吨的基础上继续稳定增产。
(五)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国家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大幅增加,明确提出要用两年时间全部免除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3年内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截至2006年上半年,全国已有3.96亿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央和地方财政补助标准分别由10元提高到20元,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4880万学生全部享受免学杂费政策。农村社会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有关部门积极探索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认真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有条件的地方正在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六)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各地、各部门继续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2006年,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继续扩大。中央财政还安排125亿元资金,对种粮农民生产资料增支部分实行综合直补,补贴范围扩大到全国31个省区市。继续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稳定农民种粮收入预期。采取多种措施,稳定农资生产和市场,继续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调控,深入开展化肥等农资市场检查,稳定农资价格。为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2006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对保障农民工各项合法权益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农民务工收入继续提高。预计全年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量有可能接近200元,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比上年增加300元以上,实际增幅超过6%,是继2004年和2005年之后,连续第3个农民收入增幅超过6%的年份。
(七)农村各项改革稳步推进
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取消农业税,农村税费改革进入综合改革的新阶段。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对下一阶段做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做出具体部署。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国务院对进一步完善改革政策措施,健全体制机制,确保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顺利推进提出了具体意见。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深入,农业保险试点稳步推进。国有林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国家对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做出重大调整。积极推进支农投资整合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了推进县级政府支农投资整合的指导性意见,明确了“规划先行、加强衔接、统筹安排、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务求实效,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的整合思路,并在全国确定了50个整合支农投资试点县(市),支持和鼓励试点县(市)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创新体制机制,目前各试点县(市)工作进展顺利。积极探索在新农村建设领域农村小型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的有效途径,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建后管护,落实管护责任,努力改变重建轻管现象。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新农村建设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一些地方特别是基层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性和完整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将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新村庄建设,注重形象工程,没有抓住发展农村生产力这个根本;一些地方急于求成,提出了要在3—5年内建成新农村等不切实际的口号;一些地方不注重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广大农民的参与度不够、热情不高,个别地方还借新农村建设之名,随意调整农民土地,动用农民宅基地,侵犯农民合法权益。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引导和克服。
二、2007年新农村建设工作重点
2006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明确了2007年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任务。2007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以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为着力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提出了一系列更有针对性的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充分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对于保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向前推进,意义十分重大。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巩固、完善、加强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对“三农”的资金投入,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和谐,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的进展。
第一,继续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我国农业基础薄弱、主要靠天吃饭的基本状况还没有改变,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的势头仍没有根本扭转,新农村建设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为此,要积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逐步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各级政府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重。2007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努力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放,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引导农民和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要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方式,继续加大支农投资整合力度,抓紧建立支农投资规划、计划衔接和部门信息沟通工作机制,努力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率。强化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继续实行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和范围,加大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力度,完善补贴方式,提高补贴效率。
第二,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区域化布局、优质化生产和专业化分工水平大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科技水平不断得到增强,但我国人多地少,农户经营规模小而分散,农业总体上仍然没有摆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投入来实现增产的外延型、粗放型的增长方式。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只有48%,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平均70—80%的水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30%多一点,比发达国家大约低了50个百分点。综合机械化水平也远远低于发达国家。2007年,要继续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应用,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继续建设国家大型粮棉油生产基地,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支持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及中部排涝泵站建设,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力度。继续实施种养业良种工程、植保工程、沃土工程以及旱作农业节水示范工程。继续实施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加强对农民建设现代农业的引导和示范。在促进粮食稳定发展的同时,发展健康养殖业,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推进生物质产业发展。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启动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工程。
第三,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步伐。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公共服务滞后,是城乡发展不协调的突出表现之一,也是长期制约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要坚持从最有利于农民、最需要解决、最有条件解决的问题入手,明确农民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优先序,因地制宜地加大支持力度,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2007年,要继续抓好水、气、路、电建设。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力度,优先解决人口较少民族、水库移民、血吸虫病区和农村学校的饮水安全,确保“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任务如期实现。继续加大农村沼气投入,积极发展适合各地特点的农村清洁能源。支持县乡公路改造和通村道路建设,逐步建立以政府投资为主的筹资建设和养护机制。抓好中西部农村电网改造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落实城乡同网同价政策。同时,加强生态建设,加大村容村貌治理,建设整洁、舒适、文明的农村人居新环境。
第四,继续抓紧解决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要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加快扭转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的局面。2007年在全国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提高对中西部地区贫困家庭寄宿学生生活补助标准。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继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建立县乡村三级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继续做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加快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7年要扩大到全国80%以上的县(市、区)。积极探索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农民培训和权益保护,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阳光培训工程,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人才支撑。全面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各项政策,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第五,不断创新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逐步消除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必须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这是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扎实推进的内在动力和根本保证。2007年,要继续按照中央关于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要求和部署,逐步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任务,加快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和政府保障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继续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业保险。加快征地制度改革,探索确保农民现实利益和长期稳定收益的有效办法,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支持国有林场改革和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搞好水权制度改革,推进农垦体制改革。大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充分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继续加快推进农村小型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
【2007年纪检监察工作安排】推荐阅读:
年纪检监察工作总结07-03
2024年法院纪检监察工作计划06-05
乡镇2008年纪检监察工作总结09-11
机电二队2008年纪检监察工作安排11-04
2022年教育局纪检监察工作要点06-19
市公路局2011年纪检监察工作要点10-09
电信分公司2004年纪检监察工作总结06-13
黔江区环保局2012年纪检监察工作要点06-17
2022年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总结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