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毒产品和新涉水产品卫生行政许可管理规定

2025-03-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消毒产品和新涉水产品卫生行政许可管理规定(精选4篇)

新消毒产品和新涉水产品卫生行政许可管理规定 篇1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利用新材料、新工艺技术和新杀菌原理生产的消毒剂和消毒器械(以下简称新消毒产品)以及利用新材料、新工艺和新化学物质生产的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以下简称新涉水产品)卫生行政许可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50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国发〔2013〕27号)、《卫生行政许可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新消毒产品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卫生计生委)《利用新材料、新工艺技术和新杀菌原理生产的消毒剂和消毒器械判定依据》(文号,待定)进行判定。

新涉水产品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利用新材料、新工艺和新化学物质生产的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判定依据》(文号,待定)进行判定。

第三条 国家卫生计生委设立新消毒产品、新涉水产品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审委员会),承担新消毒产品、新涉水产品技术评审工作。国家卫生计生委根据评审委员会的技术评审结论 1 进行行政审查,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国家卫生计生委所属卫生监督中心(以下简称卫生监督中心)负责组织新消毒产品和新涉水产品的受理、组织技术评审和上报等具体工作,并负责评审委员会的日常管理。

第四条 省级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对新消毒产品、新涉水产品进行生产能力审核和采封样。

第五条 申请新消毒产品或新涉水产品卫生许可的,由申请人直接向卫生监督中心提出申请。

第二章 申请与受理

第六条 申请人申请新消毒产品或新涉水产品行政许可,应当按照《新材料、新工艺技术和新杀菌原理生产的消毒剂和消毒器械申报受理规定》、《新材料、新工艺和新化学物质生产的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申报受理规定》的要求,提交有关材料,并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七条 卫生监督中心在接收新消毒产品或新涉水产品卫生行政许可申请材料时,应当向申请人出具“行政许可申请材料接收凭证”;对申请事项是否需要许可、申请材料是否符合法定形式、申请材料是否齐全等进行核对,并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卫生行政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

(二)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卫生计生部门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

(三)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申请材料中涉及技术性的实质内容除外。申请人应当对更正内容予以书面确认。

(四)申请材料不符合国家卫生计生委相关规定的,应当当场或在5个工作日内出具《申请材料补正通知书》,一次性告知申请人受理申请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补正的申请材料仍然不符合有关要求的,可以要求继续补正。

(五)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并符合要求的,应当受理其卫生行政许可申请,出具《行政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并告知组织技术评审的期限。

第八条 出具的《行政许可申请材料接收凭证》、《行政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申请材料补正通知书》、《行政许可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应当加盖卫生行政许可专用印章,一式两份,一份交申请人,一份归入档案备查。

第九条 在卫生行政许可受理决定作出前,申请人可书面提出终止行政许可的申请,并索回全部申请材料。接到申请后,卫生监督中心应当退还申请人全部申请材料。

第三章 审查与决定

第十条 卫生监督中心受理新消毒产品和新涉水产品卫生行政许可申请后,应当在60个工作日内组织评审委员会对申请材料进行技术评审。

评审委员会根据危险性评估的结果,对新产品的卫生安全及其功效作出技术评审结论。

第十一条 在技术评审过程中评审委员会认为需要对生产现场进行审查或核查的,卫生监督中心应当指派2名以上评审委员进行现场审查或核查。需要申请人就有关技术问题进行现场答辩的,申请人应当予以配合。

第十二条

在技术评审过程中评审委员会认为需要对检验结果和检验方法(或评价方法)进行验证试验的,由评审委员会确定产品的验证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样品要求以及是否采样封样。验证试验应当在取得资质认定的检验机构进行。

第十三条 在技术评审过程中评审委员会认为需要对产品进行采样封样的,申请人应当向当地省级卫生监督机构提出申请,省级卫生监督机构应当在接到申请后20个工作日内,指派2名以上卫生监督人员根据评审委员会要求,按照有关规定对产品进行采样封样,所封样品应当为同一生产批号(次)的产品。

第十四条 申请人送检样品为封样产品的,承担验证试验的检验机构接收样品时,应当对样品、封条及采样单等进行检查核对,封条破损的样品不予接收。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应当附产品彩色照片、检验申请表、检验受理通知书、产品说明书、采样单,所有材料均需逐页加盖检验专用章。

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出具《行政许可技术评审延期通知书》:

(一)需要补充资料的;

(二)需要对产品生产现场进行现场审查或核查的;

(三)需要进行验证试验的;

(四)评审委员会认为需要延期评审的其他情况。第十六条

申请人根据《行政许可技术评审延期通知书》补充材料的,应当在一年内将有关材料直接报送或寄送至卫生监督中心,逾期未提交的,评审委员会将根据现有申报材料作出技术评审结论。

对直接报送补充材料的,应当出具“行政许可申请材料接收凭证”,由材料递交者签字,加盖卫生行政许可专用印章;对以邮寄方式递交补充材料的,申请人可网上查询接收信息。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出具《不予许可告知书》:

(一)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及规定的;

(二)生产能力不符合要求的;

(三)产品存在安全隐患或不能提供充分的安全性评价资料的;

(四)配方中有效成分含量与实测值不符;检验结果与产品 性能不符的;

(五)提交申报材料与样品、现场核查等内容不符;

(六)提供虚假材料或者隐瞒真实情况的;

(七)经评审委员会评审认为存在安全风险及其他不予许可的情形。

第十八条 申请人对不予行政许可告知书中的评审结论有异议的,应当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复核申请。卫生监督中心根据复核申请,组织评审委员会进行复核,必要时,对产品进行重新评审,并根据复核结果出具技术评审结论。

第十九条 国家卫生计生委自收到技术评审结论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行政审查,并依法作出是否批准的卫生行政许可决定;20个工作日内不能作出卫生行政许可决定的,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并出具《行政许可决定延期通知书》,将延期理由告知申请人。

第二十条 国家卫生计生委作出新消毒产品或新涉水产品卫生行政许可决定后,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通知申请人。申请人凭行政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原件和领取人身份证件领取卫生行政许可相关文件。领取时,申请人应当将行政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交回,在发放登记表上签字。

受理通知书遗失的,申请人应当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报刊上登载遗失声明,声明20个工作日后凭登载遗失声明的报刊原件、申请人授权委托书和有效身份证件领取卫生行政许可相关文 件。

第二十一条 申请人在收到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之日起3个月内,可向卫生监督中心提出退回以下材料的书面申请:

(一)产品在生产国(地区)允许生产销售的证明文件及其公证书、在华责任单位授权书及其公证书,载明多个产品并同时申请的证明文件原件除外;

(二)生产企业良好生产规范的证明文件。

第二十二条 申请人对未获行政许可的新消毒产品或新涉水产品再次申请的,应当按照本规定有关要求重新提出申请,并提交原申请产品的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和再次申请的理由。

第二十三条 国家卫生计生委定期公告取得卫生行政许可的新消毒产品和新涉水产品批准内容。公告发布之日起,列入公告的产品不再按新产品进行卫生行政许可。

第二十四条 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提供虚假材料申请新消毒产品或新涉水产品许可的,将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许可,并给予警告,且申请人在1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新消毒产品或新涉水产品许可。

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通过新消毒产品或新涉水产品审查并取得许可的,将予以撤销许可。

第四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本规定所称申请人,是指申请新消毒产品或新 涉水产品卫生行政许可的生产企业,委托生产的申请人为委托方。

第二十六条

进口新消毒产品或新涉水产品是指在境外生产(包括加工、分装)的新消毒产品或新涉水产品。

第二十七条 在华责任单位是指进口新消毒产品或新涉水产品在境内依法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唯一责任单位。

第二十八条 本规定由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解释,自

****年**月**日起施行。

附件:1.新材料、新工艺技术和新杀菌原理生产的消毒剂和消毒器械申报受理规定

新消毒产品和新涉水产品卫生行政许可管理规定 篇2

陕西省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

申请表

申请单位(公章)陕西xx有限公司

申请日期 xxxx 年xx月xx 日

陕西 省 卫 生 厅 制

说 明

1、申请表一式四份,可下载打印或用钢、碳素笔填写,字迹清楚,内容准确,不得缺项。“拟生产产品种类”按卫生部《消毒产品分类目录》填写。

2、随本表所附资料请一律按A4纸打印,逐页加盖公章,其中所附资料中检验机构出具的相关检验报告必须提供一份原件。

3、申报企业请自行到浙江省卫生厅行政审批受理中心(地址:杭州市河坊街60号,联系电话:0571-87838222)办理。

4、本申请表可从浙江卫生监督信息网下载。网址:。

浙江xx有限单位名称

公司

瑞安市xx街注册地址

邮政编码

3252xx

道xx路x号

瑞安市xx街生产地址

注册

x(万元)资本

道xx路x号

法 定 代 表 人

企业

有限责任公

成立

xxx /负责人/经营者

xxxx 年xx

类型

日 联 系 人

卫生管理负责人

职工总数

厂区面积

企业责任保证书

本申请表中所填

xxx

xxx

x

x(M2)

月xx 日

联系

电话

xxxxxxxx

申报

卫生

类别 用品

应体

检人x

生产

x

车间(M2)

写的内容和所附材料均真实、合法、有效,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如有不实之处,我单位愿负相应的法律责任,并承担由此所造成的一切后果。

责任单位(公章)法定代表人(签字)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所附资料(请在所提供资料前的□内打√)

□√ 1.企业概

况;

□√ 2.工商营业执照或工商行政部门 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复印件;

□√ 3.生产工艺及流程图;

□√4.厂区平面图、生产车间和实验室布局平面图;

□√5.生产和检验设备清单;

□ 6.生产环境卫生学检测报告(限卫生用品生产企业);

□√7.卫生质量控制体系相关材料;

□√ 8.消毒产品生产人员的健康体检合格证明;

□√9.拟生产产

品品种目录,产品名称、产品配方(结构图)和产品质量标准(企业标准暂未获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的,则提供拟备案稿);

□√ 10.产品标签、说明书样张等;

□√11.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经营者)有效身份证明;

□√12.生产场所使用证明(房屋产权证明、租赁协议;无产权证明的,则提供其他有效证明,如村委会证明等);

□√ 13.省级卫

生行政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卫生用品(经期拟生产产品种类

卫生用品;尿布等排泄物卫生用

品)

检验质检负责人

xxx

人员数

尺寸规格、重自检项目

量、外包装完整

主要检测仪器

游标尺 x 副、卷尺 x 副、天平称

(名称和数量

1台、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县级(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意见:

x

(公章)

****年**月**日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意见:(公章)

月 批准文号:许可类别:

生产类别:批准日期:截止日期:

浙卫消证字()第 号

年 月 日

新消毒产品和新涉水产品卫生行政许可管理规定 篇3

产品卫生行政许可程序》的通知

卫监督发〔2009〕7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

为加强涉水产品监督管理,规范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国产涉水产品许可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卫生行政许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我部组织制定了《省级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行政许可程序》,于2010年1月1日起施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对《省级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行政许可程序》进一步细化,制定本地的相关许可程序和规定。

卫 生 部

二○○九年七月二十二日

省级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 卫 生 行 政 许 可 程 序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保证省级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以下简称涉水产品)卫生行政许可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卫生行政许可管理办法》和有关卫生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制定本程序。

第二条 本程序适用于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审批的下列涉水产品:

(一)用卫生部涉水产品分类目录中列明的材质制造的国产输配水设备(陶瓷、水泥输配水设备和水泵、阀门、水表、水处理剂加入器等机械部件除外);

(二)用卫生部涉水产品分类目录中列明的材质制造的国产水处理材料(石英砂除外);

(三)用卫生部涉水产品分类目录中列明的材质制造的国产水化学处理剂(氯、液氯、氯气除外)。

第三条 涉水产品经生产能力审核和产品检验后,由申请单位直接向实际生产企业所在地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报卫生行政许可。

省级卫生监督部门负责对涉水产品进行生产能力审核。

省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检验机构按有关规定承担相应的涉水产品检验工作。

第四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对外接待时间、申报要求、申报程序、工作时限,并提供有关申报工作的咨询服务。

第二章 生产能力审核

第五条 涉水产品在申请许可前,申请单位应当向实际生产企业所在地省级卫生监督部门提交产品配方(申报供水设备和饮水机许可的,提供产品结构图和与饮水接触主要材料的卫生安全证明)、生产工艺、说明书、生产设备和检验设备清单、生产厂区位置图(厂区位置图应标明厂区附近的标志性建筑物)、总平面图、生产车间、检验室、原料仓库、成品仓库平面图及卫生监督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与生产有关的技术资料,申请对所申报产品的生产能力进行审核。

第六条 申请单位所提供的生产能力审核申请资料符合要求的,省级卫生监督部门在接到申请后及时指派2名以上卫生监督员到生产现场进行审核,并出具书面审核意见。

申请单位所提供生产能力审核资料不符合要求的,可要求申请单位补正,接受申请日期以补正资料齐全之日为准。

第七条 负责现场审核的卫生监督员应当按照《卫生部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检验规定》的要求数量及规格,在现场存放样品中随机抽取足量的同一批号产品进行采封样,经采封样的样品由申请单位保存,并由申请单位送样到省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第三章 检

第八条 检验机构在受理样品时,对无封条或封条破损的样品不予接收。

第九条 检验机构应当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卫生部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检验规定》和《生活饮用水消毒剂和消毒设备卫生安全评价规范(试行)》等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检验。

各个检验项目应当使用同一生产批号的产品。如需进行卫生安全检验之外的检验,可在具有相应资质的其他实验室完成。检验方法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章、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第十条 检验机构应当在规定时限内出具检验报告,检验报告应当附检验申请表、检验受理通知书、产品说明书、产品样品采样记录。检验报告应明确注明检验样品特征、性状、规格、数量和检验结论等。

第四章 申报与受理

第十一条 申请单位应当直接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涉水产品卫生行政许可申请,提交下列材料,并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一)许可申请表。

(二)省级卫生监督部门出具的生产能力现场审核意见。

(三)产品检验报告(附检验申请表、检验受理通知书、产品说明书、产品样品采样记录)。

(四)产品材料及配方。

(五)饮水机及供水设备类的产品应提供与饮用水接触的主要材料的卫生许可批件复印件或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原件。

(六)生产工艺流程及简述。

(七)生产设备清单。

(八)产品标签(铭牌)、说明书(样稿)。

(九)产品样品和彩色照片。

(十)企业标准(标准中应有符合要求的卫生指标)。

(十一)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和生产场所房屋所有权证明(或租赁证明)。

(十二)委托生产的,应提供委托合同。被委托方应有与委托产品同类产品的卫生许可。

(十三)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资料。

第十二条 申报材料中产品材料及配方应当按照以下内容填报(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减):

(一)管材和管件、机械部件、止水材料、水处理壳体。

1.材料成份(化学名及成份比例,以及主要原料质量等级);

2.类型及规格;

3.适用范围(适用水压和供水类型);

4.使用年限。

(二)蓄水容器(如水箱等)。

1.材料成份(化学名及成份比例);

2.防护材料成份(化学名及成份比例);

3.使用方法;

4.板块、胶条、支架的材质及组装要求;

5.材料的使用年限。

(三)饮水机、供水设备、吸附和过滤组件。

1.功能;

2.水流程图;

3.各主要处理单元与所用材料的名称、规格、用量、使用年限;

4.适用水质范围;

5.技术参数。

(四)水处理剂和散装水处理材料。

1.功能;

2.配方中主要成份(化学名及成份比例);

3.适用范围;

4.有效期(消毒剂应提供稳定性试验报告)。

第十三条 申报材料中产品标签或铭牌应有下列内容:

(一)产品名称。

(二)型号、规格。

(三)生产企业名称、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委托生产的,还应标明被委托生产企业名称、地址。

(四)产品执行标准号(包括理化质量标准和卫生标准)。

(五)产品卫生许可批准文号。

(六)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

(七)根据产品特点,标明主要质量指标及主要技术参数。如饮水机铭牌上应标明制冷功率、制热功率;化学处理剂应标明主要成份、净重、有效期;管材(件)、蓄水容器应标明规格;水处理部件应标明技术特性。

受标签和铭牌面积限制,以上内容无法完全在标签和铭牌上标识的,可将有关内容在说明书中标明。

第十四条 申报材料中产品说明书应标明执行标准、产品功能、型号、规格、主要成份或部件、适用范围、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技术参数、申报单位和实际生产企业联系方式与地址。技术参数具体包括:

(一)供水设备、饮水机:设备功率,产品规格、供水量;

(二)管材管件、机械部件、止水材料:产品规格等;

(三)水处理剂:最大安全投加量及单体残留量;

(四)水处理材料:净水效果。

第十五条 申报材料中产品样品与产品彩色照片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提供的照片应与送检产品一致;

(二)管材、管件应提供样品片段,并有相应商标、规格、生产日期、企业名称、执行标准等标识;

(三)蓄水容器、供水设备、机械部件、止水材料、饮水机、水处理部件应提供整个产品的照片,并显示整机、铭牌、各主要单元;

(四)化学处理剂和散装的水处理材料应提供用250ml透明玻璃瓶盛装(有避光等特殊要求的除外)的样品,玻璃瓶上有产品名称、生产单位、生产日期的标签。

第十六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涉水产品许可受理机构应当在接收涉水产品行政许可申请材料时,向申请单位出具“行政许可申请材料接收凭证”;对申请事项是否需要许可、申请资料是否符合法定形式、申请材料是否齐全、产品检验结果是否符合相应国家标准或规范等进行核对,并根据下列情况分别做出处理:

(一)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卫生行政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报单位不受理。

(二)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卫生行政部门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做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单位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

(三)超过规定期限提出延续申请的,应当即时做出不予受理的决定。

(四)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应当允许申请单位当场更正,但申请材料中涉及技术性的实质内容除外。申请单位应当对更正内容予以书面确认。

(五)申请材料不符合本规定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出具“申请材料补正通知书”,一次告知申报单位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补正的申请材料仍然不符合有关要求的,受理机构可以要求继续补正。

(六)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单位按照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并符合要求的,应当受理其卫生行政许可申请,出具“行政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并告知其审批所需的期限。

第五章 审查和批准

第十七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受理涉水产品卫生行政许可申请后,根据产品特点确定审查的方式。需要聘请专家进行技术审查的,应聘请3人以上专家对申报资料进行技术审查,负责技术审查的有关专家及技术人员根据卫生安全危险性评估的结果作出技术审查意见。

第十八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自受理申请之日(对需要进行技术审查的,自接收到技术审查结论之日)起20日内完成行政审查,并依法作出是否批准的卫生行政许可决定。

第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批准行政许可申请:

(一)产品申报内容不符合卫生标准、规范及有关要求的;

(二)产品中使用了对人体健康可能带来危害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安全性评价资料不足的物质的;

(三)生产能力审核不合格的;

(四)产品检验不合格的;

(五)申报不实,如申报内容与提供的样品不符或提供虚假的检验报告、卫生安全合格证明文件的。

第二十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涉水产品许可受理机构应当自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作出涉水产品卫生行政许可决定之日起10日内通知申请单位领取有关文件。

第二十一条 涉水产品省级卫生许可批件应采用统一编号,编号格式为(省简称)卫水字(年份)第××××号,批件的有效期为4年,卫生许可批件样式见附件,批件中“产品技术信息”一栏参照卫生部相关涉水产品批件内容编写。

批件中的申请单位为批件所有者。被批准产品必须在批件上注明实际生产企业名称与地址,并在标签和说明书中标注。

第六章 延续、变更和补发

第二十二条 延续、变更和补发只能由批件上注明的申请单位提出。

第二十三条 申请延续许可有效期的,必须在有效期届满前30个工作日之前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许可延续申请表。

(二)卫生许可批件原件。

(三)近一年内由检验机构对卫生监督机构封样产品出具的卫生安全性检验报告。

(四)近一年内卫生监督机构出具的生产能力审核意见。现场审核意见应包括《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规定的内容和对生产和销售产品的材料与配方、标签、说明书的审查意见(重点审查其是否与批准内容一致,并描述其实际生产的材料与配方)。

(五)产品经备案的质量标准(企业标准)。

(六)市售产品包装(含产品标签)。

(七)市售产品说明书。

(八)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资料。

第二十四条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予延续:

(一)不符合现行法规、标准、规范要求或提供虚假材料的;

(二)生产能力审核不符合要求的;

(三)产品材料、配方、构造、工艺、型号、技术参数等与原批准产品不一致的;

(四)产品检验不合格的。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请变更:

(一)产品名称因注册商标没有被商标局批准的,可以利用已注册的商标进行变更产品名称;

(二)申请单位和实际生产企业名称和地址因机构、行政区域调整等原因改变但实际生产现场未移动的;

(三)增加或变更实际生产企业,且新生产地仍然在原批准省(区、市)的。

第二十六条 申请变更许可事项的,必须在变更事项发生后60天内向原发证部门提出申请。

第二十七条 申请变更生产企业名称、地址的,提交以下材料:

(一)变更申请表。

(二)卫生许可批件原件。

(三)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其他法定部门出具的证明文件原件。

(四)属于企业集团内部进行调整的,应提供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出具的变更前后生产企业同属于一个集团的证明文件;子公司为台港澳投资企业或外资投资企业的,可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港澳侨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公证后的复印件。

第二十八条 申请变更产品名称的,提交以下材料:

(一)变更申请表、并在变更申请表中说明理由;

(二)卫生许可批件原件;

(三)变更后的产品注册商标。

第二十九条 申请在原批准省(区、市)增加或变更实际生产地的,除提交变更申请表、卫生许可批件原件外,还应申请对新生产场所进行现场审核,对新生产场所生产的产品重新封样送检,并提供现场审核意见和相应检验报告。

第三十条 申请补发许可批件的,提交以下材料:

(一)补发申请表;

(二)因批件损毁申请补发的,提供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原件;

(三)因批件遗失申请补发的,提供刊载遗失声明的省级及以上报刊原件(遗失声明应刊登20日以上)。

第七章 附

第三十一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涉水产品许可的资料实行档案管理。

第三十二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定期公布取得卫生许可批件的涉水产品目录和批准文件内容。

第三十三条 本程序由卫生部负责解释。

新消毒产品和新涉水产品卫生行政许可管理规定 篇4

2010-05-12 15:58:34 来源:济宁市卫生局 浏览:1587次

一、服务内容

涉水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批件初审

二、申办程序

向窗口提交申请材料,经审查符合受理要求的,出具受理通知书(不符合要求的,退回补正)→现场审核→领导核准→窗口出具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初审意见(市政府审批服务中心网和济宁市卫生监督网)

三、受理范围

生产涉水产品企业,均应向卫生局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四、申办资料(一式四份,按下列顺序排序,使用明显的标志区分,并装订成册)1.涉及饮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许可申请书; 2.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初审意见; 3.产品材料及配方;

4.原材料的卫生许可批件及相关检测报告; 5.生产工艺及简图; 6.产品质量标准;

7.预防性卫生监督资料;

8.省卫生厅认定的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 9.卫生许可条件审核意见书和现场验收审核表; 10.产品设计包装(含产品标签和铭牌);

11.产品说明书样稿(含产品适用的水质范围);

12.与水接触主要材料及可能对人体危害的材料的卫生安全合格证明; 13.原材料检验报告书、从业人员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 14.与产品评审有关的其他材料。

注:1.一律用A4规格纸打印。(中文用宋体小4号字,英文为12号字)

2.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许可批件有效期四年,每两年复核一次,合格者加盖年度印章;复核、更换卫生许可证均在有效期满前三个月按以上要求办理。

3.申请表及所附资料一式五份,原件3份,复印件2份。原件须逐页加盖公章,如企业未有公章,法人代表必须逐页签字,并在备注中说明。

四、承诺时限及要求 1.申报材料受理:

自收到申报资料之日起当日内做出如下决定:

(1)符合申请资格且资料齐全的,通知申请人予以受理,出具受理通知书。(2)不符合申请资格的,不予受理。

(3)符合申请资格但资料不全的, 在7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资料,资料补正后,按受理条件申请办理。

2.初审时限:

正式受理后20个工作日内,北湖旅游度假区行政审批中心市卫生局窗口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卫生标准与要求,对资料审查,协调有关科室、组织相关专家现场进行初审验收,出具出具市级初审证明,验收合格的企业报卫生厅卫生监督所审批。特殊情况经领导批准可延期10个工作日。

五、审批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健康相关产品卫生行政许可程序》。

六、收费标准 不收费

七、联系电话

上一篇:高一期末学习总结下一篇:机关工作纪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