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学》读后感(推荐15篇)
《小学数学教育学》读后感
最近在网上读了《小学数学教育学》,从中学习到了很多新的知识,掌握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也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小学数学教育学是建立在数学科学,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基础上的应用教育理论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小学数学教育学》体现了“按需施教,联系实际,学用结合”的原则,以教育学,心理学、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的交叉点为其新的逻辑起点,综合研究小学数学科教学与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从小学数学教育目标、教材、大纲、教学过程、学生、教师、课内外教育,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和美育,教育评价与教育科研等多个层面,全方位综合化系统研究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法问题,并为我们小学教师提供了一个在更高层次上研究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法问题的台阶,帮助教师拓宽视野,打开思路,提高教学法水平。 学习《小学数学教育学》具有特别的意义: 《小学数学教育学》是专门研究小学数学教育的基础理论学科,又是指导小学数学教育的实践学科,它是小学数学教育实践的科学总结和高度概括,是小学数学教育实践的、正确的、完整的反映,因此,它对小学数学系教育具有指导作用。有的人具有良好的理论知识,但是自己没有具体去实践过;有的自己没有学过教育学,但一样教了几十年的书;我认为:没有实践依据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在缺乏理论指导下开展教育实践,难免会有失误或多走弯路,只有学习小学数学教育学,才能在教育实践中自觉地按教育规委办事,事半功倍,才能在工作中表现出更大的目的性,自觉情和创造性,才能更好地总结自己的经验,学习别人的经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创造性工作,小学数学教师要扮演多种角色,既是教育者、管理者,又是儿童的“兄长”“朋友”,既教书又育人。小学数学教育既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数学知识,又要懂得教育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理解力和表达能力。当一名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素质,完善教师的形象,必须从多方面学习和努力,而学习和研究小学数学教育学,有助于小学数学教师加深对小学数学教育的认识,在师德、知识、能力等方面加强自身的修养,树立起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的思想。
第一阶段:初识数学悖论, 外观形式上的数学美。
数学悖论中的美不仅仅体现在几何中, 在代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集合论、微积分等中都有很多。
例2:任意两个不相等的数相等。
证明:设a、b为互不相同的两个数, 设c为他们的平均数, 即a+b=2c, 用 (a-b) 乘以两边得: (a+b) (a-b) =2c (a-b) , 展开a2-b2=2ac-2bc, 移项得:a2-2 ac=b2-2b c, 两边同加c2, a2-2ac+c2=b2-2bc+c2, 配方得 (a-c) 2= (b-c) 2, 两边开方得:a-c=b-c, 因此a=b。
多么神奇!任意两个不相等的数可以相等, 那我们数学的研究基础在何处?研究价值又在何处?如此这样的悖论又何止千万, 在教学中若能有效利用, 学生定会对相应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
第二阶段:再看数学悖论, 本质才是内在美。
数学上的许多东西, 只有认识到它的正确性, 理解了它内在数学价值, 也就是它的“内秀”才能感到其美好。
例3:“0与i谁大谁小?”
我们知道, 对于任意两个不同的数a和b, 或a>b或b>a, 两者不能同时成立, 并且:若a>b, b>c, 则a>c;若a>b, 则a+c>b+c;若a>b, c>0, ac>bc。在引入复数概念后许多同学会引起0与i谁大谁小的讨论, 根据上述基本性质我们对0与i进行如下探讨。
(1) 若i>0, 则i2>0×i两边同时乘以-1可得 (-1) 2>0× (-1) , 即1>0;另一方面, 对以上结果两边同时加1, 有-1+1>0+1, 即0>1。于是0>1且1>0, 矛盾。
(2) 若0>i, 两边同时加-i, 我们有0+ (-i) > (-i) +i, 即-i>0;两边同时乘以-i可得 (-i) >0×i, 即-1>0。
这样我们证明了无论0与i谁大谁小都会导出矛盾。在引入复数概念之后这是一个必然的结论:在实数范围内, 任何两个实数可以比较大小, 而在复数范围内, 除非它们都是实数, 否则两个复数无法比较大小。
第三阶段:探究数学悖论, 以奇引趣, 用妙引趣, 彰显数学之美妙。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依据对人的活动的认识, 把教学分类时将“激发学习和形成学习动机的方法”作为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类。美国学者约翰·A·拉斯卡提出以学习刺激的类型为标准的分类也强调学生经过努力突然发现预期学习成果, 知识来自内部的刺激对学生的积极作用。
大家都意识到刺激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的重要性, 若选取数学悖论作为刺激物, 不但可以达成数学史的教育功能, 同时还可以起到开阔学生视野, 用奇、用趣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例4:“1=2”悖论与除数不能为零的教学。
证明:设b=a, 那么ab=a2, 等式两端同时减去b2, 得:ab-b2=a2-b2, 于是b (a-b) = (a+b) (ab) 。用a-b除等式两边, 得b=a+b, 由b=a得a=2 a, 故1=2。
除法和分数的教学中除数不能为零和分母为零无意义, 从认识上来说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为什么除数不能为零?何为无意义?为何无意义?通过一个古老的悖论“1=2”, 学生就会更加容易从本质上明白分母不能为零的原因。
第四阶段:解决数学悖论, 完善数学完美人生。
例5:三次数学危机, 尽显完美主题。著名的Hippasus悖论、George Berkeley悖论、Bertrand A·W·Russell悖论分别导致了数学史上的三次数学危机,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数学工作者们在解决三个悖论的同时也进一步创造性的完善了数学, 使得科学王后再一次尽显风采。
林立军说数学史教学鉴过去而知未来, 感悟数学与社会, 能使学生感受前人严谨态度, 增强自我探索精神。在无理数、导数与微分以及集合论相关理论引入的时候用中国学者李秉德教授所提倡以欣赏活动为主的陶冶教学, 把三次数学危机的背景及其解决概要作一简介, 相信Hippasus悖论、George Berkeley悖论、Bertrand A·W·Russell悖论及其最终解决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逐步完善日趋完美的过程, 这一感受对美育乃至德育以及学生日后发展的人生观都会起到关键的作用。
摘要:将数学悖论应用于中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以期达到让学生切身感受数学美的效果。
关键词:数学悖论,数学教育教学,数学美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数学思想数学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数学对于发展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小学数学的学习不只是概念、法则、公式的掌握和熟练过程,更应该成为探索和思考的过程。归根到底,它是一种素质教育,其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四方面的辨证统一。数学思想是数学实践中形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造就思维的条理性、逻辑的严密性、方法的创新性和行动的准确性。本文试图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通过贯彻数学思想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谈谈个人的见解。
一、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它是对数学事实与数学理论(概念、定理、公式、法则、方法等)的本质认识。数学思想与数学知识、数学方法之间既有区别又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思想是数学中处理问题的基本观点,是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本质的概括,它来源于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又高于知识与方法,居于更高层次的地位。它指导知识与方法的运用,使知识向更深、更高层次的发展。
数学思想的主体是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个人或社会集团。认识主体作为一个执行认识功能的系统,是知、情、意相统一的有机整体。人的各种意识要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参与认识活动,并对认识的形成与发展产生影响。认识活动总是表现为把原有的认知模式延伸并运用于将要认识的客体,认识结构不同,对客体的理解就会出现差异,这种差异性就造就了不同素质的人。数学的理性批判性和逻辑性。使人们容易形成严谨求实、明辨是非、坚持真理的道德品质。数学概念的抽象性,推理的严谨性和运用的规范性,可以培养人们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积极探索,勇于进取的科学品质。数学中使用数字、图形、公式以及大量符号,这些简明的表意符号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处处体现着数学的抽象艺术美。如著名的黄金分割点揭示出当一个物体中两个量的比例关系是0.618时是最美、最和谐的。因此,数学思想可以影响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科学素质和审美情趣,对人的全面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二、在小学数学课中贯彻数学思想
我们知道,小学数学主要是使学生获得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例的基础知识;常见的一些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的方法用字母表示数和简易方程、量与计量、简单几何图形、珠算、统计的一些初步知识。具体落实到课堂实践,教学中应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贯彻数学思想
一是重视培养抽象思维。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等最基础的知识。都是建立在以符号、概念代替具体事物的基础上的,教学中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实物、教具、学具或者实际事例,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锻炼抽象思维。如“1”这个数字,课堂上教师可以展示“一支笔、一把尺、一本书”等等。但要教导学生“1”的数字意义不是指具体的展示物品,而是这些物品所共同代表的“一”的抽象概念,它不仅是“一支笔、一把尺、一本书”也是“一个人,一辆车,一间房、一栋楼”等等。学生掌握抽象知识有一个过程,要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必要的练习来加深理解。逐步掌握。教学时,要注意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正确使用数学术语。
二是重视逻辑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学不仅是数学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智力的培养,训练学生的逻辑能力。因此。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要把发展智力和培养逻辑能力贯穿在各年级教学的始终。教学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对于与旧知识联系紧密的新知识,可以启发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推导出来。要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逐步培养学生能够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
三是重视培养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数学思不同于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关键是它作为一种方法论,一种世界观。为我们改造客观世界提供一种思路。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甚至可以针对不同的个体,进行差异化教学活动,如对一些数理能力较强的学生。引导他们从当地实际出发,进行调查,收集数据,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编成数学问题,进行计算、解答,或作一些简单的统计,逐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兴趣、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是重视培养学生思想品德。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通过阐明数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要用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以及一些数学史料,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思想教育。通过数和计量的产生和发展,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如加与减、乘与除、积与商的变化、正比例与反比例等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肩蒙教育。根据数学运算严谨的特点,教导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那时要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验,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树立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参考文献:
1朱学志数学的历史、思想和方法哈尔滨出版社1990
2周立泰数学课程中的数学思想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
之所以重读这本书,缘于这几天和学生一起收看《名师同步课堂》,在电视上做六年级数学直播课的是经验丰富的鲁向前老师,我发现他在讲课的时候,特别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这方面正是我所欠缺的。
鲁老师在讲解求体积的解决问题时,提到了把一个体积转化成另一个体积,正方体熔铸成圆柱体,小石子放入水中水面升高等等,体现了恒等变形的思想。
鲁老师特别提到一种数学思想方法,由圆柱体积的求法猜想并实验证明圆锥体积的求法,体现了类比的思想方法。类比思想是指依据两类数学对象的相似性,将已知的一类数学对象的性质迁移到另一类数学对象上去的思想。
经常说教方法比教知识重要,作为一名数学老师,需要系统的了解数学思想方法。所以我便想到了书架上的这本书。说实话,读这本书是有些枯燥的,而且如果你不动脑子去思考书中的问题的话,那你可能仅仅读的就是字了。
在《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这本书的封皮上写着:
数学思想方法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和技能,后者一般通过短期的训练便能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更应该是一个通过长期的渗透和影响才能够形成思想和方法的过程。教师应在每堂课的教学中适时、适当地体现思想方法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日积月累,通过提高数学素养达到学好数学的目的。
这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介绍各类思想方法,下篇介绍各类思想方法在每一册教材中的体现,这本书可以当成我们的一本工具书,在我们备课的时候,方便我们查阅。比如,在总结十以内的加减法或者乘法口诀的推导过程中,都体现了函数思想,作为老师的我们,不必让学生明确知道什么是函数思想,但是我们应该明白这里面体现了函数思想,并且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思想方法,让学生在以后面对类似的问题,能够联想到这种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
近日,我认真研读了《我与小学数学》一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书中写道: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数学真奇妙”的学习氛围。是呀!这正是我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一直深感头痛的事情。相对来说,数学是比较抽象的学科,小学生是6岁——12岁的儿童群体,孩子们生性好动,喜欢多色彩,有趣味的素材。这就向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把抽象的严肃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并富有情感色彩地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架起教材和孩子们中间的桥。……许多教师教学水平高,受到同学们的喜爱和欢迎,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十分关注孩子们的这颗好奇心,课堂上为孩子们提供具有奇妙感的数学素材,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好奇心,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读了这本书后,感觉受益匪浅,我也尝试着在我的教学中进行了实践。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学习、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让学生觉得数学真奇妙。
参考该书中的理论,数学课上我试着引发起学生对数学的神奇感,使学生能尽快地走进数学的迷宫。例如:在教学《高、矮》时,我是这样引入的:先请一个班上个子中等的学生到前面来,问大家他是高,还是矮?有的说高,有的说矮。我没说话,走到他的旁边。“他矮,老师高。”学生们异口同声。我又请了一个班中最矮的学生站到我们旁边。“后来的同学最矮,老师最高。”学生们高声说道。我一笑:“是吗?”我让个子最矮的学生站到了椅子上。“现在谁最高?”我笑着问。“还是老师最高。”“不,站在椅子上的同学高。”学生们的意见开始不一致了。“好了,那我们今天就来一起研究高、矮的问题吧。”板书课题。学生们就是在这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要想建立民主和谐的氛围并不难,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多关心他们,从而激起他们对老师的爱,对数学的爱。尝到了成功的甜头,使我教好数学的信心倍增,是啊,好奇之心,人皆有之。爱迪生也曾说过:凡是新的不平常的东西都能在想象中引起一种乐趣,因为这种东西使心灵感到一种愉快的惊奇,满足他的好奇心,使之得到他原来不曾有过的一种观念。老师就是要把“好奇心”巧妙地运用于教学过程中,使之自然地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变成孩子们学习和探索的内动力。
二、让学生学会学习数学
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我从书中找到了答案,并积极实践。——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1.采取活动的形式。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时明显受心理因素支配。只有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把学科特点和年龄、心理特征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如果教师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动手练”进行教学,学生会感到很乏味,越学越不爱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减少机械化的程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其主动探究。
2.采取把知识趣味化的形式。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事物趣味化,如色彩鲜艳的教具;新颖的谜语、故事;有趣的教学游戏;关键处的设疑、恰当的悬念;变静为动的电化教学等等,尽可能使学生感到新颖、新奇,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为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提供物质内容和推动力。
三、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把数学教育的重心转移到学生的发展上来”是《我与小学数学》贯彻的精神,同时也正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终生追求的教育目标。只有在充满生命活力课堂上,师生才是全身心投入,因为这不只在教和学,而是感受课堂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读大师论著 悟教育真谛
——《数学大师论数学教育》读后感
2009年7月邮购《数学大师论数学教育》一书,曾多次翻看阅读一下,觉得有些太过艰深,就束之高阁了。一个星期前,写完几篇数学教育论文,感觉自己的观点很肤浅,于是抹掉书上的灰尘,硬着头皮将这本书阅读了三篇,觉得大师就是大师,对数学教育有着独到的理解,很值得每位数学教师,乃至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研读。
该书选编了陈建功、苏步青、陈省身、关肇直、吴文俊等五位大师关于数学教育独到的理解,作为一位数学教师首先应该懂得什么是数学教育,这才是根本。本固而道生,懂得了数学教育的真谛,进一步懂得应该教什么和怎么教。
首先,摆到我们面前的问题时,中国有数学吗?毫无疑问,这是个愚蠢的问题。本人才疏学浅对中国传统数学知道的甚少,仅限于课本中介绍的数学史,如我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勾股定理的发明要早于毕达哥拉斯学派,圆周率的计算曾处于领先地位。后来,清代梅文鼎对数学颇有建树,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家族数人成为赫赫有名的数学家,可谓是数学世家。清朝的康熙皇帝不仅是为开疆拓土、勤于朝政成为一代明君,他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有传教士交其几何。如今的故宫博物院珍藏着康熙当年使用的作图工具与演算手稿。
本人二十余年前读小学时,珠算被编入课本,如今早已作为“偏、难”内容,予以删除。如今教授的数学都是西方数学,如,函数、解析几何、概率等。有时很纳闷传统数学怎么在教材中难寻踪迹?吴文俊先生对中国传统数学有着独到的见解,他的观点发人深剩他认为“我国的传统数学基本上是一种从实际问题出发,经过分析提高而提炼出一般的原理、原则与方法以最终达到解决一大类问题的体系。”在实数系统的建立方面,在远古时候就创立了完善的十进位值制,《九章算术》之后负数与小数、无理数的引入,是实数体系得到圆满的完成。我们的几何被吴文俊先生称为“别具一格的几何学”。我国古代几何很重视实际问题的解决,因而测量、面积、体积以及圆周率等都是几何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在这些方面我国长久以来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他甚至有些极端的认为:“中国的传统几何才是真正的几何学,而绝不是欧几里得几何是真正的几何学,这是我个人观点,是不能作为定论的。”
第二个愚蠢的问题就是,我国传统教育中有数学教育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早在西周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数学教育已被列入必须内容。先学数的顺序名称及记数符号,然后应用于学习甲子记日法,知道朔望的周期,在进一步学习计数的方法,掌握十进位和四则运算,培养初步的计算能力。唐朝的教学制度中规定算学为基本课程内容,以学习算经为专业,课业分为两组,《九章》、《海岛》共限3年,《张丘建》、《夏侯阳》各限一年,《孙子》、《五曹》共限1年,《周髀》、《五经算》共限1年,《缀术》4年,《辑古》3年。可见唐朝对于数学教育是相当的重视。宋朝设置专科学校六所,其中就有算
学。元朝在地方设立学习天文、算历的学校,培养天文、算历人才。明清算学几乎沦为绝学,鲜有学子问津。
从2001年7月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2004年大江南北就开始使用新课标教科书。本人2003年开始使用北师版教科书,2006年至今使用的是人教版教科书。面对如火如荼的教改,我们看看大师们是如何看待数学教育改革的。吴文俊先生在《慎重地改革数学教育》中一再强调要慎重,开篇表明个人观点“谈到数学教育改革,我首先想到的是要慎重,不可草率从事。”先生70年代后期转向中国古代数学史的研究,他开创了崭新的数学机械化领域,建立用计算机证明几何定理的“吴方法”。对于数学定理的机械化证明能否在中学中实施,他认为“我没有把握……有些同志觉得可以试试。至于是否可行,现在还不知道。”这就是大师的严谨,讲究实事求是。在文末他再次告诫“数学教育改革一定要慎重考虑。一定要经过试验,而且首先在教师中进行试验。中学里渗透机械化证明的思想,也一定要慎重才好。”
新世纪开始实施的新课改,没能记住吴文俊先生的忠告,仓促实施。《中小学数学》初中教师版2005年第5期的两篇文章引发了一场关于教改的大讨论。《姜伯驹:新课标让数学课失去了什么》,姜伯驹认为“新课标”改革的方向出现了重大的偏差,课程体系完全另起炉灶,将造成教学上的混乱。另外总的水准降低,出现了方向性的错误。最后提出了两点补救措施:“首先应允许各省市自己选择教学教材,包括非新课标教材。其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研制小组应当吸引对数学学科有深入理解的数学家、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小学教师参加,尽快修订课程标准。”遗憾的是主观部门,没有采纳姜教授的建议,一意孤行。新课标教材早就一统天下,目前也没有看到修订的课程标准问世。
《为什么说“新课程”在全国是仓促实施》用数字说话给我们诠释了何为“仓促”:1999年3月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成立;2000年3月《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出版;2001年7月《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出版;2002年5月“数学课程标准教材”出版;2002年9月开始在试验区试验。2005年在全国试验“数学课标”及使用“数学课标教材。”为了说明我们的课改是仓促的,还列举了瑞典、荷兰、日本、印度各国教育改革情况。通过对比得到的结论毫无疑问是此次课改可谓神速埃
吴文俊先生在《数学教育现代化问题》还谈到了数学教育改革问题,他苦口婆心的规劝“数学教育作为教育你必须慎重其事,要非常仔细,不能随便乱来。稍微一个做得不对,就要引起很大的后果。”很显然,此次课改的主管部门、专家,有些冒进,没有做到慎重。
这次课程改革据说是大量的吸取了欧美先进的教育理论,借鉴了他们的教材编排内容。陈省身先生忠告过:“中国千万不要学习美国的数学教育。中国的数学教育在实践上肯定比美国好,我们自己要珍惜、总结。”“你们现在要编中学数学教材,我想把刚才讲到的,比如加点应用等,在原来的一次上改一改就可以了,还是要学哪些最基础的只是。”这是200
2年陈先生接受人民教育出版社几位编辑访问时的言语。结果,他们没有接受先生的意见。最后还是大刀阔斧的对教科书进行了彻底的整改。
此次课改一种“亮点”就是螺旋上升,删除“繁难偏旧”内容。陈省身先生的观点“不要听一些人到美国参观了以后说美国降低了要求,我们就要降低;不要把我们的优势丢掉。”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新课改大幅度的减少了几何内容,陈省身先生说:“一定要讲欧式几何,从前欧几里得几何是整个教育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数学的一部分。因为通过它可以使学生在简单的情况下获得一些推理。从几何来讲,没有欧式几何就太麻烦了。几何推理的部分不能取消,整个数学就是建立在推理上的,所以数学厉害。”“我是把嘉当做的东西发展了,数学在其他科学上的应用最主要的是几何。”可见肆意的减少几何内容,降低几何要求是不合时宜的,对学生的发展有害的,后果不可估量。
陈省身先生在接受张奠宙教授访谈时,张教授问道:“现在时兴小学生每堂课都要自己“发现”,而且是合作讨论地发现。”合作交流等作为新课标的培养目标之一,很多数学课搞得热热闹闹,风生水起。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成为衡量,课堂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对此,陈省身先生有着不同的见解,“数学是自己思考的产物。首先要能思考起来,用自己的见解和别人的见解交换,会有很多的效果。但是,思考数学问题需要很长的时间。我不知道中小学课堂是否能够提供很多的思考时间。我现在还给大学生上课。在大学课堂里,没有时间让学生去“合作交流”,主要是教师“示范讲解”。”中小学课堂注重容量的增加,而时间又没有增长。学生没有充足的思考时间,很多时候,成为少数“尖子生”的天地。交流也就变为成绩不好的学生听成绩优异学生的言语了,合作交流也就沦为一种形式。
不少学生对数学是心存恐惧的,流传甚广的“代数代数越代越糊涂,几何几何想破脑壳”,足以说明问题。那么如何学习数学呢?当今社会数学沦为考试的附属品,一切以分数论英雄。很少有为数学而学习数学的学生。当然这不是学生的错。苏步青先生认为:“如果学习的动机只是为了个人将来成名成家,那么这种理想未免太渺小了。”如果成名成家在苏先生眼中都是渺小的理想,那么当下学生的理想更功利与短视,如,考上大学,成为大款。鲜见将数学家作为理想的学生了,估计比熊猫还好珍贵了。希望更多的学生能树立“要为人类的进步、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这才是伟大的理想。”理想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有此理想什么困难不能克服,数学学好也就不困难了。
苏步青先生将自己的求学之路凝结成三句话:“一,听从老师的教导,学好数学,也学好其他学科;二,刻苦钻研,迅速养成独立思考能力;三,坚持下来,风雨无阻。”很多学生出现偏科现象,初中开始很多学生在数学等学科上出现了滑坡,进而厌恶数学,远离数学。还有种不好的观点,女生不适合学数学。埃米?诺特被爱因斯坦称赞诺特是“自妇女开始受到高等教育以来最杰出的最富有创造性的数学天才”,诺特的名字,已成为亿万妇女献身科学的象征。在数学领域颇有造诣的女数学家不在少数,女生千万不要迷信这一谣言。不少学生拿到一道难题,思考片刻,就向老师、同学请教。他虚心请教的态度值得学习,但自己思考的不够,这种情况下,我会让他再考虑一天,明天还没有结果再一起讨论。学数学是个苦差事,没有一定的毅力不会有作为的。
洋洋洒洒写了数千字,但未能言中大师们关于数学教育的精髓。大师们的对于数学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不尽相同,这就需要读者自己领悟。“一千个读者的言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形象”,我想每个看过此书的读者,对产生不同的教育领悟,会对数学以及数学教育另有一番见解。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教育,方法
一、学生的学习
我国目前提倡的素质教育以及减负行动的实施已经有些许成效, 但是, 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存在作业多、作业难的问题。小学数学应该是小学时代最难的一门学科,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很多的困扰。想要轻松学好数学, 小学生必须要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有了正确的方法, 学生才能以一种轻松的姿态去学习, 才能学好数学。
(一) 课前做好当天课程的预习工作
预习对于一门课程的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学生, 提前做好预习, 才能及时了解当天教师要讲的内容, 在课堂上才能跟紧教师的脚步, 才能更高效率地接受新的知识。预习时, 学生可以根据书本上的小问题来检测自己的预习成果。预习做好了, 上课知道教师要讲什么了, 学生上课时自然会很轻松, 学起来也会很有乐趣。
(二) 上课认真听讲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基地, 如果上课不认真听讲, 学生肯定是学不到什么知识。上课学到的知识有可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小学生还处于打基础的时候, 课堂时间一定不能走神, 不然以后的学习会更加困难。
(三) 课后认真复习
想要学好数学, 课前预习和上课认真听讲很重要, 但是仅仅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在课后, 学生一定要认真复习当天学习的知识, 温故而知新, 并且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学会举一反三。古人有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所以说, 举一反三很重要。因为数学的题型多变, 但是其核心思想还是有共同之处。
(四) 认真对待每次作业和考试
教师布置作业是为了检测学生每天所学知识掌握了多少。考试是检测学生一时期的所学成果, 也是为了检验教师的教学成效。所以各位同学一定要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和考试, 要保证独立自主完成, 在完成每次的作业后要积极询问教师或者同学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要积极和同学交流讨论。每次考试后, 学生都应该总结自己所犯的错误, 不能大意, 要认真分析, 对错题进行反复研究。另外, 考试考的好或者不好都不要太激动或者太伤心, 胜不骄、败不馁。
二、家长的教育
(一) 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好的家庭环境可以让孩子更好的学习, 坏的家庭环境可能会让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 所以家长在这一方面一定要做好, 不能影响孩子的未来。孩子要想学好数学, 该有怎样的一个家庭环境呢?首先, 家长要对孩子有一颗负责任的心, 对孩子有一定的管理, 要为孩子做一些必要的安排。如送孩子去培训班学习, 当然, 这些一定要在孩子有兴趣不反感的前提下才能做, 不能强迫孩子去参加自己不想参加的各种班, 不然会适得其反的。家长在这一点上面一定要注意。
(二) 做好孩子的监督工作
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并没有那么好, 家长如果不加以管理、对孩子太过放松、肯定是不好。家长有空的时候要看着孩子做作业, 这样不仅可以和孩子培养感情, 也能监督孩子。在平常时候, 家长可以让孩子休息, 带孩子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也要让孩子拓宽眼界, 可以以这个为奖励, 来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
(三) 做好孩子的支持工作
当孩子考试失利了, 家长不能过多责怪孩子, 要给予孩子一定的安慰, 孩子本来就很伤心, 家长再去惩罚孩子, 对孩子的未来没有好处, 可能会让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 产生逆反心理。另外, 家长要多鼓励孩子。
三、教师的教育引导
(一) 认真备课, 对自己工作负责
教师备课很重要, 可能有些资格深的教师觉得自己水平可以不需备课, 但是备课是很有必要的, 教师只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更好地讲课, 这也是对学生负责的一种表现, 也是对自己工作的负责任的体现。什么样的教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 所以教师一定要认真负责地教育学生。
(二) 活跃自己的课堂, 让课堂充满乐趣
课堂很重要, 而课堂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里, 课堂是沉闷还是活跃主要看教师。教师讲课枯燥, 学生肯定不能认真学习, 而数学本身就是一个枯燥的学科, 这就要看教师怎样来活跃课堂了。首先, 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不应该只会讲书中的内容, 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讲一点课外的知识, 这样既能够提升课堂的活跃度, 还能让学生们学到更多的知识。其次, 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学生的状态, 这样才能在适当的时候及时调整课堂的状态。好的课堂对学习有帮助, 一个充满乐趣的课堂肯定比一个枯燥的课堂更让人喜欢, 谁不想在一个充满乐趣的环境下学习呢?
(三) 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关键词:人生教育;杨贤江;数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281-01
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说:“教育是上层建筑,它同经济基础有依存关系;教育既受生产方式也受政治制度所制约,又对经济的发展、政治的变革起促进作用;教育由于社会生产劳动的需要而产生,并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展起来;教育的“本质”,是与生产劳动密切结合,为全社会所共享的;但是,到了阶级社会,教育成为剥削阶级统治的工具,所实施的教育同生产劳动相脱离。他批判了“神圣说”、“教育清高说”、“教育中正说”和“教育独立说”等观点,并驳斥了“教育万能说”、“教育救国论”和“先教育后革命论”。他认为要变革当时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只有进行革命。在革命中,教育应当作为革命武器之一;革命胜利之后,教育便应当促进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杨贤江还很关心青年的政治思想、道德品格以及学习、健康各个方面的成长。他主张对青年应进行“全人生的指导”,而关键则在于使青年们树立革命的人生观。”
一、人生教育的意义
人生教育就是从根本上培养孩子的人生观,有了正确的人生观他们就会以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所以我们一定要注重孩子的人生教育。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学生学习的问题就根本不需要担心,绝对会学得很好。其实在应试教育学习的哪一点东西,相对于儿童的学习能力来说那就再简单不过了,如果会有学习不良的情况,那就要想想是不是教学错了,或者是孩子的行为能力和思维能力存在问题,以及家庭和学校没有给予孩子良好的行为教育。当然,也不能排除孩子智力有缺陷的这种可能,一般很少有孩子有这个问题的。反之,如果只注重数学教育,忽视人生教育,学生学习的效率就会很低,大多数学生将无法学好,就算有少数学生能够得到比较好的成绩,他们学的肯定会非常的辛苦。而且,如果学生没有一个良好的人生教育,即使他们学习成绩很好,也可以说是一个没用的人。
二、目前教育的现状
现如今,我们国家的教育是应试教育,从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作为一切教育中最重要的的人生教育,而是恰恰相反的把教育中最不重要的的事情,读书,而且是读死书,死读书,作为孩子人生成长中唯一的教育。就好像全国各地的家长一起开过会商量了一样,统一了对如今孩子教育原则的认识,总结成一句话就是都对孩子说:孩子你最重要的事就是要好好读书,别的一切事就不用你操心!学生们大笑,都心领神会这句家长念了多年的教育经!让人感到可怕的是:这句几乎所有家长都在用的教育格言,也就象征着孩子未来生活的坎坷,家庭的不幸,民族的灾难!从这样一句教育格言中,只会让我们看到一个个就和机器一样的读书,看不见学生们的青春朝气和活力,看不见学生们生命的成长,更看不见现实的社会。因此才会出现北大才子去买肉,南京博士去做乞丐,武汉博士自杀,马家爵们杀人的种种不和谐的现象。还有考上大学开学一个星期,因为嫌学校的饭菜不好吃,觉得这样的日子没办法再过下去而选择跳楼的大学生,甚至有小学生就因家长不给他钱给同学买礼物,就以自杀示威的。这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就因我们只注重应试教育不注重人生教育而频繁发生。更多的学生是只会读教科书,其他的什么也做不了,也不愿意去做。存在一大批大学毕业生,甚至有很多名校出身的孩子,他们曾经承载着家人的骄傲和希望,而现如今却在父母的黯然伤神的注视下,躲在屋子里虚度时光,赶都赶不出去。
三、如何在教学中融入人生教育
数学教育是通过课程来教授的,教师在授课的同时必须把人生教育融入到学习中去。因此,每一个学生和老师,从走进学校的大门的那一天起,就要把人生教育融入到各个教学课程的过程中去,融合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学生在学校的这段时间里,时时刻刻,就连吃饭和睡觉,都要有专业的老师陪伴在一起,并且要在学生有困难的时候,及时的指导孩子们的人生观点。数学教师,要学习各种专业不是最重要的的课程,而是人生观科学,心理学,认知学和人生观合理的调整。不管老师是教什么课的,人生教育课程,是每一个老师都必须学习的,而且经常以不同的形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研究型学习,讨论式学习,心理辅导式学习,甚至我们的老师还会自费花很多钱参加名师的人生教育培训课程。所有的教师,都要非常注意调整自己的人生观和思维模式,使之符合良好人生观的要求。当然,他们也才能获得学生的认同,才能真正指导孩子们的人生教育。
教育的真正任务是什么:是让孩子成人,是让孩子身体、心里和人生模式都健康地成长后顺利融入这个社会。最重要的教育任务是什么?当然就是人生观教育,是人生教育!
参考文献:
[1] 王树璞.数学教育在人生教育中意义[J].教育基地,1995,(1):22~24.
[2] 齐殿有.人生教育[J].北京.人生教育出版社.1993.
[3] 马新民.小学生人生观培养教育[J].余姚: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这段时间参加了远程教育课程,有幸选择了马云鹏教授所讲的《小学数学教学》一课,本课程主要讨论:数学的研究对象、数学的主要特征、数学的发展过程和数学学科与数学科学的关系。这些内容在理论上其实和我们在读师范时学习的差不多,但它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本书的作者结合了现在的新课程标准以及新教材进行分析,做到理论与当今教材相结合,我看后获益匪浅。一方面可以复习一遍理论课,更重要的是使我对新课标、新教材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它在第八章到第十四章介绍了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计算教学、数学问题及其教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代数初步知识教学、统计初步知识教学、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这样多类型的教学介绍使我大开眼界,更使我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解提高了一个层次。
下面我想谈谈第十章的第六单元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章。《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不仅要“教”,而且要“导”,不仅要教数学知识,而且要教如何学数学知识。
好的学习习惯非但重要,而且应及早培养。专家研究表明,3-12岁是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12岁以后,孩子已逐渐形成许多习惯,新习惯要想扎下根来就难多了。那种认为树大自然直的观点是不可取的。一棵带有枝枝权.杈又弯弯曲曲的小树,长大能直吗?学生要学会学习,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课程中讲述了这五种在教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如何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教学生会听课,养成对积极动脑的习惯
二、教学生会思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教学生会阅读,养成自己学习的习惯
四、教学生会审题,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五、教学生会改错题,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
其中第二点:教学生会思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让我感触最多。不要盲从别人,更不要抄袭他人现成的答案,要独立思考。通过思考可以加深理解和记忆,可以不断解开疑团,激发灵感,要相信自己才是最棒的。自信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习惯,它在人的一生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自信能使孩子敢于面对困难,能在失败中看到成功的希望,鼓励自己不断努力,获得成功。我们提倡孩子独立钻研,分析和解决问题,多使用“你能试试吗”“你还有其他的想法吗”“你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等鼓励的言语,唤取孩子的主人翁意识,培他
们的自信。请教是一种良好的习惯,请教的前提是善于思考,善于提出问题,同时也要有一定的勇气。要养成把平时学习中遇的问题记下来的习惯,虚心向老师,向同学,向他人请教的习惯。
这本书全面、精湛、创新地涵盖了整个小学数学的各个方面:培养兴趣、狠抓两个基本、体现三个为主、作到四个当堂、应用五步教学法、实施六段式结构。作到了理论与现在的新版教材相结合。
数学来源于生活,但不等于生活问题就是数学问题,也不等于数学问题都是生活问题。数学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用数学的头脑分析和研究周围的世界,把生活和实际中的问题抽象概括成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符号去思考。
课堂上除了要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教师的指导也是不能忽视的。必须挑选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和要在解决问题的关键处进行讨论。学生尝试练习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讲解,这时能够做到讲在要害处,讲在刀口上。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还能得到足够好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中应该把各种学习方式优化组合起来,一切从学习效果出发,哪个有效就用哪个。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重视模仿记忆。在教学中要关注学习的结果,又要关注学习的过程……掌握了知识的来源过程,才能进一步提高数学思想,灵活运用结果,才能巩固所学知识,学以致用。真正地提高课堂的实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能力;发散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273-01
数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小学数学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是学生数学学习的起始环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着学生抽象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养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笔者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之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探讨。
一、明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认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目的不明确,重点不突出
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未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设计目标,力求完成教材的任务,忽略了学生的学习,目标过高或过低,重点、难点不突出,过于注重认知领域的目标而轻视情感领域的目标,只注重文化知识的教学而轻视学生学习习惯、兴趣、方法的培养等。
2、授课方式过于单一
现今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方式仍是教师讲授,即教师先根据课标要求,把主要内容书写在黑板上,再根据具体事例进行分析讲解。这种授课方式过于单一,课堂气氛凝滞,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3、教学设计模式化
教学设计是关系教师授课质量的关键环节,部分教师的教学设计过于模式化,课前准备内容过多,从而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模式机械化,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局。
二、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1、通过优化比较,引导学生的思维认识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地运用比较法,就能使一些表而看起来非常抽象的知识,变得清晰有序,可以使小学生找到知识的重点脉络和主要内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的数学思维未必都是正确的,要善于引导,去伪存真,拨乱反正,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帮他们养成好的习惯。
2、创设情境,发展数学思维
新课标中一个明显的改变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让孩子们掌握必要的知识,同时还要让孩子们明白知识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有必要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场景,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热情。当孩子的学习热情高涨的时候,思维往往比较活跃,对于老师的问题,他们能够
进行积极地思维,会在不断地探求知识的过程中,认清数学知识的结构。
3、改变传统的教学单一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我们都知道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都是由数学老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缺乏必要的课堂互动,导致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往往都是死读书,读死书,没有培养出应有的创造力。所以,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单一法,创新教学方式,注重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质疑意识。
4、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思索,锻炼他们的发散思维。
数学思维的培养对于数学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数学的直觉能力和发散思维培养对数学思维的培养又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产生更多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加强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必要的时候还要联系到其他的科目进行交叉学习,这样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综合应用,从而提高对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思考和认识。
5、进行合理联想,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度
数学成绩的好坏,很多时候取决于一个学生数学思维敏捷度的训练。对于小学数学更是如此。要想让学生们能够在运算的过程中正确迅速地计算出结果,我们就必须要求学生有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在抓好学生计算正确率的同时,还应当下大工夫来进行速率的训练,时常用一定的时间来
进行速算练习是非常必要的。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学生完成一定的课业量,让全班所有学生的数学思维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加强。同时,在进行速算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方法的传授,小高斯可以在短时间内算出惊人的数学结果,其实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能力,所以我们教师要注重数学力一法的传授,只有让小学生掌握了利一学有效的数学计算力一法,他们在学习的时候刁一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这也是对学生思维敏捷度训练的重要途径。
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开发和培养孩子们数学思维品质的过程,同时也是以数学的直觉思维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加强学生的思维品质锻炼,以促进他们的数学直觉思维是我们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科学合理地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是今后我们教学中的一个亮点。
总之,课堂教学必须是一种有目的、讲效益的活动。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教师就必须踏踏实实立足于平日教学,去除华而不实的花架子,去除追求短期效益的功利思想,在学习后反思,在实践后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再学习。
但是近几年来, 小学生的数学成绩却令人担忧!越来越多的家长在抱怨:“孩子的语文成绩不错, 为什么数学成绩却不稳定?”也有许多老师在诉苦:“数学真是越来越难教了!”我任教此科目十载有余, 亦有同感。小学数学教育质量能否提高, 实在令人担忧!
为了摆脱困境, 我对小学数学教育现状作了调查研究, 发现导致如此境地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新教材惹的“祸”
与旧教材相比, 新教材克服过去繁、难、旧、教学方式单一的现象, 使数学教学内容紧跟时代, 体现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 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 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新特点。然而, 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我同时又感到了教学内容的一些不足与困惑:
1. 由于教材的例题多以活动的形式出现, 课堂上既要完成
教学任务, 又要让学生活动起来, 受时间制约, 想放又放不开, 比较矛盾
一些开放性的讨论、提问要达到什么样的度, 还难以把握, 特别是在学生争论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观点, 教师不能及时纠正。加之教师教学用书相应的内容缺少必要的分析, 致使教师对主题图的编写意图分析、理解带有很大的主观性, 教学中盲目性增大。
2. 有些教学内容通过修改虽然侧重以“发展”为本,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碰到不可避免的问题
如计算教学:旧教材侧重于学生计算技能的培养, 计算教学重心放在讲清算理, 揭示规律, 加强基本训练, 打好计算基础, 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上。而新教材加大了教学的步子, 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 注重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 并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 发现使用新教材, 大部分学生的思维比以前的学生灵活了, 创新能力增强了, 但“双基”却远不如从前的学生, 尤其是计算能力大大减弱了, 难道计算能力不重要了吗?
二、缺乏师资力量
很长一段时间里, 人们总以为小学教师要什么都会教, 这是个错误的认识。样样都会, 势必样样都不会, 更谈不上精。系统的知识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积累, 就小学数学而言, 几加几, 我相信人人都会, 收废品的也会, 可是要教好数学却不是人人都行的了。今年教语文, 明年教数学, 弄得教师无所适从, 不用说精通, 就连小学六年中系统的数学知识都不清楚, 如何去教好数学?
近几年小学数学教师年龄偏大的问题也较为突出, 有些山区学校几乎找不出年轻的数学教师, 老教师教了几十年书, 积累了不少的教学经验, 但同时, 思想也已成定式, 很难接受新鲜事物, 再加上他们进取心不强, 很难形成一种教学研究的氛围。本来就是凤毛麟角的年轻教师由于长期处在这样一个不利于自己成长的环境之中, 使得他们在思想上过早地老化、惰性、不思进取, 自然影响到他们的成长。因此, 在农村小学中, 缺乏优秀的年轻数学教师也就成为必然。
三、家长传统意识
家长普遍认为语文较为重要, 总感觉认了字、习了作才能读好其他科目, 加上小学基本上是语文老师当班主任, 于是一个劲儿辅导语文。这也无可厚非, 但许多家长顾此失彼, 偏科厉害, 即使有的家长已经意识到孩子的数学成绩有些糟糕, 也只会责怪他们没有认真学习, 甚至质疑老师的能力。而今日的数学已非加加减减那么简单, 涉及的知识技能甚广, 作为家长应加以重视。
针对这些问题, 我认为要想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 加强教师理论学习
理论源于实践, 对实践又具有指导作用。如果教师连新的教育理念都不懂, 《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都不知, 如何把新的教育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去呢?因此, 在现阶段, 教师的当务之急是加强理论学习。学校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教师学习新的教育理念, 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此外, 派送教师外出学习也很重要。我们学校就很注重这点, 经常让年轻教师出去进修, 但返校后必须传经诵教, 开汇报课或讲座, 把所学与大家交流分享。这样, 就会一人学习而百人受益。
2. 尽快充实师资力量
新课程理念要靠教师去落实, 相对而言年轻人在这方面有热情、有开拓精神, 接受新鲜事物快。而小学数学教师队伍年龄老化现象已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因此,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行宏观控制, 尽快充实小学数学师资力量。我所在学校连续几年毕业会考数学成绩均不如语文, 领导痛下决心整改队伍, 一方面让50岁以上的教师负责教学技能科, 另一方面加强数学教师的进修学习力度。其次, 学校应切实稳定教师队伍, 教师今年教这科, 明年教那科的现象必须得到根治。只有这样, 才有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才有利于新课程的落实, 才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3. 转变家长陈腐观念
除了要让教师意识到潜心教学的重要性, 我们还要提供平台让家长之间互相交流。如开家长会, 让他们认识到只有语数双管齐下, 学生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就我个人经验而言, 我会罗列道理向家长阐明今时不同往日, 以前只要计算过关, 会解决问题就万事大吉, 现在一会儿时间知识一会儿空间知识, 等下次再学的时候孩子又忘了, 孩子也难啊!这样, 让家长体会孩子的处境, 会使他们努力去寻找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总之,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并非一朝一夕的事, 还需要各位教师群策群力, 不断学习, 不断修炼, 努力提高文化素质。而这将是一个长期而又非常有意义的过程。因为, 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 是我们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全书共分三篇:“以爱育爱”、“以会教会”和“课堂教学实录及教案”。书中充分表达了作者的儿童观、教学观,以及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孩子们的爱,并认为,正是在“爱”与“会”的良性循环中,老师和学生得到了同步提高。
一、任何教育都需要在“爱”的土壤上成长
于漪老师说:“对孩子的爱,能够使一个老师变得聪明起来”。作为老师来说都应是这样的一种人。爱是教育的前提,但远不是教育的全部。应由爱而升华为责任――对孩子的一生负责,这才是教育的真谛。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爱。它可以通过师生之间的良好的情绪情感的交流,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智力活动及综合能力的发展,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唯此,只有教师爱自己的学生,才能使学生爱他们的老师,爱老师你所教的学科,学生的各个方面就能健康的发展。然而学生的兴趣又靠爱而产生的,只要学生有了兴趣,就便会产生爱的念头,他们就会自觉地去寻找。这样就不愁自己的学科教不好。由此可见,以爱育爱尤如泥土和种子,一旦种子撒在泥土中,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二、以师之“会”促生之“会”()
以会教会的核心是教师的会,这就是要求教师只有不断地自觉提高自己的水平,只有发自内心地想方设法教好每一位学生,才能真正做到使学生学会。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我们教师的一言一行以及知识水平和教育素养等,对每一个孩子都起作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每点每滴都必须成为学生的表率,这样一来,我们教师的工作便显得非同小可,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马虎。古语说“有其师必有其徒”。这就充分地说明了有怎样的老师就教出怎样的学生,不防我们今天也可以反过来看,知其徒略知其师,就是说知道学生怎样也略知学生的老师如何。正因为学生的会就像一面明镜,可以反映出一个教师全部或某个方面。为此,我们都必须先达到“会”,所指的“会”,不仅是文化知识和各种学习能力,还包括会合作、会关心、会健体、会审美、会劳动、会创造、会生活、会做人等。这样才能使孩子从小打好做人的基础。
在这本书里可以看出,孙映柏老先生非常推崇伏羲文化,而伏羲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源头,是中国文化的鼻祖。孙映柏老先生将伏羲文化之精髓——阴阳太极运用于对数学的研究中,并且,从中国文化中源远流长的方正思维中总结了很多规律,将比较难的问题运用方的抽象性使之简单明了。
我羡慕孙映柏老先生在小学数学上的伟大造诣;也佩服孙映柏老先生在如此高龄还能思考总结怎样教好小学数学,并总结出那么多的数学小游戏配合教学;更敬仰孙映柏老先生是一个真正的思考型与研究型教师。
孙映柏老先生认为:区分阴阳是数学发展的基本策略和具体方法,没有区分阴阳就没有数学的发展。例如孙映柏老先生总结的数学中的阴阳有:正数与负数;正运算与逆运算;函数与反函数;对称;反射等。在认识正负数过程中,孙老先生运用一张红色单面卡的正面与负面帮助学生理解正负数的真正含义;在教学乘法口诀时,运用方形,看方学算,有条不紊,分清乘与除的阴与阳等等。
孙映柏老先生的阴阳太极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高深至极,这都是孙映柏老先生善于思考,勤于思考的结果。他的理论我看了很多遍也只是理解了其中的皮毛,要想得知其中的精髓之所在,可能还需要很长很长时间去分析研究。但是,读了《怎样教好小学数学》这本书之后,我深有感慨,数学其实不难教,只是自己并没有认真教,边思考边教学,做一名善于思考、敢于研究的教师是现代化教学改革之后对所有教师的要求。如果不能做到在教学中思考,在思考中教学,那不管教什么学科、什么学生都是非常难教的。
一、善思教材之用意
新课改对教师备课的首要要求就是要吃透教材,因为老师只有真正地了解教材,吃透教材,才能清楚教材的真正用意,如果教师只是拿着教材去上课,照本宣科,不深究教材如此安排教学的用意,那么教学过程也只是跟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没什么区别;如果教师只是将书本上的内容原原本本地教给学生,那么学生自习的效率可能更高;如果教师不明白教材安排的真正用意,那么学生必然也没有意识去探究教材为什么要那样安排。所以,教师为了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响应新课改的号召,思考探索教材的深层次含义,真正地做到了解教材、吃透教材是必然要求。教师要善于思考必须从思考教材入手,教书要从理解书的内容为首。
二、善思学生之理解力
刚带一年级的新老师会深有感受,老师自己感觉讲的很透彻,很好理解了,但是学生就是听不懂,这就是因为老师只从自己的理解出发去讲解知识,而并非从学生的发展阶段或者学生的理解能力方面着手,这势必会造成老师讲的累,学生听不懂的情况。例如,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只能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而进行思维活动。因此,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时,必须遵循以实物计数引入,进而过渡到口头计数,然后再向高一级的思维即抽象思维计数过渡。夸大或低估学生的理解能力,都会事倍功半,课堂效率低下,或者达不到老师想要的效果。善于思考的老师不仅要思考教材的真正用意,还应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阶段,勤于思考这样讲解学生是否能够接受且易于理解。
三、善思教学设计之吸引力
课堂效果的好与不好,绝大部分决定于教学设计是否适合学生,是否有利于学生很好地接受教学内容。好的教学设计应该是老师本身所能驾驭的,学生所能接受的,是能够合理有效地展示教学内容的,是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且让学生感兴趣的。在小学低年级与中年级,学生的精力有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加入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小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重要内容,通过一些巧妙的小游戏可以让学生在感兴趣的基础上乐于接受,易于吸收,一举多得。
另外,教学设计决定课堂氛围,教学设计得死板,课堂氛围沉闷;教学设计灵活,课堂氛围活跃。只有有激情、活跃的课堂氛围才能让学生感兴趣,因此,善于思考的教师,还应在课堂设计的过程中勤于思考,全面思考,让课堂成为学生都喜欢的殿堂。
一、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学生在学习中能否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 不仅关系着能否积极投入学习中去, 还关系着日后人格的健康发展。作为新时期的数学教师, 我们必须转变观念, 将小学数学教育看作是科学知识的教育、人格发展的教育, 从而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空间, 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欲望, 让学生通过探究得到各方面的满足与体验, 形成良好的情感素质。需要注意的是, 教师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探索怎样使数学学习成为学生学习兴趣的刺激源, 并不断地强化这些方法, 使之成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 教师还应尽量满足学生希望在群体中受到赞扬与尊重的欲望, 避免因失败与谴责而产生焦虑情绪, 通过这些方面的情感体验, 真正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实践表明, 在小学数学素质教育过程中, 广大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让他们从小学会学习, 将会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时, 不仅要给学生简单地介绍几种基本的学习方法, 更要在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他们积极参与知识的探索, 进而顺利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除此之外, 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 如科学用脑, 以及良好学习情绪和学习习惯的保持等, 努力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使学生达到会学习、爱学习。
三、面向全体学生, 因材施教
我们知道, 由于遗传因素、生理条件以及环境、教育等多方面的影响, 人的生理、心理结构, 接受能力和发展状况都会有所差别, 小学生同样如此。因此,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广大教师应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特点, 在教学时实行分类指导, 坚持因材施教, 从而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通过努力学习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具体而言, 教师应在重视优等生的同时, 关注中等生和差等生的学习, 对于那些在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 帮助他们分析其中的原因, 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此外, 教师还应做到以下几点:适当补充一些学习内容,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一些难度较高的综合性练习, 加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发散性;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数学课外活动和数学知识竞赛, 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相信坚持下去, 学生的数学素质必将得到全面的提高。
四、开发非智力因素
人们纷繁复杂的心理活动综合起来,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方面: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主要由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与注意力五种基本因素组成;非智力因素则包括很多心理因素, 主要由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五种基本因素组成。其中, 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素质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因为众多的研究表明, 人的智力因素比较稳定, 一般不会有较大的波动。而非智力因素则不然, 它很不稳定, 波动性非常大。因此, 在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中, 积极开发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数学是一门集知识性、审美性、逻辑性于一体的学科, 在教学时教师应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数学知识, 让学生发现数学的美, 同时多对学生进行诸如审题、计算、书写、检验等方面的训练, 充分激发学生各方面的非智力因素, 使其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 从而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
五、注重社会实践
知识只有应用于实践, 才能真正地发挥价值, 数学同样如此。要想使小学数学素质教育成为开放的积累过程, 并使学生在获得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 了解知识的发展与其社会价值, 提高学生日后参与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能力, 教师就应通过一切可能, 让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 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知识的价值及其与社会发展的联系, 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例如, 在讲“圆的认识”这节课时, 教师就可以适时地将知识放在“为什么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体是圆形的”这一问题中, 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圆”的应用, 提高他们关心社会的意识和参与社会的兴趣,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这样可以使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 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重视程度, 从而顺利开展教学活动。
总之,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优化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师, 我们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积极探索实现素质教育的好计策、好方法,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对新时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必须努力将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因此,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势在必行。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 对小学数学素质教育进行了深入探讨, 以期与广大同仁共勉, 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小学数学,素质教育,教学实践,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胡高正.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四个着眼点”[J].内蒙古教育, 1996 (6) .
[2]高建国, 朱党龄, 肖子义, 李志敏.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湖南教育, 1997 (9) .
[3]马延红.小学素质教育与数学教学改革[J].陕西教育:理论版, 2006 (9) .
[4]姚建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浅谈如何实施小学数学素质教育[J].教书育人, 2009 (S5) .
[5]胡素英.充分发掘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素质教育因素[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1 (11) .
【《小学数学教育学》读后感】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教育叙事07-27
小学数学教育小结10-28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案例09-22
小学数学教师继续教育总结09-22
更新教育理念 提高课堂效率小学数学06-03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育教学总结06-12
小学数学教学发现教育分析论文07-15
《小学数学教学基本概念解读》读后感05-27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06-29
小学数学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