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编织教学感悟(精选3篇)
一、指导思想
为了扎实推进精准贫困劳动力培训工作,在春节前掀起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工作新高潮,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和《2017年元月漳县精准扶贫劳动力手工编织培训实施方案》结合漳县农民工劳务技能培训状况及需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农民工为主体,立德树人,促进农村手工编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使学校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确定专业培训目标、培训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2、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突出职业教育特色,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强化学员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提高学员的实际动手能力。
三、招生对象
本培训招收2016年精准扶贫脱贫户,培训七天。
四、培训目标
1.1总体目标 培养具备以下条件人员:具备编织和刺绣的基本技能,同时掌握仿做和独立设计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完成完整作品,并形成商品的知识和技能。
1.2理论知识培训目标
依据《国家职业标准》的理论知识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基本针法、设计制作常识,了解编织刺绣发展的总体趋势和前景。
1.3操作技能培训目标
依据《国家职业标准》操作技能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掌握棒针、勾针针法,掌握刺绣基础,掌握十字绣、苏绣、中国结的制作方法并形成完整作品。
2、教学要求 2.1理论知识要求
2.1.1手工编织基本概念和编织材料知识 2.1.2棒针编织基础知识 2.1.3钩针编织基础知识 2.1.4刺绣基础知识 2.1.5十字绣基础知识 2.1.6苏绣基础知识 2.1.7中国结相关基础知识 2.2操作技能要求 2.2.1棒针技法 2.2.2钩针技法 2.2.3刺绣基本技法 2.2.4十字绣基本技法 2.2.5苏绣基本技法 2.2.6中国结基本技法 教学计划安排
泰安市第一实验学校花园校区 梁传莲 吴迪 通过这个学期手工制作的学习,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浓厚,许多同学要求能有机会再进行学习,而且在这些兴趣者的指引下有不少学生在学习中参加了社团学习。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有所收获,下面就这学期工作一个总结:
一、培养了学生的对手工的兴趣:
有参加社团活动的同学都有这么一个感受:就是以前做手工只是应付老师的作业。但通过学习他们意识到他们不再是被动的而是变成主动的学习,他们的学习能够自觉完成了而且还能头头是道地向同学介绍他所学习到的知识。在他们的影响下更多的学生想参加手工社团。
二、培养学生的知识面:
在这次的社团活动中,学生不但学习了手工的基本知识,而且更多的是让学生掌握了粘贴画的制作方法,使他们的知识面得到很大的拓展。
三、增加了实践的机会:
由于社团活动不仅仅是理论学习而且还参与了实践,给很多同学以动手的机会,学生利用已学得的知识,设计出各种各样的作品,当然也更好地增加了她们的学习兴趣。
四、丰富了学生的兴趣活动:
从素质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他们的生活不在仅限于课堂上,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更有兴趣学习了。
在本学期的社团活动中有收获,也有很多的不足:如有的学生在活动时会不注意卫生,把一些碎纸、等东西扔到地上;有的学生在活动前不能把活动所需要的东西准备好;还有的学生做手工比较粗心,做出来的作品质量不高等。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将更加努力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好。
五、工作建议:
1、建议把暖气修好,说了好多次到现在还没暖和,一上课学生们冻的手都不愿伸出,严重影响学生们上课。
2、活动时间太短,希望下学期整合学习时间,把一节课调节为两节,除去两头的准备和整理时间,可利用的学习时间太少。
六、下步计划:
加强学习,总结经验,拓展手工内容,让手工社团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尝试学习纸浆画,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努力打造精品社团。
《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与技术》五年级上册《编织网袋》
教材分析:
《编织网袋》是河南版《劳动与技术》五年级上册编织模仿制作类教学内容。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编织是我国民间的传统工艺,并让学生掌握一些手工编织的基本技法,自己制作出一些小作品。而《编织网袋》这一教学内容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其中的一种技法——绳结编织法,在编织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劳动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设计思路:
劳动与技术教育以“会动手、能设计、爱劳动”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为学科总目标,结合《编织网袋》这一具体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想象,使学生感受劳动技术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1、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激发学生编网袋的兴趣,并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掌握最基本的绳结编织法,编织一个小网袋。
2、在学习、交流、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细致的良好习惯及合作意识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学习绳结编织法,编织小网袋,注意相邻打结、等距操作是关键之所在。教学难点:
使学生从实践中感悟到绳结之间的距离能控制网袋的大小,并设计制作有创意的网袋。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小网袋成品,多媒体课件,塑料瓶(瓶身较粗),编网袋的线绳。
2、学生准备:书中所示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知
1、去超市购物用什么做购物袋?用网袋做购物袋有什么好处?从而让学生对网袋产生兴趣的同时渗透环保的意识。
2、在学生产生浓烈兴趣时,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编织之乡”——李堡的一个网袋收藏人的陈列室里的一系列作品,同时介绍网袋的历史,让学生欣赏感知,在给学生以视觉冲击之后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这些精美的网袋是如何编织成功的?你们也想学吗?
3、通过激趣揭示课题《编织网袋》,小孩子好奇的心理会使他们的注意力充分的集中到新课的学习上来。
二、讨论—探究
1、看书上的示意图,拿出准备的工具、材料比划比划,弄清它们的作用
2、小组讨论,理清编织思路。
3、接着,老师的示范操作和学生的模仿操作同步进行,即教师示范操作一步,学生就模仿操作一步。每排绳结的距离要相等,这是操作中的一个要点,教师要突出讲解。
4、然后,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编一个网袋的基本步骤。(学生回答,教师有选择地板书)这一设计旨在让学生学会配合与交流,在交流与沟通中,激活同学们的思维。
三、实践—展示
1、在学生对编网袋的方法步骤已经稔熟于心的情况下,组织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参加 “制作竞赛”,每组由老师发给一个物品,编织适合放此物品的网袋,并提出要求:美观、实用。同时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为背景音乐。
2、学生自主编网袋,教师加强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个别指导。
3、编织到一半时,请学生暂停。同学们可以自由组合成小组互相观摩一下,及时发现自己编织过程中的长处和不足之处,及时修改。(这一环节可以明显地提高编织的实效,融洽了生生、师生之间的关系,课堂格外轻松愉快。)
4、编织到尾声,给网袋结扎余下线绳,将须坠修剪整齐。
5、在学生完成比赛之后,教师用“抽取幸运组”的游戏方式选出部分小组的作品,用实物投影出示,师生共同评价。对于好的作品给予 “优秀作品奖”,同时该小组的同学获得“制作小能手”的称号。
6、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网袋作品,想一想:(1)、为什么有的小组的网袋大,有的小组编的网袋小呢?网袋大小取决于什么?(2)、为什么有的网袋的网眼大?有的网袋的网眼小呢?怎样掌握网眼的大小?
7、学生在组内讨论后,全班交流,师生形成共识:网眼的大小是由绳结之间的距离决定的。
四、延伸—拓展
1、师:刚才我们编织的是普通的网袋,其实网袋的种类很多。
投影出示:网上搜集到的各种网袋资料。
2、请学生说说看了以后的体会。
3、自然过渡:你们想自己设计新的网袋吗?(学生肯定回答:想)
4、伴着音乐,学生画想象中的网袋图。
5、课后作业:用自我准备的材料编织新网袋,下节课进行展示。
河南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
编 制 网 袋
-------教学设计
灵宝市大王镇第一小学
【手工编织教学感悟】推荐阅读:
幼儿园手工编织教学设计01-19
手工编织社团教案10-03
手工编织串珠活动计划11-21
编织活动课教案05-23
演讲稿“编织梦想”11-12
编织兴趣小组活动计划09-14
编织袋生产岗位操作规程11-13
我的中国梦演讲稿:编织老年梦06-16
一年级手工教学总结06-10
幼儿园美术手工教学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