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纸教学记录(精选11篇)
溧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倪梦一
一眨眼,一学期的折纸兴趣小组活动就要接近尾声了。“折纸兴趣小组”以对多类物体的创造与表现为重点,通过观看视频和同学们的大胆构思和巧手制作,折出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艺术品。在活动中,我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注重培养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学期的兴趣小组活动结束了,学生们在折纸的同时也收获了“快乐”,不仅仅是成功的快乐,也有在过程中学到新本领的喜悦。
本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较好地体现了“快乐收获每一天”的教学理念。学生对这项活动很感兴趣,在活动中他们的积极性都很高,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教授新内容时学得也非常认真,每个孩子都有很大的收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在活动中他们体会到了折纸的乐趣,因此对折纸的兴趣更浓了。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切身体会到了这一点,每次活动,每位同学都能大胆地创造,积极地动手操作。每一次学习新内容时,他们开动小脑筋后做出的手工都非常的有创意,出乎我的意料。
2、通过一个学期的折纸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比以前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结合平时学习的一些基础折法,现在每位同学都能自己创造性地折出一些简单的作品。
3、在活动中我还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给他们感悟艺术品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评价,他们的审美能力比以前也有很大的提高。
4、在活动中我还注意培养他们的互助精神,当他们有不会的时候旁边的同学就会主动帮助他们,现在小组中的学生都已形成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当然,在本学期的折纸兴趣小组活动中虽然收获满满,但也有一些不足:比如有的学生在活动时会不注意卫生,把一些碎纸东西扔到地上;还有的学生在活动前不能把活动所需要的东西准备好;还有部分学生折纸比较粗心,折出来的作品质量不高等等。
一、重视激发孩子看图折纸的兴趣
孩子对图例是否感兴趣, 取决于要折的物体对孩子是否具有吸引力。因此, 我设计了这样一次集体教育活动, 首先我折了几个孩子喜欢的小动物, 请孩子欣赏, 孩子们看了以后都争先恐后地要跟老师学习折小动物。这时我告诉小朋友:这些小动物是老师看图例折出来的, 如果小朋友学会了看图例, 自己就也能折了, 而且还能折出更多的东西呢!以此来激发孩子学习看图折纸的积极性。与此同时, 我教他们认识了一些折叠符号。如:峰线、谷线、正折、反折符号以及它们的折叠方法, 并且提供了“狗头、猫头”等图例, 让小朋友按照折叠符号折纸, 比比哪个小朋友最先折出来。当孩子们自己能看图例折出作品时, 都自豪地说“:这是我自己看着图折出来的!”
在孩子刚开始看图折纸时, 我不仅有意识地选择了一些他们喜欢又符合其折叠水平的物体, 同时还提供造型好看、折叠工整的范例, 既激发孩子看图折纸的兴趣, 又为他们欣赏折纸作品提供了机会。在实践中, 我还注意帮助孩子掌握基本的看图折叠的方法来激发孩子折纸的兴趣。我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提供图例, 帮助孩子, 学习基本的折叠方法。如:先学习对边折、对角折, 再学习集中一角折、四角向中心折、单菱形折、双菱形折、双三角折、双正方形折等。同时, 在孩子学习某个基本折法的时候, 提供与这一折法相关的多种图例, 巩固对基本折法的掌握。如:学习双菱形折法时, 提供了菱形的变形———茶壶、啄木鸟、鹤的图例。这种举一反三的教学方法, 不但使孩子学会了一个基本折法, 而且为将一物体变形成另一物体打下基础, 开拓了孩子们思维的多维性。我还利用各种形式巩固孩子对折叠符号的理解和运用。从材料上提供各种形状和颜色的纸、图例、展示板、折纸书, 供孩子折纸使用;从练习途径上在活动区设置美工区, 利用集中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等形式, 保证每名孩子都有练习的机会, 以达到目标要求。
二、重视因人施教, 促进每个孩子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首先可以面向全体提出要求。刚开始让孩子学习看图折纸时, 我采用集中教学的形式, 启发、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折叠方法, 提出折叠要求, 如:边和边、角和角对整齐, 折痕压平整等。第二通过分组教学、个别指导的形式指导每名孩子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分组原则视具体教育目标而定, 有时按能力分为三组;有时按以强带弱的形式混合分组。对于能力强的孩子侧重于培养独立突破难点完成作品的能力, 而且折叠的作品要选型美观、棱角分明。对于能力弱的孩子注重其观察力的培养, 通过教师指导、示范或小朋友的帮助折出物体, 并允许他们拆开范例, 跟别人学折难点部分来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求新、求异的思维品质。在按以强带弱的形式混合分组时, 我给孩子提供范例, 鼓励他们交谈讨论, 共同克服困难发现变化规律, 然后合作完成一个作品。如:在一次“折帽子”活动中, 每组孩子团结协作, 互相商量, 互相尝试, 有的组轮流折, 这一步我会了我折, 下一步你会了你折;有的组推选一位代表折, 其他人帮他观察、指点;还有的组把步骤范例打开, 再按折印还原, 然后自己学折, 我则深入各组巡视指导, 观察了解孩子探索情况。这样, 孩子改变了过去有困难就需教师帮助、缺乏信心的依赖感, 养成了动手动脑, 互相帮助的好习惯, 还使每一个孩子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了提高。
三、重视运用趣味性语言指导
在折纸过程中, 有些孩子常常急于求成, 还没有将前一步折齐抹平, 就折下一步, 结果折出来的作品很粗糙, 玩起来容易散开, 这时只用一般的语言提示和要求效果并不好,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 运用趣味性的语言可以使孩子较为准确地领会老师的意图, 达到折叠活动的要求。例如, 在教孩子折风车时, 孩子们对“两边向中心折”不易理解, 尽管我要求他们两边与中心线对齐, 但总有部分孩子不是折歪了就是中间留有缝, 虽几经纠正, 效果还是不佳。于是我就风趣地说“:大灰狼来了, 请你们帮小白兔把门关紧, 两扇大门要和中间的线对齐关下去, 可别歪了, 中间也不能留缝, 要不然大灰狼就会进来把小白兔吃掉。”于是, 孩子们带着保护小白兔的感情, 认真细心地把两扇大门合了起来, 并且跟中心线也对齐了。以后, 在折纸活动中, 只要我一说把大门关紧, 孩子们立刻就知道是两边向中心折, 而且折叠的很整齐。趣味性语言的运用既调动了孩子们活动的积极性, 又促使他们手、眼、脑共同协作解决了困难。
四、重视折纸活动的评价
评价欣赏不应该以一个固定的模式存在, 我们可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欣赏。如集体评价欣赏、自由讨论评价欣赏等。另外, 教师还可以根据活动的导入来设计评价欣赏, 使活动更具完整性。尤其是针对折纸能力较弱的孩子, 还可以通过这一环节来进一步提高他们对折纸活动的兴趣。如:在中班折“衣服、裤子”活动中, 我通过天气冷了, 要为娃娃做衣裤引出活动的主题, 在进行评价欣赏时, 我又以娃娃的身份和学生一块欣赏学生的作品, 在评价过程时, 我没有武断地评价谁的作品好, 谁的作品不好, 而是鼓励他们“:你觉得今天谁的作品比较好?好在哪里?”进一步促进了孩子之间的相互交流, 活动结束后, 孩子们都表示还愿意为娃娃再做一套衣服、裤子, 这时我也允许孩子们再来一次或几次, 让他们进一步体验成功经验, 享受成功的乐趣。
一、让幼儿对折纸活动产生兴趣
3—6岁的幼儿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对事物的了解需要有具体生动的模型,而折纸恰恰为幼儿的认知提供了直观的形象。四四方方的一张纸,通过折叠,可以变成小巧可爱的小动物、昆虫、花朵、服装、家具,幼儿在这个自我创作的游戏过程中充满了成就感。教师要做的就是激发幼儿对折纸的兴趣,使幼儿将折纸游戏当做满足个人情感的跳板。
二、由平面到立体,由易到难,由讲解到自学
“万事开头难”,折纸也是如此。刚开始学习时,很多小朋友连将纸对半折都不会,折得歪歪扭扭的。这就需要教师从最简单的基础知识教起,通过平面小动物的折叠和生动的言语指导,引导幼儿学习基本的折法。如小狗折纸,就是先将正方形的纸对角向下折一次,变出小狗的头,再将两边的角向下折,长出两只小耳朵,再画上眼睛、鼻子、嘴巴和颈绳。若是小班幼儿,由教师边讲解边示范,中班以上则可以出示如下示意图,引导幼儿边看边自学。
三、因人施教,互帮互助
《纲要》中指出,能力本身就是一种终身受益的品质,最根本的能力则是自我学习的能力。虽然幼儿知识经验的获得各不相同,能力也各有差异,但是,只要教师指导得当,还是可以平衡幼儿的能力的。在折纸教学中,尤其以立体的、需要翻折的裤子、相机等最难处理。能力较好的幼儿仔细看、仔细听,就可以折出漂亮的相机了,而能力一般的幼儿却连四角向中间翻转折都不会。这时,若能让能力好的幼儿为能力一般的幼儿当回小老师,教者有身为老师的使命感,学的有面对同伴“老师”的从容感,互帮互助,就可以轻松地让全班小朋友都学会相机的折法了。而且在相互帮助的游戏氛围中,还间接培养了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一举两得。教师应作为旁观者,不插入小老师的“教学”,给予他们最大的自由,让他们在无压力的前提下轻松的“施教”,共同进步。
四、倡导“最近发展区”教学
“跳一跳,就能学得到”这是“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概括。我们在为幼儿制订教学目标的时候,可以在其已有的能力范围内再高出一点点,给幼儿设置一些小小的困难,让幼儿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目标。例如折纸中,折与折剪相结合就是递进的知识内容,在中班下学期,我们就可以开一些折剪相结合的活动。例如小乌龟的折纸活动,小乌龟的身体和头是用折的,而四肢则是剪开再向四个方向折。这对于大部分幼儿有些难度,教师就要具体先示范,尤其要重点讲解应剪的地方,剪多长,以及剪好后应怎么折。通过明确讲解,多加示范,让幼儿多多练习,就能够获得比原来更多的知识。
五、教师的肯定是对幼儿最好的奖励
对于幼儿的作品,无论成功与否,教师都不能持批评、否定态度,因为幼儿对于自己的作品都是深具信心与骄傲的,教师的否定将严重的打击他们。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也对此提出她的看法,她认为“儿童在自我建设过程中需要自由——如果儿童获得了人格发展的必备条件,并且按照自身发展规律成长,就会有非常敏感和独特的能力,这种能力只能是自由发展的产物。如果不具备自由的条件,儿童将不能完成他潜在的心理发展模式,他的人格将受到压抑。”儿童的作品反应的都是其心理发展模式,或许小朋友们的作品比较粗糙,但教师亦应当怀着肯定、赞赏的心来对待孩子的作品,给幼儿创造的自由及对其创造的肯定。
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身就是想想。”而幼儿时期是想象力较为丰富的时段。我们要保护这珍贵的想象力,引导、挖掘,让幼儿的智力及想象力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让幼儿得到更全面的成长。
《折纸》教学反思
我的教学设计以复习通分和同分母分数相加减为导入,教授新课分为三个活动:活动一,折纸。让学生通过折纸活动进一步巩固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所占总面积的几分之几,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学生展示折纸的情况之后,引导学生对折纸情况的进一步思考 “如果要计算两张纸的阴影部分加起来是多少,可以列出哪些算式?”从而引出第二个活动:列算式。在这个活动中引导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交流讨论的能力。在进行小组汇报时,引导学生观察列出的算式进行思考可以将算式分为几类?在分类进行计算过程了解到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必要性,引出了第三个活动:探索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让学生以“1/2 +1/4 ”为例进行小组内的探讨之后进行小组汇报,最后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是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进行计算。
现将本节课的教学得与失分析如下:
1、肯定点:(1)本节课的设计中包含多次的小组讨论,并让较多的小组进行汇报,鼓励学生尝试多种算法,让学生体会算法多样性的理念。(2)设计折纸活动,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主,让学生“在做中学”。(3)在讲解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注重算式的规范性。
2、不足点:(1)设计过程中以复习通分为导入,将学生的思维定势在通分这个圈内,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2)设计折纸活动时,没有完全发挥出折纸的作用。这一部分可改进为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手中的折纸进行计算。学生在折纸进行计算过程中,引发思考“通过折纸进行计算较为复杂,有没有较为简便的方法呢?”从而导出从通分的角度进行讨论。(3)在小结时,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小结应交给学生,教师针对几个学生的答案进行归纳,从而揭示异分母分数的算理。
《手工折纸》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师:老师观察青蛙后,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出了一个纸青蛙,你们看看老师的纸青蛙和你们观察的一样吗?它们的前、后腿是怎么折的?
3、教师分步示范折叠方法,重点讲解双三角的折法。
b:将大正方形纸变为小正方形,然后用左手将上面一层的正方形撑开,右手扶住上面半开口边折痕向底层的中线压折。
e、掀开上层将下层的两个小角向三角形底边拉折,形成后腿。
4、游戏《青蛙赛跑》
5、引导学生将“青蛙”放在“池塘里”
小青蛙玩累了,它该到池塘里喝水,休息了。篇二:《手工折纸》教案
《手工折纸》教案
河南省方城县赵河镇第六中心小学 仝付旺 [教材简析]
《手工折纸》是我自编的五年级劳技课乡土教材。主要教学折小房子和小楼房,也可以给自己的作品画上小门窗。这样可以开阔思路,加强实践练习,手脑并用。
[设计理念及目标定位]
紧跟时代步伐,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心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依托新课标精神,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重点难点]
教法:
1、借助多媒体课件以及老师的演示操作,直观感受,创设情境,学法:
2、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折好的教具成品及半成品,正方形纸2~3张,五角星若干。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面带微笑,检查同学们准备的正方形纸。可能有个别同学准备的是长方形,就问谁能把它变成正方形纸?以此为契机,拉近师生距离。
二、讲授新课 [一]折小房子
学会之后,巩固练习。[二]折小楼房
谈话导入:“刚才同学们表现得都很好,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是如何折小楼房。请看大屏幕。
分步骤播放课件中“折小楼房图解”,学生分组讨论学习。教师巡视指导、适时点拨,并注意鼓励学生。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适时表扬。
三、课堂小结
教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锻炼了你们的动手能力,希望你们今后爱劳动,会劳动,掌握劳动技术,珍惜劳动成果!
四、布置作业
学生可从下列三题中任选一题:
篇三:折纸教案设计
《手工折纸手》教案
[教材简析]
《手工折纸》是我自编的一年级劳技课乡土教材。主要教学折小飞机和小青蛙,也可以给自己的作品做好装饰。这样可以开阔思路,加强实践练习,手脑并用。
[设计理念及目标定位]
[教学方法]
学法: 1、采用看、听、议相结合,让学生在看中思考、听 2、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折好的教具成品及半成品,正方形纸2~3张,五角星若干。
第一课 折纸:飞机
活动目的: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观察及调整:
2、先学第一种折法,比较不同质地的小飞机哪种更容易飞得平稳、活动延伸:
第二节 折纸:美丽的小船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各种图片、录象带。糖纸、废旧报纸、各种颜色、形状的纸。
这个探究活动持续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整个过程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活动: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各样的船
5、评价
二、折纸小船
4、评价
三、折纸美丽的船
2、让幼儿发展想象力、创造力。
3、评价作品
四、综合活动美丽的船
3、评价作品
五、玩小船
3、让幼儿讲讲你折的小船在水中怎样了?
第三节 折纸:青蛙
活动目标:
活动内容:折纸活动《青蛙》
第一数学活动:折纸与证明
一、学习目标:
1.充分给学生思考、探索折叠等边三角形、特殊四边形等的方法,并在折叠的基础上证明所折叠的图形满足条.
2.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及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探索折叠等边三角形、特殊四边形等的方法.
难点:证明所折叠的图形是要求的等边三角形、特殊四边形等。
三、操作与思考:
活动一:请参阅本34~35活动1、2:
应让学生充分活动,可让学生参照本35页提供了的做法,也可让学生找出尽可能多的其它方法,重点在说明所折叠的图形符合要求
活动二:请参阅《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P2活动2:
(1)让学生了解折出三角形高线的方法;
(2)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折叠中位线的方法;
(3)可利用上面的方法证明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以及直角三角形的一些性质。
活动三:请参阅《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P3活动3:
(1)点O是矩形的对称中心,两个图形全等,面积也相等。
(2)方法一:可以把余下的图形看成两个矩形拼成的`,只要分别找出这两个矩形的中心相连即可;
方法二:可将剪掉的矩形补回,分别找出原矩形和剪掉的矩形的中心相连即可。
四、巩固反馈
关键词:中小学美术,手工制作,立体纸工
一、立体纸工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意义
在美术教学中, “手工是运用手的技能和使用简单的工具对材料进行加工与创造的造型活动, 同时手工又是一种培养创造意识、设计思维、动手动脑能力的教育活动。”[1]
“立体纸工, 是以纸制品为材料进行立体的造型训练, 在三维空间内进行设计、制作的造型活动过程 (具有长、宽及纵深的空间。) 折纸, 纸花、纸浮雕, 造纸型等形式的造型都属于这一范畴。”[2]立体纸工需要学生大胆创新在实践中探索各种纸张材料的可能性, 运用各种不同质地、纹理、厚薄和色彩的纸质制作的作品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是不同的。
折纸, 只有通过将纸张折叠所创造出来的并且是具有造型特征的实物才能叫做折纸。纸是你可以从身边得到的最便宜而且最常用的材料。不同的纸张有不同的厚度、纹理和不同的保持折痕的能力, 所以折纸的时候对于纸张的选择很重要。“设计折纸是一个复杂的程序, 因为你要在折纸定义限制的基础上来实现自己的思想。”[3]折纸有多种技法如内翻折、兔耳型折法和沉降式水槽折法等, 这些需要在反复实践中探究、掌握其规律、熟能生巧。通过学习折纸能很好的提高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及缜密的逻辑思维并且还有其实用性, 可应用于家具装饰、节日装饰等中, 美化环境增添生活情趣。
纸浮雕是通过对卡纸、绘画纸、瓦楞纸等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厚度的纸材料进行裁切, 弯曲, 插接、黏贴等技法, 形成半立体造型和浮雕效果。
在立体纸工的制作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制作技法同时也需要具有三围立体思维以及立体造型能力。所以是有其重要的教学意义的:其一, 立体纸工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沟通协作的能力, 解决矛盾问题的能力。其二, 能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形成一定的设计意识。立体纸工要涉及到各种不同的纸质材料, 在三维空间内进行设计、制作, 这需要学生充分发掘其创造潜能, 敢于突破习惯思维, 乐于创新, 制作出具有创意的作品。
二、立体纸工教学课程开发
1. 立体纸工教学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纸质废旧物的再利用
在提倡低碳生活的今天,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刻不容缓, 在立体纸工教学中, 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多的从生活中收集各种纸质材料, 就地取材, 巧妙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尝试不同的工具, 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材料, 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 大胆的自由的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情表现出来, 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4]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的材料都可以作为立体纸工的材料, 如:包装纸盒、挂历纸、招贴、杂志、报纸、瓦楞纸等等。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废旧物进行组合创造, 打破原有的思维习惯再以一种全新的概念、方法, 重新组合出一种新的形象。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感受到动手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也能让学生在生活中不断去发现美和创造美。
2. 明确教学目标, 培养创造能力
在立体纸工的教学实施阶段应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 加强其趣味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教师在立体纸工的教学中应用心设计每一个环节, 特别是新课导入阶段应该尽可能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视线和兴趣点, 让学生有跃跃欲试的急切感。通过各种纸工的制作技法如剪、拼、撕、折、贴等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改变传统的以传授技能和模仿制作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 自主运用各种材料及变现手法展开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 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实践中学会观察和思考, 引导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立体纸工教学应以活泼多样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出现, 创设有趣的情境, 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老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从视觉、听觉各方面刺激学生, 给学生营造一种愉悦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自主探究。重视制作过程中的审美导向, 将其贯穿于纸立体艺术创作的全过程中, 浸透到纸立体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3. 培养创新意识, 让个性飞扬
信息时代需要每个人充分发挥其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因此, “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采取多种方法, 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 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是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2]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不能只教授某个作品的制作技法或步骤, 而是应该让学生通过认知材料的特性和基本的操作技法自主实践探索, 感受不同材料、不同方法所能产生的不同效果, 这样才不会限制学生的思维, 导致他们只会简单的模仿而不会创新。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大胆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鼓励学生质疑、表达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见解。鼓励学生在失败和挫折面前不懈努力, 发散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人格。
4. 分享制作成功, 多元教学评价
评价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 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2]对立体纸工教学的评价应以学生个体的综合水平为基点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应该包括:学习态度、制作表现、协作精神、表达能力、作品创意等。对学生做出肯定的、积极的和客观的评价。评价应是多元的可以是教师评价、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等, 让学生参与整个评价活动, 有利于让他们养成自我反省、自我检查的习惯而且能使他们在互评中发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 从而主动投入学习。在评价中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鼓励不同想法, 关注学习过程、突出创新探究等特点。
综上所述, 立体纸工的教学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及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纸质材料是生活中最常见、最易得到的材料, 而且可塑性非常强, 如此平常的材料如何将其做成一件工艺品这促使学生对材料进行联想与想象, 积极地开动脑筋, 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把自己的想法在实践中动手制作出来, 从中拓展思维空间、使之更加宽泛、敏捷。
参看文献:
参考文献
[1]汪志萍.加强手工教学促进美术素质教育[J].教育教学研究, 2009
[2]孙小燕.中师手工课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研究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2010
[3]瑞克·比奇.折纸大全[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4
关键词:折纸游戏;初中数学;教学实践
初中数学对于中学生而言,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每一位老师在开展新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将一些数学游戏引入,对学生提高数学成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生是充满了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一个群体。他们对新鲜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课堂上提起做游戏,学生往往有很积极的回应,并且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和兴趣。现在,就初中数学课堂融入折纸游戏来提升教学质量做一些详细的解说。
一、精心创设情境,以游戏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一堂课的开始,我们应该如何设计一些导入来激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呢?首先,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一门教学艺术,如果运用成功,可以马上激起学生的兴趣,为一整堂课起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在一堂课的最开始,作为老师,就可以用自己精心设计的导入部分来进行。如果通过课堂游戏的开展和试题上融入数学游戏题目等方式来进行导入,这样会大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浓厚兴趣,对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有良好的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我在轴对称图形这节课程中,对学生说:“我小时候最喜欢折纸了,不知道现在你们会不会折纸啊?”学生的反应十分积极,有的说会折飞机,有的说会折青蛙,还有的会折花朵和窗花等。我在他们说的时候,自己拿了一张纸在讲台上给他们做示范,先将纸对折,撕了两三下展开之后就成了一棵漂亮的小松。学生都跃跃欲试。他们把手上的白纸都折成漂亮的图形,然后我结合他们做出来的作品来开始讲述当堂课的重要内容——轴对称图形。很自然的谈话以及学生的积极参与,大大地激发了学生想要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当然,在导入的时候老师一定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爱玩是大多数学生的主要心理。如果老师能够巧妙地导入,往往会立即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注意力。以这样的开头,可以大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加愿意自主地学习。所以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折纸游戏融入课堂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地配合老师融入课堂教学中。
二、折纸游戏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作用
1.有利于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比以往的传统式教学,将数学游戏融入课堂当中明显比前者更加活泼,学习积极性也有极大的提高。在做一些数学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因为自己的好奇心而发现许多数学问题。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不断地提高自己发现问题以及主动思考的能力,并且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将数学学习变成一个有趣的生动的充满乐趣的学科。这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学生一旦有了浓厚的兴趣,便会积极地去学习,这对他们成绩的提高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有很大帮助的。
2.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老师在做出一些有趣的导入时,学生都会积极进行回应。本来一些对数学很反感的学生也会被这种氛围所影响。做一些数学游戏能使每位学生都发自内心地想要去学习,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互相沟通交流,互相帮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乐融融的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会使学生更加快速、更加有效地学到知识。比如:在讲角平分线、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时,老师通过精心地导入,引导学生通过折纸活动,在自己折纸的情境中,体验并真正地了解角平分线、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并且能够综合运用这些性质来解决一些问题。
3.有利于快速获取数学知识
折纸游戏融入课堂教学中,会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无论成绩好坏,学生都会从中学到不同的知识,发现不同的问题。折纸游戏不仅能讲述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在一张纸上还能发现有许多其他数学知识。比如全等三角形性质、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各种图形相互拼接等。比如三角形内角和,以及四边形内角和的探讨。学生自己剪下图形自己进行猜测、测量,并得出结果。在亲手试验中最终解决问题,并体会其中的数学思想,深刻地牢记一些定理和结论。
三、折纸游戏在数学教学课堂的注意事项
1.巧妙导入,注意时机
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在导入的时候要精心设计游戏。游戏一定要是学生喜欢的,全部都会的。游戏的设计要新颖,不要用那种呆板的、古老的游戏。同时,老师在叙述的时候要能够最大限度地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老师要鼓励每位学生都积极参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并且要给予学生自己创造的空间,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另外,并不是每堂课上都需要进行游戏活动,要在适当的时机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巧妙的安排。
2.明确教学目标
数学游戏是为了更好地教学,所以教学目标一定要明确。好的数学游戏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定理等知识,引导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不能因为游戏好玩,学生反应积极而导致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没有讲出来。教师要合理分配时间,游戏也应该适当,学生提起兴趣了,发现其中的问题了,就便于下面的课堂教学了。老师一定要记住,游戏只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的教学目的。所以,要充分了解每个游戏中渗透的数学知识,合理运用折纸游戏融入教學。
3.设计的游戏要新颖
一个好的数学游戏,无论其内容,还是形式,都应该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设计游戏一定要精心,应该尽量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不要一味地效仿一些老的没有新意的游戏,要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游戏越新颖,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也就越高。
4.老师要严格把控课堂
在游戏教学过程中,老师作为组织者,应该严格把控学生的游戏时间以及要时刻引导课堂游戏的既定方向。在游戏结束后,应该结合游戏来进行课程的开展。
学习动机是学习动力的源泉,在课堂学习当中,老师若能将有趣、新奇的折纸游戏融入教学中,会迅速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的折纸游戏中,学生既动手又动脑,而且还和同学们相互探讨,相互协作,这样会增强他们的团结协作能力。初中数学课程中的数学游戏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应该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在愉快的数学游戏中完成他们的学习任务,从而充分发挥折纸游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戚印莲.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初中数学“空间与图形”课堂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
[2]闫焱.平面几何实验课的探索与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
百变折纸教学设计
一、评价理念。
1.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发挥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必须“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强调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鼓励发现、探究与质疑,以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侧重评学。
折纸活动课程教学是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实现具体发展目标的过程。“评学”,建立评价学生的活动状态和活动效果的评价体系,以具体评价一堂课的学习效果。折纸活动课程自然的要侧重评学。
3.体现开放性。 折纸活动课程教学具有丰富的内涵。确定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既要体现教学的一般特征,又要体现折纸活动教学的独特特点。提倡创新,鼓励个性化教学。
4.坚持可行性。
可行性是实施评价的前提。折纸活动课程教学评价要符合当前教学改革的实际,评价标准是期待实现的目标,但又必须是目前条件下能够达到的,以利于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评价要点必须是可观察、可感受、可测量的.,便于评价者进行判断;评价办法要注重质性评价和综合判断,力求简单、易于操作。
二、评价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实施评价要着眼于学生的成长过程和整体表现,实施动态的、综合的、完整的、全面的评价,既反映学生德、智、体方面的综合素质,又彰显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发展潜能。
2、导向性原则。 通过实施折纸活动课程评价,引导学校落实科学的学生发展观,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完善学生评价体系。
3、发展性原则。 坚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注重学生的日常表现,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有机结合,有效发挥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突出评价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使评价过程成为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过程。
4、可操作性原则。 指标体系应合理、适用、具体可评,避免过于形式化和繁琐,应为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所理解和接受。评估过程应简便、直观、易操作,实现评价操作与管理的信息化。
三、折纸课程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
1、道德品质:是非观、荣辱观、集体观、诚信度。
2、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创新意识。
3、基础知识:折叠、打开、段折、沉折、翻折。
4、成果展示:折纸成品展示。 运用多元评价方式
(1)、过程评价——积分制
(2)、结果评价——学生折纸作品展示
丹东市实验小学:李坤
【摘要】:学生不仅能在折纸活动中获得成功和满足,而且能促进学生动脑、动手以及各种交往、探索能力的发展。折纸教育重在激发学生的折纸兴趣,探究欲望,并不是要教会学生多少数量的作品。因此,我认为学生学习折纸的过程应该是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应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尝试,探索,并发现问题,且通过互动来解决问题,享受活动和成功的乐趣。
【关键词】:兴趣、评价、创造精神、探索、趣味性
折纸是深受学生喜欢的一种小工艺,它造型简洁夸张,富有情趣,是启迪学生智慧的一项有意义的活动,学生不仅能在折纸活动中获得成功和满足,而且能促进学生动脑、动手以及各种交往、探索能力的发展。折纸教育重在激发学生的折纸兴趣,探究欲望,并不是要教会学生多少数量的作品。因此,我认为学生学习折纸的过程应该是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应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尝试,探索,并发现问题,且通过互动来解决问题,享受活动和成功的乐趣。然而在传统的折纸教学中,折纸活动的教育作用并未完全体现,原因在于传统的折纸教法不够合理。过去教学生折纸,都是教师折一步,学生跟一步,在一步一步的过程中,学生只是机械地、被动地模仿。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没有真正获得动手操作和表现能力的机会,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创造精神的发挥。在大力提倡创新的今天,这种封闭性之折纸教学显然是应该摒弃的,那么,作为学生折纸活动的指导者到底应做些什么呢?也就是说到底应该如何指导学生的折纸活动呢?在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重视激发学生看图折纸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图例是否感兴趣,取决于要折的物体对学生是否具有吸引力。因此,我设计了这样一次集中教育活动,首先我折了几个学生喜欢的小动物,请学生欣赏,孩子们看了以后都争先恐后地要跟老师学习折小动物。这时我告诉小朋友:这些小动物是老师看图例折出来的,如果小朋友学会了看图例,自己就也能折了,而且还能折出更多的东西呢!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看图折纸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我教小朋友认识了一些折叠符号。如:峰线、谷线、正折、反折符号以及它们的折叠方法,并且提供了“狗头、猫头”等图例,让小朋友按照折叠符号折纸,比比哪个小朋友最先折出来。当孩子们自己能看图例折出作品时,都自豪地说:“这是我自己看着图折出来的!”
在学生刚开始看图折纸时,我不仅有意识地选择了一些学生喜欢又符合其折叠水平的物体,同时还提供给学生造型好看、折叠工整的范例,既激发学生看图折纸的兴趣,又为学生欣赏折纸作品提供了机会。在实践中,我还注意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看图折叠的方法来激发学生折纸的兴趣。我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提供图例,帮助学生学习基本的折叠方法。如:先学习对边折、对角折,再学习集中一角折、四角向中心折、单菱形折、双菱形折、双三角折、双正方形折等。同时,在学生学习某个基本折法的时候,提供与这一折法相关的多种图例,巩固对基本折法的掌握。如:学习双菱形折法时,提供了菱形的变形——茶壶、啄木鸟、鹤的图例。这种举一反三的教学方法,不但使学生学会了一个基本折法,而且为将一物体变形成另一物体打下基础,开拓了学生思维的多维性。我还利用各种形式巩固学生对折叠符号的理解和运用。从材料上提供各种形状和颜色的纸、图例、展示板、折纸书,供学生折纸使用;从练习途径上在活动区设置美工区,利用集中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等形式,保证每名学生有练习机会,以达到目标要求。
二、重视因人施教,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因学生个体差异及折纸水平的不同,所以我采用面向全体与因人施教相结合的原则。这就要求我在课前作好充分准备,对重点难点心中有数,在活动中注意观察,注重学生学的过程,只有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清楚了解了,指导时才能有的放矢。
1、面向全体提出要求。刚开始让学生学习看图折纸时,我采用集中教学的形式,启发、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折叠方法,提出折叠要求,如:边和边、角和角对整齐,折痕压平整等。
2、通过分组教学、个别指导的形式指导每名学生在原有水平的提高。分组原则视具体教育目标而定,有时按能力强、中、差分为三组;有时按以强带弱的形式混合分组。对于能力强的学生侧重于培养学生独立突破难点完成作品的能力,而且折叠的作品要选型美观、棱角分明。对于能力差的学生注重其观察力的培养,通过教师指导、示范或让小朋友帮助折出物体,并允许学生拆开范例,跟别人学折难点部分来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求新、求异的思维品质。在按以强带弱的形式混合分组时,我给学生提供范例,鼓励他们交谈讨论,共同克服困难发现变化规律,然后合作完成一个作品。我要求能力强的学生帮助能力差的学生,这并不是让能力强的学生代替能力差的学生折纸,而是创造条件让他们有相互学习的机会。在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交谈,互相协作,在自己学会的同时帮助同伴共同进步,在大胆尝试过程中,学生还学会了共同克服困难的方法。如:在一次“折帽子”活动中,每组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商量,互相尝试,有的组轮流折,这一步我会了我折,下一步你会了你折;有的组推选一位学生折,其他人帮他观察,指点他;还有的组把步骤范例打开,再按折印还原,然后自己学折,我则深入各组巡视指导,观察了解学生探索情况。这样,学生改变了过去有困难就需教师帮助、缺乏信心的依赖性,养成了动手动脑,互相帮助的好习惯,还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了提高。
三、重视运用趣味性语言指导折纸活动
折纸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法,仔细操作才能顺利完成。在折纸过程中,学生常常急于求成,还没有将前一步折齐抹平,就折下一步,结果折出来的作品很粗糙,玩起来容易散开,这时只用一般的语言提示和要求效果并不好,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运用趣味性的语言可以使学生较为准确地领会老师的意图,达到折叠活动的要求。例如,在教学生折风车时,孩子们对“两边向中心折”不易理解,尽管我要求他们两边与中心线对齐,但总有部分学生不是折歪了就是中间留有缝,虽几经纠正,效果还是不佳,我就风趣地说:“大灰狼来了,请你帮小白兔把门关紧,两扇大门要和中间的线对齐关下去,可别歪了,中间也不能留缝,要不然大灰狼就会进来把小白兔吃掉。”于是,孩子们带着保护小白兔的感情,认真细心地把两扇大门合了起来,并且跟中心线也对齐了。以后,在折纸活动中,只要我一说把大门关紧,小朋友们立刻就知道是两边向中心折,而且折叠整齐。趣味性语言的运用既调动了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又促使学生手、眼、脑共同协作解决了困难。
四、重视折纸活动的评价欣赏
评价欣赏环节是折纸活动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往往不被重视而草草收场。其实,我觉得这是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评价、欣赏作品,既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又调动了自己参与美的创造的积极性,从而体现了活动的真正意义。因此评价时,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1、教师不能用成人的眼光来衡量学生的作品。只有充分理解学生,懂得学生的内心世界,懂得学生发展的规律,才能真正认识和评价学生的作品,只要是学生自己动手折叠出来的作品,我们老师就应该承认它的价值。
2、评价欣赏不应该以一个固定的模式存在,我们可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欣赏。如集体评价欣赏、学生自由讨论评价欣赏等。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活动的导入来设计评价欣赏,使活动更具完整性。尤其是针对折纸能力较弱的学生,还可以通过这一环节来进一步提高他们对折纸活动的兴趣。如:在中班折“衣服、裤子”活动中,我通过天气冷了,要为娃娃做衣裤引出活动的主题,在进行评价欣赏时,我又以娃娃的身份和学生一块欣赏学生的作品,在评价过程时,我没有武断的评谁的作品好,谁的作品不好,而是鼓励他们:“你觉得今天谁的作品比较好?好在哪里?”进一步促进了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活动结束后,有许多小朋友都表示还愿意为娃娃再做一套衣服、裤子,这时我也允许学生再来一次或几次,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成功经验,享受成功的乐趣。
鉴于基址位置的特殊性,设计充分利用周围景观,并保证建筑室内拥有充足的自然光照。主立面大部分覆以玻璃,局部附以大理石图样的表皮。建筑外观酷似巨型折纸作品。精致的褶皱理石表面带给建筑内外愉悦的视觉享受。
建筑表皮为复合结构—双层玻璃外覆以薄薄的理石纹样表皮。褶皱的板材两两对称安装,仿佛“开启的书卷”,更凸显了理石纹理的设计。内层的半透明表面作为护墙,既保护了隐私又过滤了日照,营造了温和的室内氛围。
褶皱的理石纹样表皮造就了30m宽正立面的波动效果,两端褶皱程度趋于平缓,以便与毗邻建筑衔接,而中央部分则呈现出精致的浮雕效果。
设计力求将建筑向基地纵深扩建的同时能够享有更多绿化,因此屋顶大面积覆以草坪的办公空间迂回环绕两方庭院花园设置。建筑前厅自然成为了一侧充满城市喧嚣与主立面另一侧相对私密且绿意盎然的两种氛围的交汇之所。
This office building stands on avenue Friedland,in the immediate vicinity of the Arc de Triomphe and Place de l’Etoile,in a luxurious Parisian neighborhoo d.The project was impleme nted in two parts:the main building on a 30 meter-wide stripe on the avenue,and an extension in the rear,between two co urtyardg ard e ns.At the ground floor level,the lobby plays on transparency between the street front and the main garden.The building in the rear of the lot is more priv ate,and it is there that the cafeteria and meeting rooms are laid out,with garden space on both sides.
The unusual location of the site led us to design a project that would embrace and take advantage of the view and immerse into the natural light.An emblematic showcase of the building–the main facade is mostly glass,p ar tially covered with a second-skin of screen-printed marble pattern.The rendered effect is a treme ndous origami and the view of this delicate folded marble can be enjoyedboth from exterior and interior of the building.
The panels are composite,a film of marble mounted on a twin layer of glass.The symmetrical panels that are folded and assembled by two form an“open-book”pattern and thus highlight the desig n of the vei ns of the marble.This seco nd ski n is transluce nt and acts as a bre ast wall to e nsure privacy as well as filter daylight,creating a soft interior atmosphere.
Marble folds create a vibration along the 30meter-long front.At both ends,in continuity with the facades of neighboring buildings,the origami becomes calmer and flattens out.But in the central part it forms a delicate bas-relief.
The project then develops into the depth of the site with the same objective of clarity while adding a strong presents of plants.The offices roofed with large lawns weave around the two courtyard gardens.The lobby functions as a meeting point of the s e two atmo sphere s–the ur banand sophisti-cated of the main facade,and the more private and verdant of the other side of the building.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折纸写字楼
建设地点:法国巴黎弗里德兰大街36号
业 主:Gecina
设计单位:Manuelle Gautrand建筑事务所
结构专业:Khephren
表皮设计:Arcora
建筑面积:5 800m2
设计时间:2006年~2010年
建成时间:2011年3月
图纸版权:Manuelle Gautrand建筑事务所
【折纸教学记录】推荐阅读:
折纸教学设计与反思09-25
中班上学期折纸教学计划10-06
《折纸》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09-15
折纸飞机作文05-30
折纸教案中班06-20
折纸课反思07-03
大象折纸教程10-03
立体兔子折纸教程07-03
简单盒子折纸教程07-19
小学校本教材折纸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