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阴县“十二五”阿胶产业发展规划

2024-09-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平阴县“十二五”阿胶产业发展规划(精选8篇)

平阴县“十二五”阿胶产业发展规划 篇1

一、我县阿胶产业发展的现状

我县阿胶产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全国闻名的阿胶生产基地,年阿胶生产能力达到2000吨,居全国同行业第一。福胶集团2008年被命名为中华老字号,阿胶制作工艺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阿胶产业更是达到了快速发展,福胶集团销售收入每年以40%的速度增长。以福胶集团东阿镇阿胶制品公司为龙头,带动东阿镇其它阿胶制品企业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阿胶产业园,现在我县阿胶及阿胶制品生产企业达到10家,规模比较大的阿胶制品生产企业有九天贡、东源堂、怀德堂、德兴堂等。2010年阿胶行业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上缴税金8000万元以上。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围绕“叫响阿胶原产地品牌,提高经营质量和产品档次,做大做强阿胶产业,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经营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解放思想,务实创新,加快生产经营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速实施文化战略和大市场战略,加快发展“阿胶、医药保健品、食品、养生堂、阿胶文化园”,实现阿胶产业跨越发展。

(二)基本原则

1、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均衡性。切实推进经济发展速度、质量相协调,投入、产出相协调。同时,合理确定发展方向、建设项目,实现重点突破、促进全面发展。

2、转变方式,调整结构。坚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推动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将充分整合现有的文化优势、品牌优势、生产优势、技术优势、品种优势,搭建起阿胶产业发展平台,形成阿胶产业发展从饲养、旅游、加工到销售的一体化产业发展布局。到2015年的具体目标是:

1、营业收入40亿元,年均递增40%;

2、实现利税12亿元,年均递增45%。

3、实现利润 8 亿元,年均递增40%。

4、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年均递增50%。

5、阿胶及阿胶制品生产企业达到20家,在现有10家阿胶制品企业的基础上,再引进和新上一批阿胶制品生产企业。

三、发展重点

(一)阿胶

在现有阿胶生产基地的基础上,重点加快东阿镇阿胶公司的扩产改造,在现有2000吨生产能力的基础上,2011年到2013年投资6.5亿元,分两期扩产,新增4000吨生产能力;加快对原料标准研究、原料除杂研究,从源头抓起确保产品质量;加快阿胶现代化生产技术装备的实施,建成提取、浓缩、切胶、晾胶、包装等工序现代化生产流水线。

(二)阿胶制剂和食品

阿胶制剂和食品的发展是我县“十二五”阿胶产业发展的重点,也是我县阿胶产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十二五”期间,重点抓好福胶集团投资1亿元,在工业园区新上即食阿胶生产线等项目的建设。整合现有阿胶制品、食品企业资源,加强管理,统一标准,良性互动,带动阿胶制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加大市场调研开发力度,强化阿胶系列药品、保健品的研制开发,大力发展阿胶浆、阿胶膏、阿胶口服液、阿胶胶囊、即时阿胶等深加工产品,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立足我县的阿胶原产地优势,以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吸引外地客商来平阴研发、生产,为外来客商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阿胶产业园

依托东阿镇阿胶产业现有基础,在东阿镇阿胶公司以东规划建设1000亩的阿胶产业园,重点用作阿胶扩产和阿胶制品企业的集聚发展。强化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建设阿胶古城,壮大产业规模,加快阿胶特色产业发展。

(四)中国阿胶文化园

发挥阿胶的传统产业优势,挖掘和保护东阿镇阿胶历史文化,深入挖掘阿胶历史文化资源和东阿古城民俗文化资源,打造集阿胶发源地寻踪、养生文化研究、民俗文化阐释、现代生产工艺展示和健康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

中国阿胶文化园的规划范围是南至狼溪河南岸;北以阿胶古城区北城墙界为限;西至阿胶古城

区西城墙界;东以东阿镇东城路为界,总占地面积为204公顷。力争用5年的时间,到2015年建成国家3A级景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打造成为立足山东、辐射全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胜地。最终成为全县旅游业的重要增长点,山东省文化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国内具代表性的东方保健养生圣地,振兴中华老字号。

四、发展战略

(一)人才战略

为了加快我县阿胶产业的发展,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决定性的因素,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快建设生产技术人才、管理队伍、营销队伍三大人才工程,引进一批医药类、保健类、食品类专业的人才,打造儒商企业家团队,到2015年从业人员达到4000人。

(二)大市场战略

把做起全球市场作为目标,培养儒商团队,从一个产品、一个消费者、一个市场做起,做起无数个产品、无数个消费者、无数个市场,让福牌阿胶名扬四海、走遍世界。

医药保健品市场通过实施价格战略、多品种战略、终端为王战略、大策划战略、创新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跨越发展。

(三)品牌战略

品牌宣传定位:用文化打造养生团队,通过实施文化战略,持续进行文化渗透,树立“东阿镇福牌阿胶,中华老字号,地道好阿胶”的品牌形象。建立中国阿胶研究院,建成有特色、国内一流的研究院,下设阿胶研究所、中药研究所、食品研究所、知识产权研究所、工程技术研究所。“福胶”商标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力争取得发明专利5项,外观专利10项,各种新研发产品都成为具有自有知识产权产品。

(四)信息化战略

引进利用现有高科技,实现生产监控及操作控制电子化,办公自动化,管理现代化,为企业的科学管理,产品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规模化发展战略

打造福胶集团这个产业龙头,分4大块发展福胶产业(阿胶、保健品、食品、养生堂),各产业专业化经营。打造中国阿胶文化园“筑巢引凤”基地,吸引战略性合作伙伴,因地制宜地采用合资、合作、资产重组等形式,在双赢的基础上共同创业,合力塑造民族品牌。

(六)文化战略——重点打造中国阿胶文化园

实施步骤:2010年,完成景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2011-2012年,进行重点开发建设,建成2A级景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2013-2015年,全面建设发展,2015年建成3A级景区。

重点项目

1、以东阿古城为中心的文物保护核心区域:恢复古城原貌,按照明清阿胶作坊原址,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明清邓氏树德堂、涂氏怀德堂、于氏天德堂、王氏景春堂、庄氏太子衡、陈氏东岳衡等传统阿胶作坊修缮恢复明清阿胶作坊一条街,再现明清东阿镇阿胶生产经营的繁荣盛景。

2、浪溪河沿岸景观休闲带:对浪溪河水资源的保护,改善阿胶生产的厂区周围环境,通过改造成为我县的旅游休闲风景区。

3、综合接待服务区:设有贵宾接待室、阿胶主题酒店、多功能会议室、阿胶系列产品展销厅、游客服务中心等。

4、阿胶工业文化旅游区:通过参观阿胶文化墙,阿胶49道生产工序,让前来参观的人了解阿胶2500多年的历史文化。

五、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成立由县领导挂帅,乡镇、部门和福胶集团领导组成的中国阿胶文化园发展领导小组,在福胶集团设专门办公室,协调解决阿胶文化园建设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中国阿胶文化园建设办公室、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各相关行业明确任务,密切配合,把项目发展落到实处。

2、加强技术创新工作。支持企业技术进步,推动企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前景广阔的品牌产品;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着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企业节能减排、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加强对阿胶产业的资金扶持力度。帮助企业筛选和上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支持。积极筹划福胶集团的上市推进工作,募集发展资金,加快福胶集团和阿胶产业的发展步伐。

4、支持规模以下企业成长壮大。近几年我县引进的阿胶制品企业,由于规模小,产品档次低,在市场竞争中不具备竞争优势,在今后的发展中,围绕增加产品品种,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做文章,帮助企业尽快发展壮大,成为我县阿胶产业发展的后备力量。

平阴县“十二五”阿胶产业发展规划 篇2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国发[2010]32号) 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 (国发[2011]26号) 有关要求, 为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特制定本规划。

一、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一) 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 我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创造了巨大需求, 节能环保产业得到较快发展, 目前已初具规模。据测算, 2010年,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2万亿元, 从业人数2800万人。产业领域不断扩大, 技术装备迅速升级, 产品种类日益丰富, 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初步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在节能领域, 干法熄焦、纯低温余热发电、高炉煤气发电、炉顶压差发电、等离子点火、变频调速等一批重大节能技术装备得到推广普及;高效节能产品推广取得较大突破, 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节能服务产业快速发展, 到2010年, 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节能服务产业产值达830亿元。在资源循环利用领域, “三废” (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 综合利用技术装备广泛应用, 再制造表面工程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再生铝蓄热式熔炼技术、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和包装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装备等取得一定突破, 无机改性利废复合材料在高速铁路上得到应用。在环保领域, 已具备自行设计、建设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厂及大型火电厂烟气脱硫设施的能力, 关键设备可自主生产, 电除尘、袋式除尘技术和装备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环保服务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大部分烟气脱硫设施和污水处理厂采取市场化模式建设运营。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虽然有了较快发展, 但总体上看, 发展水平还比较低, 与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创新能力不强。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环保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 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 技术开发投入不足。一些核心技术尚未完全掌握, 部分关键设备仍需要进口, 一些已能自主生产的节能环保设备性能和效率有待提高。

二是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 产业集中度低, 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节能环保设备成套化、系列化、标准化水平低, 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 国际品牌产品少。

三是市场不规范。地方保护、行业垄断、低价低质恶性竞争现象严重;污染治理设施重建设、轻管理, 运行效率低;市场监管不到位, 一些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耗能、高污染设备仍在使用。

四是政策机制不完善。节能环保法规和标准体系不健全, 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和环保收费政策尚未到位, 财税和金融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 企业融资困难,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尚未建立。

五是服务体系不健全。合同能源管理、环保基础设施和火电厂烟气脱硫特许经营等市场化服务模式有待完善;再生资源和垃圾分类回收体系不健全;节能环保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尚待建立和完善。

(二) 面临的形势。

从国际看,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中, 世界主要经济体都把实施绿色新政、发展绿色经济作为刺激经济增长和转型的重要内容。一些发达国家利用节能环保方面的技术优势, 在国际贸易中制造绿色壁垒。为使我国在新一轮经济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必须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从国内看, 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 必须加快提升我国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服务水平。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据测算, 到2015年, 我国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节能潜力超过4亿吨标准煤, 可带动上万亿元投资;节能服务总产值可突破3 000亿元;产业废物循环利用市场空间巨大;城镇污水垃圾、脱硫脱硝设施建设投资超过8 000亿元, 环境服务总产值将达5 000亿元。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难得的历史机遇期, 必须紧紧抓住国内国际环境的新变化、新特点, 顺应世界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 着眼于满足我国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 加快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使之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新兴支柱产业。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企业为主体, 以重点工程为依托, 以提高技术装备、产品、服务水平为重点, 加强宏观指导, 完善政策机制, 加大资金投入, 突出自主创新, 培育规范市场, 增强竞争能力, 促进节能环保产业成为新兴支柱产业, 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满足人民群众对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需求。

(二) 基本原则。

1. 政策机制驱动。

健全节能环保法规和标准, 完善价格、财税、金融、土地等政策, 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向节能环保产业, 拉动节能环保产业市场的有效需求。

2. 技术创新引领。

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立足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形成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具有国际品牌的产品, 提升装备制造能力和水平, 促进产业升级, 形成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新优势。

3. 重点工程带动。

围绕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 加快实施节能、循环经济和环境保护重点工程, 形成对节能环保产业最直接、最有效的需求拉动, 带动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

4. 市场秩序规范。

打破地方保护, 加强行业自律, 强化执法监督, 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健康发展。

5. 服务模式创新。

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特许经营等节能环保服务新机制, 推动节能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服务体系建设。

(三) 总体目标。

1. 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 到2015年, 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 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左右, 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节能环保大型企业集团, 吸纳就业能力显著增强。

2. 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

到2015年, 节能环保装备和产品质量、性能大幅度提高, 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品牌, 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节能环保装备和产品, 部分关键共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 节能环保产品市场份额逐步扩大。

到2015年, 高效节能产品市场占有率由目前的10%左右提高到30%以上, 资源循环利用产品和环保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

4. 节能环保服务得到快速发展。

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节能服务业销售额年均增速保持30%, 到2015年, 分别形成20个和50个左右年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专业化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和环保服务公司。城镇污水、垃圾和脱硫、脱硝处理设施运营基本实现专业化、市场化

三、重点领域

(一) 节能产业重点领域。

1. 节能技术和装备。

锅炉窑炉。加快开发工业锅炉燃烧自动调节控制技术装备;推进燃油、燃气工业锅炉、窑炉蓄热式燃烧技术装备产业化;加快推广等离子点火、富氧全氧燃烧等高效煤粉燃烧技术和装备, 以及大型流化床等高效节能锅炉。大力推广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粉煤加压气化、非熔渣-熔渣水煤浆分级气化等先进煤气化技术和装备, 推动煤炭的高效清洁利用。

电机及拖动设备。示范推广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电动机用铸铜转子技术等高效节能电机技术和设备;大力推广能效等级为一级和二级的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通风机、水泵、空压机以及变频调速等技术和设备, 提高电机系统整体运行效率。

余热余压利用设备。完善推广余热发电关键技术和设备;示范推广低热值煤气燃气轮机、烧结及炼钢烟气干法余热回收利用、乏汽与凝结水闭式回收、螺杆膨胀动力驱动、基于吸收式换热的集中供热等技术和设备;大力推广高效换热器、蓄能器、冷凝器、干法熄焦等设备。

节能仪器设备。加快研发和应用快速准确的便携或车载式能效检测设备, 大力推广在线能源计量、检测技术和设备。

2. 节能产品。

家用电器与办公设备。加快研发空调、冰箱等高效压缩机及驱动控制器、高效换热及相变储能装置, 各类家电智能控制节能技术和待机能耗技术;重点攻克空调制冷剂替代技术、二氧化碳热泵技术;推广能效等级为一级和二级的节能家用电器、办公和商用设备。

高效照明产品。加快半导体照明 (LED、OLED) 研发, 重点是金属有机源化学气相沉积设备 (MOCVD) 、高纯金属有机化合物 (MO源) 、大尺寸衬底及外延、大功率芯片与器件、LED背光及智能化控制等关键设备、核心材料和共性关键技术, 示范应用半导体通用照明产品, 加快推广低汞型高效照明产品。

节能汽车。加快研发和示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油直喷、涡轮增压等先进发动机节能技术, 以及双离合式自动变速器 (DCT) 等多档化高效自动变速器等节能减排技术, 新型车辆动力蓄电池和新型混合动力汽车机电耦合动力系统、车用动力系统和发电设备等技术装备;推广采用各类节能技术实现的节能汽车;大力推广节能型牵引车和挂车。

新型节能建材。重点发展适用于不同气候条件的新型高效节能墙体材料以及保温隔热防火材料、复合保温砌块、轻质复合保温板材、光伏一体化建筑用玻璃幕墙等新型墙体材料;大力推广节能建筑门窗、隔热和安全性能高的节能膜和屋面防水保温系统、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

3. 节能服务。

大力发展以合同能源管理为主要模式的节能服务业, 不断提升节能服务公司的技术集成和融资能力。鼓励大型重点用能单位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 组建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推动节能服务公司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 实行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鼓励节能服务公司加强技术研发、服务创新和人才培养, 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专栏1节能产业关键技术

高压变频调速技术用于大功率风机、水泵、压缩机等电机拖动系统。节电潜力约1 000亿千瓦时。研发重点是关键部件绝缘栅极型功率管 (IGBT) 以及特大功率高压变频调速技术。

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技术用于风机、水泵、压缩机等领域, 可提高电机系统能效30%以上, 大幅度节约硅钢片、铜材等。重点是中小功率电机产业化。

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用于工业窑炉及煤粉锅炉, 提高热效率。重点是钢铁行业蓄热式加热技术、有色行业蓄热式熔炼技术等, 以及固体燃料工业窑炉适用的蓄热式燃烧技术。

螺杆膨胀动力驱动技术用于工业锅炉 (窑炉) 余热发电或直接驱动机械设备, 高效回收利用中低品位热能。研发重点是千瓦级到兆瓦级系列设备、精密机械加工和轴承生产。

基于吸收式换热的集中供热技术用于凝汽式火力发电厂、热电厂余热利用, 循环水余热充分回收, 提高热电厂供热能力30%以上, 降低热电联产综合供热能耗40%, 并可提高既有管网输送能力。研发重点是小型化、大温差吸收式热泵装备。

汽油直喷技术用于汽车节能领域, 汽车平均油耗比常规电喷汽油车降低10%~20%。研发重点是系统精确控制。

启动-停车混合动力汽车技术降低汽车怠速时所需的能量和减少废气排放, 回收制动能量, 重点是BSG (皮带传动启动机和发电机系统) 混合动力轿车技术和ISG (集成的启动机和发电机系统) 混合动力轿车技术。

二氧化碳热泵技术用于热泵热水系统等, 相对普通热水器节能75%, 研发重点是压缩机和热泵系统的设计和优化, 解决系统和部件的耐压和强度问题。

半导体照明系统集成及可靠性技术用于通用照明、液晶背光和景观装饰等领域。研发重点是大功率外延芯片器件、关键原材料制备、系统可靠性、智能化控制及检测技术。

(二)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重点领域。

1.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重点开发加压浸出、生物冶金、矿浆电解技术, 提高从复杂难处理金属共生矿和有色金属尾矿中提取铜、镍等国家紧缺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加强中低品位铁矿、高磷铁矿、硼镁铁矿、锡铁矿等复杂共伴生黑色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高效采选;推进煤系油母页岩等资源开发利用, 提高页岩气和煤层气综合开发利用水平, 发展油母页岩、油砂综合利用及高岭土、铝矾土等共伴生非金属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深加工。

2. 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加强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磷石膏、化工废渣、冶炼废渣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 研究完善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技术, 推广大掺量工业固体废物生产建材产品。研发和推广废旧沥青混合料、建筑废物混杂料再生利用技术装备。推广建筑废物分类设备及生产道路结构层材料、人行道透水材料、市政设施复合材料等技术。

3. 再制造。

重点推进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机电产品再制造, 研发旧件无损检测与寿命评估技术、高效环保清洗设备, 推广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高速电弧喷涂、等离子熔覆等关键技术和装备。

4. 再生资源利用。

废金属资源再生利用。开发易拉罐有效组分分离及去除表面涂层技术与装备, 推广废铅蓄电池铅膏脱硫、废杂铜直接制杆、失效钴镍材料循环利用等技术, 提升从废旧机电、电线电缆、易拉罐等产品中回收重金属及稀有金属水平。

废旧电器电子产品资源化利用。示范推广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和电路板自动拆解、破碎、分选技术与装备, 推广封闭式箱体机械破碎、电视电脑锥屏机械分离等技术。研发废电器电子稀有金属提纯还原技术。

报废汽车资源化利用。完善报废汽车车身机械自动化粉碎分选技术及钢铁、塑料、橡胶等组分的分类富集回收技术, 研发报废汽车主要零部件精细化无损拆解处理平台技术, 提升报废汽车拆解回收利用的自动化、专业化水平。

废橡胶、废塑料资源再生利用。推广应用常温粉碎及低硫高附加值再生橡胶成套设备;研发各种废塑料混杂物分类技术或直接利用技术, 推广应用深层清洗、再生造粒和改性技术。

5. 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建设餐厨废弃物密闭化、专业化收集运输体系;研发餐厨废弃物低能耗高效灭菌和废油高效回收利用技术装备;鼓励餐厨废油生产生物柴油、化工制品, 餐厨废弃物厌氧发酵生产沼气及高效有机肥。

6. 农林废物资源化利用。

推广农作物秸秆还田、代木、制作生物培养基、生物质燃料等技术与装备, 秸秆固化成型等能源化利用技术及装备;推进林业剩余物、次小薪材、蔗渣等综合利用技术和装备的应用;推动规模化畜禽养殖废物资源化利用, 加快发酵制饲料、沼气、高效有机肥等技术集成应用。

7. 水资源节约与利用。

推进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雨水资源化利用, 扩大再生水的应用。大力推进矿井水资源化利用、海水循环利用技术与装备。示范推广膜法、热法和耦合法海水淡化技术以及电水联产海水淡化模式。专栏2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关键技术

复杂铜铅锌金属矿高效分选技术用于有色金属矿开采。研发重点是高效浮选药剂和大型高效破碎、浮选设备。

再制造表面工程技术用于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等机电产品再制造。研发重点是旧件寿命评估技术、环保拆解清洗技术及激光熔覆喷涂技术。

含钴镍废弃物的循环再生和微粉化技术用于废弃电池、含钴镍废渣资源化利用。重点是电池破壳分离、钴镍元素提纯、原生化超细粉末再制备和钴镍资源的深度资源化技术。

废旧家电和废印制电路板自动拆解和物料分离技术用于废旧家电和废印制电路板资源化利用。重点是高效粉碎与旋风分离一体化技术, 风选、电选组合提纯工艺和多种塑料混杂物直接综合利用技术。

材料分离、改性及合成技术用于建材、包装废弃物、废塑料处理等领域。研发重点是纸塑铝分离技术、橡塑分离及合成技术、无机改性聚合物再生循环利用技术等。

建筑废物分选及资源化技术用于建筑废物资源化利用。研发重点是建筑废物分选技术及装备, 废旧砂灰粉的活化和综合利用技术, 专用添加剂制备, 轻质物料分选、除尘、降噪等设施。

餐厨废弃物制生物柴油、沼气等技术用于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重点是应用酸碱催化法及化学法制生物柴油和工业油脂技术, 制肥和沼气化技术与装备以及酶法、超临界法制油技术。

膜法和热法海水淡化技术用于海水淡化、苦咸水等非传统水资源处理。膜法重点完善膜组件、高压泵、能量回收装置等关键部件及系统集成技术。热法重点完善大型海水淡化装备制造技术、提升高真空状态下仪表控制元器件可靠性及压缩机性能等。

(三) 环保产业重点领域。

1. 环保技术和装备。

污水处理。重点攻克膜处理、新型生物脱氮、重金属废水污染防治、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深度处理技术;重点示范污泥生物法消减、移动式应急水处理设备、水生态修复技术与装备。推广污水处理厂高效节能曝气、升级改造, 农村面源污染治理, 污泥处理处置等技术与装备。

垃圾处理。研发渗滤液处理技术与装备, 示范推广大型焚烧发电及烟气净化系统、中小型焚烧炉高效处理技术、大型填埋场沼气回收及发电技术和装备, 大力推广生活垃圾预处理技术装备。

大气污染控制。研发推广重点行业烟气脱硝、汽车尾气高效催化转化及工业有机废气治理等技术与装备, 示范推广非电行业烟气脱硫技术与装备, 改造提升现有燃煤电厂、大中型工业锅炉窑炉烟气脱硫技术与装备, 加快先进袋式除尘器、电袋复合式除尘技术及细微粉尘控制技术的示范应用。

危险废物与土壤污染治理。加快研发重金属、危险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放射源等污染土壤的治理技术与装备。推广安全有效的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和装置。

监测设备。加快大型实验室通用分析、快速准确的便携或车载式应急环境监测、污染源烟气、工业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污染在线连续监测技术设备的开发和应用。

2. 环保产品。

环保材料。重点研发和示范膜材料和膜组件、高性能防渗材料、布袋除尘器高端纤维滤料和配件等;推广离子交换树脂、生物滤料及填料、高效活性炭等。

环保药剂。重点研发和示范有机合成高分子絮凝剂、微生物絮凝剂、脱硝催化剂及其载体、高性能脱硫剂等;推广循环冷却水处理药剂、杀菌灭藻剂、水处理消毒剂、固废处理固化剂和稳定剂等。

3. 环保服务。

以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危险废物及医疗废物处理处置为重点, 推进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和运营的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进程。大力发展环境投融资、清洁生产审核、认证评估、环境保险、环境法律诉讼和教育培训等环保服务体系, 探索新兴服务模式。专栏3环保产业关键技术

膜处理技术用于污水资源化、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垃圾渗滤液处理等。研发重点是高性能膜材料及膜组件, 降低成本、提升膜通量、延长膜材料使用寿命、提高抗污染性。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用于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重点是污泥厌氧消化或好氧发酵后用于农田、焚烧及生产建材产品等处理处置技术, 研发适用于中小污水处理厂的生物消减等污泥减量工艺。

脱硫脱硝技术用于电力、钢铁、有色等行业及工业锅炉窑炉烟气治理。研发重点是脱硝催化剂的制备及资源化脱硫技术装备。

布袋及电袋复合除尘技术用于火电、钢铁、有色、建材等行业。重点是耐高温、耐腐蚀纤维及滤料的国产化, 研发高效电袋复合除尘器、优质滤袋和设备配件。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控制技术用于各工业行业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放源污染控制及回收利用。研发重点是新型功能性吸附材料及吸附回收工艺技术, 新型催化材料, 优化催化燃烧及热回收技术。

柴油机 (车) 排气净化技术用于国IV以上排放标准的重型柴油机和轻型柴油车。研发重点是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 (SCR) 及其装备、SCR催化器及相应的尿素喷射系统, 以及高效率、高容量、低阻力微粒过滤器。

固体废物焚烧处理技术用于城市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研发重点是大型垃圾焚烧设施炉排及其传动系统、循环流化床预处理工艺技术、焚烧烟气净化技术、二英控制技术、飞灰处置技术等。

水生态修复技术用于受污染自然水体。重点研发赤潮、水华预报、预防和治理技术, 生物控制技术和回收藻类、水生植物厌氧产沼气、发电及制肥的资源化技术, 溢油污染水体修复技术等。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用于污染土壤修复。重点是受污染土壤原位解毒剂、异位稳定剂、用于路基材料的土壤固化剂以及受污染土壤固化体资源化技术及生物治理技术。

污染源在线监测技术用于环境监测。研发重点是有机污染物自动监测系统、新型烟气连续自动检测技术、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危险品运输载体实时监测系统等。

四、重点工程

(一) 重大节能技术与装备产业化工程。

围绕应用面广、节能潜力大的锅炉窑炉、电机系统、余热余压利用等重点领域, 通过重大技术和装备产业化示范、规模化应用等, 形成10~15个大型流化床锅炉、粉煤气化、蓄热式燃烧、高效换热器等以高效燃烧和换热技术为特色的制造基地;15~20个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高压变频控制、无功补偿等高效电机及其控制系统产业化基地;5~10个低品位余热发电、中低浓度煤层气利用等余热余能利用装备制造基地。到2015年, 高效节能技术与装备市场占有率由目前不足5%提高到30%左右, 产值达到5 000亿元。

(二) 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及应用工程。

整合现有资源, 提高产业集中度, 实现半导体照明技术与装备产业化。培育10~15家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较多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龙头企业;关键生产装备、重要原材料实现国产化, 高端应用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检测平台, 建成一批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半导体照明新兴产业集聚区。逐步推广半导体照明产品。到2015年, 通用照明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20%左右, 液晶背光源达到70%以上, 景观装饰产品达到80%以上, 半导体照明产业产值达到4 500亿元, 年节电600亿千瓦时, 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半导体照明产业。

(三) “城市矿产”示范工程。

建设50个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支持回收体系、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污染治理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 推动废弃机电设备、电线电缆、家电、汽车、手机、铅酸电池、塑料、橡胶等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规模利用和高值利用。到2015年, 形成资源再生利用能力2 500万吨, 其中再生铜200万吨、再生铝250万吨、废钢1 000多万吨、黄金10吨, 实现产值4 300亿元。

(四) 再制造产业化工程。

支持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再制造, 完善可再制造旧件回收体系, 重点支持建立5~10个国家级再制造产业集聚区和一批重大示范项目。到2015年, 实现再制造发动机80万台, 变速箱、起动机、发电机等800万件, 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农用机械等20万台套, 再制造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

(五) 产业废物资源化利用工程。

以共伴生矿产资源回收利用、尾矿稀有金属分选和回收、大宗固体废物大掺量高附加值利用为重点, 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 鼓励产业集聚, 形成以示范基地和龙头企业为依托的发展格局。以铁矿、铜矿、金矿、钒矿、铅锌矿、钨矿为重点, 推进共伴生矿产资源和尾矿综合利用;推进建筑废物和道路沥青再生利用。到2015年, 新增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能力约4亿吨, 产值达1 500亿元。

(六) 重大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产业化示范工程。

推动重金属污染防治、污泥处理处置、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畜禽养殖清洁生产等核心技术产业化;重点示范膜生物反应器 (MBR) 、垃圾焚烧及烟气处理、烟气脱硫脱硝等先进技术装备及能源、农业等行业清洁生产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城镇生活污水脱氮除磷深度处理设备、300兆瓦及以上燃煤电厂烟气脱硝技术装备、600兆瓦及以上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及布袋或电袋复合除尘设备和高效垃圾焚烧炉等重大装备。拥有高性能膜、脱硝催化剂纳米级二氧化钛载体、高效滤料等污染控制材料生产的相关知识产权。到2015年, 环保装备产值超过5000亿元, 环保材料产值超过1 000亿元, 环保关键材料基本实现产业化, 形成5~10个环保产业集聚区、10~15个环保技术及装备产业化基地。

(七) 海水淡化产业基地建设工程。

培育由工程设计和装备制造企业、研究单位、大学、相关原材料生产企业等共同参与, 集研发、孵化、生产、集成、检验检测和工程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海水淡化产业基地。到2015年, 建成2~3个国家级海水淡化产业化基地, 关键技术与装备、相关材料研发和制造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海水淡化产能达到220万~260万吨/日, 海水淡化及相关产业产值500亿元。

(八) 节能环保服务业培育工程。

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 到2015年, 力争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发展到2 000多家, 其中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节能服务公司约20家, 节能服务业总产值突破3 000亿元, 累计实现节能能力6 000万吨标准煤。建立全方位环保服务体系。积极培育具有系统设计、设备成套、工程施工、调试运行和维护管理一条龙服务能力的总承包公司, 大力推进环保设施专业化、社会化运营, 扶持环境咨询服务企业。到2015年, 环保服务业产值超过5 000亿元, 其中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企业超过50家, 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及电力行业烟气脱硫脱硝等领域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占全行业的比例大幅提高。

五、政策措施

(一) 完善价格、收费和土地政策。

加快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研究制定鼓励余热余压发电及背压热电的上网和价格政策。完善电力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对能源消耗超过国家和地区规定的单位产品能耗 (电耗) 限额标准的企业和产品, 实行惩罚性电价。严格落实脱硫电价, 研究制定燃煤电厂脱硝电价政策。深化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 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费政策, 研究将污泥处理费用逐步纳入污水处理成本, 研究完善对自备水源用户征收污水处理费制度。改进垃圾处理收费方式, 合理确定收费载体和标准, 降低收取成本, 提高收缴率。对于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集中资源化处理中心等国家支持的项目用地, 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安排中给予重点保障。

(二) 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

各级政府要安排财政资金支持和引导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安排中央财政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 采取补助、贴息、奖励等方式, 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重点工程, 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其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 要加大对节能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优先安排企业实施节能环保项目。严格落实并不断完善现有节能、节水、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全面改革资源税。积极推进环境税费改革。落实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税收优惠政策。

(三) 拓宽投融资渠道。

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满足监管要求的前提下, 积极开展金融创新, 加大对节能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按照政策规定, 探索将特许经营权、收费权等纳入贷款抵押担保物范围。建立银行绿色评级制度, 将绿色信贷成效作为对银行机构进行监管和绩效评价的要素。鼓励信用担保机构加大对资质好、管理规范的节能环保企业的融资担保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 重点用于环保设施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设施建设。选择若干资质条件较好的节能环保企业, 开展非公开发行企业债券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企业上市融资。研究设立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推动落实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和外资进入节能环保产业领域, 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事业建设。

(四) 完善进出口政策。

通过完善出口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政策, 鼓励节能环保设备由以单机出口为主向以成套供货为主的设备总承包和工程总承包转变;安排对外援助时, 根据对外工作需要和受援国要求, 积极安排公共环境基础设施、工业污染防治设施建设等节能环保项目。建立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区, 强化联合监管, 积极完善与国际规则、惯例相适应, 且有利于我国获取国际再生资源、促进国内节能环保产业健康发展的进口管理体制机制。对用于制造大型节能环保设备确有必要进口的关键零部件及原材料, 研究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增值税。

(五) 强化技术支撑。

发布国家鼓励的节能环保产业技术目录。在充分整合现有科技资源的基础上, 在节能环保领域设立若干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组建一批由骨干企业牵头组织、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节能环保产业技术创新平台, 建立一批节能环保产业化科技创新示范园区, 支持成套装备及配套设备研发、关键共性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推进国产首台 (套) 重大节能环保装备的应用。

(六) 完善法规标准。

完善以环境保护法律、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为核心, 配套法规相协调的节能环保法律法规体系。研究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逐步建立相关废弃产品回收处理基金, 研究制定强制回收产品目录和包装物管理办法。通过制 (修) 订节能环保标准, 充分发挥标准对产业发展的催生促进作用。逐步提高重点用能产品能效标准, 修订提高重点行业能耗限额强制性标准, 建立能效"领跑者"标准制度, 强化总量控制和有毒有害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完善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

(七) 强化监督管理。

严格节能环保执法监督检查, 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加大惩处力度。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 开展专项检查和督察行动。加强对重点耗能单位和污染源的日常监督检查, 对污染治理设施实行在线自动监控。加强市场监督、产品质量监督, 强化标准标识监督管理。落实招投标各项规定,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加强行业自律。整顿和规范节能环保市场秩序, 打破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 打击低价竞争、恶性竞争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促进公平竞争、有序竞争, 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六、组织实施

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 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形成合力, 确保本规划顺利实施。各地区要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结合当地实际抓紧制定具体落实方案, 确保取得实效。

“十二五”规划发展方式必须转型 篇3

金融危机的出现,对中国经济从外部冲击到内部需求都有所改变。前一个历史时期取得巨大成功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新的阶段具有一定的不可持续性。因此,推进“十二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改革,对今后10年、20年、3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非常重要。

“十一五”期间,我国提出了以扩大内需为重点的推进发展方式转型的目标。现在看来,“十一五”提出的目标有相当一部分要落空。目前,这种部分落空所造成的影响,表面上还是有限的。但是,“十二五”期间,如果继续“十一五”未曾转变的增长方式,继续这种目标落空的态势,就会对我国后10年、20年、3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十二五”发展方式转型将是大势所趋。

判断未来10年的经济走势,有一个趋势性判断,即支撑过去30年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外部、内部条件是否发生了变化?发生了哪些重大的变化?

“十二五”发展方式的转型与改革,面临着两个约束性条件。一是外部市场的变化。外部市场的萎缩将是一个中长期的趋势,同时也伴随着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长期实行的以出口为导向的增长模式应当终结。另一个是内部需求结构的变化。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已经由生存型阶段进入到发展型新阶段,在内部需求上突出地表现在从私人产品的短缺转变到公共产品的短缺。在这个背景下,我国以总量扩张为目标的增长主义应当终结。

“十二五”发展方式转型,既有外部因素的作用,也有内部因素的作用,不能把很多问题简单地归到外部因素上。“十二五”发展方式的转型和改革,主要涉及四个方面:消费主导时代的转型变革;城市化时代的转型与改革;公共产品短缺时代的转型与改革;低碳经济时代的转型与改革。

“十一五”规划中,把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作为一个出发点,把结构调整作为一个主线,这个思路很好,但现在看,这些思路、规划和目标都尚未实现或者难以实现。为什么没有实现?我认为,原因在于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改变。地方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有几个主要的特点,比如以追求经济总量为目标,以扩大投资规模为主要任务,以土地批租和重化工业项目为主要特点,以行政干预和行政推动为主要手段。这种政府主导型的增长方式不仅没有太大的改变,在最近几年反而还有进一步上升的势头。

要实质性地转变发展方式,关键在于推进政府转型。那么,从2003年就已经提出的政府转型,为什么到今天依旧转不了?一个实质性的问题就是政府转型和政府的自身利益紧密地捆绑在一起。政府自身利益倾向的形成不是局部的,而是全局性的,这就加深了政府转型的难度。“十二五”发展方式转型与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结构调整和结构性改革,而结构性调整和结构性改革有没有突破,或者说制定好的规划能不能实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政府转型方面有所突破。

林业发展“十二五”发展规划 篇4

编制单位:市林业局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各级《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决定》和省、市林业改革发展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造绿富民工程建设生态市的意见》等一系列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方针、政策。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动力,以法律为保障,以切实保护和大力发展林业资源为中心,加快林业生态体系建设,以实施科教兴林和可持续发展为两大战略重点,促进生态文明、社会建设,以市场为导向,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进程,确保国土、生态安全,最大限度地实现林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总体目标

到****年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一个基本持续稳定的林业生态体系,形成山市、平原、河堤和村镇四个高标准的绿化体系,充分发挥森林在维系生态平衡、优化生态环境中的主导作用,力争****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以上;同时努力进行林业结构调整,形成一个稳定的经济林生产基地,林业产业比较发达,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林业发展明显。

三、主要任务

(一)生态体系建设

*、水系绿化工程。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全省水系生态建设的意见》,我市规划水系造林总面积*.*万亩。其中“十二五”期间造林*.*万亩,平原造林*万亩、山市造林*.*万亩。

*、平原大绿化工程。“十二五”期间重点完善提高农田林网**万亩,实现“点上成景、线上成荫、林茂粮丰、山川秀美”的新景象。

*、湿地公园建设工程。“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全面坚持“保护优先、科学修复、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的基本原则,以@@@@++++湿地生态系统为特色资源,突出水乡特色,挖掘文化的内涵,建成以保护为主,集科研、宣传、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实现该湿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当地国民经济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山市防护林体系工程。全面实施封山护林工程,“十二五”期间全市应继续对*.*万亩山林实行“死封”的同时,加大雨季造林的力度,完成荒山造林*.*亩,实现彻底消灭荒山的目的,并大幅度提高山市植被,改善生态环境。

*、退耕还林工程。以++++镇、++++镇南部山市为重点,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确保**°以上坡耕地退得下,还得上。努力扩建甜桃和干鲜果基地。“十二五”期间计划退耕还林面积达到*万亩。

*、绿色通道工程。本着乔灌花草相结合,用材与观赏林相配套的原则,把境内纵贯南北的京福高速和穿境而过的***国道和省道打造成绿色通道,把**公里大++++两岸建成绿色长廊,同时对市镇五大循环圈***公里的县乡柏油路进行全面绿化。

(二)林业产业体系建设

*、速生丰产林工程

在管好现有林的基础上,结合我市**万亩涝洼地治理工程,利用涝洼地、踏塌地新发展用材林*万亩。同时要提高丰产林地的综合效益。

*、干果经济林基地建设

“十二五”期间,新发展经济林*万亩,平均每年新发展*.*万亩,低产果园改造*万亩,实现经济林发展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大力推广经济林综合管理技术、调整品种结构、改造传统品种和低产林,积极培育新品种,发展果品保鲜与加工,大力扶持以林产品为原料的龙头加工企业。

“十二五”期间,要续继进行林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名、特、优、新经济林,建立高品质的果品生产基地,重点搞好++++镇甜桃的扩建、无公害生产,++++镇南部山市的干鲜果开发及蓝莓基地建设。努力做好**°以上坡地的退耕还林(果)工作,全部建成多品种、高质量、高效益、规模化的经济林生产基地。

要在充分利用我市现有的冷藏厂、恒温库等具有果品贮藏保鲜能力的企业基础上,建设好++++镇、++++镇果品批发市场。搞活经济林产品流通。努力扩建果品基地,使之逐步达到果品加工企业所需要的规模和标准,通过招商引资,兴建一处果品加工企业。

*、苗木花卉产业。

“十二五”期间,全市每年要确保新育苗****亩以上,留床苗****亩以上,要根据市场需求重点发展绿化大苗和兼用苗木。要提高育苗的科技水平,大力发展组培育苗,巩固、提高¥¥¥市国有第二苗圃良种基地的建设成效,进一步完

善种苗基础设施建设,做大做强林木种苗产业。

“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建花卉市场*处、扩建花卉市场**处、新建花卉引种示范基地****亩。其中重点做好++++花卉基地扩建设工作,计划扩建花卉温室大棚面积****平方米,努力将其打造为++++南苏北地市最大的苗木花卉交易基地。全市到****年力争使花卉业年总产值达到****万元以上。

*、森林旅游

积极推进以@@@@++++国家级湿地公园为主的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完善现有湿地公园的基础设施及生态景观,以@@@@++++国家级湿地公园、佟庄++++风景市、++++镇万亩桃花山峪、尤沃子水库、绿色长廊等现有资源为依托,努力打造森林旅游业。力争使全市森林旅游年收入达到****万元以上。

*、林产化工

做大做强林业龙头企业,力争引进林浆纸板一体化企业,要新建人造板加工项目,大力发展以++++速生材、小径材、低质材为原料的高密度板、刨花板、胶合板加工业。

(三)全面加强森林资源监测及经营工作

“十二五”期间要把森林经营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实行可持续经营的方针,逐步实现森林资源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十二五”期间全市要改造低效林*万亩,中幼林抚育**万亩;开展生态公益林补偿,对我市境内的*.***万亩中央生态公益林、*万亩市级生态公益林和*万亩市级公益林全面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加强对林木采伐的管理,“十二五”期间需主伐及更新采伐和抚育采伐的蓄积为**万立方米。

(四)保障体系建设

*、“三防”体系建设

“十二五”期间森林防火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组织领导体系、宣传教育体系、火源监控体系、联防联治体系、指挥扑救体系、依法治火体系等六大体系建设,加强以“四网三化”(四网:了望观察网、无线通讯网、火险测报网、防护阻隔网;三化:防火队伍专业化、消防机具现代化、防火办公自动化)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期间规划新建防火瞭望++++**座,火灾监测点**个,新增对讲机***部,风力灭火机**++++,森林火险气象观测站*个,增加防火器材储备,完善市、镇林火监测指挥中心建设。

“十二五”期间要完成以森林公安为主体的林业综合执法体系建设,尽快组

建市森林公安局,落实编制、人员、经费、改善执法环境、提高执法能力。

“十二五”期间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点:一是针对严重危害我市森林资源安全的杨小周蛾、草履蚧等害虫进行重点防治;二是加强森林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防治检疫标准站、应急药剂药械储备库建设,建立市级检疫检验中心实验室,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能力和预测预报水平;三是定期开展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普查,阻止美国白蛾等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十二五”期间,全市森林病虫害成灾率控制在*‰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以上,灾害测报准确率达到**%以上。

*、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加强技术研究与推广

“十二五”期间,林业部门要通过委托代培、专项培训、函授教育、脱产学习等多种形式培养高素质的林业专业技术人才,组织科技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对生态建设、公益林保护、森林灾害防治、商品林培育、工厂化育苗、组培育苗、新品种引进试验等领域关键技术的科学研究,特别是要进一步稳定、壮大乡镇林业站的技术力量,完善市、镇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壮大林业技术推广队伍,促进技术体制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

*、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

“十二五”期间要建立市、镇信息网络,实现林业系统内部网络互联数据共享,对林业资源等各类数据和原始资料进行分类加工,建立数据库,实现林业基础数据电子化。

四、保障措施

(一)广泛宣传发动、提高认识、落实领导责任制、增强建设“绿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是广泛运用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林业在建设“++++、++++++++”及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增强发展林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调动全社会爱绿、护绿、植绿的积极性,积极投身林业建设;二是继续强化各级政府领导的林业发展任期目标责任制,把建设“生态市”的目标和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各级政府头上,严格考核、严格奖惩。

(二)完善政策、创新机制建立以政府投资为主,社会多方筹资的林业资金投入渠道。

一是要按分类经营的要求和事权划分的原则,把林业生态建设纳入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稳定的资金投入渠道;二是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进一步完善林木资产评估、担保抵押、公益林补偿等制度,明晰产权、盘活资产、放活经营权、吸引和鼓励社会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参与林业建设;三是进一步完善全民义务植树制度和林业基金征收制度,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加快部门绿化步伐;四是推进国有场圃体制改革,加大对国有苗圃的扶贫力度,把国有场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列入地方财政预算予以扶持。

(三)坚持科技兴林。

建立数字林业体系,依托计算机技术、*S技术强化对森林资源及生态工程建设的管理;继续坚持实施林业精品工程战略,积极推广直播造林、ABT生根粉应用、喷播造林、pt菌根造林、大树移植造林、混交造林、GGR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应用、容器育苗、生物防火林带等先进技术及其综合组装配套技术、提高造林质量及造林绿化成活率。加强和稳定林业科技队伍,鼓励事业单位、科技人员通过承包、咨询等形式建立科技示范市,创办科技型企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扩大对外开放,加强科技交流,搞好项目合作,拓展我市生态建设的国内外交流合作空间,提高生态建设的质量和档次。

(四)加强依法治林。

建立森林公安局,加强林业行业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林业执法制度,规范林业执法行为,加大林业案件查处力度,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垦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挖滥采野生植物和各种破坏树木花草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森林防火工作责任制,加强林业种苗执法体系建设,搞好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检疫和防治工作,巩固、扩大绿化成果。

(五)强化管理,完善相关政策,为林业发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十二五规划中物流发展 篇5

“十一五”时期是湖北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5年,经济发展提速增效,综合实力显著跃升。特别是武广、武合客运专线的开通使湖北在全国较早进入高铁时代。武汉成为首批全国综合交通枢纽试点城市,现代物流业得到了空前发展。“十二五”时期,是湖北发挥优势、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最近公布的《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作了全面部署。

一、主要目标:加快建设现代物流基地

加快建设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自主创新示范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成中部地区经济要素富集、充满创新活力的区域、中部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平台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在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改革创新等方面走在中部地区前列,自主创新示范功能、对外开放服务功能、“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功能明显增强,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作出更大贡献。

二、战略推进:加快建设长江中游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重点完善水运设施,积极推进港口与航道建设,大幅提升长江干线航道的通航能力,完善干支直达的水运网络。支持江海直达运输,加快发展标准化、专业化运输船舶。积极建设长江中游现代港口体系,着力打造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加快建设沿江高等级公路、铁路,完善沿江通道布局。着力构建江汉平原腹地综合交通网络。建设一批过江通道,提高南北贯通能力。加强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港口的辐射带动能力。基本建成中部地区功能最完善、辐射面最广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着力建设现代产业密集带。坚持以“水”兴带,着力构建以水资源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优先发展涉水产业。积极发展以冶金、石化、汽车、船舶、装备制造等为主体的先进制造业,以电子信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发展以现代物流和文化旅游等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以高产优质水稻、名优特淡水产品等为主的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业。建设各城市功能定位与分工明确的产业园区,构建沿江区域间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

三、产业发展:构建现代服务产业体系

总体要求:把推动服务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以开展服务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企业分离试点和创建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园区为抓手,在全省构建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完备、生活性服务业丰富繁荣、新兴服务业优势突出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旅游、文化、金融、商务等4个增加值过千亿元的现代服务产业,现代物流业增加值力争突破两千亿元,创建省级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园区60家以上。服务业增加值迈上万亿元新台阶。

第一,突破性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重点发展关联性强、拉动作用大的金融、现代物流、信息、商务等服务业。打造武鄂黄(石)冶金建材、武随襄十汽车、武荆(门)宜化工纺织3条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带,引导资源要素集聚,带动产业优化升级。

围绕将湖北建成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现代物流基地的战略目标,建设武汉城市圈物流圈、鄂西物流圈和长江物流带,强化生产物流,延伸商贸物流,积极发展冷链物流,加快发展第三方综合物流。培育物流骨干企业,力争建设国家5A级物流企业5~6家,4A级10~15家,3A级25~30家。着力将武汉打造成全国重要的物流中心,加快建设宜昌三峡现代物流中心等区域性物流中

心和其他地区性物流节点城市。基本形成口岸物流、行业物流和城市配送物流相结合的现代物流体系。围绕建设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支持襄阳、宜昌、黄石等争取建立保税物流中心,推进口岸物流发展;围绕汽车、钢铁、石化等优势产业,推进物流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围绕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加快发展大宗商品和农村物流,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储备;围绕完善城市功能,促进城市配送物流发展。加强转运设施建设,合理布局物流园区,加快推进武汉江北新港、宜昌港区、三峡、十堰等铁路物流基地建设。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探索利用物联网技术对物流环节进行全流程管理的模式,积极培育物流人才,推进物流标准化建设。第二,大力发展农村物流。

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增加非农产业收入,完善增收减负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引导农民优化种养结构,积极发展品种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和比较效益高的养殖、园艺业。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等,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增加非农产业收入。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为农民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岗位,努力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或异地转移就业。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在产区布局,加快发展包装、冷链物流等,使农民在农业产业链延伸中获得更多收益,不断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占比。结合新农村建设,实施好以工代赈,增加农民劳务收入,增加财产性收入。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拓宽租金、股金、红利等财产性收入增长(收)渠道。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强村办企业等村级集体资产经营管理。结合国土整治、低丘岗地改造等,积极兴办一批农业项目。鼓励符合规划、依法取得的非农建设用地以使用权入股、租赁等形式参与企业经营。落实惠农增收政策,进一步落实好国家各项涉农补贴政策。落实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和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加强猪肉价格调控,保持价格合理水平。稳定农用生产资料价格。

四、重点开发区域

增强产业创新和集聚能力,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充分利用好现有空间,改善人居环境,提高聚集人口的能力,承接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以人口集聚进一步推动产业集聚,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

优先支持武汉做大做强,巩固提升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地位和作用,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把武汉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现代服务业中心和综合高技术产业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基地,努力建设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争取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加强襄阳、宜昌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将其建设成为鄂西南和鄂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推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加快发展的引擎。支持襄阳建设成为鄂西北及汉江流域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城市人口规模达到200万人,建成区面积达到200平方公里,打造全国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航空航天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基地,区域性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支持宜昌建设成为鄂西南及长江中上游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城市人口规模达到200万人,建成区面积达到200平方公里,打造沿江经济走廊,建成世界水电旅游名城,全国最大的磷化工产业基地,中部地区重要的生物产业基地、光伏产业基地以及全省重要的食品饮料基地,区域性交通物流枢纽。

支持黄石、鄂州等市重点发展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钢铁、有色、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建成全省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力发展物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增强综合实力。支持黄冈、孝感、咸宁等市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发展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旅游等特色产业,依托武汉发展配套产业,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建成区域性物流基地和全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及新型能源基地。支持仙桃、潜江、天门等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物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化工、纺织、食品等产业,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建成武汉城市圈先进制造业协作配套基地和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支持十堰、随州等市发展整车(专用)汽车及零部件、物流、旅游等产业,建成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集聚区、中国卡车之都、中国专用车之都、特色农产品出口基地、区域性现代服务中心、生态经济试验区和生态文化旅游中心。支持荆州、荆门等市发展化工、机械制造、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商贸物流和农产品加工,建成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基地,重要的旅游目的地。认真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和民族地区发展政策,加快恩施州的交通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五、发展能源储备等特种物流

加强能源储备,保障能源安全。争取国家在湖北省建设国家级石油、煤炭、天然气储备基地,布点煤炭交易(集散)中心,建立华中电力交易中心。抓好武汉、宜昌等煤炭储备配送物流中心建设。支持云应地区和潜江建设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和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加强能源区域合作,积极参与开发利用省外能源资源。

商贸物流业十二五流向明确 9项重点内容确定

《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3月30日浮出水面。规划不仅提出了到2015年规模以上连锁超市商品统一配送率达70%等内贸流通业发展目标,还明确了商贸物流业在“十二五”时期的9项重点工作及4项保障措施。业内人士在充分肯定规划出台意义的同时,也指出规划仍有许多内容需进一步细化与完善。

3月30日,商务部、国家发改委、供销总社三部门联合印发《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规模以上连锁超市商品统一配送率达到70%;农村“万村千乡”农家店商品统一配送率达到60%,农资连锁经营企业商品配送率达到80%以上;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运输率分别提高到20%、30%、36%;立体仓库的总面积占仓库总面积的40%;物流企业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商品库存周转速度明显加快,流通环节物流费用占商品流通费用的比率显著下降。

规划确定9项重点工作内容:完善商贸物流网络布局,加强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商贸物流专业化、一体化服务水平,引导和鼓励商贸物流模式创新,提高商贸物流科技应用水平,深入开展商贸物流发展示范工作,大力推广绿色物流方式,完善应急物流运行机制,大力推进商贸物流国际合作。

规划同时提出辅以加强商贸物流发展的组织协调和引导、改善商贸物流发展的市场环境等4项保障措施。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普遍指出,此规划对于“十二五”期间提高商贸物流服务质量和水平、增强商贸服务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而在不久的将来,应急物流专项规划、物流园区专项规划、煤炭物流专项规划也将陆续出台。

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思路 篇6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体现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客观性和实践性。

1、体现战略性。对“十二五”期间企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等重大问题进行系统思考、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充分体现规划的战略引领作用。

2、体现前瞻性。综合研判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趋势,正确把握所处行业领域发展动态,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对“十二五”的发展作出前瞻性安排,提出具有竞争力的目标和措施。

3、体现客观性。立足“十一五”发展基础,紧密结合自身优势和资源现状,务实规划“十二五”的发展,既防止把现有业务简单堆砌成“规划”,又防止脱离实际“为规划而规划”。

4、体现实践性。确保战略规划有权威、可执行、能落实,集团公司及各级子公司发展应符合、服从集团整体发展战略。同时,战略规划应适应宏观形势和企业内外部条件的变化,按规范程序适时作出修订和调整。

二、省属企业“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

“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应把全集团作为一个整体纳入编制范围,以2011年—2015年为规划周期,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企业概况。如企业的历史沿革、业务范围、近年来主要经济指标、子公司结构、治理结构等。

2、企业“十一五”发展的主要成绩和经验。

3、企业“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和存在的主要矛盾问题。

4、企业的战略定位和主业方向。重点是明确主业。按照“有进有退、优进劣退”的原则,进一步精干主业。结合实际确定企业主业(不超过三个),并可再明确一至两个重点培育的其他优势业务。主业和优势业务原则上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标准(附后)中的行业大类列示,尽可能列示到中类或小类;主业和优势业务确实难以用标准分类的,亦可结合实际作出具有明确内涵的概括归纳。

5、企业“十二五”发展目标。既提出数量指标,又提出质量目标。具体指标、目标由省属企业结合实际自行确定。

6、落实战略规划的保障措施。围绕战略规划目标的实现,对若干重大措施作出部署和安排。

省属企业“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的框架结构、具体内容、编排格式等,由企业结合实际自行确定。

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正式发布 篇7

《规划》确定“十二五”期间水利发展的主要目标为:到2015年, 基本建成大江大河综合防洪减灾体系, 基本完成重点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 全面完成水库除险加固任务, 基本建立山洪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全面解决2.98亿农村人口和11.4万所农村学校的饮水安全问题, 水利工程新增年供水能力400亿m3, 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66.67万hm2 (4 000万亩) ;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 350亿m3以内,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30%以上,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以上, 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60%以上;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5万km2, 初步改善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及重点河湖的生态环境用水状况;建立和完善国家水权制度, 基本健全水利工程良性运行与管护机制, 初步建成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

《规划》确定“十二五”期间水利建设主要任务为:一是突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 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强化农业节水。二是着力加强防洪薄弱环节建设。继续推进大江大河大湖治理, 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强化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防洪非工程措施。三是大力提高城乡供水保障能力。加强水资源配置和重点水源工程建设, 增强城镇供水保障能力, 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开发利用非常规水源。四是加快构建水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加强饮用水水源地、地下水保护与河湖生态修复, 优化和完善水文水资源监测站网, 加大重点地区水土流失治理, 有序发展小水电, 加快水利血防工程建设。

《规划》确定“十二五”期间水利改革管理主要任务为:一是创新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水资源管理、流域综合管理、水利投融资等体制改革, 积极推进水价改革, 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二是加强依法治水管水。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加强河湖和水土流失监督管理, 加强水利防灾减灾管理, 健全水法规和水利规划体系。三是推进水利科技创新。健全和完善水利科技创新体系, 深入开展重大水利科技问题研究, 加强成果推广与普及, 推进信息化建设,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规划》强调,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 是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十二五”时期, 水利建设任务重、规划投资强度大、管理要求高、改革难度大,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深化认识, 细化措施, 实化工作, 采取有力措施, 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广东省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 篇8

“十一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系统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国家和省的战略部署,认真组织实施教育五大工程,努力夯实办学基础,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各项教育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一)主要成绩与经验。

1. 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质量水平稳步提升。学前教育结构得到优化,普及程度显著提高。全省幼儿园在园幼儿由2005年的213.92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277.23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从66.69%提高到82.57%。

义务教育水平得到巩固提高,均衡发展取得初步成效。“十一五”期间,全省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小学五年保留率、初中毛入学率基本保持100%的水平,初中毕业生升学率逐年攀升。2007年底,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完成C、D级危房改造。2008年春季,全省城乡均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千校扶千校”计划和“教育资源下乡”行动计划得到有效推进。

高中阶段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基础能力明显增强。全省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从2005年的252.81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438万人,毛入学率从57.5%提高到86.2%,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含技工教育,下同)在校生的比例为48∶52。普通高中优质化教育进程加快推进,教学水平评估和示范性普通高中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含技工教育,下同)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在各类国家级技能竞赛上取得优异成绩。

高等教育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含独立学院)从2005年的111所增加到2010年的131所;研究生在校生从4.39万人增加到7.25万人,在职攻读研究生学位人数从1.25万人增加到1.81万人;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从87.47万人增加到142.66万人;成人本专科在校生从29.56万人增加到46.4万人;电大开放教育和高校现代远程教育规模居全国前列,自学考试健康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2%提高到28%。国家、省、校三级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等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优秀教学成果不断涌现。学科和科研实力不断增强,一大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成为我省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平台和战略力量,获得了一大批国家级、省级重要奖项,产学研结合取得显著效益。

2. 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推进,开放合作格局逐步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团体、企业、公民个人参与办学的格局已经形成。2010年,全省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含幼儿园)达10605所,在校生约468万人,占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总数的2068%。我省已成为全国民办教育第一大省。

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得到巩固,高中阶段教育“政府统筹、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得到落实,高等教育“三级办学、两级管理”的体制进一步完善。

教育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入。区域内城乡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珠江三角洲地区与环珠江三角洲地区和泛珠江三角洲地区之间教育交流合作稳步推进。粤港澳教育交流合作不断加强,澳门大学横琴校区如期奠基建设,与港澳各层次多形式的教育交流合作方兴未艾;粤台教育交流日益频繁。与先进国家和地区全方位、宽领域、多形式的教育交流合作格局逐步成型,来粤留学生规模明显扩大,教育国际化程度有新提高。

3. 教育发展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基础条件明显改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投入机制进一步完善,教育经费较快增长。初步建立起省级统筹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省设立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基本建设专项补助资金,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制度和免学费制度初步建立。省属公办本科高校生均综合定额拨款预算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省属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下同)生均综合定额拨款开始试点,大规模清偿省属公办高校基建贴息贷款,“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的财政投入继续加大。

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教师规模基本满足教育教学需要,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义务教育代课教师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有新提高。骨干教师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取得明显成效。

教育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教育专网覆盖面不断扩大,拥有校园网的中小学不断增加,珠江三角洲地区初步实现“班班通”;小学四年级以上基本开设信息技术课;省级基础教育资源网已经建成,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日益丰富;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建成数字化校园。设施完善、网络畅通、资源丰富、应用高效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形成。

教育装备条件进一步改善。全省中小学教育装备投入、可供教学使用的计算机、建有图书馆(室)的学校及藏书量、实验室和功能室数量大幅度攀升。高等学校教学科研装备体系日益健全。

教育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完成《广东省实施〈民办教育促进法〉办法》和《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就业见习条例》等地方性教育法规的立法工作;教育法制学习宣传效果明显;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意识明显提高,促进了教育决策和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十一五”期间我省教育发展的实践证明,要实现教育科学发展,就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目的;必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法;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和开放合作,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教育新需求的根本动力;必须坚持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经费投入体制机制,不断提高教育经费投入能力和使用效益。

(二)主要困难与问题。

1. 教育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统筹发展力度亟待加强。义务教育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发展水平和群体之间受教育权落实不均衡,以及各级各类教育之间发展不协调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教育决策和管理科学化水平、教育基础设施设备、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信息化水平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要求。

2. 人口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教育规模、结构、质量、特色、效益亟待协调发展。全省教育适龄总人口呈缓慢下降趋势,教育人口出现结构性差异,义务教育在校生规模逐年下降,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攀升,高水平普及学前到高中阶段教育以及迈向高等教育普及化面临严峻挑战。

3. 教育发展动力活力不足,体制机制改革亟待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相对滞后,对“应试型”教育的改革创新工作推进困难,实施素质教育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突出,学校办学自主权尚未全面落实,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不足,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较弱,教育国际化水平不高。教育法制建设和教育科学研究仍然薄弱。

4. 教育保障水平仍然偏低,基础能力建设亟待加强。全省人均教育经费仅居全国中等水平,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放缓,欠发达地区教育经费保障水平较低。2010年全省预算内教育经费(含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为1907%,比2005年降低了055个百分点。教师队伍整体实力依然不强,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职业教育“双师型”、“一体化”教师队伍和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亟待充实提高。农村教育装备水平明显偏低。

【平阴县“十二五”阿胶产业发展规划】推荐阅读:

平阴县“十二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05-31

湘阴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07-20

上一篇:《金刚经》随文讲义下一篇:市级幼儿园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