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层设计论文(精选8篇)
关于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职业教育呼唤顶层设计
作者/杨黎明
新近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要切实做好教育工作,让教育承担起这样的责任,首先就要做好教育的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top-down),一个工程学术语,最早用于工程技术行业,后来从自然科学领域迁移到社会科学领域。其工程学的本义是从最高层开始,一层一层往下设计,统筹考虑各层次和各要素,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顶层设计”是系统工程的专用名词,是决策学领域的内容,人类社会的管理活动需要决策,农耕时代的决策是感性决策、经验决策和个别决策,工业社会的决策是理性决策、科学决策和集体决策。
“顶层设计”近期在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首次出现,被视作“十二五”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思路,后来也成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内容。之所以强调“顶层设计”,目的就是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当前的若干决策,从局部来看无疑都是正确的,但一旦放在整体之中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高铁建设,从杭州到上海虹桥火车站最快只要40多分钟,确实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旅客的目标是尽快到家,而下了火车到家可能还需要一个半小时或两个小时,没考虑周全,配套问题没能解决,问题还是出在“顶层设计”。
教育需要“顶层设计”,职业教育更呼唤“顶层设计”。下面我们试图提出若干职业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顶层设计”问题。
职业教育如何把握公共基础课程的难度?中等职业教育是第三级教育,是初中后的教育,公共基础课程理应与初中对接;高等职业教育是第五级教育,是高中后的教育,公共基础课程理应与高中对接。而且,作为国家的教育标准还需要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各国、各地区的教育标准进行比对,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的难度不宜太低。但是从基层职业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学生,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在校生,是很难完成这样的`学业任务的,如果降低教育标准,让这些未完成学业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毕业证书,危害学生,危害企业,危害职业院校和整个职业教育的声誉,这需要好的顶层设计加以解决。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如何避免低层次的重复?自以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满足经济界、企业界的要求正逐渐被中国职教界所接受;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起点不是书本而是企业的工作任务,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应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正逐渐成为教师们的共识。于是,几乎所有的职业院校都开始进行课程改革。客观地说,这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对广大专业教师来说也是一次实际的锻炼和提高。但是基层院校,校校搞课改,不仅存在着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而且无法使企业、职业院校、教育科研机构的一流专家参与,其所取得的改革成果显然也不可能是第一流的,这需要好的顶层设计加以解决。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如何提升企业的积极性?(教学论文 )企业需要的是能够胜任、解决生产第一线技术问题的技能型、高技能型人才,这样的人才,光靠职业院校自身是很难培养出来的,校企合作确实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模式,职业院校可以借助于企业的人员、经验、厂房、设备,共同参与对学生的培训,扩展学生的视野。但现实的情况是职业院校普遍对此具有较高积极性,而部分企业对此的积极性则相对较低。其实质是很多企业在和职业院校合作的过程中并没有获得多大的收益,如何使企业和职业院校的合作获得双赢的局面,这需要好的顶层设计加以解决。
职业教育信息化进程如何加快?信息技术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信息技术对职业教育的教学有着积极的支持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职教界有识之士所认同。当前,不少职业院校的领导和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充满着激情,纷纷将有限的资金和热情投入到信息技术发展中来。这确实是一种可喜的景象,但是,信息技术作为一项高新技术,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优质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各级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等等,都要想清楚了,才能再干。在还没想清楚之前,盲目决策,仓促上马,代价和所付出的学费是可想而知的。这样的教训已经出现,这样的教训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这同样需要好的顶层设计加以解决。
教师遇到的课堂问题, 不能由教师个体各自解决, 应由学校管理者, 从学校层面顶层设计, 统筹解决。具体地讲, 从战略角度, 策划学校发展的蓝图;从战术层面, 设计教学改革的框架。
一、深度研究
(一) 研究职教课堂
对课堂教学进行层次分析, 提出职教课堂实施策略, 加以运用并验证课堂效果。
剖析职教课堂:第一层次, 研究教学过程。着重技术层面的人和事, 关注教学过程, 师生互动。就课堂, 说教学。第二层次, 研究教学设计。着重策略层面的问题, 重点梳理方法与艺术, 设计与创意。就课堂, 谈育人。第三层次, 研究教学理论。对专业、课程、课堂进行顶层设计, 用互联网思维引领工作思路, 创新发展措施, 关注社会变化, 技术进步。
研究职教课堂:第一阶段, 走进课堂, 观察教学。第二阶段, 跳出课堂, 体验育人。第三阶段, 透视课堂, 思辨成长。总结为:走进课堂观教学, 跳出课堂看管理, 透视课堂思文化。
践行职教课堂:第一步, 基础完善。更新课堂技术, 做到教学手段与时俱进, 把技术与教育相结合, 把互联网与教育融合, 推行云班课、翻转课堂、微课等。第二步, 课堂拓展。做好校企合作、理实一体、内外互动。创新进课堂, 创客进课堂, 人文进课堂, 法制进课堂。第三步, 激发效应。达到学习与育人融合的高境界。人人讲学习, 处处是课堂, 时时在育人。适应新的发展趋势, 弱化实体课堂、强化教育功能、推行无边界课堂等, 使即时评价、碎片化学习到深度学习成为常态化。
(二) 认识顶层设计
职教课堂的顶层设计, 就是学校管理者以学校为平台, 深度研究, 依托互联网思维, 实行“互联网+”行动, 对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等统筹规划、全面梳理, 提出创新性教育教学模式, 并广泛应用。
1. 专业设置
职教课堂的顶层设计, 要建立在对专业设置的充分调研基础上。只有走向社会, 融入职业, 精准定位, 才能解决现有专业定位宽泛, 岗位定位模糊之问题。社会有需求、合作有对象、生源才有保障。选好专业也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是课堂教学的保证。
2. 课程设计
职业教育必须以课程为抓手, 做好课程设计十分重要。转变以知识体系为课程设计的传统模式, 重构课程, 以能力体系为基础。
设计并实施能力培育与养成的体系, 就是把现有知识体系的通识知识、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等, 转换为能力体系的培育;就是从基础能力到专业能力、从一般能力到特定能力;就是专业知识与技能融入高端能力的培养。
3. 课堂教学
能力培育的重点环节, 是以课堂为平台的教学工作。当前, 应树立“大课堂”理念在传统课堂基础上, 拓展为理实一体化室、多媒体室、机房、实训室、实训基地等。具体地讲, 课堂定位于社会实践中, 在专业实习中、在岗位工作中。教学做一体化, 理实交融、工学结合。课堂教学地点要广泛, 内容要更新, 时段要多样, 变学知识为育能力。这要求学校必须深度研究, 构建体系, 完善细节。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充满活力而富有创意。
二、互联网思维
在教育领域实行“互联网+”国家战略, 需借助互联网思维, 用开放的心态去面对世界, 用互联网技术平台提升教学效果, 完善育人环境。跨界融合, 重塑结构。
(一) 跨界思维
所谓跨界思维, 就是以跨越自身定位、超越物理界限的思维模式, 用多视角、多层面来审视问题, 解决问题, 用大视野、超视距的眼光提出事物未来发展方向的一种思考方式。要跨界, 必须要拆除思想的藩篱, 打破职业、行业、专业界限, 以跨界或无边界的思维来思考问题。
运用跨界思维, 探索学习领域与行动领域。职业教育应从跨界的高度, 构建能力体系, 把不同的知识与技能融合为能力, 分类分层, 从基础能力开始, 重点培育专业能力与职业能力。
运用跨界思维, 开放办学领域与场所。校企合作, 校校协作, 把视角延伸到企业及社会。师生顶岗实习、现场训练, 参与社会层面的创新与教育技术创新等。跨界, 是未来的新常态。
(二) 平台化思维
平台化思维, 就是通过平台的构建, 把相关各方联结起来, 通过价值交换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 实现各方共赢。
就学校发展而言, 就是要努力把学校建成一个全校师生工作、学习交流、成长的平台。若将这个平台比作“航母”, 全校师生可以在学校这艘航母上起飞、着陆、加油、维修。这个平台要有足够的黏着力, 让全校师生感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这个平台, 离不开这个团队。
数字校园就是平台之一。建立一个完整统一、技术先进、应用深入、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数字化校园, 可以消除信息孤岛和应用孤岛, 实现部门间流程通畅, 有利于教学过程的规范化、数字化。当然, 可细化更多子平台, 如教学管理子平台、校务办公子平台、学生信息子平台等。
职教课堂也是一个平台。师生在这个平台上沟通、学习、教学相长。关键是技能的训练、能力的培育等。通过这个平台, 师生还可以开办各类论坛、读书活动;开设网络BBS、QQ、微信等进行网络评课交流;通过此平台, 培养团队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
平台化思维, 更高级的目标是要构建一个多方共赢的生态圈, 师生在此生态圈中相互增值, 相互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 大数据思维
大数据, 基于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 对获得的巨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从而提高人们对于事物的洞察力和决策力。大数据的战略意义, 不在于你是否拥有海量信息, 而在于通过对这些海量信息进行处理分析, 为人们的决策服务, 通过数据的加工, 让数据增值。
大数据时代, 学校要有大数据意识, 数据的分析及处理是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和重要资源。比如, 学校通过大量教师信息的分析, 可以有针对性地培训教师, 有效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学校通过大量学生能力分析, 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规划与培养目标。学校通过社会调研收集相应信息, 并根据这些数据改进专业设置, 及相关职业课程形式和内容。学校通过进行多次学生评教, 收集学生对教学过程、教学服务与教师教学质量的信息, 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成长奠定基础。
大数据支持的学习分析, 助推学生精准学习。通过对学习者、学习环境的数据收集、分析和呈现, 能实现对学习和学习情境的优化。
互联网思维还包括碎片化思维、迭代思维和用户体验思维等, 对职业教育均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值得借鉴与发挥。
三、顶层设计
学校层面的顶层设计就是依托校企合作平台, 数字校园平台, 全面梳理学校软硬件资源, 规划专业、重构课程、创新课堂。从教学设计到设计教育, 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大翻转, 进行学知识与能力的大跨界。
(一) 教学数字化
构建囊括课内学习资料、课外拓展知识与技能训练等数字资源库, 科学配置教学资源, 提高教室、实训室等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改革教学模式、手段与方法, 丰富教学资源, 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二) 学习数字化
构建先进实用的网络教学平台, 整合、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 创造主动式、协同式、研究式的数字化学习环境, 建立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融合多种网络资源, 为每个学生开展个性化的教育, 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系统。
(三) 创建没有围墙的校园
一个终身的、没有围墙的校园, 学生不会因为毕业而离开“学校”。学生和校友通过继续学习与学校保持联系, 随着他们职业生涯的发展不断获取知识和技能, 实现终身技能训练。
职教课堂的顶层设计, 要做到理念先行, 硬件跟上, 行动见效。这就是笔者研究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 2011, (10) .
企业唯有注重顶层班子的设计,在对未来趋势前瞻性预判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性、体系化的战略规划。然后把战略和利益分配挂钩,把战略与管理部门职能转变挂钩,把战略与企业文化再造挂钩,才是实现企业转型升级、打造智慧企业的出路。
从四个维度打量领导层
核心班子搭建的主要支撑点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超级智囊团
核心班子一定要有智囊。无论是正式成立的董事会下面的专业委员会,还是经理办公会下面的管理委员会,还是老总或几个创业元老在社会上有固定的或不固定的讨论某些事件的朋友、学者、专家。
任何企业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自有知识、组织认知、系统能力,都不足以解决它发展遇到的新问题,这是个常理。
因此,如何超越公司自身的经历,额外地产生若干的知识和经验,额外的植入若干认识和差异性见识,就非智囊莫属了。智囊团成员,要么是在政府管过若干企业,有若干经验,看着这些企业长大;要么对管理的一般原理,企业里面人与人的相处,企业家个人的为人和秉性有较深刻的认识;要么经历过类似企业的发展。正所谓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这些人能较好地解答该企业发展的烦恼和困惑。
中国企业的智囊,不像外国企业的智囊会提供客观公正的论证,提供各种理性的分析和数据支持。它主要是在一些重大事情上出权谋、想办法、支招,像古代谋士一样,围绕着某些不得不做,被迫得做的事情出具上下策,一则解老板的困惑和恐惧,二则就着这个问题帮老板打开思路和去除决策忧虑。
组建核心班子,既要有智囊的支持,从智力上使得我们的思维开阔,从智力上使得我们可以去应对一些突发的事件,应对集团化以后,我们不熟悉的事项,用智囊的知识、经验和集团知识不足,补偿我们对集团运营的不了解。
非正式议事
核心班子成员不要总是严肃地去带着压力去决策一件事情,非得要今天当下把它定下来。
相反,往往采用请专家、亲历者、观察者来讲课、交流,来讲讲前沿的事。或者核心成员一起到某个企业,组织去进行参观学习。利用这个过程里面所带出的各种感慨、启发、疑惑,以及类似冲击所产生的软性话题,以及对各种感受的探讨,潜移默化地,一点一滴地去影响这几个核心成员的思想。
这样,使得核心班子成员在一些过去互相不认同,理解深浅有差异的一些事项上,达到一个均衡;在大家不一致的地方,引导大家把本源性思考和自身认识坦诚地说出来,进行深度交流;在一些通常需要很硬的沟通,需要很多资讯才能补偿的事情上,通过软性的提醒,拓展思维,促使核心班子和经理班子的人知耻而后勇,善于学习。
同桌的你
核心班子成员无论怎么样互敬互让,只要在同一个企业里待着,他们都难免形成一个同事关系。创业家变得越来越神圣不容侵犯,永远正确。创业元老深刻理解老板意图,在老板面前高度保持一致,在空降兵面前保持神秘和权威。
几个创业元老解读出老板的想法以后,只要进行深入的维护,其他人的意见也就无足轻重了。老板放出一些模糊的气球,试探大家的想法,大家都会尽可能地表现出面上正确,而骨子里面却夹带私货的进行解读,老总也因此乐得留一些模糊空间,好有余地。
这样的结果是,言路没打开,交流其实也都是假交流,老总的权威压在大家头上,喘息不得。老总的思路也屡次被绑架。老总既不能、也无力深入而清晰地讲出自己的思虑,其他人无力也无心去读懂,解析老总的思虑。
面对此情此景,可以让整个班子外出去学习,到某些大学、院校去参加研修班,在白天听老师教授讲课,晚上整个班子就着集团出现的,与今天课堂上听到的理论、案例相似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方面是对课程的消化;一方面是对事不对人的探讨;一方面是对今天课程里面所听到的一些东西的对应和复习。事实上,这些探讨极大程度地解决了我们面临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削减并解构了我们原先在企业里面所形成的僵硬的上下级关系。
这种关系使得老板和大家之间,空降兵和元老之间,慢慢地通过知识,通过对这样一些课程内容的研讨,通过这一段时间以来的学习,形成一个平等的,相互能够质疑,相互能够言路畅通的同学关系——把上下级的你变成同桌的你。
解决熟悉的陌生人问题
高层成员相处时间很长了以后,会形成一种僵化了的熟悉的陌生人现象——我很熟悉你,可是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虽然你的行为一举一动我都看得到,但是我不知道你的思维底限,不知道你的内心活动,而且我也不好意思问,也摸不着。
久而久之,高层成员之间不再在基础问题上争论,不再探究彼此思考,不再思考彼此之间对发展、战略、业务以及这些问题背后的更抽象的思考、认识。更不会去探究彼此内心深处的假设,影响你我做出更客观决策的心智模式,乃至造成内心深处的潜意识及思维扭曲对其的认知。
反过来说,一个相处了非常久的核心班子,很难得突然再来谈一次心,再来一次坦诚深入地交流。这是大家面子不容许的,相互的组织关系不容许的,也是各自僵化的角色所不容许的。
如何打破局面,能够在高管层班子里面,在既有的工作关系之上,形成新的相互的认同,新的相互关系的再构建,已经成为突破熟悉的陌生人现象的关键,也是很多企业下一步必须关心的问题。
决策能力高于一切
核心班子不管是通过开办公会,还是开董事会,不管把决策能力放在哪一级,把决策事项放在哪一级,或是办公会或董事会所决策的事项,如何收集上来,如何形成议题,关键是核心班子有没有相应的决策能力。
我们要关注核心班子的决策能力是怎么形成的。一般来讲,在讨论一个事情的过程当中,无外乎通过探讨、质询、疑问,从一般的角度提出一些简单或破坏性问题,促使提案当事人必须深入进行讲解。以及通过自己的常识、经验,列举出这类项目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使得项目立项者、项目论证者对自己论证事项深入的剖析或反思,以及参加办公会的核心决策者之间的相互交流。
这样通过众多的途径,使得核心班子产生决策能力。通过交流所形成的一种气场和氛围,通过由某一个人说出一个大的框架和内容,其他人补足他在叙述当中的细节和不完善的地方,从而对这个方案的论证,形成一种质疑或解剖。最终,出现一种氛围:质疑得越充分,争论得越彻底,共识就越到位。
这样一种氛围的形成,恰恰是成长型集团很难做到的。这既需要同桌的你,打破熟悉的陌生人局面,也更需要成长型集团要认真地确定和引入议事规则。很多集团里面,老板被硬性地规定,或自我约束,或身边智囊要求,做最后一个发言。但是即使老板能憋得住,他急切的神情,他对某些不同意的态度嗤之以鼻,早就跃然纸上,使得大家在他急吼吼的肢体语言当中,早就读懂了他最终的倾向。
这根本没起到一个有效培养决策氛围的作用。所以成长型集团对企业家本身的要求,远远大过了对业务,对职业经理人,对其他岗位的要求。
成长型集团的企业家往往不习惯于让各个部门,部门长和部门成员先发表自己意见,主要是希望部门长和部门成员遵循自己的意图,论证自己的意图。如果乐于让部门来发言,让部门提出各种质疑和观点,再通过部门对某些议题的深入的探讨,激发部门的思考,其实是非常有利于企业家得出均衡的决策。
相反,成熟的企业家在会议中有一些共性的特点:如果发现某些思路,很有热情,但是思考得不对;某些想法很有道理,但不切实际;某种建议具有价值,但无法付诸实施,企业家都会以比较积极地肯定这些做法,而不会简单地去批驳。
同时,企业家更会通过设问来回切换立场。有时候作为反对者,有时候作为支持者,反复引导大家从不同角度,多维地、辩证地看同一个问题,让大家理解和认知这个事情。
这个过程很麻烦,很漫长,甚至大家有时候感觉到,企业家其实知道这个事的来龙去脉,知道这个事该如何正确决策。他只不过是为了让大家掌握和了解这类事情应该怎么思考,有意地绕了一个大圈,他只是在等大家。
但企业家这么做,本身也没吃亏,因为他心里很清楚,身边的这些人,或早或迟如果不掌握这些东西,不掌握这一类事情该如何处理的一些方法,最终吃亏的还是企业。虽然他这一次慢了一点,绕了一点弯路,等了一下大家,浪费了一些时间,但是他心里知道,获得的能力和支持是值得的。
在相当长时间里面,班子对这类事情就会产生最基础的认知。久而久之,在这类事情的应用上面,公司就慢慢地会做得更加深入。班子在处理类似问题的时候,思考也会更加全面。
这种耐心通过议事来促进学习,通过议事来强化培训,最终使得核心班子成员的脚下非常稳妥。核心班子已经慢慢意识到了,不能光靠自己,要靠职能部门对他们交上来的,已经经过他们初步论证的方案负责。所以职能部门强,核心班子才会强。职能部门的初步论证,提出建议的能力越强大,核心班子的决策效率自然就越高。
[编辑 周春林]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响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教育改革发张的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成都市委市府也以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为战略定位,龙泉驿区的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顶层设计”及配套评估体系也在如火如荼的展开。作为一个在改革浪潮中加入进来的新老师,我对“顶层设计”在教学管理和教学课堂中感触良多。“办学思想大讨论”是我们全体老师刚参加的一个献文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我们每个老师都对我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作了评价和建议。这也让我初步体会到“办学理念校本化”,通过对办学理念的大讨论,可以让其更符合我校的具体校情,也让我们每个老师明白了学校办学的具体目标,充分体现出了自主办学。
常规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可持续性发展的有力保障。它是将学校工作中的一些基本要求,基本做法制度化,具体化和课操作化。常规管理与教学质量是高度相关的,一所优质的学校必然有一套被实践检验过,行之有效的常规管理体系。每天按时上班,上课,下课,下班...一切看起来都那么井然有序。老师们都明白自己的职责,少有疏忽也能有领导及时从旁指正。在坚持制度管理的条件下,学校教育建设科学化是顶层设计常规管理的基本要求,不仅如此过程管理的规范化和目标考核规范化,不仅让老师严于律己,学生们也能在开展各种常规性活动、传统型活动、专题性活动安全有序的享受学习的快乐。依法办学,让老师和同学们在课堂和课余都能尽情的享受教与学的快乐。
2012-12-18
改革是项系统工程,“顶层设计”在其中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3年主要任务包括“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其中提出:“要深入研究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提出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
从更长远目标着眼
“顶层设计”本是系统工程学概念,用在改革中,具有“总体性、前瞻性、长远性、具体性”等含义。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任陈耀表示,我国经过阶段性发展,到当前阶段,在改革方面中央越来越强调要有前瞻性的规划。过去是走一步看一步,现在要总体设计,对改革推进更理性化一些,能够从一个更长远的目标去着眼。要明确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哪些要改,哪些要坚持。
“‘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的提法,振奋人心。这说明今后的改革不会局限于具体事项,而是强调顶层设计;不会零敲碎打,而有通盘考虑;不仅是号召,更会有具体的实施重点和步骤。”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
长江商学院教授周春生表示,在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上,以前中央说的不多,这也说明了新的领导集体对未来经济发展的展望。我国经济经过几十年高速发展后,面临系列调整,未来要平稳发展,必须依赖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进一步改革。为此,改革是经济平稳发展的需要,也是政治的需要。
应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
顶层设计应如何进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吴敬琏认为,现代市场经济是一个非常巨大而复杂的精巧的系统。不是简单地提出目标,甚至简单地说一个口号,就能够把它到底应该做什么弄清楚的,是要做许多研究的工作,才能够把各方面改革的方案设计出来,把他们之间的配套关系确定下来,然后根据这个施工图进行施工。那么我们现在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环绕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就是完善竞争性的市场体制。环绕这个中心对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国有经济、市场监管、社会保障体系还有我们会议纲要提出来的,政府职能等等的方面,都要做出一个改革的方案设计。
《赢在顶层设计》整体是对于中国企业发展环境中危机的总结,以及对于未来企业转型的指导。
整本书的思路很清晰,以中国企业目前所处环境中的危机为始,分析出现危机的原因是顶层设计的缺失;之后讲了应对的危机的出路,即注重顶层设计,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然后详细讲解了企业转型升级的起点,核心,配套以及沉淀。
由于上个世纪末中国的市场经济处于商品经济时代,很多企业也借此机会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由商品经济转向产品经济,很多之前靠模仿别人而成功的企业也无法及时适应市场经济的转变,从而出现了很多类似执行力不够、业绩下滑、研发与销售脱节、部门之间扯皮现象严重等问题。这些表象背后的本质问题是企业顶层设计的严重缺失,顶层设计的缺失使企业没有清晰的战略,从而当公司意识到危险时也不能很好的转型。这个问题正是将企业置于危险之地的原因。
想要使企业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再次腾飞起来,就要找到正确的出路,而注重顶层设计,正是使企业转型升级的正确的方法。顶层设计就要做系统的规划,其中管理哲学是解决企业经营管理问题的起点,决定的是“为什么”,即战略制定背后基于的原理;而中间是管理科学,决定“是什么”即战略的制定;最后回归到管理哲学,即将转型沉淀为一种文化的升级。
我们企业目前也处于转型的过程中,期间需要注意几点: 1.企业转型,要从企业家入手,首先企业家要侧重理念和意识的转变,要有高瞻远瞩的眼光,适应商品经济转向产品经济的转变,接受小众化消费时代的来临。而贴牌加工也将逐渐做出转型,要拥有自主品牌,来顺应市场的变化。
2.要学会将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紧密结合,使之成为利益共同体,这样人人将有主人翁的意识,也更能解决部门之间不和谐的现象,使部门之间一齐为共同利益奋斗。
3.战略制定过程中要使大家明白自己的内部客户是谁,将管理融入到服务当中,使部门之间互相衔接起来。
4.组织架构的建立应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按照为客户服务的先后顺序来界定企业的职能范围,使大家同心协力为客户服务。5.战略转型的同时,管理体系也需要全面升级,需要与战略相匹配,管理升级要落实到各个职能部门。
6.战略转型完成后,要逐渐沉淀企业文化,文化转型,使之成为员工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逐渐就升华为员工自愿遵守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
1.1 盲目的顶层设计热
顶层设计已经成为智慧城市的热门词汇, 人们强调“顶层设计”的重要性却极少讨论“顶层设计”的准确含义, 不严谨的“顶层设计”热会带来智慧城市建设的许多问题。
顶层设计热原因之一是“顶层”一词具有迷惑性, 人们以为凡事只要能从“顶层”考虑就万无一失, 有专家将信息化诸多失误都归因于缺乏“顶层设计”, 似乎靠“顶层设计”便可解决诸多问题, 这种论点正在极大地误人子弟。
迄今为止专家们对“顶层设计”的精确含义还没有形成共识, 人们按各自的想象去理解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从不深究顶层设计的含义、作用与局限是什么, 在基本概念尚未清晰之前急忙宣布其重要性没有道理。为此反省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基本概念十分必要。
1.2信息工程学的方法
顶层设计的概念来自于信息工程学, 本来是一种软件工程的设计方法, 在软件工程的发展中发挥了很大作用。随着软件的复杂性越来越大, 程序员随意性的编程方法已无法适应, 人们对软件开发过程进行了一系列工程化改造, 从结构化编程到面向目标的软件工具, 自顶向下的软件设计方法也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顶层设计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上世纪80年代, 信息化建设规模已越来越大, 连接的系统越来越多, 由此产生了系统集成的概念, 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系统可行性分析日益重要, 顶层设计成为复杂应用系统的综合设计方法, 它超越了软件思维层次, 从系统结构的层次上进行自顶向下的分析, 确保系统可行性, 詹姆斯·马丁是这种思维方式的集大成者, 在信息系统工程中, 其理论仍旧有着很大影响。
1.3精确控制的思维模式
计算机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信息处理能力, 成为人们提高工作效率的有力工具, 而工具的成功也反过来会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使人们热衷于精确控制的管理模式。
精确控制是计算机效用的核心, 计算机的逻辑基础是图灵机, 在数学家眼光中计算、逻辑推理、精确控制都是等价的概念, 软件就是一种精确设计, 对就是对, 错就是错, 程序中的错误若不能准确纠正绝不会自己消失。总之程序编写是极为严谨的工作, 不容半点马虎。
信息系统工程设计是软件精确思维的延伸, 信息系统连接本质上仍是软件逻辑, 对错分明不得含糊。信息系统顶层设计延续着精确控制的理念, 精确控制是信息工程学的思想核心。
1.4精确控制的局限
精确控制在信息工程中应用是成功的, 但是在信息工程工程之外并不一定成功。有些领域可以精确设计, 有些领域则不行。人们可以精确设计大楼, 却不能精确控制农作物生长。生活中大部分问题都无法精确设计, 如天气、环保、商业、健康、孩子的学习成绩。人们必须识别什么可以精确设计、可以直接控制, 什么不能这样做, 不能直接控制的任务需要采取间接的方法。
能够精确设计、精确控制的环境必须是确定性环境, 其信息必须是完备的, 没有含糊不清的问题, 这在早期机构实行信息化应用中是能够满足的, 此时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也是精确的, 可以用信息工程的逻辑设计出来。
如果面对的不是确定性问题, 那么精确控制的方法是无效的, 很遗憾, 智慧城市面对的是不确定性问题。智慧城市一直没有严格的定义, 每个人都按照自己对“智慧”与“城市”的理解构筑自己的智慧城市概念, 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 即智慧城市是高于数字城市的新阶段, 其复杂性远远超过单个的信息系统工程, 因此我们不能把信息工程的顶层设计搬到智慧城市的设计中来。
二、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2.1 确定性问题有明确答案
精确控制的思维逻辑前提是确定性环境, 对确定性环境采取控制措施的效果是可准确预计的, 应用需求在执行过程中是明确而稳定的, 不能含糊不清或动荡不定, 确定性问题本身有着明确的答案, 解决问题的信息是完备的。
确定性问题通常是人们曾经解决过的问题, 对这类问题人们已经进行了充分研究, 有着规范的解决办法, 问题可以很复杂, 但是存在着正确的答案, 问题的解决如同解数学题一样, 靠的是严谨的逻辑推理。
2.2不确定性问题没有明确答案
不确定性问题没有明确的答案, 如同艺术创作, 没有对错只有优劣, 甚至优劣标准也含糊不清, 且因人而异。计算机没有审美观, 其能力只是计算, 只能解决确定性问题, 不确定性问题的解决需要靠价值观、审美观进行评价与选择, 计算机系统不具有解决不确定系统的能力。
不确定性问题通常都是新问题, 难以归纳出规范的解决办法, 很多问题本身就没有一致性答案, 更多问题还在摸索之中, 很多目标没有直接控制的办法, 需要以间接办法来处理, 政府决策、企业管理、市场经营面对的都是不确定性问题, 其解决办法更像是一种艺术, 而不是规范的工程技术。
2.3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互变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区别不是绝对的, 如同用直线段去拟合曲线一样, 整体拟合误差太大时可采取分段拟合, 曲线切分得越细越接近于直线。对不确定性环境分析时选择的时空范围越窄确定性越强, 越容易理出规律, 越容易预测与控制;反之, 观察的范围越广、时间越长, 其不确定性就强, 预测与控制就越困难, 如同天气预报, 时间越长越难预测。
智慧城市设计之所以困难正是因为其涉及的范围广、效益关注的时间长, 使得智慧城市处于不确定性环境中, 没有现成的办法可循。诸多确定性工程汇集的效果也是不确定的, 不知道能否有效配套、会不会产生资源冲突, 分不清什么项目更重要应当先做, 同样, 服务期限的延长也会增添不确定性, 短期效益容易设计, 长期效益很难保证, 很多暂时看不出作用的因素长期则会产生影响, 增加设计的难度。
2.4智慧城市与信息工程思维方式不同
信息工程面对的是确定性环境的复杂性, 智慧城市面对不确定性环境的复杂性, 复杂性性质不同其设计方法也必须不同。
信息系统工程面对的是确定性环境的复杂性, 尽管也有困难, 但是它有着规范的答案, 答案包含在前提条件之中, 解决方法是严格的逻辑推理, 或者说是一种计算, 信息工程推演出的解决方案是精确的, 可被称为硬科学。
智慧城市面对的是不确定环境的复杂性, 如信息化建设的效益问题、资源的统筹与协调问题、如何形成城市特色问题及如何提高城市价值与竞争力问题, 这些不确定性问题不能用计算与推理解决, 只有靠选择、比较、创新与决策来解决, 需要高层次的管理艺术, 这是信息工程顶层设计不能理解的。
三、 智慧城市的思维层次
3.1 思维的层次
爱因斯坦说:我们不能在产生问题的层次上去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需要在更高的层次上去思考。智慧城市的设计思维必须在正确的层次上进行。
没有经过思维训练的人不关注思维的层次, 想到哪里算哪里, 如同一位新手下围棋, 整体布局与局部走子是分不清的, 高手不是这样思维, 高手清楚各种局部定式, 定式走子不用动脑筋, 其精力集中用于没有定式的新问题。同样, 领导的精力要聚焦于新出现的大问题 (不确定性问题) , 而将例行问题 (确定性问题) 交给下属去完成。
重视思维层次可以使思维更清晰, 合理的层次抽象可以防止底层 (确定性层次) 的思考干扰高层次 (不确定性层次) 的思维。软件系统设计阶段不会去考虑细节程序如何编写, 小说构思阶段不会考虑句法是否合理, 智慧城市的总体规划也不能在信息工程层次上开始, 它需要在高层次上启动。
3.2信息化是社会的组织行为
具体业务的信息化是一个局部性问题, 带来的效果主要是本项目单位的效益提高, 未必能产生全局性的影响, 但一个城市的信息化就不同了, 它会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整体性效果, 需要从组织的视角对之进行认识。
维纳说“通信是连接社会的混凝土”, 组织是靠通信连接的, 组织化是一种相互约束的建立, 是一种秩序的建立, 组织化是一种信息行为。
《国富论》认为:分工合作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主要渠道, 现代通信技术的大发展提高了社会组织化的效率, 降低了全社会的交易成本, 促成了全球大范围的经济合作, 信息化通过优化社会分工合作机制的方式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3.3新层次的涌现
当分散的成员组织为整体合作机构之时, 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新机制, 这种价值来源于节点之间产生的新链接, 网络的价值与节点数目的平方成正比是因为大大增加了节点间相互连接。极大丰富的互联环境形成了一种新层次, 网络增添的价值在新层次是产生, 新层次是一种信息化涌现, 超出了原来的层次。
从总体视角观察信息技术普及的贡献, 看到的不止是一项项单独业务的效率改进, 而是社会整体合作新环境的出现。全球范围的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机会环境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 它是是信息技术与通信环境普及到每一个人的结果, 新环境是一种信息化涌现。使得企业与政府的服务能够通过网络直达家庭、直达个人, 电子商务、电子政务都是在新层次上的应用繁荣。
城市智慧是信息化项目与城市社会、经济、文化项目相互作用的综合效果, 智慧城市是城市组织化的涌现, 我们需要从新层次上去想象它、理解他。
四、 自组织逻辑
4.1 自组织产生秩序
并非所有的秩序都是人为安排的, 很多秩序是自组织形成, 并无外部直接控制。在市场经济中, 参与者按照自己的利益需求自由选择交易合作对象, 将会形成自然的产业联盟、供应链, 形成规范的市场秩序, 这是一种市场的自组织, 这种自组织产生的市场经济往往会比按计划经济建立的商业模式更为有效。自组织涌现新秩序是“协同论”现象, 在一定的约束环境下, 分立的元素相互连接形成新秩序, 如同冬天窗户上的冰花一样, 新秩序是一种创新, 是在节点层次上想不到的。
全球互联网就是在TCP/IP协议下自组织形成的, 企业与个人进入互联网合作模式是自主的选择, 没有外力强迫, 但是每个网络节点成员的自由选择会形成一种新秩序, 这种新秩序符合节点的利益要求, 新秩序是节点意愿凝聚的结果。
4.2自组织与智慧积累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政府会积极建设一些面向市场服务的信息系统, 但是这些系统的可持续生存经常发生问题, 官办的物流中心、电子商务中心经常难以生存, 而通过市场机制自组织形成的系统往往比政府组织的系统更有生命力,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差距呢?
机构内部系统是经常采用它组织模式, 它组织模式能够体现领导者意志, 其是否成功取决于筹划者的智慧。但社会合作系统则需要考虑自组织机制, 筹划者不可能了解所有信息, 不可能兼顾到各合作方的利益, 因而很难产生效率高的方案, 即使通过行政手段进行组织, 也很难保证可持续性, 参与者总会伺机逃离对自己无利的系统。
自组织机制最大的优点是兼顾了参与者的利益, 参与者是否加入本合作是经过自主选择的, 选择是一种智慧行为, 自组织成为智慧积累的过程, 参与者依自己的利益决策, 大量商业选择形成的系统聚集了合作成员的智慧与利益, 使之比计划系统更容易生存, 自组织系统反映了群体智慧。
4.3自组织约束与自由选择
自组织并不是没有约束, 没有约束资源无法聚集, 自组织也无法产生, 自组织有着基本的连接规则, 组织成员按照这种规则相互连接, 形成新组织结构, 互联网就是按照TCP/IP的协议连接起来的。但在此规则之外, 自组织允许组织成员有着多种多样的选择, 组织成员可以依据网络的整体状况决定自己的定位, 这种定位选择的自由度以及新成员对整体状况的感觉帮助新成员找到自己在涌现状态中的合理定位, 也促进了涌现秩序的成长。
自组织涌现新秩序, 这种新秩序、新状态是过去未曾出现过的, 它是新层次的创新, 不是原来层次上能够想象的。在社会发展领域, 新秩序并不是人们能预料的, 它是成员自由组合的结果。统一的规则与自由选择提升了成员对合作连接的适应性, 加快了协同效应, 推动了组合创新。
4.4以松耦合替代直接控制
松耦合与紧耦合是信息系统设计中的两种系统组合方式, 紧耦合系统通常是集中设计的结果, 总体设计完全控制分系统的设计, 由于主系统与子系统联系太紧密, 分系统或子系统没有自由度, 系统只能集中设计。紧耦合系统在特定的环境下会有比较高的效率, 但是缺少灵活性, 容易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功能调整时会碰到更多的困难。
松耦合采取设计标准接口协议等办法替代直接的控制, 以协议代替直接控制提高了系统连接的灵活性, 子系统可以与主系统分别研发, 能够大大提高整体系统的研发进度, 维护也容易得多。标准化协议限制了复杂性的传递, 使系统的扩展与维护更加容易, 松耦合给分系统以更多的选择自由度, 有助于分系统进行智慧选择, 使得创新性涌现更容易发生。
在不确定性环境中, 松耦合模式会比集中控制更有效, 其原因在于松耦合给参与方留出了更大的自由空间, 可以因地制宜地进行适当调整, 提高了参与方适配能力与新组织秩序的吸引力, 加快了自组织适配机制的运转效率。增加参与方的选择是在增加整体系统的智慧, 这是集中控制思维所无法提供的。
4.5控制思维的终结
采取什么思路进行系统设计取决于系统本身的确定性。对于简单的确定性系统, 直接控制最快、最省事, 但是碰到需要许多人共同开发的系统过于集中的统一控制往往并不可行, 将所有的问题集中到一个头脑来处理负担太重, 难以胜任;很多问题只有现场参与者才能理解, 让一线人员处理更为合理, 此时授权是提高效率、提高质量的重要方法, 松耦合机制也是一种授权处理的机制。
过于集中的系统很难产生创新, 因为集中设计的系统反映的是独家智慧, 反映的是节点层次的思维, 无法产生信息化涌现, 大量创新产生在更高层次, 是节点层次想不到的, 创新涌现是集体智慧的产物, 在自组织环境中才可能出现。减少控制, 增加自组织空间, 将产生更多创新。谷歌允许其员工用15% 的时间去做自己有兴趣的任何事情, 就是出于这种理念。
控制思维适用于确定性环境, 局部的、短时期的信息化项目有着更多的确定性。长期以来政府信息化主要任务是业务系统的自动化, 都是确定性任务, 形成了政府以控制为中心的思维方式, 但智慧城市不同, 智慧城市是不确定性任务, 采用控制思维不可行, 必须更换思想方法, 利用自组织思维设计自组织机制, 给公众、参与各方以更大的自由度, 采用协议标准等松耦合方式进行间接管理。
五、 设计自适应机制
5.1 效益规划导向
城市规划应当是效益导向, 智慧城市规划者容易过早进入信息工程设计, 信息工程只是智慧城市发展的手段。手段要为目标服务, 目标规划应当在信息化工程设计之前进行, 效益目标决定IT设计方向。
智慧城市规划不能工程导向, 效益目标不明确的项目会造成巨大的浪费, 目标选择是高于手段层次的思维, 有更大的不确定性, 影响效益的因素很多, 信息技术的应用只是因素之一, 智慧城市高度注重长期效益, 尤其认真研究影响效益的长期因素。
信息系统的可行性能够快速发挥作用的因素, 系统可行性容易评定, 但技术合理并不能保证效益, 服务环境的稳定性、维护改进的效率、外部配套往往更加重要, 智慧城市的效益目标与效益机制应是智慧城市规划更重要的任务。
5.2长期效益自适应机制
一次性服务的效益问题可以一次设计好功能, 但是长期的服务的系统无法一次成功, 因为长期服务要碰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因素影响效益, 它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要求设计出来的系统必须有长期的生命力, 能够自动调整改进,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政府业务系统自动化项目因其业务成熟, 有政府业务需求支撑, 效益的长期性还能够保证, 然而政府提出的面向市场服务的新业务出发点很好, 却难以生存, 其原因不在于系统设计不好, 而是没有合理的运行机制, 究竟是企业机制还是政府机制都未搞清楚, 运行机制为设计好自然难以保证长远效益。
长期效益的获取需要自适应机制, 自适应机制的设计是高于直接效益目标设计的, 它是一种生命力设计, 重点是设计发展的基因, 使得智慧城市的相关服务能够自动地去发现问题、自动改进, 使得发展成为可持续的事业。
5.3反馈改进与激励机制
使长远目标发挥作用的机制是反馈改进, 反馈是自适应机制的关键, 日常生活中, 市场环境中的企业经常靠自适应机制来提高竞争力, 企业高度关注其客户的反映, 及时改进服务, 从而提高其竞争力, 对用户意见反映迟钝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
通常政府机制改进的效率要慢于企业机制, 这是因为在市场环境中, 价格、利润是强有力的反馈信号来推动企业改进工作, 服务得好收益就高, 服务得差, 收益就低, 企业就会被淘汰。企业比政府感受外部压力更直接, 反馈信号传递更有效, 所以企业的服务能力提高得更快。政府服务改进慢的主要原因是反馈改进的途径不通畅, 改进激励力度不足, 政府公务员的工资与效益相关程度很小, 干部提升主要靠上级提携, 与工作效果相关性不足。
为了改进智慧城市建设的自适应性, 改进智慧城市建设效果的反馈监督机制是重要的, 智慧城市的效益目标是让全体居民受益, 提高居民反馈监督机制的有效性十分关键, 智慧城市的规划要公开化, 要有代表居民意见反馈的组织者, 智慧城市建设的公开化是提高政府智慧城市效益的重要措施。
六、 在大格局中定位
6.1 独善其身的城市易被边缘化
很多智慧城市规划局限于城市范围内思维, 很少关注城市与外部的相互制约关系, 如规划本市的智慧产业、云计算中心、智慧交通等等, 但是一些影响这些规划效果的因素往往是本市不可控的, 如智慧产业就是相互关联、相互竞争的, 各地都发展智慧产业, 产业只会向最有利之地集中, 集中地非本市可控, 地区竞争使智慧产业规划变得不可行, 统一云计算中心也有同样的问题, 国家不需要那么多云中心, 太多的云中心很难并存。
智慧城市是一个社会重组织的工程, 智慧国家不是每个城市独善其身的结果, 而是城市相互合作形成更有效的组织形态, 城市智慧不在于自身的完善, 而在于在整体合作大格局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背离区域合作大格局的城市是被边缘化的城市, 边缘化是城市发展的失败。因此独善其身的城市规划缺乏智慧, 合理的智慧城市规划要在区域经济合作的大背景下进行, 如在中央的京津冀一体化的大格局之下规划北京、天津、河北的智慧城市发展。
6.2正确定位, 顺势而为
一个城市的智慧发展不全是城市内部建设的完善, 还是是城市与城市之间合作关系的建设, 如果一个城市没能在大格局中找好自己的地位, 其结果一定会失去其重要性, 一定会被边缘化, 准确的定位是智慧城市发展的关键。
城市定位是一个比较优势发现、选择、培育与利用的问题, 在今天交通、通信高度发展, 资源流动性大大增强的时代, 从区域经济合作的视角去研究城市未来的分工合作机制是极为重要的, 要看到马太效应在优势分配形成的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要选择易于在本地聚集的优势顺势而为, 发展比较优势, 强化本市特色, 提升城市竞争力。正确定位, 顺势而为是更最有效的策略。
6.3超出IT视野, 多样化发展
城市智慧并不是信息技术之后才产生的, 人类历史上就有许多了不起的城市, 其文化、智慧、艺术的沉淀与积累让人们流连忘返, 这些城市的特色智慧跨越历史地展现出不朽的光辉, 城市不是GDP的竞技场, 城市的文化特色有着更持久的智慧魅力。
智慧城市规划应当有更广阔的视野, 要超出信息技术应用领域, 要有区域经济、全国经济、全球经济的整体视角, 视野要扩展到文化、艺术领域, 要有百年思维。城市要适合居民的全面发展, 其文化艺术氛围的建设十分重要, 没有特色的城市在区域合作中会找不到自己的价值, 是最容易被边缘化的城市, 艺术优势将增长城市的魅力, 随着生产力的过剩, 艺术魅力将成为影响城市地位的首要因素。从城市的长远发展考虑, 智慧城市的规划切不能搞千篇一律的信息化模式, 城市发展模式同构化是在封锁智慧发展的道路, 多样化提升城市合作的价值。
七、 智慧城市的实施路径
7.1 智慧城市路径规划
规划中最容易做的是列出一系列想要达到的目标, 而最难做的事情是提出可操作执行的方案, 能够确保目标的实现。智慧城市设计方向不应当再列出更多、更全面的目标需求, 而应当认真研究规划实施的可行性。
目前多数智慧城市规划都是向大而全的方向发展, 大而全的城市规划并不体现水平, 而是缺少判断力的体现。发达国家智慧城市规划往往是聚焦于一些很具体的项目, 如推动自行车上下班, 改善城市垃圾处理、建立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等等, 没有如国内某些城市那样规划覆盖全市的大一统智慧体系。
在中国这样缺乏经验、缺乏资金的环境下, 系统规划得越大越脱离实际、越不可行, 说明智慧城市想要什么已经没有多大意义, 说明先要什么后要什么才有价值, 重要的是要什么这种需求怎样与城市发展诸多需求协调才是重要的, 要考虑城市资源的平衡, 使事情成为可执行的。
7.2城市信息化可用资源
在智慧城市规划中, 确定合理的资源使用范围是被经常忽略的问题, 有些规划者认为资源的平衡、分配是超出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事情, 是审批机构与上层领导的工作自己不用考虑, 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城市的发展有许多工作需要做, 不仅仅是智慧城市建设一项, 如何平衡各种需求是十分重要的, 作为智慧城市的规划者必须考虑资源使用的合理性, 对于效益没有把握的事情应当放一放, 资源统筹不仅要考虑资金还要考虑其它配套资源, 通常资金容易解决, 而人才、技术与工作人员的精力配套十分困难, 部门不宜承接多个项目, 应集中精力把关键事情做深做透。
规划者还要注意, 行政资源也不能滥用, 什么事情都要一把手挂帅也是不合理的, 以为一把手挂帅能解决一切问题是幼稚的, 我们需要的是科学的资源分配, 资源要留意余地, 让重点任务更有把握地完成。
7.3多则惑, 少则得
目前太多智慧城市规划热衷于尽量多地列项目, 增添项目很容易, 而真正困难的是如何筛选项目。很多规划列出的项目远远超出城市资源的支持能力, 资金短缺还不至于造成重大损失, 资金够而知识与人才缺才是最可怕的, 它就造成比没有还坏的低劣工程, 带来无穷无尽的损失。
发达国家智慧城市建设经常是集中资源去做一两个重点项目, 不像我们这样好大喜功, 一届政府做好一两件事情就行了, 项目越多效果越差, 决策者要敢于做得少, 规划者要尽力选出少而精的项目。老子的“多则惑, 少则得”应当成为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基本原则。
八、 重新定义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8.1 重新定义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在智慧城市的讨论中, 概念的准确非常重要, 没有准确的概念就没有准确的交流, 准确定义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概念非常关键。
中国文字常常用简单词汇拼起来形成新名词, 如智慧 + 城市 = 智慧城市, 顶层 + 设计 =顶层设计, 电子 + 政务 = 电子政务等等, 这种组建新名词的办法很方便, 易于让人猜想新名词的含义, 然而正是这个特点使人满足于望文生义而不去深究新名词的含义, 实际上新名词的含义远不是望文生义能够解释的, 望文生义的习惯损害了思维的严谨性。
顶层设计是信息工程学的词汇, 适合于确定性环境, 不适合智慧城市的规划, 但是“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已经流行了, 只能在前面加以限定:以战略顶层设计、策略顶层设计来强调此顶层设计不同于彼顶层设计。限定后的概念强调思维的层次, 不同层次有不同层次的顶层设计, 从而提升语言的严谨性。
8.2战略层次的顶层设计
战略层顶层设计是在城市发展的整体视角上对城市未来的规划。这是城市领导层首先要想清楚的问题, 如城市在大格局中的定位, 城市未来的特色, 长远发展的方向等等。在战略层顶层设计思维中, “智慧”概念是超出信息化范围的, 囊括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社会文化建设、城市竞争力、产业政策、公共服务与民生等诸多领域, 是广泛含义的大智慧。
国内往往把智慧城市的理解信息化建设, 在发达国家的智慧城市概念并不局限于信息化, 巴黎智慧城市重点是推广自行车上下班, 德国智慧城市聚焦城市电动汽车充电网, 国际先进的智慧城市总是集中精力做一两件事情。
国内智慧城市规划常见问题是战略层顶层设计不足, 城市定位没有特色, 以信息化规划替代战略规划, 导致项目多无重点。一届政府能做的事情有限, 战略层顶层设计目标不是大而全的IT系统, 而是选择对城市发展最有价值的目标集中精力去实现, 战略层顶层设计的灵魂是对目标的大胆取舍。
8.3策略层次的顶层设计
策略层次顶层设计是在战略顶层设计领导下的顶层设计。战略顶层设计决定了城市的发展方向、定位特色、重点突破的领域, 策略层顶层设计的任务是选择配套的信息工程项目实现战略层确定的发展目标。
城市发展大战略确定后, 由发改委或经信委承担策略层顶层设计, 规划包括信息化工程在内的各种配套措施支持既定的全市发展战略目标, 对策略层次顶层设计而言“智慧”体现为智能系统的效益。
策略层顶层设计以全市整体效益为中心, 效益是不确定性问题, 需要有自组织、松耦合、全民共建、社会监督等超出信息工程的思维方式, 特别关注各系统的配套效应, 关注资源的合理分配, 关注系统长远效益自适应机制。
8.4工程层次的顶层设计
在过去的很多年,中国已经错过了一些机会。国家海洋局原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许森安说,如果当年在永济礁修建了机场,或者在西沙海战和赤瓜礁海战后能恢复更多的岛礁,“目前在南沙的格局就会大不相同。”
在过去的几十年,在外国所占据的南沙岛礁上,逐渐完成了从占领到占有再到经营的转变,而中国实际控制的岛礁依然鲜见民事的踪影。在2009年提交“外大陆架划界案”热潮中,越南、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陆续提出了7个划界案,个个都挑战中国在南沙的主权。
虽然中国多年来实行“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政策。然而,争议搁置之时,周边国家却未停止开发的脚步。如今,在南沙密密匝匝的油井中,没有一口是中国的。
中国的海洋法律,近些年虽成果不菲,但多为部门立法,部门之间缺乏协调,也缺少更高阶位的法律。《宪法》里至今没有“海洋”的字眼,《海洋基本法》也迟迟难以出台。这让中国的海洋法律体系,缺少统领全局的顶级食物链。而法律的出台,又遭遇管理体制的藩篱。
中国对海洋的开发,一方面综合开发力度不够,开发的盲点很多,产业之间比例失调;另一方面,局部海域又开采过度,海水养殖遍地开花,近海的生态遭到破坏。海洋的开发缺少一个全局的考量。
以上问题,每个追问下去,都能追到海洋战略上。许森安说,中国的海洋缺少一个战略层面的考量,它应该有几个层面的内容组成:首先,你得知道海洋对中国意味着什么,是非常重要,还是可有可无?如果重要,重要到什么程度?是因为它的产值占GDP的10%,还是它承载着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在这方面,张海峰有个判断,他认为再过50年,中国的经济就要以海洋为核心。“看这个问题,要往后看很多年。”
弄清楚海洋的地位,接下来是下一个层次:端正对海洋的态度。一是要保护好海洋,另一个是要开发好海洋。前者的含义是“不能让海洋受到侵犯与破坏”,后者则是“我从海洋中要什么”。
接下来要进入制度层面:怎么保护海洋,怎么开发海洋。要把这些内容都写进法规中。比如维权怎么做,由谁来做,谁来配合,海岸带怎么开发,远海怎么开发,国际海底区域怎么开发,要有一个怎样的体制,这些都要用一个有体系的法律加以保障。这一系列法律包涵的内容,一是宪法,二要有海洋基本法,三要有海域法和部门立法,四要有相应的法律配套。总之,一要让法律有权威,二要让法律落地。在立法尚不成熟的领域,可以先用政策替代,但一定要明确。
而接下来,就是执法的问题。法律需明了,执法则“执法必严”。
这样,从上到下,海洋问题就融汇贯通。而其中的关键环节,是中央能认识到海洋的重要性,有决心和力度。这是个“顶层设计”问题。
近些年,至少从中央的重要文件上,可以看到海洋的地位正在提升:2002年的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实施海洋开发”;200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应重视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2006年的“十一五规划”,提出了要“促进海洋经济发展”;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2011年的“十二五规划”,用了整整一段专门介绍海洋,不仅提出要“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还提出了“陆海统筹”的概念。
【顶层设计论文】推荐阅读:
探讨高职院校有关工学结合的顶层设计10-19
客厅设计论文07-27
版式设计论文09-12
平台设计论文09-18
书籍设计论文09-19
风景园林设计中色彩设计探讨论文10-05
艺术设计论文论文范文07-11
ODS质量设计管理系统的设计论文06-19
毕业设计论文施工组织设计文献综述09-13
平面设计中的字体设计探讨论文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