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工业经济运行电视会议讲话提纲

2024-12-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全省工业经济运行电视会议讲话提纲(共6篇)

全省工业经济运行电视会议讲话提纲 篇1

在全省工业经济运行电视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2月22日)

同志们:

春节刚过,省政府就召开这次全省工业经济运行电视会议,主要是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按照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紧紧围绕实现今年工业经济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动员全省上下迅速恢复节后生产,大力开拓市场,促进技术创新,抓好技术改造,坚定不移地转方式、调结构、抓管理、上水平,确保工业经济开好头、起好步,为全面完成工业经济各项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据初步统计,除夕至初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17.2亿元,同比增长20.6%(与去年春节相比,下同)。全省累计用电量30.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电煤库存达到404.1万吨,按日耗煤30万吨相当于13.5天存煤量。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坚持节日生产企业达到13363户,同比增加2462户,占规模以上企业的30.5%;坚持节日生产的员工达到289.8万人, 同比增加33万人,占规模以上职工人数的34.1%。铁路、交通、民航等部门精心安排春节 1 运输,圆满地完成了节日期间客货运输任务。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为人民群众过一个欢乐祥和节日创造了良好氛围。在这里,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春节期间不辞辛苦、坚守工作岗位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刚才,淄博、威海、滕州三市政府和海信、五征两家企业分别作了典型发言,介绍了他们的经验和做法,讲得都很好,听了很受鼓舞,希望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企业认真学习借鉴。下面,我就抓紧抓好当前各项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迅速恢复节后生产经营,为一年工作开好头、起好步 刚刚过去的2009年,面对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省、市、县三级政府都迅速建立了工业经济运行指挥部,坚持保企业就是保增长、就是保民生、就是保稳定。广大企业坚定信心,积极应对,为实现全省经济增长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8848亿元,增长14.9%,超额完成了12%的增长目标;实现利税7253亿元、利润4390亿元,分别增长12.9%和14.4%;完成技术改造投资6508亿元,增长28.9%;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57.5%;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86.6,提高26.4个点。在国际金融严重动荡、世界经济陷入衰退、国内外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况下,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把市场经济和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结合的结果,也是全省各级各部门和企业开拓创新、顽强拼搏的结果。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关键在工业,出路在工业,重点和难点也在工业。今年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之年,总体上看,工业发展环境要好于去年。但必须看到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经济环境更加复杂, 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依然不足,保持工业平稳较快发展和转方式调结构面临的任务非常艰巨。原材料、劳动力、煤电油运等重要生产要素价格不断走高,一些领域产能过剩,市场需求不足,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存在许多困难。受贸易保护主义和发达经济体消费模式变化等影响,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的难度还很大。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也不平衡。预测全年工业经济有可能呈现“前高后稳”甚至是“前高后低”的走势。因此,必须全力做好上半年工作,为全年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打下一个坚实基础,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认识,切不可掉以轻心、盲目乐观。春节已过,一季度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要认真分析不利因素和困难,全力抓好节后恢复生产的各项工作,为新一年工作开好头、起好步。第一,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要立即从节日气氛恢复到正常工作上来,集中精力抓好当前经济运行和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确保实现工业增长首季开局良好。第二,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发扬去年应对金融危机的好做法,学习威海等市组织企业督导员的经验,立即组织对节后生产恢复情况进行督查,深入企业一线,调查研究,听取反映,减轻企业负担,积极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3 促进企业生产和发展。第三,各重点企业要切实抓好市场开拓,组织营销人员尽快回到第一线,对今年的技改建设项目要积极推进,确保实现省人代会提出的工业增长13%的目标,确保在转方式、调结构、保增长中做出新贡献。

二、早觉悟、早动手、早主动,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坚决打好工业转方式、调结构这一硬仗,确保全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全省人代会、经济工作会、经信工作会议对工业经济转方式、调结构、保增长已经提出了明确要求,二月三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紧紧抓住历史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他提出了8点加快意见,其中专门讲到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等,我们必须见事早,行动快,早觉悟,早动手,早主动,认真学习领会,增强紧迫感、主动性、自觉性,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坚决打好这一场硬仗。

(一)加快市场转型,创新营销方式,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转方式、调结构对于企业来讲,很重要的是抓好市场转型,认真分析金融危机以来市场发生的新变化,改变单一市场结构,坚持一手扩内需、一手稳外需,认真研究市场,适应市场,创造市场,既要立足国内、4 充分发挥国内市场潜力大的优势,又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扶持出口企业,巩固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实现单一市场向内销外销均衡型的转变。

一是切实抓住政策机遇。实践证明,扩内需政策对培育消费热点、调整消费结构、推动消费升级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今年中央决定增加家电下乡品种、扩大补贴范围,延长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时限,将汽车下乡政策延长到年底,加大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力度。企业必须深入研究这些消费政策,按照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及时合理地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抓住机遇,增加产品销售,扩大市场份额,加快发展壮大自己。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着力点放到为企业服务上、放到改善生产与市场的衔接上、放到优化市场环境上,加强对国内外市场变化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向企业传递市场信息;密切关注国家政策的实施效果,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及时发现、准确反映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采取措施,确保政策实施效果;要结合建材下乡活动,下大气力抓好农村散装水泥推广工作。

二是大力实施差异化战略。广大企业要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找准市场定位,按照市场需求来组织生产。要学会细分市场,大力实施差异化战略,瞄准特定的目标群体,针对不同的市场和需求,调整市场营销战略,推进生产流程再造,开发小批量、多品种产品,不断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新的发展空间,提高开拓市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加强营销管理,5 坚持以销定产、以销促产,努力实现产销平衡,提高市场应变和自我保护能力。要努力增强质量、品牌和营销意识,改善售后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是积极创新营销方式。要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开展形式多样的市场开拓、技术服务、技术合作活动,带动和扩大产品销售;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加强市场营销网络建设,稳住传统市场,深度开拓新兴市场;以互联网、物联网融合及“网上世博”等为契机,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提升产品的影响力、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要统筹政府和企业资源,发挥好会展经济的带动作用。上半年,要重点组织好2010年(山东)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第7届中国国际家具及木工机械(北方)展览会等17个省内展会,参加好上海世博网上展销、哈洽会、津洽会、渝洽会等26个省外展会和中国纺织服装展览会(美国纽约)、德国慕尼黑国际太阳能技术博览会等9个境外展会。

(二)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扎实推进工业调整振兴。为应对金融危机,去年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工业调整振兴大会,出台了“10+40+13”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指导意见。各地结合自身区位、资源禀赋和产业条件等实际,也都制定出台了工业调整振兴意见和行业振兴规划。同时,认真凝练配套项目,切实把规划意见落到实处。青岛市建立了重点产业项目库,实行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重点抓好投资过5亿元的48个制造业项目和总投资1100亿元的317个产业振兴项目。淄博市凝练了390个 6 配套项目,高新技术项目占80%以上。这些规划的实施在扩内需、保增长中已经收到明显效果。今年是推进三年调整振兴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必须优化要素投入结构,确保规划落到实处,既抓好传统产业改造保增长,又发展新兴产业积蓄新的发展优势,真正实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一是在项目实施上,要加大协调服务力度。对国家、省财政资金支持的六大类1000个项目,要建立项目档案,实施定期调度;市、县要对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的7200多个项目,抓好协调调度。经信、发改、财政、科技、土地、环保、质监、工商、人行、税务、节能等部门和行业协会要进行联网跟踪,形成合力,及时发现项目实施中的问题,帮助协调解决,加快项目实施进度,争取早投产、早见效。对国家和省里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要督促帮助企业完善安全、节能、环保、核准备案等手续,保证资金专款专用,经得起检查。

二是在项目储备上,要继续精心筛选凝练。要按照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方向和重点,以现有企业为主体,实施“市场驱动创新战略”,紧紧围绕市场,聚焦客户需求,围绕产业链和发展产业集群选项目,针对危机中为什么订单减少,如何开发新产品、提高工艺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如何节能减排、安全生产、推进两化融合等企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来凝练项目。要加强工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与企业的信息沟通,继续发挥财政资金的鼓励引导作用,切实推荐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新项目。

三是在项目建设上,要重点实施好续建项目,尽早投产达产。据调查,随着当前银行信贷投放数量和节奏的变化,企业资金缺口正在扩大,融资难问题有所抬头。因此,必须抓住上半年银行信贷投放比较集中的机会,积极争取银行支持,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和生产流动资金,加快在建项目的组织实施,尽早形成生产能力,发挥效益。要继续抓好国家增值税转型政策的落实,去年实施135亿,今年争取用得更好。

四是围绕“三高四新”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高(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和四新(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已经出台了13个指导意见和扶持政策。2月11日,省政府常务会议又对新材料、新医药、物联网等3个新兴产业发展政策,以及工业机器人、工业设计、游艇、文教体育用品等4个新兴产业指导意见进行了审议,将陆续出台,各地要做好与上述政策意见的衔接和配合,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二月八日,张德江副总理在视察济南宝雅新能源汽车后指出,要支持新能源汽车的研发,谁的最好要靠市场来检验。我们要抓住机遇,奋发图强,争取捷足先登。

围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半岛高端制造业基地、日照精品钢基地和鲁南经济带、省会经济圈五大重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特别是位于五个区域内的市、县要围绕省里的发展规划,抓紧研究加快本地工业发展的思路和措施,抓好组织实施,加快培育新的竞争优势。

各市要把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确定专人负责,充分发挥园区管理机构的作用,加强组织协调,按照省级办法和通知(鲁经贸改字[2009]484号)要求,认真做好省级示范基地的创建申报工作,为争取国家级基地打好基础。

(三)加快推进自主创新,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许多在危机中取得成功的企业经验表明,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进而创造新的发展空间,就必须加快技术进步,通过企业技术创新,打造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海尔、海信的经验就证明了这一点,当前要抓住机遇,利用市场倒逼机制,加快由主要依靠资源能源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具体就是发展高端高质高效产业,提高工业对财政的贡献,拉长产业链,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一是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要在培育新的企业技术中心的同时,狠抓现有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的提升,重点支持创新成果转化快、产业化进程步伐快、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形成快的企业技术中心,打造一批山东工业核心竞争力之源。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重点推进技术开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落实,不断提高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今年省级技术中心企业要达到4%、重点企业技术中心达到6%。要加快推进重点企业技术中心和处于科技领先的高校及研发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构建一批长期稳定的产业技术联盟。

二是积极发展工业设计产业。工业设计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开拓市场、满足消费者和客户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基础性工作。省里编制了《关于加快全省工业设计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山东省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指南》,要大力推广九阳电器的经验,鼓励企业开展工业设计创新、建设工业设计中心和工业设计示范基地,推动产学研合作共建设计中心,加快我省工业设计产业发展。要以创意、创新、创造的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理念,办好今年的产学研展洽会,营造良好氛围,提高全省工业设计整体水平。

三是用好首台(套)重大装备鼓励政策。今天会议上对全省第一批95项首台(套)技术装备进行了表彰奖励,涉及86家企业,奖励总额1000万元,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有54个,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和国内先进水平的有41个。下一步要认真总结装备创新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全省推广学习,引导企业加快首台(套)技术装备产业化,为全省经济发展和工业结构调整贡献力量。

四是加大技术研发项目实施的力度。要围绕产业结构调整重点领域,加强新产品新技术项目的引导,组织实施重大技术装备研发专项,推进共性、关键性、前瞻性技术开发。对行业共性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创新项目,集中力量,重点扶持。特别要组织实施好2500项省级新技术新产品研发项目,争取列入国家重大专项和产业创新专项规划项目。要强化研发平台建设,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强全省企校共建工科专业工作的意见》要求,抓好校企合作新建100个工科专业、10 1000个实训基地的任务落实。

(四)加快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加快推进“两化融合”区域试点,支持实施一批具有重大示范推广意义的“两化融合”工程项目。实施好“物联网”发展指导意见,推广济南智能公交、张裕RFID关键技术应用、山东高速不停车收费(ETC)系统、山东电力智能电网试点,确定首批100家省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应用单位。实施好电子商务“四个一百”工程,力争培育100个重点企业、100个重点项目、100项重点技术和产品、100名优秀电子商务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建立省级电子商务门户,扶持建设在全国占主导地位的10个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形成电子商务品牌网站群。扎实推进“网上世博会”组织工作,高标准建设上海“世博会”山东参展官方网站和山东网上世博体验型展馆,组织好我省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网上参展推介活动,提高“山东制造”竞争力和对外合作交流水平。

(五)抓大扶小,强优汰劣,强化管理,提高质量。去年,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时做出了“强优汰劣、抓大扶小”的重要指示,省委、省政府连续召开了全省企业管理工作会议和全省中小企业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加快重点工业企业发展的意见》(鲁政发„2009‟133号)、《关于贯彻国发„2009‟36号文件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09‟127号),加强对企业的分类指导,努力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产业产品为链条、中小企业紧密配套的大中小企业合作共赢的现代产业组织体系。

一是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切实抓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和省政府实施意见(鲁政发„2009‟127号)的贯彻落实,实施好科技创新计划、中小企业成长计划、特色产业提升计划和小企业培育四个计划,争取尽快取得成效。加快推进小微企业“三五二”(即自201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对年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实施。初步测算,这项政策将涉及全省小微企业10万户、税额6亿元,是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一项重大政策。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和税务部门要进行集中宣传,做到宣传到位、不留死角。税务部门要对在2009年实际缴税不超过6000元(含6000元)的企业,视同为今年应纳税所得不超过3万元的企业对待,折按10%的所得税率定额征收,年底再汇算清缴。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完善金融、信息、科技、法律服务体系,提高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能力,大力推进100个省级重点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过百亿元)和140个重点特色产业镇建设。

二是加快重点企业发展。要抓紧研究发挥重点企业在产业引领、辐射和集聚等方面作用的具体措施,鼓励重点企业带头用信息化引领企业发展,带头向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延伸,带头发展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带头建立创新平台和技术联盟,资源型企业带头“走出去”发展。重点工业企业要抓住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机遇,通过 12 兼并重组方式组建跨行业、跨地区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积极争取南方制造业向我省转移,积极承接国际高端制造业和服务外包转移,积极与跨国公司在产业龙头项目、产业链延伸、研发中心、营销网络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各地要摸清底数,明确目标,推动企业由大变强,争取有更多的企业进入全国500强和位次提前。

三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务院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若干意见要求,突出建材、钢铁、电力、有色、造纸、棉纺等重点领域,继续抓好落后生产能力淘汰,为先进生产力发展腾出市场空间。要把全年关停和淘汰炼铁产能240万吨、水泥1025万吨、焦化120万吨、铁合金30万吨、电石4.5万吨的计划分解到市,落实到企业,加强调度检查,确保工作进度。

四是抓好全省企业管理大会的贯彻落实,加快企业管理转型。要全面落实好姜大明省长在全省企业管理大会的讲话精神,努力实现企业管理由粗放向精细化的转变,不断提高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引导企业实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法创新、管理机制创新和管理文化创新,用好“三面镜子”(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以标杆管理和六西格玛管理为切入点,进一步明确企业战略定位,推进企业精细化管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现代管理水平,争取涌现出更多的管理创新成果。要切实搞好职工培训,以建设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一线职工三支队伍为重点,广泛开展各种内容和形式的教育培训,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要继续总结推广部分企业加强管 13 理的好经验、好做法,引导广大企业练内功、挖潜力、增效益。培育诚信企业,建设企业信用信息平台,整合各部门企业信用资源,提升信用管理水平。

(六)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完成节能目标任务。要按照总书记加快推进节能减排的要求,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随着水泥、化肥、钢铁等高耗能行业产品市场回升,导致能耗攀升,给节能工作带来很大压力;去年三季度以前能耗基数较低,加大了完成今年节能目标的难度。为确保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任务,必须切实加大措施,狠抓落实,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落实“双目标”责任制,组织对2009年节能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做好迎接国家考核的准备。二是抓好重点领域节能。以水泥、钢铁和电力等行业为重点,开展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加快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确保2010年底前完成国家下达的1900万平方米改造任务。推进供热计量、管网、换热站改造。加快淘汰高耗油老旧汽车、船舶,推广先进交通节能技术产品。加强公共机构能耗监测体系建设,严格政府机关节能考核,开展公共建筑能源审计工作。三是大力推进节能科技进步。制定并公布节能节水技术、设备、产品推广目录,推广海水淡化,扩大节能产品应用范围。组织开展高效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落实财政补贴政策。加快节能灯推广应用,完成推广节能灯550万支的工作任务,建设1000个高效照明示范村。围绕企业节能管理、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和节能节水技术产品等领域,制修订一 14 批节能节水地方标准。四是努力提升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研究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组织实施循环经济示范工程。以建筑垃圾和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副产石膏等为重点,抓好传统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推广潍坊三建公司城市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经验和做法,全省计划建设100个循环经济重点项目。积极探索餐厨垃圾、生活垃圾、电子垃圾和工业废物等综合利用的新途径。五是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太阳能光热系统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以应用促生产,以生产促发展,加快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步伐,从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环节,抓好太阳能普及应用,推动太阳能产业发展,太阳能光热与建筑一体化今年推广不少于1000万平方米。六是全省及各市要制定和适时启动节能应急预案,在必要时采取果断措施,对部分高耗能、低附加值产能实行停产或限产,对已列入今年淘汰任务的落后产能,要力争提前关停淘汰。七是做好“十二五”节能规划编制工作。

(七)加大协调力度,努力保障重要生产要素的供求平衡。多年来,我省始终坚持把煤电运保障作为组织经济运行的重要环节来抓,强化组织领导,加强调度考核,基本保持了全省煤电运局势的稳定。去年11月后,煤炭、电力需求骤升,电煤库存急剧下降,省里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通过增加省内电煤供应量、开通公路运输绿色通道、加大省外电煤调运措施以及启动煤电调度考核等措施,迅速提高电煤供应量。在煤电运有关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自去年11月至今,15 我省主力电厂电煤库存由270万吨稳步增加到400万吨左右,有力地保障了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电用热需要。

随着春节后工业生产的恢复和天气回暖,全省发用电量和煤炭消耗量将迅速回升,煤电油运保障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因此,各级政府、煤电运各有关单位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煤电运供应保障作为当前首要而紧迫的任务。要讲政治、顾大局,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抓紧研究制定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以对党、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努力“增库存、保发电、保供应”,坚决打好这次煤电运攻坚战,为进一步巩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形势提供坚强保障。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全力以赴做好煤炭、电力、运输协调工作,搞好调度协调,抓好任务落实。煤炭企业要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组织好煤炭生产,保证电力、居民、城市煤制气等重点用户的需要。发电企业要主动与煤矿衔接,落实煤炭资源量,并加强与铁路、港口、航运企业协作,落实运力,确保电煤足额调运,努力提高电煤库存;要按照省政府要求,加快实施用煤企业煤炭储备战略,主力电厂的电煤库存要提到30天以上,有条件的企业提高到40天以上。电网企业要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优化调度,加强需求侧管理和有序用电,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供应。铁路部门要继续落实电煤优先和先省内、后省外的原则,科学调整铁路运力,保证省内电煤运输需求。各重点煤炭用户要完善卸车设备、解冻设备,增加储煤场地和卸车站 16 线。交通、公安等部门要采取措施,实施好电煤公路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进一步规范道路交通秩序,确保电煤公路运输畅通。港航部门要对电煤船只继续实行“三优先”政策,提高海运煤保障力度。要密切关注成品油市场变化,加强对成品油供应的监测监控,随时掌握市场动态,建立应急机制,完善应急预案,确保成品油市场供应和价格的稳定。要加强对企业资金的调度和协调,抓紧排出一批有市场、有效益、有订单和流动资金紧张的企业单子,加强银企合作,引导资金投向,支持企业搞好生产。

全省工业经济运行电视会议讲话提纲 篇2

(1) 2012年机械行业经济运行趋势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总体上看,今年经济形势更为复杂严峻。从国际看,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在持续,世界经济步入低速增长期;发达国家纷纷谋划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加速发展新兴产业和实施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也在加速发展具有自身比较优势的产业和技术,全球供需结构将出现明显变化;抢占世界经济科技制高点的竞争更趋激烈,我国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着发达国家的拦截或封锁,以及发展中国家追赶的双重挑战;全球贸易保护主义色彩日渐浓厚,贸易摩擦明显增加,工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进一步趋紧,国际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从国内看,当前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生产要素成本逐步上升,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趋紧,机械工业创新能力不强,结构矛盾突出,扩大内需的消费热点不明显,进出口增幅呈回落的趋势,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的压力并存,一些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重,机械工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多。

(2)分行业运行趋势

汽车行业在2011年的微增态势应该说是市场的真实需求,反映行业发展回归理性,总体来说,我国目前仍处于汽车市场的上升期,今年有望逐渐趋于常态平稳增长,摆脱大起大落状态;我省汽车中重型汽车所占比重较大,由于重型汽车受基本建设和房地产影响较大,运行趋势可能会与整个汽车行业有所差别。

工程机械行业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密切相关,整体看不存在全面快速增长的基础,由于企业在海外投资增加,而海外市场表现好于国内市场,受此拉动,今年的工程机械继续保持增长没有问题,走势呈前低后高态势的可能性比较大。

内燃机行业与重型汽车、工程机械关联紧密,其市场与这两个行业步调基本一致。

电工行业会继续保持2011年的平稳发展态势,电工行业中的输变电设备制造业可能会因为农电改造提速及特高压后续工程启动而比较景气,“低价中标”方针会有一定程度调整,不过因产能过度扩张的压力很重,短期内难以缓解,所以该行业效益低下的困难局面短时间内仍难明显缓解。

机床工具行业当前面临着比较大的结构调整压力,去年需求高峰期获得的订单已经基本消化,今年要取得和去年一样的增长幅度可能性不大,增速回落的态势初步显现。所以,对于机床工具行业来讲,尽快发展中高档数控机床和具有核心技术的零部件是当务之急,这既是行业未来发展的需要,也是发展的时机。

农业机械的未来相对比较乐观,购机补贴政策继续实施,《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逐步显效,传统农业不断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产品价格持续攀升,这都给农业机械带来良好预期。

石化通用行业在千万吨级炼油和百万吨级乙烯设备领域正在由自动化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由此形成的市场潜力很大,企业只要能够摆脱“作坊式”工厂模式和低端产品的束缚,就会获得理想的市场份额和收益。

机械基础件、仪器仪表、文化办公、重型矿山机械等其他分行业与全行业整体情况大体一致,增速都会继续有所回落,但预计回落幅度不会太剧烈。

当前,面对各种困难,最重要的坚定信心,信心比黄金还重要。在通胀压力趋缓的情况下,今年的融资环境将好于去年;政府换届带来的积极影响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按一般规律,每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二第三年是投资的高峰期,投资拉动对机械工业来说是发展的机遇。我们必须坚持转方式调结构的方向不动摇,坚持机械工业由大变强的目标不动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动摇,坚持自主创新,加快新产品开发不动摇,坚持大力市场开拓,实施内外并举不动摇。坚持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认真落实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经信工作会议精神,凝心聚力,脚踏实地的努力工作,保持我省机械工业健康、平稳、较快发展。

2 2012年工作重点

今年全省机械工业工作的总要求是: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转方式、调结构,把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作为切入点,注重质量和效益提升,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和基础零部件,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强企业管理,保持全省机械工业平稳较快发展。全年目标任务是: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0%,效益增长力争同步,出口增长25%。

建议全行业今年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认真落实好“十二五规划”,加强技术改造,大力推进转方式、调结构。规划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全省机械工业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措施,是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机械工业发展的重要文件。落实规划,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搞好技术改造,推进结构调整。张德江副总理在去年9月召开的部分省市技术改造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工业技术改造地位越来越突出,作用越来越重要,形势越来越紧迫,目前抓技改恰逢其时。技术改造不是应对危机的短期措施,而是中国工业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是中国工业发展的永恒主题,这项工作应该贯穿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始终。同时,技术改造也是关键时期解决关键问题的关键手段。张德江副总理对技术改造赋予了新的内涵,即“五个发展一个转变”,具体就是技术改造工作应由设备更新为主发展到对生产全过程和产品结构调整的总体改造,由单个企业的改造发展到整个产业链的配套改造,由单纯的生产制造环节改造发展到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领域延伸,由分散布点企业的改造发展到促进工业专业化、规模化、集聚化,由对企业个体的支持发展到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支持,由使用、掌握技术向控制关键技术、核心技术转变。我们要认真学习、体会张德江副总理这一重要讲话精神的深刻含义,结合我省机械工业实际、结合企业实际,坚定不移地抓好技术改造,促进机械工业的健康发展。

技术改造要围绕规划确定的五大产业和领域进行。一是高端装备,重点发展重大技术装备、现代化农业装备、高效低排放内燃机及相关技术。二是优势产业,重点发展汽车、大型智能工程建筑机械、轨道交通装备、大型通用装备。三是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设备、高档数控机床及精密加工设备、新能源发电设备、海洋工程装备、节能环保设备、工业机器人与专用机器人。四是专用装备,重点研制为轻工、纺织、化工、建材、医疗、环保等行业服务的专用设备。五是关键基础产品和基础工艺,重点发展大型铸锻件、基础部件、加工辅具、基础工艺和关键技术。按照王军民副省长在全省装备产业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求,协会将重点抓好重大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投资和开发项目的前期论证工作,另外还要做好项目的储备。

二要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我省机械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技术模仿到自主技术创新,并购式技术创新以及集群式技术创新。技术引进、技术模仿是节省投资、缩短时间、减少差距的有效办法,模仿是过程,自主创新是根本目的。实现自主创新,可以改变引进或并购技术上大投入、在消化吸收培育自身创新能力上少投入的弊病。下一步的重点应该是把提高科研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落到实处,并借助“产学研结合”的成熟经验和平台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要积极尝试通过海外投资、并购等形式获得高端技术。由于全球经济尚处于缓慢复苏阶段,一些掌握核心技术的发达国家机械制造企业因资金链条断裂而产生经营困难,急需国际资本的帮助,这其中不乏行业中的“隐形冠军”,选择这样的企业进行并购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机械工业的集群化发展趋势不可逆转,我省现有的12个装备制造业基地,其组成多以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为主,企业间产品结构近似,多数企业遇到的技术难题往往是一致的,解决一项技术问题,可以迅速实现在多个企业间的低成本复制,而且这种方式从成本角度来看更容易被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所接受。因此,要充分利用好现有行业技术创新平台,推动行业基础数据、资料、信息的传递与共享,建立联盟资源数据库及网站,实现技术创新平台资源的行业共享和有效利用,发挥技术创新平台对行业的技术引领与支撑作用,促进技术成果向行业的扩散和转移。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新任理事长周济指出,蒸汽机技术使机械工业由人力制作时代进入机械化时代,电气技术使机械工业由机械化时代进入电气化时代,数控技术正在使机械工业由电气化时代跃升为数字化时代;在可预见的将来,机械工业将由数字化时代进入智能化时代。所以,智能化应该成为我们创新的方向。

三是提高企业市场开拓能力。根据省委常委、副省长王军民同志的指示,全省经信系统已经开展、并将在今年一段时期内继续开展市场营销三大战略推广工程,即“市场细分与定位战略、渠道战略、品牌战略”。其中,“市场细分与定位战略”重在解决工业品差异化不足的问题,“渠道战略”主要是拓宽销售渠道、扩大市场份额、掌控终端市场,“品牌战略”是促使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获取差别利润与价值。三大市场战略突出体现了差异化市场开拓的指导思想,也就说我们市场工作的根本方法不是一味地拼抢既有市场,而是靠不断创新产品、不断创新服务去创造新的市场,因为只有在新的市场中才容易获得明显的竞争优势,才能获得比较高的利润。

省经信委把今年定为“品牌建设年”,围绕“品牌建设年”活动,我们要积极筹办好山东装备博览会、滕州机床展销会等活动,积极组织企业参加新疆工程机械展、中国数控机床展、上海宝马展等,进一步开拓市场。在这里,我还要再次强调一下,山东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是由省政府和中机联联合主办的重要展会之一,是我省机械工业开拓市场的有效平台,至今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六届,在东部沿海地区拥有不可替代的市场作用。全省经信系统举办的各类展览会108个,山东装备博览会一直被列在首位,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尤其是王军民副省长更是百忙之中多次过问,给展会组委会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建议和要求,对展会的未来发展寄予厚望。今年3月15日将要举办第七届装备博览会,在上个月的22日,我们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招展情况,总的来看,招展工作比较顺利,已经确定的展位数量明显多于上届同期。在参展商中,韩国斗山机床、日本松下焊机、SMC、东方马达、西门子、ABB、欧姆龙、艾默生、施耐德电气、日本三菱电机、山推工程机械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均踊跃报名,并计划展出自己最新的技术装备。现在距离展会开幕还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请各市机械行业主管部门加大工作力度,招展招商,希望企业积极准备,争取借助展会取得良好的市场效果。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是企业的不二选择,2011年我省机械产品出口一直不错,还要继续保持这种发展势头。今年我们协会还要组织企业到国外参加国际展会,考察国外的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希望企业积极参加。

四是突出发展高端装备产品、关键基础件和主要零部件。根据《山东省机械工业“十二五”规划》,结合我省产业实际,高端装备的发展重点集中在三个方面:重大技术装备,包括高参数、大容量火电设备,高效、高参数水轮发电机组和抽水蓄能机组,交直流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天然气长输管线关键设备和大型天然气液化储运成套设备等;现代化农业装备,包括节能环保大功率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新型玉米、水稻联合收割机,农作物秸秆收集、储运、固化处理和综合利用设备,农副产品初加工与精深加工关键设备及农机产品性能测试设备等;高效低排放内燃机及相关技术,包括发动机高效、洁净技术和测试技术及设备研发,代用燃料发动机系统匹配研究,电控柴油机总体设计匹配技术与设计平台开发,共轨系统、自处理系统与发动机的匹配研究,气体燃料燃烧喷射技术及其控制系统开发,燃油系统、汽油机直喷技术研究以及符合国Ⅳ-国Ⅴ排放标准的高水平系列柴油机及配件等。

在关键基础件和主要零部件方面,要注重大型铸锻件、基础部件、加工辅具、基础工艺和关键技术的发展,提高核电设备铸锻件、大型船用曲轴风电轴锻件、高可靠性密封件、液压件及系统、大型精密型腔模具、高档精密磨料磨具、高精度轴承、刚强度紧固件等的制造能力和水平。

五是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支持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发展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鼓励主机生产企业由单机制造向系统集成转变。提高产业集中度可以通过兼并重组和壮大龙头企业两条途径来实现,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是有效应对国际经济调整新变化、提升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兼并重组的目的,就是要培育出一批适应市场需要、拥有核心技术、重视创新、机制灵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省政府为此专门出台文件明确表示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加强财政资金投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以保证兼并重组工作的顺利开展;壮大龙头企业是指把有限的资源优先用于支持龙头企业、大型企业的发展,使龙头企业的相对优势更加突出,竞争力更强,然后再进一步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在壮大龙头企业的同时,还要积极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对此,国务院研究确定了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大金融财税支持力度促进小型微型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各银行机构要对小型微型企业贷款单列信贷规模,主要加大对符合国家产业和环保政策、能够吸纳就业的科技、服务和加工业等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投放,重点支持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的小型微型企业。意见要求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把支持小型微型企业作为工作重点,城市商业银行新增小型微型企业贷款占比高于上年,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新增小型微型企业贷款占比不低于50%。在适当维持中长期贷款需求的同时,积极增加短期贷款,优先匹配额度办理票据融资,努力满足其合理的流动资金贷款需求,对信用等级高的小型微型企业,要减少上浮幅度或执行基准利率。此外,意见还要求每市培育1-2家注册资金3亿元以上的融资性担保公司,每个县(市、区)培育1-2家注册资金1亿元以上的融资性担保公司。据不完全统计,我省机械行业目前共有制造企业4万余家,其中80%以上属于小型或微型企业,是我省机械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行业协调发展、扩大城乡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重视小型微型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同时希望小微企业也能根据自身情况,抓住时机,充分利用好政策,实现较快发展。

六是继续加强企业管理。今年还是省经信委确定的“管理效益年”,围绕这个主题,我们重点要做好三项工作:一是抓好“现代化企业管理示范工程”。要积极推广精益生产方式,深化“5S”现场管理和6σ管理方法,推进清洁生产型企业建设,壮大再制造业务规模,大力推行节能型新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把节约资源、降本增效作为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目标。要不断完善现代化企业管理体系的建设,提高企业运营的规范化与科学化,增强企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继续开展全国机械工业“管理基础规范达标企业”、“管理进步示范企业”、“现代化管理企业”和“信用等级企业”的审查推荐工作,树立行业典型。二是要加强企业的质量意识。探索创新更加适合自身的质量管理模式,抓好关键点,把质量控制主线贯穿到设计、采购、制造、销售、服务的全过程。要加强行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站)建设,充分发挥行业产品质量公共服务平台作用。三是要继续大力推广企业信息化工作。从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财务、仓储、物流直到售后服务,各个环节都要采用信息技术,要利用好山东省装备制造业信息服务平台。今年协会还要举办计算机三维设计大赛,要召开企业管理经验交流大会,推广先进经验,进一步提高全行业的管理水平。

全省工业经济运行电视会议讲话提纲 篇3

“环首都经济圈规划编制座谈会”

“环首都经济圈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

赴“长三角”学习考察期间省领导重要讲话精神

传达提纲

(2010年11月24日)

近日,省委、省政府相继召开全省加快推进环首都经济圈建设工作会议和环首都经济圈规划编制座谈会,把打造环首都经济圈作为振兴河北的“核心战略”和“一号工程”,将举全省之力加快环首都13县(市、区)建设发展,使之成为河北的“经济特区”,这为我县对接北京、借势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11月12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赵勇同志带领环首都4市、13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到“长三角”地区进行了学习考察;21日下午,赵勇常务副省长又在燕郊组织召开了全省环首都经济圈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下面,将省领导几次会议和考察期间的讲话要点向大家做一简要通报。

一、河北省打造环首都经济圈战略提出的现实背景

省委七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了河北省“十二五”规划建设,《建议》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明确全省今后五年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提出六大工作重点,其中第一项就是打造环首都经济圈,这一战略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背景。

首先,京津冀发展战略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京津冀发展战略的核心点是发展河北,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固有的发展基础和成长方向没有问题,短板和关键在河北。河北与京津的产业和基础设施落差非常明显。中央提出的京津冀发展战略核心就是依托京津两大直辖市发展河北,进而促进整个区域的协调发展。

其次,中央高层对北京规划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目前北京市区人口总量超过2000万人,机动车保有量超过500万台。今年中秋、国庆“两节”期间,北京交通堵塞十分严重。为此,前不久中央全会期间,中央主要领导同志对北京市提出明确要求,责成北京市尽快拿出实质性方案,切实解决交通拥堵和人口膨胀问题。会后,北京连夜召开市委常委会,研究落实解决举措。北京要解决城市压力问题,自然离不开环首都周边县的参与和支持。现实情况是,河北省环首都的13个县(市、区)已与北京形成明显断带。国外的首都周边都是经济繁荣带,而河北却是贫困带,因此必须加快环首都区域发展,强化对北京的服务功能,疏解北京的发展压力,这也是中央对河北的要求。建设环首都经济圈,中央有要求,首都有需求,河北有渴求。机遇难得,机不可失。

环首都经济圈战略一经公布,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中央各大新闻媒体热点追踪,全方位报道,海内外众多战略投资商表现出极大热情和高度关注。大上周,北京市政府和河北省政府两省高层又进行了实质性对接洽谈,形成全面启动环首都经济圈建设的共识,内容包括:

一是在公共服务方面,今年春节前,环首都13县(市、区)固定电话全部改用“010”区号,实现固话无长途、手机无漫游。医保、社保也要逐步实现“一卡通”,方便北京人到周边区县工作生活。

二是在交通路网方面,利用三年左右时间,加快北京高速、轻轨、高铁等交通基础设施向周边延伸,实现13县与北京无缝对接,一体化发展。

三是在政务服务方面,省政府决定在环首都经济圈“13县1圈4区6基地”实行“三零一优”的政策。一是实行“零审批”。将省市104项行政审批权全部下放至环首都经济圈13县政府及园区管委会。二是实行“零成本”注册。三是对新兴产业项目实行土地“零收益”出让。“一优”就是提供最优政策、最优服务、最优环境。

二、加快推进环首都经济圈建设工作会议主要精神

10月22日,省委、省政府在燕郊召开了加快推进环首都经济圈建设工作会议。省委副书记、省长陈全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赵勇出席会议并讲话,副省长张杰辉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打造环首都经济圈作为河北省的核心战略,起步点是打造三个新城:一是以廊坊市“北三县”为基础,建设京东新城;二是以涿州为基础,建设京南新城;三是以怀来、涿鹿为基础,建设京北新城。三个新城的重点是和启动点就是以“北三县”为基础的京东新城。为推动环首都经济圈战略的实施,省政府已成立了由赵勇同志任组长的推进工作指挥部,指挥部设在燕郊。指挥部下设正厅级常设办公室,北京市政府也专门成立了正厅级的对接机构,以加强两地间的沟通协调。省里还要出台具体的配套扶持政策,举全省之力将生产要素特别是土地指标,重点向13县倾斜,尤其向“北三县”倾斜。同时,针对北三县基本农田占比高、建设空间小的问题,省里将再度调规,统筹解决。还有其他的一些政策,包括工业聚集区、新兴产业示范区,都要优先安排13县,原则上,只要有好项目、大项目,土地就有保障。

会上,赵勇同志对环首都经济圈建设进行了具体部署。他指出,建设环首都经济圈,必须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1圈4区6基地”的要求,在主攻方向和发展重点上突出五项任务:

(一)把环首都经济圈打造成环境优美、适宜人居、适宜创业的现代化城市带。要以4个市的主城区为核心,以13个重点县(市、区)为主体,加快建设环首都新城和特色功能区,构筑环首都城市带。13县(市、区)都要以建设首都“卫星城市”为目标,加快编制卫星城发展专项规划,明确分阶段发展的目标和措施。要推进县城扩容升级,每个县都要甩开老县城,建设新城区,面积扩大20平方公里以上,力争到2015年底,环首都4个市建成较大城市、各重点县(市)建成现代化中等城市,使环首都经济圈城市人口增至300万以上。

(二)把环首都经济圈打造成高端、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特色鲜明的产业带。要按照“主导产业配套、新兴产业共建、一般产业互补”的思路,在与北京产业联动、错位发展中,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要有选择地吸纳北京转移出来的产业,聚集世界500强、港澳台及沿海南资北移的产业。一产要向都市农业、精细农业、旅游农业、示范农业、科研农业和环保农业转变;二产要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三产要向金融、信息、物流、旅游、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转变。要扎实推进工业聚集区建设,每个县至少建成一个副县级架构的省级聚集区,并形成产业集群,进一步优化格局,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GDP五年翻两番。

(三)把环首都经济圈打造成城乡一体化的示范带。切实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把设区市周边10公里、县城周边5公里范围纳入城市总体布局,使之与城市完全接轨,推进主城区和各县城近郊区率先实现城镇化。距离市区、县城较远的村镇,要大力发展观光、生活体验于一体的观光农业基地,明年年底前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成1个,面积不低于5000亩;都要建设一个高标准的有机蔬菜发展基地,明年每个县(市、区)要在30-50个村先行推进,每个村建成不低于2000亩的蔬菜标准化生产园区。五年内,13个县(市、区)80%以上的农民要住上新民居。

(四)把环首都经济圈打造成养老、健康、休闲、度假的旅游带。要以服务首都老年群体养老为重点,在环首都周围分期分批建设养老基地,香河、三河等5个县(市、区)先行建设,每个基地容量不少于2万人。围绕满足首都地区日益增长的保健康复需求,在首都周围分期分批建设健康康复基地,三河、香河、广阳等5个县(市、区)先行建设,每个基地容量不少于1万人,培育集保健、康复、锻炼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体系。围绕满足首都地区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在首都周围分期分批建设休闲度假旅游基地,涿州、香河等8个县(市)先行建设,打造集休闲、度假、娱乐为一体的大型旅游综合体,开发建设一批特

色鲜明、设施配套、品味较高的精品休闲旅游品牌。从今年起,省财政每年将投入一部分旅游业项目专项引导资金,各市也要投入资金支持旅游项目开发,力争用3年时间,撬动1000亿元社会资金投向旅游业,推动环首都旅游业大发展。

(五)把环首都经济圈打造成风光秀丽的生态带。要着眼建设首都绿色生态环境保护圈,大范围实施植树造林。明年年底前,13个县(市、区)都要新建一个不少于3000亩的森林公园。要结合拆违拆迁、河道改造、城中村整治、城区工厂搬迁,对市区所有道路、节点全部进行绿化,形成城市园艺景观。要把造林绿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开展房前屋后绿化美化。要把造林绿化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起来,保证路修到哪里,造林绿化就跟进到哪里,生态文明就延伸到哪里。

会上,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冀政【2010】120号文件)。

三、环首都经济圈规划编制座谈会主要精神

11月11日,省政府在北京举行“环首都经济圈规划编制座谈会”,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赵勇同志出席座谈会并讲话,来自国内外的数十名规划领域顶级专家和政府相关部门、环首都经济圈相关市、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出席座谈会。

会上,赵勇同志指出,环首都经济圈规划编制工作,要明确三个定位:把环首都经济圈放在京津冀区域发展大格局中来定位;放在环渤海区域发展大系统中来定位;放在国家发展大战略中来定位。要把握四个趋势:在规划体系上,打破行政分割,统筹区域重大布局和生态环境建设;在城市布局上,倡导中心城市向多中心转变,点状布局,带状组团,实现“有机疏散”和区域范围内“重新集中”;在产业发展上,强调产业与城市发展相互支撑,注重以产业发展带动新城、新区开发建设;在规划理念上,强调以人为本、生态优先。要坚持五个原则:区域协调原则;城乡统筹原则;城市与产业互动原则;突出特色原则;近远期相结合原则。要突出六个重点:突出基础设施对接;突出生态建设;突出功能建设;突出先进生产要素的聚集;突出民生事业建设;突出互动性。同时,要注重借鉴长三角、珠三角、东京、首尔等国内外城市群发展的成功经验,切实提高规划水平。

赵勇同志要求,环首都经济圈总规划和专业规划都要在明年五一前完成,京东新城的规划争取明年三月份之前定稿。各县也要抓紧编制县域总体规划、专业性质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要力求一流,总体规划的经费由省、市、县各出三分之一。此外,为避免重复建设,环首都经济圈规划正式批准前,新项目不再审批,土地也不再供应。

四、赴“长三角”考察的主要成果

11月12日至15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赵勇同志率省直有关部门及环首都经济圈4市13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赴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就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行了学习考察,重点考察了上海市松江区,江苏省南京市、昆山市,浙江省杭州市钱江新城等先行地区。

一路走来;“长三角”地区超前的发展理念给考察团留下深刻印象。北方还在抢生产要素时,江浙已经开始抢人才,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对接,挖人才,引智力,又走在了我们前面。尤其是“长三角”各省市特别强调了区域经济的“融合”概念,上海把江浙乃至安徽看成自己的经济腹地,不是当成配角,而江浙等地也纷纷主动参与大上海产业分工,实现了与上海的交通、产业一体化,在互补融中共同发展。同事各地务实高效的 工作作风也给考察团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考察座谈会上,赵勇同志重点强调了三方面问题。

第一、为什么要学的问题。一是通过学习,可以借鉴别人的先进经验,使自己少走弯路。二是通过学习,能够实现对标赶超的目标。最近几年我们自己确有发展,但实际与先进地区的差距还在不断拉大,特别是一些地方忽略了横向比较,没有危机感,还在沾沾自喜,小富

则安。三是通过学习,可以促进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机制、打开束缚。江苏省昆山市在全国百强县中名列前茅,聚集了30余个总部基地,今年财政收入可达500亿元。环首都13县与之条件接近,却发展较慢,关键在于观念意识差、机制体制跟不上。第二、学习什么的问题。重点在于学习“六个一”:

一是学习一种精神。就是一门心思想事,一门心思干事。苏州坚持艰苦创业,勇于创优吗,真正做到“5+

2、白+黑”,工作效率非常高;昆山敢打敢冲,坚持做到“第一、唯一”,所搞的东西都是第一品牌、都是别人没有的东西。

二是学习一种理念。差距是在机遇来临时拉开的,机遇来临,抓住就发展了,抓不住就落伍了。八十年代的乡镇企业,江浙抓住机遇发展起来了,河北虽然有动作,但力度不足、动作不大,就没有真正发展起来。

三是学习一种战略。上海和江浙从省、市到区、县,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规划、自己的思路,都有一套独到的地方发展战略,城市如何建设、产业如何发展都有明确目标,而且非常先进。四是学习一种坚持。就是坚持规划,目前河北省没有一个县有像样的规划展馆,而上海的松江新区,十几年前财政收入还不到两个亿的时候,就拿出5000万元做规划,现在十几年了仍在坚持实施。

五是学习一中作风。江浙各地都有一套精干、得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干部队伍,观念新,作风实精神面貌好,每名干部职工都能以一当十,善某事、敢干事、能成事。

六是学习一种好机制。要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目前招商引资光靠喝酒、发文件已经不行了,必须要有一套好的机制。

第三、如何迅速掀起环首都经济圈建设热潮的问题。

要坚持做到有“势”、有“道”、有“术”。

势,就是有气势,形成势不可挡之势。要认清换首都经济圈建设是大势所趋,认识当前机遇难得,时不我待。

道,就是规律。要遵循区域经济一体化规律,深化认识,坚持工业化抓园区,城市化抓新城。术,就是战术,也就是会不会干的问题。从战术上讲,要大干快干,能搞多快搞多快,能搞多大搞多大。

会上,赵勇同志提出,要集中精力打好“七大攻坚战”。

座谈会召开当晚,赵勇同志又专门召集廊坊和“北三县”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特别强调,“北三县”建设京东新城,要打破过去各自为战的发展模式,实行统一区域规划、统一功能布局、统一对外宣传、统一管理体制。省里将建立权威机构统筹协调京东新城建设。他强调,在产业发展上,“北三县”不光要有三产,更要注重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在招商引资上,引进项目不要盲目,要通过规划确定产业导向,按招商意向去发掘项目,引进项目必须是一流的,这是河北的核心利益。在城市建设上,要敢于负债,一个设区市负债100多个亿都不要大惊小怪。

五、环首都经济圈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精神

本月21日下午,赵勇同志在燕郊主持召开环首都经济圈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会议对“京东新城”概念进行了进一步明确,京东新城将沿潮白河沿线展开城市带建设,以潮白河大厂段为起步区,规划面积不小于50平方公里,预期城市人口规模达到50万。最终实现新城核心区带动点状城市群发展,到2015年京东新城吸引北京城市人口要达到150万,2020年达到240万,税收总量突破一千亿元。

会议强调要按照“一年出形象、两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成气候、十年磨一剑”的总体要求,以规划为引领、以功能建设为核心、以新城建设为龙头、以园区和产业为基础、以人才为支撑、以体制机制为保障,加快环首都经济圈建设。并对此前提出的“七大攻坚战”做了进一步强调和部署:

一是规划编制攻坚战。要按照“第一、唯一”的标准和差别发展的原则进行规划,真正体现“世界一流、中国气派、河北文化”。规划编制要倒计时推进,用五个月时间完成总体规划和11个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规划要集中展示,13个县都要建设高水平的规划展馆。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坚持交通先行,先把主干道、轻轨、高铁建设起来,争取明年通州到燕郊的轻轨开工。各市、县能够自主实施的工程,包括园区基础设施,不受土地限制,抓紧开工,率先拉开路网框架。要推行市场化运作。京东新城、环首都经济圈建设不能依赖财政,应通过城建投或其他融资途径等集资金。要推进基础设施与北京的共享,尽量减少投入。

三是环境整治攻坚战。要大力整治城区周边、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改善城市环境,树立城市形象。第一是制脏。集中清理垃圾,要学习保定、唐山丰南,对各村垃圾实行户集、村运、县管,实行统一收集、统一处理。第二是治乱。要拆除公路两侧违章建筑和不规范的广告牌匾。第三是治污。污染企业要搬迁;各园区要实现雨污分流,工业和生活污水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第四是绿化。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适当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学习香河的规划思路,发展万亩薰衣草、万亩油葵和万亩药材等,打造优美的生态环境。

四是新城建设攻坚战。明年五月之前,环首都13个县要全部启动县城的扩容升级。第一,要按照规划拉开城市发展框架,先行建设道路和地下管网。第二。中心区,也就是核心区,要有一个高端、靓丽的起步,有条件的要甩开老城区建新城区。第三,要在新城区里抓功能性项目,发展商务区、总部经济等。第四,要在开始阶段就注重生态建设。

五是产业项目聚集攻坚战。环首都经济圈建设的重中之重是产业发展。第一,要建设特色园区,上高端、弃低端。第二,要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重点引进文化创意、现代物流等高端、高科技、高附加值、低能耗的“三高一低”项目,不能像过去羊吃碰头草。第三,要抓一批大项目。第四,要实现总部基地的突破,进而带动高端商务、人才等先进生产要素的快速聚集。

六是品牌推介攻坚战。对环首都经济圈各县要统一宣传品牌,建立专门的形象网站、组织专门的论坛和会展。“北三县”要统一打京东新城的牌子,不能再各自宣传、各自为战。七是体制创新攻坚战。第一,创建新的审批体制,将省市的审批权限全部下放到13县和园区。第二,创建新的运行模式,各园区都要按照“管委会+公司”的模式运作。第三,创建新的投融资体制,要加快组建环首都经济圈商业银行,省国资委牵头组建环首都经济圈投融资控股公司,13个县依托信用社建设农村商业银行。第四,创新干部管理制度,省市要选派优秀干部到13个县和管委会的关键岗位任职,省里还要分期分批组织干部去昆山挂职锻炼。第五,创建新的土地指标分配制度,全省土地指标要向环首都13个县倾斜。明年13个县平均每县给一千亩启动性土地指标。但土地必须要有项目支撑,没有项目,就没有土地。第六,创建新的协作机制,京冀主要领导至少一年一次会谈,常务副省长层面的对接会一季度一次,省直各厅局与北京保持经常性对口接洽。

全省工业经济运行电视会议讲话提纲 篇4

林 贤

(2013年10月 日)

同志们:

从刚才经贸局汇报的情况来看,我市工业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很突出,目前仅完成了计划的67.2%,低于序时进度7.8个百分点,完成计划的难度很大。这里,我再重申一下,今年所有指标不能变,任务不能减,每月下达的调度任务要不折不扣完成。为此,大家要加倍努力、攻坚克难,弥补缺口、迎头赶上。一会儿,陈书记还要做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就做好四季度全市工业经济运行工作,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企业主体要振奋精神。企业蓬勃发展是政府和企业家的共同心愿,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市企业投资、扩张等方面意愿不够强烈,据统计,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8家停产,拖累工业增长0.6个百分点;有116家企业出现负增长,减产企业数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5.8%;产销率从1月份的97.1%下降至目前的94%。上述数据可以反映出企业目前生产欲望不强,库存压力较大。越是企业困难的时候,越要发挥政府的作用,引导企业坚定信心、渡过难关。为此,各级各部门要引导企业振奋精神,克服困难,加强管理,创新创造。重点要督促企业抓好三方面工作:一要开足马力,抓好生产,有产量才有产值、增加值,才有税收、利润。特别对天马饲料、明达工业、南方铝业、隆诚实业等减产重点企业,要多想办法,多给予支持。二

要敢于创新,抓好项目技改,加紧建设。继续鼓励优势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名牌创建、标准化建设等工作,抓好爹地宝贝、坤彩精化、祥兴箱包等重点企业上市工作,促进企业不断转型升级、增资裂变。三要谋划发展,扩张产能。我们的优势是地理位置优越,工业基础坚实,产业门类齐全,但是高新技术不多、新型产业不多。所以,我们要扬长避短,想尽一切办法,不断地引进新项目,不断地追求高新技术,不断地淘汰落后产能和技术,拉长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实施转型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当前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引进液晶面板、触控面板等电子信息上游核心技术项目,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二、落实政策要不折不扣。今年以来,中央、省、福州市持续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的政策措施。比如,中央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以及促进光伏、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船舶工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意见,等等;省里出台了促进工业稳定增长“6+5”、开拓市场六条、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九条一系列扶持政策等等;福州市里出台了促进县域经济的意见,促进外贸出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扶持政策实施办法,等等;我市结合贯彻上级有关政策文件,也研究出台了促进工业稳定增长、工贸企业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即征即奖、扶持发展总部经济等政策措施。但政策尚未发挥应有的效应。为此,各级各部门都要主动对接、研究中央、省、市出台的这些政策,把这些政策搞懂学透,更加积极主动地用好政策、用足政策、用活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加快培育壮大新经济增长点。同时,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各级各相关部门要深入企业、深入基层,多渠道、多形式地宣传惠企政策,着重要宣传政策使用条

件和申请程序,推动惠企政策落实到位。

三、工业项目要强力推进。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我们要继续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以持续不断的项目建设来推进经济的大发展。一是积极推进项目尽早开工动建。要加大征地拆迁工作力度,稳步推进重大项目征交地工作,确保福融盛包装、兰天包装、友和粘胶、中顺机械、展旭电子等12个第四季度有望新开工项目开工建设。二是积极推进在建项目按期投产。加快推进江阴化工新材料产业、元洪纺织新纤产业、洪宽机电产业、出口加工区通用航空制造产业以及核电等重大项目建设,特别要加快诺希新材料、歌芬卫生用品、阿力亚、海欣药业、华顺混合集成电路等工业新增长点项目建设,力争一批项目提前投产或部分投产,确保新增投产项目尽早达产达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推动项目衔接落地。积极对接“三维”项目,做好已签约项目的跟踪服务,提高项目的履约率、落地率、到资率,增强后劲发展。当前,重点要抓好中航国际通用航空制造、中国化工CPP、中石油LNG等项目前期工作。

四、运行调度要突出实效。运行调度主要目的就是促进企业多投产、多生产,提高工业产值和增加值。为此,各级有关部门要结合 “三服务”、“四下基层”和“四个万家”活动,深入调研、加强服务,切实解决好用工、融资、用地、用电等方面问题和困难,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促进在产企业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最大限度地释放产能。在用工方面,近期走访调研,企业普遍反映缺工问题,尤其是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缺工率达到10%—20%,用工难问题直接影响企业产能最大化发挥。为此,各镇街、工业区、人社局等相关部门要通过组织企业外出招工、与劳务输出地、职业院校建立劳务合

作关系,组织职业院校应届毕业生顶岗实习,实行中介组织招工奖励等措施,努力解决好企业缺工问题,促进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在融资方面,要继续搭建政银企三方合作平台,兑现落实我市金融贡献奖有关政策,鼓励引导银行创新融资模式,扩大贷款额度,积极扶持一批发展前景好、有市场潜力的企业。同时,要继续积极引进金融机构进驻福清,加快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创业投资等金融机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在用地方面,要继续完善了征收农村集体土地留用地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将10%生产生活预留地政策实施范围扩大到镇,并探索建立了土地征用综合片区地价和群众以征迁所得换股权、换社保等做法,促进依法征迁、快速征迁、和谐征迁。在用电、用水等方面,供电、水务等部门要做好前期调度工作,要加强与企业沟通联系,做到尽量少停水、停电,停水、停电早告知,争取少影响或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

五、统计工作要应统尽统。新增规模以上企业个数是监测工业经济动态的一项重要指标,但从目前情况看,我们的统计工作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不仅包括规下转规上企业未及时评审,还存在很多新上的投资项目、新投产的企业申报不及时,没有及时入库等等。为此,各相关镇街、工业区要积极配合统计部门,加大调研力度,对企业的规模、用工人数、销售收入、产值、利润、用电量等进行详细摸排,摸清底数,切实抓好规模以上企业的“列统”工作。对于达到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同时对新上项目要及时入库,并对新列入统计的企业,要采取适当方式给予奖励,调动其积极性。同时也要做好新增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资质以内的建筑业企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申报工作,上述“四上”企业申报截止时间为本

月15日,为此大家要抓紧时间,做好统计这篇文章,做到应统尽统,拉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5

同志们:

这次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今年经济工作,部署明年经济发展任务。刚才,传达学习了胡锦涛和温家宝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家要加深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根据省委会研究的意见,我就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讲以下三个问题。

一、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增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胡锦涛的重要讲话,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系统总结了今年和“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宝贵经验,全面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明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大政方针和主要任务,讲话思想深刻,立意高远,是指导我们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温家宝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今年经济工作,阐述了明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宏观经济政策,对明年经济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对落实好会议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把学习贯彻这次会议精神与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加深理解、提高思想认识:一要深刻理解和认识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各种有利条件依然存在,但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也不少,强调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并没有结束,甚至可能出现反复,提出了“四个准确把握”的要求。我们要深刻理解中央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清醒看到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切实增强机遇意识、风险意识、责任意识。二要深刻理解和认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经验。胡锦涛阐述的“五个注重”的宝贵经验,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使我们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要通过对这些宝贵经验的学习领会,努力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提升发展境界和水平。三要深刻理解和认识明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中央对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突出科学发展这一主题,贯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着眼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思路清晰,方向明确,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中央提出的明年经济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等宏观调控预期目标,是充分考虑需要和可能提出来的,兼顾当前和长远,完全符合实际。我们要根据中央的要求,研究确定好我省明年经济工作的基本思路和目标任务,切实把主题和主线的要求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体现到各项目标任务中。四要深刻理解和认识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突出强调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及时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宏观经济政策导向的重要体现。我们要准确领会和正确把握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紧密结合山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好。要加强对经济发展态势的分析研判,密切关注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及时提出衔接配套的有效措施。特别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增强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五要深刻理解和认识明年经济工作重大部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推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推进改革开放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从政策导向到目标任务、从强化基础到抓好主攻方向、从经济发展到改善民生、从推进工作到促进创新,都作出了全面部署,重点突出,措施有力,针对性强,抓住了关键。我们要在吃透中央精神和全面把握省情基础上,统筹兼顾,突出抓好关键性、全局性问题,不断提高科学发展水平。全省各级各方面要通过认真学习,把思想认识高度统一到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统一到中央对明年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打下坚实思想基础。

今年以来,在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极为复杂、各类自然灾害和重大挑战极为严峻的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科学决策,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山东经济发展同全国一样,形势是好的。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胡锦涛对山东工作的总要求,把中央精神与我省实际紧密结合,狠抓落实,扎实工作,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从山东实际出发,深化了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奋斗目标,不断完善“一线三点”的工作思路,凝聚全省人心,推动科学发展;二是坚持解放思想、开阔思路和积极作为、科学务实,注重学习先进省区市经验,用强有力的措施和有效办法解决不寻常的困难;三是坚持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实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植战略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着力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四是坚持把促进区域发展与培植产业优势相结合,提出并实施了五个重点区域带动战略,努力培植经济发展新优势,区域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五是坚持强化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抓好重点工程和项目的建设,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勇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努力打造高端人才聚集区和优质劳动力富集地带;六是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重视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维护社会稳定。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农业基础得到加强,投资保持较高增速,消费市场平稳增长,外贸增长较快,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社会民生建设力度加大,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顺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任务。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9万亿元左右,增长12%以上。特别是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了显著提高。预计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700亿元左右,增长2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利税分别增长36%和31%。同时,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取得新的进展,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省上下团结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各级党委、政府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特别是基层广大干部群众迎难而上、顽强拼搏,作出了重要贡献。

明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事关大局、事关长远。总的看,做好明年我省经济工作,我们既有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一些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困难和挑战。总体上说我省仍处在由基本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关键时期,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处在由经济文化大省向经济文化强省跨越的重要时期。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传统产业比重大,产业结构偏重,经济发展方式仍较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节能减排压力很大,改善民生、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任务很重;明年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投放和信贷增速下降,信贷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将会减弱;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对企业生产经营和部分群众生活造成不利影响;国际贸易保护加剧,加之我国外贸出口退税调整、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人民币持续升值,保持外贸出口大幅度增长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同时,也要充分看到,克服这些困难和挑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们有很多有利条件。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为经济稳定增长供了保障,多年来我们积累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发展经验,工作思路更加明晰,各项重大举措的实施正在加速转化为强大竞争优势,应对风险挑战、攻坚克难的经验和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在新的一年里,全省各级各部门既要认清挑战、应对挑战、战胜挑战,又要珍惜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振奋精神、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埋头苦干,努力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不断夺取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胜利。

二、牢牢把握主题主线,着力解决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根据中央部署,紧密联系山东实际,明年全省经济工作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决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全面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坚持积极作为、科学务实,着力在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取得新的进展,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根本在于突出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根据中央和省委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各级要抓紧制定“十二五”规划纲要,把发展的连续性与创新性、需要与可能结合起来,兼顾当前与长远,统筹各个领域,处理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既要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又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搞盲目攀比。要注意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的衔接,搞好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省里规划与各市规划的衔接,确保规划的科学性、整体性、指导性。确定明年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要与“十二五”规划紧密衔接,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明年我省生产总值预期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预期增长17%左右,地方财政收入预期增长12%左右,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面完成节能减排各项约束性指标,有效控制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的涨幅。确定这样的目标,是要引导全省更加重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实际工作中力争做得更好一些,为“十二五”发展开好局、打好基础。关于明年全省经济工作,大明同志还要作全面部署,这里我着重强调几个问题。

(一)注重速度与质量效益的统一。这是多年来我们反复强调并努力解决的重大问题。现在,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创新和品牌、质量和效益占据竞争的核心位臵。我们要真正把保增长与提质量、增效益紧密结合起来,着力在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上下功夫。第一,把握好速度与效益的辨证关系。在一定时期内,特别是在短缺经济环境下,我们抓住机遇扩张规模、快速增长,奠定了今天的前进基础,这是由发展的阶段性决定的。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保持增长,不仅速度难以维持,还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陷于被动。可以说,没有质量效益就没有速度。从另一面来看,如不尽快把高质高效经济加速做大,形成一定规模,就难以抢占市场制高点,难以营造整体优势,就有丧失机遇的危险。因此,我们必须牢固确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始终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正确处理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努力做到好字优先、好中求快、又好又快。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在认识上和工作指导上进一步加快转变,目标思路、政策措施要及时跟进调整,整体设计,统筹推进,务求实效。第二,研究制定以效益为核心的目标体系。要按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的要求,确定产业调整、项目建设、企业扶持、要素供给的政策,进一步形成质效优先的经济发展导向。从明年一季度开始,国家统计局将对生产总值核算方法进行调整,实行下算一级制度,各省只上报基础数据,由国家测算各省生产总值。省统计局也将下算一级,直接测算各市的生产总值。国家统计局对各省数据质量进行评估,其评估结果将成为调整各省生产总值数据的重要依据。国家统计局建立了一整套生产总值数据质量评估体系,主要包括7项指标,首先是税收收入占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然后是全社会用电量、客货运周转量、存贷款余额、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与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弹性指数,以此为依据测算评估结果,并据此修订、调整各省数据。按照新的评估体系,效益更加成为体现和反映发展速度的主要因素。这种变化客观上形成了倒逼机制,我们一定要适应这种调整,变压力为动力,更加积极主动地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在提高质量效益前提下保持经济较快发展。第三,努力保持适度的增长速度。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面对外部环境趋紧、发展竞争加剧的新形势,我们长期赖以支撑发展的传统优势有所弱化,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难度加大。但最大的困难是发展慢了带来的困难。对此,全省各级各方面要有清醒的认识,把保增长与增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千方百计保持一个适度较快的增长速度。

(二)注重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的统一。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工业化、城镇化可以带动和装备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则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支撑和保障,两者相互促进、互为支撑。我们必须科学把握统筹推进“三化”的内在要求和基本规律,扎实做好“三农”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努力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一是大力夯实农业基础。山东作为农业大省,要进一步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着力点,加快实施粮食千亿斤生产能力建设规划,抓好“菜篮子”工程建设,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省里打算在东中西各选择2个县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先行先试,积极试验,引领全局,积极探索不同类型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具体路子。要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对水利建设作出了重要部署,今后国家将加大水利建设投入。最近,省政府与水利部签署了《现代水利示范省建设合作备忘录》,各地和有关部门要抓住这个机遇,切实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二是积极稳妥加快推进城镇化。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合理确定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开发边界,统筹推进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加快发展中小城镇,促进全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步实现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一体化,促进城乡市场统一开放、公共资源均衡配臵、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各级各方面要充分考虑农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生计,充分论证条件和时机是否成熟具备,充分尊重农民的自愿选择,决不能脱离实际,更不能损害群众利益。三是做好发展县域经济这篇大文章。县域经济是我省重要的经济板块,地位举足轻重,潜力十分巨大。我省同一些先进省份的差距,很大一块就是县域经济发展上的差距。虽然全国百强县中我有27个,但前10名没有我省的县市。,江苏省昆山市、江阴市和张家港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总量均突破100亿元,分别达到133亿元、111亿元和105亿元,超过了我们一些地级市的水平。要进一步提高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认识,充分看到其在统筹城乡发展上不可替代的作用,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作为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环节来抓。有关部门要围绕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加强研究,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探索推进扩权强县、扩权强镇等改革,优化发展环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抓好重点项目带动,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省里将对此作出专门部署。

(三)注重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统一。我省工业特别是传统产业基础雄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端产业、高端技术、高端产品离不开这个基础。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是培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和平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要立足产业基础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坚持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同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扎实发展,增创山东产业竞争新优势。一是在传统产业向高端提升上取得新进展。“十一五”期间,我省工业技改投资预计2.6万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3,发挥了重要作用。

要继续加大力度,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方发展。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落实好我省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和指导意见,突出抓好一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提高产业技术素质和产品科技含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把传统产业这个优势放大。要选准链条延伸切入点,在科技研发和品牌销售两个高端上下功夫,着力向高端价值链突破,提高山东传统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要实施好新特优引领和产业集群壮大工程,建设好140个特色产业集群,推动各种要素向制造业和中小企业等实体经济集聚。国家确定了明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指标,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种类由两项增加到四项,节能减排的任务艰巨繁重。要突出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强化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继续淘汰落后产能,确保完成节能减排任务,搞好环境保护,促进绿色发展。二是在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上取得新进展。现在,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加快崛起新态势。我们要紧紧跟踪动态,把准发展方向,学习借鉴外省市做法,自主研发与合作引进相结合,集中力量予以突破。特别要在“四新一海”及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加大力度,抢占先机,尽快形成规模和新的增长点。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在土地、融资、人才、服务等方面采取优惠政策,吸引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落户山东。三是在服务业跨越发展上取得新进展。目前全省服务业投资增势很好,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但仍需要加倍努力。要坚持规模扩张和水平提升并重,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突出培植“四大载体”,突出优化政策环境,实现服务业跨越发展。要把握好经济文化融合趋势,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着重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形成服务业发展的新亮点。四是在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上取得新进展。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必须紧紧依靠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增强动力和活力。要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加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创新型企业建设,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核心技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要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重视用改革的手段推动资产重组,培育大企业集团。今年我省销售收入过1000亿元的企业将达到4家,销售收入过100亿元、过500亿元的企业也都有明显增加。要继续实施企业重组和大企业集团战略,集聚要素资源,力求在培植产业集群、产业集团和知名品牌上有更大进展。五是在园区转型发展上取得新进展。全省有各类产业园区186家,以不到全省1%的土地创造了45%的地方财政收入、40%的税收、60%的工业增加值。今年,我省有2个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4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园区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要抓住机遇,以增强承载带动功能为重点,大力集聚高端项目,提高园区集约集聚发展水平。要完善园区考核办法,加强动态管理和分类考核,研究制定具体的激励措施,对发展好发展快的要予以进档升级,对发展慢的要予以降级整改,对长期不见起色的要予以淘汰,努力把园区建成科学发展的主导区、率先转变发展方式的示范区。

(四)注重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的统一。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的统一,是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体现,也是资源互补、发展互动,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内在要求。要从国际国内资源的优势互补中创造发展条件,形成内需外需协调拉动新格局。一要大力开拓国内市场。在搞好省内市场同时,积极开拓占领省外市场,着力构建农村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消费工业品、生产资料等现代市场流通体系,努力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居民消费便利化程度。要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使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互促互荣。要进一步搞好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物流中心,打造区域商品供应基地,着力培植一批营业收入过千亿、百亿的商贸流通骨干企业,切实发挥大型流通企业吸纳吞吐、购销调存的重要支撑作用。认真落实国家稳定物价的各项措施,保障市场供给,加强市场监管,调控市场运行,努力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物价形势的分析,科学制定物价控制预案,及时发现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尤其要制定对低收入群众的补助办法,防止物价过度上涨影响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二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要求,着力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众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强居民消费能力。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盼,大力发展文化消费、老龄消费、信用消费、健身消费等,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继续抓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的落实,结合实际进一步研究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深入挖掘消费潜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三要保持投资适度较快增长。我省投资率较高,去年达到了53%,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短时间内难以根本改变,必须保持投资适度较快增长。要拓宽投资渠道,大力支持金融发展和创新,更多利用全国金融资源,壮大信贷承载主体。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民间投资持续健康发展。要把好资金投向,优先保证重点在建、续建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防止乱铺摊子和盲目重复建设。要加强重大项目储备,为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和增强发展后劲做好必要准备。四要大力拓展外需空间。坚持进口和出口并重,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切实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积极支持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稳定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大力发展服务出口和服务外包。要在巩固传统出口市场的同时,努力拓展经济合作途径,加强与新兴经济体的交流合作,不断开拓新兴市场。要继续策划好、组织好境外合作交流和重大招商引资活动,务求取得实效。要坚持积极有效利用外资的方针,注重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智力资源,提高利用外资的总体水平和综合效益。不失时机地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坚持市场导向和企业自主决策,鼓励引导各类企业有序到境外投资合作,发展海外工程承包,扩大农业国际合作,深化能源资源互利合作,提升境外资源基地、经贸合作区建设的规模和水平。

(五)注重突出重点与协调发展的统一。充分发挥优势

区域、优势资源的作用,抓住重点带动全盘,是我省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思路。没有重点就没有突破,没有统筹兼顾就难以实现协调发展。已经实施的五个重点区域带动战略,是以往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延续和深化,对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要抓紧买施好这些战略,带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已全面展开,开局很好。但工作还是初步的,有些规划的内容还没有落实到具体政策上,没有落实到项目上。要在深入推进上下功夫,有针对性地做好专项规划,着力推进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港口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特色产业基地规划与建设,着力推进未利用地资源开发与保护,着力推进经贸合作与宣传推介。工作中要明确重点,列出单子,落实责任,促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大见成效。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和温都强调重视发展海洋经济,这对我省加快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重大机遇。12月16日,国家发改委已向国务院报送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和改革发展试点工作方案。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抓住重点,集中力量,细化任务,落实责任,加大协调推进力度,加快推进蓝色经济区重大项目和示范园区建设,在一些重点和关键领域先行先试,探索创新,努力在培育支柱产业、骨干企业、特色园区上打造新亮点,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区域一体化上取得新突破。建设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不仅要发展海洋茶叶,还要发展其他一些重要产业。要发挥区域优势,在高端产业发展上有所作为,对全省产业升级起到引领示范作用。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很重要、很紧迫,要紧紧抓住机遇,继续推进以山钢集团为主体的钢铁企业兼并重组,带动鲁南经济带发展。济南市作为省会对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要专题研究省会的建设发展问题,着眼于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功能、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做大做强省会经济,带动周边发展。(六)注重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统一。发展经济的目是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也在群众。要紧紧围绕改善民生促发展,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一要加强群众工作。认真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全省群众工作会议的部署,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把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群众立场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工作的各个方面,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引导,把人民群众想发展、盼富裕的积极性引导好、发挥好。二要多办利民之事。扎实实地为群众办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是取信于民的重要举措。省委、省政府考虑,明年在全省大实施民生工程,继续在扩大就业、社会保障、保障性住建设、城乡居民增收、食品药品安全和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政策上倾斜、投入上增加、措施上完善,更好地满足城乡群众多层次的新期待、新需求。各地要认真研究本地为群众所办的实事,公开作出承诺,保证兑现。三要加快社会建设。统筹推进教科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强教育重点领域建设,落实好医改方案,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作用,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提高政府保障能力,加强城乡社区基础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服务的能力。四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我省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但面临着国际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压力,面临着社会矛盾多发高发的压力,维护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维稳第一责任,深入推进平安山东建设,继续抓好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及时解决热点难点问题,预防和处臵好重大突发事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要从基础上、根本上、源头上做好维稳工作,为全省“十二五”规划实施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三、加强和改善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各级各部门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经济工作的领导,着力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确保明年经济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要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要求,作为重要责任来看待,切实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第一位的就是要全面系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到具学真懂真信真用。特别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使科学发展观入心入脑,转化为思维方式和自觉行动,使思想和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重视优化知识结构,加强履行位职责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相关领域知识的学习,努力成为内行领导。要把学习的着眼点放到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上来,把学习的成果体现到工作成效上来。要建立健金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学习制度1,建立健全促进学习、保学习的考核机制,推动学习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发挥好校、行政学院、干部院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提高学习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要创新思维打破陈规。创新思维是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解决新问题、完成新任务的需要。在一些干部中,仍然存在一些思想认识问题,有的思路不够开阔,创新意识不强,受思维定势束缚,新思维、新办法不多;有的工作定位不高,满足已有的成绩,看不到差距,固步自封,甚至盲目乐观、骄傲自满;有的在困难面前,畏难发愁,徘徊观望。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我们的发展,影响省委、省政府重大部署的落实。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创新,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敏锐的思维、更加有效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科学发展。要创新理念,开阔视野,树立世界眼光,强化战略思维,提升发展境界,着力在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上下功夫,更加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创新思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关注分析重点难点问题,科学研判发展形势,准确把握社情民意,进一步加深对省情的认识和把握,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提供科学依据。要认真学习借鉴外地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注重总结推广基层和群众的创新创造,充分发挥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努力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省里将于明年初集中一段时间,围绕五中全会确定的主题主线组织开展若干重大问题专题调研,提出相应对策措施。各地各部门也要结合自身实际,组织开展相关调查研究,认真研究新情况、谋划新思路、推进新发展。

要抓好班子建好队伍。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实现“十二五”顺利开局,要靠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开拓创新、,扎实工作,靠基层党组织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省创先争优、争做齐鲁先锋活动扎实推进,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要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努力把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引向深入。从明年开始,市县乡党委将集中进行换届,村“两委”也将进行换届。要抓住用好这一契机,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基层组织建设,为实现“十二五”时期目标任务、加快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要坚持正确的政绩导向和用人导向,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真正把那些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有思路、有能力、有实绩的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努力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和党务公开,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要奋发有为求真务实。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十分繁重,各项工作千头万绪,更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一要振奋精神,凝心聚力。有了良好:的精神状态,才会满腔热情去干事创业。这是我们战胜困难、不断取得胜利的宝贵经验。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对干事创业充满旺盛的激情,对人民群众充满深厚的感情,全身心投入到各项工作中。二要勇于担当,追求一流。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干什么工作,都要不满足、不懈怠,不怕困难;都要敢于正视矛盾,勇于寻找差距,善于破解难题,百折不挠完成目标任务。要树立一流理念,自觉做到目标追求高、思惩境界高、工作标准高,瞄准国内外先进水平,发挥优势,挖掘潜力,努力实现新的跨越。三要改进作风,求真务实。要把高度的工作热情和求真务实的作风结合起来,自觉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在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下功夫,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要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改进考核方式,引导大家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工作导向。要用更多的精力、更大的力度狠抓落实,加强督促检查,对确定的目标任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见到实效。四要清正廉洁,当好表率。最近,中央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颁布了《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要结合实际,切实抓好贯彻落实。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有关规定,强化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本色,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同志们,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甲央周围,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锐意进取,脚踏实地、奋发有为,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全省工业经济运行电视会议讲话提纲 篇6

1.1 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8月,全省机械工业10390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431.93亿元,同比增长29.58%;完成工业总产值12167.38亿元,同比增长31.46%;实现利税合计1128.24亿元,同比增长35.90%,其中实现利润776.30亿元,同比增长40.29%;完成外贸出口108.67亿美元,同比增长39.50%。

我省机械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等三项主要指标均列江苏之后居全国各省市区第二位。

1.2 运行概况

(1)生产销售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一是机械工业产销增长高于全省工业增幅(23.98%)5.6个百分点。二是机械工业所属各分行业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其中工程机械行业销售收入完成608.26亿元,同比增长59.30%;汽车行业完成2697.54亿元,增长42.06%;机床工具行业完成370.38亿元,增长36.38%;机械基础件行业完成1208.07亿元,增长33.22%;石化通用机械行业完成1189.78亿元,增长25.79%;食品及包装机械完成17.12亿元,增长24.26%;重型矿山机械行业完成353.32亿元,增长23.48%;电工电器行业完成2125.92亿元,增长20.58%;仪器仪表行业完成265.76亿元,增长19.56%;农业机械行业完成814.36亿元,增长14.32%;其他机械完成1781.41亿元,增长25.41%。三是在册统计的77种主要产品中,有67种产品产量保持增长,占87.01%。四是产销衔接良好,产品销售率逐月提高。今年以来,行业产销率在去年较高的基础上稳步提高,1至2月为97.23%,一季度为97.62%,上半年为97.84%,1~7月上升至98.17%,1~8月达到98.21%,同比提高1.61个百分点。

(2)行业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一是效益指标增长高于产销。1~8月行业实现利润增长高于销售收入增长10.71个百分点。二是企业亏损面、亏损额均下降。前8个月,企业亏损面5.83%,同比下降0.94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12.92亿元,同比减亏22.65%。三是分行业看,除了食品及包装机械实现利润减少20.33%外,其余行业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工程机械行业实现利润51.18亿元,同比增长94.51%;汽车行业实现197.96亿元,增长69.48%;仪器仪表行业实现19.99亿元,增长45.10%;机械基础件行业完成84.47亿元,增长42.15%;重型矿山机械行业实现21.41亿元,增长38.02%;机床工具行业实现23.74亿元,增长35.61%;石化通用机械行业实现80.33亿元,增长32.71%;电工电器行业实现132.75亿元,增长17.69%;农机行业实现44.21亿元,增长15.18%;其他机械实现115.77亿元,增长29.99%。四是相对指标好转。全省机械工业销售收入利润率、总资产贡献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金周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利润率等相对指标,均比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3)结构调整成效显现。1~8月,我省机械工业完成新产品产值1266.3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1.84%,高于同期销售收入增长22.26个百分点,也高于全国同行业平均增速(37.73%)14.11个百分点,新产品对行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度提升。今年前8个月,全省机械工业重点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00.94亿元,同比增长48.13%,实现利润210.88亿元,同比增长71.93%,分别比全行业平均水平高18.55和37.64个百分点。产销和效益向重点企业集中的趋势十分明显。

(4)外贸出口好于预期,出口增长高于国内销售。鉴于当时的外贸形势,今年年初我们曾预计,出口增速不会过快,全年的出口总额很难恢复到金融危机前2008年的实际水平。今年一季度外贸出口延续了去年的颓势,依然走低,但自二季度开始呈现逐步加速趋势,到8月底出口总额累计达到108.67亿美元,同比增长39.50%。出口绝对数超过2008年同期(101.38亿美元),出口增长高出销售收入增长9.92个百分点,出口产品所占比重进一步扩大,外贸出口对机械工业增长的支撑作用有所增强。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机行业增速明显放缓。前8个月,我省农机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4.32%,成为机械工业中增长最慢的行业。已较2月份23.60%的增速回落9.28个百分点,比全省机械工业平均增速低15.26个百分点。1~8月,全国农机工业销售收入增长22.72%,比我省农机快8.4个百分点,我省农机已连续三年低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目前,虽然还不至于动摇我省农机在全国同行业中的排头兵地位,但我省的市场占有率已有明显下降。

(2)行业应收账款持续增加。前8个月,全行业应收账款达1226.8亿元,同比增长33.79%,高出主营业务收入增长4.21个百分点,资金风险加大。

1.4 全年行业运行分析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省机械工业以每月1个多百分点的步幅稳步回升,到年末达到了增长22.68%的最高值。今年以来,行业增速加快,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两项主要经济指标的累计增长,在3月份达到40.26%和59.04%的峰值后,开始出现小幅平稳回落,到8月底累计增幅已回落至29.58%和40.29%,预计随着去年的基数逐步抬高,今后几个月这种小幅平稳回落的趋势还将延续。但总的看,今年机械工业与宏观经济的基本面要明显的好于上年,经济运行发生剧烈下降的几率不大。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将达到4.8%,中国经济增长为10.5%。近年来业界比较看重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在9月份达到53.8%,较上月上升2.1个百分点,连续第2个月回升,创下近四个月的最高值。因此在世界经济复苏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全年下来,行业增长仍会保持在相对高度。这主要得益于:第一,国家适度宽松的宏观调控政策没有改变,企业外部环境仍然相对适宜;第二,四万亿的投资拉动继续发力,对机械产品仍保持一定的市场需求;第三,对外贸易开始回暖,机电产品出口有望继续回升;第四,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政策以及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导向下,机械装备产品尤其是高端产品的市场需求会有所增加。预计全年,全省机械工业生产销售可保持在25%左右,效益指标保持在30%,出口增长上升到35%以上。

2 2011年行业走势初步分析

明年是我们国家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头一年。目前,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仍处于修订审议的过程中,具体内容尚未正式公布,中央对未来经济形势的判断和相应的政策定位也未明确,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经济下一步走势也不明朗,经济运行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甚至风险还有待化解。

2.1 机械工业外贸出口形势将持续改善

今年年初,考虑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严重性和经济复苏进程的曲折性,我们曾预计2010年我省机械工业外贸出口局面会有一定改善,但出口增速不会过快,出口总额很难恢复到2008年的实际水平。从今年前8个月的统计数据看,外贸出口情况明显要好于预期。据海关统计,1~8月全国机械工业外贸出口完成1650.41亿美元,同比增长35.43%,其中8月当月出口增长42.29%。我省机械也完成出口108.67亿美元,同比增长39.50%。特别是我国机械工业的传统贸易伙伴,同时又是金融危机重灾区的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情况恢复较好。前8个月,我国机械对美国出口259.74亿美元,同比增长34.94%,较年初10.32%的增幅回升24.62个百分点。对欧盟出口288.27亿美元,同比增长37.82%,较年初21.06%的增幅高16.76个百分点。对日本出口145.90亿美元,同比增长32.16%,较年初22.09%的增幅回升10.07个百分点。

通过对前8个月我国机械工业外贸出口走势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一,我国机械工业外贸出口最困难的时期已经渡过。出口总额已超出危机前2008年的同期水平,外贸出口对行业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有负转正。第二,国际贸易秩序恢复程度超出预期。机械工业出口不仅增长较快而且较为均衡,1~8月全行业对发达国家出口增长35.62%,对新兴经济体及广大发展中国家出口增长35.27%。我国机械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比重分别为45%和55%,与2008年大致相当。从出口产品的分类情况看,前期形成的国际分工基本格局也没有大的改变。第三,与行业运行前高后低的状态不同,外贸出口增长则是前低后高,这说明目前我国机械工业外贸出口的恢复性增长是可持续的,未来的外贸出口走势可能会出现波动甚至出现震荡,但不会倒退。中长期看,行业面临的对外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还会增加,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不会改变,机械工业企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步伐将继续加快。

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经济缓慢复苏的态势会更加明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1年全球经济会在今年增长4.8%的基础上保持4.2%的增速,并进一步推进国际贸易稳步增长。与今年相比,尽管明年影响全球经济复苏和制约国际贸易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困扰,经济下行的风险也会上升,特别是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增大,但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外贸发展环境仍将继续改善,国家关于稳定外需的相关政策措施会得到更好的落实,也不会在内需不振的情况下,放任人民币汇率失控,“自废武功”,坐失国际竞争力。另外在国内市场供需矛盾相对紧张的挤压下,企业的出口积极性会进一步提高。预计2011年全省机械工业外贸出口将会与国内运行保持同步,甚至更好。

2.2 国内经济环境稳步向好

(1)国民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发展期的头一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步消退和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出台,我国的中长期发展前景更加明朗,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条件和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进一步增强。“十二五”正处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期,国内需求潜力巨大,机械工业作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装备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升级转型具有极为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机械工业会得到更大的重视,被赋予更高的产业地位,同时也有望得到更多的支持。经过前11个五年计划期,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近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机械工业规模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今后无论从市场需求的升级考虑,还是从行业自身持续成长的前途考虑,行业发展都必须加快由大到强的转变,实现由量向质的飞跃。“十二五”正是完成这一发展任务的关键时期。

(2)未来宏观政策取向有利于机械工业地位的提升。最近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听取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稿)》的相关报告后指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会议表示,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的全过程和多领域。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克难的宏观政策框架。在这一政策导向下,具有高耗能、高污染倾向的重化工业的过度扩张明显要受到抑制,附加值过低的一般加工业也不会得到鼓励。而机械工业与他们相比,总体上具有单位产出能耗较少、污染排放较低、产业链较长、附加值较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明显优势。更为关键的是,机械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将决定我们行业在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升级、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中起到坚实的支撑作用并会得到政策上的鼓励。

(3)明年国民经济仍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做出预测,在今年增长10.5%的基础上,2011年我国经济将增长9.6%,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2011年作为“十二五”规划发展期的开局之年,在推进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工作进程中,要完成两个阶段性任务。一是经济刺激政策退出时机的选择;二是启动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政府从2008年4季度以来推出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到今年底已接近尾声。明年无论是经济运行由“外部刺激型”转为“内生驱动型”实现自主性增长,还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都需要有大量民间资金的跟进,今年5月出台了《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新36条,就是再为民间投资“清障”。但民间资金注入的重要前提是,国民经济必须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以提升回报预期。因此,我们认为,2011年国民经济增长保持9.5%的速度是可以期待的,这即为经济结构调整预留了空间,也稳定了对经济前景的良好预期,优化了投资环境,同时也为我们机械工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较好的基础氛围。

(4)国内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较大规模。在当前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过程中,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的相应增长,仍然是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主要动力。明年,随着“十二五”规划的推出,国家、地方及各部门都将有一大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陆续开工,形成一轮新的投资热潮。尽管投资强度要低于四万亿,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仍会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预计增长不会低于20%。从投资结构看,明年会有两个侧重点,一是区域发展。早在2009年开始至今,国家已批准了13个区域发展规划,从而上升为国家战略。目前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经济区域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首先是国家制定单独成型的区域规划,包括北部湾、珠三角、江苏、辽宁、横琴、关中—天水等区域。其次是国家制定区域性政策的包括长三角、海西经济区、滨海新区等。再是国务院批准的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包括浦东、武汉、长株潭、成都、重庆以及深圳等。新的区域发展规划的付诸实施,将重构国家经济版图,形成由东部和中西部产业梯次转移,相互协调、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二是产业升级。根据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总体要求,国民经济各行业都在制定本行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自身产业优化升级的目标任务,指导行业的结构调整。与前一轮四万亿投资不同的是,无论产业升级或转移,还是新的工业园区建设,投资的侧重点已不再是基础设施的建设,更多的是在机械设备上的投入。这必将成为机械工业未来市场拓展和自身结构优化升级的新的驱动力。

(5)我国机械工业已具有较强实力,有能力在新的发展时期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良好的装备服务。21世纪的头10年,是我国机械工业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2009年,我国机械工业产业规模超过日本和美国跃居世界首位,汽车、发电设备、大中型拖拉机等主要机械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产业规模从2000年的14419.8亿元,扩增到2009年的107484亿元,年均增速高达25%,机械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的比重从2000年的9.2%大幅提升到2009年的19.3%,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3.7%提高到2009年的7.8%。外贸规模持续扩大,进出口增速在全球居于领先地位,2006年首次实现贸易顺差。机械产品国内市场自给率已由上世纪末的不足50%提高到目前的85%以上。行业资本结构已形成多元化格局,非国有资本成分大大提高;产品结构中,新产品产值增幅基本保持高于产销增长的幅度,科技创新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强劲动力;资本结构方面,固定资产持续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新度系数明显提高,全行业工艺装备水平有较大提升,生产条件大为改善。整体看,我国机械工业已处于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在逐渐缩小,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增强,在参与“十二五”发展,为国民经济各行业产业优化升级提供装备服务的竞争过程中将占有较大的份量。我省是国内第二大机械工业产业基地,在国内同行业中的竞争优势相对较强,因而在“十二五”中应有更大的市场作为。

2.3 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1)中央已经明确,2011年乃至整个“十二五”期间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为此,“十二五”期间的GDP年均增速初步确定为7%,确保2020年人均比2000年翻两番,这一目标明显要低于“十一五”7.5%的规划目标。当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是会有一定出入的,但从中可以看出为了取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国家不会刻意追求增长速度,甚至会有意控制过快增长以保持适度,为转方式、调结构争取基本空间创造必要条件。这对于长时期以来处于高速增长宏观背景下的我省机械企业来说,在短时间内是否能够适应。

(2)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安全、资源枯竭等问题将备受关注。明年,随着全球经济复苏,资源矛盾更加突出。从国内情况看,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已成为工作重点,劳动力成本上升势在必行。为抑制通货膨胀,央行已经有所行动,尽管目前尚未采用加息手段,但已提高了部分商行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回收流动性。明年这一趋势仍会强化,企业融资难度加大,融资成本提高。另外,资源税征收试点工作今年已经启动,明年将会在更大范围内铺开。总体看,相对于今年,2011年机械工业各项投入要素价格将面临全面的刚性上升。适时消化、有效转移成本上涨因素,成为企业管理工作中需要认真面对的重要课题。

(3)近来,机械产品进口增速居高不下,如何应对进口冲击,稳定国内市场占有率,已经非常现实地摆在了行业面前。据了解,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被确定为“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点之一,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业可能成为重中之重。同时,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所需装备也都指向了高端装备制造业。因此,加快科技进步,实现由产业中低端向高端的升级,努力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提高自身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成为行业科技创新领域的迫切任务。

上一篇:创卫在行动,我们在成长下一篇:2021公司主管年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