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工作计划

2024-12-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乡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工作计划(通用7篇)

乡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工作计划 篇1

中共***委员会

***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2012年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

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党支部、村委会,乡直各工作部门:

《***2012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工作方案》已经乡

党委、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共***委员会

***人民政府

2012年4月18日

***党政办公室2012年4月18日印发

***2012年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沿党发„2012‟8号文件和全县第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暨春季农业结构调整现场会议精神,加快推进我乡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全面发展,结合我乡实际,拟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我乡的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围绕“四大园区”建设(乌江沿岸农业观光园区、红花生态园区,集镇工业园区和特色产业园区),以生态畜牧业、生态茶叶、商品蔬菜、竹产业、精品水果和核桃为重点,加快推进我乡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全面发展。

二、目标任务

2012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减玉米种植面积600亩、小麦播种面积130亩,新增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500亩、林业特色产业1200亩,其中新增商品蔬菜种植面积1000亩、沙子空心季1500亩、核桃1000亩、竹子200亩。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经济作物比重提高8个百分点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5%以上,力争建成茶叶加工厂1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个,新增养殖大户5户。

三、工作重点

(一)积极推进乌江沿岸农业观光园区建设。一是继续在大溪、虎头和石坝沟三个行政村发展竹产业和沙子空心李。在河边栽竹、路边栽李,这样以来既可美化乌江环境,又能增加农民收入。在沿江三个行政村栽竹200亩、沙子空心李600多亩。二是巩固蔬菜基地建设,大力推广名优蔬菜种植,发展大棚早熟蔬菜。三是推进栽秧李本地品种科学栽培。四是争取沿江公路提级改造。五是争取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改水改厕,净化美化人居环境。

(二)着力推进生态茶园建设。一是加强对红花盖村茶园管理,提茶产业的质量和数量。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招商引资兴办茶叶加工厂,增加农民收入。三是以基地建设为中心向四周发展,增加茶园面积,做强茶产业。

(三)稳步发展反季节蔬菜。充分发挥红花盖村高海拔地域优势,大力发展高山冷凉蔬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目前,已完善土地租赁和土地翻铧,正在建房搭棚,积极筹备。

(四)发展种养专业户。一是年存栏发展5000羽以上养鸡专业户2户,2000—3000羽养鸡大户4至8户。二是继续巩固和发展养猪、养牛、养羊大户,逐步实现专业化养殖。三是鼓励和支持野鸡养殖和竹鼠养殖。

(五)成立专业合作社。今年内,通过引导力争成立沙子空心李***专业合作社和反季节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

四、组织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乡党委、政府立以书记为组长,乡长为常务副组长,相关管口领导为副组长,党政办、农业服务中心、林业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相关村为成员的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乡农业服务中心,负责统筹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工作。实行重点产业部门责任制,生态畜牧业由乡畜牧水产站牵头负责;生态茶叶、商品蔬菜、精品水果由乡农业服务中心牵头负责;核桃、竹子由乡林业站牵头负责;其他配套设施由相关部门牵头负责。各村和相关部门要根据本方案,结合本村本部门实际,拟定工作措施,分解各项任务,明确工作职责,抓好组织落实,确保任务的完成。

乡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工作计划 篇2

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是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

单位和个人,按《苍溪县公务员奖励暂行办法》给予奖励。对年度内未完成消债目标的单位和主要领导,不得评选先进;未经财政部门审核、县政府同意,单位擅自举债的,对该单位目标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对单位主要领导由县政府党组建议县委就地免职并追究相应责任;对因未履行债务管理职责或弄虚作假造成决策失误等行为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管理工作,事关农业综合开发事业的发展。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和农业综合开发政策的调整,目前,产业化经营项目的类型主要有财政补贴、参股经营和贷款贴息;扶持的方式主要有有偿资金、无偿资金、有偿和无偿相结合;管理的模式主要有合同模式、委托(协会)模式、公司加农户模式。双牌县自1989年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以来,扶持了一批产业有优势、生产有规模、原料有来源、科技含量高、产品有市场、发展有前途、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化龙头企业。2009年,双牌县产业化龙头企业万亩原生态茶叶基地建设项目和三鑫竹木地板扩大生产线贷款贴息项目双双被纳入国家农业产业化项目笼子,这是首次获得国家产业化项目。近日,双牌县按照省、市农发办的要求从产业化项目的立项和建设管理两方面入手,进行调查研究,认为农业产业化项目开发要想取得预期的效益,选项立项是关键,建设管理是重点,两者缺一不可。

1 规范和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管理工作必须抓好选项、立项这一关键

产业化经营项目在农业开发项目中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是直接将公共财政投入企业,其财政资金的公共性必须通过企业的发展和带动,间接地体现出来,所以项目的选项、立项就显得尤为关键。

1.1 明确选项的指导思想,坚持立项原则

选择什么样的企业进行扶持,如何选择扶持的对象,这涉及到一个选项的指导思想与立项原则的问题,它贯穿整个前期工作。通过调查研究,结合农业开发的有关政策规定,我们认为产业化经营项目

究刑事责任。选项立项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开发为民的指导思想。农业开发要把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流通企业是否带动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作为是否扶持的基本条件。针对我县实际情况,要重点扶持能消化当地主要优势农产品的加工型企业和能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把是否建立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是否与农民建立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动机制作为立项的首要条件。

坚持发展主导产业的原则。在进行产业化经营项目选项时,要体现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突出规模、发挥优势的原则。双牌是一个林区小县,竹木、生姜、反季蔬菜、潇水河面网箱养鱼、花卉苗木和经济果木是我县六大主导产业。凡是符合这六大主导产业的加工或流通企业,不管是否是龙头企业,我们都应积极关注,跟踪进行管理,符合条件的进入项目库,重点予以扶持。同时对那些在主导产业中处于龙头或领先地位的企业,我们还应主动上门,宣传开发政策,力争立项支持。

坚持效益优先的原则。产业化经营项目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对经济效益低下或不明显的项目坚持不予扶持。要着重考核申报企业效益的真实性、全面性,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有些企业眼前似乎很红火,名声在外、产销两旺、效益也不错,但从发展角度看不具备扩大再生产的条件,原料来源受限制、产品市场受阻,或者企业机制不活、科技含量低,这类项目就不能立项扶持。

坚持扶持重点的原则。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的资金是有限的,对项目的扶持只能起引导作用,一定要突出重点,切忌资金分散、项目繁多、面面俱到、平衡照顾。要把有限的资金整合到龙头企业上来。一是对农民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二是对发展前景好的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要连续立项,重点支持,做大做强。三是对发展好、潜力大、科技强的成长型、外向型企业重点扶持。在产业化经营项目选项时,对那些产权明晰、建立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管理机制、企业经营者事业心强、具有现代经营理念,诚实守信的成长型企业,可以根据企业发展需要,通过扩建和技改,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同时,优先扶持产品科技含量高,转化增值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的企业。

1.2 严格立项条件,规范申报程序

随着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政策的调整,产业化经营项目的扶持方式有了很大改变,惠农程度越来越高,赋予项目实施单位的责任也越来越重,要想得到扶持,就必须有较强的带动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致富的能力,所以项目立项条件是硬性的、明确的、具体的。

要提高对产业化项目选项工作的认识。农业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的选项,是一项经常性工作,也是一项政策性、预见性比较强的工作,对于产业化经营项目建设的成效,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所以要高度重视,加强调查研究,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开发政策,将选项工作融于我们的日常工作中。

坚持逐级申报、越级考核的做法。根据国家和省发布的产业化项目选项公告要求,结合本地实际,采取各种形式发布农业开发产业化项目申报信息,县级要主动做好有关企业的立项申报申请,对照开发政策进行初步把关后报市级入库,这是一个自下而上的逐级申报过程。在此基础上,市级根据县级择优申报情况,组织相关人员及专家深入项目申报企业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真实情况,杜绝包装粉饰,对每个申报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察研究。这样既确保符合条件的企业不会遗漏,同时又防止对企业进行过分包装,不能真实反映企业实际状况,对立项决策产生误导等情况的发生。

1.3 加强产业化项目立项评审

项目评审是产业化项目立项的重要环节,其核心就是选好项目,提高农业开发项目整体素质和建设效益。根据我们调查了解的情况和我们工作中总结的经验,我们认为项目的评审工作要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抓。

对项目申报的各类指标进行综合评估。(1)对项目规模、生产建设条件和技术评估。主要包括项目规模及布局评估、资源条件评估、项目物资供应条件评估、环境保护评估、厂址选择评估、生产技术方案评估、科学技术推广方案评估和质量管理标准体系评估。(2)对市场进行评估。主要包括可研报告中有关产品需求情况、市场前景的分析;项目产品规格、质量、市场定位、营销策略是否得当、生产能力、产品性能、价格、销售对象与方式等进行评估。(3)对资金筹措方案、使用计划进行评估。主要包括项目资金筹措方案评估、资金投入是否符合“集中投入、规模经营”原则、金融机构贷款的承诺文件、资本金来源及数额评估、无偿资金使用是否符合开发政策、有偿资金还款能力评估,以及企业资信情况。(4)对财务分析进行评估。主要包括项目产品成本费用、销售收入及有关税费的评估和项目财务盈利能力分析。(5)对管理运营机制进行评估。主要包括企业带动能力评估、企业运营管理机制是否合理高效、与农民利益联动机制是否可靠稳定。同时,对企业管理水平和组织能力,特别是对企业主要管理人员的诚信度进行综合评估。

对不同类型的项目制定不同的评审标准。项目评审要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资金配套和偿还能力的可靠性进行综合分析论证。

农业开发产业化项目的前期工作如此重要,要求各级农业开发部门,特别是领导要高度重视,真正将此项工作列入领导的工作日程,坚持政策性、技术性,切不可拍脑袋,更不能卖人情。要选出一批符合政策,农民欢迎的产业化龙头企业立项扶持,做大做强企业,更好地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2 规范和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管理工作必须抓好建设和管理这一重点

产业化经营项目选准后,要用活用好农业开发专项资金,将项目建设好,实现扶持的目的,达到扶持的效益。作为农业开发项目建设和管理部门,责无旁贷。

2.1 抓好项目建设实施

明确企业的主体地位。产业化经营项目的建设主体是龙头企业,农业开发部门要加强对项目实施企业的宣传,让他们正确认识并严格执行农业开发政策,强化责任意识,增强推动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致富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明确项目建设的时间进度要求、项目质量要求,使企业真正确立项目的主体地位。

制订科学合理的项目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是项目实施的依据,同样也是上级进行验收的依据,它直接关系到项目实施能否取得预期效益。产业化经营项目计划下达后,要按照项目计划组织编制实施方案。

严把无偿资金安排使用关。农业开发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农业开发的有关政策和制度要求,严格控制产业化经营项目无偿资金的使用方向,进一步明确只能用于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培训和前期工作等,坚决杜绝将无偿资金用于经营性设施的建设,真正发挥无偿资金的公共性。特别要注意,产业化项目实施企业用无偿资金建设基地的问题,这应该成为产业化项目实施建设的一个重点,要按照土地治理项目建设的要求,搞好基地建设,并注意基地的整体形象。

2.2 强化项目管理

按计划管理。项目计划是项目实施方案制定的依据,更是项目实施建设的依据。产业化项目管理中,要始终以计划为准绳,确保各项计划任务做足数量,做足标准。

采取资金控制的管理手段。项目资金是项目建设实施的源泉,要利用项目资金加强对项目管理的控制。一是要千方百计配足各级财政资金,并对企业自筹资金的到位进行管理,可以要求企业按照计划使用自筹资金进行超前实施,确认自筹资金已按计划足额使用到位后,再拨借或报账财政资金。二是通过有偿资金的拨借,控制项目工程实施进度与质量。可以采取按计划一次性签订借款合同、按项目工程建设进度进行拨借到账的办法来加强项目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的管理。三是通过对项目无偿资金的报账把关,加强公益性基础设施、科技等项目工程建设的管理。凡属无偿资金投资建设的工程,必须全部按照土地治理项目要求,实行单项工程验收合格报账制。在这里,要强调单项工程验收终身责任制问题,凡是单项工程验收,必须由县级开发部门分管负责人和业务负责人签字,这是实行报账的依据,相关人员要负起责任。

强化管理责任制。各级农业开发管理部门,特别是县级开发部门,要真正担负起项目管理的责任,在年度项目计划下达后,不能一批了之、听之任之,要明确专人紧跟项目实施,保持与项目实施企业的密切联系,督促企业按序时进度组织实施好项目。

2.3 强化项目检查验收

坚持项目建设中期检查制度,做好建设进度月报统计上报工作。抓好项目竣工验收。年度项目除进行必要单项工程验收、报账和有偿资金拨借外,项目建设竣工后,要认真组织项目建设的总体验收。对产业化经营项目的年度验收要以项目计划和实施方案为依据,检查项目计划的执行情况。其中要重点检查项目资金是否按计划使用到位,特别是无偿资金的使用是否偏离农业开发政策,项目基地是否按计划建设到位。同时,检查项目建设有没有带动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民增收。项目验收后,要充分使用项目验收的成果,真正体现奖优罚劣,对项目建设好、带动能力强、诚实守信的企业,可以连续投入、不断扶持。

乡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工作计划 篇3

今年,我镇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中心和农业结构调整这个主题,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业主开发为突破,以基地建设为依托,狠抓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一定成效。农业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特色发展局面已初步形成;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走种养殖业结合的路子,水禽、稻鱼、生猪、蔬菜、麻竹等农业产业化项目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质量进一步优化,一批名优特新农产品已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五专”等产业化经营组织不断增多,土地流转步伐加快。

一、农业结构调整基本情况

1、推进业主式经营,走产业化之路。

今年,我镇继续把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以业主开发为突破口,以项目为载体,以种植、水禽、水产、生猪生产为重点,积极推行订单农业和业主式经营,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引进业主7户,成片开发近500亩,办起了150亩的光华花草苗木种植基地、200亩的和平鱼鸭混养基地、120亩的笋材两用竹基地、50亩的水果种植园、4亩的隆昌县畜禽良种场等,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引导,带动了全镇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2、种养殖业结合,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

我镇的农业结构调整着力于形成规模,突出特色,重点发展以蔬菜、水果、花草苗木、笋材两用竹为主的经济作物,突出发展小家禽、畜牧、水产养殖,农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在种养殖业主带动和影响下,辐射到全镇发展,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调结构的积极性。截止5月底,全镇共出栏生猪5360头,出栏小家禽15.9万只,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4160人。

3、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善农业基础设施。

以“治水、改土、兴林”为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善农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千方百计筹措资金,逐步推进村级公路建设,曙光、红光等村级公路正在加紧施工,三龙、光华、和平等村级公路正在筹备建设之中,整治病害水利工程3处,渠道清淤10公里,有效地保证了灌区生产用水,确保满栽满插,粮食有望丰收。

尽管我镇的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思想观念仍十分落后,“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仍然存在,多数农民存在“不想调、不敢调、不会调、无钱调”的现象;二是多数农民缺少投入资金,贷款难仍存在;三是土地制约,土地流转还没有真正发挥出作用,规模太小;四是总的来说,我镇调整的步子缓慢,产业化程度低,没有真正“化”起来,开发规模小,带动能力不强。

二、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主要措施

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产业化为途径,突出以企业为龙头、以科技为动力、以基地为依托、以项目为载体四个关键,抓住“建基地、兴科技、抓示范、夯基础”四条主线,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1、建基地,突出规模效益。

农业生产基地是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是龙头发展的依托,要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高产高效的原则,引导、扶持其发展,重点发展一批基地,扶持一批龙头企业,争创一批名优产品,带动一批专业大户,培育一批经纪人队伍。一要加大对现有几个基地的培育、扶持力度,要让这些点真正地“亮”起来,真正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辐射、引导作用,促进全镇的农业结构调整。对这些重点基地,我们要认真落实扶持措施,特别是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扶持,凡是上级投入、县上投入、镇上的投入,一律打捆使用,集中用于龙头企业或重点基地的基础设施、技术改造、品种优化等,要为他们协调金融贷款,加大投入,使其不断扩大规模,提升档次,提高竞争力。二要大力开发业主式经营,形成“业主+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近几年来我镇涌现出了不少业主,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直接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我们要大力扶持其发展。对规模较大,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业主,要在土地流转、银行信货、税费征管等方面给予优惠,将上级的有关优惠政策与业主经营开发结合起来,尽可能将争取到的项目、工程与业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集中人、财、物力,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以实现集中成片开发改造一片,结构调整一片,辐射带动一片。

2、兴科技,提高科技含量。

科技进步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支撑,没有科技为支撑,农业结构调整就难以上台阶。我县从事种养业的专业大户都是靠科技致富的,这在农村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但许多农民的传统小农耕作意识仍然根深蒂固。我们必须及早改变现状,一是要大力开展科技致富典型宣传,增强广大农民的科技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对机关干部、专业大户和广大农民的技术培训,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讲座,结合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培养一批新型农村技术人才,大力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培育特色产品;二要加强技术指导,现在大部分的农民、业主都缺乏技术,要发挥镇农技部门的作用,为种养大户、业主和农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指导、服务力度;三要根据发展需要,根据项目,新成立一些专业技术协会,比如畜禽技术服务协会、水产技术协会协会、养兔技术协会等,以更好地发挥科技推动作用。

3、抓示范,典型带动发展。

搞好典型示范,历来是抓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手段,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各项目的实施,必须靠抓点示范来推动。县上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农业科技人员积极参与农业结构调整项目示范的优惠政策,我镇也要把镇村干部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支持农业技术人员兴办实体,领办或创办农业产业化科技示范基地。干部不仅要引导农民群众调,还要带头调,特别是村四职干部,不能只是下去一味地要求农户们要如何调,这里种什么,那里栽什么,而自己的田土里却仍然如故,未见动静,没有做出示范和引导。因此在今后的农业结构调整中,干部要带好头,做好样,以身示范领着农民干,干给农民看,让农民干有目的,学有榜样,也让农民看后心服口服,自然调动起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夯基础,增强发展后劲。

近几年,我镇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但基础设施仍十分薄弱,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必须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坚持山水田林路气综合治理,重点抓好沱灌三期工程、病害水利工程的整治,加快水利建设;完善高升桥的修建和扩延工作;以三年交通大会战加快村级公路建设,完成曙光、红光、三龙等村级公路碎石路面工程;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

总之,我镇农业结构调整虽有一点成效,但仍处于初始阶段,还需要努力探索和发展,我们认为农业结构调整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将一如既往,继续努力,大胆探索,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使我镇的农业结构调整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年来,回马镇农业产业化工作按照“工业强镇、财政富镇、农业大镇、社会文明新镇”的总体发展思路,紧紧围绕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为根本出发点,切实做好了农业种养殖结构调整和优化,培育了支柱产业,完成了工作目标任务。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18亿元,同比增长16.6%,农民人均纯收入5818元,比上年增加907元,全镇农业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农村社会稳定,人心安定,村庄面貌有了较大改善,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较大提高。

全面完成目标任务

回马镇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67652亩。粮食播种面积49290亩,总产量17746吨,比上年增加5.6%,其中小春粮食播种面积13590亩,总产量达4326吨,比上年增加-0.1%,大春粮食播种面积37112亩,总产量达14962吨,比上年增加2.04%,经济作物播种面积8328亩,总产量达1314吨,蔬菜播种面积5717亩,总产量达10437吨。

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抓好农业生产工作,确保粮食稳产增收。

针对去年冬末今春少雨的天气,回马镇经过精心组织,切实保证了春耕生产用水。加强了农业科技的指导。镇农业战线的干部坚持深入田头、土块,精心组织指导,面对面、手把手传授防治病虫和新品种、新技术的有关知识。组织实施了小麦条绣病的防治现场,有效抑制了病虫害的发生,此外,还配合有关部门对农用物资市场进行整顿,杜绝买卖假农用物资现象发生,确保种子、化肥等农用物资的正常供应。保障了农业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全镇共完成水稻播种面积5311亩,蔬菜播种面积6791亩,玉米播种面积9273亩,其它作物播种面积12283亩。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种植业取得较大突破。

回马镇土地流转面积达到8123亩,其中:向大户集中3645亩,业主租赁4478亩。全年共引进种殖业主20个,其中外地业主12个,本地业主8个,投入资金2560万元。在长江坝、金井坝、郭家坝建起了无公害商品绿色蔬菜产业种植基地,在涪江村建起了中药材示范白芷基地,以金泉兔业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在SD205沿线的村建起了养殖基地。

一是做强做优水果产业。加大对种植户的扶持力度,在夏家沟村、临江村、永和村、光明村、涪江村沿线发展优质水果杂柑3000亩;在文武村种植油桃500亩。

二是加强蔬菜、西瓜基地建设。引进重庆、潼南和当地业主在文武村、夏家沟村、团结村、涪江村、花园村、长江村、梨园村建起6个规模蔬菜种植基地,面积达3500余亩;在团结村、长江村建起2个规模西瓜种植基地,种植超甜小西瓜1000余亩。

三是按照“支部+业主+协会连农户”的模式加强基地建设。依托四川省遂宁市银发公司,在涪江村、花园村、长江村、梨园村、团结村种植中药材白芷示范基地1500亩,引进遂宁财源农木业公司在花园村租地1000亩建立速生杨基地。

(三)、抓好畜牧防疫工作,确保现代畜牧养殖业健康发展

全年,切实抓好了动物防疫工作。及时召开了动物防疫动员会议,向各村(居)委会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层层落实防疫责任,保证各种防疫设施到位,全镇牲畜90%以上注射疫苗,鸡、鸭、鹅、猪100%注射疫苗,确保了我镇无动物疫病发生。

全镇新发展养殖业主4个,一是利用外出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在文武村建起了年出栏1万余只的野鸡养殖场,在涪江村建起了年出栏5000余只的肉兔养殖场;二是利用大学生创业租赁闲置学校办起了年出栏1万余只的肉鸽养殖场;三是引进业主在园艺场闲置房屋建起了二级种猪场1个,自繁自养年出栏生猪达2000头以上。四是依托光明村金泉兔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全镇400余户农户养殖商品兔,年出栏商品兔30万只。

(四)、抓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建立专业合作社,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创新了模式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建立了花园村、长江村土地流转合作社。建立了回马镇蜀康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回马镇金泉兔业专业合作社被省农业厅授予“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称号。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总体水平难以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特别是去年5.12地震后,渠系损毁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

2、农民产业化意识不强,等、靠、要、望思想严重,集体观念淡薄,土地流转和林地流转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发展。

乡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工作计划 篇4

中共永宁乡委员会

永宁乡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关于加快全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的意见》的通知

各村党支部、村委会,乡属各单位:

根据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会议精神,乡党委、政府在深入调查论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全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永宁乡委员会

永宁乡人民政府

2011年

9月15日

关于加快全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

意 见

根据《关于加快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意见》(庄办发„2011‟36号)要求,为了全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努力实现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现结合我乡产业发展实际,就进一步加快我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出如下意见。

一、产业发展现状

我乡总耕地面积38568亩,人均2.4亩,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立足乡情实际,依托梯田资源,按照“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帮扶发展畜牧产业”的总体思路,依靠行政推动,强化示范引导,着力做大做强洋芋、畜牧等特色产业。

(一)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一是洋芋产业。在去年示范带动的作用下,今年全乡种植洋芋1.6万亩,其中全膜洋芋4000亩,集中发展了下湾村全膜洋芋示范点500亩,并依托产业路辐射带动6个村集中连片种植全膜洋芋2000亩,其他村分散种植1500亩,形成了以下湾全膜洋芋示范点为中心的全膜洋芋种植片带。

二是全膜玉米。乡上采取引导与扶持相结合的办法,在发展洋芋产业的基础上,种植全膜玉米2000亩,其中,在河湾、谈街两村建成千亩集中连片全膜玉米示范基地一处1200亩,并在阳洼、老庄

二、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原则,紧紧围绕乡党委、政府的整体规划,立足关山地带土质气候适合洋芋生长的自然优势,把洋芋种植作为全乡的主导产业,进一步加快洋芋产业发展的速度,扩大全膜洋芋种植面积,推进洋芋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发展;立足关山地带草料丰足的优势,把发展畜牧产业作为全乡的特色产业,更加注重发展肉牛养殖小区,不断扩大肉牛养殖规模。

(二)总体思路

以县产业结构调整意见为指导,紧紧抓住县“创建陇东洋芋脱毒种薯繁育基地”的机遇,结合我乡土质气候适合洋芋生长的自然优势,乡党委、政府在深入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把洋芋产业定为我乡的主导产业,在今年示范带动的基础上,2012年集中连片,在全乡大面积进行推广,并逐年压缩露地小麦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洋芋种植面积,特别要注重扩大全膜洋芋、全膜玉米和全膜覆土穴播小麦等高效旱作农业的种植面积,不断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把畜牧产业作为我乡的特色产业,在已建成的两个肉牛养殖小区的示范带动下,不断提高肉牛养殖小区的数量和规模,同时,逐年扩大猪、鸡饲养量。

(三)发展目标

应用,生产优质农产品,打造品牌。实施科技进村入户工程,普及实用技术,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培育新型农民。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推广健康、生态、安全种养模式,以种植“纯绿色产品”为重点,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有机农业,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四、工作重点

(一)大力发展旱作高效农业

1、建设优质洋芋产业基地。把洋芋作为我乡的主导产业,进一步加快洋芋产业发展的速度,建立洋芋产业专业化合作组织,推进洋芋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发展。一是建设脱毒种薯基地。按照满足乡内、畅销周边的要求,2012年计划种植全膜脱毒种薯3000亩,主要涉及谈街700亩,苏山600亩,赵湾700亩,老庄200亩,阳洼800亩,建成初级规模的二级种薯基地,到2015年,全乡种薯基地达到1万亩,实现脱毒种薯种植全覆盖。二是推进规模片带种植。南梁片带,规划在谈街至老庄、赵湾种植全膜洋芋2000亩,涉及谈街、苏山、赵湾、许湾、老庄、阳洼6村;川区片带,规划在河湾至鱼咀良韩公路沿线种植全膜洋芋1400亩,涉及河湾、谈街、秦洼、鱼咀4村;北梁片带,规划在北梁产业路沿线种植全膜洋芋3600亩,主要涉及宋堡、葛峡、漫湾、下湾、陈湾、朱湾6村。同时,在全乡16个村70个社全面推广种植露地洋芋10000亩。到2015年实现适宜区全覆盖,全乡洋芋种植面积达到2.4万亩,洋芋总产量达到4.8万吨,实现产值7600万元。

万只。

五、扶持政策和激励机制

(一)项目扶持政策。全面整合发改、财政、农牧、林业、扶贫等部门到村的项目和资金,集中力量,拼盘使用,全力扶持洋芋产业和畜牧业发展,充分发挥项目资金整合效应,确保实现项目建设效益的最大化。

(二)金融扶持政策。协调金融部门适当放宽贷款条件,合理确定贷款期限,适度增加贷款额度。进一步加大对洋芋商贩和养牛、养猪大户的信贷支持力度。

(三)落实惠农政策。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县关于惠农资金使用管理的有关规定,充分发挥乡惠农服务大厅作用,全面推行惠农资金限时办结制和惠农财政资金“一册明、一折统”支付方式,实行所有的惠农项目和资金公开、公正、透明,确保中央和省、市各项政策性补助不折不扣地落实到户,引导农民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扩大生产,助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四)奖励激励政策。设立“产业开发先进村”、“产业带头人”表彰基金,对发展产业积极、成绩突出的村级组织、种养大户和技术人员给予表彰奖励。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宣传,引导农户转变产业观念。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乡、村干部在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时,要注重和运用典型示范、算帐对比的方法,引导农民群众切实转变种植观念,积极

(四)依托支农政策,促进规模发展。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县各项支农资金,按照“部门协作、整合项目、集中使用、渠道不乱、统筹规划、合理分工”的原则,着力从组织资源、政策资源、资金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等方面进行优化组合,加快农业综合开发。把支农资金向种养大户倾斜,向规模化示范片区倾斜,实行项目资金捆绑使用,以点带面,全面铺开。

附件:

1、2011—2015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表 2、2011—2015年畜牧产业结构调整规划表

主题词:农业产业 结构调整 意见 通知

抄送:县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永宁乡党政综合办公室 2011年9月15日印发

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总结 篇5

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总结

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总结

20xx年,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1号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坚持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紧紧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以扶持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通过抓龙头,建基地,带农户,抓流通,拓市场,促销售,大力加强龙头企业、农产品基地、经营体系、经合服务组织建设。积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多种形式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走出了一条“以工兴农、工农互动”的良性循环新路子,形成了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对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产生了重大作用。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状况

1、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迅速效果显著。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总数发展到159个,从业人数7000人,资产总值达到6.9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总值4.5亿元,销售收入(含交易额)95967.9万元,实现利税9550.5万元,创汇675万美元,带动10.5万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

2、巩固和扩大了一批农业产业化基地。按照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发挥优势,优化结构,不断扩大农产品基地建设规模,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的发展格局,目前,全县已建成优质麦、辣椒、食用菌、速生丰产林、无公害蔬菜、肉鸡、瘦肉型猪等7大农业生产基地,其中优质麦生产基地达到50万亩,20万亩被列入国家优质麦示范基地。辣椒生产基地达到30万亩,其中新推广种植“益都红”辣椒5万亩,蔬菜生产基地近10万亩;食用菌棚达到1.5万座,其中新增5000余座;速生丰产林基地面积达20万亩;标准化养殖小区达到10个,初步实现了蓄禽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

3、培植了一批各具特色的重点龙头企业。通过新建、技改扩建和资本整合等方式,全县共建成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9家,安置劳动力4828人,带动生产基地80亩,带动农户80000余户,实现销售收入73763万亩,利税5090万元,创汇675万美元,固定资产总值达到2828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9个,500万元以上的企业10个。申菇业有限公司、清阳针纺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宏海面粉有限责任公司、**县种子公司、百斯特葡萄酒有限公司、源丰实业有限公司、清南养殖有限公司、濮阳市天口酿造有限公司8家企业属市级重点龙头企业。为加速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县、乡政府通过拓宽渠道,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广泛筹措龙头企业发展资金,采取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和积极开展招商引资等措施,全县新增投资18679万元,新建、扩建、在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7家,其中新建企业濮阳先锋实业有限公司、科迪饲料有限公司、利民面业公司、**脱水蔬菜厂等10家;投资4079万元,扩建申氏菇业有限公司、绿源面粉厂、百斯特酒厂等企业13家;投资6200万元,在建凯利万吨食用乙醇、普丰油脂饲料厂、中瑞恒立农业、保成仙人掌加工厂等企业4家,投入资金8400万元。

4、建成了一批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增强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市场竞争力。几年来,我县的各级政府坚持把加快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作为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来抓,先后建成了马庄桥蔬菜批发市场、城关蔬菜批发市场、阳邵苹果批发市场、大屯禽蛋交易中心、**粮油交易市场等29家专业批发销售市场、投资总额3351万元,占地面积723.5亩,年交易额36835万元。同时,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势,积极参加全国各地的博览会、展销会、农展会等,组织龙头企业、骨干乡镇企业、经贸部门拓展国内外市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农产品及其农产品加工制品,如辣椒、食用菌、蒜粉、茶巾、麦杆画等销往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效促进了农产品流通,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5、形成了一批以协会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全县共创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服务组织51个,资产总额2848万元,入会会员1.5万人带动了2万余户参有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民增收。

6、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区域布局调整,发展区域特色农产品生产,产业化经营,已成为我县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按照突出特色搞调整、突出区域优势搞调整、突出规模效益搞调整的原则,以仙庄、马村、瓦屋头等乡(镇)为主的县东部发展辣椒种植达到30万亩,以城关、柳格、固城等乡(镇)为主的县中部发展食用菌棚达到1.5万余座,以阳邵、古城、韩村等乡为主的县西部沙区发展速生丰产林达到20万亩,在全县构筑起了“红、白、绿、”三色农业及东椒、西林、中菌的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和产业化经营的格局。还形成了优质粮食小

麦、玉米、无公害蔬菜、畜禽、农产品加工四大农业主导产业。农业结构调出了规模调大、效益调高、产业调特的发展态势。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协调指导。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快速发展,县委、县政府把它作为强农富民的重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狠抓落实。一是县、乡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亲自管,负总责,并按照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个规划、一套政策的四个一的管理办法认真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完善工作。切实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顺利进行。二是政府及其各职能部门积极创造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从市场机制与建设、行政管理体制、资金筹措、法律法规保障等多方面创造条件,引导和支持农业产业化健康快速发展。三是注重强化对农业产业化的信息服务,帮助农户和企业掌握市场、了解市场,提高农户、企业驾驶市场的能力,努力实现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网络。同时组织发动全社会爱农、扶农、支农,为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创造良好的政治氛围。

(二)加快结构调整,培育优势产业。从有利于规模经营、农民增收出发,积极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如粮食生产扩大推广优质专用小麦、玉米面积,20xx年全县新增优质麦种植面积10万亩,玉米以科技入户工程的形式推广优质玉米40万亩,粮食种植总面积达到105万亩形成了,以小麦、玉米为主的粮食产业大优势、蔬菜生产大力发展无公害和反季节保护地栽培,打造绿色产品新优势;辣尖椒生产逐步实施区域化、规模化种植,在县东形成了千亩成方、万亩连片的规模种植优势和**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并成为豫北地区最大的辣椒生产基地。

(三)培育扶持,壮大龙头,选准农业产业化发展突破口 坚持把培养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突破口,着力拉长产业链条,以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农业产业化。一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构筑产业新优势。依托优质麦、玉米、辣椒、食用菌等农产品资源优势,发展精深加工和宗合利用。投资2.1亿元,新上了10万吨乙醇、科迪饲料、先锋实业、中原糠醛厂、利民面业等项目,年可加工转化玉米31万吨、小麦30万吨、辣椒5万吨、大豆6万吨、玉米心2万吨、棉花籽4万吨,主要农产品资源充分转化,附加值大大提高,使资源优势迅速转化为产业优势。二是加大扶持力度,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在财政政策、金融贷款、生产用地等方面对龙头企业倾斜,县财政每年列支资金400万元,银信部门先后发放贷款9036万元切实解决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税务、土地等部门严格兑现优惠政策,各智能部门想方设法创造发展条件,加油助推。全县先后建成“农”字号龙头企业69家,其中,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三是全面开展农业招商引资,先后引进了上海光兆、北京中林、郑州杨森公司、青岛先锋实业、河南恒立农业、普丰油脂等一大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项目在**落户,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强大的外力支撑。

(四)抓好基地建设,打造龙头企业发展平台。一是围绕龙头建基地,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以龙头带动基地发展,以基地服务于龙头。依托先锋实业、申氏菇业、伍玉泉面业等龙头企业,创建了优质麦、辣椒、食用菌、速生丰产林等生产基地。二是突出特色优势建基地。根据不同的种养传统优势和规模发展程度,建立特色基地。三是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各具特色、布局合理的优势,产业和产品,形成区域再的主导产业,建立具有本地特点的规模较大的商品生产基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形成商品批量、加工批量、销售批量,使资源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达到最优化,打造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平台。如仙庄乡在发展辣椒生产专业乡的同时,带动全县18个乡(镇)大力发展辣椒种植,从而形成了全县辣椒生产较大的群体规模。为解决椒农产品销售问题,县、乡政府协调资金投资300多万在仙庄乡鹤台公路建成了占地47亩,拥有门店200间的尖椒批发市场,并与四川、重庆、湖南等地客商建立了长期稳固的供货合同关系。去年9月份引资5000万元建立了辣椒储藏、加工、销售与一体的龙头企业——濮阳先锋实业有限公司,延伸了产业链条,实现了市场、龙头、基地的有效对接。文秘114版权所有

(五)树立创新意识,探索完善经营形式。一是对一些订单农业的组织模式实行依法签定,信守合同,使生产与经营者真正结成利益共同体,确保各方特别是农户的利益得到可靠的保证。二是探索组织更多的农户以劳动形式和土地租赁形式,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合理有序的土地流转,使农民承包地成为龙头企业的生产基地,获得劳动和租赁双重收入。如保成兴帮食用仙人掌公司租赁王什北豆固、大村、东王什、坟抬头四个村300多农户承包地800亩,投资6800万元,发展仙人掌种植及深加工,安置当地劳动力600多人,以公司 农户的形式,农户把土地出租给公司,公司把失去土地的农民雇佣到公司从事种植管理仙人掌和产品加工,使公司不仅具有了可靠生产基地,而且使农村劳动力和土地得到了可靠的双重收入,实现了农户和公司共赢。三是大力发展以“龙头企业 农户”“专业市场 农户”“龙头企业 基地 农户”“中介组织 农户”“专业协会 农户”等为主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把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农户、生产基地、营销市场有机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农业经济整体高效的共同发展体系。如先锋实业有限公司今年一开始就与全县万余户农民签订了5万亩“益都红”辣椒种植合同,实行订单生产,向农户统一提供种子和技术,保护价回收产品,生产与大市场的成功对接,达到了互利共赢的目的,走出了一条“龙头企业 基地 农户”的发展之路。

(六)健全中介组织,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中介组织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要按照农民自愿、互利和民主管理原则,建立、健全和完善各类中介组织,并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结合起来。通过近几年实践,我县重点指导发展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科技部门、专业协会、专业大户和经纪人等多种形式的中介服务组织,在企业与农户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如县妇联与山东风阳集团联姻,充分发挥上牵集团公司下联千家万户的中介作用,在全县发展合同养鸡户达500余户,户均年纯收入8000多元,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架起了一座金桥。(七)加强科技指导,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一是建立健全和完善生产基地,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进行大量试验、示范,积极推进良种化和优质、高产、高效特色品种化进程。以农业高科技示范圆为载体,引进、示范、推广国内外名优农作物、食用菌等新技术67项新品种16个,辐射带动了一大批特色明显、效益可观的示范基地,催生了5500多户科技示范户。二是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创造一个“蓝天碧水净土”的良好生态环境,规划建设一批标准较高的绿色食品园区。今年仙庄乡4万亩辣椒被确定为省极定点第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马庄桥、纸房、六塔、瓦屋头、等八个乡(镇)确定为全省无公害标准化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三是重视开发农产品名牌,实施品牌战略。依靠科技提高质量,依靠质量创立名牌,依靠名牌开拓市场,充分发挥品牌效应。近年我县涌现出的“澶都”尖椒、“宏海”面粉、天福酱菜、清阳茶巾等国家、省级农产品品牌,抢占了市场制高点,拓宽了农产品销售空间。四是花大力气开拓市场。树立现代市场营销理念,强化市场营销手段,使龙头企业开拓市场能力有一个大的提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低,效益差,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2、生产基地优质产业规模小,专业化生产水平低,产品档次不高,更主要是缺乏优质、无公害、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农产品。

3、资金困难已成为制约农业产业化特别是龙头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和“瓶颈”,融资渠道少,贷款难,资金周转缓慢,阻碍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正常发展。

4、龙头企业联基地、带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不够完善,合同、契约的履约率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

5、产业链条短,最关键是种植、养殖、储存、加工、运销等环节不能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不成农业生产环节完整的产业系列和产业链条,并且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市场发展滞后,农产品销售不畅,农民增收困难。文秘114版权所有

四、今后工作打算

1、加快发展龙头企业。着力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重点围绕优质专用小麦、玉米、果品蔬菜、食用菌、辣椒、纸浆林等,新上一批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项目,力争3-5年内龙头企业总数达到100家,新增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5-10家,创办省级龙头企业2-3家,创办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打造一批竞争力强和市场占有率高的龙头企业集群,实现龙头企业发展有较大的突破。

2、实施龙头企业带动,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联结基地带动农户的功能,加速农产品加工增值、流通增值,加快基地的形成,强力推动农业产业化。(1)发展优质小麦深加工转化产业。扶持增强伍钰泉、利民面业、中粮挂面等麦业龙头,大力发展专用面粉及其深加工制品,着力培育优质无公害小麦生产基地。

(2)发展玉米深加工转化产业。以凯利乙醇、玉米加工企业为龙头,对玉米进行深加工和转化利用,大力发展优质玉米产业。

(3)发展蔬菜加工产业。以先锋实业、天口酱菜、大力发展辣椒产业,培育壮大辣椒生产深加工基地。

(4)发展畜禽养殖小区建设。大力发展瘦肉型猪、肉鸡等养殖业,加快畜禽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建设。

(5)发展速生丰产林产业。以上海光明、北京中林、郑州杨森公司为依托,配套建设县西部沙区速生丰产林基地;并对林产品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乡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工作计划 篇6

日期:2011-09-06 16:03 来源:未知

郑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认定和运行监测工作,加强对重点龙头企业的服务与扶持,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按照农业部等八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农经发〔2000〕8号)和《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暂行办法》(农经发〔2001〕4号)以及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关于对农业产业化省重点龙头企业进行运行监测的通知》(豫农产经〔2002〕1号)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农业产业化经营市级重点龙头企业是指以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或观光农业为主业,通过各种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相联系,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能够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并在规模和经营指标上达到规定标准,经郑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导小组认定的企业。

第三条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的认定和运行监测工作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引进竞争淘汰机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不干预企业经营自主权。

第四条 凡申请并已获准作为市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各种所有制企业,适用本办法。

第二章申报

第五条申报企业应符合以下基本标准:

一、组织形式:依法设立的以农产品加工、流通、养殖、种植为主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各种所有制企业。

二、经营产品:企业中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增加值占总增加值的70%以上。

三、经营规模

(1)加工型企业:要求资产总额1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800万元以上,年销售收入2500万元以上。(2)养殖型企业:要求资产总额12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600万元以上,年销售收入1200万元以上(奶牛养殖小区资产总额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280万元以上)。养殖规模应分别达到:猪场年出栏1万头以上;蛋禽场存栏3万只以上;肉禽场年出栏5万只以上;奶牛场存栏300头以上;肉牛场年出栏300头以上;羊场存栏2000只以上;水产养殖场水面500亩以上,年产鱼类500吨以上。

(3)种植型企业:要求资产总额12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600万元以上,销售收入1500万元以上。

(4)流通服务型企业:要求资产总额10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500万元以上,销售额2500万元以上。

(5)市场带动型企业:要求市场规模达到20000平方米以上,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资产总额11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600万元以上,年交易额2亿元以上。

(6)综合型企业:要求资产总额12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600万元以上,销售收入1500万元以上。

四、经济效益

企业应不欠税、不欠工资、不欠社会保险金、不亏损、不欠折旧。

五、负债与信用

企业资产负债率低于60%;银行信用等级A级以上(含A级)。

六、带动能力

通过建立可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特种养殖业和农垦企业除外)的数量达到1000户以上;畜牧水产养殖业带动农户数量达到500户以上。企业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过程中,通过订立合同、入股和合作方式采购的农产品原料或购进的货物占企业所需要原料或所销售货物的70%以上。

七、产品竞争力

在市级同行业中企业的产品质量、科技含量、新产品开发能力居领先水平,主营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质量管理标准体系,产销率达90%以上。

第六条 申报材料

申报企业应提供企业的基本情况,并按照本办法第五条要求如实提供有关申报材料。企业的资产和效益情况需经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审定;企业的资信情况需由其开户银行提供证明;

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和带动农户的能力需由县级(包括县级)以上农业主管部门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第七条 申报程序

一、按照属地管理和自下而上申报的原则,由申报企业于每年8月10日前向管辖所在地县(市)区农业产业化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二、各县(市)区农业产业化主管部门对企业所报材料的真实性进行预审筛选,将符合条件的申报企业列表汇总,报经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导小组审核同意,然后将申报企业的申报材料连同审核意见和相关证明材料于每年8月底之前,一并报郑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下简称市农技中心),市农技中心负责收集整理各县(市)区的申报材料,然后报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八条郑州市市直有关部门直属企业按照本办法第五条的标准要求准备申报材料,由市直有关部门正式行文并于8月底之前直接上报市农技中心。

第三章认定

第九条 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各县(市)区推荐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进行复审,重点审查申报企业是否符合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认定的基本条件,对企业与农户建立的利益联结机制形式及对农户的带动能力等要进行实地抽查,然后提出复审和初选意见,填列《郑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初选汇总表》。

第十条 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组对初选企业进行全面考评,提出考评意见,上报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导小组批准认定。

第十一条经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导小组认定的企业,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由郑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导小组发文公布,并予以颁证授牌,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享受政府优惠政策。

第四章运行监测

第十二条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实行动态管理,建立竞争和淘汰机制,做到可进可出。

第十三条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动态监测制度,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发展情况,并进行运行监测评价,为企业的进出提供依据,为有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第十四条实行两年一次的监测评价制度。具体办法是:

一、报送材料: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在进入运行监测年份的3月15日之前,应将反映企业变化情况的基础材料报送企业所在地的县(市)、区农业产业化经营主管部门。报送的基础材料包括:重点龙头企业两年运行期间发展情况汇报及基本情况统计表、经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审定的企业资产和效益情况、开户银行提供的资信证明、县级以上(包括县级)农业主管部门提供的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及带动农户情况证明、应享受优惠政策的落实情况等。

二、县(市)区材料汇总与核查:各县(市)、区农业产业化主管部门对辖区内市级重点龙头企业所报基础材料进行汇总、核查、整理后,于4月15日之前报市农技中心。

三、市级考核:市农技中心对各县(市)、区报送的申请监测企业的材料进行认真审核、汇总,并于4月底报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根据企业报送的基础材料,实地对企业进行全面监测考评,提出监测考评意见,上报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导小组审定。

四、发文颁证: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导小组对监测合格的企业予以发文公布。

第十五条 动态监测合格的市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继续享受政府有关优惠政策;对监测不合格的企业,取消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资格,两年内不能重新申报市级重点龙头企业。

第十六条各县(市)、区农业产业化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所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的监督管理,建立龙头企业统计档案,将企业基本情况按有关报表要求统计汇总,于每年的7月底之前和次年2月底前两次报市农技中心。对拒不接受各级产业化主管部门监督管理,不按时上报统计报表的企业,视情况严重程度,给予通报批评直至取消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称号。

第五章附则

第十七条市级重点龙头企业更改企业名称,需要对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称号予以重新确认的,企业应出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营业执照等更名材料,由县级农业产业化主管部门或市直有关部门提出审查意见,报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导小组办公室予以审核确认。

第十八条 各县(市)、区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导小组可根据本办法制定本地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有关管理办法。

第十九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郑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办法》(郑农产〔2004〕5号)同时废止。

乡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工作计划 篇7

一、我市农业产业化的成效和特点

近年来,我们按照省委“推进产业化,全面建小康”的战略思路,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构建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在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发展专合组织、建立农产品基地、创立农产品品牌等方面狠下功夫,实现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了规模扩大、领域延伸的新格局,显现了竞争力增强、带动力提高的新态势,找到了用现代工业的理念、先进科技成果建设现代农业的新途径,构建了政府扶持、企业带动、农民参与、中介组织服务的多方合力推进的新机制,走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新路子。2005年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发展到1160个,带动 42万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户均增收达到1393元,人均增收366元,高于全市人均增收57元。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其主要特点是:

一是成长壮大了一批龙头企业。近年来,我市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由少到多,由小到大,规模以上龙头企业个数达到60家,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达7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1家,高金、美宁成为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的20个龙头企业之一。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40家。2005年,40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已拥有固定资产12.07亿元,实现销售收入45.4亿元,实现利润1.2亿元,上交税金6839万元,实现出口创汇3666万美元,占全市出口创汇总额的40%以上,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企业增加值已占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2.5%。

二是发展了一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连接龙头企业和农民的重要纽带。全市已涌现出了桂花养猪合作社、鸣凤山羊协会、大英天保柚子协会、大英天府肉鹅协会、射洪棉麻协会、银发白芷协会、安居黄金梨协会、安居沙田柚协会、农友牧业合作社等一大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这些专合组织在组织农户搞好种养业的标准化生产、带动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市已建立各类专合组织498个,入会会员达11.6万户。

三是建立了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全市把基地建设作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第一车间”来抓,围绕畜牧、粮油、果蔬、棉纺丝绸、中药材等主要产业,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建设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高金、美宁、齐全、颐康等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农户建立优质生猪无公害养殖基地42个、优质肉牛基地12个、颐康鸡基地10个;汇强、鑫泰、齐全等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建立优质糯稻、高芥酸油菜、专用玉米基地30万亩;格林、美宁、松涛、金华清见等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建立优质果蔬基地9万亩;射洪棉麻、隆泰丝绸、万利丝绸等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建立优质棉花生产基地20万亩,标准桑园5万亩;银发公司带动农户建立白芷基地2万亩,其中达到GAp标准的已有2000亩;香叶茶业公司带动农户建立标准茶叶生产基地6000亩。在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中,已有松涛麻竹笋基地、齐全饲用玉米基地、美宁蘑菇原料基地获得国家颁发的绿色食品基地认证证书;42个生猪基地已获得国家颁发的无公害食品基地认证证书,射洪棉麻公司的棉花生产基地、香叶茶业公司的茶叶基地已被国家认监委、国家供销总社认定为标准化生产示范区。

四是创建了一批农产品品牌。目前,我市已有“高金”、“美宁”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全省200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中仅有4个中国驰名商标,我市就占2个。美宁的蘑菇、松涛的麻竹笋等14个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证书,高金的生猪、格林的蔬菜等63个产品获得无公害食品认证证书,“颐康鸡”成为全省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方土鸡品牌,沙田柚多次获得农业部部优金奖,银华白芷通过国家GAp认证。

总结近年来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历程,主要有以下几条经验值得肯定,我们要坚持和推广。

一是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现代农业的重要工作来抓。每年坚持安排专项农业产业化资金,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坚持集中扶持,将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沼气配套建设资金、支农资金打捆使用。2005年各级财政通过项目打捆扶持资金超过亿元,带动引导龙头企业投资达到4.5亿元。

二是突出主导产业,培育带动主体。我市按照“依托龙头企业发展原料基地,按照比较优势确立主导产业”的思路,近年来重点发展了畜牧、优质粮油和道地中药材等产业。

三是探索企农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增收。近年来,我市在普遍实行订单合同的基础上,对建立合作制、二次返利、股份合作、农户土地使用权入股等利益机制方面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多种多样的合作模式,加速了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四是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打造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及时制定了我市《农业标准化实施意见》,在农产品的规范化栽培、标准化施肥、环境质量监测、农药残留的控制和农产品的检验检测等方面进行规范。

五是发展新型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力度,指导专合组织加强管理,建立适应市场机制的经营管理体制,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使这些专业合作组织在为龙头企业建基地、为农产品找市场上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六是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专门的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和相关部门争创知名品牌。重点培植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面临的问题

尽管这几年我们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龙头企业整体实力不强。一是龙头企业发展不平衡。2005年,40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中,除高金公司销售收入名列全省200家省级龙头企业前茅外,其它企业销售收入与全省持平,但上交税金比全省平均低40%。二是科技含量低,产业链不长。多为粗加工,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少,产业链短。三是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和营销方式落后。我市重点龙头企业,相当一部分生产方式为作坊式,管理方式为家族式,经营方式为摊点式,营销手段落后,市场拓展能力弱,缺乏经济规模产生的成本优势。从7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平均固定资产来看,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200万元。

2、主导产业优势不突出。由于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下造成的资源配置不合理,影响了产业合理分布,形成目前农产品加工企业分散度大、集中度低;产业同构、低水平重复建设,产业门类多,重复多,区域比较优势不突出,同质化现象明显。

3、企农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完善。全市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虽然大多与农户签订了订单、合同,但农民仍然处于从属地位,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并不紧密,利益共同体尚未真正形成,农民并未享受到加工环节的利润。

4、一体化体系尚未真正建立。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生产、加工、销售三个环节都存在短腿现象。近年来我市肉食品加工企业经过改制、加强内部管理、加大技术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措施成长起来了,加工环节质量保证了,但缺乏符合国际标准的加工原料——生猪、牛、羊等农产品,致使加工产品达不到出口标准,削弱了市场竞争力。而另一些有优势的资源,如白芷,由于缺乏精深加工企业,致使产品开发不够而发挥不出比较优势。

三、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努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总体水平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新农村建设中一件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要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我们要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这个中心,牢牢把握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这个重点,加快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建设步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良好的产业基础。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思路是:围绕畜牧、粮油、果蔬、棉纺丝绸、中药材等支柱产业,以生猪、肉牛、小家禽、蔬菜等拳头产品为重点,以项目为载体,突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集中连片、形成规模。全市要集中力量、集中资源进行重点扶持,重点开发,逐步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集群、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市场竞争力强的拳头产品。

今后五年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奋斗目标:一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收入要力争做到五年翻两番,从目前的销售收入45个亿,到2010年达到18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有大的发展。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家,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5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20家。专合组织达到600个以上,其中固定资产50万元、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专合组织达到50个。二是农产品加工有大的突破。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增加值80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以上。三是农产品品牌有大的提升。市级以上的重点龙头企业食品类产品全部达到无公害或绿色标准,新增绿色食品10个,创建有机食品5个,培育全省著名商标新增10个以上,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2个;四是对农民的带动面和增收的贡献有大的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农户面达到80%,农民增收中的60%来自于产业化经营。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统筹协调,增添措施,切实抓好以下工作:

1、着力做强做大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就是支持农业,就是扶持农民。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就是要发展拳头产品,打造骨干产业。一是要倾力打造龙头企业集群。二是要大力培育企业品牌。三是要大力提升龙头企业创新能力。四是要重点突破精深加工。五是要着力抓好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六是要努力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对产值目标上亿元的每个龙头企业都要落实一名市级领导和责任部门联系,这个工作请市农办、经委、发改委落实。

2、大力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村专合组织为农民服务,是技术推广的组织者,是帮助农民解决具体困难,沟通农户与企业、农户与政府、农户与市场的重要渠道,是解决千家万户分散经营小生产与国际国内大市场矛盾的重要桥梁。7月17日的《经济日报》讲陕西省礼泉县苹果产业链是怎么拉长的:礼泉县的苹果面积是50万亩,年产50万吨苹果都种得好、卖得出、能增值,其经验就是三条,一是规范交易行为,二是建好产地市场,三是建立保护机制。建立保护机制就是建各种协会,通过全县90多个果农协会把服务延伸到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特别是果农协会代表果农与企业签订合同,提高了果农的市场主体地位,保护了果农利益。柚子协会、黄金梨协会、生猪协会等,由龙头企业牵头可以,但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害怎么办,只有通过协会和专合组织来保护农民利益,来跟企业对话。这在国外是经验,在全国、全省,包括我市都是经验。我们必须下大力气抓好专合组织的发展,发挥协会和专合组织在农民与企业、与市场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3、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推进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市委、市政府是高度重视的,也专门出台了文件。对这个问题,我再着重讲一下。为什么我们的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就是我们的“第一车间”生产标准化水平低。对种植业、养殖业,农业、畜牧等部门要制定详细的、可操作的种植和养殖的技术规范和规程,让农民懂得养猪、养牛、养鸡、养鸭怎么养,种水稻、种蔬菜、种水果怎么种。比如生猪,从引种到饲养,每天喂什么饲料,饲料成份是什么,喂多少,打什么药,都要每天有记录,都要有标准。这样按标准喂的猪就肯定有竞争力。在这方面,我们的有关部门是大有可为的。高金、美宁的产品要出口,要有竞争力,目前关键是要建设好“第一车间”,为企业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原料。政府要加大投入,对农民实行层层培训,要让农民懂得生产的产品是商品,是为卖而种的,生产必须按标准进行。

4、着力抓好拳头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产业带的建设。我市农产品品种虽然十分丰富,但是缺乏名牌特色农产品,就是已有的几个特色产品,仍存在规模太小、市场占有率很低的问题。比如在市场上享有一定声誉、颇受消费者喜爱的沙田柚,目前投产面积不足2万亩,而且品质退化。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必须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确立全市的拳头农产品,做强做大产品规模,实现一个拳头产品带动一片基地,一片基地形成一个产业。

5、积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优化政策环境。为了全面贯彻中、省农业产业化会议精神,市上从2006年开始增加了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预算,重点支持一批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龙头企业及专合组织。各级政府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增加对农业产业化的财政扶持。二是改善政务环境。从体制、机制、制度上加强政务环境建设,形成一套积极主动、办事快捷、管理科学的服务机制。三是建设法治环境。不得干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合法生产经营,不得违反有关规定随意进入企业检查。要严禁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四是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市上将建立一批农产品销售中心、配送中心和专卖店,建立农产品拍卖、电子商务等交易平台,促进农产品及加工品流通更加畅通、高效。五是强化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完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和企业信用等级制度,扩大信贷投入比重,着力解决龙头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农行、农发行、农村信用社等要把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重点,做好公开授信工作,确定合理贷款期限,并给予利率优惠。对出口加工企业的农产品收购资金,要优先放贷。积极探索保险体系建设,鼓励各地以多种方式发展农业保险,率先在优势农产品主产区进行试点,逐步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农业保险制度。最近法国安盟公司到XX开展畜牧业保险,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要大力支持。

6、切实加强领导。要按我市发展的拳头产品和骨干产业,加强领导力度,明确部门分工,落实责任。各区县也要根据本地实际,确定重点发展的拳头产品,落实专人和部门分管。涉及农业产业化的相关部门财政、发改委、税务、工商、国土、经委、技监、环保、科技、建设、金融及农口各部门,都要结合职责分工,细化措施,把产业化的各项政策切实落实到本部门和具体项目上。要充分发挥各级农业产业化领导机构、工作部门的作用,加强统筹协调,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对每个拳头产品,都要落实专门的领导和人员负责,制定专门的配套政策,实行一品一策、一企一策,一级抓一级,抓到龙头企业,抓到协会,抓到基地乡镇村社,抓到专业大户。美宁年加工肉牛能力达10万头,目前养殖供应量却很小。大英县现在肉鹅发展规模才300万只,离1000万只目标差距还很大。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抓落实。工作布置后,一定要抓落实,抓督办。落实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研究,但首先要执行,落实的情况要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这要作为一条纪律。

上一篇:体育科学研究方法重点下一篇:给学校感谢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