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实验题

2025-01-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三年级实验题(共11篇)

三年级实验题 篇1

1、在做研究的植物根的作用的实验时,你观察到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吗?说明了什么?

2、给你一块没有标明南、北极的条形磁铁和一个指南针,怎样快速判断条形磁铁的南、北极?

3、小明刚洗完头,你有那些办法让他的头发干的快一些?

4、夏天,把冰棍从冰箱中拿出,不一会儿,冰棍的包装纸上会出现一些水珠。这些水珠是怎么形成的呢?

5、请你想个办法从装有水的细口瓶中取出一根针,并说说这样做的原因。(注意:水不能倒出来)

6.比较两杯水的温度,可以有哪些办法?

7.云、露、雪、冰、水蒸气都属于水吗?为什么?

8.夏天,晾在阳台的湿衣服为什么很容易干?衣服上的水去哪儿了?

9.桌上有一个纸盒,纸盒里有一块磁铁,如果用一个指南针接近纸盒,你推测指南针会怎么样?

10.比较冰和水,它们有哪些相同的特征和不同的特征?

三年级实验题 篇2

良好的实验习惯应包括:遵守规则、正确使用仪器、规范的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实完成实验报告、注意节约材料和实验安全等。我在教学中注意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上给学生进行示范, 对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提出严格要求, 对如何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则加以具体指导。

一、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

俗话说,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学生进入实验室前, 教师应先告知学生应该遵守的一些规则。如:进入实验室按指定座位就坐, 并保持室内安静, 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第一次进入实验室时给学生合理安排好座位。学生进入实验室后, 再告知学生实验室的规章制度, 一旦违规, 将按制度进行相应的处理。如, 未经教师许可, 不得动用仪器或实验材料, 因违章操作损坏仪器者应当赔偿。实验完毕, 实验组长应组织学生协助教师清理仪器装置, 搞好清洁卫生, 关好水源、电源。对于三年级的学生, 一开始还没有形成这些习惯, 所以教师一定要反复训练, 加强监督, 按要求完成的小组方可离开实验室, 让每一小组在实验前、实验中及实验后都逐渐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训练和培养科学的实验方法

科学的实验方法的训练和培养, 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 需要有教师的指导。

1. 规范的实验操作

学生初学科学实验基本操作时, 我除了在课堂上演示规范的实验操作让学生模仿外, 还将操作要点以“口诀”的方式介绍给学生。如, 在《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这节课上, 学生初次接触胶头滴管, 我先通过展台给学生示范, 告诉学生胶头滴管正确的使用方法, 并用口诀告诉他们应“捏头赶空气、放手吸试剂、悬空滴液体、管口勿触壁”。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时, 教师应巡视, 及时纠正学生不规范的操作步骤。

2. 认真的观察

学生在初步观察的过程中, 要注重观察的客观性。必须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培养学生注重客观性之前, 教师首先必须明确, 课堂上以学生生成的内容为立足点进行导引, 而不是将学生朝着知识点生拉硬拽。如, 学生在叙述食用油的特点时, 往往会说到黏手, 这时只需要规范他的语言, 牵引到黏手上。对于油的透明, 将图案放在油杯杯底, 以此用事实来说明透明的特点, 由于有些油会略显浑浊, 学生也会提到有点透明这种说法, 这都是非常客观的描述, 没有必要去纠正。其次通过看、闻、摸等感官, 让学生注重知识的关联, 比如, 由“看”这个动作可以联想到“闻”“摸”“尝”等方法, 在此需要强调科学探究实验中的安全事项, 注重观察的全面性。

3. 客观的记录

在实验过程中及结束后, 学生要详细地将实验过程与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本上。记录的方法多种多样, 可以用数字、文字表格, 也可以画成图。如, 学生在观察水和食用油滴在报纸、蜡光纸和玻璃片上的形状时可以用画图的方式来记录。

4. 准确的汇报交流

在实验结束后, 通过汇报交流与总结, 建立师生对话或生生对话。比如, 当学生说到水和油进入纸中, 可以及时地告诉他们是渗透或者浸润, 在学生描述性语言缺乏时, 及时地帮助他们回忆一个准确的词语, 既可以矫正, 又可以学习。又比如, 个别学生在水和食用油渗透进入报纸的速度不好把握, 在汇报时出现问题。此时, 及时利用对抗质疑, 让学生针对这个现象进行汇报, 教师只是一个聆听者、学习者。注重当堂纠错, 及时矫正反馈。

三年级实验题 篇3

物理开放型实验题是指题设条件不确定、解题方法多样化、答案不唯一的题目。这些试题或条件开放,或策略开放,或结论开放,或综合开放,可谓千姿百态。通过求解这一类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开放型实验题,一定要用开放性思维,对题目所给的条件、过程、结论,进行全面的分析。这类问题往往答案较多,要选择简单明了的答案进行回答,回答时要有清晰的逻辑并应使用准确的物理语言。

求解开放型实验题,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个有心人,要灵活运用物理知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这就需要我们抓住题目中的重点字句进行分析、推理、比较、联想,结合概念、规律、现象、状态、情境,图形或图像等方面加以理解。为加强同学们对这类试题的理解,现将它的几种分类解析如下:

1 策略开放型

这种类型的试题要求学生根据题目所设条件和要求,寻找切合实际的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变学生的单向思维为多向思维,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和广阔性。

例1 给你一个透明玻璃杯、一支铅笔、一块塑料薄片,足够多的自来水。请你选用这几种器材,设计三个物理小试验,并指出它所属的物理现象或与之相关的物理知识(用文字说明)。

思路方法:本题为策略开放型试题,可以从光学、力学、声学方面来考虑。

答案:(1)往杯子里装水,然后把笔放到杯子后面,透过杯子发现铅笔变粗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2)往杯子里装水,然后把笔放进杯中,从旁边看,铅笔好象折断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3)用笔尖和笔尾分别按到手指上,感觉到笔尖按下去更疼。说明压力产生的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4)把塑料薄片放在装了水的玻璃底部,快速抽去塑料薄片,玻璃杯还留在原处。这是惯性现象。

(5)用塑料薄片把装满水的杯口完全覆盖,然后把它倒过来,塑料薄片不会掉下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6)拿铅笔敲打装了水的玻璃杯,重敲比轻敲时水振动得更厉害,听起来声音更响。这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

2 条件开放型

这种类型的试题题目给出了部分条件及确定的结论,要求学生深入认识题中内部联系,写出能得到结论的一种条件。这类试题常以基础知识为背景设计而成,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归纳推理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例2 2002年6月6日《海峡都市报》刊登了《货车超限超载国道不堪重负》一文,报道了“104国道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以上,但才使用5年就大修,现已伤痕累累……”。有些运输单位和个人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国家利益,让汽车成倍的超载是损坏路面的直接原因。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汽车严重超载加快路面损坏的原因(只需答出一种合理的原因即可)。

答案:下面给出主要的三种原因,

(1)力的作用效果会使物体形状发生改变,汽车成倍超载,对地面压力成倍增加,路面的形变加大,容易引起路面断裂。

(2)车成倍超载,对地面压力成倍增加,轮胎个数不变,接触面积基本不变,根据压强公式p=F/S可知,车对地面压强成倍增加,对路面破坏加重。

(3)车轮与路面的粗糙程度不变,车成倍超载,对地面压力成倍增加。路面受到的摩擦力也就成倍增加,导致路面磨损加快。

3 结论开放型

标准化答案会禁锢人的思维,导致学生无条件服从书本和答案,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这类开放型试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分析会有不同的答案。在教学中多设计—些答案开放的试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为教与学提供更大的空间,也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例3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就节水的有效做法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1)用水后,及时关紧水龙头;

(2)洗菜、洗脸多用盆;

(3)废水拖地或冲厕;

(4)马桶水箱体积小一些。

4 综合开放型

这种类型的试题只给出一定情境,表现为条件、方法和结论开放的若干组合。要求学生在情境中自行设计相应的条件、方法和结论。

例4 给你两个用丝线系着的吹足了气的气球,请你分别设计力学和电学小实验各一个,并在下表1中简要填写出有关操作过程和实验结论(即所能说明的物理知识)。

思路方法:本题为综合开放型试题,试验器材已确定,实验目的及实验方案完全开放。本题考查的是考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要求考生具有扎实的基础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选择最熟悉及最简单的实验方案解答,如表2所示。

误解分析:有些同学审题不清,增加了部分器材,不合题意。

例5 在初中物理实验中,常常用长方体木块作为实验器材来研究一些问题,现在请你以长方体木块作为实验器材之一,可以适当添加其他辅助器材,设计三个实验来研究或说明相关的物理问题,并填入表3中。(力、热,声、光、电均可)

思路方法:本题不但结论开放,条件也有所开放,只是木块为必备器材之—,同时它又是设计性实验题。不过题材来自于平时的演示实验,所以难度并不大。解决此类问题,要求我们平时留心观察老师所做的演示实验,准确把握实验的意图和原理。

答案,如下表4所示

误解分析:有些同学把“研究或说明的物理问题”当作现象描述了,产生理解上的偏差,不能正确地表达现象反映的物理实质。如,添加小车做物体具有惯性的实验时,在“研究或说明的物理问题”中,他们只是说木块向前或向后倒下,未提及惯性问题。

三年级数学奥数题 篇4

2、有两根绳子,白绳的长度比红绳的4倍少2米,如果白绳长18米,问红绳长多少米?

3、学校里组织兴趣小组,合唱队的人数是器乐队人数的3倍,舞蹈队的人数比器乐队少8人,舞蹈队有24人,合唱队有多少人?

参考答案:

1、小方体重:(74+71-67)÷2=39(千克)

小强体重:74-39=35(千克)

小敏体重:67-35=32(千克)

答:小方体重39千克,小强体重35千克,小敏体重32千克。

2、(18+2)÷4=20÷4=5(米)

答:红绳长5米。

3、(24+8)×3=32×3=96(人)

答:合唱队有96人。

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开出2.5小时,行了15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再行驶3小时到达乙地。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答案与解析:

先求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再求共行了几小时,最后求出共行了多少千米(即甲、乙两地距离)。

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150÷2.5=60(千米)

火车共行了多少小时:2.5+3=5.5(小时)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60×5.5=330(千米)

综合算式:150÷2.5×(2.5+3)=150÷2.5×5.5=60×5.5=330(千米)

1、园林工人要在周长300米的圆形花坛边等距离地栽上树。他们先沿着花坛的边每隔3米挖一坑,当挖完30个坑时,突然接到通知:改为每隔5米栽一棵树。这样,他们还要挖多少个坑才能完成任务?

2、小强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76写成67,结果得到的商是15还余5。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

3、一个书架有3层书,共有270本,从第一层拿出20本放到第二层,从第三层拿出17本放到第二层,这时三层书架中书的本数相等,原来第一层有多少本书,第二层有多少本书,第三层有多少本书?

参考答案:

1、(300-3×30)÷5=42(个)

答:他们还要挖42个坑才能完成任务。

2、67×15+5=1010

1010÷76=13……22

答:正确的商应该是13。

3、270÷3=90

第一层:92+20=110(本)

第二层:90-20-17=53(本)

第三层:90+17=107(本)

三年级(下)计算比赛题 篇5

班级: 姓名:

一、口算:

24×30= 600÷3= 540÷9= 305×7= 310-191= 990÷9= 462÷2= 0÷45= 34×0= 212÷2= 125×8= 502×5= 69÷3= 309÷3= 450÷5= 24×3= 43×60= 43×6= 320÷8= 63179+68= 24×5= 75×40= 25×4= 244.3+6.7= 10.6-0.9= 7.7-7= 13.5+2.4= 5.2+8=

二、估算:

25×19≈ 31×49≈ 398÷4≈ 627820÷8 ≈ 489÷6≈ 71×41≈ 2

5三、笔算:

57×46= 25×38= 512÷5= 600

905÷3= 805÷5= 409×7= 27

四、根据规律直接写得数

1、根据360÷6=60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得数。

180÷6= 720÷6= 360÷18= 360÷24= 180÷3= 720÷12=

2、根据120×6=720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得数。

120×12= 40×6= 240×6= 240×3= 30×24= 120×3=

×3= ×25= ÷9≈ ×61≈ ÷5= ×60=

五、填空:

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3倍,积()。

2、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3倍,商()。

3、两个数相乘的积是12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4倍,积是()。

4、两个数相除的商是120,如果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2倍,商是()。5、120的4倍是();()的3倍是120;240是60的()倍。

6、两个数相除的商是12,如果被除数扩大3倍,除数不变,则商是()。

7、两个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5倍后所得的积是60。原来这两个数相乘的积是()。

六、按规律填空。

1、1 3 4 7()()()……。

2、3 6 9 12()()()……。

3、1 4 9 16()()()……。

4、5 6 10 12 15 18()()()()……。

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后题 篇6

一、口算下面各题。

68÷4= 840÷4= 220×4= 180÷3= 480÷3= 9000÷3= 3×500= 1800÷3= 70÷5= 360÷5= 360×0= 4500÷5= 91÷7= 280÷2=200×9= 0÷180= 48-19= 306÷3= 168÷8= 4000÷8= 359÷6≈ 103÷2≈ 323÷4≈ 888÷9≈ 718÷8≈

二、选择题。

1.4800÷6,商的末尾有( )个0。

A.1

B.2

C.3

2.当除数是最大一位数时,余数最大是( )。

A.8

B.9

C.1

3.下面各数被2除余数都为0的一组是( )。

A. 98,45,301

B. 39,48,52

C. 42,980,66

4.□÷7=65……3中的被除数是( )。

A.455

B.452

C.458

三、判断题。

1. 0×8=0÷8 ( √× )

2.一个三位数除以一个一位数,商不一定是三位数。 ( √× )

3.8410÷7,商的末尾一定有一个0。 ( √× )

4. 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一定有0 。 ( √× )

5.在除法算式里,余数有时比除数小。 ( √× )

四、列竖式计算。

306÷3= 517÷5= 783÷6= 624÷6= 420÷3=209÷3= 677÷4= 783÷6= 390+146÷2= 2340÷5÷3= 2065+4675÷5=

五、应用题

1、三年级学生去农场劳动,女生去了156人,男生去了124人,4人分一组,一共可以分多少组?

列式: 答案

答:一共可以分组。

2、小军读一本故事书,已经读了84页。剩下的页数是已经读了的.两倍,如果要把剩下的页数在8天内读完,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列式:答案

答:平均每天读页。

3、光明小学三年级有8个班,每个班有8个学习小组,现在有640本课外书要分到学习小组中,平均每个小组能分到几本?

列式:答案

答:平均每个小组能分到本。

4、下面是某超市一、二月份销售某品牌酸奶情况统计表。

根据上表,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再回答问题。

原 味草 莓 味芒 果 味黄 桃 味

一 月

二 月

(1)一月份味酸奶卖的最多,二月份()味酸奶卖的最少。

(2)原味酸奶一、二月份一共卖了()箱。

三年级实验题 篇7

例1 (2012年苏州模拟) 如图1装置进行实验, 将液体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若A为浓盐酸, B为MnO2, C中盛石蕊试液, 则C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B) 若A为浓氨水, B为生石灰, C中盛Al Cl3溶液, 则C中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又溶解

(C) 若A为浓硫酸, B为炭, C中盛有苯酚钠溶液, 则C中出现白色浑浊

(D) 若A为浓硝酸, B为金属铜, C中盛有淀粉KI溶液, 则C中溶液变蓝

本题正确答案为 (D) , 但在本班测试中, 选 (D) 者仅为21%, 主要不清楚NO2能把I-氧化成I2, 而误选 (C) 者竟高达51%, 选错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不知道浓硫酸与碳反应需要加热.错误率这么高是不是和我平时的教学有关?回忆我在做浓硫酸与蔗糖反应的演示实验时只强调反应的现象, 没有强调浓硫酸为什么会和碳反应.以后再教本节内容我会特意安排由学生演示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 并且引导学生分析、思考:为什么要先将蔗糖用少量水润湿, 再与浓硫酸反应?这一步的实验原理是什么?两者反应后, 为什么变成疏松多孔的炭, 并能闻到刺激性气味?学生通过亲手做演示实验从中领会到:先将蔗糖润湿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正是利用浓硫酸吸水时放出的热来促使蔗糖与浓硫酸反应;有黑色物质生成证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反应后有特殊气味的气体放出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并能使生成的炭变得疏松.化学实验功能的体现, 不仅在于获得正确的实验结果,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经历和体验获得结果的过程, 以后学生在做笔试型实验试题就能得心应手.

二、实验教学手段加大改革与创新

例2下列图象表达正确的是 ( )

(A) 图 (1) 表示25℃时, 用0.1 mol·L-1盐酸滴定20 m L 0.1 mol·L-1Na OH溶液

(B) 图 (2) 表示常温下, 等量锌粉与足量的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反应

(C) 图 (3) 表示向Ca 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

(D) 图 (4) 表示向盐酸和醋酸混合溶液中滴入氨水

本题正确答案为 (C) , 而误选 (A) 者竟高达34%.如果学生亲身体验通过实验绘制滴定曲线的过程, 这道题就不可能做错.若使用传统实验仪器和方法绘制滴定曲线则十分麻烦, 而且结果不够精确, 传感技术的应用则可使上述问题迎刃而解.图3是利用p H传感器技术绘制的酸碱中和滴定p H变化曲线.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在滴定终点附近尽管加入盐酸的体积相差很小但是溶液的p H却有很大的变化, 这样学生可以理解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以及为什么向酚酞这样变色范围在8.2~10的指示剂是可以指示滴定终点的.与以往学生需要通过大量计算来绘制曲线、寻找规律相比, 这个方法显得非常便捷和精准了.

三、开展探究性实验,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例3 (2012南通模拟)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实验结论和说法正确的是 ( )

(A) 粗略配制浓度为2 mol·L-1的Na Cl溶液, 可将58.5 g Na Cl加入到盛有500 m L水的烧杯中, 搅拌、溶解

(B) 将滴定管洗净, 再用蒸馏水润洗后, 即可注入标准液进行滴定

(C) 向乙酸乙酯中加入稀Na OH溶液, 振荡, 分液, 可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D) 为验证氯仿中含有的氯元素, 可向氯仿中加入Na OH溶液, 加热充分反应后, 再加入Ag NO3, 观察到白色沉淀

化学实验题练习 篇8

的是( )。

A. 检验装置气密性 B. 给液体加热

C. 向试管中加固体 D. 测取用固体药品

2. (2015年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

的杂质,选用的方法正确的是( )。

3. (2015年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某兴趣小组利用下

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的药品加热的仪器名称: 。

(2)写出利用A装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用排水集气

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不宜立即

收集的原因是 ,要利用B装置制取氧气

时,长颈漏斗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

装置为 (填字母),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

满的方法是 。

4. (2015年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通过晾晒海水或煮井

盐水、盐湖水等,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粗盐。粗盐

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

性杂质(泥沙等)。通过如图所示过程,使粗盐得到

初步提纯:

(1)操作a的名称是 ,该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

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

(2)通过蒸发M溶液中的水分使之浓缩结晶,想一

想:能否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来达到同一

目的? (填“能”或“否”),

理由是 。

(3)在蒸发操作时,当蒸发皿中出现

较多量固体时,应 ,利用

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4)某同学欲通过实验探究所得精盐是否是纯净物,

进行了如下实验。

5. (2015年 黑龙江省绥化市)同学们利用硫酸、硝酸钡、

氢氧化钠、碳酸钾四种物质的溶液进行探究学习。

【实验探究】如图所示,A、B、C、D四组同学分别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写出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完成实验后,四组同学将废液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再将废液过滤,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向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由此判断,产生的白色沉淀是 ,废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 。

【实验拓展】为验证该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否存在,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小学语文三年级课外阅读题 篇9

(一)阅读短文,然后做题

第二天上午,皮埃尔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他急急要来一张报纸,仔细读着这样一条最新消息:昨天晚上11时57分,在圣但尼港东南约75海里处发生了里氏5.2级地震,地震引起了海啸。所幸的是没有发生船只损坏和人员伤亡。“谢天谢地,”皮埃 尔自言自语,“克勒松,现在你可以安息了……”

1、这段课文中的“他”是指

,“你”是指;

“安息”的意思是。

2、把“„谢天谢地,‟皮埃尔自言自语,„克勒松,现在你可以安息了……‟” 这句话改为提示语在最后的句子。

3、“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他”这句话是对克勒松说的,为什么说是自言自语?

4、皮埃尔对克勒松说“你可以安息了……”省略号省略了什么,把省略的内容写出来。你可以安息了

(二)阅读短文,完成题目

他要感谢那只手

(1)感恩节的前夕,美国芝加哥的一家报纸编辑部向一位小学女教师约稿,希望得到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画的图画,图画的内容是:他想感谢的东西。

(2)孩子们高兴地在白纸上描画起来。女教师猜想这些贫民区的孩子们想要感谢的东西是很少的,可能大多数孩子会画上餐桌上的火鸡或冰淇淋等。

(3)当小道格拉斯交上他的画时,她吃了一惊,他画的是一只手。

(4)是谁的手?这个抽象的表现使她迷惑不解。孩子们也纷纷猜测。一个说:“这准是上帝的手。”另一个说:“是农夫的手,因为农夫喂了火鸡。”(5)女教师走到小道格拉斯 一个皮肤棕黑色 又瘦又小 头发卷曲的孩子桌前 弯腰低头问他 能告诉我你画的是谁的手吗

(6)这是你的手 老师 孩子小声答道

(7)她回想起来了,在放学后,她常常拉着他粘乎乎的小手,送这个孩子走一段。他家很穷,父亲常喝酒,母亲体弱多病,没有工作,小道格拉斯破旧的衣服总是脏兮兮的。当然,她也常拉别的孩子的手。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他要感谢这只手。

(8)我们每个人都有要感谢的,其中()有物质上的给予,()还有精神上的支持,诸如得到了自信和机会。对很多给予者来说,也许,这种给予是微不足道的,可它的作用却难以估计。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尽自己的所能,给予别人。

1、给第(5)、(6)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第(7)自然段中说:“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这里的“非凡的意义”指的是(不超过20个字)

3、在第(8)自然段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4、从全文看,第(7)自然段的记叙顺序是();第(8)自然段的作用是()。

5、这篇充满人情味的散文表达了一个极为明确的观点,这就是

6、假如给你一个同样的主题——我想感谢的东西,请你画一画,你会画什么?请用简笔画画下来,并用文字说明画的是什么?为什么?

(三)阅读

(一)阅读《碧螺春》中的一段话,完成有关练习。()说看制作碧螺春茶有一种新奇感觉的话,(),品尝碧螺春茶就更有一种陶醉的感受了。夕阳西下,明月初升。在院中摆上一张桌子,几个人团团围坐,取一套青花陶瓷茶具,倒上七八十度的温开水,然后分别放入一小撮碧螺春茶。茶叶如青螺入水,旋转着飞速下沉。这时叶芽伸展,茸毛轻舒,一旗一枪,嫩绿透亮,姿态极其动人。整个白瓷杯中,汤色碧绿清澈,清香扑鼻而来。轻轻抿上一口,清新爽人。茶水入肚,口中仍感到甜津津的,让人回味无穷。朋友相聚,品茶谈心,那份真诚的情谊随着浓郁的茶香飞溢四周……

1、在文中()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用课文中的话来概括这一节所表达的意思:

3、这一节中用来反映碧螺春色香味的词有:

4、从这一段叙述来看,你觉得品尝碧螺春茶最大的乐趣是什么?

(四)阅读《秋天的怀念》

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的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候就悄悄的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的听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的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儿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的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活着……”

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的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的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的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的时候,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活着……”这名话的含义是()。A、鼓励儿子珍惜生命,坚强的活下去。B、鼓励自己为了儿子要坚强的活下去。

C、坚信自己的病能治好,儿子的腿也能治好。D、母子俩身患重病,要互相依*,互相鼓励。

2、母亲坚持让我看菊花的目的是()。

A、母亲喜欢花,可是“我”瘫痪后,她侍弄的花都死了。B、为了让“我”出去散散心,使“我”的心情好转起来。

C、鼓励“我”学习菊花傲霜斗寒的精神,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

D、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的令人神往。

3、文中与“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照应的一句是()。A、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B、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C、她还在大口大口的吐着鲜血。D、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

4、文章三次用“悄悄的”这一词语描写母亲的行动,请你把有关的句子画出来,谈谈对这些描写的理解。[答]

5、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写出“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答]

(五)伞的故事

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一种温暖的感觉……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冷不丁半路上下起了大雨,便被浇?quot;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通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娘摸着我的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却说:“要有把伞就好了,咱买一把吧!”娘沉思良久 最后一字一句地说 买 咱买一把 听了娘的话,我半信半疑。那年月家里的生活十分jian nan,她哪能有钱给我买伞呢?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她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声了。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啊,娘织了一夜布。我悄悄地走到娘跟前,chan dou地喊了一声:“娘!”娘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不自然地笑了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

娘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娘割了布。从集市上卖布回来,娘一脸喜气。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印花bao fu,喜眉笑目的说:“去吧,你要的伞!”

啊,伞!我惊叫着,从娘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从此,一把黄油布伞伴随我,从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带着这把伞就仿佛母亲就在我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1、文中的拼音处是什么词语,仔细拼拼加上声调,并把这些词写在后面括号里。()()()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沉思良久: 欣喜之余:

3、给第四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4、“她哪有钱给我买伞呢?”这句话的意思是:

5、“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这句话中”黄油布似的脸”说明()这句话表达了“我”()

(六)小草

我喜爱生机勃勃的春天,尤其喜爱春天里那绿油油的小草。

我家门前有一片草坪,上面种着小草。它们是那样富有生机。春天一到,一下子就铺满了一片地。细看,它们是绿色的,水灵灵的,多么喜人!

一阵春风过后,小草跳起了欢乐的舞蹈,有时舒展双臂,有时弯腰触地,有时左摇右摆,真像小孩在跳舞嬉戏。这时你如果有空来欣赏一下,一定 会叫你心旷神话,乐而忘返呢!

你别看小草那样柔弱,可它们永远不会向暴风雨低头。有一天,一阵狂风过后,突如其来地下了一场暴雨。风雨过后,我赶紧去看那小草。啊!小草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了,有的歪歪斜斜,有的身子贴地。但我相信它们是不会在暴风雨下屈服的。果然,小草慢慢地又挺直了,尽管脸上还带着晶莹的泪珠!它打好像骄傲地说:“你看,我是多么顽强啊!”是啊,小草没有鲜花那样娇,没有白扬那样挺拔,可是它们的生命力多么顽强啊!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这首诗写得多好啊!是的,严寒的冬天一过,小草又生机勃勃地生长起来了。

1.请你把下面的词语多读几遍,体会一下它们在文中的意思,用下面词语写一段话。生机勃勃 心旷神怡 乐而忘返 奄奄一息

2.填空。

文章语言生动活泼,把小草当作_____来写,把春风后的小草比作;风雨后 的小草被折磨得()。(1分)

3.你对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如何理解的?(2分)4.用横线标出文中的中心句。(1分)

(七)小猴居住的地方离水源很远,用水比较困难,于是它准备挖一口井。

第一天开始挖,挖了几尺深,没有水;第二天它挖了几尺,还是不见水;第三天又接着 挖了几尺,可还是看不见水。

小猴累得气喘吁吁,它索性撂下铁锹不干了:“原来次地没有水。”

猴妈妈知道了,接过小猴手里的铁锹,在它挖过的洞里只挖了几下,一股清凉的水就涌了出来。

再努力一下就能成功的事,如果缺乏恒心,就前功尽弃,是实在太可惜了。

1、用“‖”给短文分段。

2、短文是按()的顺序叙述的。

3、用可“可惜”造句。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八)没有人喝彩的工作

有一天,我从学校里跑出来,流着泪,很()地走回家。

妈妈抱着弟弟,站在门口。弟弟向我招手,妈妈亲切地微笑着,欢迎我回来。

但是,我那带着眼泪的脸,使妈妈很惊奇。她连忙拉着我的手,一边走进去,一边问我说:“为什么这般伤心?”

我一边抹(mā mǒ)着眼泪,一边呜呜咽咽地说:“妈妈,我想要做的事,老师总不让我做。”“呀!到底是什么事?”妈妈温和地问我。

学校开家长会……要演节目……但是老师不让我当主角(jiǎojué),却只要我在后台工……工作!那小龙平时很不爱文艺,这次反做了!”我呜呜咽咽,连话也说不清楚。

妈妈伸出手来,要我看看她戴着的手表。

“云,你看,这手表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妈妈一面擦干我的眼泪,一面()地问。

“那是一块玻璃,两根指针。”我回答说。

妈妈把弟弟放在一旁 脱下手表 把表壳打开 又问我说 你看里面是些什么

是小齿轮和螺丝 这时我完全忘记了我的伤心事

妈妈继续说:“当表的指针不走,或走得不准的时候,别人就会说„这表是徒有外表‟。可是怎样才能使它会走,并且走得准确呢?就得*这些小齿轮和螺丝,也就是这些别人看不到的部分。”

停了一会儿,妈妈又望着我()地说:“这是没有人喝彩的工作,但却是重要的,而且是不能够没有的工作。”听了**的话,我()。

1、画去文中不正确的读音。

2、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3、恍然大悟 意味深长 悲哀 伤心 温和 柔和

3、给第9、10自然段中缺少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4、读文中画“——”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1)句中的“这”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重要的,而且是不能够没有的工作” ?(2)现实生活中,像这样无人喝彩的工作还有很多,试举一例。

(九)“成”与“功”

失败者对于成功,一方面是羡慕不已,另一方面是急躁不安,巴不得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殊不知成功是由 成 与 功 两个字组成的 成是功的积累 叫做 功到自然成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20年临池学书,洗笔把池水都染成黑色了,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功是成的基础,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经过艰苦的奋斗,这个过程也就是功的积累过程。

一滴水从檐楣上掉下来,重重地落在石头上,“啪”的一声炸出一朵水花,可是石头上看不到丝毫的痕迹。然而,经过一年、两年……坚硬的石头终于被水滴滴穿。

如果成功很容易,无需奋斗就能达到的话,如果成功不是需要功的积累,不需要努力攀登的话,那成功就会变得廉价,成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耀人的色泽,那我们还要成功干吗?

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地收集整理,笔耕不息,才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司马迁游历各山大川,博览经典秘籍,遭受宫刑,忍辱负重,笔耕不辍,才有《史记》的诞生。

在走向成功的路上,既无捷径,也没有宝葫芦,所以与其坐着羡慕别人“成”,倒不如站起来积累自己的“功”。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任何一枚勋章都要成功者付出相应的代价。成功是自私的,它绝不会将辉煌施舍给懒汉,成功又是公平的,它会毫不保留地将满天的灿烂星光照在坚持不懈的奋斗者身上。1.给第一小节的空白处加上标点。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成”和“功”有着密切的关系,成是功的,功是成的。成功对于懒汉来说是 的,对于奋斗者来说又是 的。3.短文列举了哪些人物的事例说明“功到自然成”?分别用一句话作简要的概括。4.“水滴石穿”对你有什么启示?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的启示。5.用上 “成功”一词,用一句话写写你读了本文以后的收获。

(十)蜜蜂和蚂蚁

人们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画家画了不少采蜜图,诗人写了不少赞蜂诗,甚至刚学会说话的孩子也唱着“我们的生活比蜜甜……”

蚂蚁很忌妒蜜蜂,心里一直搁着个疑团:蜜蜂一早出工,我们也一早出工;蜜蜂天黑回窝,我们也天黑回窝。我们干的活不少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只夸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

有一天,蚂蚁爬到花枝上觅食,见到一只小蜜蜂“嗡嗡”地飞来采蜜,就抬头气乎乎地说:“

“啥问题?你说吧!”小蜜蜂回答说。

“你和我们一样,整天忙个不停,当然勤劳啊!”

“那人们为什么只夸奖你们,从来不称赞我们呢?”

小蜜蜂想了一会儿,笑着说:“这个问题嘛,我觉得不难回答。因为你们的勤劳是为了自己,我的勤劳却是为了人们……”

蚂蚁听了,心服口服,因此再也不忌妒蜜蜂了。//

1、填空:

蚂蚁忌妒蜜蜂的是,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的是,蜜蜂勤劳是,蚂蚁勤劳为的是。从中看出。

2、文中两个省略号,第一个表示,第二个表示。

3、从文中找出三个意思相同的词,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在“ ”上补全对话。

5、看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十一)变

①马市长放下手里的茶杯,望着女儿说道:“现在农村的条件的确差些,有些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和前途,不愿到农村去,而这个女大学生敢于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舍弃自己的利益,她这种精神很值得表扬,我们一定要大力支持。”

②“有什么事就说吧。”

③“我们单位有个刚分配来的大学生,放着清闲的工作不干,偏要到农村搞什么乡镇企业,您说她是不是太傻了?” ④马市长吃罢晚饭,在客厅里悠闲地品着香茶。女儿笑吟吟地走过来:“爸,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 ⑤“什么?”马市长顿时收敛了笑容,“你怎么能这样,这绝对不行!” ⑥“哦,那么她爸爸是谁?”马市长问道。⑦“就是您老人家呀!”

⑧女儿神秘地笑了笑,说:“不对,我认为应该表扬她爸爸,因为她爸爸十分支持她。”

1、这篇文章的顺序被打乱了,请将正确的顺序,按序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突出表现马市长“变”的一对词语是()和()。3、3、文中女儿向父亲“请教”的目的是 4、4、文中第⑤句里的“这样”的含义是(1)

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篇10

奇数项构成数列1,5,9……,每一项比前一项多4;偶数项都是4,所以应填13,4

19.找规律,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 3,2,6,2,12,2,(),()。

24,2。

20.找规律,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 76,2,75,3,74,4,(),()。

答案:将原数列拆分成两列,应填:73,5。

21.找规律,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 2,3,4,5,8,7,(),()。

答案:将原数列拆分成两列,应填:16,9。

22.找规律,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 3,6,8,16,18,(),()。

答案:6=3×2,16=8×2,即偶数项是它前面的奇数项的2倍;又8=6+2,18=16+2,即从第三项起,奇数项比它前面的偶数项多2.所以应填:36,38。

23.找规律,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 1,6,7,12,13,18,19,(),()。

答案:将原数列拆分成两列,应填:24,25。

24.找规律,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 1,4,3,8,5,12,7,()。

答案:奇数项构成数列1,3,5,7,…,每一项比前一项多2;偶数项构成数列4,8,12,…,每一项比前一项多4,所以应填:16。

25.找规律,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 0,1,3,8,21,55,(),()。

答案:144,377。

26.A、B、C、D四人在一场比赛中得了前4名。已知D的名次不是最高,但它比B、C都高,而C的名次也不比B高。问:他们各是第几名?

答案:D名次不是最高,但比B、C高,所以它是第2名,A是第1名。C的名次不比B高,所以B是第3名,C是第4名。

27.一头象的重量等于4头牛的重量,一头牛的重量等于3匹小马的重量,一匹小马的重量等于3头小猪的重量。问:一头象的重量等于几头小猪的重量?

答案:4×3×3=36,所以一头象的重量等于36头小猪的重量。

28.甲、乙、丙三人,一个人喜欢看足球,一个人喜欢看拳击,一个人喜欢看篮球。已知甲不爱看篮球,丙既不喜欢看篮球又不喜欢看足球。现有足球、拳击、篮球比赛的入场券各一张。请根据他们的爱好,把票分给他们。

答案:丙不喜欢看篮球与足球,应将拳击入场券给丙。甲不喜欢看篮球,应将足球入场券给甲。最后,应将篮球入场券给乙。

29.有一堆铁块和铜块,每块铁块重量完全一样,每块铜块的重量也完全一样。3块铁快和5块铜块共重210克。4块铁块和10块铜块共重380克。问:每一块铁块、每一块铜块各重多少?

答案:4块铁块和10块铜块共重380克,所以2块铁块和5块铜块共重380÷2=190(克)。而3块铁块和5块铜块共重210克,所以1块铁块重210-190=20(克)。1铜块重(190-20×2)÷5=30(克)。

30.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人做了一件好事。他们各自都说了一句话,而其中只有一句是真的。甲说:“是乙做的。” 乙说:“不是我做的。” 丙说:“也不是我做的。” 问:到底是谁做的好事?

答案:如果是甲做的好事,那么乙、丙的话都是真的,与只有一句是真的矛盾。如果是乙做的好事,那么甲、丙的话都是真的,也产生矛盾。好事是丙做的,这时甲、丙的话都是错的,只有乙的话是真的,所以好事是丙做的。

31.一张长8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形纸板,在四个角落上各截去一个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所剩下的部分的周长是多少?

答:(8+3)×2=22(分米)

32.计算 :18+19+20+21+22+23

原式=(18+23)×6÷2=123

33.计算 :100+102+104+106+108+110+112+114

原式=(100+114) ×8÷2=856

34.995+996+997+998+999

原式=(995+999) ×5÷2=4985

35.:(1999+1997+1995+…+13+11)-(12+14+16+…+1996+1998)

实验题考查动向评析 篇11

2014年部分高考实验试题统计

[\&全国新课标Ⅰ卷\&全国新课标Ⅱ卷\&全国大纲卷\&题号\&12、13、26\&10、26\&6、8、10、33\&总计分值\&25分\&21分\&33分\&]

由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实验试题占的分值比是相当高的。而实验往往又是以相关物质的制备为切入点,考查常见的化学仪器、制备装置(仪器的组合)、试剂的选择、实验方案的选择等问题。下面就以2014年高考题为例来探析高考实验命题的动向。

<F:\高中生2015\试题研究\2015-2-高三\2015-2-试题研究\理综图标.tif> 仪器与装置的选择

大纲要求:了解常见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

例1 下列仪器中可用于分离苯乙酸粗品的是 ,(填标号)。

A.分液漏斗 B.漏斗 C.烧杯

D.直形冷凝管 E.玻璃棒

解析 教材中有苯甲酸(苯乙酸的同系物)的重结晶的实验。由题干中所给的信息:苯乙酸的熔点为76.5 ℃,微溶于冷水,溶于乙醇。不难看出苯乙酸的提纯也是利用重结晶,因此选择BCE。

例2 在蒸馏操作中,仪器选择及安装都正确的是 (填标号)。

<F:\高中生2015\试题研究\2015-2-高三\2015-2-试题研究\image2.png>

A B C D

解析 此题考查了如何选取蒸馏装置。结合本题的四个图判断,在蒸馏操作中:(1)温度计的水银球要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附近,(2)使用直形冷凝管。特别是第(2)点,许多同学不明白为什么?若使用球形冷凝管,容易使产品滞留,不能全部收集到锥形瓶中。结合上述分析,选择C。

例3 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 )

<F:\高中生2015\试题研究\2015-2-高三\2015-2-试题研究\ww1-2.tif><F:\高中生2015\试题研究\2015-2-高三\2015-2-试题研究\ww1-2.tif><F:\高中生2015\试题研究\2015-2-高三\2015-2-试题研究\ww1-2.tif><F:\高中生2015\试题研究\2015-2-高三\2015-2-试题研究\ww1-2.tif>[A. 除去粗盐溶液中的不溶物][B.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C. 除去CO气体中的CO2][D. 乙酸乙酯的制备演示实验][碳酸氢钠粉末][澄清

石灰水][CO(CO2)][NaOH

溶液][饱和

碳酸钠溶液][乙醇、浓硫酸、冰醋酸]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判断装置的正确与否。A项中玻璃棒下端应紧靠漏斗中三层滤纸一侧,错误。B项中NaHCO3受热分解为固体加热制备气体,试管口应向下倾斜,错误。C项中除去CO中的CO2气体,气流方向应为长管进,短管出,错误。只有D项制备乙酸乙酯的操作装置正确。

点拨 例1考查的是重结晶,例2考查的是蒸馏,例3考查了过滤、洗气、固液加热。要做好此种类型的试题,需要认真复习并熟练掌握中学实验中的过滤、蒸发结晶、洗涤、萃取分液、蒸馏、滴定、重结晶、气体制备、洗气、尾气处理(含防止倒吸)等实验中涉及到的仪器及仪器组合。

<F:\高中生2015\试题研究\2015-2-高三\2015-2-试题研究\理综图标.tif> 试剂的选择

大纲要求:掌握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检验。由于此种题型还综合考查了相关物质的性质,所以在实验题中出现频率高,几乎是必考项目。

例4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SO2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

B.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热的NaOH溶液收集产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

C.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反应,可以减缓乙炔的产生速率

D.用AgNO3溶液可以鉴别KCl和KI

解析 A项中SO2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KMnO4溶液褪色均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正确。B项中NaOH溶液也会使乙酸乙酯水解,错误。C项中用饱和食盐水的目的是减缓乙炔的产生速率,得到平稳的乙炔气流,正确。D项中生成的AgCl(白色)、 AgI(黄色)颜色不同,可以鉴别,正确。故选B。

例5 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质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实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

<F:\高中生2015\试题研究\2015-2-高三\2015-2-试题研究\image16.png>[B][A][\&相对分子

质量\&密度

(g·cm-3)\&沸点

(℃)\&水中

溶解性\&异戊醇\&88\&0.8123\&131\&微溶\&乙酸\&60\&1.0492\&118\&溶\&乙酸异戊酯\&130\&0.8670\&142\&难溶\&] [O][OH][+][OH][O][O][+][H2O] [浓H2SO4][△]

nlc202309040626

实验步骤:在A中加入4.4 g的异戊醇,6.0 g的乙酸、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开始缓慢加热A,回流50分钟,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镁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硫酸镁固体,,进行蒸馏纯化,收集140~143 ℃馏分,得乙酸异戊酯3.9 g。回答下列问题:

(1)在洗涤操作中,第一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 ;第二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 。

(2)本实验中加入过量乙酸的目的是 。

(3)实验中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镁的目的是 。

解析 反应后的溶液要经过多次洗涤,在洗涤操作中,第一次水洗涤的主要目的是除去硫酸和未反应的醋酸;用饱和NaHCO3溶液既可以除去未反应的醋酸,又可以减少酯的溶解;第二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除去产品上残留的NaHCO3。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增加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可使另一反应物的转化率提高,因此加过量乙酸的目的是提高异戊醇的转化率。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镁的目的是吸收酯表面的少量水分,对其进行干燥。

点拨 此种题有两种常见的考查方式:一是告诉你使用了什么试剂,问试剂(包含水)的作用?二是知道实验的目的,比如说洗气,你该选择什么试剂?以气体的制备及性质实验为例,要做好此类题,试剂的选择应从四个环节入手:制备的药品(化学原理)→气体的净化(除杂)→化学性质证明→余气处理,每个环节都涉及到相关试剂,特别是除杂这个环节,要熟悉各种气体除杂时试剂的选择。

<F:\高中生2015\试题研究\2015-2-高三\2015-2-试题研究\理综图标.tif> 实验方案的选择

大纲要求: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此种试题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全方位、多角度考查。

例6 在洗涤、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后, (填标号)。

A.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B.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C.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上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下口倒出

D.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上口倒出

解析 本题以提供可选操作方案的形式考查了分液的基本操作,但要注意乙酸异戊酯的密度比水小,在上层。分液时一定要先将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然后再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因此选择D。

例7 已知:5SO32-+2IO3-+2H+=I2+5SO42-+H2O。某含碘废水(pH约为8)中一定存在I2,可能存在I-、IO3-中的一种或两种。请补充完整检验含碘废水中是否含有I-、IO3-的实验方案:取适量含碘废水用CCl4多次萃取、分液,直到水层用淀粉溶液检验不出碘单质存在; 。(实验中可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淀粉溶液、FeCl3溶液、Na2SO3溶液)

解析 本题的背景是实验室从含碘废液中回收碘。用CCl4多次萃取后,废液中已经没有I2。(1)从水层中取少量溶液,加入适量淀粉溶液,用盐酸酸化,滴加FeCl3溶液,若变蓝,证明含I-,反之则无;(2)从水层中另取少量溶液,加入适量淀粉溶液,盐酸酸化,滴加Na2SO3溶液,若变蓝,证明含IO3-,反之则无。

点拨 此种题可从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化学试剂、操作手段等角度来考查,我们思考的方向要非常的明确:如何严密地达到实验目的?化学原理上要正确,装置要简练而严谨,试剂选择要恰当,操作手段要规范。

上一篇: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研究下一篇:请款申请书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