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相关散文

2025-02-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清明节相关散文(共10篇)

清明节相关散文 篇1

今晚有约。主要是参加新世纪职业学校培训抽查。陪同主管部门领导巡查教学状况。刚从外面回家。打开电脑,进入向陽同学的空间,就读到了这篇新作《清明扫墓有感》,细细读后,从中得到很多心灵的启迪。

说句心里话,我的朋友不多。应验了一句话,叫做“相识满天下,知己有几人?”一向把向陽作为心灵相通的儿时好友,是因为和向陽从小就在一齐,喜欢文学。上学的路上,就一齐背诵唐诗宋词去上学。虽然长大以后,各自东西,工作岗位不一样,但是,心底一向存有那份纯真的情愫。清明小长假这几天,一向没有向陽的信息,心里也有一些牵挂和思念,也想拿起电话联系,思考到向陽工作的特殊性,我没有个性的事情,一般从来不主动去打扰。于是清明这几天,几次也进入向陽的空间看看,直到今晚此时,果然如我所愿,明白向陽同学专程去拜祭奶奶和父母。心里一热。真是性情中人啊!有句话叫做:男儿有泪不轻弹。清明时节雨纷纷,向陽同学对自己亲人的那份怀念之情,尽在字里行间显现。当我读到“直到我恩重如山的奶奶和父母相继去世以后,每年的清明扫墓由春游的潇洒走一回,变为沉痛的一跪一拜了。当香烛袅袅燃起,双膝跪在墓前,上辈的音容与行止,风貌与性格乃至只言片语齐涌来眼前,便有那儿行千里仍萦回母怀的温馨犹在,衔看母乳泪入心中的香甜仍存。”感觉这份真情,更是男儿的陽刚之气的来源,为人处世的根本。

至今我还记得,向陽同学一篇《珍藏在心灵的回忆》让我读后潸然泪下。原以为我很了解向陽同学的,没有想到向陽也有那么苦涩的童年。奶奶那瘦小的形象在我心里霎时那么高大。向陽同学的真诚,勤奋,我想就应是一种与生俱来的遗传,还有奶奶那无声的传教。今晚,我读到向陽同学“慈鸟失其母,夜夜吐哀声”的鸟未反哺的愧疚情绪,忍不住泪流满面。”不禁眼睛也有些潮湿。

清明节散文 篇2

每年的清明,好像总会有一场纷纷的细雨。“清明春雨两相亲”,这雨是清明下在人们心上的雨,抚慰心头抹不去的忆念和哀思;这雨也为人们感天动地的思念而来,彷佛有了这雨,才能让清明更加显得凄楚和悲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知时节”的“纷纷”细雨下得人心碎,下得人“欲断魂”。这雨也是思念故人时情感的渲染和衬托。灰蒙蒙的天空,随风纷纷飘落的绵绵细雨,林中路上,山野道旁,三三两两的扫墓人蹒跚而行,此时,春花再好,也会黯然失色,桃李再艳,也会触景潸然。顶风冒雨从泥泞的小路上一路走过来,看到的是一路的风景,内心是一路的忧伤、哀婉和一路的凄凉。就让这雨来洗刷悲痛的心吧。山川隔阻,水流尽处,“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透过浓浓迷雾般的雨丝,满目笼罩着殇逝的残春。柳暗水愁,不见炊烟,荒丘寂寂,蓬蒿遍地,乱草萋萋,孤鸦悲啼。声声咽,泪眼迷,细雨萧萧,冷风习习。千丝万缕交织缠绕的雨丝,落在祭奠人身上,滴进“断肠人”的心里。此情此景,无不悲天悯人,悲从心起。

“风雨梨花寒食过”,年年坟上子孙来,纵使血泪连成雨,思念何曾入酒泉?所有这些,地下的人已经看不到,也听不到了,来者不过聊以慰心罢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旁边的梨树桃树默默静立,看着这令人伤心的一幕,风却抑制不住悲痛的心情,摇曳着它也痛哭不止。想想亲人在世时,没好好陪陪他们,现在想侍奉他们时,亲人却已不在人世。此时,阴阳两隔于逝者的灵魂永恒回归之处,想要诉说无尽的思念和悲伤,“十年生死。不思量,自难忘”,面对“千里孤坟”,却“无处话凄凉”。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只能在心与灵魂的对话中已示告慰吧!

清明节的散文 篇3

那年的清明,我在外地友人那里寄居。或许是觉得我有些落寞吧,便邀上我一起去扫墓。那日的天空,一片阴沉,雷声隐隐,或许,是要下雨吧。萧瑟的野草,低矮的坟墓,坟头的压钱,坟后的黄纸,墓碑前的祭品,蜡烛与纸钱,还有那白色的幡,一切对我来说都太过熟悉,熟悉地有些冷漠。走过童年之后,我再不怕坟墓,也曾深夜里在山里行走,也曾在陌生的坟墓边上小憩,这一切早已司空见惯。是啊,清明不过是一种形式罢。“祭之丰不如养之薄”,生前对待自己的亲人好一点才更重要,死去之后,再多的形式又有什么意义呢。

但,友人却突然泪水纵横。埋在坟墓里的是他的父亲! 山风突然吹起,几声隐隐的闷雷之后,黑色的天空里撕开一个口子。雨线便从天空中连绵而至,刹那间整个世界成雨声的世界。如泣如诉的声音,在这样的日子里翩然而至,墓碑、树木、行人以及眼睛里都满是斑斑的泪痕。

友人的眼眶里布满血丝,在风雨中哭得有点凄然。几个亲人将他从墓前扶起,他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那块湿漉漉的墓碑,上边刻着他父亲的名字。突然间,我也哭。风雨中,我突然想起远方的父亲,想起一年又一年的清明,想起远方荒草里低矮的坟墓。雨在山头就这样下着,倾泻着所有的哀伤。或长或短,或高或低,一段段的往事在雨缝里浮现。我突然很想家,真的很想,很想! 夜里,躺在床上,在昏黄的灯光下,听着外边大雨敲打窗棂的声音,听着芭蕉叶子在雨中颤抖的声音,手边的书本一页一页翻开。

不知怎的,有一句话直到今天我始终忘不,说的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那时突然泪落如雨,暗夜里爬起来,对着窗外的大雨轻轻地吟咏着《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感怀散文 篇4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今年的清明小长假,老天非常作美,阳光格外明媚、蓝了天、绿了水、醒了鸟儿脆啼声声曼;春风格外暖煦、绿了树、美了花、乐了人儿嬉笑声声妙……如此惹人心醉的明媚中,按捺不住心中对美的向往,趁着回老家拜祭清明的时候,一路踏风寻花去,抱得儿时三两记忆归。赏花、觅春、追寻那些记忆深处最美的童年往事。走在家乡那些熟悉又陌生的田埂间,闻着那些飘散在风中记忆中的香味,那些一直珍藏在记忆深处,又浅的感觉触手可及、近得就像发生在昨日春风中的满田埂的挖野菜、追着满山映山红嬉闹、在紫云英中游戏做眼镜、用麦秆儿吹着豌豆玩跳跳等儿时乐事,便那么不可遏制的在脑海中转悠转悠,那满满的温馨记忆哟,鼓胀着我这颗不惑之心。带着些些的回忆之意,今年的清明回家之旅,便多了些温馨与不同。

在去给老父亲祭清之余,看着那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茁壮的蕨菜,忍不住手痒痒,踏着青山,悠游在小山坡间,伸右手小蕨菜便成乖顺的小俘虏,而左手便成了丰收的仓库,就在那么三下五下间,一把蕨菜便应运而成。而老哥与嫂子,不愧是农田老手,三下五除二的不仅是收获了满满的一袋蕨菜、还有鲜嫩的让人垂涎三尺的竹笋儿、绿油油滴做清明果用的清。在我们未到老家之前,这两口子还挖了不少的野马兰头、老哥还去深潭水库里钓了好多尾野鲫鱼和汪刺鱼。偶家那先生早就在边上嘀咕开了。

“嘻嘻,今晚看来我们可以品尝真正的野味宴了。只是好像还少了一样东西,不知道这田野中还有木有?”

“是草籽(学名紫云英)吧?”偶家嫂子一下就猜中了。看来我们这点小爱好,早就被我哥嫂默记心中了呢!

“嗯,就是它。现在还有吗?估计已经开花了,没有了吧?”先生忙不迭的接应道。

“有的,有的……你放心,呆会我们回去的路上就有,到时候我们去摘吧,即便开花了,也没关系的,总能捡拾出一碗来的”哥嫂几乎是异口同声的跟我们说。

于是打道回府,迎着春风,走在到处盛开着油菜花的乡间小路上,看着蜂蝶游弋在那满陇的花香间,忍不住举起相机便咔嚓,美景当前,偶这朵老花儿忍不住与这些娇艳欲滴的花儿竟媲美,咱可不管是谁美,咱不管那结果,咱要滴就是这个臭美滴过程。

在田野中竞相绽放的不仅有这金灿灿的油菜花儿,那些白得纯美的让人清新的萝卜花儿也如沐后姑娘般的沁馨可人,还有豌豆小花儿也白嫩白嫩的像小蝴蝶般的翻飞在翠叶中;元胡作为一种中药,成熟后果子虽然在泥土下,但是在春风熏陶下,元胡妹妹也是不甘落后滴开出一朵一朵粉扑扑的小花儿,那些花儿掩映在元胡妹子细碎又脆嫩的叶子中,有种别样的含蓄美。而盛开或即将盛开在山中的映山红,却以其鲜艳夺目的红在满山翠绿中显得格外的亮眼,亮眼而不妖娆,摇曳而不媚俗;山中除了这错落有致的映山红外,飘入眼帘的还有那串串的紫,如锦似霞般滴盎然,又像列兵般的庄严列队欢迎我们,这便是散落山野间紫荆,清雅可人。

话说到咱打道回府,怎么给打岔了呢?看来还是因为这个春景太美,着实拖人后腿啦。等我一路欣赏着美景慢悠慢悠滴来到一片紫云英盛开的地方时,才发现偶家哥嫂早已经埋头在花草间,采摘那些尚未开花的紫云英,为的就是晚上给我们上全席野味宴。感动中,举起相机给咱哥嫂也来个美丽留影。赶紧儿滴偶也加入了采摘行列,让自己也在那紫色的花海中徜徉,想起儿时,每当紫云英开的时候,总会去采摘最大最美丽的紫云英花,做成一副美丽的花眼镜,架在鼻梁上,享受着紫云英把鼻梁当马骑所带来的欢乐。回家后,老哥听我提起这个,用采摘回来中,被挑选出来作为废料的紫云英花来个就地取材,利索的给我做了副花眼镜,依稀仿佛好像回到了童年,回到了有老哥带着到处玩耍,有老哥厚实的肩膀当座椅看电影的童年……

清明节唯美散文 篇5

叫了摩的去外婆家,二十多分钟就到了。老远,外婆就站在门口迎我,看到我来了,她很是高兴。

外婆也老了很多,去她小屋子里,乌漆墨黑的一间屋子,放满了杂七杂八的东西,还有一股呛人的烟味,外婆的灶和客厅还有睡觉都在一个屋里。

我突然感到特别的心酸,外婆七十多了,不仅要干农活还住这么差的房子,真是辛苦她了。

我嘟囔道,你以后年纪大了眼睛不好怎么住啊?

外婆只是笑着没有说话,脸上的皱纹揉作一团。

她带我去了后山外公的坟,非常的简陋,都没有一朵花,我给他插了几朵花,坟头好看多了。

外婆帮着我点香烧冥钱,一边对外公说话,老头子,你的外孙女来看你了,你别光睡觉,要知道保佑她发财,还有外孙子健康平安,这样你就有钱用了。

我在旁边站着笑了起来,想到外公是因为得了风湿边瘫喝农药走的,心里特别的难过。

如果他不喝药,是可以活个好几年的。可是他担心没有人照顾他生不如死,所以一个人偷偷地喝了药结束了自己的性命。

一条鲜活的命,就这么没了。

世事无常。

外婆又带我祭扫了两位姥爷的坟,说来也巧,我刚好带了九刀冥钱,九根香。买的时候也是随便买的。

当时不知道两位姥爷的坟也在这里,妈妈并未告诉我。

这下刚刚好,三座坟,各三刀冥钱,三根香,因为祭扫只能单数不能双数。

祭扫完毕以后,我跟着外婆下了山,路过外公以前住的地方,虽然早已经拆了,但是心里仍然空落落的。

就是心里的某个地方,永远的缺了一角。

想起他们的时候,有遗憾和不舍,有难过和辛酸,也有温暖和美好。

虽然他们都已经不在了,可我知道,他们会永远活在我心中。

和外婆告别的时候,外婆一直说要我留下做点好吃的再走,我执意不肯麻烦她老人家,因为她还没吃午饭。

当时已经下午一点钟了,我把袋子里的两斤肉给她,又拿了两盒饼干给她,她说我没钱还买什么东西。

我说我现在有工作可以赚钱阿,这点钱还是有的,她又问我还有多少债务没有还?我知道她操心。

我笑着让她别担心,我说这是我的事情,你不要操心了,你多活几年就行了。我过年的时候再给钱你用。

外婆笑着送我到门口,说我这么困难就不用给钱她了,我说那肯定得给。

因为我心里明白,老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突然没了,就像我的爷爷奶奶还有外公,他们都是突然走的,我根本来不及孝顺他们,而当时的自己也没什么能力可以照顾他们。

这件事一直是我心里的遗憾和痛。

清明节悼念逝者散文 篇6

二十年前,我六个月大的时候,我的奶奶去世了。我对于我的奶奶是没什么印象的,只是在照片上见过。

今年三月份的时候,爷爷也去世了。我当时还在学校,凌晨的时候,我往家里打电话,询问爷爷的情况,爸爸说,爷爷没了。

当时我觉得血好像是凝住了一下,挺震惊的。末的时候,爷爷就住院了,在医院里呆了三个月,到底最后也没看到今年的春天。

看到遗体的时候,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也不知道该做什么好,就是大人告诉我真么做,我就跟着怎么做。

挺难过的,但是还是不愿意去痛哭流涕的。

爷爷年轻的时候参了军,打过抗日战争,打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时候当汽车兵,领着几百辆车到前线送物资:送过炮弹,送过粮食。枪林弹雨里面摸爬滚打过来的`。他是向我们这些晚辈的坚强一些的。

记得小时候去爷爷家里,夏天的时候,外面有卖老式雪糕的,爷爷出去买了两支,告诉我以前都是这样的雪糕。冬天的时候,毛衣上面起球,我和爷爷就在那里拽毛衣上的球。还有挺多事情的,有的忘记了,有的还记得。

都过去了,全都过去了。现在我没有爷爷了。

坐在灵堂的时候,我一直看着那个棺椁,我觉得一切十分的戏剧性,仅仅几天之前还好好地,现在人已经不在了。人世间竟是这样的无常。叫我说不出话来。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还有很多事情,我想问一问爷爷的,但是现在再也不可能了。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不论一个人生前怎样,当他死去以后,一切的一切,都将成为灰烬。他的过去,他的秘密,他曾经的思想,都不在了。几百亲友,来哭一场,三鞠躬,最后做一些礼仪,然后就这样的结束了。百十年之后,除了自己的嫡系亲属,还会有谁知道这个人呢?

爷爷和奶奶养育了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奶奶去世之后,爷爷就自己一个人过,儿子有的想接过去住,他也不肯去,总是觉得会麻烦大家。于是就自己一个人住了二十年。二十年,没有什么人是经常性的陪在他的身边的。这些孙子孙女里面,只有我是和爷爷最为亲近的了,逢年过节,有的时候只有我们家会去看一看,另外的几个叔叔姑姑是不很孝顺的。

仅仅就在一年之前,三月份的时候,我记得是周六,那天我自己一个人去爷爷家,和爷爷说一会话,告诉爷爷快要高考了。当时爷爷还勉励我一番,祝我考好。我还记得,当时,爷爷对我说,所有的这些唱歌的人里面,长得最丑的是刘欢。我和爷爷开怀大笑了一番。一年之后,我却只能在照片和梦里见爷爷了。思之想之,怎叫我不痛心。

现在我常常在想,当爷爷一个人坐在屋子里面的时候,他在想什么呢?他都会做什么呢?我永远都不可能知道了。

奶奶去世得早,我没机会多见一见面。我本指望着等我有工作了,用我自己赚的钱给爷爷买点东西,也算是我没有白白的在过年的时候要爷爷的压岁钱。问题是这人怎么会说没就没了呢?

唉唉唉,尽管我不能常常去看爷爷,但是他活得好好的,我总还是有这么个亲人叫爷爷不是,现在,只剩下遗憾了。

清明节的散文参考 篇7

暮春时节了,过几天又是清明了。今年我想又是不能回去了,因为工作实在太忙。事业不稳定,但总想给清明时节写点什么的,以网络情绪遥祭我的祖先,不要见怪!孙儿对不起你们。要是你们泉下有知也会怪我对吗?我会怀念你们。真的!虽然我从来没有见过你们。但在我心目中,你们是伟大的。因为想当初,是我爸他们到山上祈福才出下了我,我是你们的庇佑下成长的,也就是你们的保佑我的读书成绩才那么好,因为我爸曾为了你的墓地和人打过官司。为了你的墓地和人争得脸红耳赤。我的先祖,在我心目中你们都是我家的神,我敬你们,一如你们给我们后辈的庇荫一样。

多少个日夜,我站在回家的山上。对着回家的方向,心潮久久不能平静。因为哪里有我同伴们一齐玩耍的足迹,有我儿时的梦,我们曾在清明时手拉拉趟过家乡长最深的河流,翻越过顺路梯的高山,走进无人居住的荒山野林顺着春草从高岭上滑下来。也欣赏过家人曾多次推崇的观音坐莲的的风水宝地,在哪些地方我真真正正见识了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在那个年代我静静地编织儿时的梦,多想有一天我能用自己的一双脚畅游天下,走遍祖国的山河湖泊,过一种快乐逍遥的日子,如今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我的心却平添了好多忧伤,当我望着同事们收拾细软要回家时,我最后忍不住思潮的涌动,双目已经模糊了。在这时我才明白家乡对我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它是我成长的摇篮,是我今生永远的归宿。

描写清明节的散文 篇8

我想起前的春天,那个万物复苏的春天。我的泪,却大滴大滴落在了那张写着关于你消息的信笺上,而哭声渐渐微弱,最终我无力地倒在了沙发上。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哭了多久,只是醒来时自己躺在床上,眼睛肿得已经睁不开了,床边是家人焦急的目光,想到从此后就再也见不到你,我的心就陷入了一种绝望。

亲爱的弟弟,当我写到这段的时候,我的泪又落在了键盘上。我不得不承认,很多年过去了,一些细微的小节却会摧毁我伪装的坚强。我从来都没有觉得自己有多么坚强,只是很多时候用漠然为自己筑起坚强的外壳,然后活在自己的喜恕哀乐里。

清明节感怀优秀散文精选 篇9

清明时节,我们得一空暇,避开功利和金钱,忘却贪婪和私欲,想一想峥嵘的岁月和逝去的先人,听一听绵绵群山中军号的啸鸣和铁骑蹄声.

清明时节,我们朴素自己的心情,献一枝花篮,烧一扎黄纸,虔诚地跪倒或深深一鞠躬,鞠下我们的思索、苦闷和彷徨,寻一份奢侈的清贫.生活的巨轮沉甸甸地在我们的生命上碾过来扎过去,刀砍斧凿般的印痕佐证着万丈红尘中的摸爬滚打,悄无声息间,仿佛只剩下一声苦涩的笑.

清明时节,你会感到无数的灵魂活跃了我们灰色的思想,所有的惆怅都被先人们睿智的目光淹没.人的一生,只要拥有过至真的情至美的爱,就把它写上,赠给细雨朦胧的天空,让那个踏月而歌掬泪为酒的男孩子,面对先人,从容淡定地阅读静谧、聆听月光.

清明,总是定格在陽光明媚春光四溢的四月——四月是万物生发的日子,走过四月,我们才能真正成熟起来,去遥望沉甸甸的金秋,轻吟打油一首:

挣破庄周梦,

鼓翅舞东风.

亭台三百座,

一步一踩空.

梧桐一叶凋,

朔风瑞雪飘.

但教身康健,

写清明节的著名散文 篇10

“清明时节雨纷纷”,每到清明,往往就有着如丝如缕的春雨绵绵,总让我想起贺铸的《青玉案》:“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看到这样的诗句,难道你还不懂人心上缭绕的那点忧愁吗?

清明的忧和愁,不是闲愁,它是实实在在有来由的忧伤,因为我们要在这个节日去祭奠祖先。在古代,清明是有很多习俗的,除了因为介子推而起的禁火、寒食、扫墓之外,还有踏青、植树、荡秋千、打马球、插柳条等。这个节日生机蓬勃,在生机中去告慰心中深沉的哀思和寄托。清明是一个清亮、明朗的日子,但是,这个日子里也有着深深的眷恋。

我总是在清明时节,自觉不自觉地想起很多人,有的时候是一个名字,有的时候是一段细节,有的时候甚至会想起一个电话号码,或者清晰而遥远的一首歌的旋律。我的记忆关乎一些逝者,也关乎一些生者,但牵连的那些往事也已然逝去。清明这个日子,给了人放纵感情的一个理由,尽可以让我们逐着思绪去天边飞,如同那些牵线的风筝,无论在天边、树梢,还是落进池塘,远远近近,总会有一根线,叫作清明。

这个日子里,我确定能够想起来的人,是我的姥姥和我的父亲。

关于姥姥的记忆,一次一次地来到过我的梦中,梦里永远是我最后见到她的那个日子。她在吐了一夜鲜血之后,为了不耽误我的考试,悄悄藏好半缸子鲜血,鞋干袜净,整好头发,坐在床沿上等着送我上学。出家门前,姥姥叫住我,给我的手里塞了两个桔子,姥姥说,乖,去考试吧,回来姥姥还坐在这儿等着你。十五岁的那年夏天,我回到自己家的小院子,我从满月被妈妈抱回的那个小院子,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姥姥的那个小院子,看见守了我十五年的姥姥常坐的那个床沿空了。问妈妈,问舅舅,他们说姥姥进了医院,还说让我考完试后再踏踏实实地去看姥姥,接她回家。我就这么一门一门地考试,那是我初中毕业的中考,考完的那天回家,看见妈妈和舅舅神色凝重地坐在客厅,他们开口说的第一句话,让我的脑袋嗡一声就炸开了。他们跟我说的是,你长大了,要告诉你一件事。然后我才知道,姥姥住进医院三天后就走了。她进医院的时候,胃里的瘤子已经破了,人迅速地脱形消瘦,八十高龄的老人,医生说手术已经没有任何意义,让老人喜欢的孩子来送送吧。但是,要强的姥姥跟我妈妈和舅舅说,就让孩子记住我坐在床沿上送她上学的样子,现在这个样子会吓住孩子,我不见她了。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姥姥生命里的遗憾,或者这才是她真正的骄傲。我也不知道,这究竟是我生命里的遗憾,还是我的幸运。我的姥姥,就这样在每一年清明回到我的梦里,没有仓惶,没有憔悴,永远是那样鞋干袜净,目光从容。

我常常想起的另外一个人是我的父亲。父亲是一个小女儿生命中邂逅的第一个男人,是那个永远可以纵容她的任性,永远可以呵护她的无理,永远可以给她对人性和对爱情的信任,永远在她背后如山般温暖的那个臂膀。我不知道要经过多少年以后,女儿才能一一解开对父爱的误读,父爱是温暖的,但也是矜持的。父亲有的时候宁肯把爱守成一个巨大的秘密。

我小时候对父亲的感觉只是严厉而已,我甚至觉得自己就是大观园里的`贾宝玉,姥姥像贾母那样慈祥地呵护我,而不常回家的父亲,每次带回那么多的书,要查我的诗文,要查我练字练得如何,在我的眼里他简直就是贾正。最先教我背诗词的人是他,最先教我读古文的人是他,最先教我临字帖的人也是他。一直到我上了中文系,读了研究生,几乎我写的每一篇论文,父亲都要一字一字给我修改,不仅仅改文章的层次,甚至还会改我倒插笔的笔序,所以,他改完的文章,往往比我的原文数字还要多很多。但是直到父亲辞世,我在心里对他都是有一点点畏惧的,直到多年以后,妈妈告诉了我一件事情,这是在爸爸生前我从来不知道的。

那是他的六十大寿,当时的北京天寒地冻,我正在读大学,中午从学校骑自行车回家,买了一个大蛋糕。怕纸盒子把蛋糕撞得歪歪散散,所以我一只手扶着车把,一只手拎着蛋糕盒子,在寒风里费了好大的劲儿骑回家。跑上四楼,我兴高采烈地说:“爸,我下午去上课,等我放学回来,晚上给您过生日,咱们吃这个大蛋糕。”爸爸漫不经心地瞥了一眼,说:“嗨,这都是你们小孩儿吃的东西,我才不吃这个呢。”我当时心里还想,太不给面子了,可是看爸爸笑了笑,我也没多想,就跑回去上课了。下课回来,妈妈已经把蛋糕从盒子里拿出来,我们一起切蛋糕,说说笑笑。我记得自己还用枫叶贴在白卡纸上,写上诗,专门给他做了一个生日卡。爸爸那个六十大寿过得非常高兴,虽然嘴上说不爱吃蛋糕,我看他也把那一大盘吃得干干净净。

多年以后,妈妈告诉了我这个故事的另一个版本。那天下午我上学之后,家里来了一个世交家的孩子,刚刚上大学的小男孩,叫涛涛。爸爸顺口就跟他说:“涛涛啊,这是你小丹姐姐刚给我买的蛋糕,我又不爱吃这个,你拿走吧。”涛涛欢天喜地,捧着蛋糕就走了。大概又过了一会儿,离我下午放学不到一个小时,爸爸开始像一个犯了错的小孩子一样,在屋子里坐卧不安,走来走去,妈妈问他怎么了,爸爸就小声叨叨着说:“我犯错了,那个蛋糕是丫头给我买的,我不爱吃也不能给别人啊!你快帮我想想,那蛋糕的盒子是什么颜色?是什么牌子?丫头在蛋糕上面给写的是什么字?你能想起多少,咱俩往一块凑,我得去那个蛋糕店买一个一模一样的蛋糕。”随后,爸爸就急匆匆地出了门,骑上自行车,冒着寒风满大街去找,找那个他根本不爱吃的蛋糕。据说,在我回到家的一刻钟之前,我六十岁的老爸爸,拎着一盒最相似的蛋糕,呼哧呼哧地回到家。这就是我的爸爸,这就是一直被我误读的那个爸爸。

每每清明,我总是想起《论语》上的那句话:“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父母安康俱在的时候,儿女的心永远是欣慰的、骄傲的,还带着一点点受娇宠的、活泼泼的欣欣然;但一想到他们年岁高,自己膝前尽孝的日子不多了,就会忧惧丛生。

我的父亲,我的姥姥,在他们离去之后,我才知道人生中总有一些遗憾,就是他们健在的时候,我对他们的爱还不能深深地懂得。也是在他们离去之后,我才一天比一天明白,父母亲人之爱有时候是要隐忍着多少委屈!姥姥送我上学时的目光,背后不知道压着多少痛楚,只有她心里明白,那是最后的生离和死别。

父亲在病重的那几年里,每一次电话都跟我说,丫头你忙你的,不用往回跑。我有时候还真听了他的话,其实现在想起来,才知道他的心有多么疼,他是有多么想我。我生命中最大的遗憾,就是父亲没有等到我的孩子出生。不养儿不知父母恩,自己有了孩子后,才格外想念逝去的亲人、师长。

在女儿两三岁的时候,那年秋天下来了大闸蟹,我从螃蟹壳里慢慢地掏出一勺蟹黄,滴上一点姜醋,满地追小不点儿,一边追一边说,乖,过来吃一口,就吃一口。这个时候,我妈妈也掏出来一勺蟹黄,多放了一点姜醋,在后边追我,说,丫头,你回头,你吃上这口,再去追你闺女。那个瞬间,在我的记忆中是永远不可磨灭的。后来,女儿跟我说,我跟妈妈、姥姥原来都是在一块的。因为她看见过我生她的剖腹产的疤痕,她也看过姥姥生我的剖腹产的疤痕,所以她知道,很多年以前,她住在我的肚子里,再很多年以前,我住在她姥姥的肚子里。我也知道很多很多年以前,我的妈妈也住在我姥姥的肚子里。

上一篇:道德讲堂之百善孝为先下一篇:个人教学工作计划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