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报告

2024-08-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调研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报告(通用15篇)

调研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报告 篇1

今天,市人大常委会领导莅临我局调研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充分体现了对食品药品安全的高度重视。首先,我代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全体干部职工,表示热烈地欢迎!对各位领导长期以来,对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下面,我向各位领导简要汇报一下近年来的工作情况。

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和省局的正确领导下,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紧紧围绕“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这一中心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严格按照高境界、高标准、高效率、高效益“四高”工作要求,着力提升食品药品监管能力,全面推进医药经济发展,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完成了“争创一流”工作目标。

一、落实决议,真抓实干,全面做好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

市人大常委会连续两年视察食品安全工作,并作出《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工作的决议》。我们在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抓好落实,重点加强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我局牵头集中开展了《食品安全法》“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宣传活动。在牡丹体育广场牵头组织了全市食品安全法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勇出席活动仪式并作重要讲话。大力开展《食品安全法》培训,邀请专家全面解读,并分批、分层次对食品安全监管人员、企业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业务知识轮训。二是进一步强化食品基础监管建设,提升监管水平。争取2010年上半年,市级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县级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站,农产品批发市场、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检测点。在2010年7月底前,利用我市药品检验所在人员、技术、设备、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建成市食品药品检测中心。并从食品添加剂、农产品、水产品、畜产品、保健食品、食品生产加工、食品流通、餐饮服务、定点屠宰等九个方面规范食品生产经营秩序,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应急能力建设,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三是加强食品安全队伍建设,强化经费保障能力。队伍建设方面,通过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等途径,引进高层次人才。市政府要求两级财政安排好相关经费预算,确保食品药品监管经费逐年适度增长,同时对市食品药品检测中心、市农产品检测中心建设给予重点经费保障。

我们落实人大决议推动食品综合监管工作,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年初全面安排部署全年工作目标任务。我们召开了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会议,印发了《XX市2009食品安全责任目标》及《XX市2009食品安全责任目标考核实施细则》,与各县区、各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签订了《2009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书》。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制定了《XX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例会制度》。二是抓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按照国家和省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印发了《XX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确定用2年的时间在全市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自2008年12月份开始,我们认真组织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全市出动各级执法人员30497人次,检查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20657户次,出具卫生监督文书407份次,取缔无照经营或超范围经营16户,查处违法经营案件7件。4月15日至4月20日,我们组织市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对各县区专项整治工作从八个方面进行考核评估;4月22日,全市专项整治工作得到省考核评估组的充分肯定,顺利通过验收。按照市委赵书记的指示,我们组织质监、工商、卫生、粮食等部门,在全市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小麦小麦粉小麦粉制品专项整治行动,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6063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使用单位5069家,抽样检查库存小麦样品234个,下发行政建议书56份,规范生产经营户203家,取缔无照经营户5家。全市小麦粉抽验合格率由专项整治前的77.2%上升到92.7%,严厉打击了无证生产经营小麦粉及其制品、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三是扎实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县、示范乡镇创建工作。市政府领导童彩云带队,多次到曹县、XX、郓城检查督导省、市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切实抓好各项创建任务目标的落实。目前,XX县已顺利通过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考核验收,郓城县顺利完成了市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任务,18个示范乡镇均达到了食品安全示范乡镇验收标准。

二、创新机制,重拳出击,严厉打击各类制售假劣药品行为

今年以来,全市药品稽查工作以市县联动机制为抓手,始终保持打假治劣的高压态势,狠抓大案要案的查处,有力打击了各类药械违法犯罪行为。一是畅通举报渠道。在公开举报电话和局长电话基础上,我们又增开了网络举报渠道,对举报问题保证24小时内查处并及时反馈,充分发挥乡镇食品药品监管站监管员、协管员和信息员作用,提高举报奖励标准,调动全社会积极参与药品打假。二是完善药品打假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打击非法经营药品违法犯罪联合办公室的坚强壁垒作用,加强与公安部门的合作,积极寻求工商、卫生、交通、邮政等部门支持,建立横向联动协作关系。利用七省一市药品稽查协作网平台,与周边兄弟地市建立了信息交流制度和工作互访制度,进一步提高办案效率。三是开展了非药品冒充药品、降糖类药物、假冒人血白蛋白、化学药品制剂生产企业原料药等专项检查。以城乡结合部、农村药品市场为重点,开展了打击义诊、义卖、药品宣传等变相销售假劣药品的违法行为。四是集中破获了一批大案要案。联合公安部门先后查办了涉案货值上千万元的庞某无证经营疫苗案,刘某无证生产、销售假药案,程某销售假药案等涉案货值较大、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多起大案要案,并依法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查处了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硝苯地平缓释片、妇炎灵胶囊等一批直接危害群众利益的假药案件,有力地震慑了犯罪份子的嚣张气焰。截至10月底,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20312人次,检查各类药品器械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9175家,查处各类违法案件5222起。五是完善药品抽验机制,提高药品监督技术支撑能力。年初,制定下发了《XX市药品质量监督抽验管理办法》和《XX市药品抽验计划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任务目标及实施步骤,制定了奖惩标准,细化了抽验合格剩余药品退回制度。截至10月31日,完成药品抽验2680批,其中计划抽验367批,日常监督抽验2313批。计划性抽验合格率96.4%;日常监督抽验不合格药品检出率52.68%,其中化学药、抗生素、中成药日常监督抽检不合格药品检出率大幅度提高,由去年同期的13.2%提高到今年的28.2%。提高了日常监督抽验的靶向性,节约了监管资源。通过抽验依法认定了2起制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案件,对犯罪嫌疑人依法追究了刑事责任。

三、创新服务,跟踪帮扶,大力促进医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我们在抓好药品打假工作的同时,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建立全方位服务机制,努力营造医药经济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软环境,推动医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以来,我们全力支持医药工业发展,相继完成了对山东华信胶剂车间、山东方明原料药车间、XX睿鹰原料药车间增加药品许可证范围的现场检查;指导山东鑫齐、XX睿鹰、山东健民、山东希力、山东华信的胶剂二车间、软袋塑瓶车间顺利通过GMp认证。我们积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内引外联,招商引资,医药大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一是今年2月份,我们主动牵线上海医药集团与XX睿鹰制药就红霉素、棒酸及头孢类原料药达成合资合作事宜,项目投资8亿元人民币,是迄今为止山东省引进的最大一个医药项目。我局安排专门人员正在为企业变更名称提供相关服务。二是5月份,我们在市政府的领导下,会同牡丹区政府赴北京招商引资。通过协商洽谈,誉衡医药集团确定到XX投资建厂,成立山东誉衡药业有限公司,该企业投资近3亿元新建原料药项目、中西药制剂项目、银杏内酯B注射液项目,3个项目投产后,将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三是促成了睿鹰制药与珠海行通制药公司的润泽药业项目。珠海行通制药同意整体搬迁到XX进行改造,投资5000万元,达到年生产3亿支粉针剂和3亿片(粒)固体制剂的能力。该项目与睿鹰制药具有的原料药文号吻合,形成一条从原料药到制剂的产品链条,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实力。目前已办理了《药品生产许可证》和39个批准文号的转移手续,正在申请GMp认证,预计年底可投产见效。四是积极推进步长集团的得力生项目。步长制药的四期工程抗肿瘤项目采取了将北京德力生制药公司整体搬迁到XX进行改造的方案。我局向省局进行了专题汇报,得到省局领导的大力支持,工程已进入竣工阶段。同时,我们还积极与美国归国教授创建的济南蓝金药业公司联系,争取项目合作,为企业后续发展提供支持。2009年全市医药工业销售收入预计可达65亿元,实现利税12亿元,年增长率超过50%,成为全省继淄博、济南、临沂、济宁之后的第五个医药大市和医药强市,为实现2010年销售收入100亿元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加快我市药品流通服务业发展,优化企业经营结构、提高流通效率和服务水平,我们采取提前介入、重点指导、跟踪服务等措施,助推医药流通服务业发展。一是加强对步长天地通药品销售公司的帮扶,现场办公,积极为企业注册提供政策、法规咨询服务。目前,该公司已全面进入开工建设阶段,建成后将成为我市第一家辐射苏鲁豫皖四省的药品现代物流企业。二是加大对舜王城中药科技园建设、审批及认证过程中的政策扶持。我们定期检查调度科技园建设工地,帮助该公司负责人调整思路,解决困难,督促其按计划完成公司化改造。三是引导XX牡丹医药有限公司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四、标准兼治,注重规范,全方位强化药械日常监管

我市药品、医疗器械日常监管能力不断增强,保持了全省一流水平,有力地保障了药械产品安全有效。一是以中药注射剂为重点,切实强化药品生产企业的全过程监管和动态监管。我们加大对高风险品种丹红注射液的隐患排查,增派驻厂监督员,邀请GMp专家指导。局长进行现场办公,从企业原材料入厂、生产过程控制、工艺参数调整以及不良反应监测等方面层层把关,督促步长制药积极排除丹红注射液安全隐患34项,确保了该产品安全,今年该产品单品种销售收入可达20亿元。二是召开了全市医药工业监管与发展工作座谈会,开展全市医药工业发展调研,认真了解各企业发展形势,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改进监管和服务。三是认真开展医疗机构制剂再注册工作。我们对全市18家医疗机构制剂室的264份申报材料进行审核,扶优扶强,淘汰了一批不具备配制条件、安全隐患较大的品种。四是采取现场检查和电子网络监管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特殊药品管理,严防特殊药品流入非法渠道。五是加强药品流通环节日常监管;加大对违法药械广告的监测,全年共监测违法药械广告51个,违法保健食品广告17个,全部移送工商部门查处,对甲乙抗栓麝香心脑通胶囊等5种严重违法广告采取了行政强制措施。六是加强药品使用环节监管。按照《山东省药品使用条例》要求,推进《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的确认工作,目前,巨野、鄄城、东明、郓城、单县已完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确认工作。七是积极做好防治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流感药械安全保障工作。我们联合市卫生、物价等部门,紧急下发通知,重点检查抗病毒、流感类药品、中药饮片和防护用品的质量及购销渠道,请求省局支援,组织防治药械保障供应。

五、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全力做好十一运会XX赛区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工作

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我们细化责任目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保障十一运会食品药品安全。一是加强领导,落实方案。我们牵头制定了《十一运XX赛区筹办工作领导小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组工作方案》,并立即协调16个部门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并精编成册印发给各成员;成立了全运会(XX赛区)食品药品安全保障组,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经贸委、卫生局抽调5名同志组建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组办公室,在市食药监局集中办公。二是落实责任,严格过程控制。与各级各有关部门,监管部门与企业、个人之间层层签订责任书、保证书,对食品供应各环节实行驻场(点)全程监督。对供应全运会的食品进行批批检验,并设立专供食品周转仓库。市药检所全体同志放弃“双节”假期,加班加点完成了79个批次全运药品的检验任务,并将高风险医疗器械产品送省所检验。三是加强整治,强化督导。全面加强食品安全各环节监管;召开了6次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组全体会议,市政府领导童彩云3次带队到县区查看供应基地建设情况,到接待单位检查卫生防治情况,有力地促进了安全保障工作的落实。四是全力做好兴奋剂专项治理工作。我们通过召开约谈会,签定承诺书,切实增强企业自律意识和反兴奋剂意识。我们狠抓责任落实,实行网格化管理,人盯人帮促整改,以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为重点品种,对训练场馆周边等重点区域反复排查,对辖区内8县1区的兴奋剂治理工作进行督导。全运会专项治理期间,全市共出动监督执法人员15056人次,查处药品违法案件4451起,对21家违法经营药品企业依法进行了处罚。完善的工作机制和强有力的工作措施确保了全运会期间食品药品安全充足,保障工作受到省督导组的高度赞扬,国家局和省市媒体予以专题报道。

六、抓基础,强队伍,稳步推进机关内涵建设

首先,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调整了部分县局的领导干部,优化了领导班子结构。加强机关干部学习培训,完善人事档案,积极开展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调研,制定改革方案,并顺利完成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下划工作。

第二,坚持依法行政,继续推进规范化建设。市县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基础工作,认真落实依法行政责任制,建立重大行政决策的公开、听证、集体决定、跟踪反馈、责任追究制度,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进行了规范,对案卷进行公开考评,大力推进机关规范化建设。法制工作、文秘管理、信息宣传、应急管理工作先后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在政府法制工作会议上推广经验。

第三,积极推进机关文化建设。我们在全系统开展了具有药监文化特色的“五室”建设活动,即药品检验室、假劣药品展示室、档案室、图书阅览室和文体活动室。市局对原有机关工作制度进行了修订、补充、完善,形成了行政机关管理规则、行政执法运行规则两大类共计89项工作制度。在考察学习外地先进文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聘请山东大学专家制定机关文化建设方案,建设了文化长廊,制作了学习园地、监督台,将工作职责和工作理念上墙,努力打造食品药品监管品牌。

第四,强化基础建设,进一步提高监管保障能力。在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市局和8县局新建监督检验楼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4000万元。市局监督检验楼按照“如期、优质、廉价、廉洁”的八字建设方针,倒排工期,落实责任,局长靠前督导协调,破解难题,今年4月16日顺利竣工并立即投入使用,食品药品监管能力和机关形象进一步提升。

第五,坚持不懈抓党风廉政和政风行风建设。3月份,召开了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对2009年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进行了分解,并层层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10月份,对全系统执法情况进行了回访。5月份,在全系统认真开展了“小金库”治理活动,加大行政监察力度。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离任局长开展审计和财务监督。工作中,严格落实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局长公开电话“三项制度”,认真办理群众反应问题,答复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积极参加“行风热线”、“阳光政务热线”和“市长热线”栏目。去年,在全市政风行风评议中,市局取得了行政执法类第5名的成绩,在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行评中取得了综合得分第3名,受到省局的通报表彰和奖励。

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不少困难和差距。食品药品监管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药品市场打假和检验经费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压力较大。借此机会,恳请各位领导指导我们的工作,一如既往地支持食品药品监管事业的发展。我们将以此为动力,进一步振奋精神,努力工作,奋发有为,以更好的成绩回报各位领导的关心和厚爱!

调研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报告 篇2

2015年1月7~9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中国医药导刊》副总编洪晓顺带队赴四川调研国家药品监管基础数据库重构项目和药品电子监管工作。在四川美康医药软件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就如何做好数据重构项目进行深入交流, 重点研究梳理了省局报送的历史数据、数据统计分析应用、药品数据整理工作向新数据管理平台迁移等相关问题, 并对数据重构项目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实地调研了四川杏林大药房和成都同乐康桥大药房的药品电子监管试点工作实施情况, 就扫码上传等问题进行了现场沟通和指导;在对四川恩威制药有限公司进行调研过程中, 参观了企业产品赋码生产线和ERP系统工作情况。

调研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报告 篇3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转变思路,迅速融合

新食药监局组建后,认真学习领会省市局和方城县委县政府对食药工商体制改革的要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正确对待和拥护食品药品和工商体制改革,做到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扎实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和市场监管工作。

一是整合资源,快速融合,积极开展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将原两单位工作办公场所、执法设施设备、相关业务股室科学整合,高效便捷开展业务。召开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之间敞开心扉真诚交流,彼此了解熟悉,相互协作,压缩磨合期,对班子建设、队伍建设、法制建设以及食品药品监管和市场管理等进行研究部署,确保改革意图落到实处。

二是分工协作,认真履行新职能。依据新的职能和班子成员自身特点,结合工作实际,经集体研究明确了各班子成员临时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强化对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领导。在机构整合、改革推进的关键时期,局领导班子充分发挥“火车头”作用,团结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履职尽责,攻坚克难,按照分工大胆工作、不推不拖,主动克服困难,直面矛盾,遇到困难不回避、不推脱、不上交,扎扎实实,一抓到底,勇于担当、遵循规矩、密切协作、坚守原则,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建立完善了一系列的工作规范、管理机制、绩效考评、督查督办机制。根据工作实际,制订了《方城县食药监局工作规则》,完善了公务接待、车辆管理、印章使用、物品采购及固定资产管理等制度。为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执法,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并结合实际,制订了三章十节九十条的《行政处罚行为规范》,对各股室队所法定职责、办案程序、行为规范、文书制作和案卷管理等做出明确规定。梳理各股室队所职责,制订量化目标任务,开展科学绩效考评和效能监察机制;加大对重点工作、重要事项的督查督办力度,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二、创造性工作,开创食品药品监管事业新局面

新组建四个月来,全局干部职工上下一心,团结一致,树立“发展、培育、服务、规范、监管、打击”相结合的监管理念,筑牢防线,守住底线,不触及高压线,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共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商户1358多家,餐饮服务单位1146多家,学校食堂168家,医院68家,药店111家,抽检食品样品160多份,送检40多个批次,对318多起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立案查处,移送公安机关64起,刑拘、羁押60余人,对24家不符合食品安全规定的餐饮服务单位进行了媒体公示,查处没收过期食品300余公斤。

一是摸清底数,建立监管台帐。组织各基层所建立监管台账,对经营“四品一械”的监管服务对象进行拉网式排查,确保对监管服务对象手中有账,心中有数。经排查,基本摸清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对象底数和基本情况,目前方城县共有“四品一械”生产经营(使用)的单位和个人6490家。其中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750家,食品生产企业78家,食品经营企业3212家,餐饮服务单位1874家,保健食品经营企业120家,化妆品经营企业34家,食品生产小作坊和流动摊贩412户。

二是加强培训,提升执法水平。新局整合组建后,采取派出去、请进来、专家讲、师徒帮、典型引、法规学等多种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措施进行培训。四个月来,先后组织20人参加省局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专项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3人参加了国家工商总局举行的竞争执法专题培训班并取得合格证书。结合新职能,组织全体人员学习了《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餐饮许可管理办法》、《商标法》、《广告法》等法规培训。同时,编印食品药品安全法规教材,对监管对象进行法律法规培训,止目前已培训食品药品从业人员456人次。

三是加强监管重点,突出关键环节。该局针对食品药品监管特点和监管实际,确定了四项整治重点:一是加强食品药品生产、流通、使用三个环节的监管,着重对加工小企业、小作坊、食品批发市场,大型超市、社区和城乡结合部食品店、药品零售企业的检查;二是对餐饮服务企业、旅游景区、农家乐、学校、幼儿园、建筑工地民工食堂等餐饮服务从业者的监管,监督企业认真落实食品药品安全责任和措施,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行为,从源头堵住食品药品安全隐患;三是加大食品药品的监督抽检力度,以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豆制品、儿童食品、即食食品和各类保健用品为重点,扩大检测范围,增加检测频次;四是加大食品药品违法案件办理力度,在检查、抽检的基础上,按照依法、及时、从严、从重的原则查处一批违法案件,震摄违法分子,切实维护食品药品市场秩序。

四是加强协作,形成合力。为了加大整治力度,确保整治效果,该局组成4个执法联动队伍,采取“领导带队、局所联动、所所互动”形式,分辖区进行联动执法检查,解决基层所执法力量薄弱问题。同时,加强与公安、教体、住建、商务、畜牧、粮食等部门的沟通联系,互通信息,相互支持,形成执法合力。

五是加强宣传舆论和信息报送。对内通过“食品药品监管信息”简报、OA办公系统等途径,营造“交流、交心、交融”的良好氛围;对外通过“随心呼”短信平台、方城网、方城消息报、方城贴吧、公众微信号、社区论坛等媒介,宣传监管执法成果,展示两局整合后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方面取得的良好成效。同时,收集整理食品药品典型案列和食品药品安全保障监管情况,制作视频材料,在方城电视台、方城信息报“食药安全与消费维权”专栏播出。

六是畅通举报投诉渠道,深挖案件线索。充分利用“12315、12331”举报投诉电话、消费者来信来访、日常监管、暗访、职业打假、新闻监督、群众茶余饭后杂谈、贴吧论坛、微信朋友圈等渠道,收集案源,掌握各类制假售假的来龙去脉,专门成立举报投诉中心,具体负责各类案件线索的搜集,发现案件及时移交相关股室查处,并跟踪督办。

七是抓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不放松。按照年初工商工作会议部署及省、市工商局的相关要求,狠抓农资市场整治、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虚假违法广告整治、合同欺诈、无证照经营、打击非法集资、打击传销规范直销等领域不放松。共办理一般违法案件700余起,其中万元案件33起,有效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民生无小事,百姓问题大于天,各项民生问题安全工作永远在路上,该局表示,方城县食药监系统将在省、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工商局以及方城县委、政府的领导、指导下,通过本次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严格落实责任,切实明责、强责、督责、问责,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履职尽责,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海兴县食品药品监管局调研方案 篇4

关于印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方案的通知

学习调研阶段是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基础和关键。为确保学习调研阶段工作扎实开展,为活动全过程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和科学实践基础,根据县委和市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有关要求,现就深入调查研究提出如下方案:

一、调研目的按照县委和市局学习实践活动提出的总体目标,以“践行科学监管理念,促进大足医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主题,开展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药品监管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功经验,找准并解决影响和制约药品监管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关系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形成针对性、操作性以及创新性强的调研成果,推动调研成果转化为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和制度,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药品监管事业的体制机制。

二、调研机构

成立以周远明书记为组长、江自强副局长为副组长、副调研员王宇学、段智友和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对调研工作统筹安排,确定调研题目,全程参加、指导调研工作的开展,及时传达落实上级各项要求。领导小组下

设办公室,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全面负责调研工作具体事务,起草调研题纲,组织调研工作的实施,收集信息,撰写调研报告,及时上报各项材料。

三、调研内容

1、影响和制约药品监管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包括农村医药市场建设、药监队伍建设等。

2、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包括村级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建设及服务水平等。

3、药监系统干部队伍思想观念和工作状态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四、调研方式

结合“3〃14”总体部署、国务院3号文件和市委、县委全会明确的重点工作任务,通过座谈研讨、深入基层一线了解实情等方式,围绕如何强化农村用药安全监管,如何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进行深入调研。

五、进度安排

3月25日—3月27日为调研准备阶段,研究制度调研方案。3月28日—4月12日为集中调研阶段,深入实际认真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4月15日为成果运用阶段,召开调研成果汇报交流会,局党组审定后调研报告并上报县委和市局学习实践活动

领导小组办公室。5月上旬—8月为后续工作阶段,结合调研成果,进行对照检查,制定落实整改方案,完善药监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六、调研提纲

1、题目:强化农村用药安全监管,切实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2、提纲:

开头:阐述我县农村地域、人口及药店、卫生站、诊所的基本情况及现状,强调加强农村人民群众用药安全监管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感。

正文:

一、我县农村药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分析产生这些药品安全问题的原因

三、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努力构建统筹城乡的药品监管体制

(二)落实政府责任,加强对药品安全工作的监督考核

(三)积极开拓创新,切实转变药品安全监管方式

(四)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加强法律法规培训和宣传

七、调研课题

1、主课题:强化农村用药安全监管,切实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2、小课题:浅析村级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建设,我县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层药品零售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亮点 篇5

一、食品药品安全城乡监管一体化工作

一是开展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培训。四月中旬对协管员培训工作培训时重点就行政执法基础知识、药械监管基础知识、乡镇协管站工作资料规范化管理、餐饮业食堂监督检查等方面进行讲解。同时还对协管员进行了严格考试,合格率达100%。并由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对各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进行了相关知识培训。三是开展行政执法证换证工作,确保工作落实。积极与县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联系,与其共同商讨乡镇食品药品协管员的行政执法证换证事宜,对未取得执法证的乡镇食品药品协管员进行执法专业培训和考试,并配发乡镇食品药品协管执法证,拥有部分食品药品协管行政执法权,可以进行委托执法。目前我县已有59名乡镇食品药品协管员获得行政执法证,乡镇覆盖率达100%。在半年督查工作中,还成功地排除 一次集体聚餐食物中毒隐患。12月2日至6日县食安办联合我局通过现场查看和资料查阅的方式对全县各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进行年终考核。考核中发现了协管站工作的新亮点:如 乡进行了乡代表、党代党对全乡食品药品安全开展调研工作,同时确定乡代表、党代党对村分片包干监管,加大乡政府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力度。

二、小餐饮整治工作。为能快速稳妥的推进文明卫生县城创建工作,于5月下旬出动食品监督员65人次,对城内所有小餐饮服务经营单位门前灶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分类登记摸底,统计县城内餐饮服务单位存在“门前灶”的共312家。并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支持,研讨整治方案,争取专项资金,研究制定了《 小餐饮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和标准》,于十月中旬召开全县小餐饮整治部门协调会和动员大会。共出动执法宣传车20台,执法人员110余人次,走街串巷,进入每一家小餐饮服务经营店,对整治工作进行初期的宣传和指导,下发宣传资料85份,下达责令整改意见书85份。11月掀起一场小餐饮整治高潮,到目前为止城区已经整改合格的小餐饮店共186家,其中有41家符合整改奖励要求,已及时发放奖励资金,还有100多家正在整改中。通过整改工作的开展,小餐饮店的操作间、就餐间面貌焕然一新,极大改变城区卫生环境。

三、做好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依据《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规范》要求,严格把关,规范操作,从原料到成品实施全程监管,圆满完成了芷江三干会、省、市领导来 调研、省委巡视组 巡视、高考等重大活动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任务,确保没有发生任何食品安全事故。

四、开展餐饮食品安全应急演练。为保证能迅速、快捷集合,进一步完善食品药品安全应急预案,确保第一时间赶到事故发生现场,提高对事故现场控制、调查、采样、处理等能力。组织开展一次群发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出动执法车3台,参加演练人员24人。通过应急演练活动的开展,大大提高队伍食品安全应急处理的能力。

五、积极推进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工作。

认真督促辖区内药品医疗器械经营和使用单位主动及时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一是成立了县药品不良反应报告领导小组;确定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工作专干;二是对医疗机构和药品经营单位相关人员进行ADR和MDR相关知识培训,三是每月编辑一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发送给ADR和MDR报告单位。全年共完成药品不良反应报告302份(其中严重报告37份),已注册药品不良反应单位128家(其中县级医院6家、乡镇卫生院14家、村卫生室7家、诊所16家、药品经营单位81家、眼镜店4家)、今年报告药品不良反应单位83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55份(其中严重报告47份)。

六、规范依法行政,提高行风与效能。

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工作要点 篇6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2006年的工作至关重要。今年全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要认真贯彻全省食品药品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紧紧围绕省局提出的“十一五”期间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工作任务,树立“五个科学监管理念”,继续推进食品、药品和队伍“三大放心工程”。在抓好省局要求的各项工作的同时,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食品安全要在加强综合协调上有所创新

(一)努力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1。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要依据《××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部门责任制(修订)》和《××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责任追究制》文件,对全市食品安全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将每个部门、每个环节、每项工作的食品安全责任逐条细化,分解落实,做到层层把关,责任到人。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时,在政府的授权下,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责任和处罚相一致的原则开展牵头查处工作,对××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及责任人未履行有关食品监管职责追究相应责任。

2。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要建立起我市食品安全预警机制,预防食品安全风险,构建食品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发挥对重大食品安全风险或危害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的作用。在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事件造成的社会影响和对公众健康和生命带来的危害和损失,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社会秩序。

3。搞好信息的集中发布。加强对食品安全信息的采集、评估、认定和拟发布信息的把关,确保所发布食品安全信息的科学性、公正性、准确性。完善我市食品安全监管信息收集、汇总、分析、交流和发布的工作程序,成立食品安全信息评审委员会,加强对监测信息的评估、检验检测信息的认定,更加科学的反映我市食品安全的现状。

(二)努力建立食品安全综合监管体系

1。扩大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成果。要做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总结,迎接国家对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城市的验收,并在在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有计划、按步骤向县、区全面延伸,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2。建立食品安全监管网络体系。要在完善市县二级食品安全协调机制的基础上,参照药品监管网模式,在县、乡、村建立覆盖种(养)植、生产、加工、消费各环节的乡级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的专、兼职队伍,设立农村食品安全信息员(报告员),延伸食品安全监管的触角,及时发现农村食品安全隐患,及时解决广大农村的食品安全问题,做到食品安全监管无盲点。

3。建立食品安全监管联合检查体系。要制定《××市食品安全集中整治联合执法实施意见》,由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牵头,各食品安全监管执法部门共同组成执法队伍,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其中联合执法行动由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联合执法队伍采取临时组成方案,联合执法行动时集中,平时分散;根据本地食品安全监管实际,确定每次联合执法行动的重点,组织针对不同重点的联合执法。

(三)努力开辟食品安全“绿色通道”

1。开辟食品安全监管“绿色通道”。在我市大型公共场所和食品企业要设立食品安全监管“绿色通道”标示牌,公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职责及监督电话,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一条监督食品安全的“绿色通道”。

2。开辟企业与监管部门、百姓与政府沟通的“绿色通道”。要通过与××电视台联合开办“健康××”栏目的形式,设立政策法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专栏、消费心声和热线等栏目,提供消费警示,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加强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为消费者、生产者和管理者提供一个交流、沟通的互动平台。引导健康合理消费,提高广大市民识别假劣食品的能力。

3、开辟部门与部门之间沟通的“绿色通道”。要通过建立“××市食品安全网”等网络平台,开辟部门与部门的沟通通道,提高食品安全的管理和服务效率,提升工作效能。

二。药品监督管理要在保障安全有效上有所创新

(一)从严处方药非处方药分类管理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以及农村药品“供应网和监督网”广泛覆盖的作用,在辖区内广泛动员,营造齐抓共管的氛围,使公众了解药品分类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及合理用药常识,认识到不合理用药、滥用药物对自身健康带来的危害性,增强广大人民群众自我保健、自我保护、合理用药意识,争取社会各界对开展药品分类管理的关心、理解和支持。

调研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报告 篇7

7月1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二司稽查专员柴保国带领调研组莅许,对河南省许昌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行调研。河南省食药监管局副巡视员王建防,许昌市副市长王志宏陪同调研。

调研组先后到河南鲜易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长葛市后河镇食药监管所、后河镇闫楼村“百姓食堂”、常香豫餐厅、毓秀路农贸市场和中原国际农产品物流港进行实地调研。在河南鲜易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详细介绍了企业构建智慧生鲜供应链生态圈,通过“产品+服务”、“线上+线下”、“软件+硬件”、“管理科学+综合科学技术”等创新,推动企业由加工制造业向服务业、平台型企业和生态型企业转型等情况。柴保国对企业高起点、高标准搞好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在长葛市后河镇食药监管所,当调研组一行看到办公场所宽敞,执法装备齐全,人员配备到位,监管档案清晰,日常监管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大家纷纷点赞。在后河镇闫楼村“百姓食堂”调研组一行详细查看了村内探索建立的各项规章制度,对这一许昌市积极探索农村集体聚餐新模式的做法给予充分的肯定。在参观了常香豫餐饮“明厨亮灶”视频工程后,调研组对许昌市推广“明厨亮灶”视频工程的做法表示赞赏。在调研了毓秀路农贸市场和中原国际农产品物流港后,柴保国说,许昌市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改革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展快、抓得紧、工作实,希望许昌要始终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强化职责、严格监管,要引导企业突出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打造名优企业,打牢食品安全根基。

许昌市副市长王志宏表示,许昌将按国家食药总局调研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补齐工作短板,强化食品安全监管,不断提高发现和处理食品安全问题的能力,让群众生活更加便捷和安全。

调研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报告 篇8

摘 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建设过程的顺利与否、建设目标的成功与否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要成功的建设并实施信息化系统,必须充分认识并具备掌控这些因素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规划;探讨;分析

一、引言

《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要求加快监管信息化建设。推进国家药品电子监管系统建设,完善覆盖全品种、全过程、可追溯的药品电子监管体系。整合信息资源,统一信息标准,提高共享水平,逐步实现国家药品电子监管系统与有关部门以及企业信息化系统对接。《关于印发2011-2015年药品电子监管工作规划的通知》要求,2015年年底前实现药品全品种全过程电子监管,保障药品在生产、流通、使用各环节的安全,最有力地打击假劣药品行为、最快捷地实现问题药品的追溯和召回、最大化地保护企业的合法利益,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加快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够帮助各级监管部门及时、全面地掌握食品药品的生产、经营、使用情况,而且能够迅速、准确地进行追溯和召回,为公众的饮食用药安全提供保障。在当前食品药品质量事件多发、监管手段缺乏和基层监管力量单薄的情况下,加强食品药品电子监管信息化建设显得尤为紧迫。对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进行分析和探讨成为重要的课题。

二、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探讨

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职能调整以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信息化建设也需要加速发展,很多省市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的建设思路、建设模式、应用推广等很多方面可借鉴之处。

2.1领导重视,认识信息化建设的规律

信息化工程必须是“一把手”工程,组织高层领导对信息系统规划建设介入的程度,对系统的成功与否由直接的影响和决定作用。随着信息化工程的建设与实施,对系统内固有的工作思维、工作模式、流程制度等都会有较强的冲击力,会在极大的程度上改变工作思维及模式、工作流程也会有相对应的重组与改变,以适应计算机信息化的要求和融入先进的管理思想。因此,信息化的建设不仅仅要求单位主管领导要亲身参与,率先垂范,更需要全体机关职工在思想上进行充分的认识,审视自身工作能力和工作喜欢,理解信息化工作所带来的机会与挑战,要吸纳信息化所带来的便利,就必须要解放思想、敢于创新迎接新的挑战。信息化建设其规划、建设过程必须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和约束要求。

2.2明确目标,界定工作范围和任务

目标的确定是系统规划、设计的出发点,合适的目标有利于提高规划、开发的成功率。目标的设定会涉及多种因素,但较关键的因素是投入的限制。需求概况、人员素质、基础硬件等同时对系统目标进行影响。因此,系统的目标必须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确定,并能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相匹配。明确的目标,确立了信息化建设的地位以及在日常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

2.3科学规划,强化顶层设计与标准规范制定

科学完整的顶层规划设计、健全可扩展的标准规范体系制定是信息化规划的核心内容。信息化规划对后续的系统建设、开发实施起到了规范性、指导性的作用,是整体信息化建设一盘棋、规范化、统一化的保证,是后续监管数据大统一、大融合、实现充分数据共享利用的保障。因此,必须强化顶层设计规划工作和标准规范制定工作在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先行领航定位。

2.4成立小组,建立项目管理机制

成立总体规划项目小组负责对整体规划的实施工作,引入项目管理协调机制,对总体规划项目小组进行管理和协调。总体规划项目小组应有领导协调组和实施组构成,领导协调组主要有单位主要领导和各业务处室负责人组成,负责对总体规划项目的进度的监督、问题协调以及成果的鉴定;实施组有技术人员和各业务处室业务骨干组成,负责对需求搜集的整理、数据信息资源的规划以及标准规范的制定的具体工作。

2.5分步实施,依据需求缓急进行建设

信息化建设重点就是要工作落地,形成可见、可用、可发挥效能的信息系统。实施工作即是按照前期的规划内容和标准规范进行信息系统的设计、编码、部署和应用工作。信息化实施工作必须在按照规划内容和标准规范的前提下,按照组织的需求缓急情况,战略分级目标分层、分步进行相应的实施工作。分步实施的重点是对规划的内容进行拆分、细分,根据现状进行优先级安排,可以随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逐步信息化建设对初期的顶层设计和标准规范又有一个促进和完善的过程,即保证了全盘信息化建设成果的统一,又保证了系统功能先进和需求满足。

2.6强化组织,培养专职信息化队伍

随着信息技术在组织中的应用水平和作用的不断提升,信息部门在组织机构中的位置和功能也在发生着变化。具备一支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专职信息化队伍是信息化工作在组织中长期发挥重要作用并不断提高的保障。专职信息化隊伍可以负责药监局各业务系统的需求汇总审查、技术开发、系统维护以及开发商的管理等工作,保证了各项业务系统的顺利运作和日常维护升级的需要。

2.7制度保障,强力推进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科学管理是组织信息化的基础,作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行政效率、优化监管服务,必须有一套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管理制度做匹配,用制度约束信息化建设的各个过程,为信息化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信息化建设相配套的制度建设方面,要求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循遵循统一制定的相关标准;对各业务处室提出需求进行汇总整理,从全盘进行考虑,站在全局的角度上按照规章对需求进行满足并统一实现;各业务系统由对口的业务处室负责进行推广和培训,并制定绩效标准对各业务处室进行考核,这保障了信息化成果的推广利用并极大程度的调动了业务处室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

总之,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关系民生的工程,加快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用信息化手段来提升监管工作效率,消除监管盲区,是化解监管矛盾,帮助各级监管部门提高监管效率,同时也为公众的饮食用药安全提供保障。我们在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上应该广泛、积极借鉴经验和不断总结探讨,并加以创新。

参考文献

[1] 国发〔2012〕5号《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

[2] 国办发〔2012〕36号《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

[3] 国食药监办〔2012〕64号《关于印发2011-2015年药品电子监管工作规划的通知》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汇报 篇9

二是突出重点,开展监督检查。采取日常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街道食药监所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检查行动,重点检查购进渠道、储存设施设备、养护记录、质量管理、重点部位制度落实等情况,严防问题食品、药品流入市场,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三是加大宣传,提高安全意识。通过发放宣传页、设立宣传栏、悬挂宣传横幅、LED屏幕滚动播放等形式,大力宣相关知识,进一步增强食品药品经营企业的法律意识、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

乡镇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总结 篇10

今年,在县委、县政府和食品药品监督局的正确领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乡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根据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有组织、有步骤地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积极营造放心消费、安全的食品市场环境。现将我乡今年开展食品安全工作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网络

为进一步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构建安全责任网络,确保全乡人民的消费安全。我乡积极成立食品药品安全领导小组,由乡长任组长,分管副乡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的成立,构建了一支强有力的安全网络队伍。与此同时,各行政村、卫生院、学校等部门分别成立了相应的监管小组,充实了乡二级监管责任网络,使食品药品工作形成及时有效的体系。在构建网络的同时,明确了乡、村、单位等部门的监管责任,抓好对所属辖区、行业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落实责任,努力加强安全监管执法力度。并建立责任追究和考核机制,对不履行职能造成重大影响或后果的,追究相关部门和责任人的责任。

二、广泛宣传,制造氛围

今年以来,我乡以维护群众食品安全为出发点,以提高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的了解、增强群众安全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为目标,紧紧围绕工作实际,创新工作思路,多方位多角度开展食品药品宣传工作,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支持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良好氛围。一是依托新闻媒体,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全面系统地介绍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安全知识。二是组织开展大型食品安全知识讲座。在全乡1000余名中小学生中开展了一次讲座,传授疾病预防、食品安全知识,同时发放相关知识宣传册子1000余份。三是建立宣传队伍。以各村食品联络员为基础,乡食品领导小组提供宣传资料,村联络员免费发放到户。同时在各村设立知识宣传点,村民可免费索取相关宣传资料。通过各种宣传形式,不仅提高了我乡食品药品小组的自身影响力,更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健康饮食安全,同时通过广泛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教育,积极引导生产经营者安全经营,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营造人人关注食品药品安全的社会氛围,为我乡更好地开展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提供了有利保障。

三、明确目标,加大整治

1、开展节日期间食品安全检查。为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预防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的发生,我乡食品药品办公室在乡村两级单位提前安排落实节日值班人员,并要求保证24小时通讯联络畅通,做到有事必应,有人负责。同时对卫生院作好部署,制定食品安全急救方案,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另外会同卫生监督所对周边的餐饮单位进行了专项检查,共计检查餐饮单位11户。检查的重点是餐饮单位的卫生设施、操作流程、持证情况和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另外还对方便食品、熟食制品、酒类及饮料等进行了检查。根据在检查中出现的问题,我乡马上对10余家餐饮单位负责人进行了一次专业的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具体有食品设施卫生、饮食加工过程中的卫生、餐具的卫生、食物贮存的卫生要求、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等等。通过学习培训,使餐饮负责人提高责任意识,加强卫生知识。

平凉市农药监管工作现状调研 篇11

一、农药生产经营使用基本情况

经调查目前平凉市辖区内没有农药生产企业,全市共有农药经营单位281家,年销售农药商品总量约1900t左右。其中国有独资单位1家、股份公司6家、集体经营单位10家、个体经营户264家,分别占0.4%、2.1%、3.6%、94%。个体经营户占绝大多数,其中在安监部门办理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120家,占43%。经营从业人员327人,以高中或中专以下文化程度居多,接受过专业知识培训的220人,占67.2%,农药经营人员总体素质较低,缺乏专业技术知识,违规违法经营时有发生。生产人员和农户主要是从农业部门、农药经营单位获取病虫害防治知识,通过经营者的介绍、看使用说明等使用农药,从而产生一些违规及超范围用药现象,严重的甚至导致发生药害事故。

二、日常农药监管工作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工作成效

1.认真开展全市农药经营单位基本情况调查

农药经营主体登记调查工作是农药市场监管工作的重要环节,每年各县(区)都会依照《农药管理条例》规定的农药登记、经营条件,联合工商、公安、质检、供销等部门,对各辖区内的农药经营单位开展拉网式检查。通过登记调查,基本可以掌握我市农药经营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工作方向。

2.认真开展农药标签和质量抽查工作

农药标签是反映产品性能、特点、质量、使用范围和施用技术等重要信息的载体,是判断农药生产经营行为是否合法的重要依据,是指导农药使用者科学安全使用的重要途径。为此,每年我们都会按照省农牧厅和市农牧局的统一按排进行农药质量、标签抽查工作。今年我们制定下发了平农〔2011〕45号《平凉市农牧局关于开展农药市场监督抽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县(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安排得力人员,结合本地实际,针对重点区域、作物种类、农药品种,依照农药登记证号、毒性标志、农药名称、使用范围、企业名称、防治作物、防治对象等内容积极配合省、市监督抽查组开展工作。目前此项工作已经圆满结束,农药质量鉴定暂只能依靠省上的抽检,农药标签抽查结果为在抽取的150个样品中,不合格标签3个,标签合格率98%。

3.加强禁限用农药监管

高毒及禁限用农药监管事关农产品质量安全、人畜安全和社会稳定,市县两级农业部门高度重视,严格高毒农药经营管理,制定措施和方案不断加大专项整治和打击力度,并督促辖区内的所有农药经营单位建立进销货台帐,要求农药经营者进货前应验明供货商的资格,查验产品质量合格证和标识,如实记录购进农药的品种及生产企业、供货商信息。止目前我市未发现有经营甲胺膦等高毒禁限用农药现象。

4.加大违规经营行为处罚力度

为保护广大农民朋友的切身利益,净化经营环境,有效震慑假冒伪劣农药坑农害农行为,对犯罪分子形成高压态势。近几年来我们不断加大违规经营查处力度,据统计我市从2006年至2010年年底累计查处农药违法案件40起,涉案金额22.26万元,查处违法农药8.91t,其中农业部门查处农药违法案件27起涉案金额1.79万元,违法农药数量1.41t;其他部门查处农药违法案件13起涉案金额20.47万元,违法农药数量7.5t。

5.加强宣传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为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增强农药监管的主动性和群众科学使用农药的自觉性,各县(区)结合市场巡查、质量监督抽查,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集市、举办培训班、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药管理条例》、《高毒有机磷农药禁用通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现场讲解农药鉴别知识、鼓励群众对非法经营农资行为及时举报、介绍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产品和使用技术,引导广大群众合理、科学选用农药,提高了用户抵制假冒伪劣农药产品和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农药的自觉性,增强了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两年来全市累计出动车辆230多台次,举办专题培训60多场次,举办现场培训58场次,印发宣传材料11.96万余份,发放磁带、光盘212盒(张),电视、广播宣传报道13次,放心农药及农药新产品推介24.5t。通过向经营者、消费者传授农药使用相关技术知识和伪劣农药的识别方法,进一步提高了经营者、消费者的鉴别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指导经营者选择进货渠道、向农民推荐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产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树立合理、科学选用农药新理念;通过设立投诉电话,鼓励群众及时举报非法经营行为,提高群众抵制违规农药产品和国家明令禁用的高毒农药的自觉性,确保我市农药市场健康发展。

三、我市农药监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药经营主体、经营行为仍不规范

在经营企业中,个体户占绝大多数,一些挂靠法定经营单位的经营户大多也是个体经营,有些县(区)在市场整顿中,对个体经营户进行了取缔和限制,其中存在很多矛盾。一些随意经营、邮政混合经营、走村串户摆摊设点甚至副食商店代卖农药等现象也大量存在。如何正确引导和加强规范是目前农药管理中急待解决的难题。

2.农药经营人员专业素质低下

由于缺少正规专业培训和行业标准考核,经营者缺少足够的专业知识,经营指导的随意性很大,大多受经济利益的驱动而唯利是图,很难从根本上提高服务水平。

3.违规及超范围用药现象时有发生

大多数农民和果蔬生产基地没有建立生产档案,用药随意性大,不能严格按照药品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农药。

4.农药管理手段落后,经费紧缺

大多数的农药管理人员,缺少农药质量方面的专业培训,没有农药质量鉴别所必需的工具、资料和设备,大部分人员的现场检查只能靠直观印象,很少使用《农药登记公告》《农药管理信息汇编》《农药电子手册》等进行核对,执法工作存在很大漏洞。农药的质量鉴定只能依靠省上的抽检,农药质量管理存在较大困难。

5.复配制剂农药种类繁多,质量不容乐观

目前生产的复配制剂品种越来越多,原因是单制剂农药大多有国标、行标,企业不容易钻到空子,而复配制剂基本是执行企业标准,审查的尺度比较宽松,产品质量令人怀疑。在我市销售的许多复配型杀虫剂中,部分品种可能含有违禁的高毒农药成分,存在源头上的安全隐患。

6.最主要的是农药经营监管部门不明确

《农药管理条例》虽然明确了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是农药管理的主体,但却没有明确具体的监管部门,目前在我市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在安监部门办理,日常监管工作却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造成许多经营单位管理不到位、制度不落实,形成了监管上的空洞,在执法过程中还往往存在农业、工商、质监、安监等多头执法现象,形成交叉重复执法,尤其在县(区)一级没有专门的农药经营监管机构和固定工作人员,这些问题都给农药监管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

1.健全机构,争取经费支持;

2.加强农药管理法律法规宣传;

3.强化上岗培训,努力提高经营人员素质;

4.突出重点,加大市场专项整治力度;

5.加强协作,积极开展联合执法;

6.严格监管、积极推行农药诚信经营;

调研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报告 篇12

近年来, 宁波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深入探索信息化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行政机关内部管理和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等方面的应用, 打造食品药品“智慧监管”工程, 推进社会管理工作创新。

据悉, 目前, 全市系统已建立起市县各级联网的办公自动化和监管业务系统、与管理相对人联网的药品网上监管系统、全面覆盖全市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及检验检测机构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信息共享系统, 基本构建了食品药品信息化监管平台, 提高了全市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

着力打造“一个平台”、“四个系统”、“六个中心”

近年来, 宁波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进行科学规划, 稳步推进全市系统信息化建设;科学架构, 打造网上监管和办公自动化平台;科学实施, 提高系统信息化建设质量;科学运用, 系统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如该局根据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需要, 确定了由四大系统组成的食品药品智慧监管的基本构架, 即行政办公自动化系统、药械业务办理系统、药品网上监管系统、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信息共享系统。

食品药品监管局工作计划 篇13

在2008年工作中,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结合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工作,紧紧围绕“生态立区、工业强区、物流兴区、商贸活区、建设成都北部新城、构建和谐青白江”的战略目标,认真实践科学监管理念,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一是抓监管。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药品

(医疗器械)专项整治要求,进一步整顿和规范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严格准入管理,强化日常监管,打击违法犯罪,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同时坚持科学监管理念,为医药企业做好服务,促进我区医药经济健康发展。二是抓规范。继续督促指导药品经营企业实施《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改造。加强对药品经营企业《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认证后的跟踪检查,不断规范药品经营企业行为,确保药品安全。三是抓“两网”。继续巩固农村药品监督供应网络建设成果,大力实施“惠民行动”,切实减轻农民群众用药经济负担。四是抓食品安全。认真履行综合监管、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查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职能,在制定规则、监督检查、绩效评价、责任追究、目标考核等方面发挥作用,积极主动地做好食安委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当好政府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抓手”,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五是抓建设。要努力完善执法装备,以适应新时期、新任务的要求。按要求开展“洗脑、启智”活动等。进一步加强干部教育和培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公民道德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工作,坚持依法行政,提高管理、执法和服务的水平,树立药监队伍的良好形象,为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努力工作。

食品药品监管局工作计划 篇14

1、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继续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工作落实,紧密结合食药监管工作实际开展整改,确保整改工作善始善终、善做善成。

2、巩固20xx年创建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成果。积极适应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新体制,强化日常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创建更多的食品药品安全示范街、示范店、放心早餐店、规范药房、规范药店,让群众更好地享受创建成果。

3、加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和监测工作力度。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和县财政的重视,增加专业人才,加大检验检测设备的投入,提高抽检经费预算额度,在认真完成评价性抽检批次的基础上,大力提高监督性抽检批次,大力提高快速检测频次,加大药械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监测力度。通过检验检测、监测工作,进一步加大对食品药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努力保障全县人民的饮食用药安全。

4、监管与服务两促进。以“热情服务、严格执法”为宗旨,加强自身建设,寓监督于服务之中,积极开展“为民、务实、清廉”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提升为民服务、为民执法的能力和水平,树立为民、务实、清廉队伍形象。

4、坚持严管重罚。严厉打击四品一械安全违法行为,确保公众饮食用药安全,做到执法监督检查覆盖率达100%,力争结案率达100%。

5、加强应急管理。完善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落实应急管理责任,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提高事故处置能力。

调研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报告 篇15

当前,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爆发,导致消费者不断修正对政府治理的预期。为了了解实际中公众对食品安全监管的认识及态度,本文采用实地调查与网络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以武汉市为范围进行了问卷调查。在问卷设计上,采用了李克特(R. Likert)式五分量表,对每题按照消费者的满意程度分别赋值1至5分。结果表明,关心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消费者高达93%以上;针对食品药品监管的现状,80.65%的消费者认为政府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很有必要。而改进生产流程,实施严格的安全规制会使企业产生较高的生产成本,产业组织经济学理论表明,受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的影响,企业缺乏改善的动机。食品药品安全问题难以通过市场机制有效解决。政府部门作为外部监管者,在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有62.1%的消费者对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的有效控制寄希望于政府监管部门。波特(2002)的研究表明,政府安全规制水平的提高,对于改善政府监管系统的功能及效果、生产和消费行为的引导以及提高生产效率的创新行为具有激励作用;但只有不到10%的消费者对政府部门的监管行为表示满意。王殿华、苏毅清(2013)运用阶梯形曲线分析指出,政府在食品安全市场上监管无效的主要原因是其监管措施无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管制行为对相关利益者影响的定量评价,在宏观政策层面提出改进意见。然而,政府管制行为受预算资金的限制,其政策选择应当是基于成本—效益进行评价的结果。国内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系统的成本—效益的实证分析较匮乏。从监管资金投入的项目组合角度出发,考察不同项目对监管效益的影响,可以为宏观政策的选择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本研究通过对全国31个省市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系统的监管资金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探讨监管资金的配置对监管效益的作用,并结合湖北省近三年的投入项目进行定性分析,从而对选择合理的监管资金配置项目,实现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效益、改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资金使用情况提供参考价值。

二、假设提出

监管资金投入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监管效益 (见图1)。假设固定监管成本确定为M点,不同的监管效益N点所对应的监管支出明显大于M点。根据帕累托效率最优原则,当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即处于A点时,整体效益最高。位于A点的前段,监管的边际收益大于其边际成本,在A点的后端,边际收益则小于其边际成本,在B点后斜率逐渐趋于无穷大。提出假设:

H1:监管资金对监管效益具有影响

食品药品安全是一个相对概念,监管资金的投入和其效益之间难以找到显著的函数关系,图2为理论意义的监管资金配置的不同项目组合的效益曲线,在其右侧,监管资金的投入都能够实现一定的监管效益,然而相同的监管成本,实现的效益水平却存在差别(D<C)。因此,提出假设:

H2:政府监管资金的不同构成对实现监管效益的影响不同

按照成本性态,可将政府监管资金的构成项目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两类,其中固定成本是指维持机构正常运营的必要支出,其变动与可变成本的变动呈负相关,据此提出假设;

H3:固定成本及可变成本的变动与监管效益呈不同方向的相关性

三、数据收集与模型构建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效益,对消费者来说主要体现在消费者满意程度的提高以及支出意愿水平的提高。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披露的2002~2012年居民食品消费支出与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的变动情况(图3)表明,近十年间,医疗保健品的消费支出水平较稳定,大致呈逐年递增趋势,但在2008~2009年度出现下降的情况。而食品消费支出变动幅度较大,在2009年降到谷底,200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更被视为食品安全生产与管理立法和监管上的里程碑。虽然食品、药品在日常生活支出中的必要性有较大差异,但在支出变动上均受安全事故的影响较大,尤其是2009年。因此选取2009年全国31个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的相关变量为截面数据,对监管成本—效益进行实证分析。

监管的效益相关指标数据难以具体量化并获取,且可信度较低。考虑到政府监管行为实现的收入在其会计科目上主要表现为行政收入和罚没收入两项。罚没收入的征收对象是违法企业,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并间接体现了监管的效益水平。不同的食品药品安全下的罚没收入代表的监管效益的意义是不同的 (见图4),当食品药品安全整体处于不安全状态时(即E点之前),罚没收入的增加表明监管部门克服地方利益追求,加大惩罚力度,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监管效益的增加;而当食品药品整体处于安全状态,即企业违法现象较少,整个市场运行良好时,罚没收入的增加反而表明安全问题开始逐渐显露,监管效益较差。根据我国目前情况判断,是处于E点之前的阶段,即罚没收入的增加表明监管效益水平的提高。因此,本研究从财务视角出发,选取罚没收入为相对的监管效益。表1列出了相关变量的具体说明。经济数据来自对《国家食品药品监管管理系统规划财务(2009)》的统计整理。

建立多元回归模型:

Benefits=α0+α1Salary+α2Facility+α3Equipment +α4 Inspection+α5Information+α6Cultivation+α7Special+α8Implicit +ε

其中,αi表示第i个自变量的系数,ε表示随机误差项。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首先,对所有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表2),相对效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较大,表明不同省份的监管实现的效益水平不同;资金配置项目中,最小值为0的变量表示2009年有省级单位在该监管项目上没有资金投入,基础设施、检验设备、信息化建设、专项业务以及隐性成本无资金支出的省市级监管系统分别共计2个、1个、4个、1个和2个;从资金投入的最大值可以看出,资金投入较倾向于基础设施等固定成本,而在可变成本中,较倾向于专项业务投入。其次,本研究对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检验,相关系数矩阵(表3)表明,自变量两两之间不存在共线情况(小于0.8),因此回归结果不受多重共线性的影响,具备可靠性。接着,对模型做多元回归分析(EViews5)。

模型的回归结果(表4)表明,基础设施、检验检测、信息化建设、人员培训、专项业务、隐性支出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对相对效益具有显著影响,与H1相符。基本工资和基本执法装备对相对效益的影响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政府部门人员的基本工资支出是变动幅度较小的一项支出,对监管效益的影响较低;实际上,在2013年以前,多头监管所导致的监管职责不明晰的弊端,使基本工资及基本执法装备的投入没能达到预期效果。

注:(**)(***)分别代表 5%,10%的显著水平

按照全部自变量中对因变量相对效益的作用力,由大到小引入回归方程(表5),从而剔除不显著的变量。

得到最终模型6,重新构造多元回归模型:

Benefits=β0+β1Information+β2Implicit+β3Inspection+β4Cultivation+β5Special +β6Facility +ε

对新模型进行多元回归(表6),与H2的预期相同,监管成本项目按照对监管效益的影响程度,可以排序为:信息化建设、隐性支出、检验检测、人员培训、专项业务、基础设施。可变成本较固定成本,对监管效益的作用,信息化建设的系数最大,一定程度上说明网络信息的披露与传播已成为影响监管效益的重要方面。回归系数进一步表明,固定成本(基础设施)及可变成本中的检验检测、人员培训支出与相对效益为负相关关系;其他各项与监管效益为正相关关系。与H3基本符合。可变成本中检验检测及人员培训支出和固定成本与监管效益的关系与H3相反,这可能是因为,目前我国检验检测的投入虽较多,但是受技术水平的限制,检测水平尚未达到预期效果。

注:(**)(***)分别代表 5%,10%的显著水平

五、结论

综合回归结果,总体上可变成本对监管效益的作用较明显,固定成本与监管效益呈负相关关系。可变成本的构成项目是监管资金的重点投入方向:信息化建设,例如可追溯体系的构建以及网络信息的及时披露,有利于提高公众的信任度;现阶段检测设备的投入应提高设备利用率,并采用国际领先技术;人员培训应加强专业知识及职业素养方面的建设,努力发挥监管资金应实现的作用。固定成本项目是支撑整个监管活动开展的必要条件,但是对于现有基础设施已经完备的情况下,应减少扩建固定资产,减少固定成本浪费、挤占可变成本的现象。目前,虽然监管成本不断增加,但严格的监管能够有效保证食品药品安全,并维护市场秩序,确定监管成本的重点投入项目,对于降低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发生的概率和频率具有重要作用。

摘要:受预算资金的约束,如何有效配置使用监管资金,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政策、开展监管行为前,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立足于财务视角,对全国31个省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资金使用的“成本-效益”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为探讨食品药品监管成本的重点投入项目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上一篇:村党支部半年党建总结下一篇:寒假日记200字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