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教学课件

2024-09-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房屋建筑学教学课件(共8篇)

房屋建筑学教学课件 篇1

总体目标:

1. 主要使用房间的设计:包括房间的面积、形状、尺寸及门窗设置。能设计一般住宅中居室、中小学教室等大量性民用建筑的主要房间。

2. 辅助用房中厨房、厕所设计,其主要设备布置和使用要求。

3. 根据防火规范和使用要求设置走道和楼梯,掌握常用楼梯的尺度。 4. 影响平面组合设计的因素及平面组合设计的五种方式。

第三章 教案分解表

第二章:建筑剖面设计共4学时

总体目标:

1、如何确定房间的剖面形状、尺寸,特别是对于一般房间和有视线及音质要求的房间(如中学演示教室和影剧院观众厅)的剖面形式。

2、确定房屋的层数和各部分的标高,如层高、净高、窗台高度、室内外地坪标高。

3、了解建筑空间的组合和利用,对于不同空间类型的建筑应采取的不同组合方式,如重复小空间的组合、大小高低相差悬殊的组合、错层式空间组合、台阶式空间组合。还应了解充分利用空间的处理方式。

总体目标:

1、着重掌握影响体型和立面设计的因素以及建筑构图的基本法则,并能了解其在建筑造型中是如何应用的。

2、了解建筑体型组合的方式;了解建筑体型组合的方式;初步了解立面处理的方法。

总体目标:

1. 掌握建筑总平面设计的一般要求。

2. 理解城市规划对建筑总平面设计的制约性。

3. 掌第一文库网握场地周围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对建筑总平面布局的影响。 4. 掌握建筑与场地的关系。

房屋建筑学教学课件 篇2

一、教学内容改革

(一) 删除陈旧的内容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新型建筑材料的涌现和应用以及建筑功能的多样化和人性化, 使得建筑设计理念及建筑构造内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但本课程已出版的教材, 包括一些最新版本的教材, 都普遍存在部分内容跟不上建筑发展的步伐, 显得有些陈旧、落伍。因此, 备课的时候要尽量避免死搬教材, 对于那些理论相对落后或很少应用的课程内容, 进行大胆的筛选。在教学过程中简单介绍, 甚至一笔带过。如工业化建筑中的大板装配建筑、钢窗构造等, 这些内容在实际工程中极少采用, 且有淘汰之势, 没有必要仍在课堂上花力气讲解。

(二) 优化教学内容, 合理补充新知识

房屋建筑学是一门从长期工程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具有极强实践性的应用科学。当今社会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尤其是近年来, 环保、节能设计是房屋建筑学发展新潮流、新方向, 我国已将环保节能设计列入行业的强制性标准, 规定所有房屋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均要符合环保节能强制性条文要求。为了跟上时代步伐, 适应社会发展, 教学内容也应及时更新和补充。因此要求教师紧跟学科发展, 把握最新的学科动向, 把最新、最符合时代要求的知识, 充实、更新到教材内容中, 多给学生介绍,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也利于提高学生适应岗位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一)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效果的好坏,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 深化教学改革, 改进、完善教学方法,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根据房屋建筑学课程特点, 尝试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首先, 从教学内容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教学顺序不必遵循课本的原有顺序, 适当地调整顺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讲解楼梯这一章节时, 可先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 让学生回顾《建筑制图》中楼梯平面图、剖面图的正确表示方法, 以实际的施工设计图纸为例, 讲解楼梯的正确表示方法;再结合实际讲解楼梯的相关构造;接着再在多媒体教室给学生展示楼梯构造的实际图片;最后布置楼梯设计任务书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2) 使教学内容贴近实际, 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从学生经常接触或熟悉的建筑物的构造、做法讲起, 如果周围有合适的单位工程正在施工, 就把学生带到工地, 来个现场教学, 让学生觉得书本上的知识就在身边, 触手可及, 激发他们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平时注意观察的兴致。

其次, 从教学方法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就是在课堂上适时地提出问题, 让学生思考、回答, 从而掌握所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 采用对比教学法。对比教学就是把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区别性理解和分析。譬如在讲解基础和地基, 平屋顶中柔性防水、刚性防水等构造时, 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把容易混淆的问题讲解清楚;3) 采用实例教学方法。实例教学方法是通过收集已有建筑物的施工图纸, 让学生通过实物与图纸的相互对照, 把所学理论知识结合工程实践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看图读图, 让学生探讨工程的设计亮点和缺陷, 理解和掌握建筑物的特点, 熟悉工程语言的表达形式, 让学生亲身体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乐趣。

再者,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是最好的大学, 没有良好的自学能力是没有办法把专业知识学好的, 尤其对于建筑工程这个专业。因为它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以后到了工作岗位中, 会不断遇到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 只有不断学习, 才能把工作做好。

(二) 教学手段

1) 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房屋建筑学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图片内容特别多。如果采用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讲课方式, 不仅浪费时间, 而且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在讲授过程中, 充分利用实物、模型, 尤其是利用多媒体技术, 使图形的展示更快捷、更形象。采用计算机多媒体、电视录象等辅助教学手段, 可不受空间、时间等客观条件的限制, 随时再现所要学习和观察的建筑物, 加强了构造内容的直观性, 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使课堂教学更生动、灵活。既增加了感性认识, 又有助于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抽象思维。2) 注重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环节。通过课程设计, 可以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从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表达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由于学生学习了房屋建筑学基本理论后, 对工程实践还是不够熟悉, 甚至没有感性的认识。因此可在课程设计之前, 集中一段时间带领学生到建筑现场参观, 全面了解在建和已建成建筑物的情况。通过现场感受、教师讲解, 学生不但能够对建筑构造有直观印象, 而且对建筑的设计思路有整体的把握, 在认知实践的基础上, 使学生初步建立起空间感知与图形表达的空间思维能力。

课程设计一般采取的方式是要求每个学生针对某个设计题目, 独立地完成一套设计方案。因此在安排现场参观教学时, 注意参观与课程设计题目有密切联系的建筑, 有目的、有针对性才会有效果。在现场参观之前, 给学生提出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参观。参观结束, 再做课程设计, 这样就形成一个循环, 即针对自己的课程设计题目:提出问题———现场参观———做课程设计。这种教学手段可以激励学生认真完成课程设计, 并在一定程度上, 促使他们认真学习。

三、结语

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是教学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因此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应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 以培养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 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随着行业的迅猛发展, 《房屋建筑学》这门包含着技术和艺术的课程建设, 还须不断地探索与完善, 以满足社会对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需求。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正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也正是我们探讨房屋建筑学课程改革的宗旨所在。

参考文献

[1]裴刚.房屋建筑学[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

浅谈《房屋建筑学》教学案例设计 篇3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房屋建筑学》

案例,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而将案例巧妙的引入教学活动中即为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教师主导学生从属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更多的参与、融入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学效果。而想要真正达到案例教学预想的效果,教学案例设计与实施才是重中之重。本文以《房屋建筑学》为例,介绍具体教学案例设计、实施步骤以及教学效果。

《房屋建筑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建筑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由建筑构造和建筑设计两大部分组成,该课程是通过对建筑构造理论知识的掌握能使学生具有设计小型建筑方案和建筑施工图的初步能力,并为后续的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往的教学模式大多是教授说教式的“填鸭式”教学,课堂多是枯燥、空洞的,学生吸取知识效果不佳,并很难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中去。

本文针对该课程的特殊性,结合这几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建筑工地的实践经验,认为案例教学法适用于该课程的教学,通过实验班的试用发现案例教学法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操作技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现结合本人对于《房屋建筑学》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对教学案例的设计做以下几点总结。不足之处望指正。

1 《房屋建筑学》教学案例的具体设计

1.1 案例情景设计:例如,假设在兰州城市建设学校生活区东北角空地上建设一综合楼,建设场地是一幅中间高,两侧低,高低差达5m,填土深度达十几米的松填地段,东西方向宽约50m,南北方向长约70m。该综合楼完成功能为一层生活区(包括水泵房、学生食堂、教师食堂,库房及其他生活服务区);二层为活动区(包括乒乓球馆、羽毛球馆、健身馆、篮球馆等);三层为办公区(包括教师办公区、学生社团办公区等);屋顶为不上人屋面。

1.2 案例问题提出:根据场地情况及建筑功能要求,分析场地已有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间的平面关系组织场内各种交通流线、布置道路、出入口等合理确定建筑物平面布置;根据各层功能要求进行平面设计(包括单个房间平面设计及平面组合设计);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环境条件及使用要求,解决建筑物在高度方向的布置问题;从该建筑物使用功能和美观角度做建筑体型及立面设计;根据建筑物功能类型做好抗震、防火等设计。

1.3 案例实施方法:首先要让学生深入施工现场参观、考察做到心中有数,再结合实际问题收集相关资料,规范,强化感性认识;然后结合理论知识与现场实际组织课堂讨论,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融入该案例。

1.4 案例实施过程:学生通过调研、查阅资料解决以上提出的建筑设计前期难题,并提出初步设计方案。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对所作设计方案进行阐述,说明设计观点,以及设计依据,和大家一起讨论、研究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最终在不断的修改完善后即可上板作图,审定成图。

1.5 案例成果评定:教师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对学生最终的设计图情况进行总结评定,结合“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方针分析、对比、讲解。对学生的成果不足之处加以指正,合理处给予肯定认可,并鼓励学生不断创新,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进行多次反复,不但理论能很好的联系实际还能提高学生创新意识。

1.6 案例教学效果:在整个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实际问题的驱动下,可以到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规范,上网搜索相关资料,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完成初步设计。

2 《房屋建筑学》教学案例的实施步骤

2.1 精选教学案例。精心选编适用于教学的案例这是实施《房屋建筑学》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掌握水平,选择适合他们学习并真实有效的工程实例,进一步删加、润色,形成适于教学的案例。

2.2 展示教学案例。教学案例可以运用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来展示教学案例,教师对案例做些基本的介绍,并对所涉及的理论知识课堂讲解。学生应人手一份文字资料,便于课下继续探讨。

2.3 讨论与分析案例。案例分析的关键是师生互动,将案例中的内容与房屋构造原理、建筑设计知识联系起来,讨论其发展变化规律。使学生真正参与起来,得到解决问题的启发。

2.4 总结和评价案例。教师这个阶段应鼓励学生大胆的讲述自己对该案例的理解与设计想法,并和学生展开讨论。

3 案例教学法在《房屋建筑学》应用的效果

《房屋建筑学》课程较为枯燥,理论、记忆内容较多,案例教学利用案例为学生制造真实情景形象、生动,改变了呆板、沉闷的课堂气氛,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案例教学将理论与实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通过以上分析,案例教学在《房屋建筑学》上应用有一定的效果,通过案例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提升中职学生职业素质、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都有很大的帮助。真正做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全面推动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绘图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是当前房屋建筑学教学改革的一个有益的方向。

4 结束语

案例教学法是近年来中职学校教育改革的热点。通过《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改革尝试 ,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虽然从传统教学法过渡到项目教学法还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并且案例教学法还存在许多问题,但是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关秋,陈梅.案例教学的理论研究综述[J].教育与职业,2011(20).

[2]韩雁娟,朱文正.房屋建筑學教学课程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5(01).

[3]王红姝.浅谈案例教学法的实践与应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03).

房屋建筑学教学楼课程设计 篇4

十二班中学教学楼方案设计

一、目的要求

为配合《房屋建筑学》建筑设计部分的理论教学,进行一次建筑方案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建筑设计原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了解方案设计的方法和步骤,进一步训练和提高绘图技巧。

二、设计条件

1.修建地点:本建筑位于中小城市或工矿区新建的职工住宅区内,地段情况可参考图1,亦可自己另选地段。

2.房间名称及使用面积(见1)。

图1

改为滨水公园总用地面积:4478平方米用地红线 3.总平面设计(1)教学楼。

(2)运动场:设250m环形跑道(附100m直跑道).田径场1个,篮球场2个,排球场1个。

(3)绿化用地(兼生物园地):300~500m2。4.建筑标准

(1)建筑层数:1~4层。

(2)层高:教学用房3.6~3.9m;办公用房3.0~3.4m。(3)结构:混合结构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4)门窗:木门、铝合金窗(或塑钢窗)。(5)装修: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状况,自行确定。

(6)走道宽(轴线尺寸):2.4~3.0m(中间走道),1.8~2.1m(单面走道)。(7)采光:教室窗地比为1/4,其他用房为1/8~1/6。

(8)卫生:设室内厕所(蹲式大便器、小便槽或小便斗),数量按男女学生各半计算。

男厕所:40~50人一个大便器.两个小便斗(或1m长小便槽)。

女厕所:20~25人一个大便器。

三、设计内容及深度

本设计按方案设计深度要求进行,采用2号绘图纸、工具线,手工绘制完成下列内容:

1.总平面图;比例为1:500,可根据情况由学生选做。2.平面图:各层平面,比例为1/200~1/100。(1)底层各入口要绘出踏步、花池、台阶等。(2)尺寸标注为两道,即总尺寸与轴线尺寸。

(3)确定门窗位置、大小(按比例画,不注尺寸)及门的开启方向。(4)楼梯要按比例尺寸画出梯段、平台及踏步,并标出上下行箭头。(5)标出剖面线及编号。(6)注明房间名称。(7)标图名及比例。

3.立面图:入口立面及侧立面,比例1/200~l/l00。

(1)外轮廓线画中粗线,地坪线画粗实线,其余画细实线。(2)注明图名及比例。

4.剖面图;1~2个剖面,比例为1/100。

(1)剖切部分用粗实线,看见部分用细实线;地坪用粗实线,并表示出室内外地坪高差。

(2)尺寸标两道,即各层层高及建筑总高。(3)标高:标注各层标高,室内外标高。(4)标图名及比例。

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建筑面积、生均建筑面积(校舍总面积/学生总人数)、平面系数K(使用面积/建筑面积)等。

四、设计方法及步骤

1.分析研究设计任务书,明确目的要求及条件,根据题目所给条件,算出各类房间所需数目及面积和厕所蹲位数。

2.带着问题学习设计基础知识和任务书上所提参考资料,参观已建成的同类建筑,扩大眼界,广开思路。

3.在学习参观的基础上,对设计要求、具体条件及环境进行功能分析,从功能角度找出各部分、各房间的相互关系及位置。

4.进行块体设计,即将各类房间所占面积粗略地估计平面和空间尺寸,用徒手单线画出初步方案的块体示意(比例为l:500或1:200)。

在进行块体组合时,要多思考,多动手(即多画),多修改。从平面入手,但应着眼于空间。先考虑总体,后考虑细部,抓住主要矛盾,只要大布局合理就行了。

5.在块体设计基础上,划分房间,进一步调整各类房间和细部之间的关系,深入发展成为定稿的平、立、剖面草图,比例为1:200~1:100。

注:中学总平面设计较为复杂,主要行政、后勤用房及运动、绿化场地在总平面上布置即可。

五、参考资料

[1]本书编委会.建筑设计资料集(3).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2]张宗尧,赵秀兰.托幼、中小学校建筑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张宗尧.李志民.中小学建筑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5]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 50099—2011

房屋建筑学教学课件 篇5

一、我国施工新技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供,建筑施工技术的水平也相应得到了相当成熟的提高,特别是近年来,施工工程中不断出现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给传统的施工技术带来了较大的冲击,这一系列新技术的出现,不但解决了过去传统施工技术无法实现的技术瓶颈,推广和引导了新的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的出现,而且新的施工技术使得施工效率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一方面它降低了工程的成本、减少了工程的作业时间,另一方面更是增强了工程施工的安全可靠度,为整个施工项目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

目前建设部重点推广的“建筑业十项新技”,包括深基坑支护技术、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高效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新型模板和脚手架应用技术、建筑节能和新型墙体应用技术、新型建筑防水和塑料管应用技术、钢结构技术、大型构件和设备的整体安装技术、企业的计算机应用和管理技术。

二、施工新技术在具体工程中的应用

1、防水施工技

防水实际上就是在与水接触的部位防渗漏、防有害裂缝的出现。我们应该遵循正确的设计原则。综合治理、多道设防、刚柔结合、防排并用、复合防水、全面设防、节点密封),合理选择防水材料和施工工艺。

对于屋面防水,本文提出了一种较为新型的施工技术,即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膜施工;这种施工技术首先做好板缝、节点和基层处理。塔楼屋面及裙楼屋面施工时涂膜应分遍涂布,先涂的涂料干燥成膜后方涂布后一遍涂料。铺设方向互相垂直,最上面涂层厚度不小于1mm。涂膜防水层的收头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不得出现流淌和堆积现象。防水层反起墙面不少。

对于外墙防水,宜采用加气砼砖墙施工,即为防止抹灰层开裂空鼓,加气砼砌块墙体抹灰前先在两种不同材料之间的界面挂钢丝网。钢丝网固定后再进行基面处理,20%的108胶水,再掺以15%的水泥配成浆体涂刷。基面处理后再进行抹灰层施工。砌筑时严禁使用干砖或含水饱和的砖。不得随浇随砌。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控制10+2cm范围,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80%。一般分三次砌到顶,采用钢筋砼过梁。在后续的防水层施工中,SKK水性超低污染氟涂料(二液防污型)在找平层上以十字交叉各刷一道,厚度3mm,施工完后应及时进行淋水养护。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作用是放热反应是相当复杂的。一旦产生的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拉力极限值时,混凝土就会出现裂缝。控制混凝土浇筑块体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升、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外温差及降温速度,防止混凝土出现有害的温度裂(包括混凝土收缩裂)是施工技术的关键问题。

根据具体情况和温度应力计算,确定是整浇或分段浇筑。然后根据确定的施工方案计算混凝土运输工具、浇筑设备、捣实机械和劳动力数量。常用的浇筑方法是用混凝土泵浇筑或用塔式起重机浇筑。浇筑混凝土应合理分段分层进行,使混凝土沿高度均匀上升,浇筑应在室外气温较低时进行,混凝上浇筑温度不宜超过。

大体积混凝上分段浇筑完毕后,应在混凝上初凝之后终凝之前进行一次振捣或进行表面的抹压,排除上表面的泌水,用木拍反复抹压密实,消除最先出现的表面裂缝。在冬期施工的条件下,混凝土抹压密实后应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再覆盖保温材料(岩棉被、革帘等)。非冬期施工条件时,可覆盖塑料薄膜及保温材料,也可在混凝土终凝后在其上表面四周筑堤,灌水20-30cm深,进行养护。并定期测定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

混凝土在潮湿环境中的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

3、钢筋连接施工

钢筋连接施工中有需要规范的问题,比如机械连接、焊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按受拉区不宜控制。如遇钢筋数量单数时,百分率略超过些也是符合要求的。受压区则不限制。绑扎接头面积百分率控制:受拉钢筋梁、板、墙类不宜大,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梁受拉钢筋不应大于50%,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因此粱中受拉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是一个底线,不应越过,其他构件则可以放宽,但必须满足搭接长度的要求。如般柱子钢筋(特别是构造柱),也可设置一个搭接头,这将方便于施工。

目前一种新型的钢筋连接方式出现了,即直螺纹接头连接;直螺纹接头连接分别三种不同的形式。

对于钢筋直螺纹连接,在具体施工中标准接头的连接时,首先把装好连接套筒的一端钢筋拧到被连接钢筋,使套筒外露的丝扣不超1个完整扣,连接即告完成。加长丝头型接头:先将锁紧螺母及标准套筒按顺序全部拧在加长丝头钢筋一,将待接钢筋的标准丝头靠紧,再将套筒拧回到标准丝头,并用板手拧紧,再将销紧螺母与标准套筒拧紧锁定,连接即告完成。

对于接头检验时,当接头连接完成,由质检人员分批检验。按如下方式进行检验:目测接头两端外露螺纹长度相等,且不超过一个完整丝(加长螺纹除外),每300个接头为一,每批抽验一,要求钢筋连接质100%合格。

4、屋面施工

屋面施工主要环节应该属于屋面的防水施工,通常采用传统的防水卷材,包括沥青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三个系列。防水卷材的主导品种是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高分子防水卷材。

房屋建筑学 篇6

1、有组织排水是将屋顶划分为若干个排水区,按一定的排水坡度把屋面雨水有组织的排到檐沟或雨水口,通过雨水管排泄到散水或明沟中。

2、耐火极限是指对任一建筑构件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为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3、地震烈度表示当地震发生时,地面及建筑物遭受破坏的程度。

4、建筑模数是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建筑物、建筑构配件、建筑制品及有关设备尺寸相互协调的基础。

5、基础是房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

地基则是支撑基础的土体和岩体,它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基础的埋深由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

6、刚性基础是指用烧结砖、灰土、混凝土、三合土等受压强度大而受拉强度小的刚性材料做成。且不需要配筋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

7、勒脚是外墙接近室外地面的部分,其高度一般指室内地坪与室外地面的高差部分

8、散水为便于将地面雨水排至远处防止雨水对建筑物基础侵蚀,常在外墙四周将地面做成向外倾斜的坡面。

9、圈梁是沿外墙四周及部分内墙设置的连续闭合的梁。

10、沉降缝为了预防建筑物各部分由于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破坏而设置的变形缝

11、泛水刚性防水层与女儿墙或屋面突出物之间需留有变形缝,并通过另铺贴附加卷材盖缝形成泛水。(泛水高度一般不小于250mm)

12、过梁当墙体上开设门窗洞口时,为了承受洞口上部气体所传来的所有荷载,并把这些荷载传给洞口两侧的墙体,常在门窗洞口上设置横梁即为过梁。13丶耐火等级耐火等级是衡量建筑物耐火程度的分级标度。它由组成建筑物的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来确定。规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防火技术措施中的最基本措施之一。影响耐火等级选定的因素有: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和火灾危险性、建筑物的高度和面积、火灾荷载的大小等因素。

14丶基本模数建筑物及其构件(或组合件)选定的标准尺寸单位,并作为尺度协调中的增值单位,成为建筑模数单位。

目前世界各国均采用100mm为基本模数值,其符号为M,即1M=100mm。15丶平台净高平台或中间平台最低点与楼地面的垂直距离

二、填空题

1、平屋顶排水坡度的形成分为搁置找坡(结构找坡)和垫置找坡(材料找坡)两种形式。

屋顶坡度大于10%称为坡屋顶,小于10%为平屋顶

2、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建筑功能、物质条件技术、建筑形象。

3、建筑方针---适用、安全、经济、美观。

4、民用住宅按层数分类 1~3低层、4~6多层、7~9中高层、10层以上为高层。

5、建筑的耐火等级是由其组成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来确定。

6、风玫瑰图的风向是指由外吹向地区中心。

7、楼梯形式的选择,主要以建筑性质、使用要求和空间造型为依据。

8、标准砖53*115*240mm

9、过梁分类:砖拱过梁、钢筋砖过梁、钢筋混凝土过梁。

10、楼梯的组成楼梯梯段、楼梯平台及栏杆扶手。

11、尺度的处理手法有自然的尺度,夸张的尺度,亲切的尺度。

12、楼梯的宽度取决于同时通过的人流股数及家具设备搬运所需空间尺寸。

13、交通联系空间(用以联系各个房间、各个楼层及室内外过渡的空间)包括水平交通联系空间(走廊或走道)、垂直交通联系空间(楼梯,电梯,坡道)、交通枢纽空间(门厅,过厅等)。

14、墙体的类型

1)按所在位置及方向分类(外墙、内墙或纵墙、横墙); 2)按所用材料分类(砖~、石~、土~、钢筋混凝土~等); 3)按受力情况分类(承重墙和非承重墙);

4)按施工方式和构造分类(叠砌墙、板筑墙、装配式墙)15从广义上讲,建筑是指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

16基础按材料和受力情况划分可分为无筋扩展基础。扩展基础

17建筑的分类和等级1使用性质: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2层数高度:1-3低4-6多7-9中高10+高

3建筑规模数量:大量性建筑大型性建筑 18房间尺寸大小由开间,进深决定 19教学楼办公室等纵墙承重

20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是指在现场依照设计位置,进行支模、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经养护、拆模板而制作的楼板。

三、简答题

1、沉降缝适用范围

沉降缝是指,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变形缝

1)同一建筑物相邻部分的高度相差较大或荷载大小相差悬殊或结构形式变化较大,易导致地基沉降不均匀时;2)当建筑物相邻部分的高度相差较大或荷载大小相差悬殊或结构形式变化较大,易导致地基沉降不均匀时;3)当建筑物造在不同地基上且难以保证均匀沉降时;4)建筑物体型比较复杂、连接部位比较脆弱时;5)新建筑物与原有建筑物相毗邻。

2、墙体装饰作用

(1)可防止墙体结构免受风雨的直接袭击,提高墙体防潮、抗风化的能力从而增加墙体的坚固性和耐久性;(2)可改善墙体的热工性能,增加室内光线的反射,提高室内照度;(3)可改善室内音质效果。

3、建筑设计的要求和依据

要求

1、满足建筑的功能要求;

2、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

3、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

4、考虑建筑的美观要求;

5、符合总体规划要求。

依据

1、使用功能;

2、自然条件;

3、建筑设计标准、规范、规程;

4、建筑模数

4、建筑物的组成构件及作用

1)基础(是建筑物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承受建筑物上传递下来的全部荷载,并传递到地基上);

2)墙和柱(墙—作用是承重,围护,分隔及美化室内空间;柱—作用是承受屋顶和楼板层传来的荷载并传给基础);

3)楼地层(起承重作用);

4)屋顶(房屋顶部起覆盖作用的围护结构,也是房屋顶部的承重结构,将荷载传递给墙和柱);

5)楼梯(供人们上下楼梯和安全疏散,也起着部分承重作用); 6)门和窗(门—主要供人们通行和分隔空间;窗--起采光、通风及围护等作用)

5、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

1)必须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要求、2)必须有利于结构安全、3)必须适应建筑工业化的需要、4)必须讲求建筑物经济的综合效益、5)必须注意美观。

6、埋深设计涉及因素

由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叫基础的埋置深度

1)工程地质条件;2)水文地质条件;3)建筑物上部荷载的大小和性质;4)相邻建筑物的基础埋深;5)地基土壤冻胀程度。

7、墙体设计要求

1)安全方面—承载力要求和稳定性要求;2)功能方面--保温隔热要求、防水防潮要求和隔声要求;3)经济方面;4)美观要求。

8.墙体的作用是什么 墙是建筑物竖直方向的主要构件,起分隔、围护和承重等作用,还有隔热、保温、隔声等功能。

对墙体的主要功能要求是:

①保温、隔热。结合房屋的节能,通过热工计算,确定墙体的材料、构造形式和进行热反射或吸收等面层处理。

②隔声。墙应有隔声性能,以免受墙外噪声的干扰。③防火。选用难燃烧材料,以便在一旦失火时将火灾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和延缓疏散通道受灾,并在构造上防止出现会被火焰穿透的缝隙。墙的耐火性以耐火极限为标准,须根据建筑防火规范进行设计。用粘土砖、硅酸盐砖或轻混凝土砌块砌筑的墙,钢筋混凝土墙板和加气混凝土墙板,都有较好的耐火性能。

④防潮和防水。墙脚、墙顶和墙身,包括墙面、门窗孔洞、缝隙和构造连接部位等都需考虑防潮防水的要求。一般采用构造防水(防潮)和材料防水(防潮)两种处理方式,也可两者兼用。墙体外露部分的压顶、窗台的斜水面滴水线槽等,都是构造防水措施。墙体使用掺防水剂的水泥砂浆、沥青及其制品、有机涂料等都是材料防水措施。

⑤特殊功能要求。如严格的隔声、泄爆、耐腐蚀、防射线和电磁屏蔽等,墙体就应作出相应的构造处理。

9建筑中交通联系部分的作用是什么?包括哪些空间?交通联系部分解决房间与房间之间水平与垂直方向的联系、建筑物室内与室外的联系。交通联系部分包括水平交通空间(走道),垂直交通空间(楼梯、电梯、坡道),交通枢纽空间(门枯、过厅)等。

10建筑物的构造组成部分及其作用有哪些

建筑一般是由基础、墙或柱、楼地层、楼梯、屋顶和门窗等构成.它们的主要作用如下:

1.基础:承受着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地基.2.墙:作为承重构件,承受着建筑物由屋顶或楼板层传来的荷载,并将这些荷载再传给基础.作为围护构件,外墙起着抵御自然界各种因素对室内侵袭的作用;内墙起着分隔房间、创造室内舒适环境的作用.柱:建筑物的竖向构件,主要用作承重构件作用是承受屋顶和楼板层传来的荷载并传给基础。

3.楼地层:建筑物的水平分隔构件也承受着家具、设备和人体的荷载以及本身自重,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墙;还对墙身起着水平支撑的作用..5.楼梯:是楼房建筑的垂直交通设施,供人们上下楼层和紧急疏散之用.6.屋顶:抵御着自然界雨雪及太阳热辐射等对顶层房间的影响;承受着建筑物顶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垂直方向的承重构件.7.门窗:采光、通风,。分隔。围护。还提供人们通行和分隔房间的作用 11.楼梯的功能和设计依据是什么 垂直交通联系设施和防火疏散的重要通道 使用要求人流通行情况防火疏散要求

楼梯的位置应明确,光线充足,避免交通拥挤、堵塞,同时必须构造合理,坚固耐用,满足安全疏散的要求和美观要求 12圈梁的作用有哪些设置原则有哪些

13常见的过梁有哪几种它们的适用范围和主要特点

砖拱过梁;钢筋砖过梁;钢筋混凝土过梁。砖拱过梁:适用范围和构造特点:节约钢材和水泥,但施工麻烦,整体性差,不宜用于地震区,过梁上有集中荷载或振动荷载,以及地基不均匀沉降处的建筑钢筋砖过梁:适用范围和构造特点:施工方便,适用于跨度不大于1.5m,上部无集中荷载或墙身为清水墙时的洞口上。由于钢筋砖过梁整体性较差,对于抗震设防地区和有较大振动的建筑不应使用钢筋混凝土过梁:适用范围和构造特点:坚固耐用,施工简便,当门窗洞口较大或洞口上部有集中荷载时应用 14影响平面组合设计的因素

1.使用功能。集中体现在合理的功能分区及流线组织两方面2结构类型3设备管线满足要求时尽量集中4建筑造型

15.建筑物如何争取好的朝向及建筑物间的间距如何确定

建筑物的朝向主要是考虑到太阳辐射强度、日照时间、主导风向、建筑使用要求及地形条件等综合的因素。

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主要应根据日照、通风等卫生条件,与建筑防火安全要求来确定。除此之外,还应综合考虑防止声音和视线干扰,绿化、道路及室外工程所需要的间距以及地形的利用、建筑空间处理等问题 16楼板层的组成及其作用:面层结构层顶棚附加层

。1面层:楼板层的上表面(见地面)面层起到装饰,防火防潮,保护结构层的作用;2结构层:即楼板,为承重部分3顶棚:设置在楼板层的下表面吊顶一般用于装饰天花、反光、铺设电缆、通讯、空调等管线。4附加层按需要包括找平层:为不平整的下层找平或找坡的构造层,常用砂浆构筑;防水层和防潮层:用以防止室内的水透过和防止潮气渗透的构造层;保温层和隔热层:改善热工性能的构造层附加层用于防火、保温隔热、防水防潮等;隔声层:隔绝楼板撞击声的构造层;管道敷设层:敷设设备暗管线的构造层,常利用填充层的空间;结合层:面层同下层的连接层结构层有支撑承重的作用; 17阳台的类型结构布置形式 凸阳台凹阳台半凸阳台转角阳台 有现浇预制之分有悬挑悬挂等形式

18防潮防水层的做法 为防止土壤中的水分由于毛细孔作用进入墙内,在墙中设置的连续防水层称墙身防潮层。防潮层的构造做法有防水砂浆防潮层、细石混凝土防潮层和油毡防潮层等。防潮层的位置与地面情况有关。当室内地面为实铺构造时,外墙防潮层的位置应设在室外地面以上、首层室内地面混凝土垫层的上下表面之间,一般在室内地面以下60mm处。内墙两侧地面有高差时,防潮层分别设在两侧地面以下60mm处,并在两防潮层间墙靠土一侧加设垂直防潮层。19简述卷材刚性防水屋面基本构造层次及作用

刚性:用防水水泥砂浆作为防水层的屋面就是刚性防水屋面。其基本构造层次有找平层,防水层及保护层,找平层起到找平作用,防水保护层起到防水及保护的作用.刚性防水屋面的基本构造层次一般有:

结构层,应采用现浇或预制装配的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找平层,在结构层上用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若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或设有纸筋灰等材料时,也可不设找平层

;隔离层,可用3—5mm纸筋灰或低标号砂浆或干铺油毡;

《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篇7

1 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虽说国家颁布了课程改革的条令, 而对于房屋建筑类的课程改革在一些学校得到了实施确实也收获了很好的效果, 但是从整体上来说, 课程教学改革依然有很多问题, 具体体现在:

1.1 教学内容比较多

房屋建筑学要学的内容比较多, 对课程所讲的内容涉及面也非常广, 有些课程内容的立体感比较强, 如果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是很难讲清楚的, 学生听的也是糊里糊涂的, 所以教师要有选择性的去讲。房屋建筑学课程主要由民用建筑以及工业建筑组成, 而应用领域最广的就是民用建筑, 其中对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都有涉及, 相对来说工业建筑就没有那么广泛的应用领域。针对这种情况, 老师就可以在民用建筑方面多下功夫, 重点介绍与民用建筑有关的内容, 使学生牢牢记住常见到的和常用建筑的设计。现在, 对于这些学习建筑设计方面的学生毕业后主要是在设计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实习, 他们或多或少的都会接触到建筑设计或施工管理, 所以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要加大对实际工程的实例讲解, 避免只讲教科书上原理方面的知识, 而且只学习理论知识就会很枯燥, 也会打消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教材普遍陈旧

建筑构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发生着变化, 而以前的课程教学内容有些已经不适应现在建筑技术更新的一些要求了, 所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势在必得。根据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 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受技术进步的影响很多的房屋建筑学课本已经很难满足现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实际需要了, 特别是在房屋建筑学的建筑构造方面表现的更加明显,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在的难题以后也许只是一个不值一提的小毛病, 这是房屋建筑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好像在80年代盛极一时的粘土砖墙结构设计, 而现在已经不让再继续使用。

2 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对房屋建筑学课程进行改革, 要注重课程的工程实践性以及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和房屋建筑课程教学理念与现代建筑教育的发展相符合。

2.1 优化课程结构, 构建新型课程体系

教师要根据建筑设计技术发展的有关情况, 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规划, 也可以适时的增加一些比如智能化建筑、节能建筑等新的建筑设计理念。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项目化教学模式最能体现对课程结构的改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对每个项目的构造设计都要很好的完成, 以达到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建筑构造配件的目的。

2.2 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质量

房屋建筑学课程并不适合以往的老师照着课本讲面对面的指导教学模式, 它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 所以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科技, 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更能直观性的学习。房屋建筑学课程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 又有众多的图形结构且构造节点很难表达清楚等特点, 而多媒体能够使复杂的建筑图形和构造节点等问题, 清楚的展现在学生们面前, 让他们一目了然, 当然也就不会存在以往老师在上面费劲的讲解学生还是不明白的问题了, 除此之外, 还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2.3 项目化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对房屋建筑学课程来说, 其构造设计和综合设计对于房屋建筑学是重中之重, 而且这与学生毕业后面临的岗位也息息相关, 所以把房屋建筑学课程分为若干个构造项目来学, 学习完成后并且让学生进行构造设计以此来巩固练习, 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民用建筑施工图的设计。这样学完理论后进行及时的实践训练, 对学生以后走进工作岗位上工作有很好的帮助。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实施教学改革对学校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而满足社会需求, 培养社会所需的专业人才是教学改革的真正目的所在。所以不光要提高教学质量, 还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特别是对实践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对建筑专业的学生来说极其重要。为了使学生毕业后很容易的就能找到工作, 并能快速的适应下来, 《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仍在不断的探索完善中。

摘要:在教学改革浪潮的推动下, 为了满足社会需求, 对《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也是必然的。社会对建筑学方面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 使得这门课程就要进行不断的教学改革以此来适应社会的发展。文章主要探讨了《房屋建筑学》教学现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对《房屋建筑学》的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必要的探索。

关键词:房屋建筑学,课程改革,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王崇杰, 岳勇, 崔艳秋.房屋建筑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2]袁雪峰, 张海梅.房屋建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房屋建筑学教学课件 篇8

【关键词】CDIO工程教育模式 房屋建筑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4-0014-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强调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房屋建筑学》课程作为土木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涉及到建筑功能、建筑结构、建筑艺术、工程技术等诸多方面,内容广泛、概念极多、专业性和实践性较强。以往“以课本为载体、以教师为本位、以理论知识为重点”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对课程的知识、能力需求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因此在《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中引入CDIO模式,以工程项目生命周期为载体,基于“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目标需求,对课程进行改革探析,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CDIO工程教育模式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是“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1]。它将工程产品、生产流程或生产系统的生命周期抽象为“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作(Operate)”四个阶段。以全生命周期为载体来组织课程、建立课程的关联, 让学生以主动的、 实践的方式学习工程。通过学习和完成项目的训练,使得学生获取知识(自主学习)、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共享知识(团队合作)、发现知识(技术创新)和传播知识(沟通交流)。

CDIO能力大纲和12条标准是实施CDIO工程教育模式两个最重要的指导性文件[2]。其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和较强的指导性,为高等院校培养实践创新人才提供了指南和实施方向,为我校《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起到了很好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二、《房屋建筑学》课程的CDIO教学改革模式

本文基于CDIO的理念,从“构思、设计、实施、运作”四个阶段,对《房屋建筑学》课程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目标、考核与评估等方面的研究。同时,整合企业资源,借助教师的智慧教学手段和方法[3],以期提高教学效果,达到社会、企业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房屋建筑学》课程的CDIO教学改革思路见图1。

2.1 人才需求分析

人才需求分析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大前提。因此,本文从社会、企业和学校三个层面进行人才需求分析。(1)国家人才需求分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将人才培养定位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2)企业层面人才需求分析。企业层面需求的是“社会适应能力强、协调组织能力较好、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善于学习和创新”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3)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郑州财经学院办学之初的定位是应用技术类型高等专科学校。其2014年升为本科层次的民办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相应的转换为“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高素质人才”。

综上,基于国家、社会和学校培养人才目标需求,对课程开展CDIO模式相关研究,尤为必要和亟需。

2.2 《房屋建筑学》课程特点

《房屋建筑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房屋的构造和房屋设计原理两大部分内容。目前使用的《房屋建筑学》教材多为直观的概念、大量的插图、定性的描述、规律的总结,学生重视度高,但积极性低、学习效果差,动手实践的机会更是甚少。因此,笔者认为在讲授《房屋建筑学》课程时,既要传授给学生实用和适用的理论知识,也要教会学生“如何学、学什么、怎么做”。

2.3《房屋建筑学》课程CDIO模式主要内容

综合人才需求分析和《房屋建筑学》课程特点,现对该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依照CDIO模式的理念和标准尝试改革。

(1)教学理念的更新

CDIO创新工程教育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倡导问题驱动,强调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实践性教学和实际动手能力,主张课程实验教学应该从具体实践出发,然后上升至理论,最后再回到实际操作中,以创作最终产品为教学目标。但是对于具体某一门课程来说,CDIO没有给出具体的能力要求,同时也没有明确给出CDIO能力目标的落实方法,这就需要教学设计者依据教学的需要来制定符合相应课程的CDIO能力培养目标及其贯彻方法[4]。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将《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理念定为“以校企合作的工程实践活动完善教学内容,以学生的‘做中学活动为主体,以教师智慧的引导式、启发式教学为辅,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

(2)教学目标的设定

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教学目标包括专业知识、技能方法和社会能力三个方面,其具体内容见表1。

(3)教学内容的重置

笔者根据2014年~2016年连续三年对2012~2014级学生进行CDIO模式教学实践,同时根据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相关专家咨询,对《房屋建筑学》的课程内容进行完善。

(4)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创新

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其基本内涵是通过构建智慧学习环境,运用智慧教学法,促进学习者进行智慧学习,从而提升成才期望[3]。根据《房屋建筑学》课程的特点,以及当前教学形式的需求,本文尝试教师采用智慧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本文同时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做了改革,即:学生最终考试成绩=平时成绩50%(出勤率+小组表现+任务完成情况,小组打分、教师核定)+考试成绩50%。

(5)CDIO模式内容评价

CDIO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见表2。笔者将未接受CDIO教育模式的2008~2011级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和接受CDIO教育模式的2012级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接受CDIO模式教育的学生在课程参与度、动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均有较大提高,同时他们对其将来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有了较清晰的认识。

三、总结和展望

本文在研究《房屋建筑学》课程特点基础上,结合社会、企业和学校人才培养需求研究,将CDIO模式应用于课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出现新问题,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以CDIO科学的理论体系和合理高效的校企合作模式,才能够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和企业需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査建中.论“做中学”战略下的CDIO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1-9.

[2]顾佩华,包能胜,康全礼等.CDIO在中国[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24-39.

[3]祝智庭,贺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电化教育研究,2012(12):5-13.

上一篇:思想品德中考复习资料下一篇:人力资源员工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