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经典教学反思(精选10篇)
一、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发展多种能力。
学生的语文能力主要通果学生实践活动“习得”,不是老师教会的,在教学环节中,我设计了让学生跟随作者一起去钱塘江大堤上去观潮,激发每一位学生参与的兴趣,然后图文并茂,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文中优美词语,重点句子学生在“激情、互动、思辩、表达”中得到理解,如:学生读“潮来时”这部分时,我引导学生观察插图,然后再来用心朗读课文,把自己观察到的情景读出来,这样很快能抓住文中重点词语理解句子,领悟文章美的蕴意。使其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二、以课文为本,教会学生写作方法。
教材作者的观察顺序及从哪些方面去描述潮水在学生理解课文后相当明了。因此,我让学生小组讨论写作方法,继承传统的“引用贯通”的教学方法,并用动作演义“人生鼎沸”的场面。再结合生活实践中学会运用,知道如何描述场面,这一环节在整节课堂上看上去是“重复”的导教,但间接的让学生加深了记忆,落实积累到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调查学生学习情况延伸到课堂外继续学习知识的求知欲望。
阅读课外书籍,积累课外知识是提高学生语文知识能力的必要途径。但对学生提出强硬的要求他们盲目的去读背,我想这样做是事倍功半的。教完本课后问学生: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然后照应课前设计,大力表扬课堂上表现不错的“小记者”,并鼓励他们进一步为亲朋好友当好“小导游”作准备,给学生自信舞台,让学生把课堂上的学习热情真正落实到生活中去。
总之,这节课整个教学流程是“感受——理解——运用——延伸”。我是从以上几个方面去努力达到自己设想。在教学实践中感受到遗憾很多:如果课堂上把学生已经激发的情感通过不同方式的诵读训练表达出来,课文思想情感将更深化;如果老师提出问题更精确化,课堂效率会更高一些;如果让学生学会在读思中去自发的发现问题,不始终围绕老师一问一答的形式套教材,老师将教得更轻松,学生学得更愉快;如果教学环节中细微处弘扬学生个性,教师大胆放开,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将会真正落到实处。今后教学中我会从这些不足之处进一步摸索求进,找到与孩子们共创造的愉快课堂。
观潮教学反思2《观潮》是一篇写景记叙文。作者通过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景象,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特别是“潮来时”一段,把钱塘江潮描绘得有声有色,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将教学重点放在朗读训练上,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读为主、以读为本。读是培养语感的主要方法,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基础,读字当头,一切都在其中。而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朗读能力,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情境,让学生的朗读训练落到实处。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因此,在教学三、四自然段时,我让学生自主选择最喜欢的语句读一读,并谈一谈读了之后的感受。谈完感受后再鼓励并引导学生把这种感受带入自己的朗读中,读得有滋有味,有情有趣,读出大潮的壮观。为了帮助学生感悟自然美和语言美,我还组织学生比赛读、轮流读、表演读等,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
二、充分感悟。
只有在充分理解了文本内容,并将文本内化为自己的个人感受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将自己的感情融入文本,读出真情实感。因此,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体会到了钱江潮的雄伟气势后,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增加对钱塘江大潮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在熟读的基础上,出示课文中描写江潮的四字词语,然后让学生用这些词语复述潮来时的情景,以此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
三、加强指导。
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本情感的基础上,教给学生一些朗读的基本技巧。如重音、停顿、语速等。如“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一句,为了突出钱江潮的壮观气势,应该读得稍快,强调出“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颤动”等词语。以学生跟读的方式指导学生的朗读技巧。
片段一:导入新课, 学习生词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观潮》, 通过预习, 你能给大家解释一下课题吗?
生:观, 就是“看”的意思。潮, 这里指的是“钱塘江大潮”, 自古以来, 它被誉为天下奇观。
师: (板书“天下奇观”) 这里也有个“观”, 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呢?
生:“观”是景观或景象。“天下奇观”是天下奇特或少见的景象。
师:理解非常到位。你们看, 准确理解词义, 就要结合语言环境。课文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了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请把这一美誉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师: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吸引我们前往观看, 现在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一同走近它、观赏它。请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2.思考:钱塘江大潮给你怎样的印象? (引用课文的词语说) 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
(学生读文后, 教师指名回答上述问题。)
生1:需要重点注意的读音有“崩、鼎、蒙、称”为后鼻音;“薄雾”的“薄”, “笼罩”的“笼”是多音字。
生2:需要重点关注的字形有“蒙”不能少写小短横, “昂”左下不能加点, “薄”不能写成左右结构, 另外, 是草字头, 要与竹字头区分。
师:自由轻声再读读这些词语, 把易错的字音、字形记住。 (学生自由读词语, 大部分学生边读边书空。)
师:观察词语, 说说老师是按照什么规律分类的?
生:前6个词写潮来之前的景象, 接着的5个词写潮来之时的景象, 最后4个词写潮头过后的景象。
师:你不但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还特别善于概括, 能把法宝让大家分享吗?
生:我看了课后练习, 练习2中有提示, 课文就是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头过后的顺序介绍大潮的。
师:真是个善于学习的孩子, 能够利用一切资源帮助自己学习思考, 希望大家共享这一法宝。
反思:已经具有初步预习能力的四年级学生, 不止一遍地读过文章, 对其中的知识有所知晓, 直接导入是尊重学生、关注学情的明智之举, 也节约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出手简简单单, 直截了当, 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教当教给方法。学习生词时把理解词义的基本方法教给学生, 如, 特别注意易读错的字音和易写错的字形。理解词义要结合语境;识记词语可以归类等。发现学生能关注课后练习帮助阅读思考这一亮点, 即刻引导学生分享成功的方法。
片段二:细读想象, 背诵积累
师:请大家自读第3、4自然段, 用一个词概括潮来时给你的印象。 (壮观雄伟、气势磅礴、汹涌澎湃等)
师:你从哪些语句中最能感受到大潮的壮观气势呢?圈圈画画, 再边读边想象画面, 把它的壮观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教师随着学生的朗读, 投影出示句子, 教师相机点拨, 导读。
1.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 逐渐拉长, 变粗, 横贯江面。 (导读:“白线”逐渐拉长、变粗, 横贯整个江面。来, 把它的变化读出来。)
2.再近些, 只见白浪翻滚, 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导读:一丈是3.3米, 两丈相当于三四层楼那么高。那么高的浪横贯整个江面, 直扑过来, 真是蔚为壮观。来, 把它的壮观读出来!)
3.浪潮越来越近,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导读:说说“齐头并进”、“浩浩荡荡”的意思, 再读出这样的气势。)
4.午后一点左右, 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 好像闷雷滚动。 (导读: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 这响声会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学学, 模仿三声:轰隆隆, 轰隆隆, 轰隆隆, 文中用哪个词来形容?对, 闷雷滚动, 写得多形象啊, 我们再来读出闷雷滚动的情境。)
5.过了一会儿, 响声越来越大, 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人群又沸腾起来。 (导读:想象一下, 人群又沸腾起来, 大家会怎么说, 怎么做?)
生1:人们会踮起脚尖, 伸长脖子, 说着:“潮来了!潮来了!”“大家快看啊!快看啊!”……
生2:人们一个个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涌过来的大潮, 叫着:“太壮观啦!”“不愧为天下奇观!”
生3:我想有些人看到如此壮观的景象, 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师:对, 书上用哪个词形容此时的情景? (人声鼎沸)
师:刚才大家抓住一些语句, 通过想象、朗诵, 已初步感受到了潮来时的雄伟壮观, 如果老师请你按照一定的规律重新排排这五个句子, 你准备怎样排列, 为什么?
生:我想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排列, 即4、5、1、2、3, 因为课文写大潮来时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写的。
师:说得理由充分!现在老师按顺序把这些句子连成一段话 (出示下文, 括号里的词或句不显示) , 谁能加上一些词语或短句, 使这些句子更连贯、更通顺?
生: (午后一点左右) , 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 好像闷雷滚动。 (过了一会儿) , 响声越来越大, (只见) 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 (很快地) 向我们移来, (逐渐) 拉长, 变粗, 横贯江面。 (再近些) , 只见白浪翻滚, 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 ,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师:一起再有感情地朗读这段文字。连起来读读第3、4自然段, 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可以帮助记忆。
(录像播放潮来时的壮观画面, 学生自由依据第3、4自然段内容配解说词。)
反思:以读为本, 熟读成诵, 是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在课堂教学中, 我精简教学环节, 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 交流感受, 多读, 读懂, 读好文章重点语句, 读出大潮来时的变化和气势, 感受课文语言的直观性和形象性。之后通过排列句子的练习, 了解作者由远及近的写作顺序。再利用播放录像, 为其配上解说词的练习, 巧妙地让学生享受背诵记忆的成功, 懂得熟读自然就能成诵。
片段三:巧设练习, 重在运用
师:同学们, 本课语言描写生动形象, 好词佳句值得积累。你能归类摘录哪些好词呢?
生:我摘录观潮者神态、动作的词, 如:“人山人海”、“昂首东望”、“人声鼎沸”、“踮着脚”。
生:我摘录描写大潮声音的词, 如:“闷雷滚动”、“山崩地裂”;描写大潮样子的词, 如:“横贯江面”、“白浪翻滚”、“齐头并进”、“浩浩荡荡”。
师:通过词语归类积累语言真是个好方法, 这些词你们会不会用了呢?咱们来检验一下。你们能不能在下面一段话的括号里填上从课文中学到的词语, 使这段话表达得清楚通顺呢?
出示:农历八月十八, 我在海宁观潮。潮来之前, 江面上 () 。可潮来时, 却一浪一浪 () , 一浪一浪 () 。潮水声犹如 () , 海堤上尽管 () , 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 潮过去了, 消失在 () 的地方。
(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 然后选派一名代表发言。)
生:农历八月十八, 我在海宁观潮。潮来之前, 人们 (昂首东望) , 江面上 (风平浪静) 。可潮来时, 却一浪一浪 (像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 一浪一浪 (像千万匹白色战马奔腾而来) 。潮水声犹如 (山崩地裂) , 海堤上尽管 (人声鼎沸) , 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 潮头过去了, 消失在 (水天相接) 的地方。 (师生共同评价。)
师:两个一浪一浪用得真有水平。还有不同的填法吗?
生:可以填一浪一浪 (浩浩荡荡) , 一浪一浪 (齐头并进) 。
生:可以填一浪一浪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 一浪一浪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
生;可以填一浪一浪 (漫天卷地地涌来) 。
师: (圈画出“人声鼎沸”) 这个词可以换成“人山人海”吗?
生:不能。因为后边写“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 应该和声音有关, 所以要用“人声鼎沸”。
师:每个人再练习说这段话。 (学生练说。)
关键词:语文素养 教学设计 观潮
一.语文素养与培育
随着当代教育对核心素养议题的关注,我国也初步形成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要素,并已正式向社会征询意见,意见较集中地认为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作为语文素养培养的基础阶段小学语文教育,怎样为学生语文素养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认为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关键在实践。教师应注重学生的语言实践,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思考有关语言文字的问题,让学生用鉴赏的视角体会作者丰富多彩而形象的语言,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
以《观潮》为例,教师采用多种形式的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言,提高语言能力;以任务驱动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参与,提高思维水平;通过语言的欣赏,感受钱塘江大潮的气势磅礴,获得美的享受。上述内容都需要学生亲自实践,把被动获得转变为通过实践自己去获取认识。教师有目的地创设实践机会和设计实践内容,是课堂教学中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在这种认识指导下设计《观潮》的教学,希望形成以注重学生语言实践和发展语文核心素养为特色的教学设计。
《观潮》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篇课文,作者对钱塘江大潮气势磅礴的奇观进行了形象的描述,文字不多,却将潮前、潮来和潮退的整个过程清晰列出,观察点由远及近,给予了学生声音、色彩、形状等全方面的视听享受。课文内容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二.教学设计
《观潮》的教学设计为三部分,一是课前学习设计,二是课中任务设计,三是课后练习设计。每部分设计都将语文素养培养的实践意念贯彻到底,希望让学生参与此课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素养的发展。
1.课前学习设计
(1)读《观潮》课文2遍,思考课后题。
(2)读“资料袋”内容2遍,了解钱塘江秋潮成因,可查阅更多相关资料阅读。
(3)读下面词语和句子2遍,通过查字典或问家长,弄懂词句的意思。
词语:观潮 名称 食盐(盐官镇) 笼罩 灰蒙蒙 薄雾 昂首东望 沸腾 横贯江面 依旧 恢复
句子:
(1)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2)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3)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4)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5)霎时,潮头奔腾而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设计意图:四年级的语文学习,可以锻炼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在预习作业中首先解决词句的读音和读通读顺课文。这是阅读理解的基础,为开展更高层次的学习打好基础。除此以外,阅读资料袋不仅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原因,更为下面的课堂语文学习实践做好准备。
2.课中任务设计
课堂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进行语文学习实践的重要形式,为达成教学目标,设计了四个让学生进行语言学习实践的任务。
任务一:比较《观潮》课文内容与“资料袋”的介绍有何不同。
操作: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关于“资料袋”内容的理解,以及收获到的其他信息,对照《观潮》课文内容,并完成下表的填写。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没有开始就讲课文,而是以任务形式比较“资料袋”与《观潮》两篇文章的不同,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两篇同是写钱塘江大潮的文章上,比较分析。这是训练学生综合能力的任务,学生首先需要积极的阅读实践,把握两篇文章的内容;其次学生必须反复阅读,积极思考比较,才能发现不同点。其三是任务最终会引领学生发现两文的内容及语言表达的不同。无论找出怎样的不同点,都是他们自己实践所得,也是最宝贵的。
任务二:在多媒体课件上呈现顺序被打乱的句子,让学生还原顺序,并说明作者描写潮水的顺序。
操作:(1)体会顺序:学生根据课文中“午后一点左右”、“再近些”和“浪潮越来越近”等时间特征的词语还原句子顺序。(2)理出顺序:师生共同总结出课文描写潮水顺序的两个特点:时间顺序和潮水由远及近的顺序。分别描写了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三个阶段的场景。
设计意图:有顺序地介绍景物是学生学习课文后需要收获的认知。我希望这个认知是在学生阅读实践中自己收获,而不是老师去传授。打乱顺序的句子,让学生根据课文阅读理解去感受体会作者描写大潮的顺序。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收获认知。
任务三:在文中哪些句子写得生动、优美?请说明理由。比较三个阶段的描写,哪个阶段写得最具体,请说明理由。
操作:(1)感知美句:学生选出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和词语,在小组讨论中向组员表达出自己选择这个句子的理由。(2)全班分享:每个小组推选一个组员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这组选择的句子(不能重复别人说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句子: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理由:“人山人海”一词写出了看潮的人很多,“昂首东望,等着,盼着”写出了人们在江潮没来之前急切的心情,特别是“盼着”二字。
句子: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理由:从声音的角度说明了浪潮马上就要来了,“水天相接”说明了气势很大,“沸腾”一词说明人的声音像煮沸的开水,十分简洁生动,富有感染力。
句子: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理由:两个比喻句,将浪潮比喻成战马,将声音比喻成山崩地裂,十分震撼,“浩浩荡荡”说明潮水来势十分汹涌,“颤动”一词也十分形象写出震动的感觉。从声音、颜色和形状三个方面描述了大潮的奇特美景。而且潮来时这一阶段是写得最具体的,因为这一阶段的景色最为壮观。
句子: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理由:“漫天卷地”和“风号浪吼”从场面和声音两个角度描述了退潮前的情境,两个词非常生动。
(3)全班朗读:全班朗读同学提出的句子,感受当时的壮观场景。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找优美句子的任务,不仅让学生自主欣赏文句,还通过说理由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小组表达和全班汇报中,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准确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同时训练学生学习捕捉别人话语的主要信息,听懂别人的语言,并能进行补充。全班朗读环节,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能够升华学生对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任务三:教师展示几张钱塘江大潮的图片,让学生从文中找与图对应的句子,并抄写。
操作:(1)图文对照:学生完成图文对应任务。(2)抄写句子。
设计意图:图文互补,能够让学生达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的统一,从而对大潮有更全面的体会和深刻的认识。通过图片呈现,可以比较不同时刻潮水的动态和静态,让学生的想象插上了翅膀,在积累语句的时候,脑中有画面感,促进语言感受,提升审美水平
3.课后练习设计
教师展示一组课文未描述的大潮冲击堤岸时壮观景象的图片,要求学生进一步搜寻钱塘江大潮相关的图片和资料,学习运用课文优美句子的描写,介绍自己了解的钱塘江大潮。
设计意图:课后,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文化修养,去感受课文所无法带来的视觉震撼,并能够用文字的形式来描述,让学生跳出课本,通过课外阅读获得更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实践反思
《观潮》的教学,以任务驱动和小组合作的形式,强化语言实践,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通过实践,有以下的反思。
1.素养培育的目标内容
选取什么课文内容进行语文素养的培育?这点思考比采取什么手段更重要。经过思考,确定了以下的内容:
语言能力:学生能说出文中比喻句的作用,能释“横贯”“人山人海”“水天相接”“浩浩荡荡”“风号浪吼”“沸腾”等词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词句,能与同伴交流对课文中语言运用的看法。
思维能力:学生能抓住作者描写景物的先后顺序以及表达方法,能结合字句的描写,展开真实场景的想象,将文句与图景匹配,并比较不同阶段的场景的描写,提高语言感受能力。
审美情趣:学生能以欣赏的眼光,评价文中优美句子的独到之处,用朗读的方式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丽。能鉴别钱塘江大潮以奇为美的特点,逐渐形成审美的标准,且迁移到生活中发现美的景色、美的事物,美好的人,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感情。
文化修养:学生能积累经典的写景描述,通过课外阅读和写作的方式逐渐形成文化底蕴。
2.学生充足的实践空间
课堂一改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找句子、分析句词的做法,通过三个相互联系的课中任务,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明确的任务驱动起到了十分好的效果,学生不仅能够自己分析作者描写潮水的顺序,还能够在欣赏美句时,准确表述出理由。教师设计合适的任务,引导小组间合作,让学生经历了语言实践过程,提升了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发展了感受力、想象力、判断力。语文教学只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逐步形成能促进他们终身发展,能适应未来社会的最基本的知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3.跨学科融合的学习
设计引导学生跨越语文学科限制,与地理学科联系,找到钱塘江大潮形成的根本原因,实现了学科间的整合,有利于学生跨学科知识结构的形成,于此同时,激活学生的思维,在知识的碰撞中,深切体会钱塘江大潮,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比阅读,让学生感受语言表达的形式与思想感情的丰富。
参考文献
[1]吴新歆.探索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操作性表达[J].中国教师.2016,(9):39-43.
[2]孙双金.试谈语文核心素养及其培养[J].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6,(6):4-7.
《观潮》教学反思教案
《观潮》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通过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从中学习怎样积累材料。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播放大潮的实况录象,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并且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文中的重点词句,尤其是描写大潮声音和颜色的那几个句子:“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象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飞奔而来。”等等,学生理解透彻,记忆深刻,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一、让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精神享受、感悟生命的过程
小学语文课本中描写大自然的文章有许多,不同的作家描写的侧重点不同,从自然中得到的感受也不尽相同,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无不蕴含着生命的力量。因此,本节课我就想通过学习作者对大潮雄奇壮观气势的描写,引领学生感受到一种生命的跳动,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感受到一种勇往直前、永不退缩的伟大力量,从而感动自己,感悟人生,受到一次精神上的震撼。
二、给学生一个充满情感的感悟课堂
在语文课中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关键就在于“情感”。只有充满感情的课堂,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学习热情和学生的灵性。因此,课堂上,我始终把我对课文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我的真实情感,用我的语言、我的眼睛、我的动作传递给我的学生,让学生在教师德感染熏陶下展现他们健康向上、充满热情与激情的自我。通过引导学生读,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引领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自己眼中、心中大潮的磅礴之势,真正地让学生去探索、去辨析、去历练、去体验生活之美。
三、利用资料体会课文内容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由于特殊原因多媒体不能使用了,新课开始,向学生展示了钱塘江大潮气势磅礴的图片,让学生领略大潮雄奇壮观的气势,使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以浓厚的兴趣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
2、突破重难点,扎实训练语言
课文语言流畅,气势宏大,但想让学生感受大潮奇壮之势,感悟大潮的力量、给人的启迪,学生还有些困难。因此,课前我给学生补充了许多书上没有写出的大潮的各种形态,如“十字潮”、“回头潮”、“美女潮”、“交叉潮”等,并结合学生在家里观看的精彩音像画面,谈感受到的大潮的声之奇、形之奇。
欣赏各种形态的朝后,我又让学生模仿作者的写作方法,当堂写出自己喜欢的潮的声音、形状。学生既得到了情感上的熏陶感染,又得到了扎实的语言训练。
四、培养学生扎实的语文功底,让学生学会作者精美表达,有序的描写
《观潮》一文,作者由远及近,运用贴切的比喻写了大潮的形之奇、声之奇,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因此让学生学习作者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事物也是我语文课上的一个要点。接着让学生观看《日出》或《日落》采用这种方法写日记。
五、让学生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
语文课堂的结束不是一个句号,而应该是一个问号,应该是下一节课的开始。基于这个思想,在课即将结束时,推荐内容相关的书籍给他们阅读,引发学生带着心得学习任务在课下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尽管,这节课我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但教案毕竟是教学的预设,在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并没有按我的设计意图来进行,我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学机智,积极正确地评价学生,从中发现他们潜在的闪光点,使他们的个性得到更充分更自由的发展。
《观潮》虽然是篇老课文,自己也不止一次的教过这篇课文,但假期备课读到这篇文章时,自己仍被钱塘江大潮深深的震撼,被作者写作时清晰的脉络、恢宏的气势,大胆的想象所吸引。这是一篇很有气势的文章,文中蕴藏了很多东西,越仔细地读文章,越能发现文章中的许多独到之处:文章结构,写作方法、观察的方法、写作顺序、修辞方法、四字词语的恰当运用……凡此种种都关注到是不可能的,于是自己反复思考,在石校长和本组老师的帮助下,确定集中精力抓住重点段画批、谈体会、读句子、悟写法、积累词句并运用的教学思路。教学中,注意词语理解方法的多样性及指导。如:人声鼎沸、山崩地裂是用逐一理解语素,再连起来理解词语的方法。水天相接、满天卷地利用图片,使学生一目了然,有了很直观的认识,风号浪吼则采取图片和声音结合的方法,学生看图片同时听声音,让他们对词语有了更直观的感性的认识。
对于课文的重点段第5自然段,我采取体会重点词语、换词语体会句子,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气势,体会文章从远到近的写作方法,比喻的修辞方法等多种方法,体会文章的气势。但对于钱塘江大潮学生毕竟不熟悉,在充分的品词品句,想象、诵读之后,我又让学生观看了一段大潮的视频,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学生对大潮的感受更深刻了,他们由衷的发出赞叹:钱塘江大潮真是天下奇观!
视导时教研中心主任刘晔主任听了这节课,她对这节课的设计做了肯定。她说年级段的教学目标抓得准,突出了中年级的特点。教学中重点段突出,训练扎实。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感悟学习文章的写法。刘烨主任对学生的表现也给予了肯定,学生学习习惯好,一点就透。比如填浪,学生填的是词语:翻滚着、齐头并进。教师说还可以填句子,学生马上明白:犹如一道六米多高的白色城墙……
当然,课上的问题也不少。比如:课文读得不够,有些地方学生读得不好,没有气势,教师可范读。感悟写法后,应让学生再读重点段,体会写法,加深记忆。另外这样的课文,讲的时候节奏要快,才能有气势。
刘老师也对这课提出了改进的建议:毕竟是四年级的学生,可以先复习词语,并把词语按写声音的、潮水的、人的分类。要帮助学生理一下作者的写作思路:声音:隆隆的闷雷、响声越来越大、山崩地裂。形:一条白线、横贯江面、城墙、战马。第5自然段抓住雄伟壮观学习,不要把课文打散了讲。要整体感悟、朗读。体会大潮声之高、形之状、色之美。其中的比喻,比喻词用的各不相同同,很有特点:形成、犹如、如同。自己听了之后觉得真是受益匪浅。
课上完之后,自己对这节课并不满意。首先是学生读课文从声音上缺乏气势,这大概和自己调动学生情绪不到位有关,我想如果从第5自然段钱塘江大潮高潮入手,学生的情绪大概更容易调动起来了。批画完后,学生开始交流,自己一开始就和学生争论隆隆的闷雷声是不是写大潮,学生没有准备,感觉有点不知所措,这大概也增加了学生的紧张气氛。
关键词:移位理论;经典范畴理论;反思
中图分类号:H 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9-0122-01
一、引言
移位理论是乔姆斯基句法学体系当中极为重要的理论之一。所谓移位,是指“句子中的有些成分在线性顺序上发生的变动,移位”(温宾利,2002:189)。赵彦春在其新浪博文中,从句法学的角度,论证了移位理论的不足。笔者认为,其实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即经典范畴理论的角度来进一步解释移位理论的不足。
二、经典范畴理论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理论,范畴是根据一组充分和必要条件来定义的。这些条件被认为是界限分明的,独立的特征,某一事物要么具有,要么不具有这些特征。以“鸟”这一范畴为例,只有某个生物具有“两个翅膀”,“两条腿”,“有喙”,“会生蛋”等特征,才可能称之为“鸟”。另外,某一生物拥有这些基本的特征,这也是把它看作是一只鸟的充分条件。
根据经典范畴理论,所有具有某一特征或某一相同特征的事物形成一个范畴。这样的特征形成了定义范畴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三、乔姆斯基移位理论
移位的类型大致可分为三类:名词短语(NP)移位;WH-移位以及中心语移位。
NP-移位是整个移位系统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其移位主要是受到格驱使和题元角色分配而发生的。在原位得不到格的名词短语为了通过格的检验被迫移动位置,起点是无格但是有题元角色的位置,终点是有格但无题元角色的位置。也就是所谓的
(温宾利,2002:190)
Wh-移位是一种非主目语移位,主要发生在wh-问句和关系分句等结构中;移动成分的起点既可以是主目语位置又可以是非主目语位置;终点是非主目语位置。
(温宾利,2002:225)
所谓中心语移位(Head-movement),是指从一个中心语位置到另外一个中心位置。因本文主要是通过揭示NP-移位和Wh-移位的非普遍性,对于中心语移位,在此不再详细叙述。
四、经典范畴理论与移位
乔姆斯基的语法,从宏观上成为普遍语法。换句话说,乔姆斯基的句法学理论是面向所有的人类语言的。那么作为其理论的重要部分,移位理论也不例外,也是面向所有人类语言的。
我们不妨把人类语言也看作是一个独立的范畴。那么这个范畴内的成员具有数目以及内容相同的特征。乔姆斯基的移位理论,是针对所有的人类语言。那么,笔者认为,凡是在其普遍语法标签下的理论,都应该适用于所有的人类语言。但是,只要我们能举出反例,证明上述三种移位中的一种不为所有人类语言共有,就能解释其不足。我们在这里看一下Wh-移位的情况:
1.What are you doing ?
2.你在做什么?
3.あなたはなにをしていますか?
上面的三句话,分别是英语,汉语和日语对“你在干什么”的表达。根据乔姆斯基的理论,1)中句子的深层结构是 You are doing what,what从句尾移动到句首。但是,要是按照这个说法,从2)中的句子,疑问词应该没有发生移位;3)中的句子,要是我们按照乔姆斯基的假设,其深层结构应是あなた は している 何。即便是发生移位,也不是乔姆斯基所说的移动到了句首。
结合经典范畴理论的内容,移位作为一种特征,在乔姆斯基的理论框架下,并不为所有人类语言所有。也就是说,乔姆斯基的理论,并不符合经典范畴理论的规定,可以说是一种描述性的理论,而不是建立在逻辑之上的理论。
五、小结
我们从经典范畴理论的角度,简单探讨了乔姆斯基的移位理论,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揭示了该理论的不足。同时,再次证明了经典范畴理论的强大。
参考文献:
[1]温宾利.当代句法学导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190,225.
拿到课本以后发现原来在人教版四年级的课文上了三年级,觉得有一定的难度,不管对我来说,还是对学生来说。所以深入细心地研究了教材,恍然间发现自己明白了一个问题:这篇课文教过两年,直到今天才看明白钱塘江大潮的走向,是自西向东,也就是说是由大海涌入钱塘江的。我又忽然想到还有一个细节学生也许会忽略,他们可能会把注意力过于集中的放在后面潮来时的壮观描写上,而忽略了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的重要性。因为在课文当中只有这么一句话提到潮来的日期。果然,在课堂上,这两个关键问题的设置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一个,就又不少学生跟我原先想得一样。我们一起找出了错因:我们知道河水流入海中,我国的河流走向基本是东西走向,钱塘江正是其中之一,也就意味着钱江水水是从西向东流的,按理钱江潮的走向也是如此。可恰恰是这种知其一的思维模式误导了我们。其实,如果仔细读文,会发现许多提示潮向的词语,如昂首东望,踮着脚往东望去,潮头西去等都说明了潮来自东方,流往西方。不过这要有较强的地理意识和空间思维。巧的是在这一册的资料袋当中,有一个小插图,是关于钱塘江地形的。有了这么形象的图,我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作了个小练习:用箭头标出潮水走向,用不同粗细的波浪线演示超的变化,要注意位置。结合数学的位置和课文中提供的有效信息,大多数学生都画得准确无疑。我看了以后不住地夸奖他们。他们也很自信。
至于第二个问题,对这篇课文的情感理解不是关键环节,但是从学生的眼神当中,我看到了他们急于想了解,想探究的热烈的欲望,于是我把它留作客后的拓展作业,让他们自己去查阅资料完成解答。虽然不是每个同学都能找对答案,但是,在第二节课的反馈中,我们将各种分析和资料归总在一起,得到了满意的解释,大家都收获了课本以外的知识,也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这节课可以说我们在共同学习中完成。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将教学重点放在朗读训练上,因为我们班上读得好的学生很少,多数学生朗读不够到位,唱读现象严重,这是我今后教学中要加强的。我觉得在语文课上,就应该读节奏,读出情感,以读为主,以读为本。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提前搜集课文相关的音频,图片资料,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充分感悟。
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体会到了钱江潮的雄伟气势后,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增加对钱塘江大潮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闭上眼睛,脑中浮现画面。然后让学生复述情景,尽量用上课文中的生动词语。从中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
三、随文识字。
在理解生字、词语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随文识字,结合一定的语境,理解词语,感受表达的意思。从而增强学生大胆尝试,相信自我的信心。
关键词:消费文化;红色经典改编;商业化现象;反思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9-0182-03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入大繁荣、大发展的新时期,一批改编或重拍的红色经典影视作品,不断掀起红色文化的浪潮风靡全国。红色经典是当代最具中国特色的革命话语,既有鲜明的民族化、大众化、革命化的特征,又饱含着百年中国革命历史所凝聚与建构的民族精神,传承了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主题,其经典价值弥足珍贵。但近年来,受到经济全球化冲击,消费主义的价值观逐渐渗透到社会科学、文化教育和影视媒体,红色经典已不仅是民族精神象征的文化载体,也成为了一种文化消费品,一种通过市场运作可产生丰厚利润、高额利益的文化商品,因此,对红色经典改编过程所产生的“无节制改编”、“过度炒作”的商业化现象进行深刻的反思具有现实意义。
一、红色经典的诠释与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承
一般认为,红色经典是指在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导下创作的,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历史题材和普通工农兵生活的典范作品,即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约定俗成的、群众公认的、岁月久远的、影响最大的、描写革命历史和英雄人物的经典作品”[1]。在“红色的年代”,一批以讴歌中国共产党、讴歌社会主义建设,弘扬崇高的理想信念,赋有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的文学作品,承载了20世纪中国革命与建设、战争与和平的历史铭刻,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红色经典不仅是历史叙事和人物叙事,更蕴含了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和岁月洗礼所凝聚的民族精神、民族信念和民族品质,具有大众化、民族化的特点,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文化财富。在共和国的建设和发展时期,红色经典的人物和故事依存于文学、广播、戏剧、影视、绘画、音乐和舞蹈等艺术样式,鲜活地演绎和诠释了中华民族的革命精神和经典品质,发挥了社会主流文化的影响力,以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功能。
当年,由文学作品改编的红色经典影视中最具影响力的,如《红旗谱》、《白毛女》、《红色娘子军》、《南征北战》、《平原枪声》、《董存瑞》、《永不消逝的电波》、《红日》、《红岩》、《青春之歌》、《林海雪原》、《小兵张嘎》、《鸡毛信》等等,这些作品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历史观为指导思想,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民族精神,在忠实原著、尊重历史的原则下进行艺术再创作,实事求是地再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血与火的生活,反映了中华儿女在追求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的革命斗争中勇于献身的革命英雄主义,不仅探索出一条通向文学大众化的路线,取得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政治教育的效应,而且将中国近现代革命中所承载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牢牢地铭刻在一代人的内心世界,激发年轻一代更加珍惜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新生活。
红色经典代表着一个时代,诠释了一种时代精神和价值观念。红色经典承载的精神和价值是永恒的,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历史的传承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魅力,在传承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和丰富社会精神文化生活中更具现实意义:首先,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浪潮中,继承红色经典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和历史价值,有利于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融入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并转化为激励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其次,红色经典对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主流文化,发展民族的、大众的先进文化,构筑抵御西方反社会主义思潮侵蚀的精神文化防线有积极作用。再次,红色经典改编不仅产生极大的社会效益,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证明了只有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才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产品引领各种文化思潮和文化追求,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支持和坚实的道德基础。
当前,伴随着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的浪潮浩浩荡荡,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文化思潮与世界潮流接轨。在一定的意义上,全球化本质上是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由于东西方文化的相互碰撞与渗透,当代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面临着挑战,曾经风靡红色年代、影响了几代人的红色经典,遭遇了西方消费文化思潮的席卷,其原本单一的意识形态教育功能逐渐被利益驱动的消费主义吞噬。但是,红色经典毕竟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英雄传奇,革命与战争、英雄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起来的红色题材,仍然具有凝聚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功能作用,为讴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创作源泉,于是,在大众消费文化需求的牵引下,对红色经典内涵的诠释赋予了市场经济内涵和消费文化形态,红色经典作品已不仅具有精神文化价值,更具有商业化、商品化的市场价值,成为通过商业运作可以获取最大经济利益的消费文化商品,这样,红色经典就从神坛上走向通俗化、大众化和商业化的消费文化市场。所谓“消费文化,顾名思义即指消费社会的文化”[2]65。“使用消费文化,这个词是为了强调,商品世界及其结构化原则对理解当代社会来说具有核心地位”[2]123。因此,消费社会视域下,商品化、利润化成为红色经典的一种生存方式,满足大众文化消费市场的娱乐性、效益性和时尚性方面的需要,成为红色经典影视改编的一个必然趋势。诚然,将大众化和通俗化,与商业化和市场化的结合,使得“红色经典对现代理念(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转换、改造和普及无疑是相当成功的,这对于中国文学在全球化语境下更好地解决民族化、本土化问题仍具深意”[3]。例如,近年来的一批具有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的红色经典“大片”:《巍巍昆仑》、《百色起义》、《开国大典》、《大决战——平津战役》、《鸦片战争》、《建党伟业》等,在创作上取得了历史与艺术的高度统一,既体现宏大的历史叙事和时代人物叙事的艺术魅力,又弘扬了先进文化的主旋律,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近年,电视和网络成为普通大众的文化消费工具,对多样化、通俗化的文化消费品的需求更为迫切,主旋律主导的文化市场和革命历史记忆的情结,使红色经典电视剧的改编再次引领风骚,成为了消费指数较高的流行文化产品。尤其是将现代高科技运用于历史叙事的红色经典改编,更提升了梦幻艺术和时尚审美的效果,达到了现代化叙事艺术的新境界。如《永不消逝的电波》、《红日》、《红岩》、《延安颂》、《铁道游击队》、《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和《亮剑》等,这些红色经典的再次改编热播,其内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对当代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的意义弥足珍贵。
二、对“无节制改编”与“过度商业炒作”现象的反思
1.无节制地改编,搞乱人的历史观
众所周知,红色经典是20世纪“救中国、发展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和艺术结合的文化产物,其真实地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时期与和平建设时期的典型事件、典型人物的精神风貌,发挥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功能,具有中国先进文化的经典品格,更是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所谓“史以载道”,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了“读史、知史、明史、用史”的民族传统,梁启超说过:历史是“国民之明镜”,“爱国心之源泉”。红色经典虽然不是历史学或历史教科书,但始终来源于中国革命历史,改编与再创作都不能背离历史而成为抽象艺术产品,或是单纯的消费商品。时下消费主义思潮波及历史题材的红色经典,一些人对红色革命历史和民族英雄缺乏敬畏之情,在市场收视率与商业利润意识的驱动下,对红色经典原著毫无节制地进行改编、杜撰与虚构,甚至逾越了关于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改编应该坚持的严肃态度和实事求是原则的底线;如对抗日战争历史题材改编的电视剧《敌后武工队》、《烈火金刚》,八路军、武工队与日本侵略者激烈战斗的场面,大量使用现代化武器装备制造出枪林弹雨场面,给人以身处现代化战争的视觉冲击,一些所谓“抗日神剧”更是莫名其妙、神乎其神,炮制者无节制地编造历史情节,搞乱人们的历史观;在《红色娘子军》、《沙家浜》、《林海雪原》等红色经典中,一贯以来被群众公认的、历史上影响重大的英雄人物,由于要迎合时下一些“无厘头”、“猎奇者”的癖好,被无节制地改编和歪曲,将英雄人物鄙俗化,根本背离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历史学家钱穆先生曾提出“史有生命”的思想,认为历史的生命就是一个民族精神的生命体现,“生生不息”的历史生命,“而有生命的历史(即民族历史精神)则能由过去穿透现在直达将来”[4],红色经典的生命力正是来源于“生生不息”的百年中国革命与建设、战争与和平凝聚成的民族精神,这是影响和推动社会前进的伟大力量,我们要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无数的革命志士用鲜血和生命凝聚的伟大民族精神;一条红色的历史脉搏将祖国的昨天与今天相连,历史精神在新时代赋予了新的蕴意:即爱党、爱国、奉献和创新,这是现时代的呼唤,是社会的心声,也是当代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支柱。只有尊重历史,红色经典所蕴含的民族精神才能生生不息,才无愧于中国当代先进文化的经典代表。与消费社会环境相适应的消费文化商品,其价值本身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愉悦和心理快感,避免不了市场化、大众化和世俗化,但是,红色经典不是单纯的消费文化商品,更是“我们国家、民族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形成的价值观念的共识,英雄人物体现出的价值深深地印在人们心中”[5]。因此,红色经典是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象征,决不能等同于娱乐商品。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有最敬仰和最尊重的民族英雄,最值得珍惜和守护的历史记忆,这对于建构当代人的历史认知与历史伦理影响重大,对于红色经典影视的改编必须是有原则、有节制,历史事实的正义性和伦理性原则是毋庸置疑的。
2.过度的商业炒作,误导人的价值观
消费文化是物质消费文化和精神消费文化的总和,受到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习惯偏好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红色经典本质上不是物化消费品,而是一种特殊意义的精神文化产品,其特殊意义在于反映中国革命历史、符合中国国情的意识形态性,承载着当代中国社会广泛认同的核心价值理念。正如文学评论家曾镇南先生指出:“‘红色是指流贯在作品血脉中的革命精神和英雄主义的思想风貌;‘经典是指投注在艺术创作中的深厚功底,对丰富广阔的现实生活真实、深刻的体验和表现。”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受到西方消费价值观的影响,商业炒作主导了文化消费市场,红色影视作品的改编与炒作如影随形,以博取收视率和追求商业利润为价值取向,消费者不自觉地被商业炒作者的消费意识和价值观念所操控,以至于销蚀了红色年代历经磨砺所铸成的理想信念和精神价值,陷入消费主义的迷失。
基于消费社会的消费文化的需要,红色经典改编成影视剧的目的,以追求文化消费市场的高收视、高回报、高效益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文化产品的生产消费和实现利润最大化,必须以大众的接受度、认同度为前提,必须以根本满足消费大众的愉悦精神、启迪心智和陶冶情操的需要作为社会尺度。近年来,大多数红色经典作品的改编都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文化品格,将典型历史题材、英雄的传奇性和生活人性化有机融合,达到大众化、商业化和红色化的效果,弘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比如,《野火春风斗古城》、《永不消逝的电波》、《恰同学少年》、《我的团长我的团》、《历史的天空》,还有属于红色经典当代延续的《狼毒花》,《激情燃烧的岁月》等等,获得社会轰动效应。
不过,当制片商将红色经典当作单纯的消费商品时,红色经典的价值就是市场、利润、商品、效益的总和。一些文化商人常常以商业目的、商业手段改编影视剧和制造卖点来炒作,以“躲避崇高”走向世俗的名义“过度炒作”为改编原著开路,解构了原有作品的精神价值和道德伦理,使红色经典“没有了原著的核心精神,没有理解原著所表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本质……使电视剧与原著的核心精神和思想内涵相距甚远”[6]。例如,《苦菜花》、《芦荡火种》等改编和推销,借助以大众传媒将媚俗、庸俗作为卖点大肆炒作,不顾误导大众、歪曲原著的后果,贬损了为民族解放事业而献出生命的英雄,消解了红色经典蕴含的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污染大众文化消费市场。
由于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冲击,极大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牵引着消费文化市场的运行和发展。但是,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必须坚守和弘扬的,而红色经典内蕴的20世纪“救中国、发展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流贯着生生不息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民族精神,是不应该、不允许被商品化的,经典的改编者应该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历史意识,要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艺术观去塑造人物、重叙历史,在文化消费、市场规律和文化建设之间找到合理的支撑点。
事实上,红色经典不仅是中国当代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它所洋溢的对信念的坚守,以及英雄气慨、爱国情怀、集体主义意识和勇于献身精神等是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不以社会或时代变迁而彻底改变的核心价值理念。在市场化、商业化的消费社会语境下,发挥红色经典的思想引领和历史教育的教育价值,既是对中国优良的精神文化遗产的传承,又是对文学价值的激活与创新,是对当代青年人的精神文化匮乏、经典缺失的一种珍贵补偿,同时,对提高青年一代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无疑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总之,消费社会的大众消费文化转型,红色经典历史题材改编与现代题材的影视创作,将面临着复杂而严峻现实的挑战,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以及保持中国文化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先进性,需要文化产业和大众群体,理性和自觉地应对多元价值观、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的信念决不动摇。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广电总局.关于“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审查管理的通知[DB/OL].新华网.http//www.xinhua.com..[2004-05-31].
[2][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0.
[3]崔荣.重话20世纪“红色经典”[J].小说评论,2003,(2).
[4]陈勇.略论钱穆的历史思想与史学思想[J].史学理论研究,1994,(2).
[5]吴晗.谈历史剧[N].文汇报,1960-12-25.
[6]中国国家广电总局.关于认真对待“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有关问题的通知[DB/OL].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2004-04-09].
【《观潮》经典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语文《观潮》教学反思11-03
《观潮》四年级教师教学反思11-17
1.2观潮.《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7-28
观潮教学评析09-24
观潮教学实录10-02
2024小学语文优质课《观潮》教学设计06-11
观潮第一课时课堂教学设计11-09
《观潮》内容赏析07-15
小学《观潮》课件11-02
观潮阅读答案参考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