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谎?家长应该这样教育……

2024-12-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孩子说谎?家长应该这样教育……(精选14篇)

孩子说谎?家长应该这样教育…… 篇1

1
换位思考

每位家长也有过青春叛逆期,或许没有自己的孩子表现得那么明显,自己孩子处于叛逆期的时候,家长要学会换位思考,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有了共鸣后就会更理解孩子,找出问题的所在。

2
减少指责

家长的指责只会让孩子失去信心,并改变对自己的评价。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分析事情的本质与发展趋势,引导孩子在反思中进步,而不是一味地指责。

3
允许犯错

青春期是孩子形成主见的关键时期,难免会犯错。所以,家长应该允许孩子犯一点错、吃点亏,不要太束缚孩子的手脚,孩子犯错后家长应给予正确的引导。同时,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叛逆期的孩子模仿能力强,家长的良好言行能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4
维护形象和尊严

对于孩子的不足和过错,不要在外人面前随意批评,孩子都有自己的自尊,这会让孩子觉得很没面子,甚至对父母产生反感。

5
注重孩子感受

作为家长,凡事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多考虑孩子的感受,孩子遇到不愉快或委曲的事情,父母应该给予安慰。

6
切忌唠叨

对于同一件事情,你说得越多,越是唠叨,孩子会越烦躁,也会激起孩子“你越不允许我做,我就越要做”的心理。

7
适当放权

对于孩子有能力做的事情,家长应该让他们试着去做,给予他们独自处理问题的机会。孩子会为父母的进一步信任而高兴,并能从中感悟成长。

8
理解在先

父母应该多理解孩子,对孩子多些宽容。然后再耐心告诉孩子自己对此事的看法,以及自己反对这样做的原因。要杜绝简单的否定或以长辈的身份粗暴地压制孩子意见。这种现象是很危险的,也值得每个父母深思。

只要彼此相互信任、顺畅交流,父母就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就能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引导他们修正自己的想法和行为。

END

孩子说谎?家长应该这样教育…… 篇2

陈鹤琴 (1892-1982) 是中国现代著名学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 中国学前教育的奠基人, 被誉为“中国的福禄贝尔”和“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出生在浙江上虞百官镇一个破落小商人家庭。他6岁丧父, 19岁时转入清华学校高等学科学习, 期间先后开办校役补习夜校、义务小学。25岁时, 考取公费留学美国, 在就读于霍普金斯大学时他养成了科学研究的精神, 正如他所言“我回国做点研究工作, 未始不是受霍普斯金之所赐呢?”其后两年, 他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专攻教育学和心理学, 期间深受实用主义哲学家与教育家杜威及其学生

览克伯屈、教育史学家孟禄、实验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等群人的影响。王伦信因而说“如果说克伯屈的教育哲学将

陈鹤琴引入了一个新的教育境界, 那么孟禄的教育史学课则用生动的事实证明了教育可以改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人生。”

1919年, 陈鹤琴应邀回国任教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一方面, 他积极引入西方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等相关理论;另一方面, 他积极投身教育实践。从1920年12月26日开始, 他对刚出生的长子陈一鸣进行了长达808天连续而又周密的观察与实验, 收集了大量的材料, 在此基础上撰写了《儿童心理之研究》和《家庭教育》两书。后者自1925年起再版十余次。陶行知认为其“系近今中国出版教育专书中最有价值之著作”, “愿与天下父母共读之。”在随后的数十年间, 他的研究领域涉及幼儿教育、初等教育、特殊儿童教育、师范教育等, 并创建了“活教育”理论体系。1981年, 《家庭教育》一书经陈鹤琴修改后再次出版, 方为现今所见版本。

二、《家庭教育》要旨

《家庭教育》一书用语通俗易懂, 所举事例丰富、真实, 所提教育原则可操作性强, 称得上是一本家庭教育实用手册。陶行知因而说:“在这书里面孩子从醒到睡, 从笑到哭, 从吃到撒, 从健康到生病, 从待人到接物的种种问题, 都得到了充分的讨论。”[2]序言本书正文共13章, 另含5篇序言及7篇附录。第一章论述“儿童的心理”, 强调家庭教育需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第二章, 讲述儿童学习的特点及原则。第三章至第十二章提出了教导孩子的一百零一条原则。第十三章着重说明父母应该为儿童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在书中陈鹤琴认为儿童生来大抵是相仿的, 而后来却有种种不同, “推其原因, 不外先天禀赋之优劣, 与后天环境及教育之好坏而已”。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长河的源头, 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促使儿童知识之丰富, 思想之发展, 良好习惯之养成。那么, 父母到底应该怎样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呢?他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 父母应了解孩子的心理

父母应按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而教。陈鹤琴认为幼稚期, 也就是从儿童出生至7岁左右, 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 儿童的习惯、思想、态度都必须在此时打下坚实的基础。儿童绝非是成人的缩小, 他们有着自身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儿童心理学是陈鹤琴家庭教育思想最为坚实的基础, 他说“若能依据孩子的心理而施行教育, 那教育必有良好的效果”, 也说过“若不明儿童而妄施教育, 那教育必定没有成效可言”。他将儿童的心理特点总结为七个方面:好游戏, 好模仿, 好奇, 喜欢成功, 喜欢野外活动, 喜欢合群, 喜欢别人赞许他。这是后文中提出教导孩子的一百零一原则的重要来源和依据。

(二) 父母应知道孩子是如何学习

父母都是由孩子成长而来, 应知孩子并不会细致观察、深入思考。那么小孩是怎样学习的呢?陈鹤琴认为孩子生来有三种基本能力:感觉、联念和动作。他认为“学习就是先感觉外界刺激, 后把所感觉的事物与所有的感觉联合起来, 再发生相当的动作去反映外界的刺激”。由此, 他提出学习的三项原则。首先是刺激的原则。孩子的联念和动作都是受刺激支配。父母应该尽量提供优良、正确的刺激, 避免卑劣、谬误的刺激。其次是联念的原则, 能使孩子快乐的刺激容易印刻在孩子的头脑中, 而刺激发生的时间愈长, 次数越多, 联念也就越牢固。这也符合桑代克的效果律和练习律。最后是动作的原则, 对孩子第一次学习必须格外注意, 不要留下错误的印象。在良好习惯养成之后, 非不得已不能有例外来破坏已经养成的习惯。

(三) 父母应遵循教育孩子的一百零一条原则

陈鹤琴在总结了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儿童学习特点之后, 提出了家庭教育的一百零一条原则。这些原则主要涉及儿童身体健康教育、德育和智育三个方面。

1. 身体健康教育是基础

幼稚期的儿童不同于其他时期, 他们脆弱而又生长迅速。“我们晓得强健的身体是孩子幸福的根源, 若身体不健全, 孩子自然终身受起累, 而做父母的也要受无穷的痛苦。”卫生习惯是儿童健康的基础。陈鹤琴所提到的儿童卫生习惯原则多达二十五条, 涉及儿童穿衣、刷牙、洗面、吃饭、吃零食、睡眠及便溺等。由此可见其对儿童身体健康教育的重视。他还提倡游戏式的教导法, 父母要为孩子提供各种游戏机会, 包括画图、看图画、剪图、剪画、着色、穿珠、锤击、浇花、塑泥和玩沙等。不能因为游戏可能存在的不安全性, 而不许孩子自己动手去做。快乐而有趣的游戏可以锻炼儿童的身体协调能力, 强健儿童的体魄, 也能让儿童得到动作的经验。他的7位子女均是健康长寿之人, 可以说无不得益于他对孩子卫生习惯和身体健康锻炼的坚持。

2. 德育要渗透于家庭教育之中

陈鹤琴认为德育要从小抓起。相比于幼儿园教育,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更大, 尤其体现在对孩子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上。一方面是因为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更为密切, 相处时间也更长, 孩子此时最喜欢模仿父母的行为;另一方面, 他认为“儿童在学校学到的好处也抵挡不住家庭环境中的坏处”。他认为父母对待子女要公平, 不偏爱;要有礼, 不专制;要真诚, 不作伪。因为孩子是好模仿的, 父母怎样做、怎样对人, 孩子就会学着怎样做、怎样对人。父母以身作则非常重要, 这种切身的, 潜移默化的德育也往往最有效。同时, 父母之间必须保持一致, 不能父亲这样要求, 而母亲那样指导, 以致孩子无所适从。父母不能给孩子惧怕的暗示, 因为这可能养成孩子懦弱的性格。父母要弄清楚孩子哭的原因, 以避免不必要的哭泣, 更不要让孩子把“哭”当做要挟父母的武器。在责罚孩子方面, 父母不能常常责骂孩子, 更不能迁怒孩子。孩子做得对要及时夸奖, 做得不对就适当责罚。需注意的是不能在别人面前责罚孩子, 损伤孩子自尊心。另外, 父母要重视孩子同情心的培养, 让孩子有帮助他人、关爱他人的机会, 避免自私自利心理的滋生。

3. 智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陈鹤琴不主张让儿童过早地读书写字。儿童的智育主要指感性经验的获得。从“做中学”是儿童获得经验的主要方式, 这也是杜威的教育主张之一。前面提到的游戏方式就是一种“做中学”。须鼓励孩子独立学习, 孩子能够自己做的事, 父母不要替他做;让孩子做的事, 一定要在孩子“跳一跳, 够得着”的范围内。父母要充分运用孩子的好奇心, 带孩子去街上, 去大自然中观察, 以此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孩子喜欢问问题, 父母一定要耐心地呵护孩子的好奇心, 这是培养孩子创造能力的好方法。

另外, 陈鹤琴还强调父母应该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包括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游戏环境、劳动环境、科学环境、艺术环境和阅读环境。通过良好的家庭环境来熏陶孩子, 让孩子在快乐、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父母的教育就能事半功倍了。另外, 在艺术环境创设中他特别强调家中若布置整洁, 又有一定的音乐或图画环境, 则非常有益于孩子审美习惯的形成。

三、《家庭教育》的启示

(一) 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基石

陈鹤琴认为家庭教育应该开始于母亲怀胎之时。他在该书序言中说“幼稚期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 它将决定儿童的性格和人格。人一生的习惯、知识技能、言语、思想、态度和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下基础。这个时期是发展智能、学习语言最快的时期, 是道德养成的最易时期。”可见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之大。父母必须注意儿童的身体健康状况, 让孩多锻炼。现今孩子虽不愁吃喝, 但身体健康问题却让人忧心, 这就是缺少锻炼的结果。父母要关注孩子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因为此时父母以身作则的教育非常有效。父母不能过于依靠幼儿园来教育小孩, 只有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配合好, 才能起到更好地促进儿童发展的作用。

(二) 家庭教育应注意儿童的心理特点

父母养育孩子需要掌握一定的儿童心理学知识。不是说不懂这些知识就不能教育好孩子, 而是说父母若能掌握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 就能更明白孩子为什么时时与你作对, 又是为什么不诚实爱说谎等。孩子仅仅只是孩子, 不是“小大人”。儿童作为独立的个体, 有其独特的身心特点。父母只有了解儿童才能教好儿童。若是父母一直以成人的思维来要求孩子的行为, 孩子就只能成长为一个“暮气沉沉”的老少年!

(三) 家庭教育应合理运用游戏教导法

孩子天生喜欢玩游戏, 游戏是孩子的生命, 是孩子学习的主要方式, 也是他们最喜欢的方式。快乐的、有趣的游戏, 不仅能让孩子的身体得到锻炼, 也能让孩子获得直观的、感性的经验。例如穿珠游戏, 不仅可以让孩子认识不同的颜色, 也可以锻炼孩子手眼协调能力等。而现今父母往往担心过多而限制孩子的游戏活动, 如担心剪刀可能刺伤小孩, 担心泥沙会弄脏孩子的衣服, 担心孩子受凉等等, 虽然孩子是安全了, 却得不到锻炼, 创造性也随之渐渐地消失了。

参考文献

[1]王伦信.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4:38-39.

[2]陈鹤琴.家庭教育[M].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教育孩子,应该从教育家长开始 篇3

等天略微放黑影了,我下楼,到万家乐超市买了一个转笔刀,又顺便买了点日常使用的大酱两袋,老婆近来不舒服,为她买了一瓶罐头。

从万家乐超市出来,此时已经是华灯初上的时候了。今年的秋天格外的干燥,雨雪稀少。所以,在朦朦胧胧的灯光下,细微的灰尘,看得更加的清晰了,似乎都能够看清灰尘游动飞扬的路线。在白天的时候,是看不到这些的,只是感觉乌烟瘴气的肮脏,近乎让人窒息。此城市不是彼城市,我生发了这样的感慨。刚刚从外地回来,感受到延边等地的良好的生存环境,自然要与自己居住的小城市相比较一番。其实,我居住的小城市本来是可以的,天还是蓝天,离开县城后,水,也还是碧水。我犯过一种小的错误,所以就很谨慎地想做一个建设者,而不想总是成为一个带刺的爱国者。相信一句话:不破不立。却知道了自己是难以承受一些打击的,便恨不得三缄其口。逆臣,未必是贼子。古来有很多逆臣,诸如屈原等。近来,也多见得敢于直言的勇士,却相继地离开了。想到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的结尾,那个说真话的孩子,不知道长大了,还会敢于说真话吗?

教参上给我们的一种意见是:让孩子说出真相,是作者将自己的希望寄托于未来。文艺有些时候,要服从政治,就可以别出心裁地进行合理的曲解了。而这种曲解恰恰也深深地吻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多元化解读,无可厚非。

孩子,长大了,是否还会延续我们的老路呢?我不知道,也怕知道。

想,究竟是思想的蜗行;路,在脚下,依旧继续。

在临近延吉狗肉王饭店时,我的前面出现了个画面——

一个小男孩子挣脱了家长的拉扯,快速地跑到前面的小女孩的后面,举起手中的鞭子,照着小女孩就抽打起来。

与小女孩同行的是一个妇女,也拉扯着孩子的小手,遭受到了袭击后,猛然回头,正想说什么,小男孩的爸爸已经走上来了,将小男孩拉回。

那一对母女继续走路。

我当时正好路过,整个情形一清二楚。

那一对父子所作所为很不恰当。我不知道小男孩的鞭子从何而来,为什么晚上游玩的时候,要手持鞭子。我也不知道那个应该被称为小男孩父亲的,为什么在出现了那样的事情后,竟然毫不在意地离开,既不对那对母女说声道歉,也未加训斥自己的孩子。

我惊愕地继续走路,听到那个母亲对小女孩说:不疼吧?

小女孩说:不疼。

接着小女孩说:妈妈,我也要打他……

妈妈说:那不是好孩子,宝贝不跟他一样的啊!

“是的,那是一个坏孩子!”小女孩回头看了看身后渐行渐远的父子说。

我听到这样的声音,很是清爽,仿佛满街的污浊都散去了。

孩子,都是天真无邪的,是一张白纸。而我们的家长,则是在这张上白纸写字的人。

教育孩子,应该从教育家长开始。没有素质良好的家长,就难以培育出素质良好的孩子。家长的素质,是孩子素质发展的土壤。

应该这样教育孩子? 篇4

作为一个热衷教育的父亲,我确实有不少教育孩子的经验,但对这封信我一直有些犹豫,在好几位同学的多次鼓励下,我逐渐意识到了写这封信的重要。我问他们:“如果写一封信给你们的父母,你们会希望我说些什么呢?”

他们说:“告诉我们的父母:我们长大了,真的可以照顾自己。就让我们自己闯一闯,哪怕是碰碰钉子也好。”“告诉我的父母:你们对我的期望好高,我总是达不到,总觉得对不起你们。我希望你们能够接受一个平凡的我。当你们看到我已经尽力而为时,能不能鼓励鼓励我?”

“告诉我们的父母:我真的想和你们成为朋友,但我不知道如何开口。”

听了这么多充满热情和期望的话,我提起了笔。我想写出我对家庭教育的真实想法,想与大家分享我的教育理念,想帮助那些平日里疏于交流的父母和孩子,为他们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其实,教育孩子这件事并不是很难,我们只需要把握这样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培养一个懂事明理、善于学习、自主独立、自信积极、快乐感性的孩子,然后和他成为无所不谈的朋友。

培养懂事明理的孩子

中国人总是把“听话”当作一个好孩子的必备条件。但是我希望我们的孩子不要只做听话的孩子,而是要成为懂事、明理的`孩子。听话的孩子可能只会盲从他人,但懂道理的孩子善于分析每件事背后的原委,他们会在父母讲的话有道理时百分之百地服从,在父母的话不完全正确时则会与父母主动讨论,这样的孩子才是既尊重父母、又坚持原则的好孩子。

培养善于学习的孩子

在今天这个“应试教育”的学习环境里,我们很难忽视孩子们的课业成绩。但是,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面临很大的压力,我们需要体谅他们,不要总是将一些不切合实际的目标加在他们身上,更不要有这样的想法:“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一定要在孩子身上实现,而不管他们愿不愿意或有没有天赋。”太高的目标或不合理的期望都只会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其实,对孩子来说,打好基础和真正掌握学习方法远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培养自主独立的孩子

在中国,父母对孩子的关爱特别深,生怕孩子受一点伤害。所以他们对孩子更多的是保护,却不敢放开手脚,让孩子去体验成长。但这通常会使孩子们忽视了自己真正的兴趣和爱好,丧失了自主选择的权利。

其实,无论孩子对父母如何依赖,进入大学或社会后,他们都必须自己决定自己的事,决定是学理工还是学商贸,是创业还是在公司工作……他们每一天面临的都是选择,他们最需要的是独立自主、责任心、选择和判断的能力,

 

资料

你的孩子要在这样的社会里生存、竞争并取得成功,必须拥有自主选择的能力。

培养自信积极的孩子

自信心是孩子潜力的“放大镜”。正如范德比尔特所说的那样:“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

成长在一个期望高,只有批评没有夸奖的环境里的孩子很难得到自信。相对来说,一个积极夸奖、正面回馈的环境会激发孩子的自信。我刚来美国时,因为背数学公式的能力好,老师总说我是“数学天才”。虽然我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什么数学天才,只是把以前死记硬背的东西搬了出来,但自信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开始在自信心的驱动下努力学习英文和数学,并真的在全州数学竞赛中拿到了冠军。

培养快乐感性的孩子

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要找到自己的兴趣,发挥自己的潜力,才能够成为“最好的自己”。去帮助你的孩子发掘他的独特的优点吧!

一个人的快乐和他是否能做他有兴趣的事是有相当大的关系的。根据美国对1500名商学院的学生长达的追踪研究发现:追逐兴趣并发掘自身潜力的人不但更快乐,而且更容易得到财富和名利的眷顾,因为他们所从事的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他们更加有动力、有激情将事情做到完美的状态。

做孩子的朋友

如果你问我的孩子:“你最喜欢你父亲什么地方?”她们会说:“风趣没架子,就像我的朋友,许多话都愿意和他说。”

在你心里,你的孩子可能永远长不大,但是很多孩子在15岁或更早的时候就愿意把自己当成大人。这时,家长完全可以用成人的谈话方式和孩子讨论问题,而不再是完全的“家长”作风。比如谈理想、娱乐、事业心、为人处事、爱情、交友、处理家庭问题等等。

中国的家长朋友们,我们的责任重大。最重要的是:孩子是我们的骨肉,我们的最爱。这一个理由就足够让我们努力学习,努力提高自己,让我们各自成为“我能做到的最好的父母”。

一年级的家长可以这样教育孩子 篇5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育部规定低年级学生没有家庭作业。可根据当今中国国情,哪个孩子不在学这学那,不在为孩子的学习发愁呢?做为家长在家到底该做什么呢?孩子毕竟读书了,家长很困惑,我也很困惑。

心理书上讲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个体从出生起就在家庭中获得一定的地位。家庭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位置独特作用突出。童年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和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儿童的语言、情感、角色、经验、知识、技能与行为规范方面的习得均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因此我认为低年级的家长应重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培养孩子自己穿衣、叠被、系鞋带、自己吃饭、卷好铅笔整理好书包等事情。从而培养孩子做事有条理,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优秀品质。

孩子一旦具有做事有条理,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优秀品质后,还愁孩子的学习上不去?

低年级的家长要为孩子储备体能,为将来辛苦的学习做好准备。根据孩子的身体发展特点,家长要均衡孩子的营养,更要注重孩子的运动。“四肢爬行”运动能训练孩子的协调能力,能训练孩子的手臂力量,能增强孩子的颈椎腰背的力量,更能增强孩子的体质。“跳绳”能很好地训练孩子的协调性,能训练孩子的手腕力量。这两个运动对孩子正确的写字姿势、正确的坐姿和体质的增强都非常有帮助。孩子的身体强健了,就不愁生病拉课耽误学习了。

低年级的家长还得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在愉快的生活中学习,培养他探索未知的兴趣。生活是最好的学习场所,也是孩子最乐于接受的最快乐的学习场所。如:爸爸妈妈带着孩子逛水果店,让孩子摸摸水果感受各种水果的形状、颜色。气味,让孩子看看标签,认认字。如果孩子认识的字,让孩子用拼音拼一下。如果孩子不认字,家长可以直接告诉孩子这个字的读音,回家后翻翻字典,让孩子拼读认字,孩子认字的兴趣会更浓。同时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并教会孩子与店主交流,“阿姨,苹果多少钱一斤?” “哪种苹果好吃?哪种苹果甜,哪种苹果翠?”“哪种苹果无污染?”“……..”通过这些对话让孩子增强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在购买时也学会了选择。再买苹果的同时,家长也可以再买一种其他水果。让孩子比较一下,谁比谁多几个?或者谁比谁少几个?谁比谁贵?贵多少钱?谁比谁重?重多少斤。家长可以让孩子买单,算一算花了多少钱?给店主10元够不够,能找多少钱,或者还缺多少钱。通过水果店这么走一朝,孩子能学到多少东西啊?如果到了超市,孩子学到的东西就更多了。而且家长也最喜欢带孩子们去超市了。这就是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快乐地学习,有效的学习!

孩子说谎?家长应该这样教育…… 篇6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抱怨:我那孩子老是不听话,你叫他做的事情,他偏偏不做,不让他做的事,偏要做,讲的话根本就不听,真是让人头疼。与父母对着干的孩子满大街都是,孩子的不听话一直在挑战着父母的耐心,但是作为父母的我们还是有责任去教育他们,那面对不听话的孩子,怎么去教育比较好呢?今天毕老师分享其绝招,听说聪明的家长都会这么做哦,一起来了下吧:

1
先试着理解孩子

首先要知道孩子其实是跟大人是一样的,也需要他人的理解。

比如说到了吃饭的时间,孩子还在看动画片,不管父母怎么叫,就是不过去吃饭。这时候你该怎么办呢,你是不是强硬去关掉电视,对孩子又打又骂呢?你想想,平时要是我们在看一部自己非常喜欢的电视时候,也不希望有人来打扰,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孩子的话,就不会采取粗鲁的方式去对待孩子了,你可以说:妈妈知道你很喜欢这个动画片,这么好看的动画片错过了是挺可惜的,但是现在是吃饭的时间啦,如果你不吃饭,你的肚子就在打鼓哦,等你吃饱了,再来看,好吗?

我想,只要你能够理解孩子,然后用温和的态度去引导,孩子一定就会听话的,要是你采用偏激的方法,只会事与愿违,与孩子就更加不能好好相处了。

2
试着尊重孩子

很多家长都会抱怨自己的孩子总是不听话,让他先穿衣,他非得穿裤子,怎么跟他说都没用,要是今天打他,明天就忘了。其实我想说的是,作为父母,我们是不是先不要命令式地跟他说话,试着与孩子好好交流,好好沟通呢。

当大人们在聊天的时候,孩子想说几句,家长就说:自己一边玩去,我和你阿姨在聊天呢。当孩子与同学们约好一起去玩了,家长就极力制止说:玩什么玩,赶紧回家,你的数学作为还没做完呢。

毕老师建议,当你在管理自己孩子的时候,首先要表达对孩子的关心,然后要尊重孩子,尝试着用建议的方式与他交流,我想,当孩子体会到你对他的尊重的时候,一定会乖乖听话,凡事做得更好的.。

3
试着让孩子承担后果

有些时候,作为家长不用过多地去说教孩子,可以直接告诉孩子,你可以做你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后果你得自己承担。

比如说,吃饭的时间到了,孩子还在看电视的话,你要逼他吃饭,你可以直截了当地跟他说:你还在看电视不吃饭的话,待会饿了,我可不管你了哈,等会真的没有饭吃了。如果孩子还继续看电视,你就要狠一次心,当孩子看完电视了,真的饿了,你就说,自己决定的事情,自己就要承担后果。

这样子,孩子一定就会记住这样的教训,要是继续看电视肯定就会饿肚子,下次就会准时吃饭了。

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只有你学会了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让孩子知道承担后果,就会乖乖听你的话。

警惕“家长签字”培养孩子说谎 篇7

我就亲身经历过同样的事。儿子读二年级时,一份考了92分的英语卷子没敢带回家。这件事促使我思考,家长和老师应当怎样面对孩子觉得没考好的卷子,我们的态度会不会培养出爱说谎的孩子呢?

面对一份试卷,老师要做到有“批”也有“评”。

有的老师特别喜欢让学生在考卷上写上本次考试考了第几名,或者班级里有多少人考90分以上、多少人考75分以下等。这样的数据给那些没考好的孩子造成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其实,老师要学会在点评试卷时指出问题、可改进之处以及写得特别好的地方,对孩子的进步及时赞扬与激励,让孩子们每次拿到试卷就好像老师在当面给予指导和点评。

老师如果把卷子丢给学生,抛下一句:“叫你家长看看,明天给我签好字拿回来!”学生就会觉得如临大敌,回家指不定发生什么情况,不如拖一天是一天,长此以往必定会养成说谎的坏习惯,有的孩子甚至一遇到考试就害怕,造成越考越差的恶性循环。

面对一份试卷,家长要做到会“看”也会“析”。

拿到试卷,家长一般都会先看分数,但聪明的家长更关注问题出在哪里。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试卷上的每一处错误都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耐心地分析,是粗心,还是不懂?是动作太慢来不及,还是写得太快抄错了?分析之后让孩子及时改正,或者补充练习一两道相似的题目来巩固一下,让他们觉得订正的重要性,知道爸爸妈妈关心的不只是分数,更关心自己到底学会了没有。

另外,家长也可以对比孩子近期的几份试卷,成绩有所提高要及时鼓励和表扬,成绩有所下滑要找出原因和对策,鼓励孩子下次能迎头赶上。千万不要唯分数论,一顿批评打骂,更不能赌气说:“考这么差我才不签字呢!”否则以后孩子考不好就不把试卷拿出来,家长就难以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

一张小小的考卷,考验着老师和父母的智慧,千万不能把签字作为惩罚的理由,别再让“家长签字”成为孩子考完试之后的“痛”和“怕”。

孩子说谎?家长应该这样教育…… 篇8

又如:为了提高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并拓展孩子们的知识面,中班开始老师组织孩子们讲新闻。我们都很认同这种教学方式,每天都很有兴致的给炜炜准备新闻。一个周五晚上,爸爸下班回家后问炜炜有没有讲新闻。炜炜说:讲了,同学们都很高兴,都拍手了。我们都很高兴,夸奖炜炜能干,表现不错。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还在睡觉。炜炜就跑过来对我们说,其实昨天他没有讲新闻,他是开玩笑呢。我们听了有些失落和惊讶,但还是表扬了炜炜说实话。

很庆幸炜炜最终说了真话。孩子为了迎合家长的意愿,编了个谎言。所以我们家长要信任孩子,理解孩子,让孩子自己去经历和体验失败和成功,自由快乐地成长,成为一个勇敢自信的人。

其实孩子的心灵是纯净的,孩子天生不会撒谎。若撒谎也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模仿大人,家长可能经常使用欺骗的手法对付孩子,说了话不去履行,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欺骗孩子。

二是大人误解了孩子,认为孩子撒谎,当面批评孩子,经常给孩子贴上撒谎的标签,那么久而久之,孩子也就学会了或者说是被迫学会了撒谎,这就是所属的心理暗示。

三是孩子为了获得家长的称赞或奖励,或迫于压力而撒谎。

对于第一点大人要做好榜样,特别是对孩子要诚信。不要笑,是的,对孩子也要讲诚信;对第二点,家长一定要信任孩子,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以大人的眼光和思维看待孩子的行为常常会误解孩子;有时候孩子因为小而分不清事实和想象,就说一些想象的话,这时大人也不要认为是孩子在撒谎。对最后一点也不要过分紧张和追究,平时做到不过分表扬就可以了。

大多数孩子都会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只要你让孩子去动手尝试,孩子很快就会学会并做得很好,赢得你的信任并给你惊喜。

孩子3岁之前,父母都应该这样做 篇9

如果3岁之前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以下几点就等于说让孩子接受到了含金量非常高的早教课程。

1
经常和孩子互动说话

孩子学习语言最好的方式,就是经常有人和她互动说话。

其次鼓励孩子“回应”,为孩子朗读图画书,唱歌给她听,都是为2岁左右顺利开口做的环境准备。有足够的输入才能自然输出。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是“妈妈给我读书的声音“。

2
接纳孩子的情绪

认知情绪,接纳情绪,是幼儿情商培养的第一步。强制孩子压抑情绪,时间长了会生病。

用120%正确的道理说服处在情绪当下的成人尚且无用,何况是3岁前的孩子。

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孩子此刻最需要的是妈妈的拥抱和共情。

3
父母要创造和谐稳定的家庭关系

童年时期高品质的陪伴和稳定的家庭关系,为孩子今后的成长带来深远的影响。

范仲淹早年丧父,家贫,那时候还没有早教,母亲却特别贤德。以大地为纸,芦花为笔,教育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北宋文豪范仲淹。

成龙获奥斯卡电影终身成就奖,作品等身,可婚姻问题一直被外界诟病,对儿子房祖名更是不管不问。有一次,成龙从香港飞去美国,兴奋地给司机打电话:”告诉祖名,我今天去接他放学“可是他在校门口,眼见学生们都走光了,也没见儿子出来。后来才知道,房祖名已经上到中学,而成龙却站在小学门口接儿子。因为缺乏父亲的照顾和教导,房祖名的演艺之路一波三折,屡屡曝出耍大牌和吸毒丑闻。

任何事业上的成功都无法弥补教育孩子的失败!

4
让孩子在安全范围内自由探索不打扰

孩子会爬,会走,会跑后探索范围越来越广。

运动不仅为身体打好基础,而且促进了大脑各项神经系统连接和发展。孩子就是通过”做“”探索“来了解世界的。

千万不要粗暴的把孩子探索的路“拦住”,或者以“喝水”“吃口饭”为理由频繁打扰孩子,你的好心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

如果真要帮忙,请确保孩子探索的环境是安全的。

克服孩子“害羞” 家长可这样做 篇10

害羞孩子的退缩与不够主动,常常使同伴误以为他(她)们不友善,不易与人相处,从而造成了这部分孩子社交能力不佳,人际关系也不好。较严重的甚至被同伴排斥,无法融入团体生活中。

是不是孩子的“害羞”就无可救药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其实,“害羞”是一种人格特质,只要家长和老师应在生活和学习中合理引导,孩子就会逐步纠正害羞心理,羞答答的花儿一样可以大大方方地开。

让孩子克服“害羞”心理,家长可以这样做:

一、让孩子与外人多接触

在生活中,家长应有意识地多多增加孩子与外人接触的机会,比如常带孩子去亲戚、朋友家做客,常带孩子去公园、超市等人多的地方,常安排孩子参加当地组织的一些集体营地活动,常安排孩子与其他的小朋友一起进行游戏、郊游等活动。家长在鼓励和安排孩子增加社会交往的时候,一开始必须要选择好对象,要注意使孩子能通过这些活动体会到与人交往的愉快,在带孩子去做客时要选择那些态度和蔼、容易亲近的亲戚朋友,在安排孩子与其他的小朋友一起活动时要选择比他年龄小、攻击性不强的孩子,在安排孩子参加集体营地活动时要选择人数较少的场次,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孩子在活动中经受惊吓、挫折、拘束、不安全、缺乏自信等不良心理体验。

二、增强孩子的自信

怕羞的孩子通常自卑感都很强,他们往往因为没有信心去解决生活中的压力或冲突,从而产生害羞和逃避的行为。因此,在许多场合他们都喜欢躲在别人的后面,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因为害羞便失去了众多表现的机会,而表现的机会越少则越发害羞。面对这样的情形,家长应当从培养和增强孩子的自信入手,孩子的自信心提高了,克服害羞就比较简单和容易了。

三、不要给孩子贴“害羞”的标签

一些孩子不太善于与别人打交道,每次外出前虽然父母都提前告诫孩子见到长辈要主动问好,别人问问题时要好好回答等等,可是孩子在遇到外人时表现依然如故,他要么紧低着头、要么把脸扭向一边、要么涨红了脸没有一句话、要么干脆躲到家长的身后,于是一些家长便嘲弄孩子说“这孩子就是害羞,不太爱说话,见到客人总是别别扭扭的”。应当说这是十分不妥的做法,这只会加深孩子对他人的恐惧、只会更增加孩子与人交往的困扰、只会使孩子更加害羞,因为孩子会相信父母的评价,会认为自己的确就是一个性格内向、好害羞的人,他以后会经常以“我是一个害羞的人”来暗示自己,并以此来作为自己退缩行为的理由和借口,使自己更加害羞。

四、不可责备和勉强孩子

对待害羞的孩子,创设一个“没有责备”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家长不要因为孩子害羞就对其大加埋怨或横加指责,惩罚或侮辱只会更加打击孩子的社交信心;家长不要对孩子失去信心,认为害羞的孩子无法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家长不要操之过急,焦急的心态不利于帮助孩子消除害羞,反而会加重孩子的心理压力;家长不要拿自己的孩子与那些不害羞的孩子去比较,这会使害羞的孩子丧失自尊心,从而加重害羞的程度。

对待害羞的孩子,创设一个“没有压力”的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当孩子不愿意与其他更多的孩子相处时,家长不能硬逼着孩子去和小朋友一块玩,因为害羞的孩子比较喜欢一对一的交往;当孩子不愿意称呼别的长辈时,家长不要勉为其难,因为这可能会增加孩子的恐惧感;当孩子不愿意在客人面前表现时,家长也不要胁迫他,因为这样做会加剧孩子的紧张,将来会以更多的沉默和拒绝来应对,使害羞升级。

五、让孩子事先有充分的准备

无论在什么场合,如果孩子事先已经做好了各种准备,知道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他就不会那么紧张、焦虑和不安,怕羞的情绪也会减少许多。比如带孩子参加聚会,父母应该事先告诉他要到哪里去、要去干什么、最好能先让孩子结识一下要见的人;家里有孩子陌生的客人到访,父母可以先告诉孩子将来多少客人、客人是做什么的、客人来后孩子应该怎样打招呼;遇上老师要求孩子公开发言或演讲,父母可以事先在家里对孩子多加辅导和演练,让孩子熟悉整个的程序,作好充分的准备以减少临场的慌乱与失误;对于生性胆小、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家长要尽量避免陌生人的突然接近,以免孩子在毫无思想和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受到惊吓。

六、给孩子更多的鼓励

害羞的孩子往往对自己的自我否定太多,觉得别人样样都比自己强,他们对别人给他做出的负面评价比较敏感,而且也特别在意,因此害羞的孩子更需要鼓励、更需要呵护。家长应当抓住孩子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多给孩子一些正面的鼓励和表扬,有时甚至可以夸张一点。比如,孩子对某件事情提出了一个自己的见解,家长就可以趁机赞许孩子一番:“说的太对了,这个问题妈妈怎么就没有想到呢?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当孩子与一个不太熟悉的孩子玩完之后,家长也可以不失时机地送上赞美之辞:“你和那个小朋友玩得真好,他的妈妈在一旁一直在夸你呢!”当孩子在课堂上开始发言时,家长也要充分利用这难得的机遇:“你今天的表现非常好,老师也打电话夸奖你了,妈妈真为你感到骄傲!”

七、让孩子更多的表现自己

害羞的孩子通常不太爱表现自己,而越不爱表现自己行为就越退缩,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注意给害羞的孩子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孩子平时可以自己做的事情,要坚持放手让他去做,像穿衣、洗脸、整理玩具、打扫房间等事情父母不要去代劳;家长要多多鼓励和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班干部竞选或公开的表演,要多多鼓励和支持孩子单独出去和其他孩子交往;家长也可以让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强项,有一位学习很好的学生不太爱与人来往,也没有几个知心朋友,孩子的母亲便让他去辅导邻居的孩子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孩子不再害羞于与人交流了。

八、家长要正确认识耐心引导

帮助孩子克服害羞心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耐心,耐心理解,耐心帮助,循序渐进。面对孩子害羞的个性,家长首先应当正确认识并勇于接纳,完全没有必要大惊小怪,要以平常心来对待,要理解和体贴孩子,要尽可能地打消孩子的忧虑使孩子放松下来,要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是可以信赖的,鼓励孩子说出他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并为他出谋划策,在孩子处于紧张状态的时候及时地给予帮助,使他克服害羞而活动自如;面对孩子害羞的个性,家长更不能操之过急,帮孩子克服害羞心理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耐心、要循序渐进,怕羞的孩子心理本来就比较脆弱,家长的急燥情绪不但于事无补,而且还会给孩子带来许多负面的信息,反而更加重了孩子的害羞心理。

家长应该如何爱孩子 篇11

作为一名一对一的老师,我接触了不少的孩子和家长,也深深地感受到家长们对孩子深深的爱。“可怜天下父母心。”爱孩子是人的本能和天性,这固然没有错,但是值得大家去深思的是什么样的爱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如何去爱才能真正帮助孩子成长?现在本人从以下四个方面去谈谈如何爱孩子:

一、爱不是害怕孩子犯错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段经典的话:“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很多家长总是害怕孩子犯错了,孩子做任何事父母都要插手,害怕孩子出错了会受到伤害,殊不知若不给孩子犯错的机会,孩子受到的伤害将会更大。

“失败乃成功之母”,没有经历过错误和失败,孩子将永远无法进步。也许近年来社会上出现很多高分低能的人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吧。

二、爱不是代替孩子成长

萧雨曾说过:“要想孩子成才,家长绝不能越俎代庖,要顺其自然,让孩子自己走自己的路,水到自然渠成!”父母事事事必躬亲,都为孩子张罗,孩子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小公主,什么都不会做,连基本的生存能力都没有,这样的孩子也是不完整的。有一天,他们离开了父母将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实践出真知”,让孩子“自食其力”的秘诀是给孩子提供选择的自由。自由选择导致的结果由自己负责。如果孩子丧失了自由选择的权利,如果他所做的事情完全出于他人强迫与指令,那么,孩子就很容易学会“应付”与“敷衍”,孩子就会缺乏主见。

爱孩子就让孩子做其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害怕孩子会太累,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变得更加坚强。

三、爱不是要求孩子完美

父母对子女期望值过高所导致的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是不完美的,人也是不完美的。既然一切都是不完美的,那请家长不要要求自己的孩子事事都做得十全十美。

范文网

有的孩子他学习好,有的孩子体育好,有的孩子琴弹得好……每个人都是优秀的,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家长要认清自己孩子的优势,帮助他把优势发挥到极致,那孩子就成功了。

四、爱不是让孩子成为分数的奴隶

有个教育家曾说过:“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只注重智力和分数,因为决定人生成败或幸福与痛苦的往往不是学问的高低,而是人格的健康水平,行为习惯恰恰是影响人格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为应试教育的存在,分数成了很多家长评判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其实,分数只是孩子学习过程的一种体现,并不是全部,一次的分数的高低也不能代表孩子学了多少的知识。

了解孩子学习过程远比分数、名次更重要。因为学习过程才能真正体现孩子是如何学习的,这才是最真实、最有效的。那家长该如何了解孩子的学习过程呢?可以通过以下五种方式:第一,看孩子的课本;第二,看课堂笔记本;第三,看课堂练习本;第四,看课后作业本;第五,看作文本。此外,还可采用比较法,叫孩子把本班的学习委员的“五本”(课本、课堂笔记本、课堂练习本、作业本、作文本)拿过来一比,就能比出了高低。因此,培养孩子将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永远比孩子现在的成绩是怎样的更为重要。

大爱无痕。真正爱孩子就要在孩子的成长中不露声色地给予指引和鼓励,让孩子在不断实践中积累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从而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生存能力以及为人处世的能力,为孩子长大之后能够展翅高飞锻炼更强壮的羽翼,这样他才能够飞得更高、更远。

让孩子不要说谎的家庭教育 篇12

自从羽毛球训练停止以后,豆豆一下子多了很多自由玩耍的时间,放学回来大概花半小时左右的时间把作业写完之后,便一直疯玩。今天下班回来豆豆又要求在楼下玩一会儿,我要求她6点必须到家(那时5点25分)。老公回来5点45分,说看见女儿和三个同学在单杠那儿跳起来想抓单杠,可一直没抓住,玩得正兴奋。我说看来6点很难准时到家了,回来让她在门外站5分钟。6点08分,在我即将烧好最后一个菜时,门铃终于响了,忍了两分钟给她开了门,那时小家伙已经有点不耐烦了!我让她看看钟,老公出来打圆场:“今天有进步,迟到了一会儿!”

回到家老公就开始整理女儿的书包(我抗议过好多次,这是女儿自己的事,可老没用),发现书包里有十来张白纸,想起前几天女儿就要求他买些白纸,说家里画画的白纸没了,可他老是忘记。这时我想起回家之前女儿特别关照:今天到家我没同意之前你们不可以看我的书包。因为那时我正在忙别的事也就没当一回事,开会之前女儿还征求过我的意见要两张白纸画画,我答应了。现在看来,那白纸肯定是在我办公室拿的。随后老公把东西仍放了回去,想看看女儿等会儿会怎么说。晚饭后,看了会儿“动物世界”,要求豆豆读词语和课文(目的就是想让她打开书包)。趁我们不注意,她把白纸放到了桌上,然后故作奇怪地说:这儿怎么会有白纸呢?老公提醒:“说谎的孩子我们都不喜欢!”可女儿还是说不知道,忍不住出去,问:真的不知道吗?那会是谁把白纸放进我们家了呢?女儿一看我们俩的架势,眼泪直落,转身背对着我:“妈妈,你打我!”我跟她说:“妈妈不想打你,但妈妈真的不喜欢说谎的`孩子,也不喜欢说大话的孩子!”老公也在一旁趁机教育她,并要求女儿明天把白纸拿到我办公室去还。

家长应该怎样教孩子学语文 篇13

学习语文离不开汉字,让孩子越早认识汉字越好。最好从1周岁多一些就开始,孩子在1岁半到2岁时,认字速度最快,有时一天能认十几个,所以家长利用这段时间教孩子认字效果最好。不要让孩子坐着一个姿式学,可多种方式,如利用电视、广告牌、书、卡片等等多姿多彩形式,激发孩子的兴趣。第二天一定不要忘了检查,检查时不要按字意的顺序,要打乱了问,这样才能进一步强化记忆。

2、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习惯

当孩子认识一定数量的字后,要及时让孩子看书.刚开始可让孩子看他特别感兴趣的图画多的书,随着认字越来越多,慢慢的变为字多图画少的书,由易到难,逐渐过渡.家长要及时参与孩子的读书活动,跟孩子互动交流.比如:家长讲一部分让孩子接着讲,让孩子叙述内容给你听,或者与孩子一起评论故事中的人物或动物等等.一定别忘了及时给孩子鼓励的表扬.当孩子把阅读当成乐趣当成一种习惯时,那就是你最大的成功!

3、引导孩子记好读书笔记

当读书成为孩子的习惯后,要及时引导孩子记读书笔记。刚开始时给孩子买一个特别漂亮的笔记本,引导孩子把他认为好的成语、句子、段落等摘录到本子上,经常和孩子一起拿出来欣赏欣赏,朗读朗读,激发孩子记笔记的兴趣。慢慢的让记笔记成为孩子读书的一种乐趣、习惯,这样做对孩子的作文很有益处。

4、让孩子在大自然中快乐学习

孩子说谎?家长应该这样教育…… 篇14

 
 
 
 

1、不要绝对禁止

很多的家长,为了不让孩子扔东西,常常去大声呵斥孩子。其实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孩子扔东西固然不对,但这也是孩子的一种认知能力,孩子认为扔东西是一件好玩或者可以发泄的事情,所以如果你大声呵斥的话,可能会留给他心理阴影。孩子扔东西,其实不需要绝对禁止,因为这可以锻炼孩子的手部活动能力和大脑发育能力。

 
 

2、不要着急去捡

孩子扔东西的时候,常常会认为这是一种游戏。再加上很多时候孩子扔出去的东西,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去给孩子捡回来,这样孩子更加认为这是一种游戏。想要避免孩子扔东西,可以告诉孩子这是不对的,但是不要大声呵斥他。如果孩子还是不停下来的话,你可以去做自己的事情,没有人给他捡东西,他就不会认为是一种游戏,自然也就会失去兴趣了。

 
 

3、提供场地

孩子扔东西是一种认知的行为,所以为了避免孩子扔得哪里都是,可以给孩子提供场地。并且告诉孩子如果要扔东西,只能在这个圈子里面扔。并且要告诉孩子,什么东西可以扔,什么东西不可以扔。如果多次违反了,就不给孩子提供场地,甚至要没收孩子的玩具。这样孩子就不会随意扔东西了。

 
 

4、多陪伴宝宝

有时候孩子扔东西,其实是一种想要博得关注的行为。就比如孩子想要别人陪他玩的时候,常常会扔掉手上的.东西以取得家长关注的行为。所以家长闲暇时间,可以陪陪宝宝玩玩游戏。这样孩子就不会为了博得你们的关注而采取扔东西的行为。

 
 

结语: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要过分去束缚孩子的童真。有时候孩子扔东西不是一件坏事,如果要避免孩子扔东西,不妨多陪陪孩子,或者培养孩子其他的习惯,用来替代孩子喜欢扔东西的习惯。

 

上一篇:浅谈如何做好办公室工作下一篇:第十二届创新作文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