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孙悟空分析(精选9篇)
《西游记》,作者陈廖伟,根据唐三藏去天竺取经的故事改编而成。
首先来说说孙悟空,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是那种不畏强权,疾恶如仇的人。孙悟空生性淘气,不甘被压迫。不愿屈从于无助的现在。他听说所有生灵都难逃一死,只有神仙才能长生不老,就毅然横渡大洋,拜师学艺。他并没有向玉皇大帝低头,而是勇敢地直闯云霄。虽然被压在了五指山下,却也从未泯灭过希望。他疾恶如仇,在护送唐僧取经路上将一伙强盗杀死,却遭唐僧训斥,一时不平,跑到东海龙宫来逍遥,但后又经龙王劝说,想到唐僧对自己的救命之恩还没报答,决定护送唐僧直到西天。却被唐僧套了紧箍,念了咒。他在盛怒之下,欲杀唐僧,但想到自己的使命,还是忍住了。他一双火眼金睛,能辨妖善,为保护唐僧孙悟空不止一次落入火海,可是他依旧不屈服一切。也许,唐僧因为种种原因误解了孙悟空。但是,孙悟空并没有忘记师傅的教导和救命之恩。在和妖魔鬼怪的每一次战斗中,都要靠他冲锋陷阵,或是去搬救兵。我想:到了最后唐僧也被他感动了。
一.追寻长生与自由
人一旦生下来, 就会不自觉地陷入一种既定的生存环境中。孙悟空就其生命本身而言是由仙石化生, 生来便是自由的。但他诞生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中, 因而他需要追寻适合这种环境的自由。
《西游记》第一回是这样详细介绍孙悟空出世的:
“那座山正当顶上, 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 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 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 按周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 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阴, 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 每受天真地秀, 日月精华, 感之既久, 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 一日迸裂, 产一石卵, 似圆球样大。因见风, 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 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 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 射冲斗府。”
由此可见, 孙悟空“他由丹崖山上‘一块仙石, 受天真地秀, 日精月华, 感之既久’孕育而成”。集天地精华所生, 具有天地之灵气。
孙悟空虽有了生命, 但还未感受到生存的艰辛, 一派天真未凿, 混沌未开之状。因此他在花果山生活得是那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好似伊甸园的生活画面。一切行为尚处于自然本真状态。但是, “人与自然万物不同之处在于人不安于自然的规定, 具有创造的冲动。”他一出生, 就“行走跳跃, 食草木, 饮涧泉, 采山花, 觅树果;与狼虫为伴, 虎豹为群, 獐鹿为友, 猕猿为亲, 夜宿石崖之下, 朝游峰洞之中”。以孙悟空为首的猴族, 在“花果山福地, 水帘洞洞天”过着“不伏麒麟辖, 不伏凤凰管, 又不伏人王拘束”自由自在的生活。“但无论有着怎样的出生, 或高贵, 或离奇, 既生于天地之间, 就一定会受到某种约束, 不能享有绝对的自由, 生死这一自然法则是无法超越。”
“一日, 与群猴喜宴之间, 忽然忧恼, 坠下泪来。”那么, 孙悟空是为何而忧, 为何而泣呢。他说:“今日虽不归人王法律, 不惧禽兽威服, 将来年老血衰, 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 一旦身亡, 可不枉生世界之中, 不得久驻天人之内?”这不仅是孙悟空对生命的的觉醒, 也是远古人类一个与世推移, 亘古不变的梦想。“死亡作为生命最大的问题, 也是人类最沉重的枷锁。”由于这一自觉的生死观念, 悟空从此踏上了学穿人衣, 学人礼, 学人话的漫漫人生路。为了久驻天人之内, 打破生命的局限, 孙悟空又开始了对永生的追寻。开始跋山涉水, 拜师学艺, 追寻永生的征程。
学道归来的猴王, 剿了混世魔王, 夺了如意金箍棒, 可谓逍遥自在, 无所畏惧。尽管孙悟空学得一身好本领, 但依然伴随着“死亡恐惧”, 把两个勾死人打为肉酱, 直闯“幽冥界”, 强行勾销了自己乃至整个猴族在阴司生死薄上的名字。得以“不生不灭, 与天地山川齐寿” (《西游记》第三回) 。“此等举动, 真是天生圣人, 不可及也。”他超越了死亡, 得到永生, 从而获得自身意念中的自由。
至此, 悟空的所作所为都有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和生命指向, 即追寻生生世世不死不灭之方。
西天路上, 历尽磨难, 从表面看是悟空为谢救命之恩, 听任唐僧的“呼之则来, 挥之即去”, 为保其功德圆满竭尽全力而违背了当初追寻长生的初衷, 偏离了他原有的生命轨迹。其实不然, 取经途中的悟空仍然是昔日一心追寻长生的猴子, 其追寻生生世世不灭之躯的人生目标始终不曾改变。即使被压五行山, 也从未淡忘过 (五庄观偷取人生果也是为此) 。在长达十四年的十万八千里西行路上的悟空更是如此。究其原因, 孙悟空虽神通广大, 但在各路仙佛、诸方神圣的眼中, 他始终是一个妖仙, 因此他也就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长生不死。故而, 为了达到他这一终极的生命目的, 他曾试过自己走出一条路, 但失败了。“悟空之路”不同, 只得应承观音的苛刻条件, 忍受唐僧的屈辱, 只能再走一遭千百神仙都走过的渐修、苦练成佛成仙的“正道”。
最终悟空也达到了他一生的终极目的:不死不灭的长生之境, 无拘无束的自由之境。
二.追寻名与利
当人获得自由的时候, 自由本身就成为他的束缚。人走到哪里, 都在“自由”的城堡中。摆脱了轮回限制后的孙悟空志得意满, 肆意张扬个性。孙悟空渴望表现自己, 渴望得到正统社会认可, 开始脱离了道教清静无为的境界, 融入到儒家积极入世, 有所作为中, 开始对名与利的追寻。
在龙宫索取如意金箍棒, 后又大闹阎王殿, 阎王无奈只能上报玉帝。
灵霄殿内, 玉帝封其弼马温, 猴王欢欢喜喜赴任, 他在监里……不觉半日有余。 (《西游记》第四回) 得知弼马温“未入流”, 不觉心头火起, 咬牙大怒, 道:“这般藐视老孙!老孙在那花果山, 称王称祖, 怎么哄我来替他养马?养马者, 乃后生小辈下贱之役, 岂是待我的?不做他, 不做他!我将去也!忽喇的一声, 把公案推倒, 耳中取出宝贝, 幌一幌, 碗来粗细, 一路解数, 只打出御马监, 径至南天门。”
孙悟空虽然神通广大, 深受花果山数万猴子拥戴, 但在天界正统神仙的眼里, 他不过是个没来由的猴儿妖罢了。妖已经是微不足道了, 这妖的原形是龙是虎, 也还罢了, 偏偏又是个登不了“大雅之堂”、“不足挂齿”的猴儿。别人看不起孙悟空, 天庭不重视他, 伤了美猴王高傲的自尊心。但是他不但自己看得起自己, 而且一气之下, 异想天开, 竟自己封自己为齐天大圣, 好大口气!齐天者, 与玉皇大帝平起平坐之也;大圣者, 众神诸圣之领班也。又是齐天, 又是大圣, 这等名号, 何等威风, 而且亘古未有。
孙悟空坚定地西行, 任何艰难险阻面前不曾动摇, 是因为他深信取经事业可以给他的生命增添光辉。
为了名, 他忍受屈辱。在西天路上, 不管是打杀六贼也好, 三打白骨精也罢。本来他是对的, 只因那唐僧真假不辨, 八戒挑唆, 屡遭驱遣。可是只要有人给个台阶, 他马上又回心转意。为何当年威风八面的“齐天大圣”如今这般“何意百炼钢, 化为绕指柔” (刘琨) , 关键在于他认定完成取经大业, 就能使他的名字“熠熠生辉”, 就能一雪前耻, 成为真正的神仙。为此, 他可以忍受一切的不公与屈辱。
与此同时, 孙悟空决不容许别人轻视他的名。二十回中, 因虎先锋轻视他, 怒喝道:“你多大欺心, 敢说这等大话!休走!看棒!”一旦使他觉得被人瞧不起, 便会恨得咬牙切齿。一旦觉察别人不把他放在眼里, 便怒火攻心。九十八回, 三藏谢三个徒弟时, 行者道:“师父也赖我等保护秉教加持, 喜脱凡胎。”至此, 孙悟空是求名得名, 心想事成。“脱了凡胎”意味着他彻底摆脱了作为“妖仙”的过去, 而成正神, 得到了正大光明之名。
孙悟空最后修成正果, “斗战胜佛”就是他为之尽心尽力苦苦追寻的“名”, 就是他继“齐天大圣”后, 求得的“名”。孙悟空的一生, 有无边的本事, 却没为自己打下江山, 只挣得了一个流传千古的“名”。
然而, “金猴奋起千钧棒, 玉宇澄清万里埃”。孙悟空除了追寻名, 还追寻利。
孙悟空为除妖奔波, 但对待妖怪却有区别。对有靠山的, 手下留情。凡是与神佛沾亲带故的, 悟空不仅不敢打杀, 还任其主子带走。如当奎星归位后, 玉帝仅贬到老君府带俸烧火, 孙悟空见状却心中欢喜, 忘了奎星要吃唐僧之仇;就连如来脚下的黄毛貉鼠, 他也不敢问罪, 灵吉菩萨一声“莫伤他命, 我还要带他去见如来”, 孙悟空也只有乖乖收手称谢, 半个字也不曾争辩。对没有靠山的, 孙悟空则是痛下杀手。荆棘岭上的几棵树精并没作恶, 被他一顿金箍棒命送黄泉;假悟空六耳猕猴因坏了他的名头, 也是一棒打杀;至于那些出身卑微的小妖, 更是一顿铁棒, 一并打死。正因为他有所私、有所畏, 才不敢也不再反抗, 而是选择了委曲求全。至此, 一个爱憎分明的悟空被权力收复了。
三.追寻“正果”
孙悟空对正果的追寻表现在两方面:物质的正果与精神的正果。
对孙悟空来讲, 花果山是他追寻的物质的正果。花果山给予了他温馨的童年, 赋予了他形体与生命, 甚至还给予他兄弟情谊。因此, 他生生世世对花果山一往情深, 甚至在他踏上人生新的征程时也念念不忘, 乃至他下海入地, 大闹天宫后仍要回花果山, 尤其是西天路上遭遣时依然第一个念头是重返花果山。二十八回悟空回到花果山, 满目萧条, 不禁“回顾仙山两重泪, 对山凄惨更伤悲”。好一似庄子所言:“旧园旧乡, 望之怅然。”
但花果山终究只是孙悟空物质的正果, 非精神正果。悟空的精神正果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为了打破生命局限在菩提祖师处安静修炼十余年, 在这使他心安神宁。
二是被迫西天取经, 桀骜不驯、菱角分明的孙悟空大闹天宫之后, 在法力无边的佛祖面前, 受尽屈辱, 被压五行山下失去自由的悟空遭尽磨难, 开始反省, 渐渐的屈服。等待救赎, 此时的“两界山”又变成了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但良好的社会是会给人一个机会的。悟空被唐僧所救, 开始了修行的漫漫征程, 历尽九九八十一难。而这八十一难, 在逻辑上并没有某种内在的联系, 都是一难接着一难, 周而复始, 形形色色的艰难坎坷和纷繁复杂的妖魔鬼怪, 都成了孙悟空追寻“正果”路途的障碍。而这些磨难又使孙悟空成熟, 从“猴性”渐变成了“人性”。这一路经历, 他不仅学会了承担责任, 而且学会了忍辱负重, 更学会了有情有义。
三是皈依佛门, 孙悟空被骗戴上紧箍咒。紧箍咒不仅约束着孙悟空的身体, 更约束着他的精神世界。第十四回中, 悟空因为打死了几个蝥贼被唐僧骂了几句, 便赌气离开到东海龙王那里吃茶, 后来在龙王的劝慰下又回到了师父的身边。这是悟空第一次离开唐僧, 也是戴上紧箍咒之前。这时的悟空显然是花果山美猴王的延续, 虽然经历了被压五百年的孤独与凄凉, 当初的锋芒毕露, 不服管教的性情有所收敛, 但身上的霸气与傲气依然存在。离开师父仍然带有桀骜不驯的气息, 但能接受龙王的规劝, 表明悟空已学会了承担责任。戴上紧箍咒, 悟空曾两次离开唐僧, 但这两次都非自愿而是被逐出师门。三打白骨精, 惹恼了肉眼凡胎的唐僧。而此时的悟空并非任性, 一走了之, 而是放下他的傲气, 再三向唐僧乞求。只因为他知道肩上有保护师父的责任, 这时他学会了忍辱负重。悟空再次离开唐僧发生在第五十六回—五十七回, 因打杀了几个蝥贼, 为唐僧所不容。无奈之下, 准备再回花果山。刚驾起筋斗云, 突然醒悟道:“这和尚负了我心, 我且向普陀崖告诉观音菩萨去来。”悟空的醒悟是其成熟的标志, 他开始懂得为自己寻找靠山, 知道如何来保护自己。
从过去的齐天大圣手拿金箍棒, 自由自在, 想打便打, 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行事。而今却这般委屈, 一个拥有通天本领与无边法力的大圣却要受手无缚鸡之力的和尚约束等等, 最后到“南无斗战胜佛”, 双手合十, 口宣佛号, 孙悟空历尽千难万劫, 终于成为一个成熟的“人”了。
孙悟空历尽千难万劫, 终于修成正果。此时, 头上的金箍虽然消失了, 但心却烙上了无形的金箍, 使其终身不得自由。究其根源, 来自于他自身, 来自于他内心深处对“再修正果”的热切渴望。这种渴望越强烈, 追寻越执著, 他就越受制于这种追寻。第八十回中, 当孙悟空看到头上有“祥云缥缈, 瑞霭氤氲”时, “必定得个正果”的美好未来更具有诱惑力, 即使为此做个“小伏低”也无妨。以上例子说明, 真正促使孙悟空保唐朝西天取经的是“正果”的驱使。
“不论是仙佛的意境也好, 还是神仙的境界也罢, 只要目的达到, 他便看破了不以为然。”因此, 皈依佛门成为“斗战胜佛”并非悟空终极正果, 他还会永生永世地一直追寻下去。他在追寻正果的历程中, 在理想的不断幻灭又不断追寻求索中便得到了心灵的充实与生命的更大意义。
综上所述, 本文主要从追寻的角度论述了孙悟空在《西游记》中的心路历程。从追寻永生与自由, 到追寻名利, 再到追寻正果;从出生时的自由, 到被压五行山下的不自由, 再到成佛的更大的自由。一路走来, 孙悟空不仅学会了承担责任, 而且学会了忍辱负重, 更学会了有情有义。与此同时, 他有了人的真实情感, 委屈时会流泪, 遭遣时自我安慰, 有了自己追寻的目标, 并会为之奋斗。
人生苦苦追寻的一切, 是否真的能够得到, 得到了是否真的属于自己, 其意义到底在哪里?其实, 生命不在于长短, 而在于是否精彩, 在于自己在生命的旅途中是否为人类社会创造过, 奉献过。从这个意义讲, 孙悟空的追寻是精彩的, 值得我们为之喝彩。每个追寻者都渴望成功, 然而, 还有比成功更宝贵的东西, 那就是追寻本身。正是由于孙悟空不懈的追寻, 才得以获得长生与自由, 名与利, 最终修成了正果。他拥有丰富的人生经历, 对人生有着深刻的体悟和思考, 这种经历覆盖了我们人生所有的角落, 无论我们身处何种环境, 都会受到孙悟空的启迪, 而他的追寻精神, 足以让我们瞻仰。
摘要:《西游记》是一部孙悟空的追寻史。从天降石猴, 野性十足、逍遥自在, 到大闹天宫, 西天取经, 再到修成正果, 最终成为斗战胜佛。这里既有主人公孙悟空对生命古老而原始的长生与自由的追寻, 也有其在社会生活中对名与利的追寻, 更有对“正果”这一永恒的追寻。这一追寻的历程不断启示我们思索人生, 并永无止境。
关键词:自由与永生,自尊与名利,正果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127.
[2]吴承恩.西游记[M]人民出版社, 2010, 13.
[3][9]马力.文化选择与生命格局[J].沈阳师范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52.
[4]孙玉冰.简析孙悟空的心灵历程[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 2011, 31
[5]陈文新, 阎东平著.佛门俗影西游记与民俗文化[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128.
[6]沙地, 詹江旗.名家点评西游记[M].新华出版社, 16
[7]关四平.从紧箍咒管窥孙悟空的内心世界[J].明清小说研究, 2009, 78.
[8]梁归智.西游记的一种解读[A]西游记文化学刊 (一) [C].北京:东方出版社, 1988.241.
摘 要:明代,随着通俗文学的发展和版画艺术的繁荣,为小说配置插图成为习常。《西游记》在明代多次被刊印,其中不乏插图本。由于小说插图的绘制是绘工基于文本解读的二次创作过程,不同的插图在阐释文本时各不相同,对孙悟空性格的阐释也是如此。
关键词:《西游记》 插图 孙悟空性格 阐释
引言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在人物塑造方面极为成功,孙悟空就是其中光彩夺目的形象之一。纵观整个文本,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从第一回到第七回,主要讲的是孙悟空从出世到大闹天宫,最终被佛祖压于五行山下;第二部分则是第八回至一百回,主要讲的是唐僧四徒西天取经的故事。同样的,吴承恩对于孙悟空性格的塑造也分为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孙悟空具有上天入地的反叛精神,他追求自由平等,蔑视一切神圣权威,这一精神可以从他大闹天宫中看出,玉帝派出十万天兵天将竟不能将其收伏,孙悟空竟在凌霄殿喊出了“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这句话,足以看出其桀骜不驯的性格;第二个部分,主要表现了孙悟空在取经路上与各种艰难困苦做斗争的英雄精神。通过文本精彩的语言描述,一个立体的、丰满的孙悟空形象跃然纸上。
不同于文本的语言符号,图像是一种视觉符号,它以图绘的形式形象化、直观化、感性化地展示文学作品。由于绘图者在绘制插图时,首先会对小说文本进行阅读,而后根据理解进行创作,所以在语言媒介转化为视觉媒介的过程中绘图者所起的作用非同小可,它掺杂了绘图者自己的意念、喜好和倾向性,使得相同的故事情节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据已有研究成果显示,《西游记》现存明代刊本七种,均有插图。根据插图样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上图下文样式,主要包括“杨闽斋本”“杨致和本”“闽斋堂本”“朱鼎臣本”“唐僧西游记本”;另外一类是单页大图,主要包括“世德堂本”和“李卓吾本”。不同的插图在表现孙悟空性格时,并不完全符合文本对孙悟空的定位。
以孙悟空的跪拜为例,文中对孙悟空跪拜场面的描写为数不多,比如向菩提师祖学艺时,孙悟空半夜偷偷来到师祖床前,跪在塌下,请求祖师传授技艺;在取经的过程中被唐僧贬逐时,孙悟空向唐僧跪拜告别;与妖怪斗法失败后,孙悟空向菩萨几次求救时的跪拜。除此之外,很少在其他场景中明确地描写孙悟空的下跪。对比世德堂与李卓吾文本与插图可以发现,两版本插图基本忠于文本对孙悟空形象的定位,但也有一些插图本比如杨闽斋插图在表现某一情节时,增添了孙悟空下跪的场面,意图以儒家的思想对其进行改造,但这种改造使孙悟空形象失去了原有的光彩。世德堂与李卓吾插图共8幅和7幅明确地表现了孙悟空的跪拜场面,对比文本和插图,发现这些跪拜多符合文本描述。杨闽斋本涉及孙悟空跪拜图的共有35幅,其中18幅与文本描写的跪拜相符,即文本中有明确的描写孙悟空下跪的文字,而插图也描绘了这种跪拜场境;余下的十七幅图与文本的描述不同,即文本并没有明确的文字描写孙悟空的跪拜,但是绘工在绘制插图时强行让孙行者进行了跪拜。
一
杨闽斋插图有意消融孙悟空的桀骜不驯,强调儒家的君臣有别,给孙悟空强行套上儒家君臣纲常伦理的枷锁,淡化其追求自由的性格。
杨闽斋第三回回目为“四海千山皆供状 九幽十类尽除名”,其中一幅插图描绘了太白金星向孙悟空招安的场面。如下图:
杨闽斋图3-12
对应文本描述如下:
金星领了旨,出南天门外,按下祥云,直至花果山,对众小猴道:“我乃天差天使有玉帝圣旨在此,请你大王上界快快报知。”洞外小猴一层上传至洞天深处。猴王急忙整衣冠迎接。金星径入当中,向南立:“我是太白金星,奉玉帝招安,请你上天拜受仙录。”悟空叹道:“多感老星降临,教安排筵宴款待。”金星道:“玉帝圣旨在身,不敢久留。”悟空即唤四健将,分付:“谨慎教演,待我上天去看看路,却好带你们上去同居住也。”[1](P38)
插图题注为“悟空领旨同升上界”,从插图中可以看出,孙悟空双手拱起,跪拜接旨。对比文本和插图会发现,插图与文本描述并不相符。文本并没有写孙悟空跪拜接旨,但是插图却强行让孙悟空下跪。绘工如此绘图,夹杂了其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即无论是天上还是地下,都要遵循儒家的礼仪制度。
杨闽斋第五十一回,回目名为“心猿空用千般计,水火无功难炼魔”,该回主要情节为孙悟空与独角兕大王大战,结果败下阵来,为了勘察妖怪真身来到凌霄殿。图51-2便是描画了孙悟空在云霄殿面见玉皇大帝的场面。文本对应描述为:“当时四天师传奏凌霄,玉帝命行者见,行者朝上唱个大诺,”[1](P618)行文并没有写到孙悟空跪拜玉皇大帝,而只说“唱个大诺”。但是插图却硬生生地将这一情节改为跪拜,以使孙悟空的行为更符合儒家君臣伦理纲常。
仔细查看杨闽斋插图会发现,绘工对于孙悟空的这种改造几成模式化复制,孙悟空遇到天上各路神仙要跪拜,到了人间还要跪拜官吏大臣,而文本均没有对应的描述,这些场景是绘图者在绘制插图时的主观改造,目的是使孙悟空符合儒家的君臣伦理纲常。殊不知这种改造虽符合现实,但并不符合文本对孙悟空形象的定位。
杨闽斋图51-2
小说第四回上半回回目为“官封弼马温”,描写了孙悟空第一次见玉皇大帝的场景。杨闽斋本没有针对这一情节配置插图,世德堂本则针对这一情节绘制了插图。
对比杨闽斋和世德堂文本会发现,两者的描述基本相同。
太白金星领着美猴王到了凌霄殿外,不等宣召,直至御前,朝上礼拜。悟空挺身在旁,且不朝礼,但侧耳以听金星启奏,金星奏道:“臣领旨,已宣妖仙到了。”玉帝垂帘问曰:“那个是妖仙?”悟空却才躬身答应道:“老孙便是”。仙卿们都大惊失色道:“这个野猴!怎么不伏拜参见,却该死了,却该死了!”玉帝传旨道:“那孙悟空乃下界妖仙,初得人身,不知朝礼,且姑恕罪。”众仙卿叫声“谢恩!”猴王却才朝上唱个诺。[2](P24)
世德堂图4-1
世德堂插图题注为“官封弼马”,左侧描画了金星领孙悟空朝见玉帝的场境,玉皇大帝接受两人礼拜的场境。从插图左侧中可以看出,太白金星双膝跪地正朝上礼拜,孙悟空则挺身立于一侧,双手抱拢,并未随金星一起伏拜参见。插图用此方式表现孙悟空“天不怕地不怕”“蔑视权贵追求平等”的桀骜不驯性格,符合小说对于孙悟空桀骜不驯性格的定位。
二
杨闽斋插图除了强调儒家思想的君臣规范,还强调了儒家师徒行为规范,即文本中并没有明确地描写孙悟空向唐僧跪拜的文字,而绘工添加了这样的细节,使孙悟空的行为符合儒家师徒行为规范。这样的插图在杨闽斋本较为常见,以其中第二十六回中的插图为例进行说明。
第二十六回回目名为“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讲的是孙悟空四处寻方来救治之前被其推倒的人参树,最终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使人参树恢复原状。其中孙悟空辞别唐僧去求方的情节,文本描述如下:
大仙谅他走不脱,即命觧放了三藏、八戒、沙僧。沙僧道:“师父呵,不知师兄捣得什么鬼,”八戒道:“什么鬼,这交做当面人情鬼。树死了,又可医的活?他弄个光皮散儿好看者。”三藏遂叫道:“悟空你哄了仙长解放我等,如今往何求方?”行者道:“古人云‘方从海上求。我今要上东洋大海,遍游三岛十洲,访问仙翁圣老,求一个起死回生圣法,管教医得他树活。”三藏道:“此去几时可回?”行者道:“只消三日。”三藏道:“如此就依你说,与你三日之限。三日来便罢;若三日之外不来,我就念那话经了。”行者道:“遵命,遵命。”……好猴王,急纵筋斗云,别了五观庄,径上东洋大海。在半空中快如掣电,急如流星,早到蓬莱仙境。[1](P504)
杨闽斋图26-2
图26-2就是针对这一情节绘制的插图,该图题注为“行者辞三藏去求方”。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唐僧端坐于屏风内,双手抱拢,成回礼状。而孙悟空跪于唐僧面前,双手抱笼呈辞别状。文本中并没有提到孙悟空跪辞唐僧的文字,但是绘工在表现这一情节时,以儒家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阶级观念进行了再创作,这里的孙悟空过多地背负了儒家的繁琐礼节,已不再是随心所欲、轻灵机智的孙大圣形象了。
对于同样的情节,世德堂插图以及李卓吾本插图均未刻意改造,而是忠于文本描述,以世德堂本为例进行说明。世德堂文字描述与杨闽斋有所不同,这种不同只是多字少字的差异,除此之外,故事情节基本相同。
世德堂图26-1
由于文本没有明确描述孙悟空与唐僧对话时的动作,世德堂插图避开此场境,选择了能够表现孙悟空上天入地、技法高超的一幕来描绘,即“好猴王,急纵筋斗云,别了五观庄,径上东洋大海。在半空中快如掣电,急如流星,早到蓬莱仙境。”[2](P175)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为了凸显孙悟空的腾云驾雾,绘图者将踏着云彩的孙悟空置于插图中上,旁边是高山峻岭,云彩之下是矮矮的村庄、树木。插图通过这一情节凸显孙悟空的高超技艺。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表现孙悟空“桀骜”“技艺高超”方面,不同的插图本有各自的解读和表现,但杨闽斋插图本中的孙悟空更多地被戴上了儒家伦理纲常的枷锁。不可否认,《西游记》是一部宗教小说,体现了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但如果只是宣扬宗教的著作,那么它不会受到如此的欢迎,以至于到了今天人们仍为其着迷。宗教只是《西游记》中的一部分,它所塑造的人物绝不是带着宗教枷锁的形象。
注释:
[1]古本小说集成编委会编:《西游记》(杨闽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2]古本小说集成编委会编:《西游记》(世德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孙悟空七十二变------ 神通广大
猪八戒见高小姐 -- 改换了头面 (改头换面)
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猪八戒吃人参果-不知啥滋味
猪八戒拉着西施拜天地 -- 压根不配
沙和尚挑行李------义不容辞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猪八戒的后脊梁--无能之辈(悟能之背)
孙行者却是个贩古董的--识货!识货!
蛇头上苍蝇--自来的衣食
孙悟空赴蟠桃会--不请自来
孙悟空的毫毛--随便(变)
孙悟空借芭蕉扇--一物降一物
孙大圣闹天宫--慌了神
白骨精骗孙悟空--哄不住
唐僧西天取经--九死一生
孙猴子坐天下--没个正相
唐僧(取经)----多灾多难
孙悟空(大闹天宫)--翻了天
(孙悟空)坐天下-----毛手毛脚
孙悟空(当弼马温)------一物降一物
(猪八戒)败阵---倒打一耙
孙悟空(拜唐僧)~~~~~~~`~~改邪归正
孙悟空(孙猴子变戏法)~~~~~~~~~~无中生有
孙悟空(孙悟空上了话果山)~~~~~~称王称霸
孙悟空(孙悟空保唐僧)~~~~~~~~~~忠心耿耿
孙悟空(孙悟空照镜子)~~~~~~~~~~目中无人
乍入芦芋--不知深浅
皮笊篱--一捞个罄尽
糟鼻子不吃酒--枉担其名
磨砖砌的`喉咙--又光又溜
尖担担柴--两头脱
吃了磨刀水的--秀气在内
在整个《西游记》中,孙悟空在唐僧去西天取经的路上要保护好唐僧的安全,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取经途中,他们遇到了各种困难,可师徒四人全然不惧,聪明勇敢的孙悟空勇往直前,如果自己不能解决,他还会借助外力,请来各路神仙一起降伏妖怪。
最后,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为大唐取得了真经。唐僧被封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为斗战胜佛,猪八戒为净坛使者,沙僧为金身罗汉,白龙马为八部天龙马。
通过阅读《西游记》,我可以学习到孙悟空的勇敢与坚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也应该勇敢面对困难与挑战,坚持不懈才能够取得成功。
《西游记》里的教育隐喻 刘良华
《西游记》是一部古典名著,其中的很多章节都为电影人津津乐道,拍成或严肃、或戏谑的电影,比如《大闹天宫》,比如《大话西游》,还有即将上映的周星驰导演的《西游·降魔篇》……但在我看来,不管版本如何、内容如何,《西游记》至少叙述了三个关键事件:一是孙悟空大闹天宫,二是孙悟空拜师,三是孙悟空西天取经。这三个关键事件都可以视为教育隐喻。
1.“一个人的成长历史”
所谓“孙悟空大闹天宫”,不过是说:儿童的本色是“顽童”。儿童之所以是顽童,那是因为少儿原本就临近“动物”。不能说所有顽皮的孩子长大之后都有出息,但可以看到的经验事实是,世界上的名人往往在小时候就已经是名人:他们小时候是著名的“顽童”,长大之后就成了著名的政治家或企业家、教育家。
所谓“拜师”,这是学习的标志性事件,它隐喻人的“正规教育”。人的成长需要父母的陪伴,也需要父母之外的精神导师。
所谓“西天取经”,它隐喻人的“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虽然重要,但真正有力量的教育并非学校教育,而是社会教育。人往往走出学校之后,教育才真实地发生。
这样看来,《西游记》不过是讲述一个人的成长的历史故事。这个人乃是“孙悟空”。
2.“五人”与“五育”
既然《西游记》讲述的是孙悟空一个人的成长故事,为什么后来出现了唐僧、白龙马、猪八戒、沙僧?其实,唐僧、白龙马、猪八戒、沙僧不过是孙悟空身上的其他要素。
唐僧代表“德”。唐僧既不如孙悟空机灵,也不如白龙马健壮;既不如猪八戒爱追求美,也不如沙僧热爱劳动。可是,唐僧却可以做师傅。唐僧唯一的优势是他的德性,以德治人。
孙悟空代表“智”。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代表智慧的眼光。智慧是孙悟空最大的优点,也是孙悟空最大的遗憾。他比猪八戒多了智慧,却也比猪八戒少了情趣。
白龙马代表“体”。测量身体素质的最好办法是跑步。白龙马是跑步的形象大使。
猪八戒代表“美”。猪八戒虽外貌丑陋,可是,想当年,猪八戒也曾经是仪表堂堂的天蓬元帅。何况,所谓“美”,重要的不是自己长相如何美,而是懂得欣赏美。猪八戒平生两大爱好:一是好吃,几乎从来就没吃饱过。二是好色,但一直处于犯罪未遂状态。他和孙悟空的生活情趣完全不同。孙悟空的生活信念是:如果遇到妖怪,无论长得多么漂亮,必须把它打死。猪八戒的生活情趣是:无论是不是妖怪,只要长得性感,就喜欢。
沙僧代表“劳动”。沙僧最厚道、本分,独立且强大,因为他愿意凭借自己的双手去独立谋生。他理所当然地接受“我挑着担,你牵着马”,从来不说:“八戒,从明天开始,你挑担,我牵马。”因此,劳动者的责任感和乐观精神,在沙僧身上绵延不断地显示出来。沙僧的优势不在于能干,他甚至比较无能,比较“弱智”,但从不悲观。
3.为什么有那么多妖怪
孙悟空西天取经,一路遇到各色各样的妖怪。所谓妖怪,其实是人的欲望。孙悟空降妖,就是克制欲望。学习就是在“灭人欲”与“存天理”之间做出选择。
克制欲望并非就是消灭欲望。所以,《西游记》里的“妖怪”分两种:一种是必须被孙悟空打死的,一种是只接受惩罚但可以免死的。
哪些妖怪被打死了,哪些妖怪没有被打死?有一种说法是:有后台的妖怪都被接走了,没后台的妖怪都被打死了。还有一种说法是:属于人之常情的妖怪都被接走了,比如黑熊精、红孩儿。违反人性的妖怪都被打死了,比如白骨精。黑熊精代表人的嫉妒心。他嫉妒唐僧的袈裟。红孩儿代表人的“愤怒”“情绪失控”。这都是正常的人性,所以黑熊精、红孩儿可以不死。白骨精想长生不老,而且以他人的死来换取自己的生,这是不可饶恕的欲望。所以,必须被打死。
《西游记》中孙悟空与猪八戒,可以说是神、动物、人三者的完美结合,也是作品中最丰满的人物形象。在歇后语中,他们居然也占有一席之地。在这些歇后语中,可以再次用心品读他们的喜怒哀乐。
二、有关孙悟空的歇后语
孙猴子跳出水帘洞——好戏在后头
孙猴子封了个弼马温——不知自己官大官小
孙猴子守桃园——自食其果
白骨精遇上孙悟空——原形毕露
二郎神斗孙悟空——以变应变;你变我也变
如来佛治孙悟空——强中还有强中手
孙悟空拔猴毛——变化多端;转眼就变;变化无常
孙悟空保唐僧——忠心耿耿;降妖拿怪
孙悟空变魔术——花样多
孙悟空变山神庙——露了尾巴
孙悟空当齐天大圣——自封为王
孙悟空的金箍棒——神通广大;能大能小
孙悟空赴蟠桃会——不请自到
孙悟空进了八卦炉——越练(炼)越结实
孙悟空七十二变——花样多
孙悟空手里的金箍棒——随心所欲
孙悟空听见紧箍咒——头痛
孙悟空住在水帘洞——称王称霸
孙猴子变戏法——无中生有
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变化无常;
三、有关猪八戒的歇后语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猪八戒擦粉---遮不住丑
猪八戒三十六变---没有一副好嘴脸
猪八戒投胎---找错了门
猪八戒的脊梁---悟能之背(无能之辈)
猪八戒西天取经---三心二意
猪八戒到了女儿国---神魂颠倒
猪八戒演讲---大嘴说大话
猪八戒打孙悟空---兄弟不和
猪八戒调戏白骨精---上圈套
猪八戒转身---倒打一耙
猪八戒吃人参果——食而不知其味
猪八戒做梦娶媳妇——尽想好事
猪八戒背媳妇——费力不讨好
猪八戒调戏嫦娥——也不掂量掂量自己
猪八戒赏月--一心二用
猪八戒追嫦娥--爱美之心猪亦有之
猪八戒追嫦娥--一厢情愿
猪八戒见后羿--羡慕不已
猪八戒见孙悟空--矮人三分
猪八戒见孙悟空--敢怒不敢言
猪八戒见沙和尚--高人一等
猪八戒见如来佛--比比谁胖
猪八戒进高老庄--心怀不轨
猪八戒背孙悟空--能人背后有能人
猪八戒进了女儿国--不想走了
猪八戒啃猪蹄--自残骨肉
猪八戒坐飞机----无能之极(悟能之机)
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
猪八戒西天取经——三心二意
猪八戒进屠场--自我奉献
猪猪八戒调戏白骨精--自上圈套
猪八戒投胎--进错了门
猪八戒投胎--领导犯错了
一.孙悟空的形象
对于孙悟空形象的分析, 切入点很多。我们从《西游记》文本本身结构入手, 总结为两个方面:一是为自由而战的美猴王;二是西行路上的孙行者。
1.为自由而战的美猴王
孙悟空对自由的追求是从最根本的自然生命开始的。《西游记》第一回写孙悟空的出世:“那座山正当顶上, 有一块仙石……盖自开辟以来, 每受天真地秀, 日月精华, 感之既久, 遂有通灵之意。内育仙胞, 一日迸裂, 产一石卵, 似圆球样大。因见风, 化作一个石猴。五官具备, 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 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 射冲斗府 (1) ”孙悟空是聚天地精华孕育而生的一只石猴。天生地养, 没人教他基本的生活常识, 更没人教他社会生活礼仪, 自然保持着一种天性的淘气。作品还描写他出世后的生活情况:“那猴在山中, 却会行走跳跃, 食草木, 饮涧泉, 采山花, 觅树果;与狼虫为伴, 虎豹为群, 獐鹿为友, 猕猴为亲;夜宿石崖之下, 朝游峰洞之中, 真是‘山中无甲子, 寒尽不知年’。” (2) 出世后在野间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 闲散不知世事, 天真烂漫随性之极。这些先天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以后的率性、反叛、乐观、崇尚自由的性格特点。即使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 也没有办法改变这种追求个性自由的性格特点。
在《西游记》前七回中, 争取自由始终是一个反复回响的主旋律。孙悟空虽然在世间过着“不伏麒麟辖, 不伏凤凰管, 又不伏人间王位所拘束, 自由自在”的生活, 但当他有一天突然想到暗中还有个“阎王老子管着”, 就觉得浑身不自在, “忽然忧恼, 堕下泪来”。通臂猿猴告诉他, 可以寻仙学道长生不老。孙悟空东海学艺, 为了跳出三界五行, 超越死亡对生命的限制。学艺归来的美猴王神通广大, 为保花果山洞天福地, 他下东海闯龙宫借金箍棒;阎王强拘他的魂魄, 他闹地府, 涂改生死薄, 使九幽十类尽除名。他追求上天入地的个人无限的自由都做到了。宇宙世间的秩序等级成了他最大的障碍, 他势必要对这个秩序进行挑战。
第一次大闹天宫是因只安排他做了个未入流的“弼马温”。他深感自已这个“天生的圣人”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承认, 个人的尊严受到了侮辱, “玉帝轻贤”, “老孙有无穷的本事, 为何叫我替他养马?”“活活的羞煞人!”于是打出南天门而去。第二次请他上天, 虽然依着他给了个“齐天大圣”的空衔, 却是有官无绿, 并未从根本上得到尊重, 于是他“先偷桃, 后偷酒, 搅乱了蟠桃大会, 又窃了老君仙丹”, 反出天门。他说“强者为尊该让我, 英雄只此敢争先”。在美猴王的身上始终洋溢着一种反对束缚, 尊重自我, 向往自由的强烈的个性精神。孙悟空大闹天空最终还是失败了, 如来易如反掌地将他压在五行山下, 因为作者并不赞同孙悟空“只为心高图罔极, 不分上下乱规箴”。
2.取经路上的孙行者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部“西游记”, 在向理想高峰攀登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成长。人生路上会有很多磨难, 唐僧师徒也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 这些磨难不外乎是三个方面:一是克服自身的欲望。孙悟空与唐僧走上取经之路, 第一个需要除去的就是六个拦路的强盗, 他们是“眼见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 《西游记》中把他们称为“六贼”。不仅要克服外界事物对内心的诱惑, 还需克服自己内心的心魔。在真假美猴王中, 假悟空六耳猕猴不同于小说中的其他妖怪, 他不吃唐僧肉却要唐僧的行李与通关文牒, 他没有详细的出身介绍, 不知在哪里出生, 不知住在哪里, 更不知道是在哪里学得一身了不起的本事, 六耳猕猴其实就是另一个孙悟空的自我, 最后被孙悟空一棒打死了;二是来自自然界的考验。需要克服自然环境和自然灾害幻化的妖魔, 如火焰山、通天河、黄风怪、大蟒蛇等;三是社会势力的影响。很多神通广大, 凭借孙悟空个人力量不能解决的妖魔, 大多都与神佛有关。如比丘国国丈白鹿怪是寿星南极老人胯下的白鹿、小雷音寺的黄眉大王, 是南无弥勒座前司罄的黄眉童儿、金角大王、银角大王是为太上老君看金炉银炉的两个童子等等。现实社会的现象巧妙的融入作品中。
面对这些磨难孙悟空一路西行以斩妖除魔为乐事。一听说有妖怪, 唐僧落泪, 八戒心惊, 只有孙悟空非常高兴, 认为是“买卖来了”。驼罗庄李老者请他除妖, 他朝上唱个诺道:“承照顾了!”猪八戒取笑他说“听见说拿妖怪, 就是他外公也不这般亲热。预先就唱个诺!”他常常为了战胜妖魔, 不知疲惫不辞劳苦。与太上老君的坐骑青牛变的独犀大王大斗时, 他五上天庭, 多次变化, 就连妖怪都受不了说:“你几番敌不过我, 怎么还来送命”。在十分艰苦的情况下, 他总怀着必胜的信心, 充满乐观主义精神。师徒四人在狮驼岭被三怪捉住, 唐僧哭鼻子, 八戒、沙僧便也一齐放声痛哭, 惟有孙悟空却笑道:“师父放心, 兄弟莫哭, 凭他怎地, 决然无伤。等那老魔安静了, 我们走路。”所以值日功曹护佑诸神称他为“人间喜仙”。一个“喜”字, 揭示了孙悟空最重要的精神品格。这也应该是古往今来无数读者喜欢孙悟空这个形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二.孙悟空形象的现实意义
我们要全面把握孙悟空的形象, 就要全视角, 多层面地理解这个形象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不仅要从作者所处时代来认识, 也要从民族文化和人类普遍精神的高度来研究、剖析孙悟空形象的现实意义。
1.对个性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展现人类共有的天性。
在中国古代和外国的早期神话中, 就有鲧和普罗米修斯命运极为相似的神祗。在孙悟空原型说中, 哈努曼、无支祁的身上我们也能够找到孙悟空的渊源。从这个视角来审视《西游记》就不难看出, 孙悟空的形象应该是一个在世界各地的历史中反复出现的形象。同时如果我们仅从人类共性方面来理解孙悟空的个性自由精神, 就无法解释为什么《西游记》会出现在十六世纪的中国。
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 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是猴行者的身份。“铜头铁额”是神话传说中蚩尤兄弟的外貌特征, 而蚩尤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典型的凶神恶煞的反面形象。《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还写到猴行者曾因偷过十颗仙桃, 被王母捉住打了三千八百铁棒, 当他二万七千年后, 保护唐僧取经再次路过此地, 唐僧让他再去偷桃时, 他却不敢去了。这说明包括猴行者本人在内的整个社会对他的那种叛逆精神的否定。这是因为, 以血缘纽带为基础的中国传统宗法集体主义, 是不能接受像猴行者这样, 具有巨大能量而又桀骜不驯的叛逆者的。
直到明代中后期, 阳明心学的兴起。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主观意志、主观能动性, 提倡“知行合一”, 这种早期启蒙思潮对人们的影响, 使追求个性自由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人们对个性自由的追求有了新的评价与转变。在某种意义上, 孙悟空正是这种打破束缚, 心灵狂放的体现。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对孙悟空的个性自由给予了充分的张扬, 而且是把它作为一种善的化身得到充分的肯定, 这不仅表现在作品前半部分孙悟空大闹天宫, 那些精彩的艺术描写, 同时在作品后半部分的取经故事中, 也得到了极好的展现。
2.以造福人类为目的的探索追求, 体现人类共有的追求
在取经过程中, 作者所肯定的已经不只是桀骜不驯的个性自由了, 而是以造福人类为目的的探索追求精神。这一点, 仍然具有整个人类共有的原型精神, 中国的夸父追日, 西方的浮士德精神, 都是这种精神的体现。小说第八回交代取经缘起的时候有过清楚的说明。如来让唐僧去西天取经, 是因为“那南赡部洲者, 贪淫乐祸, 多杀多争, 正所谓口舌凶场, 是非恶海”, 所以要传三藏真经“劝人为善”。取经是以“普度众生”为目的的。
《西游记》的后半部分作者对孙悟空仍然持肯定和褒扬的态度, 但已超越了对个人自由价值的执着, 而把“普救众生”作为更高的人生追求。孙悟空放弃了花果山闲适的生活, 走进了取经队伍。在追求过程中, 排除万难, 求得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 成了作者心目中有个性、有理想、有能力的人性美的象征。
作者塑造这两大原型精神对个性而言, 它既肯定了个性自由的尊严和价值, 又指出了个性自由得以升华的价值和途径;对社会而言, 它既指出了社会限制和规范对个性自由的必要性, 又提出了对这些过分的个性自由应如何因势利导, 使其将不利因素变为有利因素, 最后达到世界大同和人人解脱的高远境界。
参考文献
[1]林庚, 《西游记漫话》, 北京出版社, 2004年1月, 39页。
[2]罗宗强、陈洪:《中国古代文学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10月, 281—293页。
【前面的故事】
话说齐天大圣孙悟空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饥餐铁丸,渴饮铜汁,历经风霜雨雪。五百年后,唐僧玄奘去西天取经,路过此地,揭了如来佛的金字压帖,使悟空得以脱身,并收其为徒,又为他起了个“行者”的诨名。从此,孙行者跟随唐僧西去,一路上披荆斩棘,降妖伏魔,在鹰愁涧收了白龙马,在云栈洞收了猪八戒,在流沙河收了沙和尚,立下了数不尽的功劳。师徒四人昼行夜宿,这一日到了一座荒山,唐僧觉得腹中饥饿,叫孙行者去找些食物。行者走后,有个潜灵作怪的僵尸,叫做“白骨夫人”,发现了唐僧。她早听说唐僧本是金蝉子转世,吃他一块肉可以长寿长生,于是变做一位月容花貌的女子,来戏弄唐僧师徒,此时幸好行者回来,见势不好,上前一棒,被白骨精使了个解尸法逃脱,只在地上丢下一个假尸首。唐僧在八戒的挑拨之下,怒斥行者,并念起了紧箍儿咒,还要把行者赶走。经行者苦苦哀求才算作罢。不料白骨精变了个老婆婆,又来纠缠,行者火眼金睛,早已看破,便又是一棒,那妖怪故伎重施,再次逃走。随后,她又变成一个老公公,说是来寻找女儿和老妻,这就是所谓“尸魔三戏唐三藏”的故事。这次,行者作了充分的准备,再不给白骨精机会,一棒结束了她的性命。可没想到,妖怪打死了,唐僧的反应却大大出乎行者的意料……
【原文欣赏】
那唐僧在马上,又唬得战战兢兢,口不能言。八戒在旁边又笑道:“好行者!风发了!只行了半日路,倒打死三个人!”唐僧正要念咒,行者急到马前,叫道:“师父,莫念!莫念!你且来看看他的模样。”却是一堆粉骷髅在那里。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在此迷人败本;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唐僧闻说,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目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有话快说了罢!”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还是无人检举,没有对头;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你拿了那哭丧棒,一时不知好歹,乱打起人来,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倒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谗言冷语,屡次逐我。常言道:‘事不过三。我若不去,真是个下流无耻之徒。我去!我去!——去便罢了,只是你手下无人。”唐僧发怒道:“这泼猴越发无礼!看起来,只你是人,那悟能、悟净,就不是人?”
那大圣一闻得说,他两个是人,止不住伤情凄惨,对唐僧道声:“苦啊!你那时节,出了长安,有刘伯钦送你上路;到两界山,救我出来,投拜你为师,我曾穿古洞,入深林,擒魔捉怪,收八戒,得沙僧,吃尽千辛万苦;今日昧着惺惺使糊涂,只教我回去:这才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罢!罢!罢!但只是多了那《紧箍儿咒》。”唐僧道:“我再不念了。”行者道:“这个难说:若到那毒魔苦难处不得脱身,八戒、沙僧救不得你,那时节,想起我来,忍不住又念诵起来,就是十万里路,我的头也是疼的;假如再来见你,不如不作此意。”
唐僧见他言言语语,越添恼怒,滚鞍下马来,叫沙僧包袱内取出纸笔,即于涧下取水,石上磨墨,写了一纸贬书,递于行者道:“猴头!执此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如再与你相见,我就堕了阿鼻地狱!”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老孙去罢。”他将书摺了,留在袖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今日半途而废,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唐僧转回身不睬,口里唧唧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
大圣跳起来,把身一抖,收上毫毛,却又吩咐沙僧道:“贤弟,你是个好人,却只要留心防着八戒有 言 语,途中更要仔细。倘一时有妖精拿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西方毛怪,闻我的手段,不敢伤我师父。”唐僧道:“我是个好和尚,不题你这歹人的名字。你回去罢。”那大圣见长老三番两复,不肯转意回心,没奈何才去。
(选自《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有校改)
《西游记》里的故事,除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外,其余主要部分都是在写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当了唐僧的徒弟之后,孙悟空不但仍然是故事的主角,同时,他那种疾恶如仇、艺高胆大、机警聪明的性格,也在重重磨难之中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展示。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就是他们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的一段有名的故事。限于篇幅,这里只节选了孙悟空打死白骨精后,遭到唐僧误解,直至被赶出师门的一段文字。粗看起来,这似乎只是三打白骨精之后的一段余波。然而,作者却利用这段“余波”,对孙悟空(行者)和唐僧、猪八戒之间的矛盾冲突展开了更加生动的描写。稍有社会经验和阅读经验的人们都知道,内部矛盾从来都比外部矛盾更加复杂,因而也更加具有文学性。在这段“余波”里,孙悟空那种宁折不弯的性格,那种满腹委屈却又难以辩白,以及那种对师父的情谊和担心,从文中的一系列描写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正因为如此,这段故事才有别于孙悟空其他的降妖除魔经历,被多次改编为戏曲等艺术形式,并深深地打动了包括毛泽东等伟人在内的亿万读者。
【相关链接】
《西游记》读后感:我心目中的孙悟空
在我国的四大名著里,有很多被作者塑造得性格鲜明、有血有肉的人物,孙悟空就是其中之一。
提起孙悟空,大家都会想到“神通广大”这个词。事实上,他确实如此。在《西游记》中,他是一只神猴,从菩提祖师那儿学到“七十二变”和“筋斗云”之后,就开始“四处捣乱”,龙宫取金箍棒、大闹天宫、大战二郎神„„好像这个世界上没有他不敢干的事。后来,他被观音菩萨点化,皈依佛门,和八戒、沙僧一起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最后修成正果。
我最佩服的是孙悟空的恒心。在取经途中,他曾因为打死强盗和打死白骨精而被师傅赶走两次。尽管他被赶走时有一种说不出的委屈和愤怒,但最后,他还是回到了唐僧身边,继续为取经大业而勇敢向前。他这种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不过,孙悟空虽然称得上“神通广大”,但还算不上“天下无敌”,因为他有一些地方不如别人。例如:
一、他不能像八戒、沙僧一样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泳,碰上在水里的妖精时就只能让八戒、沙僧去打;
二、他只有金箍棒这一件法宝,遇上有多件法宝的妖怪往往只能以智取胜或搬救兵了。但正因为这样,《西游记》才能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孙悟空无人能敌的话,那要八戒、沙僧和其他天神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