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生产形成条件分析(精选8篇)
2006-12-1邓 涛
一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内涵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龙头带动和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农村经济的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解读农业产业化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指农业产品的产业化;二是指农业产品的商品化。
农业产业化生产和传统农业生产相比较,前者肯定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已有许多文章对此作了详细的描述,但是为什么这种先进的生产方式在我国至今不能形成一种全行业的生产方式,而只能在局部地区或部分农产品品种生产中形成产业化的生产形式呢?本文认为,农业产业化生产是不能推广的,要实现农业产业化生产,必须要具备相适应的经济条件。
1.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商品化的产物
农产品产业化生产一定是为交换而生产,商品化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换。简单讲就是为了把产品卖出去,如果要继续组织再生产,产品卖出去后必须盈利,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的卖出不是肯定能盈利,当出现亏损时,再生产就无法维持,农业商品化意味着农产品生产者可能会出现亏损,当农产品生产者出现亏损时,农产品生产者也就会因此而破产,资不抵债我们称为破产,我国实际的情况是基本没有出现破产农产品生产者,这表明我国的农产品生产没有完全实现商品化生产,农产品生产者的生产规模很小,农产品部分用于交换,部分用于自用,农产品生产者基本不需要借贷经营或借贷经营的金额很小,当出现农产品销售亏损时,农产品生产者基本都能还清贷款,不至于资不抵债,因此,我国基本没有破产农民的出现,这个现象表明到目前为止,我国农产品生产不完全是商品生产,农民生产的农产品首先是在满足自身需要后,剩余部分用于交换,由于农产品属基本生活消费品,生产的农产品能满足全社会的需要,使得农产品的价格只能维持在一个相对低的水平,农业生产者要想依靠出售农产品获得社会平均利润,只有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承包更多的土地获取,鉴于中国的现实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者只能在局部地区获取更多的承包地,而不可能在更大的范围内从事农业生产的规模经营,我国的农产品生产只能理解为部分产品商品化生产,而不是全部产品商品化生产。
2.农业产业化是农产品规模化生产的产物
农业生产者进行农产品产业化生产的目的是希望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出售农产品获取社会平均收益。我们都知道,农产品是生活必须品,农产品的单位价格是价格链的基础,要想通过出售农产品获取社会平均利润,只能依靠农产品销售数量的增加获取。而农产品的生产在现有生产力水平条件下是不能离开土地的,要增加农产品的销售量,就需要更多的生产土地,因此,要通过出售农产品获取社会平均收益,生产者必须具备相应数量的生产用地。当农业生产者获得更多的生产用地后,依靠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已经无法通过家庭的力量实现农产品产、供、销的全过程管理,这样农业产业化生产方式应运而生,尽管产业化生产方式会增加农产品单位成本,但产业化生产方式对农产品产地资源条件利用能达到最大化,生产者依托农产品销售数量的增加,可以消化产业化生产增加的成本,获取社会平均利润。
3.农业产业化生产是工业化国家的产物
我们见过在工业不发达的国家实现农业产业化生产的例子吗?没有,农业产业化生产只出现在发达的工业国家,为什么会这样呢?首先,农业产业化生产必须是农业机械化生产。农业是一弱质产业,如果所在国的工业发展水平不高,农产品产生的利润是没有能力购买农业机械的,只有所在国的工业高度发达,所在国能大幅降低农业机械售价,同时,所在国农业生产者通过出售农产品能消化购置农业机械的成本并能获取社会平均利润,农业产业化生产方式才能得到发展。其次,农业产业化生产的产品需要高科技的加工生产设备。只有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才能研制生产成高科技的农产品加工设备,比如,伊利牛奶的包装盒生产,如果我国没有生产能力的话,我国的消费者就没有承担伊利牛奶高价位产品的能力,伊利牛奶就不可能在全国都能出现,它只能在一定的区域出现。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能够提高国民的消费能力,农产品的加工成本也只有工业发达国家的国民也才能承受。其三,农业产业化需要良好的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配套条件支持。只有工业化国家才能具备基础设施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条件,农业国家依托农产品的利润是无法满足农业产业化的支持条件的。
二 明确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条件,可以以此为依据评判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并制订出政府对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支持规划。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还没有完全具备农业全行业产业化发展的条件。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较大,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在我国现阶段呈现局部化和局部某一些农产品品种产业化发展的情况。现阶段中国工业经济处于每天都在变动的高速增长过程中,工业化的进程发展很快,国民的收入水平增长同步进行,一批按农业产业化生产方式组织的企业应运而生,比如正大集团,农夫果园、蒙牛、伊利等,这表明,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正逐步进行相应调整。但是,从各级政府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支持方式上,我认为,政府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存在认识误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司加农户是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之一
一个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向某区域的农户提供生产原料,技术和产品收购订单,农户只负责产品的生产管理并无偿提供自已的承包土地,这就是公司加农户的基本形式。公司加农户的农产品生产方式不是农业产业化的具体表现形式,更不是中国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首先,农户不能将自已维持生产和生活所需的产品收入寄托在龙头企业身上。尽管龙头企业和农户签订了产品收购合同,但是,当龙头企业收购加工的农产品不能实现能产生利润的销售,甚至出现亏损时,农户的收入也就无法兑现,该农产品生产的组织形式也就随之解体,农户又会回归到传统农产品生产方式组织农产品生产。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农业产业化的生产方式形成后不可能又回归到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存在基础在发达国家已不复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司加农户并没有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存在基础,它不是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之一。其次,农户通过公司加农户的组织形式从事农产品生产,是无法获取社会平均利润的。因为农户承包地数量所限,不能大规模向公司提供农产品,其收入只能维持原有收入水平或者略有增加。增加的幅度不会太大,对广大的农户而言,公司加农户的组织形式不能扩大其生产规模,不能以此获取社会平均利润,这就不是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公司加农户的生产方式做的好的话,可以相应提高农户收入,但不应理解为这就是农业产业化生产的组织形式。
2.农业产业化可形成不同的模式并组织推广
如果赞同我分析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具备相应条件观点的话,农业产业化发展就不可能由政府组织参观学习层层推广,更不可能有什么可以参考的模式出现,但在现实工作中,政府有时确是这样做的。其实不管是华西村,伊利或其他在我国出现的农业产业化生产组织都不是政府推广产生的,都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捕捉到相应机会应运而生的。产生农业产业化可以形成不同的模式并组织推广的思想其根子还是计划经济思维方式,政府因此相应做了许多的无用功,浪费了政府资源。由于我国地大人多,各地经济发展不是均衡一致的,当某些区域的某些农产品发展具备了产业化发展的条件时,就会有先知先觉者捕捉到相应商机,运用农业产业化生产方式组织农产品生产,从中获取生产利润。因此成功的农业产业化生产企业看似偶然,其实却又是必然,这就是市场经济产物,而非政府推广产物。
3.发展农业产业化必须培植龙头企业
在培植龙头企业观点的指导下,政府损失了许多经济资源,比如,对龙头企业实施财政补贴,低价划拨土地给龙头企业等。从结果来看,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大部分所谓的龙头企业都是借此政策敛财,其本身无法引导区域内农产品产业化生产方式的形成。在特定经济环境条件下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没有能力改变诸如农户土地不能规模经营,农户不能通过规模经营取得社会平均收益的现状,不可能以龙头为依托形成全行业,或者区域内的农产品产业化生产,我们只能理解龙头企业在该区域内形成了某个农产品品种的产业化生产,证明该品种具备了产业化的生产条件,而不能说明别的问题。
4.片面地将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程度和发达国家比较
有文章这样分析:我国农业产业化和发达国家比较,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产业化经营组织整体竞争力弱。与发达国家农产品大型企业相比,我国农业产业化竞争力不仅体现在单项产品、单个市场主体竞争力弱,而且体现在龙头企业规模和实力、科技和产品质量、品牌与价格以及经营方式在内的整个产业化体系的综合竞争力也较弱。二是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链短。从横向看,产品研发能力低,新开发产品少;从纵向看,产品加工深度不够,加工转化和增值率低。三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低。目前,我国农户经营规模小、分散化程度高,投资能力弱,经营手段和经营方式落后。农村人多地少,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户均拥有土地0.5公顷,其中拥有耕地规模不足0.2公顷,而美国户均近200公顷。发达国家制定了较完备的合作社法,合作社依法从事生产、加工、销售活动,合作社已经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一个主要模式。而我国农村各类中介组织发展缓慢,目前加入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仅占全国农户总数的2.5%,而且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没有产权关系、松散型的自我技术服务性团体。四是制约发展的瓶颈。在上述差距的背后反映出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还存在一些突出的制约因素,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就很难取得长足进步。1制度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2政策扶持力度不够。3农民受益无保障。4组织起来障碍多。5基础设施严重不足。6软环境建设力量薄弱。确实,上述情况是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现状,但是,这些问题是现阶段无法解决的问题,或者说是经济发展现阶段必然存在和经历的问题,如果决策者能就问题进行处理解决,那农业产业化就能推广普及了。显然,在现阶段这些问题是无法解决的,只有经济发展到相应水平,问题才会得到解决。
三农业产业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明确了这个思想,现阶段我国的政府就能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农业是弱质产业,依靠农业的积累发展农业产业化是无法实现的目标,发展农业产业化,政府就是要利用工业利润对农业产业化发展进行投资支持,由于我国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原因,各地区经济积累差别很大,同一区域的不同地区经济差别也相当突出。因此,发展农业产业化不能采用行政手段,而只能运用经济积累对区域内的农业产业化项目进行扶持。具体应该落实到以下几个方面。
1.专项财政资金或贴息国债资金低息或无息借给确实具备规模的农产品生产企业
农业产业化项目的选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首先是企业的选择,一些具备了一定资产和技术的生产企业在市场中捕捉到农产品生产获利的商机,并投入了企业的自有资金,项目建设的其他资金缺口政府在确认该企业自有资金已到位的前提下,按照一定比例从财政资金或国债资金中支出拆借给该企业,同时建立相应的监控机制确保每一分资金都用于农产品生产项目发展,并制订相应法规对违规申请,使用专项资金者予以法律处罚。
2.用财政资金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硬件环境
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要有农村基础设施的条件支持,比如,良好的交通,通讯,电业供应等基础设施条件,离了这些基础条件支持,农业产业化就无法产生,发展。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只能依赖于政府的财政投入,我国“十一五”规划中认为我国已具备了增大财政支持农村发展的经济条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就是将农村发展纳入总体规划,并增大财政支持农村发展的比重,这将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创造一个坚实的基础条件。
3.用财政资金继续保持并加大对农业科技部门的建设投入
国家应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制,加速制定适应农业科技革命的政策,使农业科技活动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融为一体。同时,扶持培养一批农产品加工型研究机构与专业。
4.当政府财政连年不断增长时,政府应有计划地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尽可能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为实现农业产业化生产创造条件
我们以前倡导的离土不离乡的政策是在不能对离土农民给予城市人口待遇的经济条件下不得已的选择,农民依靠分得的承包地获得生活基本保障,确保了社会的平稳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土地的分散经营,土地的长期分散经营就不可能形成农产品的产业化生产形式。因此,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地区,政府应加快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的步伐,为农业产业化生产方式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一) 研究目的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 产业集群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 随着农业现代产业化步伐的不断加快, 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的集群化现象越来越明显, 农业产业集群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与重视。工业革命以来, 产业集群理论最早应用于工业与科技领域, 随着市场条件下工业与科技分工的细化, 这一方式既指相互独立与联系的农户与农业流通企业、还包括农业加工企业、农业外贸与出口企业等等, 涵盖了区域、产业、专业等多种形式要求。并且, 任何一个产业集群模式的形成都与其产业内部的资源、技术及生产优势存在一定的关联。但是, 我国在农业资源与农业文化上具有很强的基础, 这一基础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农业产业竞争能力, 将整体生产经营方式逐步引导到专业化产业方向, 形成全球经济条件下独具特色的区域品牌优势, 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有利于为我国的农业产业集群升级提供新的发展思路与模式。
(二) 理论基础
近年来, 国内学界对于农业产业集群问题给予了更多地研究与关注, 部分研究者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对农业产业集群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特点进行分析, 并对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与现代经济体制的发展联系及未来的基本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有利于对农业产业集群形成机理进行研究。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成长阶段为孕育阶段, 第二个阶段为成长阶段, 第三个阶段为成熟阶段, 对于农业产业而言, 只有正在当产业发展处于“集聚”阶段的过程中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集群”。此外, 对于农业产业集群的基本模式研究上, 有学者提出了五种较为典型的发展模式, 分别为市场依托模式、专业化模式、资金带动模式、企业主导模式以及农业科学模式等。通过对这些研究成果的理论分析, 可以更好地从“动态”的视角分析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 从而形成独特的农业产业集群研究优势, 并可以更好地从理论的角度提出多种农业产业集群完善与发展建议。
二、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
(一) 集群竞争优势
对于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问题可以大致分为形成动因与形成条件两个方面, 对于集群竞争优势的分析主要是从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动因角度入手。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动因的基础首要方面就是成本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农业产业内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致, 农业企业可以通过与其它企业进行交易, 从而获得相对应的产品与服务, 集群内部的成员通过相互提高交易频率,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交易成本进行控制。并且, 基于地方社会网络的信任基础也可以成为交易与合作的平台, 从而进一步提升交易频率, 降低交易成本。第二方面为产业问题。农业产业集群的外部经济优势主要是通过对公共设施的使用, 增强投资力度, 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对农业产业空间集聚的分析, 从内部规模与外部经济上建立起合适的合作平台, 从而有力地促进农业产业集群化的发展。第三为创新区位优势。农业产业集群的创新区位优势来源于创新的资源性与扩散性, 首先农业产业的创新资源较为容易进行模仿, 在人才、技术以及资金等方面可复制性较强。此外, 在农业产业文化的基础上, 创建合适的行业规范与行业准则有利于加强产业集群的扩散能力, 这一方式对于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性作用。第四方面品牌问题。通过加强对营销网络的构建, 形成协同的市场经济竞争优势, 进一步打造农业集群整体形象, 形成行业内部发展方式较为独特的品牌优势, 可以形成更具持续效应的品牌特征。
(二) 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
当农业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过程中, 农业产业集聚化现象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呈现出更为完整的状态。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主要包括农业市场性需求条件、社会与历史文化基础、配套服务以及自然因素等多种条件, 较为重要的有市场需求、政策条件以及社会文化等三个方面。长期以来, 市场需求一直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性条件, 现今旺盛的市场基础是为集群创造了生存与发展条件, 并促进企业在新兴市场领域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加强创新与竞争, 确保产业集群可以保持充足的活力。例如:某一地区的农业产业出现集群的案例分析中, 绝大部分原因都是因为该地区对这一产业巨大的市场需求, 这一需求范围也可以达到全球领域。此外,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以来, 我国农业获得长足有效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农业政策条件的改革, 这些政策原因主要包括发展政策与激励政策、市场需求与技术特点、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农业产业投资方式等, 正是因为有这些合适的政策基础, 我国农业产业集群才能获得较好的发展机遇。
三、提升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的具体政策与措施
(一) 提升生产资源配置水平
一方面, 由于资金、生产成本等优势, 另一方面, 由于生产要素的构成政策与集群发展方式可以进一步加强合作。生产资源配置首要任务就是要加强对产业集群的情况分析与研究, 有关部门可以通过银行方面对农业产业发展形势进行分析与判断, 同时增强产业集群的宏观发展能力。通过对重点企业的扶持与关注, 进一步提升重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从而提升整体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同时, 通过改善一些农业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标准, 进一步加强其与金融机构的衔接与合作, 共同应对风险与挑战。整体而言, 生产资源配置还包括对新产品的创新研究、地区劳动市场形成标准的建立等, 根本上还是需要依靠技术创新, 这也是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关键推动力所在。
(二) 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不断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主要举措是要在农业产业集群内部, 信息、技术、人才之间的流动往往比其它行业较高, 专业化分工的标准有利于部分中小企业专注于某一项重点技术, 从而打造出精品技术与精品标准。此外, 农业产业集群内部与部分科研单位也拥有较好的关系, 这一科研关联有利于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 有利于创新技术的扩散与共享。总体而言, 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应当进一步解决农业产业集群中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困境, 应当对资金匮乏、技术研发水平等众多缺陷问题有明确的认知。同时, 各级政府应当大力支持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 加强对产业内部、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与资源信息共享。同时, 建立起合适的共享平台, 在较短的时间内将科研成果转换为新的技术产品, 从而解决企业技术创新转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 产业集群内部合作机制
对于产业集群内部合作机制建设问题, 首先应当积极发挥政府与农业产业协会的优势, 促进农业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 面对大范围内的行业订单过程中, 可以采用外包的方式进行处理。其次, 可以通过灵活的专业化生产方式对产业集群进行加工, 随着技术、产品等产业联系的多样化发展, 产业集群的专业化特点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与市场多样化条件, 政府不仅需要提供完备的服务信息, 还可以在行业内部建立起网络构架, 更好地为产业集群化服务。客观而言, 政府支持是实现农业产业集群化的基础, 但产业内部的积极优势也应当成为提高农业产业集群效率的关键, 通过建立起合适的产业集群内部合作机制, 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与信息共享, 促进产业集群化进程的发展。
四、小结
本文通过对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分析及政策建议探讨, 从多种角度对农业产业集群的完善条件进行深入地分析。此外, 通过提升产业集群的专业形象也是提升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关键。通过制定与实施合适的农业产业集群营销措施, 逐步建立起整体产业品牌形象, 进一步形成产业集群品牌效应是下一步提升农业产业集群水平的关键。有关部门应当积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 创新配置水平、体系建设及合作机制, 加强资本运营的引导与合作, 将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作为发展农业现代的关键性步骤与阶段, 不断增强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提升其发展水平与内涵。
参考文献
[1]徐本华.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分析及政策建议[J].科技与经济, 2012, 01:62-66.
[2]许素琼.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及发展对策——四川省南充市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 2013, 08:55-58.
关键词:农村;土地;管理流转;工作监督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16.029
伴随经济的飞速发展,土地资源方面的矛盾不断突显出来,毁坏优良耕地,随便拆迁,乱搭滥建,“空心村”现象严重,农村新建房屋杂乱无序致使土地浪费非常严重。基层土地管理队伍没有力度,加之我国农村土地管理体制仍然不健全,严重制约着土地的流转。
1强化农村土地管理
土地流转规模在扩大,土地流转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思想认识不到位使农民对土地流转存在疑虑,有的农民对土地流转欠缺信心。大多数农民意识保守,兴业怕担风险,固守土地满足现状;流转行为不规范,没有明确责权利关系,有的人私自改变土地农用性质,部分农民借合同不规范索回土地经营权。规模流转难度很大;大部分土地没有进行综合开发,不适于连片种植,不同农民利益发展目标不一致,使经营难以成功;保障机制也不完善,农民不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也有地方用行政手段干涉农民土地流转,大量土地开发时,压低流转价格,使农民获得的补偿过低,流转收益没有随经济发展得到相应增长。
2严管土地私用行为
土地流转对于科学利用土地资源、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借土地流转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不仅导致土地资源被破坏还将引发许多矛盾,使社会不稳定甚至动摇农村基本土地制度。按照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能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得植树、养殖。在某些地区,政府鼓励农民实行对土地的综合开发搞蔬菜、瓜果大棚等,以及用来建房、办企业等,改变了农业用途,给国家粮食生产造成巨大隐患。因而要惩办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的行为,相关部门要严格执法,加大打击力度,避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杜绝改变土地农业用途行为。
3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监督管理
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是对现有农村生产关系适应新阶段农村发展要求的局部调整,对土地流转的管理,是农业承包管理工作的延续和发展。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把农村土地流转管理纳入工作范围,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加强土地流转管理,规范土地管理工作。规范农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行为,土地流转双方一定要签订流转合同,再报乡(镇)经管站备案。要鼓励土地经营权流转,并做好相应的工作。乡(镇)经管站要对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监管和指导,履行好职责,要加强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农村土地流转的动态,对流转关系全完善,尽快备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一定要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流转档案,并努力做到完善、真实。
4加强政府服务力度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正走向成熟化,从过去自发组织走向由政府引导,由企业、种植大户共同参与的市场化运作。其中一些地方还存在着土地硬件不足、缺乏带动和资金支持等现实问题。政府可以在税费减免、资金支持以及人才引进等方面大力扶持,推进农业社会化,进行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
5探索土地流转形式的多样化
探索土地流转形式的多元化,在法律的框架下,只要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利于农业家庭的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提高,任何土地流转形式都可以运用并推广。在市场方面,提升土地流转的开发层次。努力以土地流转为主体,加速调整的步伐,积极将流转土地区域办成高档次的园区。安排城乡建设用地的要控制增量、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用好用活农村建设用地制加强农村宅基地用地管理。在村镇建设中结合新农村建设,做好村镇建设规划。把符合建房条件的,村民原则上不能原地扩建住房,要引导村民到规划点建房。对于不具备规划居民点建设的,尽量利用空闲地、老宅基地和荒坡地建房。同时,必须贯彻“一户一宅”的法律规定。不许城镇居民购买农村集体土地上违规建设的房屋和占用集体土地建房。
6规范养殖用地
比较大规模的养殖用地要按照整体规划,力求合理布局,促进综合开发,配套合理建设,坚持鼓励利用废弃地等未利用地,尽可能不占或者少占耕地的原则,极力禁止占用基本农田。规模养殖用地确定后,不能将土地用途改变为非农业建设用途。
7创新管理使用土地
现有的耕地管理不适应农民经营和发展。有不少地方已经有50%~60%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但对于农业耕作的规模化种植、专业化养殖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原因主要是耕地制度没有赋予土地生产以应有的流动性。农民除了土地经营权之外没有别的生存安全保障。因此,那些已经进城务工的农民没有能够将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转换成社会生存保障权,因此也就不可能放弃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行的解决办法是由政府开办土地银行,承担起土地流转的功能。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可以把自己承包的耕地存储起来,获得相应的固定收入,也相当于农民把自己的土地经营权利转为进城后的生存保障。
8结语
面对当今农村土地工作的新形势,针对农村土地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都在积极探索和改进,以不同的形式和手段提高耕地质量,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条件,着力推动农村土地制度完善化,使社会关系更稳固,土地问题都得以更好地处理,使剩余劳动力更好地发挥作用,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一、基本情况
(一)农业产业化情况乡地处湖西,辖6个行政村,1.4万余人,耕地仅8000亩,农业一直以稻麦两委作为主,受种植习惯的影响,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很慢。乡党委、政府在农业结构调整上花了很大精力,动了不少脑筋,经过深入调研,多方考察,认为我乡发展双孢菇种植切实可行。一是全乡有丰富的稻麦草资源;二是双孢菇属绿色食品,市场需求大,效益高,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决定在全乡大力发展双孢菇种植。
(二)农村妇女有关情况农村从业人员5000人,农村妇女劳动力4600人,其中有二分之一的妇女是初中以上文化水平,每村平均有3人以上获得了绿色证书及农民技术员职称。
(三)妇女从事农业产业化情况在各个妇女组织的积极引导下,我乡广大妇女踊跃参与农业产业化生产,将自己一家一户的小经商纳入到大市场中求发展,在全乡形成的几大产业中,妇女都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有相当一部分妇女成为闻名一方的致富能手,科技状元。
二、主要做法
(一)理顺思路,明确目标,制定规划。农业产业化要求我们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将农民的分散生产经营与大市场衔接起来,为积极组织引导农村妇女跻身于农业产业化主战场,在参与中闯市场,求富裕。我乡给每个行政村还下达了目标任务,即每个行政村每年培养2至3户纯收入在3万元以上的妇女科技专业大户典型,抓龙头项目1-2个,并结合当地农业发展规划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争创目标,并层层分解落实到户,同时采取多种形式狠抓宣传发动,充分调动全乡妇女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突出科技,强化培训,辐射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形成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的运用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为此,我们从根本入手,不能强化培训,创建一支高素质的产业主力军,乡妇联与乡农技、科协等部门联合,先后聘请专家教授到乡镇授课,并组成专业技术组到积极地巡回指导,讲解有关养殖、种植等方面的知识,受到群众的欢迎。在科技培训推广活动中,我们注重培养示范带头人,充分发挥她们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面上的工作开展,先后培养了食用菌种植能手江华,养牛高手姜敦花等一批典型。大规模的科技培训和推广,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妇女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
(三)政策激励,活动引导,服务推动。乡党委、政府从政策、资金、组织协调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农村妇女资金不足的,通过领导小组考察,可由乡财政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三年内可免收税金,每户奖励1000元,并协调贷款10000元,对于发展双孢菇大棚的党员,作为评选“优秀共产党员”的重要指标,02年7月在乡妇联的亲自带动和妇代会的积极协助下在侣楼村建起了15个蘑菇大棚示范基地,并在三伏天不辞辛劳、联系技术指导、原料、菌种、销售等,经过几个月的精心管理和辛勤劳动,每个大棚都有了可观的收益,这在全乡上下引起很大轰动,以点带面。现在我乡已建起近100个蘑菇大棚,乡党委政府为了让全乡广大妇女更安心更积极地种植,准备建冷库,建加工厂和菌种厂,此项目已在招商活动中落实,与福建食用菌研究中心签订了正式建厂协议,预计04年8月可投入生产运营,通过努力到2005年完全可以形成“公司加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乡妇联正斗志昂扬,信心百倍地带领广大妇女投入到我市经济发展的洪流中,为加快微山的现代化建设,为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新微山,展现各级妇联干部和广大妇女的巾帼风采。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设妇女参与农业产业化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推动,但是由于封建思想的影响和现实条件的限制,参与过程中不免会遇到各种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思想观念滞后,长期以来束缚妇女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封建意识仍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她们干事的羁绊,面对发展机遇不敢投资,固守小农式发展方式,只求有收入不求高收入缺乏长远发展意识,有的妇女已发展到了一定规模,不是继续经营,而是自动退出。
苍山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蔬菜产业基地于2010年8月正式实施,项目总投资3253.7万元。实施主体为山东新天地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基地主要建设内容:一是基础生产条件建设。共完成田间道路硬化总长7480m,田间“三面光”排水渠5180m,“三面光”灌溉渠2780 m,新打田间深水井5口、小机井40眼;架设田间输电线路3000m;二是集约化育苗基地建设。建造总面积5000m的智能化连栋温室2座、简易连栋日光温室1座、育苗用日光温室完成13个(18000 m),改造现有的3000m的连栋温室,配套相关育苗设施一宗;现已培育日本大葱、甘蓝、西兰花、黄瓜、西红柿、辣椒等菜苗1500万株。年育苗能力3500万株。三是示范园建设。建设54个新型日光温室、38个不锈钢拱棚,改造提升40个日光温室;四是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分别建设150个沼液储存池、沼气稀释池、秸秆堆沤池及与其相配套的输送管道等设施设备,推广“畜-沼-菜”循环生产模式;五是生态栽培配套技术体系建设。重点推广防虫网阻隔、色板诱杀防虫技术,防雾滴棚膜与膜下滴灌控湿防病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推广使用有机肥、生物肥料,科学选用高效低毒无残留和生物植物性农药,推广农药安全使用技术,配备农产品农残速测仪,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现源头控制。
一、合肥汽车产业和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1. 合肥汽车产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1964年合肥汽车制造厂成立, 就此拉开了合肥汽车工业的序幕。2007年合肥被商务部授予“国家级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到2008年, 合肥市汽车及零部件等相关企业数量达到525家, 就业人数39710人, 汽车产量25.38万辆, 主营业务收入268.36亿元, 利润6.97亿元, 资产总值202.09亿元, 净资产77.05亿元。
2. 合肥汽车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近年来, 合肥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并向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聚集, 已形成以桃花汽车产业集群、岗集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包河汽车产业集群、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汽车产业集群等4大汽车产业集群。桃花汽车产业集群目前拥有汽车整车和汽车零部件企业近70家, 其中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35家, 2009年实现工业产值127亿元。
包河汽车产业集群目前拥有江淮汽车、安凯客车、合肥客车等3家整车企业, 汽车零部件企业60家, 关联企业160家, 2009年产值68亿元。2010年一季度, 包河区汽车产业完成产值40.93亿元, 占全区规模工业总产值的53.12%, 比去年同期提高10.72个百分点, 高于全区平均增速0.35个百分点, 拉动全区工业经济增长达22.48个百分点。
岗集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目前聚集了规模以上企业32家, 关联企业近47家, 投资超过亿元的企业达到5家, 中国名牌企业3家, 总投资达60亿元, 2009年集群实现工业产值36亿元。
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汽车产业集群目前以昌河汽车为轴心, 安徽宝能机械有限公司、德国爱德夏、江南机械、宏园等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为辐条。2009年, 园区生产汽车5.26万辆, 主要包括爱迪尔系列轿车、福瑞达、海豚、单双排座等经济型轿车和微型客货车, 所有产品均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二、合肥汽车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
1. 产业特征条件
(1) 汽车产业技术密集性特征。产业集聚带来的技术外部性, 会使集群中的企业不断进行技术的更新和升级, 带来集群内企业“集体学习”的效果。正是这种“技术外部性”和“集体学习”使得汽车产业选择集群模式发展成为一种必然。
(2) 汽车产业劳动密集性特征。汽车产业是一种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且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较高, 需要一批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3) 汽车产业知识密集性特征。只有地理上的相互接近, 整车及零部件企业间才能合作密切, 各种新观点、新知识、新思想和新技术才能通过频繁的交流在集群中扩散。更为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以加强显性知识的扩散与传播, 还能够加强隐形知识的传播与扩散, 并通过隐形知识的快速流动来进一步促进显性知识的流动与扩散。
(4) 汽车产业资金密集性特征。汽车产业由于投资大, 生产周期长, 投资期内不确定因素多, 投资回收期长, 是典型高风险的行业。汽车企业为了降低投资风险, 缩小投资周期, 最有效的做法就是以汽车产业集群的方式来应对。
2. 自然条件
(1) 资源禀赋。安徽省煤炭已探明储量约230亿吨, 居全国第六位, 为华东地区各省之首, 丰富的煤炭资源能够满足汽车企业的能源需求。铁矿探明储量26亿吨, 集中于马鞍山等地, 充足的铁矿石为钢铁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从而为汽车产业提供了原材料。
(2) 区位因素。以合肥为圆心, 以500公里为半径画圆, 其范围基本涵盖中国东、中部7省1市, 覆盖人口超过4亿。独特的区位因素, 为合肥汽车及零部件企业拓展市场提供了便利。
(3) 地形和水文条件。合肥大部分地区坦荡开阔适合汽车产业地理布局。汽车产业特别是整车企业对水资源的需求较大。合肥濒临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面积达780平方公里的巢湖, 又有肥河流经市区, 市内有20余座中小型水库, 其中有两座库容量超过1亿立方米, 能够满足汽车企业的用水需求。
3. 社会经济条件
(1) 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汽车产业作为合肥市的支柱产业, 合肥市政府一直对汽车产业给予了重点支持。在战略政策上, 《合肥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纲要》、《合肥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都重点强调要大力扶持合肥汽车产业的发展, 促进汽车产业集群的壮大与升级。
(2) 科研院所的长期支持。以合肥工业大学为例, 学校拥有国内知名的汽车专业学院, 不仅为合肥市汽车企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更通过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 参与了企业的技术研发与攻关, 加速成果转换。
(3) 当地市场的需求增长。合肥本地的市场需求增长势头强劲, 对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地消费者存在的需求偏好和地方政府的定向采购, 对合肥汽车企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影响。
(4) 企业家精神的带动。以合肥汽车产业集群的轴心企业-江淮汽车集团为例, 其形成、发展、壮大与集团董事长左延安密切相关。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 江淮汽车集团 (原为合肥江淮汽车制造厂) 由于技术落后、车型单一, 濒临破产, 厂长左延安大胆上马重卡项目, 这一举措不仅让江淮汽车走出了死亡峡谷, 更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也直接推动了与重卡相关的零部件企业集聚到周围地区。
(5) 本地具有良好的关联产业。合肥市拥有一批批实力雄厚, 技术先进装备制造业、化工及橡胶轮胎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电子信息机软件企业, 这些企业的存在为合肥市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支撑。而与汽车产业关系最密切的钢铁工业, 布局在距离合肥市188公里的马鞍山。马鞍山钢铁集团年生产1000万吨钢材, 且品种多样, 能够满足合肥汽车产业的用钢需求。
三、合肥汽车产业集群的路径选择
1. 从以内生型为主导到内外结合互动发展
合肥汽车产业集群最初是以内生型为主导。1964年合肥第一家汽车企业-江淮汽车制造厂 (今江淮汽车集团前身) 成立, 1966年合肥淝河汽车制造厂 (今安凯客车前身) 成立, 此后合肥汽车产业围绕这两家内生型的汽车企业逐步发展起来。到20世纪90年代初, 合肥汽车产业依然以内生型企业为主导, 整车厂与配套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要是本地的企业, 鲜有外地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身影出现。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江淮汽车、安凯客车、合肥客车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 刚成立的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招商引资, 以来自新加坡的佳通轮胎为代表的外来零部件企业陆续落户开发区。1997年11月, 昌河飞机工业公司整体兼并安徽省淮海机械厂, 成立合肥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从此合肥汽车产业有了外来的整车企业, 这宣告着合肥汽车产业集群逐步从内生型为主导到内外结合的新阶段。2000年以来, 合肥市汽车零部件企业数量增长迅速, 到2009年已经有400余家, 其中70%是外来企业, 合肥汽车产业集群已经形成了内生与外生相结合互动发展的格局。
2. 以工业园区为依托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工业园区是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有效载体, 合肥市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一直以工业园区作为依托。1993年,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 江淮汽车、安凯客车、佳通轮胎等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在园区得到迅速发展。1997年, 合肥昌河汽车迁入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 依托园区优势, 吸引了10余家配套企业入驻, 迅速呈现集群发展的模式。2002年包河工业园区成立, 汽车整车企业在园区上马新的生产项目, 相关配套企业向园区集聚, 产业集群在5年间就得以形成。2002年岗集汽配园成立, 近10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相继进入, 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由此形成。
3. 以核心企业为主要推动器
在汽车产业集群中, 一个或多个整车生产企业居于整个集群的核心地位, 支配着供应和配套的企业以及研发过程。汽车产业集群围绕核心企业建立起来的这种结构方式, 有利于汽车产业集群内企业间达成合作协议, 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整个汽车产业集群的运行效率。合肥汽车产业发展无疑以江淮汽车公司为主要推动力, 江淮汽车公司在汽车产业集群中的作用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江淮汽车公司是集群的信息交换中心。第二, 江淮汽车公司是集群上的物流集散中心。第三, 江淮汽车公司是集群上的资金周转中心。
4. 制度创新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近年来集群的轴心企业-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实施了一系列“分式”战略, 对企业进行了全面的结构调整。
(1) 集团将部分直属部门分离为公司。1999年江淮汽车集团将客车底盘生产部门分离, 设立安徽江淮汽车底盘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集团又将江淮汽车制造厂运输车队分离, 组建安徽江汽物流有限公司。这一战略使新公司生产和经营等各方面享有自主权利, 能够更专注于自身的业务。
(2) 集团子公司设立配套企业。如1996年, 江淮汽车组建江淮铸造公司, 主要进行铸件生产;1997年, 合肥车桥公司组建合肥飞鹤汽车配件制造公司, 主要生产汽车驾驶室翻转锁止机构总成和汽车驱动桥零部;2002年, 安凯客车成立安徽安凯金达汽车部件公司, 主要从事客车、旅游车、公交车底架及车身的制造。
(3) 对研发机构进行重组。为了提升集团技术研发水平, 又能够始终把握技术研发的主动权, 江淮汽车集团独立兴建了江淮汽车技术研发中心。为了更好的利用全球资源, 追赶世界最高水平, 集团相继组建江淮汽车意大利都灵研发中心、江淮汽车集团日本设计中心。为了让研发形式更具灵活性、专业性, 又充分的利用外部资源, 集团先后与同济大学组建“JAC—同济同捷汽车联合研发中心”, 与合肥工业大学组建“江淮汽车·合肥工大汽车技术研究院”, 与华中科技大学组建“江淮汽车·华中科大汽车技术研究院”。
(4) 与其他企业成立合资汽车零部件公司。整车水平的提高除了依托集团下属企业提高生产的专业性, 提升技术水平外, 还需要走对外合作之路。1993年以来, 江淮汽车集团先后与其他企业合资组建了安徽江淮福臻汽车技术服务公司、合肥云鹤江森汽车座椅公司、合肥美桥公司等汽车零部件企业。这一些零部件企业的组建, 一方面吸纳了外部的资金和技术, 另一方面让专业分工更趋明显, 有利于集团整车质量水平的提高。
5. 组织创新
休闲农业产业体系, 是一个“体系”的概念, 它具有横、纵两个方向的发展维度, 它通过休闲农业企业与外部关联企业或组织横纵向融合、协作, 实现降低资产专有性, 减少外部不经济性, 降低交易成本;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土地、资金、人才、科技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是一个高效率综合性系统。
对于休闲农业产业体系的内涵可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去理解:宏观层面上, 休闲农业产业体系是整个区域休闲农业产业的集合;中观层面上, 是若干休闲农业企业或企业群在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和提供休闲旅游服务的各环节中分工协作, 形成一个完备的组织运营体系;微观层面上, 是一个或几个企业完成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提供休闲旅游服务的全过程。
二、休闲农业产业体系形成机制
休闲农业产业体系是一、二、三产业相互交织和融合的有机系统, 具有横向和纵向的发展维度。
(一) 休闲农业产业体系横向扩展分析
休闲农业产业体系的横向扩展, 是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而市场需求和休闲农业生产力水平是推动休闲农业产业体系横向扩展的重要因素。
1. 休闲农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促进了休闲农业产业体系的横向扩展
从横向上看, 休闲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是伴随着休闲农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使休闲农业产品向多品种、多功能的方向发展, 围绕这些产品和项目的专业化生产经营形成了休闲农业产业体系内部新的产业内容。休闲农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更能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和休闲旅游服务的多样化需求, 为企业的成长注入活力。同时, 企业多种业务的开展促使企业不断向高新技术产业、文化产业、信息通讯业、金融等领域扩展, 从而增加休闲农业产业幅度。
2. 休闲农业的产业融合、分工推动了休闲农业产业体系横向扩展
休闲农业产业体系的横向扩展, 是在休闲农业产业分工的基础上进行产业融合的结果, 是休闲农业企业与外部关联产业在产品、功能、技术、市场等诸多方面渗透、融合发展而形成新的产业分工的过程。
首先, 在休闲农业产品产出领域, 高新技术产业对休闲农业的渗透融合促进了休闲农业农产品种类的丰富和休闲旅游服务功能的扩展。休闲农业生产的有机、绿色、健康、优质的农产品, 科技含量、附加价值高, 通过新品种培育和采用高新农业技术如农业生物技术、设施技术、先进的栽培技术等进行生产, 产品种类多样, 并在产品生产的基础上结合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进行科研、教育、示范等多种服务功能的扩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渗透提高了休闲农业产业的生产效率, 有助于企业增加产品和服务种类, 拓展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范围, 推动休闲农业产业体系横向扩展。
其次, 休闲农业与文化产业的渗透、融合, 实现业务创新, 是对休闲农业产业体系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横向扩展。休闲农业将农业生产与农村民俗文化、节庆习俗、文艺表演和会展服务等结合起来, 使休闲农业具有文化产业的属性。这既是休闲农业产业体系的扩展过程, 也是实现休闲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高级化的过程, 综合体现了休闲农业产业体系产业渗透、融合的业务创新和市场创新效应。
3. 休闲农业与外部相关产业交叉、延伸、融合催生出新的产业形态, 是休闲农业产业体系横向扩展的重要内容
(1) 休闲农业与高新技术产业融合, 形成高科技休闲农业产业。高科技休闲农业产业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引进先进的农业种植模式和栽培技术, 以设施栽培、生态养殖、立体种养和有机农业等为主要生产方式。高科技休闲农业产业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体, 集农业高新技术展示、高效农业典型示范、现代农业观光旅游为一体, 通过农业高新技术展馆技术辐射, 成果示范推广, 能有效促进当地农业和农村科技的发展、农业结构的调整。主要的产业类型包括高科技农业示范园、高新技术馆、科技教育农业基地等。
(2) 休闲农业与教育产业融合, 形成科普教育型休闲农业产业。科普教育型休闲农业产业是休闲农业发展的较为高级阶段, 主要是为广大旅游消费者提供能够了解农耕文化、学习农业历史、体验农业技术、增长农业知识的活动和经历, 使消费者在休闲放松的时候, 获取农业知识、开阔眼界。主要的产业类型包括农耕文化馆、农业博物馆或博览园、农产品特色展览馆、农业科技生态园等, 其中出现在我国各地的亲子农场, 是科普教育型休闲农业产业的典型产业类型。
(二) 产业体系纵向深化分析
休闲农业产业体系纵向深化是指休闲农业产业在休闲农业产品或休闲农业项目价值创造和实现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延伸和向后深化产业链的扩展过程, 是休闲农业产业内部产品生产经营和休闲服务提供过程中纵向分工深化和协作整合的过程。休闲农业产业体系的纵向深化过程, 是市场化条件下, 围绕休闲农业产品价值创造和实现全过程的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渗透而形成的宏观、中观和微观意义上的休闲农业产业链的构建、整合和延伸过程。
1. 从产业融合的角度看, 休闲农业产业体系的纵向深化表现为在宏观层面上产品价值创造和实现过程中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渗透而形成的休闲农业产业链的构建、整合和延伸
从投入产出的产业关联角度看, 休闲农业产业体系的纵向深化在宏观层面上是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在宏观层面上融合发展的过程。休闲农业产业体系纵向深化使休闲农业在价值创造和实现过程中, 不同环节、不同层级, 一、二、三产不同产业领域的专业化经营主体之间市场化组织结构和连接方式不断完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在休闲农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 越来越离不开外部关联产业的物质、金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支撑, 成为离开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就无法独立生存的产业部门。
同时, 随着休闲农业社会化进程的加快, 休闲农业部门也越来越成为现代加工业和现代服务业扩展的重要领域, 也成为其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阵地。休闲农业不同产业领域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相互渗透融合, 使休闲农业产业链不断地向上下游拓展延伸, 向上游延伸使得休闲农业产业链进入到基础产业环节和技术研发环节, 中间进入到产品加工环节, 向下游拓展则进入到市场拓展环节。休闲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渗透融合, 在产品或休闲农业项目价值创造和实现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延伸和向后深化产业链, 使休闲农业产业体系不断向纵深发展。
2. 从分工和专业化的角度看, 休闲农业产业体系的纵向扩展表现为在中观层面上农业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不同产业之间的协作和整合
随着休闲农业市场的扩大, 使产业分工和专业化成为必然, 产业分工和专业化基础上的报酬递增能促进社会经济进步。休闲农业产业体系从中观的产业层面上看, 休闲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质是第一、二、三产业分工在休闲农业内部延伸融合的过程。现代休闲农业产业体系是一个在高度产业分工的基础上, 整合不同产业环节和产业组织使其相互协调和合作的价值系统。休闲农业产品价值的最终实现, 需要跨越多个产业、多个经济单元, 需要这些产业、经济单元之间的整合、合作和协调, 以此形成一条具有价值追加性的休闲农业产业链。休闲农业产业体系围绕农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和休闲旅游服务提供过程的跨产业的产业链条, 构成了休闲农业产业体系的不同层次。
3. 从生产经营管理角度看, 不同产业领域的生产经营主体在微观层面上围绕特定农业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创造和实现而展开的休闲农业产业链的构建, 推进了现代休闲农业产业体系的纵向深化
从微观的生产经营管理角度看, 表现为休闲农业的产业化经营过程中, 围绕具体产品和服务, 对具体的农业产业链的构建。休闲农业产业链在构建过程中的延伸是基于休闲农业产业与外部关联产业的协作、融合。休闲农业产业与加工业的融合, 将休闲农业产业链从生产、销售两个环节扩展到生产、加工和销售三个环节, 增加了产业链的中间环节, 很大程度延长了休闲农业产业链;与现代服务业的的融合, 如技术、咨询服务业和科学研究使休闲农业产业链前向前延伸到技术和品种研发环节,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向后延伸到市场开发, 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其中北京爱斐堡葡萄酒庄就是典型的融合现代加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休闲农业产业类型。
休闲农业产业体系跨产业的微观、中观和宏观产业链条, 构成了农业产业体系的不同层次, 在产业分工、融合、协作模式下, 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产业链进行构建和整合, 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推进了休闲农业产业体系的纵向深化。
三、结论
(一) 发展休闲农业产业体系对推进我国休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于休闲农业产业体系的研究还较少, 但北京休闲农业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 发展和完善北京休闲农业产业体系是其下一步发展的关键和核心内容。休闲农业产业体系所强调的“体系”概念, 强调内部关联企业实现产业协作、产业融合,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节约交易成本,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对北京休闲农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强调延伸和拓展产业链, 构建科学完善的产业体系, 是北京休闲农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 对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对休闲农业产业体系的研究为北京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战略视角和推进路径。
(二) 休闲农业是具有高度产业协作、融合性质的现代农业
现代科学、信息、通讯技术和金融、信贷、中介、政府等服务部门对休闲农业的广泛渗透融合使休闲农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已成为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体系。休闲农业产业与外部关联产业的分工协作实现了休闲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相关产业的一体化生产经营, 休闲农业成为融合第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综合产业。
(三) 休闲农业产业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推进了多功能、多层次、综合性、一体化的休闲农业产业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从横向看, 通过休闲农业产业功能和属性的复合、产业资源的深度利用和市场的重新定位, 进一步拓展休闲农业的产业幅度和发展空间, 横向上休闲农业产业的渗透融合催生出新的休闲农业产业形态, 推动休闲农业建立起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体、涵盖农产品加工、产品销售和休闲娱乐服务提供 (包括餐饮、住宿、会议、科普、教育、展示、体验、娱乐等) 等内容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多功能、宽幅度的休闲农业产业体系;从纵向看, 休闲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质是分工和专业化基础上的休闲农业关联产业的纵向一体化深化, 休闲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休闲农业产业链的构建和整合, 休闲农业产业链的外延式、内涵式优化使休闲农业的发展空间和盈利重心不断向高附加值的产前和产后环节延伸, 从而促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休闲农业产业体系的纵向深化。
参考文献
[1]喻江平.基于产业链的休闲农业产业体系构建及发展策略[J].农业经济, 2013 (07) .
[2]丁力.培育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体系—对美国农业的观察与思考[J].调研世界, 2001 (05) .
[3]席小丽.产业融合视角下的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08.
[4]史亚军、秦远好.休闲农业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2.
[5]李炳坤.加快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J].农业经济问题, 2007 (12) .
关键词:农业产业集群,机制,发展,战略
前言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 其作用和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随着近年来我国农业的迅速发展, 其集群化现象日益突出, 并且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 农业集群化机制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因此, 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化是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1 发展农业产业区域集群机制的必要性
区域集群机制开始于工业, 是后来发展到农业领域的, 主要是指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 相关的企业或机构实现空间上的集合, 进而优化资源结构, 并形成具有难以打破的竞争优势的现象。农业产业集群就是指在一定地理范围内, 将以农产品为主要生产对象的企业和机构进行有机整合, 实现资源优化。
通过调查研究可知, 我国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发展好的地区相对应的经济发展也是非常快的, 通过农业产业区域集群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周围产业的发展, 进而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发展农业产业区域集群, 能够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当地城镇化进程。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创新力等方面都能够起到很好地推动作用, 是推动我国农产品提高综合实力的有效途径[1]。
2 我国发展农业产业区域集群的对策
2.1 结合区域农业特点, 发展独特农业产业集群
农业的发展与自然因素息息相关。因此, 区域内的各方面自然因素, 例如, 气候、土壤等因素对农产品的质量等方面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也影响着农业产业集群的效果。因此, 在发展农业产业区域集群时, 要对当地的自然环境进行充分了解, 要注重利用当地的自然优势, 避免劣势。此外, 还要充分考虑经济、社会等方面要素, 并优化资源结构, 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合理集群措施, 从而促进区域农业的发展, 并带动其他领域的发展[2]。
2.2 拓展农业产业范围, 增加农产品种类
农业产业具有自身的特点, 例如, 连续性、不间断性等, 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农业产业范围的拓展。因此, 要想更好地发展农业产业, 就要突破局限、把握全局, 拓展农业的产业范围, 实现农业的深度加工, 促进相关企业能够加入到农业产业集群中。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部门, 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对农业方面提供政策以及资金上的支持, 并鼓励区域内农业产业进行创新, 增加农产品深加工的种类, 从而通过扩大规模, 稳定自身的市场地位[3]。
2.3 建立健全机制, 实现农民与企业的融合
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与企业互相融合、合作, 才能够立足于市场竞争中的不败之地。因此, 建立健全合作机制是必要的。可以通过宣传合作等方式为双方带来的利益, 促使企业与农民都能够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并且还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科学的合同, 来确保双方的利益。通过合作, 不仅能够确保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有利地位, 也能够推动区域内企业的发展。
2.4 避免过度竞争, 保持区域集群发展的积极性
农业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的同时, 必然会出现过度竞争的现象。因此, 避免过度竞争, 为企业和农民之间的合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是十分重要的。要对原来的土地制度进行革新, 实现土地使用权逐步市场化, 尽快减少城乡之间的差距, 例如, 户籍等, 弱化农民与非农民之间的界限。农产品的运输和储存要求相对较高, 而加强对农产品储存基础设施的建设, 能够提升农产品的储存能力及技术, 消除生产与销售的时间差对农产品的损坏[4]。
2.5 完善物流服务体系
完善农产品的物流体系, 能够实现农产品各个环节的一体化发展, 提高处理问题的实时能力, 并确保供应, 进而提高整个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完善农产品的物流体系, 能够促进就业、增加就业机会, 由于农产品的发展并不是单单一个方面的发展, 而是需要各个方面的合作, 将这些整合到一起才能够更好地发展, 例如, 与中介机构的合作, 其中包括管理、科技等方面;创业服务机构, 农产品要想不断满足市场需求, 就要对自身产品进行创新, 这需要各类农业大学以及科研机构对其进行技术支持;教育培训, 专业人才是一个领域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因此, 加强对人才的培训是必要的。只有将这些部分进行有机的整合, 才能够确保农业产业集群机制健康、稳定的发展[5]。
3 结论
通过对农业产业集群机制相关内容的研究, 充分了解了发展农业产业集群的重要性。因此, 我国未来发展农业的必然趋势就是发展农业产业集群, 进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最终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提高我国在农业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艳荣.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基于安徽特色农产品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8 (03) :259-261.
[2]花永剑.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地方政府作用研究——以浙江临安竹笋产业集群为例[J].北方经济, 2012, 20 (05) :12-14.
[3]郎付山, 陆迁.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成长阶段的衰退风险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10 (8) :158-159.
[4]郭欣旺, 周云凤.基于区域品牌战略的农业产业集群研究——以甘肃省定西市马铃薯产业集群为例[J].古今农业, 2013, 14 (01) :265-267.
【农业产业化生产形成条件分析】推荐阅读:
围绕农业产业化形成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09-29
农业产业化发展考察报告06-02
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总结07-23
农业产业化做大做强09-08
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理念09-13
关于农业产业化情况的调研09-15
农村农业产业化经营汇报材料10-28
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论文12-17
农业产业农业发展论文11-21
发展特色蔬菜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