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问题

2024-11-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心理问题(精选8篇)

心理问题 篇1

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面对激烈的竞争,不仅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驾驭科学文化知识的能力,而且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适应瞬息万变的形势和环境。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是人生的第二次成长高峰。其生理、认知、情感、意志、自我意识在迅速发展,是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最旺盛、最关键的时期。但这一阶段也是学生最容易出问题的阶段。作为教师不仅是充当引导者、指导者的角色,还应了解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帮助学生形成优良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中学生不少心理问题是在教育过程中形成的,也只有在教育过程中才能真正得以解决,换言之,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在教育过程中得以培养和提高。那么,教师作为学校教书育人工作的重要承担者,是中学生德、智、体、美、劳、心理等素质全面发展的引路人和促进者,教师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特殊的地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未能引起教师足够重视。某些地方,心理健康教育几乎是空白。

在教育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心理投射,对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不仅传授文化知识,而且要发挥铸造学生心理、塑造学生品德、启迪学生心智的作用。在学校中,中学生与教师直接接触最多,受教师影响最大,教师在课堂内外既教书又育人。教师渊博的知识,和蔼可亲的教态,炽热的感情,踏实谦逊的作风,无不给学生的心灵打下美好的烙印。同时,教师宽广的胸襟、高尚的人格、优良的品德也会深深影响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教师的言谈举止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广泛的影响,发挥巨大的作用。让教师通过学习,提高认识,真正懂得一个好教师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用自己真正的爱去影响学生,塑造学生,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让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学生心理问题产生一般可归结为三个原因:

(1)在日常交际中对人际关系的焦虑。中学生随着生理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社交范围也在不断增大。但是很难得到成人正确指导其交往能力,难免会由于交往不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例如,有些学生缺乏自信,个性过于孤僻,内向;有的则任性,虚荣,嫉妒心强;有的害怕交往,害怕谈话。

(2)日常生活中的心理扭曲。学生在平常,由于所处的家庭、社会、学校的影响,例如父母离异造成孩子抑郁或走极端;社会不良风气,复杂的人际关系让孩子心理矛盾、困惑、疑虑,教师不得法的教育和严厉、放任,使得孩子对抗情绪或畏缩心理形成。

心理问题 篇2

(一)问题的表现

目前,中小学生越来越多的心理健康问题,迫切需要开展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很多调查和中小学生的自我报告表明,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嫉妒、自卑、任性、孤僻、焦虑、逆反心理、神经衰弱、社交困难、学习不良、吸烟饮酒,乃至自杀、犯罪等心理和生理问题。

我们将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一个归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际关系的紧张;二是学习所造成的压力;三是在“自我”方面出现问题。北京市青少年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王建宗统计了近5年来所接收的6万多次的热线咨询内容,把各类问题作了分析,其中人际关系方面问题占42%,学习方面问题占27%,两项占了近70%,余下的是“自我”及其他方面的问题。咨询者来自重点学校的占45%以上,可是重点学校在所有中小学里的比例仅占5%,可见,重点学校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要远远超过普通学校的学生。

首先,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人际关系上。具体分析如下:(1)师生关系的问题;(2)亲子关系的问题;(3)同伴或同学关系的问题;(4)对异性的看法问题。这四个问题还可以细细分析,只要某一个环节人际关系紧张,就会产生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其次,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学习上。具体分为:(1)学习压力问题,并由此造成种种心理行为问题。(2)厌学问题,即厌学情绪突出。(3)学习困难问题。我们在调查中看到,学习基础差的中学生占40%以上。(4)学习障碍问题,甚至出现极个别的“学校恐惧症”。例如,一进学校就头痛或肚子疼,一上某教师的课就恶心或拉稀。

再次,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自我”上。具体分为:(1)自我评价问题,评价过高或过低,于是在自尊心、自信心上出现问题;(2)自我体验问题,由于体验的错误,往往出现自卑、焦虑或逆反心理;(3)自制力问题,因自我控制能力差,常常表现出耐挫力过弱。如果这三个方面问题联系在一起,会造成心理行为的严重问题。北京某校初一女学生,因母亲工作繁忙来不及为其做好饭菜又来不及做详细解释,只是让她匆匆吃了顿方便面,而这个女生自我认识较差,误认为母亲对她有看法,自我体验又不准,觉得失去母爱,再加上缺乏自制力,结果为吃一顿方便面而自杀,从而酿成极大的悲剧。

人际关系、学习和自我,三方面问题往往联系在一起构成并发症。有位在上小学时获得大奖的三好学生,其母在其上市重点中学后对她寄以很大的期望,希望她在班上保持在前10名,可是她的学习成绩却排在第35名之后,母亲就以自杀相威胁。这不仅造成亲子关系紧张,而且给她的学习造成很大的压力,在她自己感到失去自信心之后,离家出走3天,险些造成严重事件。幸亏学校及时发现,及时寻找回来,对其及时进行心理辅导,才使她逐步摆脱心理阴影,最后获得较好的发展。

(二)问题的起因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或心理行为问题,并非现在才有,只不过今天的问题更为严重、更为突出。原因在哪?《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这主要是因为“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学校德育工作还很不适应”。这里具体又分为外部原因和自身原因。

其一,外部社会原因。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矛盾,主要表现在:(1)社会上滋长的“一切向钱看”的消极现象,不仅妨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助长了她们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心理。(2)在当前教育体制下不能全面贯彻党的方针的条件下,容易产生重智轻德、分数至上的消极现象,它往往使学生产生焦虑情绪、挫折感和人格障碍,甚至于萌发“轻生”的念头。(3)有些家庭教育不当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消极现象。像离婚家庭子女失去正常教育,易产生情绪低沉,不能适应现实生活,致使学习成绩降低、人际关系紧张,甚至于使品德滑坡、人格异常。有些独生子女家庭,由于娇惯、纵容、溺爱,致使孩子任性、懒惰、独立性差、依赖性强、不够合群等毛病严重。(4)大众传递中不健康的内容也是造成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重要原因。所有这一切,都同《意见》指出的“增强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和迫切需要的素质教育”相违背,都是产生“问题”儿童青少年、“学校处境不利”儿童青少年的根源。

其二,学生自身原因。除了社会各方面的原因之外,还有学生自身的原因。因为学生心理行为问题较多的是青少年期,这正是心理学家所谓的“危机期”。这种观点表现在各派心理学家的思想上。例如,斯普兰格将这个时期比喻为“疾风怒涛”阶段;霍林斯基称这个时期为“心理断乳期”;艾里克森提出,这个时期的发展任务就是避免自我同一性的“危机”等等。我们不必照搬西方心理学家的这些观点,但是,青少年期处在人生发展的十字路口阶段,一方面,这个阶段是理想、信念迅速变化的时期;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从萌芽趋于形成的时期;是开始以道德意识、道德观念指导自己行为的时期。另一方面,这个阶段又是生理迅速成熟,容易造成主观和片面;情绪情感日渐发展,但两极性严重,自控性差,使逆反、对抗心理容易出现。这是一个幼稚与成熟、冲动与控制、独立性和依赖性错综复杂的时期。因此,青少年心理发展,必然是两极分化严重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处理好幼稚向成熟、童年向青年过渡时期的各种矛盾,使之日趋成熟化。

心理问题≠心理疾病 篇3

临床上,心理医生常习惯将心理紊乱按程度或性质进行分类,获得初步印象,以便给予患者适当地帮助。

心理问题:是近期发生,内容尚未泛化的和反应强度不太剧烈的心理紊乱状态,主要表现在心境和情绪方面产生一定波动,但思维保持着严密的逻辑性,人格也十分完整。

心理障碍:初始反应激烈、持久,内容充分泛化,有自身难以克服的一种精神沉重感。这类人群不仅有较大的情绪方面的波动,而且可出现各种违反逻辑性思维的错误。初始反应强烈,如在暴怒情况下,出现强烈的非理智行为,情绪冲动以致伤人毁物。

心理行为异常:心理反应持续的时间较长(1个月以上),心理负担难以克服,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由于长期的精神折磨,有时可伴有躯体化症状或人格上的问题,如心理生理障碍、退缩和攻击等。

心理疾病边缘状态:这是较严重的一类,患者往往带有不很典型的异常精神现象,如注意力涣散、好幻想、意志力减弱、自我评价偏离常态、社会交往和人格方面的改变等。

心理疾病:表现较严重、较常见的有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等。患者精神活动的完整性、协调性和统一性被破坏,有幻觉和妄想等表现,如听到精灵与自己讲话,感到有人陷害自己,经常对镜傻笑,觉得受到某仪器或射线的控制,语言被窃听等,出现这些就不能认为是正常的心理,其行为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学习和社交,人格明显改变,且患者往往缺乏对自身疾病的认识能力,拒绝就医和服药。

由心理问题到心理疾病的过程,是一个逐渐加重的病理层次:心理问题、心理障碍,需要进行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心理行为异常、心理疾病,则适宜药物治疗为主,以祛除其妄想和幻觉,改善病理心态。

心理问题 篇4

生活中哪些诱因会导致心理问题

一、感情与家庭的变故

失恋无疑是很痛苦的情感体验,失恋的一方会因对感情的难以割舍而痛苦不已,失落感会加重心理失衡的程度,有些人因此产生心理障碍甚至是不理性的过激行为,给对方和自己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

二、超负荷的工作压力

很多都市白领被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所困,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且常常得不到及时的调理,久而久之便会产生焦虑不安、精神抑郁等症状,重则诱发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

另外,对于离婚后的受损方,尤其是女性,往往经受不住家庭解体的打击,造成心理伤害。一项相关调查表明,目前我国离婚人群中,感到心理压力过重的约占70,这一群体非常需要心理支持与帮助。

三、对网络的依赖心理

网络新生代几大病症适当上网是有益的,但每天以大量时间上网,或上一些不健康的网站,极可能诱发心理疾病。如长期上网聊天、游戏、网恋,极可能使上网者因长期处于虚拟状态而影响其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严重者甚至会发生人格分裂。

四、生活贫困加重心理压力

这一群体主要是下岗职工和高校的贫困生。一些下岗职工观念一时难以转换,对家政、建筑等工作不屑一顾,因而形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心理压力与生活压力的双重作用极易导致心理疾患,甚至造成家庭破裂。

高考后心理问题 篇5

发表时间:2010-06-12 发表者:张磊晶(访问人次:285)现在很多学校、教师、家长及学生个人都很重视学生考前心理健康,其中主要集中在控制考前焦虑、考试紧张等问题,都是为了能够使考试时正常发挥、争取好的高考成绩。其实在高考过后部分考生也会出现一些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精神症状,需要学校、家长、考生注意,而且这些问题的出现,其原因综合了我国长期以来不良的教育模式、高考制度、学校教育方法、教学效果评估、家长过高的期望及投入、考生拼命冲刺等多种因素所致,并非一朝一夕所致,根据我这些年的工作体会及几个典型咨询、治疗案例(案例都是匿名及经过部分加工,隐去姓名、地址、学校等,切勿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总结部分考生考后心理问题:

1、高考成绩不理想,因此焦虑抑郁,甚至出现轻生念头。案例A:3年前王某高考时因为过分紧张,考试时发挥失常,家长、亲属、老师、同学、邻居、包括自己都认为的必考北大、清华的高材生,估分只有540多分,因此而觉得对不起父母对自己巨大的精力及金钱的投入,认为会被老师、同学、邻居、亲属看不起,被笑话,开始少言寡语、闭门不出,不参加同学聚会,不到学校参加各种活动,进而自责自罪,悲观消极,产生轻生厌世念头,有时情绪激动,与父母对立,夜不能寐。高考后3周,家长因为担心其有自杀倾向而来就诊。就诊时考生存在严重的抑郁症状及自卑情绪,根据其病情,予以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经过三个月的治疗,抑郁症状消失,恢复自信,能正确看待自己此次高考的失利,重新复读,第二年如愿考入某重点大学。

2、估分不准确,高考志愿填报失误(第一志愿未被录取),或高考发挥失利,成绩不理想,不想复读,无奈之下,被录入自认不理想学校。案例B:3年前刘某高考后估分成绩不理想,根据自己高考估分,只得委曲求全,寻找适合自己考分的高校,但实际成绩明显高于估分,可以录入重点本科,但该考生还是进入报考的大学,因其整体综合素质明显高于其他录取学生,在学校上课亦觉教师授课水平不佳,怨恨自己,逐渐不去上课,沉迷网络游戏,大二时因多科成绩不及格,被学校开除。开除后在家亦与父母对立、敌意,敏感多疑,与高中同学聚会时,认为同学议论、笑话自己,并与同学发生冲突。在半年前来诊,根据其症状及产生原因,诊断为“心因性反应”,予以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家庭治疗,其情绪好转,与父母、同学关系改善,网络游戏时间明显减少,并主动外出应聘寻找就业机会。

3、高考过后尽欢颜,家长物质、金钱奖励,同学聚会、谢师等,同学之间互相攀比,部分家庭收入差的考生产生自卑心理。案例C:1年前姜某高考发挥正常,考入我国某名牌大学,因其家境不富裕,大部学费及生活费用是都是亲友提供的,该考生很理解父母,平时也很节俭,高考后看到同学都互相请客、举行谢师宴、互赠纪念礼物等,同学有时调侃他“你都上XX大学了,还不请客、答谢老师啊!”,便觉得很矛盾,觉得自己应该请客、送纪念品,但考虑家庭经济状况又不允许,便不参加任何同学聚会,关掉手机,不与同学接触,父母拿出钱让其宴请同学、老师,姜某不同意。这样2周后,同学因其不参加聚会,就不再联系他了,姜某开始出现抑郁、焦虑症状,指责父母没有能耐,说:“自己考上名牌大学又怎么样,还不是被同学看不起”,并想退学参军,与家人、同学及所有熟悉的人断绝往来,有

时情绪十分激动,父母劝解时,甚至出现肢体冲突。家长因此来咨询,医生通过家长与姜某同学及班主任联系,让同学主动多联系姜某,让其参加同学聚会,同时鼓动其到某较为节俭的饭店请客并有老师参加,通过父母鼓励其外出并来进行心理治疗,通过以上过程及家庭治疗,姜某很快回到同学中间,情绪好转,到大学后学习优秀,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很快。

4、高考结束,进入大学,便失去人生目标,认为自己今后的人生会一帆风顺,现在可以放松,结果在大学时不能培养良好的自律性和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一泻千里,往往被留级或退学,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

心理问题 篇6

适应不良也就是个人与环境不能取得协调一致。教师的适应不良主要表现在:对工作环境的不满;人际关系紧张,情绪波动大等。

2.职业心理问题

职业心理问题主要包括职业观念问题和职业行为问题。教师的职业行为问题分为五类:怨职型;自我型、异常型、暴戾型和不良型。教师的职业观念问题包括:情绪型、无奈型、动摇型和离职型。

3.人际交往问题

教师常见的人际交往心理障碍有:封闭心理、自卑心理、自傲心理、嫉妒心理、孤僻心理、猜疑心理等。

4.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

人格障碍又称病态人格,指明显偏离正常人格并与他人和社会相悖的一种持久和牢固的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方式。人格缺陷是介于正常人格与人格障碍之间的一种人格状态,可以说是人格发展的不良倾向。教师的人格问题更多地属于人格缺陷。

5.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又叫心理生理疾病。它是指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密切的躯体疾病。教师常见的心身疾病有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病、紧张性头痛和偏头痛等。

6.神经症

神经症是一种由于心理因素造成的常见病。一般没有任何可以查明的器质性病变,但又确实有心理异常的表现。神经症一般类型有: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虑症、疑病症、恐怖症、抑郁症、癔症等。神经症在社会群体中广泛存在,教师身上的神经症主要表现为强迫症、焦虑症及神经衰弱等。

那么造成教师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工作繁重,心理压力大

工作繁重,心理压力大,是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首先,教师扮演的是为人师表的角色,面对教育、教学双重任务,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而教师作为普通人的情感和生理需求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由于一些教师的七情六欲、生理节律等无法及时得到疏导,久而久之,使心理不堪重负。其次是班型过大,班级学生偏多。现在,班级学生数一般在60~70名之间,最多的达百人以上。第三是名目繁多的各级各类检查、考评、验收也使教师们穷于应付。第四是知识的不断更新,教师的学习任务也十分繁重。在社会成员中,教师是证件最多的。在新课改背景下,一部分教师表现出几种心理不适现象。①自我否定的痛苦感。②新型师生关系引发的不适感。③自身素质缺失的焦虑感。④相互矛盾的现象带来的茫然感。

二、教育体制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对教师的挑战

目前,现行教育体制全面改革,职称评聘分开、教师聘任、末位淘汰、按绩取酬等新制度的施行,每位教师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心理承受力较弱的教师容易产生心理危机。新的竞聘制使不少处于弱势的老师不适应。

三、价值体系多元化带来的惶惑

随着各行业收入差距的加大,甚至于同一地区不同学校校际间工资待遇差距的加大,导致教师产生严重的内心冲突。尤其是在农村和偏远城市,教师工资拖欠现象十分突出,让教师在“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标准面前压抑、困惑。相当数量的教师,对所从事的工作没有成就感。社会往往认为教师做什么都是应该的,而谦谦君子是不可以言钱的。这些原因,往往导致教师产生不平衡心理,失落、自卑、缺乏信心等负面情绪困扰着一部分教师。

四、教师交际范围狭窄,生活单调,人际关系紧张

人际交往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良好的关系是心理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重要条件之一。教师职业特点是独立性强,工作中必须独当一面。如果角色位置不摆正,容易造成人际沟通不畅。从工作性质来说,工作相对封闭,其职业特点造成人际交往范围狭窄,平时与未成年孩子交往最多,学生的状况各不相同,给教师的人际交往提出了许多挑战。学生教育成了较突出问题,特别是对那些课堂教育缺少管理经验的教师不知不觉进入了不良循环的怪圈:学生不听话,学习成绩下降,老师生气,产生紧张、焦虑等躯体症状,久而久之,造成教师个体经常出现不良心境,与领导抵触,同事关系紧张,师生关系疏远,造成家长不满。这些教师每天生活很沉重、很累,享受不到职业带来的乐趣。教师满负荷的工作压力,造成教师之间相互嫉妒、攀比,人际关系紧张。

五、教师普遍缺乏心理学知识

心理问题 篇7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带来了观念的更新、思想的转变、家庭结构的变化, 目前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容乐观。教育部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明确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积极组织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坚持以育人为本, 根据中职校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发展的特殊性, 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与各种环境的相互作用中, 在内外条件许可范围内, 能不断调整自身心理结构, 自觉保持心理上的正常或良好适应性的一种持续而积极的心理功能状态。

当前我国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1.智力正常;2.保持良好的情绪;3.人际关系和谐;4.有良好的意志品质;5.行为反映协调。

二、当前中职生的主要心理问题

1. 学习困难引起的心理障碍。

中职生大多是因为初中成绩不好, 考不上普通高中而进入中职校的。进来以后, 发现职校不是原来想象的那样只会动手就可以, 实际上, 有些科目没有一定的基础很难学进去, 于是造成了学习困难, 形成心理障碍。

2. 人际关系障碍引起的焦虑。

学生的人际关系有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同学关系、异性交往关系等, 人际关系处理不好会引起冲突, 令双方关系紧张, 因而引起心理上的焦虑。

3. 自我意识偏颇。

中职生自我意识明显增强, 不甘寂寞, 有强烈的参与意识, 但又心理闭锁。部分学生活泼、热情, 但容易急躁、激动, 感情用事, 不善于用意志控制自己的感情。还有的对自己认识不正确、自卑、自负、以自我为中心、孤独、易妒忌等等。

4. 行为障碍。

行为障碍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如:1.不良动作习惯;2.退缩性行为;3.攻击性行为。还有过度迷恋网络游戏、爱慕虚荣、扮酷等。

三、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1. 学生自身身心问题。

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 他们既要经历青春期的生理巨变, 也要经历心理发展的种种困惑。其次, 学生个体所拥有的知识、经验及其对社会的认识也对其心理健康有重大影响。

2. 家庭教育环境与行为。

家庭是学生个体心理健康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环境。家庭成员的观念、态度, 家庭情感氛围、教养方式、亲子关系以及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乃至其婚姻状况等, 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形成与发展都有深刻的影响。

3. 学校环境。

学校教育中的方方面面, 如教育理念、教育条件、学习条件、生活条件、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及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等, 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都有极大的影响。

4. 社会风气。

社会转型时期的发展变化所引起的文化矛盾和价值冲撞, 造成了学生的心理冲突或心理问题。社会上人们的言行表现、人际关系也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

四、中职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 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让学生扩大信息视野。社会科学类课程不仅涉及丰富的观察、想象、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推理等能力, 而且需要较强的社会认知能力。自然科学类课程特别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的培养。通过教师有意识的渗透和引导, 可以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一丝不苟的学风, 并形成认真、细致、耐心、踏实等良好的性格特征。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 信息交流日益频繁, 学生见多识广, 视野开阔, 他们对新鲜事物热心好奇, 并积极探究。但由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还未完全形成, 对事物的辨别力、鉴别力还不强, 加之客观现实的错综复杂, 因而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不够全面, 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出现认识的混乱。教师应借助各学科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同时对社会上的各种现象作全面的分析, 引导学生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 提高正确筛选、吸收信息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2) 在德育工作、学生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教会学生克制激情。中职学生的情感极容易受外界的影响, 容易发生冲动、波动, 他们的情绪、情感总在两极摆动, 不能冷静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或者难以及时地用理智加以控制。解决这一问题, 就要经常给学生做思想工作, 帮助他们分析此时的心理状态, 用案例和事实说服教育他们, 使他们学会用理智控制情感, 遇事不急躁, 冷静处理。

(3) 在宿舍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中职学校有多半学生是住宿的, 宿舍是培养、形成和维护学生良好心理的重要场所。职业学校要以宿舍为载体, 大力倡导宿舍文化, 把宿舍管理制度巧妙融入宿舍文化中, 使学生耳濡目染, 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让学生没有抵触情绪, 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性。

(4) 在校园环境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和谐的外部环境对学生心理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在心理教育中要善于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 有意识地通过改善物质文化设施来净化学生的心理环境, 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独特的魅力。

此外, 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营造宽松育人的氛围, 塑造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

2. 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并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

(1)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

(2) 开展个别心理咨询与辅导, 通过教师和学生一对一的沟通方式, 让那些寻求帮助的学生找到心灵的慰藉, 得到同情安慰。教师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 排除其心理困扰, 并对有关的心理问题进行诊断、矫治。当学生遇到心理困惑的时候, 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来获得心灵疏导。

3. 建立家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首先, 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强化全体教师对自身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提高教师的职业修养和心理健康水平, 提倡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善于应用心理学原理, 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认真备好课;上课时调节自身的心态, 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环境, 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和愉悦的情境中学到有用的知识。其次, 要发动、指导家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加强与家庭的沟通和联系, 帮助家长及其他家庭成员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问题等级划分 篇8

心理问题等级划分从健康状态到心理疾病状态一般可分为4个等级:健康状态、不良状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心理健康状态

心理健康状态与非健康状态的区分标准一直是心理学界讨论的话题,国内外心理学学者根据自己研究调查的结果提出了多种心理健康标准。这里选取从本人评价、他人评价和社会功能状况三方面分析:

1.本人不觉得痛苦,即在一个时间段中(如一周、一月、一季或一年)快乐的感觉大于痛苦的感觉。

2.他人不感觉到异常,即心理活动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出现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现象。

3.社会功能良好,即能胜任家庭和社会角色,能在一般社会环境下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或创造条件)实现自我价值。

不良状态

又称第三状态,是界于健康状态与疾病状态之间的状态。是正常人群中常见的一种亚健康状态。它是由于个人心理素质(如过于好胜、孤僻、敏感等)、生活事件(如工作压力大、晋升失败、被上司批评、婚恋挫折等)、身体不良状况(如长时间加班劳累、身体疾病)等因素所引起。它的特点是:

1.时间短暂,此状态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一周以内能得到缓解。

2.损害轻微,此状态对其社会功能影响比较小。处于此类状态的人一般都能完成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是感觉到的愉快感小于痛苦感,“很累”、“没劲”、“不高兴”、“应付”是他们常说的词汇。

此状态者大部分通过自我调整如休息、聊天、运动、钓鱼、旅游、娱乐等放松方式能使自己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若长时间得不到缓解可能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状态,这部分人应该去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以尽快得到调整。

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因为个人及外界因素造成心理状态的某—方面(或几方面)发展的超前、停滞、延迟、退缩或偏离。它的特点是:

1.不协调性,其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与其生理年龄不相称或反应方式与常人不同。如:成人表现出幼稚状态(停滞、延迟、退缩);儿童出现成人行为(不均衡的超前发展);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方式异常(偏离)等等。

2.针对性,处于此类状态的人往往对障碍对象(如敏感的事、物及环境等)有强烈的心理反应(包括思维、信维及动作行为),而对非障碍对象可能表现很正常。

3.损害较大,此类状态对其社会功能影响较大。它可能使当事人不能按常人的标准完成某项(或几项)社会功能。如:社交焦虑症(又名社交恐惧)患者不能完成社交活动,锐器恐怖症患者不敢使用刀、剪。

此状态者大部分不能通过自我调整和非专业人员的帮助而解决根本问题。心理医生的指导是必须的。

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是由于个人及外界因素引起个体强烈的心理反应(思维、情感、动作行为、意志)并伴有明显的躯体不适感。是大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其特点是:

1.强烈的心理反应,可出现思维判断上的失误,思维敏捷性下降,记忆力下降,头脑粘滞感、空白感,强烈自卑感及痛苦感,缺乏精力、情绪低落成忧郁,紧张焦虑,行为失常,意志减退等等。

2.明显的躯体不适感,由于中枢控制系统功能失调,可引起所控制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失调:如影响消化系统则可出现食欲不振、腹部胀满、便秘或腹泻等症状;影响心血管系统则可出现心慌、胸闷、头晕等症状……

3.损害大,此状态之患者不能或勉强完成其社会功能,缺乏轻松、愉快的体验,痛苦感极为强烈,“哪里都不舒服”、“活着不如死了好”是他们真实的内心体验。

心理医生对此类患者的治疗一般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手段。在治疗早期通过情绪调节药物快速调整情绪,中后期结合心理治疗解除心理障碍,并通过心理训练达到社会功能的恢复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测验

脱鞋方式见人心

人们都习惯下班回家后,在门口脱下了鞋子,从脱下鞋子的摆放形式,可以反映出你性格的中心部分来。现在来测一下,你是什么样的性格。

A.鞋尖朝入口处排好。

B.鞋尖朝进去的方向排好。

C.就是脱掉的样子。

D.由同住在一起的人帮你排好。

测试结果

A型:这是所谓的“先苦后乐型”。凡事都要准备得万全,是追求完美的人。你会压抑感情,喜怒不形于色,遵守社会规范而行动。就精神分析学来看,你的道德心和伦理感相当强烈。最好稍微卸下肩膀上的负担。

B型:会适当地考虑方式方法,能够取得社会平衡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办事周到的人。就精神分析学来说,是“自我、超我和本我都取得平衡、调整得很好的人”。总能够予人以成熟的感觉。

C型:完全不考虑社会体制和规则的类型,以追求自我欲望为中心。较冲动,喜欢自由奔放的生活方式。就精神分析学上来说,是“本我”较强烈的人。如果往好的方向发展,当然很好;但是,如果往坏的方向发展,就会变成“任性”。

上一篇:逻辑思维训练题下一篇:清洁卫生保洁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