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精选7篇)
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处理问题的能力
一、单选
1.()是指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要求。(单选 2 分)
[A]合法性思维 [B]权利义务思维 [C]公平正义思维 [D]责任后果思维
2.在听证会结束后,由()人民法院审委会对听证会结果进行评估,综合各方意见和建议提出客观、公正的处理意见,并最终由主管领导签署非正常上访终结意见书。(单选 2 分)
[A]最高 [B]高级 [C]中级 [D]基层
3.党的()提法更进一步,不仅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还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单选 2 分)
[A]十五大 [B]十六大 [C]十七大 [D]十八大
4.2011年1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同志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正式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单选 2 分)
[A]吴邦国 [B]胡锦涛 [C]温家宝 [D]习近平
5.()同志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单选 2 分)
[A]邓小平[B]胡锦涛 [C]江泽民 [D]毛泽东
6.()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
[A]2006 [B]1999 [C]2010 [D]2007
7.现场办公与其说是“亲民”,更多时候可能是扰民,甚至是漠视基本的行政程序。(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8.多年来,尽管党和政府不断强调法治建设,但法治问题依然非常突出。(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9.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非正常上访行为,则依法予以()。(单选 2 分)
[A]取缔 [B]逮捕 [C]打击 [D]罚款
10.从法的一般原理出发,权责一致原则是()的要求。(单选 2 分)
[A]最高 [B]合理 [C]基本 [D]不合理 11.依法治国,首先是依()治国。(单选 2 分)
[A]民法 [B]宪法 [C]刑法 [D]经济法
12.()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
选 2 分)
[A]六 [B]七 [C]八 [D]九
27.在科层制的行政领域,处理问题需要尊重最基本的规律和原则,即行政程序和相应的责任制度。
[A]正确 [B]错误
28.()认为法治就是对法律的普遍服从,同时法律本身应该是良法。(单选 2 分)
[A]亨廷顿 [B]丹宁勋爵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29.依托(),各省级高级人民法院审委会采取听证会的形式,召集上访人、办案人、各方代表面对面沟通。通过各方代表各抒己见,达到明辨是非、化解矛盾的目的。(单选 2 分)
[A]“信访一级终结机制” [B]“信访二级终结机制”
[C]“信访三级终结机制” [D]“信访四级终结机制” 30.()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单选 2 分)
[A]德治 [B]法制 [C]人治 [D]法治
31.()报告明确把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密切联系在一起了。(单选 2 分)
[A]十五大 [B]十六大 [C]十七大 [D]十八大
32.()是党的宗旨在法治领域的具体贯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单选 2 分)
[A]依法治国 [B]执法为民 [C]服务大局 [D]党的领导
33.()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单选 2 分)
[A]依法治国 [B]公平正义 [C]服务大局 [D]党的领导
34.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在法律上是权利义务主体,而不是可以随意侵犯的客体。(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35.()是国家根本大法。(单选 2 分)
[A]宪法 [B]民法 [C]刑法 [D]行政法
36.领导干部在视察过程中,需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做到各在其位、各谋其职。(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37.两千七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仲提出了“()”的思想。(单选 2 分)
[A]以法治国 [B]以人治国 [C]以德治国 [D]以政治国 38.()是制度和规则的权威和成熟的表现形式。(单选 2 分)
[A]法律 [B]经济 [C]文化 [D]政治
39.单纯发展经济,有时候并不一定能完全解决社会秩序问题。(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40.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通过十年的努力,依法行政的目标是建设()。
[A]责任政府 [B]法治政府 [C]法制政府 [D]阳光政府
41.党的()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单选 2 分)
[A]十五大 [B]十六大 [C]十七大 [D]十八大
58.()既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单选 2 分)
[A]执法公正 [B]立法公正 [C]司法公正 [D]全民守法
59.从执行党的文件,履行党的义务角度出发,需要把()放在治国理政的核心位置。(单选 2 分)
[A]领导干部 [B]人民 [C]法治 [D]道德
60.理论界对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及走出目前依法治国的困境等问题,都做了深刻的理论阐释。
[A]领导干部 [B]人民 [C]法治 [D]道德
二、多选
1.法治具有()价值,是法治与人治最重要的区别。(多选 2 分)
[A]平等 [B]秩序 [C]安全 [D]公平
2.执法为民是我们党“()”执政理念对政法工作的必然要求。(多选 2 分)
[A]立党为公 [B]执政为民 [C]依法行政 [D]以德治国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国家就要()。(多选 2 分)
[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B]把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
[C]崇尚人治和法治相结合
[D]依法行政,依法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4.所谓平等包括()。(多选 2 分)
[A]起点平等 [B]结果平等 [C]机会平等 [D]规则平等 5.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多选 2 分)[A]唯一可以实现的是规则平等
[B]平等主要是法律适用上的平等,不是指法律内容上的相等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不排斥差别对待 [D]平等还应当包括空间上的平等与时间上的平等
6.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是要把()有机统一起来。(多选 2 分)
[A]坚持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做主 [C]依法治国 [D]社会主义制度 7.允许公民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有利于()。(多选 2 分)
[A]进一步密切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B]人大更好地行使立法权
[C]加强人民群众对人大工作的监督 [D]人民直接决定国家和社会的重大事务
[A]推进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推进行政管理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各项立法,特别是行政程序立法,也包括健全保障法律执行、运作、实施的各种具体制度,如保障行政公开、公正、公平的各种制度
[B]注重行政执法和推进政府管理方式创新,加强行政决策程序建设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C]注重行政监督和问责,进一步强化政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批评政府、监督政府权利的落实
[D]注重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20、关于依法治国,说法正确的是()。
[A]领导人员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B]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C]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十八大向全党提出这一要求, 对于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广大人民利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保持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这就意味着, 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国理政的能力, 这是对各级领导干部领导能力的一项新要求。也意味着, 在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摒弃陈旧过时的思想观念, 不仅要有政治思维、经济思维, 还要强化法治思维。
1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概念及内涵
法治思维是指人们在法治理念的基础上, 运用法律规范、法律原则、法律精神和法律逻辑, 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推理判断和形成决定的思想活动过程。法治方式是指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活动中将法律手段作为首要选择的方式。思维体现一个人的思想, 而方式则体现了一个人的行为, 思想决定行为, 有什么样的思维模式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方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实际上是一回事, 都是强调要运用法治观念来支配人们的言行。二者的区别在于, “法治思维”强调要求人们在思维习惯中养成运用法治观念来进行思考的习惯;“法治方式”则注重法治观念对人们行为的直接指引和规范作用。因此“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紧密相关, 如果不能养成“法治思维”, 要在实践中准确有效地运用“法治方式”来解决问题无异于天方夜谭。
当前, 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状况又如何呢?今年初, 《领导文萃》对福建省的一些官员和百姓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 当被问及“你认为现在的官员有没有法治思维”时, 50%的官员认为“有”;而民众中认为“基本没有”的占57.4%;在被问及“你认为大多数官员在决策和处理问题时, 是否运用法治的方式”时, 66.7%的官员认为“基本有”, 而55.7%的普通民众则认为“没有”, 只有3.3%的认为“有”[1]。可见在这两个问题上, 官员与民众的认同度差距较大, 官员对自身是否有法治思维比较有自信, 而民众的看法却没有这么乐观。倒是在被问及“你怎么评价官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的能力”时, 官员与民众的总体评价趋于一致。75%的官员和66.7%的民众认为“能力一般”, 20.8%的官员和32.8%的民众认为“能力很弱”[2]。这次问卷调查表明, 民众对官员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评价很低, 大部分官员也都显现“本领恐慌”, 提高官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的能力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和期待。
与此同时, 从被曝光的政府部门个别领导干部履行职责时违法甚至犯罪的案件中可以看出, 公权力的行使者因为缺少法律思维, 并没有形成依法办事的习惯, 法律意识还是比较薄弱。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仍然存在, 以权代法、以权压法的事件时有发生, 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尚未完全树立。一些领导干部在决策和解决问题时缺乏法治思维, 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仍然对经济发展与法治建设的关系存在认识误区, 往往无视法治, 甚至践踏法治以谋求地方的经济发展, 缺乏最基本的法治思维方式。在社会管理和社会矛盾化解的方式方法上, 也呈现出运动式治理模式, 存在一种明显的非规则化倾向:有的崇尚“花钱买平安”, 鼓吹“人民内部矛盾人民币解决”;有的甚至采用暴力维稳, 把维稳与维权对立起来[3]。这些都是法治思维、法律素养欠缺的表现, 背离了法治发展的要求。
2 为什么领导干部需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国理政
2.1 是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时代要求
从党的执政历程来看,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更加体现了党的治国理念, 也是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时代要求。我们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 始终并愈加重视法治建设。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党的十六大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党的十八大报告不仅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更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在这一大背景下,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首次被写进十八大报告, 成为全党上下的共同要求。法治日益受到重视的进程, 体现着我们党在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对执政规律的深刻把握, 对执政使命的勇于担当, 对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自觉, 这也意味着党要依法执政, 政府要依法行政, 意味着执政者要时刻用法律标尺来考量自己的行为。
2.2 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
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 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我国法治的进程, 凸显政府推进的特征, 所以在大多数社会成员法律素养还不高的情况下, 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提高法治意识和健全法治思维, 身体力行地弘扬法治精神, 做到依法行政, 依法办事, 严格遵守法律, 才能树立法律的权威, 普通公民才会从领导干部身上感知到法律的价值, 从而形成良好的法治意识和自觉守法的法治思维, 这样才能在全社会有效地弘扬法治精神, 为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实施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
2.3 是转型期创新社会管理的迫切要求
当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利益调整引发的社会矛盾大量凸显, 社会结构多元多变, 社会管理环境从静态封闭走向动态开放, 社会管理对象从“单位人”转为“社会人”, 社会管理领域从现实社会延至虚拟社会, 社会管理要素纷繁复杂, 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社会管理中, 一些领导干部运用法律武器解决复杂的社会矛盾还不能得心应手, 缺乏法律意识、欠缺法律知识, 说“法外话”、开“法外情”, 引起群众不满, 丧失群众信任。更有一些领导干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现象时有发生, 这既阻碍了群众正常的利益诉求, 也损害了群众的合法权益, 更成为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的部分诱因。因此, 要从根本上推动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以创新的思维转变社会管理模式。
2.4 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现实要求
十八大报告为我们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奋斗目标, 深化改革成为我国加快发展的迫切要求。改革需敢闯敢干, 大胆突破, 但敢闯敢干不等于无法无天、无所顾忌。改革必须在法律框架内推进, 绝不能以破坏法制为代价。只有把改革真正提升到制度、体制、机制建设的层面, 通过法律的形式, 形成社会共识, 才能成为推动改革的根本力量, 才能保证改革不为各种不确定因素所阻挠, 同时整个社会为改革所付出的成本和代价才会降到最低。事实上, 只有遵循法治的路径, 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 才能积极稳妥推进改革,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3 领导干部应具备的法治思维
只有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和内容, 才会形成符合法治价值追求的法治思维。就治国理政来说, 领导干部起码应具备以下思维。
3.1 法律至上思维
十八大报告提出, “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 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不管涉及什么人, 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 只要触犯党纪国法, 都要严惩不贷。”
对于领导干部而言, 树立法律至上思维, 就是要摒弃长期以来执政过程中的人治思想。人治实质是个人的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 个人的权威超越法律的权威。从某种意义上讲, 人治也不是一无是处。但是辨别法治与人治的优劣, 不能只看眼前, 在问题的快速解决上, 人治有时的确比法治有效, 例如通过领导关注和过问满足利益诉求的手段, 会比司法诉讼的途径更便捷。人治手段, 可能一时立见成效, 但在建立长远稳定的秩序、保持社会持续发展上, 人治远远无法与法治相提并论。
3.2 合法性思维
合法是一切行为的底线, 所以法律思维又表现为合法性思维, 凡事要从“是否合法”作为思维的出发点。从法理学上说, “合法”包含“目的合法、权限合法、程序合法、内容合法、手段合法、结果合法”等六个方面的内在要求。领导干部行使公权力时, 无论是决策, 还是执行, 或是解决社会矛盾、纠纷, 首先要看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要求, 包括行为的权限、行为的内容、行为的手段、行为的程序、行为的目的等方面是否全部合法, 一个环节不合法, 那整个行为就违法, 不仅无效, 而且要受到追究。
在这里, 我们尤其强调“程序合法”。“正义不仅要实现, 还应当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随着法治发展的不断进步, 老百姓的权利诉求日益增加, 对公平正义的要求也逐步提高, 不仅要求实体结果上的公正, 还追求程序意义上的公正。因此, 法治思维要求领导干部作出重大决策, 实施行政行为, 必须按照法定程序和正当程序办理。坚决克服重结果、轻过程, 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思维, 树立程序正义、违反程序即违法的观念。
3.3 人民主权的思维
人民主权的思维是所有法治国家最基本的宪法原则。它认为本来人民是主权者, 政府是人民的工具, 官员是人民的公仆, 但往往异化为公仆拿了人民给予的权力来压迫人民。因此要以性恶论、契约论和制衡论为起点, 以权利治权力, 依法治官、治权。人民通过制定宪法和法律对政府既授权又限权。人民授予你的权力, 你必须尽责行使, 懈怠即失职。法律上没规定的, 是人民保留了, 你不能行使, 行使即违法。所以法律对政府是“无法不行政”, 而对人民则是“法不禁止即权利”。领导干部要树立人民授权、权力有限、依法行政的法治思维。
3.4 权利义务思维
树立权利义务思维, 就是要求领导干部把“为人民服务”的传统思维, 转化为保障每个公民权利的法治思维。这一思维的形成, 关键要掌握两个核心:
1) 公民权利第一。建设法治政府的第一要义是保障公民的权利。各级领导干部要认识到, 只要法律没有禁止的行为, 公民都可以做, 这是公民自由的基础。公权力不得在没有法律规定的情形下, 做出损害公民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义务的决定。当前要坚决纠正打着“公共利益”旗号强制拆迁、低价征收的行为, 坚决克服违法发文件收费等增加群众义务的行为, 要保障以公民财产权为核心的各种权利。
2) 正确使用公权力。目前, 我国的权利 (力) 状况是公权力强、私权利弱、公权力经常侵犯私权利。树立和运用法治思维, 就是要树立权力是经过法律赋予的理念, 就是要树立权力不得滥为的理念, 就是要树立权力是用来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的理念。权力永远要受制于权利, 服务于权利, 自觉做服务型政府, 做人民的公仆, 这是法治思维的核心。
3.5 公平正义思维
公平正义是法治的根本价值。治国理政、行使权力要以追求、维护公平与正义为价值尺度。坚持公平正义, 在制定规则时, 不能只考虑多数人, 而忽视少数人诉求, 要照顾弱势群体, 防止“多数人暴政”, 求得各类群体诉求的最小公约数;在调整利益关系时, 要坚持“帕累托最优”, 即让部分人受益, 但保证全体人少受益至少是不受损失;进行决策听证时, 选择代表要均衡, 不能只选那些有利于决策通过的阶层代表。
在培养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过程中, 尤其应注意摒弃一些非法治的思维:
1) 法律虚无主义思维。有些人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就是对法律不断突破的结果;认为法治会束缚社会管理的手脚, 阻碍经济发展, 妨害实现发展目标;不少领导干部认为在现行体制、机制和制度下强调法治思维, 就会妨碍本地区、本部门的发展。这样的观点, 理论上错误, 实践上有害, 更非中国特色。
2) 法律工具论思维。有这种思维的人是将法律看作一种可以朝令夕改的纸上文字, 而非心中信条, 在实际工作中有选择地适用法律, 有利于自己的就办, 不利于自己的就不执行。需要时, 法律是个宝, 可当尚方宝剑, 不需要时, 则束之高阁。
3) 法治重在“治民”思维。这种思维认为法律是一种权力之下的产物, 将法律看作是“治理”百姓的手段, 而非将其看作是用来尊重和保障公民合法权利的准则。一些地方发生群体性事件而事态愈演愈烈, 就是地方领导对公众采取高压态势、寄希望于“治民”的错误认识。这一认识恰恰偏离了法治的核心, 与法治精神背道而驰。
4 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的几个关键环节
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 靠过去运动式的普法教育是难见成效的。法治思维不单单是要求领导干部学习法律知识, 更重要的是坚信法律的作用, 认同法治的价值, 所以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4.1 树立法治自信, 多讲“法治话语”
调查显示, 不少领导干部对建设法治国家的信心不足, 因而对于法律往往是“讲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 遇到问题干脆不要”, 依然固守“领导的看法是最大的法”这样一种人治的观念[4]。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作为领导干部也要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的自信。要认识到, 法治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晶, 是被人类历史反复证明并为当代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了的先进的治国方略。法治是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 是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是以和平理性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的最佳途径, 是有效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优选择。因此, 培养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 首要的是树立法治的自信, 形成对法律的信仰。伯尔曼曾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 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培养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提高法治方式能力、建设法治社会必须建立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 使法律成为人们的信仰。
同时, 我们建议领导干部除了学法、知法、守法外, 还要养成多说“法治话语”的习惯。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法治语言是法治思维的载体。公共话语体系中缺失“法治话语”, 凸显的是法治素质的堪忧和法治信仰的危机。在大力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 领导干部要自觉抵制那些官僚习气、独断专行、不负责任的“人治话语”, 多说文明理性、有责任感的“法治话语”。全社会要培育一个文明理性的“法治话语”环境, 营造倡导说“法治话语”的氛围, 让“法治话语”成为领导干部乃至全社会的“普通话”[5]。
4.2 加大制度建设力度
制度建设方面, 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要健全组织法制, 保证行政机关按照法定权限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要进一步完善推进行政管理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各项立法, 特别是规范领导干部决策权、执行权方面的法律和程序。
2) 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建设, 健全程序规则, 保证行政机关按照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如制定和完善保障法律执行、运作、实施的各项具体制度, 保障行政公开、公正、公平的各项制度等。
3) 建立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和选拔任用机制, 将法治指标纳入政绩考核体系。这是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关键。现行政绩考核体系多重视经济、社会、人文、环境等诸方面, 唯独缺少法治考核标准的指引。各级政府和官员为了谋求政绩, 考虑较多的是经济指标的增长, 缺少对法治建设的关注。一些不符合产业政策, 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企业屡封不闭、屡关不停的根本原因就是政府的违法行政。还有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谋求财政收入, 对野蛮暴力拆迁视而不见, 土地违法屡禁不止, 引发了社会矛盾和冲突。究其内在根源, 很大程度上与当前对领导干部的评价激励机制密切相关。衡量各项工作的优劣、成败都是围绕着各种硬性的、具体的发展指标、任务, 很少审视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及其所领导的地区、部门的法治生态和法治环境。今后, 应探讨建立适应科学发展观和法治内在要求的干部绩效考核评价机制, 将“法治状况”引入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和选拔任用标准之中, 并且应该占很大的分量, 用一些具体量化、可操作、可测量的指标来评价政府的工作和考核领导干部的工作实绩, 从而形成一种领导干部的全新的考核机制, 才能让法治思维成为领导干部主动、自觉的惯性思维方式[6]。
4.3 有效的监督和问责机制
《领导文萃》调查问卷中, 有50.3%的群众和29.2%的官员认为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的最大突破口是加强监督制约。
要建立有效的监督和问责机制, 必须在已有制度基础上, 总结经验, 制定出切实的机制来。首先, 要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 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 让人民监督权力,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其次, 不断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 促进已建立起来的监督体系和监督制度能够在监督合力和实效上不断增强。此外, 要加强问责制度的完善与实施工作, 如不断健全和强化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 使问责常态化, 保证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有力、有效。
4.4 外部法治环境的培养
外部法治环境包括民主政治、市场经济、理性文化等各种要素以及法律运行环境。法治环境与法治思维是辩证的和互动的关系。改善法治环境, 除了上述我们分析的制度建设、监督和问责几个方面外, 还应该加强全社会法治意识的培养。公众法治意识提高了, 维权意识增强了, 民主意识成熟了, 反过来对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就是一个压力和监督。什么时候领导干部行使权力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就说明形成了正确的权力观;什么时候领导干部勤用法治思维面对问题, 善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 法治才有希望。因此, 法治环境的培养和成熟, 需要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培养和公众民主法治意识培养并行。
十八大报告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中国梦”, 而实现“中国梦”, 离不开法治的护航。要让梦想走进现实, 我们各级领导干部不仅需要具备法律知识, 树立法治观念, 更要把法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用法治的眼光审视问题、谋划工作, 养成遇事找法的思维方式, 树立依法办事的行为方式, 在法治的轨道上深化改革、促进发展, 让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定海针, 成为融通国家、社会、个人价值目标的纽带, 成为美丽中国的护航舰。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培养和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国理政的能力, 势必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对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要求, 成为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的一项常态化的重要工作。文章从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概念、现实意义、领导干部应具备什么样的法治思维以及法治思维的培养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治国理政
参考文献
[1]张朝丽.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之问卷报告[J].领导文萃, 2013 (6) .
[2]罗志坚, 万育隆.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具备和运用法治思维[J].求实, 2012 (8) .
[3]董节英.法治思维从哪里来[J].学习时报, 2012 (12) .
[4]刘武俊.领导干部要多说法治话语[N].人民公安报, 2013-1-10.
关键词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能力提升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号角,规划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蓝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于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因此,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领导干部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事关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落实,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是实施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关键环节
法治是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标志,为当今世界各国人民所向往和追求。我国也顺应潮流选择了法治之路。但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系统工程,有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带头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率先垂范又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从思想和行动两个方面为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指明了具体路径。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如何,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方略能否落地生根。在当今法治日益受到重视的进程中,体现出我们党在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执政规律的深刻把握,对执政使命的勇于担当,对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自觉。这也意味着党要依法执政、政府要依法行政,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依法办事,全体公民要依法维权,依法治国将成为时代的新特征。而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恰恰是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体现,应当成为各级领导干部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提升执政水平、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仍然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八大报告为我们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奋斗目标,深化改革成为中国加快发展的迫切要求,但是面对如何改革,特别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管理等领域内改革路径选择等重大课题,需要全社会凝聚共识、形成合力,需要我们从推进依法治国的高度来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需要我们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凝聚深化改革的法治共识。
二、当前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表现形式和存在的问题
当前,领导干部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能力难以适应依法治国的要求,领导干部明确法治思维、转变社会治理方式任重道远。
从国家层面上看。虽然目前我国的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现行的有效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达9000多件。但仍然不够完善,部门法之间相互不能有效衔接,一旦碰到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时,往往就会各顾一头、各行其是,不能起到互相推动、相互促进的作用,有的法条之间甚至相互抵触,不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从行政管理层面上看。各级领导干部普遍存在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治国的法律意识与其所肩负的职能要求差距很大,特别是官僚主义作风下的长官意识、长官意志依然存在。事实上,基本上都是一把手说了算,如果一把手法律意识较差,其决策和行政行为往往会脱离或者超越法律界限而犯错误或者触犯法律。这同时也是作风问题,官僚主义作风会导致部分决策者或执法者高高在上。有的领导干部凭资历、凭经验办事,有时候违法了自己都不知道,这种情况在不知不觉中还会潜移默化,对下级产生深远影响,导致个人走入凌驾于法律之上的误区,这在现行体制下的每一个层级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和警惕。
从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层面上看。在政策制定中没有依据法律来做,这样的現象比比皆是。如在许多工程项目的征地拆迁过程中,各地补偿标准不一,甚至于同一个县区不同地方补偿标准都不相同,不同的项目也存在同地不同价的现象。再如用于修路的土地补偿价格和用于产业园区建设的土地价格又有不同,这些都表明地方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淡薄,不能一把尺子量到底,不能体现公平公正的法治精神,因而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必然导致有失偏颇。与此同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仍然存在,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尚未完全树立,少数领导干部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现象时有发生,阻碍了群众正常的利益诉求,损害了群众的合法权益,成为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的部分诱因。
从群众知法用法守法层面来看。从“一五”普法到“六五”普法近三十年来,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有所增强,但是仍然存在钻法律空子的现象,这说明法律仍然有缺陷。加之群众没有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和正确运用法律,往往不是从法律角度来提出合法诉求,而是对其有利的、能够立竿见影的就用,否则就不用,法律意识普遍淡薄,导致法律适用过程中存在执行难问题,法院判决书成一纸空文,不能做到遇事通过法律程序解决,甚至“信访不信法”,从而增加社会维稳成本。
三、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立法体制,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这就为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指明了方向。完善各项法律和地方规章,包括党内法规、党的纪律等党规党法在内,都要把法治理念的养成,思维方式的选择和治理方式的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法力制约权力、民主监督权力等方式,多措并举,才能逐步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
(二)深入推进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党和法治政府。党员领导干部必须遵从党规党纪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时刻要绷紧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这“两根弦”,少一些政治“帽子”,少一些行政强迫命令,使老百姓自觉形成知法守法用法习惯,领导干部自觉形成依法行政、依法公正执法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要形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严格执法、依法行政的良好氛围,关键在于要坚决杜绝行政干预和领导干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发展目标一旦确定后,不因领导干部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干部的思路改变而改变,而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按着法治的节奏运行。真正做到人民利益至上、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将利益诉求、纠纷解决纳入法治轨道,为改革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强化学习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执政者的法制意识、群众的守法用法意识,必须强化学习宣传教育,要让法治精神、法治观念入脑入心,成为全民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精神信仰。在学法上,要更加全面深入掌握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的重点要点。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广大党员干部学法,就是要认认真真学习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全面深入掌握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的重点要点。各级党政要加大有关法制培训方面的投入,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及其他相关培训时,要有计划地开办行政执法培训班,丰富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内容,强化案例分析,提高领导干部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能力。就目前来看,我国80%的法律、所有行政法规和90%的地方行政法规都是由政府机关执行的,这就必然要求领导干部了解和掌握大量的法律法规。可以通过法律“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乡村”等工作载体,潜移默化地影响领导干部的法治思想,增强领导干部对法的认知,形成法制意识,提升法律修养。同时要发挥各级宣讲团的作用,把法制宣传作为宣讲团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其独特的专业优势不断提升普法层次,为普法工作增添新的活力和生机。
(四)建立完善科学考评机制,强化监督制约。将依法执政意识和理念融入到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一是将依法执政能力和法律意识水平纳入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績效考评机制,强化一把手考核评价机制,不断提升一把手的法制意识,使其在法治的框架下想问题、做决策、干工作,以解决一把手拍脑袋说了算的问题。实践证明,一把手的法律意识强的地方,工作就不会出事。二是要建立起“德、能、勤、绩、廉、法”等六项具体考核评价指标,以形成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工作制度体系,实现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长期性和常态化,并将这一过程扩展至领导干部选拔、初任培训、升职转任等各环节。三是在制度的设计上,要拓展法治教育工作内涵,既注重事前教育又注重决策执行后的效果评价,促进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形成。形成依法思考、依法决策、依法执政的良好执政环境,以此提升领导干部的法制意识和水平,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水平,造就一大批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依法行政干部队伍,努力做法治型干部,共同为实现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而努力。
田莉姝* 何铭灏**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依法治国的全面落实最终还是要靠人,尤其是党员干部,因为“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1因此必须要“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2
法治思维是基于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对法治的信念来认识事物、判断是非、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以法律规范为基准的逻辑化的理性思考方式。依法办事能力是指领导干部按照法律规定的措施、办法、路径对待和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是一个内在思维活动和外在实践表现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承,对法治建设意义重大。如果没有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作为基础,法治中国建设就难以顺利推进。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主要载体,在贯彻法治思维和践行依法治校方面,党员干部无疑起着关键性作用。
一、提高高校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治校能力的重要意义
1、公平正义精神是高校党员干部依法治校的价值追求
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概念是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3公平正义是法律追求的终极目的,更是公权力追求的价值尺度,因为“法律应是善良和正义的艺术。”4公平正义的精神作为建设法治中国的基本特征和价值追求,也是高校党员干部依法治校的应有之义。它要求高校领导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不能有选择地适用法律,同时反对各种特权。把公平正义的法治思维作为高校党员干部依法治校的价值追求,可以从理念上对高校办学定位、教学科研、学校管理及其发展与改革稳定 * 田莉姝,贵州大学法学院教授。
**何铭灏,贵州大学2014级法律史专业研究生。《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同上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05页。4 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王焕生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等方面提供一种方向性、原则性的指导,调动广大师生的参与热情,发挥其在协调、增进高校党组织与管理部门、群团组织、民主党派和社团协会之间关系的作用。以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来指导高校党员干部依法治校,可以实现党建的价值效应,特别是对推进以用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来全方位占领高校这一依法治校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权利义务对等原则是高校党员干部依法治校的基本要求
权利和义务是相对的,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权利的取得必然有义务的付出,义务的付出也对应权利的取得。高校党员干部在进行依法治校时要不断追问管理机构是否具有制定此种规则的权力,是否具有做出此种管理行为的权利,应当具有何种义务以及学生是否具有做出某种行为以满足学校管理的义务,他们又应当具有何种权利。法定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是法治社会权利与义务的主要存在状态,也是高校党员干部依法治校的基本要求。权利义务法治思维下的对等原则有利于党委、领导班子、党总支部、工会、共青团、教代会、学生会等依法治校主体的地位平等,以平等的地位参与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各个方面,有利于明确权力边界,保证依法治校的阳光化运作。
3、程序正义是高校党员干部依法治校的重要保障
程序正义是这样一种法律精神或者法律理念,体现为特定的主体根据法律规定和法律授权所作出的与程序有关的行为,是法治中国的必然要求,对依法治校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依法治校要求设计出科学的程序、理性的程序、民主的程序、公正的程序。5首先,程序化运作可以为高校科研教学这一中心工作提供规范保障。在程序化中,可以避免出现党建工作与教学工作相脱离的现象,保证党建工作机制与与高等教育事业在密切配合与相互协调中创新;程序性的运作方式保障了依法治校长效机制构建。构建一种教育程序、决策程序、执行程序、监督程序并重的制度合力,以一种长期性、稳定性、根本性的方式运作,保证高校党建和各项行政事务以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的长效机制运作;从整体上保证了学校各项建设沿着正确的航向来规范管理和健康发展。以公开、公正、合理的程序评估可以对 “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坚决予以抵制,一旦发现严肃处理,并对违反程序的行为进行监督、纠正和责任追究。同时,在权力行使中其过程、5 张文显:“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国理政”,《社会科学家》,2014年第1期,第8-17页。步骤、方式、时限等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正当程序要求,6这种程序性的规定从整体上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工作机制建设、服务教学工作建设,保障高校党员干部依法治校。
4、法治思维是高校党员干部依法治校的最终要求
高校党员干部依法治校须通过将程序化、制度化的依法治校路径上升为法律性的依法治校选择,这是高校发展及实践创新的内在需求。以法治的规范性来规避传统高校治理中的人治、德治等社会规范的局限治理,依靠法治、宪法、法律体系形成一种治理的凝聚共识力,保证高效改革与发展的持续性。尊重法律的权威,特别是对工作中选择性的执法、守法现象予以杜绝现象,限制权力的“任性”使用,保证高校各方在法治框架内享受应有的权利和遵守相应的义务。有利于推进高校多领域多层次的依法治理。使基于合理与合法的规则程序来约束权力、监督权力,确保各项教学管理问题有序依法解决,绝对不违反法律。促进各项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章程》、《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基本标准》等法律法规进行,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肃惩处超越权限范围的行为,保证法律主体在法定的权限内,以符合法定的程序和方式保障依法治校。
5、提高高校党员干部依法治校能力是依法治校的现实要求
近年来,校园违法案件时有发生,在校学生的犯罪率呈上升趋势,高校因行政管理违法而被诉的案件也在增加,如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拒绝颁发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案,黄渊虎诉武汉大学学籍与户籍管理案等,引起了法学界极大的注意。部分高校在招生、学术管理、职称评定、人事管理、学生日常管理等诸多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违法性规定,校规大于法规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现象严重败坏学校和师生形象,究其原因,高校党员干部法制观念淡薄、依法对学生实施教育与管理的能力不强,缺少依法治校的科学管理机制是其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有的党员干部缺乏权力监督,养成唯我独尊,为所欲为,以“人治”代替“法治”,违法办学、违规招生、违规收费等问题不时出现,学校管理者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也不高。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进展产生了消 6 姜明安:“再论法治、法治思维与法律手段”,《湖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第75-82页。极影响,必须进一步转变职能、深化改革、全面加快推进依法治校。提高高校党员干部依法治校能力能够促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规范办学行为、营造学校教育法制氛围,离不开依法治校;依法治校有利于增强广大师生法制观念和意识,提高依法办事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自觉性。
提高高校党员干部依法治校能力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只有依法治校,在学校贯彻相关教育法律法规,才能使教学活动依法开展,形成一个符合法治要求的育人环境,更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二、提高高校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治校能力的主要途径
(一)深化普法教育活动,培育法治文化
学法、懂法、用法是提高高校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治校能力的基础,也是依法行政的素质必备。党员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决定其法治思维和依法治校的广度和深度,所以学校要仔细地贯彻执行国家教育系统的普法规划,把法制教育当作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加强学校的法制领导组织机构建设,设立法制副校长、法制教师,实现法制教育的连续性、系统性,实现教学计划、教学课时、法制教材、师资力量“四个落实”。7通过法制常识讲座、案例剖析,廉政警不教育等多种形式,使广大师生能够感受法治精神,提升法律素质,自觉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制宣传环境。
丰富普法渠道,强化宣传部门职能,通过校园广播、建设党建文化网站,校内报纸、开辟红色专栏、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园地和论坛专题与辩论赛互动平台等,加强对法律和党内法规知识的宣传与普及,以推进党建法治文化的普及化、社会化,增强其对高校党建活动和教学活动的辐射功能,从而多层面地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宣传法律知识,吸引高校领导干部及师生广泛参与,逐步形成党员干部带头自觉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法治氛围,不断提高高校领导干部及师生参与依法治校的自觉性和积极性。8
(二)加强高校制度建设,健全高校法制化管理
建章立制是落实依法治校的关键。构建一套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的内容充 78 楼国平:“浅谈新形势下依法治校的意义和对策”,《高教学刊》,2015年第3期,第48页。
周雄文、吴四江:“论高等学校的依法治校”,《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第128页。实、实施有力、监督到位与法制相统一的制度体系制定规章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加强改革、增强学校的自主权为导向,注重内容的规范治理和权力的运行规范,充分体现广大教职员工以及学生的愿望,促使在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上的认同,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体现它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制定、修订大学章程,大学章程是大学的“宪法”,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石,是依法治校的制度保障。9同时,学校还要定期地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对学校内的规章制度进行审查,对不符合要求的或者不协调的一些内部规范性文件、管理制度进行及时地修改、废止,以保证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合理、协调、简洁明了。
(三)健全选人用人机制
利用选人用人这一“指挥棒”和“风向标”,激发高校领导学习法律知识的内在积极性,达到学法、用法、逐渐养成法治思维的目标。10如在选人用人上重视法律素养,在考核中将法律学习情况作为奖惩、晋升的重要依据,逐步推进领导干部法律知识任职资格制度,把法律知识作为选拔领导的必备条件。
(四)完善监督机制
改进和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是落实依法治校的重要抓手。古今中外权力运行的实践证明,制度虽然不是万能的,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比制度更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方式与手段。学校要以教代会为基本载体,凡学校的各项重大决策、学校发展规划、教育教学以及管理的规章制度、学校的奖惩措施、学校财务的收支状况、干部的选拔推荐以及教师职称的评定等情况都要通过教代会向教师公布,实行“阳光操作”,推行校务公开,党员干部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不断完善学校基层民主制度,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广大教职工有知情权、参与权、发表权、监督权,建立健全学校的制约监督机制,实现学校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推进依法治校进程。
三、贵州大学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治校能力的有益实践
依法治校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有效保障。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和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推进 9 田承春、谢云志:“以制定大学章程为契机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第46页。10 张蕊:“加强高校领导法治思维培育路径举隅”,《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年第6期,第92页。依法治校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精神,贵州大学结合学校实际,早在2013年12月30日便制定了《贵州大学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工作实施方案》,全面落实依法治校的工作任务,努力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工作进程,在提高高校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治校能力方面,已经做了有益的尝试。
(一)明确指导思想
《实施纲要》明确依法治校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宪法、法律和法规为依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教育部及贵州省教育厅的要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扎实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增强师生员工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提高学校依法决策、民主管理和监督的水平,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维护学校和师生的合法权益,依法保障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促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二)成立专门依法治校领导小组
为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工作扎实有效开展,贵州大学成立“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推进依法治校工作的组织领导、全面推动、条件保障、检查落实、统筹协调、整改提高和经验推广。同时,设立法律顾问室作为学校日常法律服务机构,对外代表学校处理法律诉讼和各类非诉讼事务,为学校重大决策、重要项目、大额资金使用提供法律咨询意见,为各单位、部门提供法律服务,参与审定学校规范性文件、各类管理规章制度和学校各类合同、协议,组织法律教育培训等。
(三)依法完善依法治校的相关制度和民主决策机制
1、学校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组织制订《贵州大学章程》,并设立专项课题,从多学科多角度对大学章程内容进行论证和分析,保证章程内容既符合法律法规的一般规定,又体现学校自身的鲜明特色。在基础上,又根据法律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建立依法决策、民主参与、自我管理、自主办学的工作机制和现代大学制度,保障国家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要求的贯彻落实。
2、依法建立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学校依法健全学校的领导体制,明确学校党的组织、校长及行政组织、其他群众组织的职责权限,建立学校重大事项决策机制。制订并完善《贵州大学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意见》和《贵州大学关于落实学校领导班子“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暂行办法》,明确党委决策的内容与程序、校长管理 的内容与程序,在民主政治生活中逐步明确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的关系,既确保党委对学校的统一领导,又同时保障校长依法行使职权;通过定期召开党委常委会,进一步完善决策机制,加强学校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决策的慎重性和合理性,从而有效防止决策失误、行为失范和权力失控,做到相互配合、权责统一、依法办事。
3、完善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积极推进学校民主建设,完善民主监督,切实保障教职工对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认真抓好教代会代表提案工作,督促提案的回复和落实。
4、依法建立完善校院两级辅助决策与咨询机构,设立教授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各类专门委员会,对于重大事项决策和专项议题,根据规定程序,提交各委员会讨论,提出咨询意见建议,形成决策方案,充分发挥专家教授治学作用,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5、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推进反腐败体系构建工作,全面规划、分类指导,整体推进:一是加强教育,形成反腐倡廉长效机制。学校从思想道德教育这个基础抓起,不断夯实廉洁治校的思想道德基础。二是强化监督,完善权力运行监控机制。三是坚持把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作为党风和校风建设的工作重点,切实维护全校师生员工的合法利益。
6、积极拓展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渠道。进一步改革完善学校的学生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学生自主管理。制定涉及学生利益的管理规定,并充分征求学生及其家长意见。扩大有序参与,加强议事协商,充分发挥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在民主决策机制中的作用,积极探索学生代表参与学校决策机构的机制。
(四)依法规范办学活动
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实施办学活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实施素质教育。依法保障教育教学管理秩序,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教学质量良好。教师和学生无严重违纪和刑事犯罪行为。
依法促进和谐绿色校园建设。学校以“贵州大学花溪校园扩建二期工程”建设为契机,构建绿色文化生态,塑造和谐校园品牌。建立以人为本的和谐人文环境,搭建民主平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氛围,大力弘扬平等意识,学校在体制和制度上落实和体现师生平等、性别平等、民族平等、管理者与师生平等的理念。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依法聘任教师,依法提供相应工作条件,保障教师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参加进修培训等权利。依法保障教职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和相关的福利待遇,保障教师通过校内民主管理机制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建立和实行校内教师申诉制度。
尊重和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依法维护学生的受教育权,尊重学生人格及其他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保障学生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对违纪学生应以说服教育为主,尊重学生隐私权,按照国家规定向学生收取费用。建立学生安全和伤害事故应急处理程序和报告制度,及时救助受伤害学生,依法妥善处理学生伤害事故。明确学生处分的事实要件和程序,保证当事人的知情权。建立和实行校内学生申诉制度,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建立健全学术自由的保障与监督机制。根据《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制订《贵州大学学风建设实施细则》,依法建立健全保障师生研究自由、学习自由和学术自由的体制、机制。健全学术评价制度,保障各种学术评价机构独立开展活动,建立公平、公正的学术评价标准和程序。
大力推进信息公开和办事公开,全面推行校务公开工作。通过校园办公网和各单位、部门主页,及时公开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决策和涉及师生员工权益的重要事项,注重公开职能部门的管理权限、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办事结果和监督投诉渠道,涉及学校招生政策、收费项目与标准等事项,及时向社会公开,不断增强学校政策和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师生和社会监督。
(五)完善学校权利救济和纠纷解决机制
把法治作为解决校内矛盾和冲突的基本方式,建立并综合运用调解、申诉、仲裁等各种争议解决机制,依法妥善、便捷地处理学校内部各种利益纠纷,依法健全校内纠纷解决机制。
完善教师学生权利救济制度,制订《贵州大学听证制度实施办法》,引入听证程序,尊重和维护师生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贵州大学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明确了学校普法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对象与要求、工作步骤与安排、组织领导与保障措施等,将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 育,作为推进依法治校,加快学校改革和发展步伐的一项重要任务。
注重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利用校报、广播电视台、宣传橱窗等宣传阵地加大宣传力度,以学习宣传宪法为核心,进一步学习宣传国家基本法律制度,提高广大师生员工参加普法学习的自觉性,激发广大师生员工学法守法用法的积极性,大力提高师生员工的宪法意识、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
注重法律基础课程建设,把大学生法制教育纳入正规教学,充分发挥法制教育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成立贵州大学法制宣传教育讲师团,为学校法制宣传教育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
开展反腐倡廉法制宣传教育,促进廉政法制文化建设。与省、市、区司法部门进行沟通交流,定期举办预防职务犯罪讲座,加强案例警示教育。进一步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重点部门、关键岗位的有效监督,进一步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推进依法行政、依纪办事。
依法治校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组成部分,提高高校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治校能力是高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法律手段是调整、规范和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的最有效办法。只有以加强法治建设为基础,建立健全与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国家教育事业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依法治校的关键在于依法行政,而能否依法行政则取决于领导干部是否具有法治思维,是否具备依法治校的能力。法治意识淡薄、法治行为能力不足、法治环境缺失,这些均有可能导致了高校党员干部法治思维的欠缺,影响依法治校的效果。本文着重通过对高校中的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和依法治校能力的提升问题进行研究,结合贵州大学的具体实践,以期对当前高校中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能力和依法治校能力有一个客观的描述,发现尚存的问题,并探索提升高校中党员干部贯彻法治思维、进行依法治校能力的途径与方法。本文未能就所有问题都作出探索与研究,可能存在疏漏与错误,在一些方面做得还不够,有待于在今后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3.湛中乐:《公立高等学校法律问题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5.王宪波:“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长白山日报》,2014年11月28日,第005版。
6.罗丽华:“高校依法治校的现状与展望”,《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7.王福友:“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学术交流》,2013年第9期。
8.缪蒂生:“全力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中国司法》,2013年第1期。
9.李步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迈向法治新时代”,《法学研究》,2013年第2期。
10.徐显明:“确立依法治校理念提升依法治校水平”,《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第5期。11.唐景莉:“深入践行依法治校理念——访吉林大学校长李元元”,《中国高等教育》,2015年第1期。
12.刘新军、许放:“试论高校依法治校考核评价体系的指标构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13.陈希:“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人民日报》,2014年12月17日,第007版。
14.王克群:“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前进》,2014年第12期。
15.王丽:“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研究”,《智富时代》,2015年第4期。16.李茂春、吕丽梅:“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求实》,2013年10 期。
17.李芳尚:“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的思考”,《湖北省社会科学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
18.刘志成:“用法治的思维和方式推动组织工作科学发展”,《奋斗》,2015年第3期。19.田承春、谢云志:“以制定大学章程为契机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20.楼国平:“浅谈新形势下依法治校的意义和对策”,《高教学刊》,2015年第3期。
21.李茂林、刘玉威:“大学依法治校的意义、问题与路径”,《北京教育》,2015年第3期。22.张蕊:“加强高校领导法治思维培育路径举隅”,《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年第6期。
23.储著斌:“推进高等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基础——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能力”,《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年第3期。
上世纪六十年代,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1963年毛泽东同志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由此“枫桥经验”成为全国政法战线的一面旗帜。改革开放新时期又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党政动手,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枫桥新经验。“枫桥经验”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服务群众、化解矛盾。最近,总书记就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党委政府适应时代要求,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
调解和教育并重是“枫桥经验”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一个重要特点。调解是解决社会矛盾的主导方式,司法是解决社会纠纷的最终途径,自我化解矛盾对民主法治作用重大。枫桥镇在各居委会、村、甚至重点企业都建立了相应的调解组织,每年成功调处民间纠纷1000多起,成功率97.2%,其中80%在村一级得到解决。枫桥镇在健全普法工作网络的基础上,每年投入20多万元用于法制宣传教育,并对曾有违法行为人员坚持“不推一把拉一把,不帮一时帮一世”的原则。建立健全具有自身特点的基层民主法治是“枫桥经验”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另一重要特点。法制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能照搬西方法律,基层民主法治是推动和提升国家民主法治建设进程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民主法治建设的关键环节。枫桥镇在加强基层民主,完善基层法制建设方面,推动村民自治,保证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提出“民主法治村”建设,建立和完善了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的各项制度。通过“四前工作法”,即组织工作走在预测前,预测工作走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保证了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
一、法治思维的内涵
法治思维, 是执政者在法治理念的基础上, 运用法律规范、原则、精神和逻辑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推理以至形成结论、决定的思想认识活动。而领导干部只有在工作中运用法治思维处理问题, 才能正确运用自己手中的权力, 才能维护政府的威信。所以, 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培养在政府依法治国道路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关键在于提高领导素质, 而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培育是提高领导素质的重要环节。领导素质是领导干部从事领导活动必须具备的道德品德和知识能力的内在条件和涵养, 即领导干部的德、才、学、识、体诸方面素质的总和。既是领导干部建构领导形象、树立威信、实施科学领导的重要条件, 更是运用领导艺术的内在驱动力。加强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的培育, 有助于提高领导干部的领导素质和决策水平, 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能力。
(二) 培育领导干部法治思维, 是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 要求政府以法治的理念、体制、程序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 依靠法治处理在社会主义新时期遇到的新问题、新矛盾。然而,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政府的依法行政与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领导干部不懂法、不守法、不敬法的现象依然存在。部分领导干部法治意识淡薄, 人治思想、特权思想严重, 甚至目无法纪、滥用权力, 知法犯法、徇私枉法, 这些都是群众反应强烈的突出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领导干部法治意识淡薄、法治能力不强等问题, 就要培育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培育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是政府法治化的有效途径。只有领导干部自觉用法治思维进行科学决策, 才能使工作更加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 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二、当前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不足的现状
(一) 官本位思想比较严重。受中国几千年封建专制影响, 一些官本位思想在部分领导干部身上不同程度地体现出来。少数领导干部以官为本, “官老爷”思想严重, 被跑官、买官等现象严重侵蚀了内心, 蒙蔽了双眼, 在权与法的关系上, 有意忽视甚至否定法的公平正义价值, 直接导致一些领导干部在行使权力过程中, 漠视公理和人民的基本权利, 不惜损害人民的合法利益。
(二) 对法律法规的学习重视不够, 掌握不牢。一些领导干部尚未建立对法律的信仰, 缺失法治理念, 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不深入, 对法律知识的掌握跟不上形势的要求。特别对立法法、宪法等有关法治根本问题的理解认识不够, 对重要问题的认识存在偏差, 在实际工作中重形式轻实效。遇到外来压力的时候, 坚持依法办事的原则性不强, 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习惯尚未养成。部分领导干部以“人治”代替“法治”, 唯上的思维、权大于法的思维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在执法司法活动中, 人情案、关系案和金钱案也时刻考验着领导干部能否运用法治思维行使手中权力。领导干部在决策、执行权力及化解各种社会矛盾过程中, 应当增强法治观念, 不断地审视其行为的合法性、权限的合法性、内容的合法性、手段的合法性和程序的合法性。如果发现在决策和执行中确有违反法律的地方, 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地方, 应当本着法律至上和人民至上的原则, 主动及时地纠偏。
三、培育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机制路径
(一) 加强学习宣传, 培养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掌握必要的法律原则、知识是领导干部具有法律思维的前提条件。目前, 我国已经基本普及了以宪法为主体, 包括民事、刑事、行政诉讼等各方面基本法律知识, 广大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在逐步增强。但仍不可否认, 也有一部分党员干部执法司法不严, 甚至讲关系看人情, 损害人民利益, 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他们学法律讲法治是流于形式, 存在于口头而不能付之于行动, 没有真正形成法治思维, 没有将法治思维真正应用到实际中去。因此, 进一步加大普法教育、做好普法教育工作是培养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重要途径。我们不仅仅要对现行法律具体条文进行阐释, 更要普及法学理论基础知识, 灌输法治理念, 使法治思维生根发芽。这是一个长期的、渐进且很迫切的任务, 要形成对包括新入职的、调任的领导干部在内的具有整体性的法治培训机制, 宣传教育方式不能只是靠支离破碎的法治课程或集中式短期活动, 应让法律知识、法治理念在领导干部脑中化为法治思维, 自觉对标正面典型人物事迹, 进而使领导干部养成法治的习惯。对于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与矛盾, 广大领导干部要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去分析、判断以至解决问题, 从而作出科学决策, 形成制度性、机制性化的机制, 以便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 建立科学的法治建设考核机制。法治是目前人类所发现的最佳的治国理政方式。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 归根结底还是源于对政治制度的竞争。法治是现代政治制度的核心, 是国家治国理政能力的重要衡量标志。因此, 各级领导干部要建立法治建设考核机制, 要明确各领域、各体系法治建设的目标、任务、责任;要不断完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以及选拔任用机制, 将法治指标作为考核任用的一项重要内容、重要依据;对那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滥用职权, 讲人情看关系, 造成严重损失后果者, 依法进行处理, 决不姑息;要形成定期向社会公布法治建设考核结果的制度, 积极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三) 领导干部要在实践中不断强化法治思维。理论联系实际, 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深化认识。领导干部树立法治思维、法治观念后, 更要运用法治方式引导人民群众依法表达合理诉求, 鼓励人民群众通过合理合法的程序来解决矛盾纠纷, 避免靠人情、看关系等解决方式。按照法律程序办事, 虽然不一定会是最完美的解决方式, 但是实践证明, 按照法律程序来解决问题, 可以较大程度上实现更好的透明度、合理性。要不断维护法治机制和权威, 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社会氛围;要正确处理好法治思维与经济思维、道德思维的关系, 合情合理、合法合规地解决问题, 以实现决策科学化。
(四)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是有机统一的。党的领导、依法治国最根本的还是要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要体现人民群众的主人公地位。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 保护其参与权、监督权等合法权益, 逐步形成共同推进依法治国理政的积极力量, 营造学法、守法、尊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形成规范有序的监督机制, 坚定领导干部的法治观念, 从而从外部迫使法治思维成为其行为的自觉意识。
摘要:法治思维的培养和运用是我党治国理政的基础, 是党员干部素质的内在要求, 是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然趋势, 针对当前党员干部中官本位思想较重、对法律法规知识掌握不足、法治思维习惯尚未形成等诸多问题, 本文试图通过对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培育机制途径的探求, 以期在党员干部中又快又好地形成依法执政、依法治国理政的思维。
关键词: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提高方法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在一个全新的充满挑战性的阶段,如何正确的看待当前国情,需要领导干部能够用法治思维能力进行判断,对领导干部提出了具有时代特征的要求。针对此习近平同志在不同场合的重要讲话中,不同程度的强调了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提高自身法治思维能力,提高运用法治方式工作的能力。
可以看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完整的提出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的思路,而十六大报告将法治理论的要求范围扩大到公职人员强调了“法制观念”,十七大报告则进一步阐述了“弘扬法治精神”,到十八大报告和习近平同志提出的“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能够明显看出我党的理论路线,形成了党的理论的历史性的突破和创新。
一、领导干部具备法治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
1.提高法治思维能力是满足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执政能力要求的合理提法
十八大报告强调,虽然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到高速阶段,但是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仍将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理论的依据没有变化,仍然要坚定的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思想。这也对全党全国人民指明了前进的目标,即必须全力而有效的推动经济高速发展,并且保证其健康性和稳定性,经济保持高速健康的发展,才能保证社会的进步程度与人民的期待达成一致,才能更好的积累基本的社会物质基础,既要发展物质基础,还要带动和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人民只有自由的享受到需要的精神文化生活,才能感受到基本人权的保障性,大力加强对人权的尊重,让人民群众更好的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社会进步成果全面的惠及更广泛的人群。
2.提高法治思维能力是破解改革、发展、稳定难题之道
我国现处于经济社会重要的发展阶段,面临着改革、发展和稳定几大重要任务,这就对所有的领导干部必须及时合理地调整工作状态,明确前进方向、工作方法的目的所在。近年来,领导干部都在进行深入研究如何加大改革的力度、提高发展的速度,同时要满足社会可承受度,将三者有机协调进行统一,对于领导干部既是工作的难题,也是对我党执政能力的挑战。发展是唯一的目标和方向,我们想要做到提高,想要顺利的处理现有的全部问题,只有也只有依靠自身的提高和发展才能达到目的。改革与发展是经济前行的基本动力和社会进步的促进力,同时带动社会主义制度进行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进而形成健康的循环状态,可知其重要作用就是能够有效而顺利的处理改革和发展中的一系列难题,可以大大促进生产力的解放,还有重要的作用是可以推进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稳定发展。从我党近些年的实践经验来看,改革、发展和稳定就不能优其一,必须同时发展,使其相互促进,进而形成全局健康稳定前行的局面,确保经济社会的稳定前行;反之,则能够阻碍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的稳定。
二、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内涵
依治治国是我党治理国家的可靠方式,领导干部的基本法治思维就是要依据法治的基本原则,在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能够客观地使用,形成稳定的观念。要求领导干部要明确分清人治思维、特权思维与法治思维的对立,法治思维对领导干部提出了运用法律观念合理的使用权力。领导干部具有法治思维,就能够运用法治方式来处理和解决相关的问题。行为方式就成为法治方式,利用法治方式来解决问题从另一个角度也就是打破旧的思维模式,形成能够适应法治社会的新的思维模式。
三、现阶段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经济社会转型已经卓有成效,对于转型期我党面对的各种问题和不断出现的新的矛盾,一些领导干部在解决问题时出现了与我党的法治思想相悖的情况,部分领导干部不能及时的完善自身法律意识,造成无法与转型期的客观要求相适应,法治思维还没能真正贯彻到一些领导干部的工作中,还没有使其成为一种发自内心的迫切要求,上述问题已经在很多领域凸显,笔者将其归纳为如下几点:
1.权力本位,忽视公民的基本权利
由于一些领导干部本身不具备法治思维的能力也没有提高能力的意识,因此对于法治下的权利行使不能很好的把握,一些领导干部还存在较为严重的官本位思想,不重视法治精神,崇尚官本位的权利意识,一些领导干部即使在组织提出官本位的整改意见后,仍旧我行我素,其思想境界无法满足执政要求,将漠视群众的各种权利作为工作的态度。从表现上看,其工作只是按照领导意识作为,而不对群众负责。严重的脱离群众,最终也成为激化和加深矛盾的根源。
2.领导干部对于法律的掌握和熟悉程度无法满足形势的要求
很多领导干部能够意识到法律知识对于做好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也要求领导干部法律素质的具备能够合理的切实成为领导干部的先决要求,将其作为任用干部的基本条件。一些地区和单位虽然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但是没能积极有效的对领导干部进行培训,没有可行的渠道来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素养。一些领导干部学习法律知识流于形式或是基于表面,不能深入的进行学习,甚至是宪法等国家的基本法都没能认真的学习。
四、如何培养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能力
领导干部应该努力培养自身的法治思维水平,否则就无法将依法行政的理念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只有经过系统深入的学习,将法律知识和法律制度融会贯通,这些是无法生而知之或是靠自身的领悟所能获得的。只有学习是唯一可靠的途径,也是了解法律制度的前提。
法律的存在意义基于其实用性,而对于法律约束下的人民,认真遵守形成法律的基础。只有严格执法,才能形成全社会范围内的法治氛围。严格执法成为法治实施中的重要环节。而对于此项重要的环节的控制就由各级领导干部来担负。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将严格执法作为其重要的职责。
参考文献:
[1]陈昊.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是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J].青年与社会:下,2015(7):87.
[2]孙书侠.推进依法治国重在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能力[J].青年与社会:中,2014(12):74-75.
【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推荐阅读:
法治进校园领导致辞06-15
领导者观念与思维创新07-06
法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职责11-08
领导干部问题09-27
领导干部考试11-28
领导干部竞聘11-30
领导干部形象12-21
领导干部党课课件06-17
领导干部述学06-23
领导干部面试试题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