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共管理的视角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改革

2024-08-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从公共管理的视角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改革(精选8篇)

从公共管理的视角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改革 篇1

摘要:中国管理哲学既包括管理他人,曼包括自我的管理。可见。这门学问强调对管理者人格的塑造。这是十分值得我国高校教育借鉴的。但遗憾的是,高校教育在此方面却是差强人意。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对人格的塑造。因此,我国高校教育的未来模式应该是向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

关键词 中国管理哲学;高校教育,传统文化

所谓的中国管理哲学是指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背景而形成的管理模式。它既包括对他人的管理,更包括管理者自我的塑造。日本管理学家廉田胜先指出:“企业成功与否,经营管理占80%的作用,尤其是管理思想、思维方式又是重中之重。”可见,管理者自身思想境界的高低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参照中国管理哲学的这一准则,我们可以很好地反思一下我国高校教育模式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但在叙述这些内容之前,我们必须从中国管理哲学的特点说起。

一 中国管理哲学的特点

西方定义人的本性是邪恶的,中国定义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所以西方管理重法制,即以法制人。中国管理用道德,即以德服人。因而,中国管理哲学的特点是鲜明的,即重视管理者的个人修养。西汉刘歆在《七略·诸子略》提出中国的“九流十家”,即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农家、纵横家和杂家。“九流”在加上属于文学范畴的小说家,合称为“十家”。中国管理哲学对这些流派的思想大多有所涉及。其原因在于,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凝聚了诸多“何以为人”的精华。也就是说,中国管理哲学极为重视人格的塑造和自我的完善。又由于我国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显然这一特点是值得我国高等教育借鉴的。可令人遗憾的是,我国高校就培养大学生“如何作人”这点来讲却是差强人意。

二、我国高校教育的现状

随着我国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的追求远胜于精神。这种表象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以至于我国高等教育也会因此而“随波逐流”。就目前的状况看,高校课程设置已经出现“重经济实用”而轻“内在修养”的倾向。关于这一状况美学大师朱光潜早有洞察,他就曾指出:“教育必须以发展全人为宗旨,德育、智育、美育、体育、群育五项应同时注重。就目前实际状况说,德育在一般学校等于具文,师生的精力都集中于上课,专图授受知识,对以做人的道理垒不讲究。”结合现在来说就是,高校教育过于重视应用学科的传授(如经济学、计算机、艺术设计等),而对人文学科(哲学、美学、伦理学、中国传统文化)却置若罔闻。

对于上述状况加以分析,我们认为原因有二。第一,在今日物质高度发达的社会中,人们更加看重经济。在高考填报志愿时,考生更青睐选择与经济利益密切相关的专业。第二,由于考生的此种需求,各个高校也相继迎合考生的“品味”,将经济,营销、管理等专业视为学校招生的王牌,以此来吸引更多的生源。这一现状在我国的民办高校中表现的最为突出。例如,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各个民办高校的招生简章列举经济、管理、财会、市场营销、计算机、艺术设计等实用性较强的专业。但通过我们的调查,似乎国内还没有一家民办高校开设哲学(或中国传统文化)专业。我想这种情形的原因不证白明。由于哲学是经济实用性不强的专业(但哲学是一个生活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因此从这一学科中很难看到直接的经济利益,为此遭到多方排斥。

其实,从我国目前的大学生就业现状来看,专业对口的就业几率并没有想象的那样乐观。也就是说,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将从事与本专业不相关或是间接相关的工作。这样一来也就造成了大学(特别是本科阶段)的`专业无用武之地。然而,我们现在也不能否认,很多学科在大学中的学习效率要远低于社会。以市场营销为例,毋庸置疑,四年的大学生涯对本专业的帮助要远远低于四年的社会实践所带来的专业感悟。所以,高校教育的重点不应该过于偏向(注意这里说的是不要过于偏向)专业本身的教学,而应付诸于大学生人格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建立。也就是说,“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切皆以传道为先。因为,个人自身修养的完善是从事任何一种职业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的根本。高校学子毕业后,也许会放弃自己的专业(无论是专科、本科、硕士或是博士),但他们不会丢掉自身的作人原则。所以从持久性上看,对学生“如何作人”的培养益处也更为长久,甚至一生。鉴于此种情况,下面规划一下我国高校教育的未来发展就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我国高校教育的未来发展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对高校学生“如何作人”的培养比专业技能的传授更有意义。但值得追问的是,应如何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呢?中国管理哲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重再次为我们的困惑提供了答案。

众所周知,就培养作人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拥有着丰富的资源。如《道德经·第八章》说道:“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改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这句话的主要意思就是说:最善的人就和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从万物索取,它善于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故而最接近于世界的本原——“道”。如其所言,人的行为就应和“水”一样,要善于择地,心胸开阔、沉静,而避免浮躁,为人真诚,说话恪守信用,处事要发挥所长,善于把握时机。再比如儒家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等都涵盖了同类语义。至于具体含义此处不赘。这些文化对高校人才性情的培养,价值观的确立、自身道德理念的完善都是大有益处的。正如孔子云:“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这也就意味着,孔子如果要先用人才,那他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原因在于,礼乐(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塑造人们完美的人格。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切皆以修身为本。在大学生未来的就业中,他们需要的不只是对他人的管理,更需要对自己的约束。“胜人者弱、胜己者强”原由此理。所以,加强高校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有利于人格魅力的提升,它可以作为进行社会实践的基石。而这也就意味着,高校教育的未来的发展模式应该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具体操作就是,即使高校不设有中国传统文化(或哲学)等专业,也应更多地开设相关的必修课程。但要格外注意的是,这种课程的开设应尽量去除以考试为目的的意图(特别是闭卷考试),以此来避免学生对国学的抵触。

从公共管理的视角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改革 篇2

1 高校学生管理与公共管理的本质具有共通性

(1)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开启了高校学生管理的人本价值趋向。“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逐步发展促使教育由以往专制式的精英教育模式向大众化的民主教育模式演进,学生主体意识的日益增强,已经改变了以往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占据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人本管理和服务本位的管理理念已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日益成为高校构建新型管理模式的基本价值趋向。

(2)公共管理理论是以现代经济学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强调公共管理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来改善行政绩效,在公共管理实践中,以公民为核心,把实现公民利益最大化作为政府的首要工作目标。高校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区,学生就是这个社区的公民,具备了社会系统中的公民特性,享有主体地位,那么学校在学生管理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应该是以实现学生的主体利益为目标,健全大学生的人格、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激发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热情,这既是学生管理的内容,也是管理的手段。如此看来,公共管理的本质与高校学生管理的核心目标是具有共通性的。

2 高校学生管理的现实状况

2.1 管理思想落后

2005年9月颁布并实施了新的《全国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从多方面对高等学校学生管理作出了概括性指导和综合性要求,指出在教育教学关系上学生是主体,强调“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本”,体现了国家在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目前学校的主要工作是忙于应付各种指令和任务,处理堆积如山的日常工作和学生问题,管理人员角色定位不清,工作职责范围不明,无法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也多偏向“家长式”“保姆式”管理,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达不到理想的发展愿景和自我实现需求。

2.2 管理体制复杂

我国高校管理机构众多,学生管理没有明确的职能界定和责任内容,与学生利益相关的各职能部门,在解决学生实际问题过程中,经常出现相互推诿现象,管理效率很低。大学生群体的社会结构日益复杂,学生素质呈现出多层次格局,增加了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难度,但管理人员并没有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而按比例增加。在管理结构上,辅导员承担着全部的学生事务,是学生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日常管理、生活照顾、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等工作,造成了他们疏于系统理论学习与学术研究的现状。

2.3 管理方法陈旧

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中心内容就是要求大学生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听从管理者安排,完成管理者的要求。这种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方法没有围绕以“培养人”为工作中心,忽视了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不能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发展自我。”公共管理理论的重要特性,就是要以人为中心,因不同的人、不同的管理环境、不同的管理组织而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高校学生管理的对象是大学生,管理工作必须以学生为出发点,依据社会现实来确定管理内容和管理方法。

3 公共管理视角下的高校学生管理改革的现实路径

3.1 明确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本质

高校学生具备社会系统中的公民特性,享有主体地位,因此学校在学生管理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应该是学生主体利益的实现。学校的服务角色越来越受到大众关注,在学生管理实践中,高校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民主参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努力为学生做好服务工作,在实现路径上,不能依靠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来实现学生利益,而应本着“服务本位”的理念、合作共治的方式来实现学生管理的目标。

3.2 构建学生健康成长的服务体系

学生管理的根本任务就是努力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服务体系,主要涉及与学生利益相关的政策制定、实施和落实,管理组织的职能定位,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服务,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使其健康成长,解决学生在个体发展阶段将要面临的实际困难,预防学生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和提供平台,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3 建立维护学生切身利益的管理制度

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为学生教育管理内容和管理模式提供了合法性依据,为学生教育管理组织体系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形成了长效机制,为后续工作的推动夯实了制度基础,从而使“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和学生的正当权益得到制度保障。主要包括:完善和规范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建立服务本位的学生管理模式的配套机制;结合学生管理的实际情况,在管理过程中适当借鉴公共管理的相关制度:如实行听证制度,畅通学生意见表达的渠道;实施官方发布制度,有效保障学生知情权;积极开展民主评议制度,畅通学生民主参与管理的现实渠道等。

3.4 突显学生管理组织的服务职能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消费意识和维权意识进一步增强,学校为了能够向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周到的服务,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学生服务型组织的建设,重视发挥学生自治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功能。构建服务型的学生管理组织体系,坚持以学生为本,强化服务意识,从“管理”向“服务”转变,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产品和高效便捷的服务。比如:强化学校正式组织的服务职能,加强学生管理部门的日常协调,完善教务管理部门的教学服务和督导,提高后勤管理部门的服务质量;重视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切实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3.5 提升学生管理队伍的服务意识

学生管理队伍包括学校各个岗位的全体教职员工,他们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应坚持“服务本位”的理念,注重人性化的管理,给自己准确定位并履行好服务职责,学校各级领导者要重视学生管理工作并加强协调。一般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要维护学生利益、坚持人性化管理;专业教师要坚持教书、育人、服务三结合,充分体现育人为本;专职学生管理人员,要坚持管理就是服务,管理在于服务的管理理念;后勤管理人员则需努力提升服务能力和质量,让学生满意。学校要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教育,积极灌输“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服务理念,注重激励机制建设,完善奖惩制度,教职员工要不断完善自我,努力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4 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为高校学生管理改革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高等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使高校管理也具备了准公共管理的性质。公共管理视角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在价值目标方面就是要树立“学生本位”理念,一切教育管理行为和活动都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以实现学生根本利益的最大化。在具体的实现路径方面,要明确学生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构建学生服务型的教育管理体系,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队伍的服务意识和能力。改革学校主导一切学生事务的传统管理模式,建立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性管理模式;改革传统自上而下的管理运作方式,建立学校与学生之间双向互动的网络型运作模式;改革学校在传统管理行为中忽视学生权利,依靠规章制度推动管理的模式,建立以学生共识和认同为基础,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和能动性的治理模式。

公共管理理论强调,公共管理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来改善行政绩效。在公共管理实践中,要以公民为根本和核心,把实现公民利益最大化作为政府工作首要的价值目标。政府由统治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逐步实现由“政府本位”向“社会本位”、“管理本位”向“服务本位”的转变。公共管理的内涵和意义在于它的公共性、管理本质的服务性和政府与公民的合作共治性,这为我们在进行高校学生管理改革的过程中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摘要:学生管理是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性工作。公共管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服务本位”,是一种适应未来管理尤其是大学生管理发展趋势的科学理念,我们应该通过改革原有的管理模式,来为高校学生管理改革的推进提供参考。

从公共管理的视角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改革 篇3

关键词:高校;经济政策与体制改革;财政专项资金管理

一、国家经济政策与体制改革内容和影响

(一)预算体制改革。自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出台以来,国家层面在着力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各项工作。预算体制改革主要目的是构建以三年滚动规划为牵引,以宏观政策目标为导向,以规范的项目库管理为基础,以预算评审和绩效管理为支撑,以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为目的,以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为保障,规模适度、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的中央部门预算管理新模式。预算体制改革对高校财政专项经费管理的影响主要涵盖内容如下:预算改革引入项目库的概念,即所有专项项目必须全部纳入到项目库建设,先立项后评审再纳入预算;推动实施绩效预算,加强预算执行考核评价,将绩效管理通过项目库的建设嵌入到专项资金预算编制中;提出三年滚动预算的概念,部分专项经费需要编制三年预算,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

(二)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国务院高度重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要求各地各部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强调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是创新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要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充分释放积极财政政策的有效作用。教育部积极推进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一方面对部属高校建立了严格的预算安排和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挂钩制度,另一方面要求高校签订消化结转结余任务清单,确保盘活工作的推进;此外,不定期的开展专项资金情况检查和巡视工作,促进专项资金执行。高校落实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要求在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做好专项经费的归口管理,保证盘活存量资金的统筹规划工作能层层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存量资金清理、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推进预算执行监督;保证预算执行进度,减少财政专项资金的结转结余。

(三)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随着国家预算体制改革和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的推进,财政部为了进一步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保障财政职能发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从2015年起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办法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涵盖开展全年用款计划编报工作,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加强资金支付管理,严肃财经纪律、细化支付指令;强化预算约束,采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管理,防范和控制财政资金支付风险,保证财政资金安全规范有效使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要求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从以下方面开展:所有财政专项资金要根据需要报送用款计划,细化到二级明细项目,加强预算执行事前规划,提高用款准确性;财政授权支付指令填写到经济分类款级科目,从财政资金支付口令中可以追溯到资金执行内容,全方位掌握专项资金用途;按照明细项目嵌入预算信息关联码,资金支付与明细项目一一对应,对资金流向动态监控。

二、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现状

(一)立项环节缺乏可行性研究。财政专项项目在校内立项环节中,通常缺少统筹学校事业发展立项的长效机制,各专项主管部门在立项时随意性较大,很少考虑到年度之间的延续与衔接,也鲜有特定的机构或组织对立项内容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评审和论证。

(二)预算编制不科学。财政专项预算编制多为项目具体实施部门编制,预算编制过程没有考虑专项资金预算支持方向对经济分类的影响,绩效目标的设立经常以共性指标代替个性指标,不能很好的体现不同项目的特点,不能为后续专项的预算执行和绩效评价提供科学的预算支撑。

(三)预算执行存在偏差。高校财政资金来源涵盖的项目支出类型多,项目开展过程中有较多复杂情况,在项目内容具体实施过程中计划性和时效性概念薄弱,存在因项目建设需求的改变而脱离预算内容执行、执行进度过慢的情况,因为绩效考核体系建设的不完善,缺少必要的约束机制。

三、加强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建议

(一)严格专项资金立项程序,立项从高校事业发展的角度出发、以项目建设三年滚动规划为切入点,结合预算做好项目立项可行性论证。在机构设置、制度规范、具体实施等方面积极探索,划清专项资金责任归属,层层细化落实项目责任,建立学校、部门、负责人三位一体的体系网络,为项目落实和绩效考评提供体系保障。 规范项目预算编制,结合高校学科建设和专项资金属性的特点,科学、合理、真实地编制预算,按照支持方向细化支出的经济分类,结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专项内容完善绩效目标设立,为专项资金顺利执行和项目绩效评价提供有力的预算支撑和数据依据。

(三)深化和细化预算执行的跟踪管理,资金管理部门要严格参照项目申报书的预算内容对预算支出把关,落实专款专用;归口职能部门对项目建设和落实全程的监督与管理,发挥统筹协调的作用,强化预算管理,从账户管理、预算执行到资金支付实施全面动态跟踪管理。

(四)重视绩效评价,建立项目执行的约束机制,按照资金属性成立校内专项资金的工作小组或专家委员会,对项目从立项到执行情况进行绩效评审和考核,落实对专项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绩效管理,发现问题、研究分析、督促落实,为预算执行确立合理的约束机制。

参考文献:

[1]赵传仁.从项目库管理改革看财政专项资金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4,(30),88-89.

[2]陈铭.高校教育资金监管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从法学视角看供热取暖制度的改革 篇4

从法学视角看供热取暖制度的改革

于洪军

近些年来,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我国北方城市冬季供热中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了。一方面取暖费难收,逐年拖欠的额度越来越大,据黑龙江日报网站转载的报道,截止年底,哈尔滨市历年拖欠的取暖费已高达九亿多元;另一方面取暖方室温低、严冬挨冻的呼声不绝于耳。这两个方面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在有的地区,一年一度的冬季供热已经陷入了因境,成了一个老大难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提出了一些对策。如:取暖费“暗补变明补”,“分户供暖”、“分户计量、分室测温”、建立“城市供暖保障体系”等。但是,在这些探讨中,从技术视角考察的多,从法学视角考察的少。以致目前对供热取暖规律的认识及根据这些认识提出的改革方案,还都存在着明显的局限。笔者近两年曾主要从法学视角对供热取暖关系做了一些研究,现根据初步研究所得谈谈笔者对供热取暖关系的认识,及对供热取暖制度改革的一些设想,权作引玉之砖。

一、供热取暖关系――特殊的买卖合同关系

从民法学角度来考察供热取暖关系,我们会很自然地看到供热取暖法律关系归属于哪类法律关系,也会很容易地发现供热取暖法律关系的某些特殊属性。

首先,我们会看到供热取暖关系属于供热方与取暖方之间的一种买卖合同关系。我国《合同法》将“供用热力合同”与供用电、水、气合同规定在一节里(《合同法》把这种合同称作“供用热力合同”,为了便于理解,本文把它称作供热取暖合同)。但从法律关系的划分上,供热取暖合同关系应当归属于买卖合同关系。此法律关系的主体是作为经营者的出卖人,即供热方,和作为消费者的买受人,即取暖方;客体是热能;内容是供热方享有收取取暖费的权利,承担着提供符合标准的热能的义务,和作为经营者应承担的其他义务,取暖方享有取得符合标准的热能的权利,和作为消费者的其他权利,承担着交付取暖费的义务。供热方与取暖方所交易的是热能这一特殊的商品。故供热取暖合同关系应属于买卖合同关系,应受合同法及其中的买卖合同法律规范的调整,同时还应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法律规范的调整。

其次,我们会进一步发现供热取暖这种买卖合同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买卖合同关系。其特殊性有以下三点:

一是买卖的商品特殊。也即法律关系的客体特殊。供热方与取暖方通过合同所买卖的商品是热能。根据《传热学》的理论,“凡有温差,就有热量自发地由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这证明,热能这种商品有幅射性、传导性。由这种幅射性、传导性所决定,热能便表现出两种特殊性:第一,取暖方共享性。在一建筑物内,一家取暖,四邻受益。热能的买卖并不是象水、电、气的买卖那样,一家一户分别买受、独自享用、互不相干。第二,热量与室温的不对应性。现在建设部等八部、委、局已经提出要“逐步取消按面积计收热费,积极推行按用热量分户计量收费办法。今后,城镇新建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凡使用集中供热设施的,都必须设计、安装具有分户计量及室温调控功能的采暖系统,并执行按用热量分户计量收费的新办法”。但热量多少与室温高低虽然存在正比关系,但二者的关系并不是对应的。购买同量的热能,因四邻室温不同或所处位置(居中、边角、底层或顶层)、朝向的不同,室温就会大不相同;享受同样的室温,也会因四邻室温或所处位置、朝向的不同而需要购买不同量的热能。

二是国家对其管理特殊。一般买卖合同关系,遵循的是“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当事人可以自由地订立、变更、转让、解除合同。国家管理市场,市场引导当事人的行为。而供热取暖合同关系则不然。为实现节能,国家建设部2月18日发布的《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第七条规定:“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节能要求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委托工程项目的设计”,第八条要求“严寒和寒冷地区设置集中采暖的新建、扩建的居住建筑设计,应当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根据这一规定,北方在部分地区购买楼房的业主与供热企业之间的供热取暖合同是国家强制订立的,供热室温标准、供热价格也是由政府部门确定的。这说明,国家对供热取暖合同关系是实行着特殊管理的。这种管理是必要的。不管是经营者还是消费者均应服从政府的依法管理,绝不能象买卖一般商品那样,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自由买卖热能。

三是合同的订立、转让、终止特殊――与房屋的买卖、租赁同步。在一般的买卖合同关系中,一方要约,另一方承诺,买卖合同就订立了。供热取暖合同的订立不是这样。因执行集中供热的规划,  建筑物的供热设施是随所依附的建筑物的兴建而兴建、安装的。因此,就住宅楼房而言,住户一经购买房屋,就等于以自已的行为表明,他承诺了相应的供热企业的供热要约,供热取暖合同随房屋买卖合同的订立而订立(或者是从开发商那里全部受让);如果有一天住户将该房屋卖掉或者出租,那么,他也就同时将供热取暖合同中属于取暖方的权利义务全部转让给了房屋买受人、承租人,供热取暖合同随房屋的出卖或出租而转让;而只要业主或房屋使用人对房屋的所有权或使用权没有消灭或终止,供热取暖合同也就不会终止。

作为业主或房屋使用人,购买或承租了房屋而拒绝取暖,即拒绝订立或受让供热取暖合同是不可思议的;作为供热企业,对业主或房屋使用人拒绝供热,同样也是不可思议的。所以,只要你是房屋所有权人或使用人,那么你就与供热企业存在着供热取暖合同关系,供热取暖合同的订立、转让、终止,与房屋的买卖、转让同步。这一点,不仅与其他买卖合同不同,就是与相近似的供用电合同、供用水合同也都有很大的不同。

二、对供热取暖关系认识的误区及改革难点。

近些年,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大环境下,人们对供热取暖关系的认识存在着以下两个误区,与此相联系,供热取暖制度的改革也存在着两大难点。

第一个认识误区,是因袭计划经济的思维习惯,把供热取暖看作是政府的一项福利事业,没有把供热取暖关系看作是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一种买卖合同关系。这一认识误区当然是计划经济传统的产物。由于这一认识误区的存在,多年来,供热取暖双方很少有订立书面合同的。有的供热企业只知道张贴政府文件收费,不严格履行供热的义务;有的取暖居民只知道享有取暖的权利,不愿履行交付取暖费的义务,或者是交付了取暖费,而不问供热温度是否达到了标准。政府也主要靠行政手段解决供热取暖中的矛盾,很少从完善合同,科学地、明确地设定双方权利义务入手进行管理。

这一认识误区,形成了供热取暖制度改革中所无法回避的一个难点,即:拖欠取暖费与供热达不到标准两个问题的恶性循环。在对供热取暖制度改革问题的讨论中,人们已经基本上走出了上述的认识误区,在热商品化、市场化、停止福利供热、变暗补为明补等方面基本上形成了共识。但是,由于多年来旧认识、旧体制所造成的问题并没有解决,改革是在现有的条件下进行的,故无法绕过这一难点。

第二个认识误区,是把热能看成了与水、电、气同样的商品,忽略了热能这一商品的幅射性和传导性所带来的特殊性。由于这一认识误区的存在,人们在进行供热制度改革、考虑节能和付费公平的时候,比较一致的想法,就是安装热计量表、实现分户

计量、按用热量付费。于是在一些地区便开始推行“一户一阀”,似乎推行了“一户一阀”,供热制度的改革就可以大功告成了。殊不知,由于热能存在着上面提到的取暖方共享性和热量与室温的不对应性,在同一栋楼内,如果有一家不交费,你就是把他的供热阀门关了,他还是能够从墙壁的热幅射中享受到一定的热能;如果有多数人不交费,把这些人的供热阀门关了倒是容易,可是谁来弥补供热锅炉“大马拉小车”所造成的亏损呢?为节能、集中供热所做的规划、设计、施工等工作岂不也前功尽弃了吗?而且,这种认识和做法也与供热取暖合同订立、转让、终止的特殊性相矛盾。

所以,推行“一户一阀”可以,但是,“一户一阀”推行后,如何计量热能的改革难点便突出出来了。如果以供给的热量来计费,那么,一楼内将总供热量按面积均摊计费与各取暖户按实际供热量计费应当各占多大比例?处于不同位置和朝向的用户的.供热量如何计算?有邻居完全或部分关掉阀门的用户供热量如何计算?这些都涉及到复杂的计算,而且都必须在改革中予以解决。否则,供热方与取暖方在实际生活中将会纠纷不断,这当然违背了推行“一户一阀”的初衷。

况且,虽然在新建建筑物推行“一户一阀”容易做到,但将原有的建筑物全部改造成“一户一阀”,则有一个可行性的问题。因为这种改造将要投入相当数目的资金,而且将会因破坏原有的装修,给一些用户造成资金损失。这些资金由政府负担还是由用户负担或是由两方来分担?不可否认,有的地区,政府可能负担得起,有的住户可能负担得起并愿意进行改造。但并不是所有的地方政府都能负担得起,所有的住户都负担得起并愿意进行改造。根据这种情况,国家至少在短期内就不可能通过法律对原有建筑物强制推行“一户一阀”改造。现在的供热取暖制度改革也不能不面对这一问题。

三、供热取暖制度改革的设想

根据上述对供热取暖法律关系的认识,针对当前对供热取暖关系的认识误区及改革难点,结合其他领域的改革经验,笔者提出以下改革设想:

㈠改革的基本思路:变按供热量计费为按取暖人实际享受到的室温计费。现在论者及决策者所设想的“分户计量”、“按用热量付费”并不错。造成用热量计算复杂的改革难点的,是按供热量计费的计量方式不科学。取暖方要享受的是舒适的室温,调整供热取暖关系就是要使取暖方所享受的室温与其所付出的取暖费之间建立起对应关系:要享受较高的室温,就相应地多付费;要少付费,室温就得相应地降低。我们绞尽脑汁地考虑按面积计费与按实际供热量计费的比例,考虑不同住户的位置、朝向、邻居室温以修正其供热计量与计费的关系,目的也是为了建立住户室温与其付费间的对应关系。供热量与室温是不对应的,因而与付费也是不可能对应的。某些住户虽然供热量多、付费多,但室温不一定高,因为有部分热量由于某种原因流失了,该部分住户并没有实际得到;某些住户虽然供热量少、付费少,但室温不一定低,因为该部分住户的住房热量流失相对较少。

这样看来,与其通过供热计量再经过复杂的计算以建立室温与付费的对应关系,倒不如舍弃这种计量方式,改以直接计量室温,直接按室温计费,直接建立室温与付费的对应关系。具体做法是:

1.先研发出一种能够自动记录一个取暖期全部室温情况的记录表,放置在住户的各个厅室内的适当位置,该表能够自动记录供暖期间任何时间的室温,并能在取暖期内的任何时候,计算并显示出该取暖期供热以来的平均室温。如果此表能够自动控制所处厅室的进热管阀门为最好。如果此表不能自动控制阀门,则可在各厅室散热器的进热管处分别安装手动阀门,以控制室温。

2.由法律规定不同气候区内取暖费起算的室温标准,再由当地物价部门通过法定程序确定每高出取暖费起算室温标准一摄氏度每平方米使用面积的收费标准,或曰热能价格(元/平方米度)。取暖费的计算公式是:房屋使用面积×(平均室温-取暖费起算室温)×热能价格。比如:如果法律规定某气候区内取暖费起算的室温标准为摄氏2度,该气候区内某一政府物价部门确定的热能价格是1.25元,那么,一个有60平方米使用面积的住户,当他取暖期内的平均室温为摄氏18度时,他在这个取暖期内应交的取暖费为:60平方米×(18度-2度)×1.25元=1,200元。如果有一个取暖期他关掉了住房内全部阀门,他的室温记录表上的平均室温读数是12度,那么他在这一取暖期内应交的取暖费则是:60平方米×(12度-2度)×1.25元=750元。

3.对不能实行一户一阀控制的建筑物,由法律规定供热必须要达到的最低室温标准,并规定在此类建筑物内热量流失较多的几处厅室适当位置(可由供热方与取暖方代表共同确定)安装室温记录表,以对供热是否达到法定标准及未达到法定标准的程度做一记载。只要室温记录表记载的室温达到了法定供热标准,该建筑物内的任何一个业主或房屋使用人就应当按法定最低室温交付取暖费。取暖费的计算公式是:房屋使用面积×(法定最低室温-取暖费起算室温)×热量价格。

这一思路与按供热量计费相比的优势在于:

1.适应了热能这一商品的特殊性,避开了按供热量计费的复杂性,能够较好地实现供热取暖合同关系的公平,便于操作、管理。

2.较好地解决了尚不能进行一户一阀改造的建筑物的供热方与取暖方的矛盾。

3.成本较低。

㈡尽快制定出科学的、反映供热取暖关系内在规律的供热取暖条例。德国建筑物内的温度总能保持舒适宜人,就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在1989年德国联邦经济部和建设部共同颁布的条例,这个条例如同一个细致入微的老保姆,十几年来一直忠实地照料着人们”。我们要想实现供热付费的有条不紊、室温的舒适宜人,也需要有这样一个老保姆。针对我国法律的制定与实施情况,供热取暖条例应当确定以下内容:

1.确定供热企业应具备的条件,确定取暖方包括房屋业主和房屋使用人。

2.确定不同气候区取暖费起算的室温标准,确定供热的最低室温标准。

3.确定每高出取暖费起算室温标准一摄氏度、每平方米使用面积收费标准的确定程序,也即热能价格的确定程序。

4.确定供热方收取取暖费的程序、期限。

5.确定供热方供热达不到标准的违约责任、确定取暖方逾期交付取暖费的违约责任。违约责任应以抵销违约行为对供热取暖关系的危害为限。以供热方供热达不到标准为例,应规定每降低1摄氏度小时,应向取暖方偿付占总取暖费一定比例的违约金。这一点最为重要,它是我国立法中容易忽略的,但却是法规则本质属性的的体现。只有反映法规则的这一本质属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法律调整社会生活的功效。

6.确定供热取暖合同订立、转让的程序及与房屋买卖、租赁合同的同步关系。

7.确定供热取暖合同的主要内容。

8.确定供热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保障生活水平低于一定标准的住户能够享受供热。

9.确定各有关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及不严格履行职责、超越权限所应承担的具体法律责任。

㈢供热取暖制度的改革方式。建设部等八部委局二○○三年七月二十一日在印发的《关于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了很好的改革思路,但其中也提到了“坚持在国家统一政策目标指导下,地方因地制宜、分别决策”的“供热体制改革试点的基本原则”;还在印发这个意见的通知中说:“‘三北地区’各省、自治区、直

辖市人民政府要选择不同规模的、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区)进行试点,并切实加强对试点工作的领导。”这种改革方式,实际上是在走其他领域改革中任意试点、任意改革、改革权分散行使、无程序改革、无时间表改革的老路。

供热取暖制度的改革如要以较小的成本获得较大的成功,必须要走依法试点、依法改革、统一改革、按程序和时间表改革的新路。具体来说,这种改革方式应按以下顺序进行:

1.由国务院挑选全国优秀的专业研究人才,其中包括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环保学、系统科学及供热技术等方面的专家,成立供热取暖改革软科学研究课题组,由课题组进行调查、搜集资料,吸收现有的有关研究成果,起草两个供热取暖制度改革试点法规,交由国务院讨论、比较、选择、补正,最后通过并颁布一个试点法规,在科学选定的有代表性的试点城市试行。试点法规应确定试点期间和程序。不允许分散试点、任意试点、无期限试点、分散人才资源。

2.课题组分成两个小组,分头对试点情况进行追踪研究,发现、预测全面改革后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在此基础上分别制定出两套供热取暖制度改革的整体方案。该整体方案应包括:新的供热取暖制度模式,新旧制度转换的程序和时间,违反这种程序和拖延改革,各有关部门应承担的责任。

3.由两个小组分别将各自的改革总体方案表现为条例草案。

4.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由国务院讨论、比较、选择、补正条例草案,最后制定、颁布条例,“三北”地区再依照条例规定的程序和时间推行新的供热取暖模式。

按照系统法学中法规则和法律的概念,我国现在并不是没有供热取暖方面的法规则或法律,只是这些法律不科学、不明确和不完备。因此,供热取暖制度的改革,实质上是对供热取暖法律的修改、完善,使之科学化、明确化和完备化。为了实现供热取暖法律科学化、明确化和完备化的目标,首先要深化对供热取暖关系内在规律的认识,深化对我国供热取暖实际状况的认识,然后再根据这种认识、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设计出适合我国的供热取暖制度的目标模式,设计出新旧模式的转换程序和时间表,最后将这种设计表现为法律,通过法律的实施,依法推行新的供热取暖模式。因此,深化认识是首要的和必须的。笔者承认本文关于供热取暖关系的认识还是相当肤浅的,比如对供热取暖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问题的认识就一片茫然。但是,如果按照笔者提出的改革思路,由多学科的专家组成软科学研究课题组来进行研究,相信由此形成的认识不仅会超过某个专家、权威的认识,也会超过各地方政府组织的人员的群体的认识。有了这种对供热取暖内在规律的全面客观的认识,制定一个科学的、完备的、明确的供热取暖法规就为期不远了。这样的新法规实施之日,便是供热取暖制度改革成功之时。

作者于洪军,辽宁思达律师事务所律师,联系电话:0421―4823147(办)、4821199(办)、4823676(宅),邮箱:lnkzyhj@online.ln.cn

参考文献:

1.建设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3年12月1日发布的《城市燃气和集中供热企业资质管理规定》  。

2.建设部等八部委局建城[]148号文发出的《关于印发〈关于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

3.黑龙江日报网站摘自《三联生活周刊》的文章(作者不详):《我在德国过冬天》。

4.《人民网》  生活  2001年12月08日文章:《“老大难”何时不再难?――众口齐话取暖费》。

5.《城镇供热方式及计量收费的探讨》  作者:中国城镇供热协会技术委员会 曾享麟。

6.《供暖分户计量收费模式研究》  作者:长安大学邓沪秋、田安民,陕西省城乡建设学校张宇。

7.《我国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将实现三大目标》  法律之星-中国法律信息网站2003-11-05  16:56:45发表。

8.《杜绝人情强化服务――今冬大庆热费收缴率全省第一》  黑龙江日报社网站  (张大军  记者屈万日)。

9.《对我国城镇供热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作者:中国城镇供热协会 李 秀。

10.《分户供暖想要实施还很难》  作者:孙昀  人民网  >>  生活  >>  生活报道  >>  生活报道  2001年9月16日12:44摘自2001年9月16日《黑龙江日报》

11.《新政策执行后  供热又出六难题》新都市报  作者:记者王姝。

12.《哈尔滨出台供暖费收缴新政策》人民网  >>  地方  2001年9月24日09:34摘自央视国际频道  2001年9月24日。作者:邵莉  李宏友。

13.《哈尔滨一些居民严冬挨冻  因为有人未交供热费》  人民网  >>  社会  >>  社会广角  2001年12月22日10:47  新华网哈尔滨12月22日电  作者:记者韩世峰

14.《代市长石忠信向哈尔滨市中级法院赠送荣誉金匾  政府加大依法催缴热费力度  法院已受理供热纠纷案384件》黑龙江日报  作者:记者  戚泥莲  柴雅晶。

15.《哈市历年拖欠热费达九亿  每年“流失”近四亿》  黑龙江日报网站黄海燕  本报记者  李伟俏摘自生活报。

16.《集中供暖的难局》人民网  >>  观点  >>  网友说话  2001年11月19日08:28  作者:网友韩澈。

17.建设部202月18日发布的《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

18.《交钱的挨冻  不交钱的蹭热  热:是不是商品?》  人民网  >>  观点  >>  新闻圈点  20

01年12月18日转《中国青年报》  2001年12月18日文  作者:记者亓树新。

19.《“热计量”不利住户的公平性问题探讨》  作者: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王文起 韩学廷。

20.《“热”商品,好一番争论》  黑龙江日报转自生活报  王洪启  记者李曦。

21.《沈阳法院今起加大供暖欠费执行力度》  人民网  >>  社会  >>  法界动态  2001年11月01日19:37  新华社记者郑东鸿。

22.《沈阳分户供暖问题和可操作性建议》  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武云甫 夏鹏 高岩 任晓燕。

23.《实施热计量收费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改进意见》  北京市热力工程设计公司 董乐义。

24.《天津市集中供热管理规定》  转自天津房地产天津政务网。

从宪政的视角看教育权力 篇5

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权力的兴起

1949年时,中国有私立高校81所,占高校总数的39%.有私立中学2152所,占总数的42.4%.尽管现代国家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权力在清末以来有较大发展,但从中还是能看出古典中国以私学传统为主的残留格局。在西方,从中世纪产生的大学传统也是一种私学。这种私学传统慢慢形成了大学的自治和学术独立。尤其是大学授予学位的自主权,使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和精神领域内的.权威变得和世俗权力无关。这样才为现代宪政国家的“政教分离”模式提供了可能。因此尽管现代国家普遍都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视为应该由国家财政扶持的公益事业,使公立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得到发展,甚至在很多国家公立学校都是比重最大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机构。但国家对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扶持,首先被视为国家的一种负担和责任,而不是一种可以因此干预和决定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内容的行政强权。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内容与形式,普遍被认为是属于个人、民间的尤其是属于学校的私权范围。

美国、法国、德国和日本的宪法都没有授予政府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权力的条款。美国宪法对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未作任何特别规定。因为在当初的立宪者看来,所谓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不过是公民的思想与信仰自由、言论自由、人身自由以及结社自由的一种汇合形式而已。因此在美国,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问题在国家内部主要体现为一个宪法问题和财政问题,而不是行政问题。普遍认为,美国宪法中与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密切相关的,就是第一修正案(不得干预信仰和思想自由)和第十四修正案(非经正当程序不得剥夺人身、财产和平等的机会)。国会立法和司法判决对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适当干预(如招生中的歧视和公立学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内容中的政治中立),基本上都是从这两个地方来的。美国联邦政府也有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部。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部的主要职能是帮助联邦政府实现“关于人人得到平等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机会的承诺”。它的主要经费也是用于资助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和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换句话说,对国家而言所谓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就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资助,所谓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部就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扶贫部。政府并没有可以干预教材制定、教员选聘、招生和颁发学位等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事务的国家权力。政府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部门和公立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机构更不可能因此形成庞大的垄断利益和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腐败机会,并因此产生出抑制和夺取私立学校发展空间的利益驱动。

即使在和我们相近的大陆法系国家。德国宪法(基本法)中也仅仅规定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制度应受国家之监督”(第七条),并未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本身视为一种国家权力。在法国宪法第五章“国会与政府之关系”中,也明确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排除在政府立法权之外,规定只能

从公共管理的视角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改革 篇6

《蛙》有这样一段描写:

1953年,村民们对新法接生还很抗拒,原因是那些“老娘婆”背后造谣。她们说新法接生出来的孩子会得风症。“老娘婆”为什么造谣?因为一旦新法接生推广开,就断了她们的财路。她们接生一个孩子,可以在产妇家饱餐一顿并能得到两条毛巾、十个鸡蛋的酬劳。提起这些“老娘婆”,姑姑就恨得咬牙切齿。姑姑说不知道有多少婴儿、产妇死在这些老妖婆的手里。姑姑的描绘给我们留下恐怖的印象。那些“老娘婆”似乎都留着长长的指甲,眼睛里闪烁着鬼火般的绿光,嘴巴里喷着臭气。姑姑说她们用擀面杖挤压产妇的肚子。她们还用破布堵住产妇的嘴巴,仿佛孩子会从嘴巴里钻出来一样。姑姑说她们一点解剖学知识都没有,根本不了解妇女的生理结构。姑姑说碰上难产她们就会把手伸进产道死拉硬拽,她们甚至把胎儿和xx一起从产道里拖出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如果让我选择一批最可恨的人拉出去枪毙,我都会毫不犹豫地说:“老娘婆”。后来,我慢慢地明白了姑姑的偏激。那种野蛮的、愚昧的“老娘婆”肯定是存在的,但有经验的、靠自身经验体悟到了女性身体秘密的“老娘婆”也是肯定存在的。其实我奶奶就是一个“老娘婆”。我奶奶是一个主张无为而治的“老娘婆”,她认为瓜熟自落,她认为一个好的`“老娘婆”就是多给产妇鼓励,等孩子生下来,用剪刀剪断脐带,敷上生石灰,包扎起来即可。但我奶奶是一个不受欢迎的“老娘婆”,人们都说她懒。人们似乎更喜欢那种手忙脚乱、里外乱窜、大喊大叫、与产妇一样汗流浃背的“老娘婆”。

这使我想起教育学上的产婆术,苏格拉底曾说:..我母亲是一个助产士,我也努力追随她的足迹。我是一个精神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出他们自己的思想。产婆术是苏格拉底创造的一种教学方法。第一步称为讽刺,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无知;第二步称定义,在谈话过程中凭借反复诘难和归纳过程,引伸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第三步叫产婆术,引导学生进行思索,得出自己的结论。也有学者分为四步: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

助产术是帮助对方回忆知识,就像助产婆帮助产妇产出婴儿一样。教师助产,体现在他讲学和辩论中并不直接向学生传授具体的知识,而是通过对话或提问揭示学生在认识上存在的矛盾,就像助产士帮助产妇助产一样引导学生发现存在于他们头脑中固有的知识。许多学者认为,苏格拉底是西方最早提出启发性教学或发现法的教育家。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此法,要注意准确设问,适时追问,渐次推进。

这里的教师应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和自主解决问题。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看起来就轻松了,相文中老奶奶那样的“懒老婆娘”。

可怕的是像《蛙》文中的“里外乱窜、大喊大叫”与产妇一样汗流浃背的“老娘婆”,“用擀面杖挤压产妇的肚子。她们还用破布堵住产妇的嘴巴”。一点解剖学知识都没有,根本不了解妇女的生理结构。碰上难产她们就会把手伸进产道死拉硬拽,她们甚至把胎儿和xx一起从产道里拖出来。

这种教师“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地、乃至野蛮地扼杀孩子的天性,还自以为劳苦功高。

现代教育科学视野中的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以课程内容为中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活动。师生以生命发展为基础,通过对生命世界的关注,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个性得以张扬,同时使教师的职业生命得以焕发,师生生命在交往互动、共同经历中不断生成的过程。

从公共管理的视角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改革 篇7

教学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核心与重点。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还是采取以学校为主,学院为辅的管理方式,学校一级的教学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全校的教学组织与运行、教学规划与决策、教学控制与评价等多项主要职能,而学院的教学管理部门一般是遵照学校的管理指令,负责执行。在此过程中,学院一级的教学管理部门在管理过程中承担的多是事务性的工作,这就导致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无法发挥学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整个学校的教学管理陷入了强力引导被动执行的局面。要打破这一局面,改革现有的教学管理模式,营造积极有效的教学管理氛围,就必须从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入手。

1 实施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1.1 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

目前不断扩大的高等教学办学规模,使高校在校学生数量猛增,给高校的内部管理带来了巨大压力,教学管理工作的难度也随之加大。而目前我国高校教学管理的一个尴尬局面是:高校教学管理对象庞杂、事务性工作繁多。由于校级职能部门管得过细,学院一级又疲于应付,高校的教学工作依然存在压力大、效率低、信息滞后、教学资源浪费等问题。下放校级教学管理的权力,调整管理权限,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适应这一需要,高校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必须做出相应改革。一方面要突出学校的调控和监督作用,变微观管理为宏观管理;另一方面要适当的赋予学院一定的决策权和自主权,发挥学院在教学管理中的主体作用,满足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

1.2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求使得单一的学校教学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发展,每个学院有其自身的特点,只有在学院层面根据自身特色做出的满足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培养方案,才能培养出兼具综合能力和专业技能的高水平人才。如果此时权力还过多的集中于学校职能部门,就会造成学院失去创新发展的活力和积极性。实行校院两级的教学管理模式可以打破全校一盘棋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减轻学校对于各种不同专业、不同领域人才培养的压力,有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创新思维的培养,也有利于学校从宏观上把握人才培养模式的方向。

1.3 学校管理效率提升的需要

学校的管理应该是一个具有全局高度的管理,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应该从琐碎的事务性管理中抽离出来,从宏观把握整个学校的教学运行。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机构在教学管理活动中,应分级负责、互相协作,共同发挥各自的管理职能,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学校一级要主动适应社会改革和教学发展的需要,将管理重心下移,调整学校与学院之间的责权关系,激活基层学院的积极性,更好地促进学校协调发展,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率。

2 我国高校现有教学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2.1以校级为主,院级教学管理自主性不足

从目前来看,大多数教学管理权限都集中于校级职能部门,学院一级基本是被动执行。这样一来,一方面,学院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得不到发挥,其功能和优势也就无法得到体现,没有一定的教学管理自主权,工作效率势必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学院的主动性在长期的被动执行教学管理任务的过程中被消磨,在教学管理模式中习惯于被动的执行,不能根据学院的特点有效发挥自主性,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改革的顺利进行。

2.2 校院两级责权不平衡

管理学认为:责权相等是管理的重要原则,也是高校施行校院两级教学管理的保障和要求;权力分配体系是高校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构建的灵魂。但是在现阶段,我国很多高校在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改革中表现出责权不明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校赋予学院的多是责任而非权力,责权不平衡,从教学管理的工作要求来看,学院一级的工作范围大,责任重,一方面要完成学校下达的任务,同时还要负责学院自身的发展,而目前责大于权的状况是高校内部权力失衡的一种表现,学校只是将具体的事务性工作交给了学院,依然将诸如财务权、人事权及学科建设决策权等过分集中于学校一级。这种“只交责任,不交权力”的做法制约了各个二级学院的积极性的发挥。

3 关于我国高等学校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的思考

3.1明确责权,理顺校、院两级在教学管理中的关系

建立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受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目前学校方面对于教学管理工作仍然管得过细过死,使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不能顺畅的开展,学院方面仍然存在依赖心理,遇事缺乏独立决断的意识,二者的关系没有被完全理顺,这样的教学管理模式势必影响教学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学校和学院作为不同层次的教学管理主体,在教学管理活动中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不同的,只有明确双方的责权,做到教学各环节紧密衔接,在工作中各负其责,出现问题时及时解决,杜绝责权不分、上下推诿的现象,才能形成完整的教学管理体系。在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中要进一步明确校院两级的责任和权力,学校要真正放手,把管理重心下移到学院,学院要抓具体教学环节的管理和监控,重在建立与自身特点相适应的教学管理细则并组织实施与落实。

3.2 职能转变,强化学校的宏观管理和监控职能

转变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职能是推行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的重要方面。其职能转化包括由微观管理转化为宏观管理,由过程管理转化为目标管理,由集权管理转化为分权管理。在进行职能转变的过程中,学校应该在校院两级教学管理的具体运行中从过去的模式中解脱出来,发挥组织、协调、指挥教学管理的职能,通过监督、评估等手段,了解教学情况和教学效果,从宏观上把握整个学校的教学情况,并建立符合现代化教学活动规律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完善的教学评估和信息反馈机制。将微观管理、过程管理的权力下放到学院,由学院根据本学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管理细则,促进学院教学管理职能的转变。另外,学校除了要保证从宏观上监控教学管理活动的进行,还应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对于教学管理工作成绩突出的学院给予激励,使教学管理评价成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主要环节。只有通过校、院教学管理部门职能的转变,才能够保证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的实施。

3.3 完善制度,保障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的有效推行

教学管理制度是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是实现教学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基础,严格执行教学规章制度则是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关键。在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下,学校一级教学管理部门要进一步明晰校、院间的职责关系,必须树立起教学管理的绝对权威。一旦制度颁布,就要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同时从各种评估机制、督导机制和反馈机制来监督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而不致使校级教学管理部门的管理流于形式。作为制度的执行人,学院一级教学管理部门和人员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更要在充分发挥自主性的同时遵守制度,使教学管理活动在有序的制度环境中稳步推进。

从公共管理的视角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改革 篇8

关键词 组织行为学 高校管理干部 团队建设

1 高校教育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发展的内涵与意义

1.1 高校教育管理干部队伍发展的内涵

组织行为学的理论认为,任何一个社会组织的正常运行都离不开各职能机构有效发挥各自的职能。①高等学校是由各级教师和管理干部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培养目标设置的专门教育组织,高校教育管理干部是担负一定的教育管理任务、行使一定服务职能的高校干部,高校教育管理干部队伍则是干部管理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它是高校领导团队发展的带头者,他们以高校的群体价值观、凝聚力、责任感为趋向,在学校的各项教育管理活动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发挥着特殊的作用、产生着特殊的影响。

1.2 高校教育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发展的意义

第一,积极促进高校教育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质量和培养目标的需要。高等教育作为科学技术的摇篮能否取得迅猛突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管理者的教学素养和管理水平的高低,教育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教育管理水平的优劣,教育管理水平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素质的竞争。高校教育管理干部作为高校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中坚力量,提高教育管理队伍的全面发展素质是高校发展的现实需要。

第二,积极促进高校教育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改革是一场深刻而艰巨的教育思想革命,是教育体制、教育制度的创新过程。而高校教育管理干部是推动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高校教育管理干部直接处在学校教育管理的第一线,是学校各项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和监督者,又是上级领导的参谋和助手,是学校制定各项政策的直接参与者。可见加强高校教育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高校管理干部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将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效。

2 高校教育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所存在的问题

由于社会经济体制改革、新科技的发展所带来的深刻的社会变革,高校教育管理干部的价值观念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而其思维方式、管理模式以及其个人知识和能力的局限造成了高校教育管理干部发展相对滞后。

第一,高校教育管理干部队伍缺乏扎实的政治理论修养,思维方式过于陈旧。部分高校教育管理干部对马列主义理论素养有所欠缺,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科学体系、立场、观点和方法掌握不全面,理解不透彻;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有关原理模糊不清,造成其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不深入,把握不住精神实质,政治敏感性不高、政治鉴别力不强。同时由于当今处于信息时代的大潮之下,有些高校教育管理干部缺乏与时俱进的思想,思想保守陈旧,缺乏应有的时效观念、全局观念、竞争观念等现代化思想观念,对于当今国内外时事政治的实质与本质把握不到位,这就会造成其在教学和管理岗位中思维局限,不能开拓创新。②

第二,高校教育管理干部队伍缺乏丰富的科學文化知识,管理、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不足。高校教育管理干部对应必备的如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知识、英语语言能力、法律知识、教育科学知识等,掌握不全面,同时对于现今社会关注的一些热门话题与理论都并不了解,这也就造成了其固化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与当今的高校教学管理方式格格不入,这不仅造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障碍,也会使得管理者的管理协调能力欠缺,工作疲于应付,缺乏计划性,与其他教育及管理部门的协作能力差。

第三,高校教育管理干部队伍组织凝聚力不足,缺乏人文管理的情怀。学校组织的凝聚力,就是指学(下转第204页)(上接第192页)校成员被学校组织这一组织机构的社会地位、声誉、福利、友好人际关系等所吸引并愿意留在学校组织内的程度。③但是高等院校的高校教育管理干部队伍在工作的过程中的向心力、动力、满意度都不是很高昂,情绪也不是很积极饱满,组织领导干部队伍中缺乏一定的人文管理情怀,仅仅是利用权威和官威来领导和管理下属,没有从人的本性出发,运用沟通和激励技巧来开展以人为本的管理,这也就不能有效地调动成员为组织目标办事,造成组织团队的凝聚力下降,组织的办事效率也随之降低。

3 高校教育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发展的组织行为学策略

第一,高校教育管理干部队伍发展要重视自身的理论修养和知识更新,实行组织绩效考核机制。首先要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的提升,坚持选准、用好干部,讲政治,重品行,干部队伍要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和理论水平,并且具有良好的作风,其组织内部各成员凝聚党心、鼓舞人心、推动其工作有效开展;其次要重视自身知识的更新,多多学习和钻研自身专业的知识,开拓眼界,博览群书,参加多元化的培训,特别是加强干部业务技能培训,提升其知识和管理境界;再次要根据组织内部情况改善改进高校干部管理,提高其综合素质,这就需要运行组织的绩效考核机制,切实根据量化的考核指标、岗位性质、干部反馈结果来搞好高校教育管理干部绩效评估,把绩效评价与干部奖惩有机结合,使组织的绩效管理实现其公平性、竞争性、实效性的目的。④

第二,高校教育管理干部队伍的发展需建立激励机制,强化责任意识。组织行为学的激励理论中提出“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对人员进行心理愿景和成就需要的激励强化,开展以物质、精神激励并重的奖励措施,切实激发成员的工作热情”,⑤高校教育管理干部队伍必须充分地加强自身的团队凝聚力的建设,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同时高度重视培养高校教育管理干部的光荣感、成就感,使之自觉地投身工作之中,细化责任,落实到人,使每一位高校教育管理者恪尽职守,按质按量地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

第三,高校教育管理干部队伍的发展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组织文化氛围。大学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校内良好风气的形成,特别是有助于学校组织内部文化的弘扬。校园组织的文化建设可以切实抓住学校的办学特色,抓住学校的品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概括出自己的校训、校风、校歌,使之成为激励师生的强大动力;同时高校可以根据本校专业设置,学科特色凝炼出自身的办学方向,发展目标,来推动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与进步。

上一篇:说说我的周末下一篇:《一剪梅·袁州解印》阅读答案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