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护装置有哪些?(共13篇)
(1)限速器限速器是施工升降机的主要安全装置,它可以限制梯笼的运行速度,防止坠落,齿条驱动的施工升降机,为防止吊笼坠落均装有锥鼓式限速器。
限速器的工作原理:当吊笼沿导轨架上、下移动时,齿轮沿齿条运行。当吊笼以额定速度工作时,齿轮带动传动轴及其上面的离心块空转。当驱动装置的传动件损坏,吊笼将失去控制并沿导轨架快速下滑时,随着吊笼的速度提高,限速器齿轮的转速也随之增加,当转速增加到限速器的动作转速时,离心块在离心力和重力的作用下与制动轮的内表面上的凸齿相啮合,并推动制动轮转动。制动轮尾部的螺杆使螺母沿着螺杆做轴向移动,进一步压缩碟形弹簧组,逐渐增加制动轮与制动毂之间的制动力矩,直到将工作笼制动在导轨架上为止。限速器每动作一次后,必须进行复位,在调整限速器之前,必须确认传动机构的电磁制动作用可靠,方可进行。
(2)缓冲弹簧在施工升降机的底架上有缓冲弹簧,以便当吊笼发生坠落事故时,减轻吊笼的冲击,
(3)上、下限位器为防止吊笼上、下时超过需停位置时,因司机误操作和电气故障等原因继续上升或下降引发事故而设置。
(4)上、下极限限位器上、下极限限位器是在上、下限位器一旦不起作用,吊笼继续上行或下降到设计规定的最高极限或最低极限位置时能及时切断电源,以保证吊笼安全。
(5)安全钩安全钩是为防止吊笼到达预先设定位置,上限位器和上极限限位器因各种原因不能及时动作、吊笼继续向上运行,冲击导轨架顶部而发生倾翻坠落事故而设置的。
(6)吊笼门、底笼门联锁装置防止因吊笼或底笼门未关闭就启动运行而造成人员坠落和物料滚落。
(7)急停开关当吊笼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各种原因的紧急情况时,司机能及时按下的急停开关,使吊笼立即停止运行。
宋代《百家姓》有500多个姓,在秦汉以前,我们的姓其实并不多。清茆泮林所辑的《世本·氏姓篇》记载,秦汉以前有20个姓;后来的清代大儒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又作了统计,说见于《春秋》的只有22个姓。如果将这些姓聚合去重后,就会发现,古时的姓真正算起来只有35个,它们是:姜、妫、姚、赢、姬、偃、董、防、妘、姒。子、秃、任(妊)、风、归、姞(jí)、隗、彭、曹、芈(mǐ)、衣、漆、曼、斟、酉、熊、允、滕、祁、巳、葴(zhēn)、荀、僖(嬉)、儇、己。
如果上面没有您的姓的话,您今天的姓可能只能称为氏。因为先秦时姓是姓,氏是氏。其中,“姓”是一种族号,是维系血缘关系的纽带,是为了说明同姓的人都有个共同的“妈妈”,而“妈妈”只有一个,姓也就只有一个,是不变的。这种现象,古人称之为“姓千万年而不变”。
而“氏”则代表官职、爵位和地位,是利益的象征。当一个利益集团越来越膨胀,膨胀到一定程度就开始分裂,比如姬姓,它下面就有孟孙氏、仲孙氏、叔孙氏、后氏等很多个氏,孟孙氏集团再膨胀,它便可以在下面再分氏,如子服氏、南宫氏。这种现象古人称之为“氏一再传而可变”。
但无论氏在下面怎么分,因为同姓,相互之间是不能通婚的,這就是我们在古书所见的“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值得一提的是,在先秦,姓氏不是每个人都有。在古代社会里,天子裂土分侯,可以给贵族赐姓,赐氏。然而,贵族再发展,在氏中继续分氏。而平民地位低,既没有姓,也没有氏,只能是干巴巴的一个名。比如我们熟悉的盗跖、疱丁,都是职业加名,没姓也没氏。
不过,秦汉以后,姓氏就混为一谈了。因为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便开始了户籍申报制度。但当时,真正的老百姓是没有姓必须有名字。于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共同商量你叫什么,我叫什么。其间,有人效仿贵族大姓,也给自己安上。从这以后,平民老百姓姓了王侯将相、贵族们的姓或者氏的,比比皆是,姓和氏的界限就淆乱了。
1 在保护屏的端子排处将所有外部引入的回路及电缆全部断开,分别将电流、电压、直流控制信号回路的所有端子各自连接在一起,用1000V 摇表测量下列绝缘电阻,其阻值均应大于10MΩ,
1)各回路对地。
2)各回路相互间。
2 在保护屏的端子排处将所有电流、电压及直流回路的端子连接在一起,并将电流回路的接地点拆开,用1000V 摇表测量回路对地(屏板)的绝缘电阻,其绝缘电阻应大于1.0MΩ,
此项检验只有在被保护设备的断路器、电流互感器全部停电及电压回路已在电压切换把手或分线箱处与其他单元设备的回路断开开后,才允许进行。
对母线差动保护,如果不可能出现被保护的所有设备都同时停电的机会时,其绝缘电阻的检验只能分段进行,即哪一个被保护单元停电,就测定这个单元所属回路的绝缘电阻。
3 当新装置投入时,按9.1 条的绝缘检验合格后,应对全部连接回路用交流1000V 进行1min 的耐压试验。
1装置的出口跳闸触点,在电压不大于250V,电流不大于1A,时间常数L/R不大于5ms的直流有感负荷电路中,其分断容量为50W,长期允许通过电流不大于5A,
2装置的出口信号触点,在电压不大于250V,电流不大于0.5A,时间常数L/R不大于5ms的直流有感负荷电路中,其分断容量为20W。长期允许通过电流不大于3A。
3选相元件的输出触点,在电压不大于250V,电流不大于0.2A,时间常数L/R不大于5ms的直流有感负荷电路中,其分断容量不大于10W。
1安装在同一建筑物、构筑物内的开关,宜采用同一系列的产品,开关的通断位置应一致,且操作灵活、接触可靠,
2开关安装的位置应便于操作,开关边缘距门框的距离宜为0.15~0.2m;开关距地面高度宜为1.3m;拉线开关距地面高度宜为2~3m,且拉线出口应垂直向下,
3并列安装的相同型号开关距地面高度应一致,高度差不应大于1mm;同一室内安装的开关高度差不应大于5mm;并列安装的拉线开关的相邻间距不宜小于20mm。
4相线应经开关控制;民用住宅严禁装设床头开关。
女生不要锻炼肌肉,会变成肌肉女
正确理念:与此类似的还有《八周练出一身肌肉》《三个月教你变成肌肉猛男》之类充满噱头的书籍。肌肉并不好练,它需要大量的训练加上规律的饮食和休息。就好比一个人开始学网球,却和别人说“我很担心我随便练一下就可以拿到温网的参赛资格”,或者“我打算开始学打乒乓球了,但是我不想参加奥运会,那么怎么样才可以不让自己练到张怡宁那个水平?”这话听起来不觉得很嘲讽吗?
谣言2
肌肉的增长会降低身体灵活度和速度
正确理念:实际上,大部分运动员都需要进行力量训练,因为身体的耐力、爆发力、速度的增长,本质上是离不开肌肉的增长的。只有在肌肉过于强壮的情况下,才会降低身体的速度。什么是过于强壮?你先能举起你两倍体重的物体再来谈论这个话题。
谣言3
跑步会增加小腿肌肉
正确理念:不正确的跑步姿势才会增加小腿肌肉。正确的跑姿请参见《跑步,该怎么跑?》一书。此书是我看过的最好的跑步教程。有些人在跑步后发现小腿和大腿马上就变粗了。我告诉你,那不过是锻炼后腿部充血,导致肌肉膨胀而已,过十几个小时或几天马上减小到原来状态。长期的跑步是会小幅度增加小腿肌肉,因为充血之后这个地方的营养吸收也会更加好,但是和减掉脂肪的速度相比,长肌肉的速度慢多了。
谣言4
有腹肌的人腹部力量会比
没腹肌的人强
正确理念:每个人都有腹肌,只是显露不显露的问题,而腹肌显露只和体脂有关,腹肌不显露的人腹部力量不一定比腹肌显露的人差。前者可能只是腹部肌肉被脂肪掩盖了而已。总之,要腹肌显露,就换个方向,减脂,而不是单纯增肌。
谣言5
连续运动超过40分钟才能减脂
正确理念:减脂的本质没那么复杂,就是消耗的热量大于摄入的热量,只要你运动就会消耗热量。无氧运动一样能减脂,同样时间内,减脂效率最高的运动恰恰是HIIT(高强度无氧间歇运动)!
谣言6
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区分
主要靠时间,时间长的就是有氧,
时间短的是无氧
正确理念: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区分主要看训练强度和供能系统,强度高的就是无氧运动,因为无氧供能系统的供能速度快供能强度大!有氧和无氧运动本质上是根据人体的供能系统所占的比重来区分的。一个运动是无氧还是有氧主要取决于它的供能系统,取决于它的运动强度,然后才是取决于时间。而运动强度基本上就已经决定了一个运动的持续时间了。如果某个运动是无氧(磷酸原和糖酵解)系统供能居多,那就无法将这个运动称为有氧运动。俯臥撑正是如此,篮球、棒球、足球也是如此。
谣言7
局部减脂与局部瘦身
正确理念:事实上局部瘦身是存在的,比如拉伸筋膜、按摩放松都可以让你的小腿或者腰腹在短时间内瘦下去,但是不保持又会恢复;如果你之前的走路和跑姿不正确,走路和跑步都主要靠小腿发力,那么在纠正走姿和跑姿后,也可以达到瘦小腿的效果。但是局部减脂不存在,减脂都是全身上下一起减。
谣言8
无深蹲,不翘臀
正确理念:在这里说“无深蹲,不翘臀”是谣言,并不是说深蹲练不到臀部,而是说这句话太有局限性,它让许多女性以为练练深蹲就可以练出翘臀。其实深蹲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训练臀部肌肉的动作,而且深蹲的时候不一定要强迫自己的膝盖不超过脚尖,有些新手可能会因此受伤。至于“翘臀”还有很多的训练方法,比如“臀桥”和“硬拉”。硬拉对臀部的刺激才是被大大低估了!
谣言9
蛋白粉伤身体/只有吃蛋白粉
才能长肌肉
正确理念:这两个谣言是正反两面,一个是妖魔化蛋白粉,一个是神化蛋白粉。蛋白粉怎么吃,对身体有什么作用,需要看你的训练量和你身体的吸收。一切以能跟上训练节奏为准!
谣言10
训练时选取的重量越重越好
正确理念:这是新手最容易犯的错误!甚至很多老手也会犯这种错误。对此我的忠告是:在训练时,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动作的规范性,不要一味地上大重量,宁轻勿加。在学习新动作时,请用尽量轻重量的负荷去学习动作。因为轻重量的负荷让你的神经可以去感受和控制肌肉,让你能够体会到动作的每一个细节,肌肉的每一个发力点。过重的负荷不仅让你无法体会动作的细节,而且你很难标准地完成动作。肌肉是有记忆性的,一个动作重复多次后,以后就会本能地完成它,这时候再使用训练重量才好。
谣言11
锻炼后肌肉酸痛才有效果
正确理念:肌肉酸痛分为两种,一种是急性的,在运动时产生,产生原因就是乳酸,一般在运动停止后短时间内就会消除。另一种是延迟性的,产生的原因是肌肉纤维损伤,蛋白质会在损伤时降解和重组,最后恢复成正常状态,一般在运动后24~72小时酸痛达到顶峰。只有延迟性酸痛跟肌肉增长有一定的联系,如果你的训练目的并非是增加肌肉,而是为了提高绝对力量或是增强供能系统、提高运动表现水平和心肺能力,那么运动第二天是否酸痛,与你锻炼是否有效基本无关;如果是为了增肌,那么酸痛很强烈也不一定代表有效果,也可能意味着你的动作做错了(比如用硬拉练下背),或者训练过度了,某方面的训练水平(耐力、绝对力量、神经募集能力)下降了,或是训练的方法中肌肉离心收缩比较多。
(摘自《南方人物周刊》)
[COLOR=red]1)对给水加药系统核查[/COLOR]
⑴所有管道和装置必须都是防腐材料制作的,
⑵核查系统中使用的所有管道对压力和pH值的适合性。
⑶检查加药系统包括:所加药品之间要兼容,例如阳离子型絮凝助剂与阻垢剂的兼容;加药管线上的逆止阀安装方向正确;药品与给水的充分混合,如静态混合器等。使用醋酸纤维素膜元件时还要检查一下加氯系统,使进入反渗透组件的游离氯确保在规定范围内。所有加入的化学药品其纯度应符合要求。
⑷检查所有仪表是否已经过校准,保证加药系统的正确运行和准确的监测。
⑸检查报警和安全阀设置正确与否。
[COLOR=red]2)对反渗透系统检查[/COLOR]
⑴检查5mm保安过滤器是否能起到保护高压泵和反渗透膜元件的作用。
⑵在将反渗透组件连接到管路上之前,吹扫并冲洗管路,包括反渗透给水母管。
⑶在RO装置启动之前,记录好每套RO中第一段和第二段中各压力容器的系列号和所装膜元件的系列号产水量和脱盐率。画一张图表明各压力容器在滑架上的位置。
⑷检查反渗透器压力容器的管道是否连接无误(正常运行和清洗操作)。
⑸检查反渗透的压力表、流量表、电导率表安装正确与否。
⑹保证给水、一段浓水、排水、一段和二段产品水以及总产品水的取样点有代表性。
⑺如果产品水管上装设了关断阀,则要安装压力释放保护装置。
⑻肯定RO高压泵已经可以立即运行,检查一下泵的转动以及润滑情况。
⑼保证所有管线都采用防腐管道。
⑽核对每一段的给水、产品水和浓水以及混合后的产品水都装有采样装置。
⑾审查系统中所有管道对压力和pH值的适合性。
⑿核对泵与液位接触的部件是否由防腐材料制作。
⒀检查所有仪表是否已经过校准,保证反渗透系统的正确运行和准确的监测,
⒁核对联锁、报警、安全网和延时继电器已经过正确的鉴定。
⒂检查管件、压力容器应严密不漏。
⒃核对产品水管线确实是打开的,当系统没加压力时在产品水侧没有压力。
⒄保证浓水流控制阀处于开启位置,可能需要人工整定开度。
⒅核对产品水流向排水沟。
⒆保证泵的节流控制阀的开启程度使初始的给水压力低于50%的运行压力。
⒇应保证产品水的压力永远不会超过给水或浓水的压力的规定值。对复合膜元件一般为34.5kPa(5psi)(根据膜厂家规定)。
(21)检查反渗透/压力容器固定在滑架上的U形螺栓不要拧得太紧,否则会使玻璃钢外壳翘曲。
[COLOR=red]3)RO系统的试运行[/COLOR]
对于地表水水源,在RO装置初次启动之前,预处理系统必须已经过调试和试运,出水质量能够满足R0装置运行的要求,原水的预处理应包括杀菌、凝聚、澄清和过滤,预处理过程中所加入的化学药品必须与RO系统加入的化学药品相兼容,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凝聚过程中加入某些阳离子型聚电解质十分有效,但与RO系统中加入的(NaPO3)6会反应生成沉淀而严重污染RO膜,因此不能使用,经二级过滤后水的浊度应小于0.2NTU,SDI值必须小于5。在将给水送入RO系统之前,预处理系统必须工作正常,给水水质必须满足RO给水要求。具体操作如下。
⑴在低压力下将系统中的空气赶出。
⑵检查并消除系统的泄漏。
⑶用低压水将膜元件的保护液从渗透器冲出(开浓水排放阀)。
⑷将产品水排向地沟。
⑸打开浓水减压阀。
⑹高压泵出口节流阀的开度调整到其初始压力的50%。
⑺启动高压泵进行冲洗,直至冲净。
⑻关断浓水排放阀,调节浓水减压阀,调节给水泵出口节流阀,打开产品水出口阀,关闭产品水排放阀,直至达到设计的产品水流量和系统回收率。
⑼试运行72h。
一般应选择营养价值高的零食,如水果、奶制品、坚果等,所提供的营养素作为正餐之外的一种补充。
在食用时间上,食用零食应选择合适的时间,最好在两餐之间,以不影响正餐食欲为宜。晚餐后2-3小时宜可,但睡前半小时内不宜进食。
此外,零食的量不宜太多,以免影响正餐的食欲和食量,在同类食物中可选择能量较低的,以免能量摄入过多。
外出就餐时饭店里很多菜,比如各种食用菌类及反季的昂贵食品,多是用罐头食品制作而成的。罐头含有防腐剂,多吃有害健康。另外,有些海鲜、凤爪、鸡腿、鸡翅也会拿福尔马林泡发。那种外表看起来很大很白的鸡腿鸡翅、海鲜,最好不要吃。如果菜品中的银耳发白,则是拿硫磺熏的,正常银耳是淡黄色。
除此之外,油炸食品在制作过程中,出于节约成本,油可能会被重复使用,导致油中所含的致癌物丙烯酰胺量增加;而熏鱼熏肉等熏制食品,尤其是烟熏食品,在熏制过程中会产生一类致癌物质二恶英,这类食品也是少吃为妙。
春节吃火锅的市民不少,不管是在家吃还是在外面吃,涮羊肉等肉类食品时,火锅表面会浮出一层沫,这层沫一定要及时舀出,尤其是那种发黄发黑的沫,因為其中多含有激素。此外,一定不要喝涮完的火锅汤料,不管尝起来多么鲜美,汤料里已涮过了很多食物,有害物都留在了汤里。
打包不用一次性筷子,自带餐具打包。很多人外出就餐,宁愿选择一次性筷子,也不愿使用饭店里提供的普通筷子,觉得普通筷子可能消毒不彻底。然而,目前我国对筷子还没有安全标准,一次性筷子制作过程中为了让筷子看起来更白更干净,往往使用硫磺熏、药水泡,同时还用石蜡抛光。因此,又白又光的一次性筷子一定要慎用,实在要用就用开水烫一下。
吃饱喝足后,桌面上的剩菜怎么办?专家建议自带餐具打包,因为不是所有饭店的打包餐盒都有质量保证。在打包的餐盒中,最安全的是那种透明的塑料盒,因为这种塑料餐盒是纯塑料原料所制。如果盒底有一个三角形里带“5”的符号,三角形下还写有“PP”(聚丙烯缩写),则可以在微波炉内加热。白色的降解餐盒80%以上是假冒伪劣产品。市场上很多打着“降解”旗号的餐盒其实不安全。如果手摸着餐盒感觉质地较硬,轻轻一撕不裂开,且装食物后不渗漏的就是合格餐盒,反之则是不合格餐盒。
还可将餐盒撕碎了扔水里,如果漂浮起来,则表示该餐盒是纯塑料所制,比重约为0.93左右,小于水的比重,为合格产品。如下沉则表示,该餐盒还添加了石蜡等有害人体健康的物质。这类不合格餐盒如装上含油、酸性大的食物,或在微波炉内加热,会释放很多有害物质。
1照明配电箱(板)内的交流、直流或不同电压等级的电源,应具有明显的标志,
2照明配电箱(板)不应采用可燃材料制作;在干燥无尘的场所,采用的木制配电箱(板)应经阻燃处理。
3导线引出面板时,面板线孔应光滑无毛刺,金属面板应装设绝缘保护套。
4照明配电箱(板)应安装牢固,其垂直偏差不应大于3mm;暗装时,照明配电箱(板)四周应无空隙,其面板四周边缘应紧贴墙面,箱体与建筑物、构筑物接触部分应涂防腐漆,
5照明配电箱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为1.5m;照明配电板底边距地面高度不宜小于1.8m。
6照明配电箱(板)内,应分别设置零线和保护地线(PE线)汇流排,零线和保护线应在汇流排上连接,不得绞接,并应有编号。
7照明配电箱(板)内装设的螺旋熔断器,其电源线应接在中间触点的端子上,负荷线应接在螺纹的端子上。
高速公路:隐形机场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成功在公路上修建飞机跑道的国家,开创了公路跑道建设的先河。美国的高速公路网遍布全国,有不少高速公路都专门修建了满足飞机起降的公路跑道和应急机场。
在高速公路上起降,飛行员需要克服跑道窄、环境陌生,气象条件、着陆条件不易把握等难题。除了对飞行员的要求外,高速公路在建造时还要考虑长度、宽度、纵向坡度等因素,尤其要注意路面的承载能力并严控周边环境。战机降落时,重力加速度在接触地面的一瞬间会产生大于它自身重量数倍的重力,在起落架“砸向”地面的瞬间,普通高速公路的路面与路基往往会不堪重负而被“砸穿”或发生塌陷。为此,高速公路跑道在建造时要将路基加厚,并浇灌混凝土,以保证其能够承受巨大的冲击力。同时,为了防止喷气式飞机起降时喷出的高温气体将路面融化,铺设路面所用的沥青也是一种被称作环氧沥青的超级沥青。
航母跑道:借船出海 航空母舰给人最大的视觉特点,就是它拥有巨大的可供飞机起降的甲板,成为移动在海平面上的“飞机场”。这个“飞机场”与陆地机场有很大的差异。首先,它不是静止的,是在大海中以一定速度航行、并且随着海浪不停地颠簸;其次,航母上的跑道远比陆地跑道要短,两条跑道也不是并行的,一条直的、一条斜的,相互之间呈一定的角度。这就是斜角甲板,又称斜、直两段式甲板,一般与航母艏艉中心线呈6~13度夹角。
斜角甲板分为两部分:舰前部为起飞区,后半部为着舰区,斜直相交处形成三角形停机区。斜角甲板的优点是着舰飞机未能钩住拦阻索时,可马上拉起复飞而不至于与前甲板停放的飞机相撞,减少航母上飞机事故发生的概率。另外,舰载机起飞和降落可同时进行。
舰载机与陆上机场起降的飞机也有较大的不同,对飞行员的要求也更高。美国航母上重达40吨的“大黄蜂”战机起飞时,在短短3秒钟内会加速到206千米/小时,飞行员在离舰的瞬间要承受5倍的重力加速度,一般人都会出现视觉障碍。
地下跑道:抗打耐炸 地下机场是一些国家在战时用来保护己方空中力量的重要掩体,大都是依山而建,通过增设高防护性航空掩体进行加固,对滑行道和停机坪进行迷彩涂饰,从而躲避敌军的侦察与打击。地下机场通常有一个主跑道。还有一些地下机场,辅助跑道直接与某个机库的大门相连。这种机库大门前有混凝土台座,能够让飞机滑行、改平和迅速起飞。通常情况下,混凝土台座中间也有辅助跑道,能保证飞机起飞和返回机库。
1、大胆蛮干求高产
酿成大祸后悔晚
2、大胆冒险愣要干
事故早晚会出现
3、马马虎虎不在乎
所以经常出事故
4、不明“真象”严是害
明白之后才是爱
5、为了家中老和小
莫犯“三违”切记了
6、宁可流掉十滴汗
也不掉下一滴血
7、安全第一时时提醒
预防为主天天注意
8、安全在于提高警惕
事故出于麻痹大意
9、幸福之家在于安全
痛哭之声出于侥幸
10、警钟长鸣决不大意
井下操作切莫麻痹
11、愚者用血给别人提教训
26、臆测行车害处大,犹如盲人骑瞎马。
27、对违章的庇护,就是对职工的伤害。
28、堵不死违章的路,迈不开安全的步。
29、马虎、迷糊、不在乎,早早晚晚出事故。
30、安全是无形的节约,事故是有形的浪费。
31、安全是家庭幸福的保证,事故是人生悲剧的祸根。
32、忽视安全抓生产是火中取栗,脱离安全求效率是水中捞月。
33、要想富,灭事故。
34、安全一万天,事故一瞬间。
35、安全在管理,管理在干部。
36、干部松一寸,职工松一尺。
37、辛辛苦苦代替不了规章制度。
38、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自大意。
39、好人主义害死人,发生事故坑了人。
40、严是爱,松是害,严中自有真情在。
41、无人故意出事故,事故出于无意中。
42、宁为安全操碎心,不让事故害人民。
43、宁听职工骂几声,勿闻家属啼哭声。
44、治病要趁早,安全要抓校
45、事故猛于虎,隐患是豺狼。
46、《人标》落实好,人身安全才能保。
47、一人把关一处安,众人把关稳如山。
48、宁烦十次保安全,不省一次去冒险。
49、班前预想班中防,事故苗头难漏网。
50、出车之前多预想,检查车辆需周详。
朱熹在《童蒙须知》中要求:“凡步行趋跄,须是端正,不可疾走跳踯”。
在没有代步工具或代步工具不普及的时代,人们出行只能靠走。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仅“走”部便收录了85个字,和“行走”相关的字则多达200个以上,可见古人对走的观察和分析多么细致。
行走的字义,古今差别比较大。汉代的《释名·释姿容》中称,“徐行,曰步”;“两脚进,曰行”;“疾行,曰趋”;“疾趋,曰走”。现代的散步,古人叫“步”,而当时的“行”,才是今天的“走”;古人如果说“走”,那就是今天的“跑”了。
何时该“行”何时该“走”?古人是有严格讲究的。先秦时期,古人已形成一套成熟的“行走礼仪”。成书于秦汉时期、被列入“十三经”的《尔雅·释宫》中称:“室中谓之时,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这里的“时”为“”的通假字,是踟躇、徘徊的意思。在不同的场合,要有不同的走法。
在古代,孩子一生要学两次“走路”。一次是一两岁时自然学会走路,另外一次则是到了入学年龄学走路礼仪。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在其所编撰的《童蒙须知·语言步趋第二》中是这样训诫孩子的:“凡步行趋跄,须是端正,不可疾走跳踯。若父母长上有所唤召,却当疾走而前,不可舒缓。”
对于走时如何发力,古人也有讲究:“轻贵重贱”。过去的算命先生便会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行”,来推测其命运好坏。如被收入清《四库全书》的《太清神鉴》卷四“行部”条称,“是以贵人之行,如水而流下,身重而脚轻;小人之行,如火炎上,身轻而脚重。”
走“正道”还是走“捷径”
与“怎么走路”有不同要求一样,古人对应该“走什么样的路”也有相应的讲究。
在古代,道路分为“道”“路”“途”“行”“径”“术”“街”“衢”等多种规格。其中以“道”“径”二种,古人说得最多。
“道”,在先秦时期指可供车行的大路,又称“正道”,相当于现代高等级公路“省道”“国道”。秦始皇所筑的“驰道”也是“道”的一种,系当时的高速公路。
“径”与“道”正好相反,指只能走人、不能行车的小路,故称“步道”;从小路走可以避开众人、熟人,又俗称“间道”,心术不正者才走间道。因为从小路走往往比正道近,由此出现了“捷径”的概念。
与“径”相提并论的是“”。,指不好走的细小狭路,俗称“邪路”“邪道”。走到头后无路可走的“径”,则称为“窘径”,走这种小路往往举步维艰,即“窘步”。
正道可能路途远,辛苦,但安全,不会走错方向,所以古人提倡走“正道”,而不鼓励甚至禁止走“窘径”“捷径”“邪路”。负责道路交通的“秋官·野庐氏”职责之一,就是“禁野之横径逾者”;负责城里宿卫的“秋官·修闾氏”,也有“禁逾者”的责任。
靠右走还是靠左走
在崇尚“正道”的同时,古人还对走路秩序提出了规范,逐渐形成所谓的“交通规则”。现代人是“靠右走”,古人靠哪边走?不同朝代有不同风尚。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走法”:
较早的走法是“男右女左”。《礼记·王制》中规定:“道路,男子由右,妇人由左,车从中央”。到了唐代,一个叫马周的人提出“靠右走”。这种走法又称“来左去右”,不分男女。古人最习惯的走法应该是“靠左走”。唐代规定“来左去右”,实际上是一种进出城门的规则,宋代“靠左走”更为普及。
人先行还是车马先行
对于古代靠哪一边行走,并没有从“法律”上找到依据,而是属于“礼”的层面。唐代将这种“礼”被调整入“法”的范畴,出现了强制性的“走法”。这种强制性走法,可视为古代的“交通法规”。
《唐律疏议·杂律》“违令”条,“诸违令者,笞五十”,下面的疏议特别指出,“令有禁制”,谓《仪制令》“行路,贱避贵,去避来”之类。
在五代后唐时期,《仪制令》得到进一步强化。据《五代会要》记载,后唐明宗李嗣源,于长兴二年(公元931年)八月出敕令:“道路街巷,贱避贵,少避长,輕避重,去避来。”李嗣源这一道“红头文件”还下发到“诸道、州、府,各遍下县、镇”,要求地方官将此《仪制令》“刻碑于要会、坊门及诸桥柱,晓示行人。”如果有人不按规定走路,不懂礼仪,将被治罪。
值得一提的是,唐律还对车马与行人的关系作了调整,在行人密集的地方不能“走车马”。除了帝王要臣公务出行,道路上要“车马让人”。《唐律疏义·杂律》规定:“诸于城内街巷及人众中,无故走车马者,笞五十。”这一重在“保护行人”的条款,为此后历朝所继承和推行。
【安全防护装置有哪些?】推荐阅读: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09-15
射线装置辐射防护制度07-14
日常安全常识有哪些07-24
国家安全口号有哪些09-20
雨季施工安全要点有哪些?12-02
码头施工作业安全技术有哪些?07-07
挖土工程安全技术要求有哪些?10-09
注意安全警示语有哪些10-29
安全生产警示语录有哪些12-08
建筑施工防火安全要点有哪些?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