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高效数学课堂(共9篇)
摘 要: 打造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更是提高高中生学习效率的要求。可以说,打造高效课堂已经迫在眉睫。高中数学老师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开展教学改革。经过多年高中数学教学改革实践,作者对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有了一些心得和体会,加以阐述,以供广大同仁借鉴参考。
关键词: 高中数学 高效课堂 打造方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工作与生活的节奏不断加快,追求效率成为社会各行各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对于培养人才的教育来说,更是感受到了社会对于教学效率的要求。尤其现在课堂教学效率普遍低下,提高教学效率成为我们的首要任务。我们要把高效教学课堂作为努力的方向。提高教学效率是当今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热点,更是广大高中数学一线教师关心的问题。
要打造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是指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即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尽可能多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追求教学的最大收益,这对加快高中数学的教学节奏,促进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非常重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打造高效课堂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是我们搞好教学的要求。可以说,打造高效课堂已经迫在眉睫。高中数学教师准备好了吗?我想还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开展教学改革。经过多年教学改革实践,我对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打造高效课堂有了一些心得,在此与广大同仁分享。
为了更好地服务教学,推进教学改革,打造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必须对高中学生进行分析,找出阻碍高效课堂实施的原因。一些学生仅凭直觉上的好恶对事物进行感知和判断,而不是经过理性的分析得出结论。这就造成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的倾向性,就是对感兴趣的内容听得津津有味,接受得比较快,学习效率比较高;对那些自身不感兴趣的知识,则心不在焉,甚至可以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学习效率低下。所以经常会看到教师讲得气喘吁吁,学生学习效果却不佳,甚至无动于衷情况,这使广大高中数学教师感到极为困惑。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呢?必须结合高中生的年龄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教学高效进行。为此,我们要采用多种方法调动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
一、活跃数学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之所以在课堂上老师十分卖力地讲,学生却听得索然无味,无动于衷,是因为教学并没有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必须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诙谐幽默的教学语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鼓励学生的参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活跃课堂氛围。
二、发挥高中生的主动性,关注他们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强调高中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要围绕学生展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感受,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发挥学生自主性,实现主动学习。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是不信任的,教师处在教学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总是要控制,采用强制手段,使学生接受性地学习。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对学生不敢放手,不相信学生有自制力和自学能力。殊不知,这样教学剥夺了学生的学习自由,阻碍了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发挥。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还课堂给学生。要相信学生,只要学生对高中数学教学充满了兴趣,就能够在兴趣的指引下,实现自我制约和发展。
三、尊重高中生的个性,因材施教
每一个高中生都具有独特的个性,现在的社会是追求个性张扬的社会,教学不应该磨灭学生的个性,而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鼓励学生张扬个性。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不能以牺牲学生个性为代价,而要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我们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适当引导,使学生的个性成为强化学生学习效果的催化剂。我们要因材施教,对不同个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评价。教学评价要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效率的提高,让学生的个性为提高教学效率服务,这才是我们应该树立的教学态度,也是因材施教,培养学生个性的最终目标。
另外,由于高中生的学习基础不同,对他们的要求也应不同,使他们有进步。我们要以博大的胸怀,包容学生的不同表现,通过不断表扬学生,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有进步。我们在教学中不要经常批评责怪学生,这样只会适得其反,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日渐衰减,最后甚至自暴自弃,得不偿失。可见,要培养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必须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情况。通过鼓励、表扬的方式促进学生的进步与成功。
教师教得很辛苦, 学生学得很痛苦;老师讲得声嘶力竭, 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学生两极分化严重, 数学基础普遍比较薄弱, 部分学生由于基础太差, 经常游离于课堂学习之外……种种现象无不让教师焦灼。然而, 学生的表现却是满不在乎, 厌学情绪严重, 认为这一切都无所谓。教师的责任和职业道德迫使我不得不寻找改变这种状况的良药, 恰在此时, 我在一本教研杂志上看到一篇关于“高效课堂”的文章, 如一道闪电, 激发了我课堂改革的灵感。
高效课堂的含义及意义
高效课堂就是师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率, 将三维目标落到实处。高效课堂的教学应该让百分之八十的学生突破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具体目标, 即学生从不懂到懂, 从少知到多知, 从不会到会, 从不喜欢到喜欢, 从不热爱到热爱, 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等等。高效课堂主要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旨在强调学生主动参与,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强调兴趣的作用, 符合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 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指导性理论, 对一线教师的成长有着极大的指导性作用。
打造高效课堂的环节和步骤
高效课堂主要环节分为:学生自学、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学生自学环节要求掌握课堂内容的百分之二十, 生生合作环节要求掌握课堂内容的百分之七十, 师生合作环节要求掌握课堂内容的百分之十。从环节安排上可以看出课堂主要以学生学习为主, 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高效课堂分为五个步骤
预习自学, 自主探究;完成学案, 训练应用;分组合作, 讨论解疑;展示点评, 总结升华;清理过关, 当堂检测。
在“预习自学, 自主探究, 完成学案, 训练应用”环节, 学生通过对课本的研读, 找出相关的知识点, 同时记录下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和尚未掌握的知识点, 形成学案, 来作为下一环节学习中, 大家互相讨论的依据。在学习过程中, 这两个步骤是交叉进行, 密不可分, 互为一体的。在这个过程中,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强调新课标中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老师可以在班内巡视, 对个别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指导, 指导学生进行自学,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学生提出的不带共性的疑问要及时点拨、答疑。在这个环节, 教师要注意, 不能成为“放羊式”的自学, 把“羊”放到草地上, 吃不吃是“羊”的事情了。一定要引导那些不爱吃草的“羊”学会吃草, 而且还要教学其“吃”的方法, 来培养其主动“吃”的兴趣。这个过程要控制在十分钟以内, 以免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
在“分组合作, 讨论解疑, 展示点评, 总结升华”环节中, 体现出“生生合作”的重要性, 学生把自己在自学中整理出来的“自学学案”和同小组的成员进行交流。引导在交流过程中学生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1) 自学时, 自己认为已经掌握的知识, 是否正确和完整。如果存在欠缺, 一定要及时补充, 完善自己的学案。 (2) 对自己存在疑惑的问题, 一定要及时向小组提出, 在讨论过程中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 提出自己的疑惑。在讨论过程中, 在各小组成员不断完善自己学案的同时, 要派专人记录下本小组讨论的所有知识点。作为下一步展示的依据。小组讨论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主体的教学理念。但也要注意, 老师不可游离于学生的讨论之外。当出现学生的共同认知水平也无法解决的问题, 教师要给予及时的点拨, 起到启发思维、启迪智慧的效果。切忌教师急于求成, 迫不及待将结案一语道出, 让学生的讨论变成没有实际意义的课堂摆设。在这个环节, 教师要注意那些不爱参与、发言的学生, 及时对小组长进行提醒, 给这些学生发言的机会, 保证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避免出现“演员”和“观众”, “表演”和“欣赏”的两极分化模式。这个过程是课堂的核心, 应保证在二十五分钟以上、三十分钟以内, 以保证学生讨论的深入。
一、课堂教学应引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乐于学习、善于学习,从而增加知识吸纳,增长知识的储备。
在新课时,我应用游戏导入、故事导入法、情境法教学等,并根据班级学生情况灵活掌握。在教学五年级上册最小公倍数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小明和小刚是好朋友,他们从5月1日那天在图书馆偶遇,小明每3天来图书馆看书一次,小刚每5天要来图书馆看书一次,小红要想在图书馆一同见到他们。可是小红不知道应该选哪天去图书馆才能与小明和小刚相遇。同学们,谁能帮小红选一天吗?我这样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深深吸引了学生,一下就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地激发出来,学生的注意力全都关注到选哪天上,使学生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二、课堂教学过程应科学新颖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全体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并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因为,只有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将所学知识融汇贯通、举一反三。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新课时,教师甩动手中系线的小球转动成圆,让学生测量这个圆的周长,这个圆还能用滚一滚、绕一绕的方法测量吗?引导学生尝试探究测量闭合曲线的周长,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可以让学生很容易了解圆周长的公式求法。这样的学生动手实践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感知、理解新知识,促进了学生学习在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及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课堂教学应促进思维发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中心,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 教师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就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教师不但要有精湛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而且要有足够的教学智慧,高超的组织教学能力,还要掌握超强的教学艺术,基于此,才能把认知水平不同的学生引领到主动参与思维活动中去,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所在。探究知识是课堂的关键环节,提高新知的教学效率是高效课堂的关键。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只有大手笔地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上做文章、努力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才能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创造力,才能大力发挥教师的合作者、促进者、引导者的作用,把学生摆在主体地位,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师生之间思想碰撞,扎实做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
2.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并重。要创造数学高效课堂,教师既要精心预设又要关注生成,预设与生成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新课前如果教师没有充分的预设,就不会有学生的精彩生成。生成是预设的发展;预设是生成的根源,两者在教学过程中缺一不可。缺一则课堂效果失色,高效根本达不到。教师首先要选择接受学生的生成,善于捕捉生成资源,为课堂教学添彩。在教学四年级《分数的意义》时,让学生从6支钢笔中找出1/3。有的学生认为1支钢笔是1/3,也有的学生认为2支钢笔是1/3,此时教师对学生的发言未加肯否,而是恰到好处的引导学生思维发展,合理运用生成资源,巧妙运用课堂生成,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3. 各学习共同体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具有团队精神是当今社会应具备的能力,它备受社会重视。而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共同体小组合作学习,益于教师和学生间、学生和学生间的知识交流,有益于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发展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打造高效率的数学课堂,必须建立在不同層次学生的认知水平,根置于已有的知识经验,由教师创设生动、和谐的教学情境,关注学生富有主动性的思维表现,促进学生间的思维交流与合作,把新授知识转变成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那么,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得数学课堂“激情飞扬”,打造高中数学高效课堂,通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总结,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途径:
一、注重自身形象,营造良好气氛
教师为人师表,就应作好表率,用我们自身形象去感染学生。在课堂中精神饱满,用激情去点燃孩子们的心灵。
二、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合理预设高效教学
在我们学校推广的“目标引领,四步导学”的课堂模式下,课前的准备工作必须充分,比如备课,编写学案等基本工作。同时,需要设法调动学生的激情及学习兴趣,有时,我们的课堂教学常常为了完成任务增大课堂容量,忽略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对学生加以反复的训练,无形增加了学生的负担,泯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巧妙组织课堂,调动学生情绪
在我们学校推广的“目标引领,四步导学”的课堂模式下,巧妙组织课堂,调动学生情绪是非常重要的,常做的方法有:
1、应用激励原则,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在课堂上要采取激励原则,想办法找学生的闪光点,变换角度,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能体验到愉快,尝试到成功,享受到尊重,那么我们的课堂还不会被学生吸引住吗?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首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从过去的“主体”转变成现在的“主导”,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指导者。把课堂交给学生,也就是把问的权利放给学生,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寻求知识,获得知识的习惯。
2、让学生放开手脚,大胆质疑;教师要掌握充分的材料,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引导。新课改下,现在的教学要求知识的灵活性和课外延伸,要求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对教师有了更新一层的要求。
1、备好每一节课是实施数学高效课堂的前提。
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 教师如果没有备课就走上讲台,就如一个没带武器上战场的士兵一样心慌。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还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再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须的教具或课件、学生操作的学具等。我们的课堂教学常常为了完成任务增大课堂容量,忽略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对学生加以反复的训练,无形增加了学生的负担,泯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例《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这一节:如何让学生把对初中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及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迁移到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丰富的情境,例如单调弹簧振子,圆上一点的运动,四季变化等实例,使学生感受周期现象的广泛存在,认识周期现象的变化规律,体会三角函数是数形结合的产物,这是三角函数最本质的地方。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展示摩天轮旋转及生成的图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应用于生活,激发同学们学习的乐趣。
2、预习是实施数学高效课堂的法宝。
要想提高数学课堂效益,光有老师认真地准备还不够,必须把学生也带进来,这就是布置学生预习:一是针对预习的内容,看看那些能看得懂的,能理解的;二是找一找预习内容中看不懂的,把它做上记号,三是对于预习的内容,还有什么想法的,也把它记下来。四是仔细思考本节内容和以前的知识有什么联系?这样让每一个学生面对新知识之前都有一个充分的知识与心理准备。课堂上学生会讲的让学生讲,学生会做的让学生做,学生能完成的让学生自己完成,课堂教学的重点就放在学生存疑、模糊的地方,使教学过程做到有的放矢,既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又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关注每一位学生是实施数学高效课堂的根本。
有句话说得好:“课堂是学生表现的地方,不是老师表演的地方。”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再好,教师讲得再精彩,如果学生不能真正的参与其中,那算不上是高效的课堂。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关注班上的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从不回避任何一位学生提出的问题;对学生恰如其分的评价,给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反之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中上层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而差生相反的就变得无所事事,最多也就推一步走一步,教师如果不推他也就不走了。课后,教师还要花更多的时间来辅导差生。教师越逼得紧,学生越不想学,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要使数学课堂更高效,教师应从关注每一位学生开始,承认其基础的差异,让他们在参与中学习,在肯定中学习,在教师的鼓励声中学习,从而获得学习的乐趣。
4、应让学生经历一个“学习——思考——实践”循环反复的过程。
同学们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都是前人总结出来的间接经验,我们必须把间接经验变成属于自己的直接经验才有用,而直接经验是无法取代的,如何把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就要经历一个“学习——思考——实践”循环反复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是将他人的知识吸收内化的过程,是“反刍”的过程。对学生来说,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做题,通过做题来检测知识与能力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做题后,将已会的知识和能力储存起来,不会的或还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再通过教材重新学习和思考。那么,思考后就要实践,为什么有的同学“一看就会,一做就错”呢?其主要原因是懒得做题,缺乏实践这一环节。学习是“知不知”的问题,实践是“做不做”的问题。 于
5、有效的课堂练习设计是实施数学高效课堂的保证。
练习是获取数学知识的有效手段。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曾经出现这样的假象,上完课后感觉课上得挺顺利,课堂气氛也空前的好,学生也能配合老师的教学,效果应该不错。结果大出所料,家庭作业质量及其差。归根结底在于课堂上学生没有通过充分、有效的练习来巩固新知,教师不能通过课堂练习反馈来查漏补缺,及时调整教学过程,所以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那如何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布置的练习要遵循指导性原则,紧扣目标,当堂训练,限时限量,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搜集答题信息,出示参考答案,小组讨论,教师讲评,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而对基本题目,多采取学生板演,既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同时由于学习成果及时反馈,又起到激发学生再学习的动机。此时教师胸中有数,也就点拨及时,效果远远超过课外批改。另外,在教学环节我们应承认学生的差异,在练习的设计上我们更应该承认学生基础的差别,因材施教地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练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得到应有的发展,为数学高效课堂提供最好的保证。
6、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向40分钟要质量。
课堂教学结构是由很多的教学环节有机组成的,教学环节有先有后,有主有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抓住主要环节,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向40分钟要质量。现以小学数学例子来加以论证。
(1)课前训练(3—5分钟)
课前训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基本训练。例如教学低年级数学,2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以及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是小学数学四则计算的基础,要求学生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这就要长期训练,教师可以在每堂课开始,用二、三分钟的时间,结合教材采用视算、听算、口算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训练。这样的基本训练,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使学生节省计算时间,提高计算准确性。为下阶段学习四则计算打下扎实基础。
②复习旧课。“温故而知新”,通过温习,知识的迁移,从而达到新知。小学数学教材的系统性很强,起始教材是后继教材的基础,后继教材是起始教材的发展,因此,课前要根据学习新课内容的需要,复习好相关的旧知识,为学习新课铺路搭桥,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导入准备。这样,上课开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为教学新课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例如教学“圆的认识”这课,可让学生说说学过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特征,通过比较,归类,为学习“圆的认识”铺路搭桥。
(2)教学新课(15—20分钟)
教学新课是一堂课的重要环节,教师必须把握住,处理好,我们一般可以这样做的:
①明确教学内容。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学新课时,简要说明教学内容及其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渴望学好新知识。例如教学“圆的认识”这课,可让学生判断老师的脸,再寻找学生中圆圆的脸,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望。
②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学生自学课本知识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学会学习方法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学生智力的有效方法。教给学习方法,比传授知识更重要。为了防止学生自学的盲目性,学生自学前课本前,老师根据教材内容比较系统的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学,从书中找出问题的答案。例如,教学一位数除多位数1076÷3时,在布置学生自学之前,可以设计这样的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第一个问题:商应写在哪位上?第二个问题:每次除得的余数比除数大还是比除数小?这样,有利于学生初步了解新课知识内容,有利于教师抓住新课知识要点。
③老师点拨。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毕竟是有限的,而且程度也不尽相同,有看懂的,也有看不懂的,还有似懂非似的。在学生自学课本后,教师要依据所提出的问题,收集反馈的信息。对学生所能理解的问题不讲或少讲,对学生不能理解的问题通过点拨,力争做到点在点子上,拔在要害处。如教学“圆的面积”,当学生通过自学、动手操作后,对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不是很理解时,老师可这样提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我们把圆形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那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多少”,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什么”。经过老师这样点拨,学生对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就豁然开朗。
④做好课堂小结。好的课堂小结是一堂课的精彩之处。老师在讲解新课后,要结合实例、算式,先引导学生小结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再引导学生自我小结出结论,如有不完善的地方,老师才给予点拨,直到完整为止。应当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决不能轻易在学生不理解的情况下把结论告诉学生。例如教学“圆的认识”这个内容,在小学阶段,教师不必对圆的定义进行教学,但要引导通过学生观察、比较,梳理,让学生小结出:圆是一个平面图形,曲线,封闭曲线,曲线上的点到中心的距离都一样长。象这样的结论一定要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得出,然后全班交流。使学生加深对圆本质属性的理解。老师切忌包办代替。
(3)课堂练习(8—10分钟)
课堂练习是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是巩固知识的必要措施。因此,练习题设计好坏又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师要把课堂练习题与讲解新课放在同等的地位。备课时就要全面考虑,练习题的内容、形式、数量在教案中固定下来。然后根据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必要的纠正和补充。教师要认真收集学生课堂练习反馈信息,捕捉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或进度。
(4)布置作业(4—5分钟)
每节课的作业量,根据不同年级,低年级一般在课堂上完成,及时消化所学知识。中、高年级布置适当的家庭作业,有利巩固学过的知识。作业要设计出三种类型,①基础题(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完成)。②一般题(让学习成绩在中等的学生完成)。③提高题(让学习好的学生完成)。分层次要求,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一年级数学如何打造高效课堂之浅见
李海务中心小学
于雪
今年我教的是一年级数学,下面我就一年级数学谈一谈自己对高效课堂的理解。所谓的“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我们现在提倡的“高效课堂”,其目的就是做到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即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最终到达提高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目的。那么怎样才能打造出高效课堂呢?
一、1.充分的课前准备
要创造高效课堂,充分利用课堂上的四十分钟,我们就要做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针对一年级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的规定。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其次,教者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好、中、差三个方面的学生。
比如我在准备认识钟表这一课时,我首先把教学目标定位在谈论生活中的时间这一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上,再加上他们有以前时间的知识基础,所以我由生活中的时间展开讨论,由此可以首先突破学生的恐惧心里,突破认识时间这一难题。
此外我们还必须明确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不在于面面俱到,我们要预设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外,然后重点加以突破。对于重点的突破,我们切不可以急于求成,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
2,导学案的编写很重要。
我觉得导学案的编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学目标要针对学生,是学生的学习目标。
2,课前准备包括教具准备和知识准备(链接旧知)。
3,教学流程,问题设计要精,准。
4,学法指导要明确。
5,精心设置课堂练习题,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6,评价环节更是不能缺少。
二、如何指导孩子们
1.指导他们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有效的预习可以使学生在听课时有的放肆,会抓重点,从而达到攻克难点的目的。所以我们每天必须给学生安排具体的预习任务,这样我们的教学进程便会流畅的多轻松的多。比如时间这一课,让学生先在家里预习时间和生活的联系。做到先学。
2.课堂学习习惯
课堂上我们可以指导学生用如何听。声声入耳,字字入目。
动手动脑,用心学习。一个好学生必须要抓住课堂,只有将知识理解于课内,才能灵活应用于课外。一个连基本的知识都没掌握的学生是谈不上提高而言的。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向课堂要效率。后教中要注意效率和教学有效时间。
3随课笔记不可少。
巩固和消化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每次作业都要先复习然后再做题。然后要像对待考试一样对待每次作业。本节课主要加强两方面练习一是记忆性的训练,本节中主要训练看钟。二是应用性的训练本节中主要训练结合生活。第二种类型的训练是建立在记忆的基础上的。所以我们要告戒学生万万不可眼高手低,应该从基础开始,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搞好自己的学习。
三、师生配合,共同打造“高效课堂”
学生的喜欢是高效课堂的主要方面,离开了师生的良好关系,任何形式的“高效”都是空谈,所以我们一定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打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高效课堂”。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
第一,和学生交朋友。只有建立了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我们才能知学生之所想,知学生之所需。只有解决了学生的思想问题,他们才会把心思放在学习上。
第二,建立互相尊敬,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我们只有充分的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同样,我们也要充分的相信学生,理解学生,才会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1.教师要整体把握数学教材
首先, 数学知识是一个系统整体。 要说明这个问题首先要考虑数学的本质是什么, 或者说“什么是数学”。 就世界范畴而言, 有两种说法, 即“数学是演绎的科学” (古希腊为代表) 与“数学是量的科学” (中国古代、印度古代为代表) , 前者重视几何, 后者重视算术与代数。 而康托在1883年则提出“数学的本质在于自由”的著名论述。 从这个意义上看, 在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中提出的数学知识 (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 是否可以简单地这样表述:数学知识是“数与形及演绎”的知识。 由此可以看出, 作为数学学习目标之一的数学知识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是“数与形及演绎”的知识整体, 整体的知识一定是结构的, 是互相联系的。 结构的知识一定是要系统整体学习才能掌握, 只有系统整体地掌握才可能使得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智能。
其次, 数学学习是整体的认知过程。既然数学知识是一个系统的整体, 那么数学教学应强调整体联系, 培养学生对数学联系的理解。 当学生开始把数学看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时, 他们应被鼓励寻找联系以帮助他们理解和解决问题。 学生应问自己:“我可以换一种方式看这个问题吗?”“这个情景与我以前遇到的类似吗?”如果遇到的是用代数表示的, 则应考虑用几何表示它, 这样可以使他们加深理解或有助于他们找到解决策略。
2.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 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 无论是从素质教育的角度还是从终身教育、创新教育的角度看,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长远价值。 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 预习不再是单纯为掌握知识和技能而设置的学习活动, 而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发展得更好。 而在实际教学中, 有的教师却顾虑重重, 普遍认为:预习了, 学生会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失去新奇感;预习了, 学生了解了有关内容, 会失去学习兴趣和动力;预习了, 学生知道了知识的有关结论, 接下来上课老师讲什么……其实, 我们不能因为怕噎着就不吃饭。 我们之所以担心, 是因为我们的孩子还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 还没有掌握预习的方法, 还没有体验预习的快乐。 在新课程实验的背景下, 怎样看待预习, 对预习给予恰当定位十分必要。 对预习的重新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更应该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探索, 进一步明确数学需要怎样的预习。
预习一般是指上课前对新知识的自学准备, 但初次接触预习的学生缺乏具体的实践和方法的指导。 而数学预习又不同于语文的预习, 语文课每篇课文学习之前都有固定的预习内容, 比如熟悉字词、读通课文等。 数学课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 可分为概念课、计算课、几何图形课、统计和概率等, 对于不同的学习内容应用不同的方法预习。
3.将计算教学融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教材编写的计算题都是经过处理的常规习题, 不少题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脱离日常生活情境, 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从而产生厌倦情绪。 在教学中, 我将计算教学融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为学生精心创设情境, 赋予计算教学新的内涵。 例如, 在教学两位数乘位数时, 将例题融于日常的购物活动中, 通过谈话方式呈现新的问题情境:“同学们, 你们喜欢喝娃哈哈AD钙奶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喜欢。 ”“那你们知道一扎AD钙奶有几瓶吗? ”“5瓶。 ”“明明兄弟到超市准备购买12扎AD钙奶 (出示实物图) , 你能帮助他们算算共准备购买多少瓶AD钙奶?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很快列出算式12×5=?我问:12×5怎么计算呢? 老师没有现成的办法, 你们能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亲身经历了将生活中普普通通的购物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 面对如此熟悉的问题情境, 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是强烈而迫切的, 从而激发了学生计算的兴趣,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同时也让学生充分体验了学习计算的价值所在, 激发起学生学好计算的热情。
4.问题的创建要有趣味性
将问题置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 使学生的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共同参与解决问题的活动中, 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轻松发展。 问题情境的呈现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做出适当选择:小学低、中年级学生比较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 而中、高年级的学生则对“有用、有挑战性”的任务感兴趣。 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可以从生活中的具体事实或有趣现象引出问题;从情节生动的童话和故事情节引出问题;从游戏活动中引出问题;从直观演示或实际操作引出问题;从知识的实际应用引出问题;从新旧知识的矛盾引出问题等,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而富有情趣的情境中发现问题、 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认识”时, 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分钟能写25五个字, 我已经写了11个, 怎样表示? ”学生很有兴趣, 我因势利导, 引出教学内容。
5.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
关键词 高效;小学数学;培养
一、合理设定教学目标
准确把握课程标准,设定科学合理教学目标。要切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心理及数学学科特征,既要有知识和技能目标,又要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要准确定位,目标要具体、明确、可观察、可测量。
例如教师在教学《认识平行四边形》时,首先从学生的实际入手,选取日常生活中学生能够接触的物体图片,让学生找出平行四边形,再要求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能看到平行四边形”从而激活学生已有的平行四边形的感性认识。接着让学生做一个平行四边形,并总结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图形,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测量,自主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通过让学生量出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边间的距离,引导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揭示高和底的意义。此案例抓住了本课重点,在具体活动中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了它的基本特征并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探索过程,发展了空间观念;通过应用,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增强认识平面图形的兴趣。这样使目标具体、明确。
二、精心设计预习任务
引导学生找到已会点和疑难点,依据自身经验进行预习,帮助学生形成自身的体验和感受,为掌握新知识做好充分准备。同时教师检查,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准确把握教学起点。通过预习不但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有效创设学习情境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及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对新知识探究的需要。因此这个学习情境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有挑战性的。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新奇,拘泥于过多的非数学信息,也不能干扰和弱化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数学思维的发展。情境创设是手段不是目的,在创设情景时要便于学生探索,千万不可为创设而创设。
例如教师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用多媒体出示现实生活场景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场景图,找出其中的三角形并引入课题,然后要求学生再列举一些生活中见到过的三角形的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学习新知打下了基础,从思想上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再如:学习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可以让学生量出家中电视机的长和宽,然后求出它的面积;再让学生想办法求出学校沙池的面积。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实践,体验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从而提高学习的热情。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逐步明确学习的意义,对探求数学知识产生了乐趣,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就能一直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
四、恰当选用教学手段
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既要熟练掌握投影、视频、计算机等现代媒体的应用,又要重视挂图、标本等传统媒体的应用。多媒体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任何教学手段都有它的局限性。如在教学《厘米的认识》时,运用传统的“米尺”进行教学,让学生亲眼看到“1厘米”的长度,用手比画一下“1厘米”的长短,教学效果会更直观,学生对厘米的认识会更感性。如在“元、角、分”的教学中,可开展模拟购物活动;在“分类统计”的教学中,可让学生统计一周所要学的功课,每门功课的节数等;在学习“米、千米”的教学中,我领着学生去操场上数步伐、估计长度等。所以,我们在选用教学手段的时候,应注重一个“实”和一个“适”字,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五、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练习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方式,也是教师及时了解教学状况调整教学内容的一种措施,因此,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教师既要考虑全体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也要兼顾优等生的学习潜能的挖掘情况针对这样的状况,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遵循以下一些原则:注重练习的基础性,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练习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兴趣;注重练习的层次性,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样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得有兴致,有活力,使课堂教学更有成效。
六、及时反思教学成效
新课程强调教师对教学进行反思,教师要反思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结构、时间安排等。通过课堂听学生答问、查学生作业、看学生操作等途径,获取学生真正理解、掌握、运用知识的程度和判断学生获得基本技能的实际水平。教师要养成在平时教学中进行反思的习惯,才能教学相长,课堂教学才更有效。
摘要 高效课堂对于学生非常重要,教师要运用多种手段,根据实际情况,自制一些教具,以饱满的情绪走进课堂,培养学生的兴趣,不断渗透数学思想,千方百计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独立自主的学习,在课堂上尽可能掌握知识,课余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索和训练更开阔的空间,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为社会培养更多优质人才。关键词 培养兴趣 创新思维 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社会在飞速发展,经济在不断增长,社会将会需要更多更优秀的人才,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给我们的教育事业也增加了很大的压力。我们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直接决定了未来人才的质量,作为数学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那么应该怎样上好一节数学课呢?怎样打造高效课堂,使我们的学生学得轻松,掌握的牢固,思维活跃,将来会更有所作为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起。
一、高效数学课堂应注重培养学生兴趣,不断渗透数学思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一个手势,一句话,一句恰如其分的表扬,甚至一个微笑,都能给学生一个奇迹。学生的心理世界是丰富的,是可以开发的,我们教师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帮助学生渡过难关是必要的,但要让学生体会到成功,要不断传递渗透数学思想,要让学生自己体验和感受数学思想的微妙,不断开发思维潜能。这中间老师是支持者,是引导者,是伙伴,是数学思维火花的点燃者。教师也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创设数学场景,尤其是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数学思想怎样渗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体会到数学思想的重要性。比如制作一个无盖铁皮桶,需要多少面积的铁皮,首先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铁桶的侧面展开为长方形,长为上圆的周长,宽为铁桶的高,这样再加上桶底的面积,一个桶就大功告成。数学思维把实际问题和数学问题联系了起来,从而实际问题得以解决。所以教师在讲数学课时,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去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思维,不断挖掘和开发各种资源,为学生学好数学打下一剂强心针。
二、数学课堂中多媒体的使用必不可少。
由于地处偏远山区,缺少先进的教学设施,但近一年来,我校电子白板和一体机的配置后,突然间课堂教学变得有滋有味了,大量的有关图片插入、动画、声音和数学知识结合起来,不仅使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而且有些数学知识更加容易掌握了。课堂既能展示大量的数学信息,又能进行大量课堂反馈练习,还能展示一些不易理解的问题。比如在讲中心对称、轴对称图形时,设计动画直观地展示两个图形通过旋转而得,同时找出对应顶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再比如在讲三角形全等时,设计动画将两个三角形完全重叠一起,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然后找出全等的条件,给学生留下一个深刻直观的印象;又比如在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通过动画设计使直线与圆相离、相交、相切,并且归纳总结它们的条件,效果直观形象易于理解。新课程的设置使数学课堂自主探究活动增加,很多数学概念在自主探究的活动中自然完成,多媒体为高效课堂提供了平台,学习、探索、归纳、总结、结果展示一气呵成,再加上图文并茂的效果,使学生多方位、立体型感知,教学效果很好,课堂效率得到提高。
三、自制教具可弥补高效课堂的不足。
众所周知,数学课的很多内容是枯燥无味的,学生不易理解,尤其表现在数学立体空间概念这一方面。教师自制一些教具,更利于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一些内容。比如学生认识正方体、长方体时,教师自制的教具,能给学生形象地展示这些图形的特点,即正方体有六个面,并且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六个面的面积相等;而长方体也有六个面,各个面的特征就不相同了,也就是说,相对的两个面的面积相等。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差别也能用自制教具来演示,一个木制长方形,如果四个顶点能活动,可变成什么图形,同学们很快能回答上来,两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很显然他们的移动在一个平面,而正方体或长方体他们的各个顶点移动的话,就不会在一个平面,这样一个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差别就显而易见了。自制教具经济实用又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果动脑去开发的话,定能解决一些疑惑,可见自制教具在数学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
四、教师的情绪会时刻影响高效的数学课堂。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是精神饱满,情绪控制适当,既不缺乏激情,又能娓娓道来,眼睛、微笑,一个手势有时能给学生以无穷的力量,帮他们树立信心。正如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影响学生的情绪、情感的产生。一次偶然的失误回答,如遭到大声呵斥,可能会给刚刚起步的人生,画上句号。面带微笑的教师在站上讲台的那一瞬间,这种和蔼可亲的教态便可将部分精力尚未完全集中同学拉回到课堂中。整个课堂学生能看到,能被无形地感染。学生的回答、积极思索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出来,能得到教师和同学们的肯定,学生的自信心在不断增强,并且思维更加积极,学习成为一个自发主动的过程,从而引导大部分学生也积极参与进来,学习效率自然也就上去了。
五、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是数学高效课堂的一部分。
数学课堂要注意设置一些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题目,说白了就是一题能不能多解,考虑问题能不能多项化。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部分,创造性思维的实质就是求新、求异、求变,创新是教与学的灵魂,是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善于从多角度、多渠道、多方位思考,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在反馈中多问几个能不能这样想,或者那样做,有没有更好的解法等等,让学生不仅仅只把题目做完,而且去考虑这个题之外更多的东西,培养学生全方位立体性思维。一堂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运用本课内容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让数学课堂真正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达到高效课堂。
六、高效课堂应注重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
我在数学教学中时常发现一些学生,教师布置什么,他们就做什么,没有自主去看书学习的习惯,依赖性很强。一遇到难题,不专心思考,总想问别人。结果时间一长,养成不能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习质量自然上不去。这种学生平常学习可能给老师的感觉还可以,可是到了考试的时候,很多题不能独立完成。因为平时不善于独立做一些生题,数学思维在平时没有得到训练,思维品质没有提高。一个学生不善于独立处理生题,就意味着他的大脑就没有足够的训练,没有足够的训练,就没有很好的思维效果。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注意这方面问题设置,多表扬能自主学习的学生,想办法让学生摆脱依赖性。比如一些章节,先让学生自己学习,教师不讲,然后布置练习题,遇到不会的让他们自己多思考,然后讨论,讨论以后再让他们做。这个过程虽然花费了一些时间,但是同学们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他们会意识到自己的能力,会更自信,从而有勇气去面对更多的生题。如果数学课堂经常会出现独立自主学习机会,再加上一些场景,会不断刺激学生思维神经,独立自主学习能力会不断提高。我们的目标是打造高效课堂,我们的课,应是教会学生学会独立自主学习,不断开拓自己的思维,创新的解决很多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
七、教师应了解一些学生的认知规律。
上好一节数学课不容易,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但要竭尽全力,而且要坚持不懈,要有耐心,不要操之过急,我们是教会学生去学会学习,我们的想法和学生的想法有时不能一下子进行沟通,这是正常的。我们要沉住气,给学生一个宽松的时间,我们的方法和做法应该是合理的,不要动不动说学生真笨,这么容易就不会做等之类的话,这样做不但不能起到好的效果,反而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一句话,不要把我们的思维强加到学生的身上,而时刻为学生着想,使我们的课堂达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如何打造高效数学课堂】推荐阅读:
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11-01
浅谈如何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10-23
酒店如何打造高效团队06-27
如何打造小学快乐课堂07-10
用心打造高效课堂06-13
打造高效课堂 提高教学质量05-27
努力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06-11
打造高效课堂,落实双基训练07-15
一打造高效课堂的途径07-17
电子白板打造高效课堂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