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费用浅析(共8篇)
三公费用浅析
一、背景介绍
做好“三公”经费公开工作,公开“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支出情况,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一项重要措施,其最终目的是要大力压缩“三公”经费预算,进一步削减“三公”支出,遏制奢侈浪费,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使财政有更多的钱用于社会保障、改善民生和其他公共服务这些该花钱的地方。2011年5月,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要求中央部门公开2010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三公”经费决算数和2011年预算情况,并要求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比照中央财政做法,做好部门预算,“三公”经费等公开工作。这一举措凸显中央积极回应民众关切,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的廉洁政府的决心。
二、意义及现状
政府的财政收入,绝大多数来自税收,而税收都来自企业和个人的财产让渡。政府预算本质上是如何开支纳税人的钱。作为纳税人,一方面,他们有权知道自己所缴纳的税花到何处;另一方面,他们有权监督政府将税收如何花销。政府“三公”消费公开不仅是作为“政府奶娘”的纳税人与生俱来的天然权利,也是保障宪法赋予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民主权利的需要。公民依法行使财政预算知情权和财政支出监督权,参与“三公”预算的运作,有助于确保财政预算存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同时,将完整的信息公开,也有助于公民更好地了解情况,提出诉求,监督政府及时回应,切实管好、用好财政资金,这本身就是一个民主互动的过程,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体现。
2011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中央决算草案后,98个中央部门要公开本部门2010“三公”经费决算数和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接受社会监督。4月14日,科技部率先向社会公布了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总数,此后至8月底,除了外交部、国务院侨办和港澳办3个部门,其余中央部门都向社会公布了“三公”经费。但从公布的时间来看,按照国务院要求在6月底之前公布的只有科技部一家,其余部门都是在7月之后公布的,严格说来都属于超时违规。而且各部门在公布的口径、范围、方式、内容的详略和是否回应民众的质疑以及数据的真实性等方面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在地方政府层面,虽然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比照中央财政做法,做好“三公”经费的公开工作,但直到2011年底,只有北京、上海、陕西3个省级政府公布了“三公”经费。公布“三公”经费的地方政府寥寥无几,表明“三公”经费公开在地方遭遇到巨大阻力。
三、问题表现
虽然2011年我国政府的“三公”经费公开差强人意,但它拉开了各级政府主动向社会公开财政预算和“三公”经费的大幕,推动了政府信息公开和公众监督政府工作的深入进行,因而被媒体称为“破冰之举”。然而作为我国历史上的首次,考察公开的内容与形式、过程与结果,可以发现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1.有令不行,延期公布
考察2011年政府“三公”经费公开的过程,可以发现有令不行、延期超时公布是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根据国务院的明确要求,6月底之前中央政府各部门要公布本部门2010年的“三公”经费决算和2011年的“三公”经费预算情况。然而,除了科技部外,其他中央部门都是在6月底之后才陆续公布的,公布的时间最晚逾期1个多月,实际上都属于违反政 令,超时公开。而在地方政府层面,国务院的要求更是被大打折扣,至2011年底只有3个省级政府公开了“三公”经费。而在2012年也只有上海、北京和广东公布2013年的财政预算。这一有令不行的尴尬局面,反映出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对“三公”经费公开不情愿的态度,由此说明“三公”经费中有许多浪费、奢侈甚至腐败行为,不敢让社会公众知晓。而国务院的政令之所以会遭到“软抵制”,有令不行的情况之所以会出现,缺乏对于违反政令者的处罚的明确规定是根本的原因。2.口径偏窄,涵盖机构范围不一
中央政府目前所公布的“三公”经费,仅仅是实际开支的“三公”经费的一部分,属于最窄口径的“三公”经费。按照财政部的界定,它公布的中央政府“三公”经费仅仅是财政拨款中的“三公”经费,此后各部门也都按照这个口径来公布“三公”经费。而财政拨款仅仅是部门预算收入的一部分。据统计,2010年各部门预算中不少部委的财政拨款占其总预算收入的比例都在80%以下,部分部门如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的财政拨款占预算收入的比例更在20%以下。除了预算收入外,政府部门的实际收入还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等预算外收入甚至私设的小金库等。这部分收入数额更加巨大,科目庞杂,难以掌握和监控。在这些非财政拨款中,往往隐含着更大的“三公”支出空间。3.态度傲慢,回应较少
中央部门的“三公”经费公开之后,社会公众质疑、批评之声不绝于耳。面对质疑,很多部门予以回应和解释,进行释疑篇惑。但也有不少部门迟迟不进行回应,无声无息。公众常见的质疑包括,在中央一再要求压缩“三公”支出的背景下,一些中央部门2012年的“三公”经费支出却大幅上升;也有一些部门的“三公”经费或某项“三公”经费畸高或者畸低,严重偏离了合理范围;两个地位、规模相差不大的部门,“三公”经费或某项“三公”经费却相差悬殊,不合常理。然而不少部门对这些公众疑惑的问题没有进行解释和回应。比如在人口计生委所公布的“三公”经费中,2011年的“三公”经费支出为855.02万元,其中因公出国支出395.66万元,占总支出的一半左右。该部门因公出国经费严重偏高,对此公众发出一片质疑之声,然而人口计生委却一直没有回应解释。这些部门这么做的原因至少有二:一是一些官员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表现傲慢,反映出这些部门“你可以批评,但我坚决不改”的心态。二是这些部门的“三公”消费中确实有见不得光的东西。它们面对公众的质疑理屈词穷,但又不想承认与改正错误,于是沉默以对。4.缺乏审查核实
对予中央部门公布出来的“三公”经费,公众根据自身生活常识,纷纷质疑这些数据的真实性。例如,一项对5424人进行的在线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当前中央部门的“三公”经费公开情况,72.0%的参与者认为公布结果的真实性存在疑问。以中央部门公布的2013年公务接待费预算为例,商务部为103.79万元、科技部为191.49万元。住建部的公务接待费更少,2012年决算和2013年预算分别仅为9.95万元和13.95万元。处于高消费地区的北京的国家部委,每年才这么多招待费,实在是有悖常理,让人不得不怀疑其真实性。但由于缺乏专业审计部门的审查核实,公众只能表示怀疑,难以确定这些数据的真实性。
四、对策建议
“阳光是腐败之敌,如果把情况放到桌面上让大家有目共睹,那么大家都有能力对之是否恰当作出评判”。因此,“三公”经费公开在治理“三公”消费和反腐败大业中十分重要。我国政府“三公”经费公开之所以存在上述种种问题,其根本原因有三:一是政府官员的阻力,各级官员大多不愿意公开“三公”经费;二是相关制度不完善,导致缺乏硬约束,缺乏问责机制;三是对于“三公”消费治理缺乏系统整体的设计,各项措施不配套不协调,存在薄弱环节。根据以上分析,当前完善和推进政府“三公”经费公开的思路与对策主要有以下 几个方面:
1.将“三公”消费公布纳入法制化轨道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发挥法律的约束力作用。有关专家提出“三公”公开入法的主张。政府应在当前公开“三公”经费取得成效、存在漏洞、出现问题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对公开“三公”经费的时限、项目、口径、范围等建立统一的规范,并且通过修改《预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将其上升到法制的高度,增强其刚性执行力与约束力,从而早日将公开“三公”经费纳入法制化的轨道运行。2.推进体制改革,治理“三公”消费
加快推进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才能从根本上堵住政府行政支出中的黑洞。这场改革务必彰显系统性集中原则:一是集合职能,有机合并相近职能,避免职能交叉,相互扯皮;二是集合权责,健全政府权责体系,形成部门间和层级间合理的权责构成;三是整合机构,减少管理环节和层次,优化结构;四是整合机制,整合大部门内部的运行机制,降低协调成本,提高行政效能。
一、实行“三公”消费公示制度的必要性
亚当·斯密认为, 国家的职能主要是满足公共安全、公共机构和公共工程等公共需要。为此, 政府在满足公共需要的过程中, 适当的公务消费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 在公务消费过程中, 对最主要的“三公”消费进行公示也是必要的。“三公”消费公示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 “三公”消费公示是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的重要保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四条规定,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 并指定机构 (以下统称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 负责本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因此, “三公”消费信息公示对于各级政府营造法治政府、责任政府, 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和现实指导意义。
(二) 推行“三公”消费公示是公民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重要保障
现代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收入形式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税收, 税收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 凭借其政治权力, 并按照特定的标准, 对企业和个人财产实施的强制、无偿的取得的一种财政收入形式。“三公”消费公示是实现财政预算进一步公开, 保障宪法赋予社会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的需要。
(三) “三公”消费公示对构建“阳光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及依法行政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根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联合调查显示, 在17 836名受访者中, 98.3%的人认为行政成本浪费现象非常普遍。这说明, 国家公职人员廉洁奉公的形象在民众心中大打折扣, 政府的公信力不断降低, 构建阳光政府迫在眉睫。阳光政府必须是行为规范的政府, 因此, 政府应在不损害国家公共利益的情况下, 尽可能地向公众公开有关信息, 自觉接受民众监督, 促进民众对政府行政能力的了解, 提高政府公信力。此外, “三公”消费公示有利于发现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违规行为, 从而促使公职人员提高行政能力, 遏制政府腐败现象。
二、现今“三公”消费公示制度的现状
当前, 公务消费越来越清晰地出现在政治与公共生活中, “三公”消费公示制度正日益体现出其重要的价值。但是, 公示制度的实施任重而道远。现今“三公”消费公示制度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 思想认识不够, 存在着“官本位”思想
在中国古代, 社会认为“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 而读书的目的就是考取功名, 谋得官职。如果把社会各阶层的人用金字塔来表示, 那么, 站在金字塔顶端的就是官员。“官本位”思想把是否为官及官职大小当成一种核心的价值尺度去衡量个人的社会地位及价值。部分官员认为, 作为“最高”阶层的国家公职人员, 意味着他们享有特权。为了炫耀自己官职的高低, 便产生了部分官员花钱大手大脚、做事讲究排场、生活追求奢华的奢靡之风。同时, 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为其提供了物质条件。除此之外, 在部分官员的工作中, 他们并不是把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作为价值追求, 而是追求短期利益, 注重表面功夫, 讲究与领导搞好关系, 吃好喝好。这些原因导致了公务消费权泛滥现象的出现。
(二) 法律体系不够完善
尽管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但是, 在实践层面和法治理论层面的差距较大。如信息公开的内容、程序规定不够明确翔实;民众对三公消费的详细账单看不到、看不懂、有问题无法反映等。对于三公消费的详细账单, 政府采取的托词是“这是国家机密, 不可以公开”;就算公开了, 也是为公开而公开的假公开, 使三公消费公示制度流于形式。除此之外, “三公”消费权滥用的问责机制也存在着缺陷, 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关于“三公”消费权滥用问责的法律, 对问责客体的责任范围、问责如何启动、问责程序如何启动等问题都有待立法的近一步明确。
(三) “三公”消费监督不到位
1. 人大对财政预算的审查和监督职能落实不到位。
人大审查和批准国家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是宪法所赋予的法定职权, 也是人大履行监督职能的义务。但是在会议期间, 人大代表没有对预算草案进行全面、详细、深入的审查, 结果只是在会议期间履行了表决程序, 使人大对政府的财政预算的审查制度流于形式, 严格来说是一种行政不作为和失职行为。另外, 我国《预算法》第69条规定:各级政府应当在每一年预算年度内至少两次向本级人大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做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但在实践中的情况是上半年批准财政预算草案, 下半年批准预算调整方案的形式。
2. 上级部门的监督工作落实不到位。
从政治原理上看, 上一级政府对民众负有更大的政治责任与法律责任, 它有义务保护民众免于下级政府的侵害。由于上下级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 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往往是非连续性、非全面性和非深入性的, 上级领导往往只能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大是大非问题上进行宏观监督, 而对下级权利的具体运作情况的监督虽有权利, 但无充分精力, 显得鞭长莫及[1]。
3. 舆论监督平台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温家宝总理说过:“只有人民监督政府, 政府才不会懈怠。”在现今看来, 最有效、成本最低、最具持久性的监督就是舆论监督。同时, 舆论监督有利于匡扶社会正气, 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但是, 对于舆论监督的最主要问题是舆论监督平台不健全, 出现了新闻工作人员在进行批评性报道时担心会承担政治风险, 同时, 还担心会丢失地方党政部门的新闻来源, 甚至会受到刁难。同时, 舆论监督的渠道较窄, 对涉及公职人员切身利益的公务消费问题民众得不到最真实的信息。
4. 官员复出任用公示工作落实不到位。
根据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沈岿做过的一个统计, 目前关于官员问责复出的规则, 并没有一部完整的法律法规, 仅仅散见于若干规范性文件中, 包括2004年《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 2008年《公务员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规定 (试行) 》, 2009年中办和国办联合发布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 2010年《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 (试行) 》等。这说明了我国现行的行政救济法规中对受处分的官员的复出任用制度处于薄弱状态, 从而出现了官员复出任用制度混乱, 官员复出任用公示制度不存在的局面, 甚至使民众产生了只要有关系就能照样升官的错误观念。
三、构建“三公”消费公示制度的有效途径
“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 更规范地说, 它们是为了确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设计的一些制约。”[2]所以, 公职人员应端正思想认识, 依照“制度”做事, 使自己的行为接受监督, 违反“制度”要接受处罚。因此, 为完善“三公”消费公示制度, 现提出以下三种有效途径。
(一) 公职人员要消除“官本位”观念, 树立节俭意识
在建立“三公”消费公示制度的过程中, 公职人员必须要提高自我修养, 增强抵制和摒弃“官本位”思想的觉悟, 树立“执政为民, 立党为公”的理念。在思想教育上, 要坚持以人为本, 根据不同岗位的不同情况, 对公职人员深入进行政治理论、政策法规、道德水平的教育, 促使其消除“官本位”的观念。同时, 要建立与公职人员职务升降挂钩的奖励和惩处制度, 从根本上杜绝特权行为。
(二) 完善“三公”消费公示法律体系
“三公”消费公示法律体系的建立应充分发挥宪法的价值引导与立法依据作用, 以各基本法为主要框架建立起一个由各种法律、法规所共同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从实际立法过程中来看, 应制定一部统一的关于公务消费公示的基本法, 将公务消费公示的基本原则、公示范围、公示程序及违反法律法规的处罚力度等内容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同时, 要建立相应的制度, 在上位法规定的范围内予以细化和完善。此外, 对现行法律法规中不适应当代社会实际情况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 不仅要考虑适应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综合因素的实际情况, 还必须充分考虑我国宪法体制以及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布局与国家立法体制, 做到关注权利保障, 关注民生。光靠立法还不够, 还应确保法律的实施, 将三公消费公示真正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行政机关违反规定的, 由监察机关、上一级行政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 对行政机关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 依法行政是确保“三公”消费公示制度落实的必要条件。
(三) 完善“三公”消费监督机制
1. 落实人大审查和监督职能
人大对政府预算的审查和监督权是宪法赋予的, 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 所以, 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人大要充分发挥民主集中的优越性, 树立国家权力机关的威信, 培养责任意识, 不断强化审计监督作用, 真正起到对政府的监督作用。
2. 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
上级部门监督要注意独立性及权威性, 科 (下转260页) (上接254页) 学通过年度考核、巡视、谈话及信访处理等方式来了解下级部门“三公”消费公示的具体情况, 并及时责令其将“三公”消费详细账单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布, 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促使公职人员提高行政能力。同时, 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考核制度。根据职位和岗位的不同设立标准, 使干部考核过程公开透明。除此之外, 下级官员也要注重经常性, 定期向上级部门汇报工作结果和“三公”经费预算修订情况, 自觉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
3. 构建舆论监督平台, 确保舆论监督渠道畅通
国外称舆论监督为“调查性报道”或“公共意见” (Public Opinion) , 主要是对政府官员和政府公共事务的监督和揭丑[3]。但是, 在我国, 舆论监督并不如国外一样具有如此大的功能, 而是作为民主监督的一种方式。在我国, 舆论监督形式多种多样, 如报纸、电视台、网络、微博的监督等。然而, 舆论监督需要健全的监督平台, 需要畅通的监督渠道, 需要为新闻人提供一个批评性评论的安全环境, 为民众提供一个确保知情权、监督权的有效途径。因此, 构建舆论监督平台, 确保舆论监督渠道畅通是保证“三公”消费公示的要求之一。
4. 完善官员问责复出法律体系
为解决官员问责复出问题, 国家机关必须要坚持透明化, 明确官员复出的职位、条件及程序, 对问责官员的复出理由及程序进行公示, 接受公众监督。
总之, 三公消费公示制度对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具有重大作用, 是公民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重要保障, 是民众对法治社会建立的新期待。我们必须认识到, 在民众的民主与法治意识渐趋觉醒的今天, 推进“三公”消费公示制度已是必不可挡的潮流。因此, 我们必须要充分利用这一契机, 加快推进“三公”消费公示进程, 推动建立制度完善、行为协调、监督到位的法律体系, 促进廉洁高效政府和法治社会的建设。
[责任编辑李可
参考文献
[1]刘潇潇.行政问责法制模式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2.
[2]李京蔓.论我国官员问责制的构建与完善[J].重庆行政, 2006, (1) .
【关键词】企业会计准则;费用;待摊;预提;处理
权责发生制是指收入和费用的确认,是以是否应计入本期为原则,即: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由当期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已经收到或支付,都应该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或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到或支出,都不应该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企业会计准则》将权责发生制定位为会计基础,取消了“待摊费用与预提费用”两个科目。但相关的经济业务仍然存在,那么,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如何处理这些待摊与预提业务呢?
一、取消前“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关系
1.两者联系
①目的相同:体现权责发生制,以受益期间来正确计算各个会计期间的费用,即“谁受益谁承担”。②结构相同:借方都是登记费用的实际支出或发生额,贷方都是登记应由各个会计期间负担的费用。还可以设置一个“待摊和预提费用”双重性质的账户,来简化核算手续。③填制会计报表:待摊费用项目是根据“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各自明细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填列,预提费用项目是根据“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各自明细账户的贷方余额合计填列。
2.两者区别
①性质不同:“待摊费用”属于资产类账户,“预提费用”属于负债类账户。②支付与受益期不同:待摊费用是发生或支付在先,摊入受益期在后,预提费用是先将费用计入受益期,支付费用在后。
二、取消“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主要原因
1.不符合会计要素定义。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待摊费用是企业已经发生,应由当期及以后各期负担的费用,其本质上是一种费用,是企业一经发生就已消耗的“虚资产”,不存在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问题,所以,待摊费用不符合资产定义。预提费用是企业按照规定从成本费用中预先提取但尚未支付的费用,它们并不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预提费用不符合负债的定义。
2.利用“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作假账。在会计实务中,有些企业把两费作调节器,通过改变“两费”的摊销、预提期和摊销、预提额,或者将不属于“两费”的内容列入“两费”、将属于“两费”的内容不列入“两费”等手段来调节利润,取消“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科目,可有效的限制企业调节各期利润的操纵空间。
三、“摊费用与预提费用”的会计处理
1.待摊费用。常见的待摊费用有周转材料的摊销、预付保险费、租金、报刊费以及一次交纳数额较大的印花税等,其特点是先支付,后摊入有关的成本费用。可根据待摊费用的不同性质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以某企业租用办公用房为例,假设该企业在2011年12月份向某房屋所有者租用办公用房一年,开出转账支票支付2012年全年的房屋租金1.2万元。如果2012年的房租不是在2011年末一次支付而是在2012年的每月中分月支付,那么,分别计入各自当期的损益就行了,可见,这笔租金支付本质上是具有了预付款的性质。
2011年12月份支付时:
借:预付账款 12000
贷:银行存款 12000
2012年每月(1-12月份)
借:管理费用 1000
贷:预付账款 1000
2.预提费用。常见的预提费用有预提借款利息、保险费、租金、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等,根据重要性原则,当上述费用数额较小时可以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若假设该企业是在2012年底,才支付全年房租,那么,在企业享有了租房的权利时,就需要计算将在年底支付的这笔房租费如何计入本期损益了。
每期计提时:
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等)
到2012年底一次支付款项时:
借: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等)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等)
3.问题与思考。关于预付的保险费,假设M企业预付保险费,核算时列入“预付账款”账户,我们知道,这笔款项已付给保险公司,只有当M企业在保险期内出现理赔事项,保险公司确认时才有可能减少企业的损失;如果没有理赔事项发生,此款项只能作为费用在保险期内摊销。它能成为特定条件下比如破产时企业可以支配的一项资产吗?所以,这笔资产还是一个“虚资产”。
总之,准则对待摊、预提费用的核算内容并非完全取消,而是把一些不合理的、难以预计受益期间的待摊费用和随意提取的预提费用取消了,作为一名从事中职会计专业教育的工作者认为,中职教材严重滞后,造成了知识的误区,应引起所有会计人的关注,建议以简单清晰为前提,按当年会计职称考试初级教材的更新速度来对待中职会计专业用书,才能为经济建设更好更快的服务,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实用型的会计技能人才。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和节约型校园建设,规范“三公”经费使用与管理,根据国家及省财政厅关于“三公”经费公开(示)的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本办法所称“三公”经费是指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因公出国(境)费。
第二条“三公”经费预算纳入学校整体预算管理。公务接待与公务用车运行费、公务用车购置费、因公出国(境)费分别由校长办公室、总务处提出支出计划,由财务室审核后报学校有关会议审议,经有关会议批准后纳入学校预算,学校将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在预算总额中的规模和比例。
第三条 “三公”经费按照总额控制、从严从紧、勤俭节约的原则使用,杜绝奢侈浪费,杜绝超预算、超标准、超范围支出。
第四条 公务接待应当按照简化礼仪、务实节俭、杜绝浪费的原则加强管理和规范,严格执行学校《公务接待制度》
第五条 公务用车购置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政府集中采购。严格执行公务用车配备标准,控制公务用车编制和数量,选用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等要求的中低档公务用车,不得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除地理环境和工作性质特殊外,不得配备越野车;不得为公务用车增加高档配置或者豪华内饰。
公务用车实行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建立健全公务用车使用登记和统计报告制度,严格执行《公务车辆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公务用车的油耗和维修保养费用,对公务用车油耗、维修保养费用实行单车核算,并不得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第六条因公出国(境)应当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对出访事由、内容、必要性和日程安排进行审查,不得安排无实质内容的一般性考察和培训,减少因公出国(境)团组、人员数量和在国(境)外停留时间。
第七条 “三公”经费的使用和审批应严格执行《预算经费使用管理办法》
第八条“三公”经费支出实行公开透明制度,定期公布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因公出国(境)费等经费的预算、决算和绩效考评情况,接受纪委、监察、审计、教职工及社会公众的监督。
一是关注业务招待费支出的真实性。重点检查是否存在超范围、超标准列支招待费问题,是否存在将业务招待费隐身于其他科目的情况。对有食堂的单位重点审查食堂账目,看是否从中列支烟酒款及招待费,是否以其他名义列支补助等问题。
二是关注公车配置及使用的合理性。检查是否存在违规超编超标配车,严格审核其修车费、加油费支出情况,重点审查油费支出是否根据里程数来考核油耗,有无派车单,出车事由是否合理,修理费的支出是否合理,公务用车运行成本是否远远高于社会用车运行成本。三是关注公务出国、公务考察费支出的效益性。重点审查公务出国是否有上级部门批准文件,出国事由是否合理;是否存在以培训学习、会议考察为名组织干部职工外出观光旅游问题;是否存在以招商引资、考察项目为名出去观光旅游等情况。
一、“三公”经费管理的主要内控制度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特点及实际, 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使用管理, 文章认为必须要建立和完善以下这些内控制度。
(一) 公务接待管理制度
关于公务接待, 上到中央下到地方, 应该说相关的规定和制度不少。但由于许多规定和制度都是一些原则性的条款, 不仅不够细化, 而且不尽科学合理, 所以在执行过程中漏洞很多, 其直接后果是导致不少行政事业单位公务接待费用年年居高不下。有鉴于此, 应从细节处入手, 修订和完善公务接待管理制度。比如, 应限定公务接待的陪同人数, 细化公务接待的标准和场所, 严禁没有公函的招待和“同城吃请”等等。对于超过限额以外的部分, 一律不予报销, 从而从源头上堵住公务接待的漏洞。
(二) 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制度
与公务接待管理制度一样, 各行政事业单位也应制订《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实施细则》, 明确公务用车的配备标准、车辆编制核定标准等, 严格公务用车的购置、处置审批。建立公务用车运行费用单车核算、节奖超罚制度, 严控公务用车的运行费用。加强公务用车使用管理, 建立相关督查检查制度, 严禁公车私用。要把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工作纳入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公共机构节能考核内容,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明确责任分工, 切实加强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
(三) 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制度应包括差旅、接待、会议、培训、考察、公车购置运行、出国 (境) 等相关行为的审批、结算、报销等内容。费用结算应减少现金结算方式, 推行公务卡强制结算。要将公务卡制度改革覆盖到所有行政事业单位, 并将办公费、差旅费、公务接待费、公车购置和运行费等纳入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 以减少现金支付结算量。同时, 提高公务支付透明度, 报销时应附清单、公函、审批单等, 不仅规范报销流程, 而且须确保能随时接受财政等相关部门的监督。关于出国 (境) 问题, 应建立因公出国 (境) 经费先行审核制度, 严格控制因公出国 (境) 经费预算规模, 严禁通过中介机构联系或出具邀请函受邀出访, 不搞一般性考察和照顾性出访, 坚决制止无实质性内容的出访, 坚决杜绝公款出国 (境) 旅游。
(四) 费用支出会签制度
目前, 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销实行主要负责人“一支笔”签字报销制度。但“一支笔”签字报销制度也存在一个明显的漏洞, 即主要负责人的费用支出由谁监管。有的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尤其是公务接待经费居高不下, 在很大程度上与单位主要负责人缺乏监管息息相关。因此, 非常有必要建立单位费用支出会签制度, 尤其是对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费用支出应该实行会签。各单位应确定另一名领导, 作为单位主要负责人费用支出的会签人。当然, 对一些大额度的单笔经费支出, 也应实行会签, 而不能由单位主要负责人一个说了算。因为尽管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对重大事项或重大支出, 是经单位领导集体研究决定的, 但在经费支出时还是主要领导一个人签字, 那么集体研究的决定是否真正执行了呢?实行会签制度, 既是对单位负责, 也是对单位主要领导个人负责。
二、“三公”经费管理内控制度的执行
(一) 提高认识, 增强执行内控制度的责任感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管理, 主要针对的是单位干部职工。因此, 提高单位干部职工对执行单位内控制度的重要性认识, 非常必要。但这其中, 提高单位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的认识非常关键。众所周知, 行政事业单位实行的是行政首长负责制, 经费的审批权集中在单位主要领导手中, 经费如何使用、使用多少皆由单位主要领导决定。因此, 单位内控制度执行是否有力, 跟一个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意识是分不开的。所谓“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行”, 主要领导如果以身作则, 带头示范, 那么内控制度执行就非常到位, “三公”经费使用管理自然而然就非常规范。
(二) 严格审核, 把好“三公”经费管理关
(1) 财务人员要把好原始发票审核关。要审核发票的真实性, 看看是不是合规票据;要审核发票所附的明细清单, 看看是否存在弄虚作假行为;若是公务接待, 还要对照单位制定的接待标准, 看是否超标、超场所、超陪同人数;是否经过审批以及是否属于“三公”经费的开支范围等等。假如不符合单位内控相关制度的规定, 财务人员有权拒绝报销。 (2) 财务人员要规范会计核算。严格按照会计科目的规定使用, 防止科目串用或挤占项目支出。特别是招待费与会议费、培训费、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科目, 交通工具购置 (购置税和车内装饰费) 与车辆维修费科目之间, 要严格防止串用。 (3) 要严格执行年初预算。没有预算或超预算的“三公”经费支出, 坚决不能开支;严禁把没有预算或超预算的“三公”经费支出, 放入下属事业或企业单位进行核算。年终决算时, 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 如实填报“三公”经费支出数, 绝不能为了报表上某个数字是否好看或为了提高下一年度的预算基数, 擅自降低或提高“三公”经费的实际支出数。
(三) 强化公开, 提高“三公”经费使用透明度
建立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使用公开制度, 除涉及国家机密的有关部门和行为, 凡属“三公”经费均应向社会公开。公开的内容不能太笼统, 要详细分类列出各项费用支出以及相对应的公务行为, 使广大公众能够一目了然, 使各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务行为始终处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对公众反应强烈的问题, 有关部门应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核查, 督促责任单位整改。“三公”经费公开, 各地 (以县为单位) 最好能建立统一的公开平台, 比如政府门户网站。公开的频次, 不宜太少, 就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而言, 一月一次也可, 否则便起不到社会监督的作用。
(四) 加强监督, 形成“三公”经费监管的合力
(1) 要发挥行政事业单位内审、财务机构的监督作用, 为单位“三公”经费支出扣上双保险。单位内审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对本单位“三公”经费支出情况进行检查, 一旦发现问题, 及时督促有关科室、人员进行整改。 (2) 纪检部门要对“三公”经费执行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要采取重点检查、随机抽查、交叉检查等形式, 深入各乡镇 (街道) 、部门单位进行检查, 并形成常态化。尤其对公务接待, 要不定时间、线路, 不打招呼, 经常性、不定时地组织人员, 对单位食堂及各宾馆、酒楼、会所、住宅小区、旅游景点等场所进行明查暗访。对在检查中发现的“同城吃请”、超标准接待、公款旅游、公车私用等违规、违纪问题, 要及时予以处理, 并公布结果。 (3) 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完善“三公”经费预算编制办法, 规范并量化“三公”经费预算, 规范报账程序, 从而达到从严控制支出总量规模的目的。四是审计部门要加大“三公”经费审计力度, 将“三公”经费使用管理作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必审内容, 确保“三公”经费合法高效使用。
摘要:由于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不完善, 监管不到位, “三公”经费使用管理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文章从内控制度建设入手, 谈谈行政事业单位的“三公”经费的使用管理。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管理,内控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中央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 2012年12月4日.
一、我国开放式基金的费用一览
目前我国基金业的格局是以开放式基金为主,所以本文希望通过分析开放式基金产品的相关费用及分配情况,来探索基金行业降低成本之路,希望能对基金持有人的长远利益和基金行业的健康发展做一些贡献。为便于说明问题,我们列举出目前我国开放式基金产品涉及到的主要费用(见表1)。
(不同产品的费用不同,为了说明方便,以最为普通的股票型基金的一般收费标准为例,具体费用情况投资者需查看基金合同文件。)
需要说明,我国的公募基金制度学自于美国共同基金,关于费率结构和费率水平,业界说基本上还是符合国际惯例的。基金费用从设计理念上来说分为两部分:一是基金持有人进行基金申购或赎回时,为该投资缴纳的一次性费用,是由基民直接支付的;二是基金运营和提供服务所需要的费用,是基金管理人每年从基金资产中按比例提取的,实际上从基金净值中每日扣除。
关于基金管理费“旱涝保收”市场上一直存在争议,其实美国过去也有过类似争论,但经过多年的实践,最终结果是美国《投资基金法》规定共同基金按照固定费率收取管理费,因为与业绩挂钩的管理费计算对中小投资者来说过于繁复,不但无法实际操作,还导致基金操作激进,极大的增加了基金的风险,也没有带来收益的增加。
二、对比美国基金费用情况
与美国共同基金做比较,有以下三点区别值得研究和探讨:
(一)美国共同基金的12B—1费及其争议
1、12B—1费是什么?
即持续性销售费用,它是美国在1980年推出的《1940证券投资法》中12B—1条款所规定的费用,其允许开放式基金每年从基金资产中提取费用以弥补各种销售费用,这些销售费用包括广告费、承销人费、代理人费等。一般地,将申购费和12B—1费一起称为销售服务费用。目前美国基金的12B—1费用通常为0.25%—1%(1%是法律规定的上限)。
12B—1费的两个特点:一是让销售机构可以间接地从基金资产中获得持续性收入;二是这部分费用是基金份额销售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并且基金规模大小不同,因此它的费率是浮动的,但一般最低收取0.25%。
2、12B—1费的作用
为满足不同基金投资者的需求和偏好,同一只基金设有不同的费用收取模式供基民选择,以下三种类型是最典型的三类销售服务费的收费模式,也就是说,12B—1费丰富了投资者的选择。
3、12B—1费的争议
1980年,美国刚刚经历过两次严重的石油危机,资本市场受到重创,共同基金面临严重的赎回。为了帮助共同基金能够度过金融危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采纳了12B—1规则,允许基金征收12B—1费用进行市场营销以增加共同基金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但该费用的争议一直非常大:我们认为,基金的超额收益应该来自于基金投研团队正确的投资理念和扎实的研究成果,而非来自于规模的增长。12B—1费的确能有效增加基金规模,但凭空为基民持有基金期间增加了一项费用,受益人是基金公司和销售机构,而非基金持有人。美国多年的实践结果也验证了我们的这一认识。因此,我国开放式基金费用设计时,所有股票方向基金都没有销售服务费(12B—1费),而仅允许部分没有申购费用的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设置有销售服务费。SEC最近两年正在讨论是否逐步废除已实行30多年的“12B—1费”,可能对共同基金影响深远。
但我们在否定12B—1费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其积极意义:一是在法律意义上清晰划分了管理费与销售服务费的界限,明确了管理人和销售机构各取所得不得侵占;二是12B—1费在美国获得了财务顾问(美国的基金销售渠道)的极大支持,财务顾问为投资者提供较为专业的理财顾问服务,并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基金规模的扩大,基金规模的扩大为申购费和管理费的不断下降打下了基础(见表3、图1)。
数据来源:ICI
(二)我国缺乏针对长期投资者的费用优惠
其实,后端收费方式就是简单而直接的对长期投资者的费用优惠,随着持有年限的增加费用逐渐降低。但在我国支持后端收费的基金产品很少,原因说起来并不复杂:尽管基金公司希望持有人可以长期投资以降低成本,但基金销售机构无此愿望。由于基民选择“后端收费”时,申购费要在基民赎回时才收取,基金销售机构要求基金公司在基民申购时就先垫付申购费。大家知道,基金公司的资本金与其管理基金的规模相比非常少,因此无力垫付这笔巨大的申购费,后端收费始终无力推行。
(三)基金销售机构金融服务功能亟待提升
1、销售机构的逐利行为愈演愈烈
按照客户维护费占基金管理费50%的比例来计算(实际比例在逐年上升),销售机构和基金公司获得的费用分别为:
从商业模式上可以看出,我国现行的基金收费模式,基金销售机构赚的是基民的交易费用和部分从管理费中实现的客户维护费(过去叫尾随佣金),因此销售机构一方面鼓动基民频繁交易,另一方面不断提高销售激励的比重。可见,销售机构这种行为抬高基民成本、降低基金公司的实际收入,与基金持有人、管理人存在着严重的利益冲突。
近年,随着以银行为主的销售机构日益明显地垄断了基金销售渠道,逐利行为可谓愈演愈烈,银行从基金公司管理费中实现的客户维护费逐年增长。从上表显而易见,在我国,事实上却被银行为主的销售机构占据渠道垄断之势,蚕食了大部分管理费,这是导致基金行业生态日趋恶劣的最重要原因。用媒体上常见到的话来说,“基金公司已沦为银行打工仔”。大公司由于规模效应还能有利润,中小公司全部是微利甚至不少是亏损的状态。于是,我们看到了基金公司利润水平的逐年下滑,看到了优秀基金经理的不断离职,看到了众多基民对基金收益的抱怨,基金行业生态迅速恶化。我近几个月听说财通、金鹰、天弘、新华等不少小公司已经到了需要依靠股东大幅补充注册资本金来维持公司生存的地步,还有不少其他的小公司股东近期也开会在讨论是否增加资本金的事宜。
2、基金销售机构亟待提高服务水平
在销售机构收取了客户维护费的同时,却并未担负起“让合适的投资者购买合适的基金”的责任。主要原因是在垄断环境下,银行没有利益驱动做投资者教育工作。在利益驱动之下,银行的客户经理鼓动基金投资者买新基金、频繁更换基金等情况大家可能早已见怪不怪了。因此,在基金生态圈中,销售机构几乎不提供任何服务却占据了大部分收入成为最突出的矛盾。
和谐社会讲求互利共赢,我认为,过度强调银行收益功能、弱化银行对经济的服务功能是一种定位扭曲。基金销售机构也应该多想想如何才能为投资者提供专业的投资咨询服务,“让合适的投资者购买合适的基金”,最终实现与客户共赢才是销售机构的取胜之道。
3、基金费用分配不合理伤害基民利益
从基金费用设计理念上看,管理费是基金管理人为基金提供服务而收取的报酬,是基金公司的主要业务收入。这几年基金行业表面上管理费不少看上去不少,但实际收入却大幅缩水。这个现状不仅造成基金管理费降无可降,而且导致基金经理等核心投研团队的薪酬明显低于市场化的私募、投行、券商等机构,雅戈尔、杉杉、中信产业基金请他们去做财务管家,更多的基金经理发行了阳光私募,他们的客户变成了单笔投资门槛一般是300万最低也是100万元的富人。
愿意留下来给大众理财的优秀公募基金经理,是非常可敬的,但毕竟是少数,随着给大众理财的公募基金投研力量的平庸化,最终受损失的广大普通基民,如何重构基金行业的利益格局成为重要议题。
4、金融大国到金融强国,离不开基金的做大做强
根据银监会发布的数据,2011年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超过1万亿,同比增长36.3%。同期,公募基金的管理费总收入为288.6亿元,同比回落5%。假设客户维护费以50%计算,银行大概收取144亿,这144亿对银行利润影响不大,对银行业总收入的影响就更小。可以说,客户维护费对银行业“轻如鸿毛”,但对基金业却“重如泰山”,因此我认为这个费用既不合理也无必要。
中国银行业不论规模还是利润在世界来看都已经很大,但仍不是金融强国,原因之一就是银行靠垄断形成了“大”,同时却抑制了其他产业变“强”。基金业是走向金融强国之路上非常重要的一环,基金业的成长既需要严格的监管,也需要国家政策层面的扶持。惟有如此,基金业才能在发展中不断做强,为老百姓理性投资获得财产性收入提供好的产品,也为中国走向金融强国之路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共同基金费率 美国历程与中国现状》 2008.9.22 单位:银河证券,作者:卞晓宁
2、《美国共同基金费率对我国开放式基金的启示》 2006.6.15 证券时报 单位: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冯波
浙XX会专﹝2014﹞ 号
ZZZZZ:
我们接受委托,于2014年3月17日至20日对XXXXX(以下或简称“YYYY”)2013公务支出公款消费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保证与公务支出公款消费相关的财务、会计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是YYYY的责任。我们的责任是对YYYY2013公务支出公款消费情况发表意见。我们的审计是依据《关于建立健全公务支出公款消费审计制度的意见》(浙委办发〔2013〕83号)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进行的。在审计过程中,我们结合YYYY实际情况,实施了包括抽查会计凭证等我们认为必要的审计程序,并得到了YYYY的支持与配合,现将审计情况报告如下:
一、被审单位基本情况 XXXXXX。
二、公务支出公款消费审计结果
(一)公务支出公款消费总体情况
1.经审计核实,YYYY2013公务支出公款消费合计435.21万元,与2012年决算数703.96万元相比,减少268.75万元,下降38.18%;
2.YYYY2013公务支出公款消费决算数合计435.21万元,与2013年预算数163.00万元相比,超支272.21万元,超预算167.00%。
(二)“三公经费”支出情况 1.因公出国(境)经费 经审计核实,YYYY2013因公出国(境)经费支出决算数28.81万元,2012因公出国(境)经费决算数16.02万元;2013年因公出国(境)经费预算0.00万元;
2012决算报表因公出国(境)经费填列数0.00万元,未包含经营支出中列支的出国费用16.02万元,2013因公出国(境)经费支出与2012因公出国(境)费用实际支出相比增加12.79万元,增长79.84%。
2.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
经审计核实,YYYY2013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数253.28万元,其中公务车购置17.30万元,2012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数324.86万元;2013预算数63.00万元;
2012决算报表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数57.79万元,未包含基本支出中汽车燃料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以及经营支出中列支的汽车运行维护费267.07万元,实际支出324.86万元;2013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与审计核实后的2012决算数相比减少71.58万元,下降22.03%;较2013年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预算63.00万元超支190.28万元,超预算302.03%。
3.公务接待费
经审计核实,YYYY2013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数100.81万元,2012年决算数230.11万元;2013年预算数60.00万元,超支40.81万元;
2012决算报表公务接待费支出数78.19万元,未包含项目支出中列支的招待费0.48万元、经营支出中列支的招待费151.53万元,2012年公务接待费实际支出230.11万元。2013公务接待费支出与2012公务接待费实际支出相比减少129.30万元,下降56.19%;较2013年预算数60.00万元超支40.81万元,超预算68.02%。
(三)会议费、培训费支出情况 1.会议费
经审计核实,YYYY2013会议费支出决算数52.31万元,较2012支出决算数132.97万元减少80.66万元,下降60.66%;较2013预算数20.00万元超支32.31万元,超161.55%。
2.培训费 经审计核实,YYYY2013未发生使用财政资金支付的培训支出,2012未发生使用财政资金支付的培训支出,2013预算数20.00万元。
3.增减变化情况分析
YYYY2012决算报表会议费支出32.43万元,账面实际列支会议费支出132.97万元,其中基本支出中列支21.18万元,项目支出中列支56.78万元,经营支出中列支55.01万元。2013会议费支出较2012年会议费实际支出减少,系因特检院响应上级号召,精简会议,从严控制会议支出所致。
YYYY2012决算报表培训费支出54.94万元,全部系单位职工参加外单位培训所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2013培训费科目发生额35.53万元全部系单位职工参加外单位培训所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
2013会议支出超预算161.55%,未发生培训费支出,系因年初未根据全年工作计划安排全年会议计划和培训计划,并据以合理编制会议费、培训费预算,导致预算执行出现较大差异。
(四)专项经费使用情况
2013项目支出预算5,800.00万元,其中“三公经费-公务用车购置费”预算18.00万元。2013项目支出决算合计3,094.47万元,其中单独核算的基建支出1,398.06万元。项目支出中实际列支“三公经费”29.46万元,其中:出国费7.41万元,会议费4.88万元,招待费1.23万元,公务用车购置费15.94万元。
(五)办公楼购建、装修等基建支出情况
YYYY2013在建基建项目有汽车罐车检验检测及培训考试基地、检验科研综合楼、标准化特检业务用房3个,审计未发现YYYY存在违规新建楼堂管所、豪华装修等问题。
(六)审计规范津补贴情况分析
审计未发现YYYY2013存在违反规范津补贴的规定情形。
(七)公务支出中的铺张浪费等其他违规支出情况 审计未发现YYYY2013公务支出中存在铺张浪费情形。
三、公务支出公款消费审计发现的问题
四、审计评价与建议 XXXX。
附件一:公务支出公款消费审计核实表
附件二:公务支出公款消费重点支出项目审计核实表 附件三:公务支出公款消费审计问题表
XXXX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中国注册会计师:
RR·YY 中国注册会计师:
【三公费用浅析】推荐阅读:
三公开体会07-13
中央公开三公经费10-04
三公经费情况报告10-24
三公经费检查报告范文11-14
2024年《三公经费管理办法》09-19
推进“三公”经费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10-06
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中央部门晒三公经费10-27
澳大利亚留学费用之硕士费用介绍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