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机房规范(精选8篇)
湖南移动通信数据专业设备范围:IP承载网设备,包括BR、AR、CE;MDCN设备;GPRS系统设备,包括:SGSN、GGSN、CG、FW、SW、DNS;短信系统设备,包括:梦网网关、行业网关、互通网关、短信中心、垃圾短信收端拦截平台、垃圾短信发端拦截平台、垃圾缓存系统、专家系统、LBS、1259系统、OTA、企信通、MISC、短彩内容跟踪平台、短号短信平台、DCS、Proxy设备;彩信系统设备,包括:彩信中心和相关网络设备等。
标签包括3个:
1、设备机柜在机房空间行列位置标签(建议由机房负责人统一制定和粘贴);
2、机柜标签(建议由机柜责任人负责粘贴);
3、设备标签(建议由包机人负责粘贴)。
位置:
1、设备机柜在机房空间行列位置标签统一粘贴于设备机架或综合机柜顶端左侧;
2、机柜标签贴在设备机柜在机房空间行列位置标签正下方。
3、设备标签:设备标签贴在设备面板左上方或显眼位置。
内容要求:包含不限于以下内容(1)设备名称;(2)设备类型;(3)设备别名;(4)设备覆盖范围;(5)设备负责单位;(6)负责人(或包机人);(7)联系方式。格式范例:
1、设备机柜在机房空间行列位置标签,参照空间资源要求,图例如下:
长沙市区妙高峰八楼北机房
E6
第一行为机架所在机房名称;第二行为机架行列编号。
2、机柜标签分两种情况:
(1)对于机柜内放置同一套系统设备的机柜,格式如下:
CSSGSN14BNK 设备类型:
设备别名: 设备覆盖范围: 设备责任单位:
责任人:
联系方式:
GSSGSN14BNK为机柜内放置的设备名称,与综合资源管理系统录入名称一致。如果机柜内放置同一套系统的不同设备,对应位置填写能唯一标示该系统的系统名称;设备类型包括: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服务器等等;设备别名:设备中文名称或者其他便于外专业人员理解的设备命名;设备覆盖范围为:全省、或相关地市(如长沙、湘潭、株洲)等等;设备责任单位为:省网管中心数据室、长沙分公司**部门等等;责任人:为设备负责人或包机人;联系方式:责任人电话号码。
(2)对于机柜内放置不属于同一套系统的多台设备的共用机柜,格式如下:
综合机柜
设备名称1 设备名称2 设备名称3
设备名称
1、设备名称
2、设备名称3为机柜内放置的设备名称,按照机柜内机框位置从上到下顺序列出,设备名称与综合资源管理系统中录入名称一致。
3、设备标签 设备标签格式如下:
UNCS-MDCN-CE12-M6000 设备类型:
设备别名:
设备覆盖范围: 设备责任单位:
责任人:
联系方式:
设备名称为标准命名,与综合资源管理系统中录入名称一致;设备类型包括: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服务器等等;设备别名:设备中文名称或者其他便于外专业人员理解的设备命名;设备覆盖范围为:全省、或相关地市(如长沙、湘潭、株洲)等等;设备责任单位为:省网管中心数据室、长沙分公司**部门等等;责任人:为设备负责人或包机人;联系方式:责任人电话号码。
第二条 全业务接入设备标识
使用范围:适用于全业务接入设备,如ONU、交换机、光猫、协转等。位置:粘贴于全业务设备或机身显眼处
内容要求:1.设备名称,应与传输网管标准命名保持一致; 2.上挂站点名称; 3.描述(可选),对接入业务、设备位置、覆盖范围等信息的描述;4.服务热线(可选),对于在用户机房设备可选移动服务热线电话号码。格式范例:
第四章 DDF/ODF架
第三条 DDF/ODF配线架标识总体要求
DDF、ODF架标识要求能够反映出设备硬件连接关系。所有DDF架顶标识内容必须与综合资源系统中数据一致,按照一定的坐标位置或顺序进行编号标注,要做到通过综合资源系统中的资料和电路管理资料可以方便的找到对应的DDF/ODF架。
第四条 DDF/ODF配线架标签
位置:粘贴在DDF/ODF配线架顶中央的位置。
内容要求:所属分公司、所在机房名称、机架编号,如为传输调度架,请注明。DDF架内容必须包含相关DDF模块对应的线缆信息。格式范例:
第五条 ODF子框标签
位置:粘贴在ODF子框左上角或中央的位置。
内容要求:ODF模块所在子框位置、此ODF模块对应的光缆名称。格式范例:
第六条 ODF/DDF面板及尾纤跳线标识 位置: ODF/DDF面板:ODF单元内面板
尾纤标识:粘贴尾纤末端。
内容要求:标签内容及标签颜色参照集团公司下发的《正式版中国移动传送网DDFODF架标签命名》。
1 电子信息系机房建设分为几个阶段
改革开放30年中, 前10年是拨乱反正、蓄势待发的阶段, 后20年是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的阶段, 也是智能建筑发展的20年。智能建筑包含了智能化和信息化两大部分, 但核心是电子信息技术, 基础设施是电子信息系统机房 (包括数据中心、计算机房、IDC机房、监控室等) 。可以说, 智能建筑发展的20年, 也是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发展的20年。
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建设分为几个阶段,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 中国和外国也有不同的分法, 但总的来说, 可以20年为一个分界点, 20年前基本上属于没有统一标准的阶段, 机房一般是为大、中、小型机专门建设的, 叫做“计算机房”。1987年, 当时的国家计划委员会发布“计综[1987]2390号文”, 委托电子工业部第十设计研究院 (现为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负责主编《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 经过6年的调研、编制和审批, 到1993年我国第一部关于机房设计的国家标准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实施, 机房建设由此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 电子信息设备逐渐小型化, 多台计算机联网, 智能建筑开始应用计算机进行控制和管理。基础设施中, 恒温恒湿的机房专用空调、UPS电源开始使用。进入21世纪,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机房建设又开始了一个更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 各类IDC (互联网数据中心) 、EDC (企业数据中心) 机房替代了过去分散的小型计算机房, 智能建筑普遍采用了计算机集中管理和控制, 机柜、机架成为IT设备的载体。与此同时, 新阶段呼唤新标准, 2005年, 当时的建设部和信息产业部分别发布“建标函 (2005) 124号文”及“信规简函 (2005) 104号文”委托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负责主编《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经过3年的调研、编制和审批, 到2008年我国第二部关于机房设计的国家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随着新规范的实施, 新一代机房 (数据中心) 建设将向着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目标快速发展。
2《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新旧版本的区别变化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2008版和1993年版相比主要增加了以下内容:
(1)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 各行各业对机房的建设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根据调研、归纳和总结, 并参考国外相关标准, 本规范从机房的使用性质、管理要求及重要数据丢失或网络中断在经济或社会上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程度, 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划分为A、B、C三级。
(2) 增加了术语和符号、机房分级标准、电磁屏蔽、网络布线、机房监控与安全防范五个章节的内容。
(3) 为了增加规范的可操作性, 根据机房分级标准, 增加了附录1“各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技术要求”。
(4) 针对机房的能耗问题, 新规范增加了有关节能的条文。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新版本的出台具有以下意义:
(1) 满足现在和未来数年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对各类机房建设的需要, 特别是满足高容量、高可靠性的大型机房的建设需要。
(2) 规范机房行业的设计, 特别是对涉及生命安全、节能环保、可靠性、可适用性等方面加强指导。
(3) 与国外先进的机房建设标准接轨, 促进国内机房建设理论和技术向高标准和高要求方向发展。
3《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新版标准的编制过程及原则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的编制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准备阶段:2005年7月, 在北京召开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编写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会议确定了《规范》编写工作大纲, 内容包括:规范的适用范围、编写工作的主要要求、规范的章节构成及分工、调研和专题报告内容、总体进度安排等。并在会后开始了设计普查和重点调查工作。我们收集了40个机房, 收集机房温度、相对湿度、主机房净高、UPS容量等参数3000多个。同时, 研究和翻译有关国外标准, 结合中国国情, 吸收和采纳合理内容。我们参考的国外标准主要有三个: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标准 (IEEE-1100《电子设备供电和接地操作规程》) ;美国通信行业协会标准 (TIA942《数据中心通信设施标准》) ;美国防火协会标准 (NFPA75《信息设备的保护》、NFPA76《通信设施的消防》) 。
在大量资料收集的基础上, 编写组编写了《信息机房接地问题研究报告》、《国内外机房消防技术发展动态》、《信息机房电磁屏蔽技术研究报告》、《国内外机房技术发展概况》等四个专题报告, 并进一步起草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初稿。
(2) 征求意见稿阶段:2006年4月, 编写组在北京召开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第二次工作会议, 主要内容是讨论规范初稿, 形成修改意见, 完成规范的征求意见稿。其后由建设部、信息产业部向全社会发布征求意见稿, 广泛征求意见。
(3) 送审稿阶段:在征求意见时, 编写组共收到意见330条, 我们都一一作了答复。编写组对于正确的意见进行了采纳, 对于没有采纳的意见也说明了拒绝采纳的理由。编写组针对每条意见都进行了严谨、认真的讨论和修改, 形成了送审稿。2007年的5月30号, 编制组邀请设计院、用户和业内专家、建设部以及信息产业部的领导对规范送审稿进行评审, 在评审过程中, 专家们认为规范满足先进性、科学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的要求, 并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
(4) 报批稿阶段:编写组根据专家的意见进行了再次修改, 形成了报批稿。2008年11月12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第161号公告, 批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 编号为GB50174-2008, 自2009年6月1日起实施。原《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93) 同时废止。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编写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以科学的态度, 实事求是地总结机房行业各专业设计的经验和教训, 较好地反映近年来机房建设的成果和运行经验, 做到既有前瞻性, 又具有可实施性, 满足规范编写的先进性、科学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的要求。
(2) 在满足我国机房行业发展的前提下, 吸取国外有关机房设计的优点, 结合机房行业的特点和具体情况, 对原《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进行修编, 注意鼓励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 增加补充具有机房行业特点的相关条文规定。
(3)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和规范的编写要求 (建设部文件, 建标[1996]626号) 进行编写。 (2008年,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重新发布了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和规范编写要求的文件, 建标[2008]182号)
(4) “强制性条文”应该是涉及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环保、节能和国家需要控制的工程建设标准, 并注意与其它国家标准、规范相协调。
(5) 修编的重点是增加近年来高速发展的大中型数据机房的设计要求及主要的机房技术。
4《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与国际标准异同之处
目前国内外针对机房设计编制的国家标准只有中国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及1993年版的《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 TIA 942《数据中心通信设施标准》是美国通信行业协会标准, 我们在编制《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时, 学习和借鉴了TIA 942标准中某些适合中国国情的内容, 举例来说:“容错” (fault tolerant) 这个术语的定义, 过去在中国任何规范中都没有出现过, 我们采纳了TIA 942对“容错”这个术语的定义, 并将其应用到对A级机房的定义中。再如, 我们采纳了TIA942分级标准中的部分内容, 结合中国国情制定了中国机房的分级标准。关于主机房是否设置外窗问题, 从节能和安全的角度考虑, 我们采纳了TIA 942标准中不建议设置外窗的规定。对于机房“接地”问题, 过去一直存在争议, 没有很好地解决, 此次我们学习和研究了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标准IEEE-1100《电子设备供电和接地操作规程》, 召集国内知名专家, 针对“接地”问题进行研讨, 比较好地解决了机房“接地”问题, 并将结果反映在了规范当中。对于机房的消防问题, 我们学习和研究了美国防火协会标准NFPA75《信息设备的保护》、NFPA76《通信设施的消防》, 在消防措施中增加了有关高压细水雾的规定。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根据机房所处行业的重要性、使用单位对机房内各系统的保障能力及由于场地设施故障造成网络信息中断/重要数据丢失在经济和社会上造成的损失和影响程度, 将机房从高到低的划分为A、B、C三级。TIA 942《数据中心通信设施标准》将数据中心划分为Tier I、Tier II、TierⅢ、TierⅣ四个等级, 四级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Ⅳ、Ⅲ、II、I。
对应关系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 TIA-942中的TierⅢ没有与GB50174的等级相对应, 为什么呢?在编制GB50174时, 编制组对TierⅢ进行了分析, 认为设置TierⅢ的主要目的是用于正常维护 (不能抵抗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故障) , 系统采用一用一备或一路市电加一路UPS电源。当系统采用一用一备时, 与TierⅣ相比, 在设备投资方面没有节省;当采用一路市电加一路UPS电源时, 在UPS电源故障或维护时, IT设备将长期运行在市电电源上, 市电电源的质量将直接影响IT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电子信息的安全, 就目前各地市电电源质量的现状来讲, 是不能满足重要机房用电要求的。因此无论是从投资来讲, 还是从电源的可靠性上来讲, TierⅢ都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 但我们也不否定TierⅢ作用, 在一些不是非常重要的场所, TierⅢ还是可以使用的。
5 标准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标准化是引导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 尤其是在中国, 建设规范就是建设领域的法律, 是需要遵照执行的。规范是法律, 也是行业经验的高度总结, 编制规范时需要遵循四个原则:先进性、科学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 在这四个原则指导下产生的规范, 一定会引导行业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6 后记
我国的机房建设经过20年的努力, 在机房设计理念和机房施工方面目前已基本接近国外先进水平, 可以满足IT设备的运行要求, 但在以下方面还需改进。
(1) 机房节能方面, 还需要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据报道, 国外目前节能做得最好的机房, PUE可达1.2, 这是不可想象的。如果报道是真实的话, 那这样的技术我们还没有掌握, 需要很好地学习。
(2) 目前国内涉及机房设计、施工的单位很多, 但对国内外先进标准和技术的掌握参差不齐, 而且差别很大, 需要加强行业管理和培训指导, 采用优胜劣汰的机制, 淘汰不合格的设计和施工企业, 促进机房行业向健康方向发展。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
摘要:通信行业的发展为人类生活带了诸多便利,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而通信机房因租赁合同到期、承重、敏感等复杂性因素导致机房需要搬迁,通信机房搬迁涉及工期和成本限制的要求,本文将从方案的可行性、工期、投资等方面分析核心机房PTN设备的搬迁方案。
关键词:核心机楼;PTN设备;割接;搬迁
一、搬迁机房网络背景
核心机楼A机房租用某公司物业五层,现因租赁合同到期导致机楼搬迁,其中三个楼层是核心网落地业务,两个楼层是传输机房,核心网业务割接到其他核心机楼后,传输机房剩余电路基本为穿通业务,需要拆除的话,电路要进行割接,涉及到的网络类型为波分、PTN和SDH,其中有关PTN的电路,涉及汇聚PTN、骨干调度PTN和骨干波分的设备,本文将重点对核心机楼PTN设备搬迁方案进行分析。
首先对网络结构进行介绍,详见图1-1。接入层环路挂在新建汇聚PTN分流设备(以下称“4G PTN环路”),2G/3G电路通4G PTN环路分流PTN分流回原PTN环路承载(以下称“原有PTN环路”),LTE电路通过4G PTN环路走波道上传到核心机楼核心网设备。其中核心机楼A是本次要搬迁的机房,核心机楼E是近两年新建的机房,作为A机房的替代机房。4G PTN环路属于后期新建,组环时未在租用机楼A节点落地4G业务,所以本次机房搬迁仅涉及原有PTN环路拆除A节点。业务路由方面,2G/3G业务经过原有PTN环路到核心机楼时,主用路由走PTN调度环,备用路由走OTN调度环。
图1-1. PTN网络组网图
割接主要有两大方案,方案一是从骨干环开始割接,将涉及搬迁节点的骨干环路插替代节点E,去节点A。然后再对汇聚环路进行去节点A操作。该方案导致割接骨干环和汇聚环路时都需要要对PTN环路承载业务电路多次反复割接操作,割接复杂且安全隐患大。方案二是从汇聚PTN环开始割接,逐个对汇聚环进行去节点A操作,直至汇聚环经过节点A的穿通业务全部割接至E节点,届时骨干PTN环无A节点穿通业务,直接可以进行去点操作。电路割接包含两种,一是使用工具割接,二是人工逐条电路割接。但因本次割接涉及2G业务,为了避免因工具割接导致某些电路割接不成功而造成客户的不良感知,运营商选择采取人工逐条电路割接方式。基于此种方式,方案一是方案二电路割接次数的两倍,导致割接费用、周期以及安全风险都成倍增加。所以,业务割接最终采用方案二,本文将结合现网组网模式及设备型号等因素分析具体的割接方案。
二、PTN设备割接方案
根据网络结构类型的不同,采取自下而上、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割接,本节从环路插节点E、镇区华为PTN环去点、镇区中兴PTN环去点几个环节介绍割接方案。
2.1、前期准备工作
1)环路插點:对涉及去节点A的所有环路进行E节点插点操作,包括骨干PTN调度环、骨干OTN调度环、镇区PTN环。本方案中E节点属于新机楼,2G、3G核心网业务未在E机楼落地。
2)骨干PTN调度环叠加:利用设备第二光口(冗余)组建去节点A的叠加环。镇区汇聚环去节点A时所有汇聚业务通过新叠加环进行业务调度至BSC。如果叠加环没有新建又着急进行业务割接,只要原有环路带宽充足,可以先将汇聚业务割接至老环,只是后期去调度环节点A时,还是需要将老环业务割接至叠加的新环,割接次数就要多一次。
3)骨干OTN调度环扩容:镇区PTN环去A节点后,原PTN环路业务备用路由走骨干OTN调度时,波道需求有变化,需根据镇区业务备用路由方向分析是否需要扩容波分调度环以及OTN和DXC互联链路。
2.2、业务割接
现网镇区设备采用中兴、华为两个厂家设备。根据设备型号、配置以及冗余光口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业务割接。
1)镇区华为PTN环电路割接
华为PTN采用3900型号设备,现网有空闲槽位可以扩容EX2单板。在镇区原PTN环路节点新增EX2单板,避开A节点新建一条A节点相邻两个节点的链路,以图2-1为例,新建B机楼与汇聚2的直连链路。然后将原有环路业务按照新的规划路由(业务路由变化详见示例图2-1)进行割接,业务不用回割。
图2-1 汇聚PTN环割接前后业务路由对比图
2)镇区中兴PTN环电路割接
中兴PTN采用6300型号设备,现网无冗余槽位及光口新建A节点相邻两个节点的直连链路,所以只能采取先将业务割接至承载4G PTN环路,然后待原有 PTN环去节点A,最后,将业务回割,保持原有PTN环环网保护功能。该割接方式会导致4G PTN环路对带宽需求增大,割接前需分析带宽资源按需对4G PTN环路及所承载波分进行扩容。
2.3、骨干节点去点操作
待汇聚节点去节点A后,骨干环节点A所有业务均已割接走,可以对所有调度环进行去节点A操作。对于骨干OTN调度环,在判定OTN无下挂IP城域网等其他业务后也可以进行去点缩环操作。
三、结语
以上割接方案是根据实际组网及网络发展进行考虑,可以作为核心机楼传输机房PTN设备搬迁的经验参考,实际操作需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割接方案。例如,各省地市组网设备型号的不同导致割接方案不同,关键是知晓割接的方式,而不局限于一定是中兴、华为厂家才能使用的割接模式。例如某个华为PTN环路无槽位或槽位有故障无法扩板连纤,这时就可以参考中兴PTN环的去点方式进行割接。
作者简介:
1、伍娟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 硕士研究生;
1、电梯机房环境应清理干净,机房门窗应防风雨,并标有”机房重地,闲人免进”字样,通向机房的通道应畅通,安全,机房内不应有与电梯无关的其他设备;
2、机房电源板及电源开关应符合规范要求,安装位置合理,牢固,标记完善,机房线槽敷设应合理,规范;
3、动力线与控制线隔离敷设,拐角处加忖垫;
4、机房通风良好,机房环境温度应保持在5~40度之间,机房应设有固定试电气照明,地板表面上的照明度不小于200LX;
5、机房内应有紧急求援装置及其说明书;
6、电梯井道与机房间的孔洞,引机绳平层标记,电梯运行方向标记等应符合规范要求;
7、机房控制柜安装正确,控制柜安装正确,控制柜内走线合理,美观.;
8、机房内应有必需的消防设备
电梯机房的一般要求
1 每台电梯应单设有一个切断该电梯的主电源开关,该开关位置应能从机房入口处方便迅速地接近,如几台电梯共用同一机房,各台电梯主电源开关应易于识别。其容量应能切断电梯正常使用情况下的最大电流,但该开关不应切断下列供电电路:
a.轿厢照明和通风;
b.机房和滑轮间照明;
c.机房内电源插座;
d.轿顶与底坑的电源插座;
e.电梯井道照明;
f.报警装置。
2 每台电梯应配备供电系统断相、错相保护装置,该装置在电梯运行中断相也应起保护作用。
3 电梯动力与控制线路应分离敷设,从进机房电源起零线和接地线应始终分开,接地线的颜色为黄绿双色绝缘电线,除36V以下安全电压外的电气设备金属罩壳均应设有易于识别的接地端,且应有良好的接地。接地线应分别直接接至接地线柱上,不得互相串接后再接地。
线管、线槽的敷设应平直、整齐、牢固。线槽内导线总面积不大于槽净面积60%;线管内导线总面积不大于管内净面积40%;软管固定间距不大于1m,端头固定间距不大于0.1m。
控制柜、屏的安装位置应符合:
a.控制柜、屏正面距门、窗不小于600mm; b.控制柜、屏的维修侧距墙不小于600mm;
c.控制柜、屏距机械设备不小于500mm。
机房内钢丝绳与楼板孔洞每边间隙均应为20~40mm,通向井道的孔洞四周应筑一高50mm以上的台阶。
曳引机承重梁如需埋入承重墙内,则支承长度应超过墙厚中心20mm,且不应小于75mm。
在电动机或飞轮上应有与轿厢升降方向相对应的标志。曳引轮、飞轮、限速器轮外侧面应漆成黄色。制动器手动松闸扳手漆成红色,并挂在易接近的墙上。
曳引机应有适量润滑油。油标应齐全,油位显示应清晰,限速器各活动润滑部位也应有可靠润滑。
制动器动作灵活,制动时两侧闸瓦应紧密、均匀地贴合在制动轮的工作面上,松闸时应同步离开,其四角处间隙平均值两侧各不大于0.7mm。
11 限速器绳轮、选层器钢带轮对铅垂线的偏差均不大于0.5mm,曳引轮、导向轮对铅垂线的偏差在空载或满载工况下均不大于2mm。
12 限速器运转应平稳、出厂时动作速度整定封记应完好无拆动痕迹,限速器安装位置正确、底座牢固,当与安全钳联动时无颤动现象。
13 停电或电气系统发生故障时应有轿厢慢速移动措施,如用手动紧急操作装置,应能用松闸扳手松开制动器,并需用一个持续力去保持其松开状态。
电梯机房管理规程
1.目的
规范电梯机房的管理,确保电梯正常运行。
2.内容和过程控制
1.非工作人员不得随便进入电梯机房。
2.保持电梯机房清洁,严禁存放易燃物品。
3.电梯维护人员须定期对电梯机房、主机、控制柜进行维护清扫,防止尘污造成电短路,引起火灾。
4.停电检修、清扫时,禁止用汽油、酒精等易燃品擦洗。
5.电梯维修电梯时,必须按安全规定等程序操作。不准违章作业。
6.电梯机房严禁吸烟,不准无关人员进入。做好防雨水、防小动物进入的工作。
7.机房动火必须申报,并按有关程序和规定进行,必须有安全措施。
8.电梯机房应配备一定数量的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并定期检查,确保使用正常。
9.电梯巡查人员需经常查看机房温度是否过高,抽风机是否正常运转。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将于2009年的6月1日起实施,其中有不少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同时原有的《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将终止使用。
概述
比特网(Chinabyte)记者有幸采访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编制组组长、中国电子工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钟景华先生,请他对机房新标准进行了详尽解读。新规范名称有内涵
关注机房发展的人们可能会注意,新标准的名称是《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没有延用之前的《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或改为数据中心设计规范。钟景华一语道破了其中的缘由:“在规范立项之初,编制组考虑到如果仍然延续《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这一名称可能会过于局限。现代的机房名称很多,有数据中心、信息中心、电脑中心、计算机房等等,如何让这个规范涵概更广,成为大家关注的一个问题。” 然而无论机房名称怎样,归根到底其传输、存储、运算的都是电子信息。所以,编制组最终把新规范定义为《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它不仅涵概传统的计算机机房,并将所有具有电子信息传输、存储、运算功能的场所都归入其中。让不同级别的数据中心都有据可依
在《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立项时,编制组就为规范制定了四个要求:科学性、先进性、协调性和可实施性。
现代数据中心的规模、应用和需求各不相同,如何让不同级别的数据中心都有据可依?即如何实现可实施性?钟景华介绍:“当时编制组和专家们认为一定要将机房分级,而这恰恰与当时还没看出版的美国通信行业协会标准TIA/EIA-942《数据中心通信设施标准》不谋而合。”
立项会议后几个月TIA/EIA-942来到了中国,编制组马上进行了翻译,认为新标准的分级不能完全参照TIA-942,因为其中的T3级并不附合中国国情。T3要求系统采用“一用一备”的运行方式,在主用系统检修时直接切换市电工作,这一做法在电源质量比较好的情况下可行,但国内电源谐波和瞬间断电情况较多,如果直接用市电,可能造成信息丢失、传输错误或者造成设备的损坏。
最终,新规范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根据使用性质、管理要求及其在经济和社会中的重要性划分为A、B、C三级。A级对应TIA/EIA-942的T4,B级对应TIA/EIA-942的T2,C级对应TIA/EIA-942的T1。T3可以归类为A级,但是很勉强,需要在设计时完善。这是新规范与旧规范相比最大的特点。
除此以外,新规范中增加了术语和符号、机房分级标准、电磁屏蔽、网络布线、机房监控与安全防范五个章节和附录。充份关注节能环保
“据统计2006年美国境内数据中心耗电量为600亿度,占美国全年耗电量的1.5%,到2011年这一数字将超过1000亿度。只是这些数字还不够直观,我举两个例子:一是三峡水电站一共设置了32台发电机组,如果全部开启一年的发电量也就是1000亿度;二是全国照明用电,包括家庭、办公和生产耗费的照明电,全年约为1000亿度。”钟景华说到。
节能是数据中心的一个非常重要话题,新规范中特别增加了关于大型数据中心节能的条文。规范7.4.13条规定,空调设计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采用以下节能措施:大型机房宜采用水冷冷水机组空调系统;北方地区采用水冷冷水机组的机房,冬季可利用室外冷却塔作为冷源,通过热交换器对空调冷冻水进行降温;空调系统可采用电制冷与自然冷却相结合的方式。
钟景华解释:大型机房通常指数千至数万平方米的机房。在这类机房中,安装的设备多、发热量大、空调负荷大,而水冷冷水机组的能效比高,可节约能源,提高空调制冷效果。在北方冬季还可利用室外冷却塔作为冷源,通过热交换器对空调冷冻水进行降温,进一步节约了能源。
新规范中关于节能的条文还很多,例如机柜的摆放方式、照明光源、机房窗户设置等细节,充分体现了对节能环保的关注。新规范中的强制条文
“建设部101号文中明确表示《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中的第6.3.2、6.3.3、8.3.4、13.2.1、13.3.1为强制性条文,”钟景华为比特网记者介绍:“这五条强制性条文都涉及到生命安全和节能环保的内容。”
第6.3.2条规定,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耐火等级不能低于2级。第6.3.3条规定,当A级或B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位于其他建筑物内时,主机房与其它部位之间应设置火极不低于2小时的隔墙,隔墙上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第8.3.4条规定,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所有设备的金属外壳、各类金属管道、金属线槽、建筑物金属结构等必须进行等电位连接并接地。
第13.2.1条规定,采用管网式洁净气体灭火系统或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的主机房,应同时设置两种火灾探测器,且火灾报警系统应与灭火系统联动。
第13.3.1条规定,凡设置洁净气体灭火系统的主机房,应配置专用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以上五条都涉及了人身和设备安全的条文,必须严执行。另外,关于强制条文在规范的说明部分都有明确的解释。
要求高于国家规定的编制过程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平均是2.5年一代,而《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从1993年实施至今已经进入了第15个年头。而早2005年初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在对标准进行整理时发现原有的标准已不能适用于现代数据中心的设计要求时便向建设部和信息产业部提出了修编的申请,并得到了相关部委的高度重视,很快发文委托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对标准进行修编。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标准的编制要分四个阶段,分别是准备阶段、征求意见稿阶段、送审稿阶段和报批稿阶段。然而《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的编制工作远远超出了这四个阶段。
钟景华介绍:“准备初期编制组调研了40多个机房,取得3000多个数据,并编写200多页的调研报告,并且还研究和翻译了美国通信行业协会的TIA-942《数据中心通信设施标准》、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的IEEE-1100《电子设备供电和接地操作规程》等相关国外标准,吸取了其中适合中国国情的部分。”
从调研到草稿完成经历了一年的时间,之后编制组按照建设部的规定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向全社会征求意见阶段,期间收集意见330余条。意见中很多涉及很多机房疑难问题,如何取舍编制组慎之又慎,并对每一条不采纳的意见都回复了具体的理由。比如关于机房接地的意见,编制组邀请了国内知名的王红宇等专家对每条意见进行分析、讨论,彻底解决了长久以来对于机房接地的争论,除此以外编制组还组织了并于供电、空调、综合布线及消防等方面的意见研讨会。
此后,又经历了征求意见稿修改、送审稿讨论和修改、报批稿修改等阶段。最终,建设部于2008年11月12日发布第101号公告,批准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规范,从立项到批准经历3年多的时间。与旧标准相比,新标准的内容更加科学和更具实施性,然而整个编写过程却比旧标准缩短了一半的时间。
钟景华还从新规范的角度为数据中心建设提了几条建议,首先要量力而行,数据中心投资费用非常高,建设成本平均要1.5万/平米,新规范中A级、B级、C级机房的投资差别是相当大的,一定要根据自己企业的性质、数据中心的重要性来定出数据中心建设的级别。第二,数据中心建设一定要考虑标准化和模块化,这也是节省投资和运行费用的重要因素。
最后,钟景华谈到,按照建设部的委托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正在编制《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环境检测标准》,专门解决目前检测没有依据、没有方法的问题。其中包括了数据中心温度、湿度、电源质量、布线等参数如何检测的规范标准,将于2010年完成。
“整体机房系统”是按照标准化的流程、规模化的运作提供的高可用的机房工程。“整体机房系统”解决方案由建筑装修系统、动力配电系统、空调新风系统、消防报警系统、弱电控制系统等五大部分组成,包含了机房建设工程的全部过程: 从前期的规划选址,到后期内部系统的设计施工;从前期整个项目的总体管理,到后期的调试、开通;从前期对用户的使用培训,到后期的维护保养等方方面面。从实施角度看,整体机房整合了设备供应商、工程承包商及服务提供商的综合能力。
华科的整体机房为用户提供了一站式的“交钥匙”工程,客户无需为电源、空调、消防等系统细节问题过多考虑,这一切都将统一由华科为您负责,提供从咨询、规划、创建、实施到服务的全方位、全过程的工程服务,避免了用户在机房建设过程中由于多个供应商、服务商相互协调而产生的麻烦。
弱电机房建设方案理念与依据
弱电机房整体建设方案,针对客户在机房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时代飞扬认识到机房工程是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系统可靠运行的基础设施,需要不断引进更新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想。凭借自己在电源和空调产品领域的专业知识、机房领域多年的实际经验,以及对用户IT应用的深刻理解,向广大用户推出了机房整体建设解决方案。
机房整体建设规范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筑装饰、电气系统、空调新风系统、弱电系统、环境设备监控系统、消防系统以及自动报警系统、屏蔽系统等。
设计理念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美国可用性研究中心将信息时代的企业运营可用性界定为四个层面的工作,从人员管理的可用性,到工作流程的可用性,到IT信息技术的可用性,而最基础的一层是网络环境的可用性,即NCPI(网络关键物理基础设施-也就是我们常指的计算机机房工程)。NCPI是机房中与IT系统紧密相关的、关键的一部分,是由基础建设、电力供应、空气调节、制冷系统、弱电系统、消防系统、监控系统、系统管理服务等部分组成。机房工程设计必须满足用户当前的各项业务应用需求(尤其是作为行业专业应用),同时又面向未来快速增长的发展需求,因此应是高质量的、灵活的、开放的。设计时考虑避免下列外界因素:电磁场、易燃物、易燃性气体、磁场、爆炸物品、电力杂波、潮气、灰尘等影响。实用性和先进性
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材料,以适应高速的数据与需要,使整个系统在一段时期内保证技术的先进性,并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以适应未来业务的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需要。安全可靠性
为保证各项业务应用,网络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决不能出现单点故障。要对机房布局、结构设计、设备选型、日常维护等各个方面进行高可靠性的设计和建设。在关键设备采用硬件备份、冗余等可靠性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相关的软件技术提供较强的管理机制控制手段和事故监控与安全保密等技术措施提高电脑机房的安全可靠性。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计算机机房必须具有良好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能够根据机房业务不断深入发展的需要,扩大设备容量和提高用户数量和质量的功能。应具备支持多种网络传输,多种物理接口的能力,提供技术升级设备更新的灵活性。可管理性
由于机房具有一定复杂性,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管理的任务必定会日益繁重。所以在机房的设计中,必须建立一套全面、完善的机房管理和监控系统。所选用的设备应具有智能化、可管理的功能,同时调用先进和管理监控系统设备及软件,实现先进的集中管理监控,实时监控、监测整个机房的运行状况,实时灯光、语音报警,实时事件记录,这样可以迅速确定故障,简化机房管理人员的维护工作,从而为计算机机房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最有力的保障。政府屏蔽机房建设规范
在电子政务建设中,“数据孤岛”、“数字鸿沟”以及安全问题却长期困扰和制约政府信息化进程,因此,建设政府屏蔽机房从而形成电子政务数据标准和规范,并实现电子政务内部及外部的数据交换和共享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提出基于区域性电子政务数据中心机房((GDC)的电子政务集成解决方案,能够最大程度上解决目前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在研究过程中突破了当前众多解决方案仅仅着眼于应用软件层的简单集成模式,采用了从数据、安全管理到应用的全方位集成模式。数据中心的概念
数据中心(DataCenter)通常是指在一个物理空间内实现信息的集中处理、存储、传输、交换、管理,而计算机设备、服务器设备、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通常认为是网络核心机房的关键设备。
关键设备运行所需要的环境因素,如供电系统、制冷系统、机柜系统、消防系统、监控系统等通常被认为是关键物理基础设施。
数据中心机房工程(数据中心)的类型及特点
电子机房主要有计算机机房、电信机房、控制机房、屏蔽机房等。这些机房既有电子机房的共性,也有各自的特点,其所涵盖的内容不同,功能也各异。
(一)计算机机房
计算机机房内放置重要的数据处理设备、存储设备、网络传输设备及机房保障设备。计算机机房的建设规范应考虑以上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信息数据的安全性以及工作人员身心健康的需要。
大型计算机机房一般由无人区机房、有人区机房组成。无人区机房一般包括小型机机房、服务器机房、存储机房、网络机房、介质存储间、空调设备间、UPS设备间、配电间等;有人区机房一般包括总控中心机房、研发机房、测试机房、设备测试间、设备维修存储间、缓冲间、更衣室、休息室等。中、小型计算机机房可将小型机机房、服务器机房、存储机房等合并为一个主机房。
(二)电信机房
电信机房是每个电信运营商的宝贵资源,合理、有效、充分地利用电信机房,对于设备的运行维护、快速处理设备故障、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电信机房一般是按不同的功能和专业来区分和布局的,通常分为设备机房、配套机房和辅助机房。设备机房是用于安装某一类通信设备,实现某一种特定通信功能的建筑空间,便于完成相应专业内的操作、维护和生产,一般由传输机房、交换机房、网络机房等组成。配套机房是用于安装保证通信设施正常、安全和稳定运行设备的建筑空间,一般由计费中心、网管监控室、电力电池室、变配电室和油机室等组成。辅助机房是除通信设施机房以外,保障生产、办公、生活需要的用房,一般由运维办公室、运维值班室、资料室、备品备件库、消防保安室、新风机房、钢瓶间和卫生间等组成。在一般智能建筑中通信机房经常与计算机网络机房合建。
(三)控制机房
随着智能化建筑的发展,为实现对建筑中智能化楼宇设备的控制,必需设立控制机房。控制机房相对于数据机房、电信机房而言,机房面积较小,功能比较单一,对环境要求稍低。但却关系到智能化建筑的安全运行及设备、设施的正常便用。
控制机房包括楼宇智能控制机房、保安监控机房、消防控制室、卫星接收机房、视频会议控制机房等。这些控制机房的共同特点是机房内均有操作人员工作,在保证电子设备运行的同时还要保证操作人员的身体需要。根据设备及操作的要求,这些控制机房也有其相应的特点。
(1)楼宇智能控制机房。主要用于安放楼宇智能控制的主机及控制设备,对智能建筑内的公共照明、空调系统、电梯及建筑内的风、水、电等机电设备进行实时监控,以确保智能建筑的安全运行。
(2)保安监控机房。内设监控主机及终端显示设备,对建筑各出入口、车库、走道、电梯轿箱等处进行视频监控、防盗报警等。
(3)消防控制室。是火灾自动报警和联动系统的控制中心,也是火灾时灭火指挥和信息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对消防监控机房的设置范围、位置、建筑耐火性能都作了明确规定,并对其主要功能提出原则性要求。
(4)卫星接收机房。主要用于安放卫星接收机、调制解调器、混合器、放大器、有线光缆接入设备、各频段接受显示器等。卫星接收机房一般是位于建筑顶层,有利于卫星电视信号的传输。
(5)视频会议控制机房。主要用于安放视频会议主控单元(MCU)、调音台、音响扩声系统、信号传输设备、控制台设备、信号源机柜等。但由于一般的视频会议控制机房面积较小,在设备布置时应根据房间的具体情况灵活布置。
(四)屏蔽机房
为了有效地防止电磁干扰式噪声、辐射对电子设备和测量仪器的影响,并严防电子信号泄漏从而威胁到机密信息的安全,国家机关、军队、公安、银行、铁路等单位需要建立屏蔽机房。有保密要求的数据机房应建设屏蔽机房,确保数据在处理过程中,其信号不泄漏,从而满足数据保密的要求。一些对抗电磁干扰要求较高的环境,如通信设备的测试试验室等场所,需要建设屏蔽机房,以防止外界电磁信号的干扰。有强电磁干扰设备的机房应进行相应的电磁屏蔽处理,以避免干扰临近机房设备的正常还行。机房建设工程的发展
核心机房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立雏形,在21世纪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是由于IT技术的快速发展。IT技术不断创新与革命,新材料、电力电子、制冷技术等基础学科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使机房技术在结构布局、供配电、制冷、监控管理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变化。伴随着计算机的产生,机房也应运而生。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之配套的机房也迅速发展,现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机房及相关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着手制定机房建设方面的国家标准。1982年我国颁布了GB2887一1982《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汇统一了机房建设的各项指标,使机房建设从此有了统一的标准。
在此期间随着UPS、机房专用空调等保障设备的引进,监控设备、消防报警及灭火设备在机房中的使用,从硬件上为机房建设提供了系统的保证。计算机机房一般处于单个机房运行的状态,即在机房内其处理、存储的能力都比较强,但在不同地区的机房之间数据交换却出现了一些问题。这样各个行业及部门均在各处大量建设本地机房来处理、存储本地数据以提高使用效率。
随着网络建设的飞速发展,使大量数据的传输成为可能,各个机房之间数据传输顺畅,但随之而来的新问题是分散在各地大量的中小机房的稳定性及数据的安全性又出现了隐患。因此,在各个行业及部门均开始建设大规模的数据中心机房,对数据的处理、存储进行集中,以提高稳定性并有效降低了运行及维护成本。各个数据中心机房采用高速网络相连通,使各个数据中心机房形成一个强大的机房群,进一步提高了机房的可靠性及设备的使用效能,并使建设统一的冗灾备份成为可能。
现在的机房建设已成为一个由多个专业组成的系统工程,它包括了智能建设工程的各个专业,主要包括:装饰系统;电气系统;接地及防雷系统;空调通风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自动灭火系统;PDU配电系统;屏蔽工程;综合布线系统;安全防范系统;设备及环境监控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KVM系统;多媒体会议系统;背景音乐及广播系统;总控中心系统(ECC)等。由于机房建设规范涵盖了智能建筑工程的各个专业。
涉密机房建设标准
涉密机房建设包括屏蔽室和监控中心,重要的涉密机房建设规范标准应当根据电子设备的电磁辐射情况,采取屏蔽措施,或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并根据涉密程度,设立必要的控制区域,定期对涉密场所进行保密技术检查。涉密机房的建设包括楼体安全加固、屏蔽机房壳体制作及屏蔽机房内装饰、机房电气、机房专用空调、机房防雷系统、机房门禁系统、机房消防系统、机房视频监控系统、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制作安装等。涉密机房设计要求综合考虑楼体承重、建筑物装饰学、电工学、环境保护、安全防范技术、暖通净化技术、计算机专业、弱电控制专业、消防专业、电磁辐射等综合学科因素,能够满足交换机、服务器、存储系统等安全可靠运行的环境,满足国家有关标准和安全保密的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涉密机房不仅可以放置室内电子计算机和其他电子信息处理设备所处理的保密信息随电磁波泄露出去,而且可以放置外部来的比较强的电磁干扰,扰乱室内电子计算机和其他电子信息处理设备的正常工作。
概述
机房整体建设方案针对客户在机房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时代飞扬认识到机房工程是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系统可靠运行的基础设施,需要不断引进更新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想。凭借自己在电源和空调产品领域的专业知识、机房领域多年的实际经验,以及对用户IT应用的深刻理解,向广大用户推出了机房整体建设解决方案。
主要内容
机房整体建设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筑装饰、电气系统、空调新风系统、弱电系统、环境设备监控系统、消防系统以及自动报警系统、屏蔽系统等。
建设理念
建设理念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美国可用性研究中心将信息时代的企业运营可用性界定为四个层面的工作,从人员管理的可用性,到工作流程的可用性,到IT信息技术的可用性,而最基础的一层是网络环境的可用性,即NCPI(网络关键物理基础设施-也就是我们常指的计算机机房工程)。NCPI是机房中与IT系统紧密相关的、关键的一部分,是由基础建设、电力供应、空气调节、制冷系统、弱电系统、消防系统、监控系统、系统管理服务等部分组成。更具体包括:装饰装修系统、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防雷接地系统、门禁系统、图像监控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新风系统、精密空调系统、机柜系统、消防报警系统以及集中监控系统等。
性能需求
机房工程设计必须满足用户当前的各项业务应用需求(尤其是作为行业专业应用),同时又面向未来快速增长的发展需求,因此应是高质量的、灵活的、开放的。设计时考虑避免下列外界因素:电磁场、易燃物、易燃性气体、磁场、爆炸物品、电力杂波、潮气、灰尘等影响。实用性和先进性 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材料,以适应高速的数据与需要,使整个系统在一段时期内保证技术的先进性,并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以适应未来业务的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需要。安全可靠性
为保证各项业务应用,网络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决不能出现单点故障。要对机房布局、结构设计、设备选型、日常维护等各个方面进行高可靠性的设计和建设。在关键设备采用硬件备份、冗余等可靠性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相关的软件技术提供较强的管理机制控制手段和事故监控与安全保密等技术措施提高电脑机房的安全可靠性。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计算机机房必须具有良好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能够根据机房业务不断深入发展的需要,扩大设备容量和提高用户数量和质量的功能。应具备支持多种网络传输,多种物理接口的能力,提供技术升级设备更新的灵活性。可管理性
由于机房具有一定复杂性,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管理的任务必定会日益繁重。所以在机房的设计中,必须建立一套全面、完善的机房管理和监控系统。所选用的设备应具有智能化、可管理的功能,同时条用先进和管理监控系统设备及软件,实现先进的集中管理监控,实时监控、监测整个机房的运行状况,实时灯光、语音报警,实时事件记录,这样可以迅速确定故障,简化机房管理人员的维护工作,从而为计算机机房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设计依据
规范3.1.1条规定: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应划分为A、B、C三级。设计时应根据机房的使用性质、管理要求及其在经济和社会中的重要性确定所属级别。
机房虽然是按照重要性进行分级, 但不同级别的机房, 其投资、系统冗余和能耗是不同的。表1是各级机房部分系统配置要求, 从表1中可以看出, 级别高的机房, 系统冗余较高, 相对来说, 其投资和能耗也较高。在满足系统可靠性的前提下, 合理确定机房等级和系统配置, 可以降低投资, 减少能源消耗。
2 合理布置机柜机架, 提高设备散热效率
规范4.3.3条规定:当机柜内或机架上的设备为前进风/后出风方式冷却时, 机柜或机架的布置宜采用面对面、背对背方式。
此条可以理解为:对于前进风/后出风方式冷却的电子信息设备, 要求设备的前面为冷区, 后面为热区, 这样有利于设备散热和节能, 因此当机柜或机架成行布置时, 要求机柜或机架采用面对面、背对背的布置方式, 机柜或机架面对面布置形成冷风通道, 背对背布置形成热风通道。如果采用其他的布置方式, 有可能造成气流短路, 不利于设备散热, 为了使设备散热达到要求, 需要投入更多的空调, 这样即浪费了能源, 散热效果也不理想。机柜或机架采用面对面、背对背的布置方式 (见图1) 。
3 慎重设置机房外窗, 尽量减少能量损耗
规范6.4.6条规定:A级和B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主机房不宜设置外窗。当主机房设有外窗时, 应采用双层固定窗, 并应有良好的气密性。
此条是从安全、节能和防尘三个方面考虑的。A级或B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中的服务器机房、网络机房、存储机房等日常无人工作的区域不宜设置外窗, 从节能的角度来讲, 不设置外窗可以避免通过外窗进入的太阳辐射热及避免通过外窗将机房内的冷量散失, 从而减少空调消耗量, 达到节能的目的。
4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 合理选择节能方案
规范7.4.13条规定:空调设计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 选择采用以下节能措施:
◆大型机房宜采用水冷冷水机组空调系统;
◆北方地区采用水冷冷水机组的机房, 冬季可利用室外冷却塔作为冷源, 通过热交换器对空调冷冻水进行降温;
◆空调系统可采用电制冷与自然冷却相结合的方式。
调查资料表明,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空调系统的用电量约占机房总用电量的20%~50%, 因此空调系统的节能措施是机房节能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大型机房通常是指面积数千至数万平方米的机房。在这类机房中, 安装的设备多、发热量大、空调负荷大, 而水冷冷水机组的能效比高, 可节约能源, 提高空调制冷效果。
图2为采用水冷冷水机组的空调系统。夏季由冷水机组为空调系统提供冷冻水, 冬季可利用室外冷却塔作为冷源, 通过热交换器对空调冷冻水进行降温。
图3为采用电制冷与自然冷却相结合的空调系统, 此系统中有两个盘管, 一个采用室外冷却塔提供的冷却水进行制冷, 另一个采用电动压缩机进行制冷。当室外冷却塔提供的冷却水满足空调要求时, 电动压缩机不工作;而当室外冷却塔提供的冷却水不足时, 电制冷作为补充。
5 分区分组控制灯具, 注意照明设计节能
规范8.2.3条规定:主机房和辅助区内的主要照明光源应采用高效节能荧光灯, 其镇流器的谐波限值应符合国家标准《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GB 17625.1的规定, 灯具应采用分区、分组的控制措施。
此条主要是从照明节能角度考虑, 高效节能荧光灯主要是指光效大于80lm/W的荧光灯。对于大面积照明场所及平时无人职守的房间, 照明光源采用分区或分组的控制措施后, 在平时无人时可以关掉部分光源, 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
6 结束语
根据美国环境保护组织 (EPA) 2007年8月的报告, 全美数据中心2006年总耗电600亿度, 约占美国全年用电量的1.5%。预计到2011年, 全美数据中心年总耗电量将超过1000亿度, 约占美国全年用电量的2.5%。
标准滞后
影响乐器行业发展
黄茂强同时也是一家琴行的经营者,在日常的销售过程中,他能够体会到乐器行业标准的缺失所带来的影响。“我们在销售中直接面对消费者,前几年经常由于钢琴标准的问题而感到困扰。现行标准中,钢琴击弦机的振奏次数,呢毡的质量标准达不到专业使用者的要求,购买者转向外国琴。此外由于在钢琴标准中缺少有关环保标准,一些消费者经常由于清除不了钢琴内部的异味而提出换琴,这样的情况每年都会有3至5架。”
黄茂强所提到的问题并不是个例,在许多乐器上都会出现,但是相比于中国民族乐器,西洋乐器要规矩得多。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韩宝强担任组长的《中国民族乐器音响标准库》课题目前正在进行当中,摆在他们面前的任务还有许多。“我们首先要把一些名词和称谓标准化,最起码要有一个名和实的统一。比如二胡,一定要有两根弦,三根弦的肯定不叫二胡。”尽管说得有些夸张,但是从韩宝强的话语中还是能够感受到中国民族乐器标准混乱的严重性。“当前民族乐器各行其事,相对于西洋乐器来说,中国民族乐器严重缺乏标准。国内的各个乐团用的乐器都不统一,许多作曲家给这个团写的作品到了另外一个团效果截然不同,更不用说到国外去演奏了。这不但影响了民族乐队音响质量的稳定性,而且也一定程度地影响了民族音乐的传播。”
目前韩宝强领导的小组正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标准的制定工作。众所周知,中国的民族乐器以个性见长,如果都有了统一标准势必会影响其个性魅力的发挥。对此韩宝强解释说;“标准的制定不是为了把民族乐器扼杀在标准中,而是在保持其个性的基础上制定一个起码的标准。”
乐器标准规范
任重道远
相比民族乐器,标准相对统一的西洋乐器所面临的局面要简单一些。如何依据行业发展状况制定和清理标准,是当前西洋乐器所面临的首要任务。4月13日至15日,全国乐器标准化委员会在福州召开,这次会议的内容就包括8项乐器行业标准进行复审。本次会议还增补了13位新委员,而其中就有好几位琴行老板。来自市场一线的反馈,成为标准委员会制定标准的重要依据。
对此,全国乐器标准化委员会主任王根田介绍说,乐器行業标准的确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这项工作非常重要,毕竟一个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行业标准的制定水平将直接决定这个行业的发展水平。”
如王根田所言,中国乐器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正是得益于标准化水平的提高。随着市场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乐器进入到中国,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或者与中国企业进行合作。通过这种合作,让中国企业了解了国外先进产品的技术标准,掌握了他们先进的技术。
据王根田介绍,一年半来,乐器标准委员会完成国家有关部门下达的乐器标准项目共22项,如《电鸣乐器放音设备音乐标准的制订》、《电鸣乐器均衡类音类装置通用技术条件》、《钢琴弦轴板》、《钢琴用毡》国家标准都已制定完成。为了完成好这些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乐器标委会分别组织共17家乐器企业的有关人员,先后召开5次工作会议。
除了制定新的标准,对以前发布的乐器领域标准的清理工作也非常重要。王根田介绍说,标委会针对2004年以前制定的标准进行了清理,共有48项标准需要进行清理,复审共计完成了40项,如果完成这次会议上复审的8项行标,就能初步完成全部48项标准复审工作。
“乐器行业标准制定任重道远,这项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需要国家和企业的支持。”在谈到乐器行业标准制定的下一步工作时王根田强调,“目前国家对于行业标准越来越重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先后几次发文,强调标准制定的重要性,这对于整个行业是有好处的。这根标杆将直接关系到未来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
任何一个标准的制定,都不可能是永久的。我们的标准制定者,应根据消费者不断提高的需求,不断地丰富内容修改不足。促进行业发展离不开标准,由“发展中”向“发达”的过渡更加不能没有标准。
中国提琴制作比赛第一名奖金20万
5月5日至17日,首届“中国国际提琴制作比赛”将在北京举行。这次举办的中国国际提琴制作比赛不仅在我国是第一次,在亚洲也还是首次。从4月14日赛事组委会举行的发布会获悉,本次比赛获得第一名乐器的奖金分别为小提琴12万元,中提琴14万元,大提琴20万元。获金奖的乐器将由比赛委员会永久保存。
本次赛事由中国乐器协会和中央音乐学院联合主办,截至3月31日,共有11个国家和地区的184名选手报名,将有280件乐器参赛。据比赛评委会主席郑荃介绍,比赛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评选阶段。5月5日至9日举行国际提琴制作论坛,选手交完乐器等待结果的过程中还安排了7场不同内容的大师讲座。5月8日的决赛将对公众开放,5月9日将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办首届“中国国际提琴制作比赛”颁奖音乐会,届时将用获得比赛前三名的乐器演奏,由吕思清等3位评委担任独奏,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伴奏,谭利华指挥。
第二阶段为展览过程,5月10至17日将在国家大剧院水下长廊展厅举办“首届中国国际提琴制作比赛参赛作品展”,展览的内容除参赛作品外,还将展出中国提琴制作家在历届国际提琴制作比赛中获奖作品及世界顶级名琴。展览场地还将进行试奏及提琴制作现场表演,还有评委和参赛选手的现场交流。
郑荃介绍说,比赛的10位评委分成制作家组和演奏家组,每组各5人。制作家评委组按照国际惯例,只聘请了一位主办国评委朱明江,另外4位评委分别从意、法、德、美聘请,其中意大利和德国的评委都是两国元老级的人物,法国和美国的评委也是多次在国际提琴制作比赛中获奖,多次担任各国举办的提琴制作比赛评委,都是享誉世界的提琴制作大师。5位音乐家评委中有3位中国小提琴家盛中国、吕思清、林昭阳,中提琴评委由美国中提琴独奏家Roger Chase担任,大提琴评委由澳大利亚大提琴家Markus Stocker担任。
【中国移动机房规范】推荐阅读:
中国移动试题06-23
中国移动简介11-30
中国移动面试题目12-12
中国移动代维管理措施05-27
中国移动游戏市场概述06-26
中国移动管信网09-13
中国移动员工活动方案09-18
中国移动管理制度11-25
中国移动公司个人述职06-27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