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观后感(共10篇)
我很少买书,可并不代表我从不买书,而刘慈欣的《三体》系列,是少数能够激起我的购买欲的好书,其实,在买之前,《三体》系列我早就迫不及待从网上下载到手机上看过了,但是,这样的好书,如果不买正版,感到实在对不起作者,遂从当当网上买了一套正版。
这些年来,刘慈欣的《三体》系列在我们这些科幻迷心目中期望值,丝毫不亚于去年韩寒高调推出的《独唱团》,所不同的是,刺天他们在看了《独唱团》之后,纷纷感到大失所望,而我等科幻迷们在苦苦等待了大约三年以后,终于看到了《三体》系列最后一本《三体Ⅲ•死神永生》正式出版,这部代表中国科幻小说最高水平的巅峰之作,也终于没有让我失望,《三体》系列,一部比一部精彩,每一部都保持了极高的水准。
《三体》是一部典型的刘慈欣式的硬科幻小说,在《三体》系列里面,我看到了刘慈欣对人性、对社会以及对文明发展方向的深刻理解与预言。
《三体》主要讲述了地球在三体文明的威胁下,地球人之间发生的背叛与忠诚的故事,也可以说是个生存与死亡的故事。
面对科技水平远超地球的三体文明,在它们对地球的真实意图未曾暴露之前,地球人表现出了各种不同的反应,有的主张绥靖投降,有的主张强硬抵抗,然而,事实证明,面对强于自己的敌人,希冀表现出刻意的友善和卑下的顺从,是无法得到侵略者的同情,从而改变他们的固有意图的,在实力差距过于悬殊的状态下,弱者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和谋略,在它们看来,都是弱小及可笑的,从事期望于防守反击和以弱胜强,终究是不切实际的。
在冷兵器时代,我们尚可依靠数量及纵深的优势苟延残喘,然后等待时机反击,可是,一旦到了信息时代和太空时代,技术上的微小差距就能够完全决定双方的胜负,三体侵略军仅仅依靠一个先锋探测器“水滴“,就完全打垮了地球联军几千艘大型宇宙战舰,面对科技远超自己的三体文明,地球毫无还手之力。地球文明当然也有一些终极手段,可以跟三体文明进行两败俱伤式的死斗,可是,科技上面,尤其是军事科技的巨大差距,使得三体文明无需地球文明照面,在数百光年之外,就可以完全摧毁地球的抵抗力量。
这样的情形,是相当令人沮丧的,面对强大到无法对抗的敌人,我们应当怎么办?《三体》为我们提供了一副相当悲观的前景:由于科技水平远超地球文明,三体文明将有力量控制地球的科技发展,通过一种“智子”科技,将地球的科技水平始终压制在某一层面,无法接触更高深的科技知识。虽然地球人可能比三体人更聪明,发展更迅速,但是就像日本对待中国一样,它始终将核心科技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让中国人接触更尖端的技术,并且通过知识产权等科技壁垒阻挡中国得到最新的科技,从而达到它所宣扬的:“保持对中国在科技领域20~30年的领先水平,永远将中国压在后面”。
与三体文明之间的斗争,地球文明的处境就像30年代的中国,文化、科学全方位落后于日本,国内内耗不断,一盘散沙,在没有外力干预的情况下,单纯依靠自己的力量,几乎注定要被日本灭亡,唯一的区别就是灭亡的时间早晚。我不知道刘慈欣在设定三体文明时,有没有联想到日本,但是,从他的文中,从他对三体文明的描述中,我分明看到了一丝日本的影子:自制、有效率、信念坚定、勇于吸收不同文明的优点来弥补自身的不足。这些,都是一个强大民族所具备的优秀基因。
《三体》在文中提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命题,当人类在面对三体迫在眉睫的进攻时,为了保存有生力量,少数人会毫不犹豫地抛弃了民主原则,而走向专制,因为,在危机面前,专制将更有效率,也更有决断力,正因为这样,在面对三体文明的超科技武器“水滴”的进攻中,在个别具有“坚强意志”的人的带领下,避开了没有效率和冗长的民主程序,通过攻击自己的盟友从而得到了必要的生存资源,为地球文明的存续保留了希望。
尽管这是一部科幻小说,但是,这些情节的设臵的确为我们提出了一个课题:当面临生死关头(或你自己觉得面临生死关头)的时候,个人或一部分人是不是有权通过剥夺其他人的利益(甚至生命),从而保障自身的存续?
坦白说,刘慈欣对这段情节的设臵,凸显出了我国知识分子和西方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西方的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里面,就很少或几乎不敢大肆宣扬这种理念,我们不敢想象,西方的电影里面会出现这样的画面:两艘正在宇宙中逃亡的地球飞船,但是他们的目的地很远,远到除非其中一艘飞船另一艘飞船的人全部杀死,然后把资源集合起来才能达到目的地。为了一部分人的生存,必须有人要挺身而出,做出这样一个残忍的决定,于是,另外一部分人就这样被“舍弃了”。所有人都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是,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使得我们在面对这样的选择时,将会相对容易地做出截然相反的决定。
大陆的文学和影视作品中,很少会接触或讨论这样的“假设”,牺牲“一小部分”,从而保证更大多数的利益,这种观念在我们心目中已经根深蒂固,举个体育领域的例子,就好像我国乒乓球当中的“让球”行为一样,我们当然知道这种行为是违规和不道德的,但是它的好处是我们通过“让球”牺牲了一些球员的利益,将会在另一种利益——“团体利益”中得到更好的结果。
我们往往没有意识到,我们在这样做的时候,已经失去了对手的尊重、丧失了道德和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最重要的是,我们用一种“伪道德”来强迫那一小部分人做出牺牲,却从来没有顾及过他们的感受。
一部分人有没有权力决定另一部分人的生死或牺牲他们的利益,从而满足自身的某种需要?即便是在某些极端的条件之下,他们有这样的权力吗?也许在实际操作中,在我们的人类历史中,我们也承认,通过不道德的手段达到目的的案例不在少数,也许从最终结果来看,可能这样的选择的确是所有选择里面最好的,但是,这样的行为,终究是应当受到谴责的。
回到《三体》本身,在战争结束后,当初依靠杀死队友夺取资源,从而逃脱三体文明的追杀,并通过“宇宙黑暗森林”法则,拯救了地球的两支地球舰队,终于还是受到了地球联合政府的审判和追杀,在诱捕了其中一艘飞船后,另一艘飞船识破了地球政府的意图,彻底远离地球,逃往宇宙深处。
虽然在道德上,那两艘地球飞船上的全体船员应当受到谴责,但是,当地球文明在这两艘飞船的努力下,刚刚逃脱了三体文明的毁灭性打击,转过身来,居然要臵全人类的救命恩人(那两艘飞船的全体船员)于死地,这段情节还是令我感到有些突兀,我知道,刘慈欣设臵这样的情节,是有他的道理的,并且在我们现实的历史中,也是有相类似的案例存在,但是,从感情上,我真很难接受“地球政府”会做出这样不近人情的决定。通过某种不道德的行为,却在事实上得到了最佳和最有效地结果,那这种“不道德”的行为,还是不是应当受到谴责呢?刘慈欣虽然没有直接说出答案,但是,他的书从另一方面给出了答案:人们应当时刻警惕自己内心中的魔鬼,警惕自己不要做出伤害他人的举动,哪怕你认为这种举动的目的是高尚的。我们应当克制自己的欲望,当你自认为站到道德的制高点而做出一些伤害他人的行动时,请千万要记住,目标的崇高并不代表可以采用无耻的手段去实现。
从整个宇宙层面来说,地球文明是微不足道的存在,从整个地球历史来说,5000年的人类文明史更是不值一提,人类匆匆百年的生命,放在永恒的宇宙,就好比一刹那之中的一刹那。
《三体》的结尾,刘慈欣对宇宙死亡的描述,这似乎有点脱离了科学,走到玄幻的道路上,然而,仔细一想,却也未必,以刘慈欣的技术背景,他所描绘的宇宙末日,想必也是有着物理学方面的依据吧。
虽然宇宙灭亡了,但是,刘慈欣终究为人类留下了希望,在三体文明的帮助下,地球文明延续了下来,这个情节也很令我感到纠结,作为一个在宇宙中远非高级的文明,作为一个尚处于低级发展状态的文明,地球文明有幸能够跟一些宇宙间的顶级文明一样,有机会生存并繁衍,恐怕实在是作者的一厢情愿。
三体文明作为想要谋夺地球家园,灭亡地球文明的敌人,并且两者都因为对方的原因导致自己的家园被其他高级的文明所毁灭,这两者原本应该是不共戴天的仇人才对,可是,三体人为什么会帮助人类?他们是出于什么目的?
科幻可以丰富人们的想象力,也能让人们了解到这个国家的乐观、开放。而刘慈欣的《三体》三部曲,更是中国科幻史上的里程碑,许多人因为这部书,开始读科幻,这也是世界科幻史上不容小觑的一部书,书里的每个场景,都能让人深深地震撼。
三体里令我印象深刻,记忆犹新的场景,例如,汪淼进入三体游戏时,“秦始皇”所做人体计算器,那些人排着整齐的方阵,一个命令,他们就举起手中的牌子,速度竟堪比普通的计算器,练就这样的人,难度等同于当时秦国的虎狼之军。还有“古筝行动”,那艘巨大的豪华游轮,里面载着的并不是富豪,而是一群背叛地球的三体组织。人们为拦截这座游轮提出了古筝行动,古筝声音温和又婉转,但古筝行动是那么残酷,只要踏上这艘船,场面都是惨不忍睹,在水滴攻击人类舰队时,人类自认为自己的舰队所向披靡时,却没想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三体人仅凭一个小小的水滴,就把人类舰队打得七零八落......
三体所描绘的一切,危险而又美丽,正吸引着读者们去探索,去研究。
在《三体》中我体悟到了两种善,过程论的善和结果论的善。我以为罗辑是结果论的善。他用黑暗森林法则来和三体文明进行对赌协议,以此保护了人类文明使其得以延续。无论是作为面壁人还是执剑人,罗辑在很多过程中的行为难以称之为善行,他通过自残来威胁三体,为了自己私利而营建住所,但是他的这些行为都是为了一个拯救人类文明的大善。程心的善是过程论的善。这如文中所述的那样她如同一位圣母,做的每一个决定和事情都从大爱的角度来判断,即使这些决定将带来灾难也不忍心自毁同类。有些人认为程心不是善,她害了人类,但是我以为在过程论上,她是善的。其实在文中背景下,无论什么情形下,地球文明必然毁灭而三体文明没有地球也无法生存,因此她的选择不仅是寻求那微乎其微的共赢局面也是对三体文明的一种善行。所谓以德报怨不过如此。善,德之建也。为善不同,同归于美。过程论的善和结果论的善共同组成了我们的美好社会。因为有过程论的善,我们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法律的公正;因为有结果论的善,我们的社会得以平衡,正义得以伸张。
然而,伪善不是善。作者对维德包装成为一个坚毅的人,但是当我们拨开这层包装便可以看到一个伪善者。他所做的事是善吗?不是。他故意隐瞒云天明送程心星星并不是为了实现人类的伟大救赎,而是为了让云天明更决心奉献自己,让程心为自己服务。他违背法律私自研制曲率飞行器并不是为了实现人类逃离,而是为了还他自己的人情。作者包装的越高尚,越凸显维德人的伪善本性。“伪善”比“无善”更可怕,无善无为,但是伪善却损人。感恩节赦免火鸡是善吗?是,又好像不是。美国人平均每年在感恩节期间要吃掉4600多万只火鸡。赦免两只火鸡展示了美国的善,可是不难发现,由此带来的文化符号为了这两只火鸡会有更多的火鸡成为餐桌上的美味。汉徐干《中论・考伪》:“人徒知名之为善,不知伪善者为不善也。
为善者是孤独的。在文中,罗辑是孤独的,程心是孤独的;在动漫中,蜘蛛侠是孤独的,全民超人汉考克是孤独的;在现实中,扶老奶奶的小伙子是孤独的,曼德拉也是孤独的。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造成孤独的后果是整个大环境的消极态度。人人都希望世界上有英雄但是没有人希望自己成为英雄。在大难当前人们祈求英雄出世,希望上帝或者佛能够相救,但是等到苦难度过之后又有几人还会想起当初呼唤了万遍的上帝,又有几人还会继续诚心烧香拜佛。人们的世界观只存在有用和无用,“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间世》。我以为,其中无用是指无功利之用,这样的世界观使得为善者得不到任何对等的回报,失去了为善土壤的社会人人都不愿意行善,导致我们常说的“人们一边抱怨社会无情,一边‘独善其身’”。因此,为善者是孤独的。
《三体》读后感
上月,老师说要自己读书写读后感,目录中大部分是文学典籍,原谅我一介理工科男生实在读不下去文学气息特别浓厚的书,思考了很久便选择了《三体》这本书,以前听说这部奇书很多次了,一直没有真正去阅读,《三体》在国内科幻小说界的地位很棒,是一本非常好的书.,虽然在细节的处理上有些瑕疵,但是不得不说是极其让人震撼的书。
一本好书的灵魂在于书中的主人公,这也正是《三体》的精华所在。
首先是罗辑,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之一,一个被选中为面壁者的普通人。在巨大的压力下,运用自己的智慧,震慑住了三体人,保护地球免受侵占。之后又作为地球的执剑人保护了地球几十年,被奉为神灵。“那个威严的执剑人已经无影无踪。。现在的罗辑,其实就是四个世纪成为面壁者前的罗辑,那时的玩世不恭也像是从冬眠中苏醒了,被岁月冲淡了一些,由更多的超然所填补。”虽然不得不承认,玩世不恭对于我来说就是一句魔咒,会促使我以最快地速度陷入对人物的热爱与崇敬之中。先是抱持着及时行乐的态度享受现世生活,接着利用人类对文明延续的巨大渴望而破例赋予他的巨大权力为自己寻找梦中的家园与梦中的情人,但他却从来没有缺乏过冷静和承担。最重要的是,在经历过了那样的五十四年以后,这个有着强大内心的男人,依然可以轻轻松松地交接了责任,拍拍屁股向生活走去。他对生活的那份从容心态最令我难忘。
其次是大史,深刻者的精神导师。没什么学历,举止也很粗暴,不喜欢想漫漫长路那头有的没的,执行任务就坚决以任务为中心达到目的,并不探究任务背后的因由。他好像很普通,除了超级强大的归纳线索的能力以外,但他实在太坚强。他是真正能看透的人,这个世界,不肯让单独的个人通过思索得出全貌,保持清醒的最好办法不过是做好自己,活在当下。伟大的精神导师,一句“不管干什么事儿,先把腿站直了再说。”令我十分震撼。
然后是章北海,一个最为坚定和铁血的战士。虽然章北海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霸道让人害怕,虽然章北海固执信念隐藏一切的阴险让人胆寒,虽然他好像不能和现在意义上的军人完全对等,但他确实是一个军人,一个拥有军魂的军人。他的决定,保存了人类最宝贵的血液。他这类坚定的人,不易被看破。相比不择手段,我更喜欢他的神秘。
不能缺少的还有维德,和书中说的一样,世界不能缺少他。喜欢他说过的话,“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在威慑纪元消失的男人又回来了,这是一个能生产男人的时代。”“当人类真正流落太空时,极权只需要五分钟。”“前进!不择手段地前进!”一句一句透露着他本性中的野性,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物竞天择的兽性。
最后是程心,人类的选择“人类选择了程心,就是选择了爱。这是在残酷的文明生存竞争中人类做出的最后选择,为此人类将付出巨大的代价,但这就是地球的文明。”书中,她的两次抉择“不暴露三体文明的位置、让星环城投降”,就是一种人性的体现。当然,她的选择,一次让人类面临被三体文明侵占的危险,另一次让人类失去造光速飞船,避免灭掉打击的机会。嗯,她告诉我:做你所坚信的事,有可能很多年很多年,都不会有人来认可你,赞赏你。更不会被几百人、几千人在公共场合赞许。人生没有任何决定是错误的,因为你永远无法知道另外一个选择是否是正确的。但是,总有一天,有人会很诚心地告诉你,你一直在做正确的事。
或许这种“放飞自我”反而让《死神永生》的思路极为开阔,剧情也是最为恢弘的。《死神永生》中的程心,能够说是美国“多元文化”理论“设定”的一个“完美人”,她拥有政治正确的因素——或许除了不够丑,没有残疾,不是黑人和同性恋——但她的行为方式,正是“多元文化”所鼓吹的,用“爱”解决一切问题。
然而“爱”能解决问题吗?在《死神永生》中当然没有,相反的,“女性化”后的人类,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仍然表现出了种种人类最丑恶的一面。
这就让人想到了今日欧洲的“白左”化,在难民问题、经济问题等一系列问题上,“爱”没有像在同性恋问题上这样奏效,相反的,弄出了一系列更严重的问题。
可是有意思的是,现实中有一件事,让笔者突然明白,现实中的“白左”和刘慈欣笔下的程心,确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就是一名德国女义工,被难民强暴,但她却表示这是她对那些难民的施舍……
这已经不能用普通的“圣母心”来形容了——刘慈欣的《魔鬼积木》里有一段,热衷于环保的女科学家嫁给了一个黑人教授,在两人前往这个黑人教授的祖国的时候,看到这个国家的落后、贫穷,并且经历了一场政变。这位女科学家转眼间从一名充满爱心,救助海豚、鲸鱼的“白左”,变脸成了“你们这个该死的国家怎样不去死!”的恶毒市井泼妇。
而这位德国女义工也好,《死神永生》里的程心也好,她们并不是这样的人——那种“假白左”其实有点像以往竞选美国总统的希拉里,“白左”可是是她用来包装自我的一个外在形象,事实上,她是一个经典的,在我国传统教科书里批判了无数次的那种欺骗世人,只为实现自我目的的政客。当然,从骗人的外表和实际是个传统的政客这点来说,特朗普和希拉里差别并不大,他们可是是选择的“保护色”有所区别,并且特朗普更善于表演。
其实这种人并不可怕,世界已经在这类政客的来来去去之中运行了很久。
“白左”却有点可怕——他们已经失去了基本的确定力,把别人的口号内化成了自我的自觉行动。而其行为的动机,与其说是为了让世界更完美这类高大上的说辞,不如说,就是为了满足自我的内心的需求——在这一点上,他们已经和自觉自愿躺在献祭台上,被祭司剖开心肝的阿兹特克人殉差不多了。
当然,现实中到达这样“段位”的“白左”并没有那么多——但也足以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了。
程心就是这样一位将“白莲花”形象彻底内化到自我每个角落的人,这也就是为什么她越是“圣母”,就越是惹人厌恶的原因。
“云天明”也是一个有些矛盾的人物,看过小说后,我们明白,三体人用于欺骗地球人类,相信他们已经“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和地球人充满“爱”的整套策略,都是云天明为他们设想的。
但云天明又给了人类唯一逃生的机会,就是经过三个寓言,暗示了制造曲率光速飞船的技术路线。
这个矛盾的人物,身在另一个礼貌,甚至为这个礼貌贡献了自我的聪明才智——即使明白是用来对付本国。但同时,他又并非彻底的“地奸”,甚至给了人类最终的机会……
可是这些都是细节了,由于《死神永生》中所写的资料太多,挨个说起来篇幅有得长了。
从《中国2185》和91年版《超新星纪元》开始,到《死神永生》结束的大刘作品之中,我们能够看到一条清晰的线索,就是我们前面一向在提的,中国社会的焦虑。
刘慈欣的作品其实一向是在关注这个问题,也正是因为这种关注,他的作品在我们读来,才会觉得意味深长。
在“村通网”之前的两本小说,《2185》和初版《超新星》,充满了对外部世界知之甚少而带来的谬误——毕竟那个时代的大刘要了解世界,也只能经过国内翻译的书刊和引进的影视作品。所以在书里,难免的对外部世界有一些瑰丽的想象。同时,也正是因为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不够多,对我们自我的理解也就不够深。90年代后半期开始,大刘的小说才算是完全进入成熟阶段,这一阶段,大刘和当时的中国社会,都已经不再是应对光怪陆离,难以理解的外部世界感到迷醉和惊讶的阶段。同时随着中国的发展,从生活角度来说,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鸿沟”也缩小了,我们已经不会再认为“超级市场”、“可口可乐”就是美国的象征。事实上,90年代的中国经历了类似《超新星纪元》中所描述的,世界的巨大变化。即使是大刘在写《超新星》初版的时候,也没有想到,以往不可一世,号称“买下美国”的日本,在“广场协议”后进入了失去的十年。谁也想不到,苏联解体了。
同样,谁能想到,中国在21世纪的头十年内,从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发生了彻底的变革;谁能想到,以往困扰中国的一系列问题,没能引发那些国际学者口口声声的“中国崩溃”,甚至没能拖慢我们的发展步伐;谁能想到,中国在一系列核心科技、核心本事方面,之后居上;谁能想到——这个大概是最想不到的——在我们崛起的同时,那些敌视我们,封锁我们的对手,最终和我们却成了不得不互相依存的“伙伴”……
到了这个阶段,这种焦虑,似乎已经消散一空了。
当然,《死神永生》里还是不忘了提醒中国人,“威慑”的有效性,是它存在的基础,同时“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最近澳大利亚有个政客跑出来说,当年应当对中国早点发动战争,如今西方国家已经战胜不了中国了……云云——虽然听起来像是服软的话,但这话的背后,依然是我们熟悉的,帝国主义语言。
如果说中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学到了什么,那就是我们清楚了帝国主义唯一听得懂的语言,是大炮和机关枪——当然,之后又增加了导弹和核武器。
但今日的中国仍然应当记住,“失去兽性,失去一切”。有人对于中国发展新一代液体燃料洲际导弹和东风-XXB这样的高超声速洲际导弹感到不解,觉得为什么我们要花这么大的精力去研制这些。
我们用《死神永生》中的意向来比喻一下——如果人类在威慑纪元,没有吃三体人的迷魂汤,在除了广播之外,拥有了直接摧毁三体舰队的威慑本事,那么事情会怎样样呢?
此前,我国的核政策,实际上一向都有一个隐含的前提,那就是美国和俄罗斯将首先进行核交换,然后才会轮到我们。所以我国的核威慑,很大程度上就像是“广播”。最终摧毁对手的,并不是我们自我手里的武器。《死神永生》最终把中国安全焦虑的逻辑理通了——那就是拥有不依靠“广播”,完全靠自我来摧毁对手的威慑力量,因为那种“广播”的威慑效果,存在着太大的变数。
读《三体》,我知道了宇宙的浩瀚,在宇宙之中,不断会有新的生命出现。从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天圆地方到天外有天,我们人类也在不断成长、进步,对世界的认识也在不断拓展。地球人在三体人的眼中或许只是一些智慧不够、科技不高、善于隐瞒自己思想的虫子,但虫子要生存下去就必须适应各种各样的环境,而不是梦想环境来适应我们。
合上书本,我仔细回味。我们人类生存在地球上,也是在不断的进步着,浩大的宇宙吸引着我们不断探索,吸引我们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飞天梦。科技在不断发展,许多年后,也许我们可以身处太空并不断探索这广阔无垠的宇宙,且能够适应更广阔的宇宙生存环境。
在一个黑暗的时代,地球文明中的一个女人拿起了一根火柴,点燃了一堆篝火来寻找温暖和光明;而在这个森林深处的某一个角落有着另一个文明,这个文明正苦于挣扎,同样也在寻找着属于它们的光明和希望。
而这束光,在一时刻同时成为了这两个文明的希望之光。前者等待着后者来拯救自己,而后者也派出了自己的“使者”来追寻这束光的源头。
随着两个文明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相遇,地球文明第一次真正看到了这片森林的黑暗,于是就像一个恐惧的孩子,熄灭了一切在这片森林中寻找朋友的.篝火,在暗夜中发抖与哭泣。
虽然三体文明占领了地球文明的营地,两者处于奴役和被奴役的关系中。但是在森林深处发出的一丝涟漪,改变了两者的命运,使两个文明同时陷于来自这个森林秩序的打击。不同于地球文明和三体文明相遇时的量级差距,这种打击已经超出了两个文明可以承受之限。目睹战场之日,即是灭亡之时。
两个文明,从田园生活转变为游牧民族,继续在这片森林中生存。森林中的物竞天择随时都在发生。有重生的绚丽,也有灭亡的黯然,在亿万年暗无天日的战争中,谁都看不到最深层的毁灭力量,但是它是存在的。就像在这片森林中游荡的死神一样。
当无数科幻电影在极力描绘未来世界的美好图景时,《三体》则残忍地把幻想置入现实之中,用硬科幻的风格,描绘了宇宙的无情和黑暗。在宇宙的黑色大幕下,人类、文明甚至生命本身,都是渺小而微不足道的。
《三体》三部曲,人类是渺小的:
在著名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有这样的情节:外星人在远古的地球上树立了一块黑色方碑。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类无数次去测量这块方碑,但无论用多么“先进”的测量手段,这块方碑的三边比例,永远都是精确的9:4:1。外星文明用这样的方式,彰显自己的力量,同时嘲笑着人类智慧的微不足道。
《三体》完美致敬了这个“细思恐极”的桥段。在战争前夕,“三体”文明向地球送来一个探测器“水滴”。人类马上发现即使用人类最精密的显微镜观察,“水滴”的表面依然是完美的镜面,无法找到一丝瑕疵。“水滴”的存在,已经远远超出了人类科学所能理解的范畴。不久之后,这个探测器就只身进入战场,仅仅利用冲撞的方式,就将人类准备了数百年的舰队撕成了碎片。
黑色方碑也好,“水滴”也好,虽然都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但它们代表的巨大的未知却是实实在在的。纵观物理学的发展史,人类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就,然而同时出现的还有更多超出我们理解的东西,比如黑洞,比如暗物质。在宇宙这个命题面前,人类知道的或许比蚂蚁知道的并没有多多少。
“水滴”与人类的机械臂,文明是渺小的:
小说中描述了这样的一个场景:当人类文明的存亡危在旦夕的时候,人类开始为自己的文明建立坟墓,试图在宇宙中留下我们曾经存在过的痕迹。极具讽刺意义的是,人们突然发现,为了能让信息保存一亿年,穷尽人类所有的知识、技术和创造,最终只有一个可行的办法——“把字刻在石头上!”。读后感·在漫长的时间面前,人类文明变得一无是处,我们即将消失时所能做的,和数万年前我们刚诞生时所能做的没有任何区别。
无独有偶,先进的“三体”文明从诞生开始就被所在的“三星”系统所困扰。三个恒星就像三个死神,它们无法预测的行为随时可能将三体星球化为灰烬。在恒星的力量面前,“三体”文明没有能力改变自己星球的宿命,只能选择逃亡。
无论文明多么发达,在时间和自然力量面前,都显得无力和微不足道。
《2001太空漫游》生命本身就是渺小的:
在谈及环境污染问题的时候,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地球不需要被拯救,需要被拯救的是人类自己”。说到底,生命不过是物质的依附,是宇宙中意外的产物。就像水和鱼,无论干净还是肮脏,水永远是水,死去的只是鱼而已。
在《三体》的幻想世界里,智慧生命就是水里的鱼,即使他们能宛若天神一般,将宇宙折叠、分裂、肆意改造,然而没有任何一个文明能离开宇宙本身而生存。当故事的最后,面对千疮百孔的宇宙,所有生命都面临同样的命运,就是走向灭亡。
作为一部硬科幻小说,《三体》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让人去思考一些平时从来不会思考的问题。它虽然不是哲学巨作,却从宇宙的尺度,一次次冲击着读者对世界和人类本身的认知。
关于《三体》这部科幻小说,写了三部:《地球往事》分了36章,《黑暗森林》分了上中下三部,《死神永生》分了六部。但我总有一种几乎贯穿全文未知的感觉,了解地越多,未知的就越多。小说里有太多的事件和行为让人无法确定具体的事实应该是怎样。或许这也是小说带来吸引之处的手法之一。
比如第三部《死神永生》里云天明这个角色,三体舰队距离地球越来越近时期,PIA局长维德决心把云天明的大脑送上三体世界“刺探情报”,最后因为发射角度偏差导致云天明大脑脱离轨道,就此杳无音讯,下落不明,小说此后暂时遗忘了他。然而在三体舰队侵袭地球后,到“万有引力”和“蓝色空间”号发射万有引力波暴露三体星球坐标位置,三体被毁灭,地球也岌岌可危(具体原因参照罗辑的宇宙社会学)。在人类想保住地球生命却不知所措时,这时候三体人说云天明想见程心,到后来云天明给程心讲了三个故事。这期间完全不能确定此时的云天明是想拯救地球人民还是暗中被三体控制成了三体的间谍。毕竟三体原本是个不会欺骗和说谎的星球,到后来三体却越来越充满战略性和未知性,也不知道是因为两个星球文化学习交流相融的结果还是因为拦截成功云天明大脑,对其大脑进行控制和获取信息的结果(细思极恐)……
还有就是程心这个人,一个圣母心极其严重的人。我想不能说她不好,只是被推到去掌握整个太阳系安危的地位上,她的希望全人类都能幸福安康的圣母情节到最后却一点一点毁灭了整个太阳系。如果命运没有把她推到那个高度,在小范围内她极致善良的圣母情节去对待小部分人,或许会成功,会幸福,会得到世界的赞许(比如特蕾莎修女),倒也不至于会变成《三体》中写的那般让人又心疼又可悲又讨厌的地步。对第三部《死神永生》里的很多情节我抱以很多疑惑和无奈的看法,还是真的是因为那时候科技发展迅速,人类已失去了很多公元人(就是现在的人类)许多好的生活行为和思想态度?或许真的像孟子说的那样,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而面对越加智能的AI世界,人类和智能机器人如何在便利生活带来的好处和依赖智能带来的不利之间找到平衡也引人反思。
原谅我对最后一部《死神永生》的吐槽。因为结局结束的有点突兀,且程心,AA,云天明,关一帆分别和意想不到的人在一起,以及小宇宙归还给大宇宙是否完成奇点爆炸等消息不得而知,特地上网搜了关于刘慈欣对第三部结尾的解释。一说是因为编辑催稿太厉害,后来在刘慈欣同意之后代其老刘写的。而刘慈欣本人的看法是,最后所有小宇宙都归还了所有部分,而又是程心(为什么总是程心捅娄子)因为想保留人类文明的五公斤,没有归还这小小的五公斤给大宇宙,导致整个宇宙膨胀超过临界值后没有坍缩,致使回归运动失败,宇宙陷入死寂,最终还是死神获得了永生。
这只是网上的部分说法,至于老刘是否真的如此我们也不得而知。毕竟结局和前两部几近冷酷的理性写法有所不同,多了些近乎荒诞的浪漫主义色彩。谁知道呢,就如关一帆所说,宇宙的未知多到超过人类大脑所能理解的纬度。
看似一个最简单最幼稚的感性疑问,实际上却已经不自觉地与“费米悖论”[1]联系到了一起。费米悖论阐述的主要是对地外文明存在性的过高估计和缺少相关证据之间的矛盾。按照费米的观点,理论上讲,人类能用100万年的时间飞往银河系各个星球,那么,外星人只要比人类早进化100万年,现在就应该来到地球了。换言之,“费米悖论”表明了这样的悖论:A.外星人是存在的——科学推论可以证明,外星人的进化要远早于人类,他们应该已经来到地球并存在于某处了;B.外星人是不存在的——迄今为止,人类并未发现任何有关外星人存在的蛛丝马迹。“费米悖论”在天文学界广有市场,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对此持赞成的态度。
然而,费米所提出的这种矛盾真的是无懈可击、无法解答吗?实则不然,刘慈欣就在《黑暗森林》中为这个看似无法解答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能性的答案,即宇宙的“黑暗森林法则”——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小心翼翼……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不管是不是猎人,不管是天使还是魔鬼,不管是娇嫩的婴儿还是步履蹒跚的老人,也不管是天仙般的少女还是天神般的男孩,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这就是宇宙文明的图景,这就是对费米悖论的解释。”在“黑暗森林法则”下,技术等级较高的文明倾向于隐藏自己,使其他文明难以探查;而暴露自己的文明在黑暗森林打击中被消灭。生存选择的结果是所有的文明都变得难以发现。这也就是小说中歌者的职责——“隐藏自己,做好清理”。
刘慈欣的“黑暗森林法则”极大地震撼了我的神经系统和认知体系,难道这宇宙中没有爱吗?难道这宇宙,他们真的等于地狱吗?难道在苍茫寥廓的宇宙丛林中不存在着更高等的秩序吗?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我情不自禁地想要近距离地窥探这个黑暗、残酷法则的里里外外,看看它究竟是怎么回事。
从科幻的维度来看,当然,这也是作者在小说中的推理过程,“黑暗森林法则”起源于宇宙社会学的两条不证自明的基本公理:其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其二,文明不断增长与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基本保持不变。从这两条基本公理出发,必然得出有限的宇宙资源与无限发展的宇宙文明之间的基本矛盾。此时,作者又别出心裁地引入了两个重要概念:猜疑链和技术爆炸。前者是指两个文明在没交流前对对方猜疑,而且在不同文明交流难度非常大的宇宙中,这样的猜疑在没有进行交流前会一直循环下去,形成一条链,即猜疑链。具体的链条如下:“一个文明不能判断另一个文明是善文明还是恶文明,一个文明不能判断另一个文明认为本文明是善文明还是恶文明,一个文明不能判断另一个文明是否会对本文明发起攻击,一个文明无法判断另一个文明判断自己对她是善意或恶意的……”[2];后者是指文明进步的速度和加速度不见得是一致的,弱小的文明很可能在短时间内超越强大的文明,进而威胁到后者的生存。这种超越可能由内因或者外因(例如宇宙文明的交流)引发。总而言之,在这种宇宙背景下,无论是让你知道我的存在,还是让你存在下去,对我的生存来说都是危险的,都是违反第一条公理的。因此,在有限的宇宙资源与无限发展的宇宙文明的基本矛盾之下,不同文明基于猜疑链的存在和对技术爆炸的恐惧,为了自身文明的生存,必须会选择“先下手为强”,即在对方发现自己或者可能威胁到自己之前,先行消灭之!显然,作者的论证逻辑是严丝合缝的、站得住脚的,甚至可以说是无懈可击的。当罗辑带大史推导出宇宙的黑暗森林图景时,大史在领悟的那一刻脱口而出了一句话——“黑,真他妈的黑啊”。那么,这个“黑”字是否同样适用于当今的人类社会呢?当今人类社会与小说中处于黑暗森林状态的宇宙社会到底有何不同呢?
首先,刘慈欣设定的两条公理在当今人类社会仍然是适用的,所以,当今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与宇宙社会的基本矛盾基本上是一致的——即各个文明发展的无限性与可利用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当今各国对诸如石油、天然气等战略性资源的争夺即体现了这一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各国之间是“你死我活”式的零和关系。现今世界虽然局部冲突不断,但是总体上仍然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流即证明了这一点。宇宙的黑暗森林状态要想在当今人类社会完全复制,还需要猜疑链的建立和技术爆炸的存在。
其次,在当今人类社会,不同文明之间的竞争虽然激烈,但是处于竞争关系的不同地球文明之间并不存在猜疑链,或者猜疑链不会像宇宙社会中不同文明之间的那般牢不可破。谈及于此,很多人会质疑宇宙社会中不同文明之间的猜疑链——认为两个文明之间完全可以通过交流来消除隔阂、避免生存死局的出现。其实,这是由于质疑者忽视了不同星系文明之间的生物差异、交流成本以及可能带来的生存威胁。在宇宙社会中,两个文明之间动辄以光年为单位的距离间隔、不可想象的文化隔阂以及可能达到门甚至界一级别的物种差异,都使得交流的成本极大地增加,而且交流可能引发的毁灭,对于强调生存第一的宇宙文明来说,是永远无法承受的巨大成本。因此,宇宙文明之间的猜疑链一经形成就坚不可摧;反观当今人类社会的不同文明则不然,人类共同的物种、相近的文化、同处一个相互依存的生态圈、近在咫尺的距离,在这样的环境下,猜疑链只能延伸一至两层就会被交流所消解。
再次,在当今人类社会,各种文明产生技术爆炸的可能性与危害性相对于宇宙社会中的不同文明而言,都要小的许多。虽然目前人类所取得的技术成就在宇宙社会中可能是低级的,但是已经足以使得地球变成一个小小的“地球村”。这也就意味着,即使地球各个文明进步的速度和加速度是不同的,由于地球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联系日益密切,强大文明很难保持其文明的绝对先进性,弱小文明可能逐渐向强大文明靠拢却也很难做到短期内迅速超越,进而威胁到其生存。整体而言,地球上不同文明的发展具有相对一致性,这从两次工业革命在不同文明之间迅速传播与蔓延即可看出。此外,对当今地球社会而言,由于全球范围内现代文明与社会秩序的建立,技术爆炸导致的某一文明的领先也并不会对其他文明的生死存亡产生实质性的直接威胁。
最后,在当今人类社会,各种文明之间已经形成了一套基本上可以适用整个人类世界的基本道德规范和法律准则,并且存在特定的政治组织机构来保证其实施。而这种规则及其实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地球上不同文明在生存、发展过程所产生的矛盾和摩擦,从而避免其陷入宇宙间那般只能通过“你死我活”的斗争来解决纠纷的不可控状态。例如,国家主权和基本人权观念在世界范围内的建立,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强大文明不会随意入侵或者毁灭弱小文明;二战之后联合国的建立,和平与发展的趋势使得具有毁灭性的世界大战基本上处于一个可控状态。个人认为,或许这是目前人类社会与小说中的宇宙社会最大的不同。显然,后者是一个缺乏统一道德规范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矛盾发展成冲突甚至战争不可避免。于是,整个宇宙成为一个充满隐藏着的猎手的黑暗森林。
然而,人类却没有真正去珍惜这种规范和秩序所带来的光明。小至缺乏规则意识的行人随意闯红灯,大至有的国家无视联合会国宪章肆意发动战争,极至人类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践踏人与自然之间脆弱的生态秩序导致自然灾难频发和大量物种灭绝,这一切的一切都揭露人性自大与贪婪的丑恶本质。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三体》中的一句警世名言——“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既然如此,在地球世界无视规则与秩序的傲慢人类,有何资格奢求在宇宙社会中继续享受规则和程序所带来的生存乐趣呢?那么小说中歌者“要一张二向箔,清理用”,并以之随手毁灭人类文明便没有什么值得惋惜与遗憾的。言及于此,我不得不也“跟风似”地承认——以科幻的故事来批判、警醒现实的人类,刘慈欣确实是个高手、高手、高高手!
总之,谢谢你,大刘!是你在我埋头现实的路上,拍了拍我的肩膀,让我仰望星空!
【三体观后感】推荐阅读:
三体的读后感05-26
三体读后感高三优秀11-14
高中必读《三体》读后感1000字07-08
三体小说读后感700字01-08
科幻小说《三体》读后感400字12-02
《答案》观后感 - 观后感500字12-21
爱国电影观后感作文:《邓小平》观后感12-01
《新闻大求真》观后感400字_观后感12-03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550字-观后感09-13
火种观后感06-06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