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2024-09-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共8篇)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篇1

现如今,西方经济学家已经把研究微观问题当作是研究宏观经济的重点,甚至还用分析微观经济的方式来分析宏观经济学。由于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不能有效解决涨滞问题和对其进行合理的解释,使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陷入了困境,在接下来的很长时间都对这种理念持有批评意见,意见多为在宏观经济学中,没有对微观基础问题进行研究。经过多年努力,目前许多经济学家在研究宏观经济学时,已经开始对微观问题进行重点研究,有些学者还通过分析微观经济的方式对宏观经济进行分析。尽管在研究宏观经济学时,要将微观基础作为宏观经济学的前提,但是仍然有些问题存在其中,所以,要进一步思考微观基础问题在宏观经济学中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主流的宏观经济学发展的微观基础以及非主流的宏观经济学发展的微观基础。

1.分析主流的宏观经济学发展的微观基础

在凯恩斯将宏观经济学创立出来以后,一些有名的经济学家觉得凯恩斯通过丰富的语言进行描述的宏观经济是乏味的经典力学体系。一些学家将其转移到新古典的经济学理论中,综合以及协调凯恩斯理论以及新古典的微观理论,将价格变为分析储蓄以及投资的微观基础。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对于结合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机制颇有争议,大多数经济学家进行争议的方面主要为宏观经济学中缺乏微观经济的理论基础。事实上,自从开始了凯恩斯革命,就被货币学派所反对,新古典的综合派由于没有将微观经济新古典以及微观经济相结合而备受指责。为了使新古典的综合派的需求得以满足,所以将宏观预期引入到微观经济的选择理论框架中,清楚地将微观理论当作分析宏观的基础,并且对两者进行有机结合。这个理论主张建立宏观经济理论,需要将个体最中优化的行为作为基础,通过对于宏观经济发生变动的预期选择最优行为,这种宏观行为将会使宏观总量关系发生变化,所以,在宏观以及微观经济之间预期形成的机制理论构建了一座桥梁。

近几年,新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家尝试对以前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试图解决新古典综合派微观基础不足的问题,以及与微观经济基础不一致的问题。他们试图将新古典的宏观经济学进行预期,甚至承认在自然失业率中宏观经济学思维的存在,才使得凯恩斯宏观经济学中的理论经济基础得到了补充。而且,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很多经济学家不满货币理论缺乏微观基础,对货币为何存在以及货币重要性进行了解释,使已有货币的.经济理论体系得到了维护。另一种变动方向质疑了传统货币的理论具有本质区别,觉得货币以及非货币之间没有本质区别,货币经济学不可以在不明确的货币概念货币经济学,有些经济学家试图在经济理论中取消货币独特地位,使得现实经济中当前货币受到干扰以及波动。在

金融经济学

相关信息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下的国际金融危机原因剖浅论中国金融资源城乡配置差异的新政治经济学混沌理论在金融经济学与宏观经济中的应用研究关于金融经济学中的金融产业经营模式研究试论金融经济学的股票市场稳定的意义浅谈我国非正规金融的制度经济学分析欠发达地区金融现状的制度经济学解析金融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金融经济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研究论述金融经济学研究

以及货币经济与微观核心动力有关时是由于资本市场具有不稳定性造成的,实践与理论中体现微观化的倾向处于微观经济中,金融风险大多是因为金融微观结构安排以及设计造成的,是与市场不确定性相关的风险,这也是发生金融微观化的原因。

在国际贸易领域同样也有所体现,依据经典的国际贸易理论,应该在资源A赋以及劳动生产率不相同的国家进行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结果会变成生产要素的价格接近均等,这样国际贸易的双方都会获利。然而国际贸易现实的情况告诉人们在资源A赋、劳动生产率以及人均国民收入相似的国家才可以进行国际贸易,这就是产业内贸易的现象,而且近几年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理论中热门研究的领域。为了对这种新型国际贸易格局进行解释,在国际贸易的理论作用中人们对于不完全竞争模式的市场结构、递增收益以及规模经济开始重视,国际贸易的理论将扩展以及补充对于产业组织理论的吸收与分析议论的方式和理论框架,这就使国际贸易的探究发展方向变为将不完全竞争模式的市场结构当成基础的方向,对于解释国家贸易的格局较为重视,会通过产业以及公司特点来解决。在宏观经济的增长领域,应用新古典的微观分析方式研究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情况越来越多,这种方式是在微观基础上假设条件,站在微观的立场上通过生产函数与函数的有效约束,在对最优条件进行满足的情况下,将宏观的基本资本积累路径以及最优消费解出来。尽管这个模型是对宏观经济增长问题的讨论,但是却消除了微观以及宏观互相脱离的状态,而是在微观基础上进行了有效的宏观分析。

2.分析非主流的宏观经济学发展的微观基础

因为在现代经济的活动过程中,异质性的微观个体相互作用,现如今,没有将主流经济学中微观基础的问题进行更好的解决,出现了质疑主流宏观经济中微观基础的问题。

2.1将演化理论作为微观的基础

演化发生在关于经济水平组织的结构中真实存在的包含文化、制度、消费偏好、法律体制、市场、商业、技术以及科学等的现象。20世纪80年代以后,演化思想使人们在发展主流经济体系以外对经济演化理论进行了发展,演化生物学中的共同进化、自组织、适应性以及路径依赖等概念对经济思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在非主流的经济学家中对于这样的观点仍然流行,就是方法论的个人主义是否为经济问题中较好的方式,经济变迁具有渐进式的特点,并且通过具有边际意义的效率进行改变,使宏观个体以及微观个体都得到了推动,再加上具有多样化以及异质性的特点,构成了解释过程的核心以及演化结构,在如今各种经济学演化的流派中尽管基本观点有分歧,但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理念提出了挑战,并且应用现代动态的分析方式进行分析,来揭示制度的变迁以及经济发展过程,以此将经济学分析范式进行重构。事实上,经济系统与生物系统相同,演化主要是依靠两种机制进行推动,第一种为创新机制,通过对系统进行创新而产生多样化。另外一种是选择机制,生物学中宏观与微观之间的争议比起经济学中的争议要更加广泛,这也是考虑在生物学中微观以及宏观争议的原因,演化生物学的理论包含了达尔文微观层面中的进行自然选择的理论与宏观层面中的排序理论,在演化生物学中集体选择是-个谈论较为热烈的问题,它不只是将宏观现象看作是个体对于行动不协调的总和。在经济演化的过程中合作以及竞争也等同于生物学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在人类社会中关于集体选择的存在也对将个体效用理论当作基础的行为进行了假设,一部分观点提出挑战人类社会存在认知表明了人类群体中有集体选择,由于文化会抑制或者造成具有可能习惯的个体行为,这些都和微观基础的争议有直接的关系。

2.2后凯恩斯主义观念

非主流的经济学家尤其是后凯恩斯主义的研究者,对于传统意义的宏观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基础的争议持怀疑态度,他们觉得在新古典的视野中对宏观对象进行解释就是背叛凯恩斯理论。多年以后,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家在对宏观经济学中的微观基础进行讨论时,重点强调的是微观经济学中的宏观基础,而不是宏观经济学中的微观基础。后凯恩斯主义的研究者比较倾向使用双项式的分析法,觉得宏观对微观经济的影响与微观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十分重要,他们试图建立紧密联系现实而且具有稳定性的微观基础。为了能够合理科学地解释个体的行为,就需要对限制市场经济的内在特征的因素进行考虑,有的学者觉得决定出可以选择的所有范围,已经超出经济决策公司进行处理的能力,因此只能够在一个宏观的环境背景中来实现决策制定的过程。使用习惯的决策规则将最大化的最优概念以及计算概念取代,将部分理性的概念进行了保留。大部分后凯恩斯主义的研究者赞同这种观念,而且应用了制度方式对合适的宏观基础进行寻找并且确定。因为实际生活中的制度变迁是在由个人所组成的利益团体相互之间合作以及冲突中进行的。那么个人的行为怎样发展成集体的行为,想要对这种问题的制度变迁理论进行解释,就需要将微观作为基础。

3.结语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篇2

1890年, 马歇尔 (1842—1924) 发表《经济学原理》, 初步建立20世纪微观经济学。这是对19世纪边际效用论及其以前的庸俗经济理论进行综合的结晶。该理论率先采用“经济学”以代替传统的“政治经济学”一词, 以完全竞争和充分就业为基本假定、运用边际分析和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系统阐述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 创立了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构成20世纪微观经济学的主体, 后经过20世纪中期的扩展, 微观经济学不仅研究内容有所扩展, 如增加了一般均衡理论、建立了福利经济学, 而且研究方法得到创新, 如引入数理经济分析法、博弈论等, 还关注经济理论的实践应用。

微观经济学研究资源稀缺性条件下社会经济主体的决策与选择问题。属于“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的“西方经济学”二级学科, 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在高等教育中, 微观经济学不仅已经成为所有经济类课程和经济管理类课程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也成为大多数非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课程。微观经济学作为一门基础性、思维性、理论性和实用性并重的课程, 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课程体系中具有平台性和不可替代的基础性意义

学习该课程要具备一定的《微积分》知识。要学好《微观经济学》, 需要具备《微积分》的知识。这要求学生要把微积分课程学好, 这对学习好《微观经济学》课程有很大帮助。而学习好《微积分》课程本身又具有一定的难度, 加上经管类的学生是文理兼收, 特别是对于文科生, 学好《微积分》非常困难。《微积分》学不好, 对于理解《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相关内容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比如对于利用数学方法推导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有的学生在做题时, 计算方法知道, 可是由于没有较好地掌握求导公式, 导致计算出错误的结果。

二、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1. 该课程难度大。《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组成部

分, 它的知识体系来源于西方。故《微观经济学》教材有国外的原版教材, 还有把国外的书翻译过来的教材, 还有就是国内作者所著的教材。前两种教材的思路都是西方人的, 造成国内学生理解的困难。即便是国内作者所著的教材, 其内容也都是西方的, 其中的一些假设、案例不符合中国的实际, 会让学生感觉比较生疏, 造成学生理解的困难。该课程中的很多概念、理论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全新的, 接受起来难度大。此外, 这门课的内容逻辑性强, 前后章节联系比较大, 所以, 如果前面的内容掌握不好, 要学好后面的内容, 更是难上加难。还有就是这门课所涉及到的图形多, 坐标的表示又与数学上所学的相反, 这些都增加了这门课学习的难度。鉴于上述原因, 再加上《微观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和基础课, 该课程都安排在大一下学期, 而此时, 这些学生刚接触了一两门经济管理方面的课程, 对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更是刚刚接触。而对学生本身来说, 因为这门课是考研课程, 所以, 一部分早早立志考研的学生, 会下工夫去学;而对于其他学生, 特别是把大量精力花在兼职上的学生, 花在学习上的精力有限, 就会选择知难而退, 学习积极性不高而影响教学效果。

2. 该课程内容多。

《微观经济学》包含的内容很多, 它包括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论、要素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和微观经济政策等等, 而这些理论本身又各自包含很多内容, 如市场论又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垄断市场。虽然这门课逻辑严密, 学生们依然会觉得内容繁多, 要全部掌握比较困难。该课程涉及的知识领域面非常广阔, 如数学、金融学、财政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和心理学等等, 无论对老师或者学生, 要求都很高, 很多人望而生畏。

3. 缺乏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

在大学教学活动中, 老师一般都是站在讲台从上课讲到下课, 学生坐在下边听边记的教学形式, 学生只能理解和记忆教师所讲的内容, 把主要的精力都投放到记录、整理和背诵课堂笔记上, 很少有同学去主动学习和研究同课堂教学有关的经济学知识, 也很少能独立进行社会调查和独立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在经济学的课堂上缺乏老师与学生的双向沟通, 缺少学生与社会的双向沟通。大多数教师也缺乏所教专业的实际工作经验, 因此, 讲课的针对性也不强。

三、解决的对策

1. 学好微观经济学应多做习题。

做练习题的目的是检查学生对经济学概念、原理的理解, 然后再让学生运用经济学原理解决所提出的经济问题,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 采用启发式和对比式教学。

启发式是一种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启发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实施教学活动, 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教师在转变传统教学方法观念的时候, 还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习中国本土案例兴趣的教法。由于微观经济学理论性强的特点, 应理论联系实际, 多运用本土化的案例开展讨论、解释微观经济理论, 以启发学生的思维。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微观经济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让他们把学习微观经济学的潜力挖掘出来, 从而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微观经济学》一些章节之间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如果注意对相关内容的对比, 就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 供给理论和需求理论的比较, 二者的概念、影响因素等大都一一对应。又如, 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生产者行为理论在结构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消费者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以预算收入为约束条件, 而生产者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一定的成本为约束条件;在几何图形的分析上, 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和生产者的等产量曲线、消费者的预算线与生产者的等成本线具有相似的特征, 消费者消费的均衡条件与生产者生产的均衡条件具有相似的形式等等。再如, 在市场理论部分, 不同类型市场的含义及长短期均衡的分析都具有相同的过程, 如果在讲解的过程中注意对比不同类型市场的异同, 就非常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3. 突出对图形的讲解。

在《微观经济学》里, 有大量的图形。学生如果对这些图形不理解, 想死记硬背就太困难了, 也会漏洞百出。而一旦学生理解了这些图形, 会帮助他们掌握相关的理论, 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这就要求老师在讲课的时候, 加强对图形的讲解, 讲清它的推导过程, 不但要让学生掌握某个图形是什么样的, 还要明白它为什么是这样的。同时, 还要注重图形和理论的结合, 让二者相得益彰, 使学生能够作到通过图形来理解和阐述相关理论。比如在讲解需求变动和需求量变动这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时, 就可以通过图示法来说明。图表可以清晰地说明了需求量变动是指由于商品本身价格变动引起的消费者购买量的变化, 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价格本身不变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动。又比如, 在讲解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时, 把概念和画图结合起来, 更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再比如, 在讲解斯威齐模型时, 通过它的假设条件可以画出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图, 结合图形可以很清楚的推导出寡头垄断市场的价格刚性。此外, 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 还有其他要注意的问题。如, 《微观经济学》中的很多名词都有英文缩写, 也要求学生掌握。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些缩写, 需要教师把这些概念的英文表达告诉学生, 从而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又如, 还可引导学生阅读课外经济读物,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书籍。包括经济思想史, 一些经典著作, 反映经济学最新研究成果的期刊如《经济学动态》等, 介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研究成果的书籍, 还有经济理论应用方面的书籍如茅于轼的《生活中的经济学》等等。这样即可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还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 声音的大小、语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丰富程度、语言的幽默诙谐、板书的工整程度等都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总之, 《微观经济学》教学就像是一门艺术, 不可能达到尽善尽美。而作为任课教师的我们, 所要做的就是不断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思考, 经过不断地改进, 让我们的教学趋向完善, 进一步地提高教学效果。

4. 穿插讲解式案例教学。

穿插讲解式讲授案例侧重于讲述与解释方式呈现案例, 用于说明和论证微观经济学原理与规律。教师在讲解某一章节基本原理过程中, 可以使用各种案例作为理论的一部分穿插其中, 使学生通过案例理解基本理论问题。这一形式主要用于理论讲解过程中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如在讲授“机会成本”的时候, 可以结合学生自己选择就业还是就学来解释, 机会成本的含义就是当选择了就学而放弃了就业, 失去了四年就业应该获得的最大收入, 这个被放弃的最大收入就是就学的机会成本;在讲效用理论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时, 学生难以理解, 就以学生自己喝水的亲身体会为例, 渴了喝第一杯水特别舒服、到第二杯舒服、到第三杯不舒服, 甚至最后难受, 以此讲解说明效用理论和边际效用的递减规律;通过邻居种花及工厂污染来讲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通过“囚徒困境”和“田忌赛马”等案例讲授简单的博弈论等等。此外, 还可以引人国内外有关理解经济学原理的寓言故事、历史故事等作为案例, 使学生真正在心理上“乐”起来。通过所学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学生感到了微观经济学就是身边的学问, 学习的兴趣高涨, 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微观经济学理论。但这一形式的案例不能过于复杂, 最好是一些对重点、难点能阐述透彻的小案例。这要求教师自己能深刻地理解和思考现实生活, 组织和积累一些案例, 在课堂上能信手拈来。穿插式讲授的方法主要是知识点案例, 能起到加强学生理解知识点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第4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2]刘施扬《.微观经济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改革的探讨[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 2008, (12) .

[3]张秋.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科技经济市场, 2009, (8) .

[4]黄敬华《.微观经济学》教学探讨[J].科技信息:高校讲坛, 2008, (17) .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篇3

关键词:信息经济 价格 分析

一、微观信息经济学

1.微观学派。马尔萨克被称为西方信息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先后发表了《向一门组织与信息的经济学理论方向发展》、《评论信息经济学》以及《信息系统的经济可比性》等一组文章。首次提出信息论中的信息测度方法并不适用于经济信息范畴,强调信息经济是研究如何确定最优信息系统的学科。

2.微观信息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微观信息经济学是从对市场行为的信息条件进行分析开始的,对商品的价格信息和质量信息有较多的分析,对信息的成本、价格、效用等有较多的研究,微观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一)市场信息的四种形式及其效用分析

(1)市场信息的四种形式。市场信息一般分为公共信息和私人信息;同质信息和异质信息;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对称信息和不对称信息四种基本形式。公共信息是市场运行的基础,而私人信息是市场存在的基础。同质信息是指那些具有同等性质并将导致同样结果的经济信息;异质信息是指那些性质上有所差别并将导致不同经济结果的信息。市场信息的第三种形式是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第四种形式是对称信息和不对称信息。

(2)不对称信息理论。不对称信息是西方信息经济学主要的研究方向、微观信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微观信息经济学将这种关系称为委托——代理关系,它是掌握较多信息的代理人通过合同或其他经济关系与掌握较少信息的委托人之间展开的一场对策,经济环境状态在其中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

(二)最优信息经济的实现问题

实现最优信息经济有两种途径:一是信息搜寻,一是最优信息系统的选择。市场调查是信息搜寻的典型方式,搜寻成本与搜寻次数成反比。搜寻的预期收益等于预期成本时的搜寻次数即为最佳搜寻次数。最优信息系统即所得到的效用与所支付的成本差额最大的系统。

(三)信息资源配置理论

在信息不完全条件下,特别是有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条件下,市场机制对社会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是低下的。资源配置与信息结构有关,信息结构有纵向、横向与混合之分。在一定的信息结构下,可以通过信息的集中化或分散化来追求资源的有效配置。在保证高效的传递下,二者对资源的配置效率是等价的。但信息传递的效率通常受私有信息的影响。

(四)信息商品及微观信息市场理论

信息商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它有保存性、共享性、老化可能性和知识创造性等特征。信息价值本质上是一种依据概率对预期收益进行计算的预期价值。信息市场有两层含义,一是在商品市场中生产、传播、分配信息而形成的信息市场,这实际上是市场信息的流转问题;一是由于信息商品的交换而形成的信息市场。前一种问题的核心内容是价格信息。微观信息经济学讨论由市场信息而引起的市场均衡问题。市场信息流转的低效率不利于有效地提高市场效率。后一种问题主要是宏观信息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它又有有形与无形信息市场之分。

二、宏观信息经济学

1.宏观学派。西方信息经济学的又一创始人是马克卢普。他于1962年发表了《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这一重要论著,并提出了知识产业这一概念。尽管当时学术界众有反对声音,但知识产业的现实及其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使国际社会对此作出积极反映。因此,知识产业理论被认为是信息经济学的一个里程碑。马克卢普的主要研究导致了信息经济学宏观学派的形成。

2.宏观信息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宏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是与信息产业的壮大及其在整个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巨大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宏观信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信息产业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信息产业的出现是信息与信息技术的产业化结果,不同于传统的农业、非信息的制造业与服务业,信息产业是一种为产业服务的“产业”,有“第四产业”之称。它按不同标志进行不同的分类。

(1)关于信息产业的定性研究。关于信息产业有两种概念:一种范围较小,认为信息产业只包括信息本身,如信息收集、处理、传输、利用等,即通常意义的信息服务业;另一种范围较大,认为不仅包括信息本身,还包括信息技术制造业。信息产业的发展具有一般规律:其一,信息产业促动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激发,二是需求拉动。其二,信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要软硬比例适度。

(2)关于信息产业的定量研究。美国经济学家波拉特创立的波拉特方法是当今世界上通用的测算信息产业的方法。波拉特把国民经济中的信息部门分为第一信息部门和第二信息部门,然后分别对其价值进行计算。

(二)信息市场及其相关问题

信息市场的出现是信息商品化的结果。信息作为商品,具有传统商品的特性,同时又具有区别于物质商品的特点。信息市场是信息商品的交换场所或交换关系的总和。在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研究市场容量和市场份额。

(三)信息经济及其发展规律

信息经济是相对于物质经济或工业经济而言的。它以信息技术为物质基础,以信息产业为部门构成,以信息活动作用的强化为主要特征。在信息经济中,经济活动对信息活动的依赖达到了空前密切的地步。对信息经济的规模有种种测定方法,其规模要适度,要与整个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物质产品的现实规模相适应。

(四)信息技术的经济评价与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信息技术的选择和采用主要涉及经济比较和经济评价的问题。这需要运用费用效益分析等技术经济方法。信息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活化、捷化、智化、优化等作用犹为明显,具有知识与智力密集的特点。这在促进生产增长、导致市场扩大、强化效益提高、引起劳动和就业变化上都有巨大促进作用。

(五)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的需求分析及效益评价

信息系统能提供信息产品或服务,而从基本建设的观点看,信息系统也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产品,它所产生的间接效益远远大于直接效益。以尽可能少的费用建立与完善效益尽可能好的信息系统,是必须贯彻执行的重要原则。

三、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的联系及区别

目前,在信息经济学的研究进程中,经济学界更多地关注微观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动态,十分重视对微观信息经济学的介绍及对各种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经济问题的研究,而对于宏观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则相对薄弱。乌家培先生所做的大量研究表明,将宏观与微观信息经济学纳入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可能的、值得探索的。

四、总结

信息经济学按照学科层次划分为宏观信息经济学和微观信息经济学,并对二者理论研究的主要领域及内容做了简要的概括和介绍,同时叙述了信息界学者将二者融合,形成统一的学科结构体系的可能性和所做的尝试。近年来大批学者投入信息经济学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形成了大量的理论及计量方法和模型。

参考文献:

1.查先进.我国信息经济学理论研究之述评[J].图书与情报,1995,(3).

2.吴建南,石晓虹.信息经济学研究的现状与未来[J].情报科学,1998,(7).

3.刘廷元.西方信息经济科学的四个分支学科概述[J].图书与情报,1992.

4.陶李.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理论浅析[J].社科纵横,2004,(8)

当前我国经济的主要问题 篇4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世界经济和社会取得的飞快的发展,中国也不例外。在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对于中国即是机遇又是挑战,中国的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但在此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中国应对的对策有很多。

关键词: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对策

一、当前我国经济的主要问题

(一)通货膨胀压力明显偏大

目前,中国CPI涨幅虽有所回落但仍在上涨,而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处于历史高位,价格上涨的压力尚未根本缓解。同时,一些地区和行业增长速度出现回落,保持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发展的压力凸显。物价上升的性质比较复杂,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相交织,短周期和长周期相交织,国内国外因素相交织,总量膨胀和结构转型相交织。

(二)投资过热,消费相对不足

虽然我国消费比去年同期增长13.5%,但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35.7%,而投资则达到49.9%。一边是相对“冷清”的消费,一边是持续“火热”的投资,消费这驾拉动内需的马车,多少呈现出“不振”之势。

(三)人民币连续升值

人民币连续升值将在一定时期内降低企业的盈利空间,使竞争力和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下降,导致出口减少加剧某些国内领域的竞争。一些出口产品的生产厂家会加入国内市场竞争的行列,使本已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惨烈。在优胜劣汰的原则下,某些企业就可能倒闭。人民币升值还可能造成某些领域的生产相对过剩。如果食品、服装、文化用品、日用百货等出口商品有40%-60%转移到国内市场,必然造成某些商品一定时期内的供过于求;将加剧就业压力,特别是会导致许多农民工失去工作。

(四)流动性过剩

当前,流动性过剩已成为中国经济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流动性过剩使经济从过快向过热转化。流通中的货币超过了实际需求,其结果必然导致物价的上涨,过剩的流动性冲击的不仅仅是消费品价格,生产资料价格、商品价格和资产价格等同样也会受到冲击,结构性通胀得不到有效控制,就可能转化为全面膨胀,商业银行信贷、财务风险逐步集聚,隐含较大金融风险。流动性过剩引起的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十分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楼价的上涨,严重损害了国民的福利;股市产生的财富再分配,加剧财富占有的不公;随着紧缩政策的实施,会对居民就业和收入产生消极影响。

二、当前我国的社会发展问题

(一)资源环境问题

自然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资料和人们生活资料的基本来源。新中国成立后,对资源和环境的开发利用在深度和广度上日益扩大,尤其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经济成就,但也付出了资源环境的沉重代价。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实际上走的是一条粗放式的发展道路,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利用,对资源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和污染。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并将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1、现阶段我国矿产资源、能源和水资源等主要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巨大

2、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不高

3、污染物排放量大,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严重

(二)贫富分化加剧问题

我国在推行市场经济的改革中,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适当地拉开了收入差距,这对提高经济效率和激发经济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却造成了贫富分化加剧的问题。

(三)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天下稳。

1、农业问题

常常听到农民兄弟抱怨种了东西卖不出去或卖得过于低廉,根子在没有遵循市场规律。产供销形成一条龙是当前农业在市场经济中大有作为的一桌好棋,党和政府在创设“产-供-销”链条的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农业产业化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农业目前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

2、农村问题

主要是四个落后:经济落后、文化落后、社会落后、乡村面貌落后。乡村环境的脏乱差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

3、农民问题

农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因而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

(2)农民经济利益得不到有效维护。

(3)农民的平等权利得不到保障。

(四)就业问题

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数量多而素质不高,尽管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众多的就业岗位,但仍难以满足充分就业的要求。如下几方面:

(1)由于中国的人口基数大,新成长的劳动力和劳动年龄人口总数将继续增长。

(2)大学生就业困难。

(3)未再就业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

相应的对策:

(一)、通货膨胀问题

通货膨胀的治理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在治理通货膨胀的过程中,既要从宏观上消除通货膨胀的根源,把握通货膨胀治理力度,并在时间上兼顾企业改革、金融改革的要求,又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使资源配置状况改善,还要考虑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的变化,使其能够适应对通货膨胀的治理。这些对策主要有:

1.货币政策。一是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以压抑总需求;二是提高利率,以抑制投资

需求。

2.收入政策。

3.对外经济政策。加大宏观经济调节力度。

4.切实加强粮食生产,确保粮食供应,稳定粮食价格

5..降低劳动工资水平。

(二)投资过热,消费相对不足问题

1.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着力提高城市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2.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3.进一步完善消费环境

(三)人民币连续升值问题的对策,1.加强短期资本流动的管制室降低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重要途径

2.为了减少人民币升值对我们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我们应该调整贸易结构,实施产业结构合理的优化升级,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转化为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降低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结构的冲击。

3.政府应积极引导对外贸易企业发展之路,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发展之路,同时辅以相对应的宏观调控政策。

4.要充分理解国家关于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基本稳定的政策精神

5.企业应提高自身对外竞争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

(四)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对策

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着力点在于对流动性过剩的总量调节上。而对我国结构性流动性过剩的治理重点不仅要全面控制,还应该在结构性疏导上采取一些政策。

1.继续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

2.增加财政收入,完善公共服务。

3.对贸易政策和外资政策的调整。

4.对汇率政策的调整。

另外,政府还可以采取“疏导”对策。

1.抓住有利时机加快资本市场的发展。

2.加大优质金融工具的供给,拓展融资渠道。

3.引导资金流向,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4.设立投资公司,为经济发展的中长期战略服务

5.开辟多种渠道扩大消费,降低储蓄。

(五)资源环境问题

1.大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

2.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率

3.大力开发新型能源和进行能源的勘探和储存

4.大力宣传节能意识和动员全民进行资源的节约利用

5.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加强法律意识,加强法制管理

(六)贫富分化加剧问题的对策

1.加大扶持力度,促进中西部地区的更快发展

2.改革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制度,促进公有经济不断发展

3.4.5.6.7.(七)三农问题的对策

1.政府应立即采取措施,保护好我国人民赖以生存的宝贵的耕地

2.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作物单产水平。

3.国家应加强农产品价格的宏观调控,保持农产品价格平稳,既要防止“谷贱伤农”,又

要防止通货膨胀

4.国家应继续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质量的长期控制管理,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5.各级政府要以农村税费改革为契机,充分调动广大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带领广

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6.积极发展农村第二和第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非农业收入。

7.规范农村村民委员会民主选举,选拔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8.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条务条件,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八)就业问题的对策

1.国家应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

2.大力鼓励和支持自主创业

3.就业人员应坚持学习,不断的丰富自己,重塑自我4.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身观、价值观

5.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就业困难者引导工作

参考文献:

1、我国资源环境问题及其控制对策与措施【J】战略与决策研究,vol.22,No,4,2007:276-283霍金良2、5、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根源及治理对策评价朱一鸿

6.刘志英 社会保障与贫富差距研究---典型国家的实践与中国的政策主张【D】。

武汉大学,2004李敏中国就业问题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2005滕星均 区域三农问题的系统研究---以吉林省为例【D】吉林大学,2009蒋姣蓉 论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破解【J】商业文化(学术类)

2010(7):213-214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篇5

中共XX总支委员会书记 XXX

科学分析当前我镇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其跨越式发展,对促进我镇的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镇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济发展水平偏低,整体竞争力较弱。无论是从经济总量、经济集中度,还是财政收入和整体竞争力上,与许多镇乡比都存在较大差距。

2、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调整依然滞后。一直以来,我镇是商品粮的重要生产基地,镇域经济第一产业占有很高的比重,典型的农业经济特征明显,效益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近几年虽有所发展,但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很小;第二产业优势不够突出,资源性加工企业规模小,能力弱;现代高科技企业起点低,数量少,产业的技术含量仍然较低;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虽然较快,但因起步晚,规模小,不足以支撑整体经济发展

3、经济自主增长乏力,镇级财政运转困难。经济自主增长乏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镇域投资面临困境,二是镇域工业发展水平低。目前镇域工业大多是一些传统工业,粗加工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大众产品多,名牌产品少,市场活力明显不足。三是镇域消费市场低迷。由于以上原因,当前镇财政运转比较困难。财政入不敷出,运转十分艰难。

4、生产要素大量外流,对外开放程度偏低。一是资金严重短缺。由于财政拮据,加之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县级以下业务,使我镇区域经济发展深受“失血”之痛,二是人才大量外流。在待遇和事业留人方面缺乏强久吸引力,80%的人才去了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三是产品科技含量低。

二、推进我镇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

客观地讲,我镇区域经济落后东既有自然方面的因素,又有历史方面的原因,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任何单一的发展思路对镇域经济发展都是无能为力的。发展镇域经济必须要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战略性眼光,要立足自身经济发展阶段和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通过实施整体战略来解决。

1、以现存优势资源为依托,开展错位竞争,打造特色产业。无数实践证明,一个地区的竞争优势获得关键在于对自身优势的认识和把握,因此我们在发展镇域经济的战略决策中,应始终注意自身的比较优势。总体上来看,在镇域经济中,农业资源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但由于各办事处、村所处地理环境、自然和资源禀赋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比较优势千差万别。因此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和方式上不能强求一致,其关键是要站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高度,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通过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确立主导产业,实行重点开发,在资源优势中培育地方特色,在传统产品中筛选优势品牌,打造独具特色的战略产业和名牌产品。通过提倡一镇一业、一镇一品,坚持一业为主,多元互补,进一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生产要素配置市场化的前提下,由于资本的趋利性,不可能发展全方位、全门类经济,只能依托本地比较优势来发展和壮大特色经济。只有这样,镇域经济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2、以区域经济合作为支点,加强东引西联,扩大对外开放。资金是制约我地镇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是要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扩大民间投资。引进外地区转移的产业资本,发展民营经济。目前我镇地区经济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土地、人力要素成本大幅上升,东部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了降低成本,开始大量西进寻找商机。我们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要抢占“地利”先机,尽可能引进更多的东部民间投资。同时还要按照镇域产业发展规划,引导民资投向,重点发展农业产业开发、能源、重要原材料的重点建设项目,以及能够综合利用资源、防治环境污染、节能降耗和提高产品档次的项目,极力争取国家投资,营造区位优势,为镇域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硬环境。

3、以转移农村劳力为突破口,加快城镇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农村大量剩余劳力的转化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发展镇域经济的关键所在。实践证明,农村剩余劳力的成功转移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稳定农村社会秩序,同时还可以培育一个新的较高层次消费群体,对扩大内需具有积极的意义。当前,转移农村剩余劳力应采取“标本兼治”的方针。“治标”就是现阶段要组织好劳务输出,通过加强劳务培训、打造劳务品牌、搞好劳务服务等措施,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好农民眼前经济生活来源。同时通过鼓励农民外出务工,使农民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学到技术,积累资金,为人口城镇化建设准备物质条件和思想条件。“治本”就是进一步加大城镇化建设力度,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要做好中心城镇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项目融资等方式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加强镇工业园区建设,提高镇域产业聚集度。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增强城镇综合服务功能。积极引导农民进镇入区,发展餐饮、商贸、旅游、交通运输、房地产开发、科技信息等服务业,完善城镇功能,发挥小城镇地域性经济、文化、商贸中心作用。“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只有减少农民,把农民问题解决了,镇域经济才会健康快速发展。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篇6

关键词:林业经济;发展;对策

林业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经济收入、生态保护等方面均有良好的表现和稳定的经济收入,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促进方式。我国对于林业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加大投入,从上世纪起一直到现代,林业经济就一直不断地提高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在经济发展,林业规模和生产效益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在可持续发展中的进步。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林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无法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在不断制约着林业经济的发展。

1林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篇7

关键词:物理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理论的出现,使经济学划分为微观和宏观两大领域。宏观经济学以总量研究方法来分析整个国民经济活动,它以国民经济的总产出、总就业、物价水平等总量指标的决定机制及其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20世纪60年代末以前,新古典主义经济思想贯穿着微观经济学领域,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则垄断着宏观经济学领域。在微观经济学领域,新古典主义理论认为,价格机制能够保证所有市场(包括劳动力市场) 出清,使经济处于帕累托最优均衡状态。在宏观经济学领域,凯恩斯主义理论则认为,由于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常处于失业均衡状态,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二者之间存在着界限分明的鸿沟甚至彼此相互冲突。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一般承认,传统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与微观经济学理论之间缺乏联系,传统的宏观经济学并没有建立在对个人和企业行为的研究的基础上,这也就是说,传统宏观经济理论缺乏微观基础。

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进行了许多尝试来改造宏观经济学,例如把预期以更合理的方式引进宏观模型;对真实商业周期的研究,在保持市场出清的前提下解释经济波动;用劳动合同和垄断竞争来解释工资和价格的黏性等。20世纪7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学的演变,被人们归纳为新古典(New Classical)革命和新凯恩斯(New Keynesian)革命,前者拥护市场出清基础上的商业周期理论,后者则认为衰退表示市场失灵。这两大流派之间曾经发生过许多急诊,但是两者都企图把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稳固的微观基础上,认为宏观经济学应该是经济主体在约束条件限制下根据对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期进行最优化行为这一基础上去确定宏观经济总量。在这一点上,两大流派是一致的。对宏观经济分析微观基础的研究成为一股潮流,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理论的发展。

基于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研究的局限性,人们开始对其理论和方法进行反思,提出了一些质疑。汤为本、杨艳红(2003)指出,现有的研究主要是依靠代表性经济主体行为的微观经济分析所得的结果直接转换到宏观经济层次, 这种方法意味着宏观参数只不过是微观参数在更大尺度上的复制,它没有阐释个人行为和总量结果之间转换的复杂性。后瓦尔拉斯主义从方法论方面对主流学派的微观基础研究进行批判,认为其非限制的代表性主体假设没有从根本上消除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两种方法论的分歧,因此主张将其改造成限制性的代表性主体假设,即受宏观环境约束的代表性主体假设(李石新,2006)。

本文试图从物理经济学的角度讨论宏观经济分析微观基础研究中的一些问题。物理经济学运用统计物理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经济系统。统计物理的研究方法与经济学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它首先从观察到的客观现象出发,通过提取数据、统计分析、物理抽象、数学建模等一系列过程归纳出反映物质作用的规律,并运用物理实验进行检验。一旦规律的客观性得到证实,再运用演绎的方法对具体物质的性质做出判断。根据统计物理学,不同的物质系统有着不同的临界现象,在临界点附近会发生相变,存在着某种普适性规律支配着它的作用性质,因而不同的系统体现出不同的物理特性。类似地,经济系统中,也存在着类似的临界现象,它对应于无数个体相互作用产生的经济变量的自相似特性和无特征标度行为,而经济系统是演化的,有历史的。物理经济学另一重要方法是运用物理理论进行类比研究。这种比较推理的方法有助于人们将视线拓展到发展的、客观的物质世界,从更广泛的视角、更纵深的时间跨度探寻客观经济规律的根源,从而可以借鉴物理学相对成熟的理论与方法,解决经济领域的问题。

下文将分别讨论宏观经济分析微观基础所涉及的“代表性个体”、“预期机制”、“计量验证”等分析模式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代表性个体分析模式的问题

代表性个体分析模式源于马歇尔的代表性个体概念。代表性个体是最常用的宏观经济分析模式之一,其目的是要将微观分析加总转换为宏观总量,从而为宏观分析奠定微观基础。经济学家早就指出,这种分析模式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微观基础问题。

首先,代表性个体的假定本身不一定是合理的。代表性主体只对同质主体具有代表意义,但现实中大量存在的是异质主体,异质主体间具有不可替代性,不能用代表性主体分析替代异质性主体分析。其次,即使这种假定是合理的,从这一假设导出的行为加总仍然会引起总量问题。通过代表性主体假设将微观分析结论直接加总转换为宏观总量的方法可能是行不通的,因为经济现象是复杂的,而且微观主体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这就会使微观层面成立的个体行为,加总后在宏观层面上不一定成立。这是因为,由于微观个体之间的差异和交互作用,微观个体面临的约束同累积总体面临的约束不同,两个层次上进行的优化分析可能会得出不相容的结论。

物理经济学认为,对于社会经济现象,由于个体的数量极为巨大,不可能也不需要知道每个个体的所有信息和具体行为。如果从微观个体的性质出发,推断总体层面上的性质,恰恰有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因为个体的行为倾向并不一定能够外延到群体行为当中。换言之,对于从无数个体行为的相互作用中涌现出来的人类行为总体性质而言,人们应当寻找的是大脑中经过自然选择而被编码固化的基本倾向,而不是个体的行为方式。

这种思路其实可以追溯到斯密。斯密认为,把资本投入产业的每一个人,都以“牟取利润为唯一的目的”,而“每个社会的年收入,总是与其产业的全部年产物的交换价值恰好相等”。当个人“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能达到最高程度,他就必然竭力使社会的年收入尽量增大起来。确实,他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他所盘算的仅仅“是他自己的利益”,“在这场合,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斯密在这里,其实只是指出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具有一致性,而没有认为个体生产的商品价值总和等于社会年收入。事实上,斯密强调的是个体在追求利益的行动会促使社会形成某种整体上的秩序。这也就是说,总体上的经济现象是无数个体在各自不同动机的推动下的最优行为相互作用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个体对总体上的经济现象的性质可能毫不知情。当然,这并不影响根据总体在统计上表现出来的一般性质,对总体进行研究。

托马斯·谢林在其Micromotives and Macrobehavior(《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一书中指出,许多个体在集体环境中做出决断时,往往会与直觉相违背。代表性个体的宏观分析方法只是将个体行为在尺度上予以放大,将其当作宏观上的总量看待,而不考虑不同类型行为之间的“相变”,因而是具有风险的。

谢林在书中提出了一个“种族分立”的模型,恰恰可以构成上述观点的一个注脚。这个模型的内容是说,一个社会中存在着两种人种,这两种人种在社会中起初是均匀分布的,在不同类型的人种有所混杂的区域中,如果某个个体发现,自己的邻居中,有超过1/3的人是属于与自己不同的另一个类型的人种的,他就会试图搬家。结果,这个社会很快就会演化为种族分立的不同区域。这种模型提醒我们,虽然个体对异种类型的个体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容忍的(只要异种类型的邻居不太多),但集体却表现出“严重的”种族分立特征。因而群体行为不一定是个体行为的简单放大。

二、理性预期分析模式的问题

新古典学派主张所有宏观经济理论必须建立在个体最优化行为的基础上,经济主体根据对宏观经济变动的预期来选择对应的最优行动,这种微观行为会引起宏观总量关系的相应变化。因而,在这个意义上,“理性预期”就在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新凯恩斯学派也吸收了理性预期假说。

20 世纪70 年代,卢卡斯发展了理性预期假说。经济人对未来的有合理的或理性的预期:“知道决定市场未来状态的真实概率分布以及其他人现在及未来的状态”,从而“所有的个体在他们的目标及可利用信息明确的条件下最优地行动”,并认为理性经济人的行为对宏观经济政策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而一切宏观经济和宏观经济政策问题只能从理性经济人的行为中得到解释。基于理性预期假说,卢卡斯建立了货币经济周期理论。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强调个体未预料到的货币量变化导致了经济周期性的波动,因此货币因素是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源。卢卡斯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观察到的价格变化既可认为是总体价格水平的变化,又可认为是相对价格的变化。由于货币供给的不完全信息,那么具有不完全信息的工人和生产者就会把价格水平的变化,错误地认为是他们的实际工资和产品价格的暂时上涨,从而诱使他们增加劳动力和产品的供给,结果是总产出和就业都暂时地高于它们的自然水平。一旦当事人意识到相对价格没有变化,总产出和就业就又回到其长期均衡水平。这样就引起产出和就业的周期性波动。货币经济周期理论将经济周期看成是一种竞争性的均衡现象,认为未预期到的货币供给对总需求的意外冲击是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原因,但是,理性经济人的预期也会出错,但这种错误是随机的,不会造成系统性错误。因此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是无效的,甚至是经济不稳定的根源。

然而,大多数经验证据并不支持货币经济周期理论。经济数据表明,产出和就业的变化具有惯性,并不是随机的,货币变化是适应产出变化的结果,而不是变化的原因。巴罗等人开始试图引入实际因素来分析经济周期,尔后经过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德等人的努力,在20 世纪80 年代形成了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技术冲击(又叫实际冲击) 是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最终源泉。货币对产量没有重要影响,引起经济波动的不是货币因素,而是实际因素。实际因素包括生产技术的革新、新产品的开发、气候的变化、原材料和能源价格的变化等等。实际冲击通过改变了生产函数,引起相对价格的波动,理性的经济行为人通过改变他们的劳动供给和消费来对相对价格的波动做出反应,从而引起产出和就业的周期性波动。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仍然将经济周期看成是一种竞争性的均衡现象,并且采用了标准的跨时替代一般均衡模型,但是作了一些修正以包括技术的随机变化。

对理性预期理论的一个一般批评是,对于宏观经济,个人只能在经济形势变化后,对自己的行为做出适应性调整,要做到理性预期或前瞻性预期,是极为困难的。另外,预期或“预测”,如果被认真对待了,可能会改变未来,这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比如说,如果某人提出了一个预测,说什么时候会发生“股灾”,那一般只会有三种后果(而这三种后果都未必对预测者有利):第一种结果是没有人相信这个预测,而股灾却真的发生了,但别人可能会说这只不过是一个巧合,况且预测者只是提出了一个预测,又不能防止股灾——那又有什么用呢;第二种结果是人们相信这一预测,纷纷抛售股票,由此导致股灾真的发生了——这时预测就变成了“制造”;第三种结果是人们相信这种预测但没有抛售股票,而采取了其他审慎的防范措施,股灾被避免了——那么预测就落空了。

从物理经济学的角度看,从理性预期理论出发的经济周期理论的最大问题在于,不管是货币周期理论也好、还是实际周期理论也好,事实上都仍然在一心一意努力着要把经济波动从自己的模型中剔除出去,或者把波动归咎于货币因素,或者将波动视为外界“实际冲击”的结果,而不承认经济系统的波动是内生的。以股票市场为例,在物理经济学看来,股票市场的波动,是市场内生的,即使股价在大多数时间内仅仅表现为无规律的振荡,也会发生严重的波动。而且,在物理经济学看来,只有市场系统内生的波动,才有研究的价值,那些可以完全归因于外界因素冲击而产生的波动,并不是系统自身性质的体现。当然,市场波动作为一种宏观现象,是由在微观层次上进行的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的,但是,如前所述,宏观现象并不是个体微观行为的简单放大。

在物理经济学看来,每个个体如何形成预期,个体根据自己的预期和限制条件决定做些什么,对于市场波动可能并不是很重要,个体的行为可能会导致何种结果,可能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了他们在采取行动时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构:哪些个体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是什么因素在其中起了主导性的作用?实际的市场是存在着频繁波动并随时有可能崩溃的,在这样的市场中,理性预期基础上的理性最大化行为未必一定会起到很大作用。

法国物理学家Jean-Pierre Aguilar指出,将金融崩溃与统计物理学中的临界点相比较,是个相当有吸引力的想法:它们都是小小的涨落使系统中的所有成分协同响应,结果变成了无穷大。有人设想,金融崩溃对应着一种特殊的、具有对数周期性的临界转变。而这种临界点所代表的系统,必定会表现出振荡的周期性涨落——这正是经济波动的特征。

利用统计物理学的方法,可以发现,根据股票市场的指数随时间进程的变化情况计算出来的收益大小值出现的频率总是围绕着零点上下振荡(最有可能出现的是零),如果按收益从小到大的顺序统计相应涨落出现的相对次数,就可以发现其概率是按乘方律下降的。这正是处于临界点的系统的特征。这表明,股票市场在某种意义上处于临界状态,因此会表现出随时可能发生大的波动的特征。因为临界状态是极不稳定的,哪怕受到极小的搅扰,系统也可能垮塌。

物理经济学家相信,经济市场类似于物理学中的“自组织临界系统”(Self-organized Criticality),这种系统能够通过不断的自我组织,使自身维持在临界状态上。在这种系统中,低层次上相互作用的个体(或粒子)之间,是耦合的,某个个体的运动可能会大大地影响到其他个体的运动。可以对此进行类比的一个直观的模型是沙堆。设想沙子一粒一粒地落到桌面上,形成一个小沙堆。当沙堆有了一定坡度后,再有沙粒落下,就有可能引发一张崩塌。这时候,一旦有一颗沙粒运动起来,就会与其他沙粒相碰,从而引发一种链式反应,也就是说,沙粒的运动因彼此的碰撞而耦合起来。沙粒的这种集体运动也许会在不多的几粒动了一下以后就停止下来,也可能会不断扩展开来,直到沙堆上几乎所有沙子都动起来,于是沙堆就完全崩塌了。重要的是,人们不可能知道崩塌是只涉及几个沙粒,还是会涉及整个沙堆。物理学家发现,崩塌按程度大小的分布服从乘方律,发生严重崩塌的机会要小于小型崩塌,但任何大小的崩塌都有可能。这就是说,沙堆的涨落是具有标度不变性的。因此沙堆是处于临界状态的。每一次崩塌,都使沙堆暂时恢复稳定,但这只是临界状态下的稳定,重新又落下几个沙粒,就可能引发又一次崩塌。经济系统可能是自组织的临界系统,这意味要对其进行“理性预期”是极为困难的。

三、计量验证分析模式的问题

提出问题,引入函数模型,做出假设,利用实证数据进行计量验证是经济学最常规的分析方法。为验证经济理论的适用性和科学性,经济学家建立函数模型,在对经济系统做出种种假设的前提下,运用数学工具进行演绎推理,得到经济规律的数学表达式。这种包含了归纳和演绎的分析方法体系被认为符合科学逻辑,该分析方法所导出的经济规律也被认为是符合客观规律。

从物理经济学的角度看,这种方法是有问题的。首先,重要特征信息的抽取具有很大的主观任意性。其次,许多关键要素是难以量化的。比如,研究就业与失业关系问题时,文化传统、历史背景以及相关法令制度等都是难以量化表征的。再次,即使数学推理过程是准确无误的,但经济模型的前提假设却往往不是客观事实的合理简化,这就导致模型的数学解并不具有准确的经济含义,Gauss系下的资产定价模型就是很好的例证。此外,当经济系统具有非线性相关关系时候,对数学方程形式一个很小的设定误差就有可能造成原系统重要信息的缺失或者形成虚假信息。

与宏观经济分析关系极为密切的计量经济学分析,其根本的理论基础是经济数据分布的正态性,即当样本量趋向于无穷大时,样本取值是符合正态分布的,正态分布即数学上的高斯分布。在这种分布的基础上,人们才得以构造各种统计量,进行计量分析,并进行检验。但是,经济市场波动的实际曲线并不完全符合高斯分布。Stanley(1995)等人指出,存在着噪声和涨落的经济系统中市场的变化不是高斯分布的。市场实际波动与高斯曲线并不吻合,小波动比大波动更接近高斯分布。但是,重要的可能正是那些不符合高斯分布的大波动(注意,并不是只有大型股灾才会偏离高斯曲线,即使是中等规模的上涨或下跌,也会偏离高斯曲线)。这就意味着经济较小的波动是较符合高斯分布的,而较大的波动是偏离高斯分布的;这也就意味着经济波动可能具有计量经济学分析所不能达到的特点,而这种特点可能正是前面所描述经济系统的自组织临界性质所导致的。物理经济学的研究发现,这样的临界现象在经济系统中广泛存在,它对应于经济变量的自相似特性和无特征标度行为。因此,通过对一种临界现象生成机理和作用机制的研究,就可以发掘出一类系统的共同演进特性。对此,计量经济学无能为力。

四、结论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篇8

一、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需求结构存在的问题

1.投资与消费不协调。投资需求持续过旺,保持较快增长,并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消费需求受到抑制,增长相对较慢,巨大的消费潜力没有充分释放出来,这是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从1978年至2007年,我国的投资率从38.2%上升到42.1%,而消费率从62.1%下降到35.4%。居民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由1978年的78.6%下降到2007年的72.7%。在应对金融危机、刺激经济增长过程中,这一增长格局被进一步强化。2009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5%,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7.6%,拉动GDP增长6.2个百分点。与之相对应,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4%,拉动GDP增长3.8个百分点。在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中,政府和企业的贡献占到66%,而城乡居民消费只占34%。这表明,经济回升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的,消费拉动作用不明显,内生动力还不强。

2.内外需发展不协调。首先,内外需增速不协调。外需增长过快,而内需跟进不够。2008年进出口总额比1978年增长123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8倍,两者相差55倍。其次,经济对外依存度过高。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从20世纪80年代的20%左右上升到2008年的60%以上,大大超出世界41%的平均水平。过去的30年,外需对我国经济增长年均贡献达20%,对生产率进步贡献率约为46%,在一些沿海地区,这一比例还要更高。外需增长是开放经济的必然结果,但对外依存度过高,经济增长受外部影响过大,会增加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风险。第三,内外需相互拉动比较差。加工贸易是内外需结合的重要载体,目前,在贸易方式上加工贸易占出口比重仍在40%以上。在加工贸易发展的初期阶段,以“三来一补”为主要形式,主要是本土企业代工,外需带动内需比较明显。随着加工贸易进一步升级,原来由本土企业代工的,现在主要是外商投资企业在华大规模投资、大规模生产、大规模出口,有的外资企业甚至只是利用国内的生产场地,两头在外、封闭运行,与国内市场没有直接联系。不仅带动内需作用减弱,而且形成外需对内需的替代。内需促进外需、外需拉动内需的互动效应没有充分显现,大量内需市场空间被外需挤占,形成外需对内需的挤出效应。

(二)供给结构存在的问题

1.产业层次低。我国制造业虽然已形成规模优势,按国际标准分类的22个大类中,我国制造业占世界比重有7个大类名列第一,15个大类名列第三。但由于我国制造业经济创造力较低、制造业整体附加值不高,仍处于世界制造业产业链的中下游。2007年我国制造业的增加值达到1.3万亿美元,占全球制造业的13.2%。但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值率较低,约为美国的4.38%、日本的4.37%和德国的5.56%。产业层次低还表现在,我国出口商品90%以上是贴牌产品,纺织服装出口占全球贸易额的20%以上,但自有品牌不足1%。在全球1.6万多项国际标准中,99%以上是由外国机构制定的。

2.增长方式粗放。我国经济增长仍是以消耗能源资源为主实现的,我国单位GDP能源消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65倍,美国的3.9倍,欧盟的4.32倍,日本的8.2倍。吨钢可比能耗、火电供电煤耗、水泥综合能耗分别高出世界平均水平15%、20%和24%。2008年我们消耗了全球36%的钢铁、16%的能源、52%的水泥,仅创造了全球7%的GDP。

3.产能过剩突出。产能过剩不仅存在于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领域,在一些新兴产业领域也大量存在,如风电设备、多晶硅等,重复建设、产能过剩愈演愈烈。2009年上半年,我国风电设备产量同比增长545.5%。国内目前在建或拟建的多晶硅项目产能高达14万吨,而预计2010年全球多晶硅需求仅为8万吨左右。当前,值得注意的是,国有大企业大规模投资于地方,在一些产能过剩行业,几乎都有国有大企业在其中。

4.在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不断向优化方向发展,从1952年至2008年,三次产业占GDP比重发生重大变化,第一产业由51%降至11.3%,第二产业由20.8%升至48.6%,第三产业由28.2%升至40.1%。但是,从经济发展要求来看,第三产业比重仍比较低。国际经验表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第三产业比重一般应当在60%以上,发达国家在70%以上。这样才能有效弥合产业差距、消化过剩产能、扩大消费需求和就业,增强经济自主增长能力。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30个百分点左右。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由来已久,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凸显了经济结构不合理。从其原因来分析,既有工业化过程中的必然性,也有政策选择的片面性,其中对供需结构失衡影响较大的是政策选择的速度导向、出口导向和规模导向。

一是投资与消费不协调的主要根源是速度导向。为追求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只有不断扩大投资规模,甚至以牺牲消费来保证投资。由于投资倾斜式增长,严重抑制了消费增长。加上投资带动消费不足,投资与消费的关联性比较差,进一步扩大了投资与消费的差距。

二是内外需失衡的主要原因是出口导向。出口导向对于推动我国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长期以出口为导向的结果,使经济对外依存度大幅度提高,加工贸易比重过大,“低端制造”比较突出,严重抑制了国内需求优势的有效发挥。

三是供给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规模导向。为追求扩大经济规模,实现生产能力和产出最大化,致使投资过于集中部分热门行业,导致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突出,产业同质化、结构趋同化明显。同时,由于规模导向,弱化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国有大企业拥有优势的创新资源,导致新产业开发能力比较差。企业追求做大的同时,也挤占了中小企业发展空间。

二、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

(一)调整需求结构,在保持投资适度增长和稳定外需的同时,着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1.协调投资与消费关系,增强投资带动消费能力。投资与消费关系不能仅仅从比例关系来判断,尤其是不能简单地看投资率和消费率的高低,重要的是要看投资转换消费和带动消费的能力。一是要逐步扩大消费领域的投资,适当缩减生产性投资规模,增加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支出,以启动居民消费。二是要扩大投资关联效应,充分考虑投资的区位因素、环境因素、能源资源供给因素、生活保障因素等,使投资在扩大就业、拉动产业、带动消费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三是要促进财政政策逐步从“投资驱动”转为“消费驱动”,从刺激投资为主转向刺激消费为主。

2.协调内外需关系,促进内需与外需互动发展。首先,要坚持扩大内需为主。我国内需市场广阔、潜力无限,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必须把扩大内需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定不移地走内需为主导的发展道路。其次,要在扩大内需的同时稳定外需,努力创造出口需求。一是要努力拓展国际营销渠道,通过境外经贸合作区、自由贸易协定、对外投资等多种渠道,带动营销渠道建设,开辟新兴贸易市场。二是要充分利用我国外汇储备充足的比较优势,支持扩大多种形式对外投资和融资,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三是要发挥企业在争取市场、创造需求中的作用,坚持“保市场、保份额”,进一步巩固和拓宽出口市场。积极调整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开发和创造出口需求。同时,加强产业链协同,通过贸易企业、生产企业、金融机构和科研机构结成协同关系,共同开辟国际市场。

3.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提高居民消费比重。实施鼓励消费政策、拓宽消费渠道,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扩大居民消费在内需中的比重。第一,加快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第二,以城市化带动消费增长。一是解决城市化人口安置问题,扩大城市消费。目前,已经进城务工的1.5亿农民工大部分把家留在农村,既不利于扩大城市消费,也没有增加农村消费。要以解决农民工在城市的住房问题、医保问题、孩子上学问题为重点,使他们加快融入城市,加入到城市生活和消费中来。二是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农民消费。疏通农产品流通渠道,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放心、安全、便利、实惠的商品和服务。第三,转变生活方式,开发新消费亮点。适应建立低碳社会要求,扩大绿色消费;适应老龄化社会需求,扩大保健、养生、养老消费;适应提高生活质量要求,扩大旅游、休闲、文化体育消费。第四,建立有利于扩大消费的制度体系。扩大居民消费除了要落实好已出台的刺激消费政策外,还要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来保障消费、引导消费预期,促进潜在消费需求转化为现实消费能力。一是要积极发展消费金融,如扩大消费信贷,促进信用消费。二是要加快税制改革来促进消费。在全社会推进收入透明化,规范收入、放开消费。同时,抓紧研究并适时开征物业税和遗产税,这是扩大个人消费的根本性制度,既有利于扩大即期消费,又可以防止社会资本无效滞留。三是适当调整收入方式,采取即期收入与远期收入相结合,适当增加远期收入比重,从而降低居民储蓄率。

(二)优化供给结构,在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提升产业水平

1.要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目前,我国传统产业仍占较大比重,要利用全球产业格局调整的时机,推动装备制造、钢铁、石化、汽车等传统优势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幅提升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的现代化水平。积极引导企业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和水平。

2.围绕重点企业和核心技术,完善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一是以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为核心,加强产业联系,促进合理分工,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二是推动资源向优势产业、企业和产品集聚,建设一批具有规模实力强、核心竞争力明显、产权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的大型企业集团,作为产业体系的龙头。三是以加快发展服务业为关键环节,放宽服务业发展条件,拓宽服务业发展领域,扩大服务业发展规模,提高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高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水平。四是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使之成为资源集聚、产业集群、经济集约的重要平台。五是鼓励中小企业与大企业通过分工和专业化建立稳定而密切的协作关系,依托大企业的规模优势,逐步走以小补大、以专配套,成为大规模、集中化生产体系的组成部分。要鼓励和支持发展产业链和中小企业产业群,重点围绕优势大型企业进行供应链配套,围绕重点项目发展下游产品,拉长产业链,拓宽发展空间。

(三)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解决长期积累下来的结构问题,必须进行战略性调整,着眼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是要按有进有退的原则,进一步优化产业成长结构。主动退出一些产业层次低、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产业,积极发展技术引领型产业,优化发展资源利用型产业,着力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二是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打破地区、行业、所有制界限,加快整合资源,引导要素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加快做大规模、做强优势。支持优势企业并购落后企业和困难企业,鼓励上下游一体化经营,努力提高生产集中度和资源配置效率。三是积极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发展研发、设计、物流、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现代金融业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和旅游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数字制造等先进装备制造业;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和现代生物产业等新兴产业。四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推动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增长。

(四)通过扩大开放推进结构调整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的联系性进一步增强,结构调整必须置于世界经济格局之中,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一是要适应世界产业分工格局变化,加快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主动承接以服务外包为重点的产业转移。二是要利用优势互补原则和多种合作方式,把过剩产能逐步转移出去。例如通过有计划地对外提供融资贷款,带动我国公司承建项目以输出过剩产能,也可以增加买方信贷,扩大电力设备、工程机械、机床、船舶、轻纺设备等产能过剩的机电产品出口。通过鼓励企业到海外发展加工贸易,带动国内零部件和原材料出口。我国制造业的许多领域,已经具备海外投资设厂的能力,应当加大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转出发展,这对于扩大出口、转移国内过剩产能,争取国外市场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一篇:经典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下一篇:哺乳期请假条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