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校长的竞聘演讲稿

2024-07-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校校长的竞聘演讲稿(精选6篇)

学校校长的竞聘演讲稿 篇1

第一、在教学一线方面的工作:

本人原在实验中学教书,无论是语文老师还是班主任,我始终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学习者、育人者和服务者。在教学上我勤于钻研,认真执教,多次代表实验中学开设市级大型公开课,上课的风格深受师生的一致好评,先后获得“奉化市初中语文教坛新秀二等奖”、“奉化市青年教师五项基本功竞赛二等奖”等称号。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我一直探索和实践“依托班级文化建设,打造班级灵魂管理、实现学生自主管理”的模式。多年来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我通过共设班徽、运动会、寝室自主班会等创新活动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所带班级班风浓厚、积极进取,先后数次被评为“奉化市先进班集体”、个人也被评为“奉化市优秀班主任。”年的班级管理不仅磨练了我的意志,提高了我的综合管理能力,丰富了我与学生沟通交流的经验,更让我对“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了全新的理解和感触。

第二、在****教育方面的工作:

本人因患声带小结多年,虽数次动过手术,但疗效甚微。所以于08年8月调入镇政府从事成教工作。在我调入之前,的成教工作几乎为零。经过3年多的努力,现今的成校已开设了2个班级,其中与浙江船厂联合举办的****高中双证制培训班,开创了我市****教育“校企联合”的先例,深受教育局领导的重视和肯定。目前在读学生110人,已有43人获得高中双证制毕业证书,为今后的求职奠定了较好的文化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我校还承担了市劳动局每年二期的计算机上岗证书培训,合格率达95%以上。

如果我能竞聘成功,我今后的工作设想和打算:

一、确定办学方向:

1、面向社会,大力开展学历和非学历教育、职业技术、劳动就业和再就业培训、外来工培训等。

2、把****学校建设成为我镇教育的主阵地,配合科协、安监办、计生、妇联、文化站、民政办、司法所等部门,开展民主与法制、人口环境与计生、社会文化道德、劳动安全、家教等各种形式的全民**教育。

二、具体做法:

(一)加大****学校宣传力度

现在社会大多数人对我镇****学校不了解,甚至不知道,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校招生和各项工作的开展,所以要发展****学校,拓展****教育,加大对****学校职能的宣传力度成为又一关键。

(二)做到“三结合”

坚持学校主导,面向社会,实行多元办学的机制。以****教育和岗位培训为重点,实现学历教育与岗位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长期**教育与短期**教育、长训班和短训班相结合;“校与校“、“校与企”相结合;发挥人缘、地缘、资源的优势,做到优质配置,资源共享。

(三)做到“长”求稳,“短”求活

1、长训班求“稳”,以学历班为主

目前,与浙江船厂合作,开办了为期一年半的技术班;下设《高中语文》、《公民道德与法律》、《高中数学》、《社会》、《计算机》五门科目。

2、短训班求“活”,以为企业开设岗位培训为主。

岗位培训争取与“劳动所”、“安监办”、“派出所”等部门合作,对各企业的工人进行岗位前的综合素质培训。目前,镇外来务工人员为1万左右,他们是我镇一支强大的生产主力军,但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文化层次、思想素质、安全意识、环境适应**等差异很大,对企业生产和社会治安环境都有一定的不良影响。争取与“劳动所”、“安监办”、“派出所”合作,对各企业招聘的工人进行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培训的内容可以是生产技术、安全知识、法律知识,计划生育管理条例等等。其目的是:提高外来工生产安全意识,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增强外来工遵纪守法的意识,减少外来人员的违法乱纪现象,改进治安环境;加强外来工计划生育和交通知识的教育。总之,目的是提高我镇各行业从业人员的工作素质,使我镇****学校真正为企业服务。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教育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坚信“天道酬勤,人道酬诚,不勤不诚,一事无成。”请赋予我一次机会,我会摆正位置,尽职尽责,积极配合各个部门搞好我镇的成教工作,在更广阔的舞台上,为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竭尽全力。最后,我不管这次竞聘能否成功,我都将一如既往的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

学校校长的竞聘演讲稿 篇2

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教育应当关注当下, 立足今天, “教育是生活的过程, 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从“教育是生活”的角度看, 生活是连续的, 是持续发生的, 而我们能把握的生活显然只是当下:今日之生活也断然没有为明日之生活而存在的道理。但实际上, 有关学校教育即是为将来奠基的看法太过普遍, 由此导致的学校管理总是一味开快车, 讲究高速度、高效率;在发展方向和方式上也无视学生当下的需要, 以包办的态度帮学生作选择, 并许以种种未来的美好图景。这实际上是在透支学生的未来:过早地用尽他们的潜力, 非但不能实现所谓的“美好图景”, 对未来发展还是一种戕害。

学校必须是简化生活的制度。杜威所谓的学校生活, 绝非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生活。学校生活的特殊性, 在于孩子难以从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明辨是非, 所以它必须提供“简洁的”和“雏形的”的生活状态, 并通过“从做中学”来达成教育的目的。我们将教育化身于陌生的抽象环境中的“温室栽培”, 隔绝了本该有的实践经验, 阻断了“做”与“学”之间的天然联系, 这也是今后种种问题的根源。另外, 杜威强调的“简化生活”已经被曲解成“简化的课堂生活”。他的芝加哥实验学校式的“学校生活” (重视简单的手工劳动、个人体验等) 已被我们课堂上知识结论的强记、文山题海的训练和应试技巧的研究所“简化”, 实在是变了味道。

学校必须有恪守原则的底线。很多人仅把学校当作传授知识、学习课业或养成习惯的场所。甚至在很多管理者眼里, 都甘愿自我降级为“技校”, 只要课业成绩好就心满意足, 其他的只不过是附庸。蔡元培、王国维、毛泽东都曾明确提出要受教育者的德、智、体等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现在却常流于形式;韩愈总结的“传道授业解惑”, 如今也仅剩下“授业”一项被“发扬光大”。这些学校底线的肆意突破值得所有教育者, 尤其是学校管理者警惕。再如, 学校生活应被视作一个整体, 而不能人为割裂。学校管理者不能任凭喜好或是出于政绩观, 边遮蔽师生的需求, 边自说自话、朝令夕改: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而直接灌输知识。这些杜威担心的问题, 即使在今天也是亟待解决的。

杜威认为, 社会改革关键要靠思想的转变和思维的革新, 而这正是连通社会发展和学校变革的纽带。然而, 在学校管理中, 很多人往往背离了这个初衷, 在世俗化的利益催动下, 将原本对健全人格的培养、崇高精神的引领和自由思想的锤炼束之高阁, 取而代之的是“数字化”的考核, 进而“批量生产”出“产品”。从对杜威教育信条的阅读中, 笔者深切认同他所说的教育要观照社会“所希望的前进方向”。掩卷之余, 愈发觉得杜威的教育哲学能够引导我们穿越现实的迷雾, 追溯学校教育本质。当下虽有种种“新教育”、“新理念”大行其道, 但无人能出其右。学校管理者如果没有逐本求源的意识和本事, 恐怕要在改革的呼声和浪潮中晕头转向了。

竞聘学校副校长演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非常荣幸参加今天的竞聘演讲,并期望能在教改的大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生在教育之家我出生在东江边上的一个小镇,父亲是一位深受学生爱戴、教龄长达35年的中学教师;母亲是一位受人尊敬、能干的妇女干部,后来也在学校工作。我的一位姐姐是教师,我的嫂子是教师,我的弟媳是教师,我的爱人和我都是教师,一句话:我的家是教师之家,我以教师之家为荣!

我在教育中长大我能当教师,除了家庭的影响外,我的启蒙老师对我的影响特别深刻。由于当时小镇上没有学前教育,我在写小写“3”的时候写成了像在飞的小鸟。是老师手把手地教我学会的,就像我妈妈那样,我不由自主地叫了一声:妈妈。从此,在我心中播下了当教师的种子。

18年前,我从东莞师范学校踏上了深圳这片热土,走上了神圣的讲坛。从此,教育成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在这宝贵的18年中,我上过语文、数学、美术、体育、劳动、思品、信息技术等科目,当过多年的班主任、年级组长、教导处副主任、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等职,参与组织过区一级、市一级和省一级三种等级学校的创建工作。多次被评为区先

1进教师、区优秀班主任、区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近年来,在省、市级报刊发表的文章达16篇。2001年被评为区语文学科中青年骨干教师。主持莲南小学教导处工作以来,贯彻落实校领导正确的办学思想,扎扎实实落实素质教育,莲南小学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我深深地体会到:能在高水平、严要求的校长领导下做事创业,是非常幸运的,虽然工作累点苦点,但能学到小学、中学、大学难以学到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

我要在罗湖教育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以上的人生经历,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有百倍的信心当好校长的助手,协助他办好学校,让学校上档次,上水平,为罗湖教育强区增光添彩。

当前,教育战线正迎来了改革的春天,各项改革措施逐步推出,素质教育实施正方兴未艾。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面向全体”就是坚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师帮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因材施教,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全面发展”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如果有幸当上副校长,我将协助校长做好分管的工作,并实行“一个转变,三个改革”。一个转变就是转变我们的人才观:我们小学的任务是把儿童培养成具备初级生存能力的少年,为初中输送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合格并有特长的生源。

一改教学法。我崇拜的教育家有很多:卡耐基、杜威、孔子、陶行知、支玉恒等,然而我最崇拜的是现代教育家魏书生。他成了我学习的偶像,从他那里我学到了不少为人处世的道理,学到了不少教育教学的经验。我特别佩服他的教法,他身为中学校长,不但当班主任,还担任语文课,还要经常在外作报告。按道理,他所任教的班级一定是差班,不说差班也一定是后进班。但事实胜于雄辩,他所带的班级不但不是后进班,而是先进班,学生语文科成绩名列前茅。我左思右想,他与我们传统的教育方法不同,他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大大地挖掘了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在发现中学习,在创造中进步。他把学生分成语音组、词语组、语句组、段落组、写作组等。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有哪一方面的问题,就去找那个小组的成员解决。学生如此学习,他当然可以自由了。我也在小学生中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针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怕写作文、日记的问题,要求学生亲自种豆子,把劳动的经过和豆子发芽的情况如实地记录下来。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不但喜欢写作,还写得好。到了六年级,不少学生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我以此为素材写的论文获得了中央教科所学法指导论文二等奖。

二改教材。新一轮的课程教改革早就定好了调子:国家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体系;实行一纲多本;打破出版、发行的大一统局面。这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作为基层的教育工作者,对这一改革从内心感到高兴。一是我们有选用教材的权利;二是我们可以编写校本教材;三是实行综合课程后,我们的课本种类可以大大地减少,学生的书包将

会真正地减轻,才能把素质教育深入地开展下去,教师才能抽出一点时间去进修,以适应时代的要求。目前,莲南小学围绕科普兴校这一特色,正在进行“三模”科普活动课程的研究和开发。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把教材开发出来。届时,我们还要申请鉴定和专利。

三改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是方向标,具有强大的导向作用。一是上级政府部门对一所学校的评价;二是学校本身对教师工作的评价;三是对学生的评价。我认为,要评价一所小学办得怎么样,广东省督导评价体系是比较科学的、系统的。在评估标准里面,包括了学校办学条件和管理两大类别,一共有39条指标,每一指标有相应的分值,总分值500分。对学校的每一环节,每一个角落都纳入评估体系。我将协助校长按督导评估的的标准建设和管理好莲南小学,力争早日实现五年规划的目标--把莲南办成省一级学校。学校对教师工作的评价,一直是校长们头痛的问题,因为教师的工作是良心工作,难以衡量。我认为可以制定相应的量化评比标准,实行量化考核,过程和结果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以“三个有利于”和“三公”为原则:有利于学校整体工作;有利于教师积极性的调动;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作为学校领导绝对不能以班级平均分或合格率作为教师工作评价的唯一标准。要是这样,接到后进班的教师再认真、再负责,第一学年可能什么也评不上。教师工作的评价考核,在莲南小学做得很好,从来没有教师因考核、评先、评优闹意见,真正考出业绩、评出先进、鼓

足了干劲。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相当重要。评价学综合生素质的标准就是你认为需要培养的目的。我们小学的培养目的是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个性有特长的初级人才。考核学生要以综合考核为主,兼顾特殊,要不然就会扼杀学生的创造能力,特长生受打击。当今世界级的钢琴王子--李运迪,他要是在普通的小学、中学学习,就可能没有今天。像韩寒这样的特长生,一定要他在数理化方面齐头并进,他可能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学生。我举的两个例子,不是说明我们培养的学生不要全面发展,而是想说明我们要让某一部分学生的某一方面优先发展,使我们的小学教育在普及的基础上实行优者更优,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真正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其次,树立终生教育的观念,活到老学到老,更新知识,优化知识结构,特别是我们中青年一代,处在改革的潮头,国家已加入WTO,祖国申奥的成功,都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勇敢地迎上去,使自己与时俱进,不断努力进取,将来成为深圳、全国的名师,同时愿自己的桃李芬芳。我能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奉献青春热血,实现人生最大的价值,是我最大的幸福!

最后,我想说,不管能否当上副校长,但就我的人生旅程来说:我的过去属于罗湖教育,现在属于罗湖教育,将来仍然属于罗湖教育。

学校校长办公室主任竞聘演讲稿 篇4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首先感谢领导、教师们对我的信任和支持,给我参加竞职演讲的机会。我叫xxx,现年41岁,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数学中学一级教师。1997 年8月—2000年7月 在xxx中学任教,2000年8月—2004年7月 在xxx中学任教,2004年8月—2005年7月 在xxx中学任教,2005年8月至现在在xxx中学任教。2007年开始担任学校年级组长工作。今天把我的任职情况向大家汇报,并参加学校校长办公室主任的竞聘。

多年来,我立足本职工作,服从领导、团结同事,爱岗敬业、默默奉献,从来不计个人得失,甘心情愿为学校,时刻以一名优秀教师和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一贯兢兢业业努力工作。在年级组长岗位上,我团结领导,贴近群众,时刻与学校领导保持高度一致。年级组长工作复杂繁琐,千头万绪,我不但做好领导安排的工作,还最大限度的满足级组老师们的需求,做到上情下达,民意上传,尽心竭力为学校、为老师们服务,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个人也获得了一些收获:2003年获xxx教育先进工作者;2003年获xxx镇调研测试获二等奖;2003年获xx镇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 2006年获xxx中学优秀论文三等奖;2008年获xx市中学优秀论文三等奖;2008年获xx镇优秀共产党员;2008年获xx市教育先进工作者;2009年获xx镇教育先进工作者;2010年获良西镇教育先进工作者;2010年获xx镇优秀共产党员;2010年获xx市教育系“工会积极分子”; 2011年第二学期获xx市七年级调研测试数学科三等奖及进步奖。我个人的思想品行,为人处事,工作能力同志们是有目共睹的,我相信领导和同志们会对我有客观公正的评价。

我之所以竞聘校长办公室主任,是基于对自己的清醒认识,我愿意继续为学校、为同志们服务。如果我能在领导岗位上工作,我一定积极进取,继续努力,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希望各位领导,同志们支持我。

我觉得自己具有以下四个优势:

一是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不忘记读书学习,勤钻研,善思考,多研究,不断地丰富自己、提高自己。

二是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6年的年级组长工作经历,我深知办公室主任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知道他们的职责、任务和规范,明白办公室主任所必备的素质和要求。如果我当选,会很快进入角色,顺利地开展工作。

三是有较强的工作能力.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注意不断地加强个人修养和

党性修养,以“明明白白做人,实实在在做事”为信条,言行与学校保持高度一致,踏实干事,诚实待人.经过多年学习和锻炼,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判断分析能力、领导部署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能够胜任领导工作.

四是有较好的年龄优势.我正值而立之年,身体健康,精力旺盛,敬业精神强,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所热爱的工作当中去.

副校长竞聘校长演讲稿 篇5

大家好!首先,我感谢组织和领导给我们提供了,展示个人才华的机会。同时,也感谢多年来组织的培养教育、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同志们的帮助配合。我竞聘的岗位是主管后勤的副校长。之所以竞聘这个岗位,主要基于三点考虑:

一是热爱后勤工作。多年来的实践让我感到,学校后勤管理的真谛是育人,是潜移默化过程中蕴含着的无声的教育,是着眼于学生未来、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

二是熟悉后勤工作。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多次进行实本文来自http:///,如请注明际摸底,较为准确地掌握基本情况,对后勤的各个方面都比较熟悉,工作中,注重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了整体战斗力,与后勤的同志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同时,也与有关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促进了了工作有效开展。

三是具有一定工作能力。为了支持教学,我们及时完成了师生们提出的一些问题,达到了领导满意、师生满意。

如果我竞聘上主管后勤的副校长,我一定按照组织要求,积极主动地配合校长工作,团结和带领后勤的同志们,不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抓住重点,扎实工作,推动整体工作登台阶、上水平,为全面搞好教学做出应有贡献。具体是抓住“三个重点”、搞好“两个关系”。

所谓抓住“三个重点”:

一是美化校园环境抓基础,突出环境育人。

二是优化员工素质抓关键,注重示范育人。

三、强化后勤管理抓升级,坚持活动育人。

(1)服务活动的主动性。

(2)管理活动的规范性。

(3)教育活动的经常性。

所谓搞好“三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上下之间关系。二是处理好左右之间关系。三是处理好内外之间关系。

如果我在这次中失利,也绝无怨言,绝不气馁,尊重组织和大家的选择,一如既往地投入到实际工作当中,有一份光发一份热,为五中更加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我在“最中国”的学校当校长 篇6

这所学校就叫振华女中,也就是今天江苏省苏州市第十中学的前身。在苏州十中一百多年的历史中, 一共有九任校长。学校第二任校长是王季玉, 1917年她从美国留学回来后, 继承母志, 担任振华女校校长一职。在她任职期间, 培养出了费孝通、杨绛、何泽慧、陆璀等名人大家。抗战期间, 苏州沦陷, 振华女中迁至上海租界办学, 受王季玉之邀, 曾是振华学生的杨绛被聘请担任“沪校”的校长,杨绛老人一生阅历丰富,特别看中这段教育经历,她在许多文章中都有提及。

现在,许多人把我们苏州十中称作是“最中国的学校”,一所中学能够被誉为“最中国”,无疑是莫大的荣誉。我们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浸润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呈现出民族的优秀本色。

我很荣幸,与杨绛先生一样,都是从这所学校走出去,然后又回来担任校长的,如今在校长岗位上已经走过了第七个年头。我常想,学校就像一个家庭,学生就是子女,现在我的兄弟姐妹们都离开家门在外干事业,唯我留守家中,守护这一方家园。其实,我也应该算是一个回家的游子。毕业以后,我曾经上山下乡,到农村插队落户。1977年恢复高考,我参加高考后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又回到农村教书,再调回城里,先后在学校、机关工作。直至2002年9月,我在组织的安排下返回母校。这期间整整28年,在这28年中,我无数次地梦回母校,梦回我熟悉的东操场、西花园。

28年来,母校似乎什么也没有改变,就连连接东操场和一号楼的宣传画廊也没有改变,还是那般高,水泥墙体、木质橱窗。跨入新世纪后,苏州等地与全国一样,掀起大办高中的热潮,动辄花费几千万,甚至几个亿,用数百亩土地搬迁百年老校。但历史是应该延续的,那些积淀了传统的老校舍,更能让人产生归属感。因而,我校选择了“修旧如旧”的做法,利用百年校庆的契机,把改造校园与梳理历史结合起来,把传承文化与塑造学校精神结合起来。我很荣幸,在回学校担任校长之前的这么多年里,学校没有受到太大的破坏,也没有受到所谓的现代文明的冲击。在六年前我们着手改造学校的时候,没有砍树,没有拆房,而是回归历史与传统,把学校有形与无形的环境融入到“吴文化”的背景之中,使学校再现为一所园林式的学校,同时,更让她显现出一所伟大学校的光彩,成为一所真正能体现中国文化特征的人文校园。

蔡元培、李根源、章太炎、竺可桢、费孝通、何泽慧、陆璀、彭子冈、李政道等,长长的石碑在校园内七八条长廊中环绕、展列。这些名人有的曾经是我校的教师,有的是学生,如今他们已经化作一种经久不散的气息,弥散在校园里。因此,文化浸润与情感体验,成为学校教育两个鲜明的特点。“以学校的每一天成就每一名学生的本色人生”,也成为我校的教育箴言。

我引以自豪的,不仅仅是学校本部的这种被人们称道的“修旧如旧”的校园人文气息,更让我自豪的是我校在与原苏州市八中合并后,以十中的人文底蕴,带动薄弱学校所取得的成就。这是用文化迁移、用文化提升一度被当地老百姓称作为“野八中”的成功范例,它具有如何让区域内学校共同发展的意义。

1936年11月14日,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先生在振华女校成立30周年大会上演讲时曾这样说过:“我希望70年后,振华女中已是规模大为扩充,创办人服务的精神已充满全国,在座的同学,也已经近90之年。到那时,再来此地庆祝母校百年上寿。”现在,竺先生的愿望已经实现,先生应该欣慰了。

振华女中即今天的苏州十中,旧址是清朝苏州织造署,据说曹雪芹曾在此生活过。原八中是苏州最古老的庙宇相王庙的原址,紧邻《全唐诗》主编彭定求的故居,我校校友彭子冈小时候就在这里长大。这两个地方在清朝时曾为一家,相王庙曾被康熙帝赐为织造署的“家庙”。现在,历史又一次让这两处地方合而为一。

我有着浓厚的十中情结,也隐隐地有八中情结。我虽祖籍是苏州,但却生于镇江,一直到11岁那年才随父亲退休迁回苏州老家。那一年,正巧是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我刚读完小学二年级,准备读三年级,但却再也没有等到上学的机会,而是让学校生活空白了4年,然后,就进了十中。在那个年月,十中的教师有着非凡的勇气,暗暗地给我们认真上课。我的语文老师偷偷地到长达图书馆(当年蔡元培为纪念王谢长达而建造的学校图书馆)借来上世纪30年代、40年代的期刊给我们阅读。那时,我校的教育质量是无校可比的,在苏州列第一。我很明白,我之所以能当校长,那几年打下的基础功不可没。

1966年的事情,我基本什么都记不得了,但有一幅画面却定格在我的记忆中。大概是7月或者是8月,街道居委会召开居民大会,地点就在八中的操场。我母亲那时刚回到苏州,作为一名家庭妇女,突然要经历这么大的场面,让她很不适应。母亲怯怯地拉着一个怯怯的我,从十全街进入,经过几排房子,到达了响着大喇叭的喧闹的学校操场。这是我对苏州的第一个记忆,也是我对苏州学校的第一个记忆。这个印象从此就烙在心底了,它肯定不是一种自觉的记忆。从我第一次进八中,到十中与八中合并我当校长再进八中,中间横跨了整整34年。这一定是个“因缘”,八中在我当校长的任内完成了改造,以十中的底蕴与精神实现了办学质量的飞跃,对我来说这是天赐“机缘”,是我莫大的荣耀。

教育需要剔除功利的因素,学校应该是一个诗意的教育天堂。振华的办学,是人文办学,从一开始就坚持以大学精神引领学校的发展。北大校长蔡元培、清华校长周怡春、复旦校长王宠惠、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东吴大学校长杨永清,都曾为学校的董事。大学精神引领,其实就是科学精神的引领,就是人文精神的引领,使得学校在一个高平台上起步、发展。上世纪30年代,在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南有振华,北有清华”,振华学生许多都考入了清华,如费孝通、何泽慧、杨绛、陆璀等,他们都曾是振华的学生,又都是清华的学生。现在的中学教育自成系统,与大学脱节弊端大矣。

大作家叶圣陶曾经是我校的教师,专门辅导学生文章写作;大作家苏雪林是我校的国文教师,十年前还与我校有书信往来;小说《红岩》的责任编辑张羽是我校的国文教师;大画家颜文梁是美术教师。又如章太炎、胡适等名流也曾作为兼职多次莅临学校作讲座。以大家培育后人,后人自然容易成为大家。现在,教育界十分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校长的专业发展,这是十分必要的,但我总以为还缺少点什么。专业发展强调得多了,会不会专注于教师、校长技术层面上的发展,而忽视了人文素养?在苏州十中百年历史中,许多教师、校友的人文素养是我们这些后辈无法企及的,尽管有不少是科学家,但他们的文学、艺术才能却比我们现在所谓的专业人士还强。如何泽慧,至今我们校园内还保留着上世纪30年代初,她离开母校时篆写的石刻,熠熠生辉。

难道现在我们的教师,只能在专业上有专攻而已?我校百年校庆前夕,出版了近20本图书,是追溯历史之作、是教师的专业之作。我想,一所伟大的学校,仅有此还不够。如语文教师就不能局限于写教学论文,只研究教材教法,应当鼓励他们去创作,去写小说、散文、剧本、诗歌。现在学校所谓的专业发展,实际上可能导致把教师朝“匠”上培养,教书成为专业的流水线,按照流程而操作。

为什么我们的政治教师不能成为哲学家、政治家?为什么我们的地理教师不能成为旅行家?数学教师难道就不能把自己的触角伸向数学无垠之领域?我常常思考,为什么我们学校现在的教师队伍中,走不出叶圣陶、苏雪林、张羽这样的教师?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中走不出杨绛、彭子冈这样的学生?不要把我们的教师与学生“圈养”在校园内,不要束缚他们,允许他们走出校园,允许他们在教师队伍中进出自如,成就大事业。这样的学校才是一所真正意义上的伟大学校。

今年是陆文夫创办、驰名海内外的《苏州杂志》创刊30周年,杂志社出了一期增刊,全为苏州十中而作。我校的师生与画家、作家、诗人共同挥毫,成为佳话。王禹同学的诗是歌咏王季玉校长的,面对王校长的坐像,他吟唱道:

若说你是太阳可你,比那个太阳更朴实、更高贵因为,你也有期待一如所有的农人,热爱春天,也期待秋天在太阳千百次沉眠与苏醒中你,站成了一块丰碑

上一篇:副部长竞选演讲稿下一篇:汽车节能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