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职责

2024-09-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职责(共9篇)

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职责 篇1

一、参加参加接种的医务人员,必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无菌操作,熟悉和掌握《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掌握各种生物制品的免疫程序、性质、接种方法、途径、部位、禁忌症、异常反应及处理方法,确保工作质量。

二、专人管理生物制品和接种器材、冷链设备抢救器械,作好领取、使用、销毁登记,各类生物制品按温度要求储存、保管并做好温度记录。

三、接种门诊医务人员,应行为举止端正,着装整洁(穿工作服、戴工作帽,接种时戴口罩)、挂牌上岗,语气和蔼、微笑服务,视服务对象为亲人,树立良好的窗口形象。

四、接种实施

1、接种前,应准备好消毒接种器材和抢救药品及器械工作。

2、家长带儿童接种证交登记台,登记人员要询问有无接种禁忌症并进行体温测量,体温正常儿童按上次预约接种生物制品时间进行登记接种花名册上卡上证,预约下次接种制品及时间,家长持证和公共卫生服务费到相应的接种科室接种,接种医生核对公共卫生服务费和接种制品时间无误时,取出相应接种制品实施接种,接种后接种医生和家长在证上签字,并嘱咐观察10——15分钟后离开。

五、接种完毕

1、清点接种器材,处理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

2、打扫室内外清洁卫生。

3、开启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半小时。

4、每月做好报表统计上报工作。

免疫规划工作制度

一、认真贯彻执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法规。

二、按照《重庆市儿童免疫程序》及有关规定,认真、合理制定每季度疫苗计划。

三、掌握辖区儿童出生及流动儿童情况,对常住及外来居住超过3个月以上的儿童及时建卡建证。

四、按《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储存、运输疫苗,疫苗专人保管,建立疫苗出入库登记簿和注射器出入库登记簿。冷库、冰箱要经常保持清洁卫生,每天上下午测试记录温度。

五、建立健全每月例会制度,定期培训专业人员,深入基层进行技术指导。

六、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开展七种制品相应传染病的免疫监测和预防接种效果及制品质量监督。

七、建立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实施安全注射。

八、及时报告、调查处理异常反应,并向县疾控中心报告。

九、加强督促检查工作,深入各村组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十、按时按要求上报各种报表,做好统计、总结工作。

免疫规划卡证使用管理制度

一、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适龄儿童必须按规定建立预防接种证,实行凭证接种和凭证入托、入学制度。

二、儿童出生后一个月内,由户口所在地的基层防保机构建立预防接种证、卡,六岁及以下儿童寄居本地时间在三个月以上者,应由寄居地的基层防保机构建立预防接种证、卡。卡册按村(居委会)分装订,流动儿童另建一个卡册。

三、预防接种证、卡应由实施接种的医生用钢笔填写,书写要工整,文字要规范,项目

准确齐全,时间(日期)栏填写要以公历为准。

四、预防接种证由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保管,遗失要及时补办,预防接种卡由接种部门保管。

五、儿童迁移时,由接种门诊将接种证明交给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并将接种资料留据存查。接种门诊要主动向迁入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索取预防接种证、卡,无预防接种证、卡者要及时补建。

六、每季度要对所有的证、卡核查和整理,及时补卡、剔卡和消卡,剔出卡片另行妥善保管,每月10日上报上月辖区内儿童的出生、建证、建卡数。

免疫规划接种登记制度

一、儿童建卡、建证:婴儿出生后医院填发接种证并发放“忠县公共卫生服务卷”,婴儿满月后持接种证和“忠县公共卫生服务卷”到当地医院接种门诊建卡,并将出生信息登记到儿童出生登记部上。出生日期以阳历为准。凡居住三个月以上的流动人口儿童要建证、建卡,纳入免疫规划管理,将有关的内容填写清楚。农村儿童住址填写到乡、村、组、门牌号,城镇儿童住址填写到居委、路、门牌号、栋、单元、室号。有一至二个联系电话。

二、接种登记:接种的疫苗(一、二类疫苗)均应登记到接种花名册上。一种疫苗建立一个登记册。严格按程序要求接种和填写,登记要完整、书写工整,妥善保存。

三、上卡、上证:接种后及时上卡、上证,接种者和儿童家长均要在接种证上签字。

四、忠县公共卫生服务卷:每针次的服务卷要分别保存,每半年统计后上报县疾控中心。

疫苗冷链运转制度

一、县疾控中心在有经费保障情况下每年进行6次全县冷链运转工作。其余时间乡镇需要疫苗由乡镇带冷藏包到县疾控中心领取,不带冷藏包县疾控中心拒绝发苗。

二、县疾控中心的低温冷库储存脊灰疫苗、冻干麻疹疫苗,普通冷藏库储存卡介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白破二联、乙肝疫苗、麻腮、麻风、麻腮风疫苗、甲肝疫苗和二类疫苗等制品。低温冰箱用于冻制冰排。

三、各种接种门诊的普通冰箱的冷冻室储存脊灰疫苗、麻疹疫苗,冷藏室的上层存放冻干制品,下层存放水剂制品,各种稀释液放在箱门内。

四、疫苗要摆放整齐,按品名和失效期分类存放,疫苗的箱壁、疫苗与疫苗之间应留有1——2厘米间隙。

五、在运转时将冻结的冰排整齐地摆放在冷藏库的四周和底部,中间摆放疫苗,上面覆盖冰排。根据气温、运输时间调整冰排数量,疫苗安瓶不能直接与冰排接触,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安瓶冻结破碎。

六、冷藏箱要锁紧扣牢,装车时摆平放稳,运输途中避免阳光直射、碰撞和剧烈颠簸。

七、疫苗冷链运转各级做好收发、交接签字工作,留底备查。

八、县、乡应按规定时间按时送接疫苗。

冷链设备管理制度

一、冷库、冰排速冻器、电冰箱

1、必须由专人管理、专用。

2、按照说明书使用、保养。

3、随时保持内外清洁。

4、除存放生物制品外,不得存放其它制品。

5、发生故障时,应及时修理,不得强行使用、擅自处理。

6、每天必须做好温度记录两次。

二、冷藏箱、冷藏包、冰排

1、必须专人保管使用。

2、不得擅作它用。

3、保持清洁完整,不得损坏和遗失。

一类疫苗管理制度一、一类疫苗实行逐级下发。

二、疫苗专人管理,建立健全疫苗入库和出库登记簿,帐物相符。领发疫苗做好名称、数量、生产单位、批号、失效期、领取日期的登记。领取、分发人签字。

三、一类疫苗要做到计划准确,需用疫苗应先提出疫苗计划。

四、疫苗应按规定的温度储存、运输。冻干卡介苗、百白破混合制品、乙脑疫苗、白破二联:在4——8°C储存运输,脊灰疫苗、冻干麻诊疫苗:储藏在三个月以内,在—20—8°C条件下储存运输,储藏在三个月以上,在—20°C条件下运输。

五、疫苗应按品名、批号、效期长短分别存放。

六、发现疫苗也说明书不符合时,一律停止使用并做好登记逐级上报。

七、不准使用过期失效的生物制品。

八、不准私拿疫苗。

流动儿童管理制度

流动儿童指户口不在居住地,或户口在本地而人在外地(外省、外地区、外县、外乡)居住连续时间在3个月及3个月以上的儿童。我县各乡(镇)的流动儿童一般以经商、寄养、超生为主,由于流动人口中的儿童居无定所,常常不能及时得到免疫接种,已成为影响接种率的主要因素。为消灭免疫空白人群,使流动儿童及时得到免疫接种,特制定流动儿童管理制度。

一、认真组织调查,城区尤其是要抓住农贸市场、城乡结合部、新建居民区、拆迁户等重点地区的儿童为重点对象,乡(镇)要以超生儿、弃婴和外地留、寄居儿童等为重点对象,弄清流动儿童的底数和类型。

二、广泛进行宣传,争取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合。

三、建立健全流动儿童报告制度,行政村的医生每一个月应向乡(镇)卫生院报告流动儿童人口数,乡(镇)卫生院每季度向县疾控中心报告本乡(镇)流动儿童人口数,以保证流动儿童去向信息畅通。

四、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应定期主动搜索,及时发现流动儿童,及时建卡、建证补种。

五、动员流动儿童居住地的群众发挥监督作用,主动向当地卫生医疗单位报告。

免疫规划宣传培训制度

一、按时参加县疾控中心举办的专业技术培训。

二、充分利用“4.25”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全国强化免疫日”等时机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咨询活动,接种人员要主动向群众宣传免疫规划知识。

三、接种门诊应张贴免疫规划宣传资料。

四、每月办一期免疫规划知识宣传专栏,并留底备查。

五、接种门诊应有电视机、VCD和免疫规划的宣传光碟并时时开展宣传。

免疫规划档案管理制度

一、预防接种门诊要求收集、整理以下计划免疫资料

1、人口资料:辖区内总人口数及15岁以下儿童数、各年龄组人口构成、建卡人数、建证人数、出生人数、死亡人数、自然增长率、流动人口情况等。

2、疫情资料:各种免疫规划针对疾病的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年龄、性别和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发病率、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暴发调查资料,传染病漏报率的调查,发病与免疫接种的关系,疫情预测资料和毗邻地区的发病情况。

3、免疫接种资料:免疫接种人数包括基础免疫人数、加强免疫人数、强化免疫人数、零剂次儿童数、接种率、接种质量分析、未接种原因分析、接种率抽样调查、检查考核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接种事故调查处理等资料。

4、疫苗供应及使用情况统计资料。

5、冷链设备及接种器材资料。

二、按照档案整理的规定和上级业务部门要求,于每年一月底前将上的资料分类装订归档。

三、档案资料必须由经培训合格的专业人员妥善保管。

四、查阅档案资料应办理借阅手续,外单位人员借阅档案时,须经分管领导批准。

五、人员调离时,应将个人所管资料移交后,方可办理有关手续。

预防接种反应及事故处理制度

一、接种人员要监测接种反应及事故,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及时处理。

二、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事故,除应及时进行必要的处理外,应及时向县疾控中心报告。

三、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事故病例的诊断,必须由县级或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小组会诊确定。

四、对于发生的预防接种偶合症,应及时向儿童家长说明,取得病人家属的理解,并积极治疗。

五、对于发生原因不明的死亡病倒,应立即报到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各有关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应进行尸体解剖查明死亡原因,予以处理。

六、病人家属对异常反应处理不服的,可申请上一级异常反应诊断小组诊断。

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职责 篇2

免疫规划作为疾病控制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在预防控制免疫针对性疾病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免疫规划工作的深入开展,人口流动数量和社会对免疫服务需求的增长,疫苗使用的品种和数量的增加,基层接种单位仍然采用手工登记、报告和统计预防接种信息,手工管理模式操作繁琐、工作量大、信息失误与滞后等各种弊端日益显现,导致接种数据利用率低,难以评价预防接种工作开展的真实情况。此外,疫苗浪费严重,不能及时掌握基层疫苗使用动态。同时经济发展带来的人口流动和迁徙频繁,目前的接种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服务要求,因此开展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实行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科学管理是提高儿童计划免疫工作质量和整体效益、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必要手段。

1 我国预防接种信息化现状

2005年6月1日起我国《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条例》共分八章七十三条,分别为总则,疫苗流通,疫苗接种,保障措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处理,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另外,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国家根据需要对贫困地区的预防接种工作给予适当支持。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困难地区的县级人民政府开展与预防接种相关的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补助。

目前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包括皮内注射用卡介苗、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及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麻疹减毒活疫苗。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免疫为:卡介苗接种1剂次;乙肝疫苗接种3剂次;脊灰疫苗口服4剂次,前3剂次为基础免疫,第4剂次为加强免疫;百白破疫苗接种5剂次,前3剂次为基础免疫,第4剂次为加强免疫;第5剂次使用白破疫苗加强免疫1剂次;麻疹疫苗接种2剂次,第2剂次为复种。

各地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都是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网络平台为基础,我国乡镇地区基本网络设备基本完善,具备进一步提升整个卫生系统信息化的能力,由于存在着网络管理不严,随意进出等情况,容易使计算机被攻击,造成信息与数据的丢失,在实际应用之中,预防接种软件运行的环境较差(与多个不同软件同时运行),人员的基本培训一般,出现了故障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支持,最重要的是,由于数据分散在电脑之中,使得数据的上传产生了非常大的延迟并且对数据的安全性造成了影响。基层的医务人员的平均电脑水平很低,不经过专业的培训很难独立完成软件的操作与维护,个别接种点的领导对信息化认知较少,没能够亲身尝试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对信息化还持有怀疑与观望的态度。

2 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情况调查

2.1 乡镇卫生院网络状况调查

通过对丰城市乡镇卫生院进行随机正群的抽样分析,在所选地区卫生院进行寻访调查,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获取到的资料进行统计处理,为医疗行业信息化方案提供实际支持。调查发现,目前我国乡镇地区基本网络设备已经完善,具备了进一步提升整个卫生系统信息化的能力,同时也存在着网络管理不严,随意进出等情况,容易使计算机被攻击,造成信息与数据的丢失。

2.2 现有预防接种软件使用情况调查

通过了解丰城市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软件使用情况,了解现实中预防接种工作体系的优缺点,为进一步改善提供事实支撑。调查发现在实际应用之中,预防接种软件运行的环境较差(与多个不同软件同时运行),人员的基本培训一般,出现了故障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支持,最重要的是,由于数据分散在电脑之中,使得数据的上传产生了非常大的延迟并且对数据的安全性造成了影响。

2.3 现有计算机硬件情况调查

通过对解丰城市乡镇卫生院计算机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到现实中我国乡镇级医疗机构信息化硬件配置一般,实际应用之中,各个乡镇医院的电脑配置较好,但运行环境比较恶劣,无法承担过多大型计算任务。

2.4 接种业务人员计算机水平调查

通过对丰城市乡镇卫生院接种业务人员计算机水平的调查发现,目前乡镇医院医务人员的平均电脑水平很低,不经过培训很难独立完成大型复杂软件的操作与维护。

2.5 乡镇卫生院院长对信息化的了解程度与态度

通过了解丰城市乡镇卫生院院长对信息化的了解程度与态度,为实际推行信息化提供参考。调查显示,除极小数院长不认可信息化之外,绝大多数院长都认可信息化,但也有一半的院长(54.1%)并没有切实感受或明白信息化的好处。这说明,我国大方向的政策(医疗行业信息化)已经深入人心,但许多院长并没能够亲身尝试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对信息化还持有怀疑与观望的态度。

3 预防接种信息化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信息是与材料和能源同等重要的战略资源,是重要的财富和资产,是最活跃的生产要素,信息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已成为新的开放环境下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国际竞争的焦点。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互联网(Internet)就是实现信息共享与开发的新型平台,Internet网络信息资源是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是研究人类自身的一门科学,医学科学所含信息量远远超过其他学科,占据自然科学各科之首,医学文献在整个科学文献中所占比例超过10%。Internet以其巨大的信息传递功能和遍布世界的网上医学信息数据库为医学工作者提供了基础性网络环境,多种专业查询工具及大量的医学信息资源,为医学信息的查询和获取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通过信息化,可以实现对流动儿童异地接种信息的共享,实现以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为基础的信息管理,提高预防接种报告质量,实现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动态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为行政管理部门决策提供信息服务,进一步规范预防接种工作行为,方便儿童接受免疫服务。

4 现存预防接种信息化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信息化对于预防接种工作乃至对于整个医疗行业都是十分重要的以及必须的。我国在很早之前就意识到信息化对于预防接种工作的重要性,并着手建立一套完整的软件与服务平台供各地使用。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以及大环境的限制,我国的预防接种信息化是建立在基于C/S方式(客户端/服务器)的数据分散式管理基础之上的,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使得各个平台相对独立,对于网络的依赖性不高,适用于当时的技术与条件。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软件工程中理念的更新,这种方式的优点在逐渐消失(网络越来越流畅,服务器运算速度越来越快),同样这种方式的弊病也不断暴露出来———数据在各个节点滞留导致沟通与交流的不畅以及潜在的安全性危险(硬件故障、病毒、人为的操作失误等)。也就是说,现行的预防接种信息化平台已无法提供一个安全,容易使用,让普通群众了解自己孩子接种情况等信息的渠道。图二展示出了全国现行预防接种软件服务的模式。

“云计算”能够很好的解决现行预防接种系统中的种种问题。云计算概念是由Google提出的,这是一个美丽的网络应用模式。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效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网络存储(Network Storage Technologies)、虚拟化(Virtualization)、负载均衡(Load Balance)等传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它旨在通过网络把多个成本相对较低的计算实体整合成一个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完美系统,并借助Saa S、Paa S、Iaa S、MSP等先进的商业模式把这强大的计算能力分布到终端用户手中。Cloud Computing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通过不断提高“云”的处理能力,进而减少用户终端的处理负担,最终使用户终端简化成一个单纯的输入输出设备,并能按需享受“云”的强大计算处理能力。

狭义云计算是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广义云计算是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服务。云计算的核心思想,是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向用户按需服务。有人打了个比方:这就好比是从古老的单台发电机模式转向了电厂集中供电的模式。它意味着计算能力也可以作为一种商品进行流通,就像煤气、水电一样,取用方便,费用低廉。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的。

依托了云计算,有关预防接种的所有信息都存储在一个或数个高安全性的服务器之中,因为节点数目的减少,使得数据的沟通更加流畅,不会出现大幅度的延迟。同时也是因为节点数目地减少,使得每个节点都能够得到最精心的维护与保养,可以让最专业的人士进行专门的调试与运行,让其始终稳健工作,这在以前有成千上万个节点之时是不可想象的。同时依托于计算性能集中的思想,绝大部分运算将在中心节点服务器中完成,这极大地降低了对客户端(接种工作站、卫生局、个人等)电脑硬件性能的要求,节约了大量资金。依托云计算,我们的预防接种信息化平台如图三所示。

基于云计算的预防接种信息化将会对医疗行业产生巨大影响,不能质疑的是对于医疗系统中的IT服务,云计算可以使区域中的接种点轻松分享接种对象资料,医务人员可以从互联网激活的设备上去获取这些信息,而不需要安装任何软件。所有信息存储在中央服务器中,可以全球索取,而不在某个机构单独的IT系统中,这将形成各预防接种信息大联合的景象。

参考文献

[1]王鹏.走近云计算[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2]张为民.云计算:深刻改变未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曹雷.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现状问题及发展[J].中国计划免疫,2007,13(5):491-494.

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职责 篇3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61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369-01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及《山东省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实施办法》,进一步加强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心接种门诊于2012年9月份对市直3处初中、5所小学、20所幼儿园新入学新生进行接证查验,现将查验情况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市直幼兒、学校所有刚入学新生,包括本地学生或外省市借读生。在办理入托、入学手续时,需出示儿童《预防接种证》。

1.2 查对幼儿、学生各疫苗免疫剂次和国家规定在16岁内应完成接种的疫苗共9种(包括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其中卡介苗接种1针,乙肝疫苗3针,脊髓灰质炎疫苗4次,百白破4针,精白破1针,麻疹疫苗3针,乙脑疫苗2针(减毒疫苗),流脑4针,甲肝疫苗2针。判断幼儿、学生是否完成全部规定剂次的疫苗接种,查验结果登记在《山东省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情况登记表》并将个人接种信息录入电子健康档案。

1.3 对无《预防接种证》和未完成国家规划疫苗接种的幼儿、学生,将其接种信息登记在《山东省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补种情况登记表》。并以书面“补证/补种”通知告知家长,到辖区预防接种单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种门诊)进行补证、补种。

1.4 幼儿、学生完成补种和补证后,将补种通知单和预防接种证交回学校进行复验,按针次对照表判断是否补种完毕,未完成接种学校告知下次接种时间。

2 结 果

2.1 本次查验接种证工作,重点对城区托幼机构及小学、初中新生开展了接种证查验工作,查验持证率为99.9%。应查验儿童5500人,实查验儿童5500人;持接种证人数5492人,应补证人数8人,漏种儿童人数207人,应补种人次数207人,实际补种人次数192人。确保了每名无证或漏种儿童达到有效的免疫,杜绝疫苗相应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和流行,达到了预期目的。

预防接种工作计划 篇4

预防接种工作计划【1】

根据习水县卫生药监局习卫食药发(20XX)29好文件《习水县20XX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考核方案》要求,结合我镇疾病控制工作特点,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组织管理

1、机构人员设置,乡级专职防保人员不少于2人专职从事免疫规划工作,至少有1名熟悉计算机操作人员负责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工作,2、村级防保人员,每个行政村至少有1名村医从事免疫规划工作。

3、成立免疫规划工作领导小组

4、完善年初工作计划,安排好整年的工作。

5、完善免规相关工作职责:《免疫规划人员工作职责》、《预防接种工作制度》、《预防接种表、卡、证使用和管理制度》、《疫苗及其使用管理制度》、《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及处理制度》、《冷链器材使用管理制度》并上墙。

6、制定村级各接种点,接种时间及接种人员安排表。

二、冷链运转

1、每月开展一次冷链运转,全年运转12次,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常规基础和加强免疫接种工作主动搜集免疫工作薄弱区域和外来流动儿童,要保证儿童免疫接种率。

2、运转前准备,为了提高疫苗接种效价,随时了解疫苗库存情况,预防接种事故的发生,确保儿童生命的安全,做好冷链设备的清理,如:冰箱、冷藏箱、冷藏包及冰排;对各苗应种儿童摸底估计;注射器准备,各疫苗库存数进行统计,以确保运转正常。

3、预约通知,要求接种前2-3天通知“未种通知”中的所有对象;将接种时间和接种地点通知儿童家长,填写通知单或采用电话通知形式通知儿童家长带儿童到接种点进行接种,有相关资料,接种完后完成预约通知登记本后部分。

4、组织接种,按月开展定点接种,制定接种时间和人员安排,每轮接种率达上级要求,未种的儿童需注明原因,并作为下一轮的应种对象;每名儿童接种完成后将接种情况记录到接种证和《未种通知》上,运转结束后及时将接种信息过录到接种卡和儿童信息系统上;对不能接种的,采取上面接种方式,要有相关资料。

5、成果上报,接种点根据“未种通知”将接种成果分村统计到《表6-1》报所在地卫生院,村级需上报资料有:《表6-1》、《 年遵义市习水县常规免疫运转疫苗使用和计划报表》、《贵州省免疫规划目标儿童动态管理一览表》;镇卫生院对各村上报的各报表的准确性、完整性、逻辑性进行审核后、汇总,于每月3日前上报到县疾控中心。

三、查验接种证

1、卫生院指导教育部门开展查验接种证工作,小学或托幼机

构要有相关组织,工作报表

1、表2,《免疫状况登记本》,预防接种证(1年后归还家长),告知家长通知书,联合督导资料,接种信息完全录入,宣传资料。

2、组织补证补种工作:有相关组织;培训(通知、签到册、培训讲稿、试卷、成绩汇总、培训小结等);完成补证补种工作,完善相关资料。

3、督导;至少2次对所有小学或托幼机构及接种点开展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工作联合督导工作;每次督导要有联合督导通知、联合督导表(卫生、教育盖章)、联合督导总结

四、免疫规划工作规范化管理

1、免疫规划相关监测、报告;免疫规划针对疾病传染病登记本;AFP监测(上墙资料:防保科、内科、儿科门诊及病房要有AFP报告制度、14种AFP病例)。

2、每旬按时在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薄上开展自查,并且在行间签字,要求临床医师必须熟练掌握甲、乙、丙类传染病,并且知道报告时限。

3、防保科必须每旬及月底及时上报相关监测信息,并并且留底保存。

4、要求每例AFP病例必须采双份便,间隔时间24~48小时,每份量不得少于5g。

5、AFP病例报告后20天内将病历复印件报县疾控中心。

6、麻疹监测:上墙资料:防保科、内科、儿科门诊及病房要有麻疹报告制度(应包括病例报告及标本采集);疑似麻疹病例包

括疑似麻疹病例、疑似风疹病例、不明原因发热出疹病例要在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簿上记录温度;每例疑似麻疹病例必须采集血标本,采集时间出疹后4~28天,血清标本每份量不得少于2ml,尿液标本10-50ml及咽试纸一份。

7、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

五、乙肝管理

1、院内出生儿童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达95%/月以上。

2、县级转来的《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登记卡》(以下简称三联单),及时查找儿童并建卡建证100%,(地址栏登记到村级的均视为应建卡建证者,如确实查无此人,可不作为应建卡建证对象,但必须有相应居委会或村委会盖有公章的证明)。

3、院内出生外地儿童三联单使用网络转卡,每月1日网络转上月的三联单(无外地儿童出生也要进行零报告)并上交纸质版到县疾控中心完成率为100%,电子版与纸质版必须相符。

4、妇产科必须按要求对新出儿童接种首针乙肝疫苗,并及时登记在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登记本上,再告知儿童家长及时到防保科办理预防接种证、卡、录入儿童信息系统,由防保科交待接种相关事宜;

六、儿童信息录入

1、将辖区内2006年1月1日以后出生儿童的预防接种信息录入系统,录入率100%录入儿童数不得低于建卡数和免疫规划档案数。

2、数据备份:每个月进行二次以上数据备份,备份数据加密后发在本单位邮箱内保存。

3、录入准确性:要与儿童卡、证信息相符。

七、冷链管理

1、①有近5年完整冷链器材档案;②每台设备均完成冷链设备管理登记表的填写;③编制唯一标识码;④制作唯一标识码标签贴于每台设备(普通冰箱、低温冰箱)上;⑤每台设备信息与上报省级数据库信息吻合。

2、冷链室管理:冷链室有专人管理,并有完整的温度记录。

3、冷藏包和冰排统一管理:冷藏包和冰排由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每次运转或开展定点接种前有领发登记。

八、疫苗管理

1、在当年的9月制定下一疫苗需求计划,计划中的疫苗需求量有合理的计算依据(根据上年实际耗损系数计算);

2、疫苗耗损分析:制定上年的疫苗损耗分析。

3、疫苗、注射器管理:对疫苗、注射器进行专帐管理,帐苗相符,有完整、正确的注射器领发登记,疫苗以剂次为单位进行登记。

4、疫苗储存:疫苗按规定储存。

5、随时记录疫苗、注射器出入库情况,当天的情况当天记录,疫苗、注射器数与实物数相等,疫苗、注射器的报损情况记录在收发登记本上。

6、疫苗、注射器登记记录要保存至超过其有效期3年以上。

九、建卡率、持证率及接种率

1、适龄儿童的建卡率要达98%以上。

2、适龄儿童的持证率要达98%以上。

3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适龄儿童的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白破、麻疹/麻风、麻腮风、乙脑、A群和A+C流脑、甲肝等疫苗的接种率达95%以上。

4、免疫规划疫苗合格接种率:适龄儿童的脊灰、卡介苗、百白破、白破、乙脑、甲肝、A群和A+C流脑疫苗的基础免疫合格接种率达90%以上,麻疹/麻风、麻腮风接种率达95%以上。

5、乙肝疫苗和麻疹类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适龄儿童的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达90%以上;麻疹类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达95%。

6、乙肝疫苗全程合格接种率:适龄儿童的乙肝疫苗全程合格接种率达95%。

7、加强和复种接种率:适龄儿童的脊灰疫苗、百白破、白破、乙脑、流脑A+C疫苗加强接种率达95%以上;麻腮风疫苗接种率达95%以上。

免疫规划工作计划【2】

20XX**县年免疫规划工作以“规范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巩固维持无脊灰区成果、实施消除麻疹、控制疫苗针对传染病、完成免疫规划职能考核和工作指标”为重点,以“预防接种规范管理专项活动”为抓手,进一步规范各级免疫规划工作程序和管理,保证全县免疫规划工作继续稳定发展。

一、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

(一)开展预防接种规范管理专项活动

根据《**省预防接种规范管理专项活动实施方案》要求,组织各级开展预防接种规范管理专项活动,制定我县《预防接种规范管理评审方案》,对全县各乡镇开展预防接种规范管理评审活动。

(二)加强常规免疫接种工作管理,提高免疫接种服务质量

继续保持并提高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减毒活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等的接种率。20XX年全县每个接种点必须保证12次以上的冷链运转工作,确保为所有适龄儿童提供及时有效的免疫接种服务。

(三)开展补充免疫活动

根据省疾控中心要求在我县在4月和12月开展含麻疹疫苗和脊髓灰质炎疫苗查漏补种工作。

(四)继续开展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化建设和分析利用

根据各乡镇免疫服务半径,推进新建接种门诊和平台建设,规范本地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录入和备份,全县各乡镇接种门诊做到每日上传共享,推进预防接种信息平台分析利用。

(五)规范疫苗管理,做好20XX年生物制品分发及20XX生物制品的预算

做好20XX生物制品的预算。保证县、乡在符合冷链运输要求的条件下,及时为各乡镇卫生院下发免疫规划相关疫苗。各乡镇卫生院要按规范要求及时做好疫苗接收和验货,及时通过《儿童免疫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录入疫苗和注射器出入库数量,并按照规定要求向我中心计划免疫规划所反馈疫苗接收信息。

(六)加强流动儿童免疫接种工作管理

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实行现居住地管理,所有接种单位要主动掌握责任区内流动儿童的基本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对主动搜索到的适龄流动儿童,要及时登记,建立接种卡、证,实行流动儿童接种卡的单独管理,并及时按照《规范》中补种的原则及时接种。各乡镇要对流入和流出的儿童进行常规报告(月报表),摸清底子,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进行免疫接种数据报告。

(七)做好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及漏种儿童的补种工作

按照《**省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实施方案》(省卫生厅教育厅联合发文(陕卫疾发〔20XX〕195号)),做好20XX年入学入托接种证查验和免疫规划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我中心定期对各接种点培训,并敦促各接种点做好与辖区学校的接洽工作。查验结束我中心对该项工作进行督导检查确保该项工作落到实处。对春季入托新生和转学儿童做好接种证查验和查漏补种工作。

各乡镇卫生院于10月15日前上报查验预防接种证和补种工作情况。

(八)开展AEFI监测和报告,妥善处理异常反应

严格按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方案》要求,对出现的AEFI立即报告并开展调查和诊断处理。健全AEFI病例监测与报告系统,完善县、乡级AEFI监测系统。县级疾控中心对乡级和医疗机构报告的AEFI开展个案调查,并及时通过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报告,做出诊断后要及时对网报资料进行修订和完善。日审核AEFI监测数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信息实行日审核,一般反应县级审核即为终审,其它疑似异常反应需逐级审核。各乡镇卫生院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分析报告。

二、预防和控制疫苗针对传染病

(一)巩固AFP病例监测系统工作质量,继续做好维持无脊灰工作

预防接种工作总结 篇5

一、组织机构

新学期开始前,我校为了保证工作的顺利实施,成立由一把手校长负责的校园卫生保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层层落实。组长:李志新

副组长:廖凡辉邹运强

组员:邓招娣沈春凤何丽珊邱炽钊潘玉如曾贵存

二、实施内容

1、开学前校长就组织班子成员认真学习区教育局、区卫生局的文件,形成共识执行文件精神。成立由李志新校长任组长,廖凡辉、邹运强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具体接种查验预防接种工作由邹运强执行实施的方案。

2、我校首先做好宣传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然后把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纳入新生报名程序,要求每位家长报名时提交接种证,保证报名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有序实施。

3、在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过程中发现有个别儿童未全程接种,就告知和督促其家长到预防接种门诊补种相关疫苗,向接种部门提供补种信息。

三、查验结果:

我校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从8月30日开始至9月13日结束。应查验儿童160人,已查验160人,持接种证人数人,应补种xx人。

预防接种工作计划 篇6

二、按时建立接种卡、接种证,建卡率、建证率100%,卡证符合率100%。

三、认真落实儿童入学、入托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及时补种、补证。

四、严格执行“冷链”设备管理制度,认真做好冰箱温度记录,每日2次。

五、按时参加上级召开的免疫规划工作例会,按时上报相关工作报表。

六、严格执行安全注射制度,认真做好消毒灭菌工作。

七、加强流动儿童、超生儿童的登记管理、上报和接种工作。

八、积极开展免疫规划宣传栏,每季度不少于1次。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广泛开展免疫规划宣传,特别是免疫规划宣传日(4月25日)在街头进行免疫规划宣传咨询、下发宣传资料等。

九、继续做好afp、麻疹等免疫规划相关疾病的监测。

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职责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方法

接种单位人员构成调查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作调查表,下发到各预防接种单位填写并逐级上报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种人员待遇情况调查采用半封闭式的问卷调查,对全市各级预防接种单位所有上岗的接种人员发放调查表,按自愿的原则填写并主动交由海口市疾控中心专业人员统一收回。

1.2 调查内容

调查表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设计,内容包括预防接种单位服务人口、人员配备数量以及人员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基本工资、福利待遇等。

1.3

统一用EPIinfo软件处理

2 结果

2.1 接种单位构成

全市4个区4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 794 543,共有预防接种门诊92家。平均每个乡镇(办事处)设2.04个接种门诊,接种单位按人口配备比例为每1.95万人设一个门诊,由各级医院保健科接种门诊、各级疾控中心接种门诊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等机构组成。其中,国家事业单位10家(各级疾控中心3家,各级综合、专科医院7家),占10.87%;乡镇(街道)卫生院28家,占30.4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家,占4.35%;社区卫生服务站46家占50.00%;农场医院4家,占4.35%。

2.2 接种人员构成

92家接种单位共有专职预防接种专业人员362人,服务人口1 794 543,接种人员按人口配备比例为每人服务4957人;服务1-14岁少年儿童394 173人(其中流动人口儿童101 552人)。上述接种单位中收回了84家单位的调查表,占接种单位的91.3%;全市362名专职接种人员中,有306人交回了调查表,应答率为84.5%。

2.2.1 人员学历

高中19.0%(58人)、中专49.7%(152人)、大专14.1%(43人)、本科6.2%(19人)、其他学历11.1%(34人未做填写)。

2.2.2 人员预防接种工作年限

5年以下41.5%(127人)、5-10年17.6%(54人)、10-15年13.1%(40人)、15年以上21.2%(65人)。

2.2.3 人员职称

初级职称68.6%(210人),中级职称11.4%(35人),副高级职称1.3%(4人),其余18.6%(57人)职称不详。

2.2.4 人员在岗性质

正式编制116人,临时聘用122人,长期聘用65人,借调3人。

2.3 人员待遇

2.3.1 基本工资

2.3.1. 1 财政拨款单位

84家接种单位中工资由财政拨款的单位为32家,包括3家医院、3家疾控中心、24家乡镇卫生院和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占接种单位的38.10%。其中领取到工资额100%的有14家,占43.75%;领取工资额90%的有5家,占15.62%;领取工资额80%的有4家,占12.50%;领取工资额70%的有5家,占15.62%;领取工资额60%的有4家,占12.50%。上述未领取全额工资的均为乡镇卫生院,除龙华区外,其他三个区均存在有这种现象。

2.3.1. 2 工资自筹单位

有52家(61.90%)单位接种人员工资全部来自单位创收,人员工资均低于国家财政拨款单位编制内人员的工资。

接种人员工资在1000~1200元/月之间(基本保险除外),购买基本保险的为长期合同者,一般都在本单位工作超过1年。临时聘用人员的基本工资均明显低于合同工(指签订合同者)的基本工资,基本相差10%以上,其中相差20%以上的占有相当一部分比例。

2.3.1. 3 接种人员与其他岗位人员工资比较

52家自筹工资的单位中,48家单位对此问题的调查作了应答,接种人员工资与本单位其他部门相比,没有差别的仅有1家(2.1%),相差10%以内的有30家(62.50%),相差10%~15%的有7家(14.58%),相差15%~20%的有2家(4.2%),相差20%以上的有8家(16.67%)。

2.3.1. 4 工资发放

工资发放及时的有77个单位占91.67%,不及时7个单位。

2.4 其他福利待遇

2.4.1 发放情况

能发放效益工资、卫生津贴、降温费、电话费补助、交通费补助、煤气费补助、节假日补助、住房补贴等福利待遇中的一项或几项的单位有60家,其他24家接种单位人员除基本工资外,没有其他任何补贴。

2.4.2 补贴发放比较

在60家发放补贴的单位中,若按福利待遇按高、中、低分三个档次后,只有2家(3.33%)接种人员表示与其他岗位人员相比处于较高水平,27家(32.14%)表示处于中等水平,25家(29.76%)表示处于低等水平,其余6家(10.00%)单位人员未对此问题进行回答。临时聘用人员所能享受到的福利待遇,无论是在项目上还是数额上,均少于有编制的正式职工,如临时聘用人员没有降温费补贴,煤气费补贴等。2.4.3其他收入来源发放补贴的60家单位中,上级下拨有5家,占6.33%;上级下拨及单位自筹2家,占3.33%;上级下拨、二类疫苗收入及单位自筹3家,占5%;二类疫苗收入及单位自筹2家,占3.33%;单位自筹35家,占58.33%;二类疫苗收入11家,占16.33%;未做回答2家,占3.33%。

2.4.4 二类疫苗收入分配

开展二类疫苗接种的单位有65家,其收入完全上缴单位未获分配的有6家;上缴后获全额分配有20家;上缴后按比例分配的有39家,分配比例在2%~70%,其中≤10%有9家(≤5%7家),11%~30%有12家,31%~50%有5家,51%~70%有4家。

3 讨论

3.1 机构设置密度过大,免疫规划工作管理体制难度大,资源浪费过大

海口市平均每个乡镇(办事处)设2.04个接种门诊,按人口比例每1.95万人设一个门诊,高于国内近期报道的水平[1]。虽然机构设置密度大、服备半径小,方便儿童家长,但在实际工作中管理难度随之加大,门诊工作质量难以保证,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3.2 接种人员配备比例过大,人员整体素质较低

按人口比例每名接种人员服务4957人,其配备比例明显高于一些省市报道的水平[2],这些人员增加的原因可能是:个体性质的社区服务单位中,一些接种人员名义上是专职,实为兼职人员;接种单位个数增加而增加了管理人员。接种人员的素质与国内一些城市相比较低[3],与海口市大多数预防接种工作逐步移交到社区卫生服务站有关,且其绝大多数为个体经营单位,招聘时对员工成本考虑较多,故人员学历资历偏低。同时由于行政区划调整,原琼山市并入海口市,其原有的预防接种人员大多数为未经正规学习的非专业人员,故造成了这样的现状。

3.3 接种人员待遇低,劳动合同签约比例低,造成人员流动性大

全市306名专职人员中有41.5%的人员工作在5年以下,同时临时聘用人员构成高达39.9%,而这些专职人员大多来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以私营为主),可见专业人员的行业稳定性和岗位稳定性均低;预防接种单位大多对新聘人员工资定额都较低而且不购买有关保险,大部分单位只是对聘用满一年且表现比较满意的人员给予签约,这造成不少具有预防接种资质的人员经常性的跳槽,试图改变待遇过低问题,由此造成了人员的频繁变换,不少人员到岗后刚刚熟悉情况,又离岗。结果不少单位专职预防接种人员培训了一批又一批但仍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3.4 二类疫苗的收入分配不合理,难于调动预防接种人员的积极性

二类疫苗接种是预防接种门诊主要的创收途径,也是促进预防接种发展的有用杠杆。在我省经济仍不够发达的情况下,让接种人员能在接种二类疫苗中获得一定利益,不论是对进一步推广应用对儿童健康有益的二类疫苗,还是用以加强对预防接种工作质量的管理,都是一把利刃。

3.5 建议

(1)建立国家保障机制,按工作需要设置合理的岗位。对所有从事辖区预防接种工作的专职人员实行“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管理,并保证足够的地段预防接种人员,以利工作正常运转(2)改变管理观念,提升预防接种人员的地位,保证人员岗位的稳定;(3)建立预防接种目标责任激励机制,将“二类疫苗接种收入”作为其杠杆,合理分配所得;(4)科学设置预防接种点网的分布,笔者认为中等以上城市:以约3万人设置一个接种单位为宜;(5)逐步引入预防医学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进入预防接种单位,以调整充实该专业队伍。

摘要:目的 了解海口市预防接种单位的设置和人员待遇情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接种单位进行调查表填报,接种人员进行半封闭式问卷调查;结果全市接种单位按人口配备比例为1.95万人设一个门诊,其中社区卫生服务站占构成比最高(50.00%);接种人员按人口配备比例为每万人配2.02人;学历为中专最高(49.7%),本科以上最低(6.2%);工作年限5年以下占比例最高(41.5%);人员初级职称构成比最高(68.6%),副高以上职称最低(1.3%)。接种人员工资由财政拨款的单位占38.10%,其中领取到工资额100%仅占43.75%,有61.9%的单位接种人员工资全部来自单位创收。接种人员工资在1000~1200元/月之间(基本保险除外),购买基本保险者一般都在本单位服务超过1年。除工资外,发放补贴的单位占71.42%,与其他岗位人员相比只有2家(3.33%)较高,32.14%处于中等水平,25家(29.76%)处于低水平。结论 海口市预防接种单位设置密度过大,接种人员素质及待遇均较低,岗位稳定性不够,应根据人口密度与服务半径进行合理调整,提高人员待遇,保持队伍稳定性。

关键词:预防接种单位,构成,预防接种人员,待遇

参考文献

[1]罗青山,单芙香,刘刚,等.深圳市预防接种门诊规划合理性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08,12(6):1815-1816.

[2]梁家素.北海市辖区预防接种门诊建设现状调查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2009,2:34-36.

接种疫苗 预防水痘  篇8

水痘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病毒,能够通过呼吸道或飞沫传染,所以很容易在孩子之间快速传播。目前防止水痘传染的一般方式是隔离,但是患儿在表现出症状的前两天就已有传染性,所以隔离不能完全阻断水痘病毒的传播。因此,预防水痘最理想的方法是接种疫苗,彻底的为孩子搭建一个预防水痘的保护网,将病毒拒之身体之外。目前美国等发达国家规定所有的成人和儿童都必须接种水痘疫苗,而在我国水痘疫苗还未纳入计划免疫的范围。需要家长主动选择水痘疫苗为孩子接种。

孩子只要达到1岁以上,就可以接种水痘疫苗了。水痘疫苗是一种减毒的活疫苗,对水痘病毒有很好的预防效果,而且保护作用可以长期存在。目前水痘疫苗在大城市的幼儿当中普及率很高,有国产和进口的不同产品可供选择。进口的水痘疫苗上市时间久,从保护效果评估和安全性监测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生产设备、原材料,稳定性方面都略胜一筹。但是进口疫苗价格相对较高,需要根据实际经济条件选择使用。

特别提示

全球知名的疫苗研发生产企业——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在中国市场提供高品质的水痘疫苗,妈妈们可以在各疫苗接种点向医生咨询相关信息,还可以登陆“家庭疫苗”网站或拨打“家庭疫苗”热线向疫苗专家进行咨询。

预防接种证工作计划 篇9

一、认真向单位领导汇报,取得领导重视,合理安排接种人员和补证补种时间,并会同当地有关学校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认真做好春季和秋季中学生接种证查验工作。

二、主动与小学、幼儿园等联系,协调与学校查验接种证有关工作,掌握本校内中学生摸底资料。对学校校医(保健老师)和班主任进行培训,指导如何填写幼儿免疫状况登记表,如何判断学生是否完成全部规定剂次的疫苗接种,并与学校约定补证补种时间。

三、对初中学生进行巡回督导,指导、协助开展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并掌握相关接种信息。

四、合理安排时间对需要补种的学生进行预防接种,接种前安排好接种人员、接种器械、接种场地、接种资料表册的准备、疫苗的领取等。

五、补证补种前认真进行卡证核对,以杜绝重复接种等差错发生;仔细询问学生的健康状况,告知有关事项,进行预检并认真填写《查验接种证告家长书》。

六、补办接种证要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分别补办《接

种证》和复制接种卡,将补卡证情况登记入《岢岚县查验接种证补证补种情况登记表》

七、补种时要严格按照疫苗的免疫程序和注意事项进行,将补种情况登记入《岢岚县入学学生补证补种登记表》。

八、补证,补种结束后及时上报各统计报表。

上一篇:2023四级联考面试真题下一篇:小班幼儿第一学期教师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