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教材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但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
教师应根据自身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何才能更好地“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呢?我觉得应重视以下三个方面:
以教材为基础积累课程资源。针对具体的语文教材,我们在深入挖掘课内资源的同时,还必须重视拓展利用各种校外资源,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紧密地联系社会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新教材发下来后,教师要带领学生从总体上初步感知教材,如教材写了哪些人,哪些事,哪些景等,以便有目的的开发课程资源。比如师生外出旅游,可有目的地选择景点;阅读课外读物时有重点地选择要读的篇目;进行社会调查时,会关注有关人物及事件;观看或收听新闻节目时也会留意与教材有关的内容……从而有助于课外资源的搜集、加工和积累。
在教授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南京长江大桥》一文前,我与学生是这样做的:第一,搜集关于南京长江大桥的有关资料;第二,搜集现代化桥梁的相关资料;第三,弄清我国目前建桥水平在世界上的地位。有条件的同学利用假期来到南京长江大桥,亲身感受了大桥的伟岸,并拍下了许多照片。而有的同学则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搜集了关于南京长江二桥的有关文字介绍及图片资料。不仅如此,同学们还搜集了古往今来许多世界名桥的图片。如此丰富多彩的`资料,极大地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
在实施新课标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教材吃透,要创造性地运用,要做到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不但要准确地把握教材,而且要敢于超越教材。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教材非常熟悉,对新课标非常熟悉,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结合具体的教学对象,敢于变通教材内容,达到熟练驾驭教材,灵活运用教材。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对灵活运用科学教材的几点体会。
一、教材内容灵活化
1. 可改变教材的先后顺序。
学生的认识水平、心理特点和学习能力存在着差异,教师的教学风格、认知水平也明显存在着差异,所以对教材的灵活处理便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更改教材先后顺序。比如,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一章安排的是探索物质的变化,图文并茂,内容是八年级下的深入和延伸。考虑到这部分与八年级所学内容联系紧密,而暑假后学生对学习有所放松,若一开学便学习探索物质的变化,学生会觉得学习很吃力,慢慢会产生厌学的心理。于是,我对九年级上的教学顺序作了调整,一开学就学习第四章代谢与平衡,因为这一部分对学生基础要求不高,又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利用这一章的学习,从浅入深,从学生的生活入手,慢慢地把学生的心从假期拉回到课堂中来,并在学习本章的同时鼓励学生复习上一学期的内容,为接下来学习“探索物质的变化”做准备,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极大的帮助。
2. 充实或改变教材中的一些内容。
教材提供的是教学活动的素材、思路。如何设计教学活动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需要来制定,不能完全照搬教材编者的思路和设计。因此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地对教材提供的内容进行必要的修改。比如,在研究透镜的作用时,教材设计是让透镜正对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观察纸上有没有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来说明凸透镜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平行光有发散作用。我们发现这样的实验不够形象,于是我们科学备课组反复思考,最后用三支激光笔平行放置产生平行光,用白纸把平行光经过透镜后的情况呈现出来,效果非常好。又比如,在研究晶体熔化特点时,教材用的是硫代硫酸钠熔化,但是我们经过反复实验,发现实验很难成功,于是用冰来做实验,实验成功率大。
教材中内容的安排并不是最好的唯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与教学的具体情况作进一步优化整合。这样不仅可以使教学的过程更适合初中生的年龄特征,而且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时显得更加自然,教学的效果也会大大提高。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要得法。一堂课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要视课型、内容及教师、学生的实际而定,不一定要搬照教材上的教法。我认为,只要“省时、启智、轻负、高效”就是好方法。
1. 实验法。
实验是进行探究的灵魂。很多科学现象,如果补充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去试一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可以使学生体验到科学过程的内在美。如讲声现象时,有这样一道题:给开水瓶灌水时,发出声音的音调是逐渐变高还是逐渐变低?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音调变高了。那为什么呢?我引导学生分析:声音是靠空气的振动发出的;当往水瓶里灌的水越多,则空气柱越短,空气的振动越快,频率越高。学生恍然大悟。又如,学习光的反射成像后,我让学生把家里的金属勺拿来用作凹面镜和凸面镜观察,学生看到了放大的虚像和缩小的虚像。
2. 图像法。
图像,是一种直观的表述语言,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形象的科学情景。在很多场合,教师可以用画图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情景,描述科学过程。如,在“声音的发生和传播”的学习中,有这样一道习题:“在短跑计时时,计时员是看到烟雾后开始计时,还是听到枪声后开始计时?”很多学生由于没建立当时情境而得出了错误的答案。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处理的:先画一幅图,如下图,后引导学生分析:v声=340m/s, v光=3×108m/s, v人=8m/s。其实,声、光、人是同时开始“赛跑”,当然光用的时间是最短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当人看到烟雾时,即好像是同时看到了人开始起跑。这样计时是非常准确的,很多学生茅塞顿开。
同时,图像法也是整合知识的好办法。比如,在学习种子结构一课时,可以一边解剖种子,一边把种子的结构画下来,使学生加深印象。
3. 媒体法。
在用实验和模拟实验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时,教师可以借助电教媒体来展示科学过程。它可以变间断为连续,变静画为动画,而且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运用电教媒体设置一些科学情景和演示程序,这样可让学生心领神会,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比如,在学习停表时,我们可以用多媒体把停表放大呈现给学生,效果显著。又比如,很多生物实验都不能在课堂上完成,如植物光合作用有关实验,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模拟实验把过程逐步展现给学生,同样可以带来较好的教学效果。
4. 活动法。
在科学教学中,活动法直观明显,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掌握学习科学的方法等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在教学火灾逃生自救时,教师如果只凭教材上几幅图片,无法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正确的逃生意识。针对这钟情况我采用了学生表演的方法,模拟火灾发生,展示不同学生的逃生方法,让全体学生来判断谁的逃生方法最好。这样的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在学生的脑海中树立了良好的逃生意识,可谓一举两得。又比如,在讲解月球总是以一面示人时,教师如果只靠嘴巴讲,学生很难理解,于是,我让一个学生当作月球,其他学生当作地球,让月球只绕着地球公转而不自转,学生发现,如何这样的话,我们应该可以看到月球各个不同的面。所以,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同时肯定也在自转,然后我让学生(月球)一边自转,一边公转,并且自转和公转快慢一样,这时,学生发现只能看见月球的一面。通过活动的方式,教师不需要费多少口舌,学生就能够轻易掌握。
5. 类比法。
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用学生身边的事例进行类比,可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比如,讲述电流的概念时,用风流(空气的流动)、人流、水流等打比方;讲述电阻的概念时,把电阻比成是一条山路,导线的电阻几乎为零,看成是平路,因此导线与电阻并联时,电流当然是走平路而不爬山坡,这样描述短路的情景生动形象。
在建立压强概念时,教师可通过学生已有的速度概念的形成过程进行类比:要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可用相同时间比路程,也可用相同路程比时间,但在时间和路程都不相等时,就必须看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多少而定义速度;同样要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在压力相等时就要看受力面积的大小,在受力面积相等时就要看压力的大小,在压力和受力面积都不相等时就要看单位面积上压力的大小。在学习功率时可通过速度来进行类比,速度是描述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功率则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6. 归纳法。
在科学教学中,面对零碎的科学知识,为提高教学效率,进行归纳分类,是教师和学生常用的,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氧气的制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实验,学生要熟练掌握实验的每一个步骤,虽然整个步骤比较多,但是可以归纳为七个字:检、装、夹、点、收、移、熄,简单明了,且不容易忘记。
三、教材内容生活化
科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科学教学应渗透“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体验,在体验中促进理解,让科学变得生动、有趣,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1. 通过生活事例,设置贴近生活的情境。
生活是科学的宝库,作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资源,把有限的科学知识运用于无限的生活情境中,揭开科学的神秘面纱,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处处用科学,变无穷为生动。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大胆灵活地运用教材,灵活根据学生实际,巧妙地设置生活情境。如教学“水的压强”一课时,我以一个生活情境引入课堂:
师:我国北方寒冷冬季的一天早晨,一个小孩在河边玩耍,这时他发现河面上结了一层冰,就试着走了几步,觉得很好玩,因为平常是不可能走到河中去的,他非常想走到河的对岸去看看,可没走几步,他压破薄冰,落入水中。这时一个青年见此情境立即跑到河边……此人应该怎样救人最安全?
生1:走到落水者附近,把他拉上来。
生2:不能走过去,否则救人者自己也会掉进去。
生3:应该从冰上爬过去救人。
师:为什么不能走过去,而要爬过去救人呢?学习了本节课后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这一看似简单的提问,却已从不经意中构建了学习材料,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科学问题,学会用科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并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开发教学资源,设置贴近生活情境。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单纯、相对固定的教材内容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新形势的教育要求。所以,我们在新理念的课堂教学下,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善于挖掘学生生活中的科学素材,吸收并引进与现实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科学信息资料来重组教材内容,使其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例如,教学“水的利用和保护”时,我在上课之前布置学生搜集绍兴水资源的分布情况与水资源的污染现状,课堂上让学生对搜集来的资料进行交流讨论。我基本上不费口舌,学生就已经对绍兴水资源的现状、水污染的原因印象深刻,自然而然地引发到对保护水源、处理污水的问题上来。教师将科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可使学生发现科学就在身边,从而真正感受科学的价值。可见,教师开发教学资源,可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处处离不开科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应用科学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 模拟现实情境,设置贴近生活情境。
模拟现实的情境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拉近科学与生活现实的距离。如教学“速度问题”时,我先组织学生模拟实情的表演,让两个学生同时在教室里从讲台走向后墙,然后让学生比较谁走得快,说出理由,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这类模拟表演生动真实,学生仿佛感到这不是在上课,而是处在欢乐的表演中,他们不知不觉地了解了速度的概念,也培养了喜爱科学、学好科学的情感,并且全班人人参与科学学习,个个成为学习主体,创造了很好的课堂环境。
总之,教师不能“就书教书”、“就知认知”,应该在新的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灵活运用教材,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合理的整合,使所教的新知更加贴近生活实际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习变得更加轻松。
摘要: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 同时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但教材也不是万能的, 初中科学教师善于运用教材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科学教材,教学实践,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2004/29-30合刊 (总第154期) .物理专辑 (五) .
[关键词]自主阅读 独立思考 教教材 用教材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1-076
《珍珠鸟》主要描写了“我”为珍珠鸟创造了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它们由怕人到能与“我”和睦相处的过程,说明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道理。学习这篇课文的关键在于读懂“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这句话的意思。它不仅是全文的核心,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和教师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我和同事们经历了艰难的磨课过程。
一、基于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教学
在初次试讲的过程中,我没有完全走出以分析课文主要内容为主的误区,以下是《珍珠鸟》第一课时的部分课堂实录。
师:自由读课文4—7自然段,思考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生1:第4自然段主要写珍珠鸟由怕“我”到喜欢“我”的过程。
生2:第5自然段写珍珠鸟很喜欢和“我”在一起,很晚了还舍不得离去。
师:从文中对珍珠鸟的描写,你看出了什么?
生3:开始珍珠鸟对“我”不放心,后来见“我”不伤害它,于是胆子慢慢大了,敢和“我”玩了。
生4:作者很喜欢珍珠鸟。
评析:从上面的教学实录可以看出,教师把教学的侧重点放在了教内容方面。在这里,教师对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的关注高于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的关注,因此,学生难以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和珍珠鸟之间的友好,教学难点没有得到有效的突破。
二、基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
在第二次试讲时,结合第一次授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和同事们商量以后,就部分内容做了改动,觉得让学生抓住文中的具体语言进行教学将有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于是有了下面的课堂教学。
师:自由读课文4—7自然段,找出描写珍珠鸟活动的句子,把它画出来,并且思考从这些语言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1:从“起先……随后……渐渐的……后来……”这些语言描写中,“我”感受到珍珠鸟逐渐对“我”放心了。
生2:“我”写作时珍珠鸟落到“我”的肩上睡着了。正是因为作者和珍珠鸟之间彼此信赖才形成了这美好的画面。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3:珍珠鸟喜欢“我”,“我”爱珍珠鸟。
师:请大家带着喜爱之情把这几段话再读一遍,感受一下他们之间的信赖。
评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效地培养了概括能力、感悟能力,同时情感得到了熏陶,较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不过,在教学中,仍存在一些不足: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做到大胆放手,牵着学生走的现象仍然存在,学生独立自主阅读的意识不强,教师也缺乏对语言品味的具体指导,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和理解大都停留在浅层。
三、基于学生独立自主阅读的教学
第二次讲课结束以后,教研组经过评课讨论,认为这节课较第一节课在学生活动以及阅读能力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整个课堂教学还是围着教师转,教师让学生做什么,学生就做什么,课堂显得沉闷、无趣,缺乏活力。于是,我们决定在第三节课上把学生的自主阅读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式,让学生自读自悟,自主阅读。
师:自由读课文4—7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在旁边做好批注,写上自己喜欢它的原因,并在小组之间交流。
生1:我喜欢“起先,这小家伙只在四周活动……一会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飞来飞去……一会儿落……一会儿神气十足……一会儿撞……”这两句,作者把珍珠鸟的机灵活泼写得很形象。
生2:我从“它先是离我较远,后来一点点靠近,蹦到……俯下喝茶……”这些地方看出它很可爱,并且和“我”是慢慢亲近起来的。
生3:“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从这,我看出小动物是有灵性的,你对它好,它也对你好。
师:作者和珍珠鸟之间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4:他们彼此信赖。
评析:在这节课上,学生能够独立阅读,主动思考,并且能够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抓住重点词语进行品味、欣赏、理解、感悟,把独立阅读、自主阅读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充分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不仅关注文本的内容,更关注文本的语言,在语言品味、感悟的基础上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通过磨课,我和同事们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顺利实现了由“教教材”到“用教材”,由“教内容”到“教阅读”的转变,并且使学生学会了自主阅读、独立思考。
“教教材”是“用教材教”的基础
语文教材的载体是课文。课文具有积累作用,包括语言文字的积累、语文知识的积累和文化的积淀。进行语言文字的积累,必须从一篇篇文章中得来。将一些脍炙人口的好文章背诵下来,将优美的词句记忆在心里,学生就会觉得满腹经纶怎么都好办。课文中语言文字的积累作用,必须依靠教师和学生对课文的感受、理解和记忆来实现,即所谓“教教材”。
在课文中,还蕴含着大量的语文知识,包括语言和修辞知识、作家作品常识、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听说读写的方法。学生学习这些文章的目的,就是要了解、掌握它们,增长自己的语文知识,扩展自己的视野。这些内容的获得,也必须依靠教师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来实现,这同样是“教教材”。
课文作为语言文化的重要载体,负载着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悠久文化传统和深厚的人文内涵,是阅读的价值所在。而文化的熏陶,只有在与课文的亲密接触中才能实现,这时,同样要求教师“教教材”。
教材中的课文还具有示例作用,包括阅读示例和写作示例。课文以其鲜活的状态告诉学生,如何选择材料,如何谋篇布局,如何遣词造句甚至如何修改成文。学习课文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掌握它的内容,更是为了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同类文章的阅读或者写作规律、规则。这要求教师把同类文章的阅读或写作的方式方法教给学生,这是典型的“教教材”,应成为“用教材教”的坚实基础。
“用教材教”是“教教材”的超越
“用教材教”十分重视挖掘教材资源,拓宽、延伸知识建构。活用了教材,教学就实现了从课内到课外,从点到线再到面,从已知到未知的延伸。因此,教师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做教材的主人:既遵循于教材,又不囿于教材;既要凭借教材,又要跳出教材,超越教材。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教学唐诗宋词。教学唐诗宋词,不只是要学生知道什么是唐诗宋词,也不只是要学生会背几首,而是要让学生懂得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去读唐诗宋词,并体悟它的表达方法与技巧,感悟汉语言文字的美妙与魅力。只有让学生悟到“如何读”“怎样写”,让学生具有“吸收”和“表达”的能力、兴趣,产生“质”的变化,那才真叫“用教材教”,那才真叫“拓展延伸”。
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教师心中要有原则、目标,教材才能为我所用,才不止于“教教材”。这涉及到教师角色的转变。
“用教材教”,要求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根据自身的实践与研究,自主地领会、探讨课程与教学,把教材作为一种重要的“中介”加以利用的教学行为。教师的作用不仅在于钻研教学方法,还包括对教材的“深加工”,对教材的理解与创造。教材只是为教学活动提供一种知识上的线索,为学习提供引导和参考,而教师的理解、处理、驾驭和超越教材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在这种理念下,教材是一艘知识之“舟”,是一座能力之“桥”,是一个心灵洗礼之“池”。“用教材教”是一个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它立足于学生的认知与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本质特征。
“用教材教”还要求教师注意教学知识的延伸与开发。所谓“教学知识的延伸”,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就学生感兴趣且能够探究的学习内容,组织学生深入研究,利用课上课下的资料搜集、观察实验、走访调查等,使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刻,问题解决得更为透彻,以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所谓“教学知识的开发”,即要求新课程教学应突破传统意义上的教材教学,必须注意开发与利用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比如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设施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遗址遗迹、教育基地、文化遗产等各种丰富的自然、历史和社会资源;积极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不但要让学生善于利用互联网的资料、信息,还要学习制作、设计各种与教学有关的电子作品,等等。
学生最有价值的财富是一种积极的态度。语文阅读改革要发挥学生的这种价值,就要让学生积极地拥有阅读过程,自主地拥有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应用语言的权利,使生命活力在教学过程中尽情展现,从而使学生成为阅读教学的真正主人。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辩证统一
“教教材”和“用教材教”虽然存在表面的矛盾,却并不是绝然对立的,相反它们是辩证统一的:“教教材”是“用教材教”的前提;“用教材教”是在“教教材”得到实现后,才有必要展开,进而发挥其作用,体现其价值的。
新课程的“一纲多本”打破了“扣纲依本”的教学格局,这让教师创造性地教学成为必然:教师可以根据本地、本班级的情况,有选择地使用教材;教师可以根据本地的资源和环境,对教学内容加以改造;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标准》的理解,设计新的活动方案。这样使教学活动以教材为基础,但不囿于教材,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地从课内外丰富的课程资源中获得情感体验、生活经验,丰富生命的内涵,提高综合素质。
教学不只是对课程的传递和执行,更是对课程的创造与开发。教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开发、整合教学资源的意识和能力,改变自己的定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它以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为前提,以给师生准确定位为根基,教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要与学生亲密接触,融入学生的学习中,这样才有资格做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引导者、诱导者、辅导者。
课改后课堂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教师不仅仅只关心教材,不仅仅只关心自己怎么把“书”教好,整个教学过程的着眼点始终在学生,包括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知道些什么,在实际生活中有过怎样的体验。“用教材教”更讲究授课的策略,学生都知道的,教师不讲;部分学生知道的,也尽量让懂的学生去说给不懂的学生听,而不是由教师来讲。课堂不再是教师的“讲堂”,而是学生的“学堂”,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互帮互学。就是学生都不懂的内容,也不是由教师“灌”,而是组织“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学习,进而把达成语文教学目标的途径立体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教材这根“红线”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完整地学习。学习过程一般包括感知、理解、巩固和运用四个环节,语文学习也不例外。如:在《沁园春·长沙》的教学中,应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学,使其习过程完整化。具体如下:
这样利用不同的课文反复地进行完整的学习,使学生积极感知,主动理解,巩固知识,迁移运用,逐渐掌握基本的学习过程,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使教学逐步进入自主探究的轨道。
教师更要用教材这根“红线”指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了解语文学习的规律,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如在高三总复习阅读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尽快寻找文章段落中提示重要信息的关键词、关键句。何为关键词、关键句?通常出现在文章的什么位置?有何标志?一连串的问题接踵而来,为解决这一规律性的问题,教师可选择几篇有代表性的文章:《长城》(2001年高考试题),《我与地坛》(高中语文第二册)写景片段,《门》(2002年高考试题)来设计完整的问题,进行引导。
先让学生快速阅读,整体感知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主要的表达方式。学生得出结论:《长城》一文古今对照,对长城的过去与现在做出客观的评价,赞扬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自信;《我与地坛》一文集中笔墨描写了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的景色;《门》一文则具有象征意味,揭示开门及关门所蕴涵的人生哲理。
再次设置三个问题:《长城》一文中对长城的过去与现在做出的评价是什么?《我与地坛》中景物的具体特点有哪些?《门》一文所蕴涵的人生哲理有哪些(均用原文做答)?学生思索解答(答案略)。
再一次发问:这些关键句有何特点(表达方式,在全文或全段中的作用,位置)?关键词一般为何词性,在句中做何成分,起到何种作用?
最终得出答案:关键句一般为议论,抒情的句子,能揭示全文或某一段的中心内容,起到总起、总结、过渡的作用,一般出现在首段、末段或段首,段末,有时会单独成段;关键词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或副词,是句子的谓语或修饰成分,往往起到揭示事物情态(动态、静态等)特征的作用,有时会在文中重复出现。
所谓的“教教材”就是照本宣科,按照课本给定的内容展开教学,教材上有什么,教师就教什么。所谓的“用教材教”,就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展开教学,不仅传授教材上有的,还能揣摩编者的意图,对教材上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拓展教学,甚至能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重组教材。笔者认为,“教教材”有三种境界:一是教教材上的知识、方法、技能,此为一般境界;二是根据教材设计意图,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去教教材,此为较高境界;三是教教材的思想、精神、灵魂,此为最高境界。作为一线教师,首先应该学会“教教材”,在对教材有了整体的了解和把握之后,才有可能实现“用教材教”。那么要怎样做才算是会“教教材”呢?笔者认为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要理清教材的前后联系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小学数学是按照数学的科学体系和小学生认知发展顺序建立起来的统一体,其中的数、量、形和应用题等方面的内容都有密切的纵横联系。因此,教师钻研教材和进行教学,不仅要研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更要研究这部分内容与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要熟悉相邻年级的教学内容,甚至要熟悉整个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到所要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在怎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怎样为后面所要学习的内容做好准备的,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沟通新旧知识的纵横联系。
要正确把握所教内容的重点、难点
由于小学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很强,知识的链条节节相连、环环相扣、旧里藏新,又不断化新为旧,纵横交错,形成了知识网络。因此,教师应该对自己所教学科课程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这样,教教材时才能把握好教材的位置与轻重。数学教学的难点存在于教学重点之中,是因为学生原有数学认知基础与新内容之间有矛盾而导致的。要想在教学中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首先要立足于教材,从知识结构上,抓住各章节和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要弄清教材的编写意图
任何一个版本的教材都是教材编写人员反复研究的结果。因此,在教学之前,教师应该读懂教材,弄清楚教材的编写意图,这样才能设计出合理的、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教学过程。读懂教材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个是显性层面的知识脉络,一个是隐性层面的数学思想方法。显性层面的知识是教学的载体与结果,隐性层面上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实施教学的着力点。当教师读懂了所教教材的内容时,教教材才会轻车熟路,游刃有余,才能保证所教的知识正确、扎实。
要研究例题背后的价值
“用教材教”是对“教教材”的一种超越,当教师具备了教教材的能力,同时又具备了分析、比较、重组教材的专业水平,这时候才能上升到“用教材教”的层次。笔者认为,教师在“用教材教”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要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问题,不论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水平选用教材,并对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取舍或调整,使教材内容和教学活动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其次是处理好形式与内容的问题,教师不应该过度追求形式上的创新,而忽略数学的本质。最后是要处理好个案与整体的问题,“用教材教”对任何教师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用教材教”可以先从一些典型课型入手,通过一个一个案例的积累,形成阶段性经验。
总之,“教教材”与“用教材教”并不是水火不容的两方面,它们之间是基础与发展、前提与提升的关系。一线教师只有正确地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完成从一个熟练的教书匠到专业化教师的华丽转身,才能确保新课程理念真正转化为教学行为。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小学)
一、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的实践探索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绝不能将“教教材”作为教学的唯一方法。一旦教师完全依赖于“教教材”的教学方式, 就会限制学生的思维, 严重阻碍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因此, 教师要在使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创造, 将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与自身的教学特点进行有机结合, 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以及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从而将教材的效用发挥到极致, 彻底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
1. 教学实践中要注重重组和延伸
用教材教的重点就是要注重知识的重组和延伸, 即按照课本———读本———课外选文的思路来进行教学设计, 在此基础上将课本知识及课外知识进行重组, 以此来进行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完善。下面笔者就此进行了举例分析,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以话题进行重组。在浙教版义务教育中的语文教材中有一篇组合课文———《题临安邸》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两首诗系“感时”之作, 这两首诗记叙的是同一个话题, 将它们重组后形成一个新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将这两首诗进行联系、比较和整体揣摩, 更有利于学生品味诗句, 领悟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从而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
(2) 以情感进行重组。随着时间的推移, 我们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对我国老一辈革命家的尊崇越来越淡薄, 这一点在进行《别了, 我爱的中国》《一夜的工作》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就有充分的体现, 因而, 我们可以向学生推荐《詹天佑》《刻骨铭心的国耻》《军礼》等课外文章, 以此加深学生对于情感的领悟。
(3) 以作者进行重组。如开展关于著名的古代诗人“李杜二人”以及现代作家叶圣陶、老舍等作者的综合学习, 能够更全面、深入地与学生展开心灵的沟通及情感的交流。
关于语文教学知识重组的思路不止以上三种, 还有题材重组等方法, 因而在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 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具体重组, 以便教学的顺利展开。
2. 整合与提升
整合与提升指的是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机整合, 从而实现对学生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及综合学习等能力的整体提升。
(1) 锁定主导线索。在新课程理念基础上, 有效引导学生自主、能动学习, 使学习目标实现有机整合。笔者对现代教学的本质、学生学习的动机及需求的触发和提升进行了整体分析, 并总结了“以重点字词为突破口, 进行语言本体学习和情感激发”的教学思路。这一思路不仅体现了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实现其能力及情感上的“理想意图”的期盼, 同时也代表着教学实践的主导线索。
(2) 更新学习目标。更新学习目标也就是对学习目标进行分解后再对其进行整合, 以此不断完善学习目标, 它是基本思路的具体化表现。例如在进行《题临安邸》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两首诗的教学过程中, 学习目标涉到对其写作背景的了解、重点词句的理解以及古诗所描绘的意境的体会和正确处理由此而生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容,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
(3) 将学习内容具体呈现出来。把所需教授知识的结构与作用进行处理与定位, 使其更清晰明了, 具体步骤如下:合 (哪些是一样的?) ———分 (你看到了什么?) ———合 (你想说些什么?) 。把教学模块与所需教学的知识利用主导意识对学生进行教授, 让学生参与其中, 而不是被动地照教材进行填鸭式教学, 这就是“用教材教”的表现。
二、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的策略定位
1. 可以使得学生求知欲望得到提高
众所周知, 欲望是激发人们进步与努力的动力, 学生亦不例外。所以, 老师在进行教学时, 要注意根据教材与教学内容创造出不同的教学情景, 勾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然后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 转变为主动地探究掌握知识。值得注意的是, 不能过于刻意地追求创造教学情景时, 设置一些毫无关系的情节, 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
2. 可以使学生已有的经验与知识得到发挥
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 语文学习的基础是学生已有的经验与知识。因此, 在进行语文教学中, 老师设置教学情景与知识资料要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与知识为基础, 指导学生找到学习的切入点, 从而把新的知识加入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
3. 可以深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体验与感悟
学生要学习好语文知识, 内心的体验与感悟是必不可少的。让学生学习好语文知识, 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能自主体验与感悟。所以,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 老师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实际情况, 构建能让学生亲身体验的语文教学活动, 从而达到让学生能亲身体验与用心感悟的教学效果。
4. 可以搭建起学生自主发展的平台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语文, 不同的人在语文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一理念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个体发展差异。如何达到这一效果, 这就需要老师引导。语文老师在进行教材预案阶段时, 要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实际情况为基础, 在预案教学阶段要能充分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与实际情况, 进而掌握实际教学效果, 并且了解到可开发的课程资源, 针对实际情况, 及时做出调整。
三、结语
教材本身就是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 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生活中弥足珍贵的材料。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充满智慧的学科, 语文教学不能缺少智慧、缺少思想、缺少人文关怀。因此, 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本, 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张扬个性, 敢想敢为, 自主学习, 充分发展, 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感受到自己潜在的力量, 从而走上成才之路。
【“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推荐阅读:
用不是什么是什么造句10-05
巧用教材材料 盘活课堂教学10-08
不是工伤证明11-08
我不是傻子11-15
尊严不是特权11-28
溺爱不是爱反思06-12
好老师不是什么07-11
不是奇迹高二作文11-17
“口号”不是经营理念06-01
寂寞,不是因为一个人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