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的小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24-07-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曼谷的小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4篇)

《曼谷的小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五册第二十九课《曼谷的小象》。

【教材分析】

叙述了在泰国首都曼谷附近的公路上,泰国妇女阿玲指挥她驯养的小象帮助中国司机把汽车拉出泥坑,并把车冲洗干净的事情。

曼谷的晨雾色彩斑斓,瑰丽动人;小象乖巧。聪明。善解人意;阿玲更是朴实、善良。乐于助人。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体会阿玲的朴实、善良的心灵美。每个人都是特定文化遗产影响下的人。阿玲。也有她特定的文化背景。教师和学生要一起拓展教材资源,积极搜集、查阅资料,初步了解泰国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把教学活动变为一次文化活动。

本文情景交融,给人以美妙、温馨的感觉。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通过情境美读。体会丰富的语言内涵。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泰国的曼谷这座异国城市很陌生。查阅资料是一项重要的预习任务,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有关的书籍。三年级的学生。其生活经验也较丰富。平时做过很多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教师要提炼学生的经验。让学生把自己做过的、感受到的表达出来。使他们在学习中感到亲切。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23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字。主动积累喜欢的词句。

2.读愉课文,了解小象的聪明、乖巧;领会阿玲朴实、善良以及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从中体会语言文字丰富的内涵。

4.培养学生探究异国风情的兴趣以及小组合作学习、资湃共享的愿望。

【教学准备】

教师:有关泰国曼谷的文字图片资料。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资料。熟读课文。作批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学生谈象,揭示课题(课件出示大象的图片。)

1.联系生活见闻交流:见过大象吗?在哪里?你了解关于大象的哪些知识?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象的课文。

板书课题:曼谷的小象

(二)介绍曼谷

1.学生以组为单位介绍。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出搜集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2.教师总结。泰国是东南亚的一个国家,首都是曼谷,位于我国的东南部。是一个美丽的热带国家。泰国盛产大象。驯象常常为主人劳动。

(三)学习第一段(出示曼谷郊外风景图、第一段文字。)1.读句子。从“延仲”这个词语中能想象到什么?

2.配乐指导朗读,学生评议。

【设计意图】:

学生对曼谷非常陌生,对人象的认识也大多是表面的形态认识。通过让学生课下查找有关曼谷和小象的资料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帮助学生认识到小象的聪明乖巧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课文第一段。将优美的语言文字穿插在欣赏美丽的图片中学习。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激发对曼谷的向往之情。

二、初读课文

(一)指名读课文

(二)自由读课文思考:在这座美丽的城市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提示:我们的车在路上遇到了什么困难?谁来帮助我们反结果怎样?引导学生把意思说完整。)

(三)质疑问难1.小组讨论2.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预习中批注的问题。细小浅显的问题在学生提出后马上解决。通过集体交流。将学生集中提出的问题在下而的理解课文中相机处理。

三、理解课文

(一)学习二、三段

1.自由读。思考:读了这两段。能体会出什么?

2.理解词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并利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颠簸”、“坑坑洼洼”的意思。

(2)抓住二几个人”。引导学生体会出要弄出陷入泥坑中的汽车。困难很人。

3.乎行名读课文。学生评议。

(二)学习五、六、七段1.于行名读课文。

思考:阿玲是怎样指挥小象的?小象是怎样做的?标出动词(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掀”、“撬”等词的意思)。

2.体验。同桌表演阿玲指挥小象拉出汽车的动作,引导学生体会出阿玲折挥的简单、小象拉车的轻松。

3.朗读感悟。

(1)指名读课文。想一想。阿玲和小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交流平时做的好人好事,谈感受,体会出助人为乐是高尚的行为。

(3)出示第四段。

①配乐朗读。

②自由读。找出喜欢的词句小组交流。

4.讨论:为什么小象那么听话乖巧?为什么阿玲几个简单的指挥动作小象就明白了(学生分成小组。运用搜集到的有关泰国驯象方面的资料,多方面、多角度思考)?

【设计意图】:

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交流自己做过的好人好事。能使学生和课文中的阿玲产生共鸣。体会到助人为乐的快乐,认识到助人为乐是高尚的行为。把教学活动还原为儿童的生命活动。用生活来教育学生。

四、总结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喜欢曼谷吗?如果你是一名导游。

你会怎样给游客介绍曼谷呢?

2.你还想知道曼谷和象的哪些事?课下分成小组继续探究。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模仿导游介绍曼谷的美丽景色、善良的人民、乖巧的大象。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完课文,并不是一个句号,而是一个问号。进一步激发学生自己研究学习的兴趣。

【教学反思】

《曼谷的小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2

一直以来, 新课的第一课时教学是大家研究的重点, 甚至复习课的研究也很多, 而第二课时的教学研究要少很多, 我想, 知识点的掌握绝不是良好的开端和总结就能解决的, 知识的拓展和深化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案例描述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找规律”第二课时。

课堂教学:

1. 引入

师:昨天老师带领大家做了一个小游戏, 很好玩, 还想做吗?我们来玩一个记忆小游戏:一会儿屏幕上会出现两行数字, 男生记上面一行, 女生记下面一行, 数字显示的时间只有5秒钟, 看谁记得最准确。开始!

课件显示:男生138946572146

女生110110110110

师:谁记住了?说说看。

女生反应活跃, 纷纷举手, 报出数字;男生议论纷纷。

师:我发现, 我们班的女生很了不起, 举手的特别多, 而且记得很准确。好像有些男生有点意见, 有什么意见不妨说出来。

生:不公平, 我们男生的数字很乱, 不容易记, 而女生的数字有规律, 看一眼就知道了。

师:我们重新来看看。 (课件显示)

师:确实是这样, 下面一行数字排列得有规律, 所以女生很容易记住。如果我们发现了事物中的规律, 就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 这一节课, 我们继续通过找规律, 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板书)

(制造冲突, 用知识解决冲突,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例2

动物学校, 猴子老师正在给兔子班上跳高课, 一共有18只兔子参加, 仔细观察, 你有什么发现?

生:一组3只兔子, 1只灰兔子, 2只白兔子。 (显示)

师:非常好, 如果18只兔子都按这样的规律排列,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第18只兔子是什么颜色的?

师:这个问题谁能解答?

生:白兔子。

师:你怎么知道?

生:18除以3商是6, 没有余数, 那么第18只就是每组中的最后一个, 所以是白兔子。

师:非常好。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有几只灰兔子?有几只白兔子?

师: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 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显示)

师:要想知道有多少只灰兔, 首先要知道什么?

生:多少组。

师:怎么解决?

生:18÷3=6 (组) 。

师: (板书) 为什么这样列式?

生:一共有18只兔子, 每组有3只, 有6组。

师:求出6组, 有什么用呢?

生:可以知道灰兔子有多少只。

师:怎么求?

生:6×1=6 (只) 。

师:前面的6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后面的6表示什么?

生:前面的6表示有这样的6组, 1表示每组中有1只灰兔子, 后面的6表示有这样的6只。

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 我们是怎么样求出灰兔子的只数的?

生:……

师:白兔子的只数怎么求呢?

生:6×2=12 (只) 。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有6组, 每组有2只白兔子, 所以6×2=12 (只) 。

师:非常好。

(这部分教学承上启下, 前一问题是上节课的内容, 后面的问题是本节课的重点。)

3. 试一试

师:如果把18改成20, 有20只兔子。能解决这一问题吗?

生:能。

师:独立完成, 做在作业本上。

巡视。

师:大家都完成了, 怎么做的?

生:汇报:20÷3=6 (组) ……2 (只)

师:这两个算式不太一样嘛, 你能说说这个算式的意思吗?

生:有余数2。

师:余下的两只兔子在第几组?

生:第7组。

师:这两只兔子是什么颜色的?

生:一灰一白。

师:你怎么知道?

生:每组中第一只灰兔, 第二只白兔。

师:非常好。6×1求的是什么?1指的是什么?

师:白兔子的只数呢?

师:我们在求灰兔子和白兔子的只数时, 出现了余数, 这个时候, 就需要我们睁大眼睛, 搞清楚余下来的是什么兔子。

师:如果有100只兔子, 大家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比100只更多呢?

三、案例评析

“凤头, 豹尾, 猪肚子”是对好文章的形容, 这句话对教学同样适用, 虽然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但只有良好的开端是远远不够的, 一个知识点的掌握是连续的, 从认知到深化, 再到升华。数学教学的第一课时历来受到大家的重视, 甚至复习课的教学也一度是研究的热门, 而“猪肚子”的研究却很少, 第二课时的教学需要有一个清晰的定位, 这一节课是一个尝试。

本案例是五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找规律”第二课时的一部分, 主要是“例2”和“试一试”。

课后反思自己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有值得庆幸的地方, 也有需要改进的方面。通过上一节课的教学, 学生已经对排列中的规律有了逐步的了解, 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 能根据提供的总数, 计算出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本节课我本着“扎实、有效”的原则, 力图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体现数学和生活相结合, 且面向全体学生来设计教学, 力促知识的深化。

1. 关注新旧知识联系, 感受数学价值

在引入环节, 通过一个记忆小游戏, 提起学生的兴趣, 同时学生也意识到, 生活的数学是值得研究和发现的。本课不管是例题材料的选择, 还是练习设计, 均来自学生身边的喜闻乐见的事物, 如“兔子跳高”,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 又用于生活”, 激发了学生的极大热情和兴趣。

2. 关注数学方法的渗透, 学会数学思考

“数学学习不应始终在经验上徘徊, 而应是不断地从生活背景中提炼数学信息、揭示数学规律、优化或重组认知结构的过程, 即数学化的过程。”本节课围绕一个例题展开分层次的研究, 由18只兔子延伸到20只兔子, 从没有余数到产生余数, 由简单到复杂。知识从认知到深化, 在大脑中放大并逐渐清晰, 从20只到更多, 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从“有限”到“无限”, 让学生轻松地体会“无限”的数学思想。

评《曼谷的小象》 篇3

评《曼谷的小象》

清新明快,淡雅平实――赴厚得路小学听《曼谷的小象》评《曼谷的小象》一、 相得益彰,各尽其妙“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韩愈之述颇有启示。小学语文学科的知识虽然包罗万象,但必有知识的内在联系的规律和精华所在。昨天下午前往厚得路小学听了梁存艳老师上的三年级29课《曼谷的小象》,感触很深的是这节课像一首清新明快的歌,也像一幅淡雅平实的画,并没有激越高元。也没有绚丽多彩。在教学中老师运用了教材进行全方位的语文素质教育,相机穿插语言文字训练,有意地让学生尝试自渎,是这节课设计的成功之处,令两者相得益彰,各尽其妙。比如:朗读“在曼谷近郊,绿油油的.和田和点缀着淡紫色野花的草地,一直延伸到海边”。从读中理解、感受“延伸”,意思是延长,伸展。二、 激情教学,自渎自悟在整个教学中,教师都带着饱满而稳定的激情教学,用自己的兴趣去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因此文章的板书都是学生自渎自悟后,用精炼的词板书在黑板上的,也就像老师自己说的那样,让学生露一手。三、 抓住重点,引导体会在教学中梁老师抓住万山之中的主峰让学生从文中去寻找美,发现美,感觉美。在上课开篇就明确地告诉:学生:“光知道文章内容可不行,故事背后还藏着东西,要想知道藏着什么,就要认真地去想一想”。因此,抓住重点,体现教学的力度、内容、训练。总之,润物无声,教师在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从文章中寻找、发现、感觉美,但在如何欣赏美上还欠火候,不一定采用直观的图片、画面,可在理解力词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品读。

《曼谷的小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第5-7自然段。 (2)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参与自主互动式课堂教学流程,体验有效学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思想感情,体悟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第5-7自然段。 (2) 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教学准备: (1) 学生收集天鹅的资料图片。 (2)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一)请大家欣赏天鹅图片。

(出示)谁能说说天鹅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天鹅有着美丽的外形,是纯洁高雅的象征。)

(二)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概括地告诉大家斯杰潘老人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过渡:有一年春天来得特别早,一群天鹅从南方飞回来了。突然,寒潮降临,北风呼啸,湖面又上冻了。怎么办?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发生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天鹅的故事(板书课题),让我们真正走进天鹅的世界去了解天鹅的故事。

(设计意图:学生的资料交流,引发出对形美、神美、群体美的天鹅的关注,为学习本文作了情感铺垫。教师富有激情的话语,将学生带入意境之中,一个“怎么办?”引出震撼人心的故事,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感受,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开启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闸门。)

二、精读课文,入情入境

(一)直奔结尾,设置悬念。

对面近在咫尺的一大群天鹅,手里端着一把子弹上了膛的猎枪,作为猎人应该毫不犹豫地对准天鹅群开枪,但是他最后有没有这么做?(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让生读)

师:究竟是什么深深打动了斯杰潘老人的心,使他30年来一直把猎枪挂在墙上,从此再也没有去打猎呢?请同学们细细默读课文,到字里行间寻找原因,在课文中做些批注。

(二)读中体味,品词析句。

1. 找到写“天鹅的故事”部分,朗读并体会: (1)有感情地朗读,试着描述自己在朗读时所表达的情绪。(2)比较其他同学的朗读带给你的不同感受。

2. 你认为这个故事哪些地方最能打动你,让你的心为之一颤呢?(用“读———说”的形式交流。)

3. 品析中指导: (1)加提示语朗读,演示出天鹅的“腾空而起”、“重重地扑打”,表现出力度。(2)同学们都已经看清楚了老天鹅的举动,那么,你们明白老天鹅这一系列行动的意思吗?(3)推敲两个比喻:———为什么说老天鹅“像石头似的……”?天鹅那般美丽漂亮,这种比喻恰当吗?———镜子般的冰面说明什么?(4)体验:请学生用自己的右手象征那只老天鹅,随着课文的内容,高高地举起,重重地落下。请学生说说自己的体验。(痛)再来一次,(更痛)———体验老天鹅第二次、第三次……撞击冰面的情景,进一步理解老天鹅的勇敢和顽强。(5)想一想,假如你是其他的天鹅,当你看到这只老天鹅从天上落下来撞击冰面时是怎么想的?当他们第二次看到老天鹅撞击冰面的时候他们又怎么想?当他们看到老天鹅第三次撞击冰面,冰面上出现了裂痕,还有满冰面的羽毛和鲜红的鲜血的时候,他们又怎么想?他们被感动了———他们也加入了撞击冰面的行列,而且鼓舞着,叫喊着。(6)高高飞起,又重重落下的老天鹅,犹如一块石头,你觉得老天鹅和石头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

重———石头重。它是如何让自己变得和石头一样重的?(老天鹅腾空而起,利用下落的冲力,重重地扑打,力量是巨大的)这真是一只聪明的天鹅,无畏的天鹅。硬———石头硬,天鹅也硬。孩子们,身体硬,但毕竟老天鹅是血肉之躯呀,到底是什么比身体更硬呀?(精神意志硬)什么样的精神,什么样的意志?(顽强不屈,不向命运低头,坚决破冰的意志)无情———石头是没有生命的、冰冷的、无情的,那老天鹅呢,难道也是无情的?(对冰面无情,对无情的命运无情,对自己无情)但对谁却有着火一般的情?(对同伴,为了天鹅群的生存,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4. 提升感悟。 (1)读到这里,你觉得这沉重的一击又一击里包含着老天鹅的什么呢?根据学生感悟,相机板书,并追问:饥饿、勇敢、顽强、意志坚强、强烈的求生欲望、生命希望……(2)这样饥饿、勇敢、顽强(指板书)的天鹅,能打动老人的心吗?老人对天鹅动了什么之心?(板书:同情怜悯)。(3)大家发现故事中的这段话整理成了是什么?(是一首诗)。老人的心就是这首诗内在的韵味,这份同情与怜悯,这份诗的韵味,该怎么吟出来吗?(4)想起曾经打野鸭,打天鹅,打猎的一幕幕,老人又动了什么之心?(板书:后悔,自责,惭愧,内疚)再品读。

(设计意图:反复吟读,近距离接触文字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老人的内心感受,使学生入情入境,沉浸其间。)

三、回读结尾,升华主题

引读结尾过渡:“是啊,多么可爱的鸟儿啊,当时老人离它们才……再也没有动过。”

1.整整30年过去了,这枝猎枪还是一直挂在墙上,它好像在无声地告诉我们什么呢?

2.从“鹅”字的演变,感悟文本主题:以前这个字是这样写的,“我”字在上,“鸟”字在下,好像人骑在鸟的身上,对鸟很不尊重。其实人和鸟是平等的,现在这样的写法已经废除了,是这样写的,“我”字在左,“鸟”字在右,这就是现在的“鹅”字写法。

(设计意图:回读结尾,由“鹅”字的古今演变,自然而形象感悟文本的主旨,使学生印象深刻,使教学简洁有效。)

【《曼谷的小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小象日记读后感06-26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小象消防员》06-08

上一篇:日间照料中心消防安全制度下一篇:2018科学启蒙 尔雅答案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