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

2024-10-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唯物史观(推荐8篇)

唯物史观 篇1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A、生产关系B、血缘关系C、思想关系D、法律关系

2、社会运动的物质基础是

A、自然环境

B、阶级关系

C、生产方式

D、从事物质生产和自然生产的人们的总和

3、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斗争的焦点是

A、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D、历史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

5、社会规律的特点是

A、同自然规律一样自发实现

B、与自然规律不一样有其阶级性 C、客观的,但要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才能实现

D、主观的,因为它的实现不能脱离人的自觉活动

6、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A、劳动技能

B、科学技术

C、生产管理

D、生产工具

7、生产关系是一种

A、物质利益关系或经济关系

B、思想关系 B、血缘关系

D、经济区域关系

8、在生产关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人们有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 C、分配关系

D、消费关系

9、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中起核心作用的是

A、政治法律思想

B、道德规范

C、文学艺术

D、哲学思想

10、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是

A、劳动者

B、劳动资料

C、劳动对象

D、科学技术

11、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问题是

A、政治法律制度

B、国家政权类型

C、国家

D、军队

12、社会意识就是

A、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

B、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 C、人民群众的意识

D、一切意识因素和精神活动的总和

13、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C、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

D、劳动者与剥削者的关系

14、生产关系包括多项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产品的分配方式

B、商品的交换方式

C、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D、资本的组织形式

15、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 A、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B、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它具有相对独立性

D、它具有历史继承性

16、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A、自然科学、道德、宗教

B、技术科学、哲学、艺术 C、政治思想、逻辑学、语言学

D、法律思想、哲学、宗教

17、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

A、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

B、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机关 C、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中枢

D、协调资产阶级内部利益的民主机构

18、区分社会制度性质的根本标准是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

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

D、国家政权的性质

19、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A、资本主义私有制

B、资本主义国家制度 C、资本主义政党制度

D、资本主义法律制度

21、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A、政党

B、国家政权

C、法律

D、哲学

22、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

B、是否承认个人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C、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D、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这说明

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规定的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24、阶级社会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是

A、社会革命

B、阶级斗争

C、改革

D、生产力发展

25、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A、在阶级社会,受历史条件的制约

B、在社会主义社会之前受历史条件制约 C、在共产主义社会之前受历史条件制约

D、在任何社会都受历史条件制约

26、由于社会历史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着的人创造的,因此 A、社会规律是由人所创造的B、人们可以改造或消灭社会规律 C、社会发展规律只能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起作用 D、人的活动都体现社会规律

27、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

A、人的自身需要

B、人类的共同利益

C、人的自然属性

D、人的社会关系

28、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造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

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系

B、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C、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

D、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

29、社会形态是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的物质性表现为

A、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B、生产方式是发展的决定力量

C、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过程

D、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精神生活过程 E、社会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过程

2、在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存在”的有

A、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B、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 C、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D、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 E、规范人们实践活动的法律制度

3、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

B、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C、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

D、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 E、实践是人类社会和人的存在方式

4、生产力的客观性在于

A、它是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物质力量

B、它是前人实践活动的客观结果

C、它是当代人的实践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出发点

D、构成生产力的诸要素是物质的、客观的E、它是一种纯粹的自然力量

5、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是

A、二者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互不相干 B、人的自觉活动受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 C、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得到实现

D、人的自觉活动可以改造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E、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被人们所驾驭

6、在人的意志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这一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A、任何人的意志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都等于零

B、任何人的意志对社会发展的总结果(合力)都起着作用,因而都包括在这个总结果(合力)之中

C、任何人的意志都不能改变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D、任何人的意志都必然合乎社会发展的规律

E、任何人的意志都只能受社会发展规律的盲目支配,而不能有自由

7、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

A、劳动

B、人口因素

C、地理环境

D、社会组织

E、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8、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是

A、反映社会存在B、建构社会存在C、维护或批判社会现实

D、控制社会活动 E、调节社会活动

9、生产关系的客观性的含义包括

A、它由生产力所决定

B、随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

C、它是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 D、它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E、人们不能对生产关系进行改革和革命

10、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 为

A、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B、它与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在发展上的不平衡性

C、它的发展往往具有历史继承性

D、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E、它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11、物质生活的生活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表现为

A、它是生产资料的谋取方式

B、它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C、它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D、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E、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12、社会意识是

A、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B、人的头脑中自生的C、绝对观念在头脑中的体现 D、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E、人的一种生理机制

1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因为

A、科学技术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生产技术渗透到现代生产力系统各类要素中去 C、生产技术对物质生产具有主导作用

D、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杠杆 E、科学技术可以一视同仁地为一切经济基础服务 14、18世纪,经济上落后的法国在哲学和政治思想领域方面取得的成就,超过了当时经济上先进的英国,这表明

A、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依赖社会经济

B、社会意识并不决定于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对应的 E、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15、政治上层建筑包括

A、国家政权

B、政治法律制度

C、政治法律思想

D、道德思想

E、哲学

16、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人类的历史归根到底是

A、劳动发展的历史

B、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

C、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 D、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

E、物质资料生产者活动的历史

17、社会存在包括

A、生产方式

B、国家 C、人口

D、地理环境

E、生产关系

3、社会的基本关系是指

A、生产关系 B、经济关系

C、交往关系

D、网络关系

E、物质利益关系

18、社会规律的特点

A、人自己活动的规律

B、人既是社会主体又是社会客体 C、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 D、不存在某种凌驾于人类实践活动之上的社会规律 E、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活动自觉性的统一

19、判定某种上层建筑是进步的还是落后的,主要是看它 A、是否与它自己的经济基础相适应

B、能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C、能否帮助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的巩固和发展

D、能否帮助它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 E、能否限制与自己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的发展 20、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表现为

A、生产力决定着人类自身的发展程度 B、生产力决定了阶级的产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 C、生产力决定着人的全面发展

D、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并进而决定了全部生产关系 E、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

2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因为它 A、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B、决定着社会经济结构 C、决定着社会政治结构

D、决定着社会意识结构 E、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22、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A、它能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技能

B、它有助于发现新的劳动对象和劳动对象的新用途

C、它物化为新的生产工具,促进生产率的提高

D、它有助于生产管理的合理化

E、它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

23、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主要表现为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直接改变生产方式

C、直接改变生活方式 D、直接改变政治结构

E、直接改变观念结构

24、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是

A、发现了社会上的阶级斗争,提出了阶级斗争学说 B、提出了人类社会史就是阶级斗争史

C、发现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只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D、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E、无产阶级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25、无产阶级正常的群众观点包括

A、满足群众一切需要的观点

B、相信群众的观点

C、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观点

D、对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E、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26、人的自觉活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A、社会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B、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可以摆脱既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C、人们可以认识、利用和驾驭社会规律

D、人们可以对社会发展的具体途径进行历史选择,通过不同的具体道路实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E、社会规律存在和体现于人们的自觉活动之中,人们的自觉活动只有在认识和遵循社会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得到顺利、有效的发挥

27、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没有

A、考查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

B、考查人们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

C、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D、看到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E、找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28、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表现在

A、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不受任何条件的制约

D、是社会历史变革的决定力量 E、每一时代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相同的

29、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不同点是

A、自然规律是由客观物质力量决定的,社会规律是由人们的思想动机决定的

B、自然规律没有阶级性,社会规律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C、自然规律是可以认识的,社会规律不可捉摸

D、自然规律是自发实现的,社会规律要通过人们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实现

E、自然规律存在于自然界,社会规律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人类社会之后才产生的,它存在于人类实践活动之中

30、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说明

A、人的本质是相同的 B、人的本质是与生俱来的 C、人的本质具有社会性

D、人的本质是发展变化的 E、不同社会关系的人具有不同的本质

31、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 A、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B、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C、社会发展促使人向着全面性的方向发展

D、社会发展丰富着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

E、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具有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

三、辨析题

1、“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2、“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所以历史事件可以重复出现。”

3、社会规律是客观的,所以社会规律不是人自己活动的规律。

4、“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5、“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

6、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

7、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

8、人可以自由选择社会形态。

9、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2、如何理解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

3、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分别起何作用?

4、如何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5、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6、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何在。7如何理解人的本质问题、五、材料分析题

1、在文明发展的问题上,如何认识下列不同的观点: 材料1 美国学者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认为21世纪是文明冲突的世纪,文明的冲突将代替经济、政治的冲突,成为冲突的主要形式。特别是基督教文明与伊斯兰文明会发生冲突,如果伊斯兰文明与儒家文明联合起来,西方基督教文明将会有灭顶之灾。材料2 美国“9。11”恐怖事件后,有些人将这一事件看作是文明冲突的开始。站在基督教文明立场上,主张十字军东征;站在伊斯兰文明立场上的,主张圣战。两方面立场对立。材料3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应该承认世界多样化的现实,“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材料4 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表明,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文明的形式不可能是单一的。请回答:

(1)分析材料1、2,说明文明冲突论的实质是什么。(2)比较材料3与材料1、2,说明二者观点的区别。(3)运用材料3、4的观点,说明文明发展的基础特征。

2、关于人的本性问题,我国古代思想家作过不同的回答。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 材料1 孟子认为,人皆不忍人之心。一个人如果没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就不能说是人。恻隐之心是仁的萌芽,羞恶之心是义的萌芽,辞让之心是礼的萌芽,是非之心是智的萌芽。有这四萌芽,懂得并把它们扩充起来,便足以安定天下;假如不扩充,便连赡养父母都不行。

材料2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生而好利,顺其发展,争夺生而辞让亡;生而有疾恶(排他性),顺其发展,残贼生而忠信亡;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顺其发展,礼义、礼法亡。如果放纵人的本性,顺其人的情欲,就必然产生争夺,破坏礼义,天下大乱。因此,圣人就用法规礼义教化引导人的本性,这样,才能出现辞让、符合礼义的行为,使天下得以治理。材料3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请回答:

(1)比较材料1、2、3,分别指出其不同观点。(2)材料1、2的合理和积极的因素。(3)试指出材料1、2的共同缺陷。

六、论述题

1、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对于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有什么意义?

2、试论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反作用的原理,并运用这一原理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3、试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迷信思想产生的根源以及坚持无神论的重要意义。

4、论述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决定力量的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5、试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原理,评述以下论断:你若喜欢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唯物史观 篇2

1 唯物史观是关系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在马克思理论当中,人的首个基本实践活动则为物质的生产活动。人类为了可以创造历史,一定要学会生存。可是为了生活,就要解决吃、穿、住、行等方面的需求。所以,首个历史活动则为生产符合这些需求的资料,也就是生产物质生活自身,所以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人们为了生活就要去完成。不难发觉,生产物质生活自身的社会实践,是所有历史的基准,也成为其他所有历史活动的必备前提。这也体现出,人类历史活动的首要意义,则为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成为了人们在执行物质生产活动过程的主要因素,生产关系受生产力所影响,生产力被生产关系所反作用,并且,生产力不发展,新的生产关系也就无法建立,即便在某些状况下创建起来也无法得到巩固。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形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加快了社会的前进步伐。正如马克思所言,不论是何种社会形态,在其所可以实现的所有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是不会消失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其物质存在环境中没有成熟以前,是不会产生的。

我国执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社会主义制度及社会主义改革,都是为了让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先进生产力持续取缔落后生产力的过程恰好体现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所以,中国共产党只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一定会获得长远的发展。也就是说,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社会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本质是相统一的。在全新的历史环境下,唯物史观也体现出时代特色以及发展的需求,在新的历史环境中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可以获得良好的应用及发挥。

2 唯物史观的创建是理解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先决条件

理解唯物史观创建价值,不仅关系到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里地位的定位理解,还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地位。依照以往的推广论所理解,马克思先打造了辩证唯物主义,之后将辩证唯物主义带领到历史范畴,进而引发了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并非马克思先创建辩证唯物主义并将其使用在历史范畴的必然结果,唯物史观的创建在马克思哲学变革中的作用有以下几方面。

2. 1 唯物史观的创建是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重要所在

通过唯物史观的创建史可以看出,唯物史观的创建成为了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重点所在。自从历史产生了唯物主义的理论之后,一条全新的发展之路得以产生。这也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创建以及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开拓哲学发展之路具有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马克思完成哲学改革的重点在于,对国家政治生活以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探讨,在于将阐明社会生活的实质以及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与评价、改变旧哲学,进而将哲学史上伟大改革的任务完美结合,并在此具备自我评判、自我完善精神相互结合的过程里完成马克思、恩格斯一生中的两个转变[2]。而马克思和恩格斯身为无产阶级的领袖,两位在理论方面探究的主要特征为与自身时代的现实生活紧密连接,正确的方法是将理论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而思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变成了马克思、恩格斯评判、改变,最终跨越思辨、远离实际的旧哲学的基本方式。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时代而言,身为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两位面对的时代主题为社会生活给出的最紧迫的实际问题,也就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问题。想要完成这一伟大历史使命,就要将当前的阶级斗争以及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传输到人们的大脑当中,消除过去对历史现象处于统治地位的错误的唯心主义思维。所以时代给予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最重要的任务为批判过去的唯心史观,建立科学的唯物史观。

2. 2 唯物史观的创建成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及理论核心

恩格斯曾经在书中对马克思伟大的人生给出了评价,指出马克思的一生存在两项伟大发现,也就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由此可见,恩格斯在此是在普通哲学方面的意义上将唯物史观当做马克思伟大发现之一。并且对马克思主义论的三个构成内容而言,具有哲学基础众人的主体则为唯物史观,正是唯物史观的创建,才令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从理论迈向现实[3]。唯物史观的创建,令唯物主义变成彻底的唯物主义,变成融会到所有范畴的尤其是社会历史范畴的唯物主义,也被称之为新唯物主义。通过科学的实践观为根本的新唯物主义哲学在理论内容方面同旧唯物主义具有明显的差别。实践活动不但是物质的,还是辩证的,属于物质性与辩证性的统一,且通过实践活动的物质性以及辩证性阐明出世界乃至人与世界关系的物质性以及辩证性,阐明了主体和客体、人类和自然、主观和客观的矛盾处在客观的普遍联系方面,永恒运动与辩证发展之间。所以,客观事物的物质性内在具备了客观事物的辩证性,客观事物辩证性又是通过物质性为条件,唯物论以及辩证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所以通过科学的实践观为基准的新唯物主义哲学攻克了旧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及辩证法相违背的矛盾,展现了唯物论以及辩证法对于社会历史范畴的有机结合与统一,令辩证唯物主义身为没有任何片面性的科学发展理论以及认识方法在社会历史范畴被体现。而且,马克思因为将感性的现实世界,作为实践来理解,因此人类存在及发展的历史,则为人对自然持续改造,并令人类本身受到改造。因此,马克思则认为,自然的历史以及历史的自然是相互束缚、相互结合的,自然史以及人类史的两方面是互不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则相互束缚。所以,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相同,也属于物质辩证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具有不按照人类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因素,自然观和历史观不仅唯物且辩证地统一结合。所以在理论内容方面,新唯物主义不但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结合的辩证唯物主义,还是自然观以及历史观高度统一的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通过科学的实践观为思想内容的统一结合为一个整体[4]。

3 唯物史观作为方法论的当代价值

方法论价值源自于理论自身。方法论是源于世界观为基础构成的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态度、标尺以及原则。通常而言,方法融会于理论当中,属于理论的有机结合。从某种层面而言,把握了科学的方法,才可以掌握理论的精神实质。

人类社会属于持续运转的有机体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里具有非常关键的地位,它为我们全面了解社会的内部结构、生长机制乃至运动规律给予了科学的方法论。它让人们像体会自然一般来观察人类社会历史,通过烦琐的现象来展现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以此来掌握社会历史运动的根本线索。唯物史观在方法论上提供给人们的观察历史以及现实的态度,也成为积极能动的体会和改变现实世界,令其更加符合人类生活目标的态度。

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功能是最根本精神的拓展。唯物史观作为人们了解社会历史的方式,本质上就需要我们将马克思所创建的哲学原则、哲学精神以及哲学思维方式,依照他所开拓的关注社会生活、人类命运、实践的哲学研究方式继承下来。

4 唯物史观作为开放系统的当代价值

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源于其作为一个开放的理论系统,其理论内容以及理论视野是开放的,进而具有持续完善、自我更新以及发展的机制。对于人类思想史而言,许多思想体系乃至物质外壳即存在开放的系统,也存在封闭的系统。而封闭系统指的是,这一理论系统没有长期、广泛、深入地同外界的物质和信息进行互换。开放理论系统指的是,这一理论系统持续并广泛、深入地同外界执行物质和信息的互换。开放的系统相对于封闭的系统最大差别在于,其并非一次性完成就了结,而需在实践过程里持续自我更新、自我完善。

唯物史观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唯物史观是当前为止最具备实践性的思想理论系统。从马克思以及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创建了唯物史观之后,就被持续付诸于社会实践,构成世界工人运动,构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的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我国,李大钊在1919年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将唯物史观进行系统的传播,令唯物史观在我国的革命、建设乃至改革中获得了应用及实践[5]。唯物史观不仅仅从正面方向、关键方向体现了人的本性与本质,人类社会的本质又具有一些抽象性,而其关于人类社会结构、机制的理论形式也具备了立体性、兼容性和张力,这些都给后人给予解读的空间以及发展的空间。

5 结 论

唯物史观身为意识社会历史的科学理论,从创建之日起就依照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进而持续丰富本身的内容。目前社会的发展瞬息万变,社会各个层面也产生了各种变化。唯物史观所面临的挑战非常严峻,所以,当前对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的探讨则非常必要。唯物史观持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体系。在此后的历史进程里,其必定会更为完善。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以及当代历史使命会成为理论研究者此后研究的重点。对当代而言,唯物史观所研究的不仅仅是秉持捍卫唯物史观的指导地位,还是总结唯物史观的当代历史使命,将理论内容进一步丰富。最终令唯物史观变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利思想理论武器以及行动方向。

摘要:关于唯物史观当代价值的探讨,就是对其是否符合目前时代发展的理论需求以及实践需求的探讨。唯物史观对于世界观、方法论以及开放式的系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当代价值。世界观的价值,关键在于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规律性以及整体性问题的思考。唯物史观的价值源自于理论自身,方法论是源于世界观的观察以及处理问题的态度及标尺。唯物史观的生命力还源自于开放的理论系统,其理论内容以及理论视觉是开放的,进而具备不断完善、不断更新的机制。

唯物史观 篇3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材 唯物史官观 文明史观

高中历史学科在新课程标准的推动下,对教材的编制上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能够提升学生认识历史、有效学习历史能力,对唯物史观和文明史观的分析和掌握上提出了新的要求。有效的界定历史观概念,能够教会学生怎样去学习和认识历史,为他们学习中理清眉目。

一、唯物史观

1、优点分析

和文明史观进行比较,它比较的传统,将历史发展的规律上进行了揭示,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教材将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有效的呈现了出来。每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创造着者和推动者是人民群众所主宰的,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个别人物在其中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不论研究者有无自觉性,他们的哲学思想都会占据一定的统治地位,历史教育也是一样,狭义上是对对个人的观点,广义上讲是对整个民族的观点,现实中的历史和观念上的历史为历史的两个基本含义,历史作为高中比较重要的一门学科,现实的中的历史会通过观念上的历史反映出来,它的反映上如果是正确的会对后人对历史的研究上提供巨大的帮助。没有出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之前的历史学,解释历史的过程中还距科学的程度上有一定的差距,当马克思唯物主义史观出现了之后,可以将历史的发展规律和本质上有效的揭示出来,同时令历史发展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学科。

在教材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教材的体系上可以从根本上给予改变,同时促进我国的历史教育向一个全新的阶段迈进。教材通过五种社会形态的方式对历史进行了讲述,对历史的发展规律可以简明易懂的进行归纳。在学习的时候学生依据这样的体系,对历史的脉络上不但会非常的清晰,还能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认识历史的发展。

2、不足之处

唯物史观尽管提升了历史的地位,但是在对历史的发展规律上进行叙述的时候,对物种社会形态上的过分强调,将不以人的意志为中心的从低向高的这个发展过程视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形式,对各个形态中的阶级斗争过于强调,这样往往会忽视人类社会有低级到高级这样的文明成果,历史的发展规律因此学生也很难为学生揭示出来。

二、文明史观

1、优点分析

文明史观显得更加宏观,在人类历史发展当中发挥重大作用,优异文明成果是它所看重的,对历史用现实去追溯,联系实际的时候也从历史出发,阐释现代文明史的传承,将历史和现实有效的结合起来,进而对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上进行感悟。

在高中历史教材中引入文明史观,开始改变着我国历史教材的改编。和以前的教材相比,历史教材在对体例和内容进行编写的时候,出现了很多的差异,新版历史教材的编写将以前教材编写中的中外关联和古今贯通的内容融合在一起的形式上打破了,我们如今看到的教材是专题的模式,如必修一,政治史是历史必修一的主要内容,站在同一历史时期,教材的编写人员叙述和对比了中外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因为教育功能是高中历史教材中主要强调的问题,而不是对它们的科学上的追求。所以,编者在对教材体系上进行构建的时候,才可以在传统教材编写的模式中跳跃出来,整合起来中外历史重新进行重组。

史学界最新研究动态可以通过文明史观呈现出来,对历史教材的理解和应用的时候有着重大的意义。对新世纪人才的需要上能够很好的适应,在文明史的带动下,开阔了高中历史教材的思路,结构上会更加的新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

2、不足之处

在文明史观的引领下,编写历史教材的时候会较为零散,用这种史观来指导编写教材,孤立的将经济、文化和政治史分开,使它们的内在联系上不会紧凑,在高中历史必修的内容中包含着政治史,并且经济和文化史紧随其后,必修一是学生学习教材和历史的开始,隔断了它们的联系之后,在对治世的内容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一种单向的思维很容易出现在学生学习中,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知识,同时在将各个历史进行联系的时候也会非常困难,对历史的现象和本质上因此学生就难以准确的理解和把握。而实际中,文化、政治与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并没有单独的存在,它们互相之间是互相促进、互相依赖的。

所以,在对唯物史观与文明史观进行掌握的时候,要注重唯物史观的引领作用,对文明史观的研究内容上给予借鉴,来将历史的认知领域上进行开拓,在指导整合历史教材的时候将唯物史观和文明史观有效的结合起来,将新的历史认知体系和历史知识体系构建起来。

结语:

史学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情况可以通过高中历史教材的内容与观点体系上有效的映射出来,对应的研究史学的时候也是以历史课程和历史教材为主要的方式进行传播。在编写历史教材的时候为使学生能够能动的掌握教材的中的知识点,我们应该将唯物史观和文明史观有效的结合起来,将最合理的教材提供给学生学习使用。

【参考文献】

[1]赵治宇.简论科学历史观指导下的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写[D].四川师范大学.2008.

[2]赵常琼.史学新范式在高中历史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

唯物史观原理及典型例题 篇4

主要观点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①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②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例题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下列选项能正确反映社会基本矛盾运行规律的是()①充分发挥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的重要作用 ②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③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设为人民服务的政府(A)

A.③→②→④

B.②→①→③C.④→③→①

D.①→④→② 【例题2】(2013·安徽卷,39)“收入倍增”和“教育发展”关乎民生之利,为人民群众所广泛关注。十八大报告提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目前,实现这一目标最大挑战是经济下行压力,需要激发人民群众智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在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居民收入倍增。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居民收入倍增目标确定的理论依据。

(说明:设问角度可以是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论、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寻觅社会的真谛等,范围有重合)答案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倍增目标是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的。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倍增目标的确定,有利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生产力发展。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倍增目标的确定符合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要求。【例题3】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正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重点领域突破前行:

2014年6月5日:《关于改进完善院士制度的方案》; 6月12日:《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7月1日:《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8月28日:《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

总书记8月29日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上述相关改革方案。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敢于涉险滩的决心,冲破藩篱,勇往直前。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相关知识,分析在当前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答案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我国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以及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必须通过改革加以解决。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行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③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④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正确抉择,我们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积极主动大胆探索,以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价值观、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人生观

1.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②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①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主观选择性、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③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个人价值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居于从属地位;社会价值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居于首位,是人生的真正价值。一般情况下,人生价值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社会价值是实现个人自我价值的前提和基础,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真正地实现其自我价值,同时,个人价值是社会价值的目标和归宿,社会必须尽可能地为个人实现自我价值创造各种条件 5.如何实现人生价值(注意主客观)

①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②在劳动与奉献中实现价值③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④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例题1】(2013·福建卷,39)生态文明建设呼唤富于时代精神的消费理念。

近代以来,西方社会有人推崇消费主义,强调消费可推动经济增长,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把消费和占有更多物质财富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消费主义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

中国传统社会崇尚勤俭节约,提倡节省实用,主张节制消费。勤俭节约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内涵与时俱进。当代中国,人们对勤俭节约有了新的认识。

同学们经过合作探究认为,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应是:尊重爱惜劳动成果;适度消费;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指出消费主义的错误。

答案 ①人们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遵循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②消费主义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把消费和占有更多物质财富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违背了客观规律,危害了人民利益。【例题2】(2013·四川高考,14)(节选)创新社会管理,共建活力中国,共享和谐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加快,社会结构日益复杂,社会管理面临新的挑战。从管控到服务,成为社会管理的必然趋势。

两年前,T市将市区街道办全部撤销,将人、财、物等资源下沉到社区。社区居委会由居民依法选举产生,社区内的大事要事,均需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管理人员的业绩考核权也交给了居民。社区内设立了公共服务大厅,将适宜社区办理的多项行政职能分解到就业、救济等服务窗口,并有专人负责各片区的信息采集、安全及上门服务。社区党组织协调各方,将党员、干部、志愿者等组织起来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政府引导下,社区基金会、个性化调解室等社会组织发展起来,成为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

两年来,该市社区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居民幸福感显著上升。

联系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说明T市是如何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

唯物史观的历史前提与逻辑前提 篇5

唯物史观的历史前提与逻辑前提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了唯物史观的两个前提(出发点),即历史前提与逻辑前提.历史前提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逻辑前提是人的实践活动.历史前提是逻辑前提的前提和基础,逻辑前提是历史前提的提炼和升华,二者是辩证的、具体的统一,决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关系.提出并阐述唯物史观的历史前提与逻辑前提的辩证统一是唯物史观超越一切旧历史观的关键.

作 者:常晋芳 CHANG Jin-fang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广东,广州,510275 刊 名: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NGCHUN COMMUNIST PARTY INSTITUTE 年,卷(期): “”(2) 分类号:B03 关键词:唯物史观   历史前提   逻辑前提  

唯物史观 篇6

1、近(现)代化史观认为,人类社会近现代的历史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的历史,即现代化的历史。现代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现代化。经济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和法治化,思想的理性化科学化。

2、整体史观(全球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进入整体发展阶段。19世纪中后期,世界初步成为一个整体。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当代世界整体化全球化趋势加强。人类的交往加强了世界的横向联系,促进了整体化的发展。

3、文明史观认为,从本质上说,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创造、积累文明成果以及人的自身文明化的过程。人类文明史可分解为物质文明史、政治文明史、精神文明史、社会文明史。各国各地区的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不同的文明之间不断交流和融合。

4、社会史观认为,和历史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一样,社会问题也是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历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

5、生态史观认为,历史演变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是生态史研究的主旨。

6、革命史观的要点

革命史观是阶级斗争史观的一种具体形态。革命史观认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在隆重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复习中国近代史一定要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去剖析这两大历史事件。

高考热点:历史“近代化(现代化)史观”

一、现代化(近代化)的含义及其内容:

通常情况下,现代化和近代化意思相同,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动力是工业化,涉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以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主线,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制化、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经济上的工业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或合理化)、大众化(或世俗化)进程;社

指的是西欧和北美(德国例外),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大多数国家都是,主要不是内部因素,是外部刺激,是回应和学习。

从社会制度来说,有多种模式,主要有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走什么道路是历史的选择,由国情决定。

数学者的观点,把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进程划分为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两个阶段:第一次现代化是指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第二次现代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化和知识经济崛起而开始启动的新型现代化。

二、在认识近代化(现代化)史观时要防止几种偏差:

(一)把现代化看成人类理想目标的实现。因为现代化(近代化)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需要人类在探索中纠正失误。如工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生活恶化,女工、童工问题等,后来西方国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了纠正,现在的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已成为人的权利。还有如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等。

(二)现代化与西化的关系。现代化有西化内容,但不是完全西化。正确的心态是既保持民族独立、特色,又要向西方学习。

(三)附表2资本主义政治民主化(参见表格“古今不同的政治文明与贡献”)

三、典型例析:

例1:法治社会取代人治社会,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条道路上,中国人民的历史实践,对人类法治建设的进步有着巨大贡献。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法审,则上尊而不侵„„故法者,王之本也。——《韩非子》

材料二 朱元璋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汝(其孙)治平世,刑自当轻,所谓刑罚世轻世重也。”——《大明律》 ⑴材料一、二法治思想的核心各是什么?

答:法律是君主制定的,是其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法律的核心是“刑罚”;要适时调整刑罚的轻重程度以维护君主权威,保障君主专制统治。

材料三 “人何以尊于禽兽!人有法律,而禽兽无之也”„„“立法权如果操于一人,必立有利于一人的专制之法;立法权如果操于众人,则所立之法必然是有利于众人的民主之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四 “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孙中山《孙中山全集》

⑵材料三、四与材料一、二相比,反映出来的法治观念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举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以法制取代专制实践的一例。

答:不同:立法权应归人民大众;人民大众为政权的拥有者;用公众立法来防止个人专制;法律一旦制定,全民共同遵守;成为国家规章制度的母法。

实践:1912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材料五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⑶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经历了历史性的跨越。从1949年到1954年间,新中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哪两项主要成就? 答:成就:1949年,颁布《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⑷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从古代到近代、现代中国法制建设的进步。

答:进步:材料一、二是封建社会法制,维护君主专制制度,人民没有政治权利;

材料三、四是中国建设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制,要求结束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或共和制,人民享有一定的民主权利;材料五是社会主义法制,基本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人民群众享有更充分的民主权利。

例2:(2008年山东烟台二模)阅读下列材料:

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和西方各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学者认为,西方近代的变革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才是器物方面的变革,而中国在近代的变革顺序却是正好相反的。

请回答:

⑴依据15~19世纪上半期西方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阐述西方变革的发展历程。

⑵联系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的有关史实说明中国近代的变革顺序。扼要归纳导致中西方变革顺序相反的原因。

⑶你认为在我们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应如何正确对待外来的文明成果?

解析:解答第⑴问注意审清时间,可以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再筛选出影响西方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即可。第⑵问关键是抓住题目的时间限定,选准标志着中国近代化历程的重大事件,按照题目的要求扼要归纳原因,不必要展示说明。第⑶问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要辨别精华与糟粕,二是要立足国情。

参考答案:⑴西方变革的发展历程:①15~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使人们逐渐摆脱了教会的束缚和控制,推动了欧洲向近代社会的转变;②18世纪的启蒙思想使人们进一步摆脱了封建专制和宗教愚昧的束缚,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③英法美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④18世纪中期起,工业革命迅速扩展,大机器生产方式确立,欧美国家相继实现工业化。

⑵中国近代化变革:①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展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先后爆发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结束了专制制度,但真正的民主共和没有实现;③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爆发了要求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中西方变革顺序相反的原因:列强对中国的入侵,打断了中国社会正常的发展进程。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⑶对待外来文明成果的态度:要善于学习、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要立足于中国国情,反对全盘西化和盲目排外,应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

例3:请你结合所学古代中国、古代雅典、近代英国三个不同类型的政治文明模式实例,分别说明其主要特征并从文明发展进程的角度谈谈你对三者利与弊的基本看法。

答: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君权,维持大国政治秩序的稳定、文化的凝聚、民族间的融合和自然经济的发展。不利于社会近代化,日益阻碍民族创新与进步。

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公民可直接参与国家管理,权力机构相互制衡。有利于维护公民的集体意志和利益、文化的创造和小国城邦经济的繁荣。不利于在国与国竞争中保持强盛。

近代英国代议制度:君主立宪制,议会民主与党派政治相结合,以内阁制为核心。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利益、维护政治角逐的有序和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发展。但终究不能体现全民各种权利的社会公正。

高考热点:历史“文明史观”

一、文明的概念与划分:

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及其人类自身的文明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而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的。在人类文明史上,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都曾产生过与之相适应的文明。

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物质文明就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现为物质生产方式和物质生活的进步,包括物质生产文明史、物质交流政治文明包括政治观念文明史、政治制度文明史、政治行为文明史和政治技术文明史等;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现为社会精神产品和精神生活的进步,包学意识文明史和宗教文明史等。

(一)“文明”按照纵向可以分为农耕文明(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和工业文明(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等),横向可以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其划分标准是生产力。纵向的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都包含那个时代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二)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从现实追溯历史,从历史联系现实,说明现代文明是如何传承演变的,把历史与现实予以结合。比如要理解中国传统思想在现实社会中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历史上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形成的民主的运作方式和法律的现实意义,等等。

(三)要正确评价各种文明成果,正确认识人类文明成果与代价的关系。人类文明每前进一步,都须付出代价,如战争、浩劫、争权夺利和历史暂时的倒退„„这些代价与文明进步所带来的成果相比是次要的,我们不能过多地讲代价,从而忽略了人类坚韧不拨的追求文明的诚恳的步伐。

(四)以文明类型作为基本研究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承认历史发展的多样性;既要看到人类社会发展有共同的规律和趋势,又要看到各个文明的独特性,同时还应关注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关系。

(五)把中华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中考察,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背景下考察中国文明的演进,同时又从中国文明的角度看待世界其他文明的发展。

四、典型例析:

例1:(2006年全国卷Ⅱ第38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见表一)

指出16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的根本性差异。

解析:解答第⑴问首先要精心审题。审题时不仅要看准两个求答项(变化、差异)更要注意“世纪”这一重要时间概念。“变化”是“与欧洲相比”,答案全由表中的有效信息提炼而来:“从领先转为落后”;“差异”要求回答“根本性”的,而非具体的,应为:“欧洲是近代科学,中国是古典科技”。解答这两个求答项,注意“16世纪”这个关节点都是至关重要的。16世纪,当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以后,中国却依然在封建末世徘徊,这正是造成“变化”和“差异”的关键所在。这一问难度不大,但却是答好后几问的出发点。

参考答案:从领先转为落后。欧洲是近代科学,中国是古典科技。

材料二 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发展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实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还认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至瓦·博尔吉乌斯》)⑵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

参考答案: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成长刺激了对技术的需求,为近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工具和手段;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科技进步开辟了道路;人文主义和理性精神解放了思想,推动近代科技迅速发展。(如答出其他原因,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该问总分。)

材料三 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清世宗实录》)

⑶根据材料二、三与所学知识,分析清代(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展停滞的原因。

参考答案:君主专制维系腐朽制度;重农抑商、闭关政策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自然经济不能提供近代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文化专制政策(或崇尚理学、八股取士、文字狱等)禁锢思想,摧残人才,阻碍科技发展。(如答出其他原因,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该问总分。)

例2:(2006年北京卷第37题)青少年应当成为文明的继承者和创造者。最近拟举办“18世纪以来文明的对话”主题展览,邀请中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与宣传。回答:

⑴略

⑵展览二:西方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

以下是展览文字节选:1840年后中华文明面临新旧嬗变。中国人为救亡图存,吸收西方成果,先后提出各种主张。如:①“师夷长技以制夷”;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③“托尧舜以行民主之太平”(《孔子改制考》);④“只有这两位先生(德生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作为解说员,请你向参观者解释其中两个主张的实质和作用。(如选择三个以上主张做答,只判前两个。12分)

参考答案:

高考热点:历史“全球史观”

一、“全球史观”的内涵:

全球史观的基本观点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趋势。依据这一史观,世界历史绝不是所有国家、地区及民族和文化的总和,它所关注的是整个人类和全球整体,即要求从全球整体的大视角去研究世界历史。这一史学理念,打破了以往“西欧中心论”和国别史拼凑世界史的传统史学框架,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主流和总体趋势,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渗透。

全球史观关注的是历史的横向发展,认为在近代以前,世界上各民族各国家处于封闭发展状态,亚非欧三大洲存在地区性局部交流,而美洲几乎处于隔绝状态。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他地方扩展,生产力发展和世界交往19、20世纪之交,世界终于形成的人类交往推动了历史的横向发展,要重视人类交往的历史:包括交通工具、国际会议、国际组织、国际战争、思想文、经济、军事和文化领域多层次地发展着,整个人类社会正在形成一个相互感应、相互制约的整体,整个人类面临着共同的命运和考验。要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全局认识中国历史。

二、“全球史观”构建中的正确态度:

(一)树立一种全球意识。面对共同的全球性问题,有着共同的利益。这是不同文明间的对话何以可能和必要的根据。

(二)承认人类文明统一性的同时充分肯定其多样性。一切文明都是整个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都同样对人类文明作出了贡献,(三)要有各方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友好气氛。附表1世界市场形成示意图

三、典型例析:

例1:(2004年全国文综试题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解析:第⑴小题关键在于审题,抓住“变化”和“趋势”两词,并注意运用课本知识解释材料中的问题。

5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围示意图 ⑴读图,指出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范围不断扩大,摆脱相对孤立,联系不断加强。

材料二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⑵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

解析:第⑵小题关键在于把握评价人物的标准,即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并注重材料和课本的结合。

参考答案: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第一次把欧亚大陆和美洲联系在一起,对各地区、各民族间的交往作出重要贡献;西方殖民者开始入侵美洲,对美洲实行长期残酷的殖民统治和掠夺。

材料三 有人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例如非洲的矿山,或上海的洋行;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他随身携带的金币可以在世界上各个地方兑换成当地货币而通行无阻。

⑶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初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表现在哪些方面?

解析:第⑶小题关键在于审清题意,并且还要注意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参考答案:商品、资本、人员和货币在世界范围的流动。

⑷对于冷战结束后迅猛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趋势,有人予以肯定,也有人持否定态度。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并简要说明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

解析:第⑷小题关键在于如何更好地将课本知识与材料相结合。

参考答案: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各国经济的互补,加入经济全球化是各国发展经济必由之路;但在经济全球化中,发达国家居于有利位置,使南北差距拉大;发展中国家应该积极加入,趋利避害。

例2: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际商品的流动和生产要素的流动推动国际经济规则的发展„„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对比,决定了国际经济规则的主导权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

材料二 跨国公司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有选择地向第三世界国家投资。贸易自由化所创造财富中的70%被发达国家获得,占世界人口85%以上的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只获得30%。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年增长速度每下降3%,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就有可能下降1%。发达国家占据着高层次的工业部门,而发展中国家拥有的工业部门的层次是比较低的。

请回答:

⑴材料二反映了世界历史进程中经济全球化的哪些特点?

⑵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历史知识,说明发达国家主导国际经济规则的原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知识点,检测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归纳、概括、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解答第⑴问,要从材料提供的信息入手,把有效信息进行归纳。解答第⑵问,要注意题干的导向词“主导的原因”,分析原因时要从历史角度切入,同时答案注意要精练。

参考答案:⑴资本在全球的新一轮扩张;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相互依存,贫富差距加大;发展中国家工业落后,缺乏竞争力。⑵近代以来资本主义长期发展,发达国家在贸易、资金和技术等方面拥有优势。

例2.(汕头市2010年高中二年级新课程统一测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材料二19

材料三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后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

材料四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特别是近代前期,西方科技文化不断涌入中国(“西学东渐”)不断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地位。

请问题: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评价新航路开辟。(3分)(2)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世界现代史,可能会对20世纪的那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3分)(3)根据材料二,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6分)(4)根据材料三归纳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4分)(5)按照材料四的研究角度,中国近代前期,“西学东渐”如何进一步冲击传统文化的正统地位?(8分)答案:(1)评价:人类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闭塞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经济全球化开始。(每点1分,共3分)

(2)事件:俄国十月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世界贸易组织(每点1分,共3分,其它言之成理者可酌情赋分)

(3)信息:工业革命促进人口向城市迁移,加快城市化进程;工业化程度越低的国家,农村人口比例越大;人身隶属关系阻碍了人口向城市迁移。(每点2分,共6分)

(4)影响: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成为英国经济的附庸。(每点2分,共4分)

(5)①鸦片战争前后,地主阶级抵抗派开明知识分子,林则徐、魏源等突破传统观念,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2分)②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西学的传入提供一定条件。(2分)

③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改良政治,同封建思想进行了正面交锋。(2分)

浅析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篇7

关键词: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发展规律

一、唯物史观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发现,是人类科学思想的最大成果之一如同马克思本人所说;“要发现这种唯物的历史观,没有前提是绝对不行的。”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在马克思和恩格斯诸多著作中都有阐述,不同时期的著作对唯物史观的形成发展都有着不同的影响。

1.1844年《政治经济学手稿》初步形成唯物史观。马克思在做《莱茵报》编辑时通过与官方关于莱茵省议会林木盗窃案和地产分析以及摩塞尔农民状况的论战之后,开始逐渐探索经济问题。他认为自己当时“善良的‘前进’愿望大大超过实际知识”,所以通过在巴黎的进一步学习,于1844年发表 《政治经济学手稿》。这篇文章指出,将市民社会作为唯物史观的重要切入点。马克思借用“市民社会”概念鲜明地概述了,市民社会作为生产关系,是构成政治国家和其他观念形态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这一唯物史观基本原理, 并不像黑格尔所说的政治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作为经济基础的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等上层建筑。将市民社会作为经济基础,顺着这个思路马克思引入了唯物史观。 与此同时,马克思还发表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提出了生产分配原理,是马克思探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的重要前提。同时期的恩格斯发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阶级状况进行了科学的调查研究和分析综合,揭露了资产阶级同工人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和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本质。

2.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唯物史观的创立。《提纲》 对费尔巴哈不彻底的唯物主义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实践的重要性,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明确了社会实践在社会历史中的基础作用。以科学的实践观为整个唯物史观的基石, 《提纲》正确解决了唯物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同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完成了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彻底清算。从论述人类历史的前提和社会政治结构同生产的相互关系,阐明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揭示了国家的阶级实质,并对唯物史观作了概括性的论述。1844年马克思发表的《神圣家族》完成了对黑格尔派的彻底清算。批判黑格尔的唯心史观及其称群众为“精神的敌人”,把群众说成是“非批判的”、是消极被动的“群氓”。阐述了无产阶级的重要历史作用。

3.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唯物史观的进一步发展。 《序言》从五个层面为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经典性的表述。文章从宗教的批判到哲学的批判,从哲学批判到国家和法的批判到私有制的批判,逐步深入,直到资产阶级社会关系,最终达到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这一最深层结构的批判。1867年《资本论》 第一卷出版,从唯物史观切入剩余价值理论。其所蕴含的经济学的科学理论范式,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硬核”。1844年恩格斯发表《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原始社会的一部全面、系统的重要著作,是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国家的重要成果。它科学探讨了原始社会的家庭关系、私有制、阶级的起源和国家起源,进一步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并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说。

二、唯物史观的基本内涵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里的生产关系主要包括: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如何分配。这些显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具体来说它是一种物质关系、经济关系。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五种生产关系:原始共产主义,奴隶制下的生产关系,封建制下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关系和共产主义初始阶段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关系。这些不同生产关系的更替不是由人类意识而定,是社会生产力状况发展所产生的。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生产的物质生活过程,即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意识即精神生活过程。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唯物史观的基本问题。马克思正是科学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从而才使自己的社会历史理论——历史唯物主义成为科学的理论。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决定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演进。社会发展和变革的根源和动力就是人类社会的矛盾。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使落后的生产关系不能与之相适应,于是便出现了社会革命来变革旧的生产关系而代之以新的生产关系,这样才能解放生产力,才能解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翁,是社会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在不断延伸发展的实践活动中,以海纳百川的智慧力量, 为社会前进、改造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工人阶级政党只有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取得人民群众的拥护,才是不可战胜的。”正如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三、唯物史观的应用

唯物史观的第一次应用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对于资本主义的剖析。马克斯、恩格斯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由此决定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激化,整个社会日益分化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无产阶级为了彻底摆脱受剥削受压迫的苦难命运,使自身和全人类获得彻底的解放,就必须拿起阶级斗争这一有力武器,彻底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摧毁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建立起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通过历史唯物主义得出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一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正是在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列宁的俄国共产党领导俄国无产阶级推翻了沙皇的反动统治,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在当今社会运用唯物史观来解决问题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承认历史,尊重历史。承认历史,认为历史正是所有事物的来源,这本身就解决了哲学中的一个命题———事物的来路问题。 任何事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其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都是相互联系的。承认历史,尊重历史,取其精华,扬长避短,这既是一种美德,也是坚持了历史的观点。勃兰特有一句名言:“谁忘记了历史,谁就在灵魂上有病。”历史是人类实践活动最客观的见证,是民族的根,大树没有了根的存在,哪怕枝繁叶茂绿叶成荫,也无法长久存活。尊重历史,承认事实,才能分清是非。只有尊重历史,才能赢得未来。

2.联系历史来观察和分析问题。以史为镜,以史为鉴,用历史的观点来观察和分析问题,使得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客观和实际地看待、分析以及处理问题。有了历史的观点,我们就会有更强的理解力和包容性,联系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一步理解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出现;有了历史的观点,我们就会更加准确地判断形势,分清利弊,从而有针对性、侧重点地开展工作。历史提供的不只经验,还有教训,我们在前辈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可以提高效率少走弯路。

3.有选择地继承并发展历史。历史具有继承性,它的产生和发展要以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材料为前提,继承前人的思想和劳动成果。而历史的继承,不是对旧事物的全盘否定或肯定,而是有选择性的,克服其陈腐落后的东西,保留其合理先进的因素。 纵观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理论,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史为鉴、立足历史、坚持实事求是,做人类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历史的推进者,做脚踏实地的实践者,这就是一个革命者应该采取的科学的态度。

四、唯物史观的重大意义

唯物史观 篇8

关键词:唯物史观;开放结构;政治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0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09)04-0009-06

一、引论:唯物史观的科学理解域

根据列宁的提法,马克思主义结构体系由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组成。这一解读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结构严整性,但未能系统解析马克思完整学说中的哲学、经济学和政治、社会理论各要素间的实质关系。结构主义的讨论进一步紧张了历史和结构间的合理的理论关系。正如施密特所言:“阿尔都塞学派马克思的解释必定会全盘否定历史。更确切地说,它致力于一种社会结构的转变过程的理论,在这种理论中,给予同时性高于历时性的方法论上的优先地位,这就必然意味着那些关于历史经验的内容的问题只是粗略地被论及,或者从一开始就被贬低了。”噶兰西说过,马克思主义自身包含着建构一个全面而完整的世界观所需要的一切基本要素,它是完全自主而独立的思想结构。但这种强调仍没有能够真正建立马克思作品的实践与认识论的统一,未能从实践层面深刻阐释马克思主义体系内部要素彼此间的可传递性和解释性。这一状况增进了人们把马克思的方法同他的结论区别开来的想法。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以对马克思历史理论的显著性强调,向人们证实了这一点。

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旨在通过为马克思的各个历史论题提供清晰和严格的表达,完成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重新阐释和论证。但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通过运用远离实践的分析技术指证的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与唯物史观究竟能否达成一致呢?这取决于唯物史观能否完全简化为“历史理论”,取决于其使用的分析技术是否“合法”。葛兰西申明:“人们要问实践哲学是否特别是一种历史理论,回答必须说这确实是真的,但是,人们不能把政治、经济——而且甚至政治科学和艺术、经济学和政策的专门化的方面——从历史中分割开来。”列宁说:“马克思以前的‘社会学’和历史学,至多是积累了零星收集来的未加分析的事实。描述了历史过程的个别方面。马克思主义则指出了对各种社会经济形态的产生、发展和衰落过程进行全面而周密的研究的途径,因为它考察了所有各种矛盾的趋向的总和,把这些趋向归结为可以准确测定的、社会各阶级的生活和生产条件……揭示了物质生产力的状况是所有一切思想和各种趋向的根源……并且指出了科学地研究历史这一极其复杂、充满矛盾而又是有规律的统一过程的途径。”因此,马克思主义结构体系具有系统化结构的理论组成,包括世界观学说——哲学唯物主义、辩证法、唯物主义历史观、阶级斗争,经济学说——价值、剩余价值等,以及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策略@。根据葛兰西和列宁的强调,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不是孤立的理论和结构,而是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研究具有内在的理论联系。进一步,唯物史观就是历史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总体的结合,它消除了过去的一切历史理论的缺陷,使之成为实践性的总体科学。唯物史观的科学理解域是实践哲学、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和实际应用。这是一种开放结构。但根据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的“分析”,马克思的历史概念和理论是孤立的。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存在着实践观点的严重缺失。它单方面强调解释性功能,忽略历史实践性,并且实质上没有尝试建立解释性与实践、分析技术与科学之间应有的理论联系和互动关系。因此,从根本上说,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使其难以和唯物史观的时代性发展内涵保持一致。而从构建总体政治经济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唯物史观必须同时成为实践总体和认识总体,在实践运用中具体为理论和方法、内容和形式的实际的统一,完成对历史过程的各个要素的详尽理论说明和实际科学应用。

二、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缺失与唯物史观的解构

马克思的作品包含了劳动价值论和唯物史观的高度统一。这是马克思的历史方法论和总体方法论的结合基础。马克思之后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者无一例外地严重忽略了历史总体性方法论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建构和发展的重要性。一方面,唯物史观普遍被作为“已经建成”的不发展学说。这是一种教条化的研究倾向。另一方面, “马克思主义在某些批判性方面,已经成为一种与以往任何理论截然不同的理论”, “在历史唯物主义发展内部,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全崭新的学术结构”。这是一种解构和修正的研究倾向。两种倾向在英美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身上不谋而合。20世纪以来的科学技术、劳动生产率以及在某种程度上工人阶级日常消费水平的不寻常的增长,促使工人阶级日益产生政治分化。越来越丧失从资本家手中夺取生产控制权的意志和抱负,从而对资本主义的斗争越来越集中于表面领域,从生产领域转向分配领域。这一切促使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越来越脱离实践,满足于对资本主义进行纯粹的理论分析和批判。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宗旨反映在其为“重建马克思主义”所提供的一般战略之中。具有三个方面的理论脉络和逻辑线索:

其一,运用逻辑分析技术,否决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柯亨的《劳动价值论和剥削的概念》具体论证了劳动价值论和剥削概念互不相干,以及劳动价值论对于马克思学说的不必要。柯亨的思路是:(1)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可以归结为从一个基于劳动价值论的论点开始。其结论是工人受到剥削,而剥削是非正义的。(2)因此下列各点成立:(a)劳动且只有劳动创造价值;(b)劳动者得到其劳动力的价值;(c)产品的价值大于他的劳动力的价值;所以(d)劳动者得到的价值少于他创造的价值:(e)资本家获得剩下的价值;所以(f)劳动者受到资本家的剥削。其中前提条件(a)来自劳动价值论,而劳动剩余价值论提供前提条件(b)、(c)和(e)。 (3)可以用一条不言自明的论断来取代(b)、(c)、(e),同样得到劳动者受到剥削的结论。这样做就得到一种较为简单的马克思主义阐述(语句(g)是不言自明的):(a)劳动且只有劳动创造价值;(g)资本家获得产品的一些价值;所以(d)劳动者得到的价值少于他创造的价值;(h)资本家获得一些劳动者创造的价值;所以(f)劳动者受到资本家的剥削。因此,当马克思主义者说资本主义是剥削性的时候,这一道德论断并不一定要借助于劳动剩余价

值论。用什么来解释工人所生产的价值与其所获价值的差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存在着这种差额。

柯亨的如下话语真正道出了分析马克思主义意欲否定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实质:我们不相信一种特殊的马克思主义方法,也不相信劳动价值理论。我们都相信资产阶级经济学基本上是合理的,它有资源来纠正它自身的不足,并且社会科学和哲学中的主流分析技术是十分丰富的。柯亨的分析技术和思想被罗默演绎成为一套更为细腻和规范的现代经济分析。罗默通过极其娴熟地运用基于逻辑、语言的经济分析技术,实现了在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体系内对于劳动价值论的彻底删除。罗默否决劳动价值论的理由是:(1)剥削是客观存在的;(2)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提供技术意义上的剥削,这是一种事实描述,不是价值判断,而不用劳动价值论,使用现代西方经济学均衡模型和分析手段同样可以表明技术意义上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的剥削理论完全可以独立于作为一种交换理论的劳动价值论而被有效建立起来;(3)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并不进一步提供对于道德意义上的剥削的支持,道德意义上的剥削应直接以财产关系来锚定,以剩余价值锚定剥削的技术分析线路,对于道德意义上的剥削的论证来说,既显得迂回,也不必要;(4)既然像剥削这样与资本主义密切相关的经济理论,均可以从劳动价值论中解放出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资本主义就并不是内在关联的,因此,对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超越就意味着对马克思用过的过时方法的超越。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者对待劳动价值论的共同之点是将其视为马克思为了揭示资本主义剥削实质所特意制造的理论假设,如果逻辑切断了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之间的理论联系,也就相应否决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因此,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虽然对剩余价值理论没有怀有直接的敌意,但强烈地逻辑否决剩余价值理论具有分析资本主义的理论独特性和历史价值,本质上追随了斯拉法主义和萨缪尔森对待劳动价值论的反动的理论态度。

其二,皈依主流理论的方法论,在消除唯物史观与劳动价值论理论关联的基础上,进一步撤除唯物史观与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联系。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深信作为“劳动价值论”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马克思的历史理论无关,马克思“钟爱劳动价值论是因为,价值核算提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本质”;马克思的历史理论目的论导向使得“马克思相信历史被导向了一个目标——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他感到要在解释中(不仅是行为方式,而且是个别事件)根据其对这一目标的贡献进行证明”,但“在一般理论的水平上……马克思并没有阐明任何一种适合的生产关系得以实现的机制……在某种程度上,他的目的论历史观使他忽视了这一问题。”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据此认为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存在有这样或那样的欠缺,这使其成为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积极修补者,但以删除唯物史观与政治经济学的内在联系为条件。按照柯亨的说法,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地位与19世纪的历史地质学相似”,“是有关社会结构和历史发展动力的实证理论”。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因此信赖主流方法论和理性技术,一方面要求陈述的精确性,一方面促进论证的严格性。既然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同唯物史观隔开,那么,同样不能接受唯物史观同现代政治经济学可以内在融合的结论。正如罗默反复强调的:“将马克思主义与其他社会思想区分开来的不应是它的工具,而应是它所提出的问题……那些问题主要来自它对历史的分析,是围绕阶级和经济决定论范畴而展开的。”因此,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根源在于所使用的以个人主义、形而上学为哲学基础的方法论。

其三,通过严格的理论定位,运用逻辑分析技术,全面解构唯物史观。对于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而言,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局限于严格的历史分析技术,是关于以阶级统治为基础的相继的生产方式的理论。这一定位使之和特别类型的唯物史观联系起来,即作为功能性解释的唯物史观,作为方法论个人主义的唯物史观,以及作为技术决定论的唯物史观。在柯亨看来,唯物史观就是一种基于历史分析的功能性解释。这一解释以社会的物质属性(生产力)和社会属性(生产关系)的严格划分作为预备性概念,满足基于语言分析技术角度清晰化地表达社会质料(内容)和社会形式的理论好奇心及逻辑要求。罗默对于唯物史观的概括几乎全部依仗了柯亨的方法。在这一涵义上,罗默期待: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尽管它还存有问题,但它对社会和历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似乎可以应用的工具。埃尔斯特对功能性解释的作用具有完全不同的看法。从反对直接运用功能性解释出发,埃尔斯特引出他的方法论个人主义的历史解释观,该方法通过对于社会制度和行为的整体模式还原到个人的强调,型塑经济分析的微观基础,以此支持对马克思的理论进行全面地改造。功能性解释与方法论个人主义的逻辑紧张关系凸显了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内部的分析技术与科学的冲突性质。

三、唯物史观开放结构的政治经济学涵义及其解读

不可否认,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分析中的抽象观念(经济范畴)的必要性有一种泰然的承诺,认识到在对马克思的经典文本中的抽象观念获得清晰把握之前,是不可能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学说的,但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抽象分析上隔开的同时,并未能将它们在历史过程中重新有机结合起来。由于不承认辩证法是唯物史观的内在因素,使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归结为封闭的结构体系。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的机械分析概念。使历史逻辑被远远抛开,历史同分析技术一样成为抽象产物,成为思维分析的直接对象。因此,如果不能把辩证法引入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概念的系统考察,就仍然不能准确理解马克思的抽象分析法,不能理解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全部学说。

柯亨由于对辩证分析的拒斥,必然远离科学,陷入一种自我封闭和逻辑演绎的理论自负。这些分析的实例包括:(1)生产力作为“能力”;生产关系作为“关系”。因此,生产力“不是对象之间所具有的某种东西,而是对象的属性”,生产关系“或者是人对生产力或人的所有权关系,或者是以这种所有权关系为前提的关系”。(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区分是根据社会的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区分;人和生产力构成它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赋予内容以社会形式。(3)进一步,生产力被看作是关于劳动主体的直接能力或从生产工具中抽象出来的一种能力,生产关系则是相对于这种能力的关系体系或社会形式。(4)我们虽然可以说“人和生产力是生产关系的条件”,“但不是一切具有这些条件的关系都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满足“有效控制的关系”,但不是法律关系。(5)经济结构由生产关系单独组成,生产力不是经济结构的组成部分;类似地。虽然劳动关系是一种生产关系(生产的物质关系),但从本质上讲,劳动关系不属于经

济结构,“并不是一切生产关系都属于经济结构”,“组成经济结构的生产关系称为社会的生产关系。劳动关系是物质的生产关系”。

通过以上的列举可以发现,虽然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充分认识到要充分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就必须理解它的概念构架,并且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解为马克思历史观的基本概念,乃至于充分认识到廓清这两个概念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但对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本身的分析则不是科学、开放的。这种分析将注意力完全放在了对于概念的清晰性的界定之上,而忽略甚至否定生成概念的结构和历史运动。根据柯亨自负的理解和推理,不仅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严格地区分开来,而且生产力进一步地和以生产关系为前提的一切关系范畴严格地区分开来。这就将生产力的作用由内在决定过程移转为纯粹的外部决定活动。类似于一种机械力的外部推动作用,从而根本上是错误的。

开放结构赋予唯物史观的历史实践性功能,使之成为科学的理论实践活动。根据图1解读,唯物史观开放结构整体呈现了历史有机过程中分析与科学之间的真实联系,它显示出开放结构的两个核心内容:一是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劳动(过程)为中心和历史载体的相互建构;一是进一步的社会历史总体以劳动和生产为中心的相互建构。

首先,劳动形成理解唯物史观开放体系的中心范畴。柯亨正确地将劳动过程或生产的内容和形式加以区分,并与社会的物质性和社会性的区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不正确之处在于,把两个相对不同的划分变成严格的对立,把原本具有内在联系的划分变成只是具有外在联系的对立。因此,如果说马克思以《资本论》为代表的著作描述了历史辩证运动的全过程,那么,柯亨的作品只是对马克思科学运用历史分析的地方做了形式上的处理和外在的把握。而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历史辩证法的实质。大家知道,生产力、生产关系从来不是抽象或独自存在的,具有一定内容和形式的劳动是它们共同的联结点。马克思在简化意义上将生产力称作具体劳动生产力。将生产关系称作抽象劳动社会关系。马克思的这种对比联系具有深刻寓意,它不意味着生产力或生产关系的完全的孤立,而意味着彼此的依存,以相互发生作用的对方为自己不断生成的运动条件。这一规定使一定的生产力成为劳动过程和劳动方式的有机统一,使一定的生产关系成为劳动关系和所有制的有机统一。这就避免了把生产力等量齐观为生产力的构成。相应把技术结构等量齐观为技术的物质要素。因此,将生产力概念的物质内涵从社会状况中划分出来,并不意味着生产力规定以狭隘的“物质能力”为限。而应规定为以主体能力的运用和发挥为依托的生产的物质技术结构。归根结底,按照马克思的理论,生产力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塑造自我的本质力量,具有历时结构与共时结构的有机统一的规定性。广义地看,生产关系即以一定物质技术关系(物质劳动关系)为基础的劳动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应确认为生产关系的微观单元结构,从而生产关系始终是一种社会劳动关系的生成,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为确定性的关系。根据马克思的界定,历史开放结构内部的每一要素不是相互隔开的规定,而是相互联结着的总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同样不例外,二者之间具有辩证的界限和运动关系。

其次,生产进一步形成理解社会历史总体进而总体政治经济学体系的中心范畴。柯亨正确地认识到劳动和生产是相似的概念,将劳动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但他同样没有将辩证法植入社会经济现象的分析之中。根据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的这种认识,概念不能在它的运动中被掌握,概念是完全脱离社会有机体的存在。比如。对于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的界定就被以类似于严格区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解方式进行:生产方式是一种生产的方法,相反,经济结构不是生产方式,而是生产在其中进行的框架。一方面。生产方式(狭义地)是生产的物质基础,即物质生产方式本身,生产形式就是生产方式的运行,形成社会经济形式的物质结构;另一方面,从生产方式在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看,它必然(广义地)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某种方式的统一体,不仅刻画生产的社会性质,而且构成与经济结构和经济形态对应的实在基础和社会内容。因此,劳动和生产的开放结构内生了关于社会历史总体的政治经济学解读。第一,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相互建构的历时关系,表现为经济本质、经济运行、经济发展的结构序列关系。经济发展本身则反映为经济本质和经济运行的历史一致性关系;第二,在此基础上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相互建构的共时关系,表现为经济本质、经济运行和经济现象的总体结构关系。在这种意义上,经济总体不仅仅是经济现象的直接总和,而且是经济发展和经济现象的统一关系,是经济本质对经济运行的社会历史关系的总和。

总之,与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不同,马克思更为关注复杂的历史运动和发展。马克思特别区分了社会过程的物质性和社会性,但没有意味着概念或理论的彼此画地为牢。马克思特别强调的是实践本身,而非概念本身,关注的是物质性对于社会性的历史辩证运动及其科学运用。唯物史观开放结构就其本性而言是关于方法和理论进而理论体系和实际应用的有机统一的方法论用语,并最终要化为政治经济学的各个理论层级和方法元素,化为批判逻辑、建设逻辑的现实的统一,化为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的实际的统一。

四、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超越路径

马克思在《资本论》序言中强调了政治经济学的总体研究结构,即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马克思的论述可以看作是对《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在唯物史观一般命题上的仔细的校订,标明实践内涵的丰富和具体化。马克思后来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一再表明,唯物史观本质上不是以解释原则构成的世界观,而是以开放结构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历史观。开放结构是对历时性结构与共时性结构有机统一的规定,唯物史观说到底是对开放结构进行理论规定的历史科学。因此,唯物史观内生政治经济学的总体构建,而决不意味着一个已经建成的、具有封闭体系性质的分析结构。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在于,在解构历史概念的同时解构了唯物史观的理论和方法,而又在解构唯物史观的同时彻底解构了马克思主义。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极力回避对历史学科的实践属性的理论讨论,一味地强调分析先于实践,分析是实践的基础,但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真正值得理论反思、直至进行自我改造的,还是实践问题,即马克思主义究竟是何种实践理论?它究竟如何指导实践的进行?由于逻辑否定劳动价值论,比如把对剥削的考察仅仅限制在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考察上,这种抽象虽然达到逻辑与分析的严密性,却失去社会的、历史的关联性,使其理论分析彻底逃离现实领域。因此,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超越路径是在唯物史观开放视阈中,通过唯物史观和劳动价值论的相互建构,重建历史分析、分析技术

与科学的内在联系,使之重归实践,重回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首先,从总体政治经济学角度规定劳动过程的内容和形式。既然社会经济系统并不意味着社会性与物质性彼此间的对立,而是物质规定和社会规定的有机融合。并不意味着内容与形式的相互替代,而是不同式样的累积和叠加;以及既然概念不应被限定在僵硬的定义中,而是相反的坚持在历史的或逻辑的形成过程中来加以科学说明,那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当然包括了对整体劳动过程的既作为经济总体分析的历史起点,也作为经济总体分析的逻辑起点的一致性的必然而又极其真实的承诺。

其次,在总体劳动价值理论体系中确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关系。开放结构规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交互作用运动和劳动价值论的内在层级(包括劳动、价值、价格)运动具有社会历史的同构性。唯物史观开放结构进一步包含了对这种双向的理论建构过程的科学性说明。从科学构建总体劳动价值理论体系出发,劳动和价值既是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总体性存在,也是关于社会经济运动过程刻画的总体性范畴,从而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现实结合关系的解读,进一步意味着价值规定解析的不同的现实层面,包括价值创造和价值决定,以及价值运行(本身又包含价值创造的运行、价值决定的运行等不同的方面)和价值表现,等等。

再次,在生产方式的现代性的发展转向中考察经济状况和进行经济分析。现代生产方式是对现代劳动方式基础上的商品生产类型和经济形式的总称。现代生产方式要求经济体制的现代性转化,即实现现代市场经济。根据历时结构和共时结构的有机统一,作为现代市场经济发生学的历史结构和社会形式是:劳动过程——价值——资本——市场经济。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可以经历大致相同的生产力基础。这种共生关系本质上包含了对于商品价值和企业价值乃至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创造性分析。

上一篇:学校法制教育的工作计划下一篇:机关党支部书记工作总结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