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缆选用问题(共8篇)
1、安全性能
1、在中国上海电缆研究所,通过了《按照长期运行(大于30年)所制定的IEC1000次连接头热循环测试标准》。
2、在北美,通过了权威测试实验室《按照长期运行(大于30年)所制定的IEC1000次冷水急冷连接头热循环测试标准》。
2、导电性能
铝合金导体的导电率是最常用基准材料铜(IACS)的61%。其导电导热性能仅次于银、铜和金。因此成为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产量最大的导电材料。
采用具有我国特色的生产工艺生产的高强度铝合金电力电缆性能达到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要求。生产及用量日增,目前应用于各个领域,取得极好的经济效益,节约大量的成本而且提高了线路的质量。
3、防腐性能
铝合金表面与空气接触时立即形成薄而坚固的氧化层。这种氧化层特别耐受各种形式的腐蚀。铝合金具有承受最恶劣环境的特性,所以铝合金作为托盘内电缆的导体被广泛应用。在含硫的环境中,例如:铁路隧道和其它类似地方,铝合金电缆的抗腐蚀性能大大优于铜电缆。
4、机械性能
1、铝合金电缆的反弹性能比铜电缆小40%;
2、铝合金电缆的柔韧性能比铜电缆高25%;
3、铝合金电缆有很好的弯曲性能,敷设半径远小于铜电缆要求,因此更容易进行敷设和端子连接;
4、铝合金特殊配方与热处理工艺大大减少了金属在受热和压力下的“蠕变”倾向。用铝合金导体制造的电气连接与铜导体制造的连接一样稳定;
5、铝合金电缆的热膨胀系数比铜电缆略高,它比铜膨胀或收缩更多一点。因此,铝合金导体不能用铜连接器来连接,为保证运行安全应使用过渡连接器连接。
5、连接性能
铝合金电力电缆导体中的合金成份大大改进了传统铝电缆的连接性能,这是它被批准为合金导体材料(ACW)的根本原因。尤其是当导体遇火时,添加的铁产生高强度抗蠕动性能,即使在长时间过载和过热,也能保证连接稳定性。当采用CSA认可的90℃级机械连接器(标志为AL9CU或AL90CU)时,在佐治亚电力公司(Georgia Power)提供的试验设施进行的连接器试验结果表明:其性能与用同样方式连接的铜导体的性能相同。事实上,试验只是进一步证实了按照规范要求安装的生产的铝合金电力电缆在问世以来从未发生过任何故障。
6、经济性能
实现同样的电气性能,铝合金电力电缆(含专用连接端子)直接采购成本比铜电缆低20%;一般建筑节约20%以上,大跨度节约40%以上。仅以规模为2台60万千瓦机组的电厂为例,采用铜芯电缆约需3亿元人民币,而采用铝合金电力电缆则节约40%。特别是在我国城镇化建设、城乡电网改造加速之日,铜资源逐渐枯竭、电缆的需求量不断加大之时,使用新型铝合金电力电缆,每年节约的费用可达仟亿元以上。这样不仅可节省大量的政府和企业投资,而且对创建节约型社会和国家也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7、综合性能 实现同样的电气性能的前提下,铝合金电缆比国内同等品质铜电缆价格大约低20%,符合中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基本国策。符合建筑工程的“四新”原则。 由于铝合金电缆重量仅为铜缆的一半,反弹性能比铜缆少40%,柔韧性能比铜电缆高25%,使用合金电缆可以降低施工单位的安装成本。一般性的建筑项目可节约安装施工费用20%以上,大跨度的建筑项目可节约安装施工费用40%。
目前国内低烟无卤阻燃A级电缆比普通电缆价格高20%以上,如果使用 MC系列铝合金电力电缆,就可以在达到低烟无卤阻燃A级的同时,大大降低成本。同时 MC 可以支架明敷,节省桥架,管道的费用。 铝合金电缆在美国的业绩中有大量的大跨度的建筑,如体育场馆、会展中心等。这是因为铝合金电缆重量仅为铜缆的一半,可以大大减轻对建筑钢结构的负重,从而节约大约15%钢结构的费用。 在实现同样的电气性能的前提下,铝合金电缆(含专用连接端子)直接采购成本(价格)比国内铜电缆价格低约20%-25%。铝合金导体制造的电气连接配件与用铜导体制造的连接配件一样稳定。铝合金电缆配件系统在保证系统安全性能的前提下,为您节省成本,提高安装效率。 铝合金电缆是世界上最好的电缆。铝合金电缆在发达国家已经安全成功运行35年多,是先进的、成熟的产品。世界上许多著名的企业和工程项目都是铝合金电缆的用户,如亚特兰大奥运会、纽约机场、BP石油、通用集团、沃尔玛等。
8、研发之路
1970年前应用的铝电缆是全硬状态的AA1350纯铝电缆,主要存在两个致命的问题:一是连接不稳定,安全性能不好;二是机械性能低,安装性能差。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几年美国研制出了AA-8000系列铝合金电导材料,新的铝合金导体具备优良的物理及电性能。 2005年我公司率先引进美国先进的电缆技术标准,自主研发、突破创新,成功开发出具备卓越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等领域的铝合金电力电缆。 我公司引进美国先进技术标准(UL标准和ASTM B标准),对各类电缆产品的技术要求和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与改进,生产了达到美国标准的电缆产品,经过
公司管理和技术人员三年来的不懈努力,自主研发、突破创新,实现了产品由国家标准向具备第一世界先进水准的美国标准产品的升级。主要产品有:铝合金导体连锁铠装系列高低压电力电缆-国标(型号是“AC90-YJHLV8.4”、“ACWU90-YJHLV82”,简称为“MC”电缆);铝合金导体不带连锁铠装的系列高低压电力电缆(型号是“TC-YJHLV”和“YJHLV22”系列);美标电缆-SER、SEU用户引入电缆;UD配置电缆;XHHW-2电缆。其中XHHW-
2、USE-2/FT4、SER、SEU、MC电缆已取得美国UL认证。并参照美国ASTM B标准8000#铝合金导体材料基础上开发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专利产品-稀土高铁铝合金材料,利用先进水平的紧压绞合技术,无论材料性能还是技术含量在国内都属首创,弥补了国内生产铝合金电缆的多项空白。
9、产品简介
YJHL8.4(AC90)
交联聚乙烯绝缘铝合金带连锁铠装铝合金电力电缆
YJHLV82(ACWU90)交联聚乙烯绝缘铝合金带连锁铠装聚氯乙烯护套铝合金电力电缆 YJHLV(TC90)
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铝合金电力电缆
YJHLV22
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氯乙烯护套铝合金电力电缆
10、产品应用
1、型 号:YJHLV8.4(AC90)
名 称:交联聚乙烯绝缘铝合金带连锁铠装稀土高铁铝合金电力电缆。
主要用途:高柔韧性能的连锁铠装电缆可应用于非潮湿环境的明线或暗线敷设,并具备与管道敷设方式相同的性能,能承受一定的压力,能减少管道布线所带来的施工难度和人力成本。
2、型 号:YJHLV82(ACWU90)
名 称: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铝合金带连锁铠装稀土高铁铝合金电力电缆。
主要用途:高柔韧性的连锁铠装和密封的外护套电缆,不需要管道及其附件和人工密集的拉线、扣纹和成管等工序,可应用于干燥或潮湿环境的明线或暗线敷设,也可应用于危险环境,敷设方式户内可用支架、梯架、托盘以及电缆夹明敷,户外可采用直埋、电缆沟、电缆隧道等方式。
3、型 号:YJHLV(TC90)名 称: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稀土高铁铝合金电力电缆。
主要用途:敷设在室内、隧道、管道、电缆沟及松散土壤中,电缆不能承受机械外力作用,但可承受一定的牵引力。
4、型 号:YJHLV22
名 称: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稀土高铁铝合金电力电缆。主要用途:敷设在地下,电缆能承受机械外力的作用,但不能承受大的拉力。
11、应用分析
因为铝合金电缆的重量仅为铜电缆的50%,铝合金电缆比铜电缆更轻的重量减少了对建筑物结构的影响,在大跨度钢结构建筑中,使用铝合金电力电缆还可节约10%钢结构费用。与采用桥架敷设的铜电缆相比,铝合金带铠装电力电缆可采用支架敷设,减少了桥架费用。从而减少了施工强度,降低了安装及运输成本。提高了安装效率。铝合金电缆所使用的铝合金接头的价格也较黄铜接头低,安装铝合金套管只需要3~4分钟。铝合金电力电缆配件,在符合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可为您节省费用,提高效率。
高柔韧性自锁型铝合金铠装系列高、低压建筑用电力电缆和非自锁型系列铝合金高、低压电力电缆,可满足低烟无卤及阻燃要求。目前,国内市场低烟无卤阻燃A级电缆价格比普通电缆高20%以上,而我公司生产的铝合金电力电缆在达到低烟无卤阻燃A级的同时,大大降低了采购成本。
关键词:电力电缆,选用,相关问题
一、型号
1、护套及绝缘层材质。
矿物绝缘电缆, 氧化镁绝缘, 铜或高温合金护套, 运行最高额定温度摄氏250度。特殊用途类型。由于特殊用途电缆种类繁多, 在此仅做简单介绍。用于高温环境的氟塑料电缆, 聚偏二氟乙烯绝缘、护套电缆连续工作温度摄氏150度, 聚全氟乙丙烯绝缘、护套电缆连续工作温度摄氏100度。聚四氟乙烯绝缘、护套电缆连续工作温度摄氏260度。用于油污染环境的丁晴复合物绝缘电缆, 运行最高额定温度摄氏105度。用于经常移动环境的硅橡胶电缆, 运行最高额定温度摄氏180度。此外, 还有专用的低温、防水、防虫鼠害、矿用电缆等。
2、电压等级
表示方法U0/U (Um)
UO为导体对地电压, U为导体与导体之间电压, Um为使用设备的系统最高电压的最大值。其中, UO按系统接地故障持续时间分为两类:第一类电缆——用于单相接地故障时间每一次一般不大于1分钟的系统, 亦可用于最长不超过8小时, 每年累计不超过125小时的系统;第二类电缆——用于接地故障时间更长的系统, 或对电缆绝缘性能要求较高的场所。
例如l0k V系统, 如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应采用8.7/l0k V电缆 (或8.7/12) , 如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的可采用6/l0k V电缆 (或6/12) 。
二、相线与N线截面配合
理论上N线的允许载流量应大于最大三相不平衡电流及零序谐波电流之和。在工程中通常在以单相设备为主的系统中, N线截面等于相线截面 (即4等芯) ;在三相平衡系统或以三相设备为主的系统中, N线截面大于等于相线截面的一半 (即3+1芯) , 其中有两个例外:相线为35mm2时, N线为16mm2, 相线为150mm2时, N线为70mm2。
在含有大量零序谐波分量的系统中, N线截面等于相线截面的2倍或根据实际需要定制。
三、选择电缆截面所需考虑的因素
除设计手册中所要求的温升、经济电流密度、电压损失、机械强度、载流量等以外, 还需注意:
1、敷设距离导致的单相短路故障、接地故障保护灵敏度问题 (低压系统)
2、在一个工程中尽量减少、合并截面等级, 利于加工定货。
四、防火
常用电缆中, 虽然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防水性能等方面优于聚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但在火灾条件下, 聚氯乙烯释放出的有害气体远超过聚乙烯。几乎所有电缆厂家都生产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其中只有部分厂家同时生产聚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阻燃电缆:阻燃产品比非阻燃产品能提供15倍以上的逃生时间:阻燃材料烧掉的材料仅为非阻燃材料的1/2;阻燃材料的热释放率仅为非阻燃材料的1/4:燃烧产品总的毒气气体量, 如以一氧化碳的相当量表示, 阻燃产品仅为非阻燃产品的1/5;普通阻燃产品与非阻燃产品的产烟性能、产烟量无大的区别。阻燃电缆按GB12666.5-90标准分为A、B、c三类, 在工程设计中宜选择A类阻燃电缆。减少在同一防火隔断 (例如同一桥架、同一竖井) 内的电缆数量, 有助于提高电缆的阻燃能力。
耐火电缆:根据GB12666.6规定, 耐火试验温度分为二类:A类为95—1000℃, 考核时间为90分钟, B类为750—800℃考核时间为90分钟。即电缆在外部火源750—800℃ (或950—1000℃) 直接燃烧下, 90分面内仍能通电, 就判定为B类或A类耐火电缆。
有机类耐火电缆在铜导体上包绕云母耐火带 (耐高温800℃) 作为耐火层, 然后按不同型号挤上一定厚度的正常绝缘层, 最后电缆芯间填充层和最外层的护套与普通电缆一样。无机类又称为矿物质绝缘型或者氧化镁绝缘电缆, 其外护套为铜管或特种合金管, 在外护套和铜芯导体之间填充氧化镁作为绝缘材料, 由于氧化镁的熔点为2800℃, 铜管 (外护套) 的熔点为1083℃, 特种合金管可以保证在825℃无变形, 因此只要外护套不受破坏, 该电缆就能正常工作, 其耐火性能远超过有机类耐火电缆。在工程设计中不要轻易提出要求使用A类耐火电缆, 因为NH-YJV或NH-VV一般都达不到A类要求, 而矿物质绝缘电缆耐火性能虽然优异, 但造价远高于普通耐火电缆, 对施工的要求更加严格, 另外由于是独芯电缆, 各相对N、对PE间距不同, 单相短路、接地短路阻抗 (电抗) 有一定差异。
五、相关名词
氧指数:是指在规定条件下, 固体材料在氧、氨混合气流中, 维持平稳燃烧所需的最低氧含量。氧指数高表示材料不易燃烧, 氧指数低表示材料容易燃烧。
耐火电缆 (Fire resistant cables) , 简称为Fs电缆。这种电缆不易着火致完全烧毁, 在火灾中及火灾后尚能继续工作, 保证救火过程中的用电需要。
阻燃电缆 (Fire resistant cables) , 简称为FR电缆。普通聚合物, 在燃点以上的火焰中都会燃烧。FR阻燃电缆的特点是单根电缆垂直燃烧时可阻止火焰蔓延, 火焰移去后会自动熄灭。
低延阻燃电缆 (Reduced flame propagation cables) , 简称为FRR电缆。其特点是能通过多根电缆垂直托架敷设的阻燃试验, 在试验中集中成束电缆中所含可燃物质比单根电缆多但要求其火焰蔓延能受到控制。
低烟无卤阻燃 (Low smoke zero halogen balbes) , 简称FOH电缆。FOH电缆的特点是燃烧时既具有FR或FRR阻燃能力, 又不会排放HCI等有毒气体, 所散发的烟雾也非常稀薄。
姚礼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主任,普外科教授,中华消化内镜学会外科学组主任委员,上海市消化内镜学会副主任委员。
张大伯的腰痛病又犯了,像往常一样,他靠着止痛药来解决问题。令张教授苦恼的是他患有严重的胃病,一吃止痛药胃就特别不舒服。于是张大伯来到了医院,向医生求助……
类似的故事经常在我们身边发生,这也反映了一个普遍的问题——止痛药的不合理应用。为此,我们将在下面的文章中向大家介绍一下如何合理的使用止痛药。
慎选止痛药
目前常用的止痛药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非甾体消炎药,代表药物有阿司匹林和芬必得等。此类药物有造成胃出血的可能,所以有严重胃病的病人是不适合使用的。比如前文例子中的张大伯就属于这种情况。近年来随着制药工业的发展,一些新兴的非甾体类药物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线,这些药物大大降低了胃肠道的副反应,有严重胃病的患者要谨慎选用。
第二类是以曲马多为代表的中枢止痛药,此类药物对于胃肠道的刺激较小,而且没有成瘾性,可供无法耐受非甾体类药物的患者选用。但其止痛作用较强,只能作为二线药物选用。
第三类是人们熟悉的阿片类止痛药,如杜冷丁、吗啡等。此类药物镇痛作用强大,有极强的成瘾性,因此仅用于晚期癌肿的病人止痛。
这么多药物,究竟病人该如何选择呢?使用止痛药的病人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生活中常见的颈肩腰腿痛。对于此类病人首选非甾体类药物,对于有严重胃病的患者,可选用对胃肠道无刺激的非甾体类药物,只有在非甾体类药物使用无效时才考虑使用中枢止痛药。而这类病人是不能选用阿片类止痛药的。另一类是晚期癌肿病人,他们的止痛需遵循“阶梯治疗的原则”,从非甾体类药物到中枢止痛药,最后才选用阿片类药物,这一点与普通病人是根本不同的。
消除两种顾虑
服用止痛药,病人一般存在以下两点顾虑:一是药物的副反应,另一种是药物的成瘾性。
其实,止痛药物的副反应可通过合理的选药大大降低,但其原则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来选择。这样既可降低副反应的发生率,又可为今后的换药留有余地。而说到成瘾性,只要不服用阿片类药物,是不会造成成瘾性的。再说阿片类药物一般的药店是不出售的,只有在医生的处方下才能领到。所以,朋友们在用药时大可不必这般顾虑。
降低副作用的6种办法
怎样降低止痛药的副作用,这其中大有学问。一般来说,要降低止痛药的副作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及时准备,按医生的嘱咐足量给药
因为持续疼痛可使痛觉降低,加大了止痛的难度,也增加了药物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所以在家庭护理中必须根据医嘱正确掌握药物的种类、剂量、给药途径和给药时间。实际观察已经证明,合理的剂量,准确的给药时间,可消除80%~90%病人的疼痛。
(2)用药后观察药效及有效时间
用药应从小剂量逐渐加大,(下转第46页)(上接第45页)
减少不良反应,疼痛减轻后,药量可逐渐减少。
(3)口服止痛药的前后不要饮酒
酒精可以增加止痛药物的毒性。哪怕是常规剂量也可引起肝脏及肾脏的损害。
(4)睡前服药宜适量增加
夜间、睡前可增加药物剂量50%~100%,以保证无痛睡眠。
(5)酌情采用不同的给药途径
病人因病情或治疗产生严重恶心、呕吐或吞咽困难时,可使用止痛药的肛门栓剂,效果也很好。严重的疼痛还可以选用针剂,经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
(6)其他注意事项
止痛药物不要放在小孩能够拿到的地方。
不同的药物不要放在一起。
药名、剂量、用法都要在瓶签上写清楚。
没有征得医生的同意,不要轻易改变药物的剂量。
关键词:电线电缆,结构,型号,导体
1 电线电缆结构的特有标志
1.1 电线电缆的特有标志:
一根电线电缆犹如一个怀孕的母亲, 怀着名叫导电芯线, 电气绝缘层、防护套这三个孩子。导电芯线作用:传导电能的路径, 多由不少于7根的圆形软铜丝绞合而成 (控制电缆允许单股形式) 。按芯数数量分有单芯、双芯、三芯和多芯等不同品种。双芯和三芯电缆常被用于船舶电力系统, 区别在于直流单项交流线路和三项交流线路。多芯电缆 (可多达数十芯) 常被用于控制或通信系统。
电线电缆的规格多样化在于电缆内铜芯的截面不同, 最小的只有1mm2, 大的可到300mm2以上。但大截面电缆在安装工程中有局限性, 如一根240 mm2可由2根120 mm2电缆并联代替。
绝缘层在电缆中扮演二哥的角色, 各导电芯线进行电气绝缘, 杜绝芯线间短路或接地。
防护套层在电缆中扮演大哥的角色, 保护电缆被油水、化学腐蚀的侵害。如需增强机械强度和抗干扰能力, 可再外加一层铠装层可起到双重保护。
1.2 电线电缆特性代码
1.2.1 系列代码
乙丙绝缘:船用电力电缆:CE。船用控制电缆:CKE。船用通信电缆:CHE
聚氯乙烯绝缘:船用电力电缆:CV。船用控制电缆:CKV。船用通信电缆:CHV
天然-丁苯绝缘:船用电力电缆:CX。船用控制电缆:CKX。
交联聚乙烯绝缘:船用电力电缆:CJ。
硅橡胶绝缘:船用电力电缆:CS。
1.2.2 护层代号
(1) 内套:代号V表示聚氯乙烯。代号F表示氯丁橡胶。代号H表示氯磺化聚乙烯。 (2) 铠装:代号0表示无。代号2表示双刚带。代号3表示细钢丝。代号8表示钢丝编织。 (3) 外套:代号0表示无。代号2表示聚氯乙烯。代号3表示聚乙烯护套。
1.2.3 特殊的代码符号
代号R表示软结构。
代号M表示水密式结构。
1.2.4 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特殊符号
代号D表示单根燃烧。代号S表示成束燃烧。代号N表示耐火 (单根燃烧) 。
代号A、B、C分别被定义有烟、有酸、有毒;低烟、低酸、低毒;低卤、低烟、低毒。
例:CEPJ86/SC乙丙橡皮绝缘交联聚烯烃内套铜丝编织铠装非交联聚烯烃外套低烟无卤阻燃船用电力电缆, 成束阻燃, 低卤, 低烟, 低毒。常用于船舶电气设备电源线, 如组合启动屏电源线, 分油机电机电源线等。
2 电线电缆的选用原则
2.1 选用型号的基础
目前电缆型号规格繁多, 如船用电力电缆、船用控制电缆、船用通信电缆等。选择电缆型号犹如购买生态药材, 知道其名称、产地、生产环境、用途等。选择型号规格也是一样, 提前了解电缆规格型号适用的范围。根据用途、条件和环境等因素选择电缆型号。
2.2 导体的选用原则
导体材料有很多, 如铜芯、铝芯、镀锡等。按IEC要求, 对于热固体 (或弹性体) 绝缘的铜丝应镀锡, 对于热塑性塑料 (如聚氯乙烯) 绝缘的铜丝可以不镀锡。电线电缆的软硬程度 (或弯曲性能) 与导体结构有很大的关系, 在相同截面积下, 组成导体的铜丝越细, 根数越多, 则电缆越柔软, 故船用电缆标准中把导体结构分为一般 (固定铺设) 、软 (移动用) 和特软 (可多次重复弯曲和扭转) 三种。对于固定铺设应选用一般硬度电缆;对于一般性移动设备应选用软电缆 (在型号中特性符号字母为R) ;对于移动频繁或重复扭转使用的应选用船用特软电缆。
2.3 新型绝缘的选用原则
新型绝缘材料层出不穷, 分塑料绝缘材料和橡胶绝缘材料。根据要求选用。
2.4 规格的选用原则
影响电缆载流量的因素很多, 与导体截面积有关, 也与绝缘材料的长期允许工作温度、环境温度、铺设方法等有关。载流量的标准规定值可参照IEC《船舶低压系统电缆的选择和铺设》标准。
确定电线电缆使用规格 (导体截面) 时, 一般应考虑发热, 线路电压降损失, 经济电流密度, 机械强度等选择条件。需要注意的是选择条件有先后, 如低压动力线, 低压照明线、高压线路。各选择条件是有区别的, 区别在于因其负荷电流电压水平要求等。
选用每根电缆导体的截面积应符合下列条件:
(1) 所有电缆导体流量是需要被进行修正, 修正后的载流量标准是:应不低于电缆导体在电路中可能承受的最大连续负荷电流值。 (2) 电缆导体可能通过的最大连续负荷应根据该电缆供电的电路和电机等负荷性质及同时工作系数计算。 (3) 在导体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为75℃、环境温度为45℃条件下。同一规格的铝芯与铜芯比较, 铝芯的导线载流量约为铜芯的0.7倍, 导线可选用大一个型号。 (4) 如船舶发电机换新, 原主电缆长度不够, 船东选择电缆接长方案, 在选择电缆的过程中, 检查原电缆截面积为95 mm2, 在选择接长电缆时, 考虑到接长处的发热, 因此选用了120 mm2做为接长部分电缆。 (5) 如在选择控制电缆时, 发电机警报模拟量信号和转速采集器信号需要屏蔽干扰, 因此选择了带有屏蔽功能的对绞线仪表通信电缆。 (6) 在作为普通控制用多芯线的选择中, 一般需要留出余量, 一般1~4芯线富余1根, 4~10芯线富余2根, 11~16芯线富余3根, 依此类推。 (7) 用电设备电缆的载流量选用时还应大于上级空气断路器的保护设定值。
3 结语
本文提供了一些电线电缆选用的几个原则, 在实际的运用中还需要考虑实际施工因素及经济成本等因素。在特殊情况下还要考虑短流电流保护值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国船级社.钢质海船入级规范 (2006) [M].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9.
[2]《电线电缆手册》编委会组.电线电缆手册-2版 (增订本) [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3]上海电缆研究所组.电线电缆产品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关键词:体育研究 体育统计 方法选用
前言
统计方法是科学与实践中一种很有价值的定量分析工具,在近几年的推广普及中,将其用于体育科研、教学、训练、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成功应用统计方法的范例,不胜枚举。但纵观统计方法的应用,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研究。本文将对“硕士生论文中统计方法的不合理应用”,通过实例剖析,找出症结,以供借鉴。
1、硕士论文中统计方法面临的困难
随着体育运动不断向现代化和科学化深入发展,体育统计已日益普及,渗透到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管理等各个方面,并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体育统计以统计理论研究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体育管理,是现代体育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现阶段,体育统计在方法应用上较为薄弱,难以适应和满足体育运动实践,发展和科学研究的需要。
2、统计资料的分析
2.1计量的
例如:人的身高、体重、血压、肩宽、大腿围,所有田径、游泳项目的运动成绩,等等。这一类资料的特点是:原则上它的取值可以是在某一区间内的任一实数。通常称这类资料是连续的,或考察的指标是连续的。它的统计分析是与具有密度的连续随机变量的分布有关。
2.2计数的
例如:人的每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1分钟仰卧起坐的个数、引体向上的个数等等。这一类资料的特点是:它们取值的范围是整数,大部分还只在非负整数范围内取值。通常称这一类资料是计数的,或考察的指标是计数的。它的统计分析是与离散的随机变量的分布有关。
2.3有序的
有些资料既不能计量,也不能计数。例如《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的达标等级、排球比赛中的进攻战术效果、学生体质的好坏等等。这一类资料的特点是只能评出优劣顺序,而无法量化。通常称这一类指标和资料是有序的。
2.4名义的
有些资料不是计量的、计数的,也不是有序的,它仅仅是一个名义值。例如城镇、乡村……中国队、日本队……,吸烟、不吸烟……。
3、统计方法的应用现状
3.1样本代表性不高,样本量的大小确定不当
样本是随机地从总体中抽出的,所以它对总体具有代表性。实际研究中有时根本不可能完全得到总体,所以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适当的样本来对总体进行研究,才能保证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发现有的研究者不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而是按主观需要随意确定样本研究对象。
3.2配对比较未能坚持样本组间的条件齐同
配对比较适用的范围一是同一批实验对象前后结果的比较,即同体比较;二是将基本条件相同的实验对象配成对,然后随机地将每对中各一人分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严格地实施只有实验条件不同而其他条件均同的实验。实验后,比较两组的结果差异是否有显著意义。
3.3对比资料的可比性
统计显著性检验的基础是对比资料应具有可比性。在探索某些事物的内在规律时,经常要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要求排除一些表面的、偶然的现象,而有的研究者却未注意到要控制其他的条件,将多因素资料进行单因素的对比。
3.4统计结论描述不确切
有些研究者在假设检验中仅凭计算结果P≤0.05或P≤0.01就轻易做出结论,且肯定结论的科学性是欠严谨的。因为影响统计结果科学性的因素很多,不是计算唯一能决定的。统计计算也是有局限性的,其结论是从概率角度描述的,不是的肯定和否定,故对计算结果一定要用专业知识加以定性分析。
3.5小样本的均值检验
在小样本(n≤30或n≤50)的均值差异显著性检验中,若方差齐性(σ12=σ22)可用“t”检验,而方差不齐性(σ12≠σ22),则要用“t”检验。不少的研究者在小样本的均值检验中基本上采用的是“t”检验,但文中又未作说明方差是否齐性。这种错误源于对抽样分布理论上的认识不足。
4、正确选择统计学方法
4.1对统计资料进行分类
研究中的统计资料大体可分为计数资料、计量资料、有序资料和名义资料4大类。计数资料指的是可以命名而不可能作顺序大小来排列的资料,如性别、专项、职业等;计量资料指的是资料具有连续定量分布性质,例如身高、年龄、心率、血压、肩宽、大腿围,所有田径、游泳项目的运动成绩等;有序资料是指资料既不能计数也不能计量,其特点是只能评出优劣、好坏顺序等,而无法量化;名义资料是指资料既不是计数的、计量的,也不是有序的,它仅仅是一个名义值,只起着一个名义的作用。
4.2资料的组间比较
研究资料中经常遇到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问题,例如体育训练过程中对运动员进行心理暗示和不进行心理暗示是否有显著意义,这时的比较只进行两组间比较。如果资料中有两组以上,比较量就会随组数的增加而增加,在做多组间统计学分析时,一定先做整体的显著性检验 。
4.3单侧或双侧检验的选用
如果根据专业知识和经验可以判断检验结果只有一种可能性,那么就选用单侧检验。如果结果不能确定,就选用双侧检验。尤其在一些运动中生理指标的明显提高,可以肯定和根据常识确定需要运用单侧检验。
4.4显著性检验
(1)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可以检验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2)有序资料中的等级资料唯一的显著性检验方法是非参数检验。
(3)计量资料如果只有两组资料,可采用t检验,两组以上的资料则选择方差分析。
4.5多元统计分析
多元分析在体育研究中被广泛用于,对运动员选材、体质因素分析、不同手段对训练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对体育成绩的预测分析等方面,与单因素分析比较,分析更为全面深入。多因素分析的变量很多,计算复杂、工作量大,用手工计算是不可想象的,目前的SPSS统计软件可以减少它的运算量。
5、选用统计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1)课题设计应与研究的目的、统计分析方法结合起来考虑。
(2)要熟悉被选用方法的统计分析思想,明确数学模型中各参数的统计意义。这样,可结合专业知识给分析结果一个合理的解释。
(3)研究样本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个基本概念就是随机性,就是总体中每一成员都平等地包括在入选范围中。样本的大小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多元分析中,一般认为适宜的样本至少是指标个数的5~10倍,指标越少其倍数越多。取样时间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参考文献:
[1]万迪讯.论体育统计方法的选用[J].体育函授通讯,1998(2)
[2]潭平平等.体育统计方法应用中的几个误区[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
[3]刘云.学士论文应用体育统计方法的思考[J].淮北煤炭范学院学报,2002(3)
SFT (包括SFTG) 型半硬同轴电缆具有反射系数小、衰减低、屏蔽性能好等优点。SFT型半硬同轴射频电缆, 尤其是高频微小型SFT型半硬同轴射频电缆, 要求其内导体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低的损耗, 因而普通的铜材不能满足要求, 大多采用镀银铜包钢线。镀银铜包钢线是钢线外层覆有一定厚度的铜层再镀银。其中钢线芯提供了较大的机械强度, 铜层为高频信号提供低电阻的传输路径 (趋肤效应) , 镀银层提高了导体的导电率 (若铜导电率设为100%, 则银为108.6%) , 降低了导体在高频下的损耗, 并有利于提高电缆的工作频率及使用温度。
镀银铜包钢线可由镀铜钢线或包铜钢线经镀银制得。镀银镀铜钢线的优点是铜镀层厚度均匀, 铜含量可连续控制, 且铜与钢线芯结合较紧密, 但铜层致密性不如镀银铜包钢线, 电导率30%IACS (相对标准退火铜线电导率的百分率) 镀银镀铜钢线较易生产, 而电导率40%IACS镀银镀铜钢线的生产尚存在一系列技术问题;镀银包铜钢线是一种传统的制作方式, 相对于镀银镀铜钢线, 它在生产过程中不存在太多的污染问题, 且铜层致密, 但铜与钢线芯的结合力仍然是镀银包铜钢线生产技术的关键。
1.1内导体的电导率和铜层厚度
SFT型半硬同轴射频电缆中镀银铜包钢线内导体的电导率等级、银层厚度选择均应综合考虑电缆工作频率下的趋肤深度。趋肤深度δ定义为[1]:场强为表面场强Exo的1/e处距表面的深度, 其计算公式为undefined, 其中ρ为导体的电阻率 (Ω·m) ;μ为磁导率;f为频率 (Hz) 。SFT型半硬同轴射频电缆的工作频率一般在0.5~18 GHz, 最常用的工作频段为4~8 GHz。表1列出了1 MHz~18 GHz频率范围内的铜、银、钢的趋肤深度, 可见频率越高, 电流越趋于表面, 即电磁场向金属内渗透的深度越小。
镀银铜包钢线按电导率可分为21%IACS、30%IACS和40%IACS三种, 这三种镀银铜包钢线与纯铜线的性能比较参见表2。以SFT-50-3电缆为例, 内导体外径d0=0.92 mm, 则21%IACS镀银铜包钢线的铜层厚度为0.032 mm (约占外径的3.5%) , 30%IACS镀银铜包钢线的铜层厚度为0.055 mm (约占外径的6%) , 40%IACS镀银铜包钢线的铜层厚度为0.083 mm (约占总外径的9%) 。由表1和表2可见, 在4~8 GHz的常用工作频段内, 30%IACS镀银铜包钢线铜层厚度已是铜趋肤深度的52倍以上 (远大于要求的7倍趋肤深度) , 因此其电阻几乎与实心铜线一样, 可满足SFT型半硬同轴电缆在该工作频段内的使用需求。
1.2内导体的银层厚度
镀银后铜包钢线铜层中银质量分数在0.01%~0.10%时就可大幅度提高其蠕变强度, 降低其发热敏感性。这是因为在时效处理以后, 上述镀银铜层可以允许比纯铜有更高温度和更长时间的发热, 并且在强度和导电性方面也没有很大的降低。镀银铜包钢线的银层厚度对于SFT型半硬同轴射频电缆的绝缘加工 (即聚四氟乙烯推挤中烧结时间) 有一定影响。我们选择了不同银层厚度的镀银铜包钢线, 在聚四氟乙烯有效加工温度400 ℃下进行高温试验, 试验结果参见表3。
在高温试验中镀银层变色的原因除了银层氧化外, 还与铜向银表面迁移有关。在热加工过程中, 镀银铜包钢线中铜向银表面迁移近似满足关系式[2]:
undefined
式中C为银表面的铜物质的量分数;D为迁移系数 (cm2/s) , T为绝对温度 (K) ;τ为镀银层厚度 (cm) ;t为时间 (s) 。
根据SFT型半硬同轴电缆生产中聚四氟乙烯推挤烧结所需的时间 (约10 min) , 图1示出了在不同温度下热加工10 min后, 镀银铜包钢线中铜迁移至银表面的物质的量分数与银层厚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可见在400 ℃热加工过程中, 1.2 μm的银层厚度已能阻止铜向银层的完全迁移。由表1可见, 在0.5~18 GHz频率范围内铜、银的电流趋肤深度小于3 μm;而最常用的4~8 GHz频率范围内铜、银的电流趋肤深度小于1.2 μm。因此, SFT型半硬同轴电缆中采用3 μm银层厚度的镀银铜包钢线较为合适。
2 内导体物理状态的设定
SFT型半硬同轴射频电缆中内导体镀银铜包钢线的物理状态有拉丝未退火的硬态镀银铜包钢线和退过火的软态镀银铜包钢线两种, 后者较柔软, 因此较易加工, 且再加工的余地也较大。表4为部分生产厂商提供的直径为0.6 mm和1.0 mm镀银铜包钢线的性能指标, 可见软态镀银铜包钢线的拉伸强度较低, 但延伸率高于硬态镀银铜包钢线。因此, 在作为内导体时软态镀银铜包钢线的抗拉强度不如硬态镀银铜包钢线, 如在装接连接器中以内导体代替连接器插针时, 软态镀银铜包钢线内导体可能就不能满足抗拉强度的要求, 这在微小型SFT型半硬同轴电缆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为使软态镀银铜包钢线与硬态镀银铜包钢线均可作为内导体, 可选用装有插针的SMA、N-J等系列连接器与SFT型半硬同轴电缆进行配套。
注:1) 表中所给出的数据均为性能指标的最低值。
软态镀银铜包钢线经拉伸后, 可转变为硬态镀银铜包钢线, 其银层结构更致密, 拉伸强度变大, 延伸率降低, 脆性增加。在250 ℃下, 对拉丝后的镀银铜包钢线退火2.5 min后, 其脆性减小。因此, 可通过一定的工艺手段使电缆内导体达到既定的物理状态。
3 内导体尺寸的一致性
特性阻抗是射频电缆设计时首先要满足的指标之一。SFT型半硬同轴电缆特性阻抗Zc的计算公式为:
undefined
特性阻抗的相对变化dZc/Zc为:
undefined
式中dd0/d0, dD/D, dεe/εe分别为内导体外径、外导体内径和介电常数的相对变化。以SFT-50-3电缆为例, 其内导体外径d0=0.92 mm, 外导体内径D=3.00 mm, 聚四氟乙烯实心绝缘εe=2.04 (不考虑偏心影响) , 如│dZc/Zc│=1%时, 在其余两个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则相应的dd0=0.010 9 mm;dD=0.035 4 mm;dεe=0.040 8。可见在规定的阻抗偏差内, 对内导体外径的一致性要求最严格, 其允许偏差值也最小;对外导体内径要求次之。因此, 提高内导体外径的一致性、均匀性, 控制其公差范围, 对SFT型半硬同轴电缆的生产质量和性能控制非常重要。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尺寸一致性较好的银层厚度为3 μm的30%IACS软态镀银铜包钢线作为SFT型半硬同轴电缆的内导体较为合适。由于相对于其他因素, 内导体外径的变化对电缆特性阻抗的影响更大, 因此提高内导体外径的一致性、均匀性及其公差的控制最为业界关注, 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上海电缆厂.电线电缆工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6.
一、中职学校旅游饭店专业教材选用存在的问题
1.教材内容过时, 滞后于实际发展
目前, 中职学校旅游饭店专业现有的课程设置中, 课程内容相对陈旧, 严重滞后于实际发展。旅游业发展迅速, 人们对旅游饭店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如作为餐饮服务技能考核中的重要技能———餐巾折花, 随着社会潮流的变化, 以前以杯花为主, 后来以盘花为主, 而现在则流行简洁。选用这种陈旧的教材, 内容肯定不能适应现代旅游饭店对人才的需求。
2. 教材设置片面, 缺乏深度和广度
旅游饭店专业的综合性很强, 在上岗前必须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培训。中职学校饭店专业教材的设置不全面, 只有餐饮服务、客房服务、前厅服务等, 片面、单一的传授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缺乏深度, 与行业所需实际能力有偏差。因此在课程结构的设置、教材的选用和配置上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和整合。
3. 综合性课程设置较少, 不能适应饭店业发展变化的需求
由于学校对饭店业的实际需求研究不够, 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过于强调学科内理论知识的学习, 课程设置缺少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材, 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只是获得了一些不同于普通教育的最浅显的专业理论知识, 行业所需要的技能操作能力和行业综合素质并没有得到强化, 从而导致饭店专业毕业生的人才综合素质不高, 不能适应饭店业发展变化的需求。
4. 实践教学教材空缺, 实践课形式单一
职业学校饭店专业教学的特色就是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但目前我省中等职业学校饭店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教材空缺, 专业教师上实践课缺乏依据、不系统、随意性很大。同时实践课形式单一, 技术手段落后, 仅仅停留在餐厅摆台、客房做床这两项基本技能上, 且学生在学校的技能实训课安排较少, 与旅游饭店企业实际工作需求差别很大。
二、中职学校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教材选用的对策
目前, 中职学校旅游饭店专业人才的培养存在诸多问题, 如怎样改变其现状, 改革课堂教学, 培养出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高素质综合人才, 笔者认为可以在教材选用上采取以下对策。
1.教材选用注重案例化
在教材选用上, 必须围绕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 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学案例, 用于教学的案例要有广泛的代表性、实用性和时尚性特点。学生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学习, 可以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2.教材选用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实践教学是将学生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 并转化为综合能力的关键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教学, 不但能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强化感性认识, 而且能暴露教学中的不足, 为今后改进理论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旅游饭店行业是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行业, 但目前中职学校旅游饭店专业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因此, 在教材的选用上既要重视专业理论知识, 更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使学生能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去观察、处理问题, 切实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尽全力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零时间适应。
3.正确选用多媒体教材
多媒体教材以其教学的多样性、数字性、超文本性、可诊断性等特点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饭店专业教学中可以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教材, 变被动单向式学习活动为尊重学生个性特点的双向交互式学习, 给予学生最直观的印象、最便捷的理解方式, 从而有利于学生对技能的掌握。
4.教材的选用和设置要适应饭店的需要
中职学校饭店专业应有许多业界合作企业, 学生课程安排应该根据合作企业提供的需求信息做出相应的选择, 这样就保证了学生培养与饭店发展的同步性, 使学生真正能与行业接轨。在培养模式上, 学校可以聘请饭店行政管理人员和业界专家对教学改革与建设提出意见并直接参与学校专业课程设计及专业教材的选用。同时, 以学生为中心, 采取机动灵活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培养受饭店欢迎的人才。
5. 适应教学需要, 编写校本教材
一、材料选用与问题探究的设计要紧扣教材和课标
史料汗牛充栋, 如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图画等。教师在教学时不能不加甄别随便拿来就用。因此, 教师应依据教学内容精选史料, 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这些精选的史料学习历史, 显得非常必要而且重要。
例如, 人教版必修一第八单元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课标要求是:“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认识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教材安排了“从盟友到对手”“美苏‘冷战’”及“‘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三目。这三目实际上讲“冷战”的背景、形成过程及影响三个问题。针对课标与教材本人在教学时是这样处理的 (仅以教材第一幕为例) :
材料一: (苏联驻美大使尼古拉·诺维科夫也于1946年9月27日向莫斯科发的电报) 美国对外政策反映了美国垄断资本的帝国主义倾向, 它的特点就是在战后谋求世界霸权。杜鲁门总统和美国统治集团的其他代表人物曾多次发表讲话, 其真实意图就是:美国有权领导世界……必须充分注意的是, 美国是把苏联作为战争的对象而准备未来战争的。在美帝国主义的眼里, 苏联是其通往世界霸权道路上的主要障碍。
(1) 尼古拉的电报是如何评估美国对苏联的看法的?
(2) 两人对彼此国家的看法对两国的关系影响如何?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如何?
在这一课堂实例中, 材料的选取与问题探究的设计很好地结合起来, 材料典型, 问题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课堂观察表明,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 容易产生学习的成就感。
二、材料选用与问题探究的设计要注重学生历史思辨能力的培养
所谓历史思辨, 就是从历史的角度去分析、认识某一问题, 在对史实、史料、史家观点的理解判断过程中, 能够理解相关信息内容的含义, 辨识史家陈述和问题之间的推论关系, 分析得出合理结论所需要的因素, 判断论证的前提和假设对于论证的证明力;进而形成自我对解决这一历史问题的猜想;并能够从相关信息中选择数据、证据, 进行逻辑推断, 以使人信服的论证形式呈现推理的结果。
例如, 人教版必修三第五单元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第一目“开眼看世界”时, 引用了以下史料:
材料一:林则徐在广东主持禁烟期间, 为了解对手, 设立译馆, 将“所得夷书, 就地翻译”, 编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等资料。“四洲志”介绍世界三十余国的地理、历史和政情, 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
材料二:真的林则徐他是不要人知道的……他总不肯公开提倡改革。他让主持清议的士大夫睡在梦中, 他让国家日趋衰微, 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林文忠 (林则徐) 无疑是中国旧文化的最好产品。他尚以为自己的名誉比国事重要, 别人更不必说了。士大夫阶级既不服输, 他们当然不主张改革。
(1) 材料一是如何对林则徐进行评价的?材料二的观点又是如何?
(2) 通过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如何看待或评价一个历史人物?
材料一是传统的革命史观中的“英雄的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 是学生心目中的林则徐;材料二则突破传统观点看历史人物, 还原一个真实的林则徐。以这两段材料突出在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下, 中国由中古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 即使一直被奉为英雄的林则徐也不可能超出他的思想认知范畴, 以此打破学生固有的历史观念, 为后面多角度地解读历史人物, 把握近代中国是如何一步步向西方学习服务。
三、材料选用与问题探究的设计要史料与问题探究相统一
选取史料设计问题探究, 其前提之一是, 教师要真正领会史料的真正含义和其中的核心信息。如果教师在选取材料时断章取义, 不能正确理解原材料所要表达的核心信息, 草率地设计问题探究、制订标准答案。不但会给学生答题带来不必要的障碍, 导致问题探究的设计质量下降, 还会导致教学走向误区。
例如, 2005年高考上海卷第24题:1804年3月21日是法国人忧喜交加的日子:刚颁布的《拿破仑法典》规定了法国人享有的民事权利, 但已婚妇女仍未享有公民权。对这部法典比较确切的评价是: ( )
A.进步意义大于缺陷 B.歧视妇女一无可取
C.因有局限无法实行 D.长久实行没有改变
这道问题探究的设计的史料是假史料, 学生无需分析史料就能做出正确选择。
假史料在我们的教学中可以说是随处可见, 其产生的途径一是史料本身不可靠 (如本例) , 二是史料本身是可靠的, 是后人将其误读误解了 (此处不赘述) 。我们应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呢?浙江的陈亚利老师提出了在教学中选用材料的三个依据:“求真求实, 坚持科学原则;依据课标, 选择典型史料;立足学生, 追求深度趣味。”
史料的处理是复杂的, 牵涉到教师的经验、知识、技能、史学概念等等, 没有机械化规则可循。问题探究的设计必须依赖于对史料的解读和分析, 如果不依据史料也能回答问题, 那就没有必要选取史料的形式。
参考文献
[1]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下册.武汉大学出版社, 1983:71-82.
[2]外交史, 1991, 15 (4) .
【电力电缆选用问题】推荐阅读:
电力电缆线路验收10-12
电力电缆线路设计12-03
电力电缆难点分析01-23
电力电缆常见故障处理10-07
电力电缆安全作业规程12-03
电力电缆割接施工方案01-04
关于电力电缆线路的运行管理研究论文07-27
浅谈电力企业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7-04
探讨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2-02
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探讨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