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四个全面论述的学习心得体会、观后感、思想汇报

2024-11-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习四个全面论述的学习心得体会、观后感、思想汇报(推荐11篇)

学习四个全面论述的学习心得体会、观后感、思想汇报 篇1

“四个全面”是党的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是党治国理政的总纲。

“四个全面”的具体内容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以前小康社会、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这四条都有,这次是加了个“全面”,变成一个体系。

“全面”这个概念很重要,“四者统一”也很重要。“全面”就是要考虑到事情的方方面面,比方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它意味着中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将横跨各个领域、各个阶层、各个地方,是一个全覆盖的目标,所以这是一个激动人心、伟大而又艰巨的目标。

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来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指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体地说,就是通过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两手都要硬”,来保证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确保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四个全面”的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在新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四者有机地统一在一起,有其内部的逻辑关系,“四个全面”是重大理论突破,属于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但它不是凭空想出来的、推导出来的,它有着十分庞大、深厚的实践根基。在我党历史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有三次。第一次“飞跃”发生在1949年中共建国前,我们党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产生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发生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通过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产生了邓小平理论、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也被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总书记提出“四个全面”,设定了我党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和主攻目标,高度概括了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执政后的所作所为,具备了成为习近平“理论标志”的条件,成为第三次飞跃。

我们都知道,小康社会、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都曾反复出现在十八大之前的党的文件里,但把它们都贯以“全面”二字,紧密结合在一起,是历史性的第一次。它既是继往开来,又是战略性飞跃。中国的事情既难在开头,更难在善始善终,全面推进到底。过去我们说“进一步”“大力推进”,但一说“全面”,就成了不留死角和退路的庄严承诺。

习近平提出“中国梦”、新常态等概念,它是在中国社会日益多元化、各种观点互相碰撞的的时候,提出中国人民的最大公约数,即一种能够包含整个国家的、社会的、个人的各种理想愿景的总汇,而“四个全面”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战略布局和关键举措。

“四个全面”的提出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全新布局,是“中国梦”的条理化、具体化。四个全面的理论很有新意,新就新在“全面”二字。一方面是一种延续性,是对以往方向、路线的一脉相承,表明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没有另起炉灶,否定过去;另一方面,“全面”并非轻描淡写,可有可无。“全面”就是要覆盖面更广,不可能留有死角、达不到的地方,而且加强了力度深度广度。

2015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习近平两年做的事情,恐怕比奥巴马上台六年多做的事情还要多10倍,奥巴马上台也是谈变革,结果变革了什么?一个医改都很难推行。这既有奥巴马个人能力比较弱的原因,也有美国政治体制的困境。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蓝图,涉及15个领域、330多项较大的改革举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这些改革大都有时间表,多数都将在今后5年中进行。

中国模式的特点是从宏观看,基本上是渐进主义,先试验,然后成熟一个推广一个,但一旦推广起来,速度相当快,效率相当高。上海自贸区成立的时候,谁也没想到改革试验的成果,这么快就推向全国。

报道说,台湾1996年决定建一条从桃园机场到台北市中心的“捷运”,才51公里,将近20年过去了还未建成,而在这期间,上海、北京都建了10来条地铁,中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速公路网和高速铁路网,带来了中国今天方方面面的巨大进步。所以制度比较,孰优孰劣,岂不是一目了然吗?

我们还可以比较一下中美两国的民主,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讨论的事情就是老百姓真正关心的事情。在今天这个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时代,要了解老百姓关心什么问题并不困难,中国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包括许多民调,来了解民众最关心的问题,然后人大政协就讨论这些问题,共商国策,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四个全面”的推进、落实有着很高可信度,不是一时的政治口号,它们是全体中国人都感同身受的历程和潮流。今天在很多贪腐官员落马之后谈依法治国和从严治党,与几年前这样说,是完全不一样的。

让全社会都能搞懂,并且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一致支持,这样的治国大纲最有生命力。“四个全面”既深邃、严整,又十分朴实,体现了总书记论述治国理政的一贯风格。没有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治国理政上的推进,没有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的铺垫,大概就不会有“四个全面”的面世。正因如此,中国普通人也能比较顺利地搞懂“四个全面”与中国现实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逻辑关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后三个全面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战略举措。这强化了全党全国人民一段时间以来对小康社会的新认识。以往人们对小康的理解主要是经济物质上的,而现在人们同时渴求公平、法治和廉洁等等。习总书记的“四个全面”肯定了小康社会新的定位,给执政党压了更多担子。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艰巨,时不我待。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四个全面”总方略的重大理论意义、实践意义,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四个全面”总方略上来,锐意改革、开拓创新,不断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接力奋斗实现宏伟目标的历史进程中绽放时代精彩,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谱写新篇章。让全社会都能搞懂,并且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一致支持,这样的治国大纲最有生命力。“四个全面”既深邃、严整,又十分朴实,体现了总书记论述治国理政的一贯风格。没有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治国理政上的推进,没有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的铺垫,大概就不会有“四个全面”的面世。正因如此,中国普通人也能比较顺利地搞懂“四个全面”与中国现实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逻辑关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后三个全面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战略举措。这强化了全党全国

人民一段时间以来对小康社会的新认识。以往人们对小康的理解主要是经济物质上的,而现在人们同时渴求公平、法治和廉洁等等。习总书记的“四个全面”肯定了小康社会新的定位,给执政党压了更多担子。

学习四个全面论述的学习心得体会、观后感、思想汇报 篇2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用发展的眼光看改革,就要认识到改革的极端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曾强调,“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1]改革开放是我国过去30 多年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根源所在,也是今后我们必一以贯之的重要指导思想。

(一)改革开放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带领人民进行的一次伟大革命,彻底改变了中国落后的历史面貌

如果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是党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翻身做主人的“第一次革命”,那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就是党带领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建设美好生活的“第二次革命”。

(二)改革开放是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习总书记在阐述“中国梦”的内涵时曾指出,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而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与改革开放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改革开放;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而这也是改革开放的力量源泉。因此,改革开放的成败得失,会直接影响“中国梦”的实现进程。

(三)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同样也会遇到各种矛盾和问题。面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要保持高度的政治定力,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要用好改革开放这个法宝,通过改革开放,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一方面,要改革我们的制度中不适应于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让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对外开放,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不断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二、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用发展的眼光看改革,就要认识到改革的历史必然性。矛盾是时时存在,事事存在的,一旦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出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与时俱进的事业。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开放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1]

(一)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

一直以来,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解决中国存在的现实问题,改革亦是如此。事物是变化发展的,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唯有通过改革,适时调整不适应于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才能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生存发展之道。抚今忆昔,在过去的30 多年里,我们通过改革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展望未来,要破解中国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难题,推动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除了全面深化改革,别无他法。

(二)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

当前,随着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革,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矛盾和问题。要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发展,在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改革又是发展的动力,所以,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也只有在不断深化改革中才能得到解决。因此,只有高举改革开放的大旗,才能汇聚全党全社会的智慧,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三)中国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新的更大发展,从根本上还要靠改革开放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的时代主题,在这么一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一个国家如果不进行改革开放,主动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最终容易被历史淘汰出局。就中国而言,虽然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比较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我国仍然还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只有从全球化的视域去看中国,我们才能更加清晰地定位自己;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我们才能抢抓机遇,奋力发展,在全球化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从成功走向成功,从胜利走向胜利。

三、领导好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

用发展的眼光看改革,就必须从当前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当具体的条件发生变化时,必须毫不犹豫地进行改革。只有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焕发出常青的生命力,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才能最终实现。然而,要领导好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究其根本,在于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领导好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必须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同时,对于时下流行的一些“西方模式”,要保持高度的政治定力,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中国发展的正确道路,切不可为了迎合某些人的“掌声”,把一些西方的政治理论照搬照套在自己身上。那样,只会使我们的改革偏离正确的方向,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损失。

(二)坚持全面改革,协同推进各项改革事业

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践证明,单靠某一方面的改革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例如,清末政府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步伐,却不能改变大厦将倾的事实。因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并不是相互独立,而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任何一方面的改革都难以避免会对其他方面产生影响,同样也需要其他方面的改革协同跟进,才能发挥相应的效果,否则就容易陷入“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怪圈。而且,今天我们的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矛盾和冲突日益涌现,新旧问题交织在一起,单方面或者说小范围的改革已经很难解决问题。所以,今天的改革,必须是全面的改革,而不是单方面的改革。要领导好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就必须从全局出发,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三)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探索中前进

习近平同志曾经说过:“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1]经过30 多年的发展,我国刚从历史的创伤中恢复过来,正处于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在这样一个重要节点,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绝对不能在根本性的问题上出现颠覆性的错误。因此,领导好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就是要善于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寻找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处理好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的几个重大关系问题,即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全局与局部的关系、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与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这几大关系,我们的改革才能做到科学有序、不偏不离,实现改革的最大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党员学习四个全面思想感悟 篇3

连日来,“四个全面”引起全党全社会的强烈关注,成为门户网站、客户端的头条议题,外电外媒纷纷聚焦解读。这些不同寻常的关注从一个侧面表明,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主导思想,凝聚形成全党全社会的最广泛共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其确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将二者喻为“鸟之两翼、车之双轮”,以“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两年来的时间里,国内考察、国外访问,精心谋划的正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研究思考的正是“四个全面”的战略思想。“四个全面”之中,一个战略目标,标定了中国到的方位和目标。三个战略举措,为这个战略目标确立了改革、法治这两大原动力,确立了从严治党这个根本政治保证。因而,“四个全面”既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也不是简单的施政之策,而是一整套治国方略,有着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四个全面”相辅相承、相互贯通,每一个全面都有其重大战略意义,都有其重大思想理论构架,又共同构成治国理政的顶层设计。“四个全面”的协调推进,指向的正是中国梦的实现,正是亿万人民的更多福祉。“四个全面”之所以赢得人民的关注和热议,就在于它立足中国发展实际,切中人民的脉搏,抓住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令人信服地回答了当代中国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催人奋进地提供了推进伟大事业的正确路径。

行进的中国即将进入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全国两会,是观察中国民主政治的窗口,更是商议国是、勠力前行的重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国家的大政方针将得到充分沟通交流,得以形成广泛共识,凝聚前进的动力与合力。在全国两会上,我们能够谛听到民族前行的足音,望得见中国的未来。可以想见,“四个全面”必将成为两会的最大热点议题。奏响“四个全面”的主旋律,今年两会就有了灵魂和方向,亿万人民就有了凝心聚力的思想武器。

四个全面学习心得体会 篇4

2014年12月,总书记在江苏省调研考察时提出“四个全面”的思想,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紧接着自2015年2月25日开始人民日报头版头条重磅推出5篇评论员文章,即五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每篇篇幅超过常规达到2000字,新华社播发通稿、各地党报同时刊发,可见其分量之重、意义之大。

“四个全面”重大战略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形势下治国理政新的战略思考、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部署,不但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楚、内在逻辑更加周密,而且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推动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方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指引。

中国梦具有什么样的科学内涵和精华要义呢?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孩子们能成长的更好、工作的更好、生活的更好”,这样朴实的语言诠释了人民幸福的具体内涵,这也是全国人民心中的梦想,更是小康社会的生动展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思想的提出是习总书记的庄重承诺,展现的是我们党执政的宗旨信念和奋斗情怀。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处于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经济、社会、文明,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还不够,仍然存在许多制约“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绊脚石和瓶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全局和历史的高度,深知唯有改革才能破除一切束缚,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布局,用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改革,把改革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使改革进入一个全新境界。在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确定的80个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中央有关部门完成了108项改革任务,共出台了370条改革举措,数量之多、频率之高、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全面深化改革”根本在“改革”,关键在“深化”,重点在“全面”,即是新常态改革工作的形象总结,也是推进中国社会发展的新动力。

我们为何要全面依法治国?实现中国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是支持。全面推动依法治国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习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要实现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就必须在全面推动依法治国上作出整体部署、采取切实措施、迈出坚实步伐。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定要求。不管从重大现实意义看还是从深远历史意义看,它都是实现中国梦的支持。从重大现实意义看,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保障。从深远历史意义看,全面依法治国着眼于解决法治与人治的关系题目,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不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要实现现代化,都必须经过法治国家建设这个坎。

四个全面学习心得体会 篇5

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着力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发展,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条件下,只有这样“五位一体”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才是为人民群众欢迎和期盼的发展,才是让人民群众越来越感觉到亲近和温暖的发展。那么,如何才能成功实现这样的发展呢?在中国经济风雨兼程马不停蹄地快速发展30余年之后,能够有效推动“五位一体”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办法只有改革,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着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扫清体制障碍。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目标的根本途径,只能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步伐,使党的执政方式和国家社会的治理方式都尽快纳入法治的轨道,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保障党的持续执政和国家民族的长治久安。

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都需要党坚强有力的科学领导。小康社会本身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目标愿景;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保证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建成小康社会的整个过程,更是需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努力奋斗才能实现,只有全面从严治党,党才有资格和能力适应全面建从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党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方向引领者、顶层设计者和基层创新的组织与推动者。唯有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党自身的改革与创新,党才能承担起起顶层设计、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职责。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正如所说,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愿的统一体现,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党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这就是党的领导力量的体现。

全面从严治党与其他三个“全面”之间是良性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党领导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而奋斗,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全面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也反过来对执政党、对执政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上,今天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这是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目的所在。

更值得期待的是,这“四个全面”良性互动的过程,必将是经济新常态发展条件下,中国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更加全面协调稳定发展的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越来越完善和巩固的过程,是执政党越来越在纯洁性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中越来越得到中国人民支持拥护的过程,而由此开创的则是为世界越来越敬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明的锦绣愿景。

早在1940年1月,毛泽东同志就庄严提出:我们共产党人,“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1956年,他还强调,党要有能力领导人民把我们的国家建成一个大强国而又使人觉得可亲。在历经了几十年的曲(文章转载自 雨轩范文网 请保留此标记)折探索之后,邓小平同志站在全新的时代高度指出,“我们的党和人民浴血奋斗多年,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制度将一天天完善起来,它将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高的制度”。

学习四个全面心得体会 篇6

一、对“四个全面”的总体认识

细细研读,充分认识到“四个全面”既定目标又明举措,既揽全局又指重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常态下治国理政的科学战略布局。“四个全面”不是并列、割裂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有着严密逻辑的辩证统一体。全面建成小康是总战略目标,在四个全面布局中占统领地位, 另外三个是三大战略举措——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驱动,是全面建成小康的根本路径和强大动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重要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关键所在。笔者将前进的中国看做一列飞驰的火车,改革是动力引擎,法治是行进的铁轨,党的领导是火车头,小康社会就是下一个美好的站点。

二、战略布局必然性和意义

为什么以“全面建成小康”为总目标?我觉得习近平当选为总书记后,在第一次记者见面会上说的一句话,给出了最好的诠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小康”一词出自诗经,古代就用来描绘未来的理想社会。1979年,邓小平首次用“小康”表达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目标。三十多年来,不断顺应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虽然经过不懈的努力,小康社会已如“那轮朝日”喷薄欲出,但是却到了步履维艰,攻坚克难的阶段。人民有向往和期待,现实有不足和差距,这就确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总目标的科学性和必然性。笔者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在现阶段最需要把握两点,一是“不以平均数掩盖大多数”,如果一个地区的平均数很高,平均数以下的个数却很多,可能只能说明贫富差距的扩大和发展的不平衡;二是“不以经济总量代替生活质量”,没有gdp的生活一定不会幸福,仅有gdp的生活也不美好。除了物质经济的富足,人民在生态环境、精神文化、公平正义等方面的向往和期待同等强烈。

为什么“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是动力和保障?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首先要认清目前的形势和困难,然后采取措施、取得突破、谋求发展。经济建设方面外需疲软、内需不足,“人口红利”风光不在;政治建设方面,基层政权自治推行多年,积累经验的同时也突显很多问题,部分人民代表不一定能真正代表广大人民,也不是全部代表都能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行使国家权力,决策、执行与监督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尚不健全;文化建设方面,伴随中国经济多年高速发展而来的是功利和浮躁,重扬中华文化,重塑中华文明,任重而道远;社会建设方面,医患矛盾突出、教育公平堪忧、社会保障不健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环境污染饱受诟病,最直观地反映出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要解决这些发展中的问题,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失去“全面深化改革”这一动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停滞不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能是黄粱一梦。而全面深化改革以及为建成小康社会所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坚持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坚持依法行政,坚持公正司法。我们高速行驶的列车不能信马由缰,必须受轨道的约束。只有通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才能确保改革有序推进,才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这也是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失去动力列车停滞,冲出轨道则人仰车翻人亡。

战略是要靠人来实施的,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惟有依靠中国共产党带领团结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才能全面建成小康,而这个党必须始终保持其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担当起这一历史重任。“塌方式腐败”等事实的揭露,充分表明当下从严治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此,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总目标三大举措的根本保证、关键所在,只有通过从严治党,使核心力量壮起来,各级领导班子强起来,当好火车头,牢牢把握列车行进的道路和节奏,风调雨顺时加速、爬坡拐弯时减速,列车才能稳步接近远方的车站。

“四个全面”之所以迅速地深入人心,激起党员干部的决心,树起人民群众的信心,就在于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困难和矛盾,战略举措切中要害。“四个全面”作为战略思想系统阐述和宣传还不到一个月,但早已付诸实践。全面深化改革“60条”已在各领域稳步推进;“法治”犹如一根红线贯穿刚刚闭幕的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以制度治行,以信念治心的“全面从严治党”如火如荼。“四个全面”的战略思想,已经在中华民族奔向小康的道路上,引领方向、推动前行。

学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心得体会 篇7

从首次提出意境深远的“中国梦”,到力度空前的“打虎”、“拍蝇”,持续不断的党风廉政建设;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最大限度地释放改革红利,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以法治方式和法治思维化解改革发展稳定的难题。新一届领导集体履新后的每一个新提法,每一次大举动都会引起人们极大兴趣和广泛猜测,人们希望窥一斑而知全豹,从每一个变化中看到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和走向。

然而,要想真正了解和把握新一届领导集体的治国思路与国家整体战略布局,除了对一时一事的分析判断外,更需要长时间观察和从全局高度把握。于是,时隔两年多,在今年2月2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式上,首次论述了“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这是一次中国发展战略布局的清晰展示,也是对以为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思路的全面总结。我们看到,一直以来,我们的党正是引领着中国沿着这样一条道路一步步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走过来的。

正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役,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在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过程中,问题永远会层出不穷,但关键是在直面具体问题的同时,对国家的发展进行总体的设计与谋划,推动一个影响力大国找到前进的方向和方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目标。党的提出了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把这一目标具体化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是中国人民对中国梦不懈追求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

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提出“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根本路径,是激发社会活力与创造力,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保障。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抑或是全面从严治党,法治都是不可或缺的治理方式。把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比作“鸟之两翼、车之双轮”,充分说明了两者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进程中的同等重要的作用。如果说改革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那么法治则是护佑改革活力的定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完整勾勒出了法治中国的蓝图,为中国发展战略布局落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都是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保持党的纯洁性、先进性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只有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才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XX学习“四个全面”心得体会 篇8

第一篇:关于学习“四个全面”心得体会

深情阐述中国梦、布局深化改革蓝图、厉行法治治国、铁腕正风反腐……两年多来,以xx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党的十八大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再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全面依法治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宣示“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清晰展现。

梦想承载希望、成就未来,是一个国家、民族奋然前行的精神火炬。无疑,中国梦一经提出,迅速点燃了亿万华夏儿女心中的激情,凝聚了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如果说,中国梦是轴心,那么“四个全面”就是轴距,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所在。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所谓发展,就是要适应经济新常态,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的发展方式上来,在合理区间内实现经济稳健增长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所谓全面,就是尽快补齐短板,不让一个人掉队,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扩大人民民主,同时享有蓝天绿水,享有健康身心,享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习总书记曾强调:“我们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xx“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站在新的起点上,既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以果敢、坚忍、苦干、实干的精神和高超的智慧,做勇于改革的先锋和善于改革的表率;也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有自觉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做一名关心社会改革发展的 “积极公民”,成为改革发展事业的建设者、推动者、主人翁。

“以律均清浊,以法定治乱。”法治是繁荣稳定的基石,法治是执政兴国的支撑。在新的征程中,法治会越来越被重视,依法治国的理念亦逐步深入人心,只要全面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在全社会范围形成尊重法律、敬畏法律的法治氛围,广大群众就能享受到更幸福、更有尊严的美好生活,才能牢牢铸就“中国梦”的基石。总之,要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个国家拥有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这已经不仅事关人民的福祉,更关乎中华民族的命运。全面从严治党,不仅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起着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作用,而且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以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为重点加强纪律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当然,“中国梦”的实现不会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圆梦的征程中,还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可能会遇到巨大的阻力,遭受巨大的压力,需要趟过深水区、踏过地雷阵,但只要不动摇、不折腾、不倒退,用钉钉子的精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寸接着一寸进,积小胜为大胜,我们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第二篇:XX年学习“四个全面”心得体会

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已经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的最大共识。紧密结合四川实际,四川代表团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过程中,进一步深刻认识到“四个全面”的战略内涵和对四川各项工作的引领作用。大家认为,省委坚持把学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以来中央重大决策,立足四川省情实际和发展阶段,作出了做好四川工作的“六个基本判断”,确立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省工作主题,提出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明确推进“两个跨越”奋斗目标,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全面从严治党作出决定。这些部署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工作总的格局,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四川的具体化。用省委书记王东明的话说:“源头既清,波澜自阔”,今后做好四川工作,我们都必须自觉把握这个大局、紧紧围绕这个大局、始终服务这个大局,举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共同为之不懈奋斗。

用“ 四个全面”引领四川各项工作,我们看到“四个全面”在实践中升华。

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以xx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决定着发展方向;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犹如支撑战略目标的三根支柱,缺一不可。“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统一于党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深刻理解战略目标,系统把握战略举措,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我们看到了新一代中央领导治国理政的全局视野、战略眼光和问题意识,进一步增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四个全面”是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历史经验基础上,从我国现实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提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深入分析我国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解决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xx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第一次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第一次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一次将全面依法治国,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姊妹篇”,形成“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第一次为全面从严治党定路径,要求“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锻造我们事业更加坚强的领导核心。“四个全面”既有全局又有重点,既注重总体规划又注重牵“牛鼻子”,每一个“全面”都是一个结合实际、继往开来、勇于创新的系统工程,每一个“全面”都具有协调推进、科学统筹的实践特征。我们要紧密结合四川实际,深刻认识和把握“四个全面”深刻内涵,找准结合点,把住着力点,让“四个全面”在实践中协调推进。

总而言之,用“ 四个全面”引领四川各项工作,既是治蜀兴川的重大创新,也是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应该成为四川人民的最大共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伟大实践中来,举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共同为之不懈奋斗!

学习习主席四个全面心得体会

“四个全面”心得体会:更加担当有为地追寻“中国梦”

学习四个全面心得体会最新版

XX最新四个全面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最新四个全面思想学习心得体会

四个全面心得体会

XX年四个全面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学习“四个全面”重要论述心得体会

四个全面学习体会

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四个全面心得体会

论四个全面学习心得体会

党员四个全面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习近平四个全面心得体会

宣传部长四个全面学习心得体会

部队学习四个全面心得体会 篇9

“四个全面”内涵丰富、意蕴深远。我们应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深对“四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全面准确地掌握其精髓要义和逻辑关系。

准确把握“四个全面”的时代内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确保到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奠定坚实基础。全面深化改革,就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为核心,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从严管理干部,持续深入改进作风,严明党的纪律,发挥人民监督作用,深入把握从严治党规律,实现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第二、牢牢把握“四个全面”的逻辑关系

深化理解“四个全面”的逻辑关系。“四个全面”不是简单并列的关系,具有“总分总”的逻辑结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奋斗目标,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阶段性目标,具有战略统领和目标牵引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形成了姊妹篇”。这表明,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同为支撑,共同支撑和推动奋斗目标的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奋斗目标的根本路径、关键一招、强大动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实现奋斗目标的基本方式和可靠保障。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核心,全面从严治党具有全局性、根本性,只有通过全面从严治党才能使我们党坚强起来,才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因而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前三个全面的坚强保证。

“四个全面”是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四个全面”作为相辅相成、相互支撑、内在统一的整体,一是统一于“四个伟大”: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大梦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加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开展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都离不开“四个全面”的协调共进。抓好“四个全面”,就能形成“四个伟大”联动的时代洪流。二是统一于党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四个全面”涵括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就统揽了治国理政的全局。三是统一于中国与世界的深刻互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既是进一步形成中国特色、打造中国优势的大棋局,又是中国进一步拥抱世界、引领时代的大棋局;统筹好“四个全面”,“中华号”巨轮必将在世界大潮中行稳致远,驶向胜利彼岸。

第三、着眼实现中国梦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是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应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坚定的政治自觉、强烈的使命担当、务实的工作举措,戮力推进“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落实。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不仅是工作部署的创新,更是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应树立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统一的思想观念,加强各方面的配套和衔接,注重整体效果,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通过抓重点把整体带动起来。树立“摸石过河”与顶层设计相统一的思想观念,各地各级和各系统各单位推进“四个全面”的工作要在中央和上级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与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一致起来;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阶段性工作的基础上来谋划,力争在摸清暗礁、认准规律、取得共识后再推开全局的工作。树立激发活力与保持定力相统一的思想观念,勇于进取,既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勇气,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又要坚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方向、立场和原则,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切实把积极与稳妥、有力与有序、蹄疾与步稳统一起来。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需要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敢于担当、善于担当。面对世所罕见的改革攻坚任务以及大量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困难和风险,领导干部要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时刻以党和人民为念,以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为念。面对利益固化藩篱、体制机制顽瘴痼疾和既得利益盘根错节相互交织的积弊,要以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克服部门利益掣肘。坚持党性原则、勇挑千钧重担,做到大是大非面前敢亮剑,歪风邪气面前敢斗争,矛盾问题面前敢攻关。强化问题导向,抓住重大问题和关键问题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四个全面”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

第三、实现“四个全面”,抓好本职工作

的重要论断和要求,为我们推进依法治理、加强法治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扎实做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各项工作,努力谱写新的 篇章。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使法治建设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有力行动,真正把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变成现实。要使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目标任务深入人心,让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既有利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又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从而自觉崇尚法治、遵守法治、推动法治、捍卫法治,切实把任务一项一项落实到位、把目标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加快法治体系建设,保证宪法法律的正确有效实施。要认真落实宪法宣誓制度,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做好行使地方立法权的各项工作,完善规范性文件、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强化对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的监督,注重运用询问、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刚性手段促进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严格执行党内法规,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不仅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而且要严格遵守党章等党规,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要推进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健全完善依法决策机制,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强化决策主体责任,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加强党的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强化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防止权力滥用;健全完善执法程序,推进综合执法,不断加强行政执法管理;推行权力运行和办事公开,实现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规范司法行为,提高司法公信力。要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有关改革举措,优化司法职权配置,以更加科学、完备、有效的体制机制保障司法公正;严格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政法部门内部监督,深入整治司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加强法治队伍建设,筑牢法治建设的基石。要大力提高法治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积极创新法治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管理机制,着力建设高素质的法治专门队伍、法律服务队伍。

党员学习把握四个全面心得体会 篇10

区委书记黄敏出席大会并作重要讲话,区委副书记、区长姚任主持大会,区政协主席邓桂洪出席大会。大会表彰了全区十佳基层党组织、十佳共产党员和十佳党务工作者。3位受表彰代表作了发言。

黄敏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伟大而光荣的党,从19建党至今,已经走过95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特别是党的以来,以为的党中央,以对党、对人民、对民族高度负责的精神,总揽全局、运筹帷幄、励精图治,带领全国人民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黄敏指出,宝安30多年的改革发展,创造了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的奇迹。这些辉煌成就的取得,是历届区委领导全区上下不懈奋斗的结果,凝聚着一批又一批共产党员的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牺牲奉献,离不开全区人民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实干苦干。新时期,宝安站在再出发、再发展、再腾飞的新起点上,全体党员一定要按照市委提出的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争当表率、在推动发展上争当主力、在攻坚克难上争当先锋、在清正廉洁上争当模范的“四个争当”要求,以特别的担当和作为,体现宝安共产党员的本色。

黄敏要求,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以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当好“四个表率”。一要强化“四种意识”,作政治过硬的表率。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以上率下,特别是“一把手”要先学先做,增强广大党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要把“学”与“做”结合起来,把“滨海宝安、产业名城、活力之区”建设作为“做”的“赛场”,让党员在各项工作中打头阵、当标杆;二要勇于担当,做干事创业的表率。全区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要以特别的引领作用、特别的担当精神、特别的实干业绩,着力破解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影响基层治理的核心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通过目标导向做强宝安的长板,通过问题导向补齐宝安的短板;三要牢记宗旨,做为民服务的表率。尽心、细心、耐心、用心、诚心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解难题。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标尺,虚心倾听群众意见。扎实推进“十大服务中心”建设,尽快建成“1+6+126”三级政务服务中心体系。特别是126个社区都要打造党群服务中心,让困难群众找到中心,就能找到党委和政府;四要严守纪律,做坚守底线的表率。全区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以安全、维稳、质量、环保、廉政这“五条底线”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言行,敬畏道德、敬畏权力、敬畏群众、敬畏法纪。区领导班子换届工作即将启动,各级领导干部要以一颗平常心去正确对待个人“进退留转”,把全部心思放在工作上,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自觉服从组织安排,确保换届工作稳妥顺利进行。

姚任在主持会议时要求,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强化“四种意识”,做到“四个争当”,解决“四个难题”,做政治过硬的表率,做干事创业的表率,做为民服务的表率,做坚守底线的表率,要以受表彰的组织和党员为榜样,进一步增强党员意识、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始终做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合格党员,为中国梦、宝安梦再立新功。

学习四个全面论述的学习心得体会、观后感、思想汇报 篇11

当今时代,综合国力竞争既表现为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直接较量,更是国家战略思维、战略决策和战略能力的深度角逐。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科学总结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深化扩展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理论视野和实践领域,确立了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行动纲领。这是我们党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重大成果,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蕴含着对世界发展大势的科学判断,对中国发展方略的深邃思考,对人民根本利益的深切关怀,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进入一个新境界。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的紧密结合,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关于发展与公正原则的坚持与遵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要达到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精神富足,主要是解决发展问题的。全面深化改革所要达到的目标,既有发展的内容,比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有公正的内容,比如释放社会创造活力。全面依法治国所要达到的根本目标,就是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全面从严治党,既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领导力量保证,又是维护社会公正的政治保证。

上一篇: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一篇:看花灯一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