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因素对人格的影响

2024-07-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家庭因素对人格的影响

家庭因素对人格的影响 篇1

家庭因素对独生子女人格社会化的消极影响

独生子女的`成长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在独生子女的人格社会化过程之中,家庭因素具有极大的阻碍和推进作用.就其消极作用结合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的心理缺陷,从家庭教育的关系、目标、内容、环境、方式等方面做详细分析.

作 者:许华 陈义新 作者单位:西南师范大学,经济政法学院,重庆,400715刊 名: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POLYTECHNIC COLLEGE年,卷(期):18(3)分类号:B844关键词:独生子女 心理缺陷 家庭消极影响

家庭因素对人格的影响 篇2

一、人格发展的本质

人格发展的本质是个体掌握社会中形成的“人类的本质力量” (马克思) 。[1]人类的本质力量是存在于个体之外的、先前人类发展创造的成果, 它包括语言、概念、方法、知识、艺术、行为规范等一切人可以称之为人的东西。这些被称为人类本质力量东西不仅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人, 存在于社会, 存在于教科书、文字、图画、声音等内容载体之中, 更存在于一切有人类痕迹的地方, 如建筑物、街道、耕地、水利设施、机械设备、先古人类的石器、饰品等之中。

每一个哇哇坠地的婴儿都是一张白纸, 在不断地学习、掌握先人们的智慧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人格, 发展了自己的人格, 成为了有自己独特人格本质的个体。在这些被汲取、被学习的人类本质力量中, 既包括美的、善的内容, 又包括丑的、恶的内容。

那么人类的智慧、力量是如何转化为个体的人格的呢?个体人格的发展是在内化人类本质力量与再将内化的本质力量外化的过程中实现的。也就是说, 个体的人格发展是在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实现的。这是目前教育界、心理学界的普遍共识。但我们是否可以再进一步做这样的理解, 个体人格的发展并不仅仅是掌握人类社会业已形成的人类本质力量, 还包括个体自身的创造和生成, 也就是说只要在这张白纸上产生了新的东西, 个体人格就发展了, 而这个创生过程既包括外部写入, 又包括自身创生。只不过这个自身创生并不是平白无故的无中生有, 而是在外部写入的基础上实现的。如果我的上述说法是有道理的, 那么我们可以做进一步的思考, 人是社会中的人, 社会是由每一个人组成的, 自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 我们的活动与人类社会发生了接触、联系和碰撞,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我们自己就是社会, 或至少可以说是社会的一部分, 我们的一切活动也在影响着社会, 我们自己的活动结果也变成了人类本质力量的一部分。由此看来, 我们不仅要学习先人留给我们的智慧、遗产, 而且要学习我们周围人、同时代人的智慧成果。

以上的分析已经阐明了我的人格发展观, 按说到此应该为止了。但由上面的思考, 我忍不住要对人类本质力量与人格发展的关系作这样的分析。人类本质力量是动态的, 而不是静止的, 而我们每一个人既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接受者又是它的创造者, 我们今天的活动就是明天我们的历史。我们每个人在与人类本质力量发生相互作用的同时, 也在改变着人类本质力量, 只不过人类本质力量相对我们渺小的个体而言太强大了, 个体对它的改变微乎其微、察觉不到, 而我们自己则被改变很大。

二、人格发展的决定因素

通过前面的赘述我们知道, 人格发展的基本过程是个体与周围的环境发生相互作用, 即人格在活动中得到发展。环境作用于个体, 个体也作用于周围的环境, 在这环境与个体的交互作用中个体内部不知不觉产生了变化, 个体的人格也就发展了。这里新问题又产生了, 我们每个人面对的是相同的人类智慧, 至少在一定区域内的个体是如此, 但为什么却形成了如此不同的彼此呢?

到底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你是现在的你?答案是你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方式决定了你是现在的你, 换句话说, 你的活动方式、行为方式、行事方式决定了你是现在的你。这一点非常重要, 也很耐人寻味。为什么个体的活动方式决定了个体的人格发展?个体人格的发展只是汲取和创造人类本质力量, 为什么活动方式起了决定性作用呢?人类本质力量就像是一个宝藏, 不是任何人以随便什么方式都能取到的, 他必须走正确的路才能取到, 他必须以一定的方法才能取到。个体人格发展是掌握人类社会本质力量, 也就是说你有什么样的活动方式决定了你掌握什么样的本质力量, 你对环境作用的方式不同, 环境所给予你的也是不同的, 就像物理学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其实这是一个哲学问题, 也就是过程决定结果, 我们常讲条条大路通罗马, 现在看来每一条路通向的罗马都是不同的。

由此看来, 教学时所用的方法不同, 得到的结果亦是迥然不同的。比如探究式教学与讲授式教学, 看似学生学到的知识都是相同的, 看到的罗马都是一样的, 但是在他们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在他们来到罗马的路上所看到的风景却是很不一样的。在他们个体内部所形成的个性化的人格更是千差万别。其实, 这千差万别的个性化的人格才是学生看到的罗马, 才是教育最终的结果。

思索到这里, 我又想向问题的根源追问。方式也应该属于人类本质力量的一部分, 人应该先学到取宝藏的方法, 然后才能取到宝藏, 但是在你没有任何方法、是一张白纸的时候, 你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学方式呢?人不是孤独地来到这个世界上, 也许可以没有爸爸, 但至少是有妈妈的, 妈妈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位老师, 可以说是妈妈把你领入了这个世界, 所以妈妈有义务向你传递人类社会及有关人类社会的知识, 妈妈就像是一个把你领进一间教室的人, 她有义务向你介绍一些关于班级的规则、班级的文化、如何与班级中的人交往……这其中就包括方法。这就产生了继承, 一个人掌握人类本质力量、习得先人的智慧, 首先是从自己的父母和最初接触到的人那里开始的。你继承的东西也要经过优胜劣汰式的自然法则的选择 (在这个过程中要么你更新你的知识, 要么你和你的知识一起被更新) , 然后你再传给下一代, 由此人类社会源远流长。这或许可以称为社会进化论。

三、对人格发展三大规约性的再思考

根据我的老师周勇教授的研究、归纳和总结, 个体人格发展主要受文化、社会和自身人格三大规约性的规约。在此基础上, 我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 在文化、社会、人格三个规约中, 我认为社会规约性是最大的规约性。

文化规约性即人类现有知识对人格发展的规约。个体相对于整个人类的知识是非常渺小的, 穷其一生也无法掌握所有人类社会知识的百分之一, 更何况在我们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认为文化对个体人格发展的规约主要体现在信息不畅。文化的规约主要是由于个体所能接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 虽然很多知识已经产生、已经存在, 像一桌丰盛的菜肴放在那里等待人去品尝, 但由于信息传导的缓慢, 或根本就是有天然的屏障, 个体接触不到这桌大餐。由此看来, 在某种程度上文化知识的规约是由于社会的规约而产生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更加畅通, 社会交流增加, 文化的规约性会减弱, 而以上两个条件的获得是社会发展的结果。所以说社会发展水平制约着文化知识的获得。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社会意识形态也制约着个体知识的获得、个体的行为规范。不符合个体所处社会的意识形态的知识, 个体是不容易接触到的, 但这并不表明社会意识形态之外的知识和行为规范不存在。总之, 一个人所掌握的文化知识及他有可能掌握的文化知识是受他所处的社会制约的。

人已有的人格特征对人格发展的规约也是从属于社会规约性的。因为即便是一对双胞胎, 处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他们所具有的人格经验也是不同的, 是社会环境制约了人已有经验的样式, 而人已有经验又制约人格的进一步发展。但社会是制约人已有经验的, 所以社会规约性制约着个体已有人格的形成。

社会规约性是最大的规约性。如果一个人改变了他所处的社会环境, 那么文化的制约自然就不存在了, 而已有人格经验的制约也可以得到迅速改善。

至此, 我想对制约人格发展的文化、社会、人格三大规约性作一重新解构。文化对人格发展的规约性除了知识的量的制约外, 还应该包括知识自身逻辑结构对人格发展的制约, 个体能接触到的知识的量对个体人格发展的制约是受制于社会规约性的, 但知识自身的逻辑结构对人格发展的制约是不受制于社会规约性的, 因为知识的逻辑结构是知识固有的规律性, 个体掌握知识必须由易而难、由简而繁、由个别到抽象, 这是客观规律, 个体人格发展不可能超越这个规律。个体自身人格的规约性除了已有经验的量的制约外, 还应该包括人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例如:人先有形象思维, 后有抽象思维;先有自我意识, 然后才能产生移情……以及一系列心理规律。个体人格的发展是不能违背这些心理学规律的。因为人也是一种物, 一切物都是要遵循客观规律的。

分析到这里, 我可以把文化分解为知识量与知识结构, 把人格分解为个体已有经验与身心发展规律, 把社会描述为个体所处的环境、个体间的交流、众多个体所形成的共同体。知识量和个体已有经验是受制于社会的, 知识的逻辑结构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不受制于社会, 应属于客观规律。至此, 我的结论已经很明晰了, 规约人格发展的因素可以重新归结、构建为社会规约性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本文是我一年来对教育的根本问题———促进学生人格发展的思考的一个总结, 很多结论都是在与导师、与同学面红耳赤的争论中碰撞出来的, 也许有很多想法不够成熟, 也许多年后会感觉可笑, 但这些思考绝对都载着原生态的质朴和思想碰撞之美。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编译.现代学科教育学论析.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4.

家庭因素对人格的影响 篇3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和教学、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者,而是以学生为本,做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和合作伙伴,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室“文化生态”,为学生营造融洽和谐的、容易产生自信和兴趣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思考、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讨论、回答问题时克服胆怯、自卑的心理,体验成功,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强。

二、在德育管理中渗透人格教育

德育是学校的首要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学校德育工作所追求的目标。在德育工作中渗透人格教育的主要途径有:(1)丰富校园文化内容,体现人文精神。为学生创设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是渗透人格教育的前提。(2)班主任在教育引导学生的过程中,要尊重、信任、关爱学生,创设亲切、安全、平等的沟通氛围,要非常注意自己说话的技巧,注意谈话的艺术,要改变过去学生站、听,教师坐、讲的谈话形式,要专注地倾听学生的心聲,要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支持学生一步一步地矫正自我。尤其是对问题生的教育,更要慎重,尊重学生的人格。

三、注重自我修养,提高人格魅力

教师人格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影响源,正所谓性格产生性格,人格产生人格。教师的人格魅力能令学生处处学习、事事模仿,因此,教师要严于律己,自信、敬业、进取,言传身教,成为学生的人格楷模。我校有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她的人格对学生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班里学生的作业书写工整,深得其他任课老师的赞扬;从她的班选拔出来的学生会、团委干部都具有班主任的工作风范;凡是她管理的班级,考试成绩都很优秀,参加校内外的各项比赛活动成绩都是最优秀的……她自己每年都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学生离校后,她的人格品质还深深地烙印在学生的心中,产生着长久的榜样作用。

四、指导家庭中的人格教育,优化家庭育人氛围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也是人格成长的关键影响源。心理健康教育的许多事实告诉我们,问题学生的后面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学校应通过专家讲座、家长会、家教经验交流会、家访、印发人格教育资料和培训等多渠道与家长沟通,指导家长了解人格教育的意义,掌握人格教育的技巧,以自己的言行和家庭氛围影响子女,保持与学校教育一致,让学生在全方位的熏陶、浸润下健康成长。

回顾我多年的教学生涯,现实有力地证明:人格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人生发展的需要。因此,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要以对学生的人格教育为己任,为祖国培养更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健全人格的新世纪的接班人。

家庭因素对人格的影响 篇4

离异或再婚家庭儿童是指因父母婚姻出现问题、家庭分裂或重组后出现的与生活在完整家庭的儿童所不同的群体。早期的关于离异或再婚家庭对儿童的影响有四种代表性的观点,分别是“长期影响说”、“短期影响说”、“严重影响说”和“有限影响说”。“长期影响说”(Hetherington,1979)认为离婚对儿童心理发展会产生长期影响,父母离异给儿童造成的适应危机并不是一种暂时现象,这种影响可能长期存在。“短期影响说”认为父母离婚对儿童心理发展只产生短期影响,离婚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许多消极影响都是暂时的(Kurdek,1981;Adams,1984)。“严重影响说”认为父母离异会给孩子带来学习障碍、行为问题和人际交往问题以及社会适应不良等心理问题,并且对成年后的生活造成影响。“有限影响说”认为父母离异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是不会出现非常严重的问题,并且最终孩子会走出父母离异的阴影。现在的大多数研究已不再争论哪种理论更具有代表性,而是综合了以上几个观点,分别从儿童的个体因素(如性别、年龄)、家庭因素及其父母自身因素来阐述父母离婚对儿童产生的不同影响。

一、父母冲突类型因素

研究表明,父母冲突爆发的严重程度和次数、争吵类型和最后解决问题的方式,对孩子自我调节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家庭争吵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自我调节有巨大并且持续的影响,激烈的家庭冲突会导致这些孩子的外显行为,如不服从父母命令、具有侵略性、无组织无纪律,男女生之间无差异。Buehler等人发现,相比较那些较少经历父母冲突的孩子,含有敌意的家庭冲突方式,如扇耳光、对孩子大声咆哮、损坏孩子的心爱之物,这些行为都会对孩子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影响,并与那些外显和内在特征联系起来,出现在孩子的各个年龄阶段。另外的,一些家庭战争的焦点就是孩子本身,这给孩子带来的`影响远远大于父母频繁的争吵,这些处于争吵焦点的孩子们往往表现出自我谴责、羞愧和害怕成为父母争吵的焦点。

一项婚姻调查研究显示,父母频繁的争吵会给孩子带来许多负面影响。通常母亲在频繁的争吵当中会逐渐对孩子失去耐性,不但很少给予孩子关怀而且拒绝孩子的要求,总是会使用一些使孩子感到压力和焦虑的词语。相比较那些婚姻幸福的母亲而言,这些负面的行为同样也会使孩子对社会产生负面情绪和对社会生活的恐惧。在频繁争吵中父亲往往更多地拒绝扮演抚养者的角色,和婚姻幸福的父亲相比较,离婚后与孩子的关系冷淡。

二、环境和父母自我调节因素

无论对于家庭或者个人而言,婚姻的结束和离婚的判决都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Wallerstein(1983)认为离婚后孩子的判决问题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会伴随着孩子的整个童年直到成年。持续严重的婚姻纠纷、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冲突不但会降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质量,还会对孩子今后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Kurdek和Berg(1983)认为,在婚姻关系破裂之后,如果父母之间仍有良好的互动,对孩子就会有积极影响。他们还发现:(1)离异儿童常常受到“母亲大人”(一个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母亲大人”致力于帮助儿童减少压力、解决人际关系问题,“母亲大人”带来的帮助效果是非常显著的,但是,其固定的帮助模式在多次干预后作用就变得不明显了;(2)良好的学校环境和朋辈支持会增加孩子的自信、自尊、人际交往能力。

三、性别因素

过去的大量研究表明,父母离异的孩子更具有攻击性、冲动性和反社会行为,与那些正常家庭的孩子比起来事实确实如此。尽管很多早期研究说,离异家庭的男孩子会比女孩子表现出更多的行为问题,但有一些研究并不这么认为。最近一项研究选取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样本(680个双亲家庭和618个单亲家庭)进行测量,研究结果并没有说明男孩比女孩表现出更好的行为问题。排除家庭结构这一因素,研究也并不支持女孩在单亲家庭中会比男孩子更多产生焦虑和绝望的情绪。Hetherington指出,儿童的自我调节能力,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会随着年龄、时间、抚养方式以及父母争吵类型和激烈程度而改变。

四、年龄因素

家庭因素对人格的影响 篇5

影响强迫症人格形成的环境因素

众所周之,个体的人格的形成发展主要是在早年生活经验中完成的,最早可以追溯到母体的胎内生长环境。母亲在怀孕期间,可能因各种原因影响到了情绪状态,常见的负面情绪有如极端忧伤、焦虑、恐惧等都有可能影响胎儿早期的情感发展和神经敏感程度,从未成为其早期人格发展的基础,特别是一些恐惧性情绪这往往是婴儿产生不安全感的重要来源,这也可能成为后来发生强迫症的重要基础,后天成长过程中某些焦虑情绪的发生也可能与之有很大关系,因此,早年的生活环境对强迫症的发生是有决定性作用的。

除此之外,早期的亲子关系也是强迫症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发展心理学认为在个体的每个发展阶段过程中都有其阶段性任务,如果这些阶段性任务能顺利完成,那么个体发展就比较顺利,心理冲突也会比较少,反之则会累积很多的心理冲突并成为青春期前后发生强迫症的重要基础,特别是当出现某些不当的家庭教养方式时,还可能加剧这些冲突,所以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讲,父母需要尽可能为其提供保护性环境,安全感、一致性需要得到及时满足,还要与孩子之间保持良性的互动如肌肤上的接触、游戏上的互动以及必要的情感交流,使孩子能感受来自父母的关爱并与父母建立健康的依恋关系,这些都儿童心理健康发展重要前提条件,否则就会成为演变为各种心理疾病发生的心理基础,强迫症也便是其中之一。总之,强迫症的发生与早年的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特别是早期的亲子关系,上海神光心理咨询中心专家小组一致认为强迫症的预防需要从早期的家庭环境做起,作为家长要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采取科学的教养方式,一方面可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减少各种强迫症等心理疾病的发生。

童年时代对未来人格的影响 篇6

关于人格形成的理论流派很多,其中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的是行为主义的学习和社会学习的理论观点,根据学习理论,人类大多数行为都是习得的,即通过学习获得的。

其中的代表人物多德拉和米勒提出了童年时代四个关键时期的学习和训练对未来人格的影响,可能对时下的年轻父母具有一些指导和教育的意义。

1. 婴幼儿的喂食时期情境:饥饿需要得到满足的条件会被习惯并泛化,影响将来的人格。如当儿童常处于主动状态下喂食(主动被强化),他们有可能成为积极主动的人。反之,则他们可能成为被动和情感淡漠的人。

2. 排便训练时期:如果父母对儿童不能控制大小便的反应是否定的,那么儿童可能难以区分父母不赞成的.是他们所做的事还是对他们本身。如果儿童接受父母的这种否定态度,就会产生内疚、自卑的情感,对人格形成不良的影响。

3. 早期的性教育:性教育常常和儿童早期手淫或玩弄生殖器有关,在多数情况下,这种行为会遭到斥责和惩罚,伴以“脏”、“丑”等语言。由此产生对性观念和性活动的惧怕和变态心理。

4. 童年期的攻击行为:在童年期遭受挫折的常见反应是攻击。然而,攻击行为常会受到反对和导致惩罚。于是,儿童容易置身于一种趋避冲突中,一方面他们有攻击的想法,另一方面他们因害怕惩罚而压抑自己,而发展出过分的被动。

家庭因素对人格的影响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家庭环境”“家庭关系”“精神分裂症”“FES-CV”和“亲密度”等为关键词, 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 (CNKI) 、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 , 并以文献追溯等方法, 收集在国内正式发表的相关研究文献。

1.2 文献选取标准

入组标准: (1) 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 (CCMD-3) 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2) 以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 (FES-CV) 为度量依据; (3) 有明确的研究开展年限和调查研究地点; (4) 研究方法是随机病例对照研究的文献。排除标准: (1) 数据信息少或数据不完整的文献; (2) 重复发表的文献; (3) 结果报告为构成比的文献。

1.3 统计学分析

由2位研究人员独立对文献进行编号, 并按照meta分析的要求整理数据, 建立数据库, 最后核对无误后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数据处理采用Excel 2003, 统计分析采用国际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1。对纳入的文献采取q检验法进行异质性检验, 选取固定效应模型 (P>0.05) 或随机效应模型 (P<0.05) , 以标准化的均数差值 (SMD) 和95%置信区间 (95%CI) 作为平均效应值表示结果, 合并效应关联程度的检验采用z检验, 发表性偏倚以失安全系数 (Nfs) 表示, Nfs值越大, 则说明发表性偏倚的影响程度越小, 结论越可靠。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对检索到的200余篇文献进行筛选, 最后纳入分析的文献有11篇[2,3,4,5,6,7,8,9,10,11,12], 样本覆盖8省、市, 研究年限为1995—2011年, 共调查病例1 094人, 其中男624人, 女470人;对照1 082人, 其中男592人, 女490人。

2.2 异质性检验

通过对各研究结果的异质性检验显示, 独立性和道德性的研究结果无异质性, 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其他各因素研究结果存在异质性, 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见表1。

2.3 结果分析

家庭环境10个因素的平均效应值波动范围为-0.45~0.44, 各因素得分高低排序为:矛盾性>控制性>道德性>知识性>独立性>成功性>娱乐性>情感表达>组织性>亲密度。其中矛盾性和控制性的平均效应值为正值, 置信区间不包括0, 且P<0.01, 说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这2个因素上的得分高于正常对照;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娱乐性、道德性、组织性的平均效应值均为负值, 置信区间不包括0, 且P<0.01, 说明正常对照在这6个因素上的得分高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成功性和知识性的平均效应值为负值, 但P>0.01, 说明这2个因素可能不是精神分裂症发生的主要因素。见表2。

注:Nfs0.05表示P为0.05时的失安全系数。

2.4 敏感性分析

对异质性检验无统计学意义的资料, 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分别计算, 其结果的一致程度可反映其合并结果的可靠性[13]。分析结果显示, 对于异质性检验无统计学意义的2个因素, 采用不同的效应模型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见表3。

2.5 偏倚分析

对P<0.01的8个因素的meta分析结果进行Nfs计算[14], 结果显示, 8个因素的Nfs都在40以上 (42~454) , 说明在0.05水平上对这些因素的分析结论受潜在的发表偏倚的影响较小, 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可靠性。

3 讨论

相关研究表明, 我国90%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在家庭环境中, 家庭因素与患者间的相互影响比较突出, 精神分裂症的残疾程度与家庭气氛明显相关[15]。家庭是个体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场所, 家庭环境的不和谐和教育方式的不恰当等均会对个体人格形成产生影响, 进而导致精神分裂症等相关精神疾病的发生。

meta分析结果显示, 家庭环境各因素平均效应值的大小和方向各不相同, 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娱乐性、道德性、组织性、控制性等8个因素患者与正常对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说明精神分裂症患者成长的家庭环境与正常成人家庭确有不同。其中, 矛盾性和控制性的平均效应值均为正值, 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娱乐性、道德性、组织性的平均效应值均为负值, 这进一步表明,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成长环境中, 家庭成员之间亲密度较低, 情感表达不畅, 亲情淡薄, 缺乏必要的沟通与交流, 且具有较多的矛盾冲突;而患者成长过程中的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较差, 对社会生活体验、文化娱乐活动等缺乏兴趣, 患者从家庭中获得的支持较少, 取而代之的是严厉的管教与控制。这种长期的低亲密度、低组织性家庭关系和负性成长环境, 极易导致个体人格障碍, 形成多疑、自卑、自闭、情绪化等不健康的个性特征, 从而成为诱发精神分裂症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

因此, 医疗卫生机构在心理卫生宣传、家庭干预、患者救治和预后护理等过程中, 应对家庭环境因素予以高度重视, 引导构建和谐家庭环境和子女成长氛围, 增强家庭组织功能, 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 纠正父母不良管教方式, 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 从而有助于子女形成正常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降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

摘要:目的 探讨家庭环境因素对精神分裂症影响的主次关系, 从而指导家庭行为, 预防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方法 利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公开发表的11篇有关家庭环境因素与精神分裂症关系的文献进行综合再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相比,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矛盾性 (SMD=0.44) 和控制性 (SMD=0.39) 上的得分均显著增高 (P<0.01) , 而在亲密度 (SMD=-0.45) 、情感表达 (SMD=-0.34) 、独立性 (SMD=-0.17) 、娱乐性 (SMD=-0.33) 、道德性 (SMD=-0.14) 、组织性 (SMD=-0.36) 上的得分均显著降低 (P<0.01) 。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较正常对照受到更多来自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 长期的负性成长环境, 极易导致个体人格障碍, 从而成为精神分裂症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

家庭因素对人格的影响 篇8

【关键词】儿童 ; 行为抑制性 ; 非抑制性 ; 家庭环境 ;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285-01

行为抑制性是指在面临陌生情境的最初一小段时间内(10min-15min)儿童表现出来的敏感、逃避、害怕的行为特征;非抑制性则指在这段时间内,儿童表现出来的不怕生、主动接近陌生人和陌生情境的行为特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对其影响颇为深刻的关键人物,因此以家庭为单位的成长环境中,父母与儿童之间的亲子关系,父母之间以及父母与儿童之间良好与否的情感氛围,以及相同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父母对儿童教养方式的个体差异等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儿童抑制性、非抑制性的发展变化。

1.亲子关系对儿童行为抑制性、非抑制性的影响

Kochanska等人(1991)研究了抑郁症患者的母亲的和正常心理的母亲分别对她们2至3.5岁孩子抑制性气质的影响过程以及母子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由于母亲抑郁的性格特质,造成她教养方式和行为表现的不同对孩子抑制性气质的发展是一个十分不利的因素。在亲子游戏等母子交流情境下的研究,母亲对孩子行为方式的反应采用不同的回应态度会影响儿童抑制性情绪的不同表现,从另一个角度也就是说母亲可能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应对那些性格过于害羞的孩子,安抚他们的情绪进而鼓励其在陌生环境下勇敢地探索周围事物并与陌生对象初步接触。

2.家庭情感氛围对儿童行为抑制、非抑制性的影响

有研究得出父母的情感流露,如关心、悲观、惭愧和难堪情境会影响儿童的抑制性行为。对于抑制性的孩子,母亲的抚养方式和态度有两面性,她们不仅关心孩子,对孩子表现的不满反应也比较多。抚养人对非抑制性的儿童在培养独立性上鼓励的最多,其次是中间型儿童,然后行为抑制性儿童得到的家长支持鼓励最少。在使用惩罚的方式上,父亲对行为抑制性儿童的惩罚次数最多,然后是中间型,非抑制性儿童最少。

另外,父母之间的情感关系也影响着父母对儿童的教养方式。侯静等人利用实验室观察法研究在自由游戏和拼图游戏过程中,父母之间及父母与儿童之间的情绪情感交流并对此进行评价,其中包括对父母间的协调性和配合程度,父母间的温暖氛围及父母对儿童言语、肢体情感的表达几个维度。父母之间情绪越和谐、温馨感越强烈,父亲在肢体语言、言语上对儿童传达的积极情感越多,幼儿的非抑制性倾向发展得越快,即父母之间良好的氛围以及父亲对孩子传达的积极情绪更有利于儿童非抑制性行为的发展。研究也显示出中国的父母与孩子在进行亲子互动时,夫妻双方之间情感的流露较平淡、含蓄,很少表达温暖、亲密的情感氛围,积极地目光交流与接触也很少。

3.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行为抑制、非抑制性的影响

Park等人(1997)对儿童的情绪性、父母教养行为及3岁儿童的抑制性行为进行了研究,以此来对比得出父母教养方式及幼儿自身的气质对3岁儿童抑制性行为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由于儿童早期的行为特质,母亲过多的行为干预会致使2岁和3岁儿童抑制性表现降低,父亲通常对幼儿行为不够敏感的特点和积极热烈的爱会使儿童抑制性行为发生率降低。这些研究的对象多选取国外的父母及儿童,我国学者陈会昌、张越波、陈欣银等人在2003年对影响我国2岁儿童行为抑制性的相关父母教养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父母对行为抑制性、非抑制性和中间型儿童在接受性上没有显著差异,(陈会昌,张越波,陈欣银,2003)此结论与国外的研究结果有出入。母亲对行为抑制性儿童除了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保护,还会在教育过程中较多采取惩罚,与中间型、非抑制性儿童相比,培养自理能力上对抑制性儿童的鼓励最少。父亲在追求儿童获得更高的成就时,惩罚的方式就使用的更多,而在非抑制性儿童的家庭里,母亲对他们的保护行为较少,经常鼓励其独立面对挑战,来自父亲的处罚和拒绝也最少。

4.不同社会文化环境影响下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

行为抑制性作为一种气质特征,它一方面受到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这些父母受到所在地区文化、环境的影响,其作用于儿童身上的教养方式也有所差别,且各有千秋。

早在行为抑制性的研究初期,凯根和他的同事从生活背景类似的社会环境中选取了华裔美国人和白人的婴儿,研究他们从3个月到29个月日常看护作用的纵向比较。结果发现,即便婴儿所生长的环境相似,但华裔美国儿童无论是在托儿所还是在家里,都比白人儿童显得更为拘束、克制、腼腆、胆怯,当他们遇到不熟悉的成人或同伴,亦或是母亲短暂的离开后,他们哭得往往更厉害。在实验室的观察中,他们通常拥有比白人儿童更加稳定的心率。这些发现提示,由于不同的父母受各自原来国家不同文化历史及行为习惯的影响,有一些经过长时间的历史积累和内化已经形成为一个民族特有的生物基础,因此这些习惯特征也被父母们不断的继承,使得华裔儿童也受其父母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带来的教育方式的不同。此后,其他学者的研究也发现,由于东西方文化认同及历史习惯的差异,中国大陆、台湾、印度尼西亚、韩国的儿童在新异环境中往往比北美儿童表现出较多的忧虑、缄默、被迫及社会退缩行为。

以上研究结果不难看出,由于不同的环境背景,文化中存在特定的行为准则,风俗风貌,价值观念对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在父母对儿童的教养方式上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不难看出,已有研究多从心理学的角度和方法进行实验观察与问题的分析,以笔者的研究角度从文献中选取的材料也多显零碎而未见更多系统的论述。综观已有相关文献不难得出,抑制行为程度不同的儿童家庭环境因素的差异,以及相同抑制行为儿童其家庭环境因素的共性均有规律可循。然而已有文献中几乎并未涉及跟踪研究家庭环境对儿童行为的影响过程,以及随着儿童年龄的成长他的行为抑制、非抑制性有无改变。另外国内外的此类研究仍不够充分,对家庭环境因素的界定还不足。针对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实际推广和应用中存在局限性,也需要后来的学者加以完善、实现。

参考文献

[1]陈会昌,张越波. (1998).两岁儿童的行为抑制-非抑制特征. 心理学报, 30, 460-466.

论影响未成年人流浪的家庭因素因 篇9

本文的目的在于以人本主义取向的社会工作模式,形成以“积极的人性观”为指导,实现“助人自助”之理念,以流浪儿童为中心的助人关系为主轴,找出问题存在的家庭原因,增强预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通过南京市救助管理站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个案分析对流浪儿童的流浪原因进行了研究。从社会工作专业的角度,注重现实中流浪儿童流浪现状,通过调查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结合在南京市救助管理站实习中所做的个案访谈和小组活动,从社会工作专业的角度探讨研究流浪儿童的流浪原因,重点探讨家庭方面的原因,以期引起社会各界热心关注流浪儿童这一社会弱势群体,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前进,为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微薄之力。

1.1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家庭、教育等方面原因,部分少年儿童离家出走,中国城市流浪儿童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依权威部门估计,目前全国每年有15万人次的流浪儿童,他(她)们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昆明和郑州一类的大城市之中。流浪作为一种生存状况或生存方式毕竟与人们的价值观念相背离,流浪状态和流浪生活是一种当事人的无奈”。(王思斌,2005)面对现实,从我国流浪儿 童的现状入手分析,寻求其流浪的原因,好对症下药,预防流浪儿童群体的扩大,这也是目前流浪儿童救助与保护工作的当务之急。

1.2 概念的界定

近年来对流浪儿童流浪原因问题的研究较之初期的研究已逐渐走向深入,不同学科的学者们都注意到流浪儿童是一个弱视群体,也是一个边缘群体,他们在这一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共识。流浪儿童作为一个为当今世界所普遍接受的专有名词,许多文献对它的

刘继同.郑州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的个案研究.青年研究,2002(1): 第35页.的研究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究其原因在于流浪儿童本身是一个很有争议的概念。

学者安怀世根据国家有关法律的规定和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认为:在中国,流浪儿童是指年龄在18岁以下,脱离家庭和离开监护人流落社会连续超过24 h,失去基本生存和可靠保障而陷入困境的少年和儿童。王凤清,马迎华通过对中国城市流浪儿童研究认为:流浪儿童,顾名思义,就是居无定所之间四处游走、没有受到法定监护人的监护、处于自立与被监护之间中空状态中的未成年人。

本人在与流浪儿童的亲身接触中,从社会工作专业的角度出发,认为流浪儿童就是那一类在脱离家庭社会生活中严重缺乏对家庭社会资源进行配置的边缘性弱势群体。当然,这样的定义,仍是缺少一定的证据支持,但这也是笔者极力寻找流浪儿童流浪原因的动力,并能够从所寻找和搜集的有效资料和信息中回馈这一概念。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从社会工作专业的角度,注重现实中流浪儿童流浪现状,从流浪儿童的实际出发,通过调查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以社会学、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为依托,结合在南京市救助管理站实习中所做的个案访谈和小组活动,从社会工作专业的角度探讨研究流浪儿童的流浪原因,重点探讨家庭原因方面,并以此为研究导向,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和建议。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的基本方法:(1)文献研究法。本文借助大多学者对流浪儿童开展各个学科的大量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经过整理、分析,对流浪儿童的历史及其相关概念有个大概的了解。(2)实地研究法。亲身实践,以南京是救助管理站实习为例,搜集相关信息和资料,获得信度较高的第一手资料。

(3)个案访谈方法。这是本研究主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主要以南京是救助管理站为典型个案,对它所接待的流浪儿童进行个案访谈分析和研究。

安怀世.流浪儿童问题的国际背景和干预途径.社会福利,2002(10): 第31页.王凤清,马迎华.中国城市流浪儿童研究进展.中国学校卫生,2008(1):第1页.1.4 流浪儿童的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部分学者分别从社会学(如符号互动理论)、经济学、人口学、城市学、法学等多种学科的角度介入去分析流浪儿童的流浪原因,这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借鉴。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薛在兴教授的《社会排斥理论与城市流浪儿童问题研究》运用社会排斥理论对中国城市流浪儿童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流浪儿童问题之所以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排斥,包括家庭排斥、住房排斥、教育排斥、社区排斥、就业排斥等。

另外,还有一些学者,从具体的研究角度出发,如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等,试图从中发现流浪儿童流浪原因的新特点,使流浪儿童这个群体不会与他们所处的社会发生尖锐的矛盾,而能够更好的融入这个社会。如关颖《从排斥到背离———城市流浪儿童产生的家庭因素及其对养成教育的启示》。

国外关于流浪儿童的研究主要有:特雷里斯塔.L。斯尔瓦《亚洲地区儿童的权利与福利:菲律宾在流浪儿童工作方面的经验》,文章从社会结构方面分析了流浪儿童离家出走的原因,将原因分类如下:直接起因(与儿童和家庭有关的原因),包括贫穷而庞大的家庭,失业/待业的父母,物资/消费至上的家庭价值观,家庭冲突,家庭环境,父母的恶习,儿童自身,父母的道德沦丧、棍棒教育,强行规定少女只应留在家里的传统价值观,缺乏知识和育儿方法,现有社会价值观与传统社会价值观的冲突。

不过,目前对流浪儿童的研究也尚存不足或缺陷:①研究者调查中的方法和指标不同,调查对象之间的差异性体现不出来。②缺乏多学科、多视角的共同研究、综合研故多数学者的研究结论不免相对性较多而全面性不够。③在研究流浪儿童流浪原因中的家庭原因方面,所提的对策建议思路抽象、原则较多,可操作较低。

综上所述,近年来对流浪儿童流浪原因问题的研究较之初期的研究已逐渐走向深 入,不同学科的学者们都注意到流浪儿童是一个弱视群体,也是一个边缘群体,他们在 3

这一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学者们从各自学科的理论视角出发达到了多学科多角度结合的研究探讨,形成丰富的解释。

但是,其研究的结论,无论是描述还是解释,都不具备从社会工作的角度研究来得透彻。社会工作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于细微处见精神,能够从具体的一方面深入研究,解决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综观流浪儿童流浪问题原因分析,可以看到从社会工作专业的角度研究该问题更能体现其独特的优势。流浪儿童现状

流浪儿童问题仍然是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国家民政部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流浪儿童总数在15万左右,并且呈增长态势。从性别上看:流浪儿童中男性占70%,约有10.5万人,女性约占30%,约有4.5万人;从来源上看:来自农村约占83%,来自城镇的占17%;从教育程度上看:文盲占20%,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5%,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5%;从年龄分布上看:7岁以下的占10%,8-12岁的占23%,13-15岁的占63%,16-18岁的占4%。流浪儿童的主要流出地是湖南、四川、河南、山东、安徽、贵州、广西、云南、新疆等省份。

据南京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数字统计,从2005年至2007年底,共救助流浪儿童3468人。其中2005年救助1031人,护送741人,占救助人数的71.9%。2006年救助1286人,护送917人,占救助人数的71.3%。2007年救助1151人,护送769人,占救助人数的66.8%。从上面统计可以看出,流浪未成年人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而救助比率却在下降。儿童流浪的家庭原因分析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贫富差距加大、家庭不稳定因素增多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脱离家庭监护的流浪儿童数量不断增加,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关注流浪儿童,对其

滕晓丽.中国流浪儿童的现状及对策分析.宏观资讯,2006:总第304期.流浪的原因进行研究并在研究的基础上思考对策是最好不过的实用之策。造成儿童流浪的原因很复杂,本文主要讨论家庭因素对儿童流浪的影响。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到一个人性格、人格、行为习惯、道德观念等要素的形成,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流浪儿童的产生。对南京市救助管理站流浪儿童的个案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导致儿童的流浪:

3.1 家庭经济贫困

近几年来,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财富出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在经济贫困的情况下产生了一系列具有负面影响的家庭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流浪儿童的增多。

个案001:彭XX,男,17岁,甘肃人。父母常外出务工,家庭关系较和睦,彭XX和爷爷奶奶生活,家中有一个妹妹在上初中。由于家庭所在地区经济落后,基本上靠天 吃饭,上初一年级时他因学费问题辍学在家,15岁时离家外出打工,曾被骗入传销组织,后又被遣送回家。半年前再次离家外出到北京某公司当保安,结识了一位同行业所谓的朋友,那位朋友后来到江苏发展,并告诉他江苏这边工作待遇高,于是他于2008年12月5日辗转到江苏无锡,朋友把他带到一家网吧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他在网吧等了这位朋友好久也等不到人,结果身上的钱花光了,之后被警察带到了无锡救助站,次日被送往南京救助站。

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看,流浪儿童由于艰苦的生活环境本能的需求凸现,“本我” 意识被过于加强;而又由于他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自我”也就无限制地张扬了,而与此同时,“超我”却缺失了。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上看,对流浪儿童的救助应 上升到满足他们的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的高度,从而引导流浪儿童回归主流社会。

3.2 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影响家庭结构稳定性程度,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张明锁对

王万民.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创新实践.社会福利,2005(3):总第22期.郑州市流浪儿童的家访调查结果显示,有36.4%的流浪儿童认为家庭关系不和睦,特别是那些长遭受父母、继父母或养父母虐待的流浪儿童,其心灵上的伤害和人格的扭曲尤为深重。他们对家庭、父母本该具有的那种安全感、依赖感和幸福感荡然无存,其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受到极大伤害,家庭已不再是温馨的港湾,父母已不再是慈爱的化身,在其幼小稚嫩的心灵上留下的是可怕的面孔、数不清的委屈、难以忍受的痛苦和屈辱,因而逃避现实、离家出走,寻求生路就成为他们无奈的选择。

家庭暴力是影响现代婚姻家庭稳定和未成年人学习成长的重要因素。最明显的情况是夫妻之间的矛盾产生后,把对配偶的不满发泄到孩子身上,打骂、伤害孩子,给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影响。

个案002:案主陈XX,男,16岁,南京人,初中毕业,目前高中在读,与养母过活。陈XX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去世,他与父亲相依为命,可是在十二岁那年,他的父亲也因病去世了,父亲临走前把他安顿在养母家里。可是养母对他很不好,打骂是家常便饭的事,很多时候会编出根本不存在的事情来打他骂他,甚至不让他进家门。今年中考陈XX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高中,可是养母不让他读书,怕他考上大学以后就永远不再回来,想把他一辈子留在身边。那天晚上陈XX又被打得很严重,趁养母不注意得时候逃出来了。陈XX现在很想上高中,考大学,过正常化的 生活。

从沃尔芬伯格的正常化理论看,正常化概念确定了个人具有这样一种权利,即按照 一定社会的文化和社会价值,过尽可能正常的生活。这也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终极价值“正 常化”理念密切相关。

3.3 家庭结构功能失调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广开就业途径,鼓励创新致富的政策感召下,家庭的生产 功能得到极大的加强,然而过分强调家庭的生产功能,却弱化了家庭的养育功能。有的

张明锁.为什么流浪:关于郑州市流浪少年儿童的家访调查.青年研究, 2002(12): 第1-9页.鲍慧艳.浅谈流浪少年儿童的人格特点与行为矫正.社会福利,2003(4): 第3-4页.让孩子中断学业,随着父母迁徙流动打工挣钱,有的甚至依靠儿童外出流浪乞讨所得贴补家用。还有些外出流浪的孩子,是父母双亡的孤儿,他们无依无着,只有选择流浪。

父母离婚,双方都不肯抚养子女,或是父母一方或双方都病故,少年儿童失去了或完全改变了原来的生活环境,因得不到亲情关爱而外出寻找想要的温暖。父母离异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流浪儿童的归属感,特别在抚养的问题上父母双方你争我多或你推我辞的情况,这让流浪儿童自己感到无所适从,无法面对现实,并很想脱离重组后的家庭,以示不满,造成了流浪。

个案003:案主杨X,四川人,初中毕业的,7岁那年父母离异,父母年龄杨X本人也不详,现在跟外婆生活。杨X父母性格不合,总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后来无法维系两人组建的家庭,于是决定离婚。但是两人因为生活工作需要,谁都没负起抚养杨X的责任,杨X本人认为自己的爷爷奶奶不喜欢他,于是他才会跟自己的外婆生活。

个案004:案主韩XX,男16岁,汉族,甘肃人。从小(两岁时)父母离异,他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父亲嫌他年幼,就把他分给了母亲。他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感情甚好。在他5岁时,父亲与另一个家庭的女子发生关系,并在与该女子的丈夫XXX发生争执时,联合该女子捅了XXX致命一刀,两人因此入狱。他的哥哥和姐姐便由大伯暂为抚养,在他懂事后,姐姐和哥哥与他形同陌路人,他奶奶也不喜欢他,邻居们也是经 常的说三道四。韩XX承受了很大的痛苦,心理也比同龄的孩子成熟许多,于是12岁时他辍了学,拿着母亲留给他的钱外出打工,2008年11月份,他离开北京去温州找工作,途经南京被人偷走了所有的财物,在警察的帮助下,来到了南京救助管理站。

个案005:案主项XX,男,17岁,安徽人,小学毕业,没有职业,家中有父亲、母

亲、姐姐。项XX父亲与母亲的年龄差距悬殊,母亲是父亲花钱买来的,因母亲嫌弃父亲年龄大,就离家到河北邢台再婚。项XX11岁时随父亲、姐姐到上海,但姐姐不务正业,到上海后随别人离家至今没有联系,父亲对项XX也基本上没有任何关怀。项X外

严海波,隋树霞,徐成.关注中国城市流浪儿童-徐州市流浪儿童状况调查.青年研究, 2005(2): 第8-11页.出期间曾被送往贵阳救助站,之后陆续转送至怀化、娄底、株洲、萍乡、南昌,最后到了南京救助站。项XX对母亲很有“看法”,认为母亲抛弃了自己。

这里面更体现出了社会排斥理论(“社会排斥作为一个简洁的术语,指的是某些人们或地区遇到诸如失业、技能缺乏、收入低下、住房困难、罪案高发环境、丧失健康以及家庭破裂等等交织在一起的综合性问题时所发生的现象”)中的家庭排斥,流浪儿童问题的本质是社会对流浪儿童的排斥,当前社会对流浪儿童的关注大多是基于儿童应该在家庭中成长这样一种朴素的情感。社会在重视家庭作用的同时,形成了离家儿童即为“问题儿童”的偏见,流浪儿童因此而受到种种社会排斥。

3.4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这是儿童成长中最大的忌讳,是儿童外出流浪的一个重要原因。有的家长对孩子言行严加限制,过分干涉,他们的自由受到限制,人格得不到尊重。缺少理解和信任是一些家庭中的家庭暴力愈演愈烈的催化剂,很多时候家长的暴力常常宣泄到没有反抗力的孩子身上,从而给他们幼小身体和心灵留下了创伤,于是离家出走。

个案006:案主王X来自四川绵阳,今年17岁,是独生子,初中毕业好几年,因在家无所事事,天天上网度日,受到父母的谩骂指责而与父母发生争吵后离家出走。因在南京有网友曾到绵阳与自己回过面,故从家里带出现金三千有余只身一人前来南京找网 友,由于无法联系到网友,便到网吧过夜,由于不慎,放有现金的手提包在自己上厕所 的时候被盗,且与父母未能取得联系,只能求助警察,并送到救助站。

笔者对王X的访谈还是相当成功的,其中也运用到了理解、接纳、同情等各种技巧,让他感同身受。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且一个人置身在外,他需要一定的情感支持。他通过网络的手段与网友吐露心扉,并且向笔者表达了自己在救助站以及之前在外流浪的感想,从中反映出了社会年龄与心理年龄的矛盾。一方面他未见过世面,未能学会保护自己,做事不老练,这是他社会年龄的缺陷;

李玲.中国处境困难儿童状况分析报告.阴.青年研究,1998(5):第15页.另一方面,他向表现出异于一般流浪未成年人的成熟感,笔者觉得他心理已经趋向于成熟,这是他心理年龄的优势,相信他回家之后一定能够听从教导,勤奋工作。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应对儿童流浪

社会工作是指一切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以人类具有自我改变和自我进步的能力为理论基础,通过各种物质、精神上的帮助,给案主以希望和信心,充分调动案主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其内在潜能,已达到助人自助的工作目的,和案主一起成长的助人活动。无论是直接的帮助还是间接的帮助,都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观。

事实表明,未成年的孩子离家出走、浪迹社会,无论主观上、客观上是什么原因,都与家庭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家庭方面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儿童符合社会规范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发生阻滞或扭曲,进而产生了行为越轨———背离家庭。本文主要是针对流浪儿童家庭方面的原因作出比较具体的分析,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应对儿童流浪,总结一些对策如下:

(1)经济协助。社会工作者应该深入调查分析,了解政府以及非政府组织的各项福利措施,从经济方面扶助缺少资源的家庭,如儿童失学救济等以减少其流浪。

(2)致力于解决家庭暴力。

加强公民道德和法制教育,构建有效的反家庭暴力的社会文化和道德氛围 家庭暴力其实体现了一个人的素质问题。在这方面,社会应该加强广泛宣传,借助各种渠道,包括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广泛宣传以及各级政府、执法部门的强势介入,让社会公众深刻地意识到,“家庭暴力亦属犯罪”,从而增强人们防止家庭暴力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进而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构建良好的家庭沟通和互动机制

首先必须意识到,包括夫妻冲突在内的家庭成员之间的适度冲突是正常的、不可避免的。必须促使家长们洞悉自己和配偶在冲突升级和接近失去理智时的特征,以此作为

警号,提醒自己和配偶冷静下来,以恢复理智和自制力,再共同处理纷争。冲突过后,要引导家长们相互检讨,坦诚、柔和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协商解决分歧的合适途径。如果冲突进一步升级,并且可能演变成一种习惯,要警示受害者不能一味忍让、委曲求全,而应该打破沉默,及时向亲友、相关政府组织或者专业人士(包括“110”警方、社会工作者、医生)求助。

建立相关的社会干预和介入机制

对于家庭暴力的介入主要有两种取向:一是倡导社会、政治及法律的改变,二是提倡直接服务。前者是探讨如何尽量从立法和司法上防止惩治家庭暴力,后者是为家庭暴力侵害者提供庇护所等直接针对案主的服务。作为社会工作者,在对家庭暴力的辅导中,重要的工作有以下:

首先,应当与当事人建立一种合作性的伙伴关系。社工应该以一种诚恳的态度倾听当事人的经验,理解当事人的反应,接纳当事人的所作所为,帮助当事人形成对问题的严峻性的认定,并以民主的方式探讨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方法。

其次,充当受害者和社会支持网络之间的链接者。社会工作者要为受害者争取应有的社会支持或根据情况转介到其他机构,并教会受害者如何求助,鼓励案主主动向有关的家庭资源和社会支持网络求助,以增加受害者的求助能力和社会资源。

再次,进行心理辅导,拓展当事人的能力、资源和潜力。在防治家庭暴力中,对于施暴者和受害者的心理辅导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3)社会工作进行家庭服务专业教育,主要是针对家长方面做出的努力,破坏有害的家庭结构,使家庭结构功能稳固。

心理治疗。家庭由于成员间的角色认知、价值观念的不同或地位关系的转变而引起冲突,于是夫妻失和、家庭代沟,家庭成员特别是儿童在心理上会造成一定的困扰,专业社会工作者要对他们进行治疗,使他们的家庭关系正常化,防止家庭破裂。

社区工作的方法。家庭离不开社区,要通过社区宣传社区动员凝聚人气,通过行 10

动目标等模式带领孩子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加强他们的道德水平。

家长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文化素质和认识,为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即要优化家庭环境,这是家庭教育的基础条件。加强家庭教育,增强家庭责任感,负起监护人的责任,时常监督,对孩子的出轨行为予以及时的干预和矫正,并积极赋义,积极引导。

制度配合。在充分的调查分析基础上,从制度上着手,建立一种社区对家庭的网状服务体系,以维护家庭和支持家庭的功能。

(4)协助建立世界观。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技巧引导家庭从另一个角度去看现实环境和世界,向家庭提供专业意见及其对家庭现状的看法。

(5)开展个案家庭社会工作。进行必要的个人资讯与辅导,缓解和消除求助对象特别是儿童的困扰,要强调优点,帮助其调整心态,使他们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6)开展小组家庭社会工作。通过家庭间或家庭成员间的面对面互动,协助家长和儿童增强生活能力,充分运用社会工作实务的知识,在社区或学校等场所开展如“家庭夏令营”这样的活动,以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感情。

(7)运用家庭工作的技巧,活用保持中立、循环提问、积极赋义的家庭治疗原则,针对流浪儿童的家庭原因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解决目前家庭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努力促进家庭和谐,保证家庭儿童的健康成长。结语

以上对我国流浪儿童以及南京救助管理站流浪儿童的现状分析,综合各方面原因,结合个案分析中以小见大。显然,儿童流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流浪儿童群体的形成对社会治安构成严重的威胁。在加强对实习工作的基础上,科学分析有关儿童流浪的原因,更加明确家庭原因是造成流浪儿童产生的最重要的原因。重视家庭原因,并且提出合理化的人性化对策,更加体现家庭在社会生活中儿童教育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样的对策具有积极主动性,完全体现了社会工作专业的特点,充分发挥了家庭的

功能,并发展了积极的人性观。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关注流浪儿童,也是我国文明程度不断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关系国家长远发展的大事,因此我们应当关注流浪儿童,并采取一切有利的措施保护流浪儿童,保证我国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注流浪儿童,加强对流浪儿童方方面面问题的研究,引起社会各界共同的关注,并通力合作解决一切可能发生的问题,对加强我国社会的长治久安、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考 文 献

[1]袁险峰.香港的社会福利和流浪儿童救助机构流浪儿童救助工作系列考察报告之二.社会福利.2002年09期.[2]马建华.山东出台流浪儿童救助之策.社会福利.2002年10期.[3]刘继同.郑州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的个案研究.青年研究,2002(1).[4]安怀世.流浪儿童问题的国际背景和干预途径.社会福利,2002(10).[5]王凤清,马迎华.中国城市流浪儿童研究进展.中国学校卫生,2008(1).[6]薛在兴.社会排斥理论与城市流浪儿童问题研究.青年研究,2005(l0).[7]滕晓丽.中国流浪儿童的现状及对策分析.宏观资讯,2006:304.[8]王万民.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创新实践.社会福利,2005(3).[9]王久安,张世峰,张齐安.关于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情况的调查报告.民政论坛,1999(4).[10]陈晨.少年流浪问题探源.青年研究,2004(3).[11]童晓频,陈云嫦,肖广英.广州市流浪儿童调查.社会工作研究,1994(2).[12]秦敏.我国流浪儿童社会救助问题研究.2007(6).[13]张明锁.为什么流浪:关于郑州市流浪少年儿童的家访调查.青年研究, 2002(12).[14]鲍慧艳.浅谈流浪少年儿童的人格特点与行为矫正.社会福利,2003(4).[15]严海波,隋树霞,徐成.关注中国城市流浪儿童-徐州市流浪儿童状况调查.青年研究, 2005(2).[16]李玲.中国处境困难儿童状况分析报告.阴.青年研究,1998(5).[17]张齐安杨海宇.中国流浪儿童状况和救助对策.社会福利.2002年09期.致

经过一段紧张的时间,我的毕业论文终于成型,但仍有些不尽满意之处,但这毕竟是自己数月以来的劳动成果,因此完稿后甚是欣喜。在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四年的本科学习生活中,我得到了许多良师益友的帮助与指导,有学习上的,也有生活中的,这些都使我受益匪浅。

首先,是我的导师崔效辉博士,他使我领悟到了严谨治学态度。同时,他给了我足够长的时间完成论文的写作,为我的论文(包括论文题目的确定)提出了详细的指导意见。在听他的讨论课中,都使我得到很多的收获。我谨向这位良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和我一起学习和生活的同学们,他们给了我宽松的写作环境,并在我的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在这里,我对他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我的父母在我这四年的学习生活工作中给予我不断的支持、帮助与关怀,他们一直是我的精神支柱,我定会以成功来回报他们,希望他们永远年轻健康快乐。由于自身能力的有限,我的论文还存在一些不够成熟和完善的地方,希望能得到各方的指点与帮助,不吝赐教,不胜感激。

上一篇:泡豆子观察记下一篇:2023年医院领导抓行风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