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试卷
注意事项:
1、答本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填写清楚;
2、本卷考试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共8页4个大题,42个小题;
3、本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考生必须将答案按题号书写在答题卷上,在草稿纸和试题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4、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的选择题栏内。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B、教育规律
C、教育原则D、教育技术
2.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等观点的教育家是()
A、布卢姆B、凯洛夫
C、杜威D、布鲁纳
3.“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一种(的体现。
A、制度化教育B、非制度化教育
C、形式化教育D、非形式化教育
4.“长善救失”从古至今都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教育经验,并没有因为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消失,这反映了教育具有(A、不变性B、发展性
C、保守性D、历史继承性
5.“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夸大了()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
A、遗传B、环境
C、个体主观能动性D、学校教育
6.从人的发展的角度讲,洛克的“白板说”属于()
A、内发论B、外铄论
C、遗传决定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7.个体身心发展的()要求教育活动要善于捕捉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时期,及时施教,以促进个体更好的发展。
A、不均衡性B、顺序性
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
8.从根本上说,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取决于()。
A、学校B、家长
C、学生D、教师
9.“你可以把马儿牵到河边,但你不能强迫它喝水。”这句话隐喻学生在学习中具有()。
A、主体性B、客体性
C、被动性D、强制性
10.校园文化属于一种()。
A、隐性课程B、显性课程
C、学科课程D、学校课程
11.()不属于教师职业的角色。
A、示范者B、管理者
C、研究者D、法人
12.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为中心。
A、劳动B、科研
C、教学D、社会服务
13.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14.在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中,()是关键。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内容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B、家访
C、转化后进生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湖南省2010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中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次1-56-1011-15
答案ACBDBBADAADCBDD
二、填空题
16.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社会性 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17.西方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论演说家的教育(或培养)》。
18.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被誉为教育史上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
19.学期结束时教师会给每个学生写评语,这种德育方法属于品德评价法。
20.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 作用。
21.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儿童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22.我国现在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3.教师的神圣使命是教书育人。
24.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 的关系。
25.根据课程的组织核心,可以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
26.我国2001年开始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7.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主要有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教师的特征(点)、学校的特点以及校外环境。
28.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间接经验应当以直接经验 为基础。
29.赫尔巴特说:“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句话说明了教学具有教育(或思想)性。
30.领会知识 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31.目前,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上)课制。
32.中学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 和心理健康教育。
3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34.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间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这种班级管理模式称作平行管理。
35.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最适合的领导方式是民主(型、式)。
三、简答题:
36.简述教师的人格特征。
(1)积极的乐观的情绪;
(2)豁达开朗的心胸;
(3)坚忍不拔的毅力;
(4)广泛的兴趣。
37.发现教学包括哪几个环节?
(1)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提出要解决的课题;
(2)教师提供结构性材料,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3)学生验证假设,交流初探成果;
(4)得出原理或概念,并检验假设。
38.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哪些方面?
(1)组织教学;
(2)检查复习;
(3)讲授新教材;
(4)巩固新教材;
(5)布置课外作业。
39.在德育实践中应该如何运用陶冶法?
(1)创设良好的情境;
(2)教育者的人格感化;
(3)与启发说服相结合;
(4)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40.如何建立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四、论述题:
4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经济要发展,教育先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请你运用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原理分析:我国现在为什么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教育的优先发展是教育相对独立性的体现,且符合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趋势;
(2)教育对生产力或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①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③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一种,其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
42.有人说:“学生在学校进一步,回到家里退一步,走入社会退两步。”请运用有关德育原则分析这种现象。
(1)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在进行德育时,使各种教育力量互相配合、协调一致的对学生施加统一的、系统连贯地教育影响;
(2)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在德育实践中未能很好地贯彻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该原则要求:
①校内外各方面的影响要协调一致;
②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教育综合知识专家押题试卷
(二)(满分100分 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
A.《教育学》B.《论共产主义教育》
C.《新教育大纲》D.《民主主义与教育》
2.心理断乳期是指()
A.幼儿期B.儿童期C.少年期D.青年期
3.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即()
A.民主型、惩罚型、放任型B.权威型、放任型、民主型
C.放任型、监督型、正义型D.惩罚型、正义型、权威型
4.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可以用以下几个字概括()
A.班、课、室B.师、生、课
C.师、生、时D.班、课、时
5.当面对挫折时,有的人奋发拼搏,而有的人一蹶不振,这是人格的()
A.独特性B.稳定性C.整合性D.功能性
6.“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的是知觉的()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
7.学生入学后,教师会自然地成为他们亲近、尊敬甚至崇拜的对象,把教师作为获取知识的智囊、解决问题的顾问、行为举止的楷模。这说明学生具有()
A.可塑性B.依赖性C.向师性D.定向性
8.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重点是()
A.发展学生的智力B.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C.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D.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9.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但()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A.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B.抓好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D.开展多种多样的班级活动
10.学习英语单词“house”时,用中文“耗子”来帮助记忆,这是一种()。
A.组织策略B.复述策略C.元认知策略D.精加工策略
11.“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
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逻辑记忆D.动作记忆
1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B.受教育者与德育方法之间的矛盾
C.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3.把学习看作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这是一种()
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生理性内驱力
14.某校一名学生在跑八百米时突然死亡,后查明该生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学生家长事先将此事告知过该生的班主任。该班主任的行为()
A.触犯了刑法B.属于不作为侵权
C.侵犯了学生的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D.没有违法
15.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予以保障。
A.国家B.社会C.学校D.人民政府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
1.课程标准
2.班集体
3.先行组织者
4.程序教学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教师应该如何备课?
2.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与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有何不同?
3.简述布置作业的原则。
4.简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2.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说明我们应树立什么教育理念。
五、材料分析题(14分)
某初中一女生把一男生向其表达“爱慕之意”的情书交给了班主任,班主任认为,对于“早恋”思想要严肃处理,“杀一儆百”,于是在班会上把这封“情书”公之于众,结果导致了该男生的休学。
请用所学的德育规律、德育原则分析该案例。
答案
(二)一、单项选择题
1—5CCBDD6—10CCCCD11—15BDBBD
二、名词解释
1.课程标准时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2.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3.先行组织者是先于某个学习任务本身而呈现的引导性学习材料。
4.程序教学就是把各门学科知识按其内在逻辑顺序分解,使学习由浅入深,并及时给予反馈和强化,使学生顺利掌握所学知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三、简答题
1.(1)钻研教材。钻研教材包括钻研学科课程标准、教科书和阅读有关参考书。
(2)了解学生。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熟悉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其次,要了解班级的情况,如班风等;再次,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如思想状 况、知识基础、学习态度等。(3)设计教法。教师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 上,要选择并设计教法。
2.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是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是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能够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如表象、有意义的符号、概念或命题等)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
前者关注的是学习内容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而后者则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它只涉及理智,而不涉及个人意义。因此,按照罗杰斯的观点,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只是一种“在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并不是罗杰斯所指的有意义学习。
3.(1)作业内容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2)作业考虑不同学生的能力需求;(3)作业分量适宜、难易适度;(4)作业形式多样,具有选择性;(5)作业要求明确,规定完成时间;(6)作业反馈清晰、及时。
4.(1)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兴趣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最为核心的部分,它们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基础。(2)设置合适的目标。目标的设置要适当,若目标太高,通过努力实现不了,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若太低,即便成功了也不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3)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在个体拥有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为个体行为的决定性因素。教师应帮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体验,进而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4)训练归因。不同的归因方式导致个体不同的认识、情感与行为反应。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努力归因和现实归因,以激发其学习动机。(5)表达明确的期望,提供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供经常性的反馈,使学生随时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6)合理运用外部奖励,有效运用表扬。表扬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鼓励学生表现出的期望行为,对适当行为进行强化。
四、论述题
1.(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教师是教育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2)学生是教学活动中具有能动性的主体。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他们的学习动机、兴趣、意志等因素直接影响学习结果。(3)贯彻教师主导与学生能动性相统一必须注意的问题:首先,教师主导作用的实现有赖于教师自身的条件,如知识和能力素质、品德和人格;其次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还必须具备各种客观条件,如教师工作的条件是否能得到保证;最后,教师的主导作用依赖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教学中既不能只重视教师的作用,也不能只强调学生的作用,使学生陷入盲目探索状态,只有教师、学生两方面互相配合,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智力主要由语文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运动智力、人际智力、自知智力等七种能力构成。这一理论为我国新课程改革“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与支持。
运用这一理论,分析我国的教育教学问题,应树立以下教育理念: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对所有学生都抱有热切的成长希望,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智力特点;科学的智力观,充分认识到学生智力的多样性、广泛性和差异性;因材施教的教学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多样化人才观和成才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力优势,教育应鼓励不同的学生走
上不同的成才道路。
五、材料分析题
这一案例中的班主任违背了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违背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1)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①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
②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教育者既要给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外因,又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促使其积极接受外界的教育影响,有效地形成新的道德品质;
③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教育者要注意提高受教育者的自觉能动性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案例中,班主任违背了学生思想内部矛盾的转化规律,无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忽视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和发挥,采取的是一种粗暴的、强制的手段,结果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反而给学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造成学生休学。
(2)德育过程要坚持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叩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与评价。这项工作是()A:建立学生档案 B:班主任工作总结 C:班主任工作计划 D:操行评定
2、布鲁纳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下列不属于基本结构的是()
A:基本概念 B:基本原理 C:基本方法 D:基本知识
3、默多克(Murdock.的迁移率计算公式表述为____ A:迁移率(%)=(实验组成绩一控制组成绩)÷(实验组成绩+控制组成绩)×100 B:迁移率(%)=(实验组成绩一控制组成绩)÷控制组成绩×100 C:迁移率(%)=(实验组成绩一控制组成绩)÷实验组成绩×100 D:迁移率(%)=(控制组成绩一实验组成绩)÷(实验组成绩+控制组成绩)×100
4、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原因是__。A.社会的进步 B.旧式劳动分工
C.生产力的发展与分化 D.科技水平的提高
5、社会学习品德理论是由()提出的。A:埃里克森 B:费斯廷格 C:班杜拉 D:皮亚杰
6、智力的高低可以通过智力测验得到的值来进行衡量,这个值是__。A.意商 B.情商 C.智商 D.财商
7、)是指向家长宣传教育知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学习教育方法等。A:家长学校 B:家长专栏 C:家长座谈会 D:家访
8、只要给了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掌握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这一教育理念属于()A:发现学习B:掌握学习C:概念学习D:合作学习
9、()根据长期的临床经验,认为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心理类型,内倾的和外倾的。A:苛勒 B:西蒙 C:荣格 D:马斯洛
10、自我意识的基本特征是__。A.自尊感和理智感 B.分离感和同一感 C.自主感和独立感 D.个体感和集体感
11、现代学生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A:德育管理 B:学习指导 C:常规管理 D:常能训练 E:环境管理
12、智力测验所测量的是()A:言语能力 B:数学能力 C:记忆能力 D:空间知觉 E:推理能力
13、近代西方首倡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 B.卢梭 C.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
14、现代的学校咨询与辅导起源于_______初美国的“指导运动”。__ A.1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15、柯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的最高阶段是。A:惩罚服从取向 B:寻求认可取向 C:社会契约取向 D:普遍伦理取向 E:重视个别差异
16、在心理学上,一般将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之为()。A.罗森塔尔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首因效应
17、迁移的概括化原理理论认为,实现迁移的原因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概括化的原理,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__。A.桑代克 B.苛勒 C.奥苏伯尔 D.贾德
18、某老师在教授学生除法的课堂上,把学生回答的关于分12个苹果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E:重视个别差异
19、在以下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__ A.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反复性的特点
B.德育过程就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 C.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 D.道德情感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起着调节作用 20、学习者通过观察其他人实施这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指向,这是一种____ A:替代强化 B:直接强化 C:自我强化 D:负强化
21、教师和学生在社会道德上是()的关系。A:上下级 B:平等 C:授受
D:相互促进
22、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服务的。A:教育目的 B:教师和学生 C:特定的教学 D:当前工作
23、”学不躐等”体现的教学原则是__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24、(2007年10月)了解事物关系的角度对经验类化的迁移理论重新解释的学说是。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
25、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作用。A.决定 B.主导 C.基础 D.前提
二、多项选择题(共25 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初中学生个性结构的主要变化在于____ A:个性结构不断完善 B:自我意识迅速发展 C:自我意识起了质的飞跃 D:自尊心.自信心增强
2、使感知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是____ A:注意 B:动机 C:目的 D:需要
3、学位、待遇及社会地位属于动力机制的____ A:推力因素 B:拉力因素 C:动力因素 D:压力因素 E:内驱力因素
4、学习策略的几种成分是。A:认知策略 B:调节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E: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5、情绪情感的构成包括__。A.生理唤醒 B.对事物的反应 C.态度
D.主观体验 E.外部行为
6、不但关心自己在行动中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由此产生相应的情绪,这是____幼儿道德感发展的表现。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小学低年级
7、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什么规律的科学____ A:基本教育规律 B:基本教学规律 C:基本心理规律 D:基本身心规律
8、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A:生物起源说 B:心理模仿起源说 C:劳动起源说 D:需要起源说
9、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涵是()A:德智体全面发展
B:个人在体力上全面发展
C:个人智力和体力尽可能多方面地、充分地、自由地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D:个人的智力充分、自由地发展
10、在Word中.要绘制一个正立方体图形,可以在选择了“自选图形”下的“立方体”按钮后,按____键的同时拖动鼠标来实现。A:A1t B:Ctr1 C:Esc D:Shift
11、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__。A.凯兴斯坦纳 B.卢梭 C.福禄倍尔 D.小原国芳 E.裴斯塔洛齐
12、课堂管理既不要太放也不能太紧,这符合课堂管理的()原则 A:尊重学生 B:民主性 C:适度性 D:主体性
13、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__。A.热爱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教书育人 D.开拓创新
14、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称为()A:讨论法 B:谈话法 C:讲授法 D:练习法
15、()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A:蒙台梭利 B:皮亚杰
C:裴斯泰洛齐 D:福禄贝尔
16、在制订教学计划时,教学时间的安排要体现__的原则。A.以社会实践为主 B.以课外活动为主 C.以上课为主
D.以家庭教育为主 17、2012年单项选择:“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反映的德育方法是 A:榜样示范法 B:说服教育法 C:品德评价法 D:情感陶冶法
18、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E.个别差异性
19、国家为保证学生受教育权而做的努力是__。A.为所有学生提供正常的教育机会 B.关注贫困生,设立帮困基金 C.关注残疾生,设立特殊教育机构 D.实施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制度 E.限制体罚学生
20、海市蜃楼是光的一种()现象。A:反射 B:散射 C:折射 D:衍射
21、下列关于我国近代前期科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 A:洋务运动引进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B:《海国图志》中有关西方近代科技的介绍
C:1909年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全线通车
D:李善兰和徐寿合作试制出我国第一艘木质蒸汽轮船。标志着我国近代造船业迈出了第一步
22、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的教育家是__。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布鲁纳
23、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年龄范围内的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A:0~3岁 B:O~6岁 C:O~12岁 D:0~18岁
24、下面观点属于皮亚杰的是()
A: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平衡四个方面 B: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是成熟与学习,成熟是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 C:认知发展可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成运算四个阶段 D: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
25、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A:先进的教学观念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常用的奖惩属于(B)
A.榜样示范法B.品德评价法C.陶冶教育法D.说服教育法
【解析】奖惩属于品德评价法。
2.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提示我们应注意贯彻的德育原则是(C)
A.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B.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C.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D.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3.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教育是一种(B)
A.自然现象B.社会现象C.心理现象D.生理现象
4.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D)
A.教育方针B.教学原则C.课程计划D.学科课程标准
【解析】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标、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5.冬天走进橙色的房间里有一种温暖的感觉,这是(C)现象。
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联觉D.视觉
【解析】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叫联觉。该题中,走进橙色的房间引起温暖的感觉,这是联觉。
6.决定教育性质的直接因素是(B)
A.生产力发展水平B.政治经济制度C.社会意识形态D.民族文化传统
7.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一般认为是在(C)
A.唐朝中期B.明朝中期C.清朝末年D.辛亥革命以后
【解析】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中首次采用班级授课制。
8.在托尔曼的迷宫实验中,白鼠在没有获得强化前,学习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称为(C)
A.操作性行为B.辨别学习C.潜伏学习D.获得
【解析】潜伏学习是指在无奖赏时能够发生的,但在有需求时才表现出来的学习过程。例如,在没有直接奖赏时,收集和储存信息,以备将来之需。
9.智力的核心成分是(B)
A.创造力B.思维力C.观察力D.记忆力
【解析】智力是使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成分,并以思维力为核心。
10.教育的本体功能之一是(D)
A.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B.促进生活发展,服务经济建设
C.对政治经济有巨大的影响作用D.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化进程
11.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的教育家是(B)
A.赞科夫B.巴班斯基C.布鲁纳D.凯洛夫
【解析】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巴班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他指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为了使过程从既定标准看来发挥最有效的(即最优的)作用而组织的控制。”
12.建构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是(D)
A.教育内容B.教育材料C.教育手段D.教学媒介
13.一名5岁儿童,在智力测验中,测得的智龄是6岁,他的智商应该是(C)
A.83B.100C.120D.1lO
【解析】智龄(6)除以实龄(5)乘以100,等于120。
14.科学家通过观察动物来预测地震,说明思维的(A)
A.间接性B.概括性C.创造性D.敏捷性
【解析】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活动不直接反映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而是借助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地认识。科学家通过观察动物这个媒介来认识地震,所以体现的是思维的间接性。
15.“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反映了教师劳动的(D)特点。
A.连续性B.长期性C.示范性D.创造性
16.小陈是某中学初三学生。临近中考,学校进行了一次摸底考试,并划定了分数线,规定凡低于这个分数的学生都将被班主任“劝退”,不能报名参加当年的中考。考试结果出来,小陈的名字赫然在被“劝退”之列。小陈的父亲曾找过班主任和学校领导,要求学校准
许孩子报名,但被学校拒绝。案例中学校的行为侵害了小陈的(A)权利。
A.受教育B.发展C.生存D.知情
17.我国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B)
A.课外校外教育B.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C.社会实践活动D.班主任工作
18.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是(A)
A.理解B.巩固C.应用D.迁移
19.培养学生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主要培养(D)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行为D.道德意识
【解析】道德意识是人们在长期的道德实践中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理论体系的总称。要培养学生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
20.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B)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A.2B.3C.4D.5
【解析】《教师资格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3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观察实物或模型,或者向学生作示范性实验,以使学生获得有关感性知识的方法叫_演示法__。
2.人的心理活动包括_心理过程_与个性心理。
3._ 感觉__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4.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_理解教材__。
5.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对象具有__观念性__,执行具有__内潜性__,结构具有_简缩性__。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_社会主义现代化__服务,必须与__生产劳动_相结合。
7.失明者的听觉一般都比较好,这表现人的身心发展具有_互补性_。
8.格塞尔强调_成熟__机制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
9._ 气质__是表现在人们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1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以德育为中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中。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教育无目的论主要是美国教育思想家杜威的观点。(√)
【解析】杜威曾经指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
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意志。(×)
【解析】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
3.教师的幸福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由于感受到或意识到自己教育理想和目标的实现而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
【解析】教师的幸福不仅体现在精神上,还体现在物质上。
4.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解析】班级规模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到班级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还会影响到交往模式及小群体的形成。
5.长时记忆的容量一般是5—9(即7±2)个项目,平均值是7。(×)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短时记忆的容量。长时记忆的容量是无限的。
6.教师的职能是教授科学文化知识。(×)
【解析】教师的职责不但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还要育人。
7.孟子是中国古代外铄论观点的代表人物。(×)
【解析】苟子是外铄论观点的代表人物,孟子是内发论观点的代表人物。
8.教育对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可以决定社会发展方向。(×)
9.桑代克认为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
【解析】桑代克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他提出了联结一试误理论。
10.沉思型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总会比冲动型学生更占优势。(×)
【解析】在解决低层次事实性信息的问题时冲动型学生更占优势,在解决高层次问题中沉思型学生更占优势。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4)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2.简述学习心理学的实践意义。
(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3.简述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
(1)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实际;
(4)发扬教学民主。
4.简述现代学生观的主要观点。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5.简述记忆的品质。
(1)记忆的敏捷性。这是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记住较多的东西,就是记忆敏捷性良好的表现。
(2)记忆的持久性。这是记忆的保持特征。能够把知识经验长时间地保留在头脑中,甚至终身不忘,这就是记忆持久性良好的表现。
(3)记忆的准确性。这是记忆的正确和精确特征。它是指对于所识记的材料,在再认和回忆时,没有歪曲、遗漏、增补和臆测。
(4)记忆的准备性。这是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它使人能及时、迅速、灵活地从记忆信息的储存库中提取所需要的知识经验,以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终身教育思想及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1)终身教育理念和理论是二战后在成人教育的经验基础上形成的。终身教育强调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它是对过去将人的一生截然分为学习阶段和学习结束后阶段观念的否定。终身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和教育形式中。教育的终身化是适应科
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
(2)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人员并且在教学中越来越成熟的转变过程。也就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训练,获得教育专业的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有一定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成长过程。
(3)受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其终身学习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是不断提高自己的学科专业素养、文化素养、教育专业素养。
2.教师如何应对课堂上发生的意外情况?
(1)理解教学艺术的创造性内涵;
(2)重视教师的实践知识;
(3)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具体来说就是:
第一,加强教育理论修养,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教育理论思维能力和批判反思能力; 第二,注重实践锻炼,获得对教育实践的感性认识和教育经验,积累在不同教育情境下的恰当行为模式;
第三,教师必须在理论的指导下,在有意营造的教育情境中,自觉地整理从事实中产生的并且由于事实而得到升华的思想。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5分)
小强平时读书很用功,认真听讲,及时完成作业,对所学知识能够自觉复习,看了一遍又一遍,从不懈怠;背诵语文、数学等有关知识时,总是一字不漏。可是尽管学习很刻苦,常常比别人多花很多时间,然而事倍功半,一到考试时,总是该记的记不住或者记得不准确,成绩不太理想。
针对小强的情况,如何提高小强的记忆效果?
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且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在近代西方教育史上,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思想家是()A.卢梭 B.裴斯泰洛齐 C.洛克 D.康德
2. 下列哪一条教学原则是与《学记》中说的“学不躐等”在思想上是一致的()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3. 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人享有不同的受教育权,谁享有机会和接受何程度的教育主要是由什么决定的()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 C.科学技术 D.文化
4。学生文化是介于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一种文化现象,具有以下特点()A.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 B.过渡性、多样性、群体性、互补性 C.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成熟性 D.多样性、互补性、群体性、不成熟性
5. 个体身心发展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于正常发育的儿童而言,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A.决定作用 B.前提作用 C.主导作用
D.导向作用
6.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指人的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相对性 B.阶段性、相对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C.顺序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相对性 D.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7. “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人才培养目标的提法,出自于我国的()A.《宪法》 B.《义务教育法》
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D.《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8. 在下列表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教育目的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 B.教育目的是客观的
C.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D.教育目的是抽象的
9. 我国作为《儿童权利公约》的缔约国之一,在一系列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中,对青少年享有的权利作出了规定。其中,对于学生而言,其最主要的权利是()A.人身权 B.享受物质帮助权 C.隐私权 D.受教育权
10.以下的哪一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的学生应尽的义务()A.遵守法律、法规 B.尊敬师长 C.遵守学生行为规范
D.努力学习、成绩优秀
11.课程目标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它应具有的规定性是()A.时限性、一般性、预测性、操作性 B.灵活性、一般性、预测性、操作性 C.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灵活性 D.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
12.根据教育理论的研究,学校课程表的安排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A.整体性、迁移性、生理适宜等原则 B.稳定性、灵活性、生理适宜等原则 C.发展性、灵活性、整体性等原则 D.迁移性、发展性、稳定性等原则
13.认为“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并主张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之上,即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的教学论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布鲁纳 D.杜威
14.主张在教学中应用“产婆术”,即用讨论问题的问答方式与人谈话,但不直接把结论教给人,而是指出问题并引导人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提出这一主张的教育家是()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
15.教学策略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它具有的基本特征是()A.客观性、综合性、可操作性 B.外显性、整体性、灵活性 C.简约性、客观性、整体性 D.综合性、灵活性、可操作性
16.班级授课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对世界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到了19世纪70年代开始遭到批判,最早提出对班级授课制进行改造的是()A.圣路易编制法 B.道尔顿制 C.特朗普制 D.设计教学法
17.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主要包括环境陶冶、艺术陶冶和()A.生活陶冶 B.同伴影响 C.启发说服 D.人格感化
18.在德育过程中,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讲明道理,疏导思想;第二,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第三是()A.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B.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C.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D.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19.班级目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班级所期望达到的境界。班级目标的设计,主要依据两方面因素:一是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学校的培养目标;二是()A.教育的特点和要求 B.学生的发展特点 C.教师的个性 D.班级的现实发展水平
20.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的是()A.原始社会的教育 B.古代学校教育 C.近代教育
D.现代教育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1.1939年由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是以____为指导,基本吸收了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对我国教师产生过重大影响。
22.19世纪以前,欧美国家的学校教育多为教会或行会主持,19世纪以后,资产阶级政府加强了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建立了____教育系统。
23.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____和发展方向。24.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主要由学校物质文化、____和精神文化等构成。
25.少年期是人生过程中由单纯对外部生动形象的世界探究到关注内部精神世界文化的转折期,表现出追求____的倾向。
26.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从其活动水平的角度看,主要由生理、心理和____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构成。
27.各级各类学校和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的质量规格,我们习惯上称为培养目标。它是____的具体化。
28.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全面发展并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____为重点的教育。
29.学生是发展中的人,____时期是一个人从不成熟到基本成熟,从不定型到基本定型的成长发育时期,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特别旺盛的时期。
30.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第一,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第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第三,具有一定的____。
31.课程文件是根据课程设计的原理与方法而制定出的指导教学的各种规定。主要由____等三个层次构成。
32.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端提出了目的游离评价模式。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____上来。
33.教学过程是认识的一种特殊方式,其内部发展动力是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同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需要____之间的矛盾。
34.练习的种类很多,根据学生掌握技能、技巧的进程,可以把练习分为模式性练习、独立性练习、____练习等三种类型。
35.课外辅导是教师帮助和辅导学生学习的活动,是上课的____。
36.分组教学是集体教学的一种形式,可以分为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两种类型。其中,内部分组是指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按学生的____等编组。
37.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而后由美国学者____进一步深化的。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行为的发生。
38.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现实生活道德行为的爱憎、好恶的一种内在态度体验,对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起着____作用。
39.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必要的规章制度、共同的生活准则,以及一定的____。
40.从一门规范学科建立的角度而言,一般认为独立教育学的诞生以德国赫尔巴特的____的出现为标志。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42.简述环境对个体影响的主要表现。43.什么是课程设计?它具有哪些意义? 44.简述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45.简述学校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应具有的特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46.请结合你的教育体验,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特殊功能的 认识。
2007年7月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教育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C 2.D 3.A 4.A 5.B 6.D 7.D 8.B 9.B 10.D 11.D 12.A 13.A 14.A 15.D 16.B 17.D 18.B 19.D 20.B
二、填空题 21.马克思主义 22.公立 23.性质
24.制度文化 25.独立 26.社会 27.教育目的 28.创新精神 29.中学 30.研究能力
31.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32.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 33.实际水平34.创造性 35.必要补充 36.能力或学习成绩 37.科尔伯格 38.激励和调节 39.活动节律 40.《普通教育学》
三、简答题
41.①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②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理念;
③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42.①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③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43.课程设计是指那些经过精心计划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设计出各种学科和教育活动方式,并将它们提供给教育机构中的人们,以此作为进行教育的方案:
课程设计的意义:
①从课程设计活动中可以产生全新的课程方案,从而导致对学生的双边活动有其深远意义的课程改革。
②可以对目前的课程进行一些修改或重新组织,其中并不增加新的东西,而只是以
更清晰的方式将课程中各要素联系起来。
44.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二者统一在同一教学活动中。
具体而言:
①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②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③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应实现相互转化。45.①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
②不脱离学生学习这一主导活动和主要交往对象的教师和同学;
③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是按照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和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组成的。
四、论述题
46.学校教育是由承担教育责任的教师和接受教育的学生共同参与和进行的,学校教育的环境具有极大的人为性,具有明确的目的、有指定的教育内容与活动计划、有系统的组织和特殊的教育条件。学校弥漫着科学、文化和道德规范的气息。这些构成了学校教育环境的特殊性。从个体活动角度看,学校中的个体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区别,在于有教师的指导.活动的结果还要接受检查。
这种特殊性使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上具有独特的功能。具体表现在:
①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③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一、单选题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A.德育与智育 B.知识与技能 C.动机与迁移 D.学习与教学
2、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A.最新获得的能力 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 C.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 D.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
3、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认为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持这种观点的是()
A.布鲁纳 B.奥苏伯尔 C.加涅 D.桑代克
4、以下哪种学习动机属于内部学习动机()
A.“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B.读书是一种乐趣
C.“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5、学生通过学习直角、锐角,很快掌握钝角的概念,这是()。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6、学习某个材料30分钟刚好成诵,如果要达到牢固熟记的程度,最佳的过度学习应再增加()
A.15分钟 B.20分钟 C.25分钟 D.30分钟
7、个体难以陈述清楚,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叫操作性知识,也叫()
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 C.陈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8、“见者易,学者难”这句话强调的是下列哪项对操作技能学习的重要性()A.言语指导 B.示范 C.练习D.反馈
9、学生在几何课上学会用圆规画圆,这种学习属于()
A.操作技能学习B.概念学习C.言语信息 D.辨别学习
10、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主要靠视觉控制的阶段是()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11、列提纲属于学习策略中的()A.复述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12、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一定价值的产品的()A.智力技能 B.思维品质 C.思维程序 D.能力或特性
13、集体主义情感属于哪种道德情感()A.直觉式 B.想象式 C.伦理式 D.表象式
14、当学生表现出期待中的良好行为时,教师发给他们小红星、盖字的卡片或特制的塑料卡,让其累积到一定数量后再兑换具有实际价值的物品或活动。这种行为改变的方法就是()
A.行为塑造法 B.系统脱敏法 C.代币奖励法 D.自我控制法
15、在乒乓球比赛中,面对各种情况,抽球还击率达到90%,则说明动作技能达到了()目标
A.模仿 B.准确 C.连贯 D.习惯化
16、班主任采取通过全班同学讨论协商建立行为准则并约束行为的方式来实现课堂管理。这种管理利用的是()
A.群体凝聚力 B.群体规范 C.课堂气氛 D.从众
17、“过于安静,或由于紧张拘谨、惧怕老师,学生反应迟钝、呆板,回答问题被动;课堂纪律较松散,心不在焉。”这种课堂气氛是()A.积极型 B.对抗型 C.消极型 D.失控型
18、一个测验答对或通过该项目的人数百分比是()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19、下列不属于专家教师与新教师的区别的是()A.专家教师课时计划以学生为中心,细节考虑周到 B.专家教师有一套完善的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 C.专家教师注重回顾先前知识
D.专家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策略
20、对一个插班的新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教师就同一内容连续讲了10遍,学生还没有掌握好。若要改变这种教学状况,此时教师最需要反思的是自身的()A.表达能力 B.知识水平C.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意识 D.组织能力
二、填空题
1、根据问题的新颖性不同,问题解决可分为________和创造性问题解决。
2、马斯洛把认知、审美的需要归入了________的需要。
3、学生在加法运算学习时,常将“数”和“单位”结合起来变成“数量”。这种心智活动方式,加里培林称之为 ________ 活动。
4、心理教育的对象以________学生为主。
5、影响教师职业成就的因素有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一名专家到一所学校考察学生的地理知识。她浏览了一下课本,向学生问道:“假如你在地下挖一个几百米深的坑,坑底比上面是热还是冷呢?”没有学生能够回答。这时,教师对专家说,“我确信他们是知道的”。于是教师向学生问道,“地球的内核是什么样的状态?”“地球的内核是火热的熔岩”,同学们齐声回答。试问,为什么原本有意义的知识学生只能如此死记硬背?请根据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理论对此现象进行分析。
2、热衷于“奥数”培训的人持有这样一个观点:“奥数”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学生思维能力提高了,其它能力相应会有所提高。就象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一样,其肌肉发达了,运动技能水平也会有所长进。
历史上有种迁移理论与上述观点相似,请论述该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3、简述经验类化说及教育意义。
4、简答或论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5、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四、论述题
1、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功能有哪些?
五、案例分析题
1、[案例]会了,可以“不听” 单元检测后,照例是一节讲评课。上课不到十分钟,王谨同学又在翻来覆去弄卷,我用严厉的目光看着他,他稍有收敛。过了一会他又在下面翻找着什么,我只得来一个“杀一儆百”了。“王谨”我大声喝道:“你在干什么?” 他脸陡的涨红了,旋即一梗脖子:“我不想听!” 我听了气不一打处来,“你┉┉”竟一时语塞,但考虑到教学任务还没有完成,于是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竭力平复自己内心的愤懑。“你,既然不想听,那就请到我的办公室去休息吧!”我故作轻松的说。他可能考虑到当时的态度,也有些后悔,于是走向办公室,尽管极不情愿。问题:当学生不愿听时,怎么办?这时如何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关系?
参考解答
一、单选题
1、【育萃专家解析】D。学习与教学,即学与教。
2、【育萃专家解析】C。最新获得即已经获得,不是最近发展区了。超出现有认识水平有可能超很多,不一定是最近发展区;下一阶段才能掌握,也不是最近的发展表现。
3、【育萃专家解析】A。
4、【育萃专家解析】B。这是一种好奇心、求知欲,是一种内部学习动机。
5、【育萃专家解析】(A.顺向迁移;)C.水平迁移。
6、【育萃专家解析】A。15分钟。过度学习的量达到150%效果最好。
7、【育萃专家解析】D。
8、【育萃专家解析】C。
9、【育萃专家解析】A。
10、【育萃专家解析】B。模仿。模仿阶段主要靠视觉控制,整合阶段逐渐过渡到动觉,熟练阶段基本上视觉控制。
11、【育萃专家解析】D。
12、【育萃专家解析】D。创造性是一种能力或个性心理特征。
13、【育萃专家解析】C。伦理式。高度的概括性、自觉性、深刻性,较强的理论性。
14、【育萃专家解析】C。
15、【育萃专家解析】D。习惯化。学生能下意识
一、有效率地各部分协调一致地操作。
16、【育萃专家解析】B。
17、【育萃专家解析】C。
18、【育萃专家解析】D。
19、【育萃专家解析】A。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不考虑细节。
20、【育萃专家解析】C。
二、填空题
1、【育萃专家解析】常规性问题解决。
2、【育萃专家解析】自我实现。
3、【育萃专家解析】(物质与)物质化。
4、【育萃专家解析】正常。
5、【育萃专家解析】教师认知特征、教师人格特征。
三、简答题
1、【育萃专家解析】意义学习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从客观条件来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从主观条件来看,实现意义学习的条件有:
(1)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2)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3)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2、【育萃专家解析】与上述观点相似的是形式训练说。
形式训练说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的,认为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这些官能可以象肌肉一样训练,而且得到训练的官能可以自动迁移到其他活动中去,迁移是一个“形式”训练的过程。
在形式训练说看来,教学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训练和改进各种官能,而且越难越深奥的项目,越具有训练价值,忽视教学内容,忽视知识的实用价值。今天的奥数训练实际上是形式训练说的翻版,虽对开发学生智能具有价值,但容易与现实生活实际技能相脱节。
3、【育萃专家解析】贾德的经验类化说强化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认为先前的学习之所以迁移到后来的学习中,是因为在先前的学习中获得了一般原理,这种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应用于前后两种学习中。
经验类化说强调概括化的原理或经验在迁移中的作用,是对相同要至少说的补充。但是,概括化经验仅是影响迁移的条件之一,不是迁移的全部。
4、【育萃专家解析】(1)深度加工材料;(2)有效运用记忆术;(3)进行组块化编码;(4)适当过度学习;(5)合理进行复习;
A.及时复习,B.分散复习,C.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5、【育萃专家解析】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2)正确运用变式;(3)科学地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四、论述题
1、【育萃专家解析】1,为师生调整和改进教学提供充足的反馈信息;2,是学校鉴别学生学业成绩,家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3,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作为教育评价和决策的依据.五、案例分析题
案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6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20世纪60年代,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主要成就是____ ①万吨水压机研制成功②原子弹爆炸成功③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成功④氢弹爆炸成功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班主任工作总结一般分为 A:学年总结和学期总结 B: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 C:班级总结和教学总结 D:学习总结和活动总结 3、5岁的玲玲想吃糖。她认为自己的玩具娃娃也想吃糖反映了她思维的__特征。A.属单维思维 B.不可逆 C.自我中心
D.具体逻辑推理
4、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____ A:计划策略 B:学习策略 C:监控策略 D:调节策略
5、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主要是一个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它包括三个阶段,即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A:知识巩固 B:知识运用 C:知识提取 D:知识迁移
6、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是__。A.刹帝利 B.吠舍 C.婆罗门 D.首陀罗
7、教育学上称“跳一跳可以摘到桃子”这是说____ A:最佳期和敏感期 B:转折期和危机期 C:关键期
D:最近发展区
8、班会、晨会活动属于()A:日常性班级活动 B:竞赛性班级活动 C:工作性班级活动 D:阶段性班级活动
9、冬冬边玩魔方边自己小声嘀咕:“转一下这面试试,再转这面呢”这种语言被称为__ A.角色语言 B.自我中心语言 C.对话语言 D.内部语言
10、下列哪一项未列入学校体育的功能__ A.教育功能 B.娱乐功能 C.健体功能
D.个体享用功能
11、制裁手段表现在教育法律责任上的形式有__。A.强制措施 B.精神补救 C.剥夺财产 D.赔偿损失
12、课堂教学结构设计的重点环节是__ A.组织教学 B.检查学习C.学习新教材 D.巩固新教材
13、学校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实际上是侵犯了学生的()A:人身权 B:人格尊严权 C:名誉权 D:受教育权
14、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利用多样化的复习方式巩固知识的学习策略属于()‘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15、完整的教学过程可以划分为六大阶段,其中能够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中心环节是()A.激发动机 B.感知教材 C.理解教材 D.巩固知识
16、长时记忆的容量。A:较大 B:没有限度 C:非常之小
D:为7±2个组块
17、教育史上“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是____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夸美纽斯 D:洛克
18、培养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防止任性、粗暴,这些教育措施主要是针对__。A.胆汁质的孩子 B.多血质的孩子 C.粘液质的孩子 D.抑郁质的孩子
19、被毛泽东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陶行知提出的主要教育主张是____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
20、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核心。A:思维 B:感觉 C:想像 D:知觉
21、专门对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评价的相关理念、细则、标准作出全面阐述的是()A:《幼儿园管理条例》 B:《幼儿园工作规程》 C:《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D:《幼儿园工作规范》
22、我国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__。A.《论语》 B.《学记》 C.《礼记》 D.《论演说家的教育》
2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人格系统____ A:气质与性格 B:认知方式 C:心理过程 D:心理状态
24、为使教育学从哲学、伦理学中分化独立出来做出杰出贡献的教育家是__ A.洛克 B.卢梭 C.赫尔巴特 D.培根
25、班主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包括()A:平等观 B:个性观 C:发展观 D:矛盾观 E:互助观
26、儿童最先掌握的词汇种类是____ A:形容词 B:连词 C:副词 D:名词
二、多项选择题(共26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维生素是调节人体生理机能所必需的一种营养素,缺乏会导致夜盲症。A:维生素A B:维生素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2、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力量 A:教师 B:学生 C:校长
D:社区人员
3、班级成员在服从班级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模式是()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4、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师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是指__。A.教学策略 B.教学过程
C.教学组织形式 D.教学设计
5、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个案分析法 E:行动研究法
6、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借助“洞穴中的囚徒”阐释了__的概念。A.教育 B.教学 C.学生 D.教师
7、下面选项中直接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是()A:政治体制 B:生活环境 C:科技水平
D:生产力发展水平
8、我国古代奴隶制时期的教育内容主要为__。A.“六艺” B.“七艺” C.“四书”“五经” D.文雅教育
9、妈妈给孩子出了算术题:“小宝第一锅吃了l个汤圆,第二锅吃了2个汤圆,一共吃了几个汤圆?”孩子说汤圆没有了,全吃掉了。这是。A:客观的理解 B:相对关系的理解 C:情绪性的理解 D:转导性的理解
10、德育工作的出发点是____ A:德育意义 B:德育内容 C:德育目标 D:德育任务
11、对游泳、农具的使用、驾驶等动作的记忆都属于____ A:运动记忆 B:情绪记忆 C:形象记忆 D:逻辑记忆
12、课的类型一般可划分为__ A.新授课和复习课 B.单一课和综合课 C.讲授课和实验课 D.理论课和实践课
13、泰勒原理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是__。A.课程政策是如何制定的 B.学校应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C.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D.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E.怎样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14、自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经济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经济活动的不断拓展,对资本这一概念在使用中产生了不同理解。一种是继续把“资本”作为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阶级属性概念,用来研究资本主义的运动;另一种是把资本作为商品经济学中的一个自然属性概念,即单纯的经济概念,用来研究“货币生出更多的货币”这一客观经济规律。后者称为现代资本概念。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20世纪的“资本”这一概念是指。A:不断拓展的政治经济学概念
B:阶级属性概念让位于单纯的经济概念 C:世界范围内的现代资本概念 D:阶级属性概念与自然属性概念
15、寻找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的过程是()
A:发现问题 B:理解问题 C:提出假设 D:验证假设
16、具体运算阶段的思维特征有__。A.多维思维 B.思维的可逆性 C.去自我中心 D.命题思维 E.具体逻辑推理
17、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期是____ A:2岁 B:4岁 C:4—5岁 D:5—6岁
18、每一个问题必须包括以下成分__ A.目的
B.个体已有的知识 C.障碍 D.途径 E.方法
19、学生在学习体操过程中,各种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较差,常有多余动作,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____ A:动作幅度 B:动作结构 C:动作力量 D:动作速度
20、学习原有知识对新学习的影响属于____ A:逆向迁移 B:负迁移 C:顺向迁移 D:正迁移
21、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人的需要可分为生长需要和缺失需要,下面所列需要属于缺失需要的是。A:饮食需要
B:力避下岗的需要 C:被人尊重的需要 D:审美的需要 E:寻找归属和爱的需要
22、桑代克从1896年开始,先后用迷津和迷笼研究动物的学习活动,这一理论属于。
A:刺激一反应理论 B:认知一发现理论 C:社会学习理论 D:顿悟学习理论
23、发生在东晋时期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是()A:城濮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24、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____ A:列宁 B:加里宁
C:苏霍姆林斯基 D:陶行知
25、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编码、____、提取。A:自陈量表法 B:主题统觉测验 C:罗夏克墨迹测验 D:句子完成法
(一)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是()A.《论语》B.《孟子》C.《学记》 D.《大教学论》 2.()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A.教育目的B.教育方针C.教育目标D.教育政策 3.在教育过程甲教师对突发性事件做出迅速、恰当地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特点。A.复杂性B.创造性C.示范性D.主体性 4.教师讲课时,声音抑扬顿挫,富于变化,这是为了引起学生的()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分散注意 5.下列属于再造想象的是()A.通过阅读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头脑中出现北国风光的情景 B.人们看到天上的浮云,想象出各种动物的形象 C.毛泽东创作诗词《沁园春·雪》 D.我们想象未来世界的样子 6.一位新教师把大量时间花在维护自己与同事、领导之间的关系上,说明其处 于成长的()A.关注情境阶段B.关注生存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教学阶段 7.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A.以学生发展为本B.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C.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D.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8.学习英语单词“house”时,用中文“耗子”来帮助记忆,这是一种()。A.组织策略B.复述策略C.元认知策略D.精加工策略 9.实验证明:学习程度达到()时,记忆效果最佳。A.50%B.100%C.150%D.200% 10.教学的首要任务是()A.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B.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C.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D.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11.有效教学的核心是()A.教师的教学积极性B.学生的参与积极性12.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A.学校管理权B.学生管理权C.教育教学权D.学术研究权13.“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14.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C.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D.政治本位价值取向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于()A.1995年B.1996年C.1997年D.1998年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1.教师专业发展2.气质3.陶冶教育法4.复述策略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2.结合教学实际说明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3.谈谈新课程改革中提倡的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4.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1.试述德育过程的规律。2.什么是学习迁移?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学习迁移的发生。
五、材料分析题(14分)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 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请运用新课程改革理念分析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行为。2013年教师招聘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多
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
A.《教育学》B.《论共产主义教育》C.《新教育大纲》D.《民主主义与教育》
2.心理断乳期是指()A.幼儿期B.儿童期C.少年期D.青年期 3.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即()
A民主型、惩罚型、放任型B权威型、放任型、民主型C放任型、监督型、正义型 D惩罚型、正义型、权威型
4.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可以用以下几个字概括()
A.班、课、室B.师、生、课C.师、生、时D.班、课、时 5.当面对挫折时,有的人奋发拼搏,而有的人一蹶不振,这是人格的()A.独特性B.稳定性C.整合性D.功能性 6.“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的是知觉的()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
7.学生入学后,教师会自然地成为他们亲近、尊敬甚至崇拜的对象,把教师作为获取知识的智囊、解决问题的顾问、行为举止的楷模。这说明学生具有()A.可塑性B.依赖性C.向师性D.定向性8.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重点是()
A.发展学生的智力B.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C.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D.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9.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但()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A.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B.抓好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D.开展多种多样的班级活动
10.学习英语单词“house”时,用中文“耗子”来帮助记忆,这是一种()。A.组织策略B.复述策略C.元认知策略D.精加工策略
11.“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逻辑记忆D.动作记忆
1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B.受教育者与德育方法之间的矛盾
C.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3.把学习看作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这是一种()
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生理性内驱力 14.某校一名学生在跑八百米时突然死亡,后查明该生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学生家长事先将此事告知过该生的班主任。该班主任的行为()
A.触犯了刑法B.属于不作为侵权C.侵犯了学生的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D.没有违法
15.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予以保障。A.国家B.社会C.学校D.人民政府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1.课程标准2.班集体3.先行组织者4.程序教学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教师应该如何备课?2.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与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有何不同?
3.简述布置作业的原则。4.简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1.试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2.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说明我们应树立什么教育理念。
五、材料分析题(14分)
某初中一女生把一男生向其表达“爱慕之意”的情书交给了班主任,班主任认为,对于“早恋”思想要严肃处理,“杀一儆百”,于是在班会上把这封“情书”公之于众,结果导致了该男生的休学。
请用所学的德育规律、德育原则分析该案例。
一、单项选择题1—5CABAA6—10 BADCA11—15BCCCA
二、名词解释
1.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逐渐成长为一个专家型教师的过程。2.气质是不依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3.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德育方法。
4.复述策略是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三、简答题
1.(1)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2)合理组织活动;(3)对兴趣的依从性;(4)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2.(1)合理安排复习时间;(2)适当的过度学习;(3)克服记忆的相互干扰;(4)运用多种感官协同记忆;(5)采用多种形式复习。(结合实际进行论述)3.(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4)心理相容。4.(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4)教学的教育性规律(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
四、论述题
1.(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与提高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要注意的是,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有多种开端。(2)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首先,学生思想品德的任何变化,都依赖于学生个体的心理活动;其次,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实质上是对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综合过程;最后,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实际上也是他们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学生在活动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而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基础。学校德育应在多方面影响中发挥主导作用。(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这要求教育者必须持之以恒、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思想行为的反复,善与反复抓,抓反复,引导学生在反复中逐步前进。
2.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促进学习迁移:(1)注意教学材料和内容的编排;(2)改进教材呈现方式;(3)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4)加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训练;(5)加强教学方法的选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6)改进对学生的评价。
五、材料分析题
这则案例充分体现了陶行知先生民主平等的教育理念,同时也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对学生的尊重、信任、爱与严格要求。陶行知先生看到学生打架后,立即严厉制止是一种严格要求。但是他并没有责骂与批评,而是运用发糖果的方法巧妙地让学生自己逐步认识与发现自己的错误,从本质上改变学生打架的不良行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明辨是非,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学会做一个真正的人,具备优秀的个性品质与健全的人格。陶行知先生就是这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包容学生、感化学生,用为人师表的行为耳濡目染地影响学生、熏陶学生。
一、单项选择题1—5CCBDD6—10CCCCD11—15BDBBD
二、名词解释
1.课程标准时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2.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3.先行组织者是先于某个学习任务本身而呈现的引导性学习材料。
4.程序教学就是把各门学科知识按其内在逻辑顺序分解,使学习由浅入深,并及时给予反馈和强化,使学生顺利掌握所学知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三、简答题
1.(1)钻研教材。钻研教材包括钻研学科课程标准、教科书和阅读有关参考书。(2)了解学生。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熟悉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其次,要了解班级的情况,如班风等;再次,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如思想状况、知识基础、学习态度等。
(3)设计教法。教师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 上,要选择并设计教法。
2.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是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是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能够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如表象、有意义的符号、概念或命题等)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
前者关注的是学习内容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而后者则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它只涉及理智,而不涉及个人意义。因此,按照罗杰斯的观点,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只是一种“在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并不是罗杰斯所指的有意义学习。3.(1)作业内容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2)作业考虑不同学生的能力需求;(3)作业分量适宜、难易适度;(4)作业形式多样,具有选择性;(5)作业要求明确,规定完成时间;(6)作业反馈清晰、及时。
4.(1)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兴趣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最为核心的部分,它们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基础。(2)设置合适的目标。目标的设置要适当,若目标太高,通过努力实现不了,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若太低,即便成功
了也不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3)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在个体拥有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为个体行为的决定性因素。教师应帮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体验,进而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4)训练归因。不同的归因方式导致个体不同的认识、情感与行为反应。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努力归因和现实归因,以激发其学习动机。(5)表达明确的期望,提供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供经常性的反馈,使学生随时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6)合理运用外部奖励,有效运用表扬。表扬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鼓励学生表现出的期望行为,对适当行为进行强化。
四、论述题 1.(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教师是教育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2)学生是教学活动中具有能动性的主体。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他们的学习动机、兴趣、意志等因素直接影响学习结果。(3)贯彻教师主导与学生能动性相统一必须注意的问题:首先,教师主导作用的实现有赖于教师自身的条件,如知识和能力素质、品德和人格;其次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还必须具备各种客观条件,如教师工作的条件是否能得到保证;最后,教师的主导作用依赖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教学中既不能只重视教师的作用,也不能只强调学生的作用,使学生陷入盲目探索状态,只有教师、学生两方面互相配合,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智力主要由语文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运动智力、人际智力、自知智力等七种能力构成。这一理论为我国新课程改革“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与支持。
运用这一理论,分析我国的教育教学问题,应树立以下教育理念: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对所有学生都抱有热切的成长希望,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智力特点;科学的智力观,充分认识到学生智力的多样性、广泛性和差异性;因材施教的教学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多样化人才观和成才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力优势,教育应鼓励不同的学生走上不同的成才道路。
五、材料分析题
这一案例中的班主任违背了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违背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1)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①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
会道德行为的过程;
②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教育者既要给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外因,又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促使其积极接受外界的教育影响,有效地形成新的道德品质;
③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教育者要注意提高受教育者的自觉能动性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案例中,班主任违背了学生思想内部矛盾的转化规律,无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忽视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和发挥,采取的是一种粗暴的、强制的手段,结果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反而给学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造成学生休学。(2)德育过程要坚持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试卷】推荐阅读:
2024年浙江教师资格考试每日一练09-07
2024年吉林省教师资格证面试语文说课稿10-18
江苏省2017年教师资格证认定《教育政策法规》考试题11-01
教师资格证模拟试卷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