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安全知识教案

2025-01-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防震安全知识教案(精选10篇)

防震安全知识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有关地震的知识,了解地震时我们应采取哪些自救措施。

2、提高学生的自护自救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安全、健康地成长。

二、教学内容:

防震安全知识教育

教学重难点:树立火灾自护、自救的观念,增强安全意识。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器材:投影仪、幻灯片或制作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好!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爱学习、爱劳动,是充满生机的新一代。我们在党的温暖的阳光下成长,在老师的悉心哺育下一天天成熟。我们是肩负重任、跨世纪的新苗。所以要“时时处处注意安全”可是,我们却经常听到一些无端横祸向我们小学生飞来的噩耗;看到一些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

老师小结:是啊!这多危险啊!为了小小的足球,送上一条腿,落个终身遗憾,真可惜!交通安全,我们可得随时注意。今天我们学习防震安全知识。

(二)、探究新知:

地震按其震动强度可分为四种:

(1)微震。此种地震是小于2级的地震,人是感觉不到的,只有通过精密的仪器才可以测定出来。

(2)有感地震。这类地震大约处于2级至4级之间,人可以感觉到,但一般没有什么危险。

(3)破坏性地震。这是指5级以上的地震。这类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4)强烈地震。6.5级以上地震,都属于强烈地震,这类地震具有很强的破坏性。

(三)、地震中常见的逃生方法介绍。

地震造成的损失要比大火、洪水大得多,往往会使整座城市处于瘫痪,大地震可使整个城市顷刻之间化为废墟;因此,一旦发生了强烈地震,很难立刻得到救援。地震时的伤亡,主要是地震引起的火灾和房屋崩塌造成的。当地震来临的时候,首先不要慌乱,要沉着冷静。马上趴在地上,同时要用书包或者其他能保护头部的物件遮住脑袋,钻到桌子底下。因为桌子能起到缓冲的作用,用书包等物件可以保护脑部不直接受到冲击。

如果不能躲在桌子底下,那么应该跑到教室的墙角。墙角有个三角支撑点,东西不会直接砸在头上。但是站墙角以一两人为宜。

第一波大地震过去之后,老师应该组织学生有序地离开教室,逃到比较空旷的地方。“秩序”十分重要,如果不按秩序,很容易引起踩踏等其他事故。

在我国四川汶川大地震中,许多中小学生罹难。他们或者直接从楼上跳下,或者不知道可以躲在桌子底下、而被重物砸到,但仍不少学生因为采取了正确的避震方法而获救。面对地震,作为学生应该怎样做?今天我们通过康乐二小的一场逃生演练,为您进行讲解。

(四)、避震要点

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 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

四、作业:

检查自己有哪些不安全的事,写下来,并说说如何注意。

五、总结:

只要我们处处小心,注意安全,掌握自救、自护的知识,锻炼自己自护自救的能力,机智勇敢的处理各种异常的情况或危险,就能健康的成长。

《防震安全知识教育》教学设计

永平县博南镇老街一完小

加强安全意识 普及防震知识 篇2

普及防震知识

——避震演练后的感想

2010年3月25日,为了深化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全校师生地震紧急避震能力,保证全校师生在地震临震预报发布或地震发生后,快速、有序、有效地实施地震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我们开展了本次地震避震演练。为了使这次演练获得成功,学校制订了严密的方案,设置了演练机构,规定演练程序。在正式演练前,由教师讲解地震避震的知识、演练的程序等。

那天,一下第二节课,随着学校领导一身令下,全体学生迅速钻进坚硬的课桌下面进行自我防护。不一会儿,另一道指令下达后,同学们抱着头部从课桌底下爬出来,迅速并有秩序的跑到教室外面的空旷场地进行集合。随后班主任老师们清点了自己班级的人数并进行了上报。

通过这次避震演习,让我知道了许多关于防震的常识,学会了很多关于防震的知识。知道的这些,学会的这些能使我们的生命健康得到进一步的保护。让我们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

学校开展这一类别的活动,是以为我们山东就处在一个地震带上。假若有一天真的出现了地震等的自然灾害,我们就不会束手无策的在那里不知所措。而是会积极的去保护自己的生命,去挽救别人那些不堪一击的生命,以坚强的意志去面对一切困难!

在这次地震演习中,有个别同学在逃离教室期间嘻哈打闹,这就是对自己的生命极不负责的表现。希望这些同学可以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学校开展的一切活动。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对自己的家人负责。

让我们珍惜自己的生命,让青春之花盛开在中华大地之上,让青春活力洒遍祖国大江南北!

加强安全意识

普及防震知识

——避震演练后的感想

作者:孟尧 班级:7.16

防震安全知识教案 篇3

一、防震措施

(一)室内防震措施:每个家庭成员都要熟悉电、水、气阀门的位置,掌握正确的关闭方法;不要把易燃、易爆物或农药、有毒物品放在屋内。

(二)室外防震措施:正门、楼道、走廊不堆放杂物,以利人员疏散、选择疏散避震的安全场地。场地应就近、宽敞,应避开高大建筑物、电线杆、砖墙、路灯和变压器。

(三)准备一个防震包:防震包应足够结实,内装食品、水、急救药品等基本生活用品。因为是备用应急,所以应按保质期及时更换食品和水。另外,还应准备小铁铲、钳子、改锥等工具,可以在自救或救人时发挥作用,准备一哨子,可以帮助救援人员发现你被埋地点。

二、地震来临如何避震

(一)在住宅里:要远离外墙及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等开间小、不易塌落的地方躲藏。躲藏的具体位置可选择桌子或床下,也可选择坚固的家具旁或紧挨墙根的地方。住楼房的千万不要跳楼!

(二)在教室:学生应用书包护头躲在课桌下或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地震过后由老师指挥有秩序地撤出教室。

(三)在工作间:迅速关掉电源和气源,就近躲藏在坚固的机器、设备或者办公家具旁。

(四)在商场、展厅、地铁等公共场所:躲在坚固的立柱或墙角下,避开玻璃橱窗、广告灯箱、高大货架、大型吊灯等危险物。地震过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序撤离。

(五)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避震,应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用随身携带的物品挡在头上。

(六)在驾驶车辆中:司机要立即驾车驶离立交桥、高楼下、陡崖边等危险地段,在开阔路面停车避震。

(七)在行驶的电(汽)车内:应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八)在户外:应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尽量避开拥挤的人流,以免踩踏。一家人要集中在一起,照看好老人和儿童,避免走失。

三、地震中如何自救

(一)首先要保护自身安全戴上头盔或顶上坐垫,躲进桌下等安全场所。如果慌慌张张地冲到外面,反而会因为空中掉落的砖块和玻璃等而蒙受危险。

(二)走在街上时注意广告牌和窗玻璃碎片等掉落物。

(三)在地下街或者地铁里时这些地点摇晃程度只有地上的一半左右,而且构造也很坚固,比较安全,所以不必慌张,听从管理人员的指示避难。

四、如何逃生

(一)地震具有突发性,使人措手不及,地震开始时,如果正在屋内,切勿试图冲出房屋,这样砸死的可能性极大。权宜之计是躲在坚固的床或桌下,倘若没有坚实的家具,应站在门口,门框多少有点保护作用。应远离窗户,因为窗玻璃可能震碎。

(二)如在室外,不要靠近楼房、树木、电线杆或其他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尽可能远离高大建筑物,跑到空地上去。为免地震时失去平衡,应躺在地上。倘若附近没有空地,应该暂时在门口躲避。

(三)切勿躲在地窑、隧道或地下通道内,因为地震产生的碎石瓦砾会填满或堵塞出口。除非它们十分坚固,否则地道等本身也会震塌陷。

(四)地震时,木结构的房子容易倾斜而致使房门打不开,这时就会眼睁睁地把命丢掉。所以,不管出不出门,首先打开房门是明智之举。

(五)发生大地震时,搁板上的东西及书架上的书等可能往下掉。这时,保护头部是极其重要的。在紧急情况下可利用身边的棉坐垫、毛毯、枕头等物盖住头部,以免被砸伤。

(六)即使在盛夏发生地震,裸体逃出房间也是不雅的,而且赤裸裸的身体容易被四处飞溅的火星、玻璃及金属碎片伤害。因此,外出避难时要穿上尽可能厚的棉衣和棉制的鞋袜,并且要避免穿上易着火的化纤制品。

(七)如在医院住院时碰到地震,钻进床下才是最好的策略。这样,可防止从天窗或头顶掉下物品而砸伤。

(八)地震时,不要在道路上奔跑,这时所到之处都是飞泻而下的招牌、门窗等物品。因此,此时到危险场合最好能戴上一顶安全帽子之类的东西。

(九)地震时,大桥也会震塌坠落河中,此时停车于桥上或躲避于桥下均是十分危险的。因此,如在桥上遇到地震,就应迅速离开桥身。

(十)大地震有时发生在海底,这时会出现海啸。掀起的海浪,会急剧升高,靠近岸边的小舟就十分危险。此时,最好是迅速离开沙滩,远离浪高的海面,才算是安全的。

(十一)在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里面的人会因惊恐而导致拥挤,这是由于惊恐的人们找不到逃生的出口的缘故。这时需要的是镇静,定下心来寻找出口,不要乱跑乱窜。

五、强震过后如何救助他人

(一)地震发生后,应积极参与救助工作,可将耳朵靠墙,听听是否有幸存者声音。

(二)使伤者先暴露头部,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三)一旦被埋压,要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并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加固环境。

(四)地震是一瞬间发生的,任何人应先保存自己,再展开救助。先救易,后救难;先救近,后救远。

防震减灾安全课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让孩子观看防震救灾图片,了解地震的危害性和学习自救方法的重要性。

2、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演练遇到地震这种突发事件时应如何有秩序地逃生自救以及来不及逃离的情况下如何躲避地震。教学重点:

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演练遇到地震这种突发事件时应如何有秩序地逃生自救以及来不及逃离的情况下应如何躲避。教学难点:

让小学生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界的异常表现。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安全重于泰山”,安全工作是学校的头等大事。在我们做好一切的防火、防水、防电、防交通事故、防食物中毒等等安全工作后是不是我们的生命就万无一失了呢?

请学生谈感受。

(二)、教师讲解有关地震时应注意的问题:

1、播放地质灾害视频,介绍它产生的原因。

2、讨论强调地震来时注意的问题:

1)、家庭应准备好食物、水、手电筒、毛巾、简便衣物、塑料布和简易帐篷、收音机、呼叫机等,对煤气、电闸等做好关闭的应急准备。易燃易爆、剧毒物品不宜放在室内,要妥善安置。较高家俱上不堆放笨重物品。房屋正门、楼道、走廊内不堆放杂物,以利人员疏散。发布临震预报后,家庭成员都要听从当地政府的指挥,按指定路线和地点疏散。

2)、地震发生时,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a.如果你在室内,应就近躲到坚实的家具下,如写字台、结实的床、农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躲到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处。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

b.如果你在教室里,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到各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离,撤离时千万不要拥挤。

c.如果你在室外,要尽量远离狭窄街道、高大建筑、高烟囱、变压器、玻璃幕墙建筑、高架桥和存有危险品、易燃品的场院所。地震停下后,为防止余震伤人,不要轻易跑回未倒塌的建筑物内。

d 如果你在百货商场,应就近躲藏在柱子或大型商品旁,但要尽量避开玻璃柜。在楼上时,要看准机会逐步向底层转移。

e.如果你在行驶的汽车、电车或火车内,应抓牢扶手,以免摔伤、碰伤,同时要注意行李掉下来伤人。座位上面朝行李方向的人,可用胳膊靠在前排椅子上护住头面部;背向行李方向的人可用双手护住后脑,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地震后,迅速下车向开阔地转移。f.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如果正在使用明火,应迅速把明火灭掉。

(三)、进行简单的防震演练。

在老师的统一指挥和部署下,随着地震警报声一响,马上有秩序逃离。

(四)、总结地震这么可怕,是不是我们要时刻警惕?那我们是不是就坐不安,睡不好,学无心?-----其实地震来之前是有征兆的。

(五)、小结;

防震减灾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演习,训练教师和学生在地震的状况下根据学生园的环境有序地通过安全疏散通道。

2、教育学生遇到地震时能听从老师的指挥,做出基本的自救行为。

3、培养学生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重难点:培养学生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活动过程:

一、看有关地震的视频

1、让学生感受地震时天崩地裂的感觉。教师观察学生的表情。

提问:视频表现的是什么事情?(地震)

小朋友看了以后有什么感觉?(害怕、担心)引导学生说说

二、那地震来了我们要怎么办?

学生讨论后观看视频,教师小结:

三、学生进行地震时的演练

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按自己的方法进行演练,教师对学生的演练做观察记录。

四、撤离演练。

五、教师对学生的撤离演练发表自己的看法,讲述观察记录,总结学生的演练效果(教师从学生的撤离路线,撤离时的动作进行评价)

六、教学生安全有效的撤离

学习正确的撤离动作讨论寻找最有效的保护方法。(双手抱头、上身向前弯曲,快速撤离)

防震减灾”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使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的成因,知道预防地震和自救的方法。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科学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方面:向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自然科学观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

:认识地震,地震时采取的措施。

教学难点:

当地震来临时,我们如何自救?

活动准备 :组织学生观看

《汶川大地震纪实》《地震奥秘》等光盘

教学过程:

同学们大家好!谁都知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地震属于自 然灾害,是人类无法抗拒的。既然发生了这样的厄运,我们必须面对。

(播放?地震和张衡地动仪?动画导入)

一、认识地震(播放‘地震和张衡地动仪’动画导入)

1、充满活力的地球--地震、海啸和火山

2、认识地震从了解地球开始(地球的结构)

3、地震的成因

4、什么是地震?

5、我国地震伤亡人数对比?

6、地震的种类

7、地震小常识

8、恐怖的地震(板块篇)(点击看动画)

9、历史上的几个主要震灾

二、地震发生前会出现哪些迹象?(点击看视频)

三、地震应急措施和常识

1、地震自救奇迹

2、恐怖的地震(逃生篇)点击这里看动画

3、避震要点

4、地震时你该怎么做?

5、地震自救方法

四、怎样识地震遥言和平时要做好哪些地震准备?

1、正确认识国内外当前地震预报的实际水平,人类目前作出的较大时间

尺度的中长期预报已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短临预报的成功率还相对较低。

2、要明确,在我国,发布地震预报的权限在政府,任何其他单位或个人

都无权发布地震预报消息。对待地震谣传,要做到不相信、不传播、及时报 告。

3、学习地震常识,消除恐震心理。

4、不要轻信谣言

五、本课小结

本堂课我们通过图片,实际演练等方式使大家基本掌握了地震这种突发事 件时有秩序地逃生自救的技能,让大家掌握来不及逃离的情况下如何躲避地 震伤害的本领。

《防震减灾》教案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必要的防震减灾知识,在突遇危急情况时能够进行一些有效的举措,从而保护自己减少伤害。教学过程:

一、师讲解汶川大地震的情形,将受灾情况与学生作交流,使学生了解到地震带给人类的危害。

二、质疑:

假如我们遇到了地震,你会怎样做?怎样才能有效的保护好自己?

师生交流。

三、师讲解:如何有效的防震减灾。

(一)面临地震,如何做好防震减灾?

1、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

2、假若地震时你正在室外空旷的地方这是最庆幸的事情。如果在建筑物密集的地方,最好将手或皮包等柔软物品护住头部,做好自我防御的准备。并迅速离开变压器、电线杆和围墙、狭窄巷道等。

(二)发生险情时,如何救助?

1、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的人员,应用手巾、衣服等捂住口鼻,避免被烟尘呛

2、营救他人时应先确定伤员的头部位置,使头部先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的尘土,再使胸腹部暴露,不要强拉硬拽。如有窒息,应及时施以人工呼吸。

(三)地震时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当你感到地面或建筑物晃动时,切记最大的危害是来自掉下来的碎片,此刻,要动作机灵的躲避。

1、在房屋里

2、地震时,门框会因变形而打不开,所以在防震期间,最好不要关门

3、地震时,如已被砸伤或埋在倒塌物下面,应先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千方百计想办法出去。

(四)学校避震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

四、学生交流了解到的防震知识。

五、小结

地震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保持冷静的头脑,采取相应的措施,就一定能够战 胜灾难。

“防震避险”安全教育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确活动(地震主题班会和防震演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通过演习,训练教师和学生在地震的状况下根据学校的环境有序地通过安全疏散通道。

3、教育学生遇到地震时能听从老师的指挥,做出基本的自救行为。

4、培养学生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过程:

一、主题班会学习----地震的危害及防震避险常识学习

(一)、看视频

1、请学生观看影片《唐山大地震》片段5分钟、2012年12月日本地震灾害场面,教师观察幼儿的表情。

看完视频提问:结合同学们课前对地震的了解,简要谈一谈你对地震的认识?(发言时可以展示课前收集到的材料)

既然地震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危害如此之大,我们学习了解地震、那地震来了我们要怎么办?

(二)、结合学生发言,再次学习地震常识及防震避险宣传材料。教师提示要点

1、学习正确的撤离动作。

2、提问:我们撤离的时候如何在运动的过程中保护自己?学生讨论寻找最有效的保护方法。(双手抱头、上身向前弯曲,快速撤离)

在感知地震灾害发生时第一时间躲在课桌下,在震动停止时迅速有序撤离,撤离时将书包顶在头上。

(三)、学习河图中学防震避险演练方案(教师强调演练的要点)

二、防震避险疏散演练 演练中教师注意观察存在问题并加以记录。

(一)、教学区域(教室)防震疏散演练

(二)、生活区(学生公寓)防震疏散演练

(三)、活动小结:

“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财富,没有比安全更重要的工作”,对于生活在地震活动高发区的师生来说,了解地震及防震避险常识是很必要的。“安全重于泰山”,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我们学校及时在学生中开展防震知识普及和防震演练,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 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课教案 篇5

(二)《怎样预防地震灾害》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初步知道地震的原因,以及预防地震伤害的方法。

2.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教育。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想了解地震的有关知识吗?

(二)新授

1、了解地震成因初步了解地震是由板块和板块之间的挤压造成的。

2.地震既然对人类和大自然造成了这么大的伤害,那我们遇见地震时候该如何自救呢?。

3.交流。

4.地震的求生方法:

⑴地震时,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钟的时间,此时要保持冷静,12秒钟内要因地、因时地作出瞬间避险抉择;

⑵不要拥挤在楼梯,过道上;

⑶撤到室外或正在室外的人员,要选择空旷地带避; ⑷不要盲目破窗跳楼;

⑸不要在高楼、烟囱、高压电线、狭窄巷道、桥梁等处停留; ⑹避震时,要注意保护头部;

⑺地震发生时,应及时采取正确措施,紧急避险。来不及撤离,应就近避震。注:地震知识

1、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目前人们尚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2、由于地球不断运动,逐渐积累了巨大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

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错动,这就是地震。

3、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位、水化学、动物的异常行为等。

4、地震各级的感觉:

①4—5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②6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破坏。③7—8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④9—10度,桥梁、水坝损坏,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⑤11—12度,毁灭性破坏。

5、发生有感地震应急行动

有感地震是指发生的地震级别较低,有明显震感,没有造成破坏和重大破坏的地震。

6、地震时切忌惊慌

我们感觉到的地震,大多数是有感、强有感地震,少数能造成轻微破坏,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是极少数。因此,当遇到地震时切忌恐慌,要沉着冷静,迅速采取正确行动。特别在高楼和人员密集场所,就地躲避最现实。我国有过地震并没造成任何破坏,但惊慌失措的人们互相拥挤踩踏造成重伤甚至死亡的教训。

○不要跳楼 ○要相互关爱

防震安全知识教案 篇6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甲:谁都知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地震属于自然灾害,是人类无法抗拒的。

乙:地震虽然目前是人类无法避免和控制的,但只要掌握一些技巧,也可以从灾难中将伤害降到最低。

甲: 所以,我们要懂得关爱生命,学会保护自己。

合: 三

(四)班“避震防震 学会自救”主题班会,现在开始!甲:同学们可能都知道4月20日8点,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截至4月27日8时,地震遇难人数升至196人,失踪21人,一万叁千四百八十四人受伤,累计造成231余万人受灾。震区共发生余震5402次。

乙:说到这同学们可能有一些恐慌吧,那么,当地震灾难降临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甲:与其惊慌或者呆呆地等待救援,还不如全力自救。

乙:同学们,都行动起来吧,认真学习防震减灾知识,用科学的知识武装自己。

甲:首先,最重要的是要保持镇静,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要惊慌失措,不能失去理智,不要恐慌,可以等待第一轮地震过后,再撤离到安全的地方。

乙:其次,可以躲避在结实的桌子下、空间小的墙角下,或者到厨房、卫生间暂时躲避。因为这些地方结合能力强,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

甲: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防护的较好方法。掌握逃生避险知识,还必须须记住一些安全标志,因为这些标志可以帮助我们通向安全的道路。

乙:千万不要躲避在门窗附近、楼梯口等承载力不够、容易倒塌的地方。甲:现在让我们设想一下,当地震来临时,我们所在的位置。

1、在学校时: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保持镇定,快速以较低的姿势躲藏桌椅旁边,听从教师指挥,从安全通道撤离。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

2、在街上:

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马口铁板、霓红灯架等,可能掉下伤人,因此在街上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要镇静,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3、在车上:

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下伤人,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背朝行车方向的人,要两手护住后脑部,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作好防御姿势。

4、在楼房内:

地震一旦发生时,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其次,也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旁,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空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

5、如果被埋压怎么办:

搬动身边可搬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或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不要乱叫,保存体力,用敲击声求救。

乙:好了,相信同学们针对以上的学习,对地震自救也有了一些认识。

甲:当地震来临时让我们别轻易放弃; 乙:因为明天要许更多愿望;

甲:装满了勇气 乙:就更有力量

防震知识主题班会 篇7

七(2)

一、活动目的:

1.了解有关地震的基本知识。

2.使学生懂得地震防护知识及防其它灾害小常识。

3.使学生了解有关生命的来之不易与宝贵,感悟生命的可贵。

二、活动过程:

(一)地震知识介绍:

同学们,谁都知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地震灾害属于自然灾害。地震是威胁人类安全的一种严重自然灾害。那些曾发生在居民区,尤其是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地震,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使不少人心理上蒙上一层恐惧地震的阴影,甚至谈震色变。一次地震,从感觉到震动到房屋倒塌,通常只有十几秒的时间。在这十几秒的时间里,无论是跑出去还是就地躲避,都要迅速采取措施,不要犹豫,以免在犹豫中丧失生存的机会。经验表明,震时就地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中较好的办法。避震时要重点保护好头部、颈部、眼睛、口、鼻等身体重要部位。

(二)、介绍几种可以简单辨识的地震前兆

1.地下水异常: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

无雨水质浑,天旱井水冒。

水位变化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2.动物异常:震前动物有预兆,密切监视最重要。

骡马牛羊不进圈,鸭不下水狗狂叫。

老鼠搬家往外逃,鸽子惊飞不回巢。

冰天雪地蛇出洞,鱼儿惊惶水面跳。

3.地光和地声:地光和地声是地震前或地震时从地下或地面发出的光亮及声音,是重要的临震预报。

临震前,一瞬间,地声隆隆地光闪。

大震将至要果断,迅速行动快避险。

(三)、在震中紧急避险的方法

1.在家中或办公室,应就近躲到坚实的家具下,如写字台、结实的床、农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躲到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容易形成三角区的地方,要注意保护头部,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震后20秒左右要立即跑出室外,到开阔地避免受余震的伤害。

2.在教室里,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到各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离,撤离时千万不要拥挤。

3.在影剧院、体育场或饭店,要迅速抱头卧在座位下面;也可在舞台或乐池下躲避;门口的观众可迅速跑出门外。

4.在百货商场或超市,应就近躲藏在柱子或大型商品旁,但要尽量避开高大的货架或玻璃柜。在楼上时,要看准机会逐步向底层转移。

5.在工作间,要迅速关掉电源和气源,就近躲藏在坚固的机器、设备或办公家具旁。

6.在室外,要尽量远离狭窄街道、高大建筑、高烟囱、变压器、玻璃幕墙建筑、高架桥和存有危险品、易燃品的场所。为防止余震伤人,地震后不要轻易跑回未倒塌的建筑物内。

7.在行驶的汽车、电车或火车内,应抓牢扶手,以免摔伤、碰伤,同时要注意避免行李掉下来伤人。面朝行李方向的人,可用胳膊靠在前排椅子上护住头面部;背向行李方向的人可用双手护住后脑,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地震后,迅速下车向开阔地转移。

8.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如果正在使用明火,应迅速把明火灭掉。

三、自由畅谈对安全的认识。

四、班会总结

同学们,我们在面对地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大地震时不要急。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2.人多先找藏身处。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

3.远离危险区。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

4.被埋要保存体力。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

防震知识讲座策划书 篇8

一.活动主题:普及地震科普知识 增强防震减灾意识

二.活动背景:

近年来,地震给我国人民的出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自唐山大地震后汶川又发生里氏8.0级的特大地震,在地震中因为不懂得如何更好的自救、急救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导致许多同胞在地震中失去宝贵的生命。因此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在专业学好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了解这些应急措施,防范未然,对灾难来临能做出迅速应对,懂得自救和急救,是让学生逐步树立起送关爱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意识和环境道德意识的重要途经之一。

三.活动时间: 5月12日下午5点~7点

四.活动地点:活动地点待定。

五.活动主办:北京市地震局,北京科技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

六.活动意义:学校是人员相对集中的地方,是地震发出时最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的重要公众场所之一。因此,加强学校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普及与应急避险演练工作,对于进一步增强各学校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防震避震,自救互救能力,确保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七.活动安排:

1.前期宣传:

(1)5月1号到5月11号,由北科大青协工作组自导自演《地震紧急自救小品》节目(自救的方法都是错误的方法,以供地震局讲解人员现场批评指正)。

(2)5月11日中午给全校学生公寓楼每个宿舍发一份《防震避震宣传手册》,同时在上面贴上活动时间地点的小纸条。

(3)在学校篮球场地和7斋活动中心南侧摆放活动展板。

(4)宣传准备:打印活动宣传单1000份,标注活动时间地点的小纸条1500张,横幅2条,展板2幅;纸笔各4分,长桌子4张,椅子8张,帐篷4顶,提前做好申请场地的准备。

2、讲座活动现场安排:

(1)播放幻灯片的设备全套。

(2)舞台上摆放讲台及讲座所需的设备,舞台前嘉宾坐席设两排并备好饮用水(由青协工作人员负责)。

(3)准备好现场模拟培训所需的物品(由北京市地震局安排)。

(4)5月12日下午4点安排讲座地点周围人员到场,组织和引导学生入场。

3、活动流程:

(1)主持人做活动简介并介绍到场的地震局领导及到场嘉宾;

(2)由校青协主席致辞;

(3)主持人讲解活动主题及意义,播放历史大地震纪实短片;

(4)主持人在场人员起立,为512汶川地震中遇难的同胞们默哀一分钟;

(5)默哀结束,由北京市地震局的工作人员开始讲座,讲座期间设互动,进行有奖问答环节和现场提问环节。

(6)讲座结束播放青协栏目组的小品短片,专家现场教授正确逃生方法并现场模拟地震中的部分自救急救、急救措施;

(7)主持人做最后总结,并代表全校全体师生向地震局领导表示敬意。

(8)青协在场人员组织到场人员安全退场。

八.后期宣传:

1.邀请校记者团在人人主页网站发帖宣传活动目的和意义

2.由学生会新闻部在爱贝壳校园网发帖作活动总结,宣传部岀活动后期宣传展扳;

3.由青协宣传部负责后期512大地震献爱心活动(后有简介)

九.经费预算

打印活动宣传单1000份预算100元,打印标注活动时间地点的小纸条1500张预算50元;横幅2条预算100元;展板2幅预算70元;纸笔各4份预算6元,矿泉水50瓶预算75元;精美日历10份200元。

十.活动注意事项

1.活动主要负责由北科大青协负责人负责。

2.保证现场活动次序,做好安全措施。

北京科技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

2012年2月25日星期六

PS:1.知识竞答环节获胜者可以获得精美日历一份,该日历上印有防震知识和汶川大地震的感人故事。

2.512大地震献爱心活动,该活动可以扩大本次防震减灾知识讲座的影响。活动内容为5月11日起在北科大青协微博和人人网上发起献爱心倡导,倡导学生捐赠旧书籍和衣物,在512活动当天早上9点到下午2点,青协工作人员在7斋南侧场地负责收集被捐献的物品,并记录捐献者的名字。

防空防震警报声知识 篇9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85

警报器的音响分三种: 1.预先警报:

用途:预先警报是在敌方对我方攻击有预兆时发放,要求人员开始疏散。

鸣叫方式:鸣36秒,停24秒,3遍为一个周期。

示意图:

2.空袭警报:

用途:空袭警报是在敌方对我方将要攻击时发放。

鸣叫方式:鸣6秒,停6秒,15遍为一个周期。

示意图:

3.解除警报:

用途:解除警报是在空袭或战情暂时缓解时发放。

鸣叫方式:鸣3分钟为一个周期。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篇10

(1)震时是跑还是躲?地震发生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保持镇静,就地避震!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

(2)躲避地震时身体应采取的姿势,如下图:

地震发生时的避震措施

(1)家住平房怎样避震?尽量保护头部,如有可能,可以冲出房屋外到空旷的地带。如果来不及,就在坚固家具下暂时躲避,再伺机快速转移到户外安全处。

(2)家住楼房怎样避震?①?室内较安全的避震地点:坚固的桌下或床边;低矮、坚固的家具边;开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如卫生间、厨房、储藏室等。

②?震时要注意:迅速关闭电源、火源;千万不要滞留在床上;千万不能跳楼;不要到阳台上去;不要躲到外墙边或床边。?

③?高楼的避震和撤离:平时选好柱子多、开间小的地方作为临时避震场所。从高楼撤离时应走安全通道,不要去乘电梯;如果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打不开要蹲下,抓牢扶手。

漏别围观,人在风头要离远。

(3)在学校怎样避震?①正在学校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有组织地迅速撤离教室,到安全的地方。

②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重要的是平时学校要多组织演练,做到快速撤离,有备无患。

(4)在车间怎样避震?①车间工作的工人可以躲在车床、机床及坚固的设备下,不可惊慌乱跑。

②特殊岗位上的工人,要首先关闭易燃易爆、有毒气体阀门,及时降低高温、高压管的温度和压力,关闭运转设备。

③?大部分人员可撤离工作现场,在有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少部分人员留在现场随时监视险情,及时处理发生的意外事件,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5)在矿井怎样避震?①?井下矿工应熟悉安全通道,迅速有序撤离掌子面,但不可拥挤,因为掌子面处或竖井出口处有时支护差,临空面暴露多,一经振动可能塌落,造成人员伤亡。

②若井口塌方,暂时不能返回地面,也要保持沉着冷静,由专人指挥,尽力保存体力,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6)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震?①听从警察或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踩踏或挤到墙壁、栅栏处。

②?在商店、书店、展览馆等处: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住头部;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玻璃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悬挂物。?

③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手或其他东西护住头部;听从工作人员指挥,震后有组织地撤离。 ?

④在行驶的车内: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驾驶员迅速停车到安全地带,并拉手刹安全制动。

(7)在户外怎样避震?①?就近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②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物、过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等。

③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吊车等。

④避开其他危险场所: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围墙、女儿墙、高门脸、雨篷下、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等。

上一篇:感恩身边演讲稿下一篇:团支部整顿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