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几点认识与思考论文

2024-11-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几点认识与思考论文

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几点认识与思考论文 篇1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06-12-6 8:27:12 发布人:yujklj68kfg 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今天,我们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召开了这次规模较大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研讨会,集思广益,汇聚民智,不仅体现了区委重大决策的民主化,也充分反映了区委对重大决策的科学态度。按照本次研讨会的要求,根据研讨的主题,下面,就推进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谈几点认识和思考。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我们党和国家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伟大历史任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又提出了“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既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也是追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崭新理念。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及社会事业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时,实行城乡统筹发展,走一体化发展之路是必然趋势。我国在21世纪之初就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这个目标的重点之一,就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也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因为,在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如果没有农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小康,没有城乡的一体化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社会。我区作为全市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近年来,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有些方面位居全市乃至全省前列。现在,区上把加快城乡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全区今后一个时期内总的奋斗目标,不仅完全必要,而且经过努力可以实现。首先,现阶段全区平均3800多元的农民人均纯收入,7500多元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良好的综合经济发展水平,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打下了初步基础;其次,全区15万多城市人口占到了全区总人口的41.7%,人口城市化率在全省也比较高,众多的城市人口,有利于提高消费水平,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第三,已经形成的农村支柱产业、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及改制和新发展的非公有制企业、乡镇企业,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积蓄了后劲;第四,比较优越的区位优势,比较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六个建制镇以及中北部乡的小城镇基础建设,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创造了条件;第五,比较多的银行存款余额,周围的航天城、钢城、油城、核工业城和敦煌旅游城,为推动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因此,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总揽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有利于保持全区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好局面,有利于全区全面小康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推进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科学发展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如何快速发展的问题已经解决,但是要解决在现有基础上如何更好更快发展的问题,就必须依靠科学发展观。区上提出把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今后全区工作的总目标、总任务,这是形势赋予各级干部的重任。每个领导干部,不仅要要带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而且应从理论上、认识上搞清楚一些问题,为指导实践打好基础。一是必须清楚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统筹城乡社会发展,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统筹就是要逐步改革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就是为了兼顾,为了整合,为了协调,为了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为了社会的安定与和谐。二是必须清楚科学发展观的实质。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其着眼点就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有效的保障措施,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目标。三是必须清楚科学发展观与统筹城乡发展之间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统筹城乡发展是深化改革和促进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化,二者都是对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新鲜经验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总结;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科学发展观将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深入研讨,准确定位,积极探索推进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子 如何统筹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关键是定位要准、要有新的发展观念、好的发展思路和适合我区实际的发展路子。综合分析国策国情和我区的现状,回顾反思我区近几年城乡重大工程建设、重大项目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我认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上,要以科学规划为重点,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充分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为主要手段,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县域经济、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把肃州建设成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强区。具体应该牢固树立六种观念,探索走好六条路子。

1、树立发展县域经济的观念,走城乡统一规划同步推进的路子。发展县域经济是我国目前较为理想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对我区来说,要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上有重大突破,必须高度重视发展县域经济。由于历史的原因,城市和农村在管理、经济发展、结构调整、服务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虽然没有截然分开,但其联系也还不够十分紧密,缺乏比较科学和完整的统筹全区城乡发展的统一规划。因此,要真正实现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必须以县域经济的理念做先导,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项目同步规划、同步统筹、同步整合、同步提升,对全区范围内的各种资源进行大整合,形成资源共享的良好格局。尤其是在制定出台各项政策措施、深化城乡配套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城乡之间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为“三农”创造平等发展的机会等方面,要积极探索走出一条“有限区域、无限发展”的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路子。

2、树立依靠工业强区的观念,走以农村工业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子。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经济是基础,经济不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就是一句空话。省内外经济发达地区的实践证明,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富裕农民、转移农民的根本途径就在于农村的工业化。这一点,在我区也有充分的验证,具体表现在,城郊乡镇的农民及乡镇政府附近的农民通过产品批发经营,远处的农民通过上矿山和进入乡镇企业,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建筑企业,都实实在在地增加了收入,建筑行业、脱水菜加工企业大量使用的外地农民工也都挣到了不少钱。同时,由于近年来全区农村重点产业的发展,奶牛、肉牛、肉羊、肉鸡、蔬菜、啤酒花、牧草种植等都已有一定规模,对这些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既发展了农村工业,又有力地促进了农产品的加工增值,既促进了这些骨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也有效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可以说,我区现在如果没有好为尔、好牛、祁雪、雄鹏等这样一批乳制品龙头加工企业,就不能消除农民饲养奶牛的后顾之忧,也不会有近两年来全区奶牛养殖的快速发展;没有大业草业、草原兴发等这样一些草产品加工企业和畜禽加工企业的建成投产,全区牧草种植面积、肉牛肉羊肉鸡的养殖增加速度就不可能这么快;没有全区30多家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脱水菜、啤酒花加工企业,全区洋葱、辣椒、豆角、啤酒花及其它可加工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就不可能常增不减等等。这些有目共睹的事实告诉我们,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应该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工业化发展;以农村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来增加农民的收入;并通过产业在城乡的互动,进一步打破城乡界限,缩小城乡差距,进而不断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

3、树立聚集资源发展的观念,走以农村城镇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子。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城乡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市场化运作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我们进一步感觉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城乡壁垒和城乡分割的传统体制,是造成城镇化滞后和城乡差别扩大的根本原因,也是“三农”问题长期难以解决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六大发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号召,强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进程中,都必须坚持统筹兼顾,保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保持城乡协调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众所周知,推进农村城市化,不仅能使农村人口向城市城镇聚集,也能使外来人口安居乐业,这一点,清水、西洞、西峰、泉湖等乡镇的实践经验就是比较好的例证。因此,在推进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应该把农村城镇化发展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进行重点研究和论证;要以新、老城区为中心,确定一批优先发展的中心镇,或在城郊的乡镇试验建设中心村,从而构建起城区、中心镇和中心村三个平台,以集聚农村的各种要素,来加快城市化进程,并在条件成熟时,逐步把农民转变成居民,把农村转变为社区,在缩小经济、社会服务差别的同时,实现生产、管理方式上的根本性变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上的重大突破。

4、树立城乡协调才能快发展的观念,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一体化发展的路子。近年来,我区在农业产业化发展、支柱产业和骨干龙头企业培育、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建设及新城区开发等方面,都探索出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好的作法,应该进行认真的总结,以便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中予以参考。同时,还应积极学习借鉴省内外一些地方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的好思路、好措施,从而找准推进我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打开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特别是城市和城市现有企业,如何发挥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善,工业、商业服务业比较集中,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人口密度大,信息交流快,消费水平较高等优势,在企业反哺支持农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延伸、农民消费和发展观念的转变等方面发挥好带动辐射作用。农业、农村、农民如何依托城市和小城镇,用市场经济的观念为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搞好服务,尤其是针对城市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商业、旅游、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在农产品的种植、畜禽产品的养殖、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和品位的提升、商业服务业人员的培训输送等方面做强做大,满足工业生产和城市消费需求,使城乡资源实现合理有效的流动、整合和配置,形成城市的扩大繁荣和综合发展离不开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参与;农村的富强、农民的富裕离不开城市和城镇的带动,真正使经济和社会、城市和农村、居民和农民之间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兴共荣的有机整体,用城乡的协调一致,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5、树立环保优先的观念,走生态环保型推进的路子。近年来,我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城乡绿化美化工作有明显成效。工业废水、废气、烟尘、粉尘、噪音污染得到了较好的治理;城区花园式住宅小区、公园、广场、道路的公共绿地面积显著增加,绿化覆盖率达到了2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近6平方米;农村植被保护、造林绿化、退耕还林还草、庭院美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林木覆盖率近6%。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为推进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创造了比较好的环境条件。但是,我区毕竟处在干旱少雨地区,加之周围沙漠戈壁的影响,自然生态的大环境仍然比较差,土地沙漠化、盐碱化程度还比较严重,自然灾害发生频繁,这又对推进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在加快全区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项目建设与污染治理、土地开发与生态保护、城市城镇建设与绿化美化、人居环境与公益文化设施建设、环境保护治理与资金投入等方面的矛盾。这个矛盾如果解决的好,就能形成良性循环,就会促进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如果解决的不好,就可能与自然环境中的不良因素结合,形成更为恶性的循环。因此,要树立环保优先的意识,把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和依法发展观紧密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尽量消除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不利因素,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几点认识与思考论文 篇2

关键词:统筹城乡,一体化,城镇化经济

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表明, 当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及社会事业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时, 实行城乡统筹发展, 走一体化发展之路是必然趋势。我国在21世纪之初就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这个目标的重点之一, 就是统筹城乡发展, 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一、确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基本方略

围绕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就是要构建农村变革和城市化进程相互依存的关系, 使一部分农民在依托农村而较少后顾之忧的前提下, 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迈进, 逐步经历由“离土不离乡”向部分“离土离乡”和完全“离土离乡”的过渡, 使传统的城乡矛盾在国家控制下逐步得到化解, 避免大批失地、无业、无资农民盲目涌向城市。

(一) 协调推进城镇化和产业发展转型。

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重大战略问题,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融合作用, 对于促进工农和城乡协调发展,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城乡居民收入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同时, 城镇化需要不断强化产业支撑, 两者具有双向互动的功效, 因此, 需要协调推进城镇化和产业发展转型升级。一是实施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战略。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从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保障国家安全的高度出发, 着眼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 统筹研究制定和实施与中国实际相符合的城镇化战略。二是加快产业发展转型。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有力支撑, 也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础。产业发展必须实体产业和服务业两手抓,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完善支持服务业发展政策, 改善服务业发展质量, 提高服务业整体发展能力。

(二) 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 是十八大明确提出的要求。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关键问题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公共资源, 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提高配置效率,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我认为应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推进城乡一体化, 既要着眼于公平, 使农村居民可以像城镇居民一样公平地获取公共资源, 享有公共服务, 同沐公共财政的阳光;更要着眼于发展, 提高城乡资源配置效率, 增强城乡发展能力。

二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进城乡一体化, 应坚持政府推动、市场主导。通过政府行政力量和公共资源, 统筹城乡规划, 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 社会事业向农村侧重, 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

三是输血与造血的关系。推进城乡一体化, 需要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力度, 增加农民收入,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更要提高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能力, 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增强“造血”机能。

四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关系。推进城乡一体化, 经济发展是前提, 是基础, 是重点, 同时城乡一体化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统筹协调、整体推进。

二、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

(一) 统筹城乡发展。

在战略指导思想上, 要以化解城乡矛盾为重点, 使农村的发展不断靠近城镇化目标, 用“城”的定位引导和把握好同“乡”的建设。同时要克服就村建“村”的狭隘认识, 改变短期行为、重复建设、低水平维持型发展的工作思路, 切实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二) 推动综合变革。

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实践证明,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实际上是一个包括有农业产业化、生产标准化、机制市场化、发展城镇化等在内的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综合性变革过程。这诸多变革既各有侧重又相互依存, 仅靠农业一个方面的发展和变革是无法完成的。谋求在全方位、深层次上推动“乡”与“城”发展方式的有机统一, 是从根本上化解城乡对立的必经之路, 也是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抓手。

(三) 破除体制障碍。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也是一场城乡之间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大变革。由于长期以来采取城乡分割管理体制和城乡不同的治理模式, 我国城乡一体化面临一系列的体制性障碍, 缺少合理规范的融通促进机制。当前, 应以户籍制度为突破口, 加快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改革, 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 生产要素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 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人口之间的均等享有, 让农民切实分享经济改革与社会发展的成果。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将是长期艰巨的任务

在一个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城乡一体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本身就是人类社会发展史的一个壮举, 没有样板可循。尽管现在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发展基础, 但面临的挑战也是巨大的。人口众多且呈现老年化趋势, 城镇化的质量不高, 产业结构不合理, 发展方式粗放, 农业基础薄弱,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依然存在较大差距, 城乡一体化制度建设刚刚起步等等。因此, 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将是长期艰巨的任务。必须从思想、政策、制度建设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稳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参考文献

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几点认识与思考论文 篇3

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立足于农业大省实际,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理念,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坚持公共财政、项目安排、工作力量向“三农”倾斜,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湖北实际、具有湖北特色的城乡一体化新路子。

(一)政府主导,注重科学发展。省委、省政府把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统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作为破解“三农”难题、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作为发挥湖北优势推动全省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机遇和出路。按照“三个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集中)、“五个加快”(加快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侧重、加快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和“六个推进”(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一体化)的发展思路,统筹部署,高位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

(二)规划引领,注重顶层设计。我省坚持把科学规划布局作为切入点,着眼于统筹城乡各种要素,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保证了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系统性。一是抓好全域规划。2012年9月,我省完成了《湖北省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规划(2012—2030)》的编制工作,实现了城乡规划从省到市、县,再到乡镇、村、社区和居民点的全覆盖。目前正在编制《湖北省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二是抓好具体规划。在全域规划的基础上,依托丰厚的文化底蕴,用系统的眼光做好局部的具体规划,特别是在单体规划设计上融入当地独特的人文、生态等要素,体现荆楚风格,彰显荆楚文化。三是抓好产业详规。切实做到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之间有机衔接,促使产业发展目标融入城乡空间规划之中,构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三)试点示范,注重制度创新。省委、省政府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先行试点、总结完善、逐步推开”的工作思路,于2008年将鄂州市确定为全省第一个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2009年,将仙桃、洪湖、监利、襄州、襄城、宜都、大冶、掇刀等8个县(市、区)纳入全省扩大试点范围。2010年以来又启动了竹房城镇带(竹溪—竹山、房县)建设等试点。目前,八个层面试点已覆盖了全省39%的乡镇。通过办点示范,制度创新,引领全省城乡一体化建设有序推进。

(四)整合资源,注重项目支撑。省委、省政府从2008年试点开始,通过政策引导等方式,将中央和省直各部门相关专项资金集中整合,采取包片、包点、定项目的方式,重点支持试点县、试点镇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从2010年开始安排省级财政调度资金10亿元,2012年增加到20亿元,在年初将这些调度资金放下去,年底收回来,不要利息。专项用于支持农产品加工园区和领军龙头企业发展,推动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五)严格考评,注重绩效管理。省政府出台了《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考评办法》,将全省试点市、县、镇全部纳入考评范围。重点考评综合改革、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社会事业、工作组织推动等6大类23项指标。考评工作每年组织一次。省级财政列专项资金,对考评结果优秀的给予奖励;对考评不合格的给予通报批评,直至取消试点资格和追究相关责任。

二、当前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我省实践来看,由于体制机制原因,当前推进城乡一体化存在着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城乡户籍差异。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在城市和农村、市民和农民之间筑起了一道不可逾越的身份障碍。

(二)城乡土地差异。是指城乡之间土地“同地不同价”、“城乡互不通”等问题。

(三)公共服务差异。科教文卫、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主要集中在城市,城市越大享有的公共资源越多,广大乡村享受公共服务资源极少,城乡公共资源“倒挂”现象严重。

(四)城乡收入差异。统计显示,2012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56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两者相差3.1倍。

(五)社会保障差异。虽然我国已建立“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但城乡之间在基本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等方面差距仍然很大。特别是对于大批身居城市的农民工而言,其享受的社会保障待遇更低。有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底,农民工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只占22.2%,缴纳医疗保险的只占24.2%,缴纳工伤保险的只占41.7%,缴纳失业保险的只占14.4%,大部分农民工社会保障难以落实。

(六)产业发展差异。农村主要负责大宗农产品供给和粮食安全,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较低、产品技术构成和附加值较低,与城市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相比存在巨大的效益差。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应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从我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探索与实践表明,需要我们准确把握目前所处的城乡发展阶段,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政策措施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创新,正确处理好四个方面的重要关系。

(一)正确处理好与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城乡一体化的核心是人的一体化,重点是规划、产业、市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的一体化。具体说,就是衣食住行、业教保医“八字经”要念到城乡均等。一是统筹城乡建设规划。据统计,到2012年底我国城镇化率为52.7%,有研究表明,我国最优城镇化率在65%—70%之间,也就是说我国要实行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还有很大的空间。因此,我们要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要求,编制好城乡一体化规划,特别是新型村镇布局和建设规划,解决安居问题。二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要以中心镇和中心村为重点,建设新型社区,大力推进城市公共设施向村镇延伸,重点做到“四通”,即通路( 村村通、公交一体化)、通电(同网同电同价)、通水(农村饮水安全)、通讯(广电、电信、互联三网融合),推进城乡基础设施统一布局和共建共享。三是统筹产业发展。城镇化不是“变”来的,而是“化”来的,“化”是一个润物无声的渐变过程。“盖楼房”要与“造饭碗”并举。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支持土地适度流转,重点扶持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配套和完善财政金融扶持政策等,壮大总体经济实力。四是统筹公共服务。改变城乡分离、条块分割的管理方式,理顺城乡社会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就业、社保、住房等公共服务制度,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协调推进城乡各项社会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全面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二)正确处理好与“四化同步”的关系。城乡一体化重在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城乡发展重在“四化同步”,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决策,是解决“三农”问题和防止出现“拉美陷阱”的有效措施。在推进中尤其要注意三点:一是推动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良性互动。在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关键是要顺应产业革命的新趋势,加快发展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就业带动力和城市竞争力。二是推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针对当前农业现代化落后于城镇化的现实,要进一步强化“三农”工作的基础地位和支撑作用,特别是夯实农业基础、补上农业现代化这个“短板”。 通过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按照城乡一元化公共财政理论的要求,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均衡配置,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三是推动城镇化与城乡发展理念的革新。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突破口,实现城镇化包容发展;要坚持城乡一体,以促进城乡要素资源平等有序流动为重点,实现城乡融合;要坚持高效集约,以城市群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要坚持绿色低碳,以建设美丽城镇为导向,推动城镇化可持续发展。

(三)正确处理好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关系。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就是要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机制产生的差异,坚持把城市和乡村建设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实现城乡一体化,不是依靠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而是要靠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逐步缩小工农和城乡差别。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不只是靠工业化来解决农业问题,靠市民化来解决农民问题,靠城镇化来解决农村问题,而是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建立新的户籍制度、农村产权制度、公共资源配置制度等等,促进城乡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人文和谐,促进城市与乡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四)正确处理好与城乡特点特色的关系。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城乡一体化并不意味着把农村改造成城市,也不是要城乡发展水平一样,而是要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推进城乡差异化发展,彰显城乡特点特色。一是科学合理布局。从全国657座城市纳入城镇人口统计范围来看,到2012年底共有7.1亿城镇人口,平均每个城市要容纳100多万人,而国外许多国家一般三四千人就可以成为一个城市。城镇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均衡,已成为影响城乡一体化的“短板”。当前,要以新型城镇化推进城乡合理布局和统筹发展,切实做好中、小、微型城市规划布局,均衡城乡资源配置,着重增强城市功能,带动农村发展,提高城市的辐射能力和承载能力。二是坚持因地制宜。重点要把握两组数字,一个是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适合人类居住的只有19%,约180多万平方公里(27亿亩);另一个数字是,在适合人类居住的18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还划定了120万平方公里(18亿亩)“耕地红线”。仅有60万平方公里土地,要承载人类赖以生存的城市、农村基础设施等。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节约用地。要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分,在空间布局上合理规划城市和乡村,尤其是不要把城市都建在优质耕地上,在丘陵地带依山造城更能彰显地域特色;更不能脱离实际,把分散农户强制集中起来,全部建成小社区。如果能享受到一体化的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散居农民幸福指数将会更高。三是突出城乡特色。注重发挥城市和乡村不同的功能定位及各自的特色,实现优势互补。要防止“去乡村化”、“高楼化”、“水泥森林化”,要注重用现代文明理念改造农村,把现代都市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覆盖到农村,实现人的一体化、制度的一体化、福祉的一体化,把城市建设得更像城市,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

(作者系湖北省财政厅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湖北省农村财政研究会会长)

郭庆旺:前面两位专家分别关注于城镇化和农村的经营主体,我觉得大会安排真的很好。周主任讲的是城乡发展怎么一体化,给我印象很深。他讲到的城乡一体化,应当说是多角度、多层次、多方式来理解。特别是提出了六大问题,以及处理好四个关系。给我最大的一个启发就是城乡一体化并不意味着是一样化,它必然存在着差异,就如同我刚才说的社会分层,只要人类存在,不可能没分层。有的人说中国的政策制定者都生活在城市,决策者认为城乡二元化需要首先解决的是户口问题或者讲户籍制度问题。其实我倒并不觉得这真是一个大问题。我生在农村,如果没有机会的话农村人并没有奢望会都变成城市人。不过一旦把中国13亿4千万人都变成城市人口之后,那我国就会变成一个破烂不堪并且社会无序的国家。那个时候出现的问题可能比现在的问题更为严重。

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几点认识与思考论文 篇4

——以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例

按: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我国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作为江苏省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改革试点工作深入推进,取得明显成效。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曲福田同志撰写的这篇文章,在全面总结苏州经验的基础上,对江苏省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提出了很有价值和见地的意见和建议,现予刊发,供各地在改革工作中参考借鉴。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党的十七大对统筹城乡发展、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提出的新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2008年9月,江苏省委、省政府确定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要求苏州率先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等一体化方面取得突破,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苏州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把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作为推进新一轮发展的战略选择,着力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开局,为全省城乡统筹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并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确定为中澳管理项目“消除城乡一体化的体制障碍,促进农民富裕与城乡统筹发展”合作项目试点地区(重庆、成都、苏州、嘉兴)之一。本文是在对苏州改革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对江苏推进城乡一体化提出的建议。

一、苏州开展城乡一体化发展改革试点进展情况

(一)苏州发展阶段的分析与判断

科学判断发展阶段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改革开放以来,苏州通过大力实施工业化、城市化、经济国际化(即“三化”)战略,经济社会发展走在了江苏乃至全国的前列。2008年苏州市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城市化水平超过60%,已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收入水平。特别是与其他地区相比,苏州城乡发展呈现出三大鲜明特征:一是经济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进入敏感期,二是城乡之间要素流动进入加速期,三是城乡功能形态变化进入关键期。总体上看,苏州已进入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联动的发展新阶段,城乡一体化发展已具备良好的基础和条件,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改革的最佳时期。

(二)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改革试点主要内容与措施

紧紧围绕建设城乡一体示范区的目标定位,坚持以富民优先为导向,以科学规划为前提,以制度创新为关键,以扩大内需为动力,以组织建设为保障,进一步推动“三农”与“三化”互动并进,使苏州既保持鱼米之乡优美的田园风光,又呈现先进和谐的现代文明。到2012年基本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07年突破1万元的基础上,2012年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的1.5倍、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2017年突破2.5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村均集体经济收入在2007年突破300万元的基础上,2012年达到450万元;现代农业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到2012年高效农业面积占种养面积(不含粮油作物)比重达60%,高效农业种养面积中亩均效益5000元以上的占1/3;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基本并轨,城乡社会管理体系及防灾减灾体系基本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全面加强,农民民主权利得到有效保障;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2010年全市陆地森林覆盖率达到23%。

重点抓三个方面: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苏州市和下辖市(区)均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共同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实行集中办公制度。二是构建政策框架。制定了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业保障、富民强村、现代农业、农业担保、社会保障、农村住宅转换商品房、农村居民转换城镇居民等一系列政策意见。三是实施典型引路。积极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确立了昆山市花桥镇等23个试点工作先导区,鼓励先行先试,为面上改革积累经验。

(三)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改革试点成效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苏州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重点,突出富民优先、规划引领、政策创新、典型示范,突出改革重点环节,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一是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加快推进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步伐,促进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高了农业规模经营和组织化水平。落实优质粮油、花卉园艺、特种水产、生态林地为主导的“四个百万亩”农业产业布局规划,相继建成或在建万亩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区14个,千亩以上示范区64个,建成生态观光农业基地150多个,农业规模经营比重达到40%。

二是新农村建设成效不断显现。全市新建农民集中居住点848个。全市区域供水率达95%,有三分之一的村实施生活污水集中治理,近90%村实现了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

三是富民空间全面拓展。通过“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本化”改革,在全国率先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发证工作,全市农村集体总资产636亿元,村均收入339万元,农民财产投资性收入比重超过30%。“三大合作”加速发展,95%的农户拥有股份。

四是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公共事业共建共享。稳步实施城乡社保对接,积极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基本医疗保险转换接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全市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6.5%。

五是体制机制创新步伐加快。把体制机制创新贯穿城乡一体化发展改革试点的各个环节,加快村镇规划修编步伐,探索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的导向机制。积极推进城乡就业和社保制度的一体化,构建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增强了现代农业和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的动力机制。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努力形成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运行机制。

二、苏州开展城乡一体化发展改革的经验总结

按照省委确定的“五个一体化”要求,苏州从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借鉴外地经验,按照“一张图”、“三集中”、“三置换”和“四对接”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路径。

“一张图”,即科学制定规划。在23个先导区按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开展了村镇建设规划的编制或修编,将有关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规划相互衔接,有机叠合在一张图上。通过“一张图”的规划,确定城乡空间布局和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合理配置资源,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三集中”,即工业向规划区集中、农民向社区集中、农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促进城乡空间融合、资源优化配置。通过“三集中”,优化城乡空间布局,转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实施“三集中”的过程中,同时推进“三同步”,即工业向规划区集中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同步推进,农民向社区集中与就业、富民同步实施,农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与现代农业发展同步进行。

“三置换”,即以承包土地置换土地股份合作社股权、宅基地置换商品房、集体资产置换股份,实现城乡土地资源优化配置。通过“三置换”,打破原有土地管理制度对城乡一体化的根本性制约,一方面为城乡空间布局优化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为农民脱离土地转变为城市居民、为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条件。

“四对接”,即城乡基础设施、城乡公共服务、城乡社会保障和城乡社会管理的对接,加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通过“四对接”,实现公共产品在城乡之间公平合理配置,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从而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江苏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改革需要突破的重点环节

(一)加快城乡一体化是江苏实现“两个率先”的根本性要求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作出了“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这“三大特征”在江苏表现得更加明显,条件更为成熟。到2009年,江苏人均GDP超过6400美元,农村人均收入达到8004元,提前一年实现了“小康目标”指标值,江苏总体上已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小康目标,下一步要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理应走在全国前列。一是江苏农业基础比较好,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平都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二是江苏工业比较发达、城市比较密集,带动能力比较强。三是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载体,江苏县域经济比较发达、实力较强。四是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江苏积累了许多经验,如推进工农互促、城乡结对、村企挂钩、南北合作等,特别是近年来江苏大幅度增加对“三农”的投入。

(二)江苏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部署

江苏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江苏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切实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即实现“五个一体化”。一是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有序、开放互通的城乡空间结构。二是推进城乡产业一体化,形成互为支撑、互动发展的城乡产业结构。三是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统筹推进城乡交通、水利、电力、电信、环保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道路、供水管网的“无缝对接”,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共用。四是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形成比较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完善农村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五是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构建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建立城乡平等的劳动就业制度。

(三)对江苏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改革的建议

按照统筹城乡五个一体化的基本路径和本质要求,城乡一体化发展改革应在整体设计、系统安排、突出重点、扎实推进有基础上,紧紧抓住割裂城乡的基础制度和制约城乡融合的突出矛盾,着力在以下七个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1、注重科学规划,在城乡空间有序融合上求突破

规划是城乡一体化发展改革的龙头。一是确立全新的规划理念。重视规划的先导引领作用,确立开放式、全覆盖、片区发展和多规叠合的规划理念。摈弃传统的“城市、农村”二分法,实现城乡一体的规划全覆盖。突破乡镇、村庄行政界限,合理划分主体功能区,形成中心城市、产业园区、生态保护区、特色镇、新型社区、自然村落为载体的县(市)城乡空间布局结构。打破诸多规划自成一体、相互分割的格局,整体协调规划关系,实现产业规划、城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四规叠合”。二是形成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县(市)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主体,城镇化是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载体和推动力量,以县(市)域为空间单元、以中心镇为支点编制城乡总体规划,在此基础上再编制片区规划、重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专业专项规划、乡镇总体规划、镇村布局规划等。通过片区规划,落实片区功能定位,形成城镇型、社区型、改进型、生态型、古镇型分类规划,编制好县(市)域城镇建设、村落分布、产业布局、基本农田保护、生态涵养、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等专业性规划。三是建立集中统一的规划管理体制。破除各部门各行业分管、各自独立自成一体、相互缺乏衔接的现行规划体制,把分散的规划职能统一划给规划管理部门,建立定位清晰、功能互补、衔接协调的新体制,建立科学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体系运作程序。建立规划实施评估机制,强化规划实施的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

2、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在城乡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上求突破

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不清,与国有土地产权不对等,制约了土地资源在城乡之间的顺畅流转和优化配置。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要按照“确权是基础,流转是核心,配套是保障”的思路,在城乡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上求突破。一是切实明晰农村土地产权主体。对农民及集体经济组织的承包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林地等,建立明晰的土地产权关系,进行确权登记,发放使用权证,为市场配置土地奠定基础。二是在规划区内,建立起城乡居民住宅产权同质化为基础的住宅产权登记和交易流转统一管理制度,加快农村土地和住房从实物形态向价值形态转变。三是积极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机制。从彻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制度安排、保障农民合法土地权益的高度,逐步改革传统征地制度,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纳入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与国有土地“同地、同权、同价”,通过招拍挂实行流转,建立起城乡建设用地统筹利用和土地收益统筹分配的土地管理制度。四是稳步推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在确保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和农民利益得到切实保障的前提下,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政策,挂钩项目的占补平衡在本地区范围内实施,挂钩指标在本地区范围内调剂,充分运用土地级差收入原理,实现土地资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

3、突出发展现代农业,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上求突破

立足农村现有的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高效化、组织化和生态化,加快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一是加快农业规模化经营。大力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快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组织,建设一批农业规模化示范区,发展一批现代农业园区,培育一批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公司。二是积极发展高效农业。大力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发展设施农业,建设一批高效农业示范基地,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加大农业科技园、农业科技型企业建设力度,培育创新型、职业型农民。积极推进农业装备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快品牌农业建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三是加强农业生态功能。更加注重农业生产与生态、景观等功能的耦合,鼓励和支持创建生态农业区,满足城镇制造业发展和维护市域生态平衡的需要,构建城镇生态平衡区与基本农田保护区建设之间的功能互补链。四是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促使农业由弱质产业向强势产业转变。加强各类农业专业化服务组织建设,增强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业服务平台建设,建设农产品物流园区,大力发展农产品配送中心、农产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和流通业态。

4、加强农村“三大合作”,在组织方式创新上求突破

农村“三大合作”组织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制度和关键举措。一是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加快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新土地股份合作模式,探索建立跨区域的土地合作总社或联社,重点在合作规模上取得重大进展。以县(市、区)为单元,以产品为纽带,探索建立专业合作联社,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农民的话语权。围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发展壮大一批专业合作组织,促进农业产业化和高效农业规模化。二是围绕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创新社区股份合作组织。把发展社区股份合作组织作为重点,通过明晰产权主体,让农民享有集体资产股权,建立健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管理运行机制。按照“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的思路,探索农村集体资产运作的有效形式,鼓励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促进资产保值增值。允许和鼓励社区股份合作组织预留一定面积的建设用地,统一使用、建设和经营,重点支持农民创业就业、增加财产性收入。允许和鼓励社区股份合作组织对其拥有的经营性用房进行翻建和改造,对废弃地、边角地整合利用,增加集体经济的资产。允许和鼓励社区股份合作组织采取增量扩股、现金配股等方式,充实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三是围绕做大做强“三大合作”,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激励导向作用,通过各种方式,加大财政对合作组织经营和发展的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财税政策支持体系,逐步改变合作组织越规范、税费负担越重、发展代价越大的矛盾,支持具备条件的合作组织向企业化、公司化方向发展。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推进合作组织法规建设,促进合作组织规范发展。

5、实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在城乡社会保障对接并轨上求突破

实行城乡社保体系对接并轨,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要求。高水平构建社会保障体系,在养老保障、基本医疗和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城乡对接并轨上求突破。一是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将劳动年龄段的被征地农民和农村劳动力、在城乡各类企业务工并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农村居民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向城镇养老保险体系转移,将原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逐步纳入城镇养老保险。对已享受农村老年居民社会养老补贴待遇的,采用增加养老补贴金额等形式,进一步提高保障待遇,努力实现城乡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一元化。二是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统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覆盖范围、保障项目、待遇标准、医疗救助和管理制度在城乡的“五统一”。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快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向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三是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政策,认真落实农村低保、五保供养待遇的自然增长机制。加快统一城乡低保标准。完善社会医疗救助办法,提高城乡医疗救助水平,实行城乡社会医疗救助统一管理。

6、创新政府公共资源配置机制,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求突破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消除城乡差距的重要标志。充分发挥政府较强的统筹能力,合理配置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力争率先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体系。建立适应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要求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立保障有力、满足运转需要的公共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建立民主决策、民主评议、民主监督的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形成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城乡统一的社会化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城乡差别。二是合理配置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建立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优秀师资配备向农村倾斜。建立城乡居民方便共享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鼓励医务人员向农村流动。建立统筹城乡的文化事业发展机制,城市文化功能向农村延伸。三是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统筹推进城乡交通、水利、电力、电信、环保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道路、供水管网的“无缝对接”,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共用。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加强农村环卫设施建设,逐步实行城乡垃圾统一收集处理。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将村庄整治与村庄绿化相结合。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政策体系和长效管理机制。

7、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在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上求突破

推进一体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篇5

实施一体化管理,是铁路加快走向市场,实现铁路资源效益最大化、运输可持续发展战略所采取的一个重要步骤。要更好推进铁路运输业与非运输业的一体化管理,必须要认识到位,落实工作,完善制度,同步作业,强化奖罚,形成共识。

一、认识要到位

正确的决策建立在正确到位的认识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主辅分离后如今重新实行一体化管理的机制,无论是领导或职工,都存在一个认识的过度期。因此,正确理解一体化管理的含义,认识一体化管理的重要性,领导的充分重视以及职工树立的正确认识是有效推进一体化管理的重要保障。

1、正确认识一体化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市场化的不断改革,市场资源已经成为了铁路资源配臵的基本方式,一个统一开放的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铁路运输管理体制应运而生。一体化也就是运输业与非运输业共同为铁路企业的任务服务,相互协调、相互协作、相互沟通,共同完成运输任务。一体化管理是在明晰产权关系、承认企业法人地位的基础上,经营主体在上级管理机构统一政策、统一制度的规范下,动用其占用的全部资产面向市场,谋求资源效益最大化,同时对其占用的全部资产负经营责任。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充分发挥铁路优势,对内可以协调企业组织内部关系,减少了运输业与非运输业之间的交易费用,对外可以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资源配臵,分散经营风险,拓展经营范围的市场界限。

2、领导要充分重视

领导者在企业中起着管理和决策的作用,他们的思想意识时刻影响着职工的行动和企业的发展。推进一体化管理是铁道部、铁路局的部署要求,领导的充分重视并落实好不仅是职责所在,在企业中也会起到上行下效的作用。运输业与非运输业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它们存在着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领导对一体化管理的充分重视并有效贯彻落实到日常工作中,遵循一体化管理的自愿性、平等性和主权让渡性,加强主辅联动,注重与主辅间的沟通交流,及时传达主辅业重大决策的实行和变动,相互协助,不仅可以有效改变职工多年来受主辅分离经营模式、经营理念影响形成的认识偏差,协调运输业与非运输业之间的工作关系,同时还可以加强运输业与非运输业之间的理解,有效调整管理模式,达成共识,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3、职工要树立正确的认识

职工应充分认识到,首先,运输业和非运输业同属铁路企业,非运输业始终扮演着开拓市场的角色,同时也一直很大程度上依赖着运输业生存;其次,不管是运输业还是非运输业的职工,都同属铁路职工,而非运输业中大部分的职工都是由运输业转过来的,当运输业中的职工不能适应发展需要时也会被分到非运输业,但始终都由铁路局统一管理。因此,只有运输业与非运输业相互协助,才能更好促进铁路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要落实

任何一项工作的完成都是抓落实的结果,没有落实,再完善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再理想的目标也不会实现,再正确的政策也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目前铁路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发展时期,作为铁路中的物流企业,面对着不仅要积极推进铁路基础性改革向纵深发展,千方百计完成经营任务的同时,还要切实做好维护职工队伍的稳定工作和利益的情况,因此必须要按照铁道部党组的既定工作部署和要求,找准落实工作的切入点,及时落实工作决策,抓好工作落实,引导各级干部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立足岗位,尽职尽责,才能有效推进一体化管理,确保全年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

1、找准落实工作的切入点

抓好工作落实时,首先要了解上级管理机构、运输业与非运输业之间的方针政策和重要文件,明确为什么要落实,落实什么,怎么落实的问题,只有吃透上情,把握现情,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才能使工作落实加快进度,提高效率、保证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是要了解和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解决如何落实的问题,就要结合实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全面了解掌握职工的真实情况,做到亲知、真知、深知,不断提高抓落实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及时落实工作决策

任何工作决策的落实都讲究时效性,在接收到相关工作的部署要求或部署有关工作之后,就要逐级分解,按照部门分解落实,明确责任要求,争取细化,最好人人有责任,各部门有任务,做到“说了就要实行,知道就要实施”的原则。最后还要经常调度,检查,督促,考核,争取落实到位,全面甚至超额完成工作计划。

三、制度要完善

制度化管理是企业从“低文本文化”向“高文本文化”过度的集体表现。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部分制度已经不适合运输业与非运输业协调快速发展需求,完善的企业制度不仅是职工行动的指南,处理违纪职工的依据,也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因此,完善制度内容,注重制度的实行,才能更好规范职工的行为,使运输业与非运输业的运行逐步趋于规范化和标准化,共推铁路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1、完善制度内容

一要完善包括考勤、绩效考评、培训等的制度内容,建立一套能对运输业与非运输业起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作用的管理制度;二要修订完善的管理制度,引导职工迅速掌握本岗位的工作技巧,加强运输业与非运输业的部门与部门之间、职工与职工之间及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使职工最大程度减少工作失误;三是明确相关激励制度,加强对职工工作的监控和考核,本着铁路企业的公正性和公平性,不断激励运输业与非运输业的优秀人才,激发他们相互协助、相互沟通、积极工作的热情。

2、注重制度的实行

领导认识不足,会严重影响制度的实施。不管是运输业抑或非运输业,都存在小部分领导只重视经营业绩,不重视制度的实行。俗话说:“无规不成方圆”,丢开先进的现代管理制度管理一个企业不是一个谋求长期发展的企业应有的行为。因此,企业管理者应该在提升经营业绩的同时不断完善和落实企业的规章制度,增强责任感,并且要充分考虑具体情况,不使制度过于严苛,才能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建立职工的归属感。

四、作业要同步

长期以来,非运输业开拓物流市场、做大运输代理业务、增加经营收入都是建立在运输业提供资源的基础上,而运输业也需要非运输业不断拓宽市场,提供有关服务维持老客户、发展新客户才能更好完成运输指标。因此,运输业与非运输业作业的同步,有助于形成“资源共享、相互支撑、互为促进、共赢发展”的良好局面。

1、作业时间要统一 第一,保持统一的交接班时间,缓解因交接班时间不统一带来作业不同步的困扰;第二,确保作业时间的同步,统筹安排相关人员做好各个环节的衔接组织,减少费用收取中存在的错收漏收情况,确保车到即装或即卸,进一步压缩车停时间,提高装卸车、编组列车和进出车的作业效率。

2、作业计划要同步

首先,运输业与非运输业之间应建立资源共享、统一运用的开发体系,编制相关资料详细分析管内各区域货源分布和流向、主要服务企业、物流基地分布以及可开发的经营领域和服务项目等情况,将运输资源和非运输资源与市场有效对接,有针对性地开发市场。其次,运输业要抓好重车调整,严格排空纪律,突出重点运输,在与非运输业沟通后应及时送车到位,同时非运输业应采取积极的措施配合运输业快速完成装车,从而减少货物堆滞。

五、奖罚要震撼

多年以来,运输业与非运输业都具有完善的考核制度和指标,但都是仅限于自身考核,互不联挂,从而导致形成了运输业与非运输业资源分割、经营分散、相互独立、各自运行的局面。要有效提高一体化管理效能,解决经营力量貌合神离、职工工作热情低沉的问题,就应该构建奖惩约束、规范有序的考核体系,落实奖惩制度,强化奖惩考核,从而极大地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有效提升企业的运作效率。

1、落实奖惩制度

一要强化《运输单位与非运输企业联动考核办法》、《非运输企业绩效考核办法》的落实,构建运输业与非运输业效益挂钩的一体化考核体系,根据不同单位性质、不同管理层次和不同岗位定位,实施安全、效益、效率等指标构成的经营业绩挂钩的月度考核、季度考核以及考核;二要将奖惩制度贯穿到各个工作环节中,实施奖惩制度的全过程覆盖,细化考核奖惩内容,严格督促奖惩制度的实施,并且要不断创新奖惩的方式,定期公布奖惩的结果,从而使奖惩制度达到应有的效果。

2、强化奖惩考核

对融入成都一体发展的认识与思考 篇6

中共彭山县委政研室付聪

市委一届八次全委会通过的《中共眉山市委关于加快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融入成都、一体发展、强工促农、繁荣城市”的发展思路,这既是市委紧跟发展步伐,顺应发展要求,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重要工作指针,为彭山发展指明了方向。认真贯彻落实《决定》精神,积极融入成都、一体发展,对于彭山抓住机遇、谋求突破,实现加快发展、追赶跨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彭山要实现融入成都、一体发展,我认为必须提高以下几点认识:

一、先进的发展观念是实现融入成都、一体发展的首要条件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就是财富,先进的发展理念对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成都经济之所以取得飞速发展,他们的思想解放、理念超前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彭山县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较好的经济基础与产业互补能力,为融入成都、一体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但在发展观念上,我们的盆地意识较浓,开放意识不活,超前思维、超常发展意识与成都市等先进地区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彭山要真正融入成都、一体发展,首先就要在思想上融入,以先进的发展观念为指导。一是树立“跳出彭山看发展”的开放意识,把扩大对外开放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以“海纳百川”的气度主动接受成都的辐射,破除各种思想阻力,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实现与成都的开放接

轨。二是树立“时不我待”的机遇意识。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成都产业梯度转移的大好机遇,增强发展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将发展压力转化为敢闯敢试,敢作敢为的动力,把握机遇,掌握主动,勇于追赶,共同跨越。三是树立“敢为天下先”的超常发展意识。鼓足加速追赶的劲头,激发加快发展的热情,聚精会神地谋求超常发展,以先人一步的超前思维、快人一拍的发展意识,大胆创新,重点突破。四是“互动共赢”的一体发展意识。面向成都、依托成都、融入成都,“全面当配角、局部争主角”。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看到自己的不足,甘当配角,主动寻求区域经济服务与合作。积极借鉴成都发展的先进经验,主动谋求局部竞争,壮大彭山的优势产业,争当行业主角。

二、规划的科学对接是实现融入成都、一体发展的前提基础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质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毗连的城市或地区之间充分发挥经济发展方向的同一性、产业结构互补性的特点,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加速产业的整合与重组,实行地区经济联合与协作,从而以整体优势参与对外竞争。正在修订的四川省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加快成都经济区的发展,就是要促进以成都为中心,包括成都、德阳、资阳、眉山四市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彭山作为紧邻成都的眉山市北大门,更应加快融入成都的步伐,在规划定位上先行一步。要认真编制我县的十一五总体规划,把彭山的发展纳入到以成都为龙头的区域整体发展规划中,实现规划布局与生产力配置的区域统一,推进接轨融入工作的纵深发展。要做好区域规划的功能分区、产业分区、项目到位,促进各级空间载体各尽其责。在发展定位上,要定位在成为成都的“卫

星城,”通过打通瓶颈、资源共享、市场融合,实现与成都的一体发展,逐步把彭山建成成都经济区的农副产品生产供应基地、旅游休闲度假基地、产业梯度转移基地、物流集散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高素质劳动力输出基地,把县城建设成紧邻成都的滨江园林城市。

三、产业的互动共融是实现融入成都、一体发展的主要支撑

产业互动共融就是要实现彭山与成都的区域产业一体化,就是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发挥彭山的比较优势,依靠市场主体,优化资源配置,加快与成都的产业对接,发展产业群,延伸产业链,形成生产要素互补、上下游产业配套、地区合理分工的产业布局。实现彭山与成都的产业互动,除了要首先做好产业规划的对接外,我们还必须解决好彭山适合发展什么产业,怎么发展这两个问题。落实到具体发展上,彭山应立足自身优势,做好比较优势产业发展和成都产业补充这两篇文章。重点是在工业上,以省级经济开发区青龙区、灵石区和观音、凤鸣开发区等4个工业园区为平台,整合优势资源,积极吸引、主动承接成都的产业转移,着力抓好与成都市工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对接,坚定不移地发展洗涤化工、机械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加快融入成都工业发展的大格局。在农业上,充分发挥毗邻成都的优势,以结构调整为契机,优化农产品结构和区域布局,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把彭山建成成都市民生活资料的生产、供应基地。在第三产业上,以长寿文化为载体,深入研究和挖掘 “长寿文化”的历史内涵,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经济,推进滨江园林城市建设,打造成都的“后花园”。

四、市场的协调统一是实现融入成都、一体发展的本质

要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统一的市场,就谈不上一体化发展,建立一体化的共同市场,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和关键所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我县的各类要素市场不断完善,但这种发展事实上都主要局限于行政区划的内部范畴,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地方保护、政策体制障碍等对区外要素的市场歧视和无形壁垒,阻碍了各种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的大市场的建立发展。因此,主动破除行政壁垒和地方封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完善市场机制,努力构建与成都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交融共生的市场体系和区域统一市场,是彭山融入成都、一体发展的当务之急。我们的着力点是:依托彭山作为成都向西南连接眉山、乐山、雅安等市的交通枢纽优势,加快发展仓储、现代物流业,建立区域性的生产要素市场;大力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和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区域性的金融和产权交易市场;加大与成都极其周边区县的信息技术交流,加快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建立一体化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和技术市场,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发挥我县人力资源优势,以锦江学院建设为契机,建设一体化的区域人才和劳动力市场,促进人才培训和交流,构筑人力资源共享平台。

五、企业的联合协作是实现融入成都、一体发展的根本途径

企业是区域经济运行最基本的微观单元,区域本质上是一系列生产性和服务性企业的有机集合体,两者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影响。一方面,企业的发展不仅直接决定所在区域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企业的发展又受到所处地区的地方发展政策的变化,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地区经济的发展

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区域经济的特征归根到底来自各个企业的行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最终要依靠区域内各个企业的联合协作、共同发展来实现。彭山要实现融入成都、一体发展,完善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区域之间的联结机制是关键所在。具体来说,就是要以市场需求为主导,产业协作为基础,互惠共赢为目的,大力开展我县与成都市企业之间的联合与合作,组成多层次、全方位的产业链,推动企业向大型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增强综合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同时,政府要在生活服务、交通通讯、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给企业提供大力支持,承接企业的社会职能,方便开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最终实现企业与彭山经济的利益互动。当前我们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大招商力度,增加项目储备,将彭山作为成都经济区的一分子对外宣传,积极吸引、引进成都以及省外企业到彭山发展落户。二是改善政府职能,打造诚信社会,完善政策措施,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政策环境、法制环境、服务环境。三是积极打造企业间交流合作的平台,切实加强本地企业与外地企业的交流、联合与协作,促进区域间的信息、资金、技术、人才资源共享,以企业的互惠互动加速推进彭山融入成都、一体发展的进程。

六、市县经济一体化是实现融入成都、一体发展的重要内容

对高三化学复习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篇7

一、紧紧抓住课本,牢牢围绕“两纲”

高考试题追根溯源在于课本,无论如何变化都离不开课本。课本的知识点、能力考查点都是高考试题的根据,也就是说高考试题由此衍生而来。因此,教师要紧紧抓住课本,认真分析研究落实“两纲”,牢牢把握高考的“脉”。要按照《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要求,找到各个考点在课本中的着落点,并做到一一落实,使课本知识灵活运用,达到课本与“两纲”的融会贯通,使学生通过课本知识的实际应用进而升华到两纲要求必备的能力。要依托“《大纲》这个依据、抓住课本这个根本、重视资料这个补充”。在复习过程中,切忌猜题,浪费精力和时间,切忌盲目搜集不确切的高考信息。教师不能大范围超过课本而随意拓宽和加深知识,在复习中要切实做到重视课本而不完全依赖课本。

二、重视实验操作,提升实验能力

实验题是高考化学试题难点出现的集中区,教师要给予高度关注。笔者对近几年来高考实验试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有七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素材的选取呈回归课本的态势;二是重视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反应原理和实验原理的考查;三是试题考查方式由浅入深,体现创新;四是考查学生实验的能力(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等);五是出现了开放性试题;六是试题设置渗透或含有学科间综合内容(如与压强相关的气压装置);七是实验仪器、装置、现象、操作、设计均在考查范围之中。针对上述特点,在复习过程中学生应努力做到认真复习课本实验,对实验的原理、目的、要求、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实验基础知识必须弄清、弄懂,而且要做到举一反三。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到创设实验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做实验的情境中,做好实验题。强化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创新能力以适应开放性试题。使学生在遇到新的实验情境时,能联想到已学过的实验原理和方法,在应考中从容应答。

三、注重精讲精练,提高复习效益

在高三化学复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往往由于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等问题,会产生急跺情绪,满堂灌、满堂压,欲“以量取胜”的现象时有发生。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讲述要精要、精到。精要是指讲清重点、难点、易混点,讲清知识体系。精到,就是要讲授到位,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前联后展。但讲要注意尺度,过分翔实会使学生产生思维的惰性,形成坐享其成的陋习。

在高三化学复习中,教师要强化学生的练习,要求学生做一定量的题目,提高解题速度和巩固基础知识。因此教师要科学筛选习题,在“巧”字上下功夫,多中求优、优中求精。教师选题时既要重视知识深度和知识体系,又要注重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全”、“细”程度;选择的试题既要有典型性、针对性、层次性,又要其有启发性、时代性,符合高考命题趋势和题型变化。

四、强化反思纠错,提高复习效率

教师在高三化学复习中要求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深刻的反思,深层次、多角度地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和思考。进行有效化学复习,获取有效化学知识必须借助反思。因此,在高三化学总复习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以一系列严格规范的措施要求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1基本概念的积累。中学化学所涉及的概念和原理构建了中学化学的基础。这些概念和原理有许多。如果在复习中基本概念和原理不过关,那后面的复习就会障碍重重。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这一问题,讲究方法、注重实效,努力把每一个概念及理论真正弄清楚。对众多的知识点,要仔细比较,认真琢磨通过对课本中许多相似、相关、相对、相依概念、性质、实验等内容进行反思,明确其共性,认清差异,真正掌握其实质。

2养成解题后思考的习惯。在每次解题后,要求学生要形成回顾解题过程良的好习惯。努力使自己的解题方案、方法及过程正确、合理,语言表述规范,合乎逻辑。要在代表性习题和典型习题上下足功夫、用足脑筋,既要“一题一得”,更要“一题多得”。使知识得到不断的弥补、更新和完善。从方法上领会解题过程中的审题、破题、答题的方式和奥秘,以此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只要长期坚持这种习惯,就能驾驭化学问题的全貌,掌握化学知识及其运用的内存规律和联系。

3及时归纳总结。在复习完每个单元或章节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反思这些单元或章节主要讲了哪些问题,其重点是什么,用了哪些方法,与以前的知识有哪些联系等。通过反思使普遍的知识规律化、有序化,零碎的知识整体化、系统化,从而融汇同类知识而形成有效的知识块。学生在高三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

4认真做好考后分析。每次考试结束后,学生要仔细研究试卷,找出失分的原因并填写好失分统计表。要认真反思自己的复习是否有实质性的效果,知识以及技能是否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深化,自己还有什么存在的问题,以便在之后的复习中加强针对性。要把做题和重视考后纠错作为复习的重要工作。复习中常用的纠错方法,一是把错题做上标记,写上评析;二是专备错题笔记本,摘录错题,以防再错;三是还原纠错到课本上,标出纠错点及纠错题目位置、出处、错因和简易分析等内容。在做好记载的同时对出现的差错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一次成果总结,不断地消除化学复习中的疑点、盲点和顽症。

五、优化考试心态。杜绝失分隐患

知识、策略、心态是解题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这三者缺一不可,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的失误都会导致失分。知识性失误是因知识和策略的失误造成的,而心理失误包括一些笔误、计算失误和习惯性错误。高考化学要得高分,就必须切实优化考试心理。

考试中,学生应该至始至终具备稳定的心态,在答题时要掌握好时间,按题号顺序先易后难、先熟后生作答。切忌慌乱急躁、紧张焦虑,对会做的题要考虑周到,表述准确;解题时力求一次性成功,但还要重视复查。在平时的模拟训练中,要体现“平时是高考,高考是平时”的训练思维,把学生置于一种仿真的环境中,对答题速度、答题规范都要作出严格的要求。这样,时间长了,学生就自然达到“平时训练当大考,大考自然当训练”的境界,高考时心态和精神面貌自然就会正常了。

上一篇:如何写旅游业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下一篇:新闻稿撰写技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