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思维-读书笔记(精选8篇)
五、法律规则的适用技术:不知道
1、一般事例与延展情况(核心事例与边缘地带):不知道
维特根斯坦传统: 维特根斯坦在奥地利-维也纳传统中长大,并坚定地植根于这一传统之中。任何理解他的人格的尝试都必须设法把他置于这一背景中加以考察。但维特根斯坦作为哲学家的工作,几乎完全是在他并不分享其文化传统、并且对他本人是非常不相宜的环境中完成的。维特根斯坦并不属于哲学中的任何特定的运动、趋向或学派。但是,如果我们把它理解为维特根斯坦的思想与伟大的欧洲传统没有任何关系,因而可以脱离这个传统而对之作出理解和评价,则它显然是错误的。他不停且不屈不挠地与这样一些思维模式和思考方式作斗争,至少从文艺复兴后期和巴罗克时期以来,这些模式和方式已成为西方科学和哲学的特征。在哲学上维特根斯坦是笛卡儿的伟大对手——大约在相同的意义上,笛卡儿本人也可以看作是亚里士多德的伟大对手。
2、法律解释:指对待定法律规定意思的说明,指一定的国家机关、组织或个人,为适用和遵守法律,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政策、公平正义观念、法学理论和惯例对现行的法律规范、法律条文的含义、内容、概念、术语以及适用的条件等所做的说明。法律解释由于解释主体和解释的效力不同可以分为正式解释与非正式解释两种;根据解释尺度的不同,法律解释可以分为:限制解释、扩充解释与字面解释三种;根据解释方法的不同法律解释可以分为历史解释目的解
释当然解释社会学的解释合宪性解释;根据解释的自由度不同狭义解释和广义解释。法律解释的方法分为文义解释,历史解释,体系解释,目的解释。
法律思维:法律职业者的特定从业思维方式,是法律人在决策过程中按照法律的逻辑,来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考模式,或叫思维方式。
一.思维及思维的类型
思维:高级生物的大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规律性做出概括与间接的能动的反映。是通过空间结构思维和时间逻辑思维这样两种基本形式实现的。
思维的类型
(一)根据思过程凭借物不同,可将思维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1.直观动作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要以具体、实际动作作为支柱而进行的思维,这种思维所要解决的任务目标一般总是直观的具体的,如汽车故障修理、电器电路故障检查等活动,因此直观动作思维又叫实践思维。
2.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借助于表象而进行的思维,这种思维所要解决的任务不一定是直观的,但一定是具体的,如艺术创作过程,都是借助于具体形象思维进行的。
形象思维是通过对事物形象的概括而产生的,从其发展水平可区分三种形态:第一种水平的形象思维只能反映同类事物中的一般的属性,而不是事物所具有的本质属性,这种形象思维水平主要表现在学龄前儿童身上。第二种水平的形象思维是在接触大量事物的基础上,对表象进行加工的思维,这种形象思维水平表现在一般成人身上。第三种水平的形象思维是艺术思维,它是在大量表象的基础上,进行高度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形成,典型性的形象过程,它是人思维的高级和复杂形式之一。
3.抽象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的思维。这种思维所要解决的任务基本上是抽象的。抽象思维需借助语言。学生运用数学符号和概念进行数学运算和推导;科学家发现客观规律等都需要通过这种思维活动进行。抽象思维不同于以动作为支柱的动作思维,也不同于以表象为凭借的形象思维,因为它已摆脱了对感性材料的依赖。抽象思维有两种类型:经验型和理论型。
(二)根据思维活动探索活动目标的不同方向,可分为集中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1.集中性思维也称为辐合思维、聚合思维,是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一个方向、一定范围有条理地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一个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的思维活动。如,学生在解题时寻找问题的一种答案,就是集中思维。
2.发散思维也称辐散思维、求异思维,是指根据已有的信息,从不同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活动。这种思维的主要特点求异和创新。如,学生在学习中的一题多解就是发散思维。
二.法律思维发生的一般过程
第一、程序先序,即认为程序优于实体;
第二、掌握运用法律术语,对事物用法律人的角度观察、思考和判断;第三、保持溯及既往的习惯,中正稳重;
第四、逻辑严密,谨慎地对待情感因素(客观公正,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第五、对事物的探求过程多作事实判断,尽量少作价值判断;第六、追求程序正义,在程序正义前提下追寻事物本质;
第七、判断结论总有单一性,是或者非有明确界限并要求作出判断。
三.法律思维的内容:主要包括权利义务相统一、重证据和讲程序的思维方式。
四.法律思维应注意的问题:
(一)学习并熟知法律知识,这是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前提。
(二)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提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是法律思维的核心之一,清晰的头脑、缜密的逻辑思维是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必须条件。
(三)增加社会阅历、基础知识的积累。
(四)维护法律的尊严,加强法律信仰。
(五)加强实务操作技能(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六)任何时候都应保持自己的思想自由、人格独立,坚定地服从法律。
五.法律思维与类型思维:
类型思维是指:(1)多数现象所具备的一种基本形式——作为一个种类或分类的本质形态;(2)典型——作为特殊个体的模范;(3)统一的建筑蓝图——作为各式各样个别形体的统一模型;(4)一种完全
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发现思维导图完全符合以上的要求,而且可以与传统的读书笔记融合,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强大工具。下面是笔者的具体做法,大致分为三步。
第一步:激发兴趣,轻松上手。
刚开始的时候,教师有必要通过一些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尽快地喜欢上思维导图。
笔者一方面从网上搜集了一些精彩的思维导图播放给学生看,同时将自己前段时间读完《简单的逻辑学》这本书后在博客上发布的一张全书知识要点思维导图也播放给学生看。看到自己的老师也用思维导图记笔记,学生们果然来了兴趣。
另一方面,我当堂以教科书上的一篇文章为例子,用思维导图进行条理分析,让学生觉得思维导图一点儿也不难,身边的文章就可以随时用它来分析。
接下来我就布置了几次简单的练习,放手让学生大胆使用思维导图。
第二步:加强训练,形成规范。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个阶段,重点在于通过训练,形成以下规范:
首先是形式方面。笔者要求学生画图要在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统一风格,同时推荐了几款思维导图软件中的风格给学生参考。
其次是内容方面。在第一阶段,学生对于如何用思维导图对文章进行条理分析还不太熟练,有的不知从哪里入手,有的胡乱堆砌,质量都不高。对此,笔者针对课外阅读的方法进行了强化训练,比如优美的散文往往有“文眼”或者说“线索”,抓住“文眼”或“线索”就能厘清文章条理。
接着对思维导图的分支数和层次数做了必要的硬性规定,要求每张思维导图的分支数至少有两个,层次数至少有三个,促使学生在阅读时积极开动脑筋,尽快确定切入点,找出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厘清文章的条理。
制定了这些规范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读书笔记整体美观性获得提升,读书笔记基本形成好词好句好段摘抄、读后心得、条理分析三大模块。
第三步:整体优化,自成风格。
在第三阶段,笔者的目光不再局限于读书笔记一个方面,而是从读物选择、读书方法、读书笔记风格等各方面入手,树立典型,促进整体提升。
比如,在读物的选择上,只有获得老师许可的优秀读物才能进入阅读书目。鼓励学生在一段时期内就读一本书,专写这一整本书的系列读书笔记。如,有个学生平时喜爱朱自清的散文,有段时间课外读的是《朱自清散文》,她就写了一个关于《朱自清散文》的读书笔记系列,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再如,读书方法的指导也可以从某一文体切入进行重点训练。小学中高年级主要接触的是记叙文和说明文,因此,可以在某一段时间内专门指导如何写好说明文的读书笔记,让学生掌握其中的一些规律和技巧,这样的指导就做到了循序渐进、重点突出。
经过指导和训练,一些学生在画图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让别人一看到其思维导图,就能立刻猜出是谁画的。如,林婧同学习惯把文章中的一个特定人物或景物画出来作为背景,一般是主要人物或者是线索,然后在这个背景上写字,图文交相辉映,非常有趣。
《法律与革命》一书讲述了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在11世纪末、12世纪初教皇革命的冲击下,在12世纪和13世纪产生了最早的现代法律体系,即罗马天主教会的“新的”教会法,以及逐渐出现同时共存的诸多世俗法律体系――王室法、封建法、城市法和商法。实际上,教会法在许多方面都为世俗法的发展提供了榜样,且内容叙述详尽和论证深刻,是历史的,宗教的,也是法学的。作者从历史中发现真理,从实践中捕捉真相。伯尔曼在书中用老道的语言一项一项的描述着古老的故事。在体系上分为两大块,第一部分,名为“教皇革命与教会法”,第二部分名为“世俗法律体系的形成”,两部分互相映衬,相得益彰。
西方历史上的教皇革命中,教会通过法律朝着正义与和平的方向为拯救俗人和改造世界而努力。不过,这只是教皇革命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皇帝、国王和领主增强法律权威,创设数以千计自主的和自治的城市;建立大学和发展新的神学和法律科学等等,一言以蔽之,教皇革命具有全面变革的特性,正是这次全面的剧变产生了西方的法律传统,也即教会法及各种世俗法相继出现。教会法是近代西方的第一个法律体系,在12世纪被理解为及时向前发展的一种一体化的法律体系,但是日耳曼法仍为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支持这种似是而非的事实的证据最明显表现在可以从教会内部各种新的法律发展中找到。与此相类似,日耳曼民俗法也是取代它的世俗法律体系的一种必要基础。随着教皇革命而来的是一种新的教会法体系和各种新的世俗法体系,同时,近代西方法律制度在11世纪晚期和12世纪的出现与欧洲最早的一批大学的出现密切相关,正是在那里,西欧第一次将法律作为一种独特的和系统化的知识亦即一门科学来教授,从而使得各种新的法律体系从社会习俗和一般的政治和宗教制度混为一体的各种旧法秩序中脱胎出来。教会法内部高度系统化,采取发展与婚姻、遗嘱、财产、协议和不法行为有关的刺激法律体系的形式――基础是教会对圣礼、遗嘱、有俸圣职、誓言和犯罪分辨具有管辖权。世俗法律体系都或多或少局限于某类具体的现世实务:封建法针对封建实务,城市法针对城市事务,王室法针对王室法实务,等等。
一般认为,把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期定位于11世纪末至13世纪末这两百年中,并且将教皇革命及其所引发的教会与世俗两方面的一系列重大变革作为西方法律传统得以产生的基本因素,正是伯尔曼的贡献所在。作者倡导一种复合的历史观,在书中的尾论部分使用“Beyond Marx,beyond weber”为题,指出,“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19世纪所有意识形态,都不期然而然的致力于贬低、否认和无视近代西方的制度和价值在前新教时代、前人文主义时代、前民族主义时代、前个人主义时代和前资本主义时代的深厚根基;他们全都试图掩盖发生于11世纪晚期和12世纪的西方历史的断裂”,指出这种过去研究者的缺陷,并用自己的论证加以说明。“至少不能只把西方历史中的法律完全归结为产出它的社会物质条件或观念和价值体系;还必须把它部分地看做社会、政治、智识、道德和宗教发展中的一个独立因素,是其中的原因之一,而不仅仅是结果之一。”这是与我们过去接受的被极端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历史观截然不同的。
“每次革命都标志着整个社会体制中的:一次基本变化,一次迅速的变化,一次剧烈的变化,一次持久的变化。每次革命都在以下方面寻求合法性:一种基本的法律,一个遥远的过去,一种预示世界最终命运的未来。每次革命都历经不止一代人的时间才牢固确立。每次革命最终产生了:一种新的法律体系,它体现了革命的某些主要目的,他改变了西方的法律传统,但最终他仍保持在该传统之内。”“革命这个词不仅用于指新体制借以产生的最初暴力事件,而且也指体制得以确立所需要的整个时期。”这种对于革命的深刻理解,和对于传统的同样深刻的理解,使得他的态度更容易让人接受。
“西方法律传统像整个西方文明一样,在20世纪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但这一点并不是科学上能证明的,而最终是由直觉感知的。”以自己的知识和觉察,深刻的指出了西方法律传统产生了严重的危机,这种危机是空前的。法律传统的危机不仅仅是法哲学的危机,而且是法律体系本身的危机,在20世纪,法律传统的历史土壤正在受到侵蚀,这种传统本身正在面临崩溃的威胁。作者认为就目前的危机已经达到了可与过去曾经打击西方法律传统的革命危机相提并论的程度而言,并且目前的危机更深,不仅是自18世纪已经发展起来的个人主义的危机,或自17世纪发展起来的自由主义的危机,或自16世纪发展起来的世俗主义的危机;而且也是自11世纪后期一直存在至今的整个法律传统的危机。
作者曾培训过微软、NASA等众多著名机构,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她将过去数年间见识过的故事的力量以及故事带来的影响力和说服力、使用故事影响他人的所有技巧全部毫无保留的呈现在这本书中。
作者用大量的故事将要表达的观点贯穿起来,读起来感觉非常流畅,利于我们理解作者的观点,又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因此这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籍。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这时最关键的读书笔记不能忘了哦。那要怎么写好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道家法律思想的读书笔记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道家法律思想的读书笔记精选3篇1老子的思想体系中,“道”是法律的本源和依据,而道是一种自然法则。从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法则位阶来看,人类社会的法律处于最低的层面,要受到道与天地之法的约束,“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法应体现德的精神,而德体现道的精神和品质:“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因为“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因此,道法的形式应是非成文法,符合“行不言之教”的理念。老子主张法令应避免繁杂严苛,认为“多言数穷”,“希言自然”,而且“法物滋彰,盗贼多有”,因此,他推崇“吾言甚易知,甚易行”的简约法律。老子主张法要适度,不能走极端,“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在形名关系上,老子认为“道常无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里的“常”意为“恒定”。“非常道”、“非常名”揭示了法律固有的局限性,说明随着时空环境的变化,必须对法律进行必要的修定。因此,必须透过法条和法律概念看到其背后的实质与原则,不能教条地从其表面文字出发去阐释和运用法律规定。老子也认为,“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不殆。”这又说明了法律概念乃至法典产生的必然性。
在《道德经》中,老子批判儒家礼法,认为“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他也对法家主张的“严刑峻法”提出了深刻的批判,认为“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法物滋彰,盗贼多有”,“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老子的“道”论作为法律批判的依据,形成了后世道家流派对法律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是庄子学派对法律的否定,另一则是黄老学派对法律的肯定。
庄子批判当时的世俗法律,否定了战国时期“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那样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强权之法。庄子追求绝对精神自由,否定法律,要求回到人与动物无别的混沌时代。他不承认有判断是非功过的客观标准,认为“物无非彼,物无非是。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庄子继承老子思想,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他将“道”作为修身治国的工具,并主张以“道”而非法律来确定君臣关系的准则,“以道观言,而天下之君正。以道观分,而君臣之义明。”庄子区别天道和人道,并提出“人道有为”的思想,“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要在于主,详在于臣。三军五兵之运,德之末也;赏罚利害,五刑之辟,教之末也;礼法度数,形名比详,治之末也。”但是,庄子后学渐渐认同了仁、义、礼、法的作用,认为“君先而臣从,父先而子从,兄先而弟从,长先而少从,男先而女从,夫先而妇从。夫尊卑先后,天地之行也,故圣人取象焉。”“粗而不可不陈者,法也;远而不可不居者,义也;亲而不可不广者,仁也;节而不可不积者,礼也。”
道家法律思想的读书笔记精选3篇2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被认为是道家的创始人。事实上,关于老子思想,我想大家都可能会知道著名的“无为而治”以及“道法万物”的思想。所以,我也就从这两个简单的地方说起,尝试着阐述老子的法律思想。
对于“无为而治”这一说法,我想可能会与我们现在所提倡的“依法治国”以及古时所崇尚的“以礼治国”,有着很大的差别。从我的观点来看,老子提出这一说法,是基于它对世间万事万物的辩证看法。比如什么“祸福相依”、“长短相对”以及“强弱转化”等诸多对立与统一的例子。也许正是立足这一基础之上,老子认为为国者不应当有所作为。应当清心寡欲,静心休养,让社会随着自然的演进而演进。矗立在这思想之后理念,我想可能是老子所谓的道。在老子眼中,“道”乃世间万物的根本,乃世间不变的真理,是不随着人们的意志转变而转变的。在这一观点上,我比较赞同老子。确实,在我们的社会中存在着一些永恒的、不变的真理。它支配着我们,引导着我们,带领着我们,是我们摆脱愚昧,走向智慧。使我们摆脱黑暗,走向光明。但是,老子的无为而治太过于绝对化、过于牵强。试想一下:在这样一个社会中,如何让人们做到遵守社会的“法”?又如何促进社会的进步?这些都是达不到的,因为这些都离不开外来因素的干预。都必然会走上有为而治的道路,召唤法律的统治。
再有就是对于老子所强调的“不应公布法律”、“使民众愚”的思想,我不能完全赞同。老子提出法律只有保持隐秘,才能具有真正的威慑力。这让我想起了郑国子产在铸铜书时所遭遇的质疑,原话我暂时想不起来,但大意就是:法律的威力在于它的不可知性,一旦公布了,民众就不会惧怕了。其实,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如果不公布法律,那法律谁说了算?统治者?所以,不公布法律的最终结果就是个人统治的极致,是为统治者敞开违法的大门。
我也不知道这些俗算不算是老子的法律思想,亦或是他的人生哲学。总之,我认为老子所提出的“道”法,也就是他所谓的“自然法”。确实是存在的,并且,它高于社会上人定的法律,主导者世间万物的运行。为我们的每一个行动划上界线,为我们的每一片语言添上彩光
道家法律思想的读书笔记精选3篇3战国中期的庄周与老子一脉相通,世称老庄。“夫老之有庄,犹孔之有孟也。“([明]焦竑《庄子翼》序言)庄子法律思想的基本特征,是“法律虚无”主义。
(一)主张绝对“无为”,否定法律、道德与人类文明
庄子进一步从消极方面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从“道”出发,他也认为必须“无为而治”。如说:“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莫若无为。”(《庄子·在宥》)并激烈反对各家的“有为”政治。他批评墨家“兼爱”、“节用”、“节葬”等主张是“乱之上也,治之下也”。他又批评儒、法两家,认为“赏罚利害,五刑之辟,教之末也;礼法度数,刑(形)名比详,治之末也”.(《庄子·天道》)在他看来,只有未经人工改造的自然事物才有价值,而社会文明的发展都是对自然的破坏。因此,庄子的理想已不满足于老子的“小国寡民”,而要求回到人与动物无别的“浑沌时代”,也就是“同与群兽居,族与万物并”, “无知无欲”, “无人之情”的“至德之世”。庄子主张“绝圣弃智,大盗乃止;?NE74E?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庄子·胠箧》)他所要取消的包括道德、法律、制度、度量衡等所有规范,以及一切物质和精神文明,实质上就是对整个人类文化的否定。
(二)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
庄子认为,人对人世间的生死、存亡、穷达、富贵、毁誉等等,自己根本无法掌握,只能“安时而处顺”,(《庄子·大宗师》)“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从而陷入了宿命论。但他又极端不满现实,愤世疾俗,不愿受仁义道德、礼法刑政的羁绊,只好从精神上追求自我解脱。其办法就是超然物外,把人生看成一场大梦,物我两忘。他认为这样就可以与“道”同体,获得不受任何约束和限制的绝对自由。他把老子的对立面可以无条件转化的错误,发展为相对主义。完全否定事物的质的规定性和事物之间的差别,也不承认有判断是非、功过的客观标准。“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庄子·齐物论》.)既然如此,也就没有什么可以作为人们言行是非的客观规范。
(三)“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庄子以相对主义为武器,对当时的仁义道德和法律制度进行了揭露。如说:“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法律、道德之类,对于这些窃国者,不但起不了制裁作用反而会成为被他们利用的工具:“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而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以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庄子·胠箧》)
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要想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第一位的重要因素就是要有良好的自身素质。这良好的自身素质包括很多内容,比如:人品德行,文化知识,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等等。(当然还应包括身体素质,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倘若病怏怏的,喘气都嫌累,那还能干别的事没吗?恐怕不行!)第二位的重要因素就是处世态度了。面对你的人生,你是积极应世呢还是玩世不恭?是开朗上进呢还是悲观厌世?其实,你生活得好与不好,成就的是大是小,都是由你的处世态度所决定的。这种态度就取决于你的思维方式。你用积极的正面的思维方式来面对生命中的一切,即使你一辈子都默默无闻,无所建树,那么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你已经享受到了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快乐其实就是付出、是奋斗的过程、是到了老大而无所憾。相反,如果你用负面思维去面对一切,那么生活所能回馈给你的也只会是负面的。你的人生会很灰暗,你也只能在郁郁寡欢中等待生命尽头的到来。对你来说人生只不过是一段毫无意义的非常令人不愉快的旅程,有的人甚至会提前回到上帝那里去。
《学会正面思维》一书所想达到的目的就是要让读者学会用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人和事,用成熟老练的处世之道使读者能有所作为。当处在顺境的时候,我们需要用正面思维来让自己的头脑保持清醒,不要被眼前的一切所迷惑。要知道任何胜利都是暂时的、容易失去的,如果你不去好好经营和维护、这种胜利就得不到巩固和发展。
本书是由任进所著,2003年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属于当代中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研究丛书系列。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其下篇从法律实证和比较分析的视角,将中国非政府组织放到整个国家宪政制度和法律制度中研究,阐述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基本理论、基本制度,社会团体与政府的关系及社会团体与社会成员的关系,介绍了具有独特公共服务组织地位的事业单位的有关法律制度,并对非政府组织的若干法律问题进行了探讨。
“在相当长时期里,经典理论是这样描述社会基本分工的:物品分为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市场提供私人物品,由此可将社会组织分为提供公共物品的政府组织(又称公共部门),与提供私人物品的企业部门(又称私人部门)。但物品的公共性可以从0到100%,介于纯公共物品与纯私人物品之间的就属于准公共物品或准私人物品。由此产生的问题就是:生产这类准公共物品或准私人物品的组织归属什么部门?”
由此我们引入非政府组织的概念。所谓非政府组织(英文为“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简称NGO),是指一个介于政府体系与市场体系之外的庞大的社会组织体系,又称第三体系或第三部门。在我国,官方一般将其称为民间组织。
美国学者萨拉蒙(Lester M.Salamon)曾归纳出非政府组织五个基本属性:组织性(即这些机构都有一定的制度和结构)、民间性(即这些机构都在制度上与国家分离)、非营利性(即这些机构都不向他们的经营者或“所有者”提供利润)、自治性(即这些机构都基本上是独立处理各自的事务)、志愿性(即这些机构的成员都不是法律要求而组成的,而是接受一定程度上的时间和资金的自愿捐献),这被看作是“非政府组织”属性的权威性概括。
如果严格按照萨拉蒙概括的上述属性来分析,我国并不存在典型意义上的非政府组织。其主要是因为我过目前尚不具备形成一个规模庞大、功能完整、能够与政府、企业并驾齐驱的非政府组织的条件。简单来说,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我国的社会转型正处于起步阶段,计划体制的印痕依然在经济、政治、社会的各个方面,尤其是社会领域;第二、从总体上看,我国改革的基本进程是:经济始发,政治体制尤其是政府体制改革紧密配合,其后向社会领域延伸。因此,相对于经济、政治领域,社会领域的改革明显滞后。
不存在典型意义上的非政府组织,并不意味着我国在政治组织、企业组织之外就是一片空白。事实上,我国目前已有成千上万个极有中国特色的非政府组织,它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即民办事业单位)自治性社区组织等等,其中,大量存在的公益性的人民团体、免于登记的社会团体、工商注册的社会组织和未注册的非政府组织等不是政府机关的社会组织群体仍值得讨论研究。
我国直到20世纪后,受西方文明的影响,相对独立于国家的民间组织才开始活跃起来。1949—1954年中国人民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大职权期间,出台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暂行办法(草案)》等,确立了我国社团登记制度,至此,出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社会团体。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正式颁布与实施则是到1989年了。但是,到了1992年,我国公民的结社和社团活动基本纳入了法制管理的轨道。特别是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目标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局面。1998年国务院制定新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并制定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以后,有关机构、部门、和地方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规章或规范性文件,进一步规范和促进了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截止到2002年12月底,全国共有登记的社会团体13.3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1.1万个,基金会上千个。
由于我国国情所致,我国非政府组织总体而言呈现以下特点:第一,我国非政府组织多半属于政府主导型,具有明显的官民二重性,特别是由政府机构改建而来的非政府组织。
这类非政府组织的机构、人员、设施等多半源于政府。许多重要的非政府组织与政府部门所管理的业务基本一致,并保持密切联系,有的还接受政府的财政拨款或补贴;有的社团组织特别是重要的社团的主要领导职务由一些原政府部门的领导或政府机关改革分流出来的原政府官员担任。这就使得我国目前许多的非政府组织在相当程度上对政府依赖性较大,而自制程度较低。第二,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尚处于形成和发展之中,带有某种过渡性。而这种过渡性又是与整个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政治与行政改革尚未完全到位这一宏观背景相联系的。第三,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合法性”程度仍较低,且具有不规范性。这主要是由于现有法规对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民办事业单位)、基金会等非政府组织的规范不够健全和完善所致。
现在根据该书对我国非政府组织的介绍作出如下整理:
一 基本理论:1,“社会团体”是指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宗旨,按照一定的法律,自愿结成的不
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按其民间化程度分为:官办、半官办、民办三类;按其目前存在的实际情况分为:合法登记的社会团体,无法人地位的次级社会团体(即挂靠在合法登记的社团之下,实际上独立开展活动的社团),以企业发人身份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的社会团体和未进行注册的“非法”社会团体;其按法定性分类为:学术性、行业性、专业性和联合性社会团体(“基金会”,是指对国内外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人自愿捐赠资金进行管理的民间非营利性组织,是社会团体法人。其以通过资金的资助推进科学研究、文化教育、社会福利和其他公益事业的发展为宗旨;有以公益为目,以财产为基础,主要财产来源于社会捐赠等基本特征。现在由其归口管理部门和民政部门对其实行双重管理。其详情可参见《基金会管理办法》)。2,“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非营利性社会活动的社会组织。也“就是过去习惯讲的民办事业单位”或“非国有事业单位”。其特征在于:民间性、非营利性、社会性、独立性和实体性。3,“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的,有国家机关举办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习惯上有官办和民办之分,但据我国相关规定,现在事业单位仅指官办的,民办的事业单位被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
二 基本制度:
(一)管理体制:官方认为,我国社会团体与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管理体制的基本
框架为“统一登记,双层负责,分级管理”。具体而言,所谓“统一登记”,是指社会团体和非民办企事业单位统一由各级民政部门登记管理,其他任何部门无权审批和颁发证书。“双层负责”是指对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施行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双层负责管理。据相关法律规定: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管理职责有三项,包括负责其管理对象的成立、变更、注销的登记或备案,对其管理对象实施检查,对其管理对象违法问题进行监督检查和对其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分。业务主管单位的监督管理职责有五项,包括负责其管理对象筹备申请、成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前的审查;监督、指导其管理对象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按照章程开展活动;负责其管理对象检查的初审;协助登记管理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查处其管理对象的违法行为;会同有关机关指导其管理对象的清算事宜。“分级管理”是指按照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活动领域分级等级管理(跨行政区域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有所跨行政区域的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的登记管理机关负责登记管理。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与其管辖的社会团体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住所不在一地的,可以委托其住所地的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负责委托范围内的监督管理工作)。与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同的是,事业单位的登记管理机关不是民政部门,而是各级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如国务院的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二)社会团体自身内部制度建设:1.制定章程或行业公约,以规范组织及其活动的开展。
2、会员制度,即会员资格、会员入会程序、会员权利与义务等方面的规定。
3、组织机构,即会员大会或会员
代表大会、执行机构、负责人和法定代表人等的设置。
4、社会团体负责人,其一般是指社会团体的理事长(会长)、副理事长(副会长)、秘书长等。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关于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不兼任社会团体领导职务的通知》明确规定:一般情况下,各党政机关在职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不得兼任社会团体(包括境外)领导职务(含其分支负责人)。
5、社会团体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的设置。其具体情况可参见《社会团体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登记办法》。
6、社会团体内党团组织的设立。《关于在社会团体内建立党组织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主要内容就是:经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社会团体,其常设办事机构专职人员中凡是有正式党员三名以上的,应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尤其业务主管单位或挂靠单位的党组织审批。
7、财务制度。这主要是指社会团体资产管理和使用原则方面的规定。一般包括经费来源如会员出资、接受捐赠、社会资助以及财产使用原则等内容。
8、奖惩制度。这主要体现在社会团体等组织自身的章程中。如《中国足球协会章程》中有规定,凡会员协会、会员俱乐部违反本章程及有关规定,中国足球协会常务委员会均有权作出暂停会员资格的处罚。
三 法律地位:从非政府组织的职能来看,我国的非政府组织主要具有行政相对人,准行政主体
和民事主体三种法律地位:
1、作为行政相对人。这是从其接受登记管理机关登记管理和监督检查而言,非政府组织在其与登记管理机关和其业务主管单位共同构成的行政法律关系中处于被管理的地位,享有一定的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如参与权、知情权、收益权等)且须履行相应的法律义务(如遵守法律和法规,服从行政命令等)。
2、作为准行政主体。从其依法管理公共事务而言,一些非政府组织可以作为“准行政主体”、“类行政组织”或“行政机关以外的其他组织”,但须经法律、法规授权或行政机关委托。如根据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授权性规定,学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授予;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
3、作为民事主体 这是从其从事各种民事活动而言,即依法经核准登记,取得合法资格。对事业单位的民事主体地位,现行法律、法规有专门规定。如根据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50条的规定,具备法人条件的事业单位,依法不需要办理法人登记的,从成立之日起,具有法人资格;依法需要办理法人登记的,经核准登记,取得法人资格。但对于我国社会团体与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民事主体地位,现行法律、法规还没有专门规定,只是在相关条列中规定登记管理机关对准予登记的社会团体与民办非企业单位要发放相应登记证书。
四 与政府的关系:我国是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各种社会组织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都共同致力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我国政府与社会团体等非政府组织具有共存、共处与合作的坚实基础。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与管理实践,政府与社会团体等非政府组织的关系主要表现为:
(一)政府对社会团体等非政府组织的支持与培育。如政府通过逐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来进一步发挥社团作用;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维护社会团体的独立地位和合法权益;通过法律法规授予或政府委托社会团体一定的社会职能;政府对其业务上的指导而非直接干预;政府对其必要的财政支持等。
(二)登记管理机关的登记管理和业务机关对其业务管理。在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社会团体等登记成立采取的是审批登记制,即成立社会团体等,发起人先要取得业务主管单位的批准文件,登记管理机关在审查该批准文件和非政府组织自身的一定条件后,才决定是否给予登记注册。对社会团体等的业务管理,是指在其登记前后,由登记管理机关以及其他机关对其进行业务指导、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等,其中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行政处罚的种类主要有警告、撤销登记、罚款、没收非法财产、依法取缔等,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负责人员行政处分以及取消从业资格、罚款等。
(三)社会团体等对政府的服务。如社会团体协助政府部门执法或教育和组织会员遵守法律法规;协助政府对本行业、本领域、本学科的指导和管理;向政府及相关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协助政府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接受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委托办理某项专门事项等。
(四)社会团体等对政府的监督制约。如社会团
体通过参与立法和政府决策进行监督;通过行政复议进行监督(与非政府组织管理密切相关的行政复议范围包括对登记管理机构和业务主管单位监督行政处罚不服,对有关许可证等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不服等);通过行政诉讼对政府进行监督(但社会团体处于相对人地位时,如果对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和其他有关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应当可以提前行政诉讼)。
五 与社会成员的关系:社会团体等非政府组织在法律、法规规范下,对其联系的各行业、各领
域社会成员提供服务、代表其利益、反映其要求,并对其进行自律性管理,实现其管理的社会成员与政府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促进本团体、本行业的发展。
六 区别:
(一)1,社会团体与事业单位的区别主要在于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机关等的不同。
前者由登记管理机关登记管理和业务主管机关业务管理,后者由机构编制管理机关登记管理和有关机关行政管理。此外,两者在举办者和资金来源上也有区别,2,社会团体与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区别主要是:社会团体是按照会员共同意愿集合而成的社会组织,根据章程开展活动;而民办非企业单位没有会员,而是由固定人员、固定专业和固定场所面向社会服务的实体。3,民办非企业单位与事业单位的区别主要在于举办主体和资金来源不同。前者是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后者是有国家机关或其他社会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民办非企业单位与企业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从事营利性活动。前者不以营利为目的,其收入只能用于章程规定的目的和社会公益服务事业,不得在其成员中分配,注销时资产不得转让和私分。)
(二)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我国的法人主要有四种:机关法人、事业法人、企业法人和社团法人。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即具有民事权利主体资格的社会组织。一般而言,作为《民法通则》中规定的我国四种法人之一的事业单位法人,与其他三种法人组织相比,除了设立目的的不同之外,还有以下区别:一是获取法人资格的注册程序和开展活动的凭证不同:国家机关法人依据组织法规定的机构设置程序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履行职能时不需要证书类法人凭证;而事业单位依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登记或备案,完成获取法人资格的法定程序,开展活动时需要《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作为法人身份的合法凭证,社团法人或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依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 经登记管理机关登记,完成获取法人资格的法定程序,开展活动时需要《社会团体法人证书》或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证书作为法人身份的合法凭证;企业法人依据《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和《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完成获取法人资格的法定程序,开展活动时需要工商行政管理机构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作为法人身份的合法凭证。二是活动领域不同:事业单位法人主要活动在科教文卫等领域,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企业法人主要活动在生产流通领域,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机关法人的活动领域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以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三是产出不同:事业单位法人的产出,主要是精神产品和教书育人、救死扶伤等公益性服务行为;企业法人的产出,主要是各种物质产品和运输、销售、餐饮等经营性服务行为;机关法人的产出,主要是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各种行政行为。
三 非政府组织的意义:
(一)非政府组织的产生是公民结社自由的需要。结社是宪法规定的公
民的基本权利。
(二)非政府组织的产生和发展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非政府组织作为社会的中间层次,可以有效的避免公民直接面对行政权力,同时组织起来的公民可以对政府加以监督和钳制。这样,不仅可以使政府政策通过非政府组织的协调、转达得以接受,也使公民获得利益表达途径而消弭对政府的对立情绪,为任何社会都可能积聚起来的社会压力设置了基本的缓冲器和安全阀,众多不同非政府组织的存在,是社会和平、稳定的特征。
(三)非政府组织具有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即能够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产品,分为无偿服务于全体
公民如国防、外交、环保等的纯公共产品和需要服务对象支付一定的费用如邮政服务、交通设施、卫生服务等准公共物品),解决社会公共需求的功能。政府是公共物品的主要提供者,但随着社会公共需求的日益增长,政府往往因为其的力量有限而使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不足。非政府组织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公共产品的缺乏问题。如民办非企业单位通过动员民间资本兴办学校、医院、社会福利机构等,提供一定的有偿服务,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方面的缺口。
(四)发展非政府组织是转变政府职能和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职能转变的步伐加快了非政府组织与政府之间走向联合与合作的进程。随着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审批制度的进一步改革,非政府组织在公益事业方面将扮演重要角色;另一方面,非政府组织是一种社会中介组织,一些社会事务由它们处理往往能显著降低成本,如进行区域调查。所以,非政府组织常常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有力伙伴,在很多情况下,能比政府提供更高质量、更低价格的服务,有利于节约成本,也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
(五)非政府组织有助于解决就业问题。在我国目前登记的13.3万多个社会团体、上千家基金会和11.1万多个民办非企业单位(民办事业单位)中,粗略估计有工作人员200多万,且具有日趋活跃的对增加就业机会方面的潜力。
七 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主要面临以下几大难题:
(一)许多非政府组织独立性差,带有
明显的官办色彩。如前所述,我国很多由政府部门改建而来的非政府组织,仍然是官办或半官办的“二政府”。
(二)非政府组织职能不到位。由于历史等原因,我国多数行业协会划分大而粗,人员和知识结构老化,观念陈旧,企业认同度低,在行业内没有权威,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三)非政府组织总量不足,存在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在数量上,从全国的需要来看,数量明显不足,有些急需的非政府组织尚未建立起来;从结构上来看,有的社会团体如行业协会的布局不科学、结构不合理,存在有的行业覆盖面过大,分类不科学,行业特点不明确,不符合产业升级要求,有的重复设置或在兴新行业中行业组织弱小等问题;从地区分布来看,非政府组织主要存在于大中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内陆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非政府组织明显不足,作用也很有限。
(四)非政府组织的法律法规滞后。目前,结社法、社会团体登记法、民办事业单位管理法、基金会法、行业协会法、商会法等基本法还没制定;已有的规定多是侧重登记管理的规范,且有的规定不尽科学合理,有的对相对人权利保障不够,有的规定与上位法不一致。
(五)非政府组织的运作和管理不够规范,相关法律缺乏。
(六)非政府组织的管理体制还未理顺。从1989年以来,我国确立了对民间组织实行民政部门和业务主管单位双重管理体制,并不可否认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将持续这种体制,但这种体制既不和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做法,也使程序繁琐,且易使不同部门在具体问题处理上发生分歧。
八 最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政治文明的建设,和针对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主要面临的以上问题,作者对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作出如下三点展望:第一,明晰和规范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实现政社分开。第二,多非政府组织进行统一规划,促进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一方面要对现有的非政府组织进行改造和优化,调整布局,优化结构,逐步使非政府组织在数量、种类、层次,布局等方面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实行改造与新建相结合的方针,优先发展一批与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适应的非政府组织,鼓励和支持优势行业、重点领域的非政府组织,逐步建立起分类科学、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和运作规范的非政府组织结构体系。第三,加快建立起一整套对非政府组织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法对非政府组织进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模型,不论是自己开发的还是学来的。
解决问题的过程
察觉问题
问题是什么(症状)——紧迫性如何——重要性如何——谁去解决
此步易犯错误:匆忙行动;把现象当原因;事必亲躬(管理者应是问题发现者,不必拘泥于细节)。
提升察觉问题能力:在企业里制造一种不安气氛;走出办公室;利益相关方管理;利用并相信直觉;反省(我们最难发现的问题来自我们自己的思维和处事方式);建立对环境的监察机制。
收集信息
如何及收集那些信息:和利益相关方交谈;有目的选择性地收集信息;5WH原则; 呈现:对要素进行力场分析;进行逻辑分析(我:箭头);进行SWOT分析;统计分析; 对于需实现型的问题需要多关注目标状态以及差距;
说明问题
找出症状及根本原因:不断问为什么;对照分析(如果是一个因素,那么就找另外一个情形只在那个因素上有差别);检验假设包括因果假设;和自己辩论;大脑模拟;借助图标分析(我:即图形逻辑分析);
说明目标及限制:需改变的问题更关注现状,需实现的问题更关注目标及条件;不同的目标导致不同的行动方式,因此必须说清楚;条件包括相关资源如时间、空间、资金、人力、材料等限制;也包含对方案的一些要求;
(我:大概这步结束后才能知道能不能解决吧)
开发方案
原则:注重可行性;剩下2个;在格子外思考(意识到自己的假设并跳出);需找问题的逻辑(问题的逻辑里本身就蕴含解决方法);不能忽略暂不作为的方案(如没到时候需先静观其变;先处理症状;暂时性决策;先选好方案到时再执行);
不遗漏价值方案的方法:与上一次比;对对手比;与现实比;
常见错误:没能找出所有价值方案;追求完美;太保守;
策略思维:贯穿始终的原则;保证做正确的事;减小工作量;
另一种途径:先找出一个方案,再不断完善;
(我:先从不同视角找出不同的方案再合并)
选择
有效决策原则:保证过程的正确性;明确方案可能带来的内外部变化以及能否应付;让适合的人参与(我:co-location,越早越好);通过想象力检验;通过部分实践检验;和别人讨论;与环境的变化相适应(即如果环境变化越快我们的决策速度也应该快,如果环境变化缓慢我们的决策速度可以慢一点);谨慎常规化;为决策制定“战略“或总体原则;采取合乎逻辑的方式;运用直觉;
易犯错误:忽略不做决策的决策;决策之后不继续追踪;企图收集所有信息;在不恰当的时候运用直觉;问题是现状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屏障但其中一个没有被足够重视; 实施
确定整体目标——分块(甘特图;为每一块确定目标期限计划)——授权(目标授权:目标期限基本原则,给下属自由)——建立控制系统(明确报告检查援助机制;按目标检查;不侵犯下属的自由权)——定期反馈(如有问题再循环)
使机会最大化:让关键的人参与;提高表达技巧;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反思整个过程(向自己提问);
创造力
障碍:逻辑障碍(过分逻辑;非此即彼的观念);情感障碍(怕引来讥讽;不追求更高的目标);
更富创造力技巧:想象结果及发展过程;与别人讨论(不同人有不同视角;特别是有创造力的人);放松(紧张与创造矛盾;可去散步放松);用逻辑图展示而非文字;不断琢磨;不轻视任何想法并努力寻求其价值;暂时搁置去睡觉(让潜意识工作);大量广泛阅读发展兴趣;
激发别人创造力方法:从不同角度提问引发思考(一般不打断,只听);只看其想法中的优点及其实质(过程中不批评和询问细节);
直觉
培养:放松抛开左脑看实物;倾听内心的声音并相信它;
策略思维
策略是一条贯穿我们采取的各个步骤,并把这些步骤联系起来的一条主线。
步骤:停下来,事情也许不像看上去那样简单,想想症状背后更大的问题,把问题放到整体上去思考,这也许会进而发现更大更根本的问题——“需改变”变为“需实现”(我:不太明白)
策略思维的障碍:成功(我:惯性?)、缺乏成功(维持生计,没有精力搭理策略思维)、没有时间(我:没把时间花在第二类事上,甚至产生恶性循环)、缺乏概念技能、一些思维定势。
补救措施:问恰当的问题(这儿怎么了?是不是更大问题的一部分?);走开(走开利于从外部全局看待问题;利用想象力);从想象的未来反观现实;图像思维;和别人聊聊。
(我:策略思维并不是战略思维,策略是怎么更好地达到目的)
推销问题解决方案
细致设计决策过程:为了使方案摆平各方,需要驾驭决策整个过程,需要积极主动。必须清楚哪些人会与这个决策有关?在哪个步骤上?他们寻找什么?他们对自己的建议怎么看?每个人看了你的建议都会有反应,关键是你要使这些反应偏向你这一边。
准备充分:首先把决策的来龙去脉搞清楚(我:特别是逻辑),还要考虑对方关心的问题:与对象的契合(引起决策的那个问题对对象有什么影响,在此条件下他的需要是什么,此方案怎样满足他的需求)、以前出现过吗(如果问题以前出现过,要详细研究当时采纳的方案及其结果,说明此时你的方案是最好的;如果你的方案以前被提出过也是一样)、其它选择(告诉对象我们考虑过的其它选择,以及为什么选择的是现在这个)、别人是如何做的(行业内竞争对手是怎么处理相同问题的,如果行业内已找到方案,那我们只需采取并做得
更好即可)、实施细节(如果采纳这个方案,谁会牵扯进来?项目应该如何管理?花费多少?应该在什么时候开始?)。最好还要精心准备讲演稿。
主动出击:必须主动去说服别人(特别是批准者),因为没有人能像你一样对你的方案感兴趣。要告诉别人此计划的好处。
取得他人配合:每个人都有自己优先考虑的事情,一般情况下,他是不会主动支持你的。因此你需要做到如下几点:讨人喜欢(主动帮助让别人觉得你可靠,主动关心别人,和他们打成一片;我:《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的人际习惯,开理细诚)、表现得象一个成功者(我:人都欺软怕硬)、强调给他带去的好处、承认他们优先考虑的事情(我:不要显得只有你和你的方案才是重要的)、明确表示你想要什么及其原因。
注意事项:好的主张也需要推销;人们很少主动读发给的材料;应该从一开始就考虑方案的推销(我:最大化满足主要对象的利益;征求他们的意见)
管理者如何解决问题
影响力:培训别人、改变被人的看法、改变别人的做事方式就是在运用影响力。运用影响力所能达到的效果原超过自身的力量,影响力是使管理者成为管理者的原因。如果代下属做事或思考会造成:你不在问题就不能解决、下属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长进、由于你的位置你不了解实际情况可能犯错。(我:这可能也是产出与产能的平衡问题?)更好的方式是提供帮助(当然前提是下属有能力),这可能一开始要多费些时间培训,但长远来看是高效的。
管理者帮助下属解决问题的方式:听他陈述计划(没有什么比把想法表述出来更能使人思路清晰了)、根据经验提出想法和建议、与之争论、问问题(引导别人思考最有效的方式)。
引导下属注意:逻辑性(纵向的因果联系,从症状到根本原因)、广泛性(作为下属要看到问题的各个方面是很困难的,管理者应该帮助他们退一步,在整个局势中观察问题,事物是如何联系的,一部分的变化如何影响另外的部分)、创造性(如果„„会怎么样?)、可行性(提醒他哪些可能是不可行的,比如要考虑利益相关方)、善于利用资源(提醒他可以利用哪些资源)、风险(如果他胆小就鼓励他,如果他胆大或许应该压一下)、果断。
如何具备影响力:投资时间(管理者的时间就如金钱是有限的,需要主动选择,明智考虑投资,应该多投资于产能,当然是在自己能力之内)、保持信息灵通(培育信息渠道,注意对信息的分辨)、每天走走(去现场绝对必要,给大家请教你的机会)、把握介入和跳出的平衡(引导式的,到一定作用就跳出)、把握处理一般问题与普遍问题之平衡(我:介入处理具体问题是为了了解情况,但精力应主要在一般问题上)。
问题也可能是机会,毕竟问题没有在更糟时才出现。
由集体解决问题
三种决策方式:个人决策、征求意见(自己没有专业技能或需要别人的默会知识)、集体决策。个人决策适用于:紧急、秘密、危机。当任务完成需要每个人热情的参与因由团体决策,因为参与带来权利,权利带来义务。
共同工作的优点:互相交流(后期会更努力去执行)、互相启发、更多方案、更敢于冒风险。但如果领导无方可能会造成效率底下或流于形式抑或达成虚假共识。
如何安排讨论:明确内容步骤、鼓励畅谈、维持秩序、复述、、阶段总结(形成共识)指出讨论存在的问题(如果得不出结论的话)。
高效率团队的特征:有信心(因为问题解决的高效性)、团队拥有自我信念(相信自己能解决问题,能正面问题而非逃避制造假象)、人们对问题自行分类(知道哪些事应该自己解决)、使命感(这是积极主动的前提)、目标导向(一切与之不符的东西都应被改变并取得共识,比如组织系统)、紧迫感(因为使命感)、容忍犯错(如果因为不想付错误的代价而不
允许犯错那最宝贵的创造性无疑就被扼杀了)、建设性地处理冲突(知道冲突不可避免,但都是关于目标使命,并能从大局出发予以解决)、交流高效畅通。
有益创造高效解决问题的氛围的因素:鼓励创新容忍一定程度的风险容忍错误、横向纵向相互交流、财务公开、总目标明确、责任明确(不会互相推诿)、有团队意识、参与式决策、真正以客户为本。(可以从这些因素调查企业的氛围)
在以上这些点上,管理者应该成为榜样。
【法律思维-读书笔记】推荐阅读:
论海商法的法律思维07-02
批判性思维读书笔记12-04
用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的好处06-01
如何正确的使用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12-09
创新思维逻辑思维论文11-04
思维导图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影响10-07
狼性思维06-05
创新思维06-22
发散思维练习06-25
法治思维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