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民工就业问题

2024-08-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农民工就业问题(精选8篇)

浅谈农民工就业问题 篇1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农民工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坚持把增加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并特别强调要“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而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则首次提出了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即采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地扩大就业和创业的规模,特别是要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城镇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

实现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中心目标之一。在目前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中,呈现出农民工“招工难”和大学生“就业难”“两难”并存的格局。所以,应统筹考虑大学生与农民工就业问题,鼓励大学生进工厂、下车间,不仅能有效缓解每年出现的“招工难”问题,还能大大减轻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同时还有利于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步伐,可谓是“一箭三雕”的好办法。

一、农民工“招工难”与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并存

自2004年起,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开始出现了“用工荒”现象。此后,“用工荒”现象逐渐蔓延,如今连传统的劳动力输出地的中西部地区也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的现象。比如根据广东省人保厅估计,2011年春节前后广东“缺工”总量在100万左右,相当于用工量的3%至4%。而在中西部地区的重庆、四川、湖北、湖南、河北、安徽、河南等地,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招工难”现象。

劳动力市场出现的农民工“招工难”具有典型的季节性,一般都是在每年的春节前后出现。这跟我国产业工人的流动性较大有关。目前,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队伍的“主力军”。但是,受户籍制度等因素的制约,大多数的农民工并没有在务工城市“落地生根”。由于就业不稳定,他们的职业流动性也很高。我们测算的结果表明,农民工的职业流动性要远远大于城镇居民,其职业转换率大约为城镇居民的5.7倍。其中男性农民工的职业流动率是最高的,平均每个农民工的年流动次数达到1.07次,即平均每年都要转换一次工作。

从行业类型来看,目前各地出现的“用工荒”主要出现在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等行业中。而且大多数用人单位不仅缺技术工人,普通工人也陷入“招工难”的境地。

“招工难”现象的出现有很多原因,比如由于各种惠农政策的落实减少了农民工走向城镇的“推力”,而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和劳动权益保障的缺失又加大了促使农民工回乡的“拉力”。此外,产业结构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以及生产规模的扩大,都对产业工人提出了更多的需求。

另一方面,与农民工“招工难”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却日益突出。今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总量在660万以上,预计“十二五”期间平均每年将达近700万人。而根据教育部的统计,近些年大学生初次就业率基本上维持在70%左右的水平,也就是说,大约有30%约200余万的大学生在毕业时就面临着失业。

事实上,目前我国大学生失业率比农民工还要高,这已成为就业领域的一道“奇观”。我们根据2005年人口抽样资料计算了青年失业率。2005年,全国16-24岁青年劳动力失业率为7.0%,其中城市青年失业率为10.6%,农村青年为4.2%,前者是后者的两倍以上。即使是在城镇失业人群内部,大学生的就业优势似乎也不显著。比如在2008年全部城镇失业

人员中,有16.8%的失业者是大学及以上学历的劳动者,这个比例几乎比小学及以下的失业者(占6.7%)高出10个百分点。

这样,在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中,一方面是农民工“招工难”现象年年出现,另一方面却是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陷入“就业难”的困局

二、以农民工为主体的产业工人队伍是我国产业竞争力不高的主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以普遍廉价、低技能而且稳定性差的农民工为主体的产业工人队伍,是制约我国产业竞争力不高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农民工整体素质不高,是我国产业竞争力不强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国家统计局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在全部外出农民工中,文盲占1.1%,小学文化程度占10.6%,初中文化程度占64.8%,高中文化程度占13.1%,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0.4%。也就是说,近90%的农民工文化程度在高中及以下。农民工素质较低,制约了生产技术水平的应用和提高,降低了产品质量,减少了产品的附加值,使我国产业特别是制造业水平长时期处于国际产业链的末端而难以向上提升。根据商务部统计,目前中国出口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只有不到2%。即使是中国制造业企业的500强,2008年平均资产利润率也只有5.7%。另一方面,由于农民工流动频繁,难以形成一支人员基本稳定的产业队伍。人力资本理论认为,由长期积累所形成的专业性人力资本不但是国民经济保持长期增长的源泉,也是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工人收入水平的决定因素。频繁地换人换岗显然不利于产业工人人力资本的提升,不利于他们工作经验的积累,不利于技术熟练程度的提高和创新。其结果,就形成了“产业队伍不稳——技术水平不高——企业竞争力弱——利润水平低——工人工资低——产业队伍不稳”的低水平循环“陷阱”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0年《中国竞争力报告》指出,在人力资源总量上,中国依靠人口众多的优势,在G20国家中排名稳居第一,并远远领先其他国家。但更能反映一国人力资本水平的人力资本构成指数却连续五年排在第18位,指数值仅是美国的1/12,日本的1/10,差距非常大。由此可见,缺乏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成为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重大障碍。

三、鼓励大学生大量进入产业队伍的条件已经成熟

经过十多年大学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已实现了从过去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与此同时,大学生也在身份上从过去的“天之骄子”转变为普通劳动者。而大学生在数量上的相对过剩,不但可以在数量上对接农民工出现的“招工难”,也可以在质量上大大提高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的素质。事实上,现在鼓励大学生进入制造业、弥补和提升制造业用工质量的时机已经成熟。

一是产业结构升级需要高素质工人队伍。目前正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关键时期,尽快提高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素质是一项必要而又紧迫的任务。在未来的五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我国的产业结构将加快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更强调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为特征的现代产业转变。而这种转型能否成功,根本上还是要取决于产业工人队伍的素质。大学生是当代中国高素质人才队伍中的主要代表,将大量大学毕业生引入产业工人队伍,将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改变产业工人队伍的素质和结构,提升整个产业的管理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二是工资趋同化为大学生大规模进入产业工人队伍准备了条件。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对2003年、2005年和2008年连续三年的跟踪调查表明,大学毕业生平均起薪保持在每月1500元左右,但农民工的月工资近年来由700元左右跃升至约1200元。而全国总工会的最新调查发现,目前新生代农民工的月薪已经超过了1700元,与应届大学毕业生的预期工资相差无几,有些工种大学生的工资甚至不如农民工。

工资水平的拉近为大学生进工厂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大大增添了雇主雇用受教育程度更高的劳动力的积极性。而这又为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和增强市场竞争力,进而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准备了更多的人力资本。不仅如此,大学生的就业稳定性一般要远高于流动性强的农民工,这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企业生产的波动性和员工的招聘成本,最终形成一支稳定的产业工人队伍。

三是国家鼓励大学生就业的政策体系逐渐完善,为鼓励大学生“进工厂”准备了政策支持和实践经验。早在1997年3月24日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中就明确提出:国家应采取措施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边远地区、艰苦行业和其他急需人才的地方去工作。

此后随着大学扩招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国家多次出台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到中小企业去,并相应地提出了一系列鼓励和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和具体的实践为鼓励大学生“进工厂”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浅谈农民工就业问题 篇2

一、我国进城农民工的医疗保障现状

㈠农民工对医疗保险认识不够, 参保率低

农民工一般文化水平低, 对医疗保险不了解, 再加上他们一般年龄结构较轻, 仗着自己年轻, 身体好, 认为没有必要参保, 所以参保率非常低。据杭州市的一项调查显示, 不知道是否能够参保的人数最多, 占37.6%, 这说明他们对国家的医疗保险有关政策认识不够, 需要大力宣传;有19.5%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流动性大, 不方便参保;有17.5%的人认为自己身体好, 没有必要参保, 可见他们对自己未来的疾病风险估计不足;由于单位未给参保的占14.6%;选择无钱交费和手续太麻烦这两种情况的分别为9.5%和5.8%[1]。

㈡基本医疗和大病救助保险是农民工最现实的需要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调查分析, 截至2005年5月, 我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规模约为1.2亿人, 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约为1亿人。据有关专家预测, 未来一段时期内, 如果政策不发生大的变化, 外出务工农民的数量将以每年500万人速度持续增长[2]。目前我国农民工多集中在条件艰苦、污染较重的行业和城市基本建设、保洁、家政、保安等收入相对较低的岗位上, 各种工伤事故、职业病以及劳资纠纷都表明我国工伤事故发生率较高。农民工大都从事脏、累、险的工作, 劳动强度大, 工作时间长, 居住和饮食条件差。从这个角度看, 农民工是最需要医疗保障的群体, 但是这个最需要医疗保障的群体却游离在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在农村,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刚刚起步, 还处于试点阶段, 在城市, 他们是“边缘人”, 无法融入城市, 享受不到城镇企业职工的医疗待遇。在他们受到病痛侵扰时, 多是拖延病情而不及时就医。我国城市中各大医院的医疗费用一直居高不下, 看病难、看病费用高成为社会群众反映最多的问题, 特别是对进城农民工这个特殊群体, 高额支出对他们来说根本无法承受。据调查显示, 有36.4%的农民工生过病, 13.5%的农民工生病在3次以上, 生病后59.3%的人没有花钱看病, 而是仗着年轻、体质好, 硬挺过来的。当然, 其他人不得不看病时, 看病支出绝大部分是自费, 用人单位不为他们支付任何费用, 或为他们支付的费用不足实际看病费用的1/12[3]。

㈢“边缘人”的处境使他们游离于医疗保险体制之外

农民工虽然生活在城市, 但没有户籍, 他们是农民, 但长年在外。很多雇主不愿为农民工购买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 使他们享受不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救助待遇;而许多地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长年全家在外的农民工暂且忽略或放任不管, 使他们享受不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惠, 这就使得农民工成为了医疗保障“真空区”。

二、影响进城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原因

㈠长期的城乡分割是阻碍农民工医疗保障建设的制度因素

随着改革开放的快速推进, 市场经济的发展繁荣, 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城乡差别正在逐步演化和缩小, 但是以户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等为标志的城乡分割局面仍然根深蒂固的存在着。作为中国短缺经济与计划经济体制相结合的产物, 户籍制度被作为一种行政管理手段得到运用, 虽然农民工生活在城市, 但其户口却是农村的。这样就存在一个矛盾, 他们既享受不到城市为市民提供的各种医疗保障, 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又不能为其提供有效率的医疗保障, 农民工已经成为一个新的弱势群体。就医疗保障而言, 城镇职工享受有财政补贴的医疗保险制度, 本地农民享受保障能力较弱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但绝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却成为完全的自费医疗群体。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的、歧视农民特别是外地农民的政策, 在外来务工人员社会权益上存在惯性作用, 导致政府缺乏相应的化解风险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目前全国还没有建立统一的农民工医疗保障体系, 在一些农民工集中的城市里, 当地政府尽管已经出台了一些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措施, 但不可能立即得到改变, 致使绝大部分外来农民工事实上仍被排斥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

㈡农民工流动性大、工作不稳定, 医疗保障基金难以跨区对接

受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影响, 大多数农民工经常根据行业情况和自身经济、体力等情况更换工作岗位, 甚至跨城市流动, 这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区域统筹之间存在矛盾。农民工流动性大、工作不稳定, 这就要求医疗保障能够随之进行迁移。但目前我国是以省作为医疗保险的统筹单位, 实际上多数省份停留在县市统筹的水平上, 农民工如果要再到其他省市工作, 其医疗保险关系无处接收, 通常就只能退保。山东省于2006年5月18日正式出台《关于解决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的意见》规定, 全省城镇用人单位都要按当地规定为雇用的农民工办理医保, 参保登记保险费由用人单位缴纳, 各地要在2008年6月底前出台实施细则并付诸实施。但是这种地区性的政策无法满足农民工流动性的需求。我国现行医保制度不能在城乡之间实现有效对接, 医疗保险基金区域统筹与农民工跨省流动存在尖锐矛盾。

㈢用人单位不愿为农民工缴纳医疗保险

由于农民工医疗保险的一部分费用必须由用人单位承担, 许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业主认为让员工参加医疗保险增加了产品成本, 加重了企业负担, 因此他们往往对此采取拖延和搪塞的态度, 或者迟迟不肯为农民工办理医疗保险, 或者采取少报用工人数的方法来蒙混过关, 而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工为了保住工作, 对用人单位的这种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做法只能是敢怒而不敢言。

㈣农民工自身存在的观念障碍

农民工大多数文化水平低, 参保意识差, 维权意识不强, 认识不到社会保障的重要性。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 他们由于经济所迫, 首先选择的是获得工作、维持生计。为此他们会主动放弃其他利益, 甚至认为社会保障是寻找工作的负面因素。由于工作的流动性, 前途的不确定性, 还担心保障关系会给地域迁移或更换工作带来障碍。

㈤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具有局限性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制度设计上没有考虑到农民工群体, 它主要是针对农村常住居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农民个人交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 但在实际运行中筹资难度很大。由于一些地方在推行制度过程中, 参保资金的收取缺乏统一明确的法规和政策, 一般采取上门收费的传统缴费方法。而农民工长时间在外流动, 收费时间上也没有具体规定, 有的试点缴费政策不灵活, 漏保、迟保都不算数, 这对于农民工参加合作医疗很不公平。另外, 农民工享受制度也极不方便, 一些县 (市) 对外出农民就医政策缺乏灵活性, 外出农民一旦患病, 需要回本地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治疗才可报销医疗费用, 或者在外地治疗后回来报销, 只能报60%或更低。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本来报销比例就很低, 外出人员交了同样的钱却不能全部享受到补偿带来的好处, 所以这部分人群积极性不高。

三、推进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的对策建议

㈠对农民工进行分类, 采取相应的医疗保险

按照农民工的工作的稳定性, 可将农民工群体大致分为两类, 参加相适应的医疗保险。第一类是已经城市化了的农民工, 这一部分人已经完全脱离了与土地的关系, 有稳定的职业、稳定的收入和相对固定的住所等等, 与城市普通居民在生活方式上没有多大差别。因此, 应该有条件地将这一类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医疗保障体系, 实行一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可与本单位其他城镇职工一样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第二类是以务农为主、务工为辅的农民工或长期处于流动状态的农民工, 工作的不稳定性是这一部分的农民工的主要特征, 对这一群体应该是以多元化的医疗保障制度作为过渡, 逐渐走向一元化, 实行以大病统筹为主体的多层次、多险种的医疗保障。在制度设计上要提供不同层次的险种, 增加其参保的选择性;在管理上要纳入统一的服务体系。对那些流动性大、工作变换频繁、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人群, 可以参加费率相对较低、个人负担较轻、保当期的大病统筹或农村合作医疗等险种。这样他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收入状况, 自主选择参加各种保障水平的医疗保障。

㈡实行大病统筹医疗保险

在当今医疗费用不断上升的情况下, 农民工一旦患重病, 就可能陷入倾家荡产的绝境, 或被迫放弃治疗。因此, 针对农民工年龄结构轻、患病率低的特征, 社会保险部门可根据其具体的劳动合同关系, 通过建立大病统筹基金, 实行大病统筹医疗保险。大病统筹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按一定的比例缴纳。门诊基本医疗费用由个人自理, 一定额度区间的住院医疗费用由统筹基金和个人按一定的比例分担。

㈢构建多元化的医保资金筹集渠道

农民工医疗保障应由多方参与, 共同解决。虽然近年来我国颁布了相关的政策法规, 并着手对农民工的医疗保障进行改革, 但因种种原因, 效果不是很明显。从长远看, 让农民工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 将其纳入国家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 是最终解决问题的方向和办法。而现阶段则应充分考虑农民工所从事的行业特点和就业方式, 分阶段制定出符合农民工利益的特殊的社会医疗保障政策。大病对于农民工来讲风险最大, 应按照“低费率、保大病”原则为农民工建立多层次的大病医疗保险。对于农民工医疗保险,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民工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了要求,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推进混合所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参加医疗保险的意见》中对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障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对于今后取得城市户口、在城市稳定就业的农民工, 可以直接纳入当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对于农民工医疗保障资金的来源, 应该由用人单位、政府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一是用人单位应承担责任。农民工在企业从事的大都是最脏、最苦、最危险的工作, 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直接贡献, 企业无论是从道德还是从法律上都应该为农民工的医疗保险承担一部分责任, 给予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等的单位福利待遇。二是国家财政予以支持。为了缓解用人单位的困难, 政府也应该加大投入, 建立大病救助制度、贫困医疗救助制度等, 为农民工的医疗保障分担责任, 真正实现“病者有其医”。由于农民工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对于他们的社会福利需求, 我们国家的城市财政也理应承担一部分责任。三是农民工自己承担一部分责任。对于医疗保险, 农民工对政策不了解, 参保意识不强, 参加医保积极性不高, 这除了农民工流动性大和经济因素外, 农民工医疗保障知识欠缺、缺乏应有的保障意识是重要原因。农民工应该转变观念, 按照一定比例缴纳保险金, 但是负担不宜过重。

㈣提高社会医疗保险的统筹层次

为便于农民工社会医疗保险的转移, 不至于因社会医疗保险关系无处转移而产生大量退保, 应平衡全国各地社会医疗保险的发展速度, 提高社会医疗保险的统筹层次。特别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国各地的推进速度不宜相差太大。

综上所述, 在我国农民工的医疗保障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 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的缺失使农民工难以真正地融入城市, 阻碍了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进程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只有不断完善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 提高他们抵御疾病的能力, 才能促进劳动力的合理转移, 使处于边缘境地的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

摘要:本文阐述了农民工医疗保障的现状以及现阶段农民工医疗保障的弊端, 从社会制度、经济结构等角度入手, 探讨了医疗保障制度的难点与问题, 并提出了推进农民工医疗保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弊端,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任建萍, 郭清, 李显文, 等.杭州市农民工医疗保障现况调查[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6, ⑾.

[2]唐新民.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过渡性方案的路径选择[J].思想战线, 2005, ⑹.

浅谈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 篇3

以上两幅图片是我从网上剪辑下来的,看着这两幅令人揪心的图片,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深感责任重大。我一方面努力地多方面地对我班上那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怀,另一方面也透过现象深入挖掘问题的本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成因: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围绕解决“三农”问题和增加农民收入,加之城市劳动力的缺乏,广大农民纷纷进城务工就业,随之而来的人口迁移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尤其是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日趋突出。

一、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心理问题突出

文化背景各异、学习方式不同,农民工子女心理发展也不平衡。农民工子女大多来自经济条件比较差、物质和精神生活相对贫乏的偏远农村,且农民工子女都是从农村的学校直接进入本地,他们和真正的农民并不相同,而是介于城市和农村这两个群体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生活,不同的口音、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学进度以及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得他们的成绩较本地孩子差,使农民工子女极易产生自卑、自控能力不强、意志力薄弱、戒备能力强等不良心理。而且本地孩子的歧视,内心世界对社会差别感受到的强烈不平等,也让农民工子女承受着一定的心理压力。

2.安全无法保障

流动人口的工作大多不稳定,工作变动导致了居住场所的不固定,而且流动人口出于经济上的考虑,租住房往往都是在环境较差、出行不便、租金低廉的地方。这样一来,学校和家庭无法建立稳定的联络方式,致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无法有机结合起来,学生脱离家长监护的问题非常突出,这样就导致学生的出行安全无法保障。

3.教学内容相异

一般来说,农民工子女大多是从偏远农村的学校转来的。他们的文化基础较差,所采用的教材版本也不同,不同的教学进度、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及不同的学习环境导致流动儿童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都出现了不能适应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没有学习热情,情绪不稳定,如毅力差、孤独感强等;二是缺乏团体归属感,易产生不良情绪,如反抗倾向、被压迫感等。同时,农民工子女还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自我评价偏低、自卑、自闭、压抑等心理特征。这些原因导致流动儿童产生了厌学态度。

4.家长思想观念落后

家庭能否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上的帮助对学生的适应性有着显著影响。调查表明,大多数家长对其子女的教育还是非常关注的,但是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家长不能对子女的学习进行有效的辅导。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严重脱节,家里根本没有读书学习的氛围,以致流动儿童在学习心理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二、改善和提高农民工子女教育水平的做法

1.完善户籍、教育体制

不要让户籍问题成为农民工子女入学的门槛,也不要让不完善的教育体制成为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绊脚石。这几年,国家已经设立了相应的法律法规确保农民工子女能够在城市里顺利入学,只是入学的手续要尽量简化,确保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能顺利实施。

2.各地各级政府发挥作用,做到权责分明

各地政府不要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上推诿责任,拖泥带水,做到权责分明。

3.合理利用社会资源

拓宽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途径,加大农民工子弟学校的资金、师资投入,肯定这类学校的价值,增强社会的认可。

4.社会应多关心农民工的生活

尤其不能歧视与排斥农民工,甚至在必要时要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与扶持。这虽然在提高农民工的生活水平上起不到实质性作用,但是关爱与互助能让农民工子女看到人间真情,这对他们健康心理与完整人格的形成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5.加大计划生育制度的宣传力度

让“一个孩子”的观念深入人心,同时强调家庭教育与义务教育的重要性,不仅要做到“少生优生”,还要尽量让每个孩子都有接受教育、提升自己的机会,提高整个社会的总体教育水平。

6.完善社会保障体制

制订与完善保障农民工权利的法律法规,以及完善农民工的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障体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我相信在党的正确领导和国家的努力关怀下,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一定会得到彻底的解决,那些“空巢孩子”们也一定能够幸福、健康、快乐地成长,最终成为伟大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浅谈失地农民就业问题与对策 篇4

江 沛

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是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土地被征用,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预测,“十一五”期间,预计我国每年新增被征地农民300万。目前失地农民已达到4000多万。平均每年还将增加被征地农民大约265万人。有关专家预测,到2030年,我国失地农民将增加至1.1亿,暴露出来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就业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社会问题,也还是一个政治问题。

一、失地农民就业现状

(一)失地农民就业责任分担机制不合理。这种不合理之处主要反映在占地与解决就业的相互关系上。当前,大部分地方都选择货币安置为主的失地农民安置方式,这种方式因方法简单,受到各级地方政府的欢迎,但是,这种政府出钱一次性买断的“强制购买”,不负责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把农民“一脚踢开”,造成农民的极大不满。同时,又由于现在占地的情况比较复杂,既有国家占地,也有地方占地;既有本村建设占地,也有外来商业、企业占地。但在再就业问题上,把失业矛盾的焦点、解决就业的能力、实现就业的压力都集中在村里。失地农民的就业责任无人分担,违背了“谁占地谁承担农民就业问题”的基本原则。

(二)就业渠道少,质量不高、就业缺乏稳定性。农民失去

土地后,许多地方对失地农民没有统一的安置政策,政府除对少数失地劳动力安置就业外,对其余的大部分失地农民一般都采用一次性货币补偿,把这部分失地农民的就业推向市场,让其自谋生路。部分做小生意,部分外出打工,主要从事文化素质要求不高和技能要求低的工作,如打零工、清洁卫生、保安等。所从事的职业质量不高且缺乏稳定性,随时有失业的危险。而获得就业安置的人员,由于自身文化程度比较低,在企业减员增效的时期往往成为第一批下岗者。

(三)失地农民劳动技能偏低,结构性失业严重。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经济发展需要技能型、知识型人才,而失地农民劳动力素质不高,其不断提升的就业期望值与现实可提供的就业机会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增加了失地农民就业的难度。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一些企业招不到想要的员工,而另一方面又存在大量的失业人口,这种双方用工不匹配的情况是就产生了所谓的“结构性失业”。

(四)失地农民对目前的收入水平和生活状况的满意度较低。由于我国土地制度改革滞后、现行征地制度存在缺陷、征地过程存在暗箱操作和违规行为、补偿标准低、补偿费用分配机制不规范,以及征地后安置工作不到位、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等原因,使大多数失地农民对当前的生活状况不满意。他们失去了作为生产资料和重要甚至是唯一的生活保障——土地后,却享受不到与市民一样的待遇,生活得不到保障,就业没有着落,容易产生被政府抛弃的不满情绪。

二、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对策

失地农民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征地制度存在缺陷和社会保障制度缺位方面、也有政府对失地农民就业认识不到位,政策未给予足够支持方面,失地农民自身素质不高、技能低下、观念陈旧、依赖性强,就业预期高也是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有企业招工门槛抬高,对劳动力吸收乏力等原因。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设计合理的补偿机制。征地补偿金作为农民失地后原有资产置换的费用,在解决失地农民生活燃眉之急和重建新的生计系统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是落实可持续生计政策的一个重要步骤。合理的补偿机制应以提高或恢复失地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为目标。这可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首先,征地补偿费即便不能做到对失地损失的“全额赔偿”,至少应保证及时足额支付置换农民原有资产的费用。基于现行法律规定的征地补偿费严重偏低的实际,未来的征地补偿标准应在现有的基础上着重考虑以下3个方面的因素,即土地的潜在收益和利用价值,土地对农民承担的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的双重功能和土地市场的供需状况。其次,置换资产最多只能使失地农户保持和以前一样的发展速度,而不能弥补由此损失的时间,“迎头赶上”。要想真正实现加速发展,就必须在此之外,还向失地农民提供以发展为目的的投资。

第二、引导和帮助失地农户积累资产。资产的社会福利效用是显而易见的:有了资产,人们可以从长计议,追求长期目标。更为重要的,积累资产本身对穷人的心理促进、意识提升以及行为方式的改变等具有巨大的潜在作用。事实也表明,土地、房屋、集体经济等资产收益,在预防失地农民贫困和减少家庭不安全感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进而言之,引导和帮助失地农民积累资产,既是改善他们生计的一种速效、实惠、一举多得的好办法,也是帮助他们规避各种生活风险的重要的安全网之一。那么,通过什么样的机制和政策工具来实现上述目标呢?可行之策有两条:一是抓好失地农民的住宅规划与建设。城市规划部门与建设单位在设计建造失地农民的住宅时,既要考虑确保他们乐有所居,也要方便他们能从房屋资产中形成长效受益机制。二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对于必须由国家征用的公益性建设用地,可以在规划区内征用土地中留出一定数量土地,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发、经营。对于那些土地征用量大,土地征用补偿费较多的行政村,政府应积极倡导社区股份合作制的改革,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第三、促进失地农民生产性就业。对于失去物质性和生产性资产的农民而言,就业收入构成了大多数生存策略的核心内容。因此,为失地农民提供一份长期稳定的工作,是实现“可持续生计”目标的重要手段。具体而言,以下3个方面有助于促进失地农民稳定就业:一是提高就业能力。通俗地说,就业能力是指获得工作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如前所述,失地农民的智力含量、质量水平或专业级别均难于适应目前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及变化,政府向他们提供就业服务、就业培训、制定一些有利于保持工作的补贴显得尤为紧要。二是广开就业渠道。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经济。在此之外,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政府要积极探索多种形式就业安置办法,即把就地安置、招工安

置、投资入股安置、住房安置、划地安置和失地农民自谋职业等安置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三是消除就业障碍。社会各界要像关心城镇下岗职工那样关心支持失地农民的就业与再就业,逐步清除各种不利于统筹城乡就业的制度和文化因素。其中关键的一步是,应把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就业体系,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第四、建立普惠的社会保障机制。在现有体制下,农民失地犹如经历一次经济和生活上的剧烈地震。无论征地补偿机制多么完善,不可避免会有部分失地农民或家庭沦于贫困的世界。切实保护这些最容易受到伤害的人群,既是社会公正的体现,也是政府职责所在。为此,在土地征用过程中,为失地农民建立普惠的社会保障机制极为必要。实际上,如果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健全,就不需要那么多详细复杂的、针对具体项目的补偿。换句话说,如果把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作为征地的前置条件,不仅有助于预防失地农民陷入贫困风险,也有利于国家必要的征地工作高效健康运行。普惠的社会保障机制要可持续,必须基于3个前提:一是将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作为征地的前置条件;二是为失地农民设立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不宜直接与现行城镇的类似制度衔接。三是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专项基金。其中政府的必要投入至关重要。

第五、开展定单培训和意向培训的就业培训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定单培训即针对用工企业所需用工条件,对征地农民进行专门的技能培训,培训后由企业负责安置就业。意向培训即根据农民的技能需求和就业愿望有选择地组织农民进行技能培训,培训后组织参加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培训应惠

及所有失地农民,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文化层次和企业用工要求,有针对性地安排不同的培训内容,实实在在帮助失地农民提高自身素质和就业技能,杜绝培训走过场。培训的效果由参加培训的失地农民评定,并作为衡量劳动部门工作人员政绩的重要指标。

第六、鼓励企业优先解决本地失地农民就业问题。针对失地农民流动性较差的现状,地方政府必须和征地单位加以协调,优先解决本地失地农民就业问题。首先从本地区企业抓起,最大限度的将一些技能、学历要求较低的非熟练工种优先安排给当地失地农民。如果单纯的行政措施难以解决问题,还必须以税收、用地、水电交通等优惠措施,激励和引导本地企业解决本地失地农民就业难的问题。

浅谈农民工就业问题 篇5

宜宾县供销社合作经济指导股――毛燕洪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自2007年7月1日起实施。5年来,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带动了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个新兴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一)缺乏合作意识,偏离立法初衷

一些农业规模企业设立合作社的目的是为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套取国家补助资金,从而组织当地农民凑人数设立合作社,这种合作社只具法律形式,成立后并没有按合作社的章程进行运作,更没有以合作社的名义开展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合而不作,成为“空壳合作社”。还有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则是以家庭人员出资,合作社的运作、利润分配往往由一个人说了算,成为“一人合作社”。

(二)组织规模小

1、多数专业合作社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资本投入小,产品单一且销售渠道不广,加上同类产业的专业合作社分割而治,容易受到自然和市场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抗风险能力不强,产业带动不明显。

2、服务水平低,效益不够。就目前而言,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提供生产资料购买,生产技术培训,产品销售服务和提供部分市场信息服务,而能够提供资金、信用担保、高技术、先进设备、大型销售网络、全方位信息等高水平服务的合作社非常少,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给农民提供投入品、营销、技术、信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而且能从整体上大大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延长产业链和提升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的品牌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不仅局限在经济领域,在提供消费品服务、社区治理、社会发展、提高农民政治地位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而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开展加工、销售等农民企盼的产业服务较少,合作社与合作社成员之间利益连接不够紧密,容易出现好则合,不好则散的情况。

(三)缺乏各类人才,缺乏核心竞争力

由于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者大多是农民,合作社的负责人大多综合素质不高,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不强,靠长久积累的经验做事,更谈不上应用现代化技术进行策划管理,难以适应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的要求。从而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创新和发展。大部分合作社依据当地特色资源优势发展经营,由于自身认知的局限,对如何将产业做大做强以及对合作社和产品的定位模糊不清,对创优创牌方面的意识相当缺乏,从而导致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

(四)缺乏发展资金,融资难度大

一是专业合作社资本有限,由于资金的缺乏造成流动性不强,影响了自身发展。二是银行借贷难,专业合作社虽属法人,但资信能力较弱,缺乏土地、厂房等有效抵押物,难以获得银行贷款支持,远远满足不了合作社需要。金融机构从农村吸收的存款远远大于向农村发放的贷款,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市场的支持,但金融机构对农业的支持却很少。随着农业产业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为农业提供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产前、产中、产后综合配套服务的农民专业合从目前运行的合作社不断出现,农业企业化、产业化、资本化经营渐成主导,这些经济组织和经营实体进行生产、流通所需要的资金量越来越大,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因此,农村金融市场供求矛盾越来越尖锐。

(五)龙头企业未能起到龙头作用

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其他企业联营,形成集团化经营是国外合作社发展的一个普遍现象,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公司领办型合作社在动作绩效上占有绝对优势,原有公司加农户的模式正逐渐内化到合作社中,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就我县而言,龙头企业未能正确处理与合作社的关系,没有利益连接机制就更谈不上服务。

(六)管理体制仍然不顺,导致农民专业合作社无所适从 国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体制不顺,目前,农业、工商、科技、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部门都参与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农业部门从农业产业化角度对专业合作社进行指导,工商从经营角度进行管理,科协从科学技术对一些合作社进行归口管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负责对全国供销合作社的管理,并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合作社联盟的各项活动,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这些部门缺乏沟通和协调,缺乏统筹服务。

农民工就业问题 篇6

农民工就业问题思考

年 级 2010级

区 队 二区队 专 业 交通管理专业 姓 名 易 凯 学 号 1028402021

2011年10月

一、背景链接

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多变,给就业问题不断带来新的挑战和变数,使就业形势更加复杂。农民工就业问题就是挑战之一。

农民工是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巨大力量。在看到农民工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必须看到他们仍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农民工的就业问题。

二、社会现状

当前,中国农民工就业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灵活就业为主,劳动关系很不稳定

农民工就业主要集中在民营和个体两大部门,所占比重分别为21.8%、36.2%,在国有和集体单位就业的农民工所占比例很小,分别为6.9%、4.2%,无固定单位的农民工占到28.8%。由此可见,大部分农民工以灵活就业为主,处于频繁流动状况,劳动关系很不稳定。

(二)岗位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

农民工主要从事搬运(重庆方言称之为“棒棒”)、建筑、加工制造和服务四大行业。其中,“棒棒”纯属体力劳动,建筑行业的农民工如泥瓦工、钢筋切割工等拥有少量技术,加工制造业如纺织业的农民工和从事住宿、餐饮和服务行业的农民工,其技术含量也十分有限。

(三)劳动时间长,合法权益受损。

农民工每月工作天数和每天工作小时数都已超出法定劳动时间,他们的休息权受到了严重侵害。另外,农民工大多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危险性高的劳动岗位,还面临克扣工资、职业病、工伤事

故的威胁。与城镇居民相比,他们需要支付更多的生活成本,承受更大的职业风险。

(四)工资水平偏低,实际收入增长有限

近年来,由于政府的一些措施,如加大农民工工资的清欠力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大对企业侵害农民工利益行业的监管力度等,农民工工资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上涨。调查显示,农民工月均收入在500 元及以下的占8.2%,500~800 元的占25.0%,800 以上的占66.8%。但是,由于物价上涨,尤其是医疗成本、教育成本和住房成本等的上涨,导致农民工生活成本成倍增长,除去生活开支后,其实际收入增长十分有限,生活水平改善并不大。

(五)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缺乏

近年来,我国在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仍显不足,大多数农民工依然无法享受到基本社会保障。

1、社会保险参保率低。调查发现,26.1%的农民工遭遇过工伤事故,其中只有13.2%的农民工得到了雇主的全额医疗等费用;养老、医疗保险的参保率都很低,分别为10.9%、18.1%;65.8%的农民工在城市有过失业的经历,享受过政府失业补助的仅占6.3%。

2、社会保险关系接续难。农民工就业不稳定,流动性大,且由于社会保险统筹层次低,保险关系无法转移接续。同时,由于农民工收入不稳定,大多无力缴纳社会保险费,或导致社会保险关系中断,使得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制度形同虚设。调查显示,在参保的农民工中,有过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中断的分别为8.6%、13.1%,其中,因工作单位或工作地方改变而中断的分别为51.9%、59.5%,因经费困难中断的分别为41.4%、36.7%。

3、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缺乏。在社会救助方面,49.1%的农民工在城市遭遇过生活陷入困境无法生存的情况,其中,得到亲朋好友救助的占66.6%,而得到政府救助的仅占3.4%,没有得到任何救助的占28.6%。在社会福利及公共服务方面,农民工也没有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待遇。

4、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问题 1.农民工的医疗费用负担较重,普遍存在看病难问题。在有效问卷中,参加医疗保险的农民工的比例仅占38.4%,占61.6%的

农民工要自己掏腰包支付医疗费用,只有38.4%的农民工有可能用医疗保险账户负担一部分医疗费用。农民工平均每年就医花费201.30元,到药店买药花费7l_90元,平均每年医疗支出273.20元,单位平均报销医药费只有7.14%。就医花费最高的达30 000元,到社会药店买药的最高达2 000元,但单位报销医药费的最高只有1 500元。这说明农民工在医疗方面还存在着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三、提出的对策和建议

(一)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

(一)加强农民工劳动保护、权益保障的制度化建设,增强为农民工服务的意识。要建立未成年农民工登记制度,一旦发现企业未经登记而使用未成年农民工,要给以严惩。为切实维护农民工的权益,应通过地方立法形式将权益保障活动制度化,把临时活动转化为政府的一项常规工作、一项责任和义务。要增强对农民工的服务意识,要建立全国统一的“流动人口源头互动”制度,以国务院行政法规形式,建立农民工流入地和流出地政府之间信息交流制度,做好农民工子女的计划免疫工作和女性农民工的计划生育工作。

(二)建立工资保证金制度。根据国务院的要求,地方政府可探索建立工资保证金制度。对所有建筑施工企业实行工资保证金制度;对有拖欠工资或不足额发放工资纪录的用人单位,强制在开户银行按期预存工资保证金,实行专户管理。另外,政府劳动主管部门要探索建立农民工工资监督机制,监督企业农民工工资制度执行情况,重点监督农民工的同工同酬问题、最低工资制制度执行情况、是否按法律标准发放加班工资。

(三)加强劳动保护执法力度。第一,严惩雇用农民童工的行为。要加大经济处罚力度,加重其使用农民童工的成本。尤其是对企业主管人员,政府要依法予以处罚。第二,强化工时审批制度。劳动保障部门应强化企业工时制度的审批,在企业申请实行不定时工时制、综合计算工时制时,要严把审批关。对实行计件制的企业,劳动保障部门要审查企业确定的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是否合理。对实行标准工时制的企业,劳动保障部门要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企业的加班做法是否违法。

(四)完善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首先,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必须深入贯彻国家政策,切实解决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和大病住院保障问题。现在,有些地方的医疗保障制度执行情况并不理想。以上海为例,上海实行综合保险制度,把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和大病住院保障全部纳入综合保险制度。上海综合保险制度有利于

全面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但从执行情况看,这一目标在宝山区企业执行中却遭遇不小的尴尬。35.9%的综合保险入保率,充分说明了企业对综合保险制度的漠视。其次,要加强执法。各地政府要加大对不及时交纳医疗保险的企业处罚的力度,对那些想方设法逃避为农民工缴纳医疗保险义务的企业,劳动保障部门要按国家的相关法律和政策,严格执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发生工伤,由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规定的标准支付费用”的规定。最后,政府要加大对企业及其高管的行政处罚力度。对违反国家工时制度、劳动保护制度、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侵犯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的,经行政主管部门两次处理,企业没有彻底改正的,行政主管部门可给予巨额罚款、勒令停业整顿、提请司法机关冻结企业银行资金,直至吊销营业执照、禁止企业主管人员在一定时间内独立或合伙、合资开办企业,或担当企业高管

(二)提高农民工素质,增强其就业能力

由于自身素质较低,农民工大多从事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的工作。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升级,对劳动者的文化、技能等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民工的文化程度与技能水平不能满足城市劳动力的需求,其就业空间越来越窄,转移就业的难度越来越大,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低下就成了农民工获取公平就业机会和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瓶颈。

(三)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二元劳动力市场是农民工就业问题产生的制度根源。因此,解决好农民工就业问题必须打破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统筹城乡就业,尽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城乡居民公平就业。

(四)开发就业岗位,扩大农民工就业机会

浅谈农民工就业问题 篇7

关键词:机械设计,人性化,农民工,工作环境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机械设计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对一个机器的要求不仅仅满足于其使用价值了, 而越来越注重机器的附加值———情感价值﹑美学价值以及个性化价值, 人性化的要求不断提高, 人性化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从当代机械设计的发展趋势来看, 未来机械设计的重点将是以节省资源为主, 同时增强机械产品人性化, 满足人类最高层次的生理、心理需求。农民工是民工潮的主体, 现代社会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基础建设主力军, 是社会变迁的伴生物, 同时也是社会变迁和转型的重要推动力。然而, 他们的工作环境有着脏、乱、险以及差的特点, 甚至有的恶劣的工作环境对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机械产品的人性化设计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他们在这种环境下的工作强度, 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 从而达到人、机器、环境的和谐统一, 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本文就机械设计人性化与农民工的工作环境问题进行探讨, 以供商榷。

1 机械设计及人性化

1.1 机械设计人性化概述

设计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基本活动, 是复杂的分析、规划、推理与决策过程, 蕴涵着创新和发明。设计的目的是根据预定目标, 经过一系列规划与分析决策, 获得系统的设计信息 (文字、数据、图形等) , 形成设计方案及其实施文件, 进而通过制造, 形成产品, 造福人类。机械设计的人性化是指在机械设计过程当中, 根据人的行为习惯、人体的生理结构、人的心理情况、人的思维方式等等, 在原有机械设计基本功能和性能的基础上, 对机械产品进行优化, 使工人使用起来非常方便、舒适;是在机械设计中对人的心理、生理需求和健康追求的尊重和满足, 是设计中的人文关怀, 是对人性的尊重。这种设计的目的既是为产品更是为人。

1.2 机械设计人性化在国内外的现状分析

二战以后的几十年来, 各主要发达工业国家先后开始重视对设计技术的研究, 如英国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 就以国家政策和财力来支持发展与推广设计新技术, 英国设有国家设计委员会, 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过:“英国可以没有首相, 但不能没有设计师”;德国提出“设计就是科学”;美国成立有“设计委员会”;日本设机构产业设计振兴会, 每年颁布国家级“优秀设计奖”;韩国产业资源部下设机构产业设计振兴院, 每年拨出资金相当于3亿元人民币用于工业设计的示范、交流、评选等活动;芬兰、新加坡以及我国港澳台主管部门都对工业设计有许多具体的扶持政策。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市场化之后仍然把发展工业人性化设计作为国策, 充分体现了人机关系的和谐及产品的舒适性。自上世纪以来, 我国工业设计有了很大发展。工业设计教育事业也迎来了一个设计的春天, 最早以江南大学为首的工业设计院校发展到今天, 目前已经达到300多所, 设计人才的培养为国家输送了一批优秀的设计师。在1987年10月, 钱学森在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成立大会上就曾说过:“工业设计是综合了工业产品的技术功能的设计和外形美术的设计, 所以使自然科学技术跟社会科学、哲学中的美学相汇合。”并说,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所从事的工作是属于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大事。”l987年, 经国务院批准, 成立了“全国工业美术协会”, 后更名为中国工业设计协会。2002年4月, 时任副总理的吴邦国同志对协会的报告批示:“工业设计是将产品技术设计与外观设计结合起来, 不仅要确保产品的技术功能, 而且要给人以美的享受。”2007年温家宝总理提出“要高度重视工业设计”, 应该看到我们国家领导人对工业设计是十分重视的。虽然我国早有“人性化设计”存在, 但是都属工业设计前的民间创造, 与从西方引进的人性化设计概念有很大差异, 我国人性化设计方面重视的程度还不够, 只讲外观设计上的美而缺乏真正的以人为本, 设计为人的设计理念。目前已有的成果得不到有效的推广和应用, 资金投入少, 人员培训工作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另外, 机械人性化设计的开发与研究也是人们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 克服自身的困难和缺点吸取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 为我国工业产品设计的发展开辟新道路。

2 农民工与机械设计人性化

2.1 农民工及其工作环境现状分析

农民工, 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 是我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民工包括两部分人, 一部分是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劳动力, 一部分是外出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离土又离乡的农村劳动力;狭义的农民工主要是指后一部分人。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 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的农民工, 农民工从事行业的基本特点是:体力要求较高的房地产建筑工、城市清洁和环境保护的操作工种等, 例如在装修行业中, 由于民工经常接触粉尘、重金属、有机溶剂和噪音, 因此, 尘肺病、苯中毒、耳聋和职业眼病成为危害装修民工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 据了解, 我国是世界上职业病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数超过2亿人, 而在这2亿人群中, 农民工就占了九成之多。尽管他们遭受到了各种各样的职业病折磨, 但他们的工作环境几十年都难以得到有效改善, 却进不了主流舆论。另一方面由于这些职业病的症状不是很明显, 并且由于疾病潜伏期长, 很难被装修民工重视, 从而忽视了必要的防护措施。

2.2 构建机械设计与农民工工作环境和谐统一之我见

建设和谐社会必然首先要求促进人类的平等与和谐。农民工工作环境的改善在促进人类的平等与和谐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也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机械人性化设计主要是“以使用者为本”, 它对改善使用机械产品的农民工的工作环境意义重大。对农民工使用的机械人性化设计而言, 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突破口。

首先在加强农民工自我保护意识方面多努力, 例如可以在一些机械产品上设置警示语, 既起警示作用又起提示作用。

其次在制度上保证农民工使用的机械产品的人性化研究设计。设立全国性的设计大赛并对那些高水平的人性化设计者进行奖励, 并尝试对人性化产品从投产到销售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再次在机械人性化设计理念方面加大研究, 为广大农民工设计出更多有益于他们身体与心理健康的机械产品, 做到安全、方便、易于操作。针对农民工使用的机械的范围与特点的不同着重运用人机工程学的科学理论与方法让使用者能够安全、健康、舒适、高效率的工作, 从而有利于减少人体的疲劳和提高人机系统的效率。一方面考虑人体尺寸以及人体机能在机械产品的人性化设计方面的应用。例如通过科学研究发现, 最舒适的高度是低于人的肘部高度7.6cm。休息平面的高度大约应该低于肘部高度的2.5~3.8cm。这种研究的应用是人性化设计应考虑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在机械设计中经常要考虑的环境因素很多, 如温度、湿度、照明、噪声、振动、粉尘、风力及有毒物质等随着人类生产活动领域的扩大, 影响因素还有失重、超重、异常气压、加速度及电离辐射等。设计者必须全面考虑各种条件和要求, 将环境因素和人的因素与机器的所要达到的要求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和决策, 求得正确的解决方案。

农民工作为这个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的社会地位与工作特点决定着他们在机械人性化设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他们是机械产品性能的直接感受者, 长期的使用一种或几种与所从事的工作相联系的机械产品, 这些机械产品的优缺点他们及其熟悉, 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稍微加以改造;另一方面他们最强有力的促进机械人性化设计, 长期的处于社会最低层的工作, 他们的生存状态以及工作环境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国家就农民工问题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法规, 因此为农民工设计出更多人性化的机械产品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更是设计工作者的责任。设计工作者在设计过程中遇到人机和谐方面的矛盾问题时要毫不犹豫的站在“以人为本”这一方面。例如当一项参数的大小对机械产品的使用寿命有影响, 但是它又同时对使用者的使用方便性或者身体产生不利影响, 设计者就要站在后者的角度调整设计方案。

3 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机械设计人性化与农民工工作环境问题的探讨, 可以得知改善农民工工作环境的机械产品的人性化设计是社会的迫切需要。作为设计师, 要迎合这个市场趋势, 体现人文关怀, 追求人性化设计的广阔发展道路, 使我国的机械类产品人性化设计尽快形成一个大趋势, 进而在国际化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作为社会应该为农民工使用的机械产品的人性化设计提供更好的外界条件, 包括政策制度等方面。我相信农民工使用的机械产品的人性化设计在不久的将来定会形成一个大的产业链, 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满意、朱单群, 人性化设计在机械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2007 (4) :56.

[2]袁国艳, 人性化设计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9:1~2.

[3]赵志国, 装修民工的工作环境让人忧[J].中华建筑报, 2006 (2) :1.

[4]张泽, “社会幸福”之外的劳动工人们[J].环境, 2006:61.

浅谈农民工就业问题 篇8

关键词:土地征用;土地补偿;农民权益保护

土地征用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将集体所有土地征收归国家统一使用的一项措施。土地是农民最重要、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经营载体,失去了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社会保障。因此要搞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一、我国在土地征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征地范围不明确,征地过程不透明

国家土地征用权是带有强制性的行政行为,由于对“社会公共利益”概念的理解不同,为有些人随意征用农村土地、随意扩大征地范围提供了理由。

由于制度本身的不完善,导致征地过程中的透明度不够。首先是征地过程缺乏公开性。由于现行的征地制度忽视土地被征用者尤其是被征地农民的意见,在征地时,农民对征与不征、征多少、征来干什么、怎样补偿、怎样安置等一系列的信息都不了解。其次是征地过程缺乏群众性。许多地方政府没有倾听广大农民的意见,而只是与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人协商征地事宜。这样有些农民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土地就被村干部出卖了,这样的程序农民的利益在征地过程中自然得不到保护。

(二)农民所获补偿与被征土地进入市场后的价格落差过大,没有把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形成了失地农民这一新的社会弱势群体。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已有4000万失地农民,如此庞大的一个社会群体的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其潜在的社会隐患是显而易见的。

目前,我国城镇非农建设用地已从行政划拨全面转向市场化的出让,土地出让价格大幅上升,但向农民集体征用土地的补偿办法和补偿标准仍停留在行政划拨年代,土地出让价格远远高于对农民的补偿,使得农民的所得与所失不平衡。在征地时对被征地农民主要是采取货币形式的一次性补偿,而没有为失地农民建立起相应的就业替代机制,也没有把被征地农民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扶助的范畴。农民在失地后生活成本提高,再加上大部分农民没有一技之长,补偿赔款很快就会花光,之后就会呈现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会保障无份的局面,生活陷入困境。因此,构建和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就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二、对农民权益的保障

大部分地区采取货币安置为主或以土地换就业的方式,但由于农民自身素质偏低等因素制约,无法适应市场竞争,大多失地农民失去就业机会同时失去生活保障。农民失去土地这一重要的财产和与土地相关的一系列权益,而政策、法律的缺陷又导致失地农民应得的权益补偿受到侵害。

(一)提高征地补偿标准

我国现行土地征用补偿标准既不反映市场规律,也不能保证农民生活水平恢复到征地前的水平,这使征用补偿制度存在许多与时代节奏不和谐之处,在实践中产生许多矛盾和冲突。笔者认为应实行按市场补偿原则,充分考虑被征用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提高补偿费用。

目前,上海在高速公路建设中改变了过去那种一次性将农民集体土地征为国有的方式,让农民以土地使用权入股,每年收取一定的土地收益。这样既可有效节省建设初始成本,又可解决农民长期的土地收益问题。这种做法是探索征地制度改革的一个创新,使被征地农民的生产生活有了长期稳定的保障。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与征地相关的法律法规必须与国际接轨,按土地的市场价格对农民集体土地进行补偿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失地农民除应得到的各种补偿以外,还应该享受到各项社会保障。失地农民是不同于纯粹意义上的农民,又有别于城市居民的边缘性群体。因此,在农民失去其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土地以后,就应该将其转为城市居民,纳入城市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在实际中,各地经济发展不一,目前尚不能在全国所有农村都建立相同标准的低保制度,容许存在差异,应合理界定保障对象,科学地界定最低生活线标准。

对于目前已经进入养老阶段的农村老年人口来说,农村家庭养老保障是以老年人口拥有一定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为保证的。如果明确土地征用补偿中包含养老保障因素,应该划出部分资金用于老年人养老,保证老年人可以固定领取一定金额的养老金。土地征用补偿费中应专门划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而且养老保障金不应该平均分配,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医疗保障也应该成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一个基本面。失地农民医疗保障基金的来源应以失地农民自愿缴纳为主,村集体、政府、征地主体也应该负担一部分。合作医疗是在各级政府支持下,按照参加者互助的原则组织起来,为农村社区人群提供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医疗保障制度,现在要创新合作医疗的筹资、运行、监管、激励机制,加强农民的共济意识和风险意识。

(三)保障就业安置

失地农民就业能力差,培养可持续就业的能力是可持续生计的关键。对于失地农民,自己被迫从经营几十年甚至半辈子的农业生产中转移就业,加上农业的技术性差、独立性强,跟城市的各种产业具有显然不同的性质,因此,失地农民失去土地后,再就业能力必须经过有效的培训。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其就业能力,关键是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对他们进行系统和有效的培训。

因国家建设征用土地造成的多余劳动力,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组织被征用单位、用地单位和有关单位,通过发展副业生产和举办乡镇企业等途径加以安置,安置不完的,可以安排符合条件的人员到用地单位或者其他集体所有制单位和全民所有制单位就业,并将相应的安置补助费转拨给吸收劳动力的单位。

三、对土地征用的几点建议

(一)严格征地审批,切实加强对征地工作的统一领导。应该采取严格的征地审批制度,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的规模,除国家投资的重点建设项目可以征用土地外,其余的均应立足存量土地进行内涵挖潜,盘活城部存量土地,不能再以低价剥夺农民土地为代价,牺牲农民的合法权益搞现代化建设。要真正体现征地的“公益性”特征,维护政府征地的权威。

(二)积极探索新型用地制度,改革现行的征地补偿办法,制定合理的补偿标准,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将集体土地征为国有的方式一方面造成建设项目投入成本过高,对投资项目压力太大;另一方面农民就业安置也比较困难。

(三)拓宽安置途径,多渠道妥善安置农民生活。对被征地农民的安置,应改变过去那种由村委安置的单一做法,从大局出发全盘考虑,并借鉴先进地市的做法,在征求农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广泛采取保险安置、货币安置、留地安置、招工安置等多种方式,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利益,真正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李燕燕.集体土地征用问题及对策研究[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17):3.

[2]秦庆武.关于土地征用中农民保护问题[J].1003-1452006]07-0012-02.

[3]朱桂萍,杨晶.健全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基本思路及对策[J].税务与经济,2006,(4).

上一篇:回家过年的心情优秀作文600字下一篇:挂包帮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