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而又平凡的演讲稿

2024-11-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伟大而又平凡的演讲稿(精选12篇)

伟大而又平凡的演讲稿 篇1

平凡而又伟大的人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人,他们默默无闻地做着平平常常的事情。就是这些普通的人,这些平常的事,却常常迸发出火花,给我启迪,令人佩服,清洁工便是其中的一位。清洁工普普通通,在大街上,马路上只要是有垃圾的地方都会有他们的身影。那一条条干净的道路都是他们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一片片纸屑,一个个烟头,一块块果皮都在他们一次次的弯腰中从路面上消失,留下的是滴滴汗水。当黑色的天幕还挂在空中,他们就开始了一天的辛勤劳动。“唰唰”的扫地声,在寂静的清晨响起,多么像一支劳动圆舞曲,它唤醒了熟睡的城市和睡梦中的人们。当黎明到来,城市又展露出清秀美丽的容颜。

在我的小区附近就有一个老爷爷年约六十多岁,中等身材、满头白发,脸色黝黑。每天晨曦初露,他就拖着那一辆破旧的手推车,拿着那把大扫把,在我家附近的街道上默默地忙碌着……上学时,路过他的身旁,我看到他那双慈祥和善的眼睛,一张苍老、布满皱纹、饱经风霜的脸。此时,他正专注地扫着地上的枯叶,是那样的经心,是那样的认真。他先把叶子扫成一堆一堆的,再一堆堆地撮起来,然后再脚步蹒跚地倒进垃圾堆去......现在,在街道边清扫的清洁工,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一个场景,但这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他们像阳光,照亮世界的每个角落,却不需要什么回报。因为有了清洁工,我们的城市才会如此美好。无论是严寒酷暑,你都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穿梭在各条马路上.城市的美离不开你们,城市的健康离不开你们,你是城市美化家中的一员!

伟大而又平凡的演讲稿 篇2

关键词:《中国合伙人》,性格,矛盾,视听语言,怀旧风格

陈凯歌说过:“电影是用来记录传奇的。”这话的真实性有多高值得思考, 但至少, 陈可辛对此想必是非常推崇。

中国合伙人的英文翻译叫《American Dream in china》。直译过来就是“美国梦在中国。”本片讲述了成长于80年代的3位主人公从大学, 到毕业, 再到考托福去美国, 以及遭遇人生的低谷, 失败到再创业的故事。生动的刻画了三个人从大学生到成功商人的励志故事。同时也勾勒出中国从改革开放到如今国富民强的社会面貌。

本片通过插叙的方式, 全片的时间其实是在2003年EES控诉新梦想盗窃教材的纽约听证会。随着中美双方在话语上的不断交锋。由三人互相引出回忆, 回忆从1980年到2003年这中间, 三人所走过的历程, 以及对方的改变。

一、情节内容, 人物性格导致的冲突矛盾

矛盾的冲突产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性格的不合。在本片的第一版块大学中, 导演着力表现的是三个人的性格特点。这一段的重要之处在于它为电影之后的矛盾作出铺垫, 也与三人之后在性格上改变产生了对比。

在刻画成冬青方面导演通过成冬青下跪求母亲再考一次高考, 揭露出了本片最终要的一个核心, 也是成冬青成功的秘诀之一“中国的英雄是可以跪着的。”土是成冬青的另一大特色, 这个从服装和他那近乎日语的口语中可以看出。

而对于孟晓骏和王阳两个人的刻画, 导演主要是以成冬青的视角去表现。

孟晓骏是一个典型的实干精英。务实, 刻苦, 自信甚至有些骄傲, 做事非常具有目的性, 甚至有一些自私, 喜欢对很多事情进行可行性分析。这从他在学生谈话中主要是处于领导地位可以看出他的实干精神与领导力, 以及对成冬青追求苏梅, 以“以卵击石”来评价可以看出他对待很多事情喜欢先做出可行性分析, 而对成冬青住院不愿意去看他这一点看出了孟晓骏身上的自私。孟晓骏身上在精神层面上象征西方。导演以孟晓骏这个“具有家族美国情节的人”来象征在90年代一大批想要出国留学的“托党”。[1]导演用大学中的这几场戏表现出了孟晓骏身上鲜明的优缺点, 也为接下来他在美国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王阳是一个浪漫主义者, 一个率性而为的赤子, 他其实是三个主人公中, 内心最为纯真的, 他忠于自己的内心, 不会因外力而改变。他不喜欢像孟晓骏一样, 带着一群人大谈理想与改变, 也不喜欢像成冬青一样装孙子。他喜欢接受Lucy的采访, 对她说“我们很了解美国, 而你们不了解中国”。和大学时期的孟晓骏仰视美国不一样, 他对美国其实是带着一种平视甚至有一点点的俯视的角度来看待的。三个人之中其实他对美国的热情也是最低的。所以他会选择放弃签证, 我想单单lucy是不可能给他这么大的动力去拒绝美国的。另外, 王阳身上的浪漫主义帮助他在成冬青对苏梅这个事件上保持了乐观态度, 他就是要帮助成冬青“以卵击石”。这和后期王阳的性格是有一定出入了。

三人毕业后 (成冬青晚一年) , 纷纷进入社会, 孟晓骏成功地得到了签证, 而王阳和成冬青则留在了中国。孟晓骏在美国遇到了可以说是人生中最大的打击。导演前面的那一场关于“too young, too naive.”的话得到了印证, 孟晓骏在美国并没有想象中发展的好, 而且所谓的美国梦也不是什么在机会面前人人均等。这让我想到了李安导演, 同样也是旅美的学子, 非常有才华, 却并没有在美国得到机会。实验室和端盘子两场戏把所谓孟晓骏的美国梦打的粉碎。同时, “孟晓骏的失败宣告着一代人美国梦的破灭”。[2]

相比孟晓骏, 王阳和成冬青在中国也是屡受挫折, 成冬青果然是老老实实的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 可是天生没有幽默感的他上课总是得不到学生的喜欢, 而成为学生的睡觉课。这和他后面在公众场合基本不讲人话, 经常胡诌开玩笑的性格形成了对比。在外面偷偷地给教导主任的孩子代课, 却拿不到一点工资。感觉很悲催, 但是却让观众看到了成冬青一个最大的性格特点, 忍。学生上课睡觉, 他也只是傻傻地笑;教导主任不给钱, 他回去也不和苏梅说, 只是默默地忍着, 还骗苏梅自己很好很好。这种乐观的, 安之若素的性格, 也为成冬青在后面的成功作出了铺垫。

影片的中后部分, 是三人开始创业的过程。在成冬青的带动下, 三人成为了中国第一批创业者。但是在创业的过程中, 三人的矛盾开始爆发。成冬青是一个农村出来的年轻人, 在大学期间对孟晓骏就存在仰视的看法。从他第一次面对签证官, 说自己最崇拜的人, 他说孟晓骏开始。所以在孟晓骏入主新梦想以后, 他才是新梦想最大的领导者。孟晓骏的任何意见, 王阳不参与, 成冬青也不反对。孟晓骏本来就在美国受到了打击, 自尊心更加受不得半点的打压。然而在新梦想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孟晓骏犯了“资本求快, 教育求稳。”的错误。在新梦想上市的道路上, 成冬青终于对孟晓骏说出了“NO”。两人的矛盾在此刻成为了本片的中心。

孟晓骏本来就对成冬青获得的巨大荣誉觉得不满, 他认为为新梦想操劳最多的是他, 可活得最光鲜的却是成冬青。于是, 关于公司上市的问题, 成为了成孟二人之间的导火索。而两人的性格上, 成冬青一直是一个温和的隐忍派, 在矛盾冲突爆发时, 往往是以忍让为先。关于股份制改革和关于张冀是否留任的问题上, 就可以看出来, 面对孟晓骏的咄咄逼人甚至是带有一点侮辱性质的提问, 成冬青总是笑着化解矛盾。但当这种咄咄逼人突破忍耐的底线, 两人的矛盾在上市爆发, 王阳的性格柔和, 作为成孟的中间人, 始终在调和着两人的矛盾。但两人的矛盾在剧情带动之下已经无法调和。矛盾终于在王阳婚礼之后有了结果, 王阳和孟晓骏离开, 而成冬青独立一人引领新梦想。

在很多电影中, 导演往往喜欢以调和主义来中和电影中的大矛盾, 如李安导演的《喜宴》[3]等。而陈可辛导演在这里同样是使用了调合主义的手法。他选择用更大的外部困难, 即美国EES指责让三个重新回到一个战线。这种调和主义的手法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成孟二人性格上的不和, 而解决性格矛盾上的问题, 竟是成冬青依靠经济力量与言语为孟晓骏挣回脸面, 影片在最后重要的高潮场面上发生了错位。[1]“陷入了霍元甲, 叶问和黄飞鸿时代的终极解决方式:和洋人打一场擂台, 战胜了洋人, 获得了意淫式的虚幻满足。在影片高潮场面, 三兄弟重新站在了一起, 曾在美国受挫的孟晓骏, 从来没有到过美国的成冬青, 被美国女友当作超重行李舍弃的王阳, 面对侵权指控, 慷慨陈词, 一洗心头愤怒, 并解决三兄弟之间的矛盾根源———上市问题, 让华尔街响起了新东方上市的锣声。观众也在虚幻的擂台上, 看到山姆大叔被打倒在曼哈顿甚至华尔街, 再一次获得了意淫的满足。”

二、别具一格的视听语言

(一) 互相交织的角色画外音

声音的元素在影片中有大量的使用。而最引人注意, 同时也是最具有带入感的莫过于“平行蒙太奇”的剪辑中, 三个人与EES的谈判桌上的勾起的回忆。全片的时间其实是在2003年EES控诉新梦想盗窃教材的纽约听证会。通过插叙的方式, 随着中美双方在话语上的不断交锋。由三人互相引出回忆, 回忆从1980年到2003年这中间, 三人所走过的历程, 以及对方的改变。

在大量的影片中, 往往会有一个全知视角的出现, 如张艺谋的《红高粱》中的我, 表述我爷爷和我奶奶的事;有如其另一部作品《我的父亲母亲》中的我 (表述我的爸爸妈妈) ;而在《中国合伙人》中, 并不存在全知视角, 三个人往往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和看法上产生回忆和叙述, 这样多个第一人称叙述很想电影《罗生门》的形式与结构。在让观众了解故事本身的过程中, 同时通过叙述者的谈话方式与语气表达片中角色的关系。这种叙述视角有模仿《社交网络》之嫌, 但比社交网络显得更为缜密复杂。这种多主体旁白叙述的视听处理, 不但可以让观众感受到角色青年中年的对比, 同时也影响着本片的视听语言风格。

(二) 画外音与同期声的交替使用

画外音与同期声的切换剪辑, 大大增加了影片剪辑的流畅度和自由度。在三人刚进入大学的时候, 有这样一场戏:孟晓骏问成冬青最想去哪里, 成冬青说, 最想去天安门。正当王阳和孟晓骏因成冬青大胆新奇的想法吃惊的时候。成冬青的画外音响起, 说“孟晓骏告诉我, 那时候, 每个人最想去的地方, ”此时再接孟晓骏的叙述“美国”。这样的剪辑既加快电影的剪辑节奏, 同时带给人轻松明快的感觉。

(三) 精致的光影运用

说起中国合伙人中最有特色的镜头莫过于王阳陪两人打乒乓球的那一幕。在剪辑上运用了交替蒙太奇的手法。在成孟两人产生矛盾的时候, 先是成冬青和王阳打乒乓球, 在每次谈论到一个高潮的时候, 换上孟晓骏和王阳打球, 同样的是谈到高潮部分, 再换回成冬青与孟晓骏打球, 依此类推。摄像杜可风通过窗户拍摄王阳一个人的镜头, 并映射出成冬青与孟晓骏在镜子中的影子, 与王阳重叠。这种镜头的运动生动地表现了王阳为两人调和矛盾的无奈。同时, 明快的镜头语言把两人的矛盾和王阳的无奈用打乒乓球这一场戏轻松明快地表现出来。

另外在大舞台发表演讲的时候, 导演和摄影配合说话人用了极具现场感的纪录片镜头, 如“甩”“急推”和“急拉”等等, “增加临场感的同时, 也让观众感受到梦想的力量”。[4]44

在颜色上, 本片并没有什么鲜明的特色, 但在一些细节问题上, 比如苏梅和成冬青分手那场戏。成冬青的镜头里是黄色的暖色, 表面成冬青对苏梅还有着深厚的情感, 而接下来的镜头是苏梅在街上, 身后是滚滚的人流和汽车。在镜头的内部关系上, 整个镜头把苏梅孤立出画面, 在颜色上, 后景的人流和汽车呈现出一种冷色调, 形象地表现出苏梅的孤单和冷漠。

三、沉郁顿挫的怀旧情怀

(一) “王阳”象征着的大多数

中国合伙人之所以这么受大众喜爱,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有一个核心受众群———80年代的大多数与影片中人物年龄相仿的中青年人。

关于80年代的怀旧情节, 王阳的经历最具代表性的。他并不是像孟晓骏一样在事业和理想上收到打击, 也不像成冬青受到生存上的胁迫, 他是精神上的失意者。陈可辛导演在这里很巧妙地没有介绍王阳的出身。成冬青是农民, 孟晓骏是书香门第;而王阳, 不知道。这恰恰给这个人物增加了很强的自由度。家庭会成为王阳的束缚。试问, 谁会让自己的孩子为了一个美国妞而放弃签证。陈导心中, 王阳一定有一颗“自由的灵魂”。王阳在和Lucy分手的时候有一段特别的描述:他说“自己的八十年代死于今天”。八十年代意味着什么, 中国思想界最为开放的时代, 学生思潮最为踊跃的时代, 各类作家层出不穷, 社会正经历着一场强烈的反思。王阳这么浪漫主义的人, 当然也是这个时代的先锋者。可是社会市场经济的繁荣, 却没人愿意出版王阳的诗, 这本来就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陈可辛在这里设计了一出“黛玉焚稿”的好戏。减去头发, 焚掉诗稿, 再加上之后一场王阳晒钱, 成冬青捡钱, 和王阳唱K的戏, 组成了本片最最经典的两场戏。陈可辛导演在他的纪录片《陈可辛的新梦想》[5]里面提及, 自己是越来越喜欢王阳喜欢王阳这个角色的。所以这两场戏可以看作是“入世”的王阳对自己的“出世”的一种留恋, 一种告别。他将钱扔向天空, 唱着Beyond的《海阔天空》, 导演特地选取了“背弃了理想, 谁人都可以, 哪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这段歌词, 真是王阳的内心写照。悲凉之至。王阳选择和成冬青一起, 向“钱”看齐。一代人的80年代, 一去不返。那一批年轻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 最终选择向现实妥协。

(二) 经典老歌蕴含的怀旧风格

在影片中, 一共出现11首歌曲。包括《海阔天空》、《一样的月光》、《新长征路上的摇滚》、《外面的世界》等。大多数都是80年代的经典流行歌曲。“在音乐形态上, 恐怕没有什么比流行歌曲更具有时代的印记了, 每一代人总有属于自己的青春。而表达这些青春的气息, 承载这些青春回忆的载体就离不开流行歌曲。”[4]45这种富有时代气息的音乐, 才能带着观众进入体会那个年代的发生的故事, 使影片呈现出一种浓浓的怀旧风格;同时, 也能很好地表现角色的内心状态和情景要求, 对于主题的展现和情感的表达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田卉群.中国合伙人:传统/现代?东方/西方?[J].当代电影, 2013 (7) .

[2]陈闽璐.从美国梦的破灭到中国梦的雄起[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 (10) .

[3]张靓蓓.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7.

[4]黄鹏.众说的青春:论影片中国合伙人的视听建构[J].当代电影, 2013 (7) .

伟大而又平凡的演讲稿 篇3

然而,在我采访他的时候他却谦虚地说:"我不像英雄人物那样干过惊天动地的事情,没有负过伤,没有立过功,没有得过奖,是一个很普通的战士,很普通的人。"

是的,他是一位普通的人,一位普通的战士;但他也是一位不平凡的人,不平凡的战士。我们的新中国就是靠这样的战士打出来的,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也是靠这样的人来建设的。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刚刚闭幕的时候,记者到北京市海淀区解放军总政干休所访问了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人。

谢华于1918年12月在江西于都桥头出生,原名叫谢芳源。父亲谢振砚和母亲谢王氏都是普通的农民。他共有5个兄弟姐妹,他是老三,上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哥哥谢芳谨也参加了革命,曾担任于北县地方游击队的营长。

谢华说:"我参加革命的时候年幼无知,不懂革命道理,不知道什么叫革命,也不知道为什么要革命;是凭自己的好奇思想和兴趣,随大流参加的。"谢华小时候喜欢玩木头做的手枪,喜欢把鞭炮绑在木头手枪上放。有一次不小心鞭炮把手炸伤了,也不敢如实告诉父母,只说是摔伤的。他伸出手对记者说:"至今还留下了伤疤。"1930年5月,红军来到他住的村子里招兵。他对招兵的同志背的枪很好奇,便拿着玩起来了,没想到枪走火,住房楼板被打了一个洞,至今这个洞还依然存在。前些年谢华回老家时,希望家里人不要把它搞掉了,要保存,以资留念。招兵的同志看到他胆大,便开玩笑地对他说,你也参军吧。招兵的同志离开村子时,他一直跟在后面。招兵的问他:"你真的要参军呀?"他说:"不是你们也叫我参军吗?"就这样,12岁的谢华便带着好奇的心情参加了革命军队。家里的人不知道他去哪里了,直到一个多月后,大哥谢芳谨看到他,才知道他参军了。谢华说:"部队生活也很艰苦,但在打土豪劣绅后比家里生活稍微好一些,每月能分到一点伙食尾子。在部队也想家,但回不了家,一是没有钱,二是年幼不知回桥头家的路。我们那时不像现在的小孩,现在的小孩比我们那时知识丰富得多。"

中央红军撤离苏区以后,谢华家乡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由于谢华家有两个人参加了革命,他的家人遭到反动派的残酷迫害。父母很担心谢华在外的安全,母亲向观音菩萨许愿说,如果菩萨能保佑谢华安全回家,就杀一头猪敬菩萨。1949年9月,已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四军一三二师卫生部部长的谢华随部队南下到江西吉安富田。部队在这里休整两个月后,继续南下。谢华请了三天假,回家看望父母。那时土匪地主恶霸还很猖獗,社会秩序很不安定。为了谢华的安全,上级派了一班战士护送谢华回家。没有想到的是,他的母亲在1947年被当地的一个恶霸用绳子绑在马后面拖死了。父亲看到谢华安全回家,非常高兴,杀了一头猪替母亲向观音菩萨还了愿,并一定要谢华满足他的一个愿望:带着战士们杀死那个害死母亲的恶霸。谢华这时已是受党教育20多年的干部,懂得了革命道理和党的方针政策。他对这个恶霸也恨之入骨,但他没有答应父亲的要求,父亲为此大骂他。他对父亲说:"你打我骂我都可以,但恶霸只能由地方政府按政策处理,我不能去杀他。"直到1951年全国镇压反革命这个恶霸被枪决后,父亲对他的不满才消除。

谢华参加革命后,曾在彭德怀同志领导下的红三军团任司令部勤务员、卫生部看护员、野战医院司药。1939年11月开始,先后任八路军第一二0师野战医院医生、东北西满军区卫生部医政科科长、后方医院院长、嫩江分区卫生处处长、第七纵队二十一师卫生部部长、第四十四军一三二师卫生部部长。1951年2月,任四十四军后勤卫生处处长。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铁道兵团后勤部卫生处处长。1961年8月起,先后任铁道兵后勤部副部长、铁道兵西南指挥部后勤部部长、铁道兵后勤部顾问等职。荣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这支队伍里,谢华参加了成昆铁路、湘滇铁路、包兰铁路、贵昆铁路、襄渝铁路、鹰厦铁路、黎湛铁路、京源铁路、青藏铁路的第一期建设、大兴安岭的森林铁路和北京一期地铁等建设。1982年,邓小平同志宣布裁军100万人,中央决定撤销铁道兵编制,他才离休,从铁道兵的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

谢华在革命和建设的征途中虽然没有受过伤,但一些死里逃生的往事依然记忆犹新。

随红三军团长征徒步过一条河时,年幼的谢华差一点被湍急的漩涡卷走。三军团卫生部长饶正锡大声提醒要他紧紧抓住骡子的尾巴,他才过了河。

在陕北攻打吴起镇前夕,谢华得了流行性感冒,高烧40多摄氏度,人假死休克,心脏停止了跳动。战友们黑夜在山沟里挖好了坑,准备埋葬他。但下起了大雨,战友们打算天明再埋。想不到谢华被雨一淋,竟醒过来了。谢华说:"要不是那天晚上的大雨,我也就被埋掉了。"

1939年11月间,谢华和另外6位战友搭乘一辆运米的便车从延安赴在晋绥的一二0师。这辆从日本侵略军那里缴获的小卡车行驶到离延安100来公里地的一个名叫老山的地方下坡时,不幸翻车了,4只车轮朝天。好在翻转车身的边沿被所拉的一袋袋米垫起来了,谢华等7人没有受伤,安然无恙。小卡车也没有损坏,在当地的老百姓帮助下,把车翻转过来后,他们安全地抵达了一二0师。

解放战争攻打四平时,敌机轰炸得非常厉害。敌机飞得很低,扔了不少炸弹。骡子跑了,身边的战友有的被炸伤,有的被炸死。谢华说:"我没有受伤,这确实是万幸。想到牺牲的战友们,我就感到我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

"文化大革命"时,谢华在四川西昌工作。北京发电报指示:要谢华去峨眉山管理好存放在那里的军火,防止造反派抢走。西昌军内造反派得知谢华将要外出时,向地方造反派造谣说:"谢华要带军内文件外逃!"谢华带着秘书、参谋乘吉普车上路去峨眉山时,遭到地方造反派的伏击。造反派向他们开了11枪,秘书受重伤抢救无效死亡,谢华的帽子、衣服、裤子也被打穿了洞。

在铁道兵队伍中的生活,也使谢华难以忘怀。修成昆铁路时,由于地形复杂、地质条件差,曾有外国人预言成昆铁路不可能修成,并说:"要是在这样的地方能修成铁路,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可以修成。"但是包括谢华在内的铁道兵指战员们逢山打隧道,遇水和沟壑架桥梁,克服重重困难,就是把它修成了。为了把大兴安岭原始森林中的木材等珍贵资源运出来支援社会主义建设,国家决定在东北修建森林铁路。由于气候条件恶劣,有时非常寒冷,气温在摄氏零下40多度;夏天蚊虫又特别多,困难也不少。民工曾三进三出,都未建设好铁路。国家将这一任务交给铁道兵后,谢华等指战员不惧严寒,不怕蚊虫叮咬,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问题和困难,修好了森林铁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可贵贡献。谢华那时一心扑在工作上,从没有想到去名胜古迹游玩。他多次到广西,没有去过桂林;多次到浙江,没有去杭州游过西湖,没吃过西湖糖醋鱼;多次去福建,没有去过厦门鼓浪屿;多次去云南,没有去过西双版纳。在领导岗位上和财务管理中,他也非常清正廉明。他说:"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还没有建成,不少人没有脱贫,生活还很困难。我对那些贪官污吏,恨之入骨。"

谢华在参加革命前念了4年私塾,参加革命以后,在延安卫校(延安医大的前身)学了3年医学知识;1961年,在解放军后勤学院指挥系学习了一年;1964年,又到解放军政治学院哲学系学习了一年。这些,大大提高了他的思想理论水平和知识水平。谢华说,自己的成长和提高,关键还是要到实践中去。是在人民解放军这所大学校的实践磨炼中,才使我真正学到了不少东西。

谢华离休后仍然十分关心国家大事。在党的十七大召开的时候,记者通过老乡、好朋友,也是谢华多年的同事周铁村与谢华联系采访时,谢华说:"这几天我正关注着十七大,等十七大结束后来采访吧。"在采访时,他对记者说:"这次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重要会议,不仅党内人士关注,全国各族人民也关注;不仅中国人民关注,世界人民也关注。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往开来,求真务实,开得很成功,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奋进的大会。"他认为,十七大报告进一步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提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对我国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说:"这次十七大选出的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领导班子,全党和全国人民信得过。我们老干部也信得过。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必将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对十七大提出"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谢华感到很高兴,他希望全国人民都尽快富起来。

在我采访的那天下午6时左右,我国将发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他要观看电视现场转播。他说,我们不仅要了解地球上的事情,还要了解月球上的情况。我们的科学家很辛苦,在这方面花点钱很值得。

谢老十分关心家乡江西的情况。前几年他经常回家看看。1997年,他回到老家参加了于都长征大桥通车典礼,并亲手剪彩。他还和其他一些老红军战士一起,倡导建立"中国红军长征纪念园"。谢老说:"解放以后,江西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以前想都没有想到的事情,如高速公路、飞机场、手机等等,现在老家都出现了。"谢老的姐姐90多岁了,很健康,现在在老家安享晚年。老家还有一个妹妹和一大群侄儿侄女。谢老说:"我很想念他们和乡亲们,很想回家看看,但年纪大了,力不从心,回去不太容易了。"

平凡而又伟大的袁隆平爷爷 篇4

这世界上有这样一批人,他们是时代先锋,是国家的脊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魂,也是每一个青少年的人生榜样。他们平凡而普通,但是,却有着崇高的人格和伟大的胸襟。他们分别是袁隆平、罗阳、龚全珍、黄大年等人,其中我最敬佩的就属袁隆平了。

你们想知道我为什么会这么敬佩袁隆平爷爷吗?那就让我来说说!袁隆平爷爷是一位科学家,也是一位“魔术师”,他把水稻培育的长穗大粒,让一亩田的水稻产量由200公斤左右变成1000多公斤。他也是一位梦想家,他心怀梦想:让水稻长得跟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期盼和朋友们坐在稻穗下乘凉喝茶。

还记得,我在一本书里阅读到,16岁的袁隆平参加过一次比赛。没有参加过正规训练,没有得到名师指导,他从小学游到中学,游泳成了他的一项特长。在一次游泳比赛中,好奇的袁隆平,只是想玩玩。谁知道怎么一玩就得了两个第一名?和湖北省男子自由泳比赛得了第二名的好名次。

袁隆平爷爷,他从小的时候一年级时,老师曾带着全班同学参加一个私人办的园艺场。走进园艺场,小朋友们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哇,这么多果树,果子长的真好……”小朋友们兴奋地叫起来。那时小小的袁隆平听老师说,园艺场里各种水果都是技术人员精心栽培的.,所以果子才会又多又好吃,花儿才会开得特别美。从这时开始,小小的袁隆平就已经立志成为农业技术人员。

刚满19岁,读完高中的袁隆平即将参加升大学的考试,报考哪一所学校呢?父母亲都在为他考虑这个问题。父亲希望他报考南京的重点大学,日后有大出息。可是19岁的袁隆平喜欢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他了解到进农学系的学到培养瓜果技术,心里有了主意。他对父母说,让他考农学院吧!他想考到重庆去上学。后来袁隆平爷爷用自己的一片决心,让自己当上了一名真正的农业技术人员。

平凡中的伟大(演讲) 篇5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平凡中的伟大》。

“最美教师张丽莉”的名字早已传遍全中国,她应当成为影响一代教师的楷模。她在关键时刻舍生忘死救学生的壮举是一种正义冲动,源于平时的情感积累,形成于长年累月的行为习惯。这一壮举感动了她的学生们,感动了广大学生家长,感动了社会,也感动了在座的你和我。随着媒体的介入,一位可敬、可信的优秀青年教师的形象清晰地展现于公众视野。

张丽莉是一位好老师。虽然她很年轻,但走上讲台后很快得到了学生的爱戴、同事的认可与家长的尊敬。她的这些好品质、好作风有些是与生俱来,有些则得益于长期以来所受的教育,更多的则来源于她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来源于对于教师职业的追求。她,工作出色,却收入不高,但还是谢绝了改行转业的建议;她,虚心学习,诚信求教,从不懈怠,自备轻便小凳子挤时间去听课,每次听课都有心得体会以资改进教案;不曾做母亲的她,却像对待子女那样,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谁有了进步,都会得到她的鼓励和小礼物;她舍不得自己教过的每个学生群体,耿耿于“从最初的陌生到用心相处”,“期间夹杂的小冲突,穿插的大幸福”。

一个个细节,一个个故事,让我们更深地理解了教师的内涵:作为一个教师,她和中国其他千千万万名教师一样,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默默无闻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恪守自己的职业道德,这就是她的平凡。当然,我们的每一位教师都可能是这样去做的,但反观自己,也许就是看似平凡的言行,我们都做得够吗?

老子说,上善若水;庄子说,大爱无言,大象无形。爱其实是平凡的,也是自然的,她像水一样包容万物,现于无形。这种爱发于本性,养于后天。你只有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敬畏生命、敬畏真理、敬畏职责,这种像水一样的大爱才会充涌你的心间,才会自然的流露,才会在像张丽莉老师一样在危机瞬间用自然的行为碰撞出大爱的生命之花,成就了让世人敬仰、震撼的伟大。

亲爱的同志们,新的时代、新的教育理念为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最美教师张丽莉”为我们树立了崇高的榜样,让我们立师志,修师德,练师功,追求至美,从平凡开始。

-播种平凡 收获伟大-演讲稿 篇6

大家好!

在这个秋风送爽、丹桂飘香的美好季节,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分享不同行业不同工作岗位上的酸甜苦辣!我是来自教育战线上的一名教师,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题目是《播种平凡,收获伟大》。

“庄稼没了,那只是一茬;学生要是被耽误了,那可是一生啊!我不敢懈怠,只有得到学生的信赖、家长的认可和社会的满意,我才会倍感欣慰,信心十足!”这是前不久,一位市级优秀教师在全县教师暑期学习会上,对所有与会老师说出的一句真诚感悟!一提到教师,可能有人就会在心里说:“教师,哦,再平凡不过了!”是呀,在出手阔绰的大款群体里,看不到教师的身影;在豪华气派的新潮一族中,找不到教师的衣角„„教师,仿佛只是生活的配角而已。

然而,当我们老师面对那一群群天真烂漫的孩子,看着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捧起那一张张绽放笑容的脸颊时,即使我们心中压抑着好多的苦闷和疲倦,此时此刻,也会烟消云散。因为,我们在用爱心谱写着人生,用真情描绘着生活!

我们都知道,自己不是伟人,不会像伟人那样受人景仰;自己不是英雄,不会像英雄那样流芳千古;自己不是名人,更不会像名人那样妇孺皆知„„相比之下,我们教师所做的一切,是那么琐碎,那么普通,那么平凡!早晨,还没有到上班的时间,我们的教师早已来到学校,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下午,当放学的铃声敲响许久之后,我们的教师却无一人走出办公室,就像是对待正常的下课铃声一般,各自忙着自己的工作,批作业的批作业,辅导学生的辅导学生„„加班加点已成家常便饭,头疼脑热从不请

假,父母的病床忠孝难全,儿女的生活无暇过问。其实,我们教师也是普通百姓,也都在为柴、米、油、盐而操心烦恼,也会有难处、会生病、有委屈„„然而在定位自己的人生时,我们加重了事业的砝码,在一次次两难的抉择中,我们都选择了学生„„岗位是平凡的,工作是平凡的,可是付出却是不平凡的。

我们永远记得,在“5·12”地震灾害发生的瞬间,一个个平时默默无闻的老师,没有丝毫的犹豫,没有些许的闪念,毅然把生的希望留给了自己学生——在废墟中,一位年轻的女教师身体断成两截,面部血肉模糊,可她的双手紧紧拥着两个学生,人们怎么掰也掰不开,她紧紧搂住学生的双手,这位老师名叫向倩。在另一处坍塌的教学楼一角,救援的群众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教师跪扑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孩子活着,而“雄鹰已然气绝”。“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这是多美的歌词呀!多才多艺、最爱唱歌的张米亚老师就是这样,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心中却惟独没有他自己!我们永远牢记,在“5·12”大地震中离我们远去的谭千秋、向倩、向利、苟小超、汤红、张米亚等一大批英雄教师,他们的光辉形象将永远定格在人们心中,他们的英雄事迹将永远激励我们扬帆奋进。因为他们,用平凡的生命向人们诠释了教师的伟大与可敬!

我们忘不了,2009年冬天——那个迎接省政府对我们武功教育强县工作进行复查验收的日子,全县教师披星戴月,废寝忘食,上下一心,努力拼搏,受到了省政府教育督导团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赞誉;我们忘不了,2010年的暑期,炎炎烈日,浩浩高温,为了迎接国家八部委来我县

检查为农服务工作,我们教育局的领导和从乡镇选拨的12位讲解员老师,放弃了自己的法定假日,放弃了与家人团聚,在为期10天的时间内进行了封闭式训练,将长达20几页的讲解内容烂记于心,运用自如,展现了我们教师“敢打胜仗,能打胜仗”的精神风貌;我们更忘不了,2010年8月23日,为了提高专业水平、做好人民满意的教师,全县教师更是不顾路途遥远,不顾倾盆大雨,纷纷赶往指定地点去参加“阳光师训”培训活动。

纵然两袖清风,纵然一身粉末,纵然清贫如水,纵然浮华散尽,我们教师依然会像新生的太阳默默地将光和热奉献给地球万物一样,将我们健康的思想和知识无私地播种在每一位学生心里,为他们生出一双双强劲的翅膀,鼓励他们在人生的长空上自由搏击!

是园丁,就应该用一生呵护你的幼苗;是春蚕,就应该抽尽最后一根丝;是蜡烛,就应该发出最后一片光;是人梯,就要为学生架起人生成功的桥梁!这就是标兵、这就是表率!这就是我们平凡的人民教师!

伟大而又平凡的演讲稿 篇7

335班刘晓倩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学习雷锋精神,平凡创造伟大》。

他,朴实如泥土,平凡似小草,海洋一般博大无私,高山一样令人仰望。他,虽然已经离开,但永远的活在了我们心中。他是谁?他,就是雷锋。一个永远不会被人遗忘的名字,一盏以他的光辉永照后人的明灯。他的精神,已成为时代精神,他的名字,已成为无私奉献的代名词。

那么,到底什么是雷锋精神?周恩来总理曾把它概括为: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我认为,雷锋精神归根结底,就是公而忘私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每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上,那一个个鲜活的模范人物,以他们坚守的执着,无私的奉献和那高贵的灵魂,对我们进行了一次次心灵的洗礼。

从绝壁悬崖小学的支教教师李桂林 陆建芬夫妇到多民族的孤儿妈妈阿里帕·阿里马洪,从为留守儿童办学的女大学生李灵到钢铁工人郭明义,从资助贫困儿童的打工妹刘丽到为救六个孩子而在烈火中永生的王茂华。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传递着雷锋精神的火炬,他们都是无私奉献的典范!他们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雷锋精神,用自己的一生谱写着新时代雷锋的赞歌。

雷锋,他虽然平凡,但他不失伟大,他虽然贫穷,但却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精神财富。我们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希望,有责任将雷锋精神传承下去,我们不要求事迹壮丽,惊天动地,不要求成就辉煌,举世瞩目,只需将平凡的细小之事尽力做好就够了。

其实,雷锋精神就在我们身边。当有同学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其他同学会热心帮助,耐心解答;当有同学生病时,同宿舍的同学会跑先跑后,悉心照料。班里总有一些人,默默地擦黑板,悄悄地扫地,将地上的垃圾捡起,将墙上的黑迹擦掉,为我们摆桌椅,打水。他们所做的点滴小事,温暖我们的心田,他们在平凡的小事中传承着雷锋精神。

正如雷锋所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说得多好,有限的生命,无限的奉献,平凡的伟大,坚守的执着,这就是雷锋精神,一面映照自己灵魂的镜子,一盏永照后人永不熄灭的明灯!

作为新一代的青年,让我们学习雷锋精神,在平凡中创造伟大。让我们传承雷锋精神,共建和谐校园。让雷锋精神,永灿光芒!!

伟大而又严厉的妈妈作文 篇8

她中等身材,稍微有些胖,长着一头乌黑浓密的头发,一对招风耳,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会说话,高挺的鼻子上架着一副眼镜,这是谁呢?她就是我的`妈妈。

人们都说母亲是最伟大的人,我的妈妈也不例外。有一天下大雨了,妈妈到学校接我。妈妈带了一把伞,为了不让我淋湿,她把伞打在我的头顶上,可她却被大雨淋成了“落汤鸡”。尽管这样,妈妈也一点都不在意,还把她的外套脱下来,披在我的身上。我非常的感动,虽然风雨无情,但是妈妈给我那无私的爱,让我感受到了满满的温暖。等我们回到家后,妈妈有气无力地躺在沙发上,我不忍心看到妈妈这样,便去问了一句:“妈妈,您没事吧?”“我没事。陈洋,你赶快去写作业。不会的题过一会来问我。”我不禁感叹妈妈的爱真是伟大。

有时,妈妈也很严厉。记得有一次我的数学考了83分,满试卷上都是鲜红的错号。回到家,妈妈生气地看着我这张试卷,说:“你看看这都是什么呀?平时,我是怎么教你的!”虽然妈妈很生气,但是她还是认真地给我讲解错题。我知道妈妈的严厉是为我好。

伟大而又平凡的演讲稿 篇9

安妮是个父母双亡的女孩,她长了一头少见的红发,脸上还有密密麻麻的雀斑。十一岁时被人领养前反复在几个家庭做劳工,生活极其艰苦,但她并没有怨天尤人,自怜自抑。反而在困苦的成长环境中逐渐学会了看顾别人,照顾自己,而且保持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喜欢幻想,热爱大自然。就是这样,小孤女安妮渐渐长成了漂亮、自信的小女孩。

故事写美,令人心痛却打动人心,那不是生硬的名词,而是反映了人物的美好品质;故事写爱,无微不至的爱,表现了人最独特的情感;故事写难,令人难以接受,可是在这一切困难的背后,安妮却怀着一颗坚定的决心......

安妮经过几番磨难,勇敢的向前冲去。这个只有十几岁的孩子,在艰难困苦的生活中逐渐成长,明白了许多道理。她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最终成功了!

幸福与快乐是经历了多少痛苦才换来的。

平凡而又高大的人作文700字 篇10

说到教师,你就不得不提一提我的班主任:林老师。黑色边框眼镜掩盖住了那双时而严肃,时而慈爱,时而愤怒的眼睛。白色的衬衫、黑色的长裤和皮鞋,加上那不时吐出金言玉语的嘴巴,一看就是博学多才的文豪气质,有一种教师的特别风范。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六年级了,我们也已经长大了,却依旧吵吵闹闹不听指挥,导致林老师在这学期对我们更加严厉了。严是爱,纵是害!我想,目前只有对我们这些孩子严格,才能镇得住这未长大的孩子。林老师一改五年级时的作风,谁吵闹、打架就来个五十、一百、二百个的深蹲,过后再慢慢讲道理给我们听。曾经许多叽叽喳喳的小鸟,牛气冲天的斗牛渐渐都成为了一只只小绵羊。在严格的管理制度下,我们班进步不少,现在大家都不像以前那样了,这就是严格的好处。

再说林老师尽职尽责,据目击者罗某某报道:林老师每天晚上在办公室都是最后一个离开的。这使我感到惭愧,就像林老师说的那样:他上课要管我们、下课要管我们、集会要管我们、跑步也要管我们,现在连路队和上洗手间都要管我们。难道我们的一切纪律都要林老师亲自督促才能做好吗?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老师就像每一个人的父亲一样,严厉却又对每个人的责任心与对工作的热爱,还能做到许多父亲做不到的东西:传播知识、点亮人生、指引学生走向正道和成功。总的来说,老师对我们的意义:亦父亦师。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祖国的花朵涤荡灵魂,塑造未来。林老师就像百变金刚,时而变成潜水艇带大家遨游知识海洋;时而变成百科全书,古今中外无所不知;时而变成蝴蝶,传播正义的花粉;时而变成风,吹起蒲公英般的知识种子;时而变成书籍,使我们了解更多知识……有很多的东西都是老师带给我们的:知识、智慧、道德、思想、鼓励、拼搏、坚持、自信、成功。可以说林老师为了祖国的未来,可谓尽心尽力。

平凡的伟大 篇11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平凡的世界》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划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从孙少平,到孙少安;以及田晓霞,田润叶;少平的师傅以及师娘,少安的山西老婆。还有那个山村里面所有的人际关系,世故的,淳朴的,农村特有的风情和地域色彩。里面包容了路遥太多的写作功底和技巧。他对农村的热爱,对中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赞扬,都在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显现。他崇尚艰苦奋斗,坚信承受苦难是成功的必然。他不忘记歌颂中国农民那一颗质朴的心,敢于拼搏,敢于吃苦的精神。不忽视属于农民的那种特有的爱情传达方式,以及由于文化差距而引起内在素养不同而造成的爱情悲剧。作者用黄土高原上几千几万座村落中的一座,从一个个普通人物平凡的人生旅程折射出整个中国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

可以肯定的说,少平是整个故事的主线,通过他的成长和成熟的经历,展现给大家面前的是那个时代整整一代人对生活的憧憬与无奈。他受过了高中教育,他经过自学可达到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探讨的程度。作者赋予了这个人物各种优良的品质,包括并不好高骛远。贫穷曾让许多有理想的人们意志消亡,可对逆境中人们的自卑与懦弱,我们没有理由去嘲笑它,相反我们要用另外一种眼光去学会欣赏。那种战胜困难,摆脱束缚,重树信心的渴望中所表现出自卑里的坚强正是借着孙少平体现了出来。尽管生活充满了苦难、残酷和卑微,但我们仍要奋斗。面对苦难人们无非是三类态度:有的人会屈服于命运,有的人会坚强地斗争,但是更多的是努力战胜一些,但又因为退缩而屈服一些,这样进进退退地过完一生。本书的孙家两弟兄则属于努力抗争命运的那一类。与少安相比,少平将这种韧劲发挥的更加淋漓尽致。他的经历让我不得不想起了不倒翁,想起了弹簧,不管你怎么推他,怎么压迫他,都不能真正的打败他,大大小小的挫折之后,我们看到的是一如既往地奋斗着的少平。

书中也穿插了各种交错复杂的爱情故事:少安的淳朴的农村爱情;少平的浪漫爱情;田润叶的曲折爱情;金波的草原恋歌爱情;田润生的超凡脱俗的爱情„„最让我感动的是润叶和李向前的感人肺腑的爱情经历:阴差阳错润叶和她不爱的李向前完了婚,婚后关系不和,两地

分居,但当李向前因得不到润叶的爱而酗酒出车祸锯掉一条腿时,润叶再也不能无动于衷了,她毅然负起了妻子的责任,去医院侍奉他,照顾他,他们的爱情从这开始开花结果了.这是一种伟大高尚的爱情,李向前虽然失去了一条腿,但他终于得到了真爱,我们怎能不为之感动和钦佩呢?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则令人惋惜:那么好一个姑娘,受过良好教育,活泼,勇于追求,热爱生活,爱着孙少平。却最终生命赋予她只有那么短短的二十几年。晓霞的牺牲,生生地把少平生命中的阳光带走了,少平的悲痛与彷徨让我潸然泪下,田小霞是少平的一个梦,破碎但深情、酣畅却桎跛的梦。她的牺牲,让我认识到这就是生活的残酷。另一方面,由于家庭环境的制约,少安的爱人,注定是甘于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踏踏实实无怨的,学识多寡已非必要,耐劳勤快确是根本。所以润叶,那个勇敢而又脆弱的女孩最美好的爱情只能因为少安的抉择而灰飞烟灭,留下的只有曾经的付出,曾经的美好回忆,但终究总是一段宝贵的财富,总是她心灵难得的一段慰籍和甜蜜。但无论如何,润叶最终是臣服在世俗的压力下了,虽然有些许的愤恨和睚眦必报的态势,也曾洁身自好过一段日子,偏偏她碰到的是和她一样固执的李向前,正是因为他们的固执,他们的结局只能那样。掩卷深思书中人物的不忽视属于农民的那种特有的爱情传达方式,以及由于文化差距而引起内在素养不同是造成的爱情悲剧的根本原因。

生活本身就是无数庸常琐事堆砌而成,所以,世界本身就是平凡的世界。大起大落,大喜大悲,铭心的爱,刻骨的恨,这样跌宕起伏的人生只属于少数人,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才是我们平凡的生活。但是,这种平凡并不平庸,《平凡的世界》正白纸黑字的向我们展现除平凡中透出的伟大!它告诉人们这样一个真谛:人,无论在什么位置,无论多么贫寒,只要一颗火热的心在,只要能热爱生活,上帝对他就是平等的。只有作一名劳动者,不把不幸当作负担,才能去做生活的主人,用自己真诚的心去体验,毕竟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一九七五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西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林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不会在留存,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眼看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没有到来。”尽管时光荏苒,但现在的黄土高原的外貌依然如故,这里仍是一个平凡的世界,一如路遥所讲述的那样:情满人间。纵观《平凡的世界》全书,字里行间流淌的全是浓浓的爱意,对土地、对父老乡亲的深厚情意,有亲情、友情、爱情。少安与润叶的爱情,少平与晓

霞的爱情,润生与红梅的爱情,少平与金秀的爱情,润叶与福堂的亲情,晓霞与福军的亲情,李向前与李登之的亲情,少平与金波的友情,少平与师傅的友情,润叶与晓霞的友情„„《平凡的世界》中使用最频繁的一个词语是:亲爱的。亲爱的大地,亲爱的双水村,亲爱的父亲,亲爱的弟弟,亲爱的朋友,„„总之,所有人世间的真情都在这里一一的展现。

路遥写《平凡的世界》是出于对美好人性的热爱与关切。他在书的后记中说:“我感谢我所生活的这个充满戏剧性的时代,也感谢与我生活在这同一时代的人们······将自己的心灵和人世间无数的心灵沟通······所有人的生命历程,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都是小小的段落。因此,每一代人都有自己命中注定的遗憾,遗憾,深深的遗憾。唯一能自慰的是,我们曾真情而充满激情的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过,竭尽全力的劳动过,并不计代价的把自己的血汗献给了不死的人类之树。”书中的人,虽然平凡,但都懂得为别人付出,懂得奋斗------无论是为自己,为家庭还是为爱情------我相信他们身上闪烁着的人性之美,永远不会被滚滚的历史长河所湮没,而会一代代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流淌,流淌不息!

伟大的平凡 篇12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水的澎湃,是诗人以大学的眼光观赏它。这令人震撼的诗句,表现出水的气势磅礴的动态美,“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固态的水显示着它的坚毅与刚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抒发的是伟人内心的豪情壮志,“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表现的则是水的大所了。

换一种创造的眼光看它,瓦特惊奇于那将壶盖顶起的无形水汽,于是发明了蒸气机,蒸汽时代来临了,人类文明又向前跨出了一大步,水力发电机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人们充分利用它能造福人类。

水是平凡的,但换一种哲学的眼光看它,它是一种精神力量,滴水穿石表现了它坚忍不拔的毅力,水往低处流体现了它谦逊的性格。水的无声透明表现了它内心的纯洁与高尚。

用不同的眼光从不同角度去品味水,你会发现水是伟大的,它是生命的载体,它是人类的母亲。“逝者如斯山,不舍昼夜”这是圣人用哲学的眼光欣赏水而感悟出亘古不变的道理,“澹澹兮若流水”揭开了伯牙与子期真挚友谊的序幕,二人把对水的内涵的理解融于音乐才有了高山流水的绝唱,有了摔琴谢知音的感人之举。

上一篇:尊师爱生主题教育下一篇:7-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