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村务公开完善的档案资料

2024-12-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24村务公开完善的档案资料(精选8篇)

2024村务公开完善的档案资料 篇1

潮河

殷洪勇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中办发【2004】17号)明确指出: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实行村务公开,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是完善村民自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是顺利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为了把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制度,扎实推进村务公开工作,增强推进村务公开的自觉性和紧迫感,真正把这一关系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从《意见》出台至今,时间已经过去了6年之久,全国各地也在村务公开的内容、方式上作出了一定探索,形成了一些有效方法。但是,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村务公开在推行过程中遭遇的现实困难:

一是敷衍应付,公开不规范。目前,村务公开虽然在镇、村两级得到普遍推行,但与公开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来衡量,仍存在不够规范完备的地方:如公开时间不及时,对一些需要公开的

事项不按规定时间要求公开;公开地点不适当,村务公开栏多数设在村址内,不便于群众浏览,特别是公开栏仅设1~2处,更不能适应群众居住较为分散的实际;公开内容不完整,个别村“犹抱琵琶半遮面”,只公开一些不痛不痒的内容,而对群众意见大的“热点”问题遮遮掩掩,不愿公开甚至不公开、半公开、假公开,避重就轻;公开程序不严谨,公开中的有关事项主要由村干部唱“独角戏”,民主理财、议事和村民代表组织的作用没有很好发挥。

二是疏于监督,机制不完善。一方面,目前农村一些基层组织没有一套完善的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村务公开监督组”为主体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即使建立了这一机制,也没有很好发挥作用,形同虚设。另一方面,村务公开缺乏必要的制度保证,一些与之相关的制度——尤其是法律法规不够配套完善,该建立的没有建立,该落实的没有落实,加之考核与奖罚也不完全到位,影响了村务公开的质量和效果。

三是多头管理,渠道不顺畅。围绕农村村务公开工作,各职能部门作了大量工作,但也出现了多头管理、九龙治水的问题。比如关于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和村务公开工作,有组织部、民政局、农经局、纪委等多家单位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抓工作,职能相互交叉,有时使得基层无所适从,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四是忽视反馈,效果不明显。对有些事项的公开,只重公开前的形式,而轻公开后的结果,有公开无落实,很少认真考虑公

开后如何搜集群众的反馈意见,认为公开后就万事大吉。尤其是个别村对干部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以及举报的事项不能正确对待,该正面答复解释的不答复解释,该及时整改解决的不整改解决,导致群众集体上访或越级上访,引发事态,激发矛盾。

那么,如何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机制,使农村基层村务公开工作做到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真正促进农村基层民主管理?

首先,优化基层干部队伍。要通过改革农村基层干部队伍“选、育、用、管”机制,促使农村基层干部更新理念,加强自律意识,改变怕暴露问题、怕失权、怕揭短、怕麻烦、怕引发矛盾等心理,真正从干部层面解决村务公开的障碍。

其次,强化民主法制宣传。要通过会议、广播、电视、报纸、网站、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等系列平台,广泛深入地宣传农村基层民主法制知识,使群众了解村务公开的相关制度、程序,打消他们如公开工作能否真的行得通、落得实、有成效,是否会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等担心,唤醒广大群众的参与监督意识。

再次,健全村务公开制度。总结过去几年我镇村务公开的经验,我们认为,在村务公开工作方面要坚持“三必须”、“四围绕”、“五明确”、“六监督”四大原则。

1.三必须:在公开过程中坚持“凡是群众关心的,必须进行公开;凡是群众有疑虑的,必须向群众讲明白;凡是群众想知道的,必须向群众说清楚”原则。

2.四围绕:围绕中心工作加强村务公开;围绕热点问题加强村务公开;围绕“三重一大”加强村务公开;围绕“三资”管理加强村务公开。

3.五明确:明确公开时间,明确公开内容,明确公开形式,明确公开程序,明确责任单位。

2024村务公开完善的档案资料 篇2

一、建立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相适应的档案制度的必要性

在当今世界,作为现代民主理论和基本人权理论发展的一个成果,政府信息公开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公众在行政公开制度乃至于行政程序法律制度建设方面所着力追求的目标。行政公开原则是20 世纪中叶以后迅速发展和推广开的一项行政程序基本原则。它的基本含义是:政府行为除依法应保密的以外,应一律公开进行;行政法规、规章、行政政策以及行政机关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为的标准、条件、程序应依法公布,让相对人依法查阅、复制;有关行政会议、会议决议、决定以及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情况应允许新闻媒体依法采访、报道和评论[1]73。

政府信息公开的法理基础源于公民的知情权。公民知情权是世界人权公约的基本内容,也是人类社会的一项道德原则。很多国家在宪法中明确规定了知情权的问题。当今知情权得以发展有其必然性,首先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没有知情权,民主制度的实现也就失去了基础。其次,知情权是现代政府管理职能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若政府的公共行政活动缺乏透明度,政府与公众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则公众会对政府产生不满。第三,知情权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不断进步的必然结果。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逐渐成为现代社会中个人、组织进行活动的基础,民众对信息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信息化的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程度与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在档案制度中,公民所享有的知情权亦应得以必要且充分的表达,这是我们建立档案制度的一个积极有益的方面。

建立档案制度的意义在于保存有价值的各种信息的历史记录,其根本目的是为国家、政府机构、个人提供相关有益资料,便于查询、记录,这其中公开法律规定范围内的档案资料对于开展有关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建立与政府信息公开相适应的档案制度是必需的。

二、现行档案制度与政府信息公开的不相适应之处

综观我国现行的《档案法》,我们可以发现,这部将近制定于20 年前(根据1996 年7 月5 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的决定》修正了1987 年9 月5 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的《档案法》)的法律和我们所着力推行的以政府信息公开为核心的阳光政府建设存在很大距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了公开的范围、方式、程序等等内容在《档案法》中均无基本的体现,这和“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之间存在矛盾之处。

1.档案的公布范围及公布年限的不确定。《档案法》第19 条规定“: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档案,一般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30 年向社会开放。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类档案向社会开放的期限,可以少于30 年,涉及国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以及其他到期不宜开放的档案向社会开放的期限,可以多于30 年,具体期限由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制订,报国务院批准施行。”在这其中,何谓“涉及国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以及其他到期不宜开放的档案”值得人们深思,尤其是何谓“其他到期不宜开放的档案”其范围实在模糊。这不仅使得“秘密”的范围过于宽泛,而且还将最终确定是否属于“秘密”的自由裁量权赋予了国家保密工作部门,从而使得“秘密”的范围在不确定的前提下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由于对“秘密”的含义比较抽象,标准模糊,导致了很多地方和部门没有及时调整“秘密”范围,影响了相关档案的公开。其次,对公布年限的不确定表述也是影响档案正常公开的一大弊病。“少于30 年”或“多于30 年”的判定标准完全掌握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手中,容易造成权力的滥用。

2.缺乏档案公开的具体程序性规定.程序是保证实体规定得以运行的最佳途径,但是在现行《档案法》中却极为欠缺。《档案法》第19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组织持有合法证明,可以利用已经开放的档案。”第20 条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公民根据经济建设、国防建设、教学科研和其他各项工作的需要,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利用档案馆未开放的档案以及有关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保存的档案。利用未开放档案的办法,由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规定。”这其中如何根据什么步骤、方法、程序“利用档案”却成了一大疑问。相关程序性规定的不足在人民群众实际利用档案的过程中增加了不小的困难,也使得相关不按规定公布档案的情形难以得到责任追究。

3. 缺乏公民对相关档案不予公开的争议解决机制.《档案法》规定了一些不宜公开的档案不得被公众利用的情形,在这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公众不服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所谓“秘密”标准的划定以致不能利用相关档案时,没有一个有关的争议解决机制,比如对有关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复议等的规定,这样如何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呢?

4.缺乏相关的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档案法》有相关“法律责任”的规定,但对于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可能出现的随意不予公开档案的责任欠缺规定,对如何监督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具体行政行为的情形也欠缺规定,这是现行档案制度的一大欠缺。

三、建立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相适应的档案制度

建立与政府信息公开相适应的档案制度最基本的是不能忘记建立档案制度的初衷。档案是“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这一概念的界定使我们明确了档案的范围,也明确了档案的价值和功用。档案制度的建立最终是要服务于人,为人所用,而不是为了“秘密”而“秘密”。认识到档案制度的这一价值,利于我们在信息公开的选择标准上,在档案公开与否的标准上划出横线,既不要使应该保密的档案公开,也不要使应该公开的档案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在当今社会,愈来愈提倡公民知情权的大趋势下,对于行政公权力是否合法、正当行使给予了较大关注,阳光透明政府的构建离不开我们对这一基本公民权利的保障,因此如何做到档案制度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平衡发展是我们完善《档案法》的基本价值取向。

1.在符合政府信息公开原则前提下完善档案制度。档案制度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既有相矛盾的一面,也有相统一的一面,我们应该尝试遵循的一个价值取向是尽量在信息公开的前提下完善档案制度。《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的公开的原则,这也应该成为档案制度公开方面考虑的一个价值判断。若再以守旧的眼光看待发展中的事务,将会对我国档案制度的发展形成巨大的障碍。

2. 档案的公布范围及公布年限应在信息公开的前提下由法律做统一规定。首先应该明确档案的公布范围(事项)应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进行规定,涉及相关内容冲突的,应以法律的规定的为准。在这里应遵循这样一些原则:第一,对公开的内容从范围上应界定清晰,避免抽象和笼统,比如对不宜公开的档案标准的制定还应更加明晰;第二,如何界定不宜公开的范围、标准?这里有一个基本的价值取向就是应保障公民依法获得政府信息和实现知情权,对于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享有的不宜公开的事项范围的自由裁量权应予以必要的限制。《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公开的范围作了基本的规定,在现行《档案法》中如何确定公开的事项范围,应借鉴、吸收相关的原则、精神,认识到传统《档案法》的保守之处。

3.建立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相适应的档案争议解决机制。现行《档案法》规定了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应负的责任,其责任种类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但并没有对因具体行政行为而产生纠纷的救济程序的规定。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33 条第2 款规定了政府信息公开的行政救济机制。这一机制也应当适用于涉及国家档案公布的行政争议事项,必须建立有关的处理和救济机制。首先,应明确救济权利。对于政府将某一信息认定为不宜公开的档案时,应赋予公民提起相关的行政复议,并由法院对该信息的秘密性依据法律进行审查并予以裁决的权利。其次,应完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在相关信息处理中的衔接机制。最后对不予公开事项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尽说明义务。行政公权力的强势地位决定了我们维护公民权益的艰难处境,因此,做好相关的制度衔接是必要的。

4.建立相关的监督机制,完善档案公开的具体程序性规定。历史经验已经证明,权力不受监督和制约,必然导致滥用和腐败。“行政权力的受任者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2]69如前所述,档案公开与否是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手中一项重要的行政权力,对其缺乏监督和制约是档案制度顺利推行的重要障碍,因此针对相关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欠缺的实际情况,我们应着手建立相关法规章制度、法律法规予以完善。同时,要切实认识到程序对于实体规定的重要保障意义,现行《档案法》对这一程序性规定的欠缺已经成为档案制度的一大硬伤,这非常不利于对公民基本权益的保障,也不利于对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具体行政行为责任的追究。因此,应该本着“宜细不宜粗”的原则,完善相关程序性规定,切实保障法治政府的建立。《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信息公开的程序作了较为完善的规定,《档案法》亦应借鉴其相关规定。

总而言之,传统的档案制度在《信息公开条例》颁行后已出现了不相适应的情形,正视这一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在当今世界范围内“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的大趋势下,档案制度的完善,《档案法》的修订已成为一种必需。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了法治国家的建设,在这一历史过程中,档案制度作为微小的一个环节亦应顺应时代潮流,审视原有的保密体制,这是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的最好态度。

摘要:档案制度应当成为信息公开法律制度中的一个特殊制度而存在,并以法律对其适用范围进行明确而严格的限制。在强化政府信息公开的前提下建立与信息公开制度相适应的档案制度是建设我国法治政府、透明政府、服务型政府的必要之处。

完善预算信息公开的对策建议 篇3

【关键词】完善;预算信息公开;对策建议

预算信息公开是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也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改革任务。我们应以新一轮深化财税改革为契机,加快推进预算信息公开工作的进程,扩大预算信息公开范围的深度和广度。新预算法实施以来,要从多个方面入手,设计好路线,积极稳妥地推进预算信息公开工作。

一、完善预算信息公开的法律保障

2014年,新修订的预算法作对预算公开内容、时间、主体等都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使预算公开的规定更具可执行性、可操作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预算公开的权威性,但目前还缺乏对预算信息公开的专门法律。因此,要加强完善立法,提升财政预算公开的法律层次。一是制定出台《政府信息公开法》。在现有《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基础上,可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进一步确立公众对政府信息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建立政府信息公开监督体系,明确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程序等。二是加强法律法规、财政部有关文件规定之间关于预算公开的内容衔接。针对现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关于预算公开内容规定不一致的地方,进一步修订细化;需要保密和不宜公开的内容,也要加以明确规定。三是建立预算公开的司法救济。建议在《预算法》或其他信息公开的法律中增加对预算信息公开的法律责任规定,对预算信息公开主体无正当理由而拒绝公开的行为进行纠正并追究相关责任,督促其积极主动地依法履行信息公开的职责,从而为预算信息公开诉讼的做好准备工作。

二、加强预算信息公开的制度改进

一是改进预算编制。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编制当中,实现全口径预算编制,提升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建立新的政府支出功能分类体系,按照政府的职能和活动设置科目,对现有分类进行整合、细化和完善。合理确定预算编制时间,逐步尝试建立与经济周期相适应、与中长期规划衔接的国家中长期预算框架,增强预算编制的时效性和科学性。二是严格预算执行。严把支出关,控制预算追加,严禁随意调整和变更预算,确保预算“刚性”。严格资金的拨付调度,建立健全贯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加快建立政府财务报告制度。适应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需求,加快构建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全方位披露政府公共部门各个方面、各种类型的财务活动信息,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政府部门的成本费用以及业绩等内容。

三、构建预算信息公开的监督体系

一是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建立独立于行政机关的审计体系,降低行政干预,及时准确披露审计信息,保障预决算信息的真实性。同时,要完善政府审计结果的公开制度,除经过法律程序认定确属国家机密的,均应向公众及时加以公开。二是充分发挥人大对预算的监督作用。通过立法明确各级人大预算委员会的法律地位,增强预算监督权威性,特别是对预算草案的审批程序、审批标准、科目设定等作出明确具体规定。进一步完善预算监督机制,加强日常监督,对发现的一些重大的违反预算拨付原则的行为,及时予以纠正。同时,要明确预算监督的重点,包括预算调整、决算、预算超收收入的监督等。三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及时主动地向社会公开预决算信息,接受社会的广泛监督。公众是政府预算信息公开的权利主体,有权监督政府的行为。可尝试邀请普通群众、民间团体、专家团体、行业代表,以权利所有者和观察员的身份参加人民代表大会,参与到政府预算公开的讨论中。四是推进预算透明度相关配套制度建设,如通过出台相关公众参与预算的管理规则,积极稳妥、逐步扩大参与预算的范围,扩大公众参与渠道、提高公众参与的效率。同时,还需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

四、营造预算公开的良好环境

一是促进政府部门转变观念。切实转变思想观念,使各级政府部门真正理解推进预算公开的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增强预算信息公开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对预算公开工作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二是加强公民权利宣传教育。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民众认识到获悉政府预算信息是公民应享有的基本权利,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到预算信息公开中来。同时,要加强舆论的正面引导,引导民众合法合理行使知情权。三是建立协调合作的工作机制。要进一步明确政府和部门在预算信息公开中作为法人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预算信息公开工作的领导机制、工作机制,加强各预算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减轻财政部门承受的压力。

五、提高预算信息公开的技术手段

一是加强财政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备的预算编制系统、国库运作和信息处理系统、预算执行分析报告系统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系统等,科学合理地确定预算指标,提高预算编制质量。二是统一预算信息公开的形式和口径。将各级政府和部门的预决算统一集中向社会公开,并统一核算口径,就数据内容、核算标准、解释说明等予以规范,便于公众获取信息和进行横纵向比较。三是完善预算信息公开的形式。预算公开的形式要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形象生动的图表、翔实准确的解释来表述,以方便人大代表理解、审议和社会公众了解、监督。在正式的预算报告和预算表格之外,可公布编制说明,用活泼生动、通俗易懂的文字、图表加强注释,做好信息的解读。四是建立预算公开信息的互动回应机制。可通过信件、电话回复、网络平台、在线访谈、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预算公开主题日等多种形式,畅通政府和公众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增强公众参与预算公开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政府部门与社会民众的互动回应能力。

作者简介:

2024村务公开完善的档案资料 篇4

发布时间:2012-08-14 11:37:21 政府信息公开,在2004年国务院发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就被确定为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2008年5月1日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更将这一政策性的制度上升为政府的法定义务、公民的法定权利,这是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一个里程碑。

至今,条例实施三年多,我们欣喜的看到它对于保障公民知情权、促进政府依法行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北京、河南郑州、安徽阜阳、湖南汝城等地政府信息公开案实践的展开,法律规范与社会现实存在较大的反差。公民申请政府信息公开遭到许多冷遇与尴尬,一些地方政府以“信息不存在”、“影响公共利益”、“不属于公开范围”等理由把申请人拒之门外。司法机关也以“无先例可循”、“不属于受案范围”等借口慎吃第一支螃蟹。事实证明,我国以《条例》为主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亟需完善。

一、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重要意义

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政府信息公开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必须及时、准确地公开发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利于推进依法行政进程,促进民主法治建设和民主施政,充分实现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有学者认为,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以及规章授权和委托的组织,在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过程中,通过法定形式和程序,主动或依申请将政府信息向社会公众或特定的个人或组织公开的制度。

政府信息公开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行政约束性。政府信息具有行政性,政府信息公开同样具有行政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公布和实施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和约束,充分体现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行政约束性;

二是权利性。政府信息公开尽管具有行政性,但是,信息公开是以公民获得政府信息的权利为基础的,而不是以行政权力为基础,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有效权利;

三是例外性。并不是所有的政府信息都是可以公开的,实际上,相当一部分政府信息是不可予以公开的。政府所掌握的很多信息是具有“秘密”等级的,这是基于国家安全的需要,也是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

四是载体多样性。政府信息是无形的,它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体现出来,一定的方式实质就是一定的载体的表现形式。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通过查询、阅览、复制。

政府信息公开法律系制度的完善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趋势,而且也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确立,对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建设阳关政府和服务型政府都具有重要意义。确立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价值目标如下。

(一)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政府信息公开是社会主义民主应有之义。政府统治是经由人民民意及授权而来,政府的权力源于人民,是人民的让渡与授予。在我国,现在人民有权要求政府公开其运作过程,及时公布相关信息,以便公众了解行政权力的行使状况,为评价政府行为提供基本信息支持,让公众能充分发表言论,提出意见和建议,以直接影响政府决策,保证政府忠实执行民意。政府迈向“信息公开时代”,向民主、法治迈出扎实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可以说,政府信息公开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法治政府、民主政府、透明政府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高政府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建立行为规范、运作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二)有利于促进公民对政府的信任

政府信息公开能有效消除“民怨”,政府是最主要的信息生产者、控制者、使用者和发布者,政府掌握着主要信息传播渠道并基本垄断信息来源,公民很大程度上只能获得经过过滤和处理的信息。由于信息公开必然触及一些人的利益,所以会遭到一些人的反对或抵制,包括公开地反对和消极怠工式的反对。正是由于信息公开不够,公民不知情就会埋怨政府损坏他们的利益,在对政府不信任,只有让民众知情才能消除他们的“怨气”。

绝大多数地方政府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还处于政策层面,信息公开程度不高,信息公开的随意性大,缺乏连续性,走形式主义问题比较严重。信息公开多以行政权力为主导,而不是以信息权利需求为主导,想公开什么就公开什么,想啥时候公开就啥时公开,行政部门掌握信息公开主动权,广大人民群众只是政务信息公开的被动接受者。对于一些深度信息,或群众关心的信息公开,这也有利于促进公民的切身利益得到维护,加强公民对政府的信任。

(三)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制约权力的滥用,尤其反腐倡廉。如果把政府权力的行使由个别人、少数人知情变为多数人知情,就能规范行政行为,把腐败案件的发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唯此才能真正做到胡锦涛总书记所强调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改善人民和政府的关系,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良好、稳定的内部环境。在信息时代,信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府信息公开是政府公信力的保障,关系到人们群众对政府的信赖程度,也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政府信息公开可以更好的应对突发事件。比如,“5.12”汶川大地震中,政府信息的及时发布,缓解了人们的恐惧,消除了各种谣言,引导着正确的舆论导向,使得大灾没有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凝聚社会力量团结一致,共度难关。从这一意义上来讲,政府信息公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助推器”。

二、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有了一定的发展,正在向开放的政府转变,但不可否认的是,从总体上来看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还存在很多问题,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如下:

(一)效力等级较低,无法成为信息公开的基准法律规范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立法体系,是以条例为专门立法,以《保守国家秘密法》(以下简称《保密法》)、《档案法》、《统计法》、《安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的有关规定为补充的体系。从立法效力角度分析,作为专门规制政府信息公开的立法的条例,仅是一部行政法规,与配套的法律所规定内容相矛盾时,不能发挥政府信息公开基准法律规范的作用。再者,作为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条例可以保证国务院有效地约束下级部门和政府,规制主体范围仅涉及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以及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未能包括在内,无法对审判公开、检务公开等加以限制。因此,条例不能规制所有国家机关的信息公开行为,信息公开方面的规制作用大打折扣,只能作为过渡性的法规。

(二)《保密法》等配套法律规定,限制了政府信息的公开

条例建立了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机制,规定行政机关在公开政府信息前,应当按照《保密法》及其他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审查,但是1988年制定的《保密法》为核心的我国保密制度体系,为国家秘密的确定过于广泛,若按照其审查政府信息可能导致无事不秘密。当然,除了条例提到的《保密法》外,还有《档案法》、《国家安全法》、《军事设施保护法》等均是涉及到保密工作的法律法规。由于,制定时间较早,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保密有余,公开不够的问题。政府信息公开原则和保密原则之间关系不够协调,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与世界各国政务公开理念是一致的,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照的是,我国现行保密法和档案法规定的原则是“以不公开为原则,以公开为特例”。这就极大地限制了民众对政府信息的获得。

(三)豁免公开信息规范缺失,无法精准确定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

政府豁免公开的信息除了国家秘密之外,还有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国家秘密有《保密法》专门加以界定,而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目前却没有专门的法律规范加以界定,对商业秘密的规定仅散见于《反不正当竞争法》、《刑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合同法》、《劳动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中,我国也没有指定一部统一的隐私权保护法或个人信息保护法,没有明确界定个人隐私的具体内涵,行政机关在信息公开实践中往往难以判断个人隐私的范围,申请人的知情权或者第三人的隐私权由此而无法得到切实的保障。同时,行政机关亦有可能以涉及他人个人隐私而作为借口而拒绝履行政府信息公开的义务,使得个人隐私这个未能明确的法律概念成为行政机关堂而皇之规避义务的借口,对此政府的可操作性过大,从而造成有些政府部门常常以此项规定为由拒绝公开某项本应被公众所知的政府信息,同时这也阻碍了精准确定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

(四)信息公开程序不具体,阻碍公众对政府信息的切实获得

行政程序是指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所应当遵循的方式、步骤、时限和顺序。在现代法治国家,民主需要法治的规范和保障。因此,法律对公众参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加以规范是必要的,特别是相应而具体的法律程序制度是非常有必要建立的。否则,公众参与就难以有序、有效地进行。至少应在下述方面加强对公众参与政府信息公开的规范和保障:1.凡是相应法律、法规、规章所调整的事务具有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都应明确规定公众参与的范围、参与的途径和参与方式。2.通过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规定公众参与的程序、方法,以保障公众参与的有效性与公正性。

而我国《行政程序法》的缺位,也为政府信息公开带来了一些缺憾,只有零星的行政程序散见于行政法律法规中。国外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程序性规定较为严密,主要有公民申请公开的程序、行政会议公开的程序,同时明确规定公众在其获取公共信息的权利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行政和司法的途径来获得救济。在我国,即便是在有关于政府信息公开零散规定的法律中也鲜有信息公开的程序性规定,并且《条例》中行政程序过于粗犷,容易流于形式,同时在公民无法正常获取信息时也没有任何救济手段和途径,程序上的保障极其匮乏,而阻碍公众政府信息的获取。

(五)救济规则不完善,限制了公民知情权的实现

有权利就有救济。如果没有相应的司法救济作最终保障,个别行政机关肆意限制或剥夺行政相对人依法获得政府信息权利的行为就得不到纠正和遏制,公民也不能真正享受知情权。要使政府信息公开从纸面走向地面,从自律走向他律,必须依靠外部监督,特别是依靠行政诉讼来实现。

首先,条例将信息公开的主体扩大到行政主体之外的与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然而公共企事业单位若不履行公开信息的义务时,公民选择何种方式救济自己的权利就面临两难处境:若提起行政诉讼,公共企事业单位不具有行政诉讼被告的资格;若提起民事诉讼,公众就要承担谁主张谁举证的责任,对公众十分不利。其次,何种诉讼救济方式确定之后,仍然面临着审判能否公开的问题。最后,涉及行政机关应主动向社会公开而未向社会公开的信息公开案件,公众能否提起公益诉讼,我国相关诉讼法律尚未明确规定。

三、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不完善的原因

(一)政府部门的信息公开意识淡薄

姜明安教授曾指出,“政府信息公开至少要突破两个壁垒,一个是观念,一个是技术。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和运作,思想观念的障碍是最难突破,但有必须突破。”目前,官本位、特权思想依旧根深蒂固,民主法制观念淡薄,一些公务人员缺乏政府信息公开的责任意识,漠视公众的知情权,甚至把老百姓看成时政府的对立面。也有一些部门及其公务人员利用自身的特权地位对掌握的信息进行寻租,追求利益最大化,从而使我国政府信息公开难以真正步入正轨。理念是行为的先导,观念是制约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瓶颈,可以说,建立全面的信息公开制度首先应是一种观念上的改革。

(二)法律体系不健全

在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措施往往被视为一种政府办事制度,被看做是政府的一种职能,而不是一项义务,我国宪法和法律都没有对公民的知情权—政府信息公开的法理基础进行明确规定,至今没有一部适合我国国情的比较完善的政府信息公开法,也没有形成并实行全国统一的政务公开制度,这导致了政府信息公开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信息公开难以落到实处。虽然《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出台,有力地推进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化的进程。但是,公开条例只是行政法规,我们缺少一部统一的政府信息公开法,行政机关信息公开活动基本上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所以,政府信息公开不能仅仅是地方性的政府规章,应该尽快制定出一部全国性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

(三)制度构造不够完善

政府信息公开缺乏缜密的制度设计,导致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政府信息公开与否、如何公开、公开的措施是否到位等完全依靠行政机关的内部自觉和自我约束来实施,缺少外部的监督和审查机制的制约。对政府信息公开的保障更是极为匮乏,特别是政府机关如果拒绝提供信息,信息申请人没有获得相应的救济手段和救济途径。就举报这条救济途径来说,受理救济的职能部门是“信息公开办”但它同时享有组织信息公开的“执行”之权,集执行权和监督权于一身,求助于既是当事人,又是法官的信息公开办,其救济价值可想而知。

(四)缺少具体的保障措施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可以向上级行政机关、监察机关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举报,收到举报的机关应当予以调查处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对于一般公众来说,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的程序较为陌生,时间经济成本可能都难以接受,所以这一规定相对来说对行政机关具有约束作用,但对普通公众来说操作性略微欠缺。

对行政机关的应当受到处分或者追究责任的情形缺少对“政府公布的信息不属实”的约束和制裁,对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责任追究过于粗疏。

四、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对策 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条例》的实施无疑是此项工程的良好开端,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实践绩效尚不尽人意,依法促进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尚有很长的路要走,面对实践中的困境,在考虑制度方面的因素,同时充分发挥《条例》的“倒逼”作用,推动相关领域的改革,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使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成为一个有效协调的体系。

(一)提高立法位阶,逐步拓展信息公开主体

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主要是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两类主体,此外,教育、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环保、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公共交通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也制获取大量的社会公共信息,也负有信息公开的义务。

按照立法权限,行政法规不能给人大、法院、检察院设立公开信息的义务,实践中,地方各级人大、法院、检察院以及社区、村镇、企业等都在进行审判公开、检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甚至于校务公开和医务公开,这表明信息公开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然条例作为一个法规不能对这些方面的公开加以限制,而且在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相冲突时无法自动解决。着眼国家民主化进程的长远目标,经过逐步积累经验,在条件具备时,应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实时制定国家机关信息公开法,不仅国家行政机关,基层行政机关应受到该法调整,党委、人大、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在内的其他国家机关,其信息公开行为也应受到该法的调整。

(二)细化《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信息公开的例外范围

目前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主要是针对政府主动公开的范围以及依照公民申请公开的信息范围做了列举性规定。并且《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行政机关在公开政府信息前,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审查。”此处以“国家有关规定”作为限制政府信息公开的一项审查标准,存在着致使政府信息免除公开的范围无限扩大的危险。而且,政府信息及其繁多并处于不断变化当中。仅以正面列举的方式确定政府应当公开的信息,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的极其有限性。

因此,建议借鉴国外一些政府信息公开的立法中的例外规则,即确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理念,并将其作为《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原则性规范。根据该原则,细化《条例》第八条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例外情形,一一分项列出,规定所列例外情形之外的政府信息,均属于被公众所知的信息范围。对例外情形的详尽论述,有助于《条例》的实际操作,避免行政机关滥用自由裁量权,改变以往只以公开的信息是否对自己有利为考量标准来任意扩大免除公开的范围。

(三)理顺政府信息公开原则与保密原则的关系

行政机关在公开政府信息前,应当依照保守国家秘密法和其他法律法规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在进行审查,是否可以公开,应当经相关部门确定。而我国现行保密法和档案法规定的原则是“以不公开为原则,以公开为特例”。

因此针对《保密法》、《公务员法》等法律对国家秘密的规定存在分类标准模糊,范围过于宽泛等问题,建议明确界定国家秘密的范围,对保密事项进行科学分类,以具体而明确的列举式立法加以规范。同时,对工作秘密的范围也以明确的列举式立法加以规定。对不列入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秘密,可以明确规定其范围:例如,与公众无关的机关内部人事规则或事务;行政机关决策过程中,机关之间或者机关内部在研、建议、讨论或者审议,一旦公开会影响决策过程或造成公众混乱的信息:与刑事执法有关,公开后会影响犯罪侦查、公诉、审判与执行刑罚,或者影响被告人公平受审判权利的信息;在特定情况下为执法目的而收集的信息等。

(四)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与协调

根据前述的分析,随着《政府信息公开法》的颁布实施,《保密法》、《档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需尽快修改完善。对《保密法》的修改,除对国家秘密、工作秘密的范围作出明确、科学的界定以外,还应重点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完善《保密法》的立法指导思想,从政府信息公开原则出发,明确树立“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立法指导思想。其次,重新界定定密主体,规范定密程序。把国家秘密的定密主体界定为各级保密部门和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建立定密责任制,做到依法行使定密权。另外,可以考虑在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设立保密委员会,由保密委员会依法裁决哪些事项属于国家秘密的范畴。再次,建立强制解密制度,产生国家秘密信息的单位在确定密级的同时,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规定保密期限和解密日期,强制性规定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强制解密。审查后认为不需要在保密的即予解密。对有长于一般保密期限的特殊保密期限,限定最高年限,届时解密。另外,针对只定密不解密的情况,法律应明确规定解密的权限和程序。允许对定密解密有异议的个人和组织向有关机关提起诉讼。同时,对不按时解密的单位和个人,追究其必要的法律责任。

(五)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机制,建立切实可行的救济制度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中的救济,是指当申请人认为其知情权或第三人认为其隐私权或商业秘密受到侵犯时,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提出申诉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所体现的是没有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的思想,使申请人与第三人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知情权和其他权利。

特别是在政府信息公开中,要确立信赖利益保护原则,信赖利益保护原则即“基于维护法律秩序的安定性和保护社会成员正当利益的考虑,当社会成员对行政过程中某些因素的不便形成合理信赖,并且这种信赖值得保护时,行政主体不得变动上述因素或在变动上述因素后必须合理补偿社会成员的信赖损失。”目前,在政府信息公开的过程中,迫切需要信赖利益保护原则的支持。由于信息发布的主体是政府,一般情况下公众会自然地对其产生信任感,但是一旦出现政府公布的信息不真实,不准确,对公众的信赖利益必定造成极大的伤害,也会破坏社会的稳定性。只有采用信赖利益保护原则,当公民因政府公开的信息产生了值得保护的信赖利益,则允许政府随意变更或收回撤销该文件,而应当对受到伤害且无过错的行政相对人给与相应的补偿。信赖利益保护原则运用与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更有利于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建立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任关系,遏制信息发布中的随意性,实现公众对政府信息形成的稳定期,形成建立公信政府的良好氛围。

我们应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扩大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切实把政府信息公开作为政府施政的一项基本制度来落实,要拓宽群众参与渠道。扩展保障人民群众监督的各种法律法规的制定,健全在言论、新闻、出版、监督等方面的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反腐倡廉作用的法律法规,针对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形成有力的社会性监督机制。在制度设计上,要尽快启动全面的政府信息公开,是政府信息能够为尽可能多的民众所利用,要建立和健全行政监督、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权利监督与权利救济机制。我们应结合我国行政实践,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促进政府信息公开的全面展开,最终实现阳光政府的宏伟目标。

(六)以电子政务为重点强化网络信息服务制度

通过电子政务的建设,可以将政府所有拥的信息资源实现高度共享,实现公共信息资源的价值利用;减少公众的信息查询申请和相应的成本负担:为政府和公众的沟通开辟了新的和更方便的渠道。政府网站被定位为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一方面信息上网后,防止人为的干预,从而保证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另一方面,由于行政审批的程序都是可观的,有利于行政监督,降低了不确定性。此外,通过在互联网上发布政府信息,可以减少公众信息申请的费用,极大地降低了获取政府信息的成本。因此,除了使用传统渠道公开信息外,政府还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的优势,全方位、多途径的实现政府信息的公开。除此之外,我们应继续建臵网络工程设施,为政府上网提供基础环境;建立统一的电子公文交换系统,便于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便于提高行政公文的处理效率;建立便民网点服务站,为公众提供更便捷的服务,特别是为了尽量减少信息服务的不平衡,保障公众随时随地可以获取到政府信息。

结语

实现政府信息公开既可以促进我国电子政务的有效发展,也可以促进政府于公民之间的互动沟通,使政府得到公众广泛的信任和支持。同时公民可以随时随地地参与政府的管理,对国家权力起到最有效的监督作用。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完善,事关整个政府的运作模式的根本转变,牵一发而动全身,各方博弈,过程殊为艰巨。目前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发展,在实践中逐步完善现有的法律制度,完善整个法律制度体系;需要政府工作人员尽快转变思想;还需要公众广泛,积极的参与推进。

参考文献

[1]张微.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完善[J].探求,2010(3):38

[2]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65

[3]孟爱琴.完善我国信息公开制度的政策建议[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6):81

[4]侯登华、张祎慧.试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完善[J].电子政务,2009(6):86

[5]史玉成.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发展与完善[J].法律适用,2009(2):28

[6]莫于川、林鸿朝.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释义[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258

[7]张韬.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9(1):225

[8]陈文.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思考[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8(9):75

[9]韩凤然、郝静.政府信息公开之配套法律制度研究[J].河北法学,2010(3):62

[10]刘恒.政府信息公开制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

[11]韦万祥.我国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现实意义[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12):117

[12]宋文杰.浅析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公共治理为视角[J].经济与法,2010(8):248

[13]谢鹏程.公民的基本权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263

2024村务公开完善的档案资料 篇5

证券市场的信息公开制度是证券法律制度的核心 ,而且能够有效的防范与化解证券市场的风险,保护广大证券投资者的利益。但由于我国的证券法对于信息公开制度的规定过于原则性制度化,所以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一、信息公开制度的含义及必要性

信息公开制度是指发行证券的公司在证券发行与交易诸环节中能够依法公开有关自己发行证券的一切真实信息而建立的一整套制度 .其完整的内容包括公开发行,定期报告公开和重大事件的临时公开。证券市场的信息公开制度是一项与三公原则紧密相连的制度。我国证券法第3条规定:“证券的发行,交易活动,必须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三公原则中,公开是核心,我国证券法也正是在公开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和形成了一整套的信息公开制度。公开的证券信息一方面可以使资金规模小,信息获取途径少的证券投资者防范高速流动的投机资本市场给证券市场带来繁荣场面的同时所隐藏的巨大投资风险。另一方面,也能促使欲借资本市场谋求快速发展的上市公司迅速得到融资。

二、我国证券市场的信息公开制度的现状分析与问题透析

近几年来 ,我国证券市场的信息公开方面违法行为相当严重。从琼民源到红光,自银广夏到郑百文,以至于华纺股份上市第二天就发布公告承认公司上市时公布的信息虚假。就连一直在二级市场上相当活跃和强势的`新疆啤酒花近期也被死死砸在跌停板上,原因就是涉及10亿元的地下担保却一直没有任何的信息披露。根据我国台湾地区证监部门及政权交易所上市公司申报子公司资料及查访显示:-4月异常上市的公司约有50家,其中6成的公司有挪用公司资产,利益输送或虚伪不实的情况①。证券市场的信用危机像传染病一样迅速扩散开来。这不禁使我们想问中国证券市场你怎么了?

(一)被忽视的信息公开

我国证券法第 10条规定:“公开发行的证券,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并依法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或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核准或审批,未经依法核准或审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社会公开发行证券。”法律明确规定了我国目前证券的发行与上市采取审批制。而主管部门在对发行和上市的主体资信及经营状况进行评估时往往不以时常市场需求为指南,同时对于上市公司自身来说又怠于履行公开义务的要求。长此以来,主管部门依据政府的偏好暗箱操作使得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面临融资困境,而那些经营能力较差的国有企业为了争取稀缺的上市资源而进行违规包装的又比比皆是。由此可见,证券上市采取单一政府审批制已无法适应高度灵活的证券市场,反而给层层官卡“的腐败提供了滋生的温床。

(二)欺诈的公开信息

上市公司的信息公开包含 :发行公开与持续公开两方面的内容。其体现形式主要有招股说明书,上市报告书,定期报告书,重大事件的临时报告,公司收购报告书等各种形式的财务报表。而正是在这些财务报表的制作过程中上市公司往往可以采用当期利润增长,而实际消耗并未下降;粗制滥造降低服务质量从而掩盖变相提价;通过交纳资金占用费的方式托管经营;或向关联方面低价购入资产而虚构经营业务,违规提供地下担保等各种手段包装上市圈钱。例如96年红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其股票上市的申报材料中就采取了虚构产品销售,虚增产品库存,和违规帐务处理等手段将19实际亏损1.3亿元,虚报为盈利5400万元,从而骗取上市资格。刚刚上市半年后,在4月公布的报告中既告亏损1.98亿元之巨,引起市场一片哗然。正如19时任美国证监会主席阿瑟,莱维特在一篇题为“数字的游戏”的报告中指出的:“请公司管理者铭记,财务报告数字的真实

乡镇村村务公开资料[范文模版] 篇6

村村务公开基础资料

一、基本情况简介

村位于邻水县东槽,距邻水县城 公里,离八耳场镇 公里,幅员面积 亩,耕地面积 亩,其中水田 亩,旱地 亩,林地 亩。通村公路 公里,便民路 公里。

全村辖 个村民小组,户,人,劳动力 人,其中,外出务工 人。

主要种植水稻、玉米、油菜等粮经作物,其中,水稻 亩、玉米 亩,油菜 亩。有线电视入户率 %,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使用率 %,自来水入户率达到 %,已建沼气池 口。

现有村小 所,村级组织活动场所 处(年 月建设),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 个(年 月建设),农家书屋 个(年 月建设),村级卫生室 个。

二、村委会班子成员名单 村 主 任: 村 文 书: 村委委员:

电话: 电话: 电话: 电话:

三、村民代表名单(在姓名后注明原组别)1联社:

—1—

2联社:

3联社:

4联社:

5联社:

6联社:

四、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名单组长:

成员:

五、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名单组长:

成员:

—2—

电话: 电话: 电话: 电话: 电话:

2024村务公开完善的档案资料 篇7

一、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

(一) 《环境影响评价法》中有关信息公开的规定不完善

首先, 政府和企业作为掌握环境信息的主体, 其信息是否公开以及如何公开对整个过程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 纵观《环境影响评价法》, 我们并不能找到有关环境信息公开主体这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其次, 有关于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时间《环境影响环评法》也没有明确指出在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中哪一环节上进行。最后, 在信息公开后续的意见反馈和公众参与方面, 《环境影响评价法》在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意见的措辞规定上, 通常是“应当”而非“必须”, “考虑和说明”而非“研究并有针对性地反映”, 而且也未明确规定公众意见加以反馈、在公众意见的基础上修正环境影响报告并加以公布的义务。

(二) 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途径不健全

政府是掌握大量环境信息的主体, 在环境信息公开的方式上我国政府多是采用主动公开的方式。这种公开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信息公开的自主性, 但同时也会发生政府官员对于信息披露内容的主观取舍, 存在“选择性公开”的问题。另外在信息披露途径的选择上, 多是采取在政府公报上发布信息的方式, 还欠缺其他辅助性的信息公开途径。

(三) 监督机制不完善

1. 法律机制的不健全。

我国在《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中, 没有对政府责任、公众诉权做出明确的规定, 忽略了对环境影响评价决策者政府在信息公开方面的监督作用。

2. 民众维权意识不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 环境污染、环境侵害案件不断攀升, 尽管公民也知道这些环境事件侵害了自己的权益, 但往往把这种责任归于政府身上, 政府在作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后, 公民不能主动有意识的要求政府作出公开, 而是习惯性的在政府作出行政决策后事后了解政府决策, 从而不能很好的在报告书中反映自己的观点、立场, 致使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脱离群众。

3.

环保组织在监督方面的作用没有充分的发挥, 只是停留在组织进行环境保护的初级层面, 没有形成监督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有利力量。

二、我国环评信息公开制度法律完善建议

(一) 完善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

1. 在信息公开后续的意见反馈和公众参与上, “应当”听取公众的意见, 在此基础上做出政府决策。

2. 在法律效力方面, 《环境影响评价法》应当避免出现“走形式”的现象。在这方面可以通过加大惩罚力度, 惩罚的主体包括建设单位或政府有关部门。在问责机制上, 对于政府官员还应当完善对不履行信息公开职责的问责、对建设项目有关负责人、环评审批机构组织追究法律责任的规定。

(二) 拓宽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渠道

开创多元化的信息公开途径在环评信息公开中起主导作用, 在信息公开的技术方式上, 除了主动公开方式外还应当多采取申请公开的方式。对涉及公众利益的信息主动公开, 并应当细化信息公开的范围;公众认为有需要了解的政府信息也可以要求政府公开, 除确属国家秘密外应一律公开。同时, 在信息公开途径方面, 政府除了充分利用传统“公告”方法之外, 还应当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方式加以辅助:如通过当地电视台公布本地区有关环境重要事项的信息, 在特定场所提供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简本;设立固定的政府信息公开厅、电子屏幕等;此外, 以新闻发布会的方式, 政府热线的方式也可以使政府环境信息在第一时间为绝大多数公众所知悉。

(三) 建立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监督机制

权力在黑暗中游行会滋生很多问题, 对政府的环境信息进行监督, 让其在阳光下行走更能摆正政府决策信息的正确性, 建立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监督机制, 可以程度单独的行政部门来形式监督权, 也可以在各级政府的环保部门中下设职能部门, 并且还应该多利用网络的优势加强对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的监督, 努力使政府做到“公开为原则, 不公开为例外”的格局, 保证环境信息公开的透明度。同时, 还应该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环境信息公开对自己的重大影响, 意识到自己在政府决策中的作用, 主动参加到环境影响评价政府决策中, 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 尤其是利用网络的力量, 向政府建言献策。另外, 还要发挥环保组织的作用, 加强环保组织之间应合作, 建立长期交流机制。建立共同沟通的平台, 定期采用座谈会、研讨会的形式, 就某些重要环评案例进行研讨, 推动中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林宗浩.环境影响评价法制研究——与韩国相关法制的比较为视角[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1.

[2]于现忠.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及其完善[N].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2 (2) .

2024村务公开完善的档案资料 篇8

[关键词] 电子注册 学籍学历 信息公开 民主法治

2007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08年5月1日起实施。落实好《条例》,其意义重大。《条例》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主体有了更加明确和广泛的规定;对方式和程序、监督和保障等都做了具体规定。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制度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平台,需要进一步完善。

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制度是现代民主国家按照公共管理的管理理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具有外部性的公共物品,实行计算机网络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的一个信息服务平台。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民主法治国家的重要方面。是深化政府行政管理改革,实现教育公平,建立规范、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是新形势下规范高校办学行为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学籍学历证书电子注册信息,是学生取得学籍、制作及核发学历证书的基本依据。一经注册,即在教育部授权的网站上公开发布。国家予以承认和保护。社会及用人单位可通过互联网直接对学籍学历证书进行验证。

一、我国高等院校学籍学历管理的简要回顾

学籍学历证书管理改革的历程,是随着民主政治进程的不断推进,教育行政管理由管制向服务、封闭向阳光、由人治向法治、由权利向责任的转变历程,政府信息公开从一种自觉行为,向依法行政的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注册制度开始于学历证书注册。并逐步扩展到新生和在校生。

我国于2001年12月加入WTO组织,在五年过渡期后(即2007年)将全面履行开放教育服务市场的承诺。 5年来,国家教育部积极准备履行WTO有关承诺,不断完善学籍学历证书管理制度。2001年2月5日教育部正式颁发了《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暂行规定》。从2001年9月起,全国开始实行各类高等院校的学历证书电子注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及时做出了相关司法解释:“伪造高等院校印章制作学历学位证明的行为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二款的规定,以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定罪处罚。明知是伪造高等院校印章制作学历学位证明而贩卖的以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的共犯论处刑”。从而严格规范高校“出口”。有效杜绝了伪造证书行为。

从此,学历证书制度有了法律依据,由单一行政手段走向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并用的综合管理。

2004年开始, 教育部开始了对其源头和过程的管理,开通了新生名单核对系统,对新生学籍进行电子注册,要求“各高校对每年入学报到的新生信息,在网上与教育部备案的录取新生名单进行核对。核对无误的名单数据将作为今后毕业生学历证书注册的依据。”

2007年(在WTO五年过渡期后),教育部进一步加强对其源头和过程的管理,要求对各类入学新生在校生进行电子注册。

学籍电子注册工作也是对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工作的进一步规范和延伸,把新生和在校生一并纳入注册系统进行管理。提前在高校“进口”处严格把关,维护高考以及学历证书的权威性。有利于防止和避免了源头、结果及过程中的腐败。

2007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于2008年5月1日起实施。《条例》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和主体的规定更加明确和广泛;对方式和程序、监督和保障等都做了具体规定。对学籍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的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07年教育部要求对各类入学新生进行电子注册并在网上发布供查询。从而开始全面实施学籍学历电子注册。

二、实施学籍学历电子注册的意义

今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以法规形式对信息公开做出要求,改变了以往信息公开由部门、行业的内部行政法律关系软约束,提升为受外部行政法律关系约束。(如第九条、第十八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

实行学籍学历证书的电子注册是国家行政管理转向公共管理、落实《条例》,构建和谐社会,加快高等教育的民主建设步伐的具体体现。对落实公民的知情权、公共事务参与权和监督权,使之逐渐形成一种影响社会运行的权力,进而让行政权力的运作真正置于阳光下,有着重要意义。

(一)、从宏观上看:1、学籍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是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规范化、透明化的重要手段。是政府信息公开重要平台。它能有效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公共事务参与权和公民监督权,对于维护教育公平、建设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加强高校的民主政治建设,树立法治意识、责任意识,改变服务观念,提高服务质量,意义重大;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确保了我国学籍学历证书的真实、合法、有效。方便的网上查询服务,便于我国与国际上的认证机构进行沟通与合作,开展国际联合打假(2007年我国与新加坡开展联合打假),从而有利于共同建立跨境教育的质量保护体系和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新秩序。同时,对于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化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教育合作,促进教育服务贸易的扩展,抓住WTO过渡期后我国教育输出的良好机遇,大力发展正在升级的教育的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3、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实施学籍学历证书电子注册,使信息公开所天生具有的反腐败特性得到有效发挥。孟德斯鸠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从权力学理论视角看,权力天生具有腐败的特性。

实施学籍学历证书电子注册,规范了从招生网上录取、学籍电子注册、在校生管理、直到学生学历证书取得全过程中高校行为,最终实现了高校学生入学到离校的全程信息化规范管理。把学籍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工作链上的各级、各环节所有行为都置于阳光下;从而有效预防和治理教育领域的腐败。

(二)、从微观上看:

1、实施高校学籍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强化了政府的监管职责,保证高等教育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维护了高考的权威性。有利于规范、监督和检查各省招办录取工作、高校学籍异动管理工作、毕业生资格审查工作 (如休学、复学、退学、留级、转学、转专业、专升本) 等环节中的行政行为 。防范学籍隐患。避免纠纷。2、促使高校管理理念、管理手段和技术等方面发生根本性变革,更加有力地推动高等院校管理及教学管理的全面创新;有利于各高等院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按自己的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人才,并通过自己的学位委员会审核学生毕业资格,实行教学与质量的过程管理。有利于促进高等院校的内部改革。有利于加快教育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全面履行WTO的有关承诺。3、由于注册制度本身的具有政策与法规性, 专业性,、周期性、时段性,从而规范了工作的内容、程序和节奏。有利于尝试事业单位人员的职员化管理。

三、实施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制度的主要问题

(一)、对学籍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尤其是在新形势下如何落实《条例》,做好籍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化水平、推进教育输出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重视不够。虽然,以往教育部曾先后下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新生电子注册暂行办法》及《关于维护高校稳定大局,切实加强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2007年9月教育部又专门下发了《高等学生获得学籍及毕业证书政策告知》,《政策告知》要求各高校在新生报到处、宣传橱窗、图书馆、食堂等学生集中的公共场所张贴,让学生知晓国家政策,知道自己为何种类别的高校录取,有无学籍,毕业证书为何样式等, 意以加强宣传学籍学历电子注册政策;杜绝乱招生,提早避免学籍隐患,损害学生利益,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情况发生。但仍不少高校重视不够,宣传不够。

(二)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工作的人员不够稳定。由于对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工作重视不够,有些高校对该工作所具有的法规性、专业性、规范性、稳定性、周期性认识不足,频繁更换学籍学历管理人员,因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影响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工作的按时完成。虽然教育厅屡次培训,期期见新人的状况。同时,职责权限和内部工作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明确和理顺。

(三)、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工作经费投入不够。有的高校因经费或因观念、因不懂,因而对硬件的投入不够。有的将计算机作为一种待遇,按职务配置,多人共用、配置低端,既影响效率,也影响高校自身的形象。

(四) 、信息发布机制(如查询服务)有盲区。1、补交清学费的学生领取的毕业证存在8个月盲区。学生在补交清学费领到毕业证后 上网查不到信息。一些服务意识好的高校,为补交清学费的毕业生实行每月一次的毕业证办理工作,但是由于教育部每年只进行两次注册(6月、10月)。所以上网查不到信息。2、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完整而存在盲区。招生录取中的遗留问题处理的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完整而形成盲区。事实上,每年在学籍电子注册期间,不少高校都遇到高校经省招办录取的考生,在教育部录取库里无该考生录取数据(或录取数据有误),而这些大多数是遗留问题处理结果。3、查询收费不利于公众使用学籍学历证书信息。

四、改进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工作的对策

(一)切实转变服务观念。

1、树立法律意识、创新意识、学习意识和公共服务意识,学习落实《条例》,更新管理理念;2、建立岗位配置的新观念,转变硬件的职务配置。加强业务人员的计算机操作和政策业务培训,充实提高人员素质和办事效率。3、树立开拓创新的观念,积极开发与学籍学历电子注册信息平台相匹配,具有可扩展性和兼容性的信息管理系统及教务信息管理系统。

(二)加强学籍学历电子注册的机构建设,认真落实《条例》,确保信息披露的时效性、主动性、完整性。应根据《条例》要求,建立规范的工作机制,明确职责权限,按项目管理原理制定并优化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工作流程。实现工作的标准化和程序制度化。避免不作为,推行行政问责制。从而及时发布新生(毕业生)学籍学历证书注册信息,确保信息披露的时效性、主动性、完整性。

(三)学籍学历电子注册相对经常化(单、双月制)。清除查询服务的盲区。

2007年教育部要求对各类入学新生进行电子注册并在网上发布供查询。今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条例》强调了信息公开的时效性和主动性。《条例》第九条规定了属于应当主动公开的范围:“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 第十八条规定了具体时限,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应当自该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规定了行政主体范围“教育……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适用本条例。”等。

而由于不同的学历教育形式(如:普通全日制、成人教育、自学考试等)存在入学、毕业、学费清交、学业完成等的时间差异。因此有必要使学籍学历电子注册经常化。避免因上述不同的时间差异而耽误学籍学历电子注册数据的及时上传和注册。尽可能让新生(或毕业生)能在收到取得学籍(或学历证书)一个月内(或更短时间),在网上查到是否注册的信息,避免已交学费(或学业完成)后,才发现无学籍(或学历证书不实)的情况发生。

若短期不能实现经常化的,也应考虑通过增加补报时间的方式,确保信息披露的时效性、主动性、完整性。如在成人(普通、自学考试)高校注册时,增加一天为普通(成人、自学考试)高校补报时间。以便能及时上传、注册并及时公布。

要落实《条例》,确保信息披露的时效性、主动性、完整性,教育、教学部门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国家教育部已公告改变今年普通高考填报志愿方式,从规则上为减少普通高考考生高分落榜等遗留问题提供一种可能,但各教育、教学部门还应从多环节入手,严于自律,督促及时披露的遗留问题处理时间和处理结果;尽量避免遗留问题的产生,从而缩短处理遗留问题的时间;及时准确地向教育部上传录取的学生数据(尤其是遗留问题处理结果)。

(四)、注册信息实行免费或部分(注册信息发布后的1~2月内或学籍查询)免费查询。落实《条例》,需要建立与信息公开之相适应的政治文化氛围,对此政府责无旁贷。实行注册信息免费(或部分)查询,有利于初期的政治文化建设。是行政机关积极鼓励信息相关人依法获取政府信息,落实《条例》“主动公开”的具体体现。有利于培养公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习惯。

同时,高校应结合落实《条例》,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增加培养公民意识、公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教育,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学会上网查验自己的学籍。这对于在弱势人群中,营造政治文化氛围尤为重要。社会和家长有责任敦促新生、毕业生上网查验自己的学籍、学历证书。

五、结语

学籍学历证书注册制度不仅仅是实现高等教育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和技术工具的更新;也不仅仅能使政府行政管理信息化、规范化、透明化、对实现管理流程再造有积极的意义;从深层意义上看,对维护教育公平、建设和谐社会、保障公民知情权、公共事务参与权和公民监督权,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反腐败具有重要意义。对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大力发展正在升级的教育输出这一新兴产业其意义更为重大。

同时,民主法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法律层面的完善外,还需要加强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文化建设,而那,则将有一个更长的路要走。在思想上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行动上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2][美] 拉塞尔 。M。林登。无缝隙政府[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王声军。新形势下高校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工作探讨 [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1)

上一篇:英语写作课的教学设计下一篇:温馨提示在循环内科病房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