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一课时教案

2024-07-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过秦论一课时教案(通用8篇)

过秦论一课时教案 篇1

教案(人教版必修3)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2.学习课文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理解课文中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

【教学设想】

1.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

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如《东周列国志》,虽是小说,但基本事件多见诸其书)。

3.文言文翻译,是本单元主要知识点。在研习新课中要有意识设计必要的讨论题,引导学生用单元知识短文所讲的道理来解决疑难问题,获取新知识。

4.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

【教学时数】 3教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1.研习课文第2、3自然段。

3.继续重点讲授文言文翻译方面的知识。

3.从分析段内层次入手,学习运用材料为中心服务的技巧。

检查讲评作业:(略)

研习新课

1.下面是第2自然段第一句的译文,其中有些地方译得不正确,请指出来,并说说理由。

译文:秦孝公死后,他的儿子惠文王,孙子秦武王和昭襄王承接了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政策,在南边夺取了汉中,在西边攻取了巴、蜀,在东边割占了肥沃的土地,在北边收复了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非常重要的城邑。

明确:好的译文标准是“信”“达”“雅”,即准确、通畅、优美生动。上面译文在这三方面都有欠缺。其一,个别语词不准确:“蒙故业”的“故”,泽为“原有(的)”为好;“因遗策”的“策”,指的是策略;“南”“西”“东”“北”译成“在南边”之类不能准确表现秦的扩张行径,译成“向南”“向西”等为好;“收”不是“收复”,和“取”同义。其二,不“达”、不“雅”:对于专名,直接“搬”过即可,不必把注释当译文抄在译文中。译文对“惠文、武、昭襄”及“要害之郡”的处理就有这方面的不足,结果使句子疙疙瘩瘩,甚至造成歧义。

2.指名让学生口译第2段,其他学生(或教师)订正。

3.第2自然段的层次划分有下面几种意见,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1)分4层:“孝公既没„„要害之郡”是第1层,“诸侯恐惧„„已困矣”是第2层,“于是从散„„弱国入朝”是第3层,其余是第4层。

(2)分2层:“孝公既没„„弱国入朝”是第1层,其余是第2层。(3)“弱国入朝”前是一段,可分三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3层的划分;“延及„„国家无事”应单列一段。

提示:把孝公之后五位国君放在同一段中是有道理的,这只要联系上下文就可明白:第1自然段写秦孝公,这是秦攻夺天下的开端。第2自然段中的五位国君有共同的特点——“蒙故业,因遗策”,继续执行孝公攻夺天下的既定国策,虽然孝文、庄襄因“享国之日浅”,无所建树,但不等于放弃攻天下的“遗策”。总的说来,五位国君是在发展吞并天下的业绩。第3自然段写秦始皇,是秦攻夺天下雄心的实现,即标志“攻”的阶段的结束,下面转入“守”天下的阶段。所以第三种意见似不可取。第二种意见基本合理。作者按时间先后和建树状况把五位国君分为两类来写:前者评写,后者略写,但不管评略,二者的关系是并列的。为了学习方便,我们可以对第一层再分3个小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3层的划分)。第一种分法实际上是把第一层的3个小层与第二大层并列,这在逻辑上是有毛病的。

(说明:若有学生问,作者为什么把前三位国君合写而不—一独段分写?亦可参看上面分析,从中找出答案。)提问:在第2自然段第1大层中,3个小层是否都是写秦的?有人说,第1小层写秦攻各国,第2小层写各国攻秦,第3小层写双方战争结果。这种说法对不对?结合课文加以说明。

明确:还可以有一种理解,3个小层都是写秦的。第1小层,写秦对诸侯各个击破的“攻”。“南取”“西举”“东割”“北收”,既说明了这点,又说明这种进“攻”所向披靡,任何一个诸侯都难于单独与之抗衡,从而也说明了诸侯之所以“会盟而谋弱秦”的原因。第2小层,还是写秦攻诸侯,“攻”取合起来的九国诸侯。九国之师的“叩关攻秦”不过是以攻为守,其实质还是守。面对九国联军的“攻”,秦不再是孝公时的“君臣固守”,而是“开关延敌”,以“攻”对“攻”。第3小层写秦击溃九国之师后的影响,说明其席卷天下之势已完全形成。若非孝文、庄襄“享国之日浅”,那么一统天下的宏图就可能在始皇之前得以实现。

5.指名或集体诵读第3自然段(有条件的可跟随录音读几遍),然后从本段挑出典型的例句,附上或正或误的译文,让学生指出正误,说明理由(可用小黑板出示例句,口述所附译文)。附例句并译文(例句下A、B为译文):

(1)振长策而御宇内。

A.举起长鞭来驱赶天下诸侯。B.举起长鞭来奴役天下百姓。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A.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B.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

(3)乃使蒙恬到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A.于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并且守卫边防。B.于是派蒙恬去筑守像篱笆一样重要的长城。

(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A.收集天下的军队。把他们集中到咸阳,让他们销毁兵刃和箭头,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B 收集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然后)销毁这些兵器,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5)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A(秦始皇)踏着华山作为城墙,凭借黄河作为护城河,占据亿丈高的城堡,下临不可测度的深渊,自以为十分坚固。

A.(秦始皇)凭借华山和黄河,把他们看成城墙和护城河,占据着这亿丈高的华山城堡,其下又紧靠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自以为就十分牢固。

提示:要做到译文的“信、达、雅”,起码要从以下几点检查:其一,文言文中的每个实词、虚词的意义是什么,译文中有没有译错的语词或遗漏的语词;其二,译文是否合乎情理,是否和上下文矛盾,人们是否能看明白,是否合乎今人的语法习惯;其三,是否保持了原文的基本风格,各种修辞格的处理是否得当。

[附」参考答案(1)A、B均有误。A中“御”译为“奴役”为好;B中“宇内”理解有误,联系下面(2)句可知。(2)A为意译,正确;B有误,“敲扑”是借代用法,代指刑具,引申为刑罚,修辞问题未处理好。(3)A句正确;B有误,藩篱比喻边境、边防,今人无“像篱笆一样重要”的比喻说法。(4)A有误,“兵”不指“军队”而指兵器,“之”亦应代指兵器,“锋镐”是借代,代指兵器;B正确。

(5)A有误,原文“践”不是课文注中的“践履”(课文注释有误),而应是《康熙字典》引《释文》的“践,借也”当凭借讲;“城”作城墙、城堡为好,“固”的理解亦不妥。B正确。

6.提问:第3自然段讲了秦始皇“攻”天下的业绩和“守”天下的措施。试指出文中哪些文字是写其“攻”的,哪些是写其“守”的。

明确:“士不敢弯弓以报怨”句之后为“守”,“报怨”句和其前为“攻”。“南取百越”北“却匈奴”仍属其“井吞八荒”之举。

7.提问:第3自然段在写秦由“攻”转为“守”时从哪些方面写了其“守”的措施,为什么要写这些?

提示: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等方面写其以暴政来作为“守”的措施。写这些是为突出中心论点眼务的。

布置作业:

《过秦论》教案 篇2

2.加强诵读,培养学生文言文的诵读语感;培养学生能够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运用历史资料,提出中心论点的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科学的、正确的历史观和独立判断能力。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1.加强诵读,学习本文铺陈渲染、气势酣畅的语言特点,注意在诵读中积累语感。

2.讨论秦王朝兴衰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 作者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其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 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经有科学的、正确的历史观和独立判断能力。 教材处理与资源整合 多媒体 主要学法与教法 讲谈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 教学实施过程(含评价) 一、导入:

同学们大概听说过“弱肉强食”这一成语吧,在自然界这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会被打破。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国力还是那样的不可一世,一场农民战争就打破了开国者千秋万代的梦想,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为我们阐述了他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过秦论》。“过秦”就是“指出秦的过错”,那秦之过是什么呢?

二、作者和《过秦论》写作意图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洛阳人。他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500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曾多次上疏,批评时政。

《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论“古”是为了说“今”。“过秦”课本注释1,意思是指出秦的过失,过,这里是动词。

二、概括全文布局

1.先按表达方式将全文分为两部分。

(1)记叙部分:写秦王朝的兴亡过程(前四段)叙史实

(2)议论部分: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最后一段)析原因

2.再分析记叙部分的层次,可分两大层。

(1)兴起的过程(前三段)

(2)灭亡的过程(第四段)

三、讲读课文

(一)诵读第1段。

在诵读练习中以提问方式明确本段的内容要点:

①秦的地理优势;

②秦孝公的政治野心——统一天下

(席<像席子一样地,名作状>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

③基本国策(内立法度,务耕织,修<整治、修理>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成果(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秦之崛起----雄心勃勃----兴

(二)诵读第2段。

1、提问:本段叙述了哪几位秦国国君时期的事?

明确: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即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国君。

2、惠文王即位是前337年,庄襄王死于前247年,其间长达90年,作者是怎样叙述这90年间的历史的?

明确:①将惠文、武、昭襄三朝87年间的事情集中到一点上来写:秦的领土日益扩大引起诸侯恐惧,以诸侯反衬秦。孝文、庄襄二朝则一笔带过。这是从总体上看。

②写秦扩大领土,按南、西、东、北四个方位说,显出其军事力量无比强大;写诸侯,按“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从散约解”的顺序说,并极力渲染其声势,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这是从局部来说的。

秦之扩张----所向披靡----强

3、本文题目是“过秦”,这两段说到秦的过错没有?既然没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为下文作铺垫,以统一过程中的强大跟后来的迅速灭亡做对比。

(三)诵读第3段。

1、先默读一遍,说说秦始皇的过错是什么。

明确:找出写过错的那一层(“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概括秦始皇的对内政策。(愚民、弱民、以民为敌。)

2、划分全段层次:

①首句写秦始皇统一全国,只有一个意思,却连用四句来表达,为什么?

明确:这是中国空前的统一,是很了不起的,值得加以铺排;极言秦王朝的无比强大。

②次写扩大版图,有什么作用?

明确:仍是极言秦王朝的强大。

秦之统一----势如破竹----盛

③写秦始皇的对内政策这一层的要害是什么?

明确:施行暴政,“不施仁义”,为结论张本。(“谁”“何”都是疑问代词用如动词,由此引申出“呵问他是谁”的意思。)

以上二小层可合并为一层:写秦始皇对内、对外的政策。

④末句写始皇的设想,有什么作用?

《过秦论》优秀教案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教育目标:

⑴ 积累一些实词,巩固词类活用中的使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的用法。

⑵ 理解排偶句和铺陈手法的表达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

2、能力培养目标:

⑴ 根据课文的特点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

⑵ 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3、德育渗透目标:

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

【教学设想】

1、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

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

3、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古为今用。对于这个道理,古人很早就懂得。西汉贾谊就说过:“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的史论《过秦论》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写的,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来讽谏汉朝统治者。虽然由于历史局限,作者不可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找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但他针对当时现实而论史的精神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

二、作者简介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死时仅33岁。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关于贾谊的悲剧一生,毛泽东曾写过一首七绝《贾谊》(放映幻灯):

贾 谊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堕马寻常事,何须哀伤付一生。

学生齐读全诗两遍,关于贾谊的生平资料,说说每句各写了什么事及毛泽东对贾谊的死持何观点。

明确:

对贾谊的自伤身世,郁郁而死,毛泽东是持否定态度的(“寻常事”,“何须”“付一生”)。贾谊的盛年而逝,一方面固然由于怀才不遇,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他自己想不开。苏东坡就曾认为贾谊“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见苏轼“贾谊论”一文)。同时也可以说明,贾谊的才,是文学之才,若作为一个政治家,他显然还是不够成熟的。他的《过秦论》,也是文学家所写的政论文,富有汉赋的气势、笔法。鲁迅先生就曾认为《过秦论》是“西汉鸿文”。

贾谊不但是杰出的文学家,也是难得的政论家,学习《过秦论》,我们可以体会到他这两方面的才能。

时代背景

春秋以来,战乱频仍,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当然,贾谊所说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

三、学生自学课文,完成自读练习

自读练习:

1、实词积累(一词多义),解释加粗词:

因:

⑴ 蒙故业,因遗策。( )

⑵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

⑶ 因伐木,始见此山。( )

⑷ 后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

⑸ 相如因执壁却立。( )

策:

⑴ 振长策而御守内。( )

⑵ 蒙故业,因遗策。( )

⑶ 可以策励期望者谁乎?( )

⑷ 策之不能尽其道。( )

制:

⑴ 覆至尊而制六合。( )

⑵ 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

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

⑷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

⑸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

兵:

⑴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

⑵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 )

⑶ 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 )

⑷ 兵者,国之大事。( )

通:

⑴ 乐毅之徒通其意。( )

⑵ 指通预南,达于汉阳。( )

⑶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

⑷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

致:

⑴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

⑵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

⑶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

⑷ 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 )

延:

⑴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

⑵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 )

⑶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

⑷ 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 )

北:

⑴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

⑵ 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

⑶ 汉王引诸侯兵北。( )

信:

⑴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

⑵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⑶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

⑷ 低眉信手续续弹。信口开河。( )

2、整理本课的词类活用现象。(先找出有关句子。)

⑴ 会盟而谋弱秦。

⑵ 序八州而朝同列。

⑶ 席卷、包举。

⑷ 天下云集响应。

⑸ 且夫王天下非小弱也。

⑹ 吞二周而亡诸侯。

⑺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⑻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⑼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⑽ 外连衡而斗诸侯。

〖参考答案

1、实词积累:

因:

⑴ 沿袭。

⑵ 凭借,依仗。

⑶ 由于,《雁荡山》。

⑷ 因而,《石钟山记》。

⑸ 于是,乘机,《廉颇蔺相如列传》。

策:

⑴ 马鞭子。

⑵ 策略。

⑶ 鞭策。

⑷ 鞭打,引申为驾驭,《马说》。

制:

⑴ 控制。

⑵ 统率。

⑶ 制服。

⑷ 控制,《赤壁之战》。

⑸ 规模,《岳阳楼记》。

兵:

⑴ 兵器。

⑵ 军队。

⑶ 军备。

⑷ 军事,战争。

通:

⑴ 沟通。

⑵ 通达,《愚公移山》。

⑶ 普通,整个,《师说》。

⑷ 通畅,顺利,《岳阳楼记》。

致:

⑴ 到,达到。

⑵ 得到,获得,《送东阳马生序》。

⑶ 招致。

⑷ 表示,表达,《赤壁之战》。

延:

⑴ 迎接,引进。

⑶ 延续。

⑶ 邀请,《桃花源记》。

⑷ 蔓延。

北:

⑴ 败兵。

⑵ 面向北,名词作状语,意为称臣于人。

⑶ 往北走。

信:

⑴ 可靠的。

⑵ 言语真实,守信用,《曹刿论战》。

⑶ 通“伸”,伸张,《隆中对》。

⑷ 随便,随意。

2、词类活用整理:

使动用法:⑴、⑵、⑹、⑻、⑽;

名词作状语:⑶、⑷、⑺;

形容词作动词:⑸;

名词用作动词:⑼。

四、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朗读指导:指名让学生朗读,然后放录音或教师范读本段,让学生体会句中的逻辑停顿,从而明白较长的主语和谓语之间要有停顿,动词和较长的宾语之间要有停顿,较长的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较长的联合成分之间也要有停顿,这是一般的规律。本段的动词──“据”“拥”“有”之后要有停顿;“内”“外”之后还应有停顿。下面各段的朗读指导仍围绕逻辑停顿进行,教案不再赘述。

2、参看注释,想想“有席卷……之心,……之意”句如何翻译,说说你从这句翻译中受到什么启发。(让学生回答,教师提示。)

提示:有些特殊的句子,译时需要扩充。“(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这类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现代汉语中很难找到四种不同的说法来译“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四个短语,可凝缩为;“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3、提问:从注释中我们知道,“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么,我们把课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换成“有吞并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

明确:意在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眈眈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同时也为后文写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为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总之,根据表达的需要,这里的繁笔增加了气势;同义短语的叠用,又使叙述生动形象。

4、文章从秦孝公写起,为什么不从孝公以前的一国君(如秦穆公)写起?从本段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点?

明确: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而秦的攻夺天下正是从秦孝公开始的。关于这点,本段课文已经明白论述。首句“君臣固守而窥周室”告诉我们,孝公在摄政之初仍是“固守”秦地,对“周室”亦只是暗中“窥伺”。后来由于“商君佐之”,才开始有了“席卷天下”的行动,虽然在此之前,他已有了“地利”和“人和”(“君臣固守”)的条件。

5、秦孝公在“攻”天下时,是否施行了“仁义”?

明确:贾谊所谓“仁义”,仍然是孔孟所说的“先王之道”,而不是法家的“内立法度”及纵横家们的“斗诸侯”。对后者,贾谊在《过秦论》(中)中称为“酷刑法”“高诈力”,可见在贾谊看来,这并不是“仁义”。贾谊认为“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之术也。”这也告诉我们,孝公的“攻”,不是建立在贾谊的“仁义”的基础上。

五、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三。

2、熟读课文。

《过秦论》教案(多媒体教学) 篇4

《过秦论》教案(多媒体教学)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的政治主张。(重点) 2、体会论证方法。(难点) 3、积累文言词句。 教学步骤 一、简介。 西汉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学识渊博,年仅二十岁,就被召为博士。后因提议改革政治,遭权贵嫉妒、毁谤,后贬为长沙王太傅。不被重用。33岁抑郁而死。 论,一种文体,古文中的 “论”,包括政论、史论等。《过秦论》是史论,名为“过秦”,实是“诫汉”。文章论述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过秦论》全文分为上、中、下三篇,课文是上篇,中篇和下篇分论秦二世、秦三世的过失。 “过”,名词(过失、过错)作动词(指出…过失、过错);“过秦”,即“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过失。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这一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这句话是对秦王朝所犯过失的总结,秦王朝“仁义不施”结果导致亡国。 2.从全文看,“攻守之势异也”,“攻”“守”的不同形势在课文中的具体体现在哪里? ――“攻之势”体现在第一段到第三段,崛起――强大――鼎盛,打天下成功。“守之势”体现在第三段、第四段,由统一天下到覆灭,守天下失败。 三、逐段阅读,疏通词句,讨论内容,分析方法。 秦孝公――崛起(地理/雄心/政策/成绩)) 惠文、武、昭襄、孝文、庄襄――发展 (秦:进一步扩张――南取/西举/东割/北收;抗衡九国 ――开关延敌、制其弊、宰割、分裂。 诸侯:才多、地广、师众/逡巡不敢进/惨败,请服,请朝) 秦始皇――极盛 灭亡(秦始皇/陈涉) 议论:秦灭亡原因(秦朝/陈涉;秦国VS 秦朝) 四、总结。 1.作者借古讽今,强秦的速亡给后人的启示是什么?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守天下要施行仁义。 贾谊生活在汉文帝时代。经历了断断续续数百年战乱,西汉初期,土地荒芜,人民流亡,人口减少,经济凋敝。贾谊担心“大命将泛,莫之振救”,于是借此文,要求汉文帝以秦亡为警示,施行仁政,免蹈秦亡之覆辙。 2.艺术特点。 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这篇文章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比如第一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 这样,气势更加充沛,更有说服力。 作者用全篇对比到底的手法来论证观点。?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1、秦自身历史的对比;2、秦与九国的对比;3、秦与陈涉的对比;4、陈涉与九国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更宏伟,气势更磅礴;主客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都从几方面的对比中显现出来。 五、词句巩固。 1通假字: 约从离衡(通“横”) 合从缔交(通“纵”)  制其弊(通“敝”)  陈利兵而谁何(通“呵”) 2古今意义: 例 句 古义  今 义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黄河  水道的.通称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崤山以东  山东省份  流血漂橹 盾牌  使船前进的工具 3词类活用 A、名词的活用  例  句  活 用类 型 释  义  席卷、包举、囊括 名词作状语 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  内立法度,南取汉中 名词作状语 在国内、向南  B、动词的活用 追亡逐北 动词作名词 逃走的人  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动用法 使……退却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使动用法 使……灭亡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动词用作名词,动词在句中充当宾语。) C、形容词的活用 例  句   活 用 类 型 释  义  会盟而谋弱秦 形容词使动  使……弱  以愚黔首 形容词使动  使……愚蠢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形容词后带有宾语,且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说明形容词用作动词,表示使动的意义。) 4一词多意 结合课后练习题,力求在动态的语境中辨析词义。  ①制(例句 出处 释义)  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齐桓晋文之事》 制作、缝制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  《后汉书・张衡传》 制造、制作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压制、控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过秦论》制服  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过秦论》 统率、指挥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齐桓晋文之事》 规定、制定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规模  ②亡(例句 出处 释义)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逃跑、逃脱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过秦论》 丢失、失去  燕虽小国而后亡 《六国论》灭亡、消亡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赤壁之战》死亡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过秦论》逃兵、逃亡的人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通“无”,没有  吞二周而亡诸侯 《过秦论》使动用法,使……灭亡  六、作业:背诵后三段。

 

过秦论一课时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贾谊对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借古讽今的进步意义。

2、积累并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3、把握文意,理清思路,划分结构。

4、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借论秦之过以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

5、学习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

6、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二、教学重点

1、积累并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把握文意,理清思路,划分结构。

3、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三、教学难点

1、结合课文词句的特点,归纳文言词法句法知识,逐步掌握文言字词句运用规律。

2、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作者借古喻今,借论秦之过以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

3、学习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五、朗读方式:

1、自由朗读2、齐声朗读3、指名朗读4、熟读背诵5、范读。

六、教具准备:CAI课件MP3朗读文件纸质学案

七、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学案(学习活动)

一、自由朗读、齐声朗读、熟读背诵课文《过秦论》。(早读或课外)

二、自由朗读“参考译文”。(早读或课外)

秦孝公占据着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地势,拥有雍州的土地,君臣牢固地守卫着,借以窥视周王室(的权力),有席卷天下,征服九州,横扫四海的意图,并吞八方荒远之地的雄心。在那时候,(有)商君辅佐他,对内建立法规制度,大兴耕作纺织,修造防守和进攻的器械;对外实行连衡策略,使山东诸侯自相争斗。这样,秦人毫不费力地夺取了西河之外的土地。

孝公死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先后)继承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策略,向南攻取汉中,向西吞并巴、蜀,向东割取肥沃的地盘,向北占领要害的郡邑。诸侯恐慌害怕,开会结盟,谋求削弱秦国的办法。不吝惜奇珍贵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致天下的优秀人才,订立合纵盟约,结成一体。在这个时候,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魏国有信陵君。这四位封君,都见事明,有智谋,心地诚而讲信义,待人很宽厚,对贤能之士很敬重,(他们)以合纵之约击破秦的连横之策,将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的部队结成联军。在这时,六国士人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等人为他们出谋划策,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等人(为各国)沟通意见,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等人统率他们的军队。他们曾经以十倍于秦的土地,上百万的军队,开往函谷关去攻打秦国。秦人大开关门引敌深入,九国的军队(却)迟疑起来,不敢入关。秦人没有丢失一支箭那样的消耗,天下的诸侯(却)已陷入狼狈不堪的境地了。这样一来,纵约解散了,各诸侯国争着割地来贿赂秦国。秦有富余的力量利用对方弱点来制服他们,追赶(九国的)败兵,百万败兵横尸道路,血流(成河),大盾牌也漂浮得起。(秦人)凭借这有利的形势,割取天下的土地,(重新)划分山河的区域。强国主动表示屈服,弱国(按时)入秦朝拜。待到孝文王、庄襄王依次继位,他们统治的时间不长,秦国没有什么大事。

到始皇的时候,他大大地发展了前六代君主的功业,挥舞着长鞭来驾驭全中国,将东周、西周和各诸侯国统统消灭,登上最尊贵的宝座来统治天下,用种种刑具来迫害全国人民,威风震慑四海。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划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着头,颈上捆着绳子,性命听凭秦的官吏处理。于是(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守卫边境,击退匈奴七百多里;胡人(再)不敢到南边来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接着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为的是使百姓变得愚蠢;毁坏高大的城墙,杀掉英雄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阳,去掉刀刃和箭头,用来铸成十二个金人,以便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然后据守华山以为帝都东城,以黄河作为帝都的护城河,上有亿丈高的城墙,下临不可测量的深渊,作为坚固(的防御工事)。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天下已经安定,始皇心里自以为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的铜墙铁壁,正是子孙万代的帝王基业。

始皇去世之后,他的余威(依然)震慑着边远地区。可是,陈涉不过是个破瓮做窗户、草绳做户枢的贫家子弟,是氓、隶一类的人,(后来)做了被迁谪戍边的卒子;才能不如平常人,并没有孔丘、墨翟那样的贤德,也不像陶朱、猗顿那样富有。(他)跻身于戍卒的队伍中,从田野间突然奋起发难,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兵,指挥着几百人的队伍,掉转头来进攻秦国,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回声似的应和他,都带着粮食,影子似的跟着他。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齐起事,消灭了秦的家族。

可以断言,一统天下的秦王朝并不弱小(无力抵抗),雍州的地势,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还是从前那个样子。陈涉的地位并不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的国君更尊贵;锄头木棍并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那迁谪戍边的卒子的(作战能力)并不比九国部队更强;(至于)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策略,(陈涉)也比不上九国的武将谋臣。可是条件好者失败而条件差者成功,功业完全相反,为什么呢?假使拿山东诸国跟陈涉比一比长短大小,量一量权势力量,那简直是天渊之别了。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区区之地,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招致八州的列国诸侯来朝拜自己,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然后将天下作为一家私产,用崤山、函谷关作为宫墙;一个戍卒发难就毁掉了天子七庙,皇子皇孙都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是什么原因呢?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攻守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啊。

三、知识积累(20分钟)

1、给加点字注音:

腴()轸()镞()笞()

恬()藩()瓮()牖()

孝公既没()召滑()俯首系颈()

践华为城()劲弩()不及中人()

墨翟()蹑足行伍()将数百之众()

度长絜大()比权量力()万乘之势()

朝同列()一夫作难()

2、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①约从离衡②合从缔交

③制其弊④陈利兵而谁何

⑤倔起阡陌之中⑥赢粮而景从

⑦百有余年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词语的用法和意义。

⑴席卷、包举、囊括

⑵天下云集响应

⑶赢粮而景从

⑷内立法度,南取汉中

⑸序八州而朝同列

⑹履至尊而制六合

⑺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⑻追亡逐北

⑼却匈奴七百余里

⑽约从离衡

⑾序八州而朝同列

⑿外连横而斗诸侯

⒀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⒁会盟而谋弱秦

⒂以弱天下之民

⒃以愚黔首

⒄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4、找出并辨析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语。①以致天下之士古:今:②不爱珍器古:今:③于是六国之士……古:今:

④秦人开关延敌古:今:⑤制其弊古:今:⑥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古:今:⑦赢粮而景从古:今:

⑧山东豪俊并起古:今:⑨流血漂橹古:今:5、辨析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①收天下之兵()制其兵()②赵奢之伦制其兵()制其弊()③开关延敌()延及孝文公()④不爱珍器()宽厚而爱人()⑤因遗策()因利便乘()6、指出下列特殊句式。①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③陈利兵而谁何?④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⑤委命下吏。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⑥铸以为金人十二。7、古人为了使文章有变化,不呆滞,遇到上下文有相同的字词重复出现的情况,就用

近义词代替,避免“同字重出”。这种情况在连用结构相同的句子时,更为常见,找出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近义词,并附上相关的句子。

①秦孝公据殽函之固

②席卷天下

③南取汉中

④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

⑤宰割天下

⑥蒙故业

⑦率疲弊之卒

⑧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8、翻译下列难句。

①外连衡而斗诸侯②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③会盟而谋弱秦④追亡逐北⑤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⑥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⑦锄耰棘矜,非銛于钩戟长铩也四、选择式板演展示、表演展示(6分钟)

教案(教学过程)

一、分发《过秦论》纸质学案。

二、作者作品简介(内容参见幻灯片1-20)(6分钟)

三、指名朗读、齐声朗读、MP3范读课文《过秦论》。(早读或课外)

四、精讲并点拨【知识积累】1-7(答案见幻灯片21-30)(10分钟)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学案(学习活动)

一、自由背诵课文《过秦论》最后三段。

二、研读语文必修3《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85-92和语文必修3《目标素养评价》丛书P39-40,并自主完成“问题探究”1-7题。(18分钟)

1.整体把握: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可分为几部分?请概括段落大意。

答:

2.本文从秦孝公写起,为什么不从孝公以前的国君(如秦穆公)写起?

答:

3.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答:

4.作者认为秦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运用事实来证明其论点的?

答:

5.本文意在指出秦之过失,但一上来却用大段篇幅叙述秦攻取天下的过程,你认为作者有何用意?

答:

6.最后两段写到陈涉起义,作者却极言“陈涉如此之微”,并拿陈涉与六国之师作了对比,这对于证明作者论点有何作用?

答:

7.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答:

三、小组讨论(3分钟)

四、选择式板演展示、表演展示(5分钟)

五、自我创新展示(质疑问难)

①题目(要求就课文提问):

②答案(字数在50-100个之间):

教案(教学过程)

一、指名背诵课文《过秦论》。(3分钟)

二、指导研读语文必修3《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85-92和语文必修3《目标素养评价》丛书P39-40,并要求学生自主完成“问题探究”1-7题。(18分钟)

三、点拨精讲“问题探究”1-7题(10分钟)(答案见幻灯片31-38)

练案(自主练习)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

A.膏腴(yú)藩篱(fān)崤山(xiáo)蒙恬(kuò)

B.逡巡(qūn)锋镝(dí)蹑足(niè)墨翟(zhái)

C.谪戍(zhé)鞭笞(chī)黔首(qián)囊括(nánɡ)

D.隳名城(huī)户牖(yǒu)棘矜(jí)赢粮(yín)

2.下列句子中书写全对的一句是()

A.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候。

B.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C.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D.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3.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B.委命下吏命:命令。

C.才能不及中人中人:平常的人。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作难:起事、首倡。

4.下列哪一项不含通假字()

A.蒙故业

《过秦论》教学反思 篇6

学生课堂演讲训练,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演讲结束后,其他学生谈谈感受,受到什么启发,然后教师有针对性地给予点评使口语表达训练落到实处,这是本节课第一个教学环节。分析文章思路是教学课文的第一个内容,通过学生读课文,思考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概括思路。全文思路如下:1:秦创业(雄心勃勃)2:秦强盛(所向披靡)3:秦统一(势如破竹)4:秦灭亡(一败涂地)5:秦教训(不施仁政)。结合思路对全文总结,分析以叙述推论点的特点。《过秦论》的语言酣畅淋漓,极富感染力,让学生充分领会到本文语言的独特魅力,只有让他们自己去分析研究语言的特点,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和归纳,归结本文语言特点如下:1善于用叙述推出观点。2多用排比和对偶。3极力渲染夸张。对于这样精彩的语言,不能不背诵。所以,背诵课文是本节课的最重要的教学内容。课堂练习检查当堂课所学内容,巩固重点,强调理解课文。

本节课教学效果总体来说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学生主体性发挥较好。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作到了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和谐统一。但是,认真思考,反复研究后,发现一些问题还不尽人意:

1、整体效果不错但个别问题明显。有的学生上课还停留在听、记、背的学习状态,不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处于被动局面。

2、学生课堂演讲训练基本上达到了锻炼学生口语表达的目的,同时,其他同学的中肯的点评,也使演讲的学生获得很大的收益。学生参与演讲活动比较积极。不足之处是演讲时间略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任务的按计划完成。

3、分析课文思路这一教学环节,学生思考问题比较主动。讨论问题达到了自主解决,自主创新。体现出来的问题是个别学生还要加强独立思考习惯的培养,要作到合作互助学习和独立学习相结合。

过秦论原文译文 篇7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秦孝公占据着险固的崤山、函谷关,拥有雍州的土地,国君臣子牢固据守来伺机夺取周王朝的政权,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

怀有象席子那样卷起天下,象用布包一样占有九州,象用口袋装一样统一四海,吞并全国的雄心,正当这个时候

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顺连)

商鞅辅佐秦孝公,在国内建立法律制度,致力于耕种纺织,修造防守进攻的武器,对外实行连横的策略,

斗(使动)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修饰)取西河之外。

来使诸侯各国互相争斗。在这种情况下,秦国人毫不费力地取得了黄河以西的土地。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

秦孝公已经死了,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继承原有的基业,沿袭先人留下的策略,向南攻取了汉中,

[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

向西占领了巴蜀一带,向东割取了肥沃的土地,向北收取了重要的城邑。各诸侯国惊恐害怕,以开会结盟来谋划。

弱(使……削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通“纵”)缔交,

使秦国的力量削弱的方法,不吝惜珍贵的器物珠宝和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纳天下的贤士,订立合纵策略缔结盟约,

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

互相结合为一个整体。正当这个时候,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魏国有信陵君,这四位君主,

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通“纵”)离(使……离散)衡,

都聪明智慧又忠诚守信,宽厚仁慈又爱护他人,尊敬贤才又器重谋士,他们相约以合纵,击破秦国连横的策略。

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

(他们还)同时拥有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等国的力量。在这时,六国的谋士,有宁越、徐尚、

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

苏秦、杜赫这一班人替他们谋划;有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这一类人(外交家)

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沟通他们的意见;有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这一些人统率他们的军队。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递进)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

他们曾经凭着十倍大的土地,上百万的军队,攻打函谷关进而进攻秦国。秦国人打开关口迎敌,九国的军队,

逡巡而(修饰)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

徘徊着不敢前进。秦国以没有丢失一支箭,一个箭头的.耗费,可是天下的各诸侯国已经十分困窘了。在这种情况下,合纵解散盟约破裂,

争割地而(顺)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各国争着割让土地去贿赂秦国。秦国有充足的力量来制服他们的弱点,追逐败逃的军队,倒下的尸体上百万,

流血漂(使动)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流淌的血可以使盾牌漂浮起来;凭着有利的形势,宰割天下,分割土地。强国请求归服,弱国入秦朝拜。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延续到孝文王、庄襄王,他们统治国家的时间很短,国家没有大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到了秦始皇,发扬六代祖先遗留下来的伟业,挥动长鞭来驾驭天下,吞并了西周、东周,使诸侯国灭亡,

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顺)鞭笞天下,威振(通“震”)四海。[南]取百越之地,

登上皇位从而统治全中国,用刑具来奴役天下百姓,威势震慑四海。向南夺取了百越的土地,

以(之)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

把它命名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着头,捆着脖子,交给秦国的小吏处置。(始皇)就

使蒙恬[北]筑长城而(顺)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修)牧马,

派大将军蒙恬在北方修筑长城守卫边防,使匈奴退却七百多里。胡人不敢到南方来牧马,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胡兵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在这种情形下,秦始皇废除先王的治世之道,焚烧各学派的著作,以此来使百姓愚昧;

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之)为金人十二,以弱(使动)天下

毁坏名城,杀害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销毁兵刃箭头,用它铸造成十二个铜人,来削弱天下老

(名城:六国旧都,一面被收复国之人睹物思人。豪杰:六国的有识之士。)

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

百姓的力量。然后踏着华山,把它作为城墙,凭借黄河作为护城河,占据亿丈高的城墙,面对着深不可测的黄河,

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

把它作为坚固的屏障。又派优秀的将领,拿着强劲有力的弓弩,守卫险要的地方;忠臣精兵携带锐利的兵器,

而(顺)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而谁敢把他怎么样。天下已经平定,秦始皇的心里自认为关中的坚固,象是千里的铜墙铁壁,正是子孙万代的帝王基业。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秦始皇死后,余威还震慑到边远的地方。然而阵涉是一个用破瓮做窗户,用绳子系着门轴的穷苦人家的子弟,

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贤,

是一个耕田作奴隶的人,一个被征发的农夫;他的才能比不上平常的人,没有孔子、墨子那样的才能德行

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崛)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和陶朱、猗顿那样的财富;他置身于军队之中,却在田野里突然起义,率领疲惫不堪的士兵,带领几百人,

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

掉转过头来攻打秦朝;他们砍下树木做武器,举着竹竿当旗帜,天下百姓象云那样聚集拢来,象回声那样应和着,赢粮而(修)[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使动)秦族矣。

担负着粮食,如影随形般那样紧紧跟着。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和他一起使秦王朝灭亡了。

且夫(发语词)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至于那)秦王朝的势力,并没有缩小变弱啊。雍州的土地,崤山和函谷关的坚固险要,仍然象从前那样啊。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i棘矜,

陈涉的地位,不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九国的君王尊贵;农具木棍,

[非尊于:没有比……尊贵;于,在形容词后表比较。锄i棘矜(qín):指武器简陋。]

非(xiān)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

不比钩戟长矛锋利;被征发守卫边塞的士兵,不比九国的军队强大,深远的谋划,行军作战的策略,

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e大,

也不如从前九国的谋士。但是成功和失败却发生了不同变化,功绩事业也恰恰相反。假使拿崤山以东的各国与陈涉比比长短和大小,(度长e大:同义复词,比较大小。)

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

较量权势和力量,那更不能相提并论了。但是秦国凭借小小的地盘,发展到帝王的权势,统治八州,

朝(使动)同列,百有(通“又”)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使同等的国家来朝拜秦国,已经有了一百多年了;然后把天下作为自己的宫殿,把崤山函谷关作为宫墙;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被动)天下笑者,何也?

(然而)一个人发动起义,帝王基业就毁灭了,自己(指秦二世)死在别人手里,被天下人耻笑,什么原因呢?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是由于没有实施仁义而使攻守的形势不一样了啊。

《过秦论》优秀教学设计 篇8

1、学习运用历史资料提炼观点的方法。

2、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排偶句的运用。

3、认识贾谊对秦代暴政的批判──“仁义不施”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篇史论,而大半篇幅用于叙述秦王朝兴亡的历史过程,实际上是以史实作论据,论证秦的迅速灭亡是由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因此,教学重点应是最后一段。

史论叙史不同于史传,它是高度概括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主观色彩;本文又是用骈体写的,这种色彩就表现得更为明显,要讲清这一点就很难。此外,还要考虑到本文的背诵量较大,要使学生既能背得顺畅,又不增加他们的负担。

2、教学方法:

课文练习只要求背诵最后三段,也是出于不增加学生负担的考虑,但从教学的需要来看,背诵全文是大有好处的。为此,拟采用诵读教法。

背诵应有严格要求,但个别地方可以放宽。如第2段列出九国的顺序是“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而第5段则是,“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据此可以看出,作者的基本排列方法是以山东六大国置前,三小国置后,至于六大国中孰前孰后并无一定的准则。背诵时就不一定非照原文顺序不可。其次,第2段还列出20个人名,是举例性的,不过是作此随手拈出(例如乐毅是“制兵”的人,而被列入“通意”一类),背诵时不一定一一背出,也不必照原文的顺序。总之,要从总体着眼,只要不违背作者本意,就可以不计较个别字眼,当然,关键的字眼决不容许出现错误,这是背诵长文(千字以上)的原则。

3、课时安排:

本文拟用3课时诵读。

第一课时:简介作者及《过秦论》写作意图,分析全文布局,诵读第1、2两段。

第二课时:诵读第3、4段。

第三课时:诵读第5段。

【预习安排】

1、朗读课文2~3遍,要求字音准确:

补充注音如下:

因利乘便(chéng)ズ(xiào)合从(zòng)翟景(zhái)将数百之众(jiàng)镞(zú)笞(chī)膏腴(yú)万乘势之(shèng)召滑(shào)

2、思考下列问题:

⑴本文是一篇史论,为什么大半篇幅是叙事?作者这样叙事有什么目的?

⑵文章将秦统一全国的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为什么这样划分?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作者和《过秦论》写作意图

贾谊的《过秦论》共有上、中、下三篇。我们学的是上篇,文中概括叙述了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了秦始皇的暴政,最后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它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这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到了中篇,作者对这个观点作了分析,并进一步指出秦二世不顾“天下之嗷嗷”,继续实行暴政,“重之以无道”,然后从正面提出治理天下的原则:“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这是作者为文的本意所在。下篇主要指责秦王朝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君主──子婴的过失。

《过秦论》鲜明地表现了贾谊的政治立场。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洛阳人。18岁时以能读诗书、善属文,为郡人所称誉,廷尉吴公荐于汉文帝,被任为博士。不久,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贬为长沙王太傅。后为梁怀王太傅。32岁时郁郁而死。

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500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曾多次上疏,批评时政。《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论“古”是为了说“今”,这是读本文时首先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

二、粗略分析全文布局

1、先按表达方式将全文分为两部分:

⑴记叙部分:写秦王朝的兴亡过程(前四段)。

⑵议论部分: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最后一段)。

2、再分析记叙部分的层次,可分两大层。

⑴兴起的过程(前三段)。

⑵灭亡的过程(第四段)。

三、诵读第1段

在诵读练习中以提问方式明确本段的内容要点:

1、秦的地理优势;

2、秦孝公的政治雄心──统一天下;

3、基本国策(耕战、连衡)及成果。

史实补充:

1、“外连衡而斗诸侯”──这是跟上文“内立法度……修守战之具”相对应而言,其实这是后来的政策。有些“教参”上甚至把它跟连衡政策的创立人张仪联在一起,这是不正确的,张仪相秦是在秦孝公死后十年,即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年)。由此可见,史论叙史不同于史传,重在“会意”。

2、“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史记・魏世家》:“三十一年(即秦孝公22年,公元前340年),……秦将商君诈我将军公子而袭夺其军,破之。秦用商君,东地至河。”“东至河”。即秦得河西之地。这是秦以“诈力”夺取诸侯土地的一个突出的例子。按:这是秦取河西地的开始,秦惠文王八年(前330年),魏又献河西地少梁(今陕西韩城南)。

四、诵读第2段

提问:本段叙述了哪几位秦国国君时期的事?(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即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国君。)惠文王即位是前337年,庄襄王死于前247年,其间长达90年,作者是怎样叙述这90年间的历史的?

讨论后,归纳如下:

1、将惠文、武、昭襄三朝87年间的事情集中到一点上来写:秦的领土日益扩大引起诸侯恐惧,以诸侯反衬秦。孝文、庄襄二朝则一笔带过。这是从总体上看。

2、写秦扩大领土,按南、西、东、北四个方位说,显出其军事力量无比强大;写诸侯,按“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从散约解”的顺序说,并极力渲染其声势,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这是从局部来说的。

3、统观此段叙史,近乎艺术概括方式,本质是真实的,但客观的历史过程并非如此。

史实补充:“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苏秦说六国从亲,约在前334~前332年之间,其时苏秦任从约长,并佩六国相印。“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这是第一次合从。前318年,苏秦再次约从六国共攻秦,楚怀王为从长。至函谷关,秦出兵击六国,六国兵皆引而归(《年表》中作“五国”)。这是第二次合从。此外,前298年,魏、齐、韩三国曾联合攻齐。还有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于河外,这已不在上述87年之内了。从上述史实可以看出,所谓“九国之师”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这也说明史论叙史跟史传的不同。

背诵要求:

1、可以从“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直接过渡到“尝以十倍之地”;

2、“于是六国之士……制其兵”这一段可略读。

五、留作业

背诵第1、2段;准备诵读第3、4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背诵第1、2段。

用提问过渡:本文题目是“过秦”,这两段说到秦的过错没有?(没有,虽然也表现了秦的“诈力”政策,但在斗争中使用“诈力”是每一方都会有的,只是看谁用得更好。)既然如此,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为下文作铺垫,以统一过程中的强大跟后来的迅速灭亡做对比。)所以,下段就先说秦的过错。

二、诵读第3段

1、先默读一遍,说说秦始皇的过错是什么。

2、找出写过错的那一层(“于是废先王之道……陈利兵而谁何”)试用几个字来概括秦始皇的对内政策。(愚民、弱民、以民为敌。)

3、划分全段层次并答问:

⑴首句写秦始皇统一全国,只有一个意思,却连用四句来表达,为什么?

这是中国空前的统一,是很了不起的,值得加以铺排;极言秦王朝的无比强大。

⑵次写扩大版图,有什么作用?

仍是极言秦王朝的强大。要求注意“士不敢弯弓而抱怨”一句,是用来烘托秦始皇的威势,可算是虚写。如要实解就会出现矛盾,前218年,张良曾雇力士刺始皇于博浪沙,误中副车。

⑶写秦始皇的对内政策这一层的要害是什么?

“不施仁义”,为结论张本。

补充解释:“谁”“何”都是疑问代词用如动词,由此引申出“呵问他是谁”的意思。

以上二小层可合并为一层:写秦始皇对内、对外的政策。

⑷末句写始皇的设想,有什么作用?

反衬秦王朝灭亡之迅速。

(说明以上内容可以在分层诵读中依次讨论。诵读和讨论是交叉进行的。在全班学生基本成诵之后,再提出下面的问题。)

4、本段在全文结构中有怎样的作用?

上文写秦日益强大,为统一奠定了基础,本段写统一后的措施说明秦已从攻势转为守势;正因为措施不当,才导致了它的迅速灭亡,所以下段接着写它的灭亡,作者“过秦”之意尽在其中。

三、诵读第4段

默读一遍后概括本段大意:陈涉起义,天下云集响应,并起亡秦。

提问:开头写始皇余威,有什么作用?(暗示民心不服,人人自危。)作者写陈涉起义的一段话中,要害是哪一句?(“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这说明了什么?(全国人民不满秦王朝的统治。)它为下文哪一句作铺垫?(“仁义不施”。)

再问“将数百之众”跟上文哪一句相照应?(“百万之师”──秦人能打败九国“百万之师”,而不敌陈涉“数百之众”,可以发人深思。)“斩木为兵”跟上文哪一句相照应?(“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这说明了什么?(“收兵”不足以遏止人民的反抗。)

在学生基本成诵后,还可以问:你怎样看待贾谊对陈涉的评价?

教师小结时主要谈两点:

1、贾谊是对陈涉起义作出高度评价的第一人;

2、阶级的偏见也是有的。

四、留作业

1、背诵第3、4段,准备诵读第5段。

2、下面两段话均摘自《过秦论(中)》,只要求看懂大意。读后就以下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

引文(一):“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志,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

引文(二):“二世……重之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宫,繁刑严珠,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纪,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君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藉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⑴“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应当怎样解释?

⑵作者是怎样分析陈涉起义的?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背诵课文第3、4段。

2、答问:读过引文(二)后,再看课文第4段中关于陈涉的叙述,你认为“瓮牖绳枢之子……倔起阡陌之中”这段话的总体意思是什么?(他不凭借高贵的地位和杰出的才能,却很有号召力,就是因为他的奋起反抗符合人民大众的心愿,但“才能不及中人”这句话却带有明显的贬意。)从全段来看,其内容可用引文(二)中哪些字眼来概括?(“民危”“易动”──这就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而“民危”“易动”,正是暴政所造成的结果。由此自然转入议论。)

二、诵读第5段

1、补充注释:

⑴“且夫天下非同小弱也”──意谓秦有天下,非同地方性政权,其力量是不小的。

⑵“雍州之地,ズ之固,自若也”──雍州的地势、ズ的险固,还是原来那个样子,意谓秦地的优越地形并未发生变化。

⑶棘──课本注,“棘”通“戟”。此与上文“斩木为兵”矛盾。按:“棘矜”应合解,即伐棘为矜,矜仗也。“Ii”又作:“iI”,是一种农具,类似今之长柄大锄。这样解释,正好跟下文“钩戟长铩”对应成文。

⑷同年而语──又可以写作“同日而语”,相提并论之意。

⑸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这句说的是秦统一全国以前的事。万乘,战国时的大国也称“万乘”。同列,秦与山东各国皆诸侯,故称“同列”“序”“朝”为互文。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时秦很强大,所以八州诸侯都来朝拜它。按:从秦孝公到秦统一全国之前,共有140年,所以下文接着说“百有余年矣”。至“以六合为家,ズ为宫”,才说到秦统一天下。

⑹攻守之势──“攻”,指统一六国以前;“守”,指统一六国之后。

2、划分层次:第一层(开头至“则不可同年而语矣”)对比论述九国之师和陈涉之众的力量。开头指出秦王朝的优势仍然存在,这是对比论述的前提。对比则表明陈涉的地位和农民军的武器及素质远不如九国之君及其部队。要害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这八字,是为全文的结句设伏的。第二层(“然秦以区区之地”至结句)照应全篇,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下四句照应第1、2段,“然后”二句照应第3段,“一夫”三句照应第4段。“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为全文中心论点。

3、诵读诣导:本段是全文的重心,句句都是说秦之过,一定要读得有气势,表达出作者“过秦”的深意。

⑴且夫──推进一层,领起议论的口气。

⑵以下连用六个“也”,用极其肯定的语气读。

⑶排比句中的重音是:“非属(于)”“非(于)”“非抗(于)”和“非及”。(“非及”后其实也可加“于”)。

⑷“向时之士也”后作一顿,为下句转折畜势。

⑸“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也”后有较长停顿。如去掉“也字”,再增“何也”一句,答案即是全文结句,可见作者有意为下文蓄势,所以述而不问。

⑹“试使”三句,重复上文之意,换假设口气,再作一I。

⑺“然秦”三句作低回之势,以下节节升高,至“为天下笑者”达于顶峰,稍作一顿,再逼出“何也”一句。

⑻“仁义不施”是一篇纲领,用深责语气读;“攻守之势异”用解释语气读,寓“不知天下之势”之意。

(以上内容都穿插在诵读过程中说明。)

三、总结全文

1、归纳全文中心:

提问学生: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借古喻今,劝谏西汉统治者实行仁政以安民。

试从前面的引文(二)中找出一句话来说明。

“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

2、分析本文论证方法:

⑴以史实为论据:

问:本文前三段纯属叙史,这跟作者要论证的观点有什么关系?

秦统一全国前对诸侯处于攻势,统一后对全国人民处于守势,是为了说明“攻守之势异”这一点的。

问:秦王朝在这不同的两个时期内所采取的政策有区别吗?

处于攻势时期采用的是诈力政策,处于守势时期采用的是压迫人民的政策,二者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

试用引文(一)中的话来说明:

“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

问:“其道不易,其政不改“包含了怎样的意思?

仁义不施。

⑵对比论证:

问:第5段以九国之师跟陈涉做对比,有什么作用?

九国之师拥有大批谋士、精良武器和训练有素的士兵无法战胜秦国,而一群斩木为兵的农民军却战胜了秦国,这说明秦的暴虐无道已使它失去天下之民。

试用引文(二)中的话来说明:‘

“民危”──陈涉的“星星之火”点燃了燎原烈焰。

问:本文还有哪些对比?

上一篇:现代通信技术趋势下一篇:如何成为优秀的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