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学期复习计划

2024-11-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学期复习计划(精选15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学期复习计划 篇1

1. 第一单元复习:“位置”的复习

5月28日,复习内容:复习课文“第一单元的第一至二节”内容,并做练习。5月29日,复习内容:复习课文“第一单元的第三至四节”内容,并做练习。5月30日,复习内容:做第一单元测试练习。

2. 第二、三单元复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图形的拼组”的复习

5月31日,复习内容:复习课文“第二单元的第一至三节”内容,并做练习。6月1日,复习内容:复习课文“第三单元的图形的拼组”内容,并做练习。6月2日,复习内容:做第二、三单元测试练习。

3.第四单元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复习

6月3日,复习内容:复习课文“第四单元的第一至二节”内容,并做练习。6月4日,复习内容:复习课文“第四单元的第三至四节”内容,并做练习。6月5日,复习内容:做第四单元测试练习。

4.第五、六单元复习:“认识人民币”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复习6月6日,复习内容:复习课文“第五单元的第一至二节”内容,并做练习。6月7日,复习内容:复习课文“第六单元的第一至四节”内容,并做练习。6月8日,复习内容:做第五、六单元测试练习。

5.第七单元复习:“认识时间”的复习

6月9日,复习内容:复习课文“第七单元”内容,并做练习。

6月10日,复习内容:复习课文“第七单元”内容,并做练习。

6月11日,复习内容:做第七单元测试练习。

6.第八单元复习:“找规律”的复习

6月12日,复习内容:复习课文“第八单元”内容,并做练习。

6月13日,复习内容:复习课文“第八单元”内容,并做练习。

6月14日,复习内容:做第八单元测试练习。

7.第九单元复习:“统计”的复习

6月15日,复习内容:复习课文“第九单元”内容,并做练习习。

6月16日,复习内容:复习课文“第九单元”内容,并做练习。

6月17日,复习内容:做第九单元测试练习。

8.第十单元复习:“总复习”的复习

6月18日,复习内容:复习课文“第十单元的第一节”内容,并做练习。6月19日,复习内容:复习课文“第十单元的第二节”内容,并做练习。6月20日,复习内容:做第十单元测试练习。

9.综合模拟测试

6月21日,做综合测试练习1。

6月22日,做综合测试练习2。

6月23日,做综合测试练习3。

6月24日,做综合测试练习4。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学期复习计划 篇2

师:今天, 老师将与同学们一同上一节复习课。

师:同学们, 你们认为本学期所学知识中哪部分的内容最困难?

生:应用题部分 (绝大部分同学) 。

师:数学应用题部分内容确实很困难, 但是老师告诉大家, 这部分内容是十分重要的。

师:我们每一位同学都不是困难的懦夫, 老师相信你们每一位同学都能勇敢地战胜困难。 你们说是不是?

生:是! (齐声说)

分析:老师言语和蔼、态度可亲。 如“一同、大家、我们”等字眼无形中把老师和同学融为一体。 师生成为共同学习、共同探讨的伙伴, 消除了学生的畏惧心理。 老师激励性的问话恰到好处, 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决心。 此“导入”突出了高度尊重学生, 相信学生, 全面依靠学生。 强调学生是教育的真正主体, 是学习的真正主人的生本理念, 为师生共同学习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

二、研讨求知

第一板块:

看图编题并解答。

师:出示多媒体。

师:上面画了些什么?

生:苹果和桃子 (齐声答) 。

师: (追问) 谁能很快说出上面画了几个苹果? 几个桃子?

大部分能急着点数, 有少部分能急切地大声说:“12个苹果, 6个桃子”, “6个桃子, 12个苹果”。

师:好!你们真是眼明手快呀! 就是12个苹果, 6个桃子 (板书:12个苹果, 6个桃子) 。

师: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 你是怎样很快说出12和6的?

生纷纷举手, 有部分定睛不语。

生1:有3行苹果, 每行4个, 一共12个;桃子就是6个, 我一眼就看出来了。

生2:有4行苹果, 每行3个, 一共12个;桃子就是3个3个的数, 3加3就是6个。

生3:老师, 我还有办法, 把苹果从中间分左右两部分, 每部分6个苹果, 一共6×2=12个;桃子不用数就行。

其他学生茅塞顿开, 跃跃欲试。

师:同学们, 你们表现得都很勇敢也很聪明 (特别是生3) 。下面看看题目是怎么要求我们的?

【块一分析 】教师提出问题有很强的激励性, 而问题又具有竞争性和挑战性。 这样很好地把握了二年级小学生爱表行自己的心理特点。 注重“以学定教”, 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营造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把学生当做学习任务的“首要责任人”, 把思考的权利、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思想和展示思维过程的舞台。 学生表现积极踊跃, 有效培养了学生勇敢的品质, 培养了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特别是生3的回答无疑是创新。 教师及时给予鼓励,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二板块:

生:读题 (同桌议2分钟) 。

师:你怎么想的就怎么说。 谁想试一试?

生1:有12个苹果, 6个桃子。苹果桃子共有多少个?

12+6=18 (个)

生2:有12个苹果, 6个桃子。 苹果是桃子的多少倍?

12÷6=2

生3:有12个苹果, 6个桃子。桃子比苹果少多少个?

12-6=6 (个)

生4:我也能编将它们分装在盘子里, 每个盘子装6个, 需要几个盘子?

(12+6) ÷6=3 (个)

师引导学生:能不能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 把题编得更有意义些呢?

生1:姥姥生病了, 我买了12个苹果, 6个桃子去看望姥姥。

师:编完了吗?

生:编完了。 其他学生有疑惑 (缺少问题) 。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这道有意义的题补上问题呢?

生2:姥姥吃了1个苹果1个桃子还剩多少个水果?

12+6-2=16 (个)

生3: (再次补充问题) 买的苹果是桃子的多少倍?

12÷6=2

生4: (我也能编) 我也能编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吃。 每个小朋友吃几个水果? (12+6) ÷9=2 (个)

师: (追问) 有12个苹果, 而桃子只有6个, 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吃, 从总数上讲是平均的。 可是从生活角度上讲9个小朋友吃到的水果一样吗? “平均”分得合理吗?

学生大都疑惑不解, 有个别学生恍然大悟, 说:“有人吃不到桃子”;“还有人吃到2个桃子呢”。 (看法种种)

师:对呀! 那么, 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

多数同学恍然大悟, 说:“6个桃子不够9个人分。 ”

师:生活中, 如果我们遇到这种情况, 应该怎么办呢? (前提是很爱吃的桃子)

生1:我爱吃苹果。

生2:我把桃子让给别的小朋友吃。

师:两位同学发言都很诚实。 我们学习数学不但要从数学的角度分析问题, 还要结合生活实际。 生活中, 当然要学会“礼让”, 这是我们民族的美德。 但是, 这道题应该怎样改一下呢?

生1: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吃。

生2: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吃。

生3: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吃。

师:三位同学改编得都很好, 那么, 怎样分才最合理?

【块二分析 】课堂 “放开”畅所欲言, 关注学生学习水平、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上的差异, 善待、宽容、欣赏学生, 捕捉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让每位学生在师生的激励下不断超越自我, 获得身心全面发展, 使学生潜在的智能得以充分的开发与展示。 教师积极肯定学生参与, 为进一步学习起到“加油”作用。 学生不拘一格的发言烘托了课堂气氛, 老师恰如其分的引导使枯燥的数学教学变为兴趣教学。 本版块的品德教育十分得体, 体现了教育以育人为本的教育目标。

第三板块:

师:让同学们分组讨论 (怎样分最合理) 。

生:小组讨论 (平均分给2人、3人、6人怎样合理分) 。

生:小组汇报结果 (12÷2=6 (苹果) , 6÷2=3 (桃子) ;3人分……, 6人分……)

【块三分析 】分组讨论旨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 共同探索的良好品质。 本版块设计实现了在这一目标。

三、巩固拓展

师:布置作业 (留意生活, 用所学数学知识自编自解十题) 。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学期复习计划 篇3

1.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总人口约为1370537000人,这个数读作(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其中左边的“3”在( )位上,表示( )。

2.20÷( )==( )(小数)。

3.四个不同质数的积是210,这四个质数分别是( )。

4.右图中圆的周长是25.12厘米,阴影

部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5.一个西瓜,小明吃去它的,小亮吃去剩下的,这时还剩这个西瓜的( )。

6.2的分数单位是( ),这个数再加上( )就是最小的合数。

7.在一道减法算式中,差与减数的和是324,被减数是( )。

8.根据(1、2、3),(2、4、6),(3、6、9),(4、8、12),……的排列规律,可算出第10组三个数的和是 ( )。

9.某日,北京市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相差8℃,如果当天最低气温为-1℃,那么最高气温则是 ( )℃。

二、选择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估计一下,下面最接近你年龄的时间是( )

A.600月 B.600周 C.600小时 D.600分

2.一组数据“15、16、15、26、45、15、34”,16是这组数据的( )

A.平均数 B.众数 C.中间数 D.中位数

3.甲杯中有100克水,乙杯中有80克水,往甲杯中溶解25克糖,往乙杯中溶解20克糖,结果是( )

A.甲杯水更甜 B.乙杯水更甜

C.两杯水一样甜 D.无法比较

4.今年老师a岁,小华a-25岁,再过x年后,老师与小华差( )岁。

A.x B.25 C.a-25 D.x+25

5.小明抛了5次硬币,1次正面朝上,4次反面朝上。第6次抛硬币,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 )

三、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8分)

1. 6厘米、4厘米和2厘米的三根小棒不能拼成一个三角形。 ( )

2. 2012年全年有366天。 ( )

3.下午3时30分,钟面上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成90度。 ( )

4.有一批零件,其中100个合格,3个不合格,合格率是97%。 ( )

5.如果x-3y=0,那么x与y成正比例。( )

6.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

7.大圆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比小圆周长除以直径的商大。 ( )

8. 1米的与2米的同样长。( )

四、计算(共计24分)

1.直接写得数(8分)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学期复习计划 篇4

一、算一算。

34+52= 65-61= 3+45= 16-7= 28+41-6=

50+50= 16+72= 14-5= 28-12= 90-40+26=

19-8= 45+23= 87-24= 15-7= 88-44+22=

10+28= 63-21= 66-43= 23+23= 63-30+25=

二、填一填。

1、1到40中,个位上是4的数有( )。

2、大于30小于45的双数有( )。

3、十位上是4的.单数有( )。

4、在49、80、3、10、52、66中,( )最接近50,( )比50大一些,( )比50大很多,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整十数是( )。

5、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45+□>50 60-□>20 □-30<30

80-□<40 □+25>50 □-6>20

6、最大的一位数和最大的两位数相差( ),最小的一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和是( ),差是( )。

7、100里面有( )个十,89里面有( )个一。

8、连一连。

苹果比桃 桃比梨 梨比菠萝 桃比苹果

少很多 少一些 多一些 多得多

三、用竖式计算。

85-53= 6+23= 85-2= 96-75=

四、列式计算。

(1)两个加数都是34,和是多少? (2)被减数是76,减数是5,差是几?

□○□=□ □○□=□

(3)65比24多多少? (4)34比45少多少?

□○□=□ □○□=□

五、填表。

买来29个( )个8个45个( )个8个24个

吃掉12个24个( )个( )个9个5个( )个

还剩( )个10个2个22个8个( )个10个

六、解决问题。

1、小明和小丽看的书都是74页。小明看了一些,还剩下23页没有看。小丽已经看了40页。

(1)小明已经看了多少页? □○□=□( )

(2)小丽还有几页没有看? □○□=□( )

(3)自己提一个问题,并解答。

2、和 一共有19个。

(1) 最少有( )个, 最多有( )个。

(2) 最少有( )个, 最多有( )个。

3、白兔有22只,灰兔有14只,黑兔有35只。

(1)灰兔比黑兔少几只?□○□=□( )

(2)黑兔比白兔多几只?□○□=□( )

(3)自己提一个问题,并解答。

一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篇5

复习的主要内容:

1、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能正确地计算两位数的加减法,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发展估算。

3、能辩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体会米和厘米的实际意义,会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测量,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4、认识时间,正确读出几时和几时半,以及用24小时计时方法表示。

5、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用钱款实际购物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复习的主要目标:

1.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2、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3、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4、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5、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复习的重点:

10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计算.复习的难点:

时分、人民币的认识。

具体措施:

1.认真批改作业、督促学生及时订正作业。

2.加强计算训练,提高计算能力。

课时安排: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学期复习计划 篇6

我们备课组一直采取学案导学的形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在学案编写上存在一些问题,如引导新知的过程不够细化,巩固练习题目过多,分层不够明确。结合这些问题及昆铜中学优秀学习设计,我们备课组确定了下学期学案形式为:罗列出当堂课的几个知识点,并在相对应的知识点后面设计相应的练习,这样就能做到讲练结合。学习完当堂课的知识点后,再设计能力提升题。课内练习学生在课堂上以自主、讨论或板演等方式完成;而能力提升部分则要求基础较好的学生选择完成。这可以避免课堂上填鸭式教学,也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提升。

到目前为止,这学期的新课已经上得差不多了,后面还剩四节新课。接下来就进入复习阶段。

复习内容包括:三角形的初步知识、特殊三角形、一元一次不等式、图形与坐标、一次函数。需要重点复习的是:特殊三角形和一次函数。

复习的方式:

分为三轮复习。

第一轮:分章复习(12.16-12.27,两周)

1、复习教材中的定义、概念、规则,进行正误辨析,教师引导学生回归书本知识,重视对书本基本知识的整理与再加工。

2、在复习应用题时增加开放性的习题练习,题目的出现可以是信息化、图形化方法形式,或联系生活实际为背景出现信息。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题目有层次,难度适中,照顾不同学生。

3、要十分注重课本中的“数学活动”,挖掘教材的编写意图,防止命题者以数学活动为载体,编写相关探究题型。

第二轮:分块复习(12.30-1.3,一周)

1、三角形的初步知识和特殊三角形。

2、一元一次不等式。

3、图形与坐标和一次函数。

第三轮:练习去年各地期末统考卷以及义乌历年同期的期末卷(1.6-1.20,两周)

1、认真分析往年的统考试卷,把握命题者的命题思想,重难点,侧重点,基本点。

2、根据历年考试情况,精心汇编一些模拟试卷,教师给学生讲解一些应试技巧,提高应试能力。

3、在每次测试后注重分析讲评,多用激励性语言,不要讽刺、挖苦学生,更不要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信每个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在期末考生中超长的发挥。

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教学的思考 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 复习 思考

复习对提高小学数学知识的掌握水平,进一步发展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毕业总复习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分层复习,促进全面提高,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一、系统分析

在六年级的数学复习阶段开始前,老师要首先明确数学教学的目的、教学任务、知识范围、顺序与结构,教学重点与难点,这些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其次,要全面了解全班情况,知道每一位学生现在学到了什么程度,还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知识;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明确应该用什么方法去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起来,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结合六年级知识特征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二、抓好基础

在六年级的数学复习中,首先要抓好五个方面的基础知识运用:一是概念。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每部分的知识点,把容易混淆的内容一一区别开来。比如,让学生判断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能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吗?等等。二是开拓视野。在数学复习中,老师要注重开拓学生的视野,不断反馈教学。比如,a的3/5与b的1/4相等,比较a、b大小(a、b都不为零)。解答完这个题,再给学生出一道题:甲班的4/5同乙班的3/4的人数相等,那么,甲班同乙班人数谁多谁少?稍微这么一改,有的学生就无从下手了。教师应提示学生a、b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那么甲班和乙班是班级的名称,它同a、b有何联系?这时候有的学生就明白了。三是公式推导。比如,圆的面积、圆柱的体积等计算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让学生进行回顾,亲自实践、亲自品尝。四是知识对比。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的意义,尤其是小数、分数的乘法意义,学生们容易混淆。要从整数乘法入手,看学生是不是写成几个数相加的形式,让学生动手动脑去探索,真正理解他们的意义。五是计算能力。很多学生到了六年级,连基本加减乘除计算都算错,更谈不上应用题了。老师普遍认为是学生太粗心、不认真。追根溯源,原因还是在老师。我们要培养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首先要让学生观察式子,进行分析,看是否能用简便方法,其次结合四则混合运算进行计算。学会了做题方法,还要让学生反复练习,检查结果。在此基础上,教师不断地反馈教学,让学生把知识掌握了,应用更灵活,计算准确率就高了。

三、能力的培养

一要注意培养学生合理、灵活地应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的能力。在复习量的计量和几何初步知识时,注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巩固画图和测量的技能。二要培养一题多变的能力。重点是要抓住母题,使学生知道题目源于母题,万变不离其宗。通过改变条件、问题和情境,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还必须注意对学生进行解题思维灵活性的培养,启发学生多思考,从而达到善于思考,逐步提高学生的应变及解题能力。 三是是培养操作实践的能力。如八宝粥公司请包装公司设计一个能装12罐八宝粥的盒子。[八宝粥罐子为圆柱形,底面直径6厘米,高13厘米]你准备怎样设计?(提示:包装盒一般可设计成长方体,要求需要多少硬纸板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所以我们应该想办法知道长方体的长、宽、高,即先确定八宝粥罐子怎么摆)这时不急于让学生做,让学生找易拉罐摆放。通过亲身实践可以获得直接感受把题解出来。但有的同学做得不切合实际,确定的长、宽、高不适中。所以教师必须把学生做的几种方法都一一列出来让学生比较。通过比较学生们选用最省料的方法。

四、学困生转化工作

作为教师要善于分析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到底困在哪里?用什么手段解决?我认为除了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备课外,还要根据记忆和遗忘的规律,重视信息反馈原理的运用,及时巩固当堂效果;要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坚持科学训练,进行查漏补缺,提高学生的知识素质,在这方面应做到:细水长流逐一补,以新带旧分散补,突出对象个别补。在班里成立几个小组,每小组选择一个学习好的负责,成绩好的学生教成绩差的学生,这样成绩差的学生进步了,成绩好的成绩更好了,整个班掀起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

五、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搞好毕业班复习工作的保障。毕业班的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部分学生认为老师没有讲授新知识,于是经常聚在一起玩耍、游戏,个别学生写一些早恋方面的信或纸条等,对这些不利于复习的思想行为,老师都要及时给予帮助、教育。

教师还应经常与家长联系,利用家长会或家访的机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家长时刻注意子女的异常表现,配合老师共同教育,使其全身心投入复习,健康成长。

六、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

对学生的疏导要有针对性,善于把握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如优等生一般都较自傲。有时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可采用提醒式,在肯定他们成绩的同时,用委婉、含蓄的语言指出其缺点,使他们领会老师意图,正确估量自己;后进生在班级中往往较自卑,表现对抗心理,应采用对话谈心式,用道理来说服他们,令他们心服口服,特别要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中等生自认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缺乏前进的动力,对什么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应采用触动式的谈心方法,在掌握分寸的前提下,以“刚”克“刚”,促其猛醒。对犯错的同学,不能一味地狠批猛骂,而应当采用“参照式”的方式找他们谈心,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犯错误的原因,引起反思,增强改过的信心。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计划 篇8

张花

一、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5、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书写、检查作业的学习习惯。

二、复习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找规律。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总复习的编排应对注意突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如把数概念、计算分别集中复习。在复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把“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口算结合起来进行复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同时,注意计算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达到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来巩固计算熟练程度的作用。

三、复习的重、难点

复习的重点:主要放在数与数的运算这一块内容中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这几部分内容。

复习的难点: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的退位及进位加法;人民币的认识;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加法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 = 10角,1角 = 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四、具体复习安排

1.“100以内的数”的复习。

教材中安排了4道题,着重复习100以内数的顺序、数位表、数的组成和数的大小。复习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本学期学习的100以内数的相关内容。对于数位表应进行重点复习,它是学习100以内加减法计算、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法则的重要基础。复习过程中,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多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逐渐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复习。

教材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复习: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用计算解决简单的问题。本学期学习的计算主要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等内容。这些内容不论在计算难度,还是在计算的方法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教材中虽然把这些内容集中安排复习,但也注意突出各自的特点。注意对比练习,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计算的方法。对于“20以内的退位减法”,要求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相同,学生应熟练掌握。对于其他的一步口算,要求比较熟练。对于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在计算的速度上不作要求,学生能计算正确就可以了。复习时,可以先让学生计算第98页的第5题。计算后,可以分小组讨论,这些题可以分为哪几种形式,每一种计算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使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沟通思想,相互学习,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每种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点。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注意巡视,引导、参与学生的讨论,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意识。复习解决问题时,先让学生认真看图,说一说图意。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根据图中描述的事情,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可以采用分小组讨论的方式。讨论后,按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全班进行交流。图中的素材比较丰富,除了蝴蝶和蜻蜓外,还有不同颜色的小花。只要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道理,就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在解决问题时,也可以先让学生解答,然后再说一说解题的思路。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就可以了,不必一定按照一定的模式来说。

3.“元、角、分”的复习。

本学期在学习“元、角、分”时,主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以及人民币的应用,使学生对元、角、分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因此,教材在复习时没有再安排动手操作的内容,只是让学生对已学的元、角、分关系进行复习,并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应用。

复习时,主要让学生回忆所学的知识。如果学生遗忘了,还可以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用实物帮助学生思考。

4.第100页第11题是数物体的题目。图中所摆的正方体有部分的遮挡,学生数的时候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如果学生看图确有困难,还可以让学生动手摆一摆,用小正方体摆成图中所画的形状,然后再数一数实物。最后,对照实物和图,让学生讨论,哪部分是开始没有数到的,以后在看图时应注意什么。

5.“统计”的复习。

本学期统计的教学目标之一是使学生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第101页第12题结合儿童的生活实际,设计了“星期日同学们喜欢做的事”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根据图找出所需数据,并根据数据解决问题。最后,引导学生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复习时,可以根据教材中提供的素材,分小组直接让学生观察统计图,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先不出填好的统计图,而根据全班的实际情况,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这样就可以把本学期所学的统计的全过程都复习一遍。

五、学情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46人,总体上来说大部分学生已经基本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但是也存在着一部分学生,或是由于年龄太小,或是由于基础、智力、学习行为习惯等问题而使他们的学习有较大的困难。尤其本学期已经涉及到了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退位减法,对于一些计算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还有有较多的学生常出现抄错数字、看错符号,而且很少有做完题检查的习惯。另外,对于时间的认识,人民币的认识以及位置的认识,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还是存在着相当大的困难,因此在复习中应特别注意。

六、复习的方法

1、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学前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的知识和积累的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通过大量实物图的感知和具体模型的操作,使学生获得最初步的知识和技能。

2、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3、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4、把本学期所学知识分块归类复习,针对单元测试卷、复习册、作业中容易出错的题作重点的渗透复习、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

5、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复习的方法。

6、改进对学生评估,重视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具备了什么能力,在哪些地方还需努力。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计划 篇9

一、100以内数的认识。

复习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1、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问题。

复习的重点内容是:

1、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认识数位表,掌握数的组成。

复习的相关题型:

1、数的组成:

(1) 7个一和5个十组成的数是( )。

(2) 36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3)判断:6个一和2个十组成的数是62。…………( ) (很多学生很粗心,对2个十和6个一最成的数是26能够很快做出,但是如果变换一下顺序,就会有一部分学生不假思索的认为6个一和2个十组成的数是62。)

2、数位表的认识:

(1) 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是7,个位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小4,这个两位数是( ).

(2)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是6,十位上的数字是5,这个两位数是( )。

(对于这样的问题,如果先说十位上的数字是5,个位上的数字是6,都知道这个数是56,反过来先说个位上的数字,就会有个别学生犯错)

3、100以内数的顺序以及大小比较:

(1) 按规律填数:

(a) 112131()61()()91

(b) 1009590()()()65()

(2) 与37相邻的数是()和()。

(3) 用2、5、7三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他们相差( )。

(4)用2、5、7三张数字卡片组成的两位数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他们相差( )。

(5) 在○里填上“”“ ”或 “=”

37 ○ 65 68-20 ○ 68-30

40+7 ○ 50+7 67-7 ○ 60

二、100以内加法、减法的复习。

一年级的学生计算能力不强,书写不规范。班里总有那么几个计算较差的学生,出错较多的地方是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学期数学第六单元的内容应作为重点进行复习和强化训练。

复习主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能熟练的进行100内数的口算,在具体情境中能发现并提出能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的问题。

复习的主要内容有:

小学数学高年级复习课创新策略 篇10

一、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指导学生主动复习

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师要设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努力为学生创造投入数学活动的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合作、勇于探究,并在此过程中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提高数学的基本技能、理解数学的基本思想、积累数学的基本经验。因此在上复习课时,一定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让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复习课中来,尤其要让他们学会对知识进行必要的归纳和整理,教师绝对不能帮助学生完成这个过程。五、六年级的小学生的自学能力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所以笔者每次都会在上课之前提前将课上的主要目标告诉学生,让他们3—4个人一组自主确定复习哪些内容,有的同学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整理,有的同学对前面做错的一些题目进行分析,有的同学重点复习一些基础性的题目,有的同学则将复习目标定位在难度较大的提高题上。每一位同学都从各自的实际基础和能力出发,目标明确地进行复习,这样自然也就激发了他们的对复习课的兴趣,有效调动了他们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例如在复习六年级上学期“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内容时,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笔者设置了不同的目标。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有的让他们用提问的形式整理基本知识点,有的让他们用绘制表格的方式将知识点清晰化,有的让他们自主构建相关的知识树。学生在自主复习中基本上都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进行了梳理,比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表面积、体积、容积的单位、计算方法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大家根据既定的目标以各种形式呈现出必须掌握的知识要点后,再经过互相探讨、交流与补充的过程,就能形成一条非常清楚的知识链条。在这个大家分工合作的过程之中,学生对自主动手梳理出来的知识点记忆将更加深刻,同时也能让他们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培养了团队合作的精神与能力。

二、有效设计教学过程,合理开展课堂活动

对小学数学而言,复习课与新授课区别非常大,复习课的练习量大、内容繁杂、各个环节都有涉及,因而对复习课来说要想课堂组织有序就必须在课前认真设计好所有细节。假如教师的准备不够充分,语言显得苍白,没有情感的投入,那么复习课的形式注定仍会是一遍又一遍的问答、练讲等单调乏味的形式,手段的丰富性无从谈起,学生自然会觉得索然无味,注意力无法集中,时间长了,他们对数学自然也就没有了兴趣、失去了自信,不利于今后的学习。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灵活运用各种生动有效的形式调动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这样才能实现预期的良好效果。教师在开展每一项活动之前都要向学生说明具体要求,务必让所有学生都能知晓明白,适当的时候教师要自身垂范,让课堂各项活动能放能收,一切掌控在教师手中。

例如在复习“百分数”这一内容时,笔者事先将学生自己整理出来的题目拿过来,再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设计。整理的题目收集,并对题目进行精心设计。以出勤率为例:①六(1)班50人,出勤48人,六(1)班出勤率。②六(1)班50人,因病缺席2人,六(1)班出勤率。③六(1)班出勤48人,因病缺席2人,六(1)班出勤率。④六(1)班出勤率96%,有50人,出勤多少人?⑤六(1)班出勤率96%,有2人请假,出勤多少人?在练习时,我让学生自主选择题目解答。只要答对就加星,多答多得。并在集体交流时,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问题,及时查漏补缺,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学生参与评价,适当控制作业总量

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展的舞台,把展示的空间让给学生,把评价的机会交给学生。评价能给予学生一种成功的体验或紧迫感,从而强化或激励学生好好学习,促使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所以评价内容要多样化。如在整理知识中,对学生所获得的成功或创新的做法要给予及时评价;在综合练习中,对学生多样化的思维方式也要给予适时的评价;在构建知识网络时,对学生成功的合作经验,以及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要给予充分的评价等。评价方式要多元化,要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可采取自评、互评、小组评、教师评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成功,体验快乐。

到了复习阶段,老师们忙着让学生考试,忙着批阅考卷,忙着让学生订正,老师一个劲地批,学生不停地做,这样会让老师自己很累,学生也感到厌烦,因此老师要注意复习方式的多样化,给学生一定的新鲜感!如复习课时可以在提问和作业上进行分层,布置作业的时候有一两道拓展提高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做做。另外,学生准备“课堂练习本”和“错题本”,将错题记录下来经常复习,也可以在组织复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弥补之间的差距,共同进步。

总之,在教学中没有一种固定的方法,要上好复习课我们就一定要考虑不同的课型从而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自主参与、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在实践中总结、反思。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高年级复习课的效果。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篇11

本学年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对比高,学生的特点是对比喜爱游戏方式的学习活动。在游戏中他们不只玩得开心,并且真实学习到常识。大多数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习使命基本完结。但单个学生因注意力和学习主动性等疑问,而使他们的学习有较大的艰难,特别是核算对比差,十以内的数都要经过数手指来完结,二十以内的进位加法对他们来说就更束手无策了。还有有较多的学生常呈现抄错数字、看错符号,并且很少有做完题查看的习气。

二、温习的主要内容

1、娴熟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别几个和第几个,把握数的次序和巨细,把握10以内各数的构成,会读、写0DD20各数。

2、开始晓得加、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称号,开始晓得加法和减法的联系,对比娴熟地核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开始学会依据加、减法的意义和算法处理一些简略的实际疑问。

4、知道符号“=”“<”“>”,会运用这些符号表明数的巨细。

5、直观知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开始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略的分类。

7、认真工作、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气。

8、经过实习活动体会数学与平时日子的密切联系。

三、温习的主要方针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常识,回忆自个的学习进程和收成,逐渐养成回忆和反思的习气。

2、经过总温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常识系统化。稳固所学的常识,关于缺漏的常识进行加强。

3、经过方式多样化的温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风趣的温习活动中经历、体会、感触数学学习的趣味。

4、有对于性的教导,协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决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一样程度的进一步开展。

5、培育学生的良好审题、书写、查看工作的学习习气。

四、温习的详细想象

1、首要组织学生回忆与反思自个的学习进程和收成。能够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风趣,觉得哪些内容在日子中最有用,感觉学习对比艰难的是什么内容,疑问银行中还有什么疑问没处理,等等。也能够引导学生想象自个的温习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个的学习状况,清晰再尽力的方针,老师更全部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状况,为有对于性地温习教导指明方向。

2、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温习。游戏是一年级孩童最喜爱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温习,在温习中玩,在玩与温习相结合中开展。如温习20以内数的知道,让学生玩猜数、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数感。又如加减法核算的温习,不能呈现单纯的题海操练,这样学生会厌倦的。能够规划爬梯子、找兄弟、等游戏活动,学生边玩边娴熟加减法的准确核算。

3、与日子密切联系。温习时相同要把数学常识与平时日子紧密联系。能够规划一些日子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调查,提出数学疑问,处理数学疑问。能够让学生到日子中寻找数学疑问,然后在全班中沟通。学生不只感触日子便是数学,数学便是日子,并且各方面都得了开展。

4、把本学期所学常识分块归类温习,对于单元测试卷、温习册、工作中简单犯错的题作要点的浸透温习、规划专题活动,浸透各项数学常识。专题活动的规划能够使温习的内容归纳化,给学生对比全部地运用所学常识的时机。

5。重视后进生的学习,进行耐性的教导。

五、温习时刻组织

1、回忆与反思本学期的学习状况(1课时)

2、0―20各数的知道及相应的加减运算(7课时)

3、分类(2课时)

4、知道物体和图形(2课时)

如何上好小学高年级段数学复习课 篇12

关键词:数学;复习课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102-02

经历了数十年的小学数学教学,每每谈起复习课教学总是让人感觉枯燥、乏味、也经常有数学教师这样感叹:"复习课难上,除了练习之外还是练习。"确实如此,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有成就感,但它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数学复习课模式,无论是"拉网式",还是"串珠式",其形式皆为集中讲授几个知识要点,然后针对学生薄弱环节进行大量的练习,这样的复习课老师讲的滔滔不绝,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效果肯定不好。其实如果说数学新课教学是“画龙”,而复习则是“点睛”。复习是一个系统、完善、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有利于学生巩固、消化、归纳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怎样才能上好数学复习课呢?

一、给复习课注入新的活力,提高学生的兴趣

给旧的东西注入新的活力学生才有兴趣,平时授新课,新鲜有趣;复习时,要重复已学的内容,有的学生会觉得单调、枯燥无味,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要从思想上提高学生对复习的认识,主动进行复习;另一方面,要以“新”提高复习的积极性。不仅仅是让学生复习知识,让学生掌握、巩固、弥补新授课解决不了的问题,它更大的空间应该是让学生在复习课上,感受它与新授不同的另外的一种风景,让他们感受复习课的魅力。更新观念,把复习的其次,真正的让学生在复习课中“动”起来

1、找准自己位置。以往的复习课都是由教师代学生归纳、整理,虽然也完成了对知识的系统化,但学生仅仅是作为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在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和能力发展方面收到效果微乎其微。新课标要求我们要“以学生发展为本”, 教师不再是数学复习课中的“专制者”、“讲学者”和“评判者”,而是复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1]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观念,找准自己的位置,教师是学生复习过程中的伙伴与朋友。复习不再是知识的回忆和巩固的过程,教师要把复习作为引导学生自主整理,使知识系统化的过程,要让学生通过复习得到不同发展的过程。

2、让学生快乐参与,体验成功。这个过程显然要求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或通过小组合作去完成,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复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引导学生自主整理,构建知识网络,促进知识系统化,使学生对以前所学的知识有新的认识和提高,让学生体验成功,达到“知识系统加提高的目的”。同时,要重视在复习整理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整理的意识,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概括能力。

二、在重视基础的同时要再提高,全面的进行反馈

学生要全面把握知识,内化完整的知识体系,总复习必须要全面系统,要作出全面反馈。复习中我们不能按部就班地照着书本编排重讲知识或每课练,免得学生吃一遍冷饭,枯燥无味,消沉厌烦,费时费力效果又低。教师应该有效合理地系统学生的基础知识,内化知识结构,增强学生亲自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探讨、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并且能进行灵活运用。笫一阶段的复习应该重基础、全面反馈、再提高、再发现。

小学数学期末总复习是学生完成数与代数、量与计量、几何知识、统计等知识后进行的,前后知识情况间隔达四个月,在复习前对学生掌握知识状况进行全面了解,首先应进行全面测试。即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针对于每一部分知识中的基础、重点和难点内容,选择六、七个中等难度的题目进行测试,要求学生在自己复习的基础上独立认真的完成。教师通过批改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着手编写复习课教学计划,重点理清基本概念、基础计算、基本操作、基本应用方面的知识结构网络,再指导学生理清自身掌握情况,作一个小结。针对于学生全面试探反馈出来的问题,着手重点解决每一个部分知识中典型的综合的试题,理清每部分知识的解题思路。

建立了基础知识结构网络,应让学生重新去品味基础知识、归纳要点,理清每部分知识的重点、难点,全方位出发,促提高,以练习为主要反馈手段。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让学生先练或在练的过程中进行讲解,也可以让学生在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时反馈,总结归纳。抓住学生薄弱环节,定向加固,使学生能够弄清每一个知识点,掌握全面基础知识和规律,提高学习能力,积累知识。如此训练,学生对总复习有了深层次的认识,在原有基础上再提高,使知识常用常新、常新常用,也给教师提供了重要信息,给学生自主复习的主动权。

三、让复习课中的练习丰富多样化

1、趣味练,激发学习欲望

一个人积极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上。复习课与新授课不同,复习课上的练习往往都是学生已经见过和练过的,因此,往往缺乏新意,学生提不起精神,毫无兴趣可言。为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应当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想方设法增加一些趣味性和应用性的练习,这样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练习中去。

2、对比练,防止知识混淆

平时,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学生很快理解掌握刚学的新知识,练习的正确率很高,专项的知识点掌握得很好。可是,在做测试综合题时,不少学生会不同程度地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究其原因,是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缺乏前后的对比联系和区别,往往受到知识之间的互相干扰、互相混淆。因此复习中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薄弱环节,对一些易错、易混淆或预测学生可能会错的知识应设计针对性的练习,并且注重练习的典型性,让学生从比较中区分掌握知识,从而领会知识的实质,提高练习的实效。比如吴老师“数的整除”这节课的练习题的第一题的设计就很典型,可以使学生有效地复习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等有关知识。

3、综合练,发展思维能力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活动是数学学科的特征,任何数学教学活动都不能缺少思维活动,复习课同样不例外。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牢固掌握学过的知识,还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我们可以通过设计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等形式的练习题目,在课

堂上充分地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发展与提高。比如在 “数的整除”的练习2中让学生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对数进行分类,这样既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又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当然,在教学中不能只满足于学生会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而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多向思维求得的其他解法。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当某种思路受阻时,可以换一种思路来解决问题。比如在 “数的整除”的练习3中,起初学生的思维受限于“想:两个质数是多少?”这是老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转换思路,改为“想:这两个质数的和是多少?”来帮助分析思考,并启迪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能只关注结果,而应该关注思考方法。如此一来,原本无从下手的难题就变得迎刃而解了。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篇13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虽然大部分入学前,接受过学教育,但学生还处于启蒙阶段,基础参差不齐,而且学生在幼儿园还未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对学校的常规管理还不适应。从学前班步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会数10以内的各数,会认这些数,会写这些数;少部分学生已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大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时间较短,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主要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爱教师、爱数学,并通过以后的学习,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材分析

本册实验教材是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内容为依据。一共分为10个单元:准备课、位置、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以及总复习。

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难点是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会口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与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教材还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内容都不多,但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教学内容

本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以及总复习。

1、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1—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人士证实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的内容和我班的实验情况,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这四个方面确定全册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比较数的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与20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0-20各数。

2.初步了解数位和计数单位:知道个位、十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4.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

5.识符号“>”、“<”、“=”,会用这些符号表示20以内数的大小。

6.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能辨认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会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

7.初步了解事物比较和分类的方法,结合实际,能把同类事物进行比较和分类。

8.初步认识钟表,会认整时和半时。

9.初步学习对日常生活中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会看、填写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

10.初步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比较、辩析、整理、概括、语言表达、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2)数学思考

1.结合现实素材抽象出0-20各数,感受0~20各数的意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建立数感。

2.能按一定的顺序整理和记忆: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10以内数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

3.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法,想10以内的数的组成、分解,想10以内加减法的得数和20以内进位加法的得数,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4.能简单地、有条理地思考2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中的应用问题。

5.通过拼、摆、画、想各种图形,感受和描述各种图形的特征,通过对几何形体的分类,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6.能用对应、比较等方法,比较出两个事物的多少、长短、高矮。

7.能根据事物的同一类型的特点把一些事物分类。

8.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自已探究、实践活动等,发展学生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9.通过数学活动,初步发展学生对应、统计等数学思想方法。

10.初步学习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发展数学意识。

(3)解决问题

1.能用0—20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2.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10以内的加减、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3.能比较出学生生活中事物(在20以内)数量的多少、长短和高矮,能给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分类。

4.结合自已的生活经验,初步体验1时、几时、半时的长短。

5.能根据简单统计图表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6.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4)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学习、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

1、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2、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3、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了解分类方法进行简单的分类。

5、认识钟表。

三、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刻苦钻研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认真上课批改作业,用教师的言行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使学生愿学、乐学。

2、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在课堂上多用儿童化的语言,多给学生微笑和鼓励,努力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从而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4、抓好单元检测,把好单元教学关。

5、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力争做到数学学习起步阶段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6、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学生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课时安排

1、准备课2课时 第一周2、位置 3课时 第二周 3、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0课时 第三至五周①1—5的认识

②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③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4、认识图形

(一)3课时 第六至七周 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20课时 第八至十三周①6、7的认识和加减法

②8、9的认识和加减法

③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④连加、连减、加减法混合实践活动:数学乐园 1课时 6、11—20各数的认识 4课时 第十四周①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

②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实践活动:数学乐园 1课时 第十五周7、认识钟表 2课时 第十六周 8、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1课时 第十六至十八周①9加几

②8、7、6加几

③5、4、3、2加几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学期复习计划 篇14

教 学 计 划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认识图形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找规律。

(二)教学重点内容: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

(三)教学难点:

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及思维训练。

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结合计算教学,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安排了关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

“找规律”新的教学内容。“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上一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其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自觉性较差,上课有小部分同学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小部分学生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等。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5.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6.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7.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措施

1、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也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2、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重视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4、结合教学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5、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教学进度表

(一)、认识图形

(二)(3课时)第一周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课时)第一周至第四周 1.十几减几……………………………2课时 2.十几减8、7、6…………………………2课时 3.十几减法、4、3…………………………2课时 4.综合应用…………………………………2课时 5. 整理和复习……………………………2课时

(三)分类与整理(2课时)第四周

(三)、100以内数的认识(9课时)第四周至第六周数数 数的组成…………………………………………1课时

读数 写数………………………………………………2课时

数的顺序 比较大………………………………………4课时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1课时

摆一摆,想一想…………………………1课时(四)、人民币的认识(4课时)第七周

认识人民币……………………………………………2课时

单的计算………………………………………………2课时

(五)、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14课时)第八周至十一周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课时

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4课时

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6课时

整理和复习…………………………………………2课时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学期复习计划 篇15

关键词:复习形式;复习活动;教学策略;引导作用

在小学数学中,复习课是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在

数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有效梳理、总结,将各个部分的数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在总复习过程中,就需要学生不断梳理数学知识的形成规律,并按照一定的复习策略进行,下面就小学数学的复习策略进行了分析讨论。

一、使用多种复习形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复习内容形式要多样

在进行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使用多种多样的复习形式,

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组织复习的时候,其内容应该是没有具体规定的,应该依据复习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等等来确定。

2.学生要选择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较

为主动并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应该认真听讲、积极参与思考活动、动手实践,然后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这些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形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留有充足实践进行观察、实验、推测之后验证,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好数学复习工作。

3.要选择形式多样的复习题

在进行数学总复习的时候,除了基本的填空题、计算题、解答题之外,教师还应该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适当地改变题型样式,或者是在班级范围内组织一些竞赛,有效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他们更好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二、复习活动要突出重点,注重复习的实际效果

新课程标准要求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材是复习活动的主要依据,学生在开展复习活动的时候后,不仅要思考阶段性目标,还必须兼顾每一章节的具体内容,既要从教材的整体性着手考虑,还应该按照知识体系或者是章节单元开展复习活动,有效抓住复习活动中的重难点问题。

新课标中有关方程的要求是结合实际情景,了解等量关系,然后使用字母进行表示,能用方程式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了解方程式的作用,了解等式的性质,使用简单等式性质有效理解方程式的含义。

三、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知识构建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高境界就是自主学习,学生在参与复习的时候,应该促使学生自己梳理知识,促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自己寻找规律,让学生自己判断对错。教师在开展复习活动的时候,一定要将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领悟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让他们自己去归纳、整理、判断,有效调动学生自己的学习主动性,促使学生能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继而有效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复习课时候,教师乐意拿出自己在课下准备的长方体模型,然后对学生提问,问学生看到什么?能够得出什么?之后要学生自主探索,并向教师汇报自己看到的长方形的特征、长方形的棱长以及前后面的面积、侧面面积以及长方体的体积等。

当学生完成上述步骤之后,教师就可以接着提问学生,依据长方体的形状,还可以联想到生活中哪些实际的物品呢?

这时候,学生就会根据自身在生活实际中观察到的物体进行回答,比如楼房、盒子、手机、U盘等等。教师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继续提问,要做成一个盒子,要使用多少硬纸板呢?学生就会思考要用多少硬纸板就是在求盒子的表面积,就能够使用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因为盒子是有盖子的,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还要加上侧面四个面。

完成上述步骤之后,教师还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讨论生活中其他一些物体的表面积计算。这个例子就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位置。在课堂环境中,学生就能够结合具体情境不断进行思考、联想,对自身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整理,理清他们之间的联系,将零散的知识点连接起来,之后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

小学毕业班数学总复习工作是一项较为系统化的工程,其中蕴含的复习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为了更好地完成相应的数学复习工作,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不断进行探索,为了有效提升总复习的效率,促使学生数学应用能力不断提升,教师一定要找准自身位置,使用循序渐进的复习方式回顾所学知识,并且在开展复习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反思与总结。

参考文献:

[1]冯承志.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的一些体会[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0(12):10.

上一篇:弘扬民族精神月总结下一篇:诗歌朗诵比赛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