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描写朋友的作文朋友(通用18篇)
当我初次见到他时,是小学一年级。当时我未对他有太多的印象,只是认为他有点顽皮而已。
可是那天,我对他的看法完全改变了……
那天,正面临数学期末考,我突然发现我的铅笔不知去哪儿了,我翻箱倒柜地在四周寻找却无法找到,就非常着急。没有铅笔,我怎么写呀(当时只有一年级,全用铅笔做)。我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转,在教室里不停地走来走去。这时,我突然想到我可以借呀,可是转了一大圈,都没有人借给我。
当我满脸悲哀地回到座位上,试探着问同桌俞扬杰:“可以借我一支笔吗?”“行,没问题。”俞扬杰干脆地回答。我怔住了,这还是我认识的俞扬杰吗?他以前不都是一个爱捣蛋的孩子吗?正当我以为他是开玩笑的,可他却认真地在铅笔袋里掏来掏去。
当我因为我有笔可以写了而兴奋时,却见到他的表情从若无其事变到了疑惑,于是我的心又悬了起来:莫非有什么变故?果然不出我所料,当他把整个铅笔袋里的东西都倒了出来后,我看到的只有一只长铅笔,一见此景,我如五雷轰顶一般,瘫在椅子上,心想:天要绝我!天要绝我啊!可俞扬杰在想什么呢?他一直敲打着桌子,像是在思考要怎么办。突然,他大声对我说:“我帮你!”我说:“怎么帮,你只有一支笔啊。”他却说:“你看着吧!”说完,从抽屉里拿出刨笔刀,把笔另一头削尖之后,从中间掰断,把另一半递给我。这时,我呆住了,心中涌起了一股热流。他没注意到我的表情,安然地说:“给你。”我小心地接过了他的笔,心里感到一阵温暖,说了声:“谢谢你!”就这样,悄然地渡过了那次难关。
自那以后,我们就一同乘上了友谊的小船。我也会经常观察他,慢慢地,我感觉到,在他顽皮的动作与外表下,隐藏着一颗如金子般善良纯真的心。
作者|丁泽辉
先说《月迹》。贾平凹写一家几个孩童中秋夜追寻月亮——这事情本身就具有诗情画意。只有天真烂漫的“儿童”, 只有对美好未来充满幻想和追求的“儿童”, 才有此兴味, 成人寻月, 恰如有人读小说《西游记》, 是会大打折扣的。但在孩子的眼中, 月亮本身就是个美人儿, 她“款款地, 悄没声地溜进来, ……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 爬着那竹帘格儿, 下面是一个白道儿, 再是半圆, 渐渐地爬得高了”, 我们“都屏气儿不出, 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 会一口气吹跑了呢”——也只有孩童才具这么大胆奇妙的想象力。
除拟人手法的大量运用, 作品为衬托孩子追月境界的神奇, 巧妙地与月宫嫦娥的神话传说糅合起来。先实写院中的桂树, 再引出月宫仙桂, 虚实结合, 融为一体, 使我们“好像有了一种气息, 就在我 (们) 的身后袅袅, 到了头发梢儿上, 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 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这样, 院中桂便是月中桂, 月中桂也就是我们院中桂, 现实与理想互相交融。在这特殊的中秋佳节, 自然会让人浮想联翩, “羽化而登仙”, 进入一种非凡的境地。
人呢, 不也是俗、仙一体么?当“奶奶”说月宫里已住有嫦娥, 文章先以月宫是银铺的地、玉砌的墙衬其美丽豪华, 又以怀疑有无“三妹”漂亮衬人间女子美丽如仙。这里, 人是仙, 仙也是人, 人仙一体, 难分伯仲。
爱美、追求美是孩子的天性。作者独特的构思还表现在:通过“奶奶”端出的甜酒, “给我们每人倒了一小杯儿”, 这样, 每人杯中就都有了一个月亮, 一个美好, 一个希冀, 于是满足了孩子们向往美好的愿望, 于是“大家都喝下肚去, 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无疑, 孩子于是获得了莫大的满足, 因为人人得到了月亮——独特的构思, 诗化的语言, 把孩子追求美好事物的可贵的心灵世界和盘托出, 一览无遗。他们寻月, 从中堂到院内, 再从院内到院外, 童心、童真、童趣暴露无遗, 令读者置身于童话的境界, 随着这群孩子失望, 嫉妒, 争执, 最后满足:月迹, 既是月亮运作之迹, 更是孩子们追美心理发展之迹, 令整天忙碌的成人彻悟:如何保持孩子以致成人的一颗童心, 让我们的生活永远充满诗意, 如何保护、引导孩子童心童真的永不磨灭 (如文中的奶奶一样) , 是我们当今人文教育的永恒主题。
如果说贾平凹的这篇散文本身就是一篇童话, 里边的“奶奶”便是一位得“道” (引导教育孩子) 的高人 (虽然文中她的语言动作很有限) 。她慈眉善目, 关爱孩子, 不断把孩子引向新的更高的境界。有了“奶奶”, 这群孩子才这么富有生气, 心灵也最终获得升华——这对我们这些为人师者自然也不乏启示。
与“奶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高尔基《童年的朋友》中的外祖母, 老人充满光辉, 极具人性, 溢满诗情, 充满艺术魅力。可以说, 文章童话般的意境均藉这位老人而生辉。请看——
外祖母的外貌:“ (头发) 多得出奇, 密密地盖着两眉、胸脯、两膝, 一直垂到地上, 乌黑乌黑的, 泛着蓝光”——这还是一位食人间烟火的平常的老人吗?如此出奇的泛了蓝光的头发, 分明是仙界神仙来凡界救助苦命的孩童 (作者) 的, 让人相信她有神力来庇护她所钟爱的孩子。你看她的微笑, “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 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整个瞳孔仍然黑得年轻, 明朗……通过她的眼睛, 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多么慈祥的孩子心中的圣诞老人!
在作者眼里, 外祖母的动作、举动“像一只大猫似的轻快而敏捷, 并且柔软得也像这个可爱的动物”——这是一个永远年轻的老人, 她很胖, 但不臃肿, 不呆滞, 她像一只大猫成为孩子的“宠物”, 成为孩子的朋友。
在作者耳朵里, 外祖母的语言:“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 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 一下子就打进我的记忆了”——诗化的描写, 充分表现了外祖母对孩子的疼爱, 每句话竟都像歌声般动听, 刻在孩子的记忆里……
综上, 《月迹》和《童年的朋友》叙的都是祖孙两代人, 都是凡人, 且都是生活中的小事, 但他们的作为又似非常人之所为:每个动作、每句话语, 都是那么神奇, 那么充满诗意, 充满爱意, 让人读来如入童话之境, 充满美丽想象, 留连这人世间的一切——这是人性之美的浓缩, 是真善美的闪耀, 激发人热爱生活, 憧憬美好的未来, 享受诗一般的人生。语言上, 前文“玉玉”“银银”“粗粗”“疏疏”“累累”等叠词读来和谐流畅, 富有韵味, 充满童稚之气;后文“愉快、快活、年轻、明朗、快乐、温暖、轻快、敏捷、可爱”等形容词, 极尽了对外祖母的赞美, 让人温馨有加。由此看来, 这确不是一般的记叙文章所能比。记起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无言之美》中的话:“在文学作品中, 语言之先的意象, 和情绪意旨所附丽的语言, 都要尽美尽善, 才能引起美感。”众所周知, 高尔基、贾平凹都是文章大家, 写作高手, 把生活中的凡人小事能描写到如此出神入化的境地, 自然也是不难理解的。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虽然我的教育教学经验还处在积累阶段,但是我觉得,对工作“认真负责”、“嘴勤脚勤”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前提。这份责任感不仅来源于我对这份职业的执着,更来源于我对学生的爱。有人对我说过:“小孩子都喜欢年轻的老师。”我觉得这话并不是没有道理。回想自己读书的时候,总是希望年轻的老师来上课,那样课堂似乎更具活力。现在的孩子也许和当时的我一样,也是怀着这样的一种心情吧。
一、做学生的朋友,从尊重学生开始
爱默生说:“教育的真谛在于尊重学生。”要做到这一点取决于教师的道德修养以及对每天早上进入课堂的每一个学生的尊重。这种对学生的尊重源自一种信念——我们能够指导他们。
对学生的尊重表现为能够聆听他们的想法,不伤害他们的自尊。作为成年人,我们通常习惯用自己的想法去解释孩子的行为。每当我们这么做的时候,就会感觉这个孩子真是“无药可救”了,甚至我们还会生闷气,觉得自己的付出和得到的结果不成正比。
我们班里的小王同学,对我的数学课总是提不起兴趣,即便我在课上安排了富有趣味性的活动,她似乎也不能和其他同学一样融入其中。由于对学习数学没有兴趣,她的作业乃至考试成绩都一塌糊涂,我曾经为此在和她对话时情绪有些激动。于是,我特意找到她的妈妈来了解她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她的妈妈告诉我,小王的爸爸长期在外工作,家里只有她照顾小王,她不想小王像她上学时那样在数学成绩上吃亏,所以为小王制定了一套“学习计划”:每天除了完成学校的作业外,还要在家中做大量的数学练习题;周末要在校外上作文班、奥数班、英语班,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她的妈妈还告诉我,小王每次做数学题时都是一脸的不情愿,甚至还和她发脾气。
从和小王妈妈的谈话中,我很容易就找到了小王对学习数学产生厌倦情绪的缘由。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过重的课业负担不但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相反,还会产生一系列的不良效果。我把这些告诉了小王的妈妈,希望她在辅导小王学习的同时能够给予她一些自由、放松的时间。事后,我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反思,回想自己曾经对待小王的严厉态度,不但没有改善小王对数学学习的态度,还伤害了小王的自尊心。此后,每当小王在数学上产生困难的时候,我都会先听听她的想法,从而分析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的原因。渐渐地,她愿意和我交流了,甚至能够主动地向我询问数学问题。从这件事情中,我深刻地认识到斥责的盲目性,也体会到认真聆听学生想法、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理解学生。是与学生成为朋友的桥梁
人与人之间的了解是需要过程的,孩子也一样,当他们初次接触你的时候,会从你的外表判断你可能会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也就决定了他们会以怎样的方式接受你。学生的性格是有差异的,有些学生比较外向,喜欢与人交谈;有些学生比较内向,需要你多接近他(她),他(她)才会逐渐放下胆怯的心理,从而愿意与你交谈。
也许正是因为我年轻,我们班的学生很喜欢跟我聊天,他们似乎把我当成了他们的大姐姐。我也很喜欢与他们谈话,因为这样不但能够拉近我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也能让我了解到在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想法,更有助于我理解他们。于是,我抓住机会,多接近他们,让他们也能更快地接受我。从一些看似平淡无奇的谈话中,我发现,班里的每个学生都有着我在课堂上看不到的亮点。
班里有个男孩子,平时学习成绩很优秀,很稳定。可是在期末复习期间,我发现他上课坐不住,成绩也出现了起伏。于是,我就找了一个机会针对他目前的情况与他交谈。他告诉我,他妈妈说他是个很不自信的孩子,他自己也这样认为,因为每次考试后,他都觉得自己得不了满分,可是结果都出乎他的意料。听了他的话,我认为,这个孩子有心理压力,把分数看得过重,越到关键时刻,心理压力表现得越明显。于是,我对他说:“你很聪明,思维很敏捷,每次你的答案都与众不同。很多同学都很羡慕你!考试的时候,你不必紧张,更不要想自己这次能不能拿满分,你唯一要想的是:这道题它要让我做什么?只要我会,就把它做好。”他听了我的话,点了点头。
三、宽容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
俗话说:“仁者无敌。”其实质就是宽容善待别人。孔子云:“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一位哲人也说过: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比。
爱因斯坦曾说:“谅解也是教育。”对别人的过错能宽容原谅是一种美德,也是一名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优秀的教师都善于以自己的宽容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变成学生心目中可亲可近、可以推心置腹的人,从而顺利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宽容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有“海纳百川”之势;宽容是一种温柔的力量,可以穿透人的心灵。从目前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来看,宽容具有现实意义。
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要学会宽容学生,更要学会关爱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更要给予更多的关爱。要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这些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些“闪光点”当作激励他们改掉自身缺点和不足的动力,使他能够找到自信,恢复朝气蓬勃的样子。
有人说:“要给人阳光,你心中必须有太阳。”学生的心灵充满了真诚与纯洁,和他们做朋友,自己首先要怀有一颗博爱和宽容的心。学生给予我们真诚和纯洁,我们要用睿智的眼光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亮点,捕捉他们心灵的需求。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却想说:“一日为师,终身为友”。因为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的爱,与从老师这里得到的爱是截然不同的。试想,朋友之间的友情应该是最纯真与长久的,和学生成为朋友的同时,对自己的心灵也是一次净化、一次提升。虽然平日里要费心教导他们,但是他们给我带来的快乐是任何人不能给予的。做学生的朋友,从而了解学生内心深处的想法,有利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挖掘学生的潜能,塑造学生更好的品性;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经验还很匮乏,不过,我一直在悉心钻研与摸索,希望自己将来能够更好地为教育事业服务!
说起她,还得从九年前说起——刚刚上一年级的时候说起。
刚刚步入小学的我,还有一点儿羞涩,而她开朗得很,与第一次见面的同学也十分谈得来,她见我一人孤独地坐着,也不讲话,便主动与我讲话。“我叫露露,你叫什么?”我只是很小声地说出了我的名字。“以后我们就是好朋友。”因为她很活泼,所以心静不下来,成绩也不太好。但她动手能力超强,可以折出或编出十分精致的小玩意儿。而我成绩不错,但动手能力差得很,于是我们俩有时间就“互补”,我教她功课,她教我折东西,我也渐渐变得开朗了许多。
渐渐的,我发现,我和她疏远了许多,下课后与她讲话的不是我,放学后与她一起走的不是我,经常牵的也不是我的手,把我丢在一边。我很伤心,便交了另一个朋友,原以为她会感到愧疚,然而她并没有,而比以前更开心了。
时间很快过去了,我们都长大了几岁,在过去的几年里,我的生日她也约等于忽略不计,只是淡淡地说一声“生日快乐”,尽管我会微笑着对她说一句“谢谢”,但内心却十分难受。在以前她无论如何也会送我一件礼物。而现在却只是淡淡的一句话。
快毕业了,也是我生日的一天。恰好那天碰上发模拟考的成绩。而一向成绩好的我却失利了,又没人送我生日礼物,使我更伤心了。我跑到走廊上大哭,耳边传来了熟悉的声音:“傻丫头,别哭了。我们永远都是好朋友,最好的朋友。”说着,便将一株漂亮的柠檬草递给我,我十分感动。
后来,我才知道,她想在最后一个生日送给我柠檬草,所以一直在攒钱,所以前几年的生日礼物都化为一句话,而当时,我却不明白。
回家后,我精心照料那株可爱的柠檬草,它代表着我与她的友谊永不枯萎。 代表着纯洁友谊的柠檬草,代表着永远是最好的朋友的她,这种味道,我会永远珍藏在心里。
写完作业,我靠在窗前休息,微风轻拂,夹杂着柠檬草的味道。柠檬草的味道?她和她送给我的那株柠檬草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出来。
说起她,还得从九年前——刚刚上一年级的时候说起。
当时,我一人孤独地坐着,也没人和我讲话,可是我闻到一阵清香绵延、非常好闻的味道,然后就看见她笑嘻嘻地站在我面前,手里拿着一种样子很好看的草,“我叫露露,你叫什么?”我很小声地说出了我的名字。“以后我们就是好朋友了。你看,这草叫柠檬草,很好闻的,送给你吧。”我闻着这味道,心里十分快乐。就这样,我们成了好朋友。刚刚步人小学的我,还有一点儿羞涩,而她呢,开朗得很,与第一次见面的同学也十分谈得来。因为她很活泼,所以心静不下来,成绩也不太好。但她动手能力超强,可以折出或编出十分精致的`小玩意儿。而我成绩不错,但动手能力差得很,于是我们俩有时间就“互补”,我教她功课,她教我折东西,我也渐渐变得开朗了许多。那时候,柠檬草的味道常常萦绕在我们周围。
渐渐的,我发现,她和我疏远了许多,下课后与她讲话的人常常不是我,放学后与她一起走的不是我,经常牵的也不总是我的手,她把我丢在一边。我很伤心,便交了另一个朋友,原以为她会感到愧疚或者后悔,然而她并没有,她看上去好像比以前更开心了。我一个人闻着柠檬草,心中倍感失落。
时间很快过去了,我们都长大了几岁。在过去的几年里,我的生日虽然她也记着,可也只是淡淡地说一声“生日快乐”,尽管我也微笑着对她说“谢谢”,但内心却十分难受。在以前我们是好朋友的时候,我过生日她无论如何也会送我一件礼物。而现在却只是淡淡的一句话!我并不是非要礼物,只是伤心地觉得,她已经不是我的好朋友了。
我也很久不去闻柠檬草的味道了,可却忍不住常常想起,那种特殊的香气,让我难以忘怀。
快毕业了,那天正是我的生日,恰好那天发模拟考的试卷。一向成绩好的我却失利了,又没人祝贺我的生日,心中的委屈和失望一下子爆发出来,我在走廊上大哭起来,忽然,我闻到了一阵非常熟悉的香味,耳边传来了非常熟悉的声音:“傻、r头,别哭了。我们永远都是好朋友,最好的朋友。”说着,便将栽在一个精致小花盆里的一株漂亮的柠檬草递给我,说:“生日快乐!”这突如其来的惊喜使我十分感动,结果是我又继续哭了起来。
那柠檬草枝叶鲜嫩,青翠可爱,散发着清新的味道。
后来我才知道,因为她觉得小孩子并不需要靠送礼物来证明友谊,所以前几年的生日礼物都化为一句话;她又觉得一个人应该多交些朋友,所以才没有整天只跟我一人在一起,我有另外的朋友,她也替我高兴呢!其实,在她心里,我一直都是她最好的朋友。而当时,我却不明白。
回家后,我精心照料那株可爱的柠檬草,它就在我的书桌上,陪着我看书写作业,日夜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就像我与她的友谊永不枯萎。
我有一个好朋友,她叫郭婷婷,是我们班的一位大队长,今年11岁,上小学四年级。
我的好朋友郭婷婷有一个好脾气,不管是谁招惹她,她都不生气。班里的招惹王常常一下课就去招惹她,可是她也不生气。
有一次,下课了,招惹王又去招惹她。这一次,招惹王冲过去干脆把她头上面的女孩子用的头箍给抢去跑了。她非但不追,不哭,还坐在位子上一动也不动地好象在沉思。我感到很奇怪。出于好奇心,我就走了过去问:“郭婷婷,你为什么不去追他,抢回自己的.头箍。难道你不要自己的头箍了?”她胸有成竹地说:“我当然要我的头箍。可是现在追也是白追,他早跑远了,还不如坐在这儿等。上课了,他一定会来还给我的。要是他不还给我,那我再去告诉老师。再说他是一个男孩子,要我的头箍来干什么?”
上课了,果然招惹王一走进教室就直奔郭婷婷那里把头箍还给了她。她笑着对招惹王说:“以后不要再去招惹别人了。抢东西去有什么用?知道吗,还会惹事生非的。老师知道了会批评你的。我们同学间要团结友爱。”招惹王点着头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了。
什么是真正的朋友?爸爸说过,真正的朋友就是当一方做错了事的时候要说对不起,而另一方则要说没关系。相互珍惜、相互包容的朋友,才是真正的好朋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到底有多少对真正的朋友能那么“珍惜”和“包容”对方呢?
比如,已经成为朋友的我和陈雪亿,我们又吵架了。那天陈雪亿到我家里玩,她向我借东西,我没借给她,于是两个人吵起来了。最后,吵架的结果是:两个人竟打起来了。“停止!停止!”我爸爸从门口进来,气得也想打人了,“不管因为什么,好朋友之间都是不能打架的!你们应该互相包容、互相帮助、互相体谅的。”教训完毕,爸爸看见我们似懂非懂的样子,也就不管我们了,我们也就继续写功课了。
事情的经过很简单, 我校学生刘某看到有人在墙上写中学生赵某的坏话, 就把这件事告诉了赵某, 赵某推断这是我校因调皮而著称的臧某所为, 接连四天中午在上学路上拦截臧某, 终于在第四天中午把臧某打了一顿。可是墙上的字并非臧某所写, 臧某在感到委屈之余, 准备联合一帮和他要好的小朋友, 找赵某报仇。最终这次冲突因老师的介入而终止, 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在这件事中, 我发现学生自行处理学生间矛盾的方法存在一些问题。首先, 当矛盾产生时, 学生习惯性地借用武力解决问题。甚至让其他与这件事无关的学生参与其中, 使问题不但没有得到解决, 事态反而向恶化的方向发展。
其次, 学生第一时间求助或倾诉的对象仍然是学生, 而非老师, 作为未成年人本身, 处理问题时难免会存在一定的偏差与片面。不仅如此, 案例中的臧某是受害者, 遭受侵害时, 他第一时间选择了向他的好朋友求助。而他的好朋友们在为他鸣不平的同时, 都要为他“报仇”。事情发生后, 学生认错态度较差, 互相遮遮掩掩, 找到受侵害学生臧某谈话时, 臧某一口否认受侵害, 只是一点小矛盾。学生对老师缺乏足够信任, 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维权意识也很薄弱。甚至臧某的同班同学, 在已经得知赵某要打臧某的情况下, 只是把消息透露给臧某, 并没有向老师汇报, 导致老师没能及时控制事态, 致使臧某被打。老师在学校的德育功能在此次学生冲突事件中完全被学生忽略掉了。
为什么学生解决矛盾和冲突时, 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老师, 甚至对老师隐瞒事实, 希望老师不要介入, 我想这需要老师们认真反省与思考。
一、老师需要重新定位角色, 赢得学生的信任
作为未成年人, 学生之间产生矛盾和分歧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当矛盾与冲突产生时, 他们有许多途径可以解决问题, 可以向家长寻求帮助, 也可以向社会寻求帮助。但在学校, 最具优势的资源应该是老师。
我想, 产生这种结果的责任应该在于老师。一方面, 老师们过多地注重具体知识的传授, 而忽略了学生道德方面的教育, 学生一旦犯错, 就认为这不是好学生干的。不是训斥就是各打五十大板, 或向家长告状, 处理问题过于简单草率, 导致学生渐渐疏远老师;另一方面, 很多老师仍然固守着“师道尊严”的训条, 很少与学生进行必要的情感交流, 除了上课, 很少俯下身去了解学生们想的、感兴趣的。久而久之, 师生之间存在一道鸿沟, 产生了信任危机。学生间产生矛盾, 认为告诉老师也是多余的, 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多麻烦。
怎样使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呢?首先, 要使学生亲其师, 师必先爱其生。热爱学生不仅是教师的职业责任, 也是教师教育智慧的一种体现。苏霍姆林斯基说: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老师要实现角色的转换, 应主动地走到学生中间去, 通过各种方式重塑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如和他们一起运动, 一起跳绳, 课间和他们一起打球、踢毽子, 共同开展一些活动, 展现课堂之外的形象, 使学生们感觉到老师其实和他们一样, 并非高高在上的。
老师还可以通过一些“手段”, 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走进他们的世界。老师可以尝试一些新的沟通方法, 比如借助电脑可以开微博、加微博群、开通QQ和微信等, 拓宽和学生沟通的渠道。事实上, 学生还是渴望理解的。当下学生的学习压力普遍比较重, 而且有较强的孤独感。老师如果走进学生就能发现他们有多种心理需求。在沟通时, 老师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 学会说话, 学会倾听, 学会表达关心和鼓励, 这样才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更好地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争取早日走进学生的心中, 成为学生心目中最贴心的朋友, 重新赢得学生们的信任与尊重。学生只有理解老师、信任老师、尊重老师, 才会向老师敞开心灵的大门。
二、根据学生心理特征,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小学高年级孩子, 一方面, 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 完全能够自己作决定了, 希望尽快摆脱对父母和老师的依赖, 所以在着装或言行上不像以前那样听父母和老师的话了。案例中, 学生发生矛盾和冲突, 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有能力解决问题, 即使受侵害的臧某也存在这方面的想法, 认为告诉老师是件不光彩的事情;另一方面, 心理上的脆弱, 使得小学生在面对具体问题和状况时又束手无策, 无力应对突发局面, 也无力承担相应的责任。当老师突然介入学生冲突时, 他们一下子不知所措, 只能是极力隐瞒, 甚至产生矛盾和冲突的双方达成一种默契。只要不让家长和老师知道就行了, 双方就互不追究了。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简单, 矛盾双方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为日后学生的和谐相处埋下了隐患。
小学生渴望独立、渴望成人, 却又不完全具备承担相应责任的能力。这需要老师的进一步指导, 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负责任的精神方面, 教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 教师必须尊重每个学生的尊严。学生渴望独立, 希望逐渐摆脱对父母和老师的依赖, 开始能独立地处理学生间的一些矛盾, 这一行为值得鼓励, 但需要有合理而又充满智慧的解决方法。我们要让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 逐渐摆脱依赖, 培养他们勇于为自己行为负责的精神。这种尊重不仅表现在对学生独特个性的接纳和对其特殊需要的满足, 而且表现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让学生自由充分认识自己, 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
其次, 激励是激发学生潜能的有效途径。教师要真心对待每一位学生, 关心爱护学生, 公平地对待学生, 不厚此薄彼, 尤其是对于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 要多激励, 多关心, 相信他们的潜力, 切实帮助他们。教师为人师表, 秉持公平公正, 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
最后, 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做中学, 学中用, 激发兴趣, 培养爱好, 使学生学得更主动, 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校园要积极营造正义氛围, 聚集正能量
校园暴力导致学生受侵害的行为时有发生, 校园日常常规违纪现象更是普遍存在。校园需要正义氛围, 校园呼唤正能量。
校园正能量的缺失, 到底是谁的责任?有社会的因素, 也有家庭的原因, 当然学校也要承担相应的教育责任。案例中, 在事发现场, 有多名同学围观, 很多都是臧某的同班同学, 事件过程中, 既没有同学劝阻, 也没有同学及时报告老师, 更多的同学抱着看热闹的想法和心态, 表现极其冷漠, 与小学生的身份不符。因此, 校园亟需营造正义的氛围, 让学生树立校园主人翁的意识, 敢于向校园不良行为说“不”, 同校园违纪行为做斗争。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 应培养学生的正义感, 让每位学生努力树立积极的心态, 摒弃负面思想, 持之以恒, 坚持正能量。一方面, 学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另一方面, 加强校风建设, 良好的校风带给学校新的风貌, 整洁、有序的校园新风貌,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和责任意识, 使得诚信、自律、向上的正能量洋溢在校园的每个角落, 有利于构建焕然一新的校园新文化。
一、乐于阅读、享受快乐
小学阶段每一个学期都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让每一个孩子都乐于阅读就是其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学习习惯。如二年级上学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让孩子们爱上阅读、感受阅读的快乐。我认为只有把课堂上的一部分时间还给每一个孩子,老师在课前事先准备好学生喜爱的经典文章。阅读时可以采用丰富多彩的阅读方式,如:老师范读、师生合作读、小组合作读、也可以采用多媒体图文结合声情并茂的方式吸引孩子们。班级里的图书角是孩子们阅读交流的天地,语文老师要充分利用图书角的资源来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借阅书籍,共同分享阅读带来的无比快乐,探索宇宙的奥秘,体味人生的意义。每天下午二节课后可以组织同学们来到学校图书阅览室,让同学们尽情的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进行阅读。老师可以和孩子们一起阅读各类图书,共同探讨感兴趣的话题。报刊杂志也是学生阅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如《关心下一代周报》、《小学生作文周刊》、《语文时代学习报》等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阅读天地。这里有重要的国际国内的时事新闻,有科学探索的新成就……阅读为学生认识世界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为学生提供了无穷无尽的乐趣。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认识世界的视野在拓展的同时也是学生获得快乐的时候。阅读为孩子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也提供了挥洒自由与快乐的场合与机会。老师的责任是什么?就是要引导孩子们,培养孩子们的兴趣,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这也是阅读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不要抑制孩子们的天性,每一个学生的情况不一样,要尽量满足孩子们的性格特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不让一个孩子失去机会。阅读是每个孩子拥有的权利,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多读好书、塑造品格
“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这句话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就是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多读经典故事、名家名作、诗词歌赋。因为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文化可以给孩子们带来一番别样的天地: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自相矛盾》、《千金买马》、《杯弓蛇影》、《百发百中》给孩子们带来了品德的教育。《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给学生们带来了不一样的精彩世界。书中那一个个精彩纷呈的内容对孩子们的品格塑造起到了无形的影响,让他们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充实,思想受到了熏陶。对于孩子们今后的人生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俗话说“言为心声”孩子们的童心童语最能反映读好书带来的益处。学生小时候的阅读兴趣的培养将会终身收益,更能塑造一个人的品质。老师是孩子们人生成长历程中的重要引路人,是师长也是朋友。老师对学生的阅读指导以言传身教才会有出乎意料的效果,师生才能一起体会读书的乐趣,共同进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乐读书、多读书,书中的一切就会有生命,孩子们就会和书中的人物对话,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情感体验,把自己和书中内容联系在一起。时时刻刻以榜样人物为学习对象,以反面典型为教训。孩子们的进步就会非常明显,对他们今后的人生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所谓“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坚持不懈的去阅读终会带来一个全新的自我就是这个道理。
三、以书为友、与书结伴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想让学生以书为友、以书为伴,只有自己也是一位热爱阅读,以阅读为伴的人,才能引导学生去阅读去体验阅读带来的无穷无尽的快乐。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争分夺秒地去挤出时间用来进行阅读,长年累月的去坚持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会终身受益。小学阶段是孩子们人生成长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如果我们老师从孩子们的一生从孩子们的终身发展的角度来思考就会自然而然的重视阅读对孩子的重大影响。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已有文本资源,因为这些文本资源都是经过权威专家和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精心编写,聚集了很多人的智慧和力量。教材中的文章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发人深思、引人思索、催人奋进。阅读不仅在课堂上,还可以 放在课后,利用中午、晚上、休息日等来进行阅读。老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必读的课外书如《淘气包马小跳》、《美德故事》、《十万个为什么》、《中华上下五千年》、《名人的成长故事》等。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后孩子们对阅读产生了兴趣老师可以适时的提出一些问题和布置一定的作业,这样孩子们就会更加努力地去阅读。
前苏联著名的作家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中的营养滋润了人类的精神世界。一代伟人毛泽东就是以书为友、以书为伴的典型:无论是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的岁月毛泽东总是手不释卷,勤奋阅读。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从小就热爱读书终成一代文学大家。最近我们学校开展的书香校园读书节就是从孩子们的终身发展,爱上经典的角度来落实的实实在在的举措。孩子们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我们语文老师多鼓励孩子们多读好书,从书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孩子们的学习才是快乐的、健康的、积极地、向上的,他们的生活才会充满阳光。
我家的小猫被我们喂的圆滚滚的,一身灰色与黑色的毛相结合,那就像一块灰色的地毯子,尾巴毛茸茸的翘着,只要摸一下它的尾巴,它就像箭一样的跑开了,黑黑的眼睛像一颗黑色的宝石,它那耳朵——只要有人过去,立刻发出警觉的声音。猫的胡须长长的,就像一根雷达,来识别东西。
有一次我放学回来,猫就在门口像在等着我回来,我跑到门口,猫咪就在我的身边蹿来蹿去,不知道它到底想要说些什么。我抱着猫咪进了家门,那时妈妈正在做饭,香喷喷的香味扑鼻而来,小猫也闻到了香味,开始不耐烦地叫了起来,我听到了,就告诉小猫,别急,再等一会儿,饭马上就好了。由此证明,小猫的鼻子很灵,并且很聪明。
饭做好了,我们一家人开始吃饭了,猫咪在旁边看着,装出一副可怜巴巴的模样,我看到他那模样,便把手中的馍馍给了猫咪,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不一会儿,我们吃完饭,准备睡觉的时候,猫咪的耳朵又发出一点警觉,在房子里慢慢地转着。突然,一只老鼠从它的身旁窜了过来,猫飞快地跳了起来,紧紧的抓住老鼠,再用牙齿死死的咬住老鼠的脖子。可怜的老鼠拼命地挣扎,好像在喊叫:“救命啊!救命啊!”一会儿就把那只可怜的老鼠咬死了。然后,三下,两下的把老鼠吃个精光,只剩下一条尾巴。
通过我家的这只猫咪,我从中明白了:任何动物都是有感情、有灵性的,只要我们与它们和谐相处,它们都会与我们成为朋友的。
星期六下午,我家正在盖房子,这可是我们家的一件大事,全家人没一个闲着,妈妈买菜烧饭,爸爸当指挥,哥哥“扶墙”。我呢,虽然是个女孩子,可也不示弱。那些工人需要砖块,我就帮他们把砖块从堆砖块的地方递给他们。造房子的叔叔们大多是爸爸的朋友,他们都跟我开玩笑说:“玉莹,有新房子住了,你要哪间房间,我们给你造得好一点”我笑笑,没理他们,继续帮他们搬砖块,可是,随着墙头越来越高,我渐渐觉得有点跟不上了。
这时,我的好朋友楼珊来找我玩,我不好意思地说:“我要搬砖块,你自己去玩吧”,没想到楼珊爽快地说:“那好,我也和你一起来搬吧”。楼珊和我同村,比我高一级,她可是我们学校的运动健将,学习成绩也不错,我们平时一起上学、放学,一起做作业,一起玩,感情可好了。于是我们俩就动手搬起来。我们先两块两块搬,就是一人一只手一块,比赛谁运到工人叔叔的手里速度快。然后,我们又几块几块端,看谁力气大,端得多,后来没力气了,我们又一块一块地递起来。起先我们还抢着把砖递到叔叔们手里,后来,我们俩个几乎是贴着地面把砖块堆到工人叔叔只要一回头就能拿到的地方。这样我们坚持了一个多小时,谁也不肯认输,直到妈妈叫我们大家吃中饭时才停下来。
直到这时,我才发现楼珊的手上在流血了,原来她的手早就被粗糙又沉重的砖头磨破了皮,可她就是不吭一声,我赶忙找来创可贴把手上几处磨破皮的地方给包扎好,我觉得很对不起她,要是我不让她帮忙就不会这样了。可楼珊笑着对我说:“没关系,没关系,以前运动训练的时候比这还苦呢,这点不算什么”。此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小时候我们也有为小事吵架的时候,有时候我还要生她的气,觉得她比我大,占了我的便宜,可现在 …… 眼前的一刻,让我从心底里佩服她,我想对楼珊说:你是我真正的好朋友。
关键词:班级管理;学生;教师
教育家赞可夫说:“就教育工作效果来说,很重要的一点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教育的管理者,学生则是被管理者。要使教育的管理对象乐于接受教育。教师和学生就需建立浓厚的感情。常言道“琢玉首先要爱玉,育人首先要爱人”,的确,热爱学生是教好学生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一、师爱是感化的源泉,更是转化的动力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把学生看成自己人,作学生的知心朋友,这样就缩短了师生的心理距离,学生就容易接受各种教育影响。在严格要求学生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对学生抱有一种积极的态度,尊重、理解、关心学生,把学生看成是可以相互交流、彼此沟通的知心朋友,这样,他们就会把生活、学习上的烦恼向老师倾诉,而老师也以朋友的身份去同他们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我班有位男同学,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在年终考试时取得了年级前50名的好成绩,但在开学后不久的月考中,学校排名跌出了前200名。在同他谈话的过程中,我了解了其中的原委。原来,他在放学等同学的过程中,同原高一的一位女同学有了接触,时间一长彼此间就产生了好感,而那位女生的成绩要比他好,为了在成绩上能与她接近,他产生了学习的欲望,并付之于行动,因而成绩直线上升。但好景不长,由于他不知道的原因,女孩不理睬他了,这就使他产生了失落的情绪。于是整日无精打采,不思进取,致使成绩直线下降。听完他的叙述,我明白了是早恋致使他的成绩下降。我知道,如果不考虑他的年龄特征、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而简单地指出其行为的错误,势必使其产生逆反心理,这时需要我以积极、慎重、稳妥的态度对他进行引导。在随后的交谈中,我没有涉及早恋这一敏感的字眼,而是举出正反两方面的实例来同他进行探讨,这就避免了空洞的说教。通过多次的交谈,使他认识到青少年时期应正确对待男女之间的交往,要建立广泛的同学之爱,要把异性间的爱慕凝结成团结向上的力量。在思想问题解决后,他又重新振作起来了,经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建立课堂师生情感连线
教师与学生的直接接触主要在课堂上,因此,师生之间情感的建立和发展也主要在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与每个学生建立情感的连线。我班有一位学生平时语文基础较差,但在一次语文作业中却得了高分,当时感到惊讶的我不假思索地在他的作业本上写道:“作业应自己独立完成!”当我再上课时发现平时性格外向的他情绪比较低落,我立即意识到我们之间的情感连线断了。后来从下课后的交谈中我才知道,这次作业的确是他自己做的。本来好不容易得了一次高分,本应该得到鼓励与夸奖,结果却相反。“我错怪了你,请你原谅老师这一次好吗?”握着他的手,我由衷地感到抱歉,但高兴的是我们之间的情感连线又接通了。总之,我们在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同时,还要利用好课堂这一连线来培养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创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使教师和学生在亲切
的、和谐的、彼此信任的氛围中教学相长。
三、寻找闪光点,抓好后进生的转化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习惯于把有学习困难和行为过失的学生界定为后进生。他们常因学习成绩差或因调皮淘气影响集体的荣誉,而受到批评。他们轻则遭到老师的奚落、讽刺,重则受到体罚或变相体罚。这些学生不能与其他学生享有同等的待遇,严重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正如一位学者所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尊重就谈不到爱。”作为教师要把“爱”真正付诸教育实践,就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人格和见解,哪怕从他们的过失中,也能看到“闪光”之处。当然,这就需要教师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因势利导,进而实现后进生的转化。例如,我班有位男同学,在高二年级刚接班时,他的学习成绩较差,提起他,教师们就摇头,难道他就没有长处吗?于是,我就开始观察、了解他。在十月份学校组织的秋季运动会上,他一举夺得跳远、跳高两项冠军,并打破了校运动会纪录,为本班夺得全校第一名立下了头功。在运动会结束后,老师和同学们改变了对他的看法,而我则利用这一良机,对其进行有针对性地工作。首先在班内对他在运动会上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并希望他在学习上也能取得好成绩。然后,针对现阶段高中、大学都有体育特招生的情况,我跟他进行了一次谈话。在谈话中,我指出体育是他的特长,以后完全可以走体育特招这条路。然而,特招生也需要文化知识,如果没有文化知识,即使能上大学,将来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也不能很好的胜任,尤其在竞争激烈的时代,更应多学文化知识。这样经过我和科任老师多次做工作,调动了他学习的积极性,成绩有了明显地提高,经过他自己的努力,在年终被评上了三好学生。
笔者认为作为一名教师, 应该有一颗宽容的心。在面对学生制造的“问题”时, 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事实证明, 打骂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有时反而会把学生推向反面, 使学生与教师对立。而心平气和地与之谈话, 做到“晓之以理”却可以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有了宽容之心, 教师就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了。和学生谈话时, 可以从多方面入手, 比如多赞美他们的长处;和他们谈谈父母和教师是如何地关爱他们, 让他们感觉到温暖等, 在教育“问题学生”时候, 也可以用些激励性的语言, 如“你其实很聪明”“相信你以后一定会按时交作业的”之类的话。虽是只言片语, 有时却能改变学生的一生, 让学生知道自己并不是真正的“问题学生”, 老师其实是很关心自己的, 从而努力去做一个合格、优秀的学生。
学会和“问题学生”做朋友, 就要做到公平对待、不歧视任何学生。学生的思维非常敏感, 尤其是“问题学生”, 如果他觉得教师对自己有偏见, 不管自己怎么做都得不到认可时, 就很容易放弃自己, 从而成为一个真正的“问题学生”。
教师要真情实意地关心“问题学生”, 多去了解他们最近的生活状况, 让他们把心里话说出来。有些教师在对待“问题学生”时, 一味地只进行说教, 根本就不给学生说话的机会, 这样只会让学生离理想状态越来越远。人们常说, 朋友之间最重要的就是谈心, 其实和学生相处也是一样的。只有真正地关心爱护学生, 学会了解学生, 让对方愿意跟自己谈心, 说出心里话, 才能和其成为朋友。
小学英语作文:我的朋友(My friend)
I have a friend. Her name s Xuke. She has two black eyes, her hair is not so long, she s not tall and not short. She is a teacher. She likes many colors, such as white, pink, purple, blue, yellow and so on.And she also likes pets very much. She has a lovely little dog, its name s Janny. It has white hair and always smile to me.
马林靖瘦瘦的身子,乌黑的头发下面长着一双浓眉大眼。小嘴巴有时能把你说的心服口服。他还非常喜欢读书 画画。他还特别喜欢帮助别人。有一次,我在操场上跑着玩,一不小心跌倒把脚扭伤了,马林靖看见了连忙跑过来,慢慢的把我扶起来,然后,扶着我来到草地上,轻轻地扶我坐下。问我:“你的脚还痛吗?”我说:“痛”。他说:“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听着他的故事我不知不觉的忘记了疼痛 。
马林靖有时高兴,有时生气,像变化无常的天气。
尽管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处于水深火热中,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一些大学却能与法国签署协议,为青年才俊出国深造提供机会。中法教育研究基金会为钱三强提供了奖学金。1937年10月,钱三强进入巴黎镭学研究所学习。
居里夫人于3年前离世,但却将这个研究所发展为世界上研究放射性和核物理最重要的研究机构之一。约里奥·居里夫妇——居里夫人的女儿和女婿就是在这个研究所中发现了人工放射性并因此获得了 193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年轻的钱三强在约里奥·居里夫妇的指导下开始了他的研究。他适应得很快,开始着手进行论文研究。
上世纪30~40年代是放射性及核物理研究的黄金时代:从发现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到正电子、人工放射性的发现,最终铀裂变及链式反应的发现开启了核能之路。
大部分核反应研究都应用了天然放射源发出的α射线及中子。钱三强在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新建的研究开展研究工作。1940年4月11日,钱三强通过α粒子轰击氢原子获得锂共振态为他的论点找到了支撑。
由伊莱娜·约里奥·居里、物理学家皮埃尔·奥格和化学家、镭学研究所主任安德烈·德比恩组成的答辩委员会对钱三强的论文进行了评审。在答辩开始时,钱三强向他的法国导师及支持他在法国完成学业的中国导师致谢。
这一时期的核物理学家也将注意力转向了钱三强致力的铀裂变研究上。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与他的团队早于费米证明了可以通过慢中子轰击铀原子引起链式反应产生能量。
当时,法国陷入战争已有8个月,没有人会料到在法西斯德国侵占波兰两个月后,又占领了巴黎。
钱三强因为战争缘故未能马上返回中国,在奖学金的支持下,他的法国之行得以延长。1944年,他作为副研究员进入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工作,1947年成为研究员。1948年初,钱三强返回中国,继续与研究人员开展核光谱研究。
旅法期间,钱三强在多个法国及美国杂志上发表了40余篇论文。1946年,他获得了法国科学院亨利·巴尔维奖。
他应用多种新技术进行试验,尤其是利用照相乳胶探测带电粒子。1946年4月,钱三强与曾在清华大学一同学习的何泽慧结为连理。
1946年,一个由两名年轻的法国研究员、钱先生及其夫人组成的研究组,利用乳胶技术发现了铀和钍三次裂变。
钱三强是我父母的学生,同时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他们的朋友。哥哥和我还记得那个爱笑的年轻人对我们这些孩子很好,经常在周日参加我们的家庭聚会。他擅长打乒乓球,哥哥向他学到了很多。我们的家庭相册记录了我的母亲由于健康原因在阿尔卑斯休养的情景,我们在相册中找到钱先生看望我母亲的照片。我们不了解他和我的父母讨论的细节,却知道他们的交流不仅涉及研究的问题,也关于战争和法国的解放。当时,我的父亲在指导实验室工作的同时,还加入了一个反对德国占领的秘密组织:这是项危险的工作,因此只有像钱先生那样的挚友才可以来家里拜访。
在长崎和广岛原子弹爆炸、世界回归和平后,科学的作用成为社会讨论的焦点。世界最顶尖的科学家广泛认为应将科学应用于社会重建和发展中,而非研制核武器,以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来临。
1946年,钱三强代表中国政府参加世界科教文组织的活动,加入了由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领导的世界科技工作者联盟指导委员会。在返回中国后,他还加入了世界和平运动组织。
我们在父母的档案文件中找到了钱先生于1949年写给他们的两封信,信中饱含深情及对未来的期许:“我感到有些悲伤,因为我不知道能否再从事科研活动,同时我也明白人民的胜利并没有那么简单……我将把生命中的一段时间献给祖国的重建。现在政府已经成立,我被调到中国科学院负责核物理所的筹建工作……”
他提到要建立一座基础研究所及一座科研应用所。还提到可能会在中国召开世界科技工作者联盟指导委员会大会。钱三强也得知我父亲在重组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及建设原子能委员会中遇到的问题。1948年,法国建成首个原型核反应堆。
8年后,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受世界和平运动组织的邀请参加在中国举行的大型文化活动,但由于遭受我母亲去世的沉痛打击和疾病的侵袭,他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他不得不拒绝,并派遣我和我丈夫参加活动。1957年1月,我见到了钱三强,这也是我最后一次见到他。我们参观了中国物理研究所,以及正在建造中的第一座反应堆。他还特别要求我们向父亲转达这些年取得的成绩。我们还对当前的国际形势和中国、法国的未来交换了看法。
1937~1948年,钱三强在法国度过了他生命中的11个年头。他是我父母最亲近的学生和朋友,也与他们一样有着对科学的热爱、着重发展基础研究的观念、以及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希望。
(本文根据居里夫人的外孙女埃莱娜·郎之万·约里奥在钱三强百年诞辰纪念会上的讲话整理)
玫瑰花,是我生日时爸爸妈妈一起送给我的礼物。生日那一天我生病了,发烧40几度,我非常难受,妈妈把花儿放在我的床边,玫瑰花的香味飘进了我的鼻子里,我瞬间感觉好多了,一天、两天、三天……我的病好了,可是我的植物朋友——玫瑰,却开心不起来,看着它的样子,我也很难过。又过了一天它开始枯萎了,它的叶子变黄了,根也慢慢的发黑了。我一直在给我的植物朋友浇水,可是我却怎么也救活不了它。我很伤心,爸爸看到我伤心的样子就对我说:“花儿它需要太阳的光明才可以开心地生活下来”,这时我明白了,原来花儿是需要光明的,于是我把花拿到阳台上,栽进了花盆中。又过了几天,没想到我的花儿活了,我高兴的一蹦三尺高。我的努力终究没有白费。
虽然我差一点儿就失去了它,可是好在被我救活了。我以后一定会更加珍惜它。我生病时是它用香气陪伴我,那么今后,就让我小心的陪伴,呵护它吧。
有一天我养的小鸡跑出来,啄食了那棵像宝贝一样的多肉。等我回家时,那盆多肉已经被吃成了一根小棍儿,被啄食的千疮百孔,地上散落着多肉的叶子,妈妈心疼极了。
我看了一眼,觉得这棵多肉可能活不了了,就把它扔到墙角,让它自求多福。过了一段时间,我把它忘了,也停止了浇水。有一天,我闻见了一股淡淡的花香,是娇艳欲滴的月季花吗?不是。是像熊熊火焰的玫瑰吗?也不是。我顺着花香走到墙角,找到了花香的源头,原来是那一棵多肉,已经从一根小棍儿变成了一棵饱满、翠绿的多肉,还开出了一朵朵美丽雪白的小花。在微风中,那些花朝我轻轻摆动,仿佛在说:“看,我的生命力多么顽强!”
关键词:辅导员 大学生 知心朋友
宣城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2年,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6584人。宣城職业技术学院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切实加强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并依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按照不低于1:200的比例配备组建了辅导员工作队伍,现有专职辅导员29人,兼职辅导员8人。
1 辅导员与大学生的共同点分析
1.1 年龄结构方面 “80”后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相差不大 宣城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队伍以年轻的“80”后一代为主体,平均年龄在30左右,是一支相对年轻的学生工作队伍。就读的在校大学生大多是“90”后,从年龄结构上与辅导员相差甚少,在平时工作中,辅导员很容易以“朋友”的角色与大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从而实现教育管理与服务。
1.2 时代背景方面 辅导员与大学生都处于网络信息时代 同样成长与网络信息时代的辅导员与大学生,他们在生活习性和偏好方面有着极为相似的共鸣点,不管在平时的工作还是学习中,他们都热衷于网络这一平台,在沟通交流联系方面也会不约而同地选择QQ、微信、博客、空间、手机短信等形式,这不仅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受限制,更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1.3 生活阅历方面 辅导员以“过来人”的身份引导大学生 年轻的辅导员大都是刚走出校门,工作时间较短,对自己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经历比较熟悉,在工作中往往会潜意识地以自己的学生时代经历去引导教育大学生,激励他们朝正确的方向发展,解决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类似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他们提供过往经验,避免他们迷失方向。
1.4 人生目标方面 辅导员与大学生同样在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 辅导员走上工作岗位,开始了人生新的征程,他们希望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成绩,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大学生处于求知阶段,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同样希望通过学校教育,掌握一技之长,将来能立足社会,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在这一点上,辅导员与大学生的目标具有一致性,进而产生共鸣点。
2 辅导员在面对当代大学生时自身存在的不足分析
2.1 社会阅历单一肤浅 年轻辅导员刚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任职时间太短,工作阅历过于单一、肤浅,面对大学生存在的问题和疑惑往往无从下手、不知所措,甚至是力不从心、南辕北辙,在处理问题时难免会出现方法不正确、程序不合理、立场不坚定等失误。
2.2 工作能力有待提高 很多辅导员面对复杂繁琐的日常事务时显得茫然失措,手忙脚乱,大事小事几乎一个人全部包揽,对于工作创新却疏于思考,自身学习、进修、科研等时间被长期挤占,导致了科研能力下降,专业荒芜、职业化水平低,在提升工作能力方面缺乏动力。
2.3 工作实效性不强 “事倍功半”往往是年轻辅导员所面临的困惑。许多辅导员在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上很不成熟,抓不住工作的重点与主次,不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症结所在,更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科学有效途径,工作中往往忙忙碌碌却收效甚微,既伤士气又无可奈何。
2.4 专业领域差别大 在辅导员招聘过程中,学校往往注重的是考生的知识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而忽视了专业领域的差异性,造成了辅导员与学生各自所学专业的大相径庭,而且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人员居多,缺乏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技能培训,进而导致了工作中因专业差异而带来的系列问题与困难。
3 辅导员应如何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3.1 学会换位思考 应尽量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去解决问题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知识快速积累、思想日趋成熟的年龄阶段,这也是年轻辅导员刚刚经历的年龄段,他们往往有着共同点:行为怕受限制,思想活跃偏激,自尊心较强,性情敏感急躁,遇到实际问题和困难往往不能沉着应对,对外在环境有着戒备心理,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工作中要注意角色的转换,学会换位思考,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倾听和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注重行为引导,减少责备与训诫,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这样才能变被动为主动,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
3.2 强化服务意识 要用爱心、热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去服务学生对学生拥有一颗爱心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前提,更是教育工作的力量来源与基础;辅导员要有热情、激情,以饱满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责任心是道德的基点,是做好工作的内在动力,辅导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要把工作当作一份事业、一份责任,这样才能做好本职工作;工作过程中辅导员应摆正心态,放下姿态,真正走进学生心灵,像家人一样苦口婆心,像知己一样耐心倾听,适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细心是辅导员做好工作的必要条件,它要求工作中要做到“心到、口到、眼到、腿到、心到”,对每一位学生的家庭情况、成长环境、个性心理、生活状况、困难疑惑等都要了如指掌,这样才能因人而异、有的放矢。
3.3 转变工作方式 运用民主、科学、以人为本的工作方式 “90”后大学生受市场经济、信息爆炸、网络时代、个性偶像等思潮的影响,他们追求高度的民主自由,思想热情开放,独立意识相对较强,自我为中心的个性普遍,这样的固有特征要求辅导员在工作方式上要适时转变,“投其所好,尊重个性”,实现教育民主、管理民主,充分保障学生的知情权、表达权和参与权,这样才能实现好、维护好、
服务好学生的根本利益,从而建立起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3.4 注重自设修养 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和行为感染力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中坚力量,也是与学生接触最为频繁的一线管理者,他们的行为方式和自身修养直接作用于学生,因此显得至关重要。辅导员自身素养提升的途径有多种:一是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断形成优良品质;二是丰富专业知识,提升文化艺术修养;三是为人师表,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道德情操;四是自我完善,不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五是注重个人品行,以诚待人,做好大学生行为的标杆和道德的楷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辅导员只有通过各种途径加强自身修养,使自己在性格上亲和、在气质上出众、在思想上成熟、在行为上稳健、在处事上灵活,这样才能处理好师生关系,给予大学生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高职院校辅导员是学生工作的主要力量,其工作复杂繁琐却举足轻重,他们的成败直接影响着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成效,因此,辅导员只有通过转变工作角色,强化服务意识,运用科学方法,提升自身修养等才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真正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的意见[R].中发[2004]16号.
[2]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R].教育部令[2006]24号.
[3]陈立民.高校辅导员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6(5):127-153.
[4]陈军绘.刍议高校学生辅导员的角色分析[J].南方论刊,2006.
【小学生描写朋友的作文朋友】推荐阅读:
我和我的新朋友小学作文07-22
我最亲密的朋友,小学优秀作文09-22
我最亲密的朋友小学四年级作文10-19
小学写我的好朋友作文11-01
我最要好的朋友小学优秀作文11-03
我的好朋友小学作文650字12-07
小学我的动物朋友作文500字12-12
致亲爱的朋友的一封信小学作文09-24
植物朋友小学生作文12-06
给外国小朋友的一封信小学生作文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