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英总结(精选5篇)
十堰市竹山07届资教生 张虹桥
为提高湖北省的教学水平与整体素质,了解国外教学的先进手段和科学方法,体验异国他乡的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促进湖北省教学改革,在湖北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资教老师培训团于2013年11月2日启程赴英国进行了短期考察培训,这次出访让团员们大开眼界,感触颇多,所到之处给团员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而我有幸作为其中一员参加了此次赴英培训,在英国进行了为期20天的学习、考察。此次英国之行,除了英国优美的自然景观、高度发达的经济社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之外,更主要的是通过学习、培训和考察,我们学到了许多以后工作中可资借鉴的新东西。为了学习、借鉴英国在教育方面的先进理念和经验,现将在学习考察中了解的情况和感受作一报告。
众所周知,英国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教育变革始终走在前列。无论是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式,还是教育管理理念、手段和教育设施均引领目前世界教育潮流。另外,英国人也特别重视实干,他们的教育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做好每一件事入手。这些,确实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这次来英国我们有幸参观了7所学校。这7所学校在很多方面是我们资教学校所不能比的,学校有自己的室内体育馆他们几乎每个学生都有笔记本电脑,教室都有投影仪多媒体,墙壁有各种各样的精美宣传栏,内容新鲜丰富,地面都是地毯,教室都有监控设备,桌椅摆放不拘谨,不存在第一排座位和最后一排座位的说法,每个教室差不多是30人左右,每节课除了一个老师上课外,还有一到两个助教,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学科和专业特色,每个学校都与其他国家的学校建立友好学校或姊妹学校,学校每年大胆精心组织学生出国夏令营和大学游等等,实在让人羡慕不已,自己也在心底为中国农村教育加油。
别人都说英国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比中国学生强,这一点我一直都不以为然,现在才知道原来他们从幼儿园就开始抓起。在幼儿园里,我看到小朋友在从事各种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游戏,如:洗头,做饭,给娃娃穿衣服,捏泥人等等。学生进入初中就开始接受各种各样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如技工,烹饪,缝纫,体育(如橄榄球,篮球,足球等),艺术,舞蹈,音乐(许多学生精通多种乐器能在电脑创作音乐),图片设计,服装设计,陶瓷制作,戏剧(难怪中国曾经有人建议把国粹京剧搬入课堂),多媒体电视制作播音主持等等,另外学生每天学习时间也较短从上午8:30到下午3点,没有晚自习,适量的家庭作业,双休日例假,难怪学生不厌学。我个人认为中英两国中学学校的办学现象也不一样,在英国,学校通过各种教学设备仪器和教学方法量体裁衣把学生培养成对社会各行各业有用的人;而在我们农村中学,学校狠抓的升学率,上重点率,老师每天忙于考试讲卷。唯有上大学才是唯一出路。学生每天从早上6点学到晚上9点,除了教室外,就是厕所和饭堂,学生有时就在教室吃饭。学的内容除了语数外就是政史地另外就是物理和化学,能否上大学,高考一锤定音干脆利落。而英国学生的上课时间是早9点到下午3点,能否上大学,高考只是其中一个指标。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我还发现一点不同,作为老外的我们去他们学校考察,带领我们参观校园介绍校园的不是校长,也不是老师,而是学生。学生们见到作为老外的我们也没有大惊小怪。在学校管理方面,我认为也是值得中国学校借鉴的,他们成立校董会,校董会不仅有老师,还有学校办学赞助商(企业),社区领导代表家长代表和学生代表。而我们农村中学都是关着门搞学生考试成绩。英国中学很注重图书馆建设,本来就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学生同时还以博览群书,而农村中学老师和家长非常反对学生玩电脑,学校图书馆也形同虚设,上级也很少来检查。英国政府每3年根据学校的各项表现来决定是否终止这所学校办学,而中国农村中学很少这样实质地评估和检查。英国的校长自主支配和开展工作的权力比中国校长多,英国校长根据各项考核和调查决定老师的去留,教师不存在编制说法。而中国农村老师拼命地弄编制,搞到编制后就悠闲自在,不需担心后半身了,英国农村教师的工资和收入不低于城市老师,国家对农村学校经费投入不低于城市,而中国在这方面也在努力。再穷不能穷教育,在农村每个教室都是现代化教学设备,教室里有助教的年代还需等几年?
在英国,各级学校很注重学生的适应性,比如即将升入初中的小学生会到初中去上一天课,到初中去参观校园,即将升入大学的高中生学校也会组织他们去剑桥等大学参观。在英国我发现学校很注重对学生的跟踪管理,每个老师管理多少个学生,每两周把学生的在在校表现告知学生并反馈给家长,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进步和不足,让家长也积极参与到教育中来;此外学校经常也会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来表扬学生。
在英国,你还会看到这样一种不可思议的环境,一个学校会有来自50多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各种肤色,各种宗教信仰,各种语言聚在一起却是这样的和谐。
英国之旅,我们利用周末有幸参观了世界著名大学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重温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牛津和剑桥,是我们中国人心中的顶级学术殿堂,象牙塔的塔尖。阔别大学校园已经有好几年,走在剑桥的街道上,进出小巧精致的书店,徜徉于震撼人心的学府殿堂,身边不时有骑着自行车擦身而过的剑桥学子,仿佛觉得回到了自己上大学的时候,那一时刻顿时心生对大学生活的留恋和想念。。。此外我们还参观了中国驻英大使馆、大英博物馆、唐人街、2012年奥运会建筑场地等其他一些著名旅游景点。留给我的是文化震撼。
在英国,我还发现路标和各式提示牌尽可能用文字做清晰地描述,而不是用图标代替;大部分人的手袋里都会有一本闲暇时候可以读的书;早上公交车里会提供免费的报纸;上点年纪的英国人总是会抱怨年轻人读书不够多„„这一切向我们暗示了英国教育的成果:英国人自觉进行终身学习,阅读已经成为了一种日常行为习惯,真是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
短暂的二十天培训、访问和考察,团员们进一步加深了对英国文化、教育等领域的认识,认为其教育理念、教学设施和英语教学手段与方法等都是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在对教师的评估方面,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我的收获和体会总的说来有以下几方面:
一、英国的教育体系
英国教育最早起源于教会学校,之后出现的是私立学校,当时只有10%的有钱人可以享有受教育的机会。现在,英国非常重视教育,所有的人在五岁到十六岁期间都要接受义务教育,这是学生上学的最低底限。目前,绝大数的儿童在三、四岁时都要上幼儿园,而年满十六岁的青少年继续接受教育的人数也在逐年上升。为了满足大众的需求,教育机构的数目也随之骤增。
大部分英国儿童三到四岁进入幼儿园(kindergarten),五岁进入幼儿学校(Infant school)学习,七岁时升入初级学校(Junior School)。幼儿学校和初级学校的低年级合并称为小学(Primary School),供五到十一岁儿童就读。十一岁时学生一般参加11Plus考试,内容包括英语、数学和智力。通过者可以进入文法学校,并能进入大学深造;落榜者只能进入技工学校或一般中学学习,不能进入大学深造。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呼吁给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和更多的选择,因此,90%的学生都能进入综合性中学,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再依具体情况决定自己的选择。
学生在中学接受中等教育,到十六岁时参加GCSE(General Certificate for Secondary Education)考试,获取普通中学教育证书(相当于我国的初中毕业证书),或参加GNVQ(General 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考试,获得全国通用职业资格证书。法律规律年满十六周岁的学生可以离开学校开始工作。
二、整体教育观念
在中国,我们习惯了看到五十多名学生规规矩矩,安安静静地坐在教室里听课,习惯了将学校和课堂作为传授知识的工具及场所,习惯了用一个标准答案去判断学生所回答老师的提问,习惯了用考试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的优劣,习惯了把成功当作对学生的最终期待。但如果你到了英国,如果你深入英国的学校,如果你走进英国的课堂,你就会发现英国的学校简直像一个五花八门的大工厂,你就会诧异于英国的课堂热闹,随便得不像课堂,你就会感慨于英国的学生学得是如此的快乐和轻松,你就会深刻地思考中英两国对教育的理解,对人才的理解为何会如此不同。
在英国,教育的重点不是传授死的知识,而是为活人服务,即培养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培养有个性的人,培养有专门知识和实用技能的人。这是学校一切制度和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衡量标准。他们认为,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基础,并且学会了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就必定能够找到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些仅获得了知识细节的人来说,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因此,在英国的课堂上,老师的提问多是一些开放式问题。他们鼓励学生给出各种不同的答案,对英国的教师而言,思考过程的意义和价值远远大于思考的结果,我在英国听到这样一种观点,有人说,我们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教学生成为像计算机和计算器那样准确计算的工具,而是教会他们如何使用计算机和计算器去为其他的工作服务,这或许可以非常形象地反映英国的这一教育理念吧。
英国的教育工作者认为,人的培养和性格的塑造绝不是靠所听到的和说所出来的言语,而是靠劳动和行动来形成的。因此,最重要的教育方法就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英国学生从小学开始就自己动手收集资料写论文。在物理课上学习各种电路的连接;在科技课上学习使用微机上互联网查资料,发邮件;在劳动课上制作陶器和木器;在美术课上制作雕塑或满手涂了颜料绘制自己的抽象画。难怪我们总在感慨;英国人各个都是音乐家,各个都能画一手好画,各个都是DIY(Do It Yourself自己动手做的,)高手。这样素质全面的人才的培养是和英国注重实践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
在发展学生技能的同时,英国的教育工作者们还注意培养学生健全、和谐的人格。英国初等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学会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与他人及周围世界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指导他们有益地运用自己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初等教育阶段必需的一些个人素质和态度,为下一阶段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他们很少将成功作为人生目标向学生们宣传,也不鼓励学生太强的个人好胜心,而是教会孩子们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在工作中发展和大家的协作关系,并认识这些工作的社会价值。在他们看来,工作是为了培养自己有效的活动能力和得到人们的谢意,而不是为了出人头地,老师们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团队意识,给学生提供空间和时间展示自己的才能。学生在一种没有压力、没有心理
三、家庭教育
英国的家庭教育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即“平等”和“宽松”。
英国的家长对子女的要求远没有中国家长那么严格。他们从不把孩子看作是自己附属品,而是把他们当作一个独立的人来对待。他们尊重孩子的性格、爱好、意志和隐私。他们不会把自己的喜好强加给孩子,也不会违背孩子的意志让他们去做这做那。有一次我问我的一位老师周末做些什么,他幽默地回答:“做我孩子们的司机,把他们送到他们想去的地方。”
英国的父母从小就注意培养孩子们独立的品质,他们很少宠孩子。在英国,我很少见到年轻的父母抱孩子。他们或用童车推着孩子,或让孩子跟在自己身边踉踉跄跄的走,他们也不会把孩子严严实实的裹起来。我们在英国的各种快餐店里很少看到小孩子们的身影,一家人逛公园或出去玩时也是父母在一起交谈,几个孩子自己玩耍。
英国父母很少像中国父母那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在家庭中给孩子们创造了宽松的环境,让他们自由发展。孩子们在周末可以去踢足球、打棒球、和同学聚会,也可以呆在家里看书、上网、玩游戏,而不会被家长逼着去参加这样那样的学习班。
通过在英国的短期培训、考察,团员们学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亲身体验了英国的社会文化和思维方式,获益非浅,更深刻地认识了教师的作用:组织者、管理者、鼓励者、引导者、合作者和解难者。也感到了作为一名教师所担负的重任:不仅教书,还要育人。
平均成绩反映学生的专业能力,所以,直接影响定位的学校档次,一般而言,好的大学一般要求均分达到80分以上,名牌大学甚至要求90分,比如牛津剑桥之类。尽管目前大四学生只有三年的成绩,但是,大学的专业课程一般在前三年都学得差不多,大四的专业课程并不是很多,所以,基本上可以看到学生的情况。
对于211大学的学生来说:均分达到80到82,可冲刺一下20名左右的学校;均分82-85分则可申请曼大,杜伦,巴斯,爱丁堡大学的商科,当然语言最少要到6.5分;均分85以上的学生可以给自己定位在LSE、UCL、IC等排名比较好的大学,但这些学校的语言要求也非常高,最好能达到7.0分左右;均分90以上的学生,如果雅思能达到7.0分以上,则可冲击牛津剑桥了。
对于非211大学而言:均分80,则可申请拉夫堡大学、纽卡斯尔大学,利物浦大学、苏塞克斯大学等排名在20-25名左右的学生;均分85,可以冲刺较好的商学院校了,比如埃克塞特大学、布里斯托大学、伯明翰大学等10-20名的大学;均分90,则可冲刺杜伦和曼大了。
以上只能是大概的情况,个别学生还要看具体情况。
雅思成绩
雅思成绩直接反映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无论哪个学校和专业,只有听的懂,才能进行学习,所以,绝大部分的课程又要求学生的雅思成绩达到6.5分。目前这个时候,大多数的学生都还没有准备雅思,只要小部分学生已经考了一次,但是,几乎都是“裸考”,所以,成绩都不怎么样。
很多老师和同学都认为,雅思学生定位过程中的主要因素,其实不是的。尽管近几年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语言能力。但是,定位学校,还是要看学生的学术能力,专业成绩,也就是平均分。雅思只能代表学生语言能力,并不代表学术水平,如果加上好的雅思则可以冲刺好的学校。
雅思成绩在英国留学申请中举足轻重。但是,反过来,却不行,语言成绩很好,没有专业水平,学校也无法接受。另外,对于商科的学生来说,GMAT比雅思成绩更有用,学校会认为你准备的很充分。
定位目标学校
对于大四学生来说,大多数同学都只有大三成绩,没有雅思,他们该如何给自己定位?一个准确的定位是决定学生留学成功与否得第一步。大四学生毕竟对英国大学还不是特别了解。目前的条件还不充分,自己无法给自己定位,一般来说,定位首先看的是学生的背景,也就是毕业学校,如果是非985,也非211,那么,就要看在中国大学的排名情况,看看学生的毕业学校在排名中的位置如何。因为有的学校只招收排名前300的学校,比如格拉斯哥大学。
其它方面要求
为保证学生能在规定日期内赴英、赴菲,特请各院校相关负责人、老师督促指导学生填写下列手续及办理相关事宜:
赴英学生应准备所有材料如下:
1护照 在护照的最后一页持照人签名上签中文名字及拼音
如:张三 ZHANG SAN,并复印护照首页及最后一页
2.签证申请表(详见签证申请表注意事项)(到北京后由护士基金老师协助填写)
3.十张照片(白色背景彩照35mm*45mm)
4.学生问卷
5.现学历证明原件、复印件及翻译件(证明要求带有学校抬头名的A4规格的信纸,学生照片上要盖有学校钢印,附有校长签名并加盖人名章及学校全名并加盖学校公章)详请参照发给学校的在读证明模版
另附学生在校最后一年成绩单原件、复印件及翻译件 详请参照发给学校的成绩单模版(按照学生在校所学课程为主,模版上仅供参考).要求有教务处的印章,处长的签名,座机电话。
如已经毕业就只需提供毕业证及学位证的原件、翻译件、复印件。
6.英语合格证书原件、翻译件及复印件。
7.本人及父母户口本原件、复印件及翻译件(详见模版,另所有内容包括索引表均需翻译)
8.个人简历中英文版(详见模版,英文要求有电子版的,并发到光华护士基金的邮箱里)
9.家长的工作证明,要求为中英文,可参考模板!
10.存款证明,要求提供能够反映家庭收支状况的银行存折原件、复印件。
11.出生证明,无犯罪证明。出生证明内容中必须要有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出生地点及父母的 姓名,可到公安局、派出所及社区办理!(也可以直接办理公证)
12.如果户口本不与父母的在一起要开两份出生证明
13.每个学校需开一份担保信(详见模板)
注:
1、学生所有材料都要用A4纸打印填写
2、所填的所有资料内容必须与户口本相一致
3、所有资料禁用订书器装订
本报讯(记者刘晨村 通讯员罗巧军)昨天下午,2012-2013年度全国校园足球第二学期梅江区联赛暨2013年“梦想成真”校园足球赴英留学(梅州)选拔赛在梅江区乐育中学足球场举行启动仪式。梅州籍足球名宿、本次活动承办方广州市健森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邓锡权和主协办单位相关负责人、该校师生共800多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本次的启动仪式同时也标志着全市校园足球联赛的全面展开,联赛分小学组和初中组,参赛队伍均是我市校园足球定点学校组成,其中初中组有20队,小学组有50队。小学组采用5人制比赛,初中组采用7人制,比赛分别在梅江区、兴宁市、梅县、五华、蕉岭等赛区角逐。另外,高中组、大学组的校园足球联赛也将下月开打。第二学期联赛将在5月底结束。
此次校园足球联赛也是第三期“梦想成真”校园足球赴英留学选拔活动的开始,该选拔活动由广州市健森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承办,是一项选拔优秀的全国足球后备人才免费前往英国接受专业培训的专项足球推广活动。本期将在全国范围选拔5名以上优秀足球小将到英国布鲁克足球运动学院接受为期4年的足球训练与专业教育,由该校
拥有欧足联教练员证书的教练进行专业辅导,并有机会被推荐至英超各球队,驰骋英超赛场。据了解,经过前两届的选拔,已经将来自深圳、浙江、广西的六名运动员输送到英国布鲁克足球运动学院,同时每人获资助50-100万元奖学金。
自2015年4月起,英国签证和移民局实施签证类安全英语语言考试新政,用于英国签证及移民的雅思考试是英国签证和移民局对特定类型的英国签证申请所开设的考试。
近年来,雅思考试在中国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强劲增长,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密切关注着考生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努力在备考、考试安排、考场管理和考后服务等方面进行不断提升,为考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使得英国留学更加便捷。
中新社记者查阅了解到,此前中国有18个考点多在中国沿海省份及内陆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中国东北三省只有辽宁大学一个考点。
【赴英总结】推荐阅读:
个人研训总结总结10-17
服装市场总结总结01-10
个人总结——大一总结02-25
质量总结总结不足04-19
部队半年总结个人总结05-27
初中物理研修总结总结06-05
总结年终总结的内容09-15
防水工作总结总结09-21
公路试验年终总结总结01-15
工作总结总结讨论02-03